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5 16:11: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历史时代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布设疑阵,调动学生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再设疑——再释疑的过程。学生有疑便可产生释疑的要求。这时教师便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堂纵深发展。通过合理提问,使所学知识纵向串联、横向并联,即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开阔,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在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教学中,当笔者教到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时,先问学生你认为当今我国哪些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 (南方)再设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什么时候从北方移到南方? (南宋)为什么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能超过北方?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一个地方经济要得到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最后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引导学生通过老师巧妙的层层设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从而达到有效性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创立了模块专题式的课程结构,摒弃了长期实行的通史学科体系,用激进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高中历史课程的重复问题。但这种模块设计打乱了历史的整体性,人为地造成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分裂。但实际情况是讲政治不可能不讲经济基础、不去分析思想文化。另一个问题是,新教材的模块设计对史实的分割使同一个内容会在多处重复。例如必修一中讲到的诞生,必修三中又提到传入中国;必修二中讲中国的发展,必修三又提到近代的思潮。打破模块束缚,重新对教材资源进行取舍整合,使整套教材内的相关知识建立起联系,这样可以还原历史的整体性,便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例如在讲解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时,简单联系西周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分析二者产生的背景及关系,这样一个历史概念就丰满了。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教材的整合要详略得当,切忌搞成简单的叠加或粗糙的揉和。
三、注重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有效教学拓展发挥空间
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视课外活动的作用,认为只要抓住课堂教学就行了,其实这种理念是不正确的,教师应当注重建立起全面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我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抓住课堂教学重点,而且将课外主题活动延伸作为重要的着力点,一方面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专题研究,指导学生运用资料搜集法、实地考察法、座谈访问法等,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另一方面结合教材内容与时政热点开展主题教育,深化学生思想教育。如结合近年发生的日本教科书恶意篡改我国领土归属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日本历年来在这些方面的小丑表现展开讨论,学生群情激愤,纷纷表达了对日本这种卑劣行径的抨击,深化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四、重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注意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善于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谈古论今,由今及古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这种现实感和时代感,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现实学会做人处世,是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需要,是时代课程改革的呼唤。
五、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下,科技日新月异,教育相关产业迅猛发展,教育教学与互联网的相结合十分广泛,网络的应用与日常的教学的方方面面密不可分。应用网络进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段,在很多中学里面已经非常常见。借助网络平台进行高中历史的教学,因网络内容的及时有效、丰富多彩、音视频效果冲击、灵活新颖,可以开拓高中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历史课上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他们的双创精神。以此同时,老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网络教学在本节知识点上是否可以适用、网络资源选择的是否科学,从而不能让网络教学在教学上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关键词】
高中生;历史课;网络教学
历史教学课改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的使用必将会影响着师生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平日教学的授课方式也在变化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课改的要求。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教师利用互联网的优质资源可以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便于理解。互联网资源的及时便捷性可以很好激发同学们的历史兴趣,拓宽高中生的历史视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资源也不例外,利用网络教学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的方便和快捷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迅捷的知识并进一步实现了全球教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资源也可能成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历史教师能否正确指导学生合理的利用资源,是能否良好的进行历史课网络教学的基础,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合格的教师队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利用网络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提供了新的互联网载体和巨大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的互联网学习逐渐走进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因此,网络成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与载体,现在高中生的历史教育必须要符合时代所需,适合选择他们喜欢的形式,依照教育的规律与网络的新时代特征来正确指导教学。
一、高中生历史课网络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的吸引力。在传统的历史课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传递——接受”为主,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短时期内形成机械式的知识结构体系。虽然这种教学起到传授知识的目的,但上课的教学单一且形式固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活跃度。纵观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历史教学,教学元素变化多样,既有远古的先人留下的文字、帝王的宫殿陵寝等直观的图例,又有大型史诗的音乐、历史再现的视频冲击,让本来乏味的历史课堂变的丰富多彩,带动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高中生对历史课堂的内容及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增强历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老师主要是灌输式教学,学生对所授知识的不感兴趣会严重影响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历史教学就可以通过三维漫画或4D视频等高科技技术将抽象的历史内容形象化,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加直观的音视频冲击,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好地的理解和记忆。
(三)增强历史教育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历史教师利用网络的资源将时下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去研读、分析、讨论,通过和历史教材内容结合去发现教学中的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四)对增强历史教育的实效性,开阔学生的眼界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用互联网的网络教学可增强历史课教学的新颖性,实效性。如在讲述丝绸之路的问题时,就可网上找出近年来的我国关于“一丝一路”相关资料。从而让学生立刻了解了相关内容,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五)历史教师之间开展赛学案赛课,达到教学信息的资源共享。随着眼下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互联网上充满了多种在线教学方式和信息系统,老师们都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在网络上借鉴、吸收全国知名学校、著名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实现互通教学信息的梦想。网络发达的今天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只有教学资源共享,各校间优势互补,才能现实互赢,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二、历史课运用网络教学时需要注意问题
(一)强调网络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知识都必需借助网络才能来学习,部分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的无法直接体现的人为展示的内容才值得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求达到加强知识理解,加深历史课内容记忆的效果,从而实现人机协作的原则。
(二)网络教学必须要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不能因为个人原因的懒惰而导致网络教学和历史科目相脱节,在授课中,教师也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去讲授胡编乱造出野史事例,一定要尊重知识,对学生的求知欲负责。因此,在网络教学中需要设计真实的历史情景并与当下热点时事材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关注历史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可操作性。以前上课教师一直使用的传统授课方法,延续下来,自然有其精华的地方,但也有存在一些弊端,而借助网络的教学方式可以弥补其不足。历史课上教师应该让多种教学模式手段互相结果,相互补充,从而发挥最大的效果。
(四)历史教师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并加以自身的特色。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对教师的学科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一线广大历史教师首先要坚持自我学习和完善,掌握最实用的教育教学技能。网络资源层次不齐,历史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去鉴别和使用,让每一位高中生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并自发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历史教师要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从而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突破。
作者:吕美莹 单位:山西省万荣中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现场;反思性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如是陈述学科目标: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等。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关注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育,无疑将大大有益于这些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借鉴批判性思维方法,立足课堂,对高中生历史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育策略作一初探。
一、培养探究意识,在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钻研中奠定反思性学习之基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倡导主动参与式历史学习。这也是课标的教学建议:“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搭建必要的“脚手架”,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二、指导批判性阅读,鼓励学生审慎对待与鉴别史料,以挖掘反思性学习内涵
课标要求学生“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赋予他们挑战权威、质疑教材的品质,养成视野开阔、思想解放、善于思考的良好素养,而不致受现成结论的束缚,成为碎片式信息的俘获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转变阅读思考方式。
比如,学习必修一《的崛起》时,由于学生都很熟悉“”这个内容,因此教师就不用赘述,可给学生呈现以下两段史料。
材料一 1919年8月《青岛潮》:“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
材料二 亲历的杨振声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
提问:为什么当时的新闻媒体和事件的当事人对“火烧赵家楼”这一事件会有不同的描述?同一事件呈现不同观点时该信什么?凭据又是什么?真实情况怎样?我以往的认知存在什么问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上述问题促使学生思考。经过积极思维,学生审视自己过往的认知且意识到:不应全盘接受现成的所有信息,信息有真有假。每个人的观点都基于一定的阶级立场、文化背景和情绪色彩;面对庞杂的信息(包括报纸杂志和教材等的结论),要审慎地对待,学会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流中分析、判断和鉴别,要对观点的信息源进行考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可“淘得智识之金”。
三、补充材料、问题引领,让学生在多视角观察中拓展反思性学习外延
高中历史反思性学习要求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补充史料、精心设置梯度问题等方式鼓励学生发现自己认知过程中的缺陷,从而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辩证思维。
比如,在讲必修二《开辟新航路》一课时,教师区分传统航路与新航路的概念后抛出问题:“既然已有传统航路,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学生经过分析得出结论:“传统商路受阻,奥斯曼土耳其在东地中海对过往商人课以重税,造成商业危机。”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呢?学生能够联系到当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立足时代特征,分析经济因素、宗教动力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对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教师设问:为什么你们没考虑周全呢?这样,经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反思,学生最终得出结论:历史事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下发生的,而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历史因素形成的一种合力,因此一定阶段历史事件的发生带有必然性。
在分析背景的基础上,教师再提问:历史的发展有一定规律,历史总是按照应然方向发展。这种想法正确吗?然后出示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 如果考虑到葡萄牙……所做的开创性工作,第一个伟大发现即美洲大陆的发现乃在西班牙的赞助下取得,似乎是自相矛盾的。而似乎更自相矛盾的是,取得这一成果的原因竟在于,葡萄牙人在地理知识方面比西班牙人更先进,并正确地估计出哥伦布的计算结果是错的……
哥伦布的估计根据几个来源:(1)根据马可・波罗对亚洲东西宽度的估计(一个过高的估计)。(2)根据马可・波罗关于日本距亚洲大陆有1500英里的报告(一个极高的估计)。(3)根据托勒密对地球周长的估计(一个过低的估计),推断出分隔欧洲和日本的海洋宽度不到3 000英里……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还相信他已抵达亚洲。
材料二 历史的偶然性,使得历史有时好像密闭容器里的粒子,胡乱撞一气,谁碰上了谁都没准,但其实并不尽然,历史虽然未必像某些历史学家讲的那样,必然有规律可循,但一些大的方向还是有的。
学生研读材料一时或许会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有时并非完全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思维逻辑。一些非设计性的或者非典型性的“小事件”虽属偶然却“歪打正着”,实质性地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这种现象及其后果不容忽视。在这一认识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材料二,在调查、分析、辩论的基础上逐渐理解事件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最终达成合理共识。
1.历史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明确要求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提高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探究学习,积极探索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必须重视高中历史材料分析的教学。
2.中学历史教材以及高考的要求
历史材料题将课外材料和课本知识相结合,具有题型巧、容量大、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的特点。中学历史课本中的史料是对正文内容的说明、补充、扩展。每年高考,史料题必考,且所占比重较大,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归纳分析和文字表述能力。然而高考史料分析题得分率并不高。究其原因,除基础外,主要是方法不当。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必须重视高中历史材料分析的教学。
二、高中历史材料分析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
读是解题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基础,把握对学生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用相关阅读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历史材料阅读策略,要求学生正确把握快速阅读与跳读技巧。其次是仔细阅读材料,读懂、读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应用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
2.培养学生提高历史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重视审题训练,把握解题背景。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其次要关注非文字信息源。近年历史试题中普通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多种类型图表的采用,是学科整合的结果,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材料题教学应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再次,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重点隐含,即对关键词不作标注,教师可以故意用平淡的语气来叙说重点字词,各种可能突出重点的方法全部隐含,模拟考场上无人提示的情况。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1)分析材料之间的联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明确解题方向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材料之间的联系,找出中心,围绕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另外,还可寻找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将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某一章节相关联,明确解题方向。
(2)领会命题意图,明确解题方法
材料解析题要把握史与论的最佳结合,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加强设问与材料的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同时要读懂不同材料解析题的不同要求,把握近几年的高考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的形式:一是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递进式,即围绕一个中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三是97以来出现的要求表述成文的材料题,如“南唐烈主”题,“巴黎和会”题,弄清设问的不同要求,能避免解答重大失误。
4.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注意解题的规范
(1)掌握相应类型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因题选法
①递进式材料题。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解答第一问是关键,答对第一问,其它会迎刃而解。解答第一问要注意理解多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准确。
②归纳式材料题。可借鉴语文课文分段法,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若干段落,找出各段段意;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这样层层分析,有助于提取将材的有效信息。
③小论文式材料解析题。解答这类题,应注意审题,对材料的阅读要更加求精求细,力求不漏掉任何一个有息;处理材料时更要注意理解,把握其立场、观点,理解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特点和时代特征,把历史材料的有效信息融人已学知识的体系中去,形成正确结论。
(2)注意解题规范,组织答案应严谨有条理
①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注意解题规范,组织答案应严谨有条理。
②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力,在回答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对材料作具体分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③准确辨别材料中观点的谬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有其自身的局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准确辨别材料中观点的谬误,准确辨别材料中观点的谬误。
④认真书写,注意卷面的整洁。教师在平时应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卷面的整洁与条理性,以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三、结束语
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把兴趣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辨析史料的能力,并在史料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适当补充,精心设问等方法,逐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并加强解题技巧与规范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彭红.《新课标下进行史料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教研版).2007,(05).
[2]陈春华.《重视史料教学培养思维能力[J].中学文科・教研版.2008,(01).
【关键词】历史学科 课堂讨论法
1.高中历史课堂讨论法应用现状
在新课程、新教材大力推广的今天,课堂讨论法逐渐成为备受广大师生欢迎和接受的互动学习方法之一。但是,讨论法在一些地方未能引起广大历史教师的重视,课堂教学中很少应用,许多教师对讨论法持拒绝态度。通过对应用讨论课的统计分析,呈现下列特点:从学校看,重点中学应用相对多一些,普通中学应用相对较少;从教师看,新教师、年轻教师应用相对较多,老教师、中老年教师使用相对就少;从年级看,高一年级相对多一些,高二年级就要少一些,高三年级基本上就不采用了;从课堂看,公开课上基本都能应用,非公开课上鲜有所闻,新授课上尚有应用,复习课上几乎绝迹。因此从总体看,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不够普及,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仍唱主角。
2.高中历史课堂讨论法的独特优势
讨论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更明显和独特的优势,归纳来说是三个方面:
2.1 知识和能力
通过讨论,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会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获取更多书本所未涉及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而这些知识的获得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探索的成果,学生会更加珍视,比教师单纯的传授印象更深刻,知识的把握更加牢固。
2.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也使学生把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讨论中学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必须对史料加以甄别,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讨论中与其他同学观点的互补或交锋,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2.3 讨论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必须正确理解别人的思想,把握别人的情绪、情感,当讨论出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需要控制、忍耐,明白一个人只能用理由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而不能用情绪语言来强迫别人接受,驳斥对方观点时,又需要语言技巧,使自己的表达既不伤害他人的感情,又具有说服力。还学会有所放弃,有所接纳,善于倾听,以民主、平等、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高尚的人格有积极意义。同时通过讨论,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勇于探索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当今的国际竞争,要害在于是否拥有大批素质全面和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讨论法无疑是培育这种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3.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课堂讨论法
3.1 合理取舍教材知识,为讨论法的实施赢得时间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大大减少了知识量,使课堂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的实施有了更多余地,也为讨论法的较多应用挤出了一些时间。但目前我省尚未使用新教材,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正确处理好教材知识的取舍。教材是死的,教学是活的,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材,但也不能完全依靠教材,被教材束缚了手脚。假如教师以本为本,教材上的每个知识点都向学生讲到,要求学生把握,那么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徒增自己和学生的负担。对于教材中纯记忆性的、陈旧的、缺乏现实意义的知识要大胆舍弃,即使使用新教材以后也应作相应处理,努力为讨论法的实施提供足够的时间保障。
3.2 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熟悉和重视课堂讨论法的一些原则,并灵活运用
1、正确估价教师发言的价值和学生的能力、水平。低估学生和高估自己会使讨论法难以开展,即使进行讨论,也是在教师的绝对控制之下。在学生眼中,教师之所以是教师是因为他们博学且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但不管教师知识多么丰富,可以成功传授给学生的只有一小部分,课堂上过多的发言会限制学生的积极思考和踊跃发言。教师的权威必须作为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工具,以最具建设性的方式来使用,鼓舞学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声音,尊重学生所坚持的关于个人和集体的知识。学生知道的可能远比教师估计的要多,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来展示所知道的一切。当学生走到一起探索问题时,他们经常会展示出自己的丰富知识和集体聪明,极大地超过了他们作为个体所显示出来的能力和才干。假如教师们都能尊重每一个学生,正确估计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潜力,多提供他们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剥夺任何学生发表意见的权利,而且能适时、有效地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有难度、看似高深的问题学生也能迎刃而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在教学中开展讨论,真正发挥出学生的潜能。2、正确熟悉知识的本质。 我们认为,协作(即讨论、交流)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有了这样的熟悉,我们就会对讨论法另眼相看。3、正确对待讨论法的局限和优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讨论法也不例外。但如一个学期经常性地采用讨论法,学生的查阅、阅读资料、发现问题、组织材料、撰写报告及表达能力会不断进步,随着各种能力运用越来越熟练,花费时间会越来越少,各项学习任务的完成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但也不能每节课都一定要用讨论法,要灵活运用。
3.3 我们要加强对讨论法的研究和实践,把握好讨论法具体实施和操作的经验、技巧
1、精心设计讨论题。讨论题的设计是影响讨论效果的要害因素,是讨论法成功实施的前提,因此,讨论题要求精心设计。讨论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尝试由学生提出,学生在讨论感爱好的问题时积极性会更高。讨论题要从学生的爱好出发,贴近学生的实际,尽可能联系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热点。难易要适中,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有一定的综合性,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学习时,设计"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比"有什么意义?"这一讨论题的效果明显要好得多。
2、有效组合,明确分工。小组规模一般以5人左右为宜,5人是小组讨论的理想数字,增加人数会使讨论不够广泛、充分,减少人数则会降低讨论的效率和水平。小组的组成一般可采取教师分组(包括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和自由组合两种方法,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利弊,没有一种分组方式适合所有情景。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综合、灵活运用各种分组方式以适应课堂条件和学生特征。讨论小组的划定,要害是要能吸引小组的全部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的全过程中来,因此小组内成员各自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是至关重要的。小组内每个组员都要担任一个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报告员、检查员等。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当课堂主角,经受锻炼,也可采用角色互换的办法,组长、记录员等轮流担任,使每个学生都能担当不同的角色,从而在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体验,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4、创设民主的环境,营造良好气氛。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采取民主态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意见,也不要随便否定,要设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来澄清自己的熟悉,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甚至敢于同教师展开争论的精神。在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讨论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放开思想顾虑,无拘无束地与别人讨论、交流、切磋,使课堂教学活跃而高效。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把课堂的主人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交流问题,讨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讨论中既不应是旁观者,也不应是裁判,而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在讨论中点拨、引导,唤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提高教师在讨论中的信息捕捉能力、洞察力和对信息的应变处理能力。如关于讨论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一成一败原因的例子,假如教师对学生回答肯定的基础上反问一题:"既然日本是先革命后改革取得了成功,那么之后中国进行了,了清政府的统治,南京临时政府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为什么中国还是难以走上独立、富强的发展道路呢?"由学生讨论,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学生就会发现,原先的答案仅是表面的原因,中日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所得出的答案更深刻,更有思想性,真正做到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7、精心总结,发挥总结的最优效果。精心的总结会使讨论锦上添花,如同点睛之笔。教师要把讨论中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得出结论,充分肯定学生的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达到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强调民主、平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法无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只要教师坚持应用讨论法,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大胆发表意见,学生的参与意识会越来越强,反过来又促进了讨论法的有效实施和取得良好的讨论效果,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这正是新课改下历史教师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 专题复习 通史模式 具体做法 注意事项
2006年我省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教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了古今中外混编的专题史形式,共编成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三个必修本和改革、人物等几个选修本。这种编写方式,打破了中小学教材僵化的模式,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令人耳目一新。但高中历史教材的这种专题式模块体例,是对经过初中历史学习,已经构建起通史知识的学生而言的。由于所谓“副科”的地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加上初中历史科考试多个地方采用开卷考的方式,许多学生对历史时间、阶段、史实、概念模糊不清。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这种体例,从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就给他们的历史学习与应试带来了极大困难。尤其是对高三年级文科班的学生,往往会使他们迷失复习的方向与动力,最终失去学习信心。
2009年,笔者在带第一届参加新课程高考的学生时,就曾进行大胆尝试,采用专题复习、通史复习和实事热点三轮基础法。09年高考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一方面,备课组认为,这一复习方法是实之有效的;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如把第一轮专题史复习作为重点,复习的周期过长;按部就班,缺乏新意,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复习时没有解决学生新课时历史时间模糊、阶段特征不明的问题等。针对这一情况,2010到2011届的高考复习中,同组老师采用了适当缩短一轮专题复习时间,加大二轮通史复习力度的做法,仍遵循最初三轮复习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同组老师在对本校艺术类考生的文考辅导中,因为时间紧迫等原因,直接采用了一轮通史复习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实践结果使我们认识到,既然第一轮专题复习已经成为鸡肋,为什么我们不能大胆地放弃它,而直接构建通史模式的复习体例?在同组教师齐心协力的教研攻关下,一个大胆创新复习方案浮出水平,并在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那就是,在一轮复习中就采用通史复习体例,提高复习效率。
以下,笔者谈谈这一复习体例的具体做法与注意事项。
一、通史复习的具体做法
1.构建阶段通史,进行阶段特征的整合与归纳。
构建阶段通史是这一复习体例中最重要的一环。这要求教师有宏观把握教材的能力,具体做法是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书本的考点按时间顺序对应到阶段中。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划分好历史阶段。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因为新课程和每年的《考试说明》都是按通史顺序编写的。我们把通史一共分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一些大的板块,时间跨度大,史实多,可再分割成小阶段。如我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史就分为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及明清等六个时期;而中国近代史以为界,分为和两个时期。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则是,应把选修本部分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到通史板块中。如梭伦改革、人物史《柏拉图》整合到世界古代史,《王安石变法》整合到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等等。这样做,可以使必修和选修的知识形成互补,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和掌握。有了板块框架,接下来就要充实血肉了。第二步,把史实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顺序充实到板块中。第三步,就是课堂复习。这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求学生切实做到以下几点:1.课前根据教师布置的复习计划和线索,提前熟悉相应部分的教材内容(包括正文、楷体字、图片、注释等等)。2.上课时,务必要带好当节课要使用的教材(有时可能是二到三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建立史实与史实之间的有机联系。3.课后要做一定量的相关练习进行复习巩固。
当复习完一个阶段后,阶段特征的归纳是对基础知识的提升与升华。中国古代史的六个时期的阶段特征中,春秋战国与明清时期因处于转型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古代世界,我们一般把它分为两个时期,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创造出了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高度的奴隶制文明。中世纪欧洲的史实,教材很少涉及,造成学生知识的断层,导致其对近代欧洲一些历史现象理解困难。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可以借用改革史中《欧洲的宗教改革》的内容归纳为: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时代。天主教会控制一切,人民长期处在蒙昧状态和对宗教的迷信中。
2.进行同一历史阶段的中西横向对比。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在其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是在世界的总环境中发展,既要把中国放在与外部世界的比较中来考察,又要把中国史放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来考察。”我们要培养的是面向世界的人才。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考查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在通史复习中贯穿中西横向对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世界整体性的认识和综合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考试成绩。例如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西都出现了彪炳千秋的大思想家,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古希腊则有柏拉图、苏格拉底。比较二者在背景、主张、影响上的异同,相信学生会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3.构建小专题通史。
小专题通史,是一种纵向式的专题通史。在阶段通史复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灵活地进行小专题通史的整合。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近代史中的的发展;现代史中党在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世界史中的人文主义的发展演变,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小专题。在归纳小专题时,可以通过表格、流线图等方式进行。当然,这种归纳不能只是史实的罗列,还应注意挖掘史实背后深层次的背景及影响。如在进行“人文精神”这一小专题的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起源于古希腊,为什么却在中世纪湮灭,在文艺复兴时复苏?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它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只有通过这样的复习,才能真正做到能力的提升。
二、通史复习过程的注意事项
1.教师总结与学生自主整合并重。
从专题史到通史,对教师来说也许并不是难事,但对缺乏通史框架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相当的难度。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有时难免对学生不放心,事无巨细、大包大揽。这样做,一方面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做到教师总结与学生自主整合并重。在复习之初,教师可以适当示范,当学生熟悉这一模式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教材和复习资料自主整合。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只要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是惊人的,常常令教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受。
2.史实与能力并重。
通史复习中,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绝不是史实简单罗列和排序。更需要打通脉络,从脉络中明晰变迁,多角度、多层次地从变迁中感受精神、规律。这才是通史复习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现在的高考,既要求学生有宏观把握历史线索、历史规律的能力,又要求在考试中把对这种能力的考查渗透到每一个具体史实中。因此,没有史实不行,只有史实没有能力更是寸步难行。
3.讲、学、练并重。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素养;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28
在现行“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过于强调其功利性色彩,其“工具性”倾向明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被简化为单纯的知识传授和知识记忆过程,以标准化考试区分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仅仅被理解为学习成绩的附属物,高中历史的人文素养功能被严重淡化和扭曲,学科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发展性价值无从体现。学生普通存在精神“荒漠化”问题,这与当前高中课堂普遍存在的人文教育功能的缺失不无关系。历史教师在人文素养中如何“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和能力培养型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和能力培养型转变的必要性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做到在人文素养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和能力培养型的转变”。
二、创新思维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课堂竞赛法、角色扮演法等,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才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譬如问题探究法是以探究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疑就是问题,最能激起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入思考。从教学目的看,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对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的要求。从教学过程来看,问题是使教学过程由教师向学生主体转化的桥梁,把学生置于探索者的地位,通过自主学习获得能力发展。所谓问题探究法,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选修Ⅰ《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社会变化的新气象”一节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下面的探究问题:1. 阅读教材后找出教材中高度概括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一句话。2.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有哪些表现?哪些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学生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又追踪分析,提出了下面三个追踪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导致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有什么影响?(2)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战争频繁,一方面社会经济却得到了发展,这是否矛盾?为什么?(3)各国为什么要选择法家思想为变法的思想武器?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解决上面的这些问题,把本课中艰涩难懂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解决了。
三、敢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能够质疑、敢于质疑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学习能力!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2008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还有,在旧教材中对国共两党在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是否客观、公正?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你怎样评价。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胜利了”,也有说“失败了”,你怎样评价,为什么?并给学生提供有关资料、参考论文。通过这个活动课,使学生明白对评价有多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评价都要有依据。
四、营造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句话在这几年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这几乎成了家喻户晓、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如何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这方面的成功案例似乎并不多见。一方面,作为中学历史教育的实施者――中学历史教师来看,由于长期受到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其教育观念一下子难以转变过来,因此使教师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本身也存在困惑。另一方面,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则由于长期受生活环境和家长、家庭教育等外界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对教育的理解仅仅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教育体制上的某些弊端、束缚也使他们不得不“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得不“为了考试而考试”。
所以,就目前而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事实上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榍疤帷E嘌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最基本的素质。我们可以尝试用“三步法”来实施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所谓“三步法”,实质上就是:启发学生理解教材;引导学生掌握规律;鼓励学生运用知识。如果再细化一点,还可以从更浅显的层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如第二步中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一般说来,一个时期或一个朝代,经济发展了,政治必然相对清明,思想文化也随之发展的规律等。作为教师,我们只要指出这类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并将它形成的原因、条件和必然性,通过分析、比较教给学生,学生就不难认识并逐渐掌握它。
【关键词】史料实证素养;导学案;培养
一、关于史料实证素养
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史料,什么是史料实证。
史料就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现行的课程标准对历史课程资源做了这样的界定:“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
2016年9月,教育部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把“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定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从历史教育的目的来看,史料实证素养更强调过程性知识的引导,它是进一步养成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及历史反思素养的基础。史料实证素养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进行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关键能力与方法,是学生学习历史必须养成的基本素养。
高中阶段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应关注以下方面:
1.了解和辨析各种史料,掌握基本的史料搜集方法与途径;
2.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学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3.正确认识史料的价值及作用;
4.恰当地运用史料,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
5.培养史料实证精神,正确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要充分发挥历史课程资源――史料的作用,导学案无疑是适应新要求,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有效载体之一。
二、关于导学案
从编写目的看,导学案即导学方案,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教学实践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完成一定的目的任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真正达到“减资增效”“高效课堂”的目的。
从表现形式看,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
从教学有效性看,导学案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等融于一体,是高效课堂体系的主要支撑点之一,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路线图”“指南针”。
历史学习是由感知历史到理解历史的过程。传统教学方法仅发挥教师给学生呈现信息的单一功能,未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石本无火,相击而发光。”有备而来的主动接受知识,明显优于没有预习的被动接受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实际中,少一些知识再现性的问题,多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少一些死记硬背的过程,多一些感悟领会的过程。导学案则能很好地发挥知识引领、思维引领的作用。
三、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一)重视史料的选取
导学案编写的精髓为“导”,即导学、导思、导练。导学案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要体现导学的目标性、梯度性和启发性。因此,史料的选取为导学案编写的关键。
1.注意史料选取的有效性
教材囿于篇幅的限制,表述一般较为简练。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势必需要进行有效的补充,这是在日常导学案编写过程中要处理的关键问题。选取史料是为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知识,而不是再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围绕教材主旨选择史料是首先要遵循的原则。
2.注意史料选取的针对性
如何向45分钟要效率?有针对性的史料,能够在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的过程中,集中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从而使课堂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效益。选取史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注重史料的针对性,则能很好地完成史料教W的目的和任务。
3.注重史料选取的多样性
多样的史料,符合《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多样性,多角度、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从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看,多样的史料也能避免单一文字材料带来的枯燥感和乏味感,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减轻学生疲劳感,从而增强整个课堂教学的活力。因此,除文字史料外,还可选择对教学有益的多种史料,如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的图片、数据图表、地图、艺术作品等。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1.增加学生独立处理史料的机会
导学案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笔者编写的导学案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分为“知识梳理”和“知识理解与运用”两部分。
(1)“知识梳理”部分――史料实证的基础
“知识梳理”主要是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历史学科究竟需不需要花那么大的精力去掌握基础知识?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历史学科讲究史论结合。无史实的丰富储备,何来解题中的分析评价和辩证思维?因此,设计导学案时,首先要预设好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如何落实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最初也采纳了许多教师常用的模式,即填空。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通过关键词的留白,引导学生在预习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掌握本课主体知识。但是,这样的设计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已经预先代替学生整合出了知识结构,虽然落实了具体的细化的知识点,但忽视了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构建,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后来笔者采用表格填充的方式来落实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如针对必修三专题三第三课“顺乎世界的潮流”设计表格如下:
以此表格指导学生预习,在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了学生分类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材也是一种史料,运用表格设计模式相较于填空模式,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整合史料――历史教材的能力。
(2)“知识理解与运用”部分――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主战场”
“知识理解与运用”即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不论是知识的理解还是知识的运用,都需要通过恰当的材料解析来达到目的。因此,在导学案这一部分内容的编写时,笔者主要采用了“知识链接”和“问题探究”两种模式。
“知识链接”属于叙述型材料,其一是就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例如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链接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在介绍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相应时期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引导学生认知文化生活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拓展教材内容,丰富教学知识。例如“中国的古代艺术”这一课也链接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分类”,再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不同类别的画作,在图文结合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生动化,极大地S富了本课的教学。
“问题探究”是这一环节中采用最多的模式。历史是由一个个具体事件所构成的社会发展史。学习历史的目的是在掌握相应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探寻事件发生的起因及我们对其的认知。因此,问题主要围绕“起因”和“评价”两部分来设置。
对于历史事件的起因和评价,不外乎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或从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进行分析;或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等等。因此,结合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特征,根据预设选取相应的材料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既能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2.增加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机会
设计和运用导学案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但因为学生能力的差异,并非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好地按教师预设的方向完成好导学案。如果都等教师在课堂上讲评时再进行补充,一则课堂重新“控制”在教师手中,二则违背了导学案设计和运用的初衷。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用了分组活动的方式。小组活动是合作探究模式的基本载体,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它能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集思广益,在问题的提出和讨论解疑的过程中,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参与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在小组成员代表反馈导学案中的探究结果的同时,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有效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也真正发挥了导学案“引导学习”的功效。
以上是笔者在导学案教学模式改革中将史料实证素养培养融入导学案编写的粗浅实践。笔者希望通过导学案这个载体,将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同伴互助学习的开展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最终提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1):111-115.
[2]王巧琴.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教学研究,2016(29):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