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5 16:11: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广告资源开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语文课程资源;教材;学科;社会;自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73-01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种类
(一)学科层面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除教科书本身所选内容以外,文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许多内容也可以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学习形式也是语文课程资源的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米丹丹的硕士论文《所包含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索了《论语》中包含的可以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通过编写校本课程——《高中生读》,找出了在实践中利用这些资源的途径,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文素养提供帮助。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也有相通之处。孙美蓉的《浅谈音乐艺术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利用音乐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把语文的听、读、想象和音乐的音高、节奏、音色、力度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时效性。
(二)社会层面
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决定学生的学习不仅存在于课堂上,也存在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
首先是社会人文资源。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本地,挖掘当地的人文资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使用。韦美日在《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一文中认为,广西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应立足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类型,重视、开发和整合各经济文化类型能提供的语文课程资源。
其次是传媒资源。如果说立足本地从当地的社会文化资源中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大部分出于对农村语文教育的考虑,那么从传媒,比如互联网、手机短信、广告等资源中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则更多的考虑了城镇语文教学的实际。李年凤、余舟露在《合理运用报刊、书籍、影视、广告、网络资源》一文中认为可以利用广告巩固学生在字音、字形、词汇等方面的学习。
二、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的评价
(一)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种类丰富,但都浮于表面
从上面的分类看出,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范围涉及到学科、社会和自然三个层面,非常宽广。但不管在哪个层面上,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是点到即止,没有深入的分析和理论的总结,缺乏普适性。比如开发自然风光和学生的某些生活经历等,其实在教师有意识的开发之前,学生就已经无意识的将其移入到了语文学习中。对于这些资源,教师所做的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深入挖掘,教给学生迁移的策略,使学生变无意为有意,化无序为有序,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二)偏重课程实施,忽略课程评价
从课程的层面上讲,目前关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只限于课程实施,并且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往往都是教师随手拈来,对该资源在语文课程上的价值缺乏科学的考察和论证。
许多学校编写校本课程,将当地特有的课程资源系统化,对教师教和学生学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些校本课程往往都是编完即止,缺乏后续的论证和实施评价,很难判断该校本课程是否真正适合学生,是否能促进语文学习。
这种随意性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热衷开发校外资源却忽略教材本身。众多研究文章在探讨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时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是经过众多专家编写审定才使用的,是相对来说最科学最有利于语文教学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最重要的是从教材出发,基于教材所体现的教学目标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其他课程资源只是教材的补充。一味随大流编订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其他语文课程资源都是舍本逐末。
(三)重视外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忽略人的开发和利用
大部分研究者在陈述所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时,都局限于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外在的课程资源,却忽略了教和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课程资源。实际上,无论从外界开发什么样的课程资源,其利用的基础应该是教师和学生本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本身也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四)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培养人文精神并重
在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还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缅怀历史名人不仅背诵他们留下的名篇,还注意启发学生体会学习他们的精神内涵;在游览家乡风景名胜时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等都体现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尽管目前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还存在着误区和不足,但在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上的优势很明显,它弥补了教材过于统一的不足,为不同地区的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多样的材料。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
[2]王平文.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三种途径[J].甘肃教育,2010,12(B).
[3]米丹丹.论语所包含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Z].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4]孙美蓉.浅谈音乐艺术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和利用[J].河南教育(上旬),2010:7-8.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资源 多种经营 综合开发 盈利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数额巨大,多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投入运营后,由于运营成本、财务成本高,票款收入难以支付全部成本,需通过政府补贴来维持正常的经营运转,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而轨道交通作为“准公共产品”,其产品本身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排他性和垄断性,地上、地下空间占用大,连接车站、港口、机场、码头、商业中心、CBD、卫星城等人流密集、商业繁华的地段,客流资源极其丰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以高效、快捷的旅客运输为主,围绕巨大的客流和空间资源,充分开发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资源,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使轨道交通资源利用和效益达到最大化。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的衍生资源通过多种经营获取的收益,可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和运营亏损,是减少政府投资和补贴的根本途径;从规划入手,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是实现盈利的前提。世界上唯一规划、建设和运营一体运作而实现盈利的香港地铁,也是依靠辅业多种经营实现盈利的。因此,轨道交通衍生资源的多种经营要着手于规划和设计,立足于合理的建设、有效的经营,可实现辅业补主业乃至盈利的目标。
1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与综合开发
1.1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按经营形式,分为固有资源和衍生资源。固有资源包括线路、站场、通道、隧洞、车辆、通信、站域用地等服务旅客运输的实物载体,衍生资源包括由固有资源建设、运营而派生出的沿线土地资源开发、广告传媒、信息交流、餐饮娱乐商贸等服务设施及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按存在形态,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站场、隧洞、线路、通道、售检票系统、通信设施、机车车辆、站前广场、停车场、地上物业及沿线开发物业等服务旅客运输的实物载体;无形资源主要包括广告信息、文化传媒、邮政金融等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按其在经营中的地位,可分为主业资源和辅业资源。主业资源主要包括从事地铁运营的车站、线网、隧洞、车辆、调车场、维修检修设备和通信设施等;辅业资源主要指围绕地铁运营、服务旅客的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商业、餐饮、广告、电信、邮政等服务设施。
1.2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与综合开
发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丰富多样性,为其综合开发(即多种经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多种经营依赖于运输设施所提供的便利环境、巨大的客流资源和市场活动空间,涉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再分配,其最主要的开发目标是固有资源和衍生资源的优化开发,使资源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城市轨道交通固有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沿线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紧密结合。首先,要合理规划设计地上、地下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要做好沿线土地资源开发项目,包括房地产项目、地上地下商业、停车场、过街天桥、人行通道及通往地铁的道路等的一体规划和统筹布局,并做到互联互通,使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资源开发以及工商业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带动线域经济发展,扩大自身的经济效益。其次,要以提高票款收入为主要目标。轨道交通固有资源经营的主要收入是票款,票款收入源于客流,而客流源于线域周边用地功能及商务环境及出行指数高低等。固有资源经营的目标是增加客流,提高票款收入。提高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可增加和集散客流,提升轨道交通客运主业的客流量,促进轨道交通主业经济发展。因此,把线域和站域的地下、地上空间资源做大、做精,优化固有资源,即可大大提高经营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主业经营收入依托于固有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多种经营也同样要依托固有资源的开发经营,同时要挖掘和扩大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房地产)开发、车站地上、地下物业开发、商业、广告、通讯等衍生资源与固有资源的一体化运作,从站域和线路到衍生的附属资源形成一个资源优化体系,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把衍生资源的多种经营作为轨道交通辅业,以辅业经营补足主业经营的不足,以多种经营效益补充主业经营的亏损,实现轨道交通衍生资源开发和经营的良性循环。
1.3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多种经营的目标
从上述城市轨道交通资源与综合开发的分析可见,两种资源的有机结合、开发利用和经营,能够打造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辅业经济,以区分于客流票价收益的主业经济。这就是利用沿线房地产、广告、商贸等以经营为主体的轨道交通辅业资源,达到弥补主业经营不足的目标。因此,把城市轨道交通辅业资源合理优化组合,以挖潜、整合和提高效益为目的,构建轨道交通辅业经济体系;以“辅业补主业”作为轨道交通辅业资源经营的目标,通过“辅业补主业”的经营模式,把轨道交通主业和辅业构建成一个一体化新的经济体系。轨道交通建设具有短期投资、长期收益的特点,加上多种经营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特别是随着客流量的逐年增长,其外延效益也将随之增长,多种经营的范围、内容和收入会随着客流流量的增长而扩大和提高,届时多种经营就将会成为低风险或无风险的产业,成为轨道交通主要的经济效益来源。根据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建设的资源特点,其辅业资源多种经营可分期、分层实施。
以北京为例,在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开发和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分步实施、综合开发、多元化经营的原则,全面开发地铁特有的地上和地下、有形和无形产业资源,实施多种经营,构建完善的地铁产业体系,广开投融资渠道,“以辅补主”,以多种经营的收益弥补公益性运输收益和建设资金的不足,缩短建设盈利周期,逐步形成自我发展、自主经营,既能满足社会公共运输需求,又能自负盈亏、摆脱依赖政府财政补贴,成为完全自主独立的公共产业,最终通过改组改制,发展建设成立足北京、服务全国、管理先进、行业排名第一的上市企业集团。
2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综合开发的基本策略
由于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资源和发展远景不同,其轨道交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多种经营的策略也不同。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存量资源最大的北京为例,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状况和发展远景,在加快建设和争取早日实现运营盈利原则的指导下,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多种经营要以扩大经营范围为基础,以增量投入和资源整合两个重点为突破口,确立轨道交通辅业资源多种经营的策略。
2.1 实施一体规划、多元投资、综合开发的策略
新项目开发建设,要实行综合一体规划,将规划超前性、建设可行性和经营有效性有机结合,争取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同步实施,尤其应将沿线土地等衍生资源划入项目开发企业捆绑进行综合开发,使地铁企业具有土地综合开发及辅业经营特许经营权,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以辅补主,扩大地铁盈利空间。
北京地铁4、5、10号线建设已全面铺开,机场线和9号线处于项目规划、设计及申报阶段,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建设高峰期。新项目开发的总投资数额巨大,初步匡算总投资需500多亿元。由于现阶段北京地铁新项目建设中,增量投入仍以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担保贷款投资为主,政府财政和投资压力大,项目资本形成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资产规模和负债水平,进而影响到间接融资的规模和水平,也会影响到未来地铁运营的效益。所以,直接融资的不足已成为困扰北京地铁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因素,急需改善项目资本结构,加大直接投资比重,包括引入社会资金力量,如外资、企业资本及社会个人资本等。实践证明, 采用PPP(公私合伙制)、BT(建设转让)等模式是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瓶颈的有效途径。而要想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地铁,须在投融资体制、项目规划、建设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如实行项目经营企业实体制,允许多种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营中来。
2.2 实施以规模和品牌效益为主的多种经营策略
多种经营的重点是辅业资源整合,城市轨道交通的辅业资源整合和开发是互补的关系,要依托板块建设,发挥规模效益和连锁品牌效益来整合。整合既要有目标也要有重点,要分不同层次和范围考虑,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尽力延长产业链条。从站厅层来看,因其空间有限,多种经营以占地少、可移动、小型、连锁化商业经营为主,包括商品、快餐、冷饮、报刊杂志、音像制品、鲜花礼品等的出售,以及雨具、照相器材的出租等。此外,站厅、通道、车辆箱体的平面、立体、视频等广告和信息是地铁特色经营的重中之重,也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辅业资源多种经营的主要收益来源。因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具有放大、辐射性,其巨大、稳定的客流资源是商家和传媒不敢小觎的受众,必将成为广告竞争的焦点,也将成为多种经营效益最大化的主要发展方向。
附着在城市轨道交通资源链上的商业机会很多,在保证安全运营的前提下,通过对广告、沿线物业经营、智能卡服务等辅业资源的开发,增加轨道交通项目的衍生收益。利用地铁站点网点多、分布广的特点,采取连锁店、品牌店等现代营销方式,使地下商业网络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成熟完善而发展壮大,并进而实现地下商业网络向地上商业空间的覆盖与延伸,这是辅业补主业经营的长期策略。
2.3 提升经营管理职能的策略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资源开发和经营范围的扩大,地铁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应随之升级。首先,应转变经营观念,把地铁建设经营活动当作市场经营活动的一部分,把城市轨道交通各种资源视作一个整体,把多种经营纳入地铁企业的重要的经营活动中来,适时转变和扩大地铁企业的管理职能,发挥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整体优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1)投资管理的功能
以北京地铁为例,由于投资管理体制的限制,现有资产和对外投资以地铁经营性资产为主,结构单薄且不合理,缺乏保值增值能力高、流动性强、变现容易的房地产、商业物业、股权资产及投资,所以既要拓宽融资渠道,又要拓宽投资渠道,提高优质资产比例,加大对外投资和扩张的力度。
2) 资本运作功能
尽管国内地铁目前尚无盈利先例,但地铁作为公用事业项目,也同样是优质资产,更是风险小、长线投资的良好选择。从地铁4号线PPP资本运作情况来看,地铁在“政府招商项目”中非常抢手,资本运作的潜力大,功能非常强。把资本运作视为辅业经营的手段,以多元化投资及合理的资本结构,为“辅业补主业”的经营运作好资本。
3)融资功能
城市轨道交通庞大的投资数额,完全依靠政府投资的方式已不现实,改革现行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引入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势在必行,以项目公司为载体,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鼓励企业投资,并借助政府财力、政策的支持,搞活辅业资源多种经营的资产运作,实行多元化融资。城市轨道交通主体建设可以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融资为辅,而一些辅助设施,则可以由企业或社会筹资,如按PPP形式加以解决。
4)项目创新功能
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及城市开发建设管理理念的更新,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建设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建设要有创新意识和思维,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品位,在辅业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上,需要提高创新能力。新项目要根据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同期开发地下、地上空间等资源,特别是在设计中要遵循综合开发、一体规划的原则,从技术、经济、施工和经营方面着眼,统筹规划,创新开发。
3 轨道交通资源综合开发和多种经营的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辅业资源的多种经营,应紧紧抓住其“点”、“线”、“网”和地上、地下立体空间资源优势和大容量、高密客流、信息流等特点,实行综合一体规划,全方位经营,建立安全、快速、便捷、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以及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城市导向和产业诱导机制,成为带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3.1轨道交通站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经营途径
车站是客流的集散点,也是网络结点,牵制着线路和网络结构,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最复杂和最重要的建筑物,特别是综合枢纽站和换乘站,投资大,占地多;综合枢纽站功能齐全,包括交通、商业、餐饮、娱乐、邮电、金融和咨询等多个行业,乘客在换乘时可以完成购物、娱乐和商务等出行目的,增加对乘客的吸引力,同时推动枢纽站周围的物业开发和经济繁荣。新建车站从站点冠名、站内商业、广告、通讯、网络信息、电子娱乐等多方优化设计,以多种经营形式提高轨道交通经营效益,通过多元化经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效益最大化。
日本轨道交通业就是以地铁运输为主,以地铁站点为中心,以房地产及租赁业、购物中心、零售服务业、公共汽车业、出租汽车业、旅游观光、宾馆设施等多行业共同发展的经营模式。通过地铁车站的辐射作用,影响商业物业、广告等的经营,引导地铁客流。这样,地铁主业带动了其他辅业,辅业也支持了轨道交通主业。
3.2 沿线土地资源的综合一体化开发
香港利用沿线土地的经营权益,以直接或间接的还原方式获得部分建设资金。其盈利的实践表明,利用地铁的规模效益,通过沿线资源开发权为地铁建设筹资,把外部效益向内部转移。这种以沿线土地资源项目的一体化开发及规模化经营,最大化地把轨道交通的外延效益返回到轨道交通建设上;特别是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只有通过一体化开发,增值收益才能真正用于建设投资和运营补贴,实现外部效益内部化。
3.3 广告和商贸的特许经营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广告、商贸的经营性业务,政府应直接交由轨道交通企业经营,扩大地铁广告、商贸等特许经营权。在地铁的特殊部位,如出入口、车身、门窗、车站顶盖等部位实行特许广告业务;另外,要充分挖掘地铁经营潜力,如车站冠名权的拍卖,站厅超市、便利店、自助机等的经营,增加其他业务收入,特别是盈利性强的广告、商业、通讯要扩大经营规模,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用来支持地铁项目筹资。
此外,地铁各线相关的房地产、广告、商贸,应由地铁公司或投资公司统一经营、统一管理,避免多头管理、多头经营,造成沿线资源的浪费,甚至内部的恶性竞争和对运营服务的干扰。
3.4 品牌和连锁化经营
在轨道交通站域范围内,特别是大型换乘枢纽站,具有丰富的地下空间资源,如能协调扩展或打通地下商业、人防工程等地下空间,则资源范围更广,可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供良好的机遇。若能在人防、消防突破已有规范,建立适合地铁地下建筑的规范,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将摆脱传统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地铁规模优势,大力推广品牌经营和连锁品牌模式,对站内商业物业、超市、餐饮、广告、报亭、维修、通讯、邮政、音像制品等经营实行统一对外招商、统一店面风格、统一进货、统一管理的连锁经营方式,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多种经营的品味和效益,创造地铁车站地下、地上一体化经营模式,以品牌开发拉动地铁资源经营。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只有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才能充分发挥地铁网络化资源优势,以多种经营和综合开发,尤其车站及沿线房地产、物业(商业、娱乐、停车场)资源的综合一体化开发,带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政府在扶持地铁产业时,应采取政策上多扶持、经济上少补贴的方法,增加企业的造血机能,减少输血补贴,让地铁企业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形成地上养地下,副业养运营,自我建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局面。地铁产业在相应优惠政策支持下,拓展资源经营权,以盈利为目标,努力开拓多种经营渠道,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以多种经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用多种经营的收益弥补新建线路投资运营赤字,从根本上解决轨道交通公益性特点造成的盈利不足,通过多种经营,降低政府对地铁财政补贴,力争以辅业多种经营养补主业经营,逐步实现运营盈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施仲衡.科学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J].都市快轨交通.2004,17(2):1215.
[2]王灏.地铁公私合营模式运作的票价政策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4,17(6):1215.
[3]王灏.城市轨道市场化投融资方式变革[J].中国投资.2004(1):111114.
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从课标来看,在教学中,要正视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社会是人类的大家庭,关心社会是人类关心的一大主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社区文化环境,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维护社会,开发、利用社会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有效服务课程目标。
一、社区课程资源的搜索。
1.社区资源在农村中。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孩子们除了学校之外,还可看到房屋墙壁上的广告,可以看到《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栏》、《计划生育公开栏》,还可以看到春节过后各农户的对联,这些都是课程资源,都可以找到与教材的结合点,如可以联系到“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等等。社区的人文环境资源相当丰富,乡村里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2.社区资源在活动中。利用各种节日、参加社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提高道德素养。就我们安溪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做:(1)参观中国茶都、茶博汇,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等经济政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也体现会到要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2)参观莫邪故居,理解“代代相传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清明节,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凤山烈士扫墓,了解烈士生平事迹展。
3.开发社区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在课程教材改革中,不少学校在分析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构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如安溪可利用铁观音、茶都、烈士墓等人文资源来创设建构地方课程。根据学校特点开发的校本课程往往形式活泼,新颖有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整合社区课程资源,管理运用到学校教育教学。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学校要对社区课程资源进行比较系统的管理,成立社区课程资源管理小组,对社区课程资源的调查结果以及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档案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实行微机管理。
二、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将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新课程资源的引入会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课程资源的丰富,特别是新课程资源会有利于推动现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将有全新的发展。
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方法)可以是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可以是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等:可以是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可以是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登记表》,把课程资源的类型、所有者、获取方式、开发动态和使用事项等登记造表,分类存档,归口管理,以便查找和调用。
三、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使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学生在学校生活的环境并不局限于教室之中,各种活动场所、条件设备都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并且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我们应该让这些环境的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出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一)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
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教材已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它已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新教材的编写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教材展示了教育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立足教材,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
例如,我在教学四边形这一课时,充分的利用主题图,这幅图是学校操场示意图,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感到非常亲切、非常有趣,学生从熟悉的主题图中找出许多关于“图形”的信息。如:长方形的篮球场、通道、窗户:正方形的地砖;平行四边形的推拉门、楼梯护栏等。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其对图形特别是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并从整体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又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充分地利用教材主题图“游乐园”中的素材,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数,学生发现几分之一的分数有很多,如: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八块,一块西瓜就是这个西瓜的八分之一。将喂鸽子的食盒平均分成三个格子,每个格子就是这个食盒的三分之一……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新知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充分地发挥了教材的作用。
(二)从社区环境生活素材入手
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时,我了解到许多学生早已会读很多万以内的数了,只是个别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在读时有点困难,因此,再上课的前一天,布置调查作业,请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他们见到过的万以内的数,学生从报纸、杂志、超市广告等材料中发现了许多万以内的数。如:电脑每台4805元,洗衣机2800元,全校有学生1280名。在课堂上,首先让每个学生把他们所找到的数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择两个最喜欢的数写在卡片上后贴在黑板上,接着请学生将黑板上的数进行分类,学生很快分出了四类:没有零的数:中间有零的数:末尾有零的数及中间末尾都有零的数。没有零的数大家都会读了,每个学生自己读一读,而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法,通过生生互教、生生互学的形式总结读法,而本节课的重点则是解决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法。掌握了数的读法后,在练习中又设了让学生读一读珠穆郎玛峰的高度,人民大会堂的座位数,非洲象的重量,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数,这样的设计,将教材中枯燥,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亲临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皆数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从社区环境活动场所入手
我们知道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体会其应用价值。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让学生收集一些超市的价格广告,课堂上进行出示,让学生读出商品价格,并运用图片让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掌握了有小数的元角分的读法。
又如,在一次教研课中,唐老师执教“按比例分配”一课,在教师揭示课题后,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或者听说过按比例分配的例子吗?”可能受许多听课教师的影响,农村孩子一时紧张,整个课堂一片寂静,只有教室外一台搅拌机在隆隆作响。孩子们有的在翻书,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干脆将目光投向窗户外……唐老师延缓片刻后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机器发出的声音?”“搅拌机。”学生答道。“搅拌机在搅拌些什么呀?”教师追问道。“水泥、沙、石子,还有水,它们都需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搅拌。”学生在教师的两句导语中一下子明白了。于是,喷洒农药例子、煮饭例子、利润分红例子……同学们相互间说个不停。
关键词 城市电视台;受众;竞争;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16-02
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离不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而来的城市数量的扩张和城市人口的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全国城市总数由1979年的193个发展到2010年的656个,同时我国的地方城市电视台也迅速增加,目前除了部分县级市没有电视台外,每个地级市、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都至少有一座电视台。但随着多元化频道发展及竞争格局的形成以及新兴媒体的崛起,城市电视台与生俱来的覆盖范围小、频道资源少、节目资源有限、经济实力差等劣势逐渐显然出来。因此城市电视台采取有效的受众资源竞争策略,提高收视率显得非常重要。
1 当前我国城市电视台受众资源开发现状
1.1人口规模决定城市电视台的市场空间,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发展后劲
首先,城市电视台的受众资源开发离不开城市电视台的覆盖范围,而这一覆盖范围从根本上与各城市的人口规模息息相关。相对来说,人口超过5 000万的人口大省,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数量相对较多,城市电视台所面临的市场空间相对广阔。人口数量较少的省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就少,存在于其中的城市电视台所面临的受众空间相对狭小。虽然各城市受众总量上存在着诸多分化,但总的来看,城市电视台所面临的市场空间仍然是有限的
不仅如此,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也对城市电视台在受众资源开发和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有重要影响。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发达的地方经济和可观的广告收入为城市电视台的节目研发、创新以及电视剧的购买提供了丰厚的经济基础,节目制作和创新上的优势又进一步为城市电视台带来忠实的收视群体,城市电视台的受众资源自然具有较大优势。相反,在我国西北及内陆众多城市,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在资金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城市电视台的频道资源开发、节目资源开发等面临一定的压力。这些问题都对城市电视台的受众凝聚力造成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电视台的受众资源开发和进一步拓展。
1.2 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分化,东南地区城市电视台覆盖水平较高
在城市电视台市场空间一定的前提下,城市电视台各频道的覆盖水平是进一步决定其受众资源开发水平的因素。城市电视台的覆盖水平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的结果,各地的经济实力、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点都会对其产生影响。综观我国七大区的城市电视台分布,可以看出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南地区的城市电视台,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覆盖水平上都较具优势;而在经济发展水平略为落后的地区,除了省会城市电视台发展较好外,其他城市电视台的发展则比较落后。华东与华南地区包括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区域大市场,是中国含金量最高的电视产业区域市场。这两个市场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遥遥领先,在地区亚文化的发展上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为城市电视台各方面的运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与东南沿海经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实力和自身实力的悬殊的落后地区,往往以历史文化为主要突破口,通过联合扩大城市电视台的影响力和覆盖率。
1.3 多数城市电视台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专业不专仍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
尽管随着我国有线、无线合并政策的强力推进,城市电视台开始走上专业化之路。但是,城市电视台的这种频道专业化远非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不仅省级台和城市电视台在专业频道的设置上趋同明显,而且即便是不同地区的城市电视台,其专业频道设置也都大同小异,城市电视台的专业频道并未形成自己的特色。而且,对于资源不是特别充裕的城市电视台来说,频道专业化对人才及节目资源的需求量远非目前的城市电视台所能够应对的。因此在专业城市电视台中仍然多数是电视剧主打,在电视剧资源上的投资又反过来约束了对专业节目的制作及购买资金,影响了城市电视台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实践的深入,一些地区的城市电视台开始觉醒,适应本地的地域特色及观众收视习惯而设置专业频道,如在三亚、贵阳等旅游城市设置生活旅游类的专业频道。但总体来看,专业不专仍然是目前城市电视台专业化道路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城市电视台受众竞争策略
2.1 “大众”资源竞争策略
目前我国城市电视台的主体受众为女性、25岁~54岁、初高中学历、学生及离退休人员和中低收入水平的群体,在含金量上不具有太大的优势,但是这一受众群体与所有频道电视观众的结构较为接近。因此,对这一“大众”收视群体的争取是城市电视台拓展受众资源与扩大影响力的重要保证。对城市电视台“大众”资源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对本土受众的全方位拓展,是增强城市电视台发展的源动力。城市电视台只有赢得不同层面受众的认可,才能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获得双赢,从而获得长久的发展。因此,城市电视台最根本的争取途径就是从贴近性上人手。城市电视台可以利用对本土重大新闻资源的权威拥有,在第一时间,通过精心策划,以新闻、专题、栏目剧等方式播出,扩展拥有主流舆论话语权的受众群体。另外,互动也是城市电视台争取最大范围的收视资源的最为独到有效的方法。城市电视台在地缘性上的优势,更有利于其通过互动提高节目的指向性和贴近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受众的参与热情,建立起忠实度高的稳定的受众群。最后,可以针对“大众”收视群体的结构特点,在特定的时段安排特定的节目内容,进而拓展受众的收视广度和收视深度。对于城市电视台中的中青年女性收视群体,有针对性地编排一些综艺节目和访谈类电视节目,是获得其收视关注的有效途径。对于城市电视台中的离退休、赋闲在家的女性收视群体,可以在白天时段编排一些情感类电视剧集的连播,作为对黄金时段收视的连接和补充。
规模化发展:资源整合
现如今,国内许多经营高速广告的机构,缺少的已经不是客户,而是优势的高速广告媒体资源。怎样才能满足广告客户的需求?怎样才能合理挖掘媒体资源潜力并加以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新路广告来说早已不是问题。
新路广告作为广东南粤物流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拥有广东省交通集团下属企业所有可开发利用广告资源的统一经营管理权,成为广东省内唯一的高速公路媒介依托型广告公司。它拥有广东省境内42条高速公路的广告经营权,开发了单立柱、公路服务区灯箱、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亭、高速公路行车指南等多种形式的广告。
丰富的媒介资源优势并没有让新路广告有丝毫懈怠,而是不断创新媒体运营思路,不断整合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在经营上,面对危机的冲击,他们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采取灵活的销售模式,把影响减少到最小。在媒体资源的开发上,注重科学性、专业化、网络化,每设―块广告牌,都要进行前期详细调查,邀请专门机构进行广告收益的科学评估。这不仅便于资源的开发和科学管理,更有利于广告媒体品质的提升。
品牌化升级:公益加分
对于运营高速广告的企业来说,单纯的经营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长久的发展,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有远见的企业家非常重视品牌的打造,把品牌看作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交通部法规司副司长、文明办副主任谷秀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速公路广告媒体已经从产品价值时代进入品牌价值时代,企业要有自己的品牌意识。
在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上,新路广告找到了自己的路子。
现如今,社会的主流是崇尚文明、弘扬正气,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由此,新路广告巧妙运用社会营销、关系营销主打公益牌。他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的情况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致力提升集团、企业形象,主动担负社会责任。新路广告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制作了一系列不通主题的公益广告,例如春运篇、奥运篇、赈灾篇等。这些公益广告不仅教育了受众,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频次,提升了当地的形象,也扩大了企业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公益广告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随着新路广告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主动利用它的影响力来为自身品牌加分。公益广告带来的注意力经济也吸引着广告主的广告投放。
专业化运作:服务升级
由于长期的恶性竞争,目前单车广告价格与其价值严重不符,甚至出现低于成本价销售的现象,直接或间接造成车身广告媒体自身价值下降,车身广告客户低端化,大公司的高端客户逐年减少。2013年8月,厦门市公交集团在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市场调研和考察后,决定对所辖的公交车的车身广告进行资源整合,不再外包,厦门公交广告公司由原来经营的319辆车身媒体广告逐步提升到所有地面公交车的车身媒体广告。经营规模的变化带来了企业管理模式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变,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抑制了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需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及其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以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原理为基础的,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会计类专门学科,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自196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会计学专家赫曼森首次提出这一概念至今,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已经发展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会计学理论体系。相较于传统的会计核算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继承了传统会计学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把传统会计学的“物尽其用”理论和新经济时代的“人尽其才”理论相融合,视人才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建立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体系,关注人才的价值,注重人力资本的增值,重视对员工的投资、激励和潜能的开发并评估其贡献,以此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整体价值,从而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有合理配置性和有效使用性。与传统的会计体系相比,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更贴合实际、更完备、更科学、更全面。
三、广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人才是广告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人才素质决定了公司团队的协同能力,决定了公司客户服务的品质,决定了公司的未来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的民生工程,点多面广线长车多,公交车身广告是可见机会最大的唯一可移动的户外媒体形式,具有高覆盖率和高受众率的特点。基于这些特性,在公交广告公司工作的员工中除了小部分负责设计制作广告外,大部分人员并不直接参与制作广告,他们进行市场研究,做策划创意,准备媒体计划、广告监测、预订和调整线路版面。因此,广告公司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如要大专以上的受教育程度,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从事广告或相关行业的技能积累,以及任职资格等。
1.员工的培养成本高广告企业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费用对员工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以达到适应岗位职业技能的目的。一是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能力,补充新知识,提炼新技能;二是促进员工的信息交流,增进情感,加强协作;三是加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提高公司的整体凝聚力。因此,广告企业员工的培养成本较高。
2.员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重要影响广告行业不同于其他需要大量廉价、重复劳动的行业,它是以管理、经营一群特殊人才为根本的行业。在广告企业中,员工主要从事创造性思维的脑力劳动,其劳动过程较为复杂,劳动成果也难以量化。广告企业中每一个环节员工的创意和智慧与企业的经营都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关联,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
3.员工的劳动报酬较高知识和创意是广告企业的主要生产资料。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广告企业的员工更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认可。由于员工所创造的劳动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广告企业为了挽留人才,必须给予其较高的劳动报酬,以证明员工的独特价值,并激励企业员工进一步体现自身的价值。
四、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在公交广告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分析
广告行业公认的特点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职业躁动成为广告人最鲜明的生存特色,具体表现为人员在业界的频繁流动。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其一是广告人的职业浮躁,做好随时离开的准备,增加广告公司的离职成本和新人培养成本;其二是影响广告公司的管理和业务开展,甚至是常常会出现客户随着主要服务人员的出走而流失的情况;其三是广告公司人员的高流动现象让客户对经常需要重新面对新的服务人员表露出反感。针对上述特点,公交广告企业需要从薪酬、福利、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留住人才,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进行评估和核算,帮助公交广告企业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的获得、维护、开发利用和挽留的成本和效果。在公交广告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人力资源获取提供新的测量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是对人才进行招聘。在进行人才招聘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以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为前提,制定出一份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获取工作预算。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则为人力资源获取的工作预算提供更加准确的测量方法,测算出投资盈亏平衡点,从而使人力资源招聘更加合理高效。例如,企业预计投入50000元成本招聘业务员,其中,固定成本3220元/人,变动成本100元/人。投资盈亏平衡点=50000÷(3220-100)=16(人),则该企业招聘业务员的人数不能超过16人。
2.有效解决人力资源开发的预算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将人力资源的投资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并按照收益期予以摊销,使人力资源的价值更加信息化、可测量化,从而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更加准确真实的人力资源信息。人力资源开发预算主要包括两个重要问题,即人力资源的投资价值评估和成本评估,从而对人力资源的分配和预计的成本有所把握。在对以上问题进行评估时,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进行投资回报率(POI)评估,从而有效解决资源开发的预算问题。2013年9月起,厦门公交广告招聘8名业务员,在经过职业培训之后的短短4个月新增人力资源管理成本26万左右,但为企业带来了252万元以上的收益,根据投资回报率=(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收益-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成本)÷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成本×100%的公式计算:投资回报率=(252-26)÷26×100%=869.23%这仅仅是新上岗的员工,如果员工长期发展,投资回报率是以10倍计的翻番。
3.维护公交广告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适度的员工流动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竞争,增强企业的活力。然而,如果员工流动过于频繁,则会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一个企业如果不注重人才资源的维护和稳定,那么人才资源流失和企业人力资源的重建将会造成企业的巨大成本消耗。例如:员工流动成本=离职成本+岗位空缺成本+替换成本+培训成本+损失的生产率成本-新员工薪酬差异的成本。再如,企业留住有经验的营销人员,也就等于留住和增加了客户,其结果是稳定并增加企业业绩,反之亦然。因此,维护人力资源稳定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可以通过提供预算重置成本和人才流失预警报告,向公司说明企业人才流失可能会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使企业充分发挥人才激励手段,在企业营造珍惜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最终达到避免人才流失的目的。一个好的营销队伍需要后台设计制作人员的及时跟进,广告越快上刊,广告媒体的空置时间越短,加速资金回笼,成本自然降低。例如,相同时间内,有经验的制作人员设计广告的数量是新手的3~4倍,当人工成本增加10万,媒体空置时间缩短,合同减少顺延几率,收入增加250万,扣除其他必需的成本费用70万,结果企业获取投资回报=250-10-70=17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由此可见,充分发挥人才激励机制,留住有经验、有能力、有活力的员工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 高校档案 信息开发 问题对策
档案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同能源、材料资源并列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其中能源、材料资源可以合称为“物质资源”。物质资源主要作用于物质生产、生活等领域,产生直接的、可以量化的经济效益,有时也会对社会发展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但一般是间接的、次要的。而信息资源则可以作用于包括物质生产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可量化的或不可量化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全方位的、不可替代的综合贡献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许多档案馆(室)以档案为依据,解决了机构设置、职务任免、落实政策、科学研究、基本建设、学生升学、出国、证书补发等诸多问题,并取得显著效益。但在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制约,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也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在此,笔者就影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相关因素及其对策剖析如下。
影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因素
开发手段落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记载档案的方式由传统的纸质档案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数字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方式;以磁带、磁盘或光盘为介质的数字档案成为档案管理的主要对象,档案信息资源通过网络、电视屏幕、报刊广告等形式为人们利用。现在的高校档案馆(室)虽都普遍配备了计算机,但大多数的高校档案馆(室)仅停留在使用微机进行档案目录管理,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影响了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档案意识淡薄:在高校中有些部门还存在着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把档案信息作为一种资源来认识和利用。例如,有的高校虽然不惜重金购买了大量的教学仪器设备,但却忽视了仪器设备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归档,以致造成图纸、说明书等重要资料的损坏或遗失,致使在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时,结果无档可查,造成损失。
兼职档案员队伍不稳定:学校档案是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这些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完全依靠各部门的兼职档案员,但有些部门兼职档案员更换频繁,工作交接不利,部门立卷制度落空。档案人员对现代化管理技术不适应:在信息社会,档案的载体形态和记录方式已呈多元化发展,纸质档案的固有结构被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并存的格局所取代,传统的档案编研模式已向多载体、全方位、深层次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转换。目前在高校档案人员的结构中,以文科的档案专业人员为主,而理工科的专业人员较少,对现代化管理技术的不适应表现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这就直接影响到档案事业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强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对策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依靠科学技术建设和发展档案事业是档案资源开发的根本出路,因此,必须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方面,目前档案信息载体的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从古代的甲骨、金石,到纸张、胶片,到当代的磁体、光盘,档案信息正在向数字化发展,档案形成量之大,覆盖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科技的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档案工作应对挑战的武器是科学技术。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全球化,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昨天形成的知识和信息,就是今天的档案资源。档案资源的网络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档案资源不能网络化,就谈不上档案资源开发的高效益,也是和时展的内在要求相悖的。各高校档案馆(室)应尽快将信息系统进行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使档案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有序,进一步使信息有序化、浓缩化、精细化,以利于档案信息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真正显示高校档案信息服务的整体地位和水平。
增强档案意识:首先,利用多种形式加大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档案法》及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使师生员工加深对档案信息资源的认识,提高依法治档的自觉性。二是要加强档案信息的收集与管理,为开发档案信息备足资源。三要搞好档案利用效益宣传,真正使人们从档案开发所创取效益的实例中感悟到档案资源的宝贵价值,从而增强档案开发的全员意识,形成全校师生员工重档建档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江西;旅游资源生态位;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4-0106-04
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但已经超越了生物学的范围。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更多的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是自然科学通向社会科学的桥梁。而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现已逐步渗透到社会学研究的领域,目前主要是在企业发展理论研究和城市发展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被重点关注和热点探讨。
一、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同样,应用到社会学领域,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系统中的一个单元,与生态元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相类似,旅游资源在旅游系统中也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应的生态位。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指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依据其特点、品位、市场开发潜力及需求状况而确立的发展地位及由此而致的开发序位和市场定位。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旅游资源本体特征与环境条件(旅游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资源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客源条件等)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是旅游资源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范围内旅游业发展中所具有的功能与地位。
二、江西旅游资源生态位分析
1.江西旅游资源的总体概况
素享“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全省现有世界文化景观l处,风景名胜区(点)400多个,自然保护区14个(国家级3个),森林公园58个(国家级14个),历史文化名城7座(国家级3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5处(全国重点24处)。此外还有丰富的风物名产、地方文化和众多的现代建设项目。
2.江西旅游资源生态位的“三位论”
(1)江西旅游资源价值层位(营养维度生态位)
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指从审美的角度和旅游资源自身特点、属性、开发利用条件出发,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旅游资源的“营养生态位”,也就是旅游资源本身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程度及旅游者从中所能获得的价值(营养)大小。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和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的基础。旅游资源价值层位可以通过对旅游资源品位高低、吸引力大小、旅游资源开发基础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对江西旅游资源的综合评分,可以把旅游资源价值层位分为三个层位。第一层位的为资源品位高、吸引力大、旅游基础设施较好的旅游资源(景区),包括: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景德镇、瑞金、南昌市区、安远三百山、吴城候鸟区、九江浔阳区、赣州章贡区等。第二层位的为资源品位、吸引力中等,旅游基础设施尚可的旅游资源(景区),包括:婺源、湖口石钟山、新余仙女湖、彭泽龙宫洞、萍乡安源、乐安流坑、靖安三爪仑、永修云居山、龙南武当山、柘林湖、宁冈、吉安、龟峰、梅岭、宁都翠微峰、南城麻姑山等。第三层位的为资源品位、吸引力一般或资源品位尚可,.但旅游基础设施较差的旅游资源(景区),包括:瑞昌秦山、峡江玉笥山、遂川白水仙一泉江、莲花玉壶山、万年仙人洞、铅山、浮梁、乐平、樟树、会昌汉仙岩:金溪疏山寺、宜黄曹山、宜丰洞山、万载竹山、武功山、孽龙洞、修水南崖一清水岩等。
(2)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时间维度生态位)
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是根据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品质、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区位环境条件、区域旅游资源相互关系等因素,确定的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开发中的时间顺序和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功能系统中的地位。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包括开发时间先后秩序、开发建设规模和功能体系定位。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基础,而旅游区位因素(旅游开发难易程度、投资规模、客源市场保证程度、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等)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重要条件。根据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旅游资源在区域系统中的空间格局(区位),旅游资源的替代关系与互补关系,旅游资源开发支持体系的能力建设状况等因素确定江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序位。
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划分:一是旅游资源总体开发序位,如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仙女湖等-三百山、石钟山、龟峰、乐安流坑等-龙宫洞、小武当、武功山等一狮子洞、七里窑、瑞昌秦山等;二是旅游资源类型开发序位,如山岳景观系列开发序位: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三百山-武功山、黄岗山,丹霞地貌景观系列开发序位:龙虎山-龟峰-小武当。
(3)江西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空间维度生态位)
旅游资源市场定位是根据区域中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现状,分析旅游资源的辐射距离大小和吸引向性而确定的旅游资源的市场开发方向和预期规模大小,即同一资源在不同区域市场上所占据的位置与市场层次。旅游资源市场定位可以分为旅游资源的市场空间定位(空间生态位)和旅游资源的市场功能定位――目标细分市场定位(功能生态位)。江西旅游资源的特色概括起来就是绝特山水、红色摇篮、陶瓷艺术、道教文化和古色文化。就江西旅游资源吸引力来看以及入境旅游者对江西旅游资源感兴趣的比较和历年来江西各景区入境旅游接待情况分析,入境旅游者对江西旅游资源的兴趣大小依次是绝特山水、陶瓷艺术、古色文化、道教文化和红色摇篮;港澳旅游者对江西旅游资源的兴趣大小依次是绝特山水、道教文化、陶瓷艺术、红色摇篮和古色文化。
而江西的名山胜水及红色文化最吸引国内游客其次是道教文化、古色文化和陶瓷艺术。因此江西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可以其层次关系。
三、江西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策略
俄罗斯微生物学家格乌司指出,生态位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物种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选准自身的生态位,在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上与其他物种错开。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是旅游资源开发面对生存与竞争所采取的一种积极的策略。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必须考虑旅游资源自身禀赋特征与需求、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协调统一。
1.确立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生态位定位
江西在区域旅游系统中,在已有的旅游资源生态序位基础上,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和竞争实力的提高,不断地开发新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通过不断扩展自身的生态位空间,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宽度,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占据有利的生存位置,确立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第一,优先发展:红色旅游。将红色旅游作为江西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实行红色旅游领跑战略。使红
色旅游成为江具特色与魅力的“红色名片”,带动江西整个旅游业的发展。第二,重点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第三,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宗教旅游。第四,培育发展:会展旅游,科考旅游,工业旅游,购物旅游,军体探险旅游,自助和自驾车旅游。
为避免区域内旅游资源生态位重叠,避免低层次重复开发,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应确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应以井冈山为重点,观光旅游资源开发应以庐山为龙头,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以龙虎山为中心。在区域旅游系统内应有层次、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2.进行旅游资源错位开发――生态位调整
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生态位差异越大,彼此之间的竞争就越小,甚至处于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反之,旅游资源生态位越接近,相互竞争就越激烈,生存压力就越大。因此,为避免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广告战和产品战等),寻求共同发展,可以选择旅游资源错位开发模式。旅游资源错位开发可以分为:时间错位、空间错位、产品错位和市场错位四种形式。
(1)时间错位:对江西旅游业的发展应正确选择旅游资源开发的序位,做到分期开发,滚动式发展,确立旅游资源开发的主次关系与次序。对一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与预期的旅游资源,应尽早尽快进行开发,充分利用“时间差”,占据有利的市场,确立先发优势。如生态旅游资源是江西的一大资源优势,同时,生态旅游也是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因此,江西应重视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努力提升江西旅游业的品位。
(2)空间错位:寻找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生存空间,避免区域内在资源开发模式上低水平重复开发。形成区域旅游系统的合理的空间梯度。通过空间错位开发,在区域旅游系统内逐步形成具有强吸引力、辐射力的旅游节点。这些旅游节点对周围地区的吸引、辐射效应,会促成区域旅游系统内部各地区之间进一步发生互动效应,形成彼此之间的旅游职能互补,并逐步形成层次有序的区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江西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切实打好庐山牌,使其成为吸纳游客和周边旅游区传递客源的中心。要把井冈山作为另一个名牌旅游产品来建设,建成新的旅游热线。要充分发挥庐山的世界文化景观的品牌优势和井冈山的红色旅游圣地的品牌与政策优势,对江西旅游业的发展起到辐射作用与带动作用。
(3)产品错位:同质化的资源,差异化的开发。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要求旅游产品必须有鲜明的个性和明显的差异性。旅游产品错位开发主要包括:第一,产品特色错位,找出旅游资源开发亮点,形成旅游特色产品,如江西的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第二,产品开发规模错位,通过规模建立自身的优势与个性;第三,产品档次错位,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做文章,打造旅游精品,同时,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也应开发不同档次的旅游产品,满足多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
(4)市场错位: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思想。市场错位开发就是寻找市场空位,找准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旅游细分市场进行开发。针对江西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和资源禀赋特征,找准江西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
首先,入境市场定位。其核心市场主要是港澳台、东南亚、东北亚(主要是日、韩)、北美(美国、加拿大)4大市场,基本市场:西欧、澳洲,机会市场:其他国家和地区。其市场发展战略重点:针对港澳台市场,主要推出江西名山大湖古城观光、景德镇陶瓷赏购、红色摇篮访习、三百山饮水探源、龙虎山道教朝圣、三清山奇峰观赏等旅游产品。针对东北亚和东南亚市场,主要推出庐山国际会议、景德镇陶瓷艺术研修、龙虎山和三清山道教文化、婺源山水田园采风、乐安流坑古村探访等旅游产品。针对欧美市场,主要推出庐山国际会议、景德镇陶瓷艺术研修、鄱阳湖冬季珍禽观赏、红色摇篮探访等旅游产品。
其次,国内市场定位。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市场,重点推出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婺源等旅游目的地的观光、会议、度假、生态等旅游产品。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市场,重点推出京九江西名山大湖古城观光、会议、生态、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旅游市场,重点推出江西名山观光、访习和会议等旅游产品。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应以庐山、井冈山观光、访习、会议等旅游产品为先导,大力开拓北京市场,并逐步拓宽北方市场。
第三,省内旅游市场定位。发挥本省旅游景区众多、旅游产品多样的优势,继续推进以“我爱江西山和水”为题的“江西人游江西”旅游活动,拓宽市场,并适时分流客源,使旅游热线更热、旅游温线趋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