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5 16:11: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建筑企业服务理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建设,是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和渗透而创设的一种全新的高职教育情境。实现校企文化对接要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实现。
纵向是指企业文化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共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横向是指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在学校精神文化培育、提炼和形成过程中,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把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理念以及敬业创业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使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依托行业。行业特色文化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很难模仿与移植,对于长期浸润于行业特色文化中的行业性高职院校而言,最大的优势文化资源就是行业特色文化。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鲁班文化”,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浙商文化”,这些文化品牌都带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和行业烙印。依托行业特色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行业特色文化的对接和相融,根植于行业,养成于校园,服务于社会,是行业性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有效路径。
寻求共性。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解决两种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的途径就是寻求两种文化的共性。“鲁班奖”是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建设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从事施工现场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鲁班精神集中体现在吃苦耐劳、勇于实践、锲而不舍、敬业创新,所以成为基于校企合作鲁班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可见,一方面,高职校园文化通过吸纳企业文化的优质因子来提升内涵、增强活力;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得到优化和完善,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进一步加快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步伐。抓好未完工道路建设的跟踪管理工作,做好新建道路的前期协调和施工管理工作。开工建设5条园区道路:北京东路延伸线、王家港路(荆沙大道至江津东路)、电力通道(功能二路至沙岑路)、津东大道(功能二路至荆沙大道)、东方大道延伸线(王桥至盐卡港);
(二)积极做好开发区2010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申报工作。按照省市交通工作精神及安排,结合开发区实际,在联合、沙市农场的积极配合下,通过GPS调查,有15条计17公里通村公路已申报2010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
(三)规划“十二五”荆州开发区交通建设项目。
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结合荆州开发区实际,制定并申报十二五交通项目建设规划,规划分道路建设、危桥改造及站场建设,总投资估算56961万元,可争取补助13475万元。
(四)准备开发区客运站开工建设,并着手做好荆岳铁路建设协调工作。
二、城市综合管理
(一)做好市政设施日常的维护、管理及审批工作;加强区内公共绿化的管养及治理。
(二)围绕提升城市形象,切实加大市容环境卫生监管力度;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以人为本,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大力开展城市综合整治,致力改善城市新面貌:
1、加强道路管理。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为基础,着重解决占道经营、门店外延、乱牵乱挂、乱扔乱倒、乱停乱靠等问题,确保道路整洁、秩序良好。
2、加强环卫作业监管。着重解决垃圾清扫清运不及时,垃圾落地和小街小巷、社区卫生差等问题,确保道路、社区卫生干净。
3、加强三级网络监管。着重解决非法占地、违法建设的问题,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查处。
(三)结合继续开展文明执法教育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粗暴执法的问题。强化执法管理责任,实行问责制;加强队伍建设,严格考评措施;亲民执法,搞好堵疏结合。
三、建筑市场管理
争取2009年所有在建工程和新开工项目施工许可办理率达87%。继续加大对在建工程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禁止无证企业从事建筑施工活动。
关键词:金融服务,建筑业,效益提升。
金融服务升级、创新是金融资源得到有效分配的前提,当前我国金融服务需要进行升级和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需要从金融业务、金融产品、服务结构、服务观念等方面开展工作。针对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等问题,我国的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加快创新服务步伐,从根本上提高创新服务管理理念,把创新服务手段充分利用起来,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建筑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成功运用到市场中去,从根本上满足我国建筑业的需求,通过金融服务升级提高我国建筑业的效益。
一、建筑业效益提升金融服务创新必要性分析。
我国建筑业正处于转型发展过程中,因此其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金融服务的创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业也取得很大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建筑业效益提升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建筑业效益提升的前提是行业转型升级,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拥有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金融服务是建筑业转型升级效益提升的关键。当前是我国建筑业效益提升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建筑业融资体系,才能促进建筑业转变效益增长方式,淘汰一部分耗能高、质量不达标、技术落后的建筑业企业,从根本上实现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经济效益提高,彻底改变我国建筑业完全依靠资源、劳动力等低成本获取发展优势的局面[1]。资金在建筑业业效益提升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也是效益提升的一个重要性问题,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缺少资金的支持,建筑业的效益提升的步伐很难前进。我国建筑业转型对金融服务需求产生一种需求,同时需求的金融服务更具多样性,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一个金融服务平台。
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建筑业要实现效益提升,必须依靠金融服务创新。自从发生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主要经济体都遭受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各行业都受到很大的压力,具体发展模式产生很多的不确定性。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要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处理好建筑业效益问题,建筑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资金支助,需要解决建筑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等问题。我国的金融机构需要树立科学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通过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功能,从根本上推进专营机构的组织体系建设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建筑业金融服务品牌,逐步整合和完善我国金融信贷评审系统,把服务和融资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
我国建筑业效益提升金融服务创新是商业银行经营转型过程中的战略选择,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情况看,建筑业企业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客户,当前我国有90%的建筑企业需要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因此建筑企业的金融市场环境发展潜力很大,融资渠道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信贷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发展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会重点抓住建筑业企业融资对其经济效益增长的影响,不断开展各种中间业务和新兴业务,从根本上拓展商业银行新的收入来源,对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我国建筑业效益提升金融服务创新目标分析。
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为其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建筑业的融资渠道还不畅通,筹资方式单一化,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融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当前金融资源严重短缺对我国建筑业效益提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我国建筑业发展情况看,有70%的企业资金需求是通过银行贷款获取,而只有30%的建筑企业需要自筹获取,从我国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看,主要是通过间接融资渠道开展工作,直接融资所占的比例非常少,通常情况只有10%左右,有的甚至只有2%,这个比例与国外建筑企业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国外建筑企业的间接融资达到70%。我国建筑企业的融资结构不合理,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融资结构不合理也是建筑企业解决资金供给的主要问题,具体解决方案需要对金融服务进行改革和创新,逐步提高我国金融服务的水平,加快建筑企业融资渠道建设,优化建筑企业融资结构。逐步培育多层次、多元化、充满活力的金融服务体系。当前我国金融服务机制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发展和建立民营中小企业银行,因为从我国建筑业的结构看,缺乏资金的主要是中小建筑企业,所以解决好中小建筑企业的资金问题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建筑业效益提升。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小额贷款公司等渠道加强融资渠道建设,逐步提高融资的规模和水平。我国建筑业效益提升过程中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是核心,需要逐步放宽质押和抵押范围,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拓展建筑业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提高建筑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建筑业需要金融服务支持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需要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取得整体效益提升,我国建筑业金融服务重要性越来越强,从金融服务的范围看建筑业所占有的金融资源比较少,与行业发展不对称,在大型企业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金融服务过程中把大量资金投入建筑业的回报是很可观的,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具有资金密集性和劳动密集性特点,需要从根本上抓住建筑业的发展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从而达到满足建筑业融资问题,提高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社会的金融机构都需要积极为建筑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建筑业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和融资环境,保证我国建筑业取得可持续发展,建筑业的效益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三、建筑业效益提升过程中金融服务创新内容研究。
我国建筑业要取得持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从根本上实现金融服务制度创新。金融服务制度创新可以更好的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保证金融资源能够按照制度的要求在建筑业中得到优化配置,因此金融服务制度创新在建筑业效益提升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建筑业发展过程中要求金融服务必须具有短、急、频和多样化的特点,需要逐步打造与其它行业具有不同模式的建筑业信用评级平台、服务方式、业务流程、风险管理策略。针对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投资主体、所有制结构和财务报表规范,采取不同的金融服务模式。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大都制定了针对建筑业融资的授信办法、信用评级,按照不同的服务模式对建筑业实施标准化的金融服务,这样可以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促进建筑业效益提升,我国建筑业企业的融资效率也得到全面提高。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当前专门针对建筑业发展情况建立建筑业批备制度和融资业务核算体系,专门为建筑业企业建立了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大大提高了对我国建筑业融资过程中风险计量、识别、控制、监测能力,提高了对建筑业企业融资风险的控制能力。
金融服务业务创新在建筑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金融业务创新是保证建筑业融资服务得到实现的根本,是保证建筑业效益提升的重要策略,需要在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得到重要体现,金融服务业务创新也是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需要从根本上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才能更好的满足建筑业融资服务的要求,建筑业的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根本性提高。金融服务业务创新是融资资源得到合理分配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金融交易载体的一种变革和创新。其主要是对金融传统业务产品进行开发和对创新业务领域的模式进行创新拓展。同时还需要建立与金融服务新产品相适应的创新服务制度,从根本实现金融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和金融营销策略创新。
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过程中需要金融机构深入了解行业发展情况、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产品。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对建筑业融资担保模式进行创新,由于我国建筑业实力不强、资产较少、无抵押担保、抗风险能力较弱等,这就决定了建筑业在融资担保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对担保中介机构资信要求较高,实力不强的中小建筑企业很难获取担保中介机构的服务许可,即使为其提供担保,但是产生的费用也是非常高的,导致建筑企业的负担很中,所以产生中小建筑企业担保难的问题。银行在为建筑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与担保机构的全面合作,从根本上实现建筑企业担保方式的创新,逐步拓宽建筑业抵、质押物范围,充分利用建筑企业拥有的应收账款、股权、银行承兑汇票、专利、营运车牌、土地经营权等权利和资产开展担保融资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在为建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采取与担保公司、信用保险公司、中小建筑企业联保等多种模式,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建筑业的融资风险,同时能够促进建筑业效益提升。
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对融资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需要对金融服务理念和考核体系进行创新。从金融机构角度看,我国建筑业企业孕育着极大的商机,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需要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为建筑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提高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建筑企业的担保风险相对较高,但是建筑业企业的风险并不是不可控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符合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同时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可以不分规模大小、经济性质,都要为其提供积极有效的金融服务,这样才能促进整个建筑业的发展,同时金融机构也能在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效益。我国金融机构需要建立与建筑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和营销队伍,主要是为推动建筑业金融业务服务的发展。建筑业金融服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金融服务模式,设立建筑业金融服务部,促进我国建筑业金融业务服务得到稳步健康发展。建筑业金融服务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中小建筑企业发展的贷款考核体系,中小建筑企业的效益提高关系整个建筑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中小建筑企业金融业务部,对其实施单独考核、单独统计、单独奖励,培育和稳定我国建筑业贷款营销队伍,不断开展适应建筑业发展的信贷业务,从根本上实现金融服务升级,助推建筑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敏。浅析建设工程中业主项目经理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思想[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02)。
李战军,郑炳旭,魏晓林。拆除爆破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与对应措施[J].爆破,2007,(01)。
亮点 近年来,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滨州职业学院,抢抓“蓝黄”两区开发机遇,开门开放办学,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和“走出去”战略,深入各县区、企事业单位、农村和中职学校,发挥技术、人才优势,开展社会服务,进行项目对接。
2012年,学校出台《滨州职业学院服务“两区”行动计划》,并被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转发,要求全市各县区开展对接。学校由院领导班子成员牵头有关部门分别对接县区,带着科技成果、实训基地共建、人才培养等项目,主动与各县(区)政府和职能部门、行业企业、职业中专等开展对接洽谈,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开展盐碱地改良与修复、生物粉体技术、纺织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优质抗虫棉新品种选育等技术项目研究和推广。
组建“科技服务团”是该校为“蓝黄”两区开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滨州市科技特派员,纪家华副研究员将自己研发的滨职棉1号转让给惠民县农兴种业公司,并协助公司制订“棉花育种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实施方案,与企业共同申请省科技厅、发改委科技项目,获资助经费逾千万元;赵春海博士在滨州正元畜牧公司研修锻炼过程中,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改进了棉籽粕脱毒处理方法,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由他主持的“海洋高产油脂酵母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研究”,2012年获得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立项,并获多项科研支持经费。
关键词: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卖服务
中图分类号:TG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一、案例经验分析
某钢厂创新经营与发展理念,将真诚服务理念贯穿于产品生产、包装、外发到售后服务等全方位、全过程,提出“卖产品就是卖服务、卖服务就是卖感觉、卖感觉就会赢得信任”、“满足用户对产品的任何要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等服务理念,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在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探索出一条用世界高端用户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标准来提升企业素质与品牌形象的发展之路。
二、营销理念的转变
(一)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拥有客户资源就是拥有市场。顾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争夺顾客。企业要有效的实施顾客关系营销策略,首先要树立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理念,企业的一切政策和行为都必须以顾客的利益和要求为导向,并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同其他消费行业一样,客户资源对钢铁企业来讲也是一项重要资产,随着钢铁行业的发展,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趋于同质化,国内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用户对产品质量、销售价格、过程控制、售后服务等方面更高、更具体的要求,钢材市场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对此钢铁企业必须转变以往以产定销的生产观念,改为以销定产千方百计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二)建立技术营销的理念
销售部门要积极联合技术研发、生产部门的力量,以此为依托,按产品品种广泛建立生产、技术、销售一体化运行模式,为用户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工艺支持。用生产技术部门的资源搭建专家技术咨询指导平台,提供综合处理问题的服务能力,指导用户正确选用产品,提供解决方案,把销售从材料供应商向产品方案解决服务商转变,以此为手段推动产品尤其是品种钢材的销售。
(三)加强“服务职能”的组织建设,建立服务工作保证体系
现代营销理念强调:企业就是服务部,全体员工都是服务部成员。但这只是口号,还需要有一个精干的专职部门发挥承上启下、横向协作的职能作用,形成全员化、经常化、制度化、程序化的服务工作保证体系。
产品的盈利能力没有高低之分,只要有合理的市场定位、得当的营销策略、满意的用户服务,精品化的普通产品同样能够为企业赚钱。我们左右不了市场,但可以左右我们自身的工作。“卖产品就是卖服务”、“满足用户对产品的任何要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等服务理念的建立是一场思想上的变革和认识,必须是有组织建设来支撑。既然提出利用“卖服务”创造效益,那么没有科学、规范的服务保证体系是实现不了的。
三、强化服务理念的几种做法
一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狠抓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二是坚持“用户的要求就是第一标准”的理念,强化全员、全方位、全流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三是实行主动延伸管理,实现现场到市场、到用户的无缝衔接,增强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用户的服务保障能力,必须强化市场观念,真正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以用户为导向、现场与市场高效对接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四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必须牢固树立“用户的标准就是第一标准”的质量理念,用精益求精的过程控制、始终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永远真诚的全程服务,去赢得用户、占领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竞争力;跟踪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完善产品系列,提升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要。
四、钢企“卖服务”转型的入手点
(一)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强化产销衔接
在卖方市场的时期,有相当一部门钢厂中尤其以生产建筑用钢的企业存在着以产定销的情况,销售针对库存发货,生产什么我卖什么,生产和销售基本上是两张皮,中间衔接的不是很好,但当时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这些不是很严重的问题,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这种只顾生产而不很好的和市场衔接的生产方式显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对此在生产之前应做好市场调研,逐渐转变为针对合同(订单)生产和销售,这就需要很好的做好产销衔接工作,要求计划的精准性。做好产销衔接,建立“以效益为目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落实销售计划为轴心”的生产组织模式,提高合同兑现率,提高客户满意度,是稳定销售渠道的重要保证。
(二)发挥信息化作用,让数据传递更加高效、便利
搭建高效的信息化平台,从传统营销向数字化营销转变,ERP系统的应用是我们推进管理和服务的手段。订单的跟踪查询、交货期、发运状态、质量信息等内容可以系统随时共享,是我们提升服务的亮点,这方面可以从网上购物的惯用做法借鉴经验。
(三)实行个性化营销,满足顾客需求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产品间的技术差异越来越小。因此,如果在众多的产品中脱颖而出,服务就成为企业制胜的有利武器。服务是产品整体概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开展服务营销,则为创造顾客满意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如钢材销售方面,在同品种、同材质的情况下,按客户的特殊需求生产,从材质、性能、特殊定尺、加急交货、包装要求等执行个性化服务,赢得顾客的信誉。传统市场营销观念把顾客看做是具有相似消费需求群体的一员,没有把顾客当作具有独特需求的个体看待,因此所提供的服务只能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相似需求而不能满足每一个顾客个性化的需求。顾客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要使顾客全面满意,必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四)建立“售前、售中、售后”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售前技术咨询就是要针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做好技术解答;售中技术引导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强与生产单位的信息沟通,做到按需生产;售后质量服务指的是对客户异议的迅速反应机制,三位一体的联动运作,可以实现对客户“一站式”的满意服务。
【关键词】服务管理 经营宗旨 服务理念 服务模式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人这样分析: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现代文学翻译巨匠傅雷先生也曾阐述过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想异同:“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
大概而言,中国人重整体,西方人重细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也表现在管理包括饭店管理上。
为什么中国的饭店业整体来说都还是比国外的饭店业差一大截,稍微做得好一点的饭店(集团)大多得益于西方成熟的饭店管理经验,包括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除了改革开放和政策的因素之外,国人思维方式的某些习惯也极大的阻碍了中国饭店业的发展。
服务,本来就是一个不太容易说得明白的词。中国的饭店,很多年以来,都停留在接待、招待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服务。如何提升饭店服务?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要将管理和服务精细化,关注细节,包括硬件的细节、服务的细节、程序的细节,关注客人,关注客人的细微需求,把客人的细微需求、甚至客人潜在的未明示的需求都能发现,并满足客人。这种思维应贯穿在整个服务的全过程。只有这样,中国饭店的服务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提升。现代饭店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上的核心是顾客满意。
一、经营宗旨
饭店的经营宗旨对服务模式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国外许多饭店经营宗旨是把顾客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里兹―卡尔顿饭店的最高使命是使顾客得到真正的关心和享受舒适: “我们承诺向喜爱温馨、轻松、高雅环境的客人提供最佳的环境与设施。客人在里兹―卡尔顿饭店的经历必定是充满生气, 愉快幸福的, 会得到一番喜出望外的体验。”也就是说, 客人的满足是企业的最高宗旨, 一切服务管理, 组织设计, 人力资源配置都应以客人满足为基本依据, 以提高质量来赢得顾客忠诚。我国饭店企业的宗旨不甚明确, 至少可以说没有把顾客的利益放在企业经营的第一优先。中方饭店的职工较外方饭店职工服务意识弱。“顾客至上”意识差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许多中方饭店的经营宗旨不明, 有些饭店的实际经营宗旨与高悬的经营宗旨相差十万八千里。饭店企业经营盲目性的另一个根源是许多饭店尚不是真正的商业饭店, 还带有浓厚的政治接待性质。饭店经营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政治服务, 对上服务而非对顾客服务。因此, 一部分饭店管理者把大量工作放在满足上级上, 而非改进服务质量、满足顾客、赢得利润。
二、服务理念
服务不仅仅是需要员工来做的事情, 它需要从上到下的参与。在一个致力于服务策略的企业中只有两种员工, 即那些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员工和辅助那些为顾客服务的员工的员工。那种总经理位于顶端, 然后依次是各等级人员, 而顾客被置于底部的金字塔式管理等级制度在这里被倒置。顾客位于顶部, 处于最底端的总经理对顾客负责并管理着那些为顾客服务的一线员工和辅助他们的二线员工。这种模式提倡一种更为简单的结构, 强调团队精神, 并赋予清理客房的女服务员和洗碗工与总经理同样的重要性。管理者的首要作用是监控和保持服务的质量。管理者必须保证没有任何事情或人会妨碍服务产品的实现。
三、服务模式
饭店服务模式的建立与一个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环境、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西方的服务模式已经完成了从商业饭店时期的标准化服务模式向现代新型饭店时期个性化服务模式的转变。所谓个性化服务是指为顾客提供具有个人特点的差异, 以便让接受服务的客人有一种自豪感、一种满足感, 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并赢得他们的忠诚而成为回头客。个性化服务是从尊重人的个性需求出发, 是人性化的体现, 是当今人们倡导的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豪华饭店时期。赛萨・里兹为满足顾客需求不惜做出巨大努力,在伦敦Savoy Hotel 主餐厅里, 为了创造一种威尼斯水城的气氛, 他曾在一楼的餐厅里灌进水, 摆上平底船, 请来船夫唱歌助兴。里兹这些富于个性的服务满足了顾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个性化服务的实施、保持需要良好的保障机制。客史档案的完善和积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客人信息, 都将被整理成文字加以处理、保存。相关工作人员在每天查阅预订客人名单和已入住的客人名单时, 要做到熟悉的客人姓名一出现, 相关资料就及时反馈, 相关服务就及时实施。这一系列工作的完成不仅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 更有赖于饭店全员的服务意识。提倡个性化服务不能单纯片面地理解为只是为少数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而是要让每一位客人都感觉到自己是在享受着为自己所特别安排的服务。与西方饭店个性化服务模式悠久的历史相比,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标准化服务模式向个性化服务模式过渡时期。虽然个性化服务这一理念在饭店业越来越流行, 但是我国国内的饭店还是说得多, 做得少或者只是做了些皮毛。因此, 个性化服务要真正体现在饭店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之中, 不仅仅是表现在某一个具体的项目, 一个规章制度, 或者一个口号上, 更要从经营战略角度出发, 切实做好饭店软硬件建设, 软件建设是重中之重。第一, 应转变服务观念, 增强饭店全员服务意识。第二, 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力度, 为饭店的需要选好人, 用好人。使饭店出售的特殊产品不断增值。第三, 从服务心理学出发, 提供超期望值服务, 建立忠诚顾客群。第四, 实行授权服务, 增强服务人员的归属感、自豪感、成就感, 从而增强服务意识, 转变服务理念, 提高服务质量, 创建具有中国内涵的个性化服务模式。相信, 富于东方情结的个性化服务模式是实现中国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饭店作为服务型企业,产品的核心是服务,建筑、装修以及设备设施这些硬件的价值都是在对客服务过程中得到实现的。一个成功经营的饭店,不仅要能提供完善的功能设施,更要能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产品。这里的高品质不仅指个性化、创新化,更要始终如一。
关键词:疗养院;企业文化品质;提升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事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胜利油田所属的烟台疗养院,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胜利油田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围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目标,要从企业文化上下功夫,努力建设疗养院企业文化,提升疗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一、疗养院硬文化的含义
所谓疗养院文化是指疗养院主体和客体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创造的特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疗养院文化包括疗养院硬文化和疗养院软文化。疗养院硬文化是指疗养院的物质形态、医疗设备、疗养院建筑、疗养院环境、自然疗养和疗养院效益等有形的东西,其主体是物。疗养院软文化是指疗养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疗养院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其主体是人。疗养院的文化建设一般可以分为3个层次:最核心层是价值观念、总体目标、经营理念等;中间层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最表层是各种符号、活动等表现方式服务文化,就是以客户为导向,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文化。在长期的疗养院服务文化实践中,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员工的认同接受和全心实践是服务的生命之根,而认同度的多少和践行度的高低则体现了服务文化品质的好坏。建设结合基层疗养院对疗养院服务文化的实践,对提升疗养院服务文化品质作几点思考。
二、目前疗养院硬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认识模糊,评价疗养院文化建设水平仅看硬文化建设方面的指标,如侧重于规模,建筑、设备等建设水平。
②认识偏差,重视立竿见影的设备、营房等有形文化建设,而轻视或忽视服务观念、人才培养、特色资源等方面建设。
③认识错误,把硬文化建设与软文化建设对立起来,认为投入软文化建设是一种浪费,在精力、人力、物力上研究发展硬文化多,研究发展软文化少。
三、建设疗养院硬文化的途径
(一)优质服务是疗养院建设和发展的主导文化
多年以来,为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疗养院在服务理念、内容、模式、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如:把服务重心从“以疗养为中心”转变为“以疗养员为中心”。
服务标准从满足一般需要转变为满足疗养员个性需要等等,其实也是在实现服务宗旨的过程中体现出新的文化理念。
可以说,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塑造疗养院优秀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疗养服务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一步说,疗养院的主导文化也是围绕优质服务的目标而建设和发展的。
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到“体检、保健、医疗、健康咨询与讲座”等全程式的服务流程;对不同年龄和类别的疗养员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的相应服务对策及措施,到具体的服务技巧与艺术,都蕴含着服务保障的丰富内涵,应当有意识地相互结合与融合。
(二)特色技术是疗养院建设和发展的支撑文化
疗养院与治疗医院不同,主要采用自然疗养、人工疗养矫治疾病、促进康复。如海滨、森林、湖泊、温泉、水疗、磁疗等。同时,由自然疗养、社会疗养、心理疗养等组成的康复医疗体系,对机体产生积极变化是疗养院固有的技术特色。
自然疗养因子的自然资源多分布在海滨、名山等风景名胜地。要充分认识这些自然、人工的疗养因子是疗养院所独有的,有别于其他医疗单位的文化资产。由此促进特色技术的日趋发展和有效应用,对疗养员来说,正是在消化、吸收疗养文化的过程中促进了身体与身心的康复。
(三)精神理念是疗养院建设和发展的意识文化
精神理念是现代意识与疗养院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是疗养院全体员工共有的内心态度和思想境界,对提升服务标准和质量,实现各种工作目标要求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强化忠诚使命、勇于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可将员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向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先进典型以及评优评先活动,对员工进行教育引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激发内部动力,更好地发挥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人文底蕴是疗养院建设和发展的传承文化
文化底蕴,是一个单位受到内部认同和社会尊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疗养院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发掘自身的文化内涵。
要通过发掘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总结疗养院建院以来形成的经验、成果、典型和优良作风,让员工具有认同感和自豪感,以期进一步发扬光大;要发掘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使其成为员工和社会鉴赏历史知识的独特场所;要充分赋予现有物资资源以文化内涵,对营房、珍贵花木、山丘、河流、道路等,通过取名。
请名人题字等多种形式,增强其文化生命;在院训、院徽、院歌等方面的创作上,要抓住精髓、追求品质,力争成为反映疗养院时代风貌的新的文化亮点。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
(一).工业经济再上新水平。
切实加强载体建设。按照“统一布局,资源共享,联动开发”的原则,加大工业集中区拆迁和基础建设的力度,加快拆迁进度,尽快形成开发框架,迅速集中优势,完善配套设施,增强项目承载能力。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理念,按照“拉大框架、改善环境、增强功能、提高品位、突出特色”的原则,着力构建特色明显的工业集中区。高标准分步实施石港纺织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作,切实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以上海、苏南地区为主阵地,以浙、闽、粤、港为重要方向,重点吸引产业转移项目,力争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围绕提高产业竞争力,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由引进项目向引进产业的转变。突出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和培育船舶钢结构、机械制造、风电制造等产业上上游配套项目。加快其他主导产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步伐,着力发展一批纺织产业现代化、服装产业品牌化、食品产业休闲化的关联项目。坚持真招商、招真商,以小分队驻点定向招商为主,采取委托招商、专题招商、会展招商和以商引商等多种方式,不断优化招商网络。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主体作用、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驻外办事处的纽带作用,突出抓好与招商目标所在地政府、园区、商会的对接,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招商成效。不断优化招商机制,切实提高招商水平。
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着力提高招商人员的业务水平,从源头上提高项目信息甄别的能力,提高信息转化成功率。在项目建设中出新思路、新措施、新机制、新招数,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建设率,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有效投入,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对已落户的格莱德纺织有限公司、艺普机械二期工程拆迁、弘峰机电风能等项目专人负责,一抓到底,力争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调优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动船舶钢结构、机械电子、风力发电等产业上上游延伸发展,引导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施扶大促优战略,实行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重点骨干企业倾斜,着力打造一批单体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量级企业,引导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技改投入,推进技术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机遇,大力实施建筑业多元化发展战略,做强做专做精建筑业。
(二).农村经济建设迈出新步伐。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农业项目招商,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种养业、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民走特色养殖、规模种植之路,对种养户加大政策、技术、资金扶持力度,推动示范基地建设。围绕区域特色,整合现有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开发农家乐、休闲农庄项目,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积极发展品牌农业。
一如既往地继续积极推动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推动镇农业园区200亩连片钢架大棚蔬菜基地的建设工作。我们将一手抓组建,一手抓提升,争取早上规模,早出效益。
(三).服务业经济迈向高新度。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构筑产业层次高、竞争力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