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5 16:11: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自主性学习 高中音乐教育 素质标准 重要性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自主性学习的核心任务是改变既定学习态度和行为的表现形式,鼓励学习主体灌输一定的主观能动意识,积极开拓独立创新场景规模,感受新型素质教育体制的独特功能。尤其是在高中音乐课程中,涉及学习准备方案预制、现场自我监管、经验反馈的把控,都是依靠个人正确的态度意识来完成的。新课改背景下,有关自主性学习内容凭借其高尚的人格地位优势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和长期推崇,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教和学活动主观方向的调换,这是促使个人音乐素质综合化改善的有力途径。
1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性研究
自主性学习体系结构中对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比较重视,尤其是面向创新意识价值的不断高涨现象,整个社会环境气氛和人才供应渠道都对高中学校单位的素质改造结果高度重视。其提倡学习主体按照自身素质条件和兴趣方向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并且全程灌注一定的认同情感信息。另外,这种主动性作用还在团队合作中充分展现,只有善于并乐于参与互动项目的人,才能真正了解优势互补的意义。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积累相结合过程,一定会对自身适应社会考验补充一定的动力因素,进而逐步达到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目标要求。
2高中音乐教学自主性学习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
我国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起步相对落后一些,其中不免伴随许多与新课改标准不相适应的状况,因此自主性学习方案的实施水平也自然有些纰漏。
2.1传统教学主流模式的阻碍
因为推行音乐欣赏环节中,学生基本还是处于被动倾听的形势地位,而且主动参与表演的机遇也并不是常有的,本身局限性特征就十分明显,更别说是系统理论和深刻含义的挖掘了。大多数音乐教学工作者都普遍认为将系统知识阐述的足够完整和清晰,学生就自然能够深刻地掌握,这种思想模式与音乐艺术背后释放的感性气质和元素完全背道而驰。如果非要让其真正地走入音乐世界中去,就要配合他们的主观情绪完成气氛营造工作,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大脑和心灵去体会音乐的神奇,之后按照既定教学理论寻找技能补空的细节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高中音乐课程的自主性学习意识,完善这方面素质整改的现实水平。
2.2开课效率与计划步伐存在严重分歧
高中阶段应试气氛十分紧张,由于音乐课程并不归属于高考科目类别,大部分学校教师认为这部分的全面教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了课程进度严重停滞,就算在较为发达的城市整体调整现状水准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至于小城市之间就更加毋庸置疑了。
3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自主性学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针对上述状况,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性学习任务最为关键的是将既定教学观念转变过来,包括教学职能范畴、师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教学态度的控制、人才综合素质的掌控等。其中教育基本职能是促进学生创新能效的必要手段,其最终出发点就是带动学生综合发展机能;另外,教学方案实施之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凸显,教师要适当配合自身指导者和合作者角色特征,并将这部分教学过程看作是探索新型理论的阶段,特别是在实践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令其隐藏的艺术素质瞬间释放和展现,巩固其将来多元发展的地位功能。具体流程:首先确定自主学习的主体方向,配合现场讲座和交流活动,对过往成功案例进行研究和客观评价,促使教学铺垫活动顺利完成,并且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目前我国高中音乐自主性学习课题包括两种样式:学生自主阐述课题标准,教师全程跟踪指导;教师把握课题延伸框架基础,学生按照自己的认同情感自愿参与,现实结果验证这两种手段都一定程度上赢得素质改造的先机,迎合学生自主意识的施展特征。
我国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阐述阶段音乐素质的教学不是一味地追求先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面向大众学生主体进行兴趣召唤,通过群体学习活动令其领悟团队的重要性。而后学生能够利用不同渠道掌握丰富信息,这部分的信息分类还能够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并在无形中稳固树立了对音乐的依赖情感,按照预定计划来说,最初的主观功能补充的指标已经算顺利达成了。
4结语
高中音乐教学自主性元素的追加收到一定的成效,这种手段一定会在今后的素质改造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是推动学生主观地位功能改造的必要流程。经过在这部分领域长期的实践研究中发现,教学质量相关的元素数量众多,包括学生团队之间的协调,师生之间沟通方式的完善等,这是巩固教学部门基础理论引导地位的前提工作,也是凸显高中音乐教学重要性的有力依据,为后期大规模的素质教学体制创新整改创造结构基础和科学经验。
参考文献
[1] 孙娟.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音乐教学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8,12(9).
[2] 孙红旗.践行现代高中音乐教学理念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8(34).
[3] 王慧玲.浅谈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23(2).
[关键词]音乐教学 素质教育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248-01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乡村音乐、原生态音乐等。在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比较抽象的艺术。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中国古代音乐和西方音乐。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您带来听觉的享受。如今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孩子的音乐素养,以及音乐教育对于孩子素质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是一个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具体的说素质教育包含的内容非常的多,而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良好的音乐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智能素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情意素质等,包含的方面还很多。本文主要对以上几大方面进行了分析,仅供广大读者参考学习。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神奇而又独具吸引力的学科,很受学生欢迎。如今的学生学习音乐的较多,很多孩子在音乐方面也比较突出,部分在音乐方面有天赋的孩子也是从小就开始学习声乐和乐器。古人说过:“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事实也确实如此,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塑造学生的灵魂,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净化和激励学生的精神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观,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其思想、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积极向上,培育他们爱国、爱民,报效祖国的使命感。
二、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逐渐的深入到了大多数的家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音乐,重视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培养。研究表明,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人类的智力,提高大脑思维逻辑能力,有利于人们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在音乐教育中尤其是那些会乐器的学生,通过长期的练习,协调能力都非常的好,通过专业的学习和练了在音乐专业素养方面的提升之外,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记忆力、观察力以及创造力的提升,总之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智能素质。从古至今,很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都热爱音乐,他们除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之外也都与音乐结下了缘分,并在音乐当中获得快乐。
三、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
每一个从事音乐行业或者是喜欢音乐的那些音乐人,都切身的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大量科学实践证明,音乐有利于人体健康,甚至可以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优美的旋律可以刺激人体神经系统,使人们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可以有效调节身体状态,增强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放松身心,调节人体内分泌,对人体益处非常大。并且现在有很多学生会在学习疲惫之余听几首音乐来放松自己的身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自己的压力。
四、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
好的音乐是有生命的,她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甚至可以作为人们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表达人们的意愿,所以说音乐是一门擅长表达的艺术。音乐优美动听的旋律可以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慰藉,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有利于培养人们积极向上,乐观从容的面对人生,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关键词:音乐教学;电脑音乐创作;重要性;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21-02
计算机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成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开展的保证,为学生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必须着重突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关键性课题,而电脑操作教学是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有效途径。
1.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重要性
1.1 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教学注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1.2 音乐创作可拓展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1.3 音乐创作教学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而在电脑创作学习中,学生通过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2.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基本方法
2.1 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2.1.1 “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DD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2.1.2 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c.和声的编配。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d.歌词填写。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2.2 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 编曲软件和Encore 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2.3 对教师的要求。
2.3.1 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DD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2.3.2 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 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 in a 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
3.电脑创作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新知识。
3.1 要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 重要性 对策
音乐是用来反映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不仅能给人带来一种美好的听觉享受,也具有塑造人良好品格的作用。小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性阶段,这一时期音乐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忽略小学音乐课不仅抹杀了学生追求音乐的天性,而且泯灭了音乐的艺术性。
一、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应试教育一直根深蒂固,为了达到较高的升学率,常常忽视了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音乐课就是被忽略的一项。面对升学率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个学校越来越重视文化教学质量,因此越来越少的忽略音乐教育的投入,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但为了响应新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师在音乐课上也是随便教学生唱几首歌,根本谈不上教学,音乐课完全得不到重视。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操的关键,音乐课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不只是简单的活跃课堂气氛。
我国对于小学音乐教育一直没有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校也是因为课程标准开设了音乐课,但并不明白开设音乐课的意义,也没有实现开设音乐课的目的。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常出现多重“硬套”的现象,为了上课而上课,完全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艺术庀⒌淖饔谩
二、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导致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就使学校咋招收音乐教师时要求并不严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农村,很多音乐教师没有完善的音乐知识,情感把握也有偏差,不能带给学生正确的音乐教育。
(二)音乐教学设备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咋音乐教育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很多农村的孩子无法像城市的孩子一样,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宽敞明亮的音乐教室进行上课。很多音乐知识教师只能是空洞的讲解,不能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学生在理解上也存在很大的困难。开设音乐课的重要意义
三、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改进的措施
(一)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
农村的教育经费十分有限,除了必要的文化课经费,没有多余的经费用在音乐课上。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补给,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增加多媒体电视、各种器乐、光盘资料等等,改善音乐教学条件。通过音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把音乐教育放在学校教学中相对重要的位置。同时,要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必须提高意识,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有序正常开展音乐教育课程,将农村音乐教育规范化,调动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些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师,虽然拥有极高的教学热情和音乐知识基础,但是因为没有受过音乐方面的学习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音乐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基础设施完善,教学效果仍然得不到改善。因此学校在招聘过程中必须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或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进行培训,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加以规范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三)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自信
很多农村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十分不自信,害怕受到嘲笑,没有学习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学习的热情,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在不断的进步学习中,让学生全面发展,不断缩短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四)创造和谐的音乐氛围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动态,把握住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抓住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热情,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不仅仅是通过听觉听,也可以用视觉看,用心去感受音乐带来了激励心灵的美好,让学生从中发现美。
(五)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发言,针对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师生要一起讨论、交流,不能把问题一味地丢给教师。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性的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需要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努力尽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尽显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音乐教育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传统的音乐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让课堂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音乐享受。
四、结语
总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仍存在弊端,需要不断的改进,这不仅仅是国家教育部门的责任,各个学校也要重视起来。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希望农村音乐教育可以不断改革和创新,运用多方面的手段,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梅.试论农村小学音乐课中学生的音乐素养[J].未来英才,2015,(01).
[2]郑怡.试述音乐游戏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J].黄河之声,2015,(06).
[3]孙艳伟.探析乐器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07).
[4]陈城关.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发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0).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48-01
音乐教育是通过歌曲、乐器、舞蹈等与音乐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获得音乐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过程。在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学前音乐教育概述
将音乐教育独立于生活教育之外,使其成为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表现之一。这是因为,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逐渐被教育工作者们所重视,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相关研究也在不断进行。当前,很多幼儿园甚至将音乐教育作为办学的一个特色,力求为幼儿打造一个更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空间。
二、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和初中教育,幼儿是通过感知来进行学习的,因此,无论是进行思想意识、情绪体验、品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还是进行知识技能、认识理解方面的教育,其前提都是幼儿需要用用与学习材料相匹配的感知能力,而音乐教育正是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学前音乐教育的内容大多数是接近幼儿生活的的儿歌以及动画片歌曲,这些音乐作品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大多数作品都带有叙事作用,在现代多媒体辅助的帮助下,幼儿音乐甚至可以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例如《数鸭子》这支儿歌,其flas色彩鲜艳,任务丰富,能够使幼儿在听歌学歌的基础上,刺激他们的视觉,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在“数鸭子”情境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场景色彩的美感。音乐教育在幼儿审美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从而识别作品中所反映事物的美与丑、悲与喜、是非与正误;通过听歌和欣赏歌舞学会认知事物,这都是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赋予幼儿的必要的发展条件。
2、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
儿童音乐作品以反映儿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思想情绪为主。激励情感的教育作用,往往比直接说教更能深入人心。例如。儿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会使幼儿联想起该动画片中的一些鲜明的角色,聪明的喜羊羊,勇敢的沸羊羊,可爱的懒羊羊以及羊儿们团结、友爱、合作的精神等,在学习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的同时,幼儿会对这些角色不由自主地进行模仿,除了动作模仿,也包括了情感和行为模仿,这正是幼儿进行积极性感学习的过程。另外,音乐作品中的节奏以及幼儿根据节奏学会的身体律动发生表达以及肢体表达,都能够使他们学习到如何通过正面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理解他人的情感,这种积极的情感教育,成为幼儿日后情感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且,能够为幼儿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帮助。
3、对幼儿生活教育起到辅助作用
幼儿生活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幼儿生活教育包括了日常的行为守则以及生活习惯教育、与人际关系交往相关的行为教育以及孝道教育等。生活教育关系到幼儿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发展以及后续的各种与心理、生理相关的发展环节,甚至关系到幼儿个人人身安全。为了对幼儿进行高质量的生活教育,学前教育机构采取了各种方式,而音乐教育,是进行生活教育的一种必要手段,同时,也对生活教育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儿歌《好妈妈》就充分地表现出了幼儿如何对母亲正确表达爱意和尊敬的方法,很多被宠溺过分的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之后,都会因为模仿以及练习儿歌而对母亲表达出合理的尊敬和关爱的行为,这些行为即是幼儿学习如何尊重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家人的表现;另外,儿童歌曲《小红帽》也教育幼儿“不理会陌生人”这个重要的自我保护法则;还有许多儿歌涵盖了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对这些儿歌进行记忆、理解和实践的过程,即是幼儿学习如何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
三、做好学前音乐教育的关键
1、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
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是做好学前音乐教育的必要条件,一些音乐作品的优美旋律以及充分的画面感需要通过幼儿教师的课堂演奏或者多媒体设备才能够表达出来;幼儿经常有机会唱诵儿歌,也是巩固音乐教育结果的重要途径。因此,学前教育机构应该在音乐教育方面加强教学设施的购置并为幼儿的音乐表达创造条件。
2、重视音乐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性强弱由幼儿音乐教师直接决定,教师对儿童音乐的的作品的理解越深刻、与幼儿交流越多、在课堂中的创造性教学越多,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就越深远。因此,学前教育机构应该重视音乐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除了聘任教学能力较强的年轻教师之外,还要重视对校内现有的音乐教师进行教学素养培训。
综上所述,成功的音乐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其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前教育机构应该从教学环境建设以及师资力量建设方面进一步发展音乐教育,使其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薛 可.动画音乐用于学前教育的探讨[J].广西教育 ,2015(03):120-121.
【关键词】高等师范 音乐教育 声乐教学
关于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改革的问题是常谈的老话题。声乐教学作为主要专业学科也随着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台阶。新形势下对高师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在知识储备与应教能力上都有所提高。从高师声乐教育教学内容设置上看,基本沿袭着传统的音乐学院声乐专业教学模式,缺乏声乐技巧、歌唱理论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师范与非师范教学内容划分不明显,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单项轻综合、重单一轻多元的弊端。
一、新形势下高等师范音乐教育
(一)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全国的高等师范院校中,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出现得比较早,有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成熟的教学模式,但伴随着基础教育积极改革的步伐,以此自足、不求创新、因果循环造成音乐教育理念陈旧、模式僵化。我们要认真思考研究,不断推进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新方法。目前有很多高等院校还是按照老的教学观念模式,已经出现与基础教育的要求脱节的现象,直接影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高等音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日渐突出,已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并存的良好发展,因此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发展应该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有机地成为一体,既有共性也不失特性。
(二)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特色与培养方式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是面向中专、中小学培养音乐教师队伍,其教学特色在于培养音乐教学师资,具有师范性的功能。从广义上讲,音乐教育的教学,是从感性上感悟体验,从理论上去认识把握音乐的本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与非师范性音乐教育不同的是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做到传承,即学到手、用得好、传下去,是实践与理论并重的一项学习。
(三)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每年向社会输出大量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是影响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血脉,也是从根本上改变本民族的国民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和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力量。音乐教育改革以来,众多高等师范院校为弘扬民族文化,地方师范院校引入本土音乐资源是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要求,从而突出强调国民音乐教育、业余音乐教育和学校音乐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音乐艺术对城市文化的发展促进作用日渐突出,促进群众文化繁荣,推动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现阶段群众声乐文化已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文化多元、艺术多样的发展趋势。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归根结底要靠音乐文化人的队伍建设,依靠大众喜爱的、有影响力的、有高素质文化艺术修养的文艺工作者来组织建设,这就给高师声乐培养人才的要求带来更大的挑战。就业形势的严峻也给高师声乐人才培养和教学内容的发展带来了考验,高素质的声乐教育工作者既要懂得声乐专业技术,又能进行声乐艺术实践操作,毕业生专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市场岗位的竞争。
二、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声乐教学
(一)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
我国声乐艺术在古代就有很高的成就,如韩娥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礼记·月记》中关于歌唱气息的运用、行腔、吐字以及情感抒发的记载;《诗经》将民歌汇集;屈原的《楚辞》;中国说唱音乐鼻祖《荀子·成相篇》等。高等师范声乐教育在不断改革,声乐教学不仅停留上个世纪20年代受欧洲文化影响,以美声方法演唱风格占据主要院校优势,洋为中用。声乐教学更好地借鉴了西方融合多元素的民族唱法,更多地融入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成多元共生的状态。声乐教学以独特的个性跟国际接轨,声乐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使之更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
声乐艺术虽不能通过具体的概念言语来形容,但可以结合听觉,是用声音与语言来表现音乐的形式。音乐教育是感性透过理性的认识,有意义且科学地传递给他人,从而得到体会的学习过程。声乐教学也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二)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声乐教学课程设置的思考
音乐教育相关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四部分。其中公共必修课包括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体育、教育学、心理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法规等课程,约占总课时的33%;专业必修课包括14门课程,其中师范必修声乐、师范必修钢琴、师范选修主科、学校音乐教学论与教材教法、合唱与指挥、钢琴即兴伴奏、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名作赏析、和声、曲式等10门课程为核心课程(或称为学位课程),课时约占总课时的44%;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7%;公共选修课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艺术素养类四个系列。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约占总课时的5%,文科学生至少应选修2学分自然科学系列的课程,其他学分可以任选课程修读,如意大利语、歌曲写作、音乐课件制作、教师技能、形体、论文写作等,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1%;实践环节构成主要包括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军事课(含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为必修学分,课时约占总课时的6%。其一,公共课门类多,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觉得枯燥,很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感兴趣的课程。其二,占据了学生自主学习专业技能的时间。专业必修的设置虽然丰富,但是由于课程独立性强,学生很难将学科与学科之间纵向贯通,比如曲式、和声、复调的学习为歌曲分析、声乐演唱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很难去将这些学科之间进行横向联系。其三,音乐教育的理论课程更多的是对教育学、心理学和音乐教学法的导论,提出的是教育的共性问题,并没有对声乐艺术的个性问题进行理论教育,如声乐教学法、声乐艺术史、声乐作品分析、声乐心理学、声乐美学的开设,理论基础课程的缺乏,学生毕业后只会弹、唱,却不懂如何教。高师音乐教育应该打破学科分割状态,注重学科之间的纵向、横向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高师声乐教学不单单是教唱,更注重歌唱技巧的理论性指导,声乐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能够范唱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的能力,还要有声乐教学的能力以及根据音乐教育的发展能够为社会娱乐实践发挥特性的能力。必须掌握大量的声乐理论知识与教学方法,还要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实力。
(三)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声乐教学课堂上的几点思考
1.课堂发声的重要性
声乐教学课堂大都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发声,二是歌曲演唱。声乐是一门长期积累、不断练习的一个过程,考验培养学习者的耐心与毅力。发声对于初学声乐非常重要,有助于训练巩固发声肌体。由于现在高校低年级都是小组课,学生多,课堂练声时间匆忙,忽略了学生的发声时间,更侧重的是学生歌唱作品的完成,这完全是一个误区,好的歌唱习惯来源于基础,通过练声可以使发声的各个器官不断调节使之协调,更好地为歌唱奠定基础。
2.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歌唱气息可以调节喉头的稳定,以更好地打开喉咙建立良好的声音位置。初学者更多的是靠教师的听觉感受及经验,巩固自己的声音位置,通过长期的学习可以自我总结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
3.教师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歌唱是对演唱作品的二度创作。声乐艺术的魅力在于有很强的表现力,一种情感的抒发,体现人类精神、文化、情感的丰富世界。这就要求声乐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具备范唱能力,而且要具备对歌曲乐谱的演奏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音乐教育声乐专业的钢琴伴奏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考试或参加比赛时大都为学生相互伴奏,有利的是学生可以加强钢琴伴奏能力,但毕竟学生的弹奏能力参差不齐,对歌曲的理解能力、演唱技法程度也不如专业声乐教师,所以课堂上教师的演奏可以带动学生歌唱的情绪,因此音乐教育系声乐教师培养钢琴伴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4.运用高科技手段的重要性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声乐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要适应科技化发展,运用数字化手段辅助声乐教学,数字化就是把电脑、投影、录像机、摄影机投入到教学课堂中,使原本抽象的声乐教学变得更加科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歌唱原理的本质,还能运用软件对歌唱作品分析数据,对完整的歌曲演唱进行数据分析,能够使歌唱完美化,加强学生审美体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5.培养适应实践的重要性
制定一系列的考核检测方式,注重理论技能实践。在原有声乐考核的基础上增设小组唱、二重唱、表演唱、小型四声部合唱歌曲的能力考核标准,完善教育实习的规划体系,增加实习量,有针对性地建立自我实习档案。
(四)高等师范音乐教师所具备的能力
在当今高师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对高校声乐教师有新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关学科基础技能、自身专业修养、良好的师风师德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勤于参加社会实践跟上国家整体文化发展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等师范乐声乐教师更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根据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掌握声乐相关领域的发展变化,以及国际国内前沿问题,加强自身艺术修养,与时俱进,以适应高师声乐艺术教育改革和培养新时期艺术教学人才的需求。
三、对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声乐教学的发展要突出学科知识、技能技巧、相关文化的整合与融合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以器乐、声音为在校主修必修科目之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重视专业课的学习,但是有个师范特色问题,师范类的声乐教学除发声,演唱训练外,还需有一定的声乐教学理论知识,如声乐发声基础原理或者歌曲的音乐分析等,这样才具备科学的教育教学性。
(二)声乐教学的题材要丰富,内容要具有全面性,侧重体现本土音乐文化
学生在接触演唱曲目上,不要像非师范声乐专业那样有严格的声部划分、音色划分,着重演唱某种风格的歌曲。要多听、多唱、多积累声乐作品,增强范唱能力。同时,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素材,接触各种风格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在声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各有侧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学生不仅在独唱中唱好,合唱中也要唱好。加强合唱、合奏课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合唱中的一员,要如何组织进行训练,如何带动整体,同时学到指挥技巧、排练方法等,开拓思维,有创造力,更好地运用于社会及毕业后工作岗位的自我发挥。
21世纪,高等师范声乐教育培养的目标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单一的培养目标已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多元的声乐文化蕴涵哲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史学、人文科学等,使人们对声乐的审美有更深刻的认识。高等师范声乐教育声乐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将以就业为导向迎合社会需求,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行业领域需求,提高组织能力与创造能力。高师声乐教学研究的发展是要紧跟大方向,特别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其掌握着国家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的命脉,是培养音乐教师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廖乃雄.论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2]黄小明.音乐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杨瑞.高师声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李悦平.新形势下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发展构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4).
[5]王安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起点[J].人民音乐,2012(6).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 本土音乐 世界音乐
一、 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1.美国音乐教育领域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框架及发展
多元文化主义运动是一场社会运动,20世纪初,成为学校政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概念的发展植根于美国学者Carter G woodson的学术著作中,主张找到减少偏见,建立不同种族间合作的方式,与20世纪40年代内部教育改革相联系。20世纪60年代的公民权利运动则是更直接促进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建构,多元文化教育认为:接受和寻求所有学生的价值学习计划知识和技巧的多样性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兴趣和需要有重要的影响。它的教育目标是为所有学生增加教育的平等性,在课程中体现他们的价值观和平等观。
音乐领域的多元理论的框架的开始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当时音乐教学出现了多样化,在课堂中使用RCA公司出版的舞蹈录像等素材,民间歌曲集也渐渐成为课堂的教学的内容。20世纪20年代,课堂教学出现了大量“多国家歌曲”的音乐版本包括德国民歌英国歌曲,以及北欧和中欧国家的歌曲。整个20世纪40年代,人们认为寻找一个统一的音乐教育主题是非常必要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成立了“非西方文化的音乐”小组委员会和主张推进所有文化的音乐教学。1972年10月,《音乐教育者》主编Hartzell监督发行了专刊“世界文化中的音乐”。人类学家Margaret mead作序,音乐人类学家和音乐教育工作者供稿,稿件为从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选择的传统的音乐文化。这些工作唤起了各种层次水平的音乐教师对学习材料和教学方法的认识,而且使音乐教学大纲多元化。1989年美国音乐教育者大会出版了教科书《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
美国音乐教育者学会几十年来曾多次举办多元文化研讨会,由音乐人类学学会、史密森博物馆的乡村生活计划办公室、美国音乐教育者学会的普通音乐学会共同研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法该研讨会最初是在1988年亚利桑那州音乐人类学会议上提议召开的,山威廉o交德森领导计划在音乐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课程重要性的讨论。研讨会结束时,《未来方向和行为的决议》被与会者接受,这个声明不但是美国音乐教育者一协会作为组织者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要求,也反映了所有音乐教育者的心声。
2.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思考
从以上通过对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可以获得两点认识和一点对我国音乐教育的思考。首先,美国的音乐教学已开始传授非西方的音乐,这说明非西方音乐知识体系在美国地位的变化和发展,非西方音乐的文化价值观已经在美国得到认同,体现出文化价值平等性的观念。其次,这种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已经打破西方音乐优秀、非西方音乐简陋陈旧的二元对立观念,为世界音乐教学增添了动力。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不仅在美国得到关注和实践,在其他国家的音乐教学中也可看到影子。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教授世界音乐开始逐渐增加。此外,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开始重视世界音乐的教学。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中国音乐教育中没有建立和实行在西方国家音乐教育中普遍认可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是应该仅对少数几种音乐的学习,还是应该伴随很多音乐文化的学习?学校的音乐教育应该只强调学科技能的发展,还是通过音乐的教育带来文化理解的目标?
二、多元文化与我国音乐教育
西方音乐教育所产生的背景是普遍性哲学和自然科学哲学。它把西方的模式作为统一标准来衡量我们的音乐教学。试想如果将汉族、藏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精神用其中一种民族文化的精神作为普遍形式的标准来取舍,那么其他的民族文化是否要被舍弃或者摒弃呢?管建华在《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中指出:音乐的起源是以人的存在为依托,人类首先存在于文化,音乐也是反映了文化的存在,文化包含多种纬度或多种层次,理解一种音乐也是理解一种文化模式,如果我们的音乐学习用一种文化音乐的“科学方式”来取代不同文化的生活世界和文化意义,那么我们的音乐教育界是否会出现“文化意义的危机”呢?
现代部分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承认,过去50年代音乐艺术经验出现了危机。美国著名音乐评论家普来曾兹在《现代音乐的痛苦》中以专门的章节讨论了“和声危机”、“旋律危机”、“管弦乐危机”。可见欧洲已经开始反省这种“西方科学音乐体系 ”的问题。而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还在继续沿用这种音乐体系,这应该引起我们对此种现象的反思。汤亚汀教授曾指出:音乐文化研究是研究人类实践活动的表象意义及其背景,重点之一是强调跨文化传播及其本土文化的研究,呼应“少数话语”及后殖民文化等课题,对西方主流意识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多元文化其本身要回到人类生活的世界及世界多个民族生活中,而非局限于理性的科学世界音乐,它具有深刻的人文科学内涵。这种多元的文化转向理念也深深地影响到我国的音乐教育。20世纪 80年代也有人提出“文化的音乐学”,这时的音乐学研究开始往文化上靠,强调多元的音乐教学。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关注多元音乐教育的发展,多次召开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为主题的会议。2004年10月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与会者大都是著名的国内外著名音乐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的重要性。2005年开展的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会议上陈自明教授就世界音乐教育做出了呼吁音乐教育需要观念的转变,不仅仅只有欧洲艺术音乐才是值得学习的,音乐教育必须并尽决接受当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及实现。由此可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给我国的音乐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1. 学校应该注重本土音乐教育
由于多年以来学校音乐教育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主,这使得本土音乐教育处于“边缘位置”。这种体系的音乐教学过多地关注技术理性以及审美,遮蔽了本土音乐的内在活的文化价值,它会使本土音乐被分解成一个个音符。
多元文化所强调的文化性、境遇性、价值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现代知识性质的权威主义,这种解构使人们认识到本土音乐的重要性。本土音乐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回到生活世界当中,体会当地的音乐文化,达到理解世界,树立文化多样性的概念。这样一种理念的培养有助于打破以西方音乐体系为统一标准的认识框架和课程体系,进行本土音乐语言的构架和文化探索同时也可以打破西方音乐的“先进”与本土音乐的“落后”的二元对立的旧观念。
2. 开展世界音乐教学
多元文化教育在在教育界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冲破了西方普遍主义的束缚,转向多元文化教育。就音乐而言,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者也在思考着文化转型语境中的音乐教育,这种多元思潮影响到音乐教育界理论的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世界音乐教学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目前,世界音乐的传授已经得到许多国家得重视,美国大学已把世界音乐列为必修课。21世纪德国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学校增加了来自非洲、北美和南美国家的歌曲和舞蹈。我国的世界音乐教学也在部分高等院校中开展起来。南京师范大学已把世界音乐作为音乐专业本科生选修课,而且在硕士招生录取中,世界音乐已列为单项科目记入总分。我国音乐课程新标准中也提出“了解并尊重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音乐文化,扩展文化视野,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文化观”。
在音乐教育中,我们不仅要传授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还要学习世界各个民族、各国家的音乐文化。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中西方音乐的学习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世界音乐的学习被狭隘地理解为西方音乐,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的音乐只有少数人问津,甚至对自己本民族音乐也很陌生。我曾做过对自己家乡本土戏曲-南阳曲剧的调查,结果显示20个人有13个人对南阳曲剧一无所知,这是我们的悲哀。世界音乐学习会消解人们对音乐落后论的思想,形成一种新的平等的音乐关系,还有助于本土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沟通、互补与发展,以便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本土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2]哈佛燕京学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
[3]石中英.知识转型•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
[4]乐黛云.跨文化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
[5]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辞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
[6]高宣扬.后现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
关键词:民族音乐 教育 当展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在悠久的历史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音乐。这些音乐是经历了时间淬炼的精华,对我国民族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优美的旋律、富含的地域特色气息都让人深深着迷。这般优秀的文化应当广为国人所熟知并且历代传承下去。但,实际情况是,现阶段民族音乐的教育与传承都不甚理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一方面不断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一,方面充分认识到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措施促使民族音乐教育在当代能够良好发展。
一、民族音乐的内涵
音乐原是古时的一种祭祀方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演变成为了人们抒发感情、传递心声的重要手段。民族音乐的形成受风俗习惯与地域特点等方面的影响,民族音乐也是民族传统的有机继承。民族音乐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意义。民俗文化是在社会变迁中由本民族人们所创造出的一种长期有效的本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组成元素。而在我国,民族音乐很多时候就是民俗的体现。比如很多地方结婚时所唱的祝福歌,古时出战所唱的壮行歌曲等。什么样的民俗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民族音乐,就如《乐论》所述:“轻死,固有蹈火赴水之歌;轻荡,固有桑间濮上之曲”。
此外,民族音乐也是民族历史的重要传承方式。比如,原始社会人们信仰图腾,并形成了独特的图腾文化。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记录方式并且历史过于久远,这部分的历史几乎都不能为人所知。但,经过人们口耳相传所流传下来的民族音乐却能让我们窥知一二,比如瑶族“盘王还愿”祭祀中的《盘王大歌》、土族土王祭祀仪式中的摆手歌等。因此,我们要重视民族音乐并大力促进其发展。
二、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民族音乐是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不仅是学习音乐文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民族团结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洗礼,能够保留到现在的民族音乐都可算是永不退褪色的艺术精品,这些作品形式多样、内容多彩,具有不同风格之美。陕北地区歌曲多粗犷豪迈,如《信天游》;江南地区的歌曲多委婉秀丽,如《茉莉花》。新疆歌曲活泼欢快、内蒙歌曲高亢悠扬……各民族音乐都有自身风格,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展现出这种种风格之美,能够扩展学生审美的范围,丰富学生审美的内容,自然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二)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音乐的发展对应着历史的发展。民族的文化与历史都能在音乐中体现。音乐自身含有丰富的情感,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会自然而然的接触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感情。不管怎样的民族音乐都有着一个特性,那就是民族深沉的感情。学生通过接触音乐中的精神气质能够唤醒自身的民族意识。同时,本地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与民族音乐产生的环境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更容易与音乐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对自己的民族产生更深的感情。
著名教育家柯达伊曾经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民族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能够把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那他只能如浮萍般在世界的文化中漂泊,最终归于消逝。由此可见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三、推动民族音乐发展的措施
民族音乐是一种传统文化却具有很重要的当代价值,对学生与国家民族都能起到积极作用,需大力扶持与推广。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迅速,但是民族音乐教育却相对滞后。为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作出多方面的努力。
(一)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
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差,且民族音乐相较于大众音乐有不少的特性,因此这些学生而言学校民族音乐的难度较大。同时,现阶段,在大部分学校中,民族音乐往往是被穿插在音乐综合科目中进行,没有一个独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学随意性强,效果难以保证,这也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学习兴趣不大,教育成效低等问题。对此,本文认为,应该在音乐课程中单独设立民族音乐的教育课程,并编制体系化的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重要性方面的认知培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
(二)树立起具有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
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根据美国教育家J.A.Banks的解释,其目标是使不同的集团(不同文化、宗教、人种、阶层等)学会保持和平并能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达到共生。这种教育理念下人们能够有更广阔的学习范围、更多的文化交流。在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发展不甚如意的今天,我们该树立起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促进民族音乐的交流,在寻找共性的同时促进个性化的发展,并在新思潮林立的音乐发展中寻找到各种音乐共生的有效方式。
(三)主动适应市场,谋求新的发展道路
我国已经步入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民族音乐。如能适应市场,那市场就会为民族音乐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如果不能适应市场,市场将不断对民族音乐进行排挤,最终会使其进入到无路可走的境地。经济市场发展迅速,民族音乐教育需及时跟进,在传统上实现创新,使民族音乐能够反映现代生活,获取市场青睐。融入市场是时展的必须,民族音乐教育要认识到这一点并立即着手采取措施。
结论
民族音乐需要通过音乐教育才能够实现传承,音乐教育意义深远,需要不断的发展更新才能保证不被时代抛弃。所以,要做好民族音乐教育,我们要认识民族音乐教育、重视民族音乐教育并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推动民族音乐教育,将民族音乐教育放置到足够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孙颖.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