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5 16:11: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体育科学的性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从体育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角度分析
就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言,体育经济学成为一门学科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体育事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体育经济现象和实践活动。翻阅体育经济学的教材,不难在“研究对象”的论述处发现这一点,也容易从整本书中读出这一研究对象的定位。将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定位于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及实践活动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体育经济学整个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定位则略显过低。首先,这种以解决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问题为目的的对象定位,往往会产生一种导向:为解决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问题,人们不断从其它学科引入各种技术、方法,体育经济研究也只能在技术操作层次循环运作而不能得以有更高层〔文章编号〕次的突破,体育经济学只能成为其它学科的附属而不能形成其根本的“原驱动力”,它能否成为一门学科的可能性也就不能不大打折扣。其次,与其说经济是一门学问,不如说它更是一门艺术,而这一“艺术”的主体是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一“人”。对体育经济而言,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与需求,不同于他们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时的感受。因此,挖掘体育活动中人的行为与需求的变化规律,也是体育经济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将研究对象付诸于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活动,则无形中弱化甚至忽视了这一方面的内容。最后,从学科的角度来看,一门成熟的学科不仅要弄清分析哪些事物,更重要的是要界定这些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决不仅仅在于预算好一场大型的体育赛事,更重要的是要抽取和提炼出体育运动中的固 有的经济规律和特点。正如力学以物体间力的作用规律、分子化学以分子间相互结合的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样,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着眼点,应在于更高抽象水平上的体育经济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这一研究对象着眼点的转移,并非将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活动排除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之外,而是强调研究对象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和完备性。唯有确立并包含了理论与实践的层次分明、内容独特的研究对象,结束目前在这一问题上认识的混乱,体育经济学才能真正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2.从体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
判断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量度就是研究方法,遗憾的是,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并没有形成依赖于体育经济的、独立于其它学科研究之外的研究方法。当前教科书中所罗列的诸如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综合研究及博弈论的应用等方法,无一不是由其它学科研究中产生的。姑且不论这些方法是否适应于体育经济这块土壤,但就这种全部移植而言,也往往容易使体育经济学的发展丧失其自主性,而消失在其他学科之中,失去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体育经济研究要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一定要建立起自我的独特方法体系。诚然,“没有独立的方法,也并不妨碍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的学科”,但问题是:作为人类社会特殊活动的体育,有着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特别是运动训练、竞赛、群众体育活动、体育产业等都与其他社会活动迥然不同,也必然有基于它们运行规律的特有方法。对体育经济学来说,这样的方法还太少,方法体系直到目前也没有凸显出来,在本文中,我们提出立足体育视角,以经济科学方法体系与体育科学方法体系有机融合为特色的体育经济学方法体系的构建新思路。
3.体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构建的完善程度是一门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学科发展所必须的“反省的论证”过程。理论体系的形成大致可以简约地概括为活动经验的概括(常识、格言、读语)常识的集合(体系化)理论(反省的论证)。任何一个研究过体育经济学著作的人都不难发现,体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整体上正在努力实现从经验概括到尝试体系化的跨越,超前的研究也许刚刚涉及到某些意义上的理论反省,大量的研究只能是经验的概括甚至是直接将研究目光落在体育经济实践活动上,而对体育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从学科学的角度对体育经济学展开的学科特性探讨更是无人问津。这固然与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历史较短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体育经济研究主动性的缺失。研究者专注于对其它学科较为成熟的方法、原理的吸纳与引进,而对体育经济学自身认知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构建则明显不足。我们提出了体育经济学的三维学科体系,即基于体育科学认识体系的,以体育科学认识体系与经济科学认识体系有机交叉的新认知体系。对体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了初步尝试,但这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因此,就理论体系而言,体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还颇显稚嫩,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二、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实践水平
体育经济问题的研究吸引了大批体育科研工作者,部分人也凭借自己卓有成效的研究,逐渐取得了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成为学科的著名专家。但即使这些专家本人也不敢妄称自己是体育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还没有哪一位专家能如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提出“相对论”、皮亚杰在心理学上提出“发生认知论”、杜威在教育学界提出“民主主义教育”那样,在体育经济研究领域提出开创性的、意义重大的、得到公认的观点和方法,因此也就难以称得上这一门学科的代表性人物;就代表性著作而言,虽然目前冠以“体育经济学”之名的教材和著作时有出版,但多是对国内外经济方法的移植或是操作层面上的探讨,鲜有立意新颖、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出现,从中选出代表著作则会更加牵强;至于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则更显滞后:在我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并没有设立“体育经济学”分会,也没有设专类,只是作为体育社会学的一个部分;而一些分散的体育经济研究学术组织活动较少,没有形成大的气候。虽然在《体育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开设了“体育经济”的专栏,但体育经济学至今没能拥有自己的学术期刊。
三、体育经济学的理论性质与学科归属
体育经济学理论是科学理论还是实用理论?科学理论是对经验世界的解释,其目的在于认识和探索事物本身,其价值在于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如哲学、数学等,它们常常意味着一种所谓的“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精神。它的一般结构可表述为:在大量事实基础上提出创设,按客观事物的实际联系和相互转化关系,把相应的概念、判断、推理组成一个严格而自为的逻辑体系。而实用理论则把视线直接投向实践,它探讨有关如何把认识的规律转化为实践操作的问题,并且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种种规范与建议,带有极强的价值与目的色彩,因此,具有实用理论形态的学科常被称为规范性学科,如计算机学科、系统工程学科等。它的结构则可以表述为:提出某种希望达到的目的,对各种指向、目的的选择手段予以论证,得出在既定环境中某种合适的手段,然后建议如何将这一合适手段去兑现目的。
关键词 新课标 中学生 体育兴趣 培养 终身体育
前 言 在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人们的社会竞争意识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越来越激烈,个人实力决定了人的生存质量的好坏,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评价转变、从“阶段性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此如何提高人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势必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新课标带来的教改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同行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加以参考和指正。
1、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
1.1指导思想的更新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标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体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突出健康是唯一目标。
1.2体育意识的更新: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体育意识:由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由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育教师要了解学校体育不单纯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了解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前提。
1.3知识结构的更新:当今社会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系统知识结构包括:“多媒体”知识是结构的综合,它不仅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通基础知识是结构的基础,它既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学科专业知识是结构的重心,它制约着教学、训练、科研、保健能力的高低;教育学科理论知识是熟练地驾驭教材,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有力保障。有了这类知识,教师才能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
1.4体育能力的更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要随之不断提高和更新,要由过去侧重掌握运动技术向知识结构合理化、并具备较高运动能力的“智能型”过渡。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改进自我健身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师更应不断学习和扩大本学科知识面及体育边缘学科的知识面,融洽贯通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以获得更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1.5教师行为的更新:新时期体育教师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且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并经常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认为教师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
2、了解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
2.1广泛性:学生进入高中后,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范围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对课外体育活动及班级、校际、校外之间的各种比赛很感兴趣。
2.2选择性: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如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像球类、武术等;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艺术体操、舞蹈、跳绳等。
2.3深刻性: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渐对一些较为复杂、具有一定技巧性动作产生兴趣,学习时,他们不再满足于掌握动作要领,更希望了解动作的原理。
2.4连续性:许多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小学、初中阶段便有了,到了高中阶段,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深刻而稳定,这种稳定正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不可忽缺重要环节。
3、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3.1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束缚着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学生上体育课往往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
3.2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
其一由于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淡漠,可以说学生就没有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想法;其二由于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被占用,想玩不会玩;其三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受情绪影响而淡薄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3.3教师因素
传统教育是“师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再加上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有些体育老师甚至不仅吝于给学生微笑,而且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于是,学生的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这样被泯灭了,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
4、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必须去服从。
4.1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丧失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4.2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新课标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而强化其激励、发展、创新功能,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首肯,会激发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4.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高中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此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4.4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4.5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4.6利用竞赛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4.7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4.8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类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压抑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息灭。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学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要善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关键词:教育学 学科性质 独立性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在当今教育理论界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早在教育学刚刚引进中国的时候,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就已经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特别是对于刚刚涉足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人来说,理解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更是具有基础的重要的作用,对于理解教育其他基本理论将会起一个奠基性的关键作用。研究和明确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的问题对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路线都有直接和持续的影响。可以说,怎样认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怎样认识形成教育学科的路径,就会怎样去建设该学科,怎样去形成该学科的知识,就会设定怎样的追求目标,所以很多学者将它称为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三大世纪性问题之一,并且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当代的教育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教育学有四大悲哀,第一个悲哀是教育学要么没有,要么只占据某个矮小的角度;第二个悲哀是很多的读者都瞧不上教育学的学者;第三个悲哀是凡是真正的教育大家都不是学教育学出身,优秀的教师不是因为学了教育学而变得优秀;第四个悲哀是教育学理论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分离已成常态。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种悲哀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有密切的关系。从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全程看,对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学的知识性质问题,它究竟属于理论性学科还是应用性学科;第二方面是教育学是科学,还是哲学,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者其他?这两个问题是西方也是自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后一直存在的问题。综合后来21世纪人们对教育学学科性质的更多的扩展性的分析,大致可以对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做以下的罗列和总结:
1.教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乌申斯基认为,教育是一门最高级的艺术。
2.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历史上科学教育学思潮的倡导者们认同这样的观点。后来在德国著名学者施莱尔马赫,他在1826年对“科学”的教育学提出疑问的,还有后来的狄尔泰于1888年对教育科学进一步提出疑问。
3.教育学是介于科学和艺术之间。如法国的涂尔干所说:教育具有混合性特征。
4.教育学是自由运用科学的艺术。这是美国大教育杜威的观点。
5.教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持这样的观点。
6.教育学是过去的艺术,是现在的科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有关于此观点的具体提法。
从另外一个视角,还有很多不同的学者,关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有如下的思考:
1.教育学是社会科学;教育学是人文科学。
有学者认为,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而也有学者(李铁生)认为,教育学是育人之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既是社会科学,又是人文科学,同时具有多重性的特征。
3.教育学既是理论,又是应用科学。
4.教育学既是思辨科学又是实证科学,包含有应然的价值问题和实然的实践问题两方面。
5.教育学既是人学,又是理学。
6.教育学既是物之学,又是人之学。
7.教育学既是理性之学,又是经验之学。
8.教育学应该从二元对立的传统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第三门学科,即是一门同时关注社会和人的学科。
9.教育学与社会,教育学与人是教育学的永恒命题,要把教育学建立成综合性学科。
或者是教育学是超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一门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应该把教育学建立成为“进入生活,介入生活,面向人类的幸福生活”的学科,使得教育能够培育生命自觉,促进生命成长,促进人类幸福。因为教育实践活动是围绕人的生命活动来展开的。
通过上面的关于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观点的罗列和总结,我们就会发现:很大部分的学者都是把别的学科的性质和理论直接套用或者经过简单的改造和组合就把“帽子“戴在教育学的“头上”。教育学会出现悲哀的原因之源,教育学地位的根源也就在于此,就是教育学没有自己的根,没有自己的科学内涵、科学标准和方法。
不容忽视的是,在20世纪,教育学没能与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平等对话,就其本身而言,缺乏不可取代的独特性和缺乏深入意义上的基本理论水平是主要原因。另外还被人熟知的教育学是从哲学中分解出来的,但与哲学不但一直没有“决裂”,相反,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至今为止与哲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一事实本身也反应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它对人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水平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在20世纪,还相对集中地出现过两次拖进教育学科学化的,第一次是出现在杜威来华讲学,美国的克伯屈等专家将设计教学法、道尔顿介绍到中国的时候,第二次是出现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而对教育学的学科属性的深入讨论,还是在九十年代的元研究中得以展现的。
虽然关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是已经开始不再用简单两分或者三分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了,注意用多元多维的方式来认识教育,也有人已经关注到教育学对象的复杂性,主张用复杂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教育,认识教育的学科性质问题。
以上综述主要针对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若要做进一步聚焦,可集中到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上。21世纪的教育学有太多束缚和限制的因素,有时还扮演者随从的角色,幸亏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重要变化,给中国带来了从社会环境到研究条件和研究人员、研究成果等多方面的改善。教育学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启示就是要提升教育学科的独立学术品格和力量,教育学界要为此做出持续和艰苦的学术努力。同时,要真正加强教育学的学术独立性,要求我们加强教育学自己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建设,而不是专门向别的学科去借这些对于一个学科独立性来说的标志物。唯有了独立性,才有创造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教育概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2]陈桂生主编,教育学的建构[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俄)弗弗克拉耶夫斯基,教学学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
[4]叶澜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在教学中,为了学习兔子、鸽子、狼、狗等字词。我首先教会聋儿编单个物体进行投影,让聋儿逐步掌握手影的技巧,巧妙地运用手指、手掌的弯曲变化编出兔子、鸽子、狼、狗、等动物。然后让学生分组上台表演,当一组学生表演出动物形状时,让另一组学生说出编的是什么,它在干什么。顺势引导出本节所学字词,激发聋儿学习情趣,提高聋儿的认知水平,进而通过手影比赛活动,看谁编的像,评出手影冠军,奖励小红星,调动了聋儿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潜能。同时,让有听力聋儿模仿所编动物的叫声来感受游戏的情趣。还可以让聋儿做出几个不同动物的手影,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编故事的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培养聋儿的科学兴趣与探索能力
由于聋儿天生缺陷听觉障碍,信息渠道闭塞,抽象思维困难,在传统教学中对于一些科学知识,老师就是配以模型挂图和死板的教学道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他们既不感兴趣,也理解不了,无论如何也讲不明白,而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集声像动画显示,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学生看后如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电视的形式给聋儿开阔了视野。给孩子们创造了认识外界的途径,扩宽了知识面。丰富了聋儿的生活,增长了见识。学校和家长可同步给聋儿选择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比较强的科教片,锻炼聋儿的感官,促进聋儿感知力的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开展音乐教学,陶冶情操并提高聋儿的审美能力
聋儿的音乐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欣赏、唱歌、舞蹈、律动活动等。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根据聋儿自身特点、模仿力强。选择一些形象具体动作清晰的舞蹈,通过放录像、多媒体影像,供聋儿模仿,如《幼儿健美操》、《四小天鹅》舞蹈等。使音乐教学活动生动、形象、具体,教学内容表达声图并茂、动静结合,既锻炼聋儿肢体的协调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聋儿对音乐审美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开展道德教育,促进聋儿社会性发展
根据聋儿德育的基本要求是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助、诚实、抗挫折能力等。聋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观的,道德表现为易受暗示,爱模仿、情绪支配等特点,尤其是分辨能力差,是非标准不明显。所以,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光靠说教的方式是难以奏效的。教学中,利用电视、投影和多媒体等多种电教手段对聋儿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给聋儿播放《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当看到司马光为了救小朋友,搬起大石头把大缸砸出一个大洞,司马光机智勇敢的形象深深地激励着聋儿,聋儿的情感得到了陶冶。所以在这个教学的引导下让他们学会了从哪些方面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本文来自于《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简介详见)
五、总结
关键词: 中职体育课堂教学 有效性 问题策略
1.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广素质教育,深化新课改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当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目前的中职体育教育模式不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本来对体育课抱有强烈兴趣的学生望而却步、退避三舍。改变当前中职体育课堂的教学方式,深化体制改革,实行“师生互动,相互学习,老师指导,学成主导”的新型中职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首先阐述当前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若干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2.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育也不例外,片面追求表面和形象工程,将体育教学的实际作用放在了相对不重要的位置,比如体育课要为学术课让步,学术课挤占体育课的事情时常发生。教育部门重视体育教育,但是无法在体育教学中落到实处。教学时还是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灌输,毫无互动一说,极大挫伤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
2.1课堂内容单一重复,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
中职的学生更加注重课业学习,将大部分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到了对文化课的学习上,而对体育课并不“感冒”,认为体育课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课时,一方面消耗了体力,分散了精力,另一方面浪费了时间,结果得不偿失。另外,体育课堂的内容单一重复,毫无新意,教师的教学往往陷入无趣的套路中。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较少,大量的体育器械落后陈旧,很难满足教学的要求,但是学校对这种现象不闻不问,毫不重视。教师责任感不强,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师评估,故意迎合学生,擅自降低课堂标准,或者自动取消体育课,或者将大部分的心思放在课堂的花样设计上,使得体育课华而不实,根本就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
2.2教学结构松散,教学意识淡薄。
体育教学结构松散指的是体育课堂难以形成必要的连贯性,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要求更像是教师的“随性为之”,整个课堂松散无序,难以进行模块化教学,一整个学期的体育教学内容无系统性。教师有时会将体育课上成“游戏课”,系统教学意识淡薄,忽视运动技能的教学,从而使体育课堂纪律散漫,更有甚者学生擅自离开课堂。“自由活动”成为了体育课堂经常听到的话语,致使课堂纪律更加散漫无序,体育教学与教学目标“渐行渐远”。
3.提高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3.1理论结合实践,全面培养学生。
我国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要有大胆尝试,明确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体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为原则,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模式要结合实际情况,特别是中职教育的特殊性,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课堂教学和实际实践之间相互结合,有目的、有措施地进行系统有效的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能丰富学生理论知识。教师需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关于体育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切实体现学习知识和实践动手之间的统一性。
3.2理念突出,课堂内外结合,贴近生活实际。
体育课堂教学突出了中职体育的特点,系统有效地实现了“体育、职业、健康”之间的整合,将体育教学贯彻到课堂内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体能的训练,为以后能够适应职业要求做好充足准备。教学目标要更加注重实际,更加贴近生活,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保持身心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3.3实用性强,专业性强,趣味性强。
课堂教学内容的设定要经过多次调查问卷和实际考察,考虑到中职体育的特殊性,为了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合理安排课程,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大大提高了实用性。所谓的专业性强指的是根据相关职业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长期坐在计算机前面,对学生的脊柱颈椎都有巨大的损耗,因此,体育教学中应该多一些身体拉伸的运动。在制定教材的过程中,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体育的乐趣,边学习边锻炼身体。
3.4观念新颖,教学方式灵活多变。
中职体育课堂教学要观念新颖,不拘于单一的教学模式,灵活多变,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学习热情。要结合实践和理论,将课堂和课外联系起来,不断推广素质教育,深入推广新课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有责任心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4.结语
中职体育教学因为其特殊性而面临很多挑战,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教师应该有不断学习的精神,要有因材施教的能力,要群策群力,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而学生更应该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为以后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教育 德育教育 实效性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187-02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要求中指出:德育工作是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德育课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有效性不仅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要求,也是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 增强德育教学的艺术性
课堂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德育教学更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高雅活动。由此,教师不仅需要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安排教学工作,还要以对待艺术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来对待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力求以最佳的教学状态完成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工作。
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着教师重视德育理论教学,习惯于知识的灌输,而且教师本人把德育教育看得过于严肃,在教导学生时也是保持古板、单调的方式,难免不被学生喜欢。面对这一现状的最佳解决方式就是从教师入手,一方面注意完善中职德育教师的教学艺术。把德育教学当作艺术,不断地用渊博的理论知识去充实教学内容;用巧妙的教学技巧去完善教学方式;用最能震撼心灵的方式去正践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德育教师首先感受到德育以及德育教学所包含的艺术特性。首先,教师自身要能真正地理解中职德育课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教师需要理解哪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最适合应用到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中。
二 调动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
对一门学科而言,学生缺乏积极性是非常致命的弱点,德育教育从本身特质上看比其他学科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再加上德育教师习惯性地采用教条式教育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对德育课失去兴趣,从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情况比较严重的学生甚至会对德育课产生抵触、厌恶的不良情绪。教师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德育教学的多样化
教师将德育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分解细化,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元素和教学方式。如将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之中,重视德育案例分析和实践教育。上课时先以案例观察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案例中的真实情感和思维角度让学生“动之以情”,并且引起学生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随后,教师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融入德育理论和德育常识,以这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学生晓之以理,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2.提高学生在德育教学课堂上的地位
新课改后中职德育教育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有了显著提升,但仍未达到以学生为主、双向互动的标准。目前中职德育课上学生仍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所以还要继续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育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
3.提高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
在中职教学中,学生对自己重视的学科学习积极性更高,然而作为以技能性专业为主的职业学校,中职学校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对专业课和技能课的重视程度。学校和教师这种对德育课相对轻视的态度自然也会影响到学生,让学生不再重视德育课,也对学习这门课程失去了积极性。针对这种态度问题,需要从两个层次来解决问题,第一层次是从轻视态度产生的根源出发,转变学校和教师对待德育课的态度,并且还要让学生看到教师们重视德育课的态度。第二层次是从学生方面,通过直截了当的课堂教学和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让学生重视自身品德修养,并了解到德育课的重要性。
三 增强德育教师的个人素质
增强德育教师的个人素质是提高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现代中职德育课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项措施。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研究的基础较薄弱,德育教师本身既缺乏教学指导,还缺少德育教学经验,在探索和实施符合中职学生的德育教学方式方面阻力很大。这样的问题目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如让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经常性观摩和学习比较优秀的德育教学示范;能多方面收集德育教学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内容了然于心;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会设计教案、分析教学类型、选择教学方法等。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教师的品德素养。即教师本身要明理,言语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同时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对德育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有深刻体会,能主动承担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职责和教学任务。
四 加大信息化教学力度
信息化教学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其他科目的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和各项信息资源已充分应用。但在中职德育课教学方面,信息化教学力量还较薄弱,存在着信息化教学基础条件差、德育教学与信息化技术互不干涉或两者有机结合不完整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三点出发:(1)完善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先让中职学生有条件接受信息化德育教学。(2)对德育课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方面的系统培训,或让教师去其他学校或学科旁听学习,借鉴经验。(3)加大德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力度,让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总结经验,摸索出最合适的信息化德育教学办法。同时也能让学生习惯信息化德育教学,缩短磨合期,增强师生之间的默契程度。
当前中职学校正处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中职学校教育要求中对德育教育的考核标准更高。作为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核心力量,中职学校德育教师有必要时刻谨记以上措施,不断完善自身素质以及提高德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实施案例教学法 提高中职德育课实效性[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4)
[2]常倩倩.如何提高中职院校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性[J].学园,2013(19)
关键词:职业学校 实效性 体育课堂
随着职业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选项教学使体育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得到了活跃。但是透过“热闹与自主”的表象,我们是否真的能看到背后课堂教学的有效和实效呢?而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实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用北大钱志亮教授的话说“绝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参与教学,并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课堂”就是实效、有效的课堂。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效和有效,不但要求教师要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实效自主的学习,更强调职业学校体育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综合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提高师生角色关系的有效性
平等和谐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课堂中教师应正确的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逐步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最后达到“好学”的境界。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思想,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二、提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实效教学需要实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方式不是单一运用的,多种形式并举,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加大体育教学在设计、方法、手段、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在教材安排上要体现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与需要,在组织教学上,要新颖、生动,既简明又实效;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多样,在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传承和改进。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式的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目的。
强调学习方式转变是本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体育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则需要在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优化内容结构,重视学生的体育自主操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结合体育学科的实际,应处理好教学内容的优化和组织。例如:学习下手垫球是教学的知识点,这是教材的束力,教学紧扣的中心环节,而通过玩球――有要求的玩球――学习垫球――练习垫球――垫球游戏――垫球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和手段,使教学内容不断的向深度拓展和延伸,这是教材运用的灵活性。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彻底改变传统教学“先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模仿练习,最后集中练习”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导演”,创造一种真正的“做学问”的情景,指导学生学知识,促进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和思考。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技能、思维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提高课堂教学手段的实效性
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最基本的方式,教师实现激励艺术的首要条件是努力改善课堂氛围,使课堂达到活而不散,学生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要着力创设体育氛围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例如:投掷课的练习采用的队形可以使两排对面的练习过渡为一个圆形,所有的学生向圆内抛球。同样是一个简单队形的变化,往往能够很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于教学的开展。色彩的合理搭配,可以使学生的兴奋性提高,红色使人兴奋,绿色使人平静,单调的色彩使人感到沉闷,不同色彩可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体育器材不同的颜色的合理搭配给人一种跃跃欲试的感受,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利用各种颜色的搭配,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那么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
建构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加大体育教学在设计、方法、手段、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在教材安排上要体现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与需要,在组织教学上,要新颖、生动,既简明又实效;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多样,在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传承和改进。
四、提高学法指导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最基本的方式,教师实现激励艺术的首要条件是努力改善课堂氛围,使课堂达到活而不散,学生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要着力创设体育氛围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学生和教师一样,也是体育教学环境的主人,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环境建设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只有这样,业已形成的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才能得到持久的维护,业已创造的良好体育教学环境在学生自觉不懈地努力中才会变得更加和谐、优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学练,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体现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对象。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表现为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他们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倡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老师只有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才能使学生从被动地获取知识想主动探索知识转变;才能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的成功,都是需要一个探索过程的,需要教师们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用心教学,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努力去实践,相信每一位职业学校体育教师都可以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实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女大学生;素质提升
工科女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专业特点以及自身发展等种种因素,在客观上面临着发展诉求得不到满足、职业发展机会不均等现实状况。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工科女大学生是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强化成就动机,开发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工科院校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
1.工科女大学生总体学习成绩优秀,但就业择业困难
在工科院校,女大学生整体上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在各类评优评奖中人数较少的女生往往占据了较大比例。但不可否认,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学习成绩优秀的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却还是存在着就业竞争力偏弱,就业质量较低、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比如一些单位在公布招聘条件时,就已经限制应聘学生的性别要为男性,哪怕女同学各方面素质都优于男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女毕业生其发展的机会也明显少于男生。部分工科类女生在一次次失败的应聘经历中,个人自信受到影响,产生焦虑乃至就业依赖心理,个人成就动机不断弱化。在一项调查中,全国随机抽取了25所高校约500名女生做了问卷调查,有30%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亲身经历过就业歧视,其中工科女生的歧视程度排在各学科之首。很多女大学生求职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找工作难,找个好工作更难,找个适合工科女生的好工作则是难中之难!”。
2.工科女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处于被动、次要位置的困境
与女大学生较多的人文社科类院校相比,在以男生占多数的工科院校,虽然学校和班级给予女大学生特别的关心照顾,但这种关心照顾更多体现在生活、安全等方面,这并不能摆脱工科女大学生由于主客观因素在校园生活中处于配角、次要角色地位的现状。总体上讲,在工科院校的教学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就业择业以及各类学生群团组织中,女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明显,她们的发展诉求和权益得不到一种主动的满足和维护,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次要的位置。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校园的“弱势群体”。
二、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工科类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结为社会环境、工科院校、女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1.用人单位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偏见的驱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招聘是种市场行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招聘时往往考虑人才的性价比,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加之工科类单位工作性质对女生而言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比如建筑行业工作地点流动性大,工作强度大等性质,这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更合适男生。同时,社会中对女性的种种传统偏见并没有完全消除,总习惯将男生与高效、主动、能吃苦等特征联系在一起,而对女生的工作能力存在疑问,认为女生“怕吃苦”,难以在工地、厂房等环境中工作,并且女生在结婚生子后,必然会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在家庭上而影响工作。因此,工科类单位在对人才的选择上更偏重于男生,能不招聘女生就尽量不招聘。
2.工科院校无差别教育使得女大学生发展机会较少
虽然工科院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都很强调女生的生活安排、安全管理等工作,但由于工科院校中女生人数偏少,也比较听话,往往容易在教育教学过程和校园生活中忽视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的差异性,而实行无差别教育。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和校园文化生活往往按统一标准来组织实施,而这些标准多是参照男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订,女生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和保证,她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难以得到充分锻炼,心理成就动机自然受到制约。比如在工科院校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中,男生往往是担当测量、操作等关键环节,女生则被分配给数据记录、填写报告等辅助环节,久而久之,无论是教师或是同学,都认为这样的一种任务分配方式是理所当然的,渐渐地女生也就自觉自愿地成为辅助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锻炼提高。
3.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缺乏自身成就动机、综合素质不强
一方面受“男强女弱”、“男高女低”等传统偏见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性在事业上太要强、活得很累,会导致女性柔美气质的流失”等消极观点的影响,同时受现实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的制约,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的自我成就动机较低,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缺乏开拓新的工作生活空间的勇气和胆识,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将“留在大城市,不愿下基层;工作要稳定,不肯担风险;收入要求高,不图有前景”作为自己的就业观。虽然工科女生认真细心的特点可以使她们取得较好的专业学习成绩,但由于自我成就动机的不强,她们缺乏主动磨练意志品格、拓展综合素质的意识和动力,往往在各类教学实践和校园活动中,甘当助手和配角,不能充分主动地锻炼和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她们良好的学习能力也就不能很好地转换为专业能力,长期以往便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工科女大学生发展的应有之义
解决工科女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困境,需要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对于工科院校而言,尤其要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强化自我成就动机,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更好发展。
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发展性心理咨询、发展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D.Blocker)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应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与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国内学者认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相对于重障碍、重矫正的矫治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言,重发展、重预防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关注的是长远的、联系的、整体的目标,即把心理辅导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发展联系起来,它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为知识背景,强调多元化的引导措施和校园文化的熏陶,除了少数专业人员以外,众多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管理工作者都可以参与教育过程。
2.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满足工科女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据调查,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实践中最常见的内容是正常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发展,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心理问题的类型、重点有所不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均以发展性问题为主。其中,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兴趣和同学交往问题;二年级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等问题;三年级集中在恋爱与情感问题上,兼有自我发展和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等;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这些伴随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实质是发展性心理需求,工科女大学生不仅与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同样的心理发展需求,而且由于社会、学科特点等因素比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与需求,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工科女大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人格辅导,可以帮助她们完成心理发展任务,妥善解决大学各阶段的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挖掘自身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由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组成的复合结构。而心理素质则是综合素质结构中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和中介,只有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人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生理机能、更好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克服消极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她们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全面素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提升中的实施路径
1.开设妇女学、心理学公选课和讲座,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
工科院校可结合女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困惑,将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公选课和专题讲座所具有的生源广、实用性强,影响大等特点优势,开设有关妇女学、心理学的公选课或专题讲座,通过讲述的妇女理论、妇女与传统文化、女性的成长与就业、妇女权益保障、恋爱与婚姻、形象与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普及妇女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工科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格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与自我,提高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公选课不能简单地按照学科的系统与逻辑来编排,而是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编排;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传授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互动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感悟。专题讲座要注意与学校集体活动的有机结合,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恰当的时期举行,从而提高讲座的针对性、实效性,比如为刚入校的女生开展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正确对待恋爱的讲座,对高年级女生开展女性职业发展指导讲座等。
2.注重开展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调适工作
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工科女大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多样的心理状况调查,可以较准确、较全面地掌握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发展需求,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地帮助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奠定基础。根据心理发展需求不同的状况可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的心理调适手段,比如针对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的自我成就意识偏弱、缺乏自信、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等问题,可以根据团体动力原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灵电影欣赏、团体讨论、团体咨询、成功女性报告会、演讲会等团体辅导方法;对于具有特殊心理需求的个体,可通过以咨询为核心的个别辅导方法,来解决个体的心理发展需求。
3.在学科课程教育中重视工科女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无论是学科本身还是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除了通过艺术、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女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调节消极情绪、锻炼意志品质以及改善人际关系以外,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强化心理成就动机、树立职业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要注意发挥女大学生认真刻苦、踏实细心的优点,鼓励她们更积极地参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使工科女大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信得到加强。比如以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为例,学院在施工实习、各类实验等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女生更多的指导关注,科学合理地安排实习实践任务,对于女大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指导,在实践参与情况、独立完成成果等指标上进行重点考察,让女大学生真正成为主角。当然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有机渗透、适度渗透和灵活渗透,不能牵强附会而影响学科知识本身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这一首要目标的实现。
4.差别化、多渠道地开展女大学生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脱离素质教育的整体单独强调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取得成功,只有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根植于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通过素质教育各种形式的载体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工科院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中,要考虑到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的差异性,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诉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安排相关活动,让女大学生在差别化、多渠道的活动过程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人格完善,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要让女大学生在日益扩展的交往范围中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使她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