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骨科手术血栓预防

骨科手术血栓预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1 09:07: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骨科手术血栓预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骨科手术血栓预防

第1篇

中平能化集团公司八矿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12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将我院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 110例研究对象术后在接受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有3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2.73%),其他患者恢复效果良好,并及时出院。结论 通过对骨科大手术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患者的现状评估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概率,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可以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并应用。

[

关键词 ] 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b)-0136-02

骨科大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险性较高的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主要是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静脉管腔内形成血块,堵塞管腔,使血液不能顺利通过,组织的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严重时可能使患者的下肢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导致下肢残疾,甚至引发患者出现远期深静脉功能不全,脑栓塞、肺栓塞等致命性并发症[1]。骨科大手术患者,因受手术的影响,极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但血栓发生时,症状较轻的患者血栓可控制在局部发生处,自行消除。若发现以及处理不及时,大部分患者的血栓会沿着深静脉主干扩散,甚至会扩散到全身,造成患者肺栓塞,出现各种后遗症[2]。针对以上情况可知,对骨科大手术患者进行早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对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患者及时恢复、保证其未来生活质量的关键。对此,我们将院内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将我院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8例,女性42例,年龄为24~72岁,平均年龄为(48±6.5)岁。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连续性的硬膜外麻醉,其中有24例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36例患者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35例患者接受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手术,15例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患者术后的6个月~3年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回访,发现3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栓均在术后7~10 d内出现,其他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肢体功能恢复较快。发生血栓的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活动障碍,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

1.2 方法

1.2.1 预防血栓形成的方法 ①术前。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应对其进行相关教育指导,向患者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理、诱因、危险因素等,向患者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学习促进足、趾、下肢血液回流的运动方法,保证患者术后及时得到恢复锻炼。②术中。术中需为患者麻醉或输液时应避免通过下肢静脉给药,尽量由上肢静脉给药。③术后。在患者手术结束回到病房,为预防小腿因深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小腿下不能垫物品,卧床后应及时抬高其双下肢,抬高30°为宜,在患者麻醉效果完全消失之前应轻柔的按摩其患肢,尤其要保证对腓肠肌的按摩护理,由下肢的远心端向近心端轻轻按摩,挤压肌肉,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患者回到病房6 h以后积极鼓励患者主动活动,为促进静脉网血液的流动,可在床上用力咳嗽、深呼吸,做下肢、足、趾的活动;在手术后6~8 h,即可下床适当活动;指导患者患肢膝关节、踝部等部位的关节活动,早期主动或是被动的屈伸活动,卧床时抬高患肢对患者的三头肌、股四头肌做向心性按摩。促进肌肉的等长收缩,保证运动的频率,可每两个小时进行10次适当的活动,避免长时间的卧床,可经常性的深呼吸或咳嗽,下床小范围活动,逐渐加强患肢的关节肌肉锻炼;术后给药仍应避免由患肢进行静脉输液;密切观察患者患肢肿胀程度以及皮温、颜色等,定期测量下肢周径。当患者在手术后的3 d之内患肢增粗或是仍有肿胀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协助医生完成相关处理工作。④心理支持。患者因需进行较大范围的手术在术前以及术后多会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出现,不利于患者术前的治疗以及术后的恢复,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患者多是受到意外伤害导致肢体严重损伤,心理压力巨大,常会对日后的生活及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出现抑郁、绝望。恐惧等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分析患者的压力来源,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家属共同参与,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成功病例来帮助患者,争取患者的信任,真诚的关爱患者,缩短与患者的心理距离,使其有安全感,合理的释放不良情绪。⑤饮食指导。患者戒烟戒酒,糖尿病患者应给与低糖饮食,患者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过于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低盐、低脂,多饮水,保持充足血容量。饮食应规律,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⑥调节。对于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鼓励其积极活动,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发展,勤翻身,减少受压机会;对于已经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将患者抬高达心脏水平以上的20~30°,2周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⑦用药指导。患者入院后接受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评估,并进行血液检查,判断患者血流情况,对高危患者进行药物预防处理,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应给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是将红花注射液、复方丹参、血栓通、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静脉滴注。患者术前一周内应遵医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术后的4~6 d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用量在常规剂量的基础上减半,持续给药10~13 d。⑧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应对其进行全面的教育指导,告知患者适当活动的重要性,为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每天均需维持4 h的肢体活动,尽量避免久坐或是交叉双腿的坐位,多对患者进行轻柔的按摩,减少对肢体的刺激,如压迫受寒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使用弹力袜,下肢出现静脉曲张时由应注意。

2 结果

110例研究对象术后在接受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回访得知有1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2.73%),其他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肢体功能良好。

3 讨论

此次研究对我院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了预防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上因素对患者血栓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影响,而高危因素的综合作用又会使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大大增加。通过积极科学的功能锻炼以及抗击药物的使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情况,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减轻高危因素的影响。根据患者的手术及身体状况整体评估分析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应对其进行相关教育指导,向患者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理、诱因、危险因素等,向患者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术中需为患者麻醉或输液时应避免通过下肢静脉给药,尽量由上肢静脉给药;术后护理 在患者手术结束回到病房,为预防小腿因深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小腿下不能垫物品,卧床后应及时抬高其双下肢;为患者实施合理的心理、饮食护理等措施,对于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鼓励其积极活动,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发展,勤翻身;患者入院后接受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评估,并进行血液检查,判断患者血流情况,对高危患者进行药物预防处理;如有需要还可使用机械方法进行护理,科学使用下肢静脉泵,弹力袜等。

通过对骨科大手术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患者的现状评估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概率,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可以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并应用。

[

参考文献]

[1] 张苹芝,吕慧丽,王雪琴,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差异性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2):104-105.

[2] 徐生根,徐正发.2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体会[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08,16(10):37-38.

[3] 陈小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捡治疗的护理体会[J].广西医学,2008,11(3):48-49.

[4] 罗占想.骨科患者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9):196-197.

[5] 郑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4(7):189-190.

[6] 哈英.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实用骨科杂志,2008,I 4(12):764-765.

第2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59例,其中男113例,女46例,年龄43~91岁,平均65岁。全髋关节置换术31例,股骨头置换术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41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32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20例。分别伴有高血压病17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11例。

1.2方法 加强预防,综合评估骨科术后患者,确定高危人群,从饮食、、功能锻炼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

1.3结果 本组159例患者,术后有6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8%,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4~6d后患肢肿胀消退,未发生肺栓塞等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

2预防及护理

2.1术前准备 除骨科手术常规检查外,应着重检查血凝全套,辅助检查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术前心脏、腹部、盆腔及其他部位静脉血栓。

2.2心理护理 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了解患者心、肺、肝、肾及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式及本院开展的情况,麻醉注意事项,用同种实例说明手术的目的和必要性。消除思想顾虑,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3术前宣教 高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下肢静脉曲张及严重外伤史的患者术后易发生DVT,针对上述情况采取预防措施(1)讲解术后易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使病人及家属对其有充分的认识,主动配合治疗。(2)劝导吸烟者戒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维生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3)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如四头肌锻炼及背伸、跖曲、被动按摩等。

2.4术后护理

2.4.1的护理 术后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约20~30cm,膝关节屈曲15°可利于静脉回流。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外展30°中立位,注意不在患者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

2.4.2保持引流通畅:术后一般需放置引流管,护士要注意观察,保持有效引流。如引流液过少,病人主诉局部肿胀,须及时查找原因,减少局部受压,以免影响静脉回流。

2.4.3下肢血液回流的观察:骨科大手术DVT高危期是术后12~24h,这一阶段小腿DVT的症状和体征不明显,肢体的肿胀程度、肤色、感觉、浅静脉充盈情况可反映下肢静脉回流情况。术后患肢轻度肿胀是正常现象,如出现肢体远端向近心端发展的凹陷性水肿并伴有浅静脉充盈、皮肤青紫及潮红等为静脉淤滞所致。因此,术后应认真观察下肢皮色、皮温、肿胀程度,必要时测量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4.4早期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静脉回流,预防DVT发生。麻醉作用消失后即鼓励并督促患者做患侧趾、踝、膝等关节早期主动、被动屈伸活动,抬高患肢,做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腓肠肌的向心性按摩和肌肉等长收缩运动10次/2h。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10次/h,做键侧肢体及上肢的屈伸、抬高、肌肉收缩等运动,以带动患侧及全身的血液循环,防止血流淤滞。鼓励患者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

2.4.5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多进低脂、高蛋白、粗纤维食物,同时保证每日水分的摄入,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和预防大便干燥的效果,避免便秘时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而导致DVT。让患者禁烟,并远离吸烟环境,防止烟中的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痉挛。

2.4.6药物的预防:对于DVT高危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查,特别是有脑血管病史者应预防性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红花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或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切口、针眼、牙龈、皮肤粘膜、消化道等处有无出血情况。

小结: 尽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下肢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只要我们尽早评估,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健康教育指导,严格有效地落实DVT预防和护理措施,便可大大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海菊,魏丛秀,郭萍. 骨科下肢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护理. 当代护士.2009, 3: 26-27.

第3篇

摘 要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及体会。方法:分析182例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观察。结果:严密观察,细致护理,准确用药,指导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通过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关键词 骨科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 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6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fter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prevention,nursing experience.Methods:analysis of 182 cases of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low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 nursing observation.Results:meticulous care,medication guidance accuracy,functional exercise,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postoperativ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Conclusion:through targeted to develop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active functional exercises,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s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of the key.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postoperativ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preven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由于骨科术后长时间卧床而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骨科大手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是患者围手术期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血栓性疾病最好的方法是预防2。为此在优质化整体护理中对此类DVT高危患者采取正确评估,心理护理,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联合应用的综合措施,效果良好。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82例,男142例,女40例,年龄42~82岁,平均65岁。全髋关节置换术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45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58例,脊柱手术18例,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9例。根据ACCP指南评估手术的危险分级,本组病例均为DVT极高危险患者,住院时间14~35天,平均17天。

方法:综合评估患者,加强预防,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预见性地从饮食、、功能锻炼等多方面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

结 果

住院期间全组患者中仅5例发生有典型症状的DVT,5例患者分别在7~10天内出现患肢肿胀,疼痛及腓肠肌压痛等症状,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

讨 论

第4篇

关键词: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早期临床护理;干预;静脉损伤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95-01

人工髋关节置换、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人工膝关节置换等骨科大手术后,容易使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更有甚者可造成肺栓塞,从而导致患者死亡。深静脉血栓形成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主要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重者则导致静脉坏疽。随着临床普遍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及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追求,深静脉血栓形成已经严重危害了患者的机体。探讨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临床护理干预,为今后的骨科大手术后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3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38~79岁,平均年龄为50.2岁。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为右下肢的11例,为左下肢的12例。分型:4例周围型、15例混合型、4例中央型。23例患者均在12h~48d内发生,其平均发生时间为15.3d。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对所有患者均行静脉造影或超声波检查确诊。

1.2早期护理干预:对所有患者给予早期循证护理措施,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制定循证护理方案,其重点内容是骨科大手术前护理、心理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1.2.1术前护理:首先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对所有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手术目的,对患者给予及时的心理支持,尽量减轻患者恐惧、不安等负面心理;其次给予患者膳食平衡,指导患者选择清淡饮食,选择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然后给予及时补液,嘱咐患者多饮水,保证患者足够液体的补充,每天保持1500ml以上的饮水量,这样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最后做好输血准备,在骨科大手术中,常常会使得失血较多,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应当做好输血的准备,从而保证术中及时用血。

1.2.2术后护理:①病情观察,在骨科大手术后早期即可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果临床上发现患者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局部疼痛、有沉重感等症状,临床护理人员应立即报告医生,以帮助医生作出早期诊断;②功能锻炼,骨科大手术后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其锻炼时间可从患者麻醉清醒开始,主要进行下肢肌肉、足踝被动、主动活动等长收缩锻炼,每天锻炼4次,每次锻炼20min左右。如果患者年龄比较大,则要帮助其叩背、翻身,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和排痰、减少血栓形成;③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嘱咐患者多饮水,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防止便秘;④皮肤护理,每日对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评估,预防压疮,观察有无肿、红、痛等表现,且详细记录;⑤抗凝药物的观察和护理,密切观察用药过程中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痰液及粪便是否带血、肉眼血尿、穿刺针孔是否渗血等。对血小板、凝血酶原、出凝血时间等进行定期复查。引流保持通畅,术后24~48h的引流管放置,对引流液的性质和量进行仔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进行处理;⑥出院指导,骨科大手术后患者一般均有较长时间的卧床,特别是老年患者,其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多活动,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在患者出现症状的时候应及时就诊,以便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2结果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过早期临床循证护理干预,均痊愈出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3讨论

骨科大手术可造成静脉血流缓慢、静脉损伤、高凝状态等,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骨科大手术后早期即可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治愈困难,患者痛苦大,更可产生肺栓塞等严重后果[1]。根据临床体征和症状,随着骨科手术的发展,深静脉血栓形成结合静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即可准确诊断。但是,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症状隐匿,进展缓慢,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因此比较难实现早期发现,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有预防意识,积极采取有效的早期干预,才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应用中的不断探索,大多数医护人员已经认识到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预防优于治疗,而预防过程中又往往仅重视术后预防,而忽略了术前预防,所以临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仍然比较高[2]。通过对骨科大手术后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健康自护能力,增强了患者配合治疗的主观能动性[3]。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就要建立循证护理方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功能锻炼的认识,以及医护人员对功能锻炼的认识,促进了护患、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和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提高[4]。只要能够有效预防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就能够减少患者的病痛,还能够为社会和患者节约后续治疗费用[5]。

通过本组研究,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临床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骨科大手术围术期采用科学的循证方法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实现了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目的,为广大患者病痛的减轻提供了帮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梅,陈秀花,刘冬梅.循证护理在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104~105

[2]廖淑梅.孙瑛.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功能锻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9):930~931

[3]袁训芝,吴新民,袁家颖.压力梯度长袜和间歇充气装置预防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12(02):1003~1004

第5篇

关键词:骨科手术;血栓形成;风险评估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ssessment of risk of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orthopaedic surgery. Sele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5, 472 cases of orthopaedic patients with big surge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dopt Autar scale to evaluate risk orthopaedic surgery patients with thrombus. Results: the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24 h blood clots in the risk assessment, high and low risk group of incidence is 0.00%; 24 hours after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thrombosis to assess the incidence of low risk group was 0.00%, group dangerous blood clots in 4 cases, the incidence of 0.85%, 18 cases occurred among high risk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3.81%.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orthopaedic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thrombosis risk assessment,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as a certain foresight, thereby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thrombosis during surgery patients, hav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orthopaedic surgery; Thrombosis; The risk assessment

骨科大手术主要包括人工髋关节置换、人工膝关节置换、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等大型关节置换手术及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1]。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据《中国骨科大手术筋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中对每年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1.32%[2]。Autar量表能够很好地对血栓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先对我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进行血栓形成风险评估。现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72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Autar量表对患者骨科手术血栓风险形成进行评估。其中男282例,女190例,年龄在23~78岁,平均年龄为(56±9.12)岁。根据患者为疾病种类进行分类,其中股骨颈骨折106例,骨盆骨骨折4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4例,股骨干骨折226例。按照手术的名称进行分类,其中进行股骨颈骨折固定52例,盆骨骨折固定46例,髋关节置换148例,股骨固定(PFN或DHS或髓内针固定)226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及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Autar量表评估准则。患者入院后24h内收集好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和各项检查指标,计算出患者体质指数(BMI),在根据患者在Autar量表中每个项目的评分进行首次评估,Autar量表评分:总分≥15分为高度危险,血栓发生率≥41%,总分≥11分为中度危险,血栓发生率为11%~40%,总分≤10分为低度危险,血栓发生率在10%。患者手术结束24h内再次进行评估,将两次评估总分很据Autar量表进行血栓风险评估。

根据《中国骨科大夫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结合患者中、高、低度危险进行基本预防措施的实施,对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血栓行成的人数进行统计。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 结果

Autar量表进行骨科手术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中,患者入院24h进行评估低危险度298例,发生率为0.00%,中度危险组94例,发生率0.00%,高度危险组80例,发生率0.00%;手术后24小时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血栓评估低危险组198例,发生率为0.00%,中度危险组152例,发生血栓4例,发生率为0.85%,高度危险组142例,发生血栓18例,发生率3.81%。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应用Autar量表进行血栓风险评估结果及发生情况[n(%)]

3 讨论

血栓形成风险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评估方法有Autar量表法、Wells量表法、Geneva量表法、Caprini量表法等方法,或者采用客观测评工具与,通过仪器检测对骨科手术患者中血栓风险进行评估,例如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ghy 简称TEG)、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静脉造影等方法,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3]。Autar量表是英国学者Autar在Virchow静脉血栓形成三大因素的基础上研究的,主要对骨科手术患者中的血栓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实施结果等项目进行评分,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患者在骨科手术中血栓形成的风险程度,结果显示真实可靠[4]。因此,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Autar量表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血栓形成风险评估。通过临床分析最终显示Autar量表能够有效地对血栓形成进行风险评估[5]。

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Autar量表进行骨科手术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患者入院24h进行评估低危险度298例,发生率为0.00%,中度危险组94例,发生率0.00%,高度危险组80例,发生率0.00%。手术后24小时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血栓评估低危险组198例,发生率为0.00%,中度危险组152例,发生血栓4例,发生率为0.85%,高度危险组142例,发生血栓18例,发生率3.81%。患者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容易形成血栓,通过对患者进行血栓风险评估能够有效地遇见血栓发生率,当患者进行骨科手术后能够对其进行护理,一旦发生血栓可以及时作出相应抢救措施,进行人工干预,以减少骨科患者手术发生血栓的概率,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

综上所述,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对患者进行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对不同患者血栓形成具有一定预见性,从而降低患者手术期间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成欢,刘云.骨科手术患者相关血栓形成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04(12):445-448.

[2]尹向辉,张庆恩,张雪松,等.下肢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药业,2014,01(22):301-303.

[3]朱建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06(12):626-630.

第6篇

【关键词】 老年;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46-01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骨科高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并且多伴有其他脏器的疾病,对麻醉以及手术创伤的耐受性差[1]。老年患者接受骨科治疗,其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要显著高于中青年的患者。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相关并发症有下降趋势,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仍然较高,而且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老年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概况

1.1 深静脉血栓(DVT)的概念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受伤后需要较长时间卧床,因高龄和吸烟等不良习惯及内科疾病,常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 术后早期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疼痛压痛、浅静脉扩张,呈进行性加重,皮肤颜色变紫色,皮肤温度升高。一般认为,DVT的三大致病原因主要为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内膜损伤3种因素[2]。

1.2.1 血流缓慢 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靠胸腔负压、小腿肌肉的收缩及静脉瓣的功能防止血液倒流来维持。造成血流缓慢的原因常见于:手术时间过长、术后切口处加压包扎、长时间卧床,术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等,均能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导致下肢血流缓慢。

1.2.2 血液高凝状态 术前较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和疼痛可能是血液凝固状态增高的原因,同时也加重血液瘀滞,手术创伤本身可致血小板凝聚力增强,且术后凝血酶原释放,以及术中出血、输血等。

1.3 老年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高龄、股骨颈骨折和手术是DVT的主要高危因素[3]。

1.3.1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患者遭受创伤和手术的双重打击,同时要经历术前一段时间的制动,可造成静脉壁损伤和静脉血流瘀滞。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液凝固状态。因此,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就存在DVT的三大基本因素:静脉壁损伤、静脉回流瘀滞和血液高凝状态。

1.3.2 手术因素 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及术后应用镇痛泵,均可导致周围静脉扩张,特别是全身麻醉,下肢肌肉暂时性完全失去收缩功能,导致血流缓慢、静脉淤血,促使血栓形成。

2 老年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2.1 术前预防

2.1.1 术前宣教 入院后责任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基础疾病情况,老年患者应进行综合性评估检查,以评估其身体状态,对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治疗前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及应用调脂治疗,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4]。

2.1.2 心理护理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及术后的预防宣传,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谈心,了解患者的心理,向患者解释疾病形成的原因,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护理 术后卧床休息,麻醉清醒后6h,可指导患者抬高上身15°,抬高患肢20-30°,膝关节可屈曲5°,促进静脉回流,缓解患肢的肿胀和疼痛,减轻血液瘀滞。

2.3 物理预防

2.3.1 间隙充气压力泵 应用间隙压力充气泵分别对踝部,小腿和大腿产生45mmhg,30mmhg和20mmhg的压力,使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增加240%,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此方法在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中应用起来很方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2.3.2 足踝环转运动 足踝环转运动可有效预防老年髋部术后DVT形成。相关资料表明强化足踝环转运动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DVT的发生,又不导致手术关节的直接活动,不会增加关节脱位的风险,方法简便易行,经济,不需要辅助器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3.3 弹力绷带 弹力绷带在改变具有血栓形成条件的患者凝血反应平衡方面获得了理想效果,尤其是仰卧位的患者使用弹力绷带效果更明显。使用弹力绷带时注意观察患肢骨突部位皮肤受压情况,协助患者进行下肢的向心性按摩,抬高患肢,可加速肢体静脉回流,是预防DVT很好的辅助方法。

2.4 药物预防

2.4.1 低剂量肝素 低剂量肝素可抑制各种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活性,高危人群经低剂量肝素治疗后DVT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预防性低剂量肝素治疗时,凝血时间无明显改变,因此并不增加全身出血倾向及术中术后出血,低剂量肝素皮下注射用药(5000IU,1/12h,共5天)对预防血栓十分有效。

2.4.2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其抗凝作用优于普通肝素。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同时对已发生DVT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3 小 结

综上诉述,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是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为了有效预防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全面综合地评估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和指导工作,采用物理性、药物性和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老年骨科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老年骨科病人的临床治愈率和生活满意率。

参考文献

[1] 朱格化,张洪.老年骨科病人手术风险因素评估[J].现代医药卫生,2010,(14):2175-2177.

[2] 梁小花,陈容,侯婷婷.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0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4,2(6):692-693.

第7篇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postope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Methods: 6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as the object, by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postoperative. Results: 61 patients (4.92%) in 3 case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operation, after timely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the turn for the better, no pulmonary embolism cases. Conclusion: the nursing measures for the patients of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after the risk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appearance,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deep venous thrombosis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217-02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常见血液粘度增高,血管内皮损失患者。在外源性因素中,患者大手术后常发生DVT。特别是骨科大手术患者,发生DVT的风险较高。据统计,其发生率可为10%-63%[1]。因此,采取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1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介于37-62岁之间,平均年龄64岁。其中髋关节单侧置换17例,双侧置换4例,下肢骨折内固定27例,膝关节单侧置换10例,双侧置换3例。术前排除患者血液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肺部疾病,心、肝、肾功能正常。

1.2 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为骨科常见的大手术,一方面由于患者疾病的疼痛导致患者焦虑、烦躁等,另一方面担心手术的安全、预后以及费用等问题,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手术的开展以及术后的恢复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护士在术前、术后因及时的疏导患者,增强患者的信心。

1.2.2 饮食护理 由于手术的影响,术后应知道患者合理补充蛋白质,进食易消化、吸收、低脂等半流质饮食。避免进食能导致血液粘度增高及刺激性食物,以避免胃肠血液循环淤滞,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此外,要求患者严格禁烟,吸烟也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1.2.3 患肢护理 术后护士应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注意按摩的力度和部位,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同时适当抬高患肢,有促下肢静脉回流;同时要求患者尽量克服术后疼痛,在不影响伤口愈合的情况下尽早进行下床只当活动和患肢的功能锻炼。

1.2.4 其他护理 术后应对患者至少保持24h心电监护,密切监视患者患肢的温度,颜色,肿胀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住院期间没有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一点发生凝血因子的异常,因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可对存在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运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天1次,以预防血栓的发生。同时严格监视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因为血栓脱落十分容易导致肺栓塞而危及患者生命。

2 结果

61例患者术后3天内共计有3例(4.92%)出现患肢轻度肿胀,皮肤温度较体温略下降,经彩超检测发现患者有轻微血栓形成,立即采取抗凝药物治疗,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患者最终没有并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最后痊愈。

3 讨论

大手术后患者极易出现深静脉血栓,常见于术后2-5d,不处理严重这可能导致脑栓塞与肺栓塞, 这是极度危险的并发症,也是干预的主要目的之一[2]。有临床研究证明, 术后绝对卧床6h就可能存在深静脉血栓危险,因此在术后早期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3]。如果不采取及早的护理干预措施,骨科大手术后可有40%-80%的几率发生深静脉血栓,并有1%-10%的患者可能发生肺栓塞,进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4]。

通过本组61例患者分析,表明骨科术后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低血栓的形成,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会.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DVT预防座谈会纪要.中华骨科杂志,2005: (10).

[2]王俊英.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7(l):219-220.

第8篇

【关健词】髋部手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14-01

骨科髋部手术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1] 。我科通过对此类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有效护理干预,明显减少了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5例,男151例,如174例,年龄最大95岁,最小34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1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3例,髋部周围骨折手术199例。

1.2 治疗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28例,发生率8.61%。其中肺栓塞死亡3例,均发生在手术一周后。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针对髋部手术均属于骨科大手术,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活动,护理中应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详细向患者讲解病情手术方案,手术医生,技术水平及预后情况,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活动,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积极配合治疗。

2.1.2 消除不良生活习惯。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发现对手术不利的习惯及时指导患者改正,有些患者有吸烟史的,护士应与其讲解香烟对手术后血管的损害,香烟中的尼古丁物质易引起血管痉挛,损害血管内皮组织,造成血小板吸附血管壁上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理解后立即戒烟。

2.1.3 饮食指导 患者术后需卧床,胃肠活动功能相对减弱,嘱其饮食应可口、易消化,忌生冷、油腻辛辣,多吃新鲜蔬果、水果、鱼和瘦肉,加强机体营养支持,以增加抵抗力,提高手术耐受性。

2.1.4 术前功能锻炼指导。术前常规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使用骨科多功能牵引床抬臀及踝泵运动,股四头肌静力舒缩运动及扩胸运动。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切口渗血情况,疼痛情况以及引流量,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禁用止血药物,常规应用舒血宁或者血塞通,预防血栓形成,对无禁忌症者,常规使用弹力绷带绑扎患肢,利用机械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减少血液滞留,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2.2.2 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术后6小时麻醉消失即行股四头肌静力舒缩及踝泵运动,使用骨科多功能床吊环行抬臀活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5-7天即可扶双拐下地,患肢禁止负重,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患者根据其伤情尽早下地活动,一般伤后7-10天扶双拐下地患肢禁止负重,若合并上肢伤则予以早期坐轮椅下地。

3 体会

髋部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陆芸等[2]报告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5.7%。吕厚山等[3]报告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7.1%(24/51)早期功能锻炼可促进静脉回流,有效防止静脉血栓形成。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存在许多静脉窦,这些静脉内的血液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仰卧时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因此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4]。本组患者我们通过术前、术后早期有效的各种护理干预措施,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61%,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中华骨科杂志,2009,29(6):602-604.

[2]陆芸、马宝通等.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华骨科杂志,2007,27(9):693-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