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1 09:07: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学专业社会实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130-03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对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高等农业院校有必要对农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综合改革。而实践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1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1.1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农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主线,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专业与行业的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创新教学手段,以培养复合性、应用型和创新型农学类专业人才为宗旨[1-2],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1.2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农业生物科学、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作物遗传规律与品种选育、农产品采后处理、作物病虫害防治、作物生产经营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研究开发与教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学术型人才。
2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目前在高等农业院校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一般是青年专业课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是实践教学经验相对不足,而年老的教授由于科研任务重,参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少,以至于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无法了解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2.2 实践教学基地资源不足
目前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资源还相对不足,一是真正有一定规模的能够容纳大批学生实习实训的对口企业不多;二是企业目前对于人才培养的认识还停留在教育上,认为学生的实训会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节奏,加大企业的负担,不愿意与学校合作建设实践基地;三是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不规范。校企合作背景下,目前该校的实践教学主要由教务处基地科负责,院系具体执行,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具体的管理,例如实践教学基地的筛选、考核、维护等,可能有些实习基地签了协议,但是协议已经过期,没有续签;有些实习基地与学校一直在合作,但是却没有签协议;或者是有些基地的经营方向发生改变,已经不符合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求,但是学校没有及时的做出调整。
2.3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加上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资金不足,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少,表现为实验仪器设备老化,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条件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实践教学还徘徊在过去的旧模式,因此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4 实践教学环节与社会需求脱节
当前农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生产方式已由过去的小规模种植方式向规模化种植方式转变,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也应改革,但当前实践教学体系没有更新,一些实习环节的实习内容不适应社会需求,有些非常重要的技能因种种原因不能进行训练,有些仅仅是为了实习而实习,并不是以提高学生技能为目的,致使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3 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我校农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主线,遵循学生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的教学规律,在实践教学中构建“三平台八模块”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体系:第一平台为实验教学平台,下分为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和创新实验模块。每个模块下安排不同层次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第二平台为实习教学平台,下分为认知实践、专业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四大模块。每个模块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实践内容。第三平台为个性拓展平台,通过军训、社团组织、社会调查、科技下乡、“六求”活动教育体系及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见图1)
4 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特色
关键词:农学;课程;教学;实践;模块化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农学专业专业课程的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述,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中。在实践课教学中形式比较单一,大多以“参观法”为主,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田间,都是由老师精心选择有典型性有代表性的地方去参观,但由于时间、场地有限、还有人多、经费等条件限制,多数情况下都是走马观花。这种“参观法”实习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缺乏,从而使学生在独立分析问题和理论应该实践能力没有得到煅炼,影响了学生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也不利于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智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模块化教学法概述
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要求教师要精选教学任务,提前做好准备,介绍内容要讲究艺术性,评估时尊重学生成果。但教师本身知识水平的高低、实践能力的强弱、工作量的大小是决定模块化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模块化教学法在中职农学教学中的应用
模块化教学法是以专业工种为模块,把农学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教学,它在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模块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它有讲有学,循序渐进,边学边练,弥补了过去讲练分离的不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模块化教学法最重要的是模块的设计,模块化教学要遵循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设置模块。在充分理解技能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成某一工种的教学模块。每一专业由若干个大模块组成,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个小模块组成,而每个小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从而使农学专业课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比如农学专业,将农作物种、管、收分为几个模块,如整地是一个模块,播种是一个模块,田间管理是一个模块,作物收获又是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让学生亲自操作,知识来源于亲身经历与感悟体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在实行模块化教学时,重视模块与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在教学内容上指导学生解决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意识,在实践环节上与行业需要,行业标准紧密结合,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才。
模块化教学的具体程序是:①划分小组。划分原则一般采用互补方式,实现所谓“教学相长”,取长补短,相互借鉴。②确定内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③布置任务。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去完成任务。④学生实施。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意义构建。⑤评价结果。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展示其作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三、模块教学的优点
1.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模块教学法突出了技能训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依据就业市场对人才要求,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使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最终达到相关岗位群的要求,使学生今后能独立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面对工作中的任务和困难。模块化教学法凸显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水平。
2.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
模块教学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活动完全服务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只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单项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模块化教学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是互动的,它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在逐步熟悉、掌握相关操作程序和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会“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需求和学习动机,主动控制和调整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
3.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
模块教学法的特点是:学习是为了就业,为了岗位需求,为了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直接引入就业岗位,满足未来职业技术要求。模块教学法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化基础,熟练掌握了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
另外,还应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着特别的意义,不仅是一种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而且对学生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正确理解中央对农业的方针政策,稳定其专业思想,确立全心全意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决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模块化教学能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不追求形式。特别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很好的把握好每堂课,由过去的“一潭死水”变成一个活跃的课堂,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实践的实施,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学习,并能发现问题、独立去解决问题,在到实践中去提高自己。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手段,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也从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兰.植物保护专业课程教学实习模式创新与实践.中国农业教育.2008(2):47-49
[2]郑小波.构建广适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思考DD新世纪植物生产类宽口本科人才培养
关键词:农学专业;方案改革;分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089-02
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始建于1959年,经过56年的发展,农学专业已成为石河子大学优势特色专业。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不吻合、实践教学模式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符合、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不足等问题。2014年,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申报了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并于同年9月获批。围绕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总体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制定了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目前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包括三方面内容:通识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通识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很难满足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养的要求,缺乏灵活性的培养。此外,通识课程体系占了相当学分,使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被压缩得越来越小,因而,借助选修课的设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但由于师资及教室等硬件设施的不足,导致学生主观自愿想学习的课程选不上,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地接受安排的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性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在内容和时间上也表现出弱化现象,由于实践实习经费、创新创业教育经费不足及缺乏对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的管理和评价,导致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不充实,过程简化,教学效果不佳。农学专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学生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技能的培训和训练,将会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就更没办法实现卓越农艺师的培养。
二、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原则
一是坚持教育的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按照大学生成才的普遍规律安排全班授课,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学生的自主定位和发展需要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二是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经受锻炼,提高素质。
三是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课外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四是坚持阶段性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既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养,同时又要坚持四年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始终,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培养。
(二)施方案
1.建立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3+1+2”“3+1+3”创新人才和“3+1”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制定了“两阶段―三平台―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两阶段”是指学科通识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三平台”是指专业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模块化”是指针对三个不同的平台设置模块课程,学生按照综合测评、英语成绩、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进行分类培养。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三种培养模式均做到了:(1)打通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增加认知实践课,适当前移专业基础课程,达到拓宽口径、了解专业、稳定专业思想,明确目标的目的;(2)缩减学时,按照“小型化”“综合化”和“精简理论、强化实践”的原则,重点解决以专业教育为主的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课程内容重复过多、划分过细以及内容陈旧等弊端;(3)按照创新与创业两类方向设置选修课程,增加选修课门数,取消限选课,规定选修学分,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保证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合理性;(4)实践强化,通过增加实践学分和实习时数,独立设置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实施小学期制,建设专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小学期是指在二年级第四学期、三年级第五、第六学期18―19教学周设置三期小学期,分别开设作物生理学研究法、作物栽培学研究法、作物育种学研究法和耕作学研究法。
根据实践教学“系统性、整体性、循序性、全程性、平衡性”的特点,以培养“专业认知”+“专业实践”+“创新素质”+“创业精神”过程为主体框架,构建了实验教学中心―学科研究室―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人才机制,建立了农学专业“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在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学科研究室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大型企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业能力。同时,从组织、标准、制度和反馈四方面全程监控实践教学效果,建立实践教学监控评价标准,规范专业实践教学,做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设分层次、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课程,从新生研讨、专题研讨到专题创新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课外研学项目、各类竞赛、创新训练项目、创新作品展等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实践途径;依托专业教学实验室、学科实验室以及“双创”实训基地,学生接受指南颁布、选题申报、开题报告、中期交流、结题验收、科技论坛、成果申报等系统科研程序训练,形成从基础到前沿、从基本操作到探索未知的递进式实践育人过程,大力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构建“三跨交叉”的创业课程教学系统,即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经济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开设“经济管理基础”课程、“电子商务”课程,组织校外创业实践活动,发动校内专职教师、学生社团、企业兼职导师、社会产业力量,构建创业训练、创业竞赛、项目孵化“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创业教学团队,一、二年级开设创业课程,二、三年级申报创业项目,三、四年级参加创业大赛,在项目训练和培育的基础上支持和提供学生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创业竞赛的机会,锻炼创业实践能力。
4.卓越农林人才课外培养计划。一年级专业启蒙教育包括校友归来谈选择(专业最初的选择和最终的坚持),了解农学院文化长廊、走进专业学霸的世界――学术之星的成长之路,“我的专业我做主”系列大赛(校园绿色知识认知大赛等),学术讲座。二年级专业认知教育包括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拓宽专业视野,加强专业认知度),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深对现代农业今天和未来的了解),我眼中的现代化农业(国外归来话感受),“如何构思如何写”(应用文写作技巧,掌握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申报材料的写作技巧),实践归来话感受(专业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科技写作,学术讲座。三年级专业实践教育包括专业技能大赛(昆虫标本制作和手绘大赛、作物形态特征手绘和作物管理技能大赛),教学和生产实习归来话感受,训练撰写研究综述,学术讲座。四年级专业职场教育包括职场新手上路的那些事,公司领导看员工――我眼中的职场优秀,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教会职场新手如何待人接物、行政管理、销售管理、技术服务。将学科讲座与交流贯穿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全方位推进专业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三、特色
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将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细化到培养的各个环节,制定培B目标实现矩阵,实现培养目标的可描述,可区分,可测量,可评价;二是邀请教学名师、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企业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新开了市场营销学、现代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类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能力;三是基于创新型与创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核心+方向模块+学科前沿”课程体系;四是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比例基本达到30%,通过开设专业系列研究法课程进行小学期创新训练,建立了“基础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三层次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和“生产体验―知识反馈―技能训练―创新设计”全程阶梯递进实习教学体系;五是进行创新创业培养的二、三、四年级学生邀请不同类型的校外和校内导师,开设教授、专家讲坛,开阔学生视野,设置课外学分,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学生可通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参加比赛、等获取课外学分,达到创新创业培养的终极目标。
Excellence in Agronomy in Local Agricultural Colleges of Agriculture,Forestry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of Reform
JIANG Gui-ying,LI Lu-hua,LI Zhi-min,Paniguli
(Agricultural College,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China)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思考
随着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订单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迅速发展,学校更需要培养一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就迫切需要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者,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现代的农业生产需要的是具有新信息、新技术,且生产实践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仍沿用着只注重理论教学的如“教室里学种田”“黑板上学种蔬菜”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实践脱节,没有吸引力。另外,有些学生认为农学专业总是和蔬菜、庄稼、泥巴、肥料、农药等打交道,苦、脏、累,让他们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效率不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教学而言,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正在向观赏、休闲、美化等方向发展。教师让学生知道从事农业活动不再是传统农民的一种谋生手段,而是现代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让他们服务农业的意识。另外,教师让学生到田间实习,市场调研,参观生态园、育种基地,开阔眼界,真正深入社会实践中,学到一些农作物的新的种植经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能在生产中学以致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就业的概率,让农学专业走出低谷。
二、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入学的中职生普遍文化基础差,缺乏学习自觉性,没有学习目标,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但在技能实训课上,操作能力是比较强的。所以对刚入学的学生,教师要进行专业思想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组织学生看国外农业发展的科教片,参观科技示范园、生态园,到温室中去参观农作物,使学生深刻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卸下思想上的沉重包袱,产生学农照样有前途的强烈愿望。
另外,在教学《蔬菜生产技术》韭菜的种植时,有这样几个名词:“跳根”“紧撮”“剔根”,需要学生们掌握理解。但讲完后,只说概念是不容易理解的。我把学生带到韭菜地里,拔起一撮韭菜,让学生们看“跳根”是怎么回事,又让学生们亲自给韭菜进行“紧撮”“剔根”的操作。这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变死记硬背为理解记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三、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桥梁与关键
农学专业课内容比较枯燥、抽象,实践性很强,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二者相辅相成。以“蔬菜生产”这门课为例,蔬菜生产主要介绍蔬菜生产理论和基本技术,及一些常见蔬菜的实用生产技术。这些知识实践性很强,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能够理解,但真正操作起来是不容易的。
如在教学《蔬菜嫁接育苗技术》的时候,我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课件讲了蔬菜三种嫁接方法的嫁接过程,又让学生们观看了三种嫁接方法的视频。看完后,学生们都感到胸有成竹,都认为自己能做好。但是,下次课拿来苗子后,我让他们试着嫁接时又都手忙脚乱了。教师再做示范并指导后,学生们便能够自己操作了。两节课后学生能操作得很好了,但还需要反复练习,提高操作技术。由此我们看到只有通过理论加实验,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四、组织各种农学专业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农学专业实践性很强,它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特别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组织学生深入田间、校外,认识植物形态特征、土壤的分类、花卉品种、杂草类型等。到当地农业示范园参观,参观农业生态园的布局和他们的种植过程,让学生对专业有新的认识。另一方面,等二年级学生们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各种实验课、实习课,上课时边讲解,边演示,让学生们进行反复实验,再深入当地的示范园中进行实习,进而掌握这门技术。
另外,作物和蔬菜都是季节性很强的植物,有的蔬菜和作物在一年中只种一季或两季,到了时节,尽可能快地让学生去实习。如小麦去雄操作,是在小穗抽出后,未开花前,时间很短,要及时到田间去进行实验。再如,黄瓜的嫁接技术,当接穗黄瓜第一片真叶展平时,砧木刚见真叶时为嫁接时期,让学生在实习基地亲手操作反复训练。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结语
1.琼台高校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选择
(1)海南高校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
海南高校风景园林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有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四大类课程,各高校又有不同的侧重点。总的来说,农学特色更为突出,艺术类特色较弱,工学类风景园林专业教育重视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强,当前发展较快,也最受学生欢迎。以海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从海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12级培养计划的专业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可以看出,公共基础课712学时,占总学分的31.3%,所占比例最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之比为8.5比1.5,理论教学比重大,实践比重小,与省内教学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课程设置的侧重点方面有明显区别。
(2)台湾高校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
由于台湾地域空间的限制,当地大学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小,景观教育师资相对匮乏。往往一些知名的教授在不同的院校兼职,因此台湾高校风景园林教学课程体系大致雷同,形成比较一致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虽然不同的学院和院系都设立了风景园林专业,但各自课程体系的差别并不明显。文章选取办学早,与大陆合作交往紧密的东海大学2013年各年级下学期课程表为例。
2.琼台专业课程设置内容选择的相同点
(1)理论课程设置理论课程设置
在低年级阶段,是专业通识教育阶段,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与基本修养是教学的主线,培养重点在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使其掌握设计的基本规律与过程。两地都开设的理论课程基本相同,主要有园林史、生态学、风景园林概论、风景园林规划理论、测量学、透视学、园林植物学和造型设计基础等课程。教学内容的范围基本相同,个别课程有所不同。如,海南大学开设素描、色彩和园林设计初步三门课程以完成造型基础和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相对具体些;东海大学开设基本设计这一门课程以完成造型基础和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整合性较高。
(2)实践课程设置两地
在风景园林专业教育阶段,都力求紧扣专业特色,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使学生充分掌握风景园林设计能力与工程技能,形成以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为主线的课程设置。主要表现在教学以实验基地平台为依托,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工程实验实践能力。两地都开设的核心实践课程基本相同,主要有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系列课程、种植设计、园林工程、建筑材料等课程。教学内容的范围基本相同,与基础理论课程相同,台湾高校实践课程整合性较高,海南高校趋于内容模块教学。
(3)专业实习安排两地高校
在风景园林专业实习阶段,都侧重学生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转化,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更具有综合性与实际性,同时加入各种社会实习的环节,增加学生与设计行业接触的机会,使其参与实际项目实践。两地高校设置的社会实践及综合实习都是为了将学生推向行业、推向社会,对该专业领域最前沿的实践活动有着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设置的课程主要有社会实践、岛内外实践、景观专业实务、校外实习等。
3.琼台专业课程设置内容选择的不同点
尽管两地的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多的相同点,但是由于所处背景的差异,两地高校在课程设计方面也存在不同的地方。
(1)公共课程设置的不同点
海南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公共课程有8门,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升。台湾高校公共课程有语文、英文、历史、体育等,与海南高校该专业课程设置相比,其公共课程少2~3门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没有被纳入台湾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而比较特别的是,台湾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开设通识学分达到3分的资讯教育。最大的不同还是台湾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从一年级就开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这一点与大陆高校的园林或相关专业教育截然不同。台湾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并没有给学生更为宽泛的大学基础教育,只是在专业教育范围内,进行较为专门和严格的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基础训练。
(2)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同点
台湾高校景观专业课程在类别上多侧重于都市景观、景观与资源评估、休闲游憩、环境与生态及环境心理、行为与伦理研究。在相关研究议题方面,则应用多于方法研究,而方法研究又多于理论的探讨。学校各景观研究所偏重的研究类型重复性较高,无法突显出各研究所的特色及研究方向。具体课程设置上,数位景观与模拟、地理资讯系统、遥测学与空间判读等课程反映出其在园林技术应用上与欧美国家成熟的风景园林教育接轨;开设的环境经济学、游憩统计学、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使用计划等课程反映出其景观研究体系健全,重视规划内容的教学;开设的结构理论课程课时量更大。而海南高校仅开设工程力学选修课程,对结构内容涉及较少。这些都反映台湾高校景观教育研究性较高,学科体系较成熟。海南高校课程设置模块性更强,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四大模块基本覆盖了主体课程;也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但从强度和深度来说不如台湾高校;开设了模型制作、风景画写生技法、马克彩铅快速表现技法和水彩表现技法等选修课程,反映出对手工表现要求较高,手绘技巧的要求也更加全面。
4.对海南高校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1)风景园林教育体系的建构定位和分工至关重要
海南风景园林教育体系的建构确立,4所高校开办学士教育,2所高校开办高职高专教育;各自定位基本形成,2所高校学士教育定位于农学,海南大学兼有工学和农学,1所高校学士教育定位于艺术学。但在专业分工的角色上没有统一规划与配对,没有建立良好的体系分工及配套的发展。尚未建立省一级的风景园林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设置和配套资源。
(2)风景园林专业科系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
一个新专业科系的产生,有着不同的演变与发展历程,但其仍有脉络可循。台湾景观专业教育的发展基本上依循了课程—课程群—组—独立科系—直属科系(研究所)—跨系的院级整合的发展模式。海南风景园林教育专业科系建立经过完整渐进发展模式的只有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和三亚学院的风景园林教育专业尚属第四阶段的独立科系,海口经济学院的风景园林教育仅属于风景园林教学组的阶段。从整体而言,专业科系建立还不完善,需要借鉴经验,整合资源,逐步健全。
(3)课程体系突出特点
台湾高校景观学教育强化景观设计课程的核心地位,构成了台湾高校景观学的实质内涵。其高校以一系列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景观专业的实际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并且灌输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规划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景观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体系。但是,由于台湾大学景观学专业课程体系相对比较狭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围绕景观设计进行设置,造成景观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与相关的园艺学科、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等联系不大,学生的就业领域也相对狭小。海南高校风景园林教育课程体系延续了大陆高校的建立模式,特别是海南大学,四大课程模块构成体系,课程领域更为宽泛,专业学习内容更为庞杂,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综合。但是,除海南大学以外的几所高校由于受限于教育资源,课程体系不尽完善,或过于侧重农学或过于侧重艺术学。
(4)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适当
辅仁大学陈文锦博士谈道:“台湾景观教育在大学以下乃在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在研究所则另有不同的教学定位。故在不同教学层次及目标下应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但理论与实务仍未兼顾,造成毕业学生就业的问题,与专业实际需求落差。”这反映出台湾高校景观教育存在理论与实务课程没有兼顾的问题。专业课的设置主要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海南高校中,因办学层次定位不同,风景园林专业实践课程所占总课程的比重不同。海南大学定位于教学研究性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实践课程比重轻;其余高校为教学性高校,且多为应用型高校,实践课程比重应提高到适当比例,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琼台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资源的比较
琼台两地高校风景园林教育资源存在较大差异。从办学条件来说,两地高校情况相似,都是民办公办兼有,教学水平高低兼有,不能一概而论。从师资条件来看,台湾景观教育师资来源更为丰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教师进修机制相对完善,海南高校风景园林教育师资引进较为困难,教育团队实力较弱,学缘结构不尽合理,教师进修也相对困难,缺少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实践技能的机会。
三、琼台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特色的比较
研究型学院教学现状技能规范石河子大学成立以来,不断与时俱进,抢抓机遇,以改革为动力,在创新中求发展,学校已由单科性院校发展成为以文理学科为基础,以应用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所地方性综合大学,已完成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按照“发挥优势,分类建设”的原则,学校将农学院定位为研究型学院,在研究型学院建设的初步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与探讨。
一、研究型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及实践教学的特点
1.研究型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国内外部分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坚持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坚持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寓学于研,通过科研不断丰富更新本科教学内容,推动和推进人才培养;坚持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形成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坚持利用学科优势,建立有利综合素质培养与交叉学科发展的培养环境和运行机制;坚持教学科研互促共进,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
2.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的特点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中可以看出其特点:研究型大学的实践教学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型大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的结合程度比较高;研究型大学的实践教学方式更加侧重于开放化、多元化、综合化、个性化;研究型大学的实践教学是以培养主动性、创造性、科研性的人才为目标。
二、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科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现状
1.思想观念需要改进
目前教师中仍然存在“没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等同看待,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学生中“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专业技能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也比较严重。院(系)对列入计划的实践教学缺乏“经常性检查”的意识。
2.体系需要完善
对实践教学体系的认识比较片面,往往只顾及到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条件体系,而忽略了教学动力体系、教学目标体系、教学管理体系。
3.制度建设需要加强
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规范, 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标准化。
4.内容需要充实
必须使实践教学内容和科研课题的研究更加紧密。
5.队伍业务水平需要提高
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个理论层次和业务层次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6.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如课外科技活动、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没有给予相应的学分,严重抑制了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研究型学院农科本科专业基本技能规范的基本要素
1.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基本技能培养的根本
研究型农业高校农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必须以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系统优化、整合集成思想,将教学、科研、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组成一个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相对独立于理论体系,有明确的要求和考核办法的前后衔接,秩序渐近,层次分明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目标定位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内容要与研究密切结合,通过一系列科研训练,教会学生探求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方法。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科学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各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重新梳理实验教学内容,合理调整实验项目设置,精选经典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课程设计的内容要选取具有一定社会实际背景,能体现应用性、先进性、综合性的课题,毕业设计(论文)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2.优化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是规范基本技能的根本保障
实践教学管理是指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指挥,优化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目的在于强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用制度来保证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实施。一是建立实践教学责任机制。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实践效果,各实践基地应实施责任制,选派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各实践教学的负责人,确保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施。二是建立实践教学激励机制。一方面,要采取措施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对实践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另一方面,设立课外素质学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评价上既应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应重视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实践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学校应根据学分制实施管理办法,对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生产实习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都要制定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既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落实到位,又要对学生考核,检验实践教学的效果。
3.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
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自于科研实践,科研实践教学离不开良好的实践阵地,因此,必须创立良好的实践环境。一要实施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各院系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向大学生开放现有实验室。二是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设。要在保证正常教学的条件下,增加设备投资,提高实验开出率,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给定的实验题目和实验条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操作程序,自己加以实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可以实现多知识点的融合,对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素质、创新思维方式有重要作用。三是实习基地建设。首先,要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把大学实习实验农场及农学院试验站建成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与示范性的农业高科技园区;其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学校与企业建立起产学双方共同参与、双向推动的机制。
4.建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基本技能的关键
要真正搞好实践教学工作,使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并取得应有的成效,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重要保证。高校应当认识到,现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人员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教辅人员”,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高等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要为教师发展提供条件,到知名高校、公司、企业学习或挂职锻炼,为教师开展科研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机会。使他们尽快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三要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为教师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刘彬让.研究型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
[2]彭勇等.研究型大学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6).
关键词:农林类院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049-03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提高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激发学习主动性、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社会化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存在流于形式、学生参与面较低、针对性不高等诸多问题,妨碍了活动的开展。笔者结合农林类院校实际及自身带队参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实例,对当前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三下乡”是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暑期时间,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根据实践课题送文化、科技、卫生到农村并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多年以来,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日益受到重视。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要求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工作,文件的下发表明,党和国家足够重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开展,也充分肯定了“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各农林类院校也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并且一直以突出专业学科为特色,走在各大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沿。通过这样的活动,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三农”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激发了其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提升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1.增加农林类大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实现双赢局面。从“三农”角度考虑,目前,我国农林科技人才匮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在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基层工作,就是因为他们对“三农”问题没有深层次的了解。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学生通过下乡就农业对农村进行考察、就农情对农民进行访谈、就专业知识开展宣讲会等一系列活动,更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农林类专业的特色及这些专业在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政策导向中的优势。
2.激发农林类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实践能力。很多农林类院校学生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农林类专业没有一个好的就业前程,所以在校期间,很多学生宁愿选择转入金融学等当前较为热门的专业,或者对所学专业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农林类学生意识到我国国情、社情、农情的发展需要他们以及帮助他们看到自我价值所在,从而使这种心理上被重视的满足感转化为实际中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农林类院校学生培养了遇事思考、勤于动手、善于沟通等多方面实践能力,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二、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
(一)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势
1.突显专业学科的特点。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愈发重视,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应该坚持贯彻落实“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口号,而农林类院校的学生更是首当其冲的。农林类院校专业主要包括农学、茶学、林学等,虽然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农林类院校也逐年增设了文学及理工类专业,但相较于其他院校而言,农林类专业仍是农林类院校的优势专业。在需要学生深入农村进行服务的“三下乡”活动中,农林类院校的学生更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为服务三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农林类的大学生相对于其他院校而言,在学科专业等方面更有优势。
2.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相对于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而言,农林类专业学杂费用较低,并且奖助学金比例较高,因此,很大一批来自农村家庭的子女在升学时会选择农林类院校就读。他们大多不是独生子女,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相较于生活在城市家庭中的学生,他们更愿意走进基层服务农村,更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对农村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感。
3.拥有丰富的实践基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长期稳定有成效的开展下去,必须通过院校的力量与当地村委进行联系,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加强双方的沟通,多方式地丰富实践内容。农林院校一般都处于城市的城乡结合部,面积较大,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有许多农村社区,且具有一定面积的农林实践基地。这样一来,学生省去了舟车劳顿之苦,同时也节省了活动时间。在“三下乡”活动开展的时候,农林类院校的学生更有机会进入有合作的基地进行实践,不仅能够方便管理,而且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
(二)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足
1.“三下乡”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一方面,目前仍然有个别高校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期对学生采取流放式的管理,少过问甚至不过问,活动后期又急于追求实践成果的宣传,实则毫无意义。另一方面,“三下乡”活动时间较短,在交通上费时费力,又考虑到暑期的特殊天气,学生走到实践地点时已经筋疲力尽,对实践的热情度早已降低。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积极、不主动,大多流于形式,走个过场,实践过程中大多存在懒散、消极的状态,甚至存在很大一部分学生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在实践单位盖章,并未达到思想教育、培养综合素质以及促进社会化的最终目的。
2.“三下乡”实践活动学生参与面不广。调查表明,参加过“三下乡”活动的人数较少,约有2/3的在校大学生没有参加过这项活动。由于暑期“三下乡”需要的活动资金较大,参与人员不便于管理,组织活动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各大高校或学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不仅队数有限,而且每队人数有限,导致能够获得机会参与的同学寥寥无几。同时,为了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取得一定成果,院校往往挑选一些成绩较优异或者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组成核心团队,而忽略了其余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时所需要的帮助与支持,这样就导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与面较低的局面。
3.“三下乡”实践活动针对性不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实践与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相结合,开拓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基地,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扫盲和卫生宣传上,要把扫文字盲和扫意识盲结合起来,把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结合起来,把送文化下乡和送文明下乡结合起来。而当前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同时由于缺少老师的指导,实践过于盲目,往往局限于只是挑选了一个较为简单普遍的主题,进行了粗略的调查研究,而没有根据所学专业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所以得到的调查结果对“三农”问题而言用处不大。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改进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建议与思考
(一)健全保障机制,保证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健全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保障机制需要从制度、人员和资金三个方面落实。首先,农林类院校需要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成立专项领导班子,每年拨付固定资金以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政府应该给予学校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让农林类院校能够扩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规模,以确保更多大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实践中来。最后,院校也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与当地企事业单位联系,通过帮助企事业做宣传或学生进行自愿无偿服务等形式得到资金或物质资助,建立“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
(二)加大指导力度,确保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由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地点各异、时间不一、形式多样等原因,对于参与实践的学生不便管理,因此,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每支“三下乡”实践队伍都要安排指导老师。由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时间一般不会很长,学生应进行每一阶段的成果汇报,在活动中如果遇到了专业方面的困难,可以及时与指导老师商量解决办法,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实践中由于解决问题方式不正确而做无用功。有了学校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效果会进一步提升。
(三)发挥新媒体作用,增加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林类院校学生自身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存在误区,因为还未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学生对于实践的思考层面仅仅局限于参与之后可以给自己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好处,而不是自主地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自身能力会有怎样的提升。因此,农林类院校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就要有着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多个平台宣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利用新媒体(微博、QQ、人人等)平台展示“三下乡”活动成果并分享学生的活动感悟,促进交流;举行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摄影、感悟等方面的比赛。以湖南省为例,政府利用近年来网络宣传发展迅猛的优势,已连续多年通过网络新媒体举行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等活动,不仅扩大了宣传社会实践的力度,相应的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综上所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农林类院校学生发展以及“三农”问题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活动能够使学生对中国国情拥有全新的认识,改变其价值观,培养其主动走进基层、投身服务农村的事业中来。但是要使活动意义更加彰显,仍需要农林类院校进一步联合多方支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颉登科.农林院校社会实践与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
[2]郭涵,郑逸芳.探寻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文科类大学生社会实践途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
[3]任江林.深化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9,(6).
王建利 薛喜娟 刘雪峰 郭曼飞 北京农学院
基金项目:北京农学院2014 年大学生本科科研训练项目(市级)成果。
摘要:学科竞赛是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知识,本文以2013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通过北京农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二所学校竞赛相关环节作一比较,就提升都市型农业院校学科竞赛质量的路径设计进行思考。
关键词 :都市型农业院校 学科竞赛 竞赛质量 路径设计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对于营造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推进校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首都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首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创新创业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本文从提升都市型农业院校学科竞赛质量路径进行思考。
一、2013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情况统计分析
从竞赛层面来看,赛事承办单位均为校团委,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2013年围绕首都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要求,三所学校从前期准备、项目答辩、学院及学校推荐各环节,分别推荐本校学生作品参加首都高校竞赛及全国“挑战杯”竞赛,基本情况如下。
1.学校竞赛基本情况
中国农业大学属于“985”、“211”层次高校,北京林业大学是“211”层次院校,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属院校,三所高校层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各具特点,学生综合素质有所差别。2.校级竞赛时间安排
中国农业大学竞赛的时间安排是:申报立项阶段是2012年10月25日至11月19日,作品完成完善阶段是2012年11月19日至2013年2月28日,中期检查阶段是2012年12月1日至31日,学校评审阶段是2013年3月16日至31日,最终推荐作品参加“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北京林业大学竞赛的时间安排是:竞赛宣传和报名阶段是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30日),作品初审阶段是2012年12月15日前,作品复审阶段是2013年3月,决赛评审阶段是2013年4月,最终推荐作品参加“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北京农学院竞赛的时间安排是:竞赛报名2013年2月27日-3月8日,竞赛培训3月11日-18日,作品提交是3月18日-25日,作品评审是3月底-4月中旬,择优推荐作品参加第七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3.校级竞赛参与情况
中国农业大学全校参加竞赛项目约立项241项,共37件作品获得奖励,其等奖和一等奖件作品15件,评选产生二等奖作品10件,三等奖作品12件。北京林业大学参赛作品达319件,进入复赛的138份作品进行了复审,42份作品进入决赛。北京农学院共有130余件作品进入评审环节,共评出校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
4.省部级、国家级获奖情况
第七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情况:中国农业大学获得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北京林业大学获得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北京农学院获得3个二等奖、7项三等奖。
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情况:中国农业大学获得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北京林业大学获得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北京农学院无参赛作品。
二、提升都市型农业院校学科竞赛质量的路径设计
从多年来“挑战杯”竞赛效果和高校参与竞赛对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挑战杯”竞赛有助于高校的教学模式改革,结合上述分析来看,北京农学院作为市属都市型农业院校,需要进一步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完善学科竞赛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师生参与省部级、国家级竞赛,在参赛过程中培养、锻炼青年学习,通过竞赛结果展示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效果。
1.充分认识学科竞赛的重要意义
“挑战杯”竞赛学科通过多年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大学生科技盛会,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高校的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促进学风。学科竞赛是一种更为有趣且更为有效的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在参与学科竞赛中,同学们不断地努力去深入研究,从而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科知识,进而推动了学风的改善,有助于形成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的良好学风。
其次是促进教学检验。学生的学科竞赛成果从侧面可以反映出老师的教学成果,学科竞赛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新形式。不管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每个同学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无疑是找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而在这个发现与寻找的过程中老师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再次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21世纪的教育更侧重于综合性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文化的学习,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创新,一个新时代的代名词,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在学科竞赛中,如果能做到让老师感到耳目一新,那么就比别人更胜一筹。所以说,学科竞赛更有助于人才培养的完善。
2.做好竞赛宣传组织动员
鉴于都市型农业院校学生行为特点,竞赛组织方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做好服务保障,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动员或者指派专业教师参与竞赛指导工作。
首先是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学生的积极参与无疑是学科竞赛活动的关键,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尤为重要。要通过宣传,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学科竞赛和专业学习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关系,同时还要把学科竞赛趣味化,使学科竞赛活动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吸引广大学科爱好者的参与,如活动的策划不在局限于刻板的考试形式,可以通过一些与老师和同学互动的形式来进行学科竞赛活动。
其次是做好教师的动员工作。鉴于都市型农业院校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的竞赛基础、竞赛素养,指导教师在学科竞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的积极参与、鼓励与支持更能够让同学参与学科竞赛,进入竞赛状态,发挥其最佳水平。学院通过集中训练,专业老师再进行课外辅导等形式,加强对科技竞赛的指导。多方参与,形成合力,促进参赛质量的提高。
3.引导竞赛题目的遴选
选题,实质上是选择引导人们进行研究活动起点的科学问题。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的参赛作品来看,竞赛选题至关重要。作为都市型农业院校,需要竞赛组织者、参赛学生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学科特点,做好选题。
首先是选题要接地气。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出发,结合兴趣爱好、专业知识,站在学生个人角度,使问题细化,不要选大而空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论证设计等多个环节,选择容易完成的项目,保证学科竞赛的顺利进行。
其次是选题要创新性。题目要有创意且新颖,体现大学生创新思考力、创新实现力和创新意识,选题价值才能得到更好体现,才能凸显学科竞赛的属性。从评比环节来看,一个不仅新颖而且有内涵有深意的题目则可以为整个作品增加不少印象分。
再次是选题和专业相结合。发挥自己具有的知识贮存和知识结构和研究才能,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学科竞赛要素,选择所掌握的理论工具能够解决的问题,形成新的学习。他们的专业课程学习及科研创新意识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4.竞赛过程的全程指导
建立健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锻炼相结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机制。首先是前期指导,在竞赛过程的前期,指导老师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阶段,指导老师就学生参赛的学科应给与更深程度的地指导,学生应该具备过硬的学科基础。前期的指导应该指明学生研究的方向,避免其偏离主题,同时,竞赛内容的大体框架以及学科的基础素养也应该被落实。前期的指导其实最主要的是让学生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了解竞赛学科大体的内容框架。
其次中期检查。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自己的努力为主,而老师也是最为辛苦的时候,老师要时时刻刻的为学生解疑答惑,同时还要检查学生的研究方向是否正确。在此过程中,也是学生创新的一个绝好时机,如果在研究过程中做到了创新就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举办学科竞赛活动的目的,中期尤其要避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偏离主题,一旦在这个阶段偏离主题,则很难在后期再补回来。中期,是一个深入研究,开拓视界,丰富框架,不断创性的过程也是此项活动的主要内容。
再次是决赛辅导。后期的学习其实也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在此阶段学生可以稍加以放松,调节自己的状态使其处于最佳状态,此时心态的调节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很重要,整个学科的研究也告一段落。后期的学习应该纵观全局,查缺补漏,侧重于解决一些细节方面的小问题。指导老师可以将一些重点核心内容给学生做一总结,或者辅助学生理清整个学习过程的思路。
5.竞赛成果的凝练提升
在竞赛后期,我们应该以学科竞赛为载体,通过发挥学科竞赛的品牌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断延展学科竞赛平台的宽度和深度,最终实现打造“品牌团队”,策划“品牌活动”,培养“品牌学生”,扶持“品牌项目”的目的。促进竞赛成果的凝练提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科技作品可以引导创业,学科竞赛所衍生出的科技作品,为以后学生的自主创业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参与学科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些优秀的获奖作品更容易被转化为创业的模型。自然科学作品转化为成果,学科竞赛有助于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创业实践,将在大学中所学到的最新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从而将一些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优秀自然科学作品转化为现实成果。
社会调查报告转化为文案,在科技竞赛的过程中,必然会涌现出许多凝聚着新思想、新方法的优秀作品及调查报告,将这些调查报告转化为文案对于竞赛作品的凝练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 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h t t p : / /bj.tiaozhanbei.net/d1/article/15/
[2]王鸿军,郑旭,刘巍.浅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J].时代教育,2014(3)
[3]蓝荣聪.以科技竞赛为主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2)
[4]陈伟,张伟,孙国梓.高校多层次学科竞赛机制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12)
[5]李娟,刘洁.高校学科竞赛管理和运作模式的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