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2 09:32: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

第1篇

关键词:徐德音;《绿净轩诗抄》;创作时期;女性文化

一、徐德音创作的社会背景

徐德音的诗歌创作有着特定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与家庭教育和文人集结雅舍因素有关。

哲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考察这一盛状与当时的经济有着必不可少的关系。清代的江南尤其是是康熙乾隆时代的江南是个富庶之地。无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或者是商业都发展到古代封建历史的顶峰。先说农业,江南气候温和湿润,日照足,土地平阔,水利发达。生产水稻,棉桑还有水产品。其中水稻的产量可以全国产量的一半,在国家农业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清代江南的手工业首先体现在棉纺织业和丝织业中,丝绸之路便是最好的证明。江南的商业,在一些古人的作品中就可以体现。康熙间,顾公燮说,“以吾郡论,洋货、皮货、衣饰、金玉、珠宝、参药诸铺、戏园、游船、酒肆、茶座、如山如林,不知几千万人。”①

在这样繁荣的经济的促进下,江南的文化氛围特别浓厚。一方面这与中国长久以来“学而优则仕”观念有关,这也与江南的经济发展有关。清代的江南书院家塾林立,读书喜书成风。其实在《红楼梦》也可以看出来,清代的官家女子的学识都是很渊博的,无论是作诗如供黛玉宝钗她们玩耍的海棠诗社还是作画如惜春都是技艺精湛的。林如海把黛玉当作女儿养,这一行为和徐德音的父亲有共同之处。

徐德音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其父更是进士,其父临死前留下5000多卷书送给徐德音就是最好的证明。从这里可以看出清代的江南不再简单以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标准去评判女子。

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集结雅舍了。《红楼梦》中第三十七回有这样一段关于海棠诗社记载。大观园这个小社会虽是艺术虚构,却不是与世隔绝。曹雪芹年少时曾在扬州、南京等地生活过,这段经历在《红楼梦》中也留下了痕迹,小说便反映了不少南方的社会风习。比较来看,江南风气较为开通。特别是富庶的江、浙一带,女子于相夫课子之暇,也能以词章播名艺林。康熙年间,杭州出现了由顾之琼招诸女发起组织的“蕉园诗社”。《国朝闺秀正始集》②记此事曰:

“亚清与同里顾启姬姒、柴季娴静仪、冯又令娴、钱云仪凤纶、张槎云昊、毛安芳q倡“蕉园七子之社”,艺林传为美谈。(卷四)”

因为林以宁的关系,徐德音认识了蕉园诗社的其他的成员,并且互相诗歌鉴赏。集结雅舍让徐德音的精神有了寄托,自己的心事也有了可以倾诉之人,同时自己的才华也得到了肯定。

二、徐德音创作的三个时期

(一)微霜染就丹枫叶,凉雨催开白豆花――闲适淡雅

徐德音,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卒年不详。据洪业《画人补遗》云:“年八十馀,犹手不释卷”,则卒于当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后。字淑则,晚号绿净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祖籍昆山。作有《绿净轩诗钞》五卷,《绿净轩续集》一卷。

父亲死后,归还武林(今杭州)。待其稍长,能略涉群书,所居在湖山之间,每当烟云入户,鱼鸟亲人,辄复留连景光,率吟小诗以自适。如《漫兴》:“斗茶时S中冷水,得洒闲浇小苑花。”,《黄莺》:“绿烟啼破垂杨柳,红雨惊醒睡海棠。好音多处是横塘。千声万绪俱堪惜,错道新歌韵余梁。”而《买小鱼放生》更是闲情逸致。“渔利水乡薄,千鱼只十钱。小鱼人亦嗜,微物我便怜。倒笱如淘泻,随波似墨涎。从今江海去,莫近网罟边。”

待徐德音长大后,根据其父遗志把她许配给江都许太史耒庵的孙子许迎年。父亲在世时觉得迎年是俊才之人。故临死之时交代其母楼氏将她许配给迎年。二人婚后感情甚笃伉俪相得时相唱和,艺林比之徐淑秦嘉夫妇。在徐德音的《绿净轩诗钞》中可以看到她和迎年的感情真挚举案齐眉。其中和荔生有关的诗作达21首。如《中秋玩月次荔生韵》:“珍簟凉生玉露流,月华偏照水明楼。人间自爱中秋好。天上谁将七宝修。”。《秋夜书怀次荔生韵》:“一灯炙尽同君坐,除却清吟不散愁”。《和荔生春游书所见》:“宫梅差额粉,仙杏晕红霞。细雨莺犹涩,明妆柳故遮。”。《观荷和荔生》、《和荔生夜坐》等等。

少女时代和徐德音和迎年在一起的时间里,徐德音的诗歌有抒发四时之感如《四时白歌》。在这首诗歌里,徐德音描写春天的句子“一寸眉峰晕春碧,酒潮欲上莲腮赤。”春天的绿春天的赤春天的美就像是美人的面容一样姣好。还有冬天的句子“六花飞雪漫城阙,冻断遥山青一发。”,这该是多么冷。漫天的雪花把山都冻断了,虽然夸张但也很形象说明雪下得实在太大了,把大地覆盖了,本来连在一起的山峰因为大雪覆盖而只能看见彼此分离的峰顶了。徐德音的《新竹》里面有这样一句“扫雪笼烟日,春风次第开。”一个“开”字用得极好,“开”字的使用不仅生动形象说明春天的到来,仿佛听见新竹的成长非常之快。《采莲曲》的“荷香冉冉水悠悠,素袖风吹半障羞。棹入横塘看不见,但闻花里发清讴。”该是多美的一幅画面,仿佛看见一个美丽的江南的女子,身着素纱,粉红的脸颊和荷花相映,在连天的荷叶中唱着优美的曲子,《过花听书屋》的“微霜染就丹枫叶,凉雨催开白豆花。”这段文字其实就是徐德音的诗歌第一阶段,透漏出少女的心情。后面的两句“邻姬不识山林趣,辜负朝烟与晚霞。”其实这两句可以看出徐德音不同于一般的女子。她喜欢山林,喜欢烟霞,喜欢这种自然的美。可见她的胸怀是宽广的。正是这种胸怀和人生的境界才造就了她后来的人生传奇。在徐德音的诗歌创作中,咏史诗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如《读汉史诸帝纪偶咏》这四首诗歌,对武帝、元帝、桓帝、献做了很简短但很精确的叙述。

在这一时期,徐德音的生活是闲适的,她的诗也是闲适的。虽然父亲去世很早,但母亲和父亲留下的5000多卷书却伴随着她。嫁给迎年后,夫妻二人心有灵犀,经常以诗唱和。青年时代的徐德音有爱人的陪伴有友人的相怜。这是徐德音生命里最幸福的日子。

(二)可怜千点皋鱼泪,洒向长林作雨丝――风雨飘摇

根据史料记载知道徐德音和迎年育有两个儿子。不幸的是迎年早逝,徐德音少寡。徐德音最终和她母亲面临同样的命运。结束了夫妻二人相伴的日子。和迎年在一起的这段日子是徐德音生命中第二段最幸福的日子。如前所说,徐德音的父亲在世时,徐德音的生活是开心快乐的。如今她再次跌入深谷。自己一个人将抚养两个孩子。徐德音虽面临这么悲惨的人生转折并没有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祸不单行,后来家中失火,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但这一切都没有把她打趴下。徐德音在《哭子述怀八首》里面有这样的几句“我生逢百罹,大厦一木支。漂摇既毁室,有子畏娶之。二雏尚黄口,立孤当早为。”从这段诗中看到徐德音的坚强和伟大。她效仿母亲自己一个人把两个儿子带大并教其读书识字。

迎年死后,她在《春江花月夜》中写到“燕归新巷陌,梦忆旧繁华。舞断金堤柳,歌残玉树花。”有物是人非之感,我想这是如果荔生还在她身边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见豌豆有感》更是直接表达了她的悲伤,“承欢当日坐长廊,菽水常陈翠荚香。栾棘两年肠万结,谁将羊枣助悲伤。”看见豌豆如此感伤,以前的徐德音不是这个样子的。她在《过花听书屋》中写到“凉雨催开白豆花”这里面一点都不悲。我想可能当时陪她听雨看花的是荔生吧。如今荔生已经不再了,只能回忆当年承欢之时,之后悲凉的心情萦绕心头。《卧冰池》的“两载哀吟陟屺诗,不堪重过卧冰池。可怜千点皋鱼泪,洒向长林作雨丝。”这两首诗应是荔生死后两年所作。皋鱼泪化作雨丝,这又何尝不是徐德音的眼泪呢?这种漂e感在她的诗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静观推物理,且复乐闲身――乐观豁达

大二佩璜,字渭符,号双渠。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历官河南卫辉府管河通判、开封同知。次子名信瑞,号圣泉。乾隆三年(1738)副榜。其母《哭大儿佩璜兼示小儿信瑞》中“伊予有二雏,双飞忽成只。念存万虑滋,叹逝百感集。”得知大儿佩璜英年早逝。原以为儿子都高中了,徐德音的生活稍微改善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厄运再次降临到她的身上。一场疾病夺走了她大二佩璜的生命。孩提时代丧父,青年时代丧夫,晚年时代丧子,这样的人生遭遇没有几个人能够体会多么悲痛。《哭子抒怀八首》里面徐德音写道:“平生最娇子,暴病四日殂。抚膺独长恸,血泪沾衣襦。”徐德音的晚年是客居他乡,身体也不好。她在《哭绍武家兄》里面写到:“客久乡心切,重来老病缠。”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徐德音的心变得更加坚定。徐德音在《蝶》中写道“相兼柳絮晚风斜,弱翅分明剪绮霞。试向青陵台上望,可曾飞过别枝花。”就像是和这只蝶聊天一般,不悲不喜。《红蓼》中“秋花秋草影幢幢,只少眠沙鹭一双。记得轻脂湖畔过,一枝鱼缬入船窗。”给人一种宠辱不惊之感。《壬申元旦》的“少女微风动,疏帘曙色新。岭梅应作蕊,池草自生春。岁月成衰老,栖迟似隐沦。静观推物理,且复乐闲身。”“池草自生春”有一种和自然融为一体,如果说之前的徐德音变得宠辱不惊的话,那么现在的她应该是豁达。就像她自己写得那样“且乐复闲身”。袁枚论其诗,以为当时闺房第一。

结语

徐德音是的清代初江南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女诗人,其特有的人生经历给我展现了一个伟大的女性诗人。其人生三个时期不同经历,造就了徐德音诗歌创作的不同特色。少女时代的闲适、初为人妇的甜蜜、挚友的相怜使得她在这阶段的诗歌充满安逸,后来丈夫早逝,家中失火,自己一个承担起了所有的重担。她不仅把两个儿子带大还教其读书。其中的苦痛只有她自己明白,读她这个期间的诗歌可以发现她的诗歌充满的飘摇之音。晚年的她白发人送黑发人,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却因病去世了。人生屡屡遭受打击的她已看透生命,她不在大喜大悲,诗歌间充满了豁达。纵观徐德音的一生,她不仅才华出众而且道德高尚,读其诗可以感受其文采,领略那个时候的江南的女性的才艺。知其人可以被其经历感染,深受其精神鼓舞。(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注解:

①此语出自《消暑闲记摘抄》卷上

②《国朝闺秀正始集》,作者恽珠,刊刻于清道光年间,是一部较为严格意义上的闺阁女性诗歌总集。

参考文献:

[1]胡晓明、彭国忠,江南女性别集初编[M].黄山书社 安徽.2008

[2]范金民 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3]曹雪芹 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

[4]袁枚 随园诗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

第2篇

一首诗好坏与否,就在于你读它的时候,能否会让你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轻碧云烟紫苏窗,翠罗桃色烟纱帐。玻璃萤光青竹屏,醉卧桃红美人榻。”且不说前面的紫苏窗,烟纱帐,单单一句“醉卧桃红美人榻”就不禁让人浮想联翩:美人云鬓微斜,醉卧塌上,玉手拂面,吐气如兰,举止娇憨……此等美景任是谁都会怦然心动,从心里发出一声赞叹,好一幅鲜活千娇百媚的美人图!

这就是意境所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才情和汉字的魅力,把画面形容得如此逼真传神,简短的几句话就能让美感表露无遗,让人感觉美不胜收。

诗中提到的美人榻,也叫贵妃榻。在一些人的心中,美人榻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供人日常小憩的“榻”,而是“美人”的代表。

目前市面上可见的美人榻造型各异,针对不同个性的美人,设计也不同,根据自己的气质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款式,让这个充满慵懒感觉的美人榻给你的居室增添一抹别样的风采。

性感美人

她们属于极致美人类别,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太阳般的耀眼感觉,如同身上贴满了“费洛蒙”(《女人不坏》影片里面周迅发明的一种贴片,只要贴上它,任何男人都会被吸引)。虽然平日里习惯了男人们的前呼后拥,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也会有一种落寞的感觉。

缎面的光滑感给人一种华贵的感觉,靠背的流线感自然顺畅,纤细的椅腿透露出一丝性感,如同一位穿着合体的旗袍般妩媚动人。>欧乐

一个美女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她的身材,火辣的身材总是性感的代名词。这款美人榻尾部的回收是设计的重点,如同《聊斋》里面的美女蛇一样婀娜多姿,让人不能割舍。>超舒适

虽然平日里的生活热闹非凡,但是如果没有找到和自己心灵契合的那个人,总会让人感觉落寞,美酒和咖啡,一个让人清醒,一个让人沉醉,都是内心感觉孤寂时候的最好伴侣。>纯美

气质美人

气质其实是一种很朦胧的概念,她们或许不会给人惊艳的感觉,但是在接触几次之后会发现她们拥有一种独特的气息让人迷恋。气质美女适合带有优雅感觉的美人榻,在平日忙碌之后,阅读是她们最喜欢的放松方式,轻轻躺在美人榻上,享受香薰带来的浪漫感觉。

从尊贵的外表、豪华新颖的款式、气势磅礴的设计、松软的坐垫、靠垫与抱枕,再配上色调高贵精细雕琢的传统美式饰线条,即刻让您感受到悠闲舒适的贵族生活。>超舒适

点燃适合气质美女的香薰蜡烛,伴随着阵阵扑鼻而来的香气,读一本开启心灵的书,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宜家

古典美人

提起古典美人和美人榻,最好的代表人物是《红楼梦》中的史湘云,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阴……”: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登上,已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上,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画面里虽是天然的青石美人榻,但丝毫不影响美人形象。

木质美人榻总有几分古典的气息,虽然没有常见的中国红,但是中式感觉依旧浓厚,经典的黑白配让它少了几分厚重,多了几分轻灵的感觉。>DARA

品茗是古典美女的爱好,功夫茶考验的不是功夫,而是一个人的耐心,静静观察茶叶在水里上下翻腾的时候,让人感悟百味人生。>特力屋

恬静美人

世事喧嚣,争名夺利让很多人冲昏了头脑,有一类美人是可以让你心灵安静下来的美人。看到她们恬静的面容,不紧不慢的动作,会让你彻底放松。插花是这类美女的爱好,参禅般反思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蓝色有一种魔力,会让人心灵放松,恬静美人如同蓝蓝的大海,有着包容万物的心态,让所有的繁杂随着海潮悄然逝去。 >DARA

第3篇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四大名著,其思想对中学生影响很深。但是,现在的学生学业负担比较重,很多学生只是从电视剧中了解故事情节,了解作品中的人物,而只有很少的一些学生才能拿出有限的时间去阅读,直接从四大名著中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对此,在学习四大名著的节选章节时,我先让学生看电视剧,通过某些镜头让学生粗略了解故事的梗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引导学生阅读四大名著中与课文关联的章节,然后布置下作业,让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整部经典著作。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传统的名著产生了兴趣,也会继续不断扩大阅读的范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使学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不失为一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方式。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快餐式阅读,喜欢卡通漫画之类书籍。这些书有它的优越性,比如简短适合短时间内阅读,但是思想肤浅,缺乏文化的厚重感。我国的古典名著是一座无穷的智慧宝藏,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包含着丰富的人类情感,正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体会,去弘扬。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推荐和介绍,让每一个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途径。

二、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各类体裁无所不有,所选篇目从先秦两汉到近代文学无所不包。尤其是在诗歌、散文、小说等古典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在进行这些作品的学习时,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向学生讲解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及时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将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及时地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真正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比如,学习《颐和园》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的智慧,体会我国建筑风格的独特性,领略华夏文化的富丽堂皇。又如,学习《黄河》《三峡之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到中华大好河山的壮美,欣赏祖国的旖旎风光。再如,学习《清明上河图》《拉萨古城》等课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去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了解各具特色的风土民情。学习诗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厚与仁慈;了解《汉乐府》《乡愁》等诗词文化及名人轶事,杜甫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强烈的爱国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内涵:在导入新课时,介绍有关的文化常识;在解读课文注释时,补充必要的文化常识;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挖掘作品的内涵;在提炼主题时,挖掘作品的传统美德等。教师要以不同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并渗透传统民族文化。

三、注重个性化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第4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讲述了海伦一生奋斗的过程。海伦出生后第二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令她双眼失明、双耳失聪,从此黑暗与沉寂伴随了她的一生。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1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后,我的心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马克吐温说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人一个是拿破仑,而另一个就是是海伦凯勒。因为她烦躁的心被梳理,我重新学会感谢生活。

海伦凯勒,19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以勇敢的方式震撼世界。可以说生理上她是个弱女子,但在精神上,她绝对是个巨人。“聋,哑,盲”的生理缺陷注定她要付出比常人多几百倍的汗水去面对生活,可以说生活对她是不公平的,但是她没有憎恨生活,而是用颗真挚的心去感谢生活。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正是她坎坷人生的写照。

她的生活虽然坎坷,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了。有过伤心,有过愤怒,有过气馁。但她的生命还是只能用坚强,努力,倔强来简短的陈述。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19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第一天:我要透过”灵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我将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壮丽的曙光全景,与此同时,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这一天,我将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看看人类那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第三天:再一次迎接黎明,急于寻找新的喜悦,因为我相信,对于那些真正看得见的人,每天的黎明一定是一个永远重复的新的美景。我将没有时间花费在遗憾和热望中,因为有太多的东西要去看。我将在当前的日常生活中度过,到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体验他们的快乐、忧伤、感动与善良。

生活自己主宰,在遇到困难和磨难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向海伦凯勒那样坚强、乐观地去面对,去挑战呢?生活中确实有着许多的无奈,但是我们可以去努力的改变自己的生活和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像海伦凯勒那样,勇敢、坚强、乐观地去面对各种困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2今天我读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此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盲人:海伦·凯勒。本书是她的自传,从中也包含了海伦对缤纷世界的向往。记叙了凯勒女士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是如何从乱发脾气的盲女孩,变成一位著名的慈善家,为残疾人造福。写了很多海伦小时候的事,从中能让人感受到一个盲人的困难与无助,深受感动。又让人感到非常佩服海伦,非常乐观的精神和求知的欲望打破了生理上的屏障,是人看到了生命的光辉。

为何说海伦凯勒是人类的骄傲,因为海伦体现了人性的美丽,虽然她身体有残疾,但是却不能阻碍她去学习。海伦也很乐观,她说:“忘我就是快乐,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比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了。”她也明白,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只能带了更多的悲伤,何不化悲伤为动力,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事。就是这种精神打动了我,总往好的一面想,你总会看见希望与快乐,带给你更大的动力。

海伦凯勒身体有残疾,她听不见也看不着,学习能力几乎为零,但是她但靠着自己的触觉和感觉,几乎就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还考了大学,她在大学的那段生活深深的打动了我,莎莉文老师把听到的东西写在海伦的手上,用金属丝来学习几何图形。借助打字机来做作业和考试,可谓是无比艰难。但海伦凯勒没有放弃,反而更努力的去学习,取得了比正常人更优秀的成绩。着实让人佩服。

后来海伦凯勒致力于慈善机构的创办,在友人的帮助下,她在世界各地发表演讲,打动了一个有一个人,让人们更了解盲人,关注盲人的生活,给予更多的帮助,为盲人朋友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写了海伦对正常人生活的向往,三天之内海伦要享受眼睛给他带来的光鲜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美。这个想法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我想要是能把海伦的眼睛治好,也许她能做出更大的成绩,我相信苦难过后的海伦更能珍惜生命!

海伦的精神将被世人所传颂,她的故事一定能感染所有的人,让所有悲观失望的人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3有一天,妈妈送给我一本书,书名叫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不知道为什么作者只要“三天光明”,带着好奇和疑问我读起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人翁叫海伦·凯勒,她出生在美国北部的一个小镇,她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父母对她倾注了所有的爱和关注。但是却在她只有19个月大的时候,一场高烧夺走了她的视觉和听力。从此,她与整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和联系,当她注意到母亲和朋友们用嘴交谈,而她只是用手比画这种奇怪现象的时候,她知道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她试着自己嚅动嘴唇和别人交流,但别人不能理解她的意思,她开始愤怒、粗暴、丧失理智。但是父母依然用温暖的爱感染着她。直到莎莉文老师来到她的生活当中,她的世界重新点燃了希望的烛火,照亮了寂静黑暗的世界,为她打开了心中的眼睛,让她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

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她开始健康、快乐的成长,莎莉文老师不仅教给她知识,更是培养她的勇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家人、朋友、老师、社会对她的无穷无尽的爱,是她生存的动力;让全世界感到她的那份爱,是她生活的信念。海伦·凯勒最终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坚强的毅力,考上了哈佛大学,她一生创作14部著作,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虽然没有视力,但是她对景物作了细腻的描述,广袤的绿色田野、蔚蓝的天空、葱郁的树木、争奇斗艳的花丛……我们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个盲人之笔,这优美的语言,真挚强烈的情感在对大自然的描述中缓缓流出……

海伦凯勒在文中说过,如果她有三天光明时间的话,她第一天要长久地凝视莎莉文老师的面容;第二天要去看一看由黑夜变成白天的激动人心的奇观……;第三天她要周游纽约城,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

对比起来,显然我这个健全的孩子要比海伦更加幸福,我能看见大千世界中的万紫千红,看见世间的千姿百态;我能听到世间的优美的旋律和喧闹的吵杂声;我能流利地用语言和朋友对话,能够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我们这些健全的人往往忽视了身边景物的美好,不懂得珍惜和关注身边可贵的东西。时间在我们的碌碌无为中慢慢流逝了,我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慵懒。妈妈说:视力正常的人不理解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孤寂;听力正常的人不理解聋哑人的寂静生活中的悲哀。

海伦在这本书中用自己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教会了我要向她一样酷爱学习、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积极乐观,在困难中不断进步,在坎坷中不断提升,在逆境中获得重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4在这个美好快乐的暑假里,我曾阅读了许多经典图书,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泰戈尔精选》等图书,但最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世界名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了。

主人公海伦。凯勒5岁时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以后却双目失明两耳失聪。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朵花,为何上天不让她的生命开出一朵绚丽的花呢?为何让她的生命之花濒临凋谢呢?

大病后的海伦。凯勒陷入了黑暗与无声的世界中,这使她变得十分孤僻,不善于言谈,更加不愿意与人交往,这样的她是亲人们毫无办法。有一天,以为名莎莉文的老师的到来改变了海伦。凯勒一生的命运!

莎莉文老师从与她交流,手把手教她学习写字,认识盲文,例如教她认水这个字时,老师让海伦。凯勒先用手感受水的冰凉与水接触手时的惬意。莎莉文老师每天都会和海伦。凯勒一起用刚学习的字词唱歌呢!每当海伦。凯勒为认不出一些字着急时,莎莉文老师就会将她搂在怀里,在她手里一遍又一遍地写着这些字,让她很快的掌握这些字。

莎莉文老师倾注了自己无限热情和心血,对待海伦。凯勒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终于有一天,海伦。凯勒变得乐观开朗、自信坚强,勇于向命运发起挑战,并期待自己复明后三天的快乐时光

海伦。凯勒的成功不仅是靠自己的努力,最重要的是莎莉文老师的教导啊!

生活中,我们应该像莎莉文老师那样,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朋友同学伤心流泪时借他(她)一个可靠的肩膀。在寒冷的冬天做一盆炭火,在炎热的夏天做一棵遮阳的树,做春天的一股微风,做一股小溪流向旱地,让我们彼此手拉手心连心,理解、帮助他人!让我们为他人绽放一朵绚丽的花!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5“海伦·凯勒和拿破仑是十九世纪两个最杰出的人。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这是马克·吐温说过的一句话,印在了这本书的尾页来赞美,而这本书,则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这,无疑是对励志的升华,以作者的一生明确的启示了我们!作者海伦·凯勒是一位盲聋人,可是她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以自强不息的毅力在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多国语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可想而知,她是多么值得人敬佩、羡慕,她,又是多么伟大!而一个残疾人的一生,就如蒙着一层纱,隔着一片雾,要将它掀开并非一件易事,可海伦·凯勒做到了,她成功了!或许,你常会诧异的想,这太不可思议了!或许,你又会无所谓的谈,我们不需要这样去疯狂。而真正懂的人是不会赞同的,因为这是无知的。没有理想的人生,犹如无月的夜空,漆黑一片,阴森而又恐怖!而作者,原本就看不到这个多彩的世界,听不到一切美妙的声音,这丝毫不恐怖,完全无所谓,因为,有一盏明亮的灯,正在心中指引方向,稳稳地不会动摇……

记得曾经学过《花之咏》这篇文章,花的自白指引我们,使我们懂得了什么。而现在,海伦·凯勒的自述人生经历更加激励着我们!要知道,胜利本来不远,而当你一步步向下滑的时候,距离就增加了!

生命,一个看似简单的词,可其中,又有多少“酸”、“甜”、“苦”、“辣”……

第5篇

1995年张爱玲的逝世让她的名字在文坛上再度复出,在这之前,张爱玲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成就一直没有得到公认,可能是源于她自身复杂的经历与背景,除却文学本身的价值,人们似乎习惯地冠于她种种帽子,或者把她划分于某种领域与流派,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她属于海派文学,当然,她亦是代表人物。

海派文学在上世纪40年代曾辉煌一时,唯一可与之相提并论的是以张恨水为代表的新鸳鸯蝴蝶派,两种流派最初文风迥异,互为不齿,然而到后来,由老《万象》杂志的撮合,两派文人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互为渗透的倾向。这一时期,众多文人文风略改,惟张爱玲不变,更成就了她写作生涯里的第一个辉煌,那时她尚20出头,却已用《红玫瑰白玫瑰》、《金锁记》、《倾城之恋》奠定了她当时的文学地位,后来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大抵是拿自己作为例子,只是在这言语背后,很少人能看穿里面的无限苍凉。

张爱玲的笔致是越轨的,她擅长把艺术生活化,把生活艺术化,一方面她流俗于世间的爱恨纠缠,一方面又可跳出这份儿女情长,她的作品中生活的悲剧感无处不在,这种悲剧感让她笔下女性皆拥有某种细腻与古典的美感,而她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又令人惊异,这种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社会无疑是为另类。即使在今日,也为很多作家所不能及。她悲天悯人,时时看破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自己又在生活中冷漠寡欢;她通达人情世故,却又刻意与众生保持距离,独自孤高,我行我素。她一直站在观望者的角度,这是她的天赋秉性,也是刻意而为,她对被人看破有种天生的抗拒,源于是她自始自终的不信任,因此她从不给人留下可窥内心的一丁余地。张爱玲的这份洞察人事对她来说又是极为痛苦的,在20几岁便有了这样的人生体验似乎是她悲剧性的人生的某种征兆与预感。后人仿张爱玲的文风,形似者已能吃饱饭,但却始终无人可跃至她等同的高度,可见并不是文字能力的问题,而是人生本身的差距。因此可说张爱玲的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类。

张爱玲的文学生涯与她整个人生命运是相辅相成的,这也让她众多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个人痕迹,上世纪40年代,她在上海声名鹊起、一时无二,若干年后,又辗转美国,过着清心寡欲、深居简出的半隐士生活,辉煌一时所带来的浮华喧闹与潦草片刻引来的落寞孤寂,她似乎可以同时承担,她不屑于跌宕起伏的人生假象,反而对命途的变化有着习惯性的逆来顺受。她的文字也亦是如此,以作者的一生为参照,也许是更好体会其作品的方式,张爱玲的文字抛弃了当时上海左翼文人标志性的聪明刻薄,而把重心落在对人生客观的描述,因此在张爱玲的作品里,经常轻易地还原了人物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内心的原始推动力。这让她作为一个记录者堪称称职,这也是她文学价值中一颗重量砝码。

张爱玲的笔致因为客观而显得冰冷,她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与西方文化教育使其作品中有着只修辞不修饰的残酷面孔,发生了就让它发生了,结束了也就让它戛然而止,她不炫耀,不管是写世俗还是雍容,一字一句都似从良心上称过,再落于笔下,杜鹃泣血。

半生缘――张爱玲与胡兰成之间

张爱玲的一生始终与这个男人纠缠一起,剪不断理还乱,也许是才子佳人的故事总会被人所津津乐道,也许是两人的人生经历在动荡的时局下所体现出不同的戏剧性颇值推崇。总之,提及张爱玲,胡兰成的名字自会应声而出。

1944年春,时任汪伪政权要职的胡兰成无意间读到了张爱玲的小说,以其文学直觉,遂起结识之意,于是给苏青写信相邀,信中处处流露出对张爱玲的好奇与欣赏,当然,那是文人与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此时的胡兰成,对张爱玲的相约也只是出自相约本身。后来苏青回信说:作者是位女性,才情颇高,性情孤傲,不愿见人。苏青的简短叙述更是让胡兰成难以忘怀,不久,苏青再次回信,并附带一本杂志,上面有张爱玲文章和照片,从这时起,胡兰成对张爱玲的欣赏已不仅仅是欣赏了。

胡兰成回到上海之后,委托苏青所要张爱玲地址,苏青深知张爱玲孤傲,便断然拒绝,胡兰成软乞再三,苏青推托不过,便把张爱玲上海的地址给了他,胡兰成次日便登门拜访,不出所料,张爱玲闭门谢客,不得已,胡兰成把自己的地址、电话写在纸上,并附结交之意,递于张爱玲门里,方回。

苏青是张爱玲颇欣赏的女性,也曾公开说过,拿我与冰心等人比,不觉得有何,提及苏青,才方合我的心意。可见苏青在张爱玲的朋友里是很重要的一位,而苏青又是胡兰成的挚友之一,苏青在两人关系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且在早些时候,苏青曾邀张爱玲为被开罪的胡兰成求情,两人后来的见面,已不是第一次。

胡兰成回到住所,第二天便接到张爱玲的电话,说要登门拜访,胡兰成喜不自胜,不久,张爱玲便到,胡兰成亲自相迎。在胡兰成的住所,两人相谈甚欢,由文学到时政再到生活,两人一番畅谈后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尤其张爱玲,吸引她的是胡兰成的才情,而张爱玲本身亦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之人,她对男人的标准也往往被才气高低所左右,胡兰成的学识与见地深得张爱玲的好感。次日,胡兰成回访张爱玲住处,张爱玲房间的典雅华贵之气让胡兰成有些不自然,近而更觉得张爱玲绝非凡类。此后,胡兰成每日都登门拜访,两人相交莫逆,如影随形。胡兰成曾索要苏青第二次回信时附的那张照片,张爱玲便取来送他,相片背后写着: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但她心理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句话如今已是张爱玲的代表符号之一。而胡兰成晚年的自传里写到这段经历时,则是这样描述的:我只端然的接受,没有神魂颠倒。各种感情与思想可能只是一个好,这好字的境界还在感情与思念之前,但有意义,而不是什么的意义,且连喜怒哀乐都没有名字。胡兰成的口吻是带着间接的否定的,这否定有些小心翼翼,却还是说了出来。不知道张爱玲看后又会是怎样的心境?恐还是之前她与胡兰成的诀别语:我将自是萎谢了。还有一则趣闻,晚年胡兰成给远在美国的张爱玲写信,询问生活近况。张爱玲回信想借阅胡兰成前作若干,胡兰成自是将前作与刚刚出版的《今生今世》邮至张爱玲住处,并附信流露出重言旧好之意。张爱玲再回信说:邀旧作只为研究而用,旧日之事已无心再提。胡兰成看罢,也觉自己自作多情,从此两人再无联系。

张爱玲的贵族出身,让其生命处处表现出典雅一面,而童年的不幸则让其作品笔调灰冷,但又在生活中我行我素、及时行乐。张爱玲的这种矛盾胡兰成是懂得的,只不过胡兰成的懂她是风流天性的一种技艺,因此这种懂让张爱玲日后受到了极大的困惑。胡兰成与她相识时,大她14岁,又背负汉奸之名,而张爱玲的义无反顾则让她与胡这段是非纠缠得到了升华与成就。

1944年入秋,胡兰成与第二任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张爱玲待字闺中,于是二人顺其自然地结为连理,但由于时局动荡,汪伪政府已有穷途之势,胡兰成怕日后连累张爱玲,这场婚姻便没有仪式、也没有走任何法律程序,只由张爱玲的好友作证,两人合签一纸婚书:张爱玲与胡兰成亲定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实安稳。前两句为张爱玲所书,后两句则是出自胡兰成之手。

1944年岁末,时局已相当悲观,胡兰成也意识到了危险,便与张爱玲道别,只身去了武汉。而风流成性的胡兰成在抵达武汉不久,便与医院护士小周如胶似漆,那时小周才刚好17岁而已,胡兰成后来在张爱玲不知情的情况下又与小周举行了婚礼。待1945年胡兰成短暂地回到上海期间,才向张爱玲透露此事。张爱玲的选择也只是忍受,她心里还是只有这个人。

再说胡兰成,胡兰成的出身与张爱玲可谓天壤之分,云泥之别。他自幼贫苦,历经磨难,后来的成就也皆是自己双手打拼而得,包括胡兰成的学识,他只作为旁听生在当时燕大上课,只不过凭借过人的天赋才在文学上落下了不朽的成就。胡兰成的文藻华丽,灵气迫人,与当时沈从文厚重朴实的文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人曾例举二人:胡为黄鹂,沈是青鸟。颇为传神。只不过胡兰成的恣意潇洒仅仅是他在人世间的游刃有余,而他的思想非但并不出世,反而比凡夫俗子更留恋于红尘万丈,这是张爱玲所忽略的、甚至是看不到的,她始终认为胡兰成于她除却丈夫,便是文人,这忘了胡兰成的戎马出身,供职军中要员,定是有野心的,历朝历代,但凡出世者,无一愿食朝廷俸禄。可叹张爱玲的一生,纠葛不过是这张窗户纸没看破罢了。相对胡兰成,一个张爱玲又怎么能够……

流淌于故事之间,遗失在字词之外

张爱玲系出名门,有显赫的家事,她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可谓一代望族,只不过到张爱玲的童年时,家道没落,只剩最有一丝余响罢了。这让张爱玲矛盾的人格有了最初的形成,一方面她摆脱不了家族给她的烙印,另一方面,她也无法彻头彻尾地落位众生,这对她的写作是财富,但对她的人生则是痛苦。

张爱玲幼年时父母离异,母亲远度英伦,她跟随母亲,14岁便考入了伦敦大学,而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被迫终止了留洋,辗转至香港求学,临近毕业时,香港全盘沦陷,张爱玲无路可走,孤身回到上海,日后与胡兰成的文坛佳话,又成了解放后难以洗清的罪状,不得已再出走美国,于1995年中秋客死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