发布时间:2022-10-29 17:40: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项目管理实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践
重大工程项目一般是指国家战略项目,是区域性开发的控制性工程。为保证重大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项目业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探索、认真研究,加强实践。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原则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
1.工程建设管理的组织模式
项目的管理组织在建设重大工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传统的工程建设的管理组织方式,业主班子将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组织机构。在设计项目管理组织时,项目业主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法构思项目管理组织的模式,形成投资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经营市场化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总体构想,实行重大项目工程建设的社会化管理。
作为建设的业主要负责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对项目总体规划与设计实施强有力的管理。业主在各参建主体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倡导管理创新,通过贯彻对合同主线实施“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思路,促进各参建单位形成自觉的质量品牌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及顾全大局的观念,使工程进展较顺利,质量、工期、投资等方面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加快工程进度、质量、投资、控制,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运作,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机构一般设置为“九部”,即:工程建设部、计划合同部、物资部、工程技术部、财务管理部、党群工作部、总经理工作部、环保移民部、人力资源部。除此之外,充分借用和发挥社会专业力量,将部分专业工程委托社会化的专业部门或机构对其的实施进行管理,形成了项目业主与社会专业机构是以经济关系建立起来的具有特色的大型项目的工程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实现工程项目的社会化管理。在工程的具体事务管理中,项目业主按市场化经营的方法进行运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项目建设管理提供服务 ,使建设得到有力的社会支撑。如设备的采购、货物的仓储、设备和大宗材料的运输、有关的辅助服务等均按市场原则通过经济合同来实现。社会化管理使业主的工程事务管理工作量大大减少,业主班子的人员规模可以降低至最低点,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降低了建设成本。项目业主可以集中精力管理重大问题,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定思路、定标准、定制度,一手抓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一手抓工程招标和合同管理,在总体上就把握住了项目建设的方向。各社会专业机构在统一的规范和规则下,各司其职,负责相应专业工程的具体实施工作。实行社会化管理,还可得到社会上最优秀的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为项目建设服务。
2.工程招标采购的方法
2.1 项目招标
重大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分标按照标界清晰,便于合同管理,优化施工布置,减少施工干扰的原则进行。针对招标项目规模大、技术要求高,项目业主要制定招标管理办法,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规范招标工作程序。对项目立项、招标组织、招标程序、招标方式及投标条件、标底编制、评标委员会、保密事项等都要作规定,明确责任。对投资200万元以上的建筑安装项目,一般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对投资在200万元以下的建筑安装项目,一般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对部分监理等服务项目和零星机电设备项目,采用询价后的邀请招标方式,邀请投标人不少于三家。
招标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①认真审查招标文件,保证招标文件的合法性和严密性。②认真组织开标工作,保证竞争的公平和有序性。③认真组织评标工作,保证评标过程的合法、公平、公正、合理。在评标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计委等7部委联合的《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来执行。外聘合格专家在评标委员会专家总人数的2/3以上,评标办法在开标前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发给所有投标人,评标委员会专家采用综合评分法和独立评标。按照评标委员会推荐2~3命中标候选人,业主招标领导小组定标的程序确定中标人。招标评标的整个过程要有有关监督部门人员全场跟踪监督。
2.2 无标底工程招标实践
无标底工程招标是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采用的一套完整的工程招标方法,它的核心是在工程招标时不编制招标的标底。它不以“标底”作为工程招标的衡量准绳和评标尺度,而是通过一套严密、科学的招标操作程序和评标办法来决定工程合同的授予者。实施无标底工程招标,按市场规律组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 ,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评标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招标者应具备的评标方法和指标参数的合理确定、招标文件的严密编制、工程招标的有序组织、以及对投标单位资质管理和选定等的综合能力。
3.合同管理
关键词:软件项目;软件过程;CMM;KPA
1.引言
项目管理(PM,projectmanagement)是指利用现有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手段,有效地计划、调度、控制和跟踪项目的开始、执行、直止终止的过程,是项目顺利实现的有效手段。软件项目管理则是在项目管理的基础上,结合软件产品的实际,利用工程的概念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对成本、风险、时间、质量、过程、配置等进行分析、管理、控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软件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在管理者的控制范围内,以预定成本按期、按质完成软件的开发并交付用户使用。目前,软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很多软件项目的成功率并不高.虽然有些公司根据软件工程理论建立了一些软件开发管理规范.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软件项目管理问题,这就导致软件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是项目的失败,同时也损害了用户的利益。本文结合我国软件项目管理的特点并经实践应用.以提高软件质量、降低成本、加强软件项目的可控性为目标,通过对CMM的研究和改进,给出了一个基于CMM加强软件项目管理的实践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对目前CMM中的KPA做适当的裁减,定义了6个关键过程域和3个工作组。
2.软件项目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影响软件项目成功率的因素主要是软件质量问题,而在整个软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求不明确、跟踪和监督不力、缺乏客观的软件评审和软件配置以及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等都阻碍着软件质量的提高。
2.1需求不明确
需求管理是软件项目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需求分析的完整与否可以降低软件质量、延长项目周期、加大成本。由于用户对计算机系统认识的不足,对于系统的需求往往比较模糊,遗漏甚至是错误的问题经常出现(包括管理流程、业务流程、数据或报表的分析处理等),但这些问题往往没有暴露给开发人员,而是随着项目的进展才逐渐明确。对于开发人员来说,需求的变更意味着软件产品的部分内容必须重新开发,而对于整个软件项目管理而言,势必要重新分配资源、调整计划、估算成本等等,导致软件产品质量下降。
2.2跟踪和监督不力
跟踪和监督主要针对过程而言,也是项目管理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软件项目过程由多个任务构成,大部分任务都有前置任务和后置任务,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者要严格跟踪和监督每一个任务。任务的完成主要从时间进度和质量两方面来衡量,还要充分考虑因客户方引起的一些客观因素(更改需求分析等)。项目管理者虽然制定了具体的项目进度内容,但如果缺乏有效的跟踪和监督机制,对于每一个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疏于评价,就会影响下阶段软件产品的质量,有时甚至是软件产品的重新开发,最终影响整个软件项目。
2.3缺乏客观的软件评审
客观的软件评审是软件产品质量的直接保障,软件评审一直贯穿于整个软件项目的过程中,对软件产品的评审应有客户使用人员和软件业中的同行来进行。客户使用人员对软件产品做阶段性的评审可以及时发现软件产品功能方面的不足,同行评审可以从软件业的规范及标准去发现问题.软件评审可以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大多情况下项目管理者没有做任何阶段性的评审,通常只是在软件产品开发基本完成之后来组织评审,果发现了很多问题,但要修改已经非常困难.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甚至从头再来。
2.4软件配置混乱
软件配置是指软件产品在各个阶段各种版本的文档、程序及数据的集合,贯穿于整个软件项目的始终。随着软件产品开发的进行,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其中的预算、设计方案、进度等内容都有可能需要大大小小的更改(这些改动可能是合理的),整个改变的过程对软件项目的参与人员来说必须是可视的,以便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质量,而这一切都应该有正确的软件配置来控制如果失去正确的软件配置管理,那么针对软件产品发生的任何更改或者是维护都会给软件项目带来混乱甚至是失败。
2.5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风险管理是软件项目中防止失败的一种重要手段,软件项目不同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并且风险会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变化,目前国内的软件企业大都不注意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除了社会环境风险、商业风险等这些客观风险之外.可控的软件项目风险主要指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是指与软件项目本身相关的的技术因素变化带来的风险,如果在一定的条件下达不到技术条件能够实现的目标,不但延缓项目的进度而且会增加项目的成本.继而使整个项目受到影响。
3.通过过程管理加强软件项目管理的实践模式
利用cMM fCapabilityMaturityModeforSoftware)的核心思想把软件项目管理看作一个软件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整个软件项目的开发和管理进行过程监控,监督发现过程中影响项目的关键问题并予以解决。软件过程是指软件开发人员开发和维护软件及相关产品的一套行为、方法、实践及变换过程,包括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管理过程。CMM把软件开发机构按照不同开发水平划分为5个级别。每个等级被分解为几个KPA(关键过程域),KPA是指在某个成熟度等级应重点关注的区域,也是达到此成熟度等级必须解决的关键点。①初始级,无过程意义。软件过程是无序的、随机的、缺乏总计划,无预见性,大多数活动是应付危机,经常超期超支,成功取决于个人。②可重复级,具备基本的项目管理。KPA分别是: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计划、软件跟踪与监督、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③已定义级,已定义软件过程。已将软件管理和软件工程两方面的过程文档化、标准化,并综合成该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KPA分别是:组织过程焦点、组织过程定义、培训大纲、集成软件管理、软件产品工程、组间协调、同行评审;④可管理级,过程可度量。已收集了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度量方法,软件过程和产品均可被定量地理解和控制。KPA分别是:定量过程管理、软件质量管理;⑤优化级,过程控制。通过过程的量化反馈以及新技术、新方法促使过程不断改进。KPA分别是:缺陷预防、技术更新预防、过程更改管理。
CMM只是一个过程改进的框架.并没有给出具体实施的办法。在该模式中对目前CMM中的KPA做适当裁减.定义了6个关键过程域:软件项目计划(SPP)、需求管理(RM)、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SPTO)、软件质量保证(SQA)、软件配置(SCM)、同行评审(PR),设置了三个工作组:软件项目过程组(SPPG)、软件工程组(SEG)、软件质量保证组(SQAG)。通过工作组对关键过程域的操作来加强软件项目的管理。
3.1定义KPA
[摘 要]EPC模式;电建工程;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92-01
1、项目概况
某电厂新建2台125MW燃煤发电机组,采用EPC模式承建,包括项目设计、管理、采购、施工、生产试运行等。该项目地处高海拔地区,风沙大,环境恶劣,昼夜温差大。因此,施工组织是否能有效的实施,以及主机设备效率能否达到设计要求,都给总包方带来严峻的考验。
2、项目管理策划
EPC合同签订以后,立即对项目进行策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编制项目计划文本、开展初步设计、组织设计评审、组织编制和审核控制预算和项目管理预算、编制和审核项目总进度计划,根据总进度计划审核确定设计计划、采购计划、施工计划、调试计划、安全计划、质量计划、财务计划、施工总体组织设计等。
(2)确定项目部岗位职责。确定项目部组织机构和人员计划后,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岗位,项目部确定了50多个岗位,并编制了相应的岗位职责,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有计划的调换,以节省人力资源,提高效率,但岗位职责均非常明确。
(3)确定电厂项目管理标准
项目结合其它工地建设的管理制度,并参考电力行业管理标准,制定了此电厂项目管理标准。包括综合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档案管理、信息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内容,下面就主要的几个管理标准进行论述。
3、项目管理
3.1 项目进度计划管理
根据当地海拔和气候条件,如何充分利用有效施工期安排施工计划是完成合同目标的关键。按照合同里程碑计划,首先制定项目一级网络进度计划,根据一级网络进度计划制定设计进度计划,根据设计进度计划制定了采购计划,按照总体计划制定二级网络进度计划和设备到货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施工分包单位编制三级、四级进度计划,根据三级、四级进度计划编制每周滚动进度计划,每周通过工程调度会检查进度计划实施情况,通过P6项目管理软件的运行,利用赢得值原理测量进度偏差(SV),然后分析原因,形成月进度报告,采取纠正措施。通过控制关键路线的工作,保证了工程按计划进度顺利进行。
3.2 项目费用控制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费用控制是其中关键。因为质量、安全、进度控制最终均和费用控制发生关系,因此必须严格进行费用控制才能获得最佳效益。该电厂EPC合同签订后,按照合同价格编制了合同预算,在初步设计完成后编制了控制预算,根据控制预算将费用按照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和编码进行费用分解,编制了限额设计工程量,严格控制项目成本。项目部费用控制工程师对分解的工程量和对应的费用进行监控。设计经理、各专业负责人、费用控制工程师按照限额设计工程量,各负其责做好控制工作。
3.3 项目质量控制管理
实现质量目标对于完成合同目标和树立项目管理品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项目部设质检部。该部门负责质量工作,在项目实施前进行项目质量策划,确定质量总体目标,质量分解目标,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制定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到人。
(2)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定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计划和质量管理制度,并由质检部负责贯彻执行,行使检查、监督权。
3.4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由于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是靠人来完成的,没有胜任各种岗位的人员和项目部成员之间良好合作是不可能很好完成项目管理工作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项目部一经成立就确定了项目的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分工,编制了人员计划,并注重人员业务和各项培训工作,开展了多次全员教育。
3.5 项目采购管理
该项目总进度计划获得批准后,进行了项目采购策划,编制了设备/材料采购计划和施工单位招标计划,计划考虑了与设计计划、施工计划、资金计划、质量计划、进度计划的协调一致性。建立了采购管理制度和采购程序,使采购技术规范书、合同文本、说明书、各种表格等规范化、标准化。项目实际操作中,设备材料采购工作由物资管理部负责归口管理,建筑安装施工单位招标由计划财务部负责归口管理,为确保招标和合同质量,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均进行各级评审,分承包商的选择根据公司建立的分承包商信息库和市场情况相结合,确保分承包商的稳定性,减少风险。
3.6 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从合同签订到项目结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存在着不同的风险,项目管理的职责就是及早发现和处理风险,避免和减少失误。项目部组建之后,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各层次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责任,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风险的识别主要就是根据各层次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责任,负责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存在的各种风险。识别项目风险的步骤是:首先收集与项目风险有关的信息,然后根据信息确定风险因素,最后编制项目风险识别报告。
4 结语
该项目两机发电间隔时间要求短、两台锅炉几乎同时安装,以及施工环境恶劣,工作人员不适应等诸多困难,但自《EPC总承包合同书》签订之后,项目部做好了各项管理,主厂房、输煤系统、化水车间等主体土建工程比里程碑计划提前完成。整个项目管理模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接受了考验,实践证明,项目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是适宜的,管理体系运转正常,各项管理制度能够顺利执行。
参考文献:
[1] 齐骥.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 戚安邦.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理论与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项目特点
三峡工程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施工项目有着十分典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工程规模巨大。如主体工程混凝土工程量达2650万m3,约为巴西伊泰普电站的2倍,为国内已建葛洲坝工程的2.5倍,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8200MW,约为伊泰普电站的1.45倍,最终装机为伊泰普电站的1.6倍。
项目施工工期紧、强度高。如二期工程在6年内建成,除截流、基坑抽水、开挖和金结、机电安装时间外,基本上混凝土浇筑高峰集中在3年左右,使平均年强度高达400万m3以上,最高年强度达500万m3以上,这样的施工强度在世界水电建设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工程项目施工专业多、技术复杂、难度大。涉及土建、金结、机电等数百个子专业,且要求多个专业并行交叉作业,技术协调十分复杂。
项目管理系统庞大。它包括组织指挥系统、技术信息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而组织指挥协调难度大,施工项目管理要从组织指挥、信息传输、高新技术、设备配置、物资供应、质量跟踪、进度控制、合同管理等许多方面进行同步管理。这就要求项目管理系统既精干、高效,又灵活、畅达。
创新与实践
针对上述三峡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特点,承担工程主要施工任务的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自1992年底进入三峡工程施工时起,就坚持不断地进行项目管理创新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混凝土生产输送计算机综合监控系统。根据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工程量大、结构复杂、施工持续高强度的特征,经反复论证最终选定以塔(顶)带机为主,辅以大型门塔机和缆机的浇筑方案。利用塔(顶)带机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拌和楼出楼后,直接由皮带机供料线运输,再经塔带机入仓,从而形成混凝土输送浇筑的不间断施工“一条龙”系统。为了充分发挥塔带机浇筑系统速度快、强度高、施工连续的优势,使原材料准备、混凝土拌和、输送、浇筑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协调地运作,我们研发了混凝土生产输送计算机综合监控系统。本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以三峡工程建设为对象,对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全过程建立了集视频、监测、控制、调度和管理于一体的计算机综合监控系统,包括对混凝土生产、输送和浇筑过程、关键生产设备的监控、调度和管理,形成了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的综合集成的信息平台,这是国内首次实行对大型水利工程的全方位计算机综合监控,在国际上也尚未见报道。在理论上首次为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全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同时,结合三峡工程的特点,为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全过程建立了工程化的启发式优化调度算法。通过实施,降低了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使混凝土虚方率控制在2%以内。实现了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全过程温度的在线监测。从骨料温度监测至混凝土入仓温度均通过传感器将数据获得后传输至终端,作业人员可以方便、直观的进行监控和调整。实现了塔带机布料筒的准确定位及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的在线控制。对作业优化调度系统提出了“仓位设计”概念,通过预先在计算机中录入典型仓的基本数据,并模拟塔带机运行状态,将其与仓位施工合成,传输至终端,实现了在线控制的目的。采用最新发展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监控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了网络与数据库,达到了数据共享,实现了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的管理与辅助决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立了新的管理思路和概念,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手段。
项目实施后,有效地解决了如全面监控大坝的施工和管理情况、混凝土的温度全过程监控、防止混凝土混仓和错仓等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对保证巨型或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浇筑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管理人员的调度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率、及时发现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发挥了指导作用。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能够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是一个具有创新价值和很高实用价值的综合监控系统,在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过程的建模和优化调度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系统正在三峡工程三期项目和广西龙滩工程大坝混凝土浇筑中推广应用。
混凝土浇筑仓面管理系统。混凝土大坝是由若干个坝段所组成的,每一个坝段又是由若干个坝块所组成,而每一个坝块又是经过一个个仓位浇筑上升形成的。如何对每一个仓位的每一道工序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严格实施进行有效地监控,如何对实施过程进行翔实、全面的记录并对记录进行处理、分析和评判,我们在“一切过程都是可以通过记录器记录”的理念指导下,自主研发了混凝土浇筑仓面管理系统。本系统通过仓面记录器(盯仓器)对混凝土浇筑全过程信息进行全面、实时记录;通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对混凝土施工仓面进行工艺设计,对仓面记录器记录的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分析。该系统面记录器(盯仓器)对混凝土浇筑全过程信息进行全面、实时记录;通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对混凝土施工仓面进行工艺设计,对仓面记录器记录的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分析。该系统实现了对混凝土浇筑仓面进行管理、监控和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得到有效的追溯。其主要设计要点如下:建立在数据库平台基础上的仓面设计系统,快捷方便,格式统一、规范,有利于查询、统计等信息管理;浇筑过程数据采用记录器记录,并在记录过程中,采取时间由仪器系统决定,记录人无法更改,更无法事后写回忆录、甚至编造信息,从而保证过程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记录信息资料以计算机数据库形式保存,便于处理、分析和评判。
该系统研究开发基于网络的智能化仓面管理信息系统(MIS),把智能化信息技术与先进的仓面管理技术紧密结合,建立一套综合的智能应用系统,对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所有记录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自动生成终仓报告、质量评定分析报告等。所有信息均可上网,为指挥调度和技术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保证现场高效工作,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监督和控制,对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施工项目管理水平有积极作用。
大坝施工进度仿真系统。如前所述,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的单元是仓位,从平面上看,仅泄洪坝段浇筑仓位就有108个。在浇筑过程中,每一个仓位的上升都要受到多项因素的制约,如相邻块间的高差、基础约束条件、天气、温度、间歇期、浇筑时机、手段等。显然,这些约束条件对施工进展将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在满足这些约束条件和满足混凝土施工强度或进度要求之间找到最优解,计算机仿真技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首选方法之一。仿真系统用于大坝施工进度分析,可在不干扰真实系统运行的情况下,为研究系统的性能而构造并在计算机上按照特定的规则运行表征真实系统的模型。系统仿真的优点表现在它不影响和破坏真实系统。同时,能够反映真实系统的某些行为,与物理实验相比,它具有灵活方便、成本低的特点,另一方面,当真实系统的某些因素具有不可实验性时,仿真系统照样可以建立,与数学解析模型相比,仿真模型可以考虑众多因素,尤其当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非常复杂时,仿真模型的优越性就更加突出。在水电大坝施工中,施工进度受许多不确定因数的影响,仿真系统可以事先预演各种条件下的施工进度,然后从中选优,从而为施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保证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建筑工程;现场;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现代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相对复杂,涉及层面较多,涵盖了工程计划、施工时间和工程进度三方面的管理,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有效的项目管理最为关键,是确保建筑项目平稳连续运行的唯一途径。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行,必须创造新的项目管理手段,引入新的管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文中简要介绍了现代建筑工程现场项目管理实践中涵盖的创新之处。
二、建筑工程现场项目管理实践的探析
1、现代建筑工程现场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第一,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多方面利益如地方政府、建设单位、工程监管单位、工程设计单位、上级管理机关等等单位利益, 建筑工程管理涵盖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施工管理、机械材料管理和预算管理等多个管理层面,可见,现代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应该综合考虑有关单位的功能需求和利益,构建一个涵盖现场项目管理实践、知识管理、远程监控、情报管理、工程协调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的信息化平台,同时该系统能够应用于多个不同的实践主体,自动生存管理相关数据,最终实现工程相关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
第二,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外在因素如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常常影响工程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资源的需求量,扩大工程建设成本,使得实际建设成本大于预期成本。建筑工程信息化系统应该将这些外在因素包含在内,设立施工参数设置功能,使得有关人员能够根据外在环境状况自定义相关施工参数,使得成本分析结果更加准确,施工方案更好的指导工程实践。
第三,现代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除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外,项目管理者最重视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信息化系统需要构建能够桥联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管理的系统模块,使得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工程建设特定阶段的实际成本,并对比分析实际成本与预计成本,从而得出更符合实际的工程控制方法和更好的估算下一阶段的工程成本。其次,项目管理与现场施工直接相关,因而信息化系统界面应具备简单、易操作等属性,降低数据输入量,给出各项数据输入操作提示,同时设置操作内容检验功能来降低操作错误率。
2、现代建筑工程现场项目的机械管理
良好的现代建筑工程现场项目的机械管理需要构建科学完整的机械操作管理制度。机械管理工作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作业人员的挑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机械种类较多,而且机械结构非常复杂, 一旦出现机械操作错误,不仅影响机械的正常使用,延缓施工精度,甚至可能威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可见,机械作业人员必须严谨的机械作用培训,并通过作业资格证考试后才能够上岗。通常来说,一旦确定机械作业人员,需要进行人机定位,将机械维护和使用权归属到特定的作业人员,人机定位不仅能够保障机械的使用率和完整性,而且大大提高了作业人员的机械熟悉度。
针对机械外部环境,油品的选择也非常关键,应该严格标准的燃油和油,禁止采用劣质的燃油和油,一旦发现油品不合格,应该立即静止作业,停机更换燃油或乳化油;监督人员应该及时有效监督作业章程和注意事项的执行状况,及时更正不符合要求的作业行为;即使检验机械安全装置,确保其灵敏、可靠、期权,禁止使用故障机械作业;及时严谨核查机械配件的储存量和质量,避免由于配件不足或质量过差导致机械停运;监督核查人员应该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针对机械内部因素,做好新机械购买记录,做好新机械进场准备工作,做好现有机械维修保养纪律,有助于机械安全检查工作;给予作业中接卸例行保养和阶段性维护,对保养和维护阶段发现的故障进行记录,同时根据机械自身状况和工程进度做出停机或者班后处理决定,记录作业表现优秀的机械名称和编号。
3、现代建筑工程现场项目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管理
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应用,混凝土形成的裂缝成为了诸多建筑工程的共同质量问题。下列措施将有助于防止裂缝形成:改变混凝土成分配比,在干硬性混凝土中掺入塑化剂或者引气剂,降低水泥使用量;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进行冷处理,降低其浇筑温度;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需要减少浇筑厚度,确保浇筑厚度在500mm以下,有助于散热;膨胀剂的品种和掺入量的选择需要通过试验验证,最后挑选最佳配置;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尽量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根据建筑混凝土浇筑面积大小,将一些数量的温度测量装置安装在混凝土上中下部,定时测量和记录相关数据,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的第1-4天,每次测量时间间隔为2小时,第5-7天,测量时间间隔为4小时, 第8-15天,测量时间间隔为一天,尽量将混凝土内外温差保持在25℃以下,一旦出现温差过大,需要借助专业的养护手段来缩小内外温差;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加强保温养护措施,现场通常采取措施为混凝土浇注后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用麻袋装锯末,厚度80~100mm进行中层覆盖,最后覆盖1—2层100mm厚岩棉被;另外,夏季施工中对于长期暴露在外面的混凝土块进行撒水养护工作,避免因为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在成裂缝的产生。施工中,应尽量避免浇灌混凝土在大风大雨中进行。
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内部温度过大,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预先铺设冷却管路(常用于混凝土群桩承台),在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即可进行通水循环冷却,管内的水流量通常控制在1.5m3/h左右(进水温度低于10℃时),若进水温度偏高,则水流量也应加快。冷却管的出水应排放到不影响施工的部位,当混大体积凝土整体初凝之后则可视情况利用该出水进行蓄水保温养护。当然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完成之后,为了不使中空的冷却管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产生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注浆和压浆的工作,通常采用真空压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涉及管理事项多而复杂,建筑工程常常还遭受其他外部因素如政策处理、气候因素、施工难度、运输状况、地质条件、资金状况等等影响,可见建筑工程现场管理非常困难,不仅需要考虑诸多外界因素,同时还需要管理者踏实稳定的工作,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不能抱有侥幸心态,需要以工程进度和施工现场情况为基础,及时调整施工战略,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和施工问题应对策略。建筑工程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协作。
参考文献:
[1] 郭宏乐.张智茜.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 [J].Intelligence, 2011(05).
[2] 杨晓红.杨再红.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与控制 [J].科技致富向导,2010(05).
[3] 余辉平. 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的途径与措施分析探讨 [J]. 中外建筑,2010(08).
[4] 任永祥.牛志鹏.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
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将软件开发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将开发人员的能力转换为真正的对软件开发有利的积极能量,降低软件开发的风险,保证项目能够在预想的有效期限内完成。
1 软件开发实例
在得到用户给的系统名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饮食)后我们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没有进行需求分析、没有对软件开发进行设计、没有与用户进行沟通的前提下就开始进行该平台的开发,然而经过2个月的开发实践我们做出的东西和用户想要的相差甚远,同时我们的开发效率也相当低,从以上的开发实践中我们得到了很多经验教训,下面我们就对其进行讨论。
2 软件项目的准备和启动
在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软件项目的准备和启动是相当中要的,在这个阶段要了解项目的背景、分析在这个项目中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对软件项目的范围进行界定等工作,使项目的负责人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与协商之后,我们大致了解到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此系统可以对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进行管理,特别是对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展示,系统中主要包括特色饮食的图片、介绍以及每道美食的具体制作过程。通过该系统人们可以浏览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在此过程中同时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3 软件项目的时间管理
为了能够按时将系统实现,对所要做的工作进行计划是相当必要的。一份可操作性较强的计划可以使项目能够较好地得到实现,不至于使项目拖到截止日期之后较晚的时间,同时可以保证软件具有比较完备的功能模块。在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制定项目进度的计划、并对各种变更进行有效地把握。
在制定进度计划过程中我们要对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软件代码编写、素材收集、测试等过程进行较好地时间分配,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在此次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饮食)建设的时候有很多模块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如我们在进行软件代码编写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各类民族特色饮食素材(饮食的名称、做法、图片)的收集。
因此为了能很好地达到时间上的准确把握,我们应该为软件项目的开发制定良好的进度计划。在企业软件项目进度管理计划发展的过程中,其进度管理内容是动态变化的。
在最初的项目计划中,软件项目管理首先要制定一个整体的进度计划表,计划表包括软件工程的主要活动及其对应的软件产品功能。随着项目的逐步进行,整体进度表的内容得以进一步精细化,进而形成一个比较具体的进度表,表中要标明软件项目完成所必须实现的特定任务,并针对不同任务制订了对应的进度和产品项目要求。
4 软件项目中的进度计划实施
在此次需求分析后我们就开始将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分别自由地进行各自的工作,但各小组对自己负责的那部分的进展都比较缓慢,然而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对各个小组采取适当的措施。
(1)自身能力弱,完成任务的热情低的人员。由于这部分人的技术能力普遍不强,同时对工作又不积极主动,不能按时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要求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性的态度,对其加强培训、监督和督促。
(2)能力强,完成任务的热情低的人员。很多人在一个行业中待得时间长了之后就会出现很多工作不积极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采取跟进方式。因为由于这些老员工自身的原因,往往会存在着一些工作热情低,完成任务不主动的现象。所以我们要随时了解这些人的想法,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给予其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各项技能,而不是过分约束这一部分人。
(3)工作热情高,但能力低的人员。这些人往往会使团队中的新人,加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中,由于之前没有涉及这个领域,因此他们欠缺的是一定的技术经验,但往往是这些新人有高涨的工作热情,他们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新的活力,针对这样的人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引导他们,并且我们要为其提供相关的理论经验,同时我们也要给予他们相应的支持和鼓励。
(4)能力较高,工作热情也较高的人员。对于这样的优秀人才应该采用授权时的跟进方式,项目负责人要适当地给予其一定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在一些重要的环节上对其进行监督。
5 软件项目的沟通管理
如果缺乏团队中人员以及团队人员与用户的有效沟通一些有利于的项目信息不能充分有效的沟通。计划实施和问题反馈的结果无法及时传递,与其他相关人员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习惯,就是依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我们在进行软件系统开发的过程中要有效地进行沟通。项目沟通管理是成功实现项目的关键因素,即人、想法和信息之间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连接。在进行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饮食)的过程中,通过制度规定将收到的消息传递下去,因为信息沟通所造成的损失必须追究责任,监督有效的沟通,使用邮件进行传递,以确保信息准确及时传达到位。
6 实施阶段
通过对人力和其他资源的协调,执行已经做出的计划,通过业务人员提供的各项资料和信息,以及所有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程序员着手进行系统的相关设计以及数据库的建立。该系统分为饮食信息录入平台和饮食信息展示平台。
(1)饮食信息录入平台:录入标题,录入图片,录入所属民族,录入饮食的详细描述。
(2)饮食信息展示平台:通过将上述信息录入后,在前台通过读取数据库中的信息将饮食信息进行有效地展示。
7 测试阶段
软件测试管理是在软件实际开发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软件项目在实际开发和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差错,所以企业必须在软件产品投入运行之前做好全面的产品测试工作,并在测试管理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软件产品运行中故障的发生概率。软件产品的测试管理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对企业软件产品规格说明或者是编码与设计的最后检测工作。
8 结束语
以上的几个阶段并不是所有的系统开发过程中都需要的,但是没有质量管理阶段也不是说此阶段不重要,同时,各个阶段之间也不是具有清晰的界限。企业在软件项目管理的实际开发中注重提高软件运行的稳定性,能够直接促进项目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的软件生产力,必须着重提高企业项目管理的能力水平。
关键词:项目管理 采购 环节 职责 流程
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实现项目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项目采购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购管理几乎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项目采购管理模式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模式和项目合同类型,对项目整体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项目管理、采购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采购在工程项目中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支持服务发展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采购管理也发展成为成本控制和促进项目效应最大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1.明确项目采购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企业规模越大,采购金额越高,管理者对程序的设计越为重视。这里将一般采购作业流程设计应注意的关键环节阐述如下:
1.1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或各工程项目工作包的特点,充分考虑成本控制、设计、施工等因素确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从而确定工程项目采办模式,便于采办成本控制。
1.2实施工程项目采购预算制,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项目采购成本目的。
1.3采购包的划分。要根据设备材料的性质、市场供货商的供应能力和经济批量划分采购包。合理划分采购包,可降低采购价格。
1.4充分利用好工程项目内外部环境。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充分利用采购环境,同样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之一。
1.5供应商的优化选择和管理。工程项目前期供应商一旦选错,将给工程项目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招投标尤其是国外设备招投标要特别慎重。
1.6确立采购全流程成本的概念,应该关注的是整个工程项目流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总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货物或服务的价格。
2.细化项目采购管理中的的部门职责
科学合理的流程,明确细致责任化的分工,对于规范采购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2.1各部门:负责采购需求计划提出、采购的参与、货物的验收。
2.2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审核专项物资申请(必要性、替代性、可否调拨、数量、型号、品牌),出具专业意见;协助采购对新的专业设备或物料的采购。
2.3行政组:负责监控各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下达各处物品申购计划额度;物品需求申请单审核,负责不定期市场调查和价格监督。
2.4人事行政部采购组:负责采购通用类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生产辅料等,进行采购实施的全过程――询价、供应商选择、下单/合同的制作、追踪到货、退/换货、报销。
2.5生管部采购组:负责采购设备治具类与计量仪器类固定资产、生产材料等,进行采购实施的全过程――询价、供应商选择、下单/合同的制作、追踪到货、退/换货、报销。
2.6行政库房:负责办理出、入库手续;负责辅料、劳保品的存储和管理;负责提供辅料库存月报表和劳保库存月报表。
2.7品保部:负责对到货生产辅料的检验以及协助索赔、出具检验报告;参与计量仪器类资产采购支持。
2.8技术部:负责参与设备治具类资产采购,给予相关专业技术参数支持。
3.强化项目采购管理中的制度执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并完善配套的采购管理制度是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强化制度执行力是推行项目采购管理的有力保障。
3.1建立健全各项采购管理制度。项目一进驻,就要按单位企业下达的责任成本预算指标,制定一套采购成本管理办法和制度。在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改进,通过实践使之趋于完善,以确保制度科学可行性,真正起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目的。
3.2全过程控制。控制总成本在探讨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成本的问题时,应该确立采购全流程成本的概念,我们所应该关注的是整个项目采购流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总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货物或服务的价格。
4.采购业务流程管理的注意事项
4.1注意流程的先后顺序及时效控制。应当注意作业流程的流畅性与一致性,并考虑作业流程所需时限。避免同一主管对同一采购案件作多次签核;同一采购案件在不同部门有不同的作业方式;同一采购案件会签部门过多,影响实效。
4.2价值与程序繁简相适应。程序繁简或被重视的程度应与所处理业务或采购项目的重要性或价值大小相适应。凡涉及数量比较大,价值比较高或者易发生舞弊的作业,应有比较严密的处理监督;反之,则可略微予以放宽,以求提高工作效率。
4.3避免作业过程发生混乱。要注意变化性或弹性范围,以及偶发事件的因应法则。譬如在遇到“紧急采购”及“外部授权”时,应有权宜的办法或流程来特别处理。
4.4流程设计应适应现实环境。应当注意流程的及时改进,早期设计的处理流程,经过若干时间段后,应加以审视,不断加以改进,以适应组织变更或作业上的实际需要。
4.5配合作业方式的改善。譬如当手工的作业方式改变为信息化的作业方式时,流程就需要做相当程度的调整或重新设计。
5.结语
梅瑞狄斯在《项目管理――管理新视角》中提到:“在采购设备、原材料和分包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清楚的界定出特定的需要,并且还要找到最低的价格和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项目采购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有效地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是关键,就必须要加强对项目采购的管理与控制,具体方法和可操作模式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实践摸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监理;一体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2年笔者所在项目监理部进入西安市某开发区,承担一项场馆工程的监理和项目管理工作。通过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的实践,笔者深刻感受到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较原有管理体制的不同,以及两者之间的优缺点。
1 项目的前期设计、成本、采购、及施工管理
1.1前期设计管理
本项目主要是为各类企业提供展示、展销服务的展示场馆,包括一个3层的展示中心和18层的配套办公楼,建设单位已委托某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项目监理部进入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组织进行设计方案的初审。
项目监理部在已编制的总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分解出设计工作进度计划,然后在经过对地块原始地貌的测量(地块呈现东高西低,原始地貌东西高差最大达8.9米)和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落实项目具体的使用功能和要求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会审。通过会审,在设计方案协调会上提出包括展示中心柱网尺寸7*7m不满足展示运营的实际需求建议改为8*8m、地下室结构层高4.5m过低建议改为5.5米、展示中心主入口处自动扶梯方向改为南北向利于人群通行、消防疏散楼梯设置数量不满足消防要求、各层卫生间设置位置及数量低于规范对公共建筑的要求、室外环道未闭合不满足消防要求、配套办公楼层高及设备用房位置调整等相关意见。
项目监理部在前期设计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曾经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设计问题作为案例应用到管理中,尽量减少由于设计失误或不合理导致设计进度滞后以及减少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原因产生的返工及签证。
1.2 成本管理
项目的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尽可能的确保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完成本项目的全部建设工作。因此项目监理部依据公司其他已完工程和在监工程的成本控制经验,对本项目计划工期内成本变化的各个风险因素进行定位、分析,预测这些风险因素对工程成本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对应的控制措施。
在本项目中,由于地块东西方向高差较大,项目监理部将土方平衡列为设计阶段重要的成本风险因素。因此,在对设计方案会审时,由成本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发现设计初稿中对地块原始高差未做过多考虑,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土方开挖量与外运量大幅超出成本控制目标。项目监理部就此与设计方进行沟通,设计方经初步验算确认属实后对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从而避免了建设工程成本无谓的浪费。
工程量计量与变更是施工阶段重要的成本风险因素,项目监理部直接参与合同的起草与谈判工作,对合同中的合同价计算,合同价调整、付款方式等一系列涉及到成本问题的内容进行把关,通过对合同内容的约定确保减少施工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出现的索赔、签证。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理部通过严格依据合同约定,建立工程量计量复核制度、工程款支付制度、甲供材料进场与库存复核制度、阶段性成本控制评价制度等相关制度并严格予以执行。
1.3 采购管理
本项目的投资来源主要为国有资金,项目监理部依据《招标法》、《政府采购法》、《陕西省政府采购目录及采购标准》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为建设单位编制了本项目的采购清单。采购清单分服务采购、工程采购、货物采购三大块,同时结合已有工程管理经验编制了采购进度实施计划。通过编制的采购清单和实施计划,明确了招标方式、招标内容、招标时限。
招标阶段项目监理部依据编制的采购进度计划向已委托的招标结构下达采购计划和采购要求,并安排专人全程参与考察、预审、开标工作,协助建设单位确定中标人。在货物采购的招标过程中,项目监理部对门窗材料、墙地砖、管材、五金配件等材料采取封样制度。
施工阶段项目监理部对采购的货物进场严格进行把关,一方面是与封样进行比对,一方面是以合同为依据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进场时间、规格、数量进行三方联合验收,确保所有进场货物都符合国家标准。
1.4 施工管理
施工阶段的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阶段,项目监理部依托自身监理工作经验的优势,全面分析施工阶段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投资目标、安全目标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前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例如对质量目标、进度目标,项目监理部进行有效的结合管理,通过管理周报、管理月报、监理月报的形式对每月的质量情况、进度情况采用进行分析,当发现出现偏差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协调相关各方采取纠偏措施。对于安全目标,项目监理部分析不同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特点,组织参建各方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形成周检、月检的工作制度,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结果以安全检查纪要形式下发,对存在安全问题的单位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限期进行整改并复查。 投资目标项目监理部利用各类报表形成系统的数据资料,运用赢得值原理图进行阶段性成本控制评价工作,比较工程每一阶段的实际支出额与计划成本额,进行成本分析、偏离分析等,提出成本偏差的纠正与预防、成本控制方法的改进等降低成本措施,并在项目建设的下一阶段实施。
2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的优势
本工程项目目前仍处于施工阶段,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投资、安全等各目标均处于受控状态。通过实践,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的优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与单独的项目管理、工程监理相比,一体化后对整个项目的管理能做到一次介入,管理工作及时到位,杜绝了由于进场时间不一致导致的管理延时和间断;
2.2监理企业长期施工现场监理经验,使得在项目管理前期阶段对建设全过程中各类风险因素特别是技术风险的判断、分析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3单独的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经常出现无法协调一致的现象,尤其是在进度与质量、进度与安全出现矛盾时这种情况极为常见,其后果往往就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发生问题后互相推诿、扯皮。一体化后管理工作的效率因减少了互相推诿、扯皮现象而得到提升;
2.4信息资料收集工作不会出现盲点;
2.5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管理成本的支出,同时管理职责更加明确;
2.6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需要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的充分相信与授权,对于项目经理(总监)、建设单位管理代表提出了要具备能在更高层次上驾驭项目的能力。否则,就会导致项目建设回到原有的业主、监理、承包商三方分立的窠臼,失去了一体化模式初衷和其相应的管理成效;
2.7目前监理企业的监理从业人员在技术专长和现场管理上都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但是在一体化模式中往往体现出无法适应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是管理能力仍局限在原有的监理要求范围内,对于管理的知识贮备不足,无法正确的应用管理分析工具和管理软件。这些缺失往往会导致建设单位对项目管理的成效提出疑义,恶化相互之间的信任,甚至是对一体化模式的否定。因为,监理企业如何培养高素质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配套相应的内外部管理制度是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能否继续前进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