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2 09:32: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第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特点;施工组织;测量

1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 1 总体特点

1) 工期跨度大、季节性施工不可避免。因考虑项目的综合效益,施工周期一般定为2 年左右。

2) 高层建筑对材料、设备、人员的运输安全要求高。

3) 深基坑开挖。高层建筑均会考虑高效率的利用空间,地下一般设有停车场、超市、各种设备储藏间等,因此基坑开挖深度大,地基处理复杂,基坑支护难度大,材料耗用多,对成本和工期有较大的影响。

4) 大部分高层建筑的施工均在市区进行,施工用地紧张,场地有限,需要根据现场材料、机械的需求量合理组织安排,减少库存量和机械占地,尽量采用商品混凝土,确保整体施工场面的顺畅。

5) 高层建筑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混凝土用量大,模板型号多,钢筋连接密集,因此控制好混凝土及钢筋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6) 材料品种多、安装工期长。垂直吊运设备、各种材料均需提前预定或者订做,以便供应商能及时供应,并且在结构施工阶段,合理安排插入其他工序,穿插施工、流水作业,确保施工工期。

7) 高层建筑中的标准层占整个主体工程的绝大部分,设计结构基本相同,首层标准层施工完毕后,便可有效的组织逐层流水作业。楼层多、工作面广,可充分结合时间及空间开展平行流水及立体交叉施工作业。

8) 涉及政府及地方单位较多,现场施工工种多,施工环境多变,必须精心组织,加强集中管理。

1. 2 施工测量特点

1) 影响因素众多。影响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因素主要有: 设计图纸、施工工艺、施工环境以及测量仪器的精度和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目前,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的美观和多功能,多数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复杂,给测量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因基础刚度小、楼层多、重量大,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沉降就越大,各部位的沉降差异也越明显。

2) 精准度要求高。高层建筑测量精度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施工的质量。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测量放样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受力,如果施工过程中测量误差较大,不仅仅会影响建筑物后续工作的施工,增加工程的成本,并造成外观缺陷,还会影响各功能的使用,比如电梯间楼层垂直度直接影响电梯的运行,更严重者将导致整栋高层建筑受力结构的改变。

3) 施工测量难度大。因高层建筑支撑柱多,结构奇特,异形构件多,作业条件差,架设仪器困难,间接增加了测量过程的转站,且空间位置随着楼层的加高不断变化,俯视或仰视测量增多,造成测量的累计误差越来越大,增加了施工测量的难度。

2 高层建筑物施工的控制措施

2. 1 施工组织控制

1) 根据施工地区的气候特点,制定符合气象条件的施工进度安排。

2) 2) 每周召开项目部会议,提前安排下周工作和工程进度情况。

3) 做好施工预案。施工单位应结合设计图纸、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合同要求等编制合理、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和管理方案,用方案指导整个项目的施工。

4) 按规定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任何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对水电设备,特别是电力设备,专人管理。

5) 现场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布置的场地合理布置,材料、机械规范堆放,严格控制楼面板堆放物的层数和重量,以免对未完成成型的楼层构成质量隐患。

6) 施工基础时,基坑深、土石方工程量大,较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除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支护方案外,还要加强现场的跟踪排查。

2. 2 施工测量控制

1) 测量仪器及方法。a. 定期校正测量仪器,规范使用仪器,减少仪器误差。b. 制定统一的、科学合理的仪器操作规范,减少不同操作人员引起的误差。c. 调查了解,建筑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对施工测量的不利因素,并制定与之相应的施工测量方案。d. 多点测量,相互对比校正。如高程传递可同时引测三点,并用水准仪抄平比对,相互校正。e. 选定合理的测量点,减少换点次数。f. 保证总误差在规范要求内。

2) 主要部位施工测量控制。a. 高层建筑垂直度的控制。一般采用内测法,即在建筑物外轮廓线内设置测量控制基点,通常设在+ 0.00 楼面。浇筑每层楼板时,在对应位置留设孔洞,由此层层进行传递。某楼层轴线测设时,在测量控制基点架设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直仪) 向上发射垂直激光,在该楼层预留孔洞处放置有机玻璃板,接受激光光斑,由此测定该楼层轴线基点,再依据由此测设的若干基点,测设出该楼层所有轴线。b. 剪力墙精度测量的控制。测量时要根据轴线放样出墙的精确位置,用墨斗弹出边线,然后再引出墙体的控制线,做明显的红色标记,为了精确度和起到复核的作用,每个房间的标记不得少于三个( 三点一线) 。c. 门、窗位置的测量控制。每层楼主体施工完成后,用经纬仪在垂直方向测出门、窗的竖向中心线,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定出洞口顶、洞口底的水平标高位置,用钢尺横向量测出竖向边线及横向边线,用墨斗线弹出,用此办法检查门、窗洞口尺寸的精准度。d. 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前面已经说过,电梯井位置测量的精准度直接关系到电梯能否顺利运营,在施工过程中,井底弹测出控制线和电梯井的中心线,控制线需距离实体30 cm,并用明显的红色标示,在施工上一楼层时,均以井底的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为准,放出每层的控制线和中心线,并引测到墙面上。

3)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和要求。a. 观测点的选址,首先要考虑点位安全不受扰动,所以沉降观测点应在工程建设中预埋,如果采用后期植入将难以保证观测点的牢固稳定,更无法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b. 观测点要求精准度较高,现场布设时观测点顶部必须是突出的半球形,顶部用十字刻线。并且一定要与支撑柱或者墙体等保持一定的工作距离,方便仪器的架设和测量,一般埋设在外墙面,高出水平面1 m 左右。c. 观测点的位置要有一定的垂直空间,方便垂直方向的置尺,并且还要保证有较好的通视条件。

结语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城市建设中,随着众多高层建筑的建设,建设人员在高层建筑方面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各种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运用,使得高层建筑的机械化程度及施工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我们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对原有的技术加以改进,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有效总结,为高层建筑施工贡献自己的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 姚先成. 建筑工程控制质量[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古代高层建筑技术已有辉煌的历史,主要表现在塔式建筑上。现在的高层建筑已处于第二个100年,由于各国大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土地有限,促使建筑物向空间发展;与此同时,工业、建筑技术的发展又为高层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建设方对建筑物的功能、质量要求日趋增高,使得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变得日益重要,抓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能够大大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增强自身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及主要技术问题

1.1 高层建筑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

高层建筑平均每栋建筑面积12000m2左右,单位占地面积上工程量增加很大,而且涉及的建筑单位以及施工人员数量众多,尤其是在一些特大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中,往往是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不同部门需要经常进行相互协作,因此施工的准备工作繁多,对材料、配件、设备等的筹备比较复杂繁琐。

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一般都在两年以上,都要经历雨季或者冬季,为加快进度,扩大施工面积,大多采用多工序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的方式,和机械化施工的方法,故增加了施工难度。要想缩短施工周期,就必须充分利用高层建筑中的空间和时间的优势,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

1.2 基础开挖深度大,处理技术较为复杂

一般高层建筑基础随着高度增高而加深,城市施工又无条件放坡开挖,因此基坑支护结构工程量大,特别是周边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城市道路,对支护结构的强度、位移变形都有很高的要求。另外在一些地质环境相对较差地区,可采用的施工方法有很多种,如何选择正确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性、施工周期和造价都有巨大的影响。

1.3 空中作业高度大,安全隐患多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随着建筑物高度增高垂直运输量增大,通过高空作业进行很多设备、材料、人员等的运送,对垂直运输设备的高度、运量、安全可靠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高空作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在进行高空作业的时候,必须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并充分考虑高空作业的安全、防火、水电、通讯等方面的问题,避免高空坠物现象的发生。

1.4 新技术、新工艺多,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

在高层施工中,由于建筑本身的复杂性和现代化,新的技术、工艺、设备的采用对施工技术人员、工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高层建筑正向外形复杂化、功能多样化、结构类型复杂化的目标不断发展,对施工工艺和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在具体的实施构成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孰知当前高层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时做好施工方案的详细策划,保证工程所需材料的质量和技术的可靠性,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

2.1 施工前的技术管理

在高层建筑施工前进行技术管理是确保整个高层建筑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对于施工前的技术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1 施工地区调查

对即将进行施工的地区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材料的采购、运输及质量状况,现场的水电供应及周边环境,商品混凝土供应的实力及质量,建设单位供应材料、设备等问题,切实落实好建筑所需的材料、设备、手续等等,以确保工程可以如期开工。

2.1.2 施工方案的确立完善

对整个施工设计的图纸进行会审,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情况,结合地区调查的情况,对于整个施工方案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其针对性和可行性,对于出现问题的部分要及时进行修改。

2.1.3 施工技术交底

由设计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交底,项目部对于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主要任务是使工作在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充分的了解整个工程的技术特点、施工工艺以及施工当初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使工程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2.2 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当中的技术管理,主要解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控制等。

2.2.1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

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根本,所以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必须要做好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为此就应该建立一个施工管理的保障性体系,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范和施工设计的操作程序来进行施工,施工管理人员按照整体的操作规范严细监管,严格抓好工程的质量,杜绝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人为不按照规章操作而发生事故的可能。

2.2.2 定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就决定了整个管理水平的好坏,所以必须要对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促使他们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发掘引进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从而有效地保证施工技术管理的质量,保证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延续和提高。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基层的作业工人多数都来自农民工,这些农民工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对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清楚,对先进的设备使用不合理,从而造成原材料浪费,设备的损坏,甚至是发生质量问题和事故。

2.2.3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体现了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学习掌握施工技术新动态,开动脑筋,实行小改小革,及时总结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效果,推陈出新,使技术管理工作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2.2.4 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设置水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安全事故,其造成的危害也更加的严重。所以就必须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设置水准,使之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系数,打造出质量更高的高层建筑。

3、结束语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贯穿于施工实施全过程,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关乎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呈现及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上述各项工作,而且还要与其它诸方面相辅相成、协调一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将有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施工当中,施工技术管理要做到与时俱进,从而技术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超高层 建筑施工 特点新进展

超高层建筑指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

近几年,我国的超高层建筑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总体建设水平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甚至有的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桩与深基础、地震区的超高层建设、无黏结预应力技术等方面,已经跻身国际领先水平了。

1.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超高层建筑结构超高、规模庞大、功能繁多、系统复杂、建设标准高,致使其的施工的特点鲜明。

1.1基础施工困难

超高层建筑工程的基础一般埋深比较大、工程量多、施工复杂和难度大、作业环境差、技术难度高。如某省电信广场工程地下6层,基坑周长288m,开挖深度约22m,开挖面积约5360m2。基坑施工场地狭窄,建筑群遍布周边。

所以,需要针对周围的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出有效的基础施工方案解决施工中的难题减少基础施工的难度和费用,保证施工工期。

1.2高空作业多

由于超高层建筑高空作业条件差、工作面狭小、施工难度大,人力难于有效运输施工,所以应该最大可能地使用施工机械,使垂直运输体系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垂直运输体系作为超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运输手段,必须安全高效,才能使工程顺利按时的进行。施工时,要合理地选择进行起重运输体系的组合,还要解决好与其他施工机械比如水平运输机械的协作问题。

塔式起重机既能垂直运输,又能水平运输,工作范围大,是高层建筑的关键施工设备。

1.3施工工期长

超高层建筑工程量大、施工复杂、系统复杂,工期一般都会比较长,有的工期甚至达到几年时间,这就不得不面对不同的气候、日照等环境条件的制约,给施工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上海金茂大厦于1994年5月10日动工,1997年8月28日结构封顶历时三年多。

2.超高层建筑施工新进展

2.1GPS在超高层建筑的应用

我国建筑工程常用的测量方法大致有:线锤铅直投测法,经纬仪斜投测法,激光测量法及经纬天顶仪、天底仪竖向投测法。

上面的几种方法有高精度、便操作、高效率等优点,是高层建筑中经常采用的测量方法。但这些方法的实施必须保证通气孔顺畅和排除随着建筑物高度增加出现的风荷载、日照等作用产生的测量困难。与高层建筑相比,超高层建筑高度更大,由于风荷载、大地潮、日照、温差等因素对结构的影响对更大,比如竖向高度变化增大、扭转和摆动更强烈等。这些影响显然会对测量方法要求更加严格,常规的建筑测量法较难达到规范的要求。

采用GPS技术具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GPS定位技术不受气候条件和通视条件的限制,可在任何恶劣的天气下进行定位。在传统的测量方法中,常因通视而影响施工布置和施工工期,而用GPS定位不要求通视。因此,不需要改变施工布置,从而可保证施工进度。GPS技术长于动态物体的定位,建筑物摆动周期和摆动规律用传统方法是无法解决的,但采用GPS技术却很容易实现。此外,GPS技术测量速度快,劳动强度小,不会产生误差积累。

2.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对于一般混凝土工程而言,使用年限大约为50-100年,但是很多工程在10-20年后有的甚至在9年后,即需要维修。这对于造价昂贵,维修难度很大,使用年限长的超高层混凝土来说,这些问题是不允许出现的。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普通混凝土所完成的过程的耐久性不能满足要求,是混凝土材料本身的问题。高性能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其它不同的性能,比如高强度、耐热、防水、可喷射等等。这也为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提供了更加有效便利的条件。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使材料的性能和施工性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这对超高层建筑、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对于超高层建筑施工而言,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使施工的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1994年在“东方明珠”电视塔工程上,一次将C40混凝土泵送到350m高度;1997年在金茂大厦工程上,又一次将C40混凝土泵送到382.5m高度。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是传统混凝土的重大突破,同时对节材、工程经济、节能、环境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2.3钢结构安装技术

我国的超高层建筑一般400m以上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混凝土结构体系,400以上建议采用的是钢结构体系。现阶段,我国正在积极推广应用钢结构体系,200m以上的钢结构体系可以使抗震的强度增大建筑使用面积有效的扩大等等。

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构件体积大、形状差异大等特点,对施工技术和施工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在施工时结构的施工计算分析和施工误差调整的精确与否,对施工进度快慢和质量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在各施工方案实施前,对结构施工进行软件的虚拟计算分析,可以防止安装施工时发生较大的误差,由此可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如,大连世界贸易大厦(原云山大厦)作为综合性超高层建筑,地下4层,地上主楼50层、裙楼10层,标准层层高3.18m,建筑物总高度242.1lm,总建筑面积10万m2。塔吊的布置、型号、数量选择,结构构件的选取和安装的顺序步骤都进行了严格分析审核。

钢结构安装作业面广,构件的现场运输和起吊区设置受场地限制。在结构构件吊装时,一般需要多台塔吊同时进行协作。塔吊的设置,不但要计算好各塔吊的使用面还需保证其有效利用率。在多塔近距离的协作施工时,为保证安全顺利,必须预先分析计算所有构件的安装角度位置、连接方式等。

钢结构施工技术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倾斜钢柱安装稳定性控制,钢板剪力墙的吊装与安装,伸臂桁架高空拼装精度的保证等。

结语 ;

在超高层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中,与其他一般的高层建筑相比有更高的更多的要求,因此随着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工程施工技术也会不断的取得相应的新的进展,如超高层建筑的建筑体积质量大。对基础工程具有很高的要求。对此,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学松.超高层建筑与机械化施工.建筑机械化,2009(06)

[2]何登前.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四川建材,2009.12(6)

[3]叶可明,范庆国,胡玉银.上海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新进展.建筑施工,2006.6(28)

[4]施红兵.全钢结构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2008-4(30)

[5]钱大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势.建材工业信息,2003(04)

第4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basic construction speed, concrete quality is good, the founda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structure can have a big impact on cost, s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must have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施工中主要的材料,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应该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能够符合相关的标准。 除此之外,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成本以及工期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一、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与其他工程建筑相比无论是在工程设计上还是在施工技术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为:

1、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较深:要想充分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必须着重解决高层建筑的结构问题,而修建地下室无疑是目前为止最佳的解决方案。但是,在向地下深挖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地下渗水等等,不仅仅给施工过程带来了困难,同时延长了高层建筑的建设周期,直接影响建筑公司的经济效益。

2、高层建筑的工程量较大。高层建筑的工程量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部分施工形式都属于高空作业,技术难度加大;所要进行的工序较为繁多;建筑的周期较长,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一般的高层建筑周期为两年;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机具设备较多;同时,其施工成本较高。

3、高层建筑的施工组织要求较高: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其功能繁多。因此,高层建筑的施工组织要求较高。同时,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涉及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多个系统,施工组织配合较为复杂。

4、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较高: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较高,尤其体现在施工材料的高标准上。因为,高层建筑对主体结构和立面装饰的标准要求很高,所以对材料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在施工时必须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

5、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量大:高层建筑还具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在进行空中作业,施工空间狭小,高度过高,致使其垂直运输量大。其中主要包括对工作人员的运输、设备的运输以及建筑材料的运输等等。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呢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他有效措施。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2、 建筑工程混凝土的科学配制措施

(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科学配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加快模板周转,加快施工速度,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3) 混凝土配合比

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

3、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原材料计量控制,搅拌机要配备水表,禁止单纯凭经验和感觉调整用水量的做法,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禁止拿铁锹随意添加,对砂石料应坚持要求每次过磅称量,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的体积称法,另外还应对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是否离析等进行抽查,在较大的工程中,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站,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证。

4、混凝土运输的质量控制

运输设备的选择: 混凝土的运输设备要选用能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 运输能力与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能力相匹配的,不得采用机动翻斗车、手推车等工具。运输路线的设置:要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塌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 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

5、混凝土入模的质量控制

按照两侧腹板同时对称灌注的方法,保证层与层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 混凝土下料高度不得大于1m ,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 ; 当大于2m 时,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0℃。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

6、混凝土浇捣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作业必须经监理人员验仓合格,并取得准浇许可证方能进仓作业。 振捣顺序从底层开始,逐步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振捣质量和混凝土密实。 在振捣过程中,避免早振漏振欠振超振。

7、混凝土拆模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拆模的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 。对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和棱角不因为拆模而损坏方可拆除。对承重模板达到规定的混凝土设计标号的百分率后才能拆模。

8、混凝土养护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对混凝土采用定期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暴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 。在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前采取有效保湿养护措施养护2周以上,且确保混凝土获得75% 以上的设计强度。 养护结束后及时回填。

总之,混凝土工程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方针,做到纵向全过程、横向全系统、意识全方向、时间全控制的质量管理要求。再辅以必要的技术手段,结合运用多种督查手段、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使用功能,外表美观大方。

参考文献:

[1]李培良.刍议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J].商品与质量,2011,7.

第5篇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特点;施工技术;工期

前言

随着城市常住人口的增多以及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房屋建筑高层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其对于缓解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层房屋建筑对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更要注意对施工技术的选择和把握。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具有高空作业多、工期长、造价高等特点,使得传统的房屋施工技术不能直接应用,需要针对高层房屋建筑自身具备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1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特点

1.1 高空作业多

高层房屋建筑本身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这无疑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高度的增加,各种建筑材料、机具设备和施工人员需要向高处输送,这无疑增加了施工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高处作业时要做好各种洞口、临边的防护工作,既要防止出现施工人员高处坠落的安全事故,又要防止高空抛物造成对地面人员的打击伤害。

1.2 工期长

高层建筑结构相对复杂,例如基坑开挖深度更深,还要涉及支护、降水等工序,而且基础和主体承重构件一般都为大体积混凝土,用料多而且管控严格,再加上物料、机具等的输送路径较长。因此,一般来说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工期较长,可达到一至两年左右,在这期间还会遇到季节的更替、恶劣天气的影响等,给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麻烦,可能导致工期更加延长。

1.3 基坑深度大

为了将高层房屋建筑的自重和其他荷载均匀传递给地基土,使房屋建筑整体上均匀沉降,并抵抗高层房屋建筑在水平方向上的荷载(如风荷载、地震力等)、增强建筑结构稳定性,需要将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很深,因此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能否实现安全使用功能的前提,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基坑深度一般都在5m以上,随着房屋建筑高度的增加,甚至可达20m以上,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发生塌方等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1.4 工程造价高

由于基坑开挖土方量大,基础埋置较深,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支护和降水,为保证房屋建筑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的量很大,因此相应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数量相对庞大、工种多样,再加上现场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量较大,产生的费用较多,因此导致工程造价较高。

2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施工技术很多,由于篇幅原因文章只以具有代表性的钢筋连接技术、预应力技术、基坑支护技术等做为讨论重点。

2.1 钢筋连接技术

钢筋的连接对于保证高层房屋建筑质量至关重要,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混凝土主要主要承受荷载压力作用,而钢筋则用来抵抗结构内部拉应力的作用,随着人们对高层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中钢筋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针对不同种类的钢筋以及不同施工部位的钢筋来说,其连接技术的选择也有较大差异。当前钢筋连接的方法主要有焊接、绑扎连接以及机械连接等,对于非承重部位、不承受动力荷载的部位可选择焊接、绑扎连接的方式,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节约施工成本;而对于承重部位和承受动力荷载的部位来说由于钢筋直径较大、受力复杂,一般必须用机械连接的方式,如套筒挤压连接等进行钢筋的连接,当前这种钢筋连接方式已经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2 深基坑支护技术

高层房屋建筑的基坑深度一般在5m以上。因此,不适合放坡开挖,只能采用带有支护结构的中心岛式开挖、盆式开挖以及逆作法开挖等,在开挖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使基坑侧壁具有一定的侧向刚度从而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根据基坑岩土性质、周围环境情况、开挖深度等条件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技术。当前最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有锚杆支护、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水泥土搅拌桩、土钉墙、逆作拱墙等,目前我国在对深基坑支护的选型、施工等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已经较为成熟。

2.3 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就是对钢筋预先施加一定的拉应力,使之抵抗混凝土的裂缝,并且使构件具备更大抗冲击力的一种技术,目前预应力技术在一些高要求的房屋建筑中已经得到实际应用。预应力技术包括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和后张法预应力技术两种,先张法就是在浇筑混凝土以先对钢筋施加拉应力,待混凝土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放张;而后张法则是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埋置钢筋套管或在钢筋外表面涂剂、包覆塑料膜等,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凝固后再张拉钢筋,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包括有粘接和无粘接两种,其中无粘接预应力技术被认为是更有前途的技术。

3 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3.1 推广建筑施工新技术

当前我国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能够满足房屋建筑的各项基本要求,但在诸多方面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应当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充分学习并与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施工新技术,使施工过程更加安全、快捷,并使房屋建筑更加牢固、耐久、美观,满足各类人群对房屋建筑的高标准使用要求,使我国的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逐步与世界接轨。

3.2 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

将各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相结合,可极大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在施工之前将工程中涉及到的各类参数输入到计算机软件中,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将整个施工过程模拟出来,判断建筑施工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有助于管理人员从整体上把握施工流程,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修改,减小实际施工的损失,有利于安全、进度、质量、成本等各项目标的实现。又如利用传感器技术,将传感器埋置于建筑结构关键部位,如易发生形变、裂缝等部位,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里表温差过大、基础不均匀沉降以及渗漏水等即可及时报警,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排除质量问题。可见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4 结束语

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较为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功能等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在传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创新新技术,提高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人们社会的发展,而且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命运。在当前异常激烈的建筑施工市场的竞争中,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了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逐渐成为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容。

1.现代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特点

就主体结构的施工而言,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一面。从逐层施工的方法来看,基本相同。但从整个建筑来看,并不相同。主要原因是由高度增高、体量增大,带来了施工的差异。下面就论述高层建筑的施工的特点。

导致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垂直运输工作量大,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垂直运输设备,要建造高层建筑是极为困难的。高空作业多。高空作业要突出解决好材料、制品、机具设备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在施工全过程中,要认真做好高空安全保护、防火、用水、用电、通讯、临时厕所等问题,防止物体坠落打击事故。施工技术要求高。目前国内多层、低层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高层建筑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并逐步发展钢和钢混结构。因此,以钢筋混凝土和钢为主要结构材料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成为高层建筑施工的特色。而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需要着重研究解决各种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装饰、消防、防水、设备等要求较高。

2.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高层建筑的基础,而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质量形成的关键。我国地理环境的不同,使得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有着不同的要求,必须在施工前详细勘察地质情况,制定详细的基础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然而,我国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形势不容乐观,常常由于工期的要求,才环境因素不允许的情况下仍然照常施工,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未能采取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因此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建设优质的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当前形势下,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2.1 基础标高偏差问题

所谓基础标高偏差,指的是基础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出现标高不一的情况。当基础标高过大,对墙体标高的控制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基础下部基层标高不一,在基础进行砌筑时,很难控制其标高。基础标高偏差的问题常常在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出现,基础标高偏差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基础施工质量,所以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

2.2 基础轴线位移问题

所谓基础轴线位移,指的是基础在大放脚砌到室内标高(±0.00)处,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一般而言,此类问题常常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基础轴线位移的发生,会使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受力受到致命的影响。分析其原因,通常是由于在基础施工中,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使得轴线偏差发生,更有甚者,部分基础工程施工中,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到位,施工队伍以及施工车辆对其进行人为的破坏,使得轴线位移过大。

3.高层建筑基础过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3.1 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设计图纸要详细审查

每个建筑工程的施工,都是从设计开始的,对设计图纸的设计质量进行详细审查,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合理性,而且还可以对整个项目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具体的施工中,对设计质量有效的控制,要求项目部专业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要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专业的审查,对建筑施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审定会议上提出,并且,对于项目工程设计部门做出的答复和计划上的调整措施,进行进一步的核查,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对工程设计图纸中的差错进行有效的防止,而且避免了工程施工工期的延误,保证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3.2 明确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职能

另外,针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控制人员,不仅要按照相关规定中的具体职责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而且,要对施工人员的权限进行控制,在具体的项目施工中,涉及到的企业施工职能部门和施工技术人员比较多,涉及到的具体施工管理问题也十分繁琐,比如施工项目的技术问题、工程项目的计划和调度问题、建筑施工所需物资的供应问题,以及项目项目工程质量的检验和安全管理等问题,而所谓工程项目的质量,实际上就是对上述施工管理问题的直接反映,因此,要想提高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要明确从工程项目负责人到具体施工人员的职能,与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的有关管理规定要相互对应,认真贯彻落实。

4.结论

基础工程施工是高层建筑质量控制的关键,高层建筑的地基和基础施工都属于隐蔽工程,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因为基础工程施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加强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意义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1]邓衍康.浅谈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J].中华民居,2010,(11):184― 184.

[2]周振华.谈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0,(16):324―325.

[3]石岩峰,卫宏.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及意义[J].山西建筑,2010,(33).

第7篇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特点;施工

高层建筑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坚固性要求很高。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基础深度也相应增加,因而增加了基础施工的复杂性。大体积混凝土的关键是施工方法、施工技术与措施。如何能不间断地一次浇筑上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并能控制水泥水化热所引起的混凝土升温、降温及收缩各阶段产生的裂缝,已成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

一、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高层建筑中经常用到大体积混凝土,尤其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塔楼基础范围,常设计有厚度达1.5~4.5 m 且面积较大的整体钢筋混凝土承台。这些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与一般混凝土结构不完全相同,要考虑因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变形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通常是以结构断面最小尺寸或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与外表面温差来界定。我国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行业标准中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是:“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混凝土外表面和环境温度差值均不应超过25℃。”

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块体较厚,体积较大。②整体性要求较高,混凝土连续浇筑量大,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较一般混凝土高得多。 ③为减小水化热对混凝土结构的不利影响,当混凝土厚度超过1.5 m 时宜考虑设置水平分层施工。④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是基础混凝土结构(也可能出现在转换层中),大多埋置地下,虽然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但要求抗渗性能较高,因此,既要考虑水化热的影响,又要解决好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问题。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根据基础形式而定,与主体结构的施工相比,大体积混凝土因平面尺寸和厚度大,因此在施工中有其自身的特点。

1、钢筋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一般具有分布密、直径较粗和上、下层钢筋高差大等特点。对于分布密的钢筋,在钢筋绑扎时宜采用卡尺限位的方法,使钢筋网片整齐划一。粗钢筋的连接一般多采用气压焊、锥螺纹、直螺纹和套简冷挤压等方法。在钢筋安装过程中,下层钢筋排放在混凝土垫块上,混凝土垫块间距不大于1.0 m 。钢筋支架应架设在下层钢筋上以防爬水,或与桩基连接在一起或支架下端设置底座。

2、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保证工程结构外形和尺寸的关键,而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是确定模板尺寸的依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常采用泵送混凝土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浇筑速度快,浇筑面集中。由于混凝土的操作工艺决定了它不可能做到同时将混凝土均匀地分送到浇筑混凝土的各个部位,所以往往会使某一部位的混凝土升高很大,然后才能移动输送管,依次浇筑其他部位的混凝土。因此,采用泵送工艺的大体积混凝土模板,绝对不能按照传统、常规的方法配置。应根据实际受力状况,对模板和支撑系统等进行计算,以确保模板体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大体积泵送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我国现行规范中对模板侧压力的公式计算,并取两式中的较小值。

根据计算的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可确定模板体系各部件的截面和尺寸,以作为模板安装的依据。在立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底面立模位置弹好线后,对底面进行抄平或在模板上口弹线或在竖向支撑上做出标记,以确保混凝土表面在统一标高上;模板的拉杆应牢固地焊接在钢筋的支架或钢筋上;模板外侧应增设斜撑或顶紧在支护结构上。

3、混凝土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量大、浇筑速度快、总的浇筑时间长,又要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因此,混凝土的施工应注意以下要点:

(1)合理地进行施工平面布置

确定好浇筑顺序、所需的泵车能力和数量,布置好泵车位置和泵管铺设,以保证施工过程有条不紊。

(2)宜在低温条件下进行

当气温较高大于30℃时,应周密分析和计算温度及收缩应力,并采取相应的降低温差和减小温度应力的措施。

(3)应根据整体连续浇筑的要求

结合结构尺寸的大小钢筋的疏密、混凝土供应条件等选择浇筑方法,有如下三种。①全断面分层浇筑法。全断面分层浇筑,即在整个模板内全面分层,浇筑区面积即为基础平面面积。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浇筑第二层,第二层要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全部浇筑震捣完毕,如此逐层进行,直至全部基础浇筑完毕。这种浇筑方法要求搅拌系统的生产率能满足浇筑量的要求,适用于一般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②斜面分层浇筑法。 斜面分层浇筑,即浇筑工作从浇筑层斜面下端开始,逐渐向上移动浇筑,这时振动器应与斜面垂直振捣。斜面分层也可以视为分段分层、分段长度小到一定程度的情况。斜面分层浇筑,即当结构的长度超过其厚度的3倍时,可以采用斜面分层浇筑。采用此方案时,斜面坡度取决于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浇筑厚度一般为20~30 cm ,震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 ③分段分层浇筑法。 分段分层浇筑,即混凝土从低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就回头浇筑第二层,如此向前呈阶梯形推进。当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时,可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法。其分段的长度主要与搅拌系统生产能力Q、混凝土初凝时间t、结构的宽度B、每层浇筑的时间间隔 T 、混凝土浇筑层厚度 h 等有关。

(4)当基础底板厚度超时1.5 m 时,可考虑分层浇筑

若平面尺寸较大时,可考虑分块浇筑,以减少温度应力和收缩变形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分层和分块均应采取保证混凝土整体性的措施。如设置健槽和后浇带等。

(5)浇筑混凝土前宜在基层面上设置滑移层

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内外约束,滑移层的做法可以采取:在基层上设置沥青油毡;利用防水层上的保护层在早期强度较低时浇筑混凝土;在基岩等基层上铺设级配砂石作为缓冲层。当混凝土垫层上做涂料防水层时,同时起到了滑移层的作用。

(6)根据混凝土泵送时会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振动器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振动器布置在混凝土的坡脚处,以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以保证整个高度上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7)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要认真进行表面处理,以防其表面水泥浆较厚引起混凝土表面收缩开裂。处理的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4~5 h 左右,先初步按设计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再用木蟹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通常宜进行2~3遍。经过12~14h后进行保湿保温养护。

(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采用大流性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一般为1.5~3 h ),经过振捣后的泌水和浮浆易顺着混凝土坡面流到坑底。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尤为严重。解决的办法是在结构四周侧模的底部开设排水孔,使泌水及时从孔中排出。随着混凝土浇筑向前推进时少量来不及排除的泌水被赶至顶端,由顶端模板下部的预留孔排出,或在顶端区域设置人为水潭,将水集中后用软轴泵将泌水排除。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地下连续墙施工是沿着拟建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周边,在泥浆护壁的条件下,分段开挖一定长度的沟槽,清槽后在沟槽内吊放钢筋笼并水下浇筑混凝土,各个单元槽段采用一定的接头方式连接,形成一道连续的、封闭的地下钢筋混凝土墙。地下连续墙的强度、刚度都很大。它既可以作为地下结构和建筑物地下室的外承重结构墙,又可作为深基坑工程的围护结构,档土又防水,由于两墙合一,大大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

一、高层建筑地下连续墙施工特点

地下连续墙已经并且正在代替很多传统的施工方法,而被用于基础工程的很多方面。在它的初期阶段,基本上都是用作防渗墙或临时挡土墙。通过开发使用许多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作结构物的一部分或用作主体结构。

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优点有:①可适用于各种土质条件;②施工时无振动、噪声低、不挤土,除了产生较多泥浆外,对环境影响很小;③可在建筑物、构筑物密集地区施工,对邻近结构和地下设施基本无影响;④墙体的抗渗性能好,能抵挡较高的水头压力,除特殊情况外,施工时基坑外无需再降水;⑤可用于“逆筑法”施工,既将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与“逆筑法”结合,就形成一种深基础和多层地下室施工的有效力法。

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缺点是:①施工技术复杂,用较多的专用设备,因而施工成本较高;②施工中产生的废泥浆有一定的污染性,需进行妥善处理;③地下连续墙虽可保证一定的垂直度,但墙面不够平移、光滑,若对墙面要求较高时,尚需加工处理或另作作衬壁。

二、导墙修筑

导墙一般为现浇的钢筋混凝结构。但亦有钢制的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的装配式结构,可多次重复使用。

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的施工顺序为:平整场地测量定位挖槽及处理弃土绑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拆模并设置横撑导墙外侧回填土(如无外侧模板,可不进行此项工作)。当表土较好,在导墙施工期间能保持外侧土壁垂直自立时,则以土壁代替模板,避免回填土,以防槽外地表水渗入槽内。如表土开挖后外侧土壁不能垂直自立,则外侧亦需设立模板。导墙外侧的回境土应用粘土回填密实,防止地面水从导墙背后渗入槽内,引起槽段坍方。

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拆模以后,应沿其纵向每隔1m左右加设上、下两道木支撑,将两片导墙支撑起来,在导墙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前,禁止任何重型机械和运输设备在旁边行驶,以防导墙受压变形。

三、泥浆护壁

地下连续墙的深槽是在泥浆护壁下进行挖掘的。泥浆在成槽过程中有护壁作用、携碴和冷却和滑润作用。地下连续墙挖槽用护壁泥浆膨润土泥物的制备,有下列几种方法:

①制备泥浆一一挖槽前利用专用设备事先制备好泥浆,挖槽时输入沟槽;

②自成泥浆一一用钻头式挖槽机挖槽时,向沟槽内输入清水,清水与钻削下来的泥土拌合,边挖槽边形成泥浆。泥浆的性能指标要符合规定的要求;

③半自成泥浆一一当自成泥浆的某些性能指标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在形成自成泥浆的过程中,加入一些需要的成分。

制备膨润土泥浆一定要充分搅拌,如果膨润土溶胀不充分,会影响泥浆的失水量和粘度;一般情况下膨润土与水混合后3h就有很大的溶胀,可供施工使用,经过一天就可达到完全溶胀。制备泥浆的投料顺序,一般为水、形润土、CMC、分散剂、其他外加剂。由于CMC溶液可能会妨碍膨润土溶胀,宜在膨润土之后投入。为了充分发挥泥浆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作用,最好在泥浆充分溶胀之后再使用,所以泥浆搅拌后宜贮存3h以上。贮存泥浆宜用钢的贮浆罐或地下、半地下式贮浆池、其容积应适应施工的需要,如用立式储浆罐或离地一定高度的卧式贮浆罐,则可自流送浆或补浆,无需使用送浆泵。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泥浆要与地下水、砂、土、混凝土接触,膨润土、掺合料等成分会有所消耗,而且也混入一些土碴和电解质离子等,使泥浆受到污染而质量恶化。被污染后性质恶化了的泥浆,经处理后仍可重复使用,如污染严重难以处理或处理不经济时则舍弃。泥浆处理分土碴分离处理(物理再生处理)和污染泥浆化学处理。

四、挖深槽

挖槽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挖槽约占地下连续墙工期的一半,因此提高挖槽的效率是缩短工期的关键。同时,槽壁形状基本上决定了墙体外形,所以挖槽的精度又是保证地下连续墙质量的关键之一。

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预先沿墙体长度方向把地下墙划分为许多某种长度的施工单元,这种施工单元称为“单一元槽段”。地下连续墙的挖槽是一个个单元槽段进行挖掘,在一个单元槽段内,挖土机械挖土时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挖掘段。划分单元槽段就是将各种单元槽段的形状和长度表明在场体平面图上,它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单元槽段的最小长度不得小于一个挖掘段(挖土机械的挖土工作装置的一次挖土长度)。单元槽段长度受许多因素限制,在确定其长度时除考虑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外,还应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当土层不稳定时,为防止槽壁倒坍,应减少单元槽段的长度,以缩短挖槽时间,这样挖槽后立即浇筑混凝土,消除或减少了槽段倒坍的可能性。如附近有高大建筑物、构筑构,或邻近地下连续墙有较大的地面荷载(静载、动载),在挖槽期间会增大侧向压力,影响槽壁的稳定性。为了保证槽壁的稳定,亦应缩短单元槽段的长度,以缩短槽壁的开挖和暴露时间。

地下连续墙施工用的挖槽机械,是在地面上操作,穿过泥浆向地下深处开挖一条预定断面深槽(孔)的工程施工机械。由于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下连续墙的深度、宽度和技术要求也不同,目前还没有能够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万能挖槽机械,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用合适的挖槽机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