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2 09:32: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程审计发现的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审核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工程造价是指由工程的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依法约定的工程所需要费用的总价款。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及竣工决算。认真审核工程概预算,可以使基本建设资金做到合理分配和合理投向,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基本利益,而加强竣工决算审核,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及重要措施。
1.工程造价审核中出现的问题
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建设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一项很繁琐而又必须很细致地去对待的技术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不仅要求编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设计、施工等一系列较系统的建筑工程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预算业务素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尤其在由定额计价模式向清单模式过渡过程中,总是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① 定额换算不合理。由于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导致定额缺项或需要补充的项目与内容也不断增多。然而因缺少调查和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致使结算定额或补充定额含有较多的不合理性。⑦ 高估冒算现象在结算时较普遍。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较多收入,采用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巧立名目等手段人为的提高工程造价。③ 由于工程造价构成项目多,且变动频繁,使计算程序复杂,计算基础不一等等均容易造成错误。因此,认真分析影响工程结算的因素对办好工程竣工结算是很有意义的。如何才能既快又好的做好工程造价的审核,特别是预结算的审核。这是目前从业人员需要重视的课题。
预结算审核的内容预结算的审核,主要是核对核实工程量是否准确、费用计取、落实设计变更等三方面为重点,按照施工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及附件,施工合同专用条款,施工合同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和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的解释顺序,进行计算核实。
核实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工程量的误差分为正误差和负误差。正误差常表现在土方实际开挖高度小于设计室外高度,计算时仍按图计:墙体中的圈梁、过梁所占体积未扣;钢筋计算常常不扣保护层;梁、板、柱交接处受力或箍筋重复计算等等;正误差表现在完全按理论尺寸计算工程量和项目的遗漏。因此对施工图工程量的审核最重要的是熟悉工程量的计算规则。①分清计算范围,如砖石工程中基础与墙身的划分;② 分清限制范围,如层高大于3.6m时,顶棚需要装饰方可计取满堂脚手架费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方可计取支模超高增加费。③应仔细核对计算尺寸与图示尺寸是甭相符,防止计算错误;对签证工程量的审核主要是现场签证单及变更通知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核实,做到实事求是,合理计最,审核是应作好调查研究,审核其合理性及有效性。
2.工程造价的审核方法
2.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就是按照施工图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承包合同或协议以及有关造价计算的规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定额单价以及费用计算,这种方法实际上与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和过程基本相同,常适用于初学者审核的施工图预算,投资不多的项目,如维修工程,工程内容比较简单(分项工程不多)的项目,如围墙、道路挡土墙、排水沟等,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和细致,审查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存在重复劳动。在投资规模较大,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建设单位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仍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2.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就是抓住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核的方法。这种方法类同于全面审核法,其与全面审核法之区别仅是审核范围不同而已。该方法是有侧重的,一般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作为审核重点,如基础工程、砖石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门窗幕墙工程等。高层结构还应注意内外装饰工程的工程量审核。而一些附属项目、零星项目(雨蓬、散水、坡道、明沟、水池、垃圾箱)等,往往忽略不计。其次重点核实与上述工程量相对应的定额单价,尤其重点审核定额子目容易混淆的单价。另外对费用的计取、材差的价格也应仔细核实。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量相对减少,效果较佳。
2.3对比审核法
在同一地区,如果单位工程的用途、结构和建筑标准都一样,其工程造价应该基本相似。因此在总结分析预结算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同类工程造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整理出用途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地区不同的工程的单方造价指标、工料消耗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分折对比,从中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针对这些子目进行重点计算,找出其差异较大的原因的审核方法。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1)单方造价指标法,通过对同类项目的每平方米造价的对比,可直接反映出造价的准确性;(2)分部工程比例,基础,砖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门窗、围护结构等各占定额直接费用的比例;(3)专业投资比例,土建,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照明等各专业占总造价的比例;(4)工料消耗指标,即对主要材料每平方米的耗用量的分析,如钢材水泥、砂石砖瓦、人工等主要工料的单方消耗指标。
2.4分组计算审查法
就是把预结算中有关项目划分若干组,利用同组中一个数据审查分项工程量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首先把若干分项工程,按相邻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项目进行编组。利用同组中分项工程间具有相同或相近计算基数的关系,审查一个分项工程数量,就能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的准确程度。如一般把底层建筑面积、底层地面面积、地面垫层、地面面层、楼面面积、楼面找平层、楼板体积、天棚抹灰、天棚涂料面层编为一组,先把底层建筑面积、楼地面面积求出来,其他分项的工程量利用这些基数就能得出。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审查速度快,工作量小。
2.5筛选法
筛选法是统筹法的一种,通过找出分部分项工程在每单位建筑面积上的工程量、价格、用工的基本数值,归纳为工程量、价格、用工三个单方基本值表,当所审查的预算的建筑标淮与“基本值”所适用的标准不同,就要对其进行调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便于掌握,审查速度快,发现问题快。但解决差错问题尚须继续审查。
2.6实地审查法
市场调查法针对市场中价格高、用量多的一些材料进行调查测算其价格,防止有些施工单位故意抬高材料价格。所有各种工程中,主材占了很大的比例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审核人员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各种主材的价格信息。了解每一个主材的价格的信息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是造价信息管理处也未必能做到,但当我们在审核中遇到主材价格有矛盾时,我们必须要拿出这一主材价格的依据。
3、 结语
工程造价预算审核人员应该熟练掌握专业的审计知识,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公正的审核原则认真进行审核,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来处理设计过程中的复杂问题。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若不能严格把关的话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要求审核人员审核要认真、细致、不少算、不高估冒算,不存侥幸心理,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自身信誉。
参考文献:
1、区财务2012年度预算执行状况审计;
2、乡2012年度财务决算审计;
二、以促进改善民生,保证专款专用为目的,增强重点专项资金审计。重点检查各项专项资金运转和治理近况,提醒资金运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相关政策具体落实,促进提高资金运用效益。
3、社保资金审计;
4、计生事业费及计生政策落实状况审计;
5、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审计;
6、工业园区及生物产业园征地拆迁资金审计;
三、以促进提高项目建设治理程度和资金运用效益为目的,增重点建设项目审计。重点关注项目建设顺序治理、工程概预算治理、资金治理;关注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关注严重违法违纪、严厉损掉浪费和经济犯罪问题。
7、旭光村村民安顿小区工程决算审计;
8、联丰村村民安顿小区工程决算审计;
9、小学教育楼完工决算审计;
10、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审计;
四、以防备金融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为目的,增强金融企业审计。关注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坚苦和问题,提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11、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办法落实状况审计查询;
五、以规范粮食储藏治理,保证粮食安全为目的,关注粮食风险基金及粮食收买借款的运用治理状况,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实时提出整改和增强治理的建议。
12、开展当地粮食储藏治理状况审计;
六、以促进指导干部依法履职为目的,增强指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关注当地区、本部分、本单位财务进出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正当和效益状况;贯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状况;恪守有关经济司法法律、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定计划部署状况等。
13、区商务和旅行局原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14、万寿桥街道办事处原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关键词:工程 结算 审计 对策
一、工程审计的基本情况
2008年至2011年,本人在市直某机关单位的内审部门工作,独立完成了23个基建工程造价项目审计工作,提出审计意见83条,审计金额24707.76万元,核减结算造价2896.72万元。
二、审计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结算资料不真实、不完整、不规范,存在各种缺陷
1、结算资料(竣工图、现场签证单等)与现场不符,存在较大差异
审计发现,部分项目结算资料中存在不实反映已取项目和实际未施工项目、只反映增加项目不反映减少项目等现象。例如:某工程部分竣工图纸表述的内容与现场不符,其显示的部分内容实际并未施工,该部分涉及工程造价达1206.63万元。
2、结算资料中存在的其他各种缺陷。
一是结算资料不完整,如某道路改造及绿化建设项目工程决算,个别签证单没有签证意见及签证日期。二是结算资料中的日期记录前后矛盾,如某工程个别竣工图纸的编制日期在开工日期之前。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项目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资料审核把关不严,未很好的担负起审核把关的职责,甚至有的在未全面核实结算资料的情况下就盖章确认,导致结算资料不完整甚至一些虚假的资料也混在其中。二是现场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对监理及施工单位督促管理不到位,未能有效督促两者按相关要求编制和审核相关资料。
(二)审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较多
据统计,所审核的23个项目几乎都存在此类问题,其中又以合同金额较大的项目尤为突出。
1、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过多,导致工期延误和造价失控
如某基地维修改造工程,送审结算价3630.12万元,超出合同价1652.08万元,施工过程中发生大量变更,与原招标范围相比,设计变更达到一半以上,不但拖延了工期,而且造成了因超出项目总投资而须申请追加资金的局面。
2、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不够规范
补签、漏签、误签、不合理签证、设计变更和签证资料不完整等现象时有发生。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项目建设单位管理不到位,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有效,审批环节把关不严。二是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设计深度未达要求,加大现场施工管理难度。三是大额项目的暂列金较多。由于合同金额大的项目其暂列金额度也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诱使部分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将暂列金用于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上。
(三)虚报、冒算工程量
据统计,所审核的23个项目中,共有20个项目存在此类问题,占项目总数的86.96%。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原承包范围内的项目实际施工时因故未实施,送审结算未见扣减。如某工程挡土墙5274.72立方米,d栋铝合金窗1698.40平方米、室外给水管等项目没有实施,经核实应扣减造价达605.29万元。
冒算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增加部分工程量。如某维修改造工程结算,部分项目属于承包范围内的包干项目,结算时不应另计增加。
三、对做好基建项目结算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进一步做好结算审计工作扫除知识障碍
要做好结算审计工作,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造价、工程管理等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法律、财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并应熟练应用审计、统计和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目前,完全能够达到上述要求的国家审计人员还相当缺乏,在审计工作中,笔者也深感自身知识的不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极为迫切。审计人员应始终保持自觉学习的习惯,切实提高学习能力,全方位完善自身素质,以满足高标准结算审计的能力要求。
(二)以审计目标为导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结算审计工作
1、加强对建设单位内控制度的审核
只有工程建设中做到决策科学化、程序规范化,才能节约建设费用、提高投资效益。如果建设单位基建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往往出现违反建设程序办事,现场签证管理混乱等现象。在审计过程中,要着重审核建设单位有无建立基建管理内控制度和现场签证处理程序;有无健全工作量计量、复核、签发制度;对重要变更,有无经设计部门同意并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变更金额达到公开招标限额标准的,有无明确采用招标方式办理采购等。
2、加强工程量审核力度
工程量是决定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是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的关键。审计中要加强对施工工程量的审核:一是要重点审核容易重复计算的项目。二是要重点审核大额项目暂列金的支出情况。三是要重点审核投资比例较大的分项或分部工程。对于无图纸的项目要深入现场核实,必要时可采用现场实测方法。
关键词:高校建设,管理审计,审计质量
1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内涵诠释
高校建设工程普遍具有周期长、环节繁多、涉及专业多等特点,所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大,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是新时期对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校工程审计转型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变革。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是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相关技术经济标准和管理规范,对建设工程的建设活动、经济活动以及内部控制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确定其有关经济资料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以及相关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并最终形成审查和评价结论的过程。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在合理控制建设投资、完善建设工程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提高资源绩效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2当前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面临的问题
综合目前各高校的审计业务开展情况来看,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存在着经验少、领域广、周期长、法规少、理论研究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2.1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程序规范相对匮乏
长期以来,很多高校的建设工程审计只覆盖到了竣工结算,虽然称作“审计”,但实际工作仅仅为“审价”。2016年12月,《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见》(教财[2016]11号)文件出台,对高校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提出了初步指导意见。但是通过对各高校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高校几乎没有,大部分高校的建设工程审计业务工作还停留在造价审核的阶段,这种造价审核的工作核心在于“审查”,而没有“评价”。此外,用于指导审计人员开展管理审计工作的相关法规、业务指南和规范指引也比较匮乏,没有可以借鉴和推广的实践经验和模式,这都成为了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业务的“瓶颈”。
2.2审计定位容易偏离
《审计法》规定,高校审计部门的定位是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即审计部门独立行使法定权利,保持其独立性,不受其他人和其他部门的干涉。在建设工程审计作业过程中,由于种种现实原因,审计人员可能会在主动或被动的条件下行使了处理或管理权,又或者无法正确履行好“监察者”“督促者”的职责,致使审计工作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
2.3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存在短板
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都有极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勘察设计、施工管理、造价管理及财务核算等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分析查证、撰写表述等综合业务能力。然而,目前很多工程审计人员,在造价审核方面还比较专业,但是在其他综合能力方面多有欠缺,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管理审计工作的需要,从而制约了工程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
3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内容
《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见》(教财[2016]11号)文件中指出,在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中,要突出内部控制审计、造价审计、招标审计、付款审计等重点。具体内容如下:内部控制审计:定期对建设工程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关注建设工程归口管理情况、管理岗位设置与职责情况、建设工程各阶段履行基本程序、执行有关政策等业务管理情况、预算和付款控制等财务管理情况。造价审计:对建设工程各阶段工程造价进行审计,重点关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洽商变更估价、竣工结算等。内容包括:1)设计变更的审批程序和控制管理审核情况;2)审核工程监理单位及人员的资质和履行职责情况;3)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单造价审核成果的真实性;4)审核工程估算、概算、施工图预算、结算、决算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招标审计:对建设工程各类招标文件、经济合同等进行审计,重点关注招标范围的全面性、招标文件的完整性、招投标文件与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的一致性。内容包括:1)审核招标主体资格和审批手续;2)审核招标申请文件资料;3)审核招标方式;4)审核招标程序;5)审核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招标答疑;6)审核招标清单及拦标价;7)审核投标人资格;8)审核中标人和未中标人的全部投标文件;9)审核开标工作;10)审核评标工作;11)审核定标工作;12)审核中标价格;13)审核中标合同金额;14)审核投标程序;15)审核合同情况。付款审计:依照合同和项目进展对建设资金拨付进行审计。内容包括:1)审核合同签订程序和依据,是否按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有关承诺签订合同;2)审核合同双方主体资格是否合法;3)审核工程合同文本是否规范;4)审核合同主要条款是否合法、完整、严密;5)审核合同中有关工程造价结算原则是否明确;6)审核工程款支付的依据和审批手续是否完整、规范。
4管理审计实施
为了推进审计工作转型,适应新常态新形势的要求,将内部审计的职能从“监督型”转向“监督与服务并重型”,助推学校价值提升,笔者所在的单位探索性地开展了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该项目位于某大学内,项目占地面积:14698m2,总建筑面积14986m2,框架结构,地上5层为图书馆,地下1层为地下车库。具体实施工作如下。
4.1明确定位、立足实际,确定管理审计内容与重点
为使审计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此次管理审计的需求,紧扣内部控制、造价、招标、付款重要风险领域,扎实筑牢第三道防线。内部控制方面:考虑到该项目已由教育部发函批准建设,因此将审计重点放在管理程序是否符合学校及建设管理部门的制度规定,各层级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是否有不作为及越权行为。造价方面:考虑到该项目结算审核已完成,故将本次管理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审核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单是否合理、真实,是否存在超出合同范围及内容的项目计入本工程造价的问题。招标方面:重点审核招标文件范围是否全面、完整,投标文件是否响应招标文件要求,合同签订的内容是否与招标文件和中标单位投标承诺实质性内容一致。付款方面:重点审核工程款支付是否按合同约定时间节点、金额支付,支付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是否存在超付工程进度款的现象。
4.2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协同组建审计组,夯实工作基础
为有序、优质、高效开展审计工作,在项目正式实施前,审计处邀请所有在库造价咨询公司制定审计实施方案,通过方案比选,选定了一家具有较高专业胜任能力的造价咨询公司承担此次工程管理审计工作。同时,审计处内部指定一名项目负责人,组建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并重的审计组。审计组在项目实施前,详细了解了项目基本情况,广泛收集了相关法律法规,精心制定了《某大学管理审计实施方案》,为后续的审计流程确定、审计表格设计、审计项目实施以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定性和归类奠定了基础。
4.3完善流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更高效地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客观、准确地做出审计评价,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组主要采用调查表法及审计调查法开展审计工作。如编制《图书馆工程内部控制审计、招标审计、造价审计、付款审计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图书馆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审计问询函》《图书馆工程内部控制审计、招标审计、造价审计、付款审计评价表》等,通过审阅各种资料文件、现场核对、向有关单位查询等,完善表格内容。通过填写以上表格,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过程轨迹,便于审计人员对收集到的证据加以分析、鉴定和汇总,为编制审计底稿和撰写审计报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到了过程有记录、内容有依据、结果有报告。
4.4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实现人力和信息共享,把控审计质量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审计处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审计工作情况,复核咨询机构提交的审计结果,聚焦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处领导、室主任、项目负责人通过召开“列提纲”“定基调”“改细节”三阶段项目汇报会,结合审计实施方案及相关证据,始终遵循“评价什么、审计什么”的原则,重点研究审计工作的整体框架、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评价及审计建议,坚持审深审透,同时保证问题分类合理、审计评价准确、审计建议可行。此次管理审计工作,共发现问题13条,其中内部控制方面发现问题5条,招标方面发现问题6条,造价方面发现问题2条,提出了审计建议5条,审计建议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4.5持续跟踪,注重整改落实,切实将审计成果用到实处
在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单位后,审计组积极跟进整改落实情况,切实发挥以审促改、以审促建作用,督促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项目管理部门认真研究审计报告,并以此为契机,制定完善了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管理、合同管理、设计质量管理、强化制度执行,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树立了“防范胜于查处,监督寓于服务”的审计形象,实现了加强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提高资源绩效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石桥,王会金.管理审计方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敏德.N+1内外结合跟踪审计模式的应用与实践[J].建筑经济,2019,40(1):26-29.
审计成果作为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是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有关业务活动信息、审计发现、结论以及审计意见和建议的真实体现,是为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和高层领导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依据的最有效途径。如果审计成果得不到利用或利用不充分,将直接影响着审计职能的发挥,减低审计工作价值,增大企业经营风险。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审计成果的共享和运用,以此搭建企业规范经营管理的平台。
一、当前审计成果运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向被审计单位发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书、向上级机关写出审计报告或审计调查报告。之后,审计案卷交档案室被束之高阁,审计结论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此种工作模式浪费了大量的可利用的审计信息资源,没有发挥出对一个项目进行审计所能起到的最大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审计成果运用的意识不强。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审计资源。现实生活中,不论是有关领导还是审计人员往往认为审计工作就是查找问题,提升、运用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副产品”,不会产生效益。直接表现为相关单位和人员存在重审计决定的落实,轻审计建议的采纳;重查处问题,轻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重审中监督,轻审后督查整改。有时还顾忌“家丑不外扬”或从“保密”的角度的考虑,使得审计成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审计成果资源。
(二)审计成果转化的时机滞后,相关部门间缺乏联动。一方面不少审计人员认为只有等审计项目结束后才有审计成果,才谈得上转化问题,忽视了审计成果的另一个载体就是审计信息的作用。另一方面审计项目本身时间过长,相关部门拟运用审计成果时,审计结论尚未作出。这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体现得非常明显,领导干部任免的时效性非常强,而审计有着较为复杂的程序,往往审计尚未开始或结束,干部的调任就已经完成,审计结论只能在很有限的范围发挥参考作用。
(三)协调沟通力度不够,审计成果亟待提升。由于审计项目分散在各个业务科室,有时甚至需要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机关等其他单位部室配合完成。由于分工不同,协调沟通不够,很难从单个审计项目中挖掘出苗头性、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并加以综合分析,从完善制度、机制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造成审计项目质量不高,成果本身存在缺陷。
(四)审计人员受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的限制,职业判断力不强,揭示问题不充分,改进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受审计人员创新能力制约,有的项目如预算执行审计,年年审,年年老一套,发现的问题每年都大同小异,该纠正的基本都已落实整改,报告的模式相同,只是换换数字而已。这就会减少或失去审计成果的作用。
还有,审计部门在审计项目完成后也很少进行总结,审计回访结束后就进行装订,案卷进入了档案室被束之高阁,本来应该作为经验的东西没有被很好地总结出来,作为经验交流材料或案例教学;或是总结分析一下项目存在哪些问题,安排项目时的目标是否达到,应该吸取哪些教训等。作为机关内部或审计系统内部都没能很好地利用已有的审计信息资源。
二、提升、运用审计成果的对策建议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消除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是“副产品”的错误思想,树立宏观意识,将审计成果的运用看作是发挥审计监督建设性作用的一件大事来抓。
(一)多渠道通报审计成果
一是按照审计程序,审计部门每次审计活动后形成符合规范的书面审计报告,报经上级领导同意后下达审计意见,提出审计发现问题、处理意见和管理建议。二是对部分审计成果,以工作通报的文件形式向有关单位进行通报,为审计成果的广泛使用提供了条件。三是审计活动结束后审计部门及时召开纪检监察、人事、财务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一方面对审计成果及时予以通报,另一方面让相关业务部门参与完善审计意见和管理建议,提高了审计整改工作的可行性。
(二)多层次提炼审计成果
一是针对工程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与集中性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与汇总,形成综合性管理建议书。二是审计部门定期向管理层提交综合风险报告。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对企业运营目标造成的风险影响大小,从问题金额大小、性质严重程度、重复发生率、范围普遍性等方面着手,对局部、零散的审计资料进行汇总梳理,分析研究,发现共性的、带普遍性或性质严重的问题。并针对各类问题深入客观地分析妨碍企业价值提升的关键因素,从问题存在对企业运营、会计信息、法律法规遵循等方面分析潜在的风险影响,并从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有效的、治本的建设性意见,从人员胜任、IT支撑、执行加强等方面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办法。通过加强对审计成果再次提炼,促进企业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实现微观审计向宏观效应的转化。
(三)多方式落实问题整改
一是审计过程中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落实发现的问题整改,审计过程也是督导问题整改的过程,做到边审计边规范。二是审计部门在通报审计成果的同时,明确各事项的整改时限、要求、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列表方式,通过《审计整改通知单》或者工作联系单送有关部门,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三是审计部门自行或联合相关部门组成督导组,对被审计单位内、外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进行现场督导,对整改有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意见,对重点问题的整改进行核实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改。四是对重点项目开展后续审计,对被审单位整改情况进行全方位跟踪检查,以考证整改反馈信息的真实性,确保问题得到彻底纠正。
(四)多举措防范问题再发
一是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已发现的问题按照制度,客观、公正进行处理,对问题的整改过程,是一个加强业务辅导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的过程。二是注重建立和健全长效机制。针对问题整改不仅仅要求停留在表象问题上,而是从制度完善深入,从而有效防范问题的再次发生,消除或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三是与内控实施细则修订完善相结合。内部审计每年参与结合内控实施细则修订,对日常审计中发现流程设计和执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的建议,促进内控流程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降低流程实施风险。
三、提升内部审计价值的几点思考
(一)制度健全是基础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保障审计成果高效运用的基础。应在单位负责人绩效考核办法中,进一步明确和加强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检查、督促和落实情况的连责绩效考核;加强内部控制责任管理办法和内部控制专项考核规定,明确了内控制度设计、执行和评估责任,并与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实施细则中,涉及跟踪落实审计结果的质量控制要求,从而保障问题和缺陷得到及时整改。
(二)审计质量是关键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问题,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是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审计价值提升的关键所在。审计人员受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的限制,职业判断力不强,审计发现问题不充分,改进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等审计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将会影响审计成果的可用性。内部审计必须建立严格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与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保证全员随时掌握与更新履行其职责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并不断提高熟练程度。审计人员要做实做细审前调查,重视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通过统筹计划和安排,明确具体目标和细化审计内容,强化实施过程的控制,建立并执行审计复核制度。对于审计查出的问题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和加工提炼,把微观成果提升到宏观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要加强对审计报告表述方式的研究,报告既要用绝对数说明事实,还要注意用相对数表明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既要原汁原味地反映审计情况,还要有理性分析和可行对策建议。只有不断加强对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作业过程、审计后续工作的控制,提高审计质量,才能更好地利用审计成果,提升审计价值。
1、在履行督查职责的形式上,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方针,做到了财务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年审计教育单位3-5年,占全年审计任务的8-10%(农村乡镇中小学实行财务审计,县城实行预算审计或专项审计)。
2、在履行督查的内容上,坚持以投入为主线兼顾一般预算支出,做到依法治理乱收费规范教育投入,严格教育支出与维护财经法纪相结合,通过历年审计情况看,教育乱收费行为行到一定遏止,财政对教育支出逐年有所增长,部门对预算管理逐步规范。
3、在履行督查的力度与成效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做到审、帮、促相结合,支持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中学的违法卖地问题、××中新大楼投入、××中办班等,针对审计发现问题,不是一棍子打死,本着支持事业发展,规范学校管理角度去思考,并向人大、县政府提出审计建议支持教育发展。
我局每年把教育经费审计列入年初工作计划,2005年以来,我局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把财政对教育投入列为主要审计内容,对城市教育附加的征管及上级拔款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审计,同时对教育局、××中、*中、*中、六中、职业中学、实验幼儿园等单位进行了年度审计。
一、审计发现在执行国家财经法纪方面存在些问题
当前,区经济领域中较突出的问题是执行国家财经法律不够严肃,一些主观上的弄虚作假,制度上的不健全不规范,或者管理者、财会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执行财经法规的自觉性不强,素质偏低,造成会计资料不能全面准确反映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真实的财务状况,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在经济交往中信誉度不高。也有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越来越隐蔽等,很难让执法者一下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区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严肃财经纪律方面有一定的差距,给一些腐败不法分子有机可趁,存在着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极大损失的隐患,同时也影响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建设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1、超现金结算起点大额使用现金,白条抵库,个别地方用不符合规定发票报销。2、预算约束刚性不强,有超预算支出年终出现字。3、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余额大,核算不规范,有的随着历年的结转已难以区分来历、用途。4、在建工程核算不明晰,未设立基建专户,对建设资金未进行单独核算。5、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账账、账实不符的现象。6、存在无收费许可证收费现象。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面临的新课题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审计本质定位于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的责任很大,任务很重,整个社会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很高。目前基层审计人员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因基层审计工作业务量太大,人员数量较少,审计人员忙于做审计实际业务,很少有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现有人员多数是学习财会专业的,缺少基建审计人才,现只能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审计,在突破真实性审计方面及建设资金审计方面仍有难度。
2、审计面临着屡审屡犯的共性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如税收任务重、税收成本高是一些乡镇街道普遍存在的。而且在逐年完成税收任务情况下,用于发展生产性支出方面占的比重很小,多数用于招待和燃油交通费等非生产性支出。
3、在审计工作中,发现有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有滞后的现象,导致审计定性难、处理难,如财务核算方面行政事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用“收付实现制”,而现实中个别单位和部门举债购建固定资产在未完全支付完款项时不能登记固定资产账,导致固定资产已使用多年,而未入账现象。招待费、福利费、工会会费只有使用比例规定,但实际中超过额度时如何定性处理缺乏实际可操作的依据。在现金管理方面,延续使用《现金暂行管理条例》法规,与现实工作不太适应。个别单位工程项目招投标手续不全,结算多数用窗口发票。
【关键词】增值审计;增值服务;增值途径
1999年,IIA对内部审计做出了全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它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组织的效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定义表明内部审计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价值增值阶段,内部审计由原来的监督和评价职责扩展到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审查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审计,以确保实现价值增值的新功能。
一、内部审计增值型服务领域与实例
目前本人单位的内部审计主要涉及到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物资采购合同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经济责任审计、战略审计、经营管理跟踪审计、管理效益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等审计,不同的审计类型,侧重点及内容不同,每个审计项目均不同程度地发现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审计组针对具体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价值,取得了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的认同。
1.加强事前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
事前审计,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便于及时整改,避免损失。实时对建设项目开展跟踪审计是典型的事前审计,以前对建设项目的审计往往注重竣工后的结算审计,即事后审计。但这种审计除工程造价存在多计的问题可以整改外,其它诸如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所造成的损失是已成事实,无法进行整改。因此实时开展对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对节约投资、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有效为企业增加价值,减少损失。
2.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进行跟踪,为企业增加价值
定期对下属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跟踪,有利于发现被审计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经营异常情况、管理中的不足等情况,针对发现的情况,及时提示管理层,并提出整改建议。本人去年参与了对本企业下属单位的经营管理跟踪审计项目,由于经营管理活动范围非常多,经审计组仔细分析,最终确定用价值链管理理论,即重点关注对企业目标起决定性作用的业务流程来制定详细的审计实施方案,以实现审计业务的价值增值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审计人员通过对该单位以地面建设业务为主进行分析,确定关键业务程序,并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确定按项目管理的主要流程:投标阶段管理、设计阶段管理、物资采购管理、施工阶段管理、财务管理、后期结算管理为主的业务流程进行监控,并选择正在实施的大型项目进行剖析。经过几个月的持续跟踪,审计组对该单位整体经营状况进行了评价,揭示了部分大型项目预计存在严重潜亏情况,发现了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改进的方面,主要涉及到投标、物资采购等阶段。审计组对发现的问题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了后续整改,并将审计建议推广到其它的施工项目。
二、实现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途径
通过本人在单位中开展的审计项目实际情况和体会,实现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着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增值型审计服务是一种审计理念,既要求审计人员要发现问题,又要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管理建议,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将“查错防弊审计”转变为“增值型审计”首先是要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审计人员既要熟悉审计业务,更要熟悉企业主要生产业务流程、生产工艺、管理等综合知识。审计人员除通过自学外,审计机构应对审计人员进行中、长期的职业规划,为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提供平台。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以独立的视角,对企业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风险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及时修正、改进内部控制等,以达到内部审计为企业实现增值的目的。
2.审计机构做好审计项目的立项工作是实现增值的前提
内部审计是否为企业发挥增值作用,其载体是通过开展各类审计项目实现的。因此审计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审计机构在确定年度审计项目时,应对企业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对管理层关注的热点、难点进行梳理,同时还应结合企业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年度工作目标,针对性地确定审计项目,不增值的审计项目或业务尽量少做,能增值的传统审计项目如财务收支审计尽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耗费和成本,重点大力拓展高增值的审计业务,这样才能为企业实现增值提供前提条件。
3.加强对审计问题的整改和成果的运用
从本人历年对各单位的审计发现,很多问题是屡查屡犯,一些问题未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这样既未起到审计的增值作用,又浪费了人力物力。因此审计机构应下大力气建立审计整改问责制度的长效机制,这需要取得管理高层的支持,破解审计整改的难题,将审计揭示的风险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和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审计也要精心总结历年来在企业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深入查找制度缺陷以及因体制机制方面形成的固有障碍,促进管理层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状况。审计项目结束后形成的审计成果运用得如何,会直接影响整体审计目标达到的效果。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审计成果的运用,并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应对审计成果进行适当宣传,有利于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为企业增值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