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2 09:32: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修路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见陈新志书记,很难让人一下子把山区“村官”的称呼套到他的身上,在记者的印象中,山区的村官大都是那种穿着随意、风尘仆仆、一脸风霜的人。而陈书记,一脸的儒雅之气,一身整洁得体的服装,举手投足之间透着绅士风度。看上去更像一位学者。
采访是在一个小餐馆里进行的,陈书记自始至终一直面带微笑,话语不紧不慢,逻辑性很强,说到每一件事,都是条理清晰,像是提前背讲演稿一样。也许,他的工作就是因这种细致、缜密的思路,而做得出色,做得稳固。
随着交谈的深入,陈书记的“特别”进一步在记者眼前明朗化,他是一位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文官”,是一位以身作则的“实干官”,难怪村里人说,柳树王村只有陈书记能领导,因为大家都服他。
陈书记本是一位出色的商人,十几年前,凭着自己的超前眼光,在乡里开设了第一家品牌服装专卖店,红火的生意让他有了不少积蓄。接着他又在村里建起了第一个养猪场,事业进一步做大,成了村民眼中的能人。2001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陈新志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也就是从这一年起,柳树王村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口号妇孺皆知,可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当时村里唯一一条通往乡里的土路已承载了几代人出行的脚步。村民们对这条“干天路过一身土,雨天走过两腿泥”凹凸不平的土路早已怨声载道。可村里苦于没钱修路,村民也只能是抱怨一番而已。陈书记说,既然自己做了村里的“领路人”。就要让村民走上一条通向富裕的光明大道。于是他召开村民大会,讲修路的重要性、迫切性,讲修路的具体计划安排。在经费短缺情况下,陈书记亲自带领村民挖沙石、抬土方,甚至把自己一手经营起来的店面也交给别人去打理,通过全村群众共同努力,几个月下来,一条3公里长的沙石路修成了。自此,柳树王村的村民们称这条路为“公路”了。
建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前提,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教育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可许多地方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上学难仍是农村的主要问题。柳树王村原有的一所小学,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造的土木结构的瓦房,早已成了危房,学生上课的课桌仍是泥土砌垒的案子。对此,陈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3年,他用半年时间,跑县里、去乡里,积极争取资金,寻找帮扶单位。功夫不负有心人,县水利局终被陈书记的精神打动,主动出资,帮助村里建起了一所全乡一流的小学。新建的学校占地四亩多,二层楼房,22间教室,围墙、花坛、操场、教学器材等一应俱全。村里人都说,陈书记的助学办学功劳,子子孙孙都会记住的。
架桥。原来在村里土路的尽头有一条环村的小河,河上没有桥,村民出村都要趟水过河,如果遇到下雨天就更加危险。曾发生过小孩子在雨天趟水过河溺水而亡的悲剧。陈书记在村民大会上又一次作出了让村民振奋的决定:架桥!有了上次修路的成功经验,群众积极性更高了,陈书记更是以身作则,早出晚归和村民们再次奋战在改变生活的一线工地上。三个月后,一座水泥结构的小桥联通了村里村外的“公路”。由此,村里人买来了摩托车,因为他们可以脚不沾土、腿不湿水地直驰村外了。
引水。安全饮水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障。柳树王村由于地质原因很难打井,且打浅井引出的水咸涩难咽。村民们长期都是靠饮用这种咸水生活的。2004年,陈书记再次为全村人带来了惊喜。他疏通各种关系,筹措资金、寻找专家、勘测地形、查验水质,筹资一万多元,为村民打了一口30多米深的水井,并建了水塔,架了管道。自此,全村10D0多口人终于饮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论文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而公路建设事业也逐渐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十一五以来,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技术也在不断扩大、改进和完善,但是随之而来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以及结合实际提出了改进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一些新思路新想法,以供参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建设不仅在城市大举兴建,也在广大农村地区迅速开展起来,交通便利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能够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近些年,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喜人,但是从大的范围看来,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农村地区公路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一、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状况及收支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生转变,公路建设也从以前的国家财政全权包干向多元化资金筹集方向转变,现在农村公路建设的筹资渠道非常多元化,有国家拨款、社会集资、企业注资等等。而渠道多元化也带来了财务管理和收支方面的混乱问题,许多部门对于资金的管理认识不够全面,只对自己的资金负责而没有全局意识,整个资金的收支情况缺乏一个统一部分进行协调管理,从而造成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财务状况和收支状况混乱问题十分严重。
(二)管理监督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步骤一般是先由发展改革委员会审批建设项目的建设计划和申报材料,然后由交通管理部门对公路的实际建设进行业务方面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公路建设作为政府行为,建设业主一般都是公路项目的所在地政府,地方政府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对设计施工的具体事务进行负责。虽然从环节运作方面看来,比较有调理,部门内部都做到了权责分工,但是就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而言,还是缺乏统一部门进行领导疏通,从而比较容易出现在环节衔接方面的问题,引起沟通不畅,从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材料保管问题
对相关人员材料、项目资料的管理保存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属于基层建设,建设业主也基本是由各乡镇领导和村委会成员组成,加之几层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公路建设相关业务较不熟练,而且在思想认识方面也存在缺陷,并且几层领导及人员的调动也比较频繁。以上种种原因就造成了材料保管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如项目资料无故遗失、人事档案无法查实等等,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二、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考
(一)科学规划设计、宣传、资金筹集
1、把握科学规划的原则
1.1实事求是的涉及公路建设方案
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就是加快农村当地的经济发展,方面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所以在设计建造公路时,应该充分考虑项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质和地形条件,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1.2注意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古迹,不可喧宾夺主
在建设公路时,要充分注意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古迹的保护,不可未建公路先搞破坏,这样不但起不到带动经济增长的目的,反而会造成当地人民的反感情绪,对工程建造造成消极影响。
1.3申报和建设,要讲实际,权轻重
在制定规划建设方案的时候,不能只搞形象工程而不顾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能改建的地方,绝对不重复建设,要重视质量而不可把外观看得太过重要。在设计时,要严格遵守“经济适用、经久耐用、安全畅通、利于环保”等原则。在申报建设项目时,要抓主要问题,不可一窝蜂的上。要根据实际条件而定,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可对农民群众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公路建设要讲实际、重重点,合理有序的进行发展。
2、认证做好农民群众的动员工作
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受益者是农民群众,农民群众也是公路建设的主体力量。建设公路,首先要把农民群众的工作做通。要广泛积极的进行宣传,从而调动起广大群众的修路积极性。同时要把政府修路的决心落实在宣传当中,要让群众相信政府的建设力度和决心,也让广大群众了解用实际行动改变生活条件的重要性。
3、坚持筹资筹劳的多样性
3.1解放思想,发挥多元化筹资体制的优越性
通过国家投资、地方积极筹资、社会广泛集资、银行贷款融资等方式,来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现象。
3.2积极发动群众投资投劳
再发动群众投资投劳方面,必须坚持自愿、公开、量力而行的原则。切不可因为修路而对群众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要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发动群众投入到公路建设中去。
3.3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修路
公路建设可以带来无限的经济发展空间,在公路修建过程中,也可以放开思路,用公路建成后的经济利益吸引广大企业和个人参与到修建当中来。比如公路两边的绿化权和路边资源开发权等等,都是吸引投资的好点子。这样,不仅为修路筹集到了足够资金,也同时为建成后的经济开发提前铺好了路子。
(二)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力度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组织和管理力度尤为重要,各县、乡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并且把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合作与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研究解决方法。对筹集的资金要排专人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调度和及时调度。质量管理方面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落实工程建设的质量检查管理。确保建设的快速高效,同时保证施工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树立建设优秀典型,并做好大力宣传。
(三)积极建立公路建设质量检查制度
1、实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制度
工程质量是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该建立“企业自检、政府监管、社会监理、群众监督”的四级保证制度。在竣工时应实行“项目法人初验和交通部门竣工验收”的验收方法。
2、建立科学规范的公路建设管理方式
将科学的公路建设管理方法引进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建立监督管理体系。让质监站、建设办、监理单位各司其职,严格监督。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认真处理,限期整改或返工。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把好材料进入关、施工工序关、工程监督关、现场管理关和工程检测关等“五个关口”,把质量监管落实到位,认真消除质量通病。
3、严格控制进场原料质量
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就是进场材料的质量。加强质量监督更要加强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管理。要做好对水泥、石灰、沥青等购进材料的合格检测。要做好对工程各项目如路面压实度、石灰含量等方面的质量指标检测和控制。
结束语
农村地区要发展当地经济,离不开公路建设,公路建设要发挥应有效用,就离不开加强公路建设管理,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公路建设管理还存在着许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相信通过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必然能够找到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真正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和管理方法,从而真正发挥公路建设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国家整体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熊昌华.城市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2010.(5).
一、贫穷地区农村公路建养资金来源
(一)农村公路资金来源
税费改革,导致我国众多交通规定费用如养路费等费用取消,由国家相关税务部门统一进行燃油税等税费的征收,作为财政资金纳入国库。政府对于公路的修建费用则多取于公路规费,而税费改革后交管部门则无权利对资金进行管理与应用,因此该项制度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我国地方政府对于配套资金的投入。
(二)贫困地区补助现状
现阶段,我国对于一般地区农村公路修建资助标准为20万元/公里,而贫困地区则为25万元/公里。但实际修建一公里路至少需要35万元,每公里差额为15万元。对于贫困地区,其财力状况只能满足于自身温饱问题,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公路建设,更不用说达到配套资金的标准。正是由于传统的一刀切政策,
对于拨款制度的规定需要在资金配套的情况下才可实施,因此该类现象的无限循环导致我国贫穷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问题凸显。
(三)面临困难
我国贫穷地区受自然因素、资源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等多因素影响,财政收入水平低导致该地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完善,教育卫生体系等设置缺乏健全性。导致这一因素的原因多由于经济问题造成。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与养护也多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公路建设恶性循环,影响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贫困地区农村公路投资主体与问题探究
(一)农村公路投资主体
公路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设施之一,农村公路建设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属社会公共产品范畴,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公路建设投资主体已有严格规定。《公路法》第八条规定,县乡两级政府承担县乡级农村公路的建设、维护的主要任务。由于我国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社会环境等基础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因此对于贫穷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相关部门应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其具体情况之上实现对公路的高效建设。农村地区政府机构在对于配套资金的筹集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导致农村地区的公路修建较城市或其他地区较落后,城市与农村地区公路修建两极化问题严重,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打破“马太效应”,我国地方政府应获得我国中央政府财政倾斜,逐步打破两极问题,促进农村公路建设高效发展。
(二)农村公路问题研究
1.资金匮乏。我国农村公路在建设初期,由上级政府进行资金拨付,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采取“凡建即补”政策实施公路修建,然而,上级建设资金只有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才能实现拨付,但对于我国贫穷地区而言,资金配套问题突出,难以有效实现,因此阻碍农村公路建设,影响地方发展。
2.自然环境恶劣加大修路难度。我国贫穷地区多为山区、高原等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因此该类复杂的自然环境导致贫穷地区的修路难度进一步增大,且加大投资成本。
3.农村公路难以满足发展需求。贫穷地区的公路多以土质结构为主,只有行政村达到了“村村通”标准,大多数自然村出行仍然是个问题。现有的农村公路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多部分地方因为路不通,造成农村多数农产品滞销,难以与外界达到良好信息交流,无法得到最新的发展信息,导致经济水平难以提升。
4.缺乏养护意识。农村公路建成后便面临公路养护问题,但由于贫穷地区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得足够资金对公路进行高效养护,且公路建设人员养护意识淡薄,无法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养护,导致公路年久失修,路况逐渐较差,最终无法通车。5.公路等级低,无法抵御外界自然侵害
贫穷地区资金有限,多数公路在设计时与建设时期其强度仅满足一车通行,桥涵构造物及防护设施设计标准也无法满足通车较高需求,功能不完善和抵御自然灾害差等问题。
5.安全性问题严重。农村公路一般只通行政村,而居民应用公路多为土路基山路,不利于出行且安全无法保障。
三、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养资金解决办法
(一)拓宽补助范围,增强补助标准,提升支持力度
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针对贫穷地区发展现状提升补助标准,对各区域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国家级贫困县可逐步减少直至免除贫困地区地方配套资金,差额部分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承担;同时地方政府机构也应建立完善的增长机制,提高配套标准,解决资金问题。
(二)设立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
2009年至今,我国财政部及交通运输部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实施“切块下达”,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以“凡建即补”为主,发达地区资金配套快因而导致公路修建速度也快,对于贫困地区而言缺乏公平性,根据上述情况,中央应当适当调整车购税比例,扩大交通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优先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将资金进行统一账户管理,应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三)转变责任主体,建立农村公路建养长效机制
农村公路修建现行原则为“谁受益、谁建设,谁受益”,该类修建原则并不适用于贫困地区公路建设,贫穷地区农村公路在建养时期责任主体应由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共同承担,尤其是中央政府,应在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无法筹集状况下进行资金全额拨付。
(四)促进养护管理,建立稳定养护资金渠道
贫穷地区共存公路失养问题严重,因此对于这一问题,国家应将养护资金纳入转移支付范畴,设立专门的养护资金账户,中央及省级财政对贫困地区养护资金进行拨放,地方政府进行统筹管理与应用。
设立专门的养护机构,安排专门的农村公路管理人员,负责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聘请专家对公路养护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技术与理论指导,实现高效养护。
(五)加强监督力度,严格实行监督考核
地方政府应将公路建养工作管理直接纳入政府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各级政府对公路养护的高度重视;同时明确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对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贫穷地区农村公路建养问题是现阶段国家应重视的重点民生问题,增加监管力度,不断促进农村公路使用效率及质量的增加。
1994年,石顺国外出打工,4年之后就当上了广东中山市某变压器有限公司的行政主管,月薪4000元,还管吃管住。同时,他还花30多万元在中山市购买了一套新房,计划把家安在中山。
石顺国的家乡铜仁地区石阡县甘溪乡,是国家级贫困乡镇。面对家乡贫困的面貌,面对乡亲们贫困的生活,石顺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个时候,乡党委和省扶贫工作队的领导找到石顺国,邀请他回乡带领乡亲们建设家乡。2004年春节,石顺国毅然放弃中山市丰厚的工作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家乡。
回乡伊始,石顺国被委任为甘溪村建村筹委会主任,2004年4月,石顺国全票当选甘溪村村委会主任。2006年9月,石顺国又被组织上任命为甘溪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
要想富,先修路。甘溪村31个村民组,除通乡公路两旁的7个组外,其它24个组全部不通公路。交通,成为制约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石顺国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理思路、定目标,拉开了甘溪村治穷致富的序幕。
修莽溪河吊桥和栈道。是甘溪村人的夙愿。石顺国上任后,立即向省扶贫队求助。在他的努力下,扶贫队不仅解决了12.5万元资金,扶贫队副队长常绍明还亲自设计了建设图纸。工程开工后,为了提高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石顺国自己掏钱,每天都要打几斤酒,买几包烟放到工地上。让工人们解疲御寒。他不仅掏了近千元为群众买烟打酒,就是工程队付给他的500元劳务费,他也用在了桥的建设上。通过一个冬天的努力,吊桥、栈道终于建成,趟水过河终于成为历史。以此为契机,全村掀起了修路。到2008年底,全村31个村民组全部通车。
2006年冬,石顺国抓住县委“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的机遇,发动村民抓住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茶、林下套茶、荒山植茶。同时,为了保证茶产业的良性发展,他请来技术员,搞好技术规划,并建成了群堡山、仡侗林、姜坡、寨面山四个茶叶基地,以示范种植拉动散户发展。短短3年时间,就将全村茶叶面积发展到4000亩,成功培育出了后继支柱产业。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县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建设农村公路的良好机遇,不仅加速了国、省干道的建设步伐,而且争取实施完成了黄瓜园—江边、江边—姜驿、老城—羊街等通乡水泥路和油路工程,同时启动了一大批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新项目,延伸了通乡公路,使元谋交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延伸,干线公路路面等级逐步提高、县乡公路油路化步伐明显加快、村组通达能力逐渐改善、县域客货运流量大幅度增长。截止4月底止,我县地方段共有在职工11人、临时工4人。列管县道10条207.647公里,乡道44条379.967公里,村道161条422.519公里,公路大中小桥梁27座1309.38延米,涵洞417道,列养的农村公路总里程为1010.14公里。全县除凉山公路正在进行部颁四级公路路基升级改造外,其余乡镇都通一条油路(或水泥路),县乡公路通畅率达到100%,全县78个行政村通等级公路达76个,通达率达97.4%,全县共有20户以上的自然村649个,公路里程2358.71公里,已通达494个村1565.2公里,还有117个村793.5公里未通达。在已通达的农村公路中:水泥砼路面117公里(其中:县道58公里、乡道13公里、村道46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99公里(全部是县道:元大路29公里、姜驿路26公里、老城--羊街—花同44公里),简易铺筑路面(含弹石路面)164公里(其中:县道54公里、乡道76公里、村道34公里),未铺筑路面633.4公里(其中:乡道290.9公里、村道342.5里)。铺筑路面公路里程合计380公里,占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的38%。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管养路段公路养护质量逐年提高,公路路容路貌逐年改善,得到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及公路沿线群众的好评。
二、加强领导建立机构
为建立符合元谋县农村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在县人民政府成立元谋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我局又成立了由县交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地方公路管理段、路政股、财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元谋县交通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领导机构,负责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由于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长效养护机制
为切实加强我县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根据《元谋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及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等有关文件精神,我局组织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全县农村公路进行检查和抽查,对检查和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并按要求限期进行整改。11月22日—24日,州交通局组织对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查评后,11月30日至12月3日,我局又组织了由县交通局分管领导、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和路政人员为成员的考核组,对全县十个乡(镇)管养的农村公路进行考核,考核按照日常养护、公路养护机构及体制建立、机制运行、规章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通过检查考核,各乡(镇)能按照《责任书》的要求逐一落实,从行业层面层层签订责任书、合同书,逐级分解落实责任,明确管理养护的任务目标和奖惩措施。在具体工作中,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逐级签订责任书,村委会与养路员签订合同书,进行严格的量化、考核和奖惩,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落到实处。群众对农村公路养护的积极性也日益提高,养护质量较上年度有明显改善。基本树立了“人民公路人民养、养好公路为人民”的思想,元谋县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不断提升。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养护措施,从而较好的解决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失管失养问题,确保我县1010.14公里的农村公路级级有人管,条条有人养。
1—4月,我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共采备养护料3858立方,清理疏通公路侧沟110公里,铲除路肩边坡杂草32500平方米,备弹石380立方米,修补弹石路路面360平方米。投入小修保养资金19.05万元,出动养护机械86台班,运输车辆238车次,投入人工891个工日。今年3月份,按照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安排,地方段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排查出的危险路段作调查设计,选定位置组织施工,利用养护大中修结余资金在尹羊公路危险路段设置安全防护墩374个,总投资达7.1万元。全年计划投入水毁大中修工程资金131.86万元,现已完成92.3万元,预计在今年雨季前工程可全部结束。
今年“2&8226;25”地震发生后,我局立即进入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抢险保通灾区农村公路,并按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抢修平安村委会至寨子山村3.5公里的通村公路,以保障救灾物资的运送。
县地方公路管理段组织工程机械于3月1日进场施工,3月13日完工,历时13天抢修通了寨子山小村的公路,及时解决了当地灾民恢复重建中运送物资困难。此次抢险救灾中,共投入挖机一台、50装载机一台、农用运输车一辆,皮卡车一辆,人员128人次,投入资金10万元,其中:灾区公路保通投入资金1.9万元,抢通寨子山小村公路投入资金8.1万元。元大公路由于受“7.09”、“8.30”地震灾害的影响,加之近年来车流量和超限车辆增多,导致部分路段路基、路面和附属设施受损严重。在州交通局和县际油路指挥部的关心、支持,于3月28日,由县地方公路管理段投入资金34.17万元,对元大公路部分路段路基、路面和附属设施进行修复完善,预计5月28日工程可全部结束。
1—4月,我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定期组织对生产、生活用房、机械、车辆,公路养护进行安全检查,安全宣传、教育、学习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保障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公路安全标志度施齐全,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四、加强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的管理
随着公路使用年限增长、车流量增大及雨季水毁等众多因素,我县辖区农村公路出现不同程度损坏现象,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我局安排技术人员对需要大中修的农村公路进行实地测量,并根据设计预算结果,报州交通局审批后组织实施。我县上报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大中修建议计划68个,建议计划投资224.4153万元,3月26日,州局以楚交路()4号《关于下达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实施计划的通知》下达我县大中修计划资金131.8629万元,其中:县道60.7369万元,乡道58.5001万元,村道12.6259万元。
计划下达后,我局严格按照《省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规定(试行)》和《省交通厅关于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严格执行养护技术规范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在工程监管中,认真落实《州交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监管的通知》(楚交路5号)精神,切实落实质量责任终身制。同时根据《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省补资金应全部用于养护工程,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之规定,我局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委托审计局对拨入的省补资金进行审计,省补资金没有发生挤占和挪用的现象,做到了专款专用。
五、认真筹划组织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示范点”和“示范路”创建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根据《州交通局转发省公路局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示范点和示范路指导意见的通知》(楚交路〔〕8号),精神,我局拟从6月开始,在全县实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示范点”和“示范路”创建活动,单独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比。同时,突出管养亮点,正在研究制定《元谋县农村公路(县乡村道)示范点、示范路实施意见》,要求各乡镇选择农村公路重点路段,每年完成10—20公里“示范点、示范路”的创建任务,山区乡镇要完成5—10公里“安保工程”的创建任务。以“示范点、示范路”活动为载体,检查督促管养工作,使农村公路的面貌焕然一新,使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
六、加强公路产权管理
为维护公路路产路权不受侵犯,路政执法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对农村公路进行巡查,对占用、利用、破坏公路等行为依法处理,全年累计公路巡查905公里,38人次,发放《公路法》、《路政管理条例》宣传材料300余份,立案查处路政案件10件,结案10件,索回公路赔、补偿费2880元,依法收取公路占用费9752元,签订开设岔口协议书3份,收取开设岔口赔、补偿费9800元,有效维护了公路路容路貌及路产路权的完整。
七、存在的问题
今年来,尽管我县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州的要求和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乡(镇)对道路的需求认识不一。山区迫切希望尽快将道路修建好,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养护积极性高,而坝区由于道路条件相对优越,养护积极性相对较差。
二是农民爱路护路意识差,乡村修路、建房时随意在公路上开口取砂石料,损坏路基边坡问题时有发生,农机具损坏路面问题大量存在。在公路上堆放建筑材料及垃圾等现象普遍存在,路容路貌脏、乱、差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许多损害路产的问题由于得不到举报而不能得到补赔,有些乡村甚至隐匿路政事件。
三是对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重建设轻管养的思想依然十分严重。没有树立起“建设是发展、管理养护也是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只想着要求交通部门多修路,没有考虑如何管理和维护修好的道路,导致对农村公路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不到位,主动性不强。
四是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认识不清。认为修路、管路、养路都是交通部门的事,没有认真学习《元谋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和《元谋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目标责任书》,不明确乡镇和行政村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的责任,导致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不到位,主动性不强。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
1 农村公路建设推进中主要存在问题
1.1规划性缺乏,随意性大。
县乡道路以及通村公路的路线中都有这个问题。农村公路线路规划应该以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布置,以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以服从于生产力布局,城镇体系规划和综合运输格局为宗旨,构建“承上启下、集散疏解、内联外接、运行可靠”的公路网络体系。然而在具体实施中,新建和改建道路大多根据以往的道路基础修建而成,缺乏整体规划,随意性较大,线路的走向、线型、结构和功能不尽合理,技术性能差。线路线型技术等级的确定往往不经过专家论证,综合评价,常常行政领导说了算。结果是导致一些线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差,道路的技术性不强,规范执行不严,安全性、舒适性差。
1.2工程存在标准执行不够严格、施工操作不规范、重主体轻附属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路肩宽度不够、不密实、不成坡,不利于排水;有些路段的护坡不处理,以致局部冲刷严重,板块下掏空,影响道路正常使用;路肩宽度不够,又不设会车道,车辆不能交会;路面板块旁直接做排水沟,行人行车都有安全隐患;混凝土路面不设胀缝或施工缝处理不规范,盛夏时板块膨胀拱起,发生行车事故;混凝土路面伸缩缝不进行灌缝处理,雨水下灌,产生唧泥、啃边、乃至断板;混凝土路面压纹深度不够,抗滑性能差;不设交通安全设施,或设置不合理不规范,存在通行安全隐患等。
1.3全保障配套措施不到位,交通安全事故频发。
由于多数农村公路是在自然形成的毛路基础上改造建设,很少或者没有考虑通车安全质量。线形条件差、急弯多、视距不良;缺少路肩,又未设汇车道,会车困难;依沟傍河而建,高填土路段多,没有防护措施;靠近城乡人流集散地,行人行车频繁,人流车流混杂;是普遍现象。而另一方面,路面质量的改善,交通机动化水平提高速度快,导致运营车速显著提高、交通参与者更为复杂,在道路的结构、线形等技术指标都没有得到改善,又末配置足够的安全设施的情况下,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大大降低了农村公路的使用效率。
2 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养护资金来源的难题
农村公路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线路多、里程长、分布广、密度大等特点,传统的县乡公路养护办法和政策远远落后于新的公路发展形势。长期以来,农村公路建设重建轻养是个普遍的问题,固然是由于对养护重要性认识不足,但究其根本问题还是由于养护资金没有来源。建设资金的筹措已是十分困难,养护资金的筹措再无潜力可挖。如果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跟不上,必将导致农村公路失管失养,群众集资修路的血汗钱就会付之东流。不能搞好养护工作,势必造成农村公路前修后坏,发挥不了其应有作用,老百姓得不到实惠,修路的积极性也会被挫伤。
2.2建设技术低水平带来的养护问题。
农村公路的等级一般较低,参加施工的队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机械化程度低,土技术、低水平的施工队伍占农村公路施工的大多数。加之农村公路本身的勘测、设计水平不高,建设质量很难保证,势必也增加了养护的难度和投入。
2.3养护专业化、机械化难以实现。
专业化养护,不仅指的是队伍的专业化,而且还包括养护作业内容上的专业化。随着国家养护运行机制“退事改企”改革改策出台后,道路的养护管理和生产相剥离,实行养护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现在的养护公司为生存不能不追求经济效益,在“重建轻养”偏颇指导思想仍然得不到纠正的今天,更多承接建设工程不失为养护公司一项明智的选择。施工一旦紧张,技术人员紧缺,直接削弱了养护工程的技术管理力量。
通过这几年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已是面广、线长、量大,县道上现有的路政管理机构已难以及时处理路障和损坏道路行为。一些载重车辆为了逃避收费站,从农村公路上绕道行驶,对农村低等级的公路,尤其是四级公路的损害是巨大的,而县级公路路政管理覆盖不到这些道路。因为此类情况较多,有当地群众自行组织上路拦截行驶的重车,或设置路障,既不安全又不合法。
3 应对的措施及办法。
3.1坚持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有序推进建设进程。
农村公路建设目前主要靠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入,县、乡镇、村财力较弱。筹资能力有限,基本无力投入的现象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和贫困地区尤为突出。农村公路又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必须要综合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等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路线方案和路桥技术指标。农村公路建设仅由交通一家来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力量,科学规划,分布实施,坚持量力而行、持续有序地推进。
3.2 建立完善的养护机制,推行专业化养护。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养护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公路投入运营里程的增多,需要养护的路面养护工程。多年来公路养护改革一直在进行,一直在摸索,现在农村公路建设的新形势,又带来了新课题。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所产生的地域影响,对等级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竞争进行养护的农村公路,可以采用干支搭配、建设、改造养护一体化捆绑招标。在统一管理体制下实现管理模式多样化。
3.3 要重视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
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死亡率和特大事故的发生率,为保障行车安全提供良好的公路环境。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是一项有着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民心工程,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针对农村公路的特点,依据交通事故易发或多发地点、类型及危害程度,以现场交通安全诊断和典型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为基础,结合线路段的实际情况,形成适合农村公路特点的节约型有选择的设防安全技术标准以及系统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体系,采用交通工程全技术措施,治理交通安全环境,以达到预防事故、降低事故率、减少死亡率、提升农村公路安全可靠性与服务水平。同时必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在环保、景观灯方面的协调,真正达到安全、节约、环保、优化、美观的效果。
结语: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制定的新的政策、方针,还要靠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更要靠广大的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完善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养、安全运营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体系、培训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具有可持续、和谐、通达功能的农村公路系统。
参考文献:
[1]周毅;县乡公路养护体制改革[D];长安大学;2005年
摘要: 针对农村公路的使用情况和目前养护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提出了适应市场运行规律的管理机制,明确了相应的责任和权利,以尽可能少的养护资源和资金,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公路通行能力及服务质量的需求,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农村公路; 养护;管理
公路在交通运输业中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也促进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为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目前,农村公路的重要性已经被我国各级政府所认识,并且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里程增加,技术等级提高,路面状况改善,农村公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农村公路的使用极不规范,以及县际和农村公路的养护项目分散,涉及面广,基层和一线技术力量、管理力量都比较薄弱,在养护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较多,资金投入也受到限制;再加上养护管理部门的设置还不完善,乡镇又没有养护机构,致使乡镇道路养护管理脱节,以至大量道路毁坏,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阻碍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快建立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积极筹集乡村道路养护资金,加强对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领导,对加快农村交通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现有养护管理体制的弊端
1.1 农村公路分类及特点。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通乡及乡际公路)、乡道(通村及村际公路)和村道(通组公路)。纳入专业化统一管理的农村公路:一般县、乡道全部列入管养,村道中部分列入;纳入乡、镇、村、组进行管理的其他乡村公路:主要指未列入专业化统一管养的农村公路,包括各乡镇场至城区、各乡镇场街道之间、各乡镇场街道至外县市、各乡镇场街道至管理区、村及其内部的油路,占农路通车里程的50%以上。与干线公路相比,农村公路具有线形较差,路面等级相对较低,且农用车及机具多、轴载较轻、车速慢等特点。农村公路在使用中存在着行车严重不规范的现象,在路肩上行车、停车的几率相当高;普遍缺乏有组织的管养,或者基本无人管理,处于无序使用状态.另外,农村公路相关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
1.2 现行体制的主要弊端。
目前,我国的公路管理机构,既代表政府担负着公路管理的行政职能,同时又承担着公路养护、施工、设计等生产任务,是政、事、企合一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是生产按计划安排,经费按人头划拨,大锅饭、铁饭碗、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十分严重,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种厂、站、库和设计、施工、养护等生产性单位,都依附于各级公路管理机构,长期依靠吃养路费过日子。这不仅影响了公路的管理,也影响了生产单位的积极性。
1.2.1 人浮于事,效益低下。近年来,各地由于重复设置机构,扩充人员,特别是由于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工资福利基本有保障,加之大锅饭的体制,使公路系统的人员急剧增加。且有工不出或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比较普遍,生产效率低下.再加上农村公路项目分散,不受重视,因此,长期处于无养护状态,服务质量低下。
1.2.2 公路养护部门即道班形同虚设。农村道路处于一种无人管养状态,再加上使用不规范,“三无”(无牌照、无行驶证、无驾驶证)车辆较多,造成了农村公路的提前破坏。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及当地农民修路的积极性,给农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1.2.3 缺乏专业的养护技术队伍及高效率的机械养护设施。基层养护部门没有相应的高素质的养护技术人员,道班工人仅仅了解砂石路面的养护,对于沥青类、水泥类路面的常见病害不能处治,甚至连养护材料也不具备。这种情况与现有农村公路养护的需求极不相称。近年来,农村公路的路面等级在逐步提高,油路、水泥路越来越多,急需与之相匹配的养护技术人才及设施。
2 养护体制改革
2.1 农村公路养护应走市场化道路。
我国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以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多年来,这种体制较好地发挥了中央和地方投资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在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已经对新形势下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改变目前公路养护生产单位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以提高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也有利于公路管理机构从生产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对公路改善、大中修、绿化、水毁专项修复等适宜于市场竞争的养护工程,要逐步推向市场,实行招投标,以促进养护工程市场的发育,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2 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处。
在县里成立办事高效,人员精干、面向社会的新型农村公路管理处,对列养的农村公路进行调查,负责监督并调控全县的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按照“宏观管住、微观放开”的原则, 由农村公路管理处进行统筹规划,提出养护项目,面向市场进行招标;制定政策、提供服务、对养护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监督。改变目前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的公路管理现状,保证农村公路的及时养护。
2.3 设置齐全的交通标志,加强管理。
应在陡坡急弯、与铁路交汇等危险路段设置警示等交通标志。同时,要杜绝“三无车辆”,加强宣传,培养全民保护道路的素质,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养路职工子女住宿所
中午12:30,我们到达山南地区公路局。局办公楼很气派,然而,它旁边院子里的笑声,立刻把我们牵引了过去。原来是“山南地区交通局养路职工子女上学住宿所”的孩子们放学后,正在享受饭前时光:有个小男孩转着呼拉圈,小小的腰身扭来扭去,那个圈就绕着他满身子跑;两个孩子在打羽毛球,五六个孩子抢着捡球,还有的追跑笑闹,女孩们则斯文地说着悄悄话。
看见我们这些脖子上满挂相机的人进去,孩子们立刻围过来,特别是我们的数码相机每咔嚓一张,就能立刻回放给他们看,令他们新奇极了。每照一张,大家一个个回看一遍,“呵呵,这是我!这是我!”小手在显示屏上戳来戳去的,全然不听劝阻。
“给我照一张!”
“给我照!”
“再来一张!”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小小的显示屏前一堆脑袋,过了一拨又是一拨,有的小孩干脆紧靠着我,从头看到尾,一遍又一遍。我想,这样子太辛苦,就跟他们商量,我有一个更大的显示器,可以把照片放得更大,看得更清楚,不过,要接电源。孩子们立刻张罗着,找来了他们的“大哥”阿旺次仁。阿旺次仁其实也就是在上初二的学生,不过,他有辅导员房间的钥匙。
我从车上把笔记本电脑拎下来,孩子们帮我插上电源,脑袋又挤挨到一起,溜溜圆的眼睛紧盯着电脑屏上出现的程序变幻,那些性急的直嚷:“怎么还不出来?”我边操作,边讲解,孩子们听的那份认真,让我很后悔不曾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照片一张张放大出来,孩子们又是一阵惊喜,相互指认着,我在这,你在那的,大胆的就问:“阿姨,您能不能给我们洗出来呢?”得到我的承诺,他们立刻咧嘴笑了(回京后,我确实给他们每人都冲洗了一份,不过,一直没有寄出,因为想着等他们的采访登出来,连杂志一起寄过去)。
铃响了。
“阿姨,我们要吃饭了。”
“好,多吃点,阿姨再给你们拍一些。”
几十平米的大饭堂里,摆着十多张圆桌,北墙是一排消毒碗柜,孩子们从那里取出自己的碗筷勺子,再到东边的窗前排队打饭。菜是四菜一汤,有炒鸡蛋、青椒炒肉丝、白菜,汤是西红柿蛋汤。主食是米饭。饭菜是孩子们自己点,告诉掌勺的老师就行。吃不够,可以再添。
我问一个男孩,“为什么不要炒鸡蛋?”他说,“天天吃鸡蛋,不好吃了。”又告诉我,“我最喜欢青椒炒肉丝。”
据胡所长说,住宿所一共有142个孩子,全部是地区养路职工的子弟,他们年龄从6岁到17岁,在山南第三小学和山南一中上学,从一年级到初三都有。孩子们的伙食标准是每天每人9元,地区交通局、养护段和父母各出3元。所里配备了一位辅导员,专门负责辅导孩子们的功课,3位生活老师为孩子们洗衣服、被子,每天上学放学,低年级学生由生活老师接送。这样,父母们可以放心工作。
莎布公路
莎布公路指的是扎塘镇至莎布村的一条农村公路,位于扎囊县吉如沟内,平均海拔3780米。2003年由山南地区公路局立项,公路全长27.557公里,路基宽6.5米,路面宽4.5米,全线有小桥5座,涵洞67处,过水路面910平方米,浆砌挡墙10842.36立方米。当年7月开工,年底建成。由于这条路的终点东西莎布村此前一直只有一小段骡马道,公路修通后,当地900多村民不仅从建路的投劳中收入到一笔现金(沿线农牧民共投劳45000工日,施工机械25000台班,总共得到162万元劳务工资),还从此解决了看病就医难、出外经商难、子女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这条路就被大家称做了莎布公路。
我们在扎囊县与管交通的西绕副县长会合,驱车前往莎布公路。出县城不久,车子就猛烈颠波起来,看看前后,哪里有公路的痕迹?陪同的自治区公路局农村处詹处长说,她们上个月刚来过,亲眼目睹了雨季泥石流、水毁的过程,“这个地方的泥石流怪得很,我们修路的时候都修了涵洞,过水路面,可它就是不从你给它留的地方走,非要把路冲个稀烂。”水过了,路没有了,还到处都是沟壑,没有大机械,靠铁锹和人力根本修补不了。
在我们快要散架的时候,车子在吉如乡政府前停下来,站在乡政府大门外的莎布公路上,西绕县长开始跟我们聊天。
詹:莎布公路是专为东、西莎布村修的通达工程,还有沿线几个村的通畅。这个情况,西绕县长你更熟悉。
西绕:这条路27公里,从县城到莎布,去年建的。
问:施工队是县里的?
答:桥梁施工我们是请的专业队伍,县里没有,其他涵洞、路基路面,都是我们当地老百姓。
问:一天多少工钱?
答:我们这里平均20元。最高25元,最低不低于20元。咱们这边,修路对老百姓来说就是致富。老百姓最关心的一件大事,就是修路。无论到哪个地方,你去问老百姓,你现在急需、最想解决的是什么?最急的首先是路,有了路,他就提到电,然后其他,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这几年从国家到区县,对乡村道路的建设都特别重视,咱们全县现在只有阿扎乡和3个村不通公路,其他的都通了。
问:多少人口呢?
答:不通公路的阿扎乡是2300多人。
詹:阿扎乡在江北,在雅鲁藏布江北。
西绕:我们去年上了阿扎公路,解决了从渡口到乡里的一段。为什么修路是老百姓最欢迎的呢?没路不方便呀,现在路通了,每天都有4趟车进出(吉如)。
问:他们每天的收入增加了吗?
答:现在这边有到拉萨开店的,有开小卖部的,大的有3家,一年收入上万,十几万,做氆氇生意的话,那就还得有个几万。
问:您是说他们自己拉到拉萨去卖?
答:不是。我们扎囊县老百姓每家每户都织氆氇,但有的规模太小,有的一年就织个几卷,他不可能拿着这几卷到拉萨去卖。这边有几家专门收购,到拉萨去卖;有的他自己在家里加工,有的到拉萨去加工。
问:他们可能在拉萨也租了店铺?
答:对。
为了让我们实地了解当地的支柱产业――氆氇编织,西绕县长与计委主任嘉措决定请我们沿莎布公路上行,到沟里去看一家手工作坊。县长的车虽不及我们的好,我还是请求搭乘,为的是继续访谈。
西绕:产业调整结构后,我们扎囊县的特色经济,一个是旅游,第二个是油菜,我们与人签了年产200万斤油菜籽的合同。
问:200万公斤?老百姓种吗?
答:刚开始就有些难,人家不相信,种了油菜以后,我吃粮食怎么办?油菜到时候没人要怎么办?后来市场油菜价格一涨,一斤一块五、一块六。
问:青稞多少钱一斤?
答:青稞是七毛多嘛。老百姓一算帐,种青稞一年一亩地收入多少,种油菜籽一年收入多少,现在他们都会自己调整,不需要咱们统一给他们安排。
问:他们有的还在地里种了土豆,
答:对,土豆也是他们特别喜欢种的。莎布那个地方,以前手扶拖拉机看不到,路都没有,买车干什么?去年修路后,几个月当中,老百姓买的手扶拖拉机就有六七台了。
问:他们买了做生意,也可能参加这些公路工程?
答:对。现在我们县里头关键也是路的问题,路要是解决了,就什么都好说了。咱们地区,像隆子县建水库,国家项目都批了,资金也到位了,到目前没动,为什么?路不通。路不通,它就没办法把那些机械啦,材料啦拉进去。
问:咱们这边有没有这样的国家项目?
答:暂时没有。这几年降水稍微好一些,山上都能看到一些绿色了,以前的话,一点都没有。现在国家注意生态,老百姓也知道生态植被保护的重要性。这里不通路的时候,老百姓的东西全部是背上去。我们去勘测时,老百姓听说是为修路来的,都很高兴,把家里酥油茶啦,肉啦,都拿出来,围着我们,请我们吃喝。他们说老都老了,这辈子连车子都没见过,收割也好,打场也好,还是原始的那种,拿木棍打。那些有路的地方,今天上午收割,下午就可以打场,都是一两天的事。这边时间就长了。我说,以后就好了,下一步咱们这边就热闹起来了,一个是这条通乡的路要修了,再一个是通县的,莎布到琼结、莎布到错那。听说几个县的公路都从莎布过,他们越发高兴,又请我们喝青稞酒,那天我们都喝醉了。
问:没有老百姓觉得你修路占了他的地吗?
答:没有没有,绝对没有。如果把房子、树、耕地规划进去了,都得给拆迁费、赔偿费。
开手工氆氇作坊的伦珠家离公路还有两里地,我们只能走着去。路基下河沟里的树木下部全都穿上了衣服,我又起了好奇。
问:那些树是怎么回事?
西绕:他们栽的嘛,怕牲畜破坏,就给它们全包了起来。
嘉措:这说明他们生活还是很富裕,连树都给穿上衣服了。哈哈哈(齐声大笑)
伦珠家是一座典型的藏式两层建筑,大概建成不久,或者主人忙于生意,无暇修饰,墙面、屋宇、门窗、木梁基本都是原色,没有完成那些雕画工程的楼房,看上去就少了气派。院门左侧有一个三石灶,周围堆满红、黑颜色的石或土颗粒,西绕县长说这是氆氇“染房”,院子里有一个磨粉机,一辆手扶拖拉机。跟着西绕县长,我们沿木楼梯爬上二层,手工作坊里操作的声音立刻充满了耳鼓。不过,伦珠妈妈的纺机和她跟前筛子里那些五彩缤纷的工业绵线阻住了我匆匆前行的脚步。她的纺机与我小时候妈妈用的别无二致,不过,太简陋了。那些绵线与氆氇原料相差甚远,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样一个山村小作坊?嘉措帮我向老阿妈提出质疑,阿妈解释说,这些线是专门用来缝边的,现在年轻人讲时髦,这些绵线颜色艳丽,比土染的氆氇抢眼。她的工作就是把一捆捆的绵线倒到线轴上,姑娘们好缝织。我为她照相,她指指牙齿,让我注意。照完给她看,看见自己的缺牙并没露出来,老人开心地笑了。
里面的工作间里有6台织机,2女1男正在飞梭走线。伦珠家共有11口人,4个小孩,2个大人常年在外做生意,其他人农忙之外就在家织氆氇,运到拉萨卖。家里到处堆的是氆氇,其中有几卷像呢子一样特别薄的白氆氇,据西绕县长说质量最好,市场上一卷能卖到1000多元,除掉成本每卷能赚到五六百元。那些杂色或者黑色的,稍微粗一点的,只能卖五六百元一卷。每卷20多米长。伦珠家每年有六七万块的纯收入,2003年被评为扎囊县的致富能手。
伦珠家所在的吉如村有80多户,500多人口,西绕县长说,像伦珠这样的自己加工自己出售的情况,村里不多。地区旅游局在村里设了专门的加工点,村人大多是为这种定购加工。现在人们都很喜欢穿用纯毛织物,氆氇纺织就成了扎囊的支柱产业。全县每家每户都织,但多为一家一台织机,规模不够,县里准备搞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加工厂,除生产氆氇外,再在深加工上做文章,不仅做现在的旅游包,还得开发其他产品。
这当然是件再好不过的事。
扎朗公路段
扎朗公路段成立于1964年9月,位于山南地区扎囊县扎塘镇折木村境内、雅鲁藏布江南岸、省道101线K141+980米处。海拔3400米,离拉萨142公里,距泽当44公里。
听段长索南卓嘎介绍,段里现有养管职工223人,其中在职职工106人、退休117人;另外有待业青年76人,其中长期临时工33人、其余可季节性安排工作。负责管养公路437公里,其中三级柏油路120公里、四级砂石路117公里、季节性保通路200公里。段里拥有各种养护机具47台(辆)。其中东风自卸车7辆,东风货车1辆,小车5辆,装载机3台,挖掘机1台,推土机2台,养护综合车1辆,压路机2台,拖拉机13台,250型拖拉机1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