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2 09:32: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安全生产的风险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当前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保证电力生产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在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通过对风险管理进行较好应用,可使管理水平及质量得以有效提升。所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对风险管理加强重视,并且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在此基础上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以更好开展。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流程
首先,目标规划。在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中,风险目标规划属于首要任务,其所指的就是电力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在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及内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发展一定时期内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目标、重点及政策与措施等相关内容给出具体整体规划。对于完险管理目标规划而言,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对企业内部及外部形势进行准确判断,对组织管理目标进行确定,目标实现的相关方针策略,管理实施中重点措施,还包括相关技术内容等。
其次,风险识别。在风险管理目标计划完成之后,便需实行风险识别,其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属于首要环节,在电气安全生产方面也属于基础环节。对风险识别而言,其功能主要包括在电力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能够可能存在的相关安全风险,并且对风险发生具体部位识别。
第三,风险等级排序。对于风险等级排序而言,其主要就是通过两个基本变量将风险值确定,而风险值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风险发生可能性以及风险发生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风险值越高,则表示风险就越高。在风险等级估算过程中,应当注意风险等级排序所具备价值需要通过比较才能够得到实证,需要通过等级估算所得到具体对象与常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风险等级排序的作用得以具体体现。
第四,风险评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方面,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就是综合性安全评估、风险专项调查以及现场核查等相关内容。利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形式确定评估结果,依据评估结果通过不同方式针对其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电力企业内管理单位进行提醒及预警,从而使其能够及时对风险进行处理[1-2]。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有效应用
2.1系统全面地实施风险管理
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应当使风险管理在各个领域内贯穿,使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及全面性得到较好保证,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有效预防得以较好实现。在风险管理中应当积极实现全员参与,避免停留于形式层面,风险评估小组内成员能够代表每个专业、行业及阶层,避免出现片面情况,风险管理手段应当保证全面,对于不同级别风险应当选择不同管理手段。此外,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其系统性,对于各个领域及环节风险管理均应当保证实行各个方面相关操作,避免由于缺乏统一计划而导致管理措施无法实行情况出现,最终对管理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此外,为能够使风险管理系统性得到更好保证,还应当使风险管理及生产管理进行有效结合,使两者形成统一整体,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电力生产中风险的有效控制。
2.2转变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理念
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属于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很多电力企业领导及管理人员对于风险管理仍缺乏充分重视,风险管理理念仍旧比较落后。所以,在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对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加强认识,与电力生产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风险管理理念不断进行更新,从而使其能够符合时展,在全面控制安全生产及系统培训员工的基础上,使员工职业素质得以提升,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积极构建系统性监控平台。另外,在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依据实际管理情况准确评估风险管理水平,对于错误风险管理方法应当积极改进,在此基础上使风险管理的预防监控作用得以更好发挥,使电力安全生产能够得到更好保障。
2.3在风险管理中需结合实际生产情况
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为能够使风险管理效果得以更好发挥,不但要注意遵循系统性原则及全面性原则,还应当使风险管理及实际电力生产情况进行密切结合,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风险管理理论及经验在实际生产中得以更好应用,才能够使风险管理效果得以最大程度发挥。另外,在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当与一线员工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对于一线员工诉求应当认真倾听,对于员工意见及建议应当积极听取,从而保证风险管理与事故类型积极作业方式实行有效结合,从而保证风险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最理想效果。此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应当依据实际工作情况及工作进度适当调险管理内容,从而使风险管理能够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使风险管理得以持续改善,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好保障[2-3]。
3结语
在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较好应用风险管理模式也就十分必要。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在掌握风险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方式对风险管理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使其作用得以更好发挥,使其能够得到理想理想的成果,保证电力生产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军.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20):129-130.
[2]杨昌能.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5(15):105-106.
【Abstract】 Power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national power supply, and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electric power are related to every aspect of life, therefore, electric power safety production needs special atten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afety production. This paper will expround the necessity of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hidden dangers in the process of power production, and then explain how to introduce th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into the electric power safety production.
【P键词】风险管理;安全生产;实际应用
【Keywords】risk management; safety production; practical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147-02
1 引言
众所周知,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操作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操作违反相关规定就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损失。因此,电力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落实安全风险体系,使相关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作质量。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是电力部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防患于未然,是电力企业安全体系管理中必须遵循的第一要义。国内电力行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生产的安全性,这就需要电力企业拥有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和重大事件应对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电力企业在危险管控和电力检修上取得重要的突破。这使得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得以降低,实际上,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行是一个长期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2 风险管理应用的必要性
安全风险管理是一种风险管控机制,在预防安全事故,减少安全意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生产工作的方方面面,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是立业之本,十二五以来,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越来越强。所以电网输配能力必须顺应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与气候综合,比如台风、雷电等灾害天气,都会威胁到电源、电网建设任务。[1]
3 电力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电力生产是一项专业性、危险性的特殊工作,需要极高的风险意识,相关操作流程也需要严格遵守。但是,当前国内有很多电力企业均没有相关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3.1人员风险意识较低
部分工程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和懒惰情绪,工作步骤是“能省则省”。导致操作不规范,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国内的案例多数是因为人员风险意识薄弱进而造成事故。
3.2 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检修人员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部分电力公司不注重员工的技术能力培养,导致部分人员专业水平跟不上科技的发展。从而导致工作流程不熟,操作不够规范,也是导致安全事故产生的一个原因。
3.3 安全事故应对措施欠缺
部分国内企业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电力企业也不例外,有些电力公司没有应对突发事件、安全事故的预案。致使这些企业在面对突发事故时常常不知所措,缺乏应对措施,这便会加剧事故对企业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3.4 缺少安全事故的预防
电力企业缺乏相关的监管机制,首先在预防事故发生这一环节上就做的不好。企业对设备、设施的看护护理都存在缺失,从而埋下安全隐患。相关人员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缺乏安全维护考虑,导致安全事故多发。
综上所述,缺乏风险管理,相关管理者及其工作人员又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要务。
4 电力安全生产中安全管理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源控制
1引言
保障安全是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是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探讨事故发生必然与偶然的关系,经过大量事故统计分析提出了300∶29∶1法则的冰山理论,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中体现为,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在潜在事故风险的源头控制上着手,减少事故发生几率至可接受程度,是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
2电力企业风险源辨识
2.1 电力企业风险源管控的意义
辨识风险是实现风险管理的基础,建立有效的生产作业过程风险评估准则,实现有效的风险源辨识,逐步改善人机料法环,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去识别及评估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进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流程、标准是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点。
2.2 电力生产风险源评估的方法
电力生产作业具有显著的多专业、多工种特点,决定了风险因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集中的不利因素也因此而来,如电气设备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危化品及废料多、势能设备多、特种设备多等。
2.2.1 电力生产风险分类
(1) 通过对电力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接触的直接风险因子进行排列集合,危害类别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等九个类型。
(2) 电力企业生产作业对上述九个类型的风险接触,在特定条件下引起暴露就会触发安全生产事故或事件,依电力企业事故事件的分类可将风险源划分为电力企业的五类风险,分别为人身风险、电网风险、设备风险、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社会影响风险,其中,前四类风险都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产生社会影响风险。
2.2.2 电力生产风险辨识和量化
(1) 事故因果连锁论指出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2) 风险辨识应全面考虑生产条件的各种变化因素:人员、作业环境、电网结构及运行方式、生产设备及设备参数、作业方式、新技术和新工艺等。为此,电力企业应基于危害辨识进行风险的评估,实施基准风险评估、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持续的风险评估。
(3) 对风险辨识和量化过程进行闭环管控,形成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风险评估流程:确定风险评估的对象;危害辨识;定风险描述;确定风险种类和范畴;查找可能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及其他信息;列举控制风险的现有措施;分析危害转化为风险的可能性、频率和后果的严重性;量化风险结果并划分风险等级;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制订控制措施;评估所制订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风险评估结果和合理控制措施的审核;制订后续行动建议。
(4) 风险源评估成果应建立风险概述进行综合应用,风险概述应包括危害名称及信息描述、风险值及排序、可能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及其他信息、现有及建议控制措施、措施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判断、执行要求等信息。
3 电力生产风险源控制
(1)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控制措施,制订措施时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可行性与适用性、可操作性、经济性、资源保障、控制措施可能带来的新风险。
(2) 选择风险控制方法的优先法则依次为:消除/终止、替代(含运行方式改变)、转移、工程(改造、修理等)、隔离、行政管理(改变程序、检查、保养及培训等)、个人防护。
(3) 根据风险性质选择最有效形成预防效果的风险控制途径进行分别控制:属于管理措施的融入到管理制度/标准;属于作业过程执行的措施融入到作业指导书、“两票”等作业标准;属于维修改造的纳入技改检修项目计划;属于完善电网结构的纳入电网规划和建设;属于检查维护的纳入日常生产工作计划;属于教育培训的纳入培训计划等。
(4) 应对风险源控制进行更深层次的延伸应用,使用风险概述指导人力资源优化组合、企业流程制度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指导风险控制、指导员工培训等。
4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文化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针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从控制安全生产风险出发,即通过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量化、风险控制、风险概述等几个重要环节,达到减少或降低风险因子,合理运用有效的资源,通过有效管理和运作,实现人机料法环的和谐,逐步发展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文化。强化安全监督以治标,建立基于风险管控的企业规章、流程和标准,构建体系化的企业风险管理模型以治本,是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文化的必由之路。
4.1 正确处理安全与质量和进度、多种经营的关系
坚持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必须把安全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一切安全管理活动都必须把抓事故预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4.2 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
树立以保护生产作业人员为中心,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在设计新工艺、构思新技术时,在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各种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因素。为员工创造清晰、安全的工作环境。
4.3 突出人的主导作用
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人是机器的主宰,人的行为与文化观念紧密相连,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员工知险避险的意识和能力,使之更准确地预知事故,掌握防御事故的主动权,实现预防事故的目的。
4.4 深入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
要围绕管理工作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安全文化。组织员工以开展安全讲座研讨,开展劳动竞赛,安全技能比武等不同方式,帮助员工解决标准化操作和反习惯性违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特别要重视事故灾害的心理反应训练,不断提高员工预防事故的能力。
4.5 正确履行安全管理职能
正确履行企业安全管理决策职能、教育职能、组织职能、监督职能、奖惩职能、预测职能、指挥职能。通过管理者和管理机构的影响和控制,促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落实,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是对企业履行安全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
5结束语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控制摒弃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源最大化,以风险评估和控制为核心,从关注事后分析与控制向强调事前风险分析预控转变,解决安全生产中“管什么、怎么管”的现实问题,促进安全生产风险的可控与在控,创建和谐绿色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平台。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危险源识别;预防为主;技术创新;制度建设
0 引言
供电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且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产生的后果比较严重,但是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控制风险,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导致不利影响的程度。
1 供电企业的安全风险控制
1.1 建立分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
按照各自管理职责和工作特点,不同管理层次负责控制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安全风险,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具体来说,国家电网公司、网省公司、大中城市供电企业以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作为首要任务,重点防控大面积停电风险;供电企业、发电企业、基建施工单位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为目标。
1.2 建立分专业的风险防控体系
合理利用发挥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安全责任体系这三个组织体系的作用,将其协调配合,共同作用,从而形成有效的安全风险的预防控制机制。进行风险管理,各级安全监督部门要积极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总体方案,并且要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在员工进行安全宣传和培训。同时,还有对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责任到人,各司其职。
1.3 构建作业全过程的安全控制机制
根据当前企业合理有效的作业安全防控方法和措施手段,采用相应的风险管理方式和方法,保证生产作业流程的顺利、有序开展,同时采用简单实用的风险控制手段对生产作业全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生产作业安全风险的降低。
1.4 开展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和反违章工作
制定系统的监督检查事项,分若干作业类型制定标准化监督检查表,供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实施分级监督检查时应用,对作业现场的违章情况实施有效控制。各级监督检查的结果作为风险评估的数据来源之一。
1.5 持续改进
建立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断改进。要按照 PDCA 循环模式,认真组织制定各阶段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Plan),严格按照计划和方案开展工作(Do),注重加强过程监督和偏差纠正(Check),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现下一轮工作的持续改进(Action),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 生产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
2.1 计划编制阶段的安全风险控制
(1)在编制工作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调度部门和运行部门的交接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合理安排计划工作开始时间。此外,还应综合考虑运行部门人员的数量、到达现场的时间,检修部门的作业能力,以及供电可靠性要求等因素,合理安排同一供电小区(区域监控中心所辖各站)内的检修、试验工作。
(2)市、县公司的工作计划要实现有效衔接。市公司计划编制部门应提前将主网检修工作计划方案主动告知县公司;县公司计划编制部门应积极与市公司相关部门沟通,提前了解掌握主网检修工作相关信息。双方密切联系,按照“农网配合主网”的原则,编制本单位工作计划。
(3)公司运行部门和检修部门应根据各自实际作业情况,分别确定本单位典型作业的标准化操作时间和标准化检修时间,并逐步优化。在计划编制阶段,应按照标准化操作时间和标准化检修时间,综合确定计划工作时间(计划停电的起止时间)和计划开、竣工时间(计划许可开始工作时间和计划工作终结时间)。
2.2 作业组织阶段的安全风险控制
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是任务安排不合理、人员安排不合适、组织协调不力、方案措施不全面、安全教育不充分等。
(1)任务安排不合理风险。任务安排要严格执行落实月、周工作计划,系统思考人、材、物的合理调配,综合分析时间与进度、质量、安全的关系,合理布置日工作任务,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2)人员安排不合理风险。人员安排要开展班组承载力分析,合理安排作业力量。工作负责人胜任工作任务,作业人员技能符合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到岗到位。
(3)组织协调不力风险。组织协调停电手续办理,落实动态风险预警措施,做好外协单位或需要其他配合单位的联系工作。资源调配满足现场工作需要,提供必要的设备材料、备品备件、车辆、机械、作业机具以及安全工器具等。开展现场勘察,填写现场勘察单,明确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作业风险。
(4)方案措施不全面风险。方案制定要科学严谨。根据现场勘察情况组织制订施工“三措”、作业指导书,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较大的作业项目工作方案,应经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结合现场实际执行。
(5)安全教育不充分风险。可以利用班组安全活动、集中授课、开展作业实训活动、考试考核等方式定期开展风险教育培训。领导层侧重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及有关制度培训,提高自身安全风险管理责任意识和组织能力;管理层侧重安全风险评估规范、风险辨识手册及其使用方法的培训,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并加以落实;执行层侧重安全风险意识、安规等基本制度和现场风险辨识、控制能力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运用风险管理手段,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
2.3 现场实施阶段的安全风险控制
(1)作业前,应组织召开开工会,交代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和现场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及防控措施。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交底并掌握方案。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较大的作业项目,作业前必须开展现场勘察,填写现场勘察单,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和注意事项。还应对安全工器具、作业机具、施工机械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2)作业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解锁操作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实行专人监护。接地线编号与操作票、工作票一致。工作许可人应根据工作票的要求在工作地点或带电设备四周设置遮栏(围栏),将停电设备与带电设备隔开,并悬挂安全警示标示牌。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正确使用工作票、动火工作票、二次安全措施票和事故应急抢修单。对多专业配合工作要明确总工作协调人,负责多班组各专业工作协调;复杂作业、交叉作业、危险地段、有触电危险等风险较大的工作要设立专责监护人员。
(3)作业完毕后,拆除临时接地线、个人保安接地线,恢复工作许可前设备状态。根据具体工作任务和风险度高低,相关生产现场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
3 结束语
总之,电网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搞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公司上下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也是每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048-02
我国的煤炭行业是一个安全风险尤其突出的行业,生产中多出现伤亡事故,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影响。煤炭开采行业主要是受制于传统的安全管理部门,部门中没有完整的科学评价体系,并且风险的评价意识较低,缺少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机制。其次煤炭开采行业还受到自然因素以及技术管理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妨碍了煤炭生产的安全管理,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强煤炭生产的安全性。
1 影响煤炭安全生产的因素
1.1 事故控制理论缺乏
煤矿生产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的人与自然复合的系统,其中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而事故安全控制理论不足属于客观因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发生过不仅一次的煤矿安全事故,这些事故主要包括有煤尘爆炸和瓦斯爆炸等,每一个事故都会造成很大的伤亡,但是每一个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等,使得人们很难掌握煤矿事故产生的安全机理。通过对大量的安全事故的分析发现,事故的产生有一定的规律,经过大量的学者和技术人员的研究取得了相对的成果,但是,仍然没有掌握煤炭安全事故发生的具体规律,因此很难有灾害的预防和治理的机制。这些方面的安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严重阻碍了我国煤炭的安全生产。
1.2 煤矿生产环境落后
我国煤炭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生产的工作环境落后,很大一部分是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的。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的矿井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之间建设的,这些时期建立的矿井由于受到技术和经济的制约,在安全管理方面和技术生产方面都很落后。矿井中的通风设施的设置不科学,其中的技术和设备的科学性、安全性比较差。并且安全生产装置的性能难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这种落后的管理机制主要是受到之前落后的劳动力和技术决定的,为以后建立矿井中安全生产机制埋下隐患,使在矿井中工作处于危险中。除了受到历史问题的影响,工人主要的工作环境是在地下工作,这里的环境潮湿并且黑暗,生产中又会产生很高的温度,并且地下的地质环境不稳定,都给煤矿的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安全方面的挑战。同时矿井中的水文状况和瓦斯情况不确定,都给煤炭安全生产带来很多问题。
1.3 管理者安全意识差
由于煤炭生产的工作单位主要是进行分区管理的,煤矿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煤炭生产作业地区分散,分区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使得管理者在安全管理的意识松懈。同时对于安全生产的监督部门,受到利益的影响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制约,部门监督的作用执行力度不到位,对企业的风险作业视若无睹。并且安全管理的信息没有随着发展而建立起来,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机制,使得事故发生之后,没有一个有效的防治系统,不能有效的利用其发生事故的相关信息,不能对以后的工作形成指导体系。并且管理者片面的追求所谓的经济利益,在生产中为减少成本而使用安全系数低的设备,进行不正规的煤炭开采和生产,最终导致事故发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 建立煤炭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措施
2.1 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机制
煤炭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机制主要包含有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机制、技术保障机制和文化教育保障机制三方面,其中组织保障机制是促进技术保障机制建立和实行的前提。只有建立相关的组织保障机制,才能够保障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中各种技术和原则的确立和实施,因此建立组织保障体制需要首先确立具体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明确组织的结构和制度等。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的方针主要是遵守安全第一,结合预防和综合性的治理原则,这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大前提。对于组织保障机制的目标和方针的确立,需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政策。首先,目标需要保证在法律的基础之上,同时具有可实施性,与技术水平相互协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并且目标要注重体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以安全为目标不断的进行煤矿生产。制定了科学可行的目标和方针之后,需要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最后建立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具体的实施模型。
2.2 安全风险管理的技术保障机制
煤矿生产安全的风险管理的技术保障工作的关键在于解决煤炭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风险的识别问题、风险的评价体系和风险的管理控制问题等。对于风险的识别技术,因为煤炭生产中存在的风险是不能消除的,因此需要控制可能导致煤炭生产发生事故的因素。在各种产生风险的因素中,需要有效的识别出异常的风险,需要根据统计学的原理。使用相关的图纸进行分析。其次,对于风险的预测技术,也是需要在大量的算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预测,通过进行相关的预测,能够有效的掌握风险存在的状态,做出科学的评价和控制。再次是风险的评价体制的建立,结合煤矿生产的复杂性可以使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有LEC法、安全检查表法和事故的树形分析法这三种进行风险的评价和分析。这三种方法中树形分析法是最为健全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需要确定其中发生事件的基本的概率。最后对于风险控制的技术保障机制的建立,需要根据风险的具体类型,做出相关的技术指导。
2.3 安全风险管理的文化保障机制
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是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主要部分,需要重点确定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对象,明确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其中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煤炭生产的安全进行。不仅需要对煤炭生产企业中的员工进行安全文化教育工作,还需要对领导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工作,选定了培训的对象之后需要确定适合对象进行学习的内容,对其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在教育培训中要注重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注重对培训效果的检查,根据反映情况制定下一步的培训计划。在煤炭安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人,所以不仅需要注重员工进行人文方面的关怀,关注在地下工作的员工的身体状况和工作状况,增加员工的奖励机制,可以加强员工自身的被认同感,同时还需要加强员工之间的监督和互相教育工作,以树立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理念。并且要注重对煤矿生产企业中的领导阶级的安全教育工作,使领导能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树立自身的安全生产的观念,正确认识事故产生的规律,充分的了解施工发生的原因,克服内心的事故小概率的观念,也要消除事故不能避免的理论,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观念。
3 结 语
煤矿事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行业,其产生事故的几率比较高,煤矿事故的发生不仅能够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还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为了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需要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相关的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从技术保障、组织保障和文化保障几方面共同建立我国煤炭生产安全风险的管理机制,逐渐改变煤炭生产的高风险性,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颜士华.基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有效控制措施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2,(6):97-98.
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生产管理 风险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21-02
1引言
随着近年的电力产业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部分大型电力企业通过积极改进生产设施、管理手段,初步形成了大型现代化电力企业的规模与特性。例如,2008年的冰雪灾害直接对我国的电力系统发起挑战,促使我国电力系统务必在应对自然灾害等客观风险中采取直接有效的措施。2011年国家的有关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纲要中也明确了我国务必加强电网设施改造,促进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等事项。由于电力在我国产业结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与我国强调的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保证电力的持续稳定生产是一个重大的课题。然而,我国电力企业在生产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因素、实现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 电力生产中安全风险的管理内容
2.1有关风险管理的定义
通常意义上的风险,指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损失量有关。在企业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意识已经逐步被重视,逐渐形成了较为统一的管理理念。有关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置等三个阶段。
2.2 风险管理的类别
风险管理的类别可细分为若干种,本文根据常见的三种类型将风险管理的类别主要划分为三类:(1)根据风险事故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火灾、意外事故、洪灾、技术、地震等风险管理;(2)根据风险发生之后所产生的损失内容,可划分为财产、人身、利润、责任等风险管理;(3)根据风险管理的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企业、事业、个人等风险管理。
2.3 风险因素与安全事故的关系
由于风险是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来源,风险发生的概率越高,同时损失量越大的风险往往暗示着危险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在风险应对中的措施采取得不足,往往直接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安全事故。电力生产中,由于电力系统体系庞大,各部分协调错综复杂,各措施手段形式各异,某一处的安全隐患都是未来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因此,在电力生产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应该将安全生产作为首要目标,通过风险响应措施,有效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3.1 设备质量存缺陷
智能电网的建设以及电力系统的维护过程中,需要依靠各种先进的设备及器具。例如,基层供电所在电网出现损毁时,供电线路检修部分需要通过各种设备对电力故障进行检查,尤其是对于高压电网,一旦检修设备质量不过关,将会直接对检修人员的生命造成危险。因此,采用安全可靠的检修设备以及各种登高器是维护电力安全的重要保证。同时,在设备管理中,应当建立起适当的设备管理制度,例如,设置合理的设备定期检修制度、设备报废制度、设备更新制度等等,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各种电力生产安全防护工作。
3.2作业过程存违章
所谓违章作业,就是指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范的操作要求,常常以自身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进行作业的行为。违章作业现象在电力系统管理中常有出现,包括违反劳动纪律、违规操作、违规指挥等等。例如,针对某些临时性工作,操作人员没有取得相应的证件;在某些需要停电作业的环境中,操作人员依靠自身经验,在没有断电、验电、挂地线的环境中进行直接操作;在某些特殊工作中,员工事前没有接受过相应的教育培训,甚至没有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等等。有事故显示,部分操作人员伤亡事故的产生是由于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过程中,忽略对变台断电、检验、挂电线等过程,因为造成了严重的安全事故。
3.3 职责权限不明确
所谓职责权限,指的是对管理内容结果所附有的相应责任和权利界限。在我国电力企业中,由于电力能源在我国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电力企业属于国企、央企性质。企业内部部门众多,易导致各个部分之间的交叉事项出现多头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等现象。(1)通过对若干电力企业的内部规章和操作流程可知,部分分管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往往参与事务性工作,而没有对本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上述事例可以得出,由于企业内部管理职能权限不明确,导致部分管理区域存在盲区,若该区域发生在安全生产等核心位置,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由于缺少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防护手段,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损失。(2)管理责任权限的模糊不清会产生管理上的漏洞,例如,在没有相应的责罚体制下,部分单位消极地应对上级的检查,对于通报内容一般语意含糊,没有将安全事故的根源和相应的整改措施提上议程,导致后续管理中依然存在安全隐患。
3.4 管理措施不到位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系统的产业结构升级也广泛地采用了信息技术,例如,对于现阶段的职能电网中出现的某些安全故障,计算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远程识别出故障产生的地点,方便了操作人员的监测过程,大大提成了工作效率。类似这样的生产事故时有发生,而对于该信息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等工作却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分析近几年的安全事故报告,大多数是在进行小型、零散作业时发生的。因此,在进行日常管理中,应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设备的检修、保管、实验、更新、报废等管理内容进行有效的汇总。
4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4.1 制定风险应急方案
正如前文所述,风险管理的内容复杂,管理的手段多样,有效的风险应急方案能够在电力生产事故发生时起到很好的控制。风险应急方案包括的内容应该融合所有影响电力安全的风险因素,在此背景下才能全面地、系统地对风险进行控制。在电力企业的风险预警中,通常采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针对影响电力生产安全的各种因素,应合理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同时,在管理手段方面也应该继续完善,这样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风险因素。最后,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还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风险应急方案中的具体内容与一线操作人员的理念相结合,两者进行积极沟通,广泛地吸取操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结合作业过程和作业现场管理等内容,使风险管理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4.2 强化设备质量管理
设备的安全性能是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减少一线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在强化设备质量管理内容方面:(1)制定并落实安全设备检修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具体内容包括对需要的材料,使用的安全设备,修试记录、验收记录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到个人。(2)严格执行安全设备的报废制度。对于达到合理使用年限的、己损坏的、以及定期试用中检查不合格的所有安全设备应该强制报废,不能超期使用,同时也应当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安全生产设备转手使用。
4.3 明确主体权责范围
在组织进行经济活动中,参与主体主要包括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其中主体的权责界限应当明确,这样才能有利于风险管理中调动全员参与。在管理过程中,清晰有效的权责制度有利于管理者及时调动所有资源,对安全事故作出迅速的响应。通过明确各个主体的权限,能够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到个人,充分达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意识。电力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的管理者的责任,更是所有参与者的责任,每一位员工都是现场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能将事故责任归咎于他人。例如,可以在每年年初制订完成安全生产目标的具体措施,将目标分解到班组和岗位,明确各个参与者的具体权利和责任,通过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将安全责任意识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针对安监部门的工作内容,一般负责分解安全生产目标和制订确保安全生产目标实现的具体措施。由于该工作内容需要大量结合各种的实际,因此建议由做的人和各专业人员负责制订具体措施,经专业部门主管领导审定,最后由制定的人去具体实施,如此才能达到安全生产制度的具体实施。
4.4 开展安全评估工作
开展安全评估工作可以体现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的接轨程度。以往的安全事故处理事件表明,现实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在可预见的事故的处理上依然有待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安全评估方法在现代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不仅融合了“安全第一、预防第一”的方针,而且能够全面、充分地推动安全管理方法所贯彻的整个过程。安全评估工作能够对所有干部和工人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安全思想教育,使全体从业人员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工作安全程序、规则、以及相应的管理条例,从而提高所有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同时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电力生产安全中的法律法规。最后,通过安全培训,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所有工作人员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
5 结束语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在电力系统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电力生产系统中出现的风险因素,以及由风险因素诱发的各种系统性问题,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和现状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措施意见,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水平,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着力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强化电力生产系统的风险抵抗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适当的规章制度,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落实相应的责任义务,努力提高电力企业有关电力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切实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 黄扬杰.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09(2).
[2] 王苏秋.农电安全管理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10(7).
[3] 马开胜.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0(13).
[4] 张涛.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建议[J].价值工程,2010(02).
1.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式落后
煤化工企业存在生产设施落后、陈旧的实际问题,这为煤化工生产埋下了潜在的安全威胁,给煤化工企业带来安全隐患。煤化工企业没有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思想和机制的体现,特别是没有对煤化工企业生产的风险评估,这会使各类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容易酝酿出重大的安全事故。
1.2企业员工安全素质不高
相当一部分煤化工企业长期雇佣临时工来降低劳动成本,这些人大多都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作为指导,这些都是造成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漏洞,进而导致煤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2煤化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2.1建立起重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共识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是对“人”的尊重,是煤化工企业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代表,在现代社会里,人是一切管理的根本,也是管理的根本目标。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煤化工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人的安全,这也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所在。因此,在煤化工企业的范围内必须建立起重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观念,要通过煤化工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建立,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认知加以强化,使每位煤化工企业的人员都能主动实践和配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这样才能从意识上和认知上实现对人的关心和尊重,通过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更好地凝聚煤化工企业全体人员的共识,为煤化工企业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安全和管理的基础支撑。
2.2加强对人员的现代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强调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认为安全隐患存在于每个人的意识和具体操作之中,因此,必须加强对全体人员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的养成教育,要结合煤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和风险分析,将安全意识全面地落实到生产和管理的细节之中。现代安全生产教育中丰富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使教育工作更能贴近煤化工生产的实际,这样有利于企业员工的认可,同时也有助于安全行为的养成和建立。现代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要具有动态性,要以各种手段来进行,通过更为生动和结合实际的手段来提高现代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的生命力。同时要在现代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中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意识,将“要我做到安全”转变为“我要做到安全”,这样就可以更为主动地、积极地预防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安全隐患和风险。
2.3做好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风险评估工作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安全风险评估,就可以实现对煤化工企业安全问题的事先控制,进而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结合煤化工行业的特点聘请有经验、有资质的人员对企业生产进行全面、细致、系统地评估,进而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来制定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主动防护和积极治理的方案,进而确保煤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进行,真正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点和实质落实到企业的各方面,重点与细节之中,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成效。
3结语
关键词:石油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石油行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由于石油行业的高危险性,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就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的伤害及财产的损失。如果员工对于安全风险意识不够,没有针对石油行业的风险进行识别,有效地控制风险源,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不深入,形同虚设,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失去了安全管理的意义,有些员工对HSE管理体系的内容比较陌生,根本不能保证达到体系的要求,很容易忽视安全工作,而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石油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比较多,生产一定时期后,存在设备老化的现象,如果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岗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够,不能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出现了一些违章操作的行为,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导火索。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罚力度不够,石油行业的全体员工对安全事故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必须通过安全事故的案例教育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石油行业的安全生产。
2保证石油行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石油行业安全生产,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安全作为出发点,约束岗位员工的行为,达到安全平稳操作的状态,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2.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石油行业的各项工作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尤其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因素,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依靠制度的约束力,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对于事故的责任人,进行处罚,引以为戒,警醒其他员工,重视安全生产问题,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提高石油行业的生产效率。
2.2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管理
针对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有效地控制安全风险,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实时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加大排查力度,并记录造册,对已经处理的安全隐患,记录在案,为以后的安全隐患排查提供依据。通过确定安全风险源,合理控制风险源,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对重要的生产岗位实施安全风险演练,避免发生事故时,应急处理措施不当,而引起更严重的后果。使岗位员工明确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在石油行业生产过程中,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势在必行,通过有效地控制风险点,排除安全隐患,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2.3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在石油行业全面执行HSE管理体系,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实施全员的安全管理,按照管理体系二书一表的要求,实时记录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以领导承诺的方式,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石油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设置专门的体系管理人员,对石油行业的各个生产现场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发现安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达到规定的安全指标,满足石油行业安全生产的要求。HSE管理体系中体现了健康、安全和环保的理念,由于石油行业生产过程中,有效地保护环境,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石油和天然气泄漏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减少跑冒滴漏的现象,加强石油生产管理,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
2.4通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对石油行业的各级各类人员,分门别类地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时刻警示自己,安全操作,避免违章操作,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能够提高安全生产系数。通过对石油行业员工的安全培训,获得安全操作合格证书,使岗位员工持证上岗,必须达到安全操作技能水平的员工,才能获取合格证书,否则需要继续进行培训,直到合格为止。对于岗位员工既要培训安全生产知识,同时需要培训专业技能,对本岗位的工艺流程、设备和设施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必须掌握,会处理设备常见的故障,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岗位员工扬程良好的工作习惯,注意安全操作,在进行日常的巡回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生产全过程的安全。
2.5严格执行安全禁令
在石油行业生产过程中,实施安全禁令制度,禁止的行为,一旦出现,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岗位员工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不得马虎大意。对违反禁令的员工,进行全厂批评,并处以经济制裁,使全员重视安全禁令。安全禁令在制定时,已经充分考虑其重要性,只有执行好安全禁令,就会避免更多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保证石油行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3结束语
通过对石油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探讨,提高石油行业的安全生产系数,杜绝各级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石油行业的生产效率。对石油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存在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加强对石油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适应行业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参考文献
[1]张延平.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探讨[J].化工管理,2014,(15):59-59.
[2]何健.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