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5 16:11: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统计分析的步骤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目的研究贵州两个不同种植基地的细叶桉精油的化学成分变化特征。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利用GC-MS进行分析,采用相对保留指数对化合物进行定性,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结果56个化合物被鉴定,主要成分为蒎烯、樟脑萜、百里香素、柠檬烯、松香芹醇、松油醇、龙脑、蓝桉醇。结论两个基地细叶桉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这些化合物的含量有差异。
【关键词】 细叶桉; 精油; 化学成分; 贵州; 代谢特征;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variational properties of chemical compound in Eucalyptus tereticornis oil from two growing bases in Guizhou province.MethodsBy steam distillation and GC-MS analysis methods, chemical compounds were analyzed qualitatively using relative reservation index, and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by area normalization.Results56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nd beta.-Pinene, camphene, beta.-Cymene, D-Limonene, L-pinocarveol, Borneol, alpha.-Terpineol and Globulol were predominant.Conclusion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two Eucalyptus tereticornis are consistent, although the contents of each compound are different.
Key words:Eucalyptus tereticornis Smith; Essential oil; Chemical composition; Guizhou; Metabolic property; GCMS analysis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速生常绿阔叶树硬质材中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它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杯果木属(Angophora)、伞房属(Corymbra)和桉树属(Eucalyptus) 3个属树木的总称[1,2]。桉树属Eucalyptus植物作为重要的人工林树种,在我国常将桉叶油用于中草药。桉叶油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杀虫促渗和局部麻醉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咳嗽及皮肤疾病[3,4]。对桉叶油性质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5~7],但对于国内种植桉树叶油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还较欠缺[8]。细叶桉Eucalyptus tereticornis Smith是种植于广西、贵州等地的速生丰产桉树品种。 在我们的文献调研中,尚未见相关的文献报道贵州种植地区的细叶桉精油化学成分。本研究通过相对保留指数值,报道贵州两个不同种植地区的细叶桉精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的代谢特征,为种植地的生产者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
1 器材
1.1 药材与试剂 样品1号源于从江县一个实验基地,20070810采收,海拔200~300 m;样品2号,采自六盘水市的一个种植基地, 20070725采收,海拔1 600~2 000 m。经鉴定为细叶桉Eucalyptus tereticornis Smith;C8-C17的直链完烃内标,乙醚,正己烷,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GCMS - QP2010(日本岛津),挥发油提取装置,旋转蒸发仪。
2 方法
2.1 挥发油提取与分析
2.1.1 挥发油的提取[5,7]将样品1号和样品2号各精确称量粉末50 g,分别置1 000 ml圆底烧瓶中,加水适量,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加适量乙醚浮于水上层。置电热套上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5 h,至测定器中的油量不再增加。蒸馏完毕后,在冷凝管上端加少量乙醚冲洗冷凝管,待充分分层后,打开活塞放出刻度管的水,收取乙醚层,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旋转蒸发仪在40℃蒸干,精密称定。
2.1.2 GC/MS分析
气相色谱条件:氦气(99.999%),恒流0.5 ml·min-1;色谱柱为FactorFourTM:Capillary column, VF-5ms -30 mm×0.25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230℃。柱温采取程序升温,60℃保持4 min,10 ℃/min升至100 ℃,2 ℃/min再升至140 ℃,保持5 min,8 ℃/min升至230 ℃,保持15 min; 进样量1 μl,分流比20∶1。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EI,电子能量为70 eV,电子源温度230℃,接口温度280℃,检测定量为1.2 kV,质量扫描范围为10~500 amu,扫描速度1 000 amu s-1,扫描周期为0.5 s,分辨率为2500。
2.1.3 实验步骤 取挥发油1 μl,正己烷溶解。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通过检索Nist147标准质谱图库,并结合有关文献人工谱图解析以及相对保留指数,确证挥发油中的各个化学成分[8,9]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中的各成分进行定量。
相对保留指数的计算:
IR=100Z+100tr(i)-tr(z)tr(z+1)-tr(z)
IR表示相对保留指数;Z和Z+1表示被测组分前后两个正构烷烃的碳数; tr(z), tr(z+1) 和tr(i)分别表示被测组分前后两个正构烷烃的碳数和被测组分的保留时间。见图1,表1。
表1 样品精叶油的成分及含量比较(略)
图1 两基地样品精油化学成分的总离子流图(略)
3 结果
3.1 含量测定样品1号与样品2号精油的含量分别为4.27%和4.85%(鲜重),结果表明精油的含量变化不大。
3.2 挥发油化学成分细叶桉挥发油组分中,主要是萜类化合物。样品1号桉叶油的主要成分是蒎烯(26.24%),樟脑萜(2.16%),百里香素 (4.54%),柠檬烯 (8.23%),小茴香醇(3.43%),松香芹醇(7.72%),龙脑(6.25%),α-松油醇(13.34%),蓝桉醇(5.47%)等。样品2号桉叶油的主要成分是蒎烯(13.4%),樟脑萜(6.21%), 百里香素(2.54%),柠檬烯(10.53%),小茴香醇(4.57%),松香芹醇(10.50%),龙脑(5.25%), α-松油醇(18.28%),蓝桉醇(7.93%)等。样品桉叶油的成分及含量的比较见表1和图2。根据相对保留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个成分的相对保留指数见表1。
图2 两基地样品精油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比较(略)
由此表1和图2中可见,样品1号桉叶油和样品2号桉叶油的化学成分相差不多,主要是萜类化合物,分别占总桉叶油的95.81%和98.46%,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占总精油含量的84.02%和84.87%,倍半萜分别占11.79%和13.61%。从图1中可见,两个样品精油中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但各化学成分之间的含量相差很大。
4 讨论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我们可以推断①同种基因型的桉树挥发油组成大致相同;②生长期的气候条件对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影响较大;③桉树叶挥发油中松油醇的含量很高,而松油醇是种用途广泛的物质,考虑到药效与含量的关系,要想获得尽可能多的松油醇,应该考虑桉树的种植季节;④八强峰是制定中药指纹图谱的重要依据,蒎烯、樟脑萜、百里香素、柠檬烯、小茴香醇、松香芹醇、龙脑、α-松油醇、蓝桉醇在桉叶油中的含量较高,建议作为桉叶油指纹图谱的标志性化合物;⑤细叶桉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累积与外界环境胁迫有关,为进一步研究次生代谢产物生源合成途径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K Cimanga, K Kambu, L Tona,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s of some aromatic medicinal plants growing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J].J Ethnophamacol. 2002. 79:213.
[2] 刘玉明,李素芳,吴玉田.蓝桉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3,26(6):461.
[3] 吴青业,王 岩,周莉玲.不同来源桉油成分的GC-MS分析[J].中药材,2003,26(10):724.
[4] 罗嘉良,宋永芳. 3种桉叶油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1,3(3):79.
[5] 孙汉董,丁靖垲,丁立生,等.桉叶油的化学成分[J].云南植物研究,1985,7(3):351.
[6] Li H, Madden JL.Analysis of leaf oils from a Eucalyptus species trial[J].Biochemical Systematicsand Ecology, 1995,23(2):167.
[7] Li H, Madden JL, POTTS B M. Variation in volatile leaf oils of the Tasmanian Eucalyptus SpeciesII. Subgenus Symphyomyrtus[J].Biochemical Systematicsand Ecology, 1996, 24(6):547.
【关键词】贵州地区;红粘土;基本性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TU44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红土地质化作用指的是碳酸盐岩在化学溶蚀作用之后堆积起来的残留物,在受到进一步的一系列反应作用(脱硅、水解、氧化、胶体、淀积等)后,碳酸盐岩表层有褐黄色或棕红色形成,使粘土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塑性以及液限,地下水、母岩成分以及气温等是影响作用强烈程度的主要因素[1]。由于贵州各个地区之间的构成碳酸盐岩的成分以及气温、海拔高度等有所不同,因此各个地区的红土地质化作用情况也有所差异,使各个地区的红粘土主要性质的差异较为明显。
1.贵州地区的气温与地貌特征
1.1贵州地区的气温情况
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8~22℃之间,降雨量为850mm~1600mm左右,风速每秒0.8~3.2m,日照时间在1100~1700小时之间,冬暖夏凉,温和湿润,水量充足但不平均,有利于碳酸盐岩发生红土地质化作用。由于贵州各地区的地貌与海拔,因此各地区的降雨量、气温等存在差异,详情见表1。
表1 贵州各地区的气温、降水量的情况
从气温看,贵州的东部与北部温度较高。从温差看,遵义地区的温差最大,铜仁地区的温差最小。从降水量看,贵州各地区的降水量均比较充沛,其中西部地区的年均降水量最大[2]。
1.2贵州地区的地貌情况
云贵高原是构成贵州的主要部分,其海拔在137~2900m之间,由东至西可分为3个地貌区,分别为:第一,东部山地丘陵地区(贵州地貌中高度第三阶梯面),海拔高度为200~900m,切割深度为200~800m,代表低山、丘陵等地形,77%属于侵蚀剥蚀地貌,属于凯里与铜仁的地貌;第二,中部高原山地区(贵州地貌中高度第二阶梯面),海拔高度为800~1800m,切割深度为300~700m,代表中低山地、盆地性山原的地形,70%属于喀斯特地貌,属于贵阳、安顺与遵义的地貌;第三,西部高原山地区(贵州地貌中高度第一阶梯面),,海拔高度为1600~2900m,切割深度为200~800m,代表浅丘、盆地所构成的高原中山地形,属于六盘水的地貌;
2.贵州不同地区红粘土化学成分
由于贵州各个地区之间的构成碳酸盐岩的成分以及气温、海拔高度等有所不同,因此各个地区的红土地质化作用情况也有所差异,使各个地区红粘土的主要性质存在差异,详情见表2。
表2 贵州不同地区红粘土化学成分的平均值
3.贵州不同地区红粘土粒度成分
在红土地质化作用与母岩成分的影响下,贵州各个地区红粘土的粒度成分有所不同,详情见表3。
表3 贵州各地区红粘土的粒级含量情况(%)
4.贵州不同地区红粘土物理力学性质
贵州地区红粘土的饱和度高、孔隙比高、液限高、三氧化二铁含量低,在各个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红土地质化作用[3],使贵州各个地区的红粘土具有不同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4.1重度差异 由于孔隙比差异,贵州红粘土的重度由“北部地区向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逐渐减小。
4.2含水比、液性指数、塑限与液限等差异 含水比、液性指数、塑限与液限等指标是对红粘土状态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其中凯里地区的内摩擦角的统计平均值比六盘水地区高出2.7倍,铜仁地区的内聚力统计平均值相比六盘水要高出5.8倍。
4.3压缩模量与压缩系数的差异 压缩模量与压缩系数指标是对红粘土的压缩性质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凯里地区的平均压缩指数相比六盘水地区要高出4.25倍,而平均压缩模量则高出3.3倍。这反应了贵州地区红粘土的压缩能力是由西部的高原地区逐渐向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区递增。
4.4承载力差异 承载力是对红粘土的力学标准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贵州各个地区相比之下,六盘水的承载力较差,这也反应了在液性指数、孔隙比、天然含水率以及红土地质化作用的影响下,贵州地区的红粘土承载力度使从西部的高原地区逐渐向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区递增。
5.红土地质化作用差异性对红粘土基本性质的影响
(一)海拔越高,年降水量也越高,使地表土体的蒸发量下降,减弱了红土地地质作用。因此,贵州南部地区的红土地质化作用与北部地区相比要更强烈些,东部地区的红土地质化作用与西部地区相比要更强烈些。
(二)贵州地区红粘土质“脱硅富铁铝”的程度,由西部的高原山向东部的山地、丘陵递减。(三)在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下,地下水常规水位在土层发生变化时,土体中的含水率随着丰水期水位的上升而提高,并随着枯水期水位的下降而相应的减少,土体明显呈现出“流塑-软塑-可塑-硬塑”的变化状态[4]。
(四)红土地质化作用呈现出由地表逐渐向下的发展趋势,地质剖面上显示出土层深度越深红土地质化作用越弱的现象,且土体的蒸发作用随着土层深度的递增而递减,而土体对蒸发作用减弱后,其含水率也会相应的提高,使土体的状态从硬塑状态逐渐转变为可塑状态或是软塑状态,甚至是转变为流塑状态,使“反均衡性”这一特殊的土体特征在红粘土土质的剖面形成。
(五)在红土地质化作用的差异化影响下,贵州地区的红粘土土体状态由西部向东部呈现软塑状态过渡至硬塑状态的现象。
(六)在红土地质化作用的差异化影响下,贵州西部高原地区连结成红粘土粒团的颗粒有多种,主要有角砾、碎石、粗砂与细砂等,呈单粒结构[5]。该地区若进行开挖基坑促进排水,地下水的水位会迅速降低至基岩面的下方,而土体中的细小颗粒则会随着地下水流走,使土体内部存在空洞,导致潜蚀破坏的形成。这是由于土体结构呈单粒状,在地下水的动力条件发生变化中,主要是因潜蚀作用使土体受到破坏。贵州东部及中部地区主要是通过粉粒连结成红粘土粒团,其稳定性较好,难以被破坏,此外粒团之间的主要胶接物质是氧化铝、氧化硅、游离氧化铁等,因此土体的强度较高。
(七)在红土地质化作用的差异化影响下,贵州东部与中部地区红粘土的土性分布较为均匀,具有含水率高、饱和度高、孔隙比高、塑性高、分散性高、强度高等特点;相比之下,贵州西部地区红粘土的土性分布情况较不均匀,存在软土具有的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性,其中最突出的是,同一块场地中的地层压缩性能存在不均匀分布的情况。
(八)在红土地质化作用的差异化影响下,红粘土的重度分别从“西部向东部”、“北部向南部”逐渐递减。红粘土的内摩擦角分别从“西部向东部”、“北部向南部”逐渐扩大,其内聚力也从“西部向东部”、“南部向北部”逐渐变大。贵州红粘土压缩性与地基承载力从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而递增。而贵州各个地区的红粘土土质均存在强收缩、弱膨胀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吴凯,徐律.贵州红粘土的工程特性研究[J].科学之友,2011(08):08-09.
[2]贺珺,廖义玲,闫建,刘祥洋.贵州红粘土的含水性及指标特性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02):104-107.
[3]史文兵,廖义玲,唐晓玲.贵阳红粘土抗剪强度与含水量关系的探讨[J].路基工程,2011(04):80-81.
关键词:医院;统计分析;类型;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087-02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组成部分,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疗单位必须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管理,而管理离不开数据的科学分析、指标预测和可行性论证等,故而,统计分析在医疗行业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统计分析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1.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重要步骤,也是完成信息传递工作的有效方式。在统计工作中,经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审查、汇总后还必须进行统计分析,才算全部完成整个统计工作。只有通过统计分析才能把统计资料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加以综合分析;只有通过统计分析才能对医院出现的各种现象的原因和相互关系真实准确地加以揭示。由此可见,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统计分析是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关键。统计分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统计分析可以为改变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及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用数字说话、观察不同时期的实际水平、分析水平差距提出合理化建议等一系列方式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和深度,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也是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关键。
3.统计分析是提高统计效益的根本手段。具体来说,统计分析提高统计效益的体现有以下三个方面:(1)统计分析能够促进统计资料的开发利用;(2)统计分析能够促进统计制度的合理完善;(3)统计分析能够促进统计人材素质的提高。
二、统计分析的类型
1.定期分析:统计人员可定期向院领导和职能部门提交统计报表,并附统计分析报告。定期是指月、季、半年和年度等固定的统计期间,使各级领导及时了解统计期内医院医疗工作动态,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专题分析:统计人员针对医院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深入各部门进行专题调查,详细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3.统计简报:此种类型为不定期的统计分析,是根据医院工作中发生的重要情况,做出的迅速简明的分析报告。
4.统计年鉴:每年度将反映医院行政管理,医、教、研等方面的全年统计数据进行汇编,综合反映医院医疗服务的情况。
三、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
1.调查分析事物内部构成,可计算构成比。
2.调查分析事物的平均值,常用的是算术平均数。
3.调查分析事物的发展动态,常用动态指标有定基和环比。
4.调查分析计划指标执行情况。
5.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综合指数法、百分位次累加法、秩和比较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等。
四、写统计分析时应把握的五个要点
1.充分了解医院管理对统计分析的需要。院领导意在从统计分析中了解全院的医疗运行情况及时掌握医院收住病人情况及医疗质量情况,考核统计指标完成情况,并从中接受好的建议。
2.分析要及时。如果错过时机往往事倍功半,甚至贻误大事,给工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我们提供的统计信息一定要赶在领导决策之前,这样的分析领导才能用得上,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降低了统计工作的作用。
3.明确分析目的。统计分析,选题是关键选题得当发挥的作用就大,效果就好,反之则劳而无功。
4.选好指标和统计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类的统计分析,在进行分析前,必须对统计信息系统提供的大量统计数据、指标做必要的筛选。筛选时要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任务要求以及统计信息中发现的问题决定。
5.做好结论,提出管理建议。通过分析,应对医疗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成绩、存在问题等作出初步结论,并据此对今后的医疗工作情况提出改进建议或必须注意的问题,供领导参考。
总之,统计工作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首先要做到数据化,这一发展趋势使统计工作地位日益提高。作为统计人员,只有努力搞好自身建设,重视数据质量,对工作内容实行不断地扩展和延伸,加强统计分析,才能使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作用,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R软件;系统聚类分析;多元统计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称多变量统计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受多种指标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现象大量存在,多元统计分析就是研究多个随机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及其内在统计规律的重要学科,其中最常用聚类分析方法,由于多元统计聚类分析方法一般涉及复杂的数学理论,一般无法用手工计算,必须有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的支持。
在统计软件方面,常用的统计软件有SPSS、SAS、STAT、R、S-PLUS,等等。R软件是一个自由、免费、开源的软件,是一个具有强大统计分析功能和优秀统计制图功能的统计软件,现已是国内外众多统计学者喜爱的数据分析工具。本文结合实例介绍R软件在多元统计聚类分析中的应用。
一、系统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它是研究(样品或指标)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所谓类,通俗地说,就是指相似元素的集合。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存在着大量分类问题,比如若对某些大城市的物价指数进行考察,而物价指数很多,有农用生产物价指数、服务项目价指数、食品消费物价指数、建材零售价格指数等等。由于要考察的物价指数很多,通常先对这些物价指数进行分类。总之,需要分类的问题很多,因此聚类分析这个有用的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类分析内容非常丰富,有系统聚类法、有序样品聚类法、动态聚类法、模糊聚类法、图论聚类法、聚类预报法等;最常用最成功的聚类分析为系统聚类法,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思想为先将n个样品各自看成一类,然后规定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选择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计算新类和其他类(各当前类)的距离,再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这样,每次合并减少一类,直至所有的样品都归成一类为止。
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步骤:
1、计算n个样品两两间的距离。
2、构造n个类,每个类只包含一个样品。
3、合并距离最近的两类为一新类。
4、计算新类与各当前类的距离。
5、重复步骤3、4,合并距离最近的两类为新类,直到所有的类并为一类为止。
6、画聚类谱系图。
7、决定类的个数和类。
系统聚类方法:1、最短距离法;2、最长距离法;3、中间距离法;4、重心法;5、类平均法;6、离差平方和法(Ward法)。
二、基于R语言的系统聚类分析程序
R软件及其相关包提供了各种聚类方法,主要是系统聚类方法、快速聚类方法、模糊聚类方法,常用的是系统聚类方法。
R软件实现系统聚类的程序如下:
hclust(d,method="complete",members=NULL)
其中,d是由“dist”构成的距离结构,具体包括绝对值距离、欧氏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马氏距离、兰氏距离等,默认为欧氏距离;method包括类平均法average、重心法centroid、中间距离法median、最长距离法complete、最短距离法single、离差平方和法ward等,默认是最长距离法complete。
三、应用举例
表1是山东省2008年各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利用所给数据对各市进行系统聚类。(表1)
R语言程序如下:
>X
>row.names(X)
>d
>hc1
>hc2
>hc3
>hc4
>opar
>plot(hc1,hang=-1);plot(hc2,hang=-1)
>plot(hc3,hang=-1);plot(hc4,hang=-1)
输出结果(图1)
结果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不同方法的分类大体一样,结合山东省具体实际情况,最长距离法分类效果较好。
在系统聚类分析中,利用R软件是最方便、最简单、最易学的,而且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自己修改别人的程序,比较方便;可以在处理多元数据聚类分析中,利用R软件具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斌会.多元统计分析及R语言建模[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汤银才.R语言与统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信息价值 质量标准 可行性分析
由于统计分析可以实现完整、全面、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重要的作用,统计分析工作可以实现远程操控,而不必身临其境才能实现对企事业单位的分析,这使统计分析成为了实现良好监督的重要手段。统计部门掌握大量风准确的统计资料,可以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的大量信息,如企业的运转情况、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变化的情况等。在统计部门获得大量的统计分析结果的时候,就可以实现对企事业单位良好的监督功能,能够承担起监督企业单位对政府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生产和发展的完成情况.统计分析人员根据统计分析将结果用报告的形式写出来,则是实现监管人员对企业单位进行监督的方式。这样,监管人员即使没有深入企业单位内部进行调查研究,也可以根据统计分析报告对企业单位进行监督。
一、信息与核算
1.信息资料的取得
信息资料的取得以原始资料为依据,在实物量和劳动量指标下,对统计数据的统计进行原始数据的封存管理,以便统计资料用于财务和其他部门。对于原始凭证和票据都需要妥善的保存,按照价值量指标进行最终的数据整合,统计出当日、当月的生产量。
2.核算分析方法的运用
统计上的静态指标反映在动态分析上,采用核算分析的方法对专业的统计数据加以分析,以此提供给决策部门进行预测和决策等控制分析。按照概率预算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对统计指数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统计指标,为资产的收益和费用的使用进行关联状态分析,基层企业统计分析的产量和资金包括实物的流动,按照统计分析的时期指标进行考量。
二、数据质量控制
1.统计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首要环节,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这个过程,它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如果设计过程的工作质量不好,就会给统计数据质量留下许多后遗症。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正确规定统计数据质量标准。数据质量标准是指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对统计数据精度所提出的要求。满足统计目的精度的统计数据就是准确的,高质量的统计数据。首先要作充分的调查,系统地收集市场和用户对统计数据的反映和实际使用效果的情况;其次要分析研究过去统计数据的主要质量问题,找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主攻方向;最后要进行反复论证,考虑到统计工作中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
合理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统计指标设计得是否合理,也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之一。采用统计报表搜集资料,首先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的指标要符合统计制度的规定,范围要全,分组要准,指标涵义的解释和计算方法要精确;其次要对统计报表的设计、颁发、填制、汇总的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2.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原则
对于数据质量控制需要整个统计系统部门内的所有参与者进行有效的制度执行,对于出现错误的统计而导致数据层层失真的现象需要及时的纠正,以确保每个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单纯的依靠数据统计的一线人员无法使得数据在初级阶段得到很好的控制,必须在这个监督体系控制下,参与监督和数据采集样本的人员共同合作,针对数据控制中的传输问题,尽可能的将数据错误的发生消除在第一步骤上,解决全员性的数据质量控制问题,需要建立基层统计的控制体系,在这个体系的维护下,对数据采取负责制,按照工作质量标准,以合理的分工进行数据控制。与数据统计相关的广大统计工作者的职责是确保数据的第一准确的保证,由统计体系引导的数据控制和数据合理性分析都会给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更加强的工具。数据的录入和采集按照企业的基本要求,实行每日采集,交接班制度的数据执行到位,按照数据分工明确,数据分析到位的指导原则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做到不遗留一个数据,不发生较大的数据错误,对于已发生的数据错误要及时的按照体系要求进行整改。
三、企业统计工作制度执行
1.企业统计工作制度
企业统计工作实行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可指定一名负责人具体负责,并配备专(兼)职统计员。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法规和有关统计制度,增加统计法制意识,准确及时报送政府各类统计调查报表。依法办理统计单位登记和变更登记手续,按时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年度统计单位清查核对。企业统计员应按规定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不得任用不具备统计从业资格人员从事统计工作。
重视统计基础建设,改善统计工作环境,搜集整理统计原始记录,建立健全相关统计工作台帐,按照统计档案管理要求规范管理年度统计资料。积极开发统计信息资源,参与企业管理,主动提供企业发展可行性分析调研报告,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优质服务。
2.企业统计员工作职责
统计工作中,按照统计法规的要求实行统计资格执业上岗的要求,统计员须具备从事统计工作的从业资格,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继续实现对统计工作的全面掌握,在提高本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对统计知识的继续学习。由企业制定的统计工作计划,须按照计划的具备实施步骤积极制定统计业务核算和统计记录方面的具体帐目。在此,须做到统计数据的分析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没有出入。经各项制度执行的统计数据报表,不得迟报以及虚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信息资源须按照企业的综合管理进行分析处理,从统计资料出发进行分类的数据整理工作需要在生产可行性报告上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分析报告。各项报表的统计档案的管理需要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制度,在提取报表时须经企业负责部门审核同意。
参考文献
[1]安文彩. 怎样使企业统计为生产经营服务[J]. 经营管理者. 2011(17).
关键词:田间试验;生物统计;教学
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是高等农林职业院校农林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要包括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两部分内容,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但本课程理论性强、内容繁多、计算公式多且难记。而现在由于招生制度的改革,高等农林职业院校文理兼招,文科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因此许多学生认为本课程是较难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同时,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学习中困难很多,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要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应在充分认识本课程和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及技能,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分析
1.课程特点分析
“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课程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理论性强,因为本课程是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应用科学,与数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许多统计分析的理论来源于数理统计,如概率分布等,因此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二是公式多且复杂难记忆,不论是特征数的计算,还是概率分布的计算,或是方差分析,都有很多公式需要加以理解和记忆,如果不能掌握计算公式,则不可能完成统计分析。三是有很强的实践性,如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等,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2.学生特点分析
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是基本的教学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现在的农林类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较差、能力不强、主动性不足等问题。此外,由于招生制度的改革,现在高等农林职业院校农林类专业都是文理兼招,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缺乏实际生产能力,对学习本课程是十分不利的。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上好绪论课,激起学生兴趣;二是把握教学过程,培养兴趣;三是在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稳定学生学习兴趣;四是开辟第二课堂,发展学生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1)专业术语、理论分布和基本原理是重点。原理、概念、公式及计算方法是本课程的三个难点。“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课程中概念、名词较多,如总体与样本、回归与相关、标准差与标准误等。而二项分布、t 分布、F 分布等则是统计推断的基础。小概率原理、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又是假设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对这些理论分布和基本原理的阐述应属重中之重,应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难点。在教学中可通过恰当举例,便于学生理解基本原理。对于计算公式,通过反复强调,增加印象,加强练习,强化记忆等手段和方法进行强化。采用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注重理解。通过实践和课外辅导,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公式的运用是统计分析的关键,对计算公式正确合理的运用是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应使学生掌握各个公式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以免错用。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是艺术。教学中,笔者尽量改进教学方法,综合采取启发式、对比法、讨论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图表、PPT演示等增强直观性,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解统计假设的步骤、方差分析的步骤等内容时,先通过实例说明每一个步骤,最后推出基本步骤。讲授直线回归和相关时,通过对比说明其各自特征、区别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讲授总体和样本时,把一个班示作总体,将其中某几个示作样本等进行说明,使学生通过事例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生物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又十分强调实践教学的学科,在加强理论的同时,应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生物统计学中的各种设计方法、试验方法和统计方法只有通过学生实践才能被学生掌握,成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1.开展田间试验,提高学生能力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试验课题、拟订试验计划、实施试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从而使学生掌握试验设计、统计分析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应加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试验中的问题,这既增强了学生进一步钻研田间试验和生物统计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也体现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2.参与科研,提高学生能力
在教学中,笔者十分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研究中吸收学生参与,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既提高了学生能力,又解决了实践教学的不足。笔者这几年主持的研究课题,如“弥渡县灯盏花漂浮育苗病害防控研究”“大理州烟草漂浮育苗病害防治试验”等都有学生参与,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生物统计学实践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现在的生物统计中各种统计方法在计算机中都有相应的程序可以应用,如Excel、SAS程序等。因此,通过运用计算机中相应程序的实践教学,既让学生掌握相关程序的使用方法,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既能形象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又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和掌握了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汤赵云,田朋萍,张霞.《生物统计学》课程改革的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2):82-83.
[2]杜瑞卿,杨建伟.生物统计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6-28.
关键词:统计分析方法;基层统计;统计人员;统计学;数据收集;数据整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6-019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6.096
1 统计分析方法概述
统计学研究主要是以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与特征为研究对象,是关于数据收集、归纳、整理、研究与分析的方法论科学,是实证研究的有效手段。统计分析法主要是研究与分析研究对象的数量、范围、速度、规模等各类数量关系,并将事物间的规律、联系以及发展正确地揭示出来,从而为事物的正确预测与解释提供可靠依据。在统计分析法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数学模型、数学方式来统计与分析收集到的资料、信息以及数据,从而得出正确的定量结论。相较于其他方法而言,统计分析法更为客观、准确与科学。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必须确保历史统计数据与资料的准确性、连续性与完整性,并正确选择分析方法,以保证统计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于统计分析法总体而言,其具备咨询功能、信息功能、监督功能以及辅助决策功能,当前已于我国基层统计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基层统计工作的意义
统计分析是统计部分与统计人员所需完成的首要任务,在我国基层统计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具体来说,在基层统计工作中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的意义主要有如下四点:(1)统计分析是基础统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完整的统计调查活动主要包含了调查、设计、分析、整理以及资料开发与利用等内容。所以在调查工作完毕后,应进行统计分析工作,只有写好统计分析报告,才能顺利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因此,统计分析工作质量的优劣与整体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息息相关。(2)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有效提升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大多数人都对统计工作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其往往会认为统计工作无非就是数据计算、报表填写,更有甚者认为统计工作无关紧要。这些认识误区都使得统计工作的社会关注度与重视程度偏低。因此,只有提升统计工作水平,将统计咨询、信息以及监督功能全面发挥出来,才能有效提升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3)分析统计数据,精准的统计报告是领导正确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从数据信息着手编写统计分析报告,其反映出来的问题与情况要远比统计表要更客观、清楚,并且方便理解、阅读与利用。(4)统计分析可以促进统计人员工作水平的提升。在统计分析时,特别是在写统计分析报告时,统计人员可以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这就会促使其不断努力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3 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
3.1 选题
选题是统计工作的首要环节,同时也是统计工作的难点之一。总的来说,进行选题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结合自身统计经验,对如何选题做出如下总结:(1)积累统计数据,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数据间的不同,并从中发现一些问题,进而明确选题方向;(2)了解与掌握工作动态、实际情况等内容,并从平常的生活与工作当中确定选题。统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工作与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领导层的有关决策等内容,并能够实时、有效、有针对性地填写统计分析报告,以满足工作与生存所需;(3)通过了解时事、新闻等途径来进行选题确定,以自身单位的生活与生存中的大事件为题,切实了解与落实国家政策和政治方针,并综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题,让统计分析工作得以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4)对统计方法与经验进行不断分析与总结,并对统计方法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确定选题。该类选题与统计工作息息相关,相关人员可以针对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从而促进统计工作水平与统计事业的发展。
3.2 收集资料
统计资料是统计分析的重要依据,正确的统计分析离不开大量和选题相关的统计资料。因此,资料的收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并且应确保收集资料的真实与可靠。一旦收集到的资料与数据缺乏完整性与准确性,将会影响整体统计分析工作的正确性。所以只有真实、详细、大量的统计资料为支撑,才能编写出内容详实、观点明确且材料与观点相一致的统计分析报告。收集资料不但要有效利用已有的资料,还要不断分析与调查与选题相关的新资料。具体收集方法有如下五点:(1)有效利用统计报表资料。因为统计报价具有连续性、系统性与完整性等特点,因此将其当作统计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一种较为快捷、有效的方法;(2)充分利用以往制作好的专题资料。该类资料往往较为详细,而且附带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因此在资料收集时,应注意利用往期与选题相关的专题资料;(3)应对与选题相关的业务部门资料进行分析与收集。与统计部门相比,业务部门资料要更为全面与详细,特别是财务部门,其资料大多数都是初始资料,这对于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而言会有很大帮助;(4)参考与收集全球同行业的相关资料,并与全球范围内同行业的平均水准做一个横向比较,将国内外先进水平作为一个工作目标;(5)统计人员可进行实际调查,可亲自去了解与访问和选题有关的人员,通过该种方式,不但可以确保收集资料的真实可靠,还能收集许多在报表中没有反映出来的典型材料。
3.3 资料整理
通常情况下,初始数据与资料往往不能进行直接汇总,还需结合统计分析的实际需要,从而再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与加工。在以往的统计工作中,统计人员通常是利用计算器、算盘等手工计算工具来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加工。然而,在计算机技术高度普及的今天,计算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统计工作当中。例如,使用光电输入法、语音识别或键盘输入法将数据录入到计算机当中、采用Excel软件来进行数据统计与处理等。如果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出现数据欠缺的情况,可采用平衡推算、均值插补、推理插补、因素推算等方式来进行估计推算,从而提升统计数据的精准度。此外,依据具体统计分析的需求,来对分类与排序已录入完毕的数据,并进行筛选、汇总与计算。制作统计图表,将事物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表与图表客观、清楚地反映出来。
3.4 统计分析
要想达到预期的统计分析目的,则需要借助统计分析方法来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类数据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如质量与成本、质量与产量、质量与材耗、材耗与成本等。因此,在编写统计分析时,必须保证收集到的数据的精准性。而统计分析则可以对数据的质量进行校验与监督,并及时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差错。如在分析中,常常会通过材料成本来检查材料单耗,并可以有效发现导致生产材料单耗增加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材料消耗与成本。除此之外,撰写统计分析还有利于当地政府宏观掌握当地的经济形势,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通常情况下,以分组分析法、平均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为统计分析方法中最为常用的几种。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可以从中选择一种适当的分析方法,也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使用。(1)分组分析法。该方法是利用统计分组力量,把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现象划分为不同的组别与类型,并对其比例关系、内部构造、分布情况、依存关系以及变动情况等内容进行分析;(2)平均分析法。该方法是采用平均指标来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水平来进行研究,并对现象的构造特点与依存关系进行分析;(3)动态分析法。该方法是以发展的观点来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过程以及确实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来预测其发展趋势;(4)对比分析法。该方法是把具有联系的经济量来进行对比,并对其变动程度与数量联系进行说明。
3.5 统计分析报告的编写
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人员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升华的过程,是统计人员的个人观点。但是统计分析报告并非统计人员单方面认为正确可行即可,还应获得别人的认同,最后才以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统计分析报告可以有效检验各个环节的统计工作,及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与完善。根据分析报告,企业统计人员可以准确把握市场动态,试试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并将所掌握到的资料与信息通过整理与加工,发现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从而找到企业的发展规律,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的发展策略。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四点内容:(1)主要以说明为主;(2)在报告中,统计数据最主要,统计图与统计表次之,并应将事物间的各类联系清楚地表达出来;(3)分析报告应以大量的调查数据为支撑,不但要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还要进行有力的概括与综合,以正确阐明报告的重要论点;(4)在报告中,不但要说明情况与原因,还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这也是统计分析工作中极为关键的步骤。
4 结语
总而言之,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层统计人员要想将统计分析工作做好,应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积累,留心工作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勤于思考。在资料完整、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的基础上做好统计分析工作,科学地编制出具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1] 孙艳虹.如何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J].中国证券期货,2012,(4).
关键词:统计分析 生产经营 作用 管理
一、企业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统计分析指的是一种研究活动,研究方法是统计方法,采用的是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对所要研究对象的实际特征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他的几个环节分别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同时统计分析在统计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对已经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重要工作。统计方法的运用,制定出相应的生产统计表,这些生产统计表反应了生产内容的数据,将这些数据联系起来,从而为整个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在对过去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目前工作进行指导,同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划。在进行统计分析过程中,也是进行统计监督工作。因此,对企业及时进行统计分析,能够更快的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正的措施。统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企业要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站稳,就需要全面、真实的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以及与本企业相关的行业、地区、国家、乃至国际相关的市场信息,这些信息加工成统计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统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首先,统计分析在生产中的作用。生产统计分析是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之后的主要步骤。在统计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其主要提供的产品是统计工作的半成品,在统计分析过程中,能够为统计工作提供一种最终产品。生产统计分析和统计表之间的作用是相互进行补充,首先,统计表能够反应生产过程中存在量的关系,该过程反应的只是一种独立的量。在统计分析过程中,所反应的也只是量上的独立。在生产统计分析的过程,可以联系生产中的各个过程,通过动态的方式对生产的量以及过程进行总结。
其次,统计分析为经营指引方向。通过这种生产统计分析,决策者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经营的关键问题进行把握,寻找到经营发展的方向。随后,将该生产统计表中的生产内容量进行对比,生产统计分析可以深入到经营的每个环节,而不像统计指标一样,只是反应特定的对象。
最后,统计分析工作,能够有助于管理者掌握生产客观规律。统计表在该过程中,可以对生产现象的结果进行反应。根据对现实生活的反应,从而得出生产客观规律的选择,通过一种论证,使得统计数据与文字论证能够实现结合。
三、企业如何在生产经营中做好统计分析
(一)提高统计员的综合素质
统计工作者是从事统计工作的主体,统计员的素质高,其统计分析工作完成的也会比较出色。统计员的素质低,其统计分析工作的质量也一般。因此,企业要积极对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与提高其工作质量息息相关。要做到这点,需要注重两个方面。一为专业知识方面,积极组织统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不断组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统计人员的理论知识,还能使他们强化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为要不断加强统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以统计法为准绳,实事求实,以真实的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二)企业生产管理的统计分析
企业成本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重点,分析成本水平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先决条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变动的总量、结构、单价进行因素分析,并与目标指标比较,找出差异,评价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措施,进行技改挖掘,促进成本费用的降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统计分析
企业经营成果的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主要从企业的盈亏分析入手,采用因素分析法通过对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因素与目标利润的差异,如通过产品销售收入的单价、产品销售的数量等因素对收入的变动影响。在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同时还要考虑许多指标如利润、产品产值、产品质量、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等,这些变量对企业的表现也是有升有降,无法从单一的统计指标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因此可用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用少量的几个综合变量代替原来许多变量,得出一个总的指标,按总指标排序、分类,由此得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通过分析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产成品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四)搜集市场信息,提高信息质量
对统计数据来说,真实性、客观性是其最为基本的要求。要做出较为正确的决策,就需要对市场发展的方向与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能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在这过程中,需要对市场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同时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并根据企业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找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企业能够进行良性发展。
(五)提高统计分析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产品质量的保证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比如质检工作的配合、产品质量的评估,在二者工作的基础上,为产品质量的改正提供重要参考。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需要不断改良产品质量。要对质量进行改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如全因子试验、部分因子试验以及田口方法等等。随后通过一系列的试验以及统计,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确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加速试验,一是老化分析。
(六)建立统计信息网络,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企业应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统计信息网络,使生产、供应、销售、库存、财务信息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利用数据库技术、web技术、java技术、PHP编程技术、数据集成技术以及统计技术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化平台,形成生产数据与分析,消耗数据与分析,成本数据与分析、原材料库存与分析、成品库存与分等大模块组成,通过该系统实现生产、消耗、成本、销售数据的分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及时、准确的统计分析。
四、结束语
由上可知,统计分析工作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指导。还能够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提供充分的监督与指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统计分析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不断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收集到更多的统计信息。同时还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能够对现在以为未来的工作都进行指导,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划,同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统计监督工作。所以,企业要进行及时统计,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要不断及时改正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提出对策。此外,还应当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对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完善。笔者在本文中提出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企业在统计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历山.第二部分 方针目标管理――煤矿计划.统计工作标准化.现代化管理知识问答[J]. 煤炭经济研究, 2011(04).
[2] 孙梅侠.发挥统计分析职能. 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06).
[3] 潘俊霞.“双压”下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对策[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9(05).
[4] 刘亚平.贯彻济钢发展战略 提升统计服务质量[J]. 山东冶金, 2007(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