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景观建设

生态景观建设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2 09:31: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态景观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生态景观建设

第1篇

关键词:农地整理;生态景观建设;对策

一、引言

农地整理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依据土地利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等手段,通过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农田整治及道路沟渠建设、农地改造、复垦废弃地等方面实行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居住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根据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的信息,扣除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两大因素的影响,我国“十五”耕地保有量目标达成度为100.27%。2006年度土地利用调查报告中,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50.8万亩,比“十五”年均增加29%。其中,整理补充耕地达118.33亩,比“十五”年均增加33.6%。可见,农地整理对补充耕地数量作出了很大贡献。

然而,农地整理不仅要考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还要注重景观设计和生态平衡。在目前的农地整理中,往往忽视景观生态保护和建设,过分追求高品位设计,在田间大量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沟渠,片面追求增加耕地数量和农地产出率及农地集约化等“硬指标”,从而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农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做好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保障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是开展农地整理工作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农地整理中生态景观建设的必要性

农地整理必须高度重视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景观建设问题,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进行整理,在整理中保护和建设生态景观,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性,确保发展的持久、永续和多样性。

注重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是坚持农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在当今世界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人类享有利用农地资源的权利,在农地整理过程中应坚持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凭借人们手中的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耕地面积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加强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就是使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地区发展有序推进。因此,重视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要求,调整原有的景观格局,引进新的景观组分,提高物质与能量投入的效率,充分发挥景观生态系统的最大功能效益,构建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田景观系统,对保证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原理和保护思路

(一)农地整理的生态系统原理

1 时间原理

生态系统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随气候的变动表现为季节间和年度间的规律,又表现为长时间的演替变化规律。人类活动改变着生物群落的组成和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进而改变了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系统的时滞效应,农地利用的结果会使变化了的景观长期存在,很难逆转。因此,在农地整理中,应充分意识到农地整理的行为对生态景观的累积影响并对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的风险进行充分预测和评估。

2 位置原理

生态系统演变的过程和物种的多度与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特性,只有建立与地理空间单元相适应的利用方式和农地利用强度上才是合理的,具有可持续性;反之,农地利用活动也能改变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生态条件。在特定的物种和气候限制下,水分和养分的增加一旦超越了初级生产者直接利用的水平,生态系统多余的水和养分就可能流到相邻的地区,并通过径流对相邻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合理的农地利用方式必须与区域的水文和地理气候条件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相适应,在农地整理中,应该遵守农地整理方向与区域生态环境背景和社会经济结构相协调的原则。

3 物种原理

不同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些物种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中,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十分重要,关键种的消失能够彻底改变一个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营养动态。连接种(Link species)可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间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作为关键性节点为复杂食物网内的能量传递过程提供服务。另外,一些濒危物种和对生境敏感的物种也需要特殊保护,否则将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基因的丧失。目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是农地利用,农地利用变化而产生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可引起生态系统特性的改变,因此,在农地整理中,应特别注意保护重要物种、敏感物种及栖息地或生境。

4 干扰原理

干扰是使生态系统发生混乱、变化甚至演替的事件。干扰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是人为因素所诱发,如道路建设或改变水道等。自然界中干扰具有存在的普遍性,任何农地利用的新变化都是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干扰,有可能引起物种的多度、分布、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或者对其它干扰的敏感性也可能被改变。农地整理本身是对原有景观格局的破坏过程,是通过人为干扰促使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农地整理是建立在干扰基础之上的,应明确各种干扰所带来的风险,避免或补偿因改变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5 景观原理

生境或生态系统的空间排列组合构成了景观,农地利用政策或过程经常会造成景观的破碎化或农地覆被格局的反方向变化。景观破碎化是对生态功能或生物多样性不必要的破坏,因此合理的农地利用结构或规划应该保留包含有重要生境的大规模连接区域,形成绿色走廊,维持区域内外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畅通。

(二)农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

1 农地整理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分析与评价

主要从景观生态角度分析农地整理规划设计、整理过程中微地貌重塑、农地利用结构与用途转变以及项目区景观格局的整体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寻找替代方案和对策措施。

2 农地整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点研究农地整理全过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整理后的农地利用方式对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性。

3 农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将农地整理项目置于区域生态环境背景下,评价项目区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对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以及区域景观生态的协调度等区域资源与环境问题。

四、实证研究(以尚义县七甲乡为例)

(一)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尚义县南部,地处河北平原,微地貌为缓坡、浅洼地,土壤为壤质潮土,气候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耕地多为旱薄地,农业生产条件差,农地风蚀沙化严重。干旱、风沙、霜灾等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随着大面积的退耕还林、种草工程的实施,农业用地逐渐趋为紧张,同时,由于经营粗放,农地利用不充分,地块零散,荒草地、闲散地较多,基本农田整理潜力巨大。同时,随着全县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二、三产业和城镇建设对农地的需求量日趋增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保证全县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和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项目区975.01公顷农地进行整理非常必要。

(二)项目区农地整理已取得的成果

项目实施后,通过整理田坎、沟渠、闲散地和开发荒草地,新增耕地85.4公顷,新增耕地比例为8.76%。通过施肥、轮作等土壤改良措施,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地质量。打机井68眼,实现每9公顷耕地使用1眼机井,且水电设施配套齐全。修建了4米宽的田间道路15875米,2米宽的生产道路20880米,在道路两侧和项目区边界营造防护林网,共计栽树35336株,田间道路两侧有护路排水沟,排水沟外侧各布置2行防护林。生产道路两侧有护路排水沟,沟外侧各布置1行防护林,项目区建成了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基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当地财政收入,解决了800多劳动力就业,促进了社会安定。

(三)项目区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项目区经过整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很多忽视、破坏生态景观的问题。首先,该项目区缺乏对农地整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考虑。农地整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应立足于区域的整体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景观生态保护和建设。其次,片面追求耕地增量。农地开发整理要改变农地利用或农地覆被状况,而农地利用以及农地覆被状况是自然因素与人类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表现为不同的农地生态景观变化。同时,农地利用影响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农地利用,因此,农地利用变化与气候变化、水文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关系是人地关系的核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生态安全的关键,必须协调处理好。不能因为要实现增加耕地数量、提高粮食产量的目标,就必然要以牺牲周边一些景观生态环境为代价。

由于农地整理在内容上对生态的要求不明确或者说很难建立评判的标准,在实践中就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生态方面的很多内容。但农地整理必然导致自然农地景观甚至人文景观的改变,并对陆地、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动物的种群动态、土壤结构及营养元素的迁移、地表地下水文环境,以及区域大气化学性质及变化过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农地整理对生态景观的影响。

尚义县七甲乡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农地平整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项目区地处坝上波状高原地区,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农地平整中以每个方田为基本单元,应用机械(挖掘机、推土机)对田内农地挖高垫低,进行平整。工程动用土方量较大,开挖、运输、回填和平整共需动土方246万立方米。

在平整工程中,由于项目区的地形地势问题,工程动土方量特别大,应用机械和人工对方田大面积挖高垫低,浪费了很多机械和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原来农地的耕作层或者被移走,或者添新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利于农作物及蔬菜的生长,进而造成农田生态系统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同时,机械化的挖填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破坏表土熟化层,从而影响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土壤养分循环效益。机械化平整和农地整理后农作物的单一连片种植会使杂草日益减少,增强雨水对土壤的淋洗,也会使土壤养分失衡,导致土壤连作障碍,不利于土壤结构的保持。由于对土壤表层的扰动,短期内会增加土壤流失的速率。

2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低压输水管道工程采用低压输水技术,即以管代渠,这种技术虽然使灌溉水利系数提高到90%以上,减少占地2%左右。但是此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对生态环境的综合考虑,以增加耕地面积、保障通行方便和水流的顺畅、提高输水和排水功能为目的,把原有的沟渠整理为耕地,而使低压输水管代替原有沟渠,这使得生物栖息和藏匿困难,而多变的河流、渠道可以造成水流多样的变化,提供多样化的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

对沟塘、湿地和低洼地区进行填埋,以达到连片、平整、增加耕地面积的目的,沟塘和低洼地区生产力虽然不高,但却是野生动植物良好的栖息生长场所,可净化环境,减少旱涝,使生态永续发展。而机械化填埋不但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团聚体变差,破坏了表土熟化层,使有机质含量减少,容易发生结构退化;而且更是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彻底干扰,沟塘、低洼地、高地消失;地表及地表下层动植物彻底摧毁。

3 田间道路工程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项目区内新建9条田间路,总长度15875米,路面宽4米。新建生产路16条,总长度20880米,路面宽2米。田间路主要是小型机械运输,为水泥路面,路面厚15厘米,路面高出地面30厘米;生产路为沙砾石材料;各条田间路均与项目区内保留的道路相连,或延伸至项目区外与邻近道路相连。

项目区的道路达到了四通八达的格局,运输较以前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多一片混凝土就少一片天然绿地,多一片水泥地就失去一块野生动植物栖息之地,对生态系统就增加一份侵扰,不但降低了景观的多样性,也使得区域农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化,不利于系统功能的稳定与提高。而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农田物种的扩散,使嵌块体栖息地未能连接,造成群体趋向不稳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同时也使物种间多样性和种内异质性降低,系统的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农业生态系统依赖于能源和人工控制过度化,在某种程度上将增加生产的风险性。

4 其它工程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其它工程主要指农田防护林网及水土保持工程。在该农地整理过程中,田间路两侧各栽2行树,株行距3×2米,行与行交错布置。生产路两侧各栽1行树,株距3米。

由于本项目区风蚀沙化严重,生态环境差,单纯依靠植树来改善生态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防护林组成结构单纯、层次单一、外来物种的引入将导致病虫害的侵袭、景观多样性降低;生物污染致使生物多样性丧失。而且因农地整理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偿或

重建无从谈起,再加上缺乏生态规划,重建的农田生态系统将更单一,更脆弱。单一的植被不仅会影响了土壤养分的循环效益,而且还会引起表土层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减少,打破了项目区内的生态平衡。

五、对策

农地整理必须以不破坏农地生态系统为基本前提,充分考虑农地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关系,在农地生态环境允许限度之内进行农地整理,避免对本区及其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实施过程中,要将农地整理项目与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特别是生态建设规划相结合,根据农地实际情况和区域规划的要求,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同时,一定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宜性,把景观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为农地整理的一部分,保持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将激光平地技术运用到农地整理中,提高平整精度,改造适合本项目区特色的田块格局

激光平地感应系统的灵敏度至少比人工视觉判断和平地机上操作人员的手动液压调节系统精确10—50倍。激光平地作业效率较高,适宜在常规粗平的基础上完成农田田面精平,从而大幅度提高田面平整精度。

近10年来,我国开展了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实践,引进了光谱精仪、拓普康等激光平地设备,通过规模化生产农场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节水30%-50%,作物产量提高20%~30%,灌水效率提高30%,同时减少了田间杂草及肥料流失。农地整理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经济活动,不仅需要科学规划、正确决策、资金投入等,还需要现代农业工程高新技术的支撑,使得规划、决策得以顺利执行。

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将来的农业生产构筑一个能够进行精细地面灌溉的耕作平台,采用激光平地技术平整后的农地不仅能够节省农田灌溉水,而且可以改善种植条件,有利于控制杂草和虫害,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田土壤的精细管理。对农地进行精细平整,还可以消除盐斑,有利于盐碱地改良,因而更有利于进行生态景观建设。

项目区的土壤有栗钙土、草甸土、盐土3个大类,在农地整理中利用激光平地技术可以有效调节不同土层厚度的盐碱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机质,适宜种植更多种类的农作物。

根据项目区特有的地形地势,利用激光平地技术,将土层比较薄的地方在平整时剥离表土,待平整达到要求后回填表土,可以保持土壤肥力。以各方田内平均高程作为平整后的高程,按照高程近似的原则,将坡面统一推平、覆土、填平,填挖方尽可能限制在本单元区内部,朝向田块大小一致、基本统一的标准田块方向进行,形成随地形地势走向的有层次的梯田式方田格局。这样大大减少了土方工程量,节约了人力成本,最重要的是有效保护了每一方田的耕作层,保证土壤肥力不减小,从而可以增加种植农作物的种类,保证正常生长,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项目区的路、沟、渠的整理

项目区的农地整理应尽量“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充分考虑农地整理对农村景观生态的影响,利用天然材料作为沟渠、田间道路的铺面,尽量减少混凝土的使用。

在田问道路布置上,应尽量与研究区内田块配套,构成互通网络,提高景观的连通性和连接度。一方面便于农业生产,另外一方面在动物栖息地之间建立了廊道,动物可以利用廊道进行流通,以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根据有关标准,设计田间道路宽4m,边坡采用1:1,高出地面40cm;生产路宽1.8m,边坡采l:1,高出地面20cm,泥结碎石路面,以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衍。

研究区可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对渠灌条件较为成熟的田块采用渠道灌溉,有效利用修复后的支渠、建设蓄水池、从干渠提水进入支渠等方式进行渠道水源控制,进行灌溉。对旧有沟渠修复时尽量少用水泥混凝土以便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三)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植物是创造良好小气候环境的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在农地整理中除了成行营造防风林之外,可以尽量保留原有田间独立树木。在开发整理宜农荒地时可以考虑异地重植野生植物群落,以保持动植物的多样性。在村庄合并整理时,可以对村内的树木异地迁移或原地保留,并在沟渠四周、新建村庄村前屋后种植各种乡土树木。在追求树木整齐划一的效果同时,可以保留自己的一些特色,创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绿化环境,营造出具有强烈地方气息的农村景观。刘伯温在改造俞源村时,就把村口的直溪流改成曲溪,使得原本旱涝频繁的小村变得风调雨顺。在农地整理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有天然渠道的风貌,项目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气候。(1)在田间路两侧栽种北京杨和垂柳,一方面可以减少风沙速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调节周边气候。(2)将项目区划分为两个区域,在其中一个区域的生产路两侧栽种冬青,间插月季花,在另一区域田间路两侧栽种适合这一带的果树等。(3)为了进一步防止水土流失,可以培植草皮。(4)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对新开垦出的耕地也要布设防护林带。

建立这样的林带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增加农地面积,提高农地利用率;而且通过种树培草,既起到了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地方气候环境的作用,又可以利用丰富的草原资源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增加经济效益。

(四)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与监测体系

建立以农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与监测为主要内容的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整理前区域生态环境条件评价、农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农地整理活动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整理后的环境效果评价与监测。

(五)促进生物措施在农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以植被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物措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是居于关键地位的,只有恢复、建设好植被,才能使生态环境中的各个方面协调起来,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在农地整理过程中要强调生物措施的运用。

第2篇

关键词:本土植物 生态 城市景观

随着经济水平、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发展,景观建设也逐步成为了当今城市发展的一重要课题。城市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即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不少生态问题,所以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尤为的重要。植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的象征。植物以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改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植物又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感,在景观建设中有着重大意义。

近年来,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对植物的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大量的引进外来植物,忽略了本土植物在生态景观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导致一些城市生态问题的出现,这也使得人们的目光落在了本土植物上,本土植物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 本土植物的优势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广义的乡土植物可理解为:经过长期特定的自然选择的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1】。本土植物凭借着独特的生理特性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1.1 生态优势

    本土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一个本土植物群落能更好的吸引其他自然生物,从而使生物更具多样化。在生物链中,植物是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外来物种极易破坏一个生态环境的稳定,给生态系统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本土植物比外来物种有更强的生态适应性,能更好的保证自然群落的稳定性,使城市生态景观更接近与自然生态景观。

1.2 生长优势

植物有强烈的地域性,植物的生长受气候、土壤、海拔等等环境因素影响,我国地域辽阔,横跨寒温带到热带,还有特殊的青藏高寒地区,各地的环境差异非常大,也造就了我国物种的丰富性。本土植物是产地或起源在当地的植物,经过漫长的选择与适应,其生理性状、遗传性状等已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有其独特的生长优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稳定性。本土植物已经成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3 文化优势

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体现的是这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在景观建设中大力运用本土植物更能体现该城市浓郁的本土气息,实现景观的本土化。本土植物在常年的生长过程中已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本土植物形成的自然群落也有较强的标识性,现在相当多的大中城市拥有自己的市花、市树。比如代表香港的紫荆花,代表佛教文化的榕树、莲花,这些植物都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标识成为了人们思想和感情的寄托。

2 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利用本土植物原则

本土植物往往体现了当地的自然风貌,其地带性植物群落表现的地方特色,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自然植被景观,是实现特色园林绿化景观的元素之一【2】。为了形成自然的生态景观,我们在选择和配置本土植物时也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2.1 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的建设是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服务的,在污染日益加剧,环境日益恶化的城市中,为了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我们倡导着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而我们在这个建设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要以人的需求为建设的基础。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本土植物所赋予的文化,最大程度的利用本土植物对人的益处,建设人文的城市生态景观。

2.2 科学原则

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应遵循科学的原理来进行设计。了解本土植物的生理、生态方面的优势,大力的利用本土植物来创造城市景观。在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和利用原有植物,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性,因地制宜,建设科学的、稳定的城市生态景观。

2.3 经济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每一个设计都要遵守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具体的经费额度,在有限的经费下创造无限的美丽。有效地利用本土植物在培育、栽植、养护过程中节约成本的一大优势,同时也要加强经济树种的利用。利用本土植物创造经济的,合理的城市生态景观。

2.4 艺术原则

城市生态景观不仅仅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对美的需求。所以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遵循一些美学原理,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充分的利用本土植物在形状、色彩、气味等方面的特色,采用植物配置的基本方法,来设计出充满艺术美感的城市生态景观。

3 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利用本土植物方法

3.1 考察本土,带来灵感

利用本土植物来创造自然的城市生态景观,首先设计师要寻找到创造的灵感,而通过对当地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进行考察,往往可以给设计师带来不一样的灵感。考察的对象包括了当地的气候资源、水文资源、地质地貌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等。细致的调查当地的自然生态群落,分析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以及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于在城市中创造出合理的,稳定的生态景观。

3.2 深入当地,带来文化

本土植物有着强烈的标识性,通常人们看到一种植物都会联系到某一地区,甚至是某一城市,所以我们在创造城市景观的时候,一定要深入当地,了解当地丰富的本土文化,传统民俗和民族特色,充分利用本土植物来体现植物的象征性。利用本土植物配置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塑造当地的文化特色。在给人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要让人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

3.3 模拟自然,表达意境

在深入当地,调查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后,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在城市中模拟出适宜本土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在生态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选择出适宜的本土植物进行植物配置,表达意境。充分利用本土植物的生态优势,创造出物种丰富、群落稳定,同时又充满艺术美感的自然生境。

巧妙的利用本土植物来创造特殊的意境,也是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北方大连市绿地中模纹花坛,多以海波、浪花、海鸥为构图母体,充分展现了海滨城市的特点【3】。

3.4 加强观念,注意养护

在现在的城市景观建设中,设计师普遍存在着重洋轻土的观念,为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景观,盲目的引用外来物种,导致部

分地区的生态系统呈现不稳定的特性,对本土植物的生长习性缺乏认识,导致本土植物在保护力度上也较弱。环境日益破坏,本土植物在日益的减少中,从而导致景观设计中可利用本土植物缺乏,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在现在的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本土植物的

利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们应加强对本土植物保护和利用的观念,提高对本土植物的认识,灵活的掌握本土植物的习性,注意栽植后的养护和管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土植物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工程中有着生态、生长和文化优势,所以我们把握好本土植物的地域性,掌握好本土植物的运用方法。利用本土植物来促进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长期发展。以本土植物为主的生态景观建设将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19(7):63. 

第3篇

关键词:城市河道;排洪渠;污染;综合整治;生态;景观;生态水利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快速膨胀,人口急剧增加,对水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落后的传统治河理念,造成不少河流存在河道被违章建筑占用、河道淤积、防洪能力过小、各种污水乱排放、污染严重、水面减小乃至断流等一系列问题,有些河道甚至成为了排污纳污的渠道,不再是令人难忘的流水潺潺,不再是可亲的一汪清水,而是脏乱差、发黑、发臭、唯恐避之不及的臭水沟。

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的呼吁,促使我们转变设计思路,在金凤排洪渠综合整治项目设计中,提出生态治理的目标。即将金凤排洪渠建成珠海市第一条生态渠道,重塑河流生态系统,恢复丰富自然的河道,使河道具备观赏性、亲水性、文化性。

1 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综合整治工程背景

珠海是我国较早开放的四座经济特区之一,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地带的最前沿,是连接珠江三角洲及内地通往澳门、香港和海外的重要渠道。

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北部,东经113°31'~113°35',北纬22°19'~22°24'。流域东南面与凤凰山水库相临,向北入海。流域内有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高新科技园等单位。根据规划,工程所在地唐家湾定位为以生态、创新、文化为特征的宜居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基地、高等教育基地、企业总部基地及区域性流通、会展、旅游休闲基地。

与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相关的在建市政重点工程有金凤北路和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均紧邻排洪渠两岸分布,为珠海市的主要交通干线。排洪渠成为人们认知珠海城市环境的窗口。

珠海市金凤排洪渠金鼎段起于凤凰山隧道北,止于港湾大道,尾端下游现状为水塘,距出海口约4.0km,渠道整体走向东北偏北向。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综合整治工程主要针对凤凰山隧道北~港湾大道长4.239km渠段进行综合整治。

现状排洪渠渠道淤积严重,砌石挡土墙破损,杂草丛生,污水横流,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与规划极不协调。为了保障珠海市的美好环境,与珠海市“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最富有魅力”的海滨山水城市目标定位相协调,急需对排洪渠进行综合治理。

2 工程存在问题

(1)防洪安全问题。本排洪渠水量变化特性与山溪性河流相似,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显著,汛期雨量大,渠道水量较大、水位较高。雨洪的形成时间短,水流的强度大,严重威胁着城市的防洪安全系统。现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绝大部分渠道渠底淤积严重、杂草丛生;局部渠道浆砌石挡土墙破损或无墙,边墙高度不足;局部跨渠桥涵处渠道断面窄,及渠中轻轨桥墩阻水,影响过流能力,不满足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的要求。

(2)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恶化问题。渠道周边尚未完全实现雨污分流,沿渠仍分布有部分排污口。尤其在在非汛期,由于天然降水量小,渠道内水流很小,水位很低,甚至干枯,渠道污染物浓度急剧变大,水体严重恶化。排入渠中的污水对排洪渠水体及受纳海域的海水水质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使水生生物灭绝,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环境。

(3)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现渠线基本为直线,两岸绝大部分为直立重力式浆砌石墙,为典型的渠化、硬化、人工化的传统河道。直线型的渠线导致河道冲刷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浆砌石的硬质材料砌筑护岸,直接破坏了河岸植被、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进一步破坏了水滨生态系统和生物过程的连续性,河道丧失了的自净能力。

(4)景观功能丧失。排洪渠淤积严重、杂草丛生。部分浆砌石挡土墙破损,部分无墙段渠道的自然坡坍塌,不仅危害了渠道的防洪安全,也影响了其景观效应。枯水期因为水量短缺,渠道水位低或干涸,水体质量的恶化,渠岸及渠底河床,影响了排洪渠的景观效果。人工化、沟渠化、硬质化的河流景观,也严重破坏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多样性和美学价值。

(5)管理欠完善。渠道周边存在乱搭乱建现象,沿岸无巡渠道路,管理不便。

3 工程任务

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的综合整治,需改变片面强调防洪安全的传统水利理念,以“安全、资源、环境、景观”四位一体的现代水利建设与管理思想为指导,除采用传统的截污、治污、疏浚、治岸等手段外,还应顺应生态化的趋势,推广生态工程措施在渠道整治中的应用,满足珠海市生态城市建设对多功能自然型生态景观排洪渠的需求,实现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和环保水利的转变。由此,确定其建设任务为:

针对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目前存在的排洪能力不满足规划要求、雨污合流、水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管理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拟秉承生态治河的设计理念,对金凤排洪渠金鼎段长4.239km渠道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综合整治。综合整治措施包括防洪安全整治、生态修复、植被绿化恢复与景观营造、截污治污、跨渠与穿渠建筑物整治等,在满足排洪渠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生态、景观和休闲等多功能的要求。完善工程管理机构和管理设施,同步实施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措施。

4 工程布置与主要建筑物

依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3)确定珠海市珠海市金凤路排洪渠工程等别为Ⅱ等。其主要建筑物2级,次要建筑物3级,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排洪渠的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年一遇。

针对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目前存在的排洪能力不满足规划要求、雨污合流、水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管理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秉承生态治河的设计理念,进行综合整治。

其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渠线调整及断面型式:设计拟定对桩号2+420~2+470段卡口段渠道向左岸进行扩宽处理。桩号3+300~3+628段轻轨桥墩坐落于渠道中,缩小了行洪断面,故拟定向右岸扩宽调整渠线。其它渠段基本沿老渠线。调整后渠道总长仍为4.239km。

根据渠道及周边的场地条件,桩号JD0+000~JD3+628渠段仍维持原矩形断面型式,对渠道断面进行生态修复,并考虑对该几处桥涵阻水段进行扩宽;桩号JD3+628~JD4+239渠段改造为斜―斜复式断面,对全渠道断面进行生态修复,局部周边场地不允许的渠段考虑采用直―斜复合式断面型式;全渠道渠底均设主槽及壅水堰,集中无降雨时有限的水量。渠道典型断面见附图4.1~附图4.2。

附图4.1 渠道综合整治典型断面一

附图4.2 渠道综合整治典型断面二

(2)岸顶:设计拟定对渠道岸顶欠高部分予以加高以满足防洪安全需要。局部渠段两侧岸顶增设绿篱、石材栏杆、人行步道及绿化隔离带,其中人行步道宽3m,结构层从上至下依次为6cm彩色人形砖、3cm厚水泥砂浆及15cm厚水泥石屑稳定层(水泥含量6%)。桩号JD0+420~JD1+420段及桩号JD3+300~JD4+239渠段岸边增设长椅、灯具、休闲花廊及路灯等,其中路灯高度4m,灯杆采用热镀锌灯杆,档距12m。

(3)岸墙加固:根据计算,原有浆砌石岸墙墙体单薄,不能满足稳定要求,因此设计考虑除对桩号JD0+000~JD3+628段拆除上部墙体后设30cm厚砼底板,上部采用生态袋叠铺结合土工格栅形成复合生态袋挡墙。对桩号JD3+628~JD4+239段则变直立式护岸为复合式护岸,其中右岸为直斜复合式护岸,左岸为二级斜坡式护岸,坡比1:2,分级平台设于高程2.00m处,宽2m,表面采用一级凿光块料规格石铺砌,斜坡采用生态袋进行防护,其中平台下部坡脚设格宾石笼护脚。

(4)渠底:设计桩号JD0+000~JD2+500渠段目前渠底已有块石护砌,本次仅考虑对渠底进行清淤,同时对局部破损的块石进行修补;桩号JD2+500~JD4+239渠段现状没有护底,淤积较深,因此设计考虑对渠底进行清淤,并采用40cm厚块石护砌,表面覆土种植绿化。同时为集汇枯水期水流,保障渠底常年有水,设计考虑于渠底设置主槽约束水流,初步拟定主槽采用梯形断面,深1m,底宽拟定为2m~4m;同时考虑间隔200~500m在主槽内设置壅水堰,壅水堰高度为80cm。

(5)截污工程:根据现场勘察,沿渠现有19个污水管分布于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左右岸边墙上,管内径0.2~0.8m。同时,沿渠线有8个排污暗涵和两条排洪渠汇入本渠。本次主要针对仍有污水入渠的6座污水涵进行截污,为确保截污效果,设计初拟起点处及桩号JD3+300附近沉砂池防止水流携带泥沙入渠,47个雨水口直接采用明渠引入渠中主槽。

(6)景观绿化工程:设计考虑桩号JD0+000~JD3+628段以绿化为主,桩号JD3+628~JD4+239段以“生态公园”为主题思想,并因地制宜的设置湿地、孤岛、浅滩等营造景观效果。

5 河道综合治理考虑生态水利的思路

传统河道治理思路:传统水利工程往往片面强调防洪需求,尽量扩大河道泄洪能力,裁弯取直以拉直河道,河底及河岸采用硬质护砌,尽量固化稳定河床。

前几年珠海市内几条排洪渠基本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整治。这种整治过后的排洪渠,整齐划一,外观生硬造作,人工化、沟渠化、硬质化,硬质衬砌的河槽成为一个封闭系统,隔断了河水与河岸土体的渗透交换,河堤丧失了自然调节水量的作用,隔绝破坏了生物的生存栖息环境,河道与河岸植物的水气循环被隔断,很多水生植物、陆上植物丧失了生存空间,而一些水生动物缺乏栖息环境导致难以生存繁衍。当河道在枯水季节,河道底部,不具备亲水性,当两岸存在污水偷排等情况时,河道又变脏变臭,即使有河边人行道,人们也不愿接近。

近年来,珠海市区也有某些河道整治工程采用了硬质材料护砌河底和岸墙后,为了改善视觉效果,营造水景观采用了节制闸挡水蓄水的工程措施,经实践证明,不但耗费大量水,还因换水时间长,水体不流动,水质恶化很快,异味仍然较大,而且增加了管理调度的难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生态河道治理思路:目前跟国内一些城市一样,珠海市水利主管部门及设计人员逐渐意识到传统水利工程存在一定弊端,开始转变思路,决定推广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新技术新方法,尽量采用自然蜿蜒的岸线,建筑材料采用多孔疏松的新型生态材料护岸,营造生态水景观,恢复重建水、土壤、阳光、植物、生物、堤岸之间互生共存的河道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利用动植物自身净化水体,使水利工程变得赏心悦目,成为城市的亮点,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去处。

5.1渠道断面布置

(1)渠线

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生态渠道的岸线布置宜尽量保持和创造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平面布置上尽量保持蜿蜒形态。在场地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在低水位以下设渠中主槽,做成蜿蜒有度的自然型渠道,并因地制宜创造湿地、岛屿,重建深潭和浅滩,束窄过宽的河槽。由于本工程为整治工程,渠道的岸线已基本形成,且受周边城市建设的约束,难以有较大的调整,因此,渠线布置要因地制宜,尽量对现有岸线进行自然岸线恢复处理。

(2)渠底

根据工程区水文气象条件,枯水期时天然降水量小,渠道内水流很小,故设计考虑于渠底设置渠中主槽约束水流,形成溪流景观。渠中主槽在走向上尽量构成蜿蜒自然的形态,修复过于直线条的渠顶线,束窄过宽的河槽。并每隔200-500m在渠道主槽中修建石材壅水低堰,以在渠道主槽中形成水面和跌水,营造深潭、浅滩等不同形态的变化,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并利用跌水形成多级曝气,净化水体。在渠道下游较宽的桩号JD3+628~JD4+239渠段,因地制宜设置湿地、岛屿,重建深潭和浅滩。渠道护底材料可考虑生态袋、格槟石笼、块石护底等进行比较。

(3)渠岸

为实现渠道生态性、多样性的特点,设计考虑对扩展空间受限的上游渠段(桩号JD0+000~JD3+628)仍保持原矩形断面型式,充分利用现有老墙,节省投资,拆除上部浆砌石墙,采用生态挡墙加固;对渠道宽度较大、周边场地条件允许的下游渠段(桩号JD3+628~JD4+239)考虑采用复合式断面型式,分级设置亲水步道,斜坡式护岸考虑生态材料护坡,如三维土工网、生态袋(叠铺)、格宾石笼、植草砖、植生型砼预制块等结构, 坡脚设格宾石笼护脚。

5.2景观绿化思路

(1)河道造型景观

结合本排洪渠特点,拟尽可能恢复其自然河流特性,全渠段设置蜿蜒弯曲、分叉不规则的,宽窄不一的渠底主槽。在渠道较宽的渠底设岛屿、浅滩、深潭,修复规整的人工化的河道平面和断面造型。

(2)渠底景观:以常年涓涓流水的主槽及零星分布两侧渠底的深潭、浅滩、湿地、岛屿、水跌,配合渠底水景绿化,形成自然的山溪性河道景观和湿地景观。

渠底水景绿化设计重在水景植物的选择和种植方法。水景植物分为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岸边植物及水边植物。结合本项目拟采用渠底主槽的设计思路,可考虑在渠底主槽两侧与岸墙角之间区域设置挺水植物、岸边植物和水边植物。

(3)渠岸景观

1)对原硬质直墙式护岸的景观装饰:原规则的硬质直立式岸墙线条生硬、枯燥,柔软多变的植物枝条可补其拙。如拆除上部部分石墙,重建减载生态袋挡墙,临渠设置绿篱,插播种植云南黄素馨、三角梅等垂藤类植物,细长柔美的枝条沿着笔直的石岸下垂至水面;下部墙脚设生态袋,种植爬山虎、炮仗花等攀爬类植物。向上向下的绿化遮挡了石岸的人工痕迹,展示出生态绿化墙的景观,增加许多活泼气氛。

2)自然的斜坡式护岸景观:自然的斜坡式护岸采用格宾结构、生态袋及三维土工网垫配合植物种植。其植物配植最忌等距离,用同一树种,同样大小,甚至整形式修剪,绕岸栽植一圈。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自然种植,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自然式土岸边的植物配植,以草地为主,在重点地带种红花美人蕉、满天星等地被植物,少量配以红继木球、黄金榕球等灌木,形成自然的河岸景观。

(4)渠顶附属设施的景观设计

根据排洪渠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极规划,排洪渠沿线将发展为绿道、宗教用地、公园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学校用地、体育和文化设施用地、休闲集会广场用地和街头绿地等,均为市民活动密集区,沿排洪渠两岸合理布置栏杆、临渠步道、长椅、休闲花廊等附属景观设施,于局部渠段合理设置灯光,营造梦幻般的夜景,为人们休闲、旅游提供方便。

5.3截污治污

渠道周边目前尚未完全实现雨污分流,沿渠仍分布有部分排污口。尤其在枯水期天然降水量小,渠道内水流很小,水位很低,甚至干枯,渠道污染物浓度急剧变大,水体严重恶化。排入渠中的污水对排洪渠水体及受纳海域的海水水质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使水生生物灭绝,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环境。因此,设计考虑从截污治污和引清补水两个方面对渠中水质进行改善。

(1)截污治污

就近考虑充分利用现状渠道附近已有污水管或新建污水管道,通过截污口对排洪渠沿线排污口直接截入污水管内。

对于排污口的截污一般采用设置截流井的形式。污水截流井的主要功能是将旱季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入污水截流管,以免水体受到污染。

(2)引清补水

由于渠道周边可用自然补水水源较少,考虑利用渠道周边现有山塘水源及地下水进行补水,或者对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达标水进行中水回用,以实现清水长流。

6 结语

随着城市工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河道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污水大量随意排放,导致河道日渐成为城市的纳污渠,河道大多变得脏、乱、臭,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形象。因此,在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迫切需要我们转变落后陈旧的设计思路,在满足排洪安全的条件下,充分考虑生态水利的要求,重塑河道生态系统,营造生态景观,使河道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回归自然美丽的河流。

参考文献:

[ 1 ] 王绍斌,林晨. 从凉水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看城市河道的生态设计[J]. 北京水利, 2005, (1): 14-16.

[ 2 ] 雷雨,冉春旺,马瑛. 河道生态治理初探[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9, 15(4): 332-334.

第4篇

【关键词】植物;城市生态环境;原则;景观功能

1.植物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

1.1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的建设是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服务的,在污染日益加剧,环境日益恶化的城市中,为了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我们倡导着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而我们在这个建设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要以人的需求为建设的基础。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本土植物所赋予的文化,最大程度的利用本土植物对人的益处,建设人文的城市生态景观。

1.2科学原则

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应遵循科学的原理来进行设计。了解本土植物的生理、生态方面的优势,大力的利用本土植物来创造城市景观。在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和利用原有植物,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性,因地制宜,建设科学的、稳定的城市生态景观。

1.3经济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每一个设计都要遵守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具体的经费额度,在有限的经费下创造无限的美丽。有效地利用本土植物在培育、栽植、养护过程中节约成本的一大优势,同时也要加强经济树种的利用。利用本土植物创造经济的,合理的城市生态景观。

1.4艺术原则

城市生态景观不仅仅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对美的需求。所以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遵循一些美学原理,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充分的利用本土植物在形状、色彩、气味等方面的特色,采用植物配置的基本方法,来设计出充满艺术美感的城市生态景观。

2.植物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景观功能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即地方风格特色。如华盛顿林阴景观大道、纽约中央公园、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外滩、莫斯科红场等都已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利用园林植物配置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以植物景观展示传统的城市文化,如荷兰的郁金香文化、日本的樱花文化以及我国北京的香山红叶(黄栌)、杭州的柳浪闻莺(垂柳)、海口的椰风海韵(椰子),这些植物景观都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在树种选择上,首先应考虑适地适树的原则,如太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因此在树种应用方面也要体现地方特色,应以落叶树种为主。有的树种春花烂漫具有姹紫嫣红的特色,有的树种秋色艳丽,形成层林尽染的风格,季相变化十分明显,在太原汾河公园,就充分利用了植物的这种变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植物不仅有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形式美,而且具有丰富多彩、寓意深长的内容美。景观规划是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应用绿化树种。以发挥它们的绿化功能和观赏特性。

2.1困势利导,合理安排空间

巧妙地利用地形特点。如起伏的地形、弯曲的水面等变化及空间的大小等立地条件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欲“扬”则“扬”,欲“抑”则“抑”,以达到“自成天然之趣”的目的。

2.2合理利用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具有观赏、组景、分隔空间、装饰、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我们应利用植物造景,分隔划分空间,尊重植物生物学特性。构建近于自然的植物群落环境。形成多样植物的统一合理组合,合理利用空间。空间植物应丰富而不散乱。在变化中求得统一。

2.3植物组合主次分明,疏落有致

植物造景要根据植物的形态、高低、大小、落叶或常绿、色彩、质地等,分清主次。突出主题,确定骨干树和伴生树,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群体配置。虚实结合,若隐若现,充分体现自然环境美。

2.4保持植物景观的均衡韵律和优美轮廓

植物应具有优美的林冠、林缘线。植物空间的轮廓,要有平有直,有弯有曲。行道树以整齐为美。而风景林以自然为美。

2.5植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建筑环境与植物景观相得益彰

植物应与其周围的建筑小品以及水体等环境相和谐,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美的线条以及优美的风姿会给建筑以美感,使建筑与自然协调统一起来。无论何种水体,其主景、配景或小景都可借助植物来丰富其景观。水巾、水旁的植物姿态、色彩均可增加水体的美感。水中倒影,波光粼粼,自成景象。

2.6充分利用植物时间和空间的季相感

植物随季节、年龄而异,植物的四季变化与生长发育,使其产生不同的季相变化,形成生动活泼,变化多样的季相感。

(1)彩叶植物。彩叶植物因具有花朵一样绚丽的色彩,且枝叶茂盛,易形成大面积的群体景观而备受人们的欢迎,在目前城市园林绿化中大量应用。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常色、春色和秋色叶植物。常见的春色叶植物有卫矛、臭椿等;常见的秋色叶植物有元宝枫、银杏、鸡爪械、鹅掌楸、黄栌、火炬树、漆树等;常见的常色叶植物有金叶女贞、紫叶李、紫叶桃、紫叶小檗等。一般的栽植方式有孤植、丛植、基础种植、群植和片植、彩篱或模纹花坛。如北京的“香山红叶”主要栽种的是大片的黄栌,形成壮观的红色森林景观。

(2)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是植物造景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划分空间、林缘线处理、营造主景、隔离树丛、背景树组合、草坪植物色彩与季相的装饰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地被植物的枝、叶、花、果富有变化,色彩万紫千红,可营造多种生态景观。地被植物中的木本植物有高低、层次上的变化,而且易于造型修饰成模纹图案。在树木下、溪水边、山坡上、岩石旁、草坪上均可栽植,形成不同的生态景观效果。

(3)攀缘植物。攀缘植物在园林中主要应用于垂直绿化,占地少,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绿化的立体效果,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土坡等提高环境质量。攀缘植物可分为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附着于墙体造景的可用于各种墙面、挡土墙、桥梁、楼房、篱架、栏杆、铁丝网、栅栏、矮墙、花格等垂直侧面的绿化。如爬山虎、五叶地锦、络石、凌霄、牵牛、金银花、蔷薇等植物可附着于棚架进行造景。可“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棚架可以是木架、石架和水泥架,也可以和亭、廊、水榭、圊门、园桥相结合。点缀装饰小游园、庭院等。

(4)水生植物。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荷花,在晨光晚霞中湖光倒影,向人们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卷。另外,水生植物也是营造野趣的上好材料,在河岸密植芦苇林和大片的香蒲、水葱、浮萍等能使水景野趣盎然。

3.结束语

植物景观是唯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景观规划应适地适树。近远结合,速慢生搭配。常绿树和落叶树按比例栽植,讲究季相变化。景观规划的共同目标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为大众创造出生态、美观、经济、舒适的生存环境,通过经济、环境与景观设计的结合,使城市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相配合。生产、生活与生态建设相适应,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剑,张志国,隋艳晖,王森.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01).

[2]陈飞平,李华,刘纯青.浅探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5(07).

第5篇

[关键词]生态景观 人文景观 宣传窗口

崇溪河至遵义高速公路属国家规划的重庆至湛江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一段,位于贵州省北部,起点从渝黔交界的崇溪河开始,沿途经松坎、新站、楚米、桐梓、板桥、泗渡、董公寺、高桥等镇,最后在遵义忠庄接已建的贵阳至遵义高等级公路,全长约120公里,建成后将是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大动脉之一,其意义相当深远。因此建设生态景观走廊,使之成为向路人展示贵州风貌、吸引人们进一步深入认识贵州的窗口和游览黔北的第一视觉场。

一、自然地理条件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5.8℃,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10.7℃。全年雨量充足,年降雨量在1000~1500MM,地理上处于贵州高原北部山区与四川盆地南缘的衔接地带,沿途多有北东向的宽展长轴褶皱群和压性、压扭性断裂所组成,多高山,自然植被种类繁多,丰富多彩, 但长期的农耕历史使天然植被受到强烈的人为影响,公路建设又一次而破坏了沿途植被。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技术措施与绿化目标

1.指导思想。通过公路沿线的绿化建设,美化和提高公路的运行条件和环境质量,带动公路沿线生态建设工程,扩大公路绿化面积和丰富生物多样性,防治水土流失对公路以及农田的侵蚀,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和噪音对环境的污染。

2.建设原则。(1)突出重点的原则。(2)统一协调的原则。(3)生物多样性的原则。(4)安全为先的原则。(5)多重功能原则。

3.技术措施。(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基于现有生态系统适当调整、改造,以乡土植物物种为主,同时引进部分观赏性强、生长表现好、有经济效益的适生树种和品种,丰富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强景观观赏性;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绿化。(2)调整乔、灌、藤、草比重:充分考虑植物的空间配置,增加优良草本、藤本植物,形成立体绿化景观;实行多种措施,提高绿化美化质量和效果。(3)兼顾抗性与品位:着重采用抗风、抗病虫、抗污染、耐瘠薄而又造型优美、观赏性强、品味较高的优良品种。(4)突出建设隧道口装饰、护面墙浮雕及边坡生态治理,尽力减少原施工遗留的人工痕迹,以形成独特的环保人文景观并达到公路与生态环境互为一体的效果。

4.绿化目标。(1)在全线公路两侧全面实施绿化,体现当地特色,起到生物防护的同时展现贵州丰富的生物物种及旅游资源,整体提高公路体系的林木绿化覆盖率;(2)注重绿化层次、季相变化和动态效果,讲究“节奏”与“韵律”,构建丰富多彩的绿化效果,突破一条路两行树的传统呆板模式;(3)降低车辆的噪音,缓解司机在高速行驶中的心理压力.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有害气体向四周扩散;(4)绿化工程建成后,生态系统自动调控功能增强,实现具有多功能景观观赏性的绿色生态道路的目标。

三、人文生态景观大道建设

1.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

范围:贯穿于全线公路中央分隔带范围内。

设计要点:根据高速公路绿化的要求及视点不断移动变化的特点,中分带的设计以2km为基本单位。每一单位以三种植物为主要景观树种,连续的树种考虑树冠、色泽、质地、季相变化的不同,植物主要以小叶女贞作绿篱,每隔10米间种一株紫薇,然后每两公里交接处留出一百米种植海桐球。同时我们在崇遵公路选取了楚米和松坎段的中分带作为试点区,间隔十米栽植一株美丽针葵,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2.互通区绿化

范围:沿线互通区。

设计要点:互通区绿化是本公路绿化的重点和核心,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重要作用。互通区的景观设计结合地形的高差变化及立交桥附近预留的绿地进行设计,植物配置主要以灌木(特别是花灌木)为主景观树种,其余树种作点缀布置,突出每个互通区自身环境氛围。植物种植采用了丛植满栽的形式,以形成独特的模纹图案,强调流线型的块面效果。在块面内点缀少许球状灌木及乔木,如海桐球、黄杨球、女贞球、樱花、红叶李等,使绿化带立面的景观更为丰富多彩。

3.隧道进出口绿化

范围:沿线隧道分立式路基。

设计要点:强化隧道分立式路基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好现有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进行组织设计施工,通过加强规划管理、仔细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了改进性意见,目的是强化隧道口景观绿化的重要性,起到宣传示范性窗口的作用,采用了大量的植物品种,乔灌木相结合拼饰图案,形成丰富的立体栽植效果,在色彩、层次、形式上保持独特风格,重点强调和突出的景点植物配置相当丰富,景点主要以植物配景为主,特别是用特色景观植物(如红叶李、樱花、紫薇等)来营造、塑造和美化空间,使其成为高速公路上亮丽的风景点。

4.人文景观建设

范围:沿线部分挡墙及隧道面

设计要点:崇遵公路所在的遵义市是贵州省的北大门,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文化区,历史上决定我党命运转折的“”就发生在这里,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同时当地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通过崇遵公路将贵州的风貌宣传出去,其意义相当深远。并且为改善高速路的景观效果调节驾驶员的神经,在崇遵公路建设适当的人文景观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调查研究,我们选取了部分隧道面和挡墙进行了浮雕处理装饰,比如在太白挡墙浮雕中突出表现过遵义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在隧道装饰处理上也主要突出宣传了人文旅游资源。

四、结论

通过将崇遵高速公路建成生态人文景观大道,使之成为一个特色各异、功能互补、密切联系的生态景观走廊,达到了绿化、美化和提高公路的运行条件和环境质量,即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又起到宣传贵州的窗口作用,带动公路沿线生态建设工程,丰富生物多样性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综合效果,真正实现其不可替代特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俊平.景观生态绿化工程设计模式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徐化成.景观生态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第6篇

关键词:复合绿道;生态;策略

生态复合绿道是相对贴近自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生态绿道。生态绿道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规律,满足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降低成本为目标。注重保护原有山川地貌,保护重要环境,逐步形成陆域草木丰茂、生物多样,发挥整体效益的绿道园林。

1自贡釜溪河复合绿道施工背景

复合绿道便是具有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产业和谐发展、服务城乡居民游憩健身、提升地区形象等多种功能的绿色线形基础设施。

釜溪河复合绿道为了促进自贡市老城与新城的功能衔接与有机生长,溶入了河流、道路、山体为纽带,融合了山林、田园、名胜古迹、开放空间等“多种元素”为载体。为自贡釜溪河畔划出了一道“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弧线,在城市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景观改造,综合整治的经验和教训,实践和建设的成果,能为日后自贡及国内其他城市的复合绿道的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施工指导理念

基于自贡釜溪河现阶段情况,及将其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绿道,施工时,分别从“自然、生态、开阔、便民”这四个方面展开思维,进行施工。

2.1自然

结合自贡市的文化历史,通过重归自然的施工手法,融合了山林、田园、名胜古迹、开放空间等“多种元素”为载体,串联自然、人文与社会景源,重视自贡之前消逝的文化历史。

2.2生态

在治理水体的同时,通过改造景观植物,使整个釜溪河复合绿道成为一个宜人的生态走廊。

2.3开阔

积极地完善及提升绿道的现代化休闲生活区域功能。保留由居民长期生活习惯下形成的一些功能区域,进行场地修缮、设施优化等。并结合各个区域现有环境及人群组成,增设不同主题的休闲娱乐活动区域,提供多样性的公共活动空间,满足现代人不同的生活需求。

2.4便民

通过对釜溪河复合绿道的整体改造,溶入了河流、道路、山体为纽带,方便市民通行,实现釜溪河岸的无障碍通行,增加亭台楼阁。通过景观改造施工,将空间的可参与性展现出来。将市民在绿道改造建设过程中的行动以及市民对釜溪河复合绿道的美好愿望用施工的形式记录下来,设置具有参与互动性的活动空间,使空间真正成为市民休闲活动文化的中心。

3复合绿道园林景观施工策略

3.1统筹考虑民众需求、地域回忆、自然生态

创造连续开放的活动空间,重塑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构建和谐有序的生态系统。这条大体量的复合绿道内共有仓林盐话、林泊水苑、飞鸟花语、乐芙田园、东环之心5个部分。这5个景区由2条长达14km蜿蜒起伏的红色骑游道及车行道贯穿,其间既有亭台楼阁、池馆水榭、小桥流水相得益彰的中国仿古风,游客仿佛置身于室外桃源,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感叹;又有彰显典雅大方的欧式田园风格庄园与桥廊,为市民提供了最好的婚庆景点;更有令人流连忘返,色彩缤纷跨度达1.5万m2最具亮点的巨型“花海”,每每天晴,可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复合绿道就仿佛沿着自贡釜溪河畔划出了一道“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弧线,闲暇之余,游客或是逗留于青草幽幽的高尔夫球场式绿地,或是追逐在馨香四溢的彩色“花海”丛中,或是偶然回首发现鸟儿从湿地上空掠过,或是观赏着鱼儿在水中恣意慵懒游弋,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

3.2采用节点重点打造、远景粗放布置、过度带简单处理的科学施工手法

结合生态改造主题,配合生态绿化带的种植,使后人感受到自然生态的美好与珍贵,认识到保护家园的重要性,从而使游人对家园的深厚情感在感官上产生共鸣。

该绿道在施工中充分利用地理条件,结合绿色生态群落,突出贯穿整个绿道施工的生态主题。重点打造仓林盐话、林泊水苑、飞鸟花语、乐芙田园、东环之心 5个部分;其次,通过合理利用开景观空间,改造自然流畅的生态驳岸、种植丰富的植物,扩大绿道视野空间,打造更轻松舒适的绿道环境;最后,通过景区特设具有良好通达性的休闲平台,配合植物生态景观,为居民提供便利优美的休闲健身运动场所。

对原有环境进行开发重建,力求丰富自然生态景观,在条件许可范围内设立自然驳岸和生态绿地,以创建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主,达到提升整体改造的生态学文化内涵。其次,细节上与自然景观相呼应,从而提升空间的美感。

3.3注重施工措施及资源的优化,借助现有资源进行发展

在该复合绿地的施工中,充分考虑水、地、资源等方面。注重保护原有山川地貌。该复合绿道的建设中需要大规模的塑造地形,实现土为我所用。那么就会产生大规模的土方迁徙,为缩短工期,施工过程中,尽量短距离就地消化,减少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和费用。在苗木的栽植过程中,不仅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栽植养护技术,从策略方面,自下苗就注意气候及苗木的适应能力,尽可能地提高苗木成活率和降低成本,保护原有植被的覆盖率,在整个近210hm2的绿地范围内,总造价仅2.5亿,平均仅100多元/m2,已达到行业标准的下限。

从苗木的供货方面,重视苗木基地建设,建立了近333hm2现代化优质苗木基地,注重苗木的规模化、标准化及精品化生产,提供优质的苗木资源,创造最好的景观效果和最佳的经济效益。施工中,在确定植物的种类及规格后,还应对植物进行择优汰劣的筛选,选取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植物,同时在运输植物的过程中也要保护好植物的根系及枝叶,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栽种过程中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降低成本投入并保证工程质量。

本项目通过优化与改进,将有效改善周边地带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绿地率,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也起到积极作用。本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优化自贡市城市资源,形成一个区域文化交流热点,同时促进周边区域的良性经济辐射作用,对该区域周边的产业用地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未来发展提供助力。

4工程施工难点总结

4.1创造绿道体系

本项目的主要设施是绿道,为了达到最佳的欣赏价值,施工时要科学地根据地形整体走势,运用不同视角产生不同空间围合感的原理,设置道路、塑造地形。综合整治以打造绿色复合绿道、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为目的,以花草、灌丛、乔木相搭配。绿化上按照生物的多样性和本土性进行栽植,以打破原来单一、不均、缺乏的绿化形态,并在景观节点上和沿绿化带上体现出来。努力提高多层次绿化面积,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地带”。

4.2山体造景,力求再造自然,降低成本

为了打造景观的多样性,体现该地的地貌特征,设置地形时力求本于自然、高于自然,通过有效的设置,使得地形本身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色。在建设过程中,力求做到保护现有山体,将自然山水环境空间与人工环境空间有效融合一起,保留原有山体植被,降低项目成本。

第7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杨志峰等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 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1.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1.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力度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1.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1.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2)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3)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4)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5)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6)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7)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心和方向

(1)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城市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改善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生态化”,是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或者说,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中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工业是生态建设的重点,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方向上,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实现达标排放。应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并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多层次利用“废弃物”,把经济生活中传统的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止,即实现清洁生产。在管理上,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2)生态建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建筑体现了以人和自然为本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结点。它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3)发展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建设的保障。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如商业、交通通讯等流通部门保证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同时也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影响。交通的密集和拥堵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饮食服务业造成的油烟及消费过程中严重浪费现象等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重视实体生态产业发展同时,要重视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公益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服务基础,通过新型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生态意识。

(4)绿色消费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消费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促进和制约关系。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引导消费者向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向发展;二是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置,提倡“绿色生活”;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倡“绿色家园”;四是提倡适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

4 选择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

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1 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带来环境负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1)新加坡、南韩、我国台湾、我国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ANIES~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ASEAN-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4)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4.2 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

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4.3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参考文献

[1]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2):21-231.

[3]黄肇义杨东援1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59-661.

[4]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7):5-111.

[6]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251.

[7]国家发改委1“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4).

[8]李赶顺,张玉柯,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9]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8.

第8篇

一、存在的生态问题

受客观发展阶段和从业者主观能力素质的影响,当前生态园林实践中存在着生态价值偏低、功能性缺失、效益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生态园林建设和景观生态化的进程,需要大力加以解决。

1.建筑景观 一些建筑过度景观化,加大了优质建材消耗量,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加剧山体、河床、植被、土壤破坏和水土流失程度,采掘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粉尘等造成大气、水体二次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绿色建筑技术水平还不够高,节能环保等问题还大量存在,景观建设耗材的生产、内环境冬季保暖和夏季降温等耗能骤增,带来温室气体排放及环境辐射、有毒气体释放等问题。建筑建材老化后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难以有效回收,容易污染土地和水源,还没有真正形成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

2.山水景观 一些喷泉、瀑布、人工湖等大部分山水景观依然使用生活用水,用后直排下水道,未实现综合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一些绿地灌溉用水粗放,缺乏足够的节水措施。部分硬质铺装滥用,导致河流堤岸护坡被水泥覆盖,丧失了湿地应有的天然自净功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机制。

3.植物配置 一些地方为追求效果,大面积铺植娇贵的草坪,既要耗用大量水资源用以浇灌,又要增加人工机械经常修剪、除杂,甚至用化学除草剂造成环境污染。有的建设者不惜重金采购深山老林大树,既造成原产地树木保有量降低,破坏当地群落小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又影响树木本身的生长生存,往往使树木难以适应新环境而生长不良或死亡,高成本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和目标。在引入新品种方面,一些地方单纯以生存温度或生存纬度作为引种指标,漠视光照、降水、海拔、环流等其他因素,未经驯化就引植,实践效果不佳。此外,引植过程容易带入传染性病虫害等生态问题。

二、加强生态园林建设建议

1.植材选配多样化 植材是生态园林景观最重要的要素,是促进景观生态化的基础,多样化可提升稳定性,并提升生态化的性价比。因此,植材选择应特别注重以乡土植物为主,兼顾形态、色彩、芳香等感官效果和生态作用。配置方式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特征,合理地将乔、灌、花、草、藤等因地制宜地配置,形成复式稳定的群落结构,与其他要素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协调。通过不同特性的植物配置,形成立体垂直的多样化生态空间环境。

2.正确利用动物因素 动物和微生物是平衡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部分动物已融入城市,逐渐形成新的食物链。微生物不仅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还可有效地将许多废弃物处理成可利用资源,同时,也是一些流行疾病的帮凶。因此,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对这一要素的把握,使之成为良性生态循环中的关键一环。

3.重视应用水土因素 土壤是基本载体,地形是主要骨架,水体是生态灵魂。不同地形可提供不同的小气候环境,对园林风格、建筑布局、植物配置、景观效果、小气候和给排水工程等有重要影响。水体可划分为静水和动水,静水包括湖、池、塘等,动水包括江河、溪流、瀑布等,可统称为湿地,其生态价值最高,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净化水源、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在生态园林建设中,需重视应用水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