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5 16:11: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没有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足够的重视。一些高职院校过于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和专业学习,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工作的开展力度不够。有的甚至认为,只要成立学生心理辅导咨询机构就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了。这些都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程度和实效性不足。其次,课程设置不科学,理论与实际脱离。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比较单一,缺少专业的教材,课时少,教育普及范围小,大多只对对刚入学新生进行教育,内容上偏重于理论讲解,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再次,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师资力量达不到标准。尽管有很多高职院校也配备了心理教育专业人员来进行辅导,但是多为心理教育专业的教师,师资力量明显不够。从事心理教育的全职和专职人员较少,多数为兼任或兼职。学校方面对于兼职人员也缺乏进修教育的力度,造成兼职者本身具备的能力就不够强,在面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时,不能做到有效解答和正确辅导,专业水平低下,造成辅导效果也较差。最后,教育教学方式相对落后。教师在教学中照没有从实践出发,创新教学模式,导致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有效解决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课堂上多强调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习,没有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去进行教育,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健康教育效果与水平也差强人意。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转变思想意识,提高重视程度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提高人格修养、实现顺利成才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要充分认知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转变思想意识,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步提上工作日程,积极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策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指导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这不仅是学生成才教育的根本保证,也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责任。

(二)充分利用电子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良好外部条件。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传统说教式的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要汲取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将其与网络技术进行结合,比如,高职院校可以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选课,利用网络平台收发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作业,制定电子学习计划。教师可以在公共网络平台上上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视频,与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资源的分享,提高教学成效。

(三)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高职院校可以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使学生可以以匿名的形式,向教师或者心理咨询师寻找帮助。心理健康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有效、快速地帮助学生快速解除不良情绪。网络心理咨询服务有利于打破距离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与效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聊天室、在线心理健康服务、电子邮件或者QQ的形式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化程度。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成立一支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高、专职专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全职和兼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和辅导员积极学习,取得全国心理咨询专业的资格证书,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并积极为教师的培训学习创造条件。让教师与学生在实践互动的情形下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动态,鼓励教师学习最新的学术文献,通过不断创新和思维转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五)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学校要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并掌握心理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开展班会专题、电影赏析、拓展训练、情景剧表演和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整体素质水平。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先进人物巡演讲座和社团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学校内德智双修,形成独立自强的良好人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体系,需要学校、社会、教师等各层面不懈努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教育实践中,必须要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效果。高职院校教育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高效进行,只有加强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才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优秀人才,从而也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作者:刘凡香 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菊梅.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调查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4,13:223-224.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心里健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现已经成为大众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生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群体,正在日益壮大。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特点,但因为未来发展目标和社会待遇等差异而又具有个别性。就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来说,我们更应该特殊看待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2013年初,对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水利工程系1089名学生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大一学生占43%,大二学生占39%,大三学生占18%。调查统计分析显示,大约30%的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因为就业竞争很激烈而造成的心理压力的学生占46.5%;因为家庭经济收入底而造成自卑和挫折感的学生占20.5%;因为人际交往所带来不同程度心理困扰的学生占17%;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造成学习压力的学生占10.5%;另外,还有5.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佳,需要通过寻求他人帮助解决,然而,这些存在心理障碍的高职生们,当自己一人无法从困境走出来的时候,绝大部分选择了向父母、亲人和朋友求助,只有极少数的同学选择专业老师和专业的心理医生。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就业形势严峻是当前困扰高职生的主要心理压力,调查中虽然只有大三的学生面临毕业实习,但大一、大二的学生也同样感受到了未来就业形势的严峻。

总之,目前困扰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要有:就业压力、家庭经济困难、人际交往及情感问题、学习压力等。就此而言,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实不容忽视。另外,还有部分有特殊问题的学生,例如:抑郁症、精神间歇性失常、行动怪异、孤僻症等,虽然这类学生所占比例不高,但是一旦出现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性是相当大的,因此,应该引起各类高职院校的高度关注。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人生重要课题。从目前各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障碍来看,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症状:孤僻、抑郁、强迫、焦虑、偏执、冲动等,造成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因素。

1、个人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

当学生刚刚脱离家庭进入高职院校后,远离亲人和朋友,陌生环境和自我认知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心理方面的不适应,这就使很多学生面对实际困难时不知所措,难免会产生思家念旧的情绪,进而难以适应现实的学习生活。另外有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看问题常常有失偏颇,这就影响与他人正常的交往。在学习生活中,有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还不够成熟,理想与现实出现脱节,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就业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由于期望值过高,不能清醒的面对现实,一旦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就会失意灰心,进而对生活产生无望的情绪。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上遇到问题,虽然能找到处理问题的一些方法和策略,但时常会出现一些不成熟的心理,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如果他们的偏执的想法和做法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处理,就会导致心理障碍。

2、学校因素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学校教育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坚持不懈,这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有心理问题的高职生所占的比例较高,而且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往往会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培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中小学对心理健康这方面的培养教育不够重视,作为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更应该切实负起责任来,真正做到为每一位学生负责,为每一个家庭着想。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必要的物资设备。有些院校只是单方面的强调专业知识跟专业技能的掌握,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很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和教育。

3、家庭因素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现代心理学表明,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影响人早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但一个完整的家庭相比之下应该放在首位。家庭的变化,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家庭关系复杂、家庭矛盾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的变化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4、社会因素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但是人们对这种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种教育模式是一种“另类”教育,觉得“只有普通高等教育才有出路。”由于这种片面的错误认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宁愿打工也不愿意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还有一部分的高职生,仍然认为是因为当初分数不够理想,无可奈何才作出的选择。另外,随着现代前卫生活方式的发展对传统道德思想教育的冲击,很多大学生抵制不了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产生了一些道德困惑和心态失调,形成诸多复杂多样的心理问题以及一些不良事件,比如频频出现的酗酒打架事件、偷盗行为案件等。

对于当前高职生复杂多样的心理状况,迫切需要不断加强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该倡导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采取各种各样的有效措施, 进一步促进高职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和综合水平的协调发展,使他们努力做到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

参考文献:

[1]赵慧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09).

[2]董文军.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原则[J].教育探索,2007.(11).

第3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 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生在大学生人群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以学制短、学历低为特征的高职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名义上属于大学生范畴,但他们较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要面对更多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的变化,承受更多的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多重压力常造成他们的心理困惑和障碍,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一、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四个转变

1.部分院校思想认识不够统一,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还存在经费投入力度不够、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等问题。

2.部分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不高

虽然被检查所有院校均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但由于宣传、教育引导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去,实际的工作并没有完全开展起来,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普遍缺乏对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主动咨询的学生很少。

3.是专职队伍还比较薄弱,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部分学校存在专职队伍人手少,兼职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少数院校存在只派个把人守场子的现象。同时专兼职队伍理论修养、业务水平不高,对一些心理危机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造成一些自杀事件不能及时有效阻止。

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实现实现“四个转变”:

4.从局部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向整体素质教育观念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5.从重视治疗心理疾患的工作模式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的工作模式转变

把对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和有效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实现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的心理辅导(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机结合,形成大学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6.从课堂的、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向实践的、综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转变

特别是开展有利于自信心、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能力增强和水平提高的体验活动和行为训练,实现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同课外心理素质、心理调适能力实践培养的有机结合。

7.转向 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结 合的队伍结构

开始形成以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咨询)教师为主体,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为辅助,以学生骨干和心理健康社团为依托的,运作有序、功能互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1.重视高职学生独立、自信、负责的意志品质培养

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应重视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学校可通过人格培养的特征性训练、小组活动、集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人格培养的特征性课程培训包括自信心训练、责任感训练、问题解决训练、个人成长训练等,意志力的培养是和独立自信的人格培养相联系的,不具备独立的自信的人格,“意志力”在外部压力的强迫中是不可能持久的,因此我们要注重大学生源自内部的意志力培养。辅导员教师和任课教师要在平时生活学习的点滴小事中注意培养学生“我既开始,我必完成;我既决定,我必贯彻“的独立负责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激发他们自主发展的内控信念,鼓励他们经常用内部语言自我激励,克服惰性,在成功的体验中培养其独立、自信、负责的品质。我们只要抓住大学生独立、负责、自信的人格培养这一根本问题,学生中的许多心理问题就会不攻自破,心理健康教育就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2.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帮助高职学生实现未来发展目标

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工作,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实训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业的重要渠道,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了解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可以请一些成功人士来校作报告,开讲座,使学生从他们的成功奋斗史中认识职业选择的重要性、成功者的品质、成功的规律和方法。有效的职业生涯指导将帮助大学生确立合适的发展方向,从而减少大学生因选择失误、发展受限而造成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困惑。

3.创造条件,保证心理求助和心理咨询渠道的畅通

建议在《大学生入学手册》中增加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如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机构的地点、服务时间、服务范围及网址等。要让学生对心理咨询服务的了解和利用就象利用学校里其他的服务机构和资源一样方便和快捷,使他们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得到必要的帮助。有条件的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内容,并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对新生心理健康进行筛选、排查,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早期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杨芳.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心理辅导. 职业教育研究,2009(7)

[2] 谷霞,赵应艳.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3]贺修炎.论加强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性及培养途径.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公寓管理;高职院校

大学生群体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储备力量。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大学生培养基地,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各方面的教育也成为重点的问题。对大学生的教育不仅注重学业方面的发展,还要重视大学生生活中的引导与教育问题。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在人生中价值观、情感观完善的重要时期,和谐的校园以及优秀的生活环境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意志品质培养等方面发展。学生公寓作为学生学习工作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二课堂。弄清楚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公寓的和谐管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素养,有效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在学业上取得长足进步等多方面的优势。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公寓管理,在培养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的管理,意义非常重大。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完善公寓建设的内容,将大学生的公寓建设与管理赋予了更大的意义。同时,公寓管理的有效开展,也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场所以及重要的培养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公寓管理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许多大学生,尤其是新生,在刚开始校园生活时,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许多困惑和疑虑。而这种心理问题在课堂上很少暴露出来,但是在学生公寓的日常的生活中却体现的非常充分,这导致了很多意外情况的发生,如学生之间的冲突等情况,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公寓管理的难度。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良好的学生公寓管理以及公寓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学生公寓内加强传统媒体以及新型媒体的宣传设施,正确引导大学生调整心态,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大学生生活。

(2)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大多采用的是设置心理咨询室的来进行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室一般配备了专业的教师,但是许多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难以解决时,却很少到心理咨询室寻求专业心理教师的帮助。大多数学生的做法是与同班同学、同寝室的室友进行情感的交流,以抒发、解决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能够对学生公寓管理中严谨、人性化的制度文化建设有着有效的促进作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基本思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当,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更加融洽平日的公寓生活,这将比学生公寓只从制度上管理学生的效果好得多。

(3)从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出发,是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以及文化建设的根本。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学生公寓管理重要发展方向。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让大学生有良好、积极的心态面对崭新的大学生活,是学生公寓管理能够在正确方向上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在公寓生活中的良好习惯。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失败,增强人意志品质,对今后学生的职场生涯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促进了学生公寓的管理,推动了公寓管理领域发展的新方向。

(4)将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引入学生公寓管理,是新型公寓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公寓管理者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多样化的文体活动结合在一起。建立多主题的活动,要对每个主题的活动给予心理学意义的渗透,让学生在享受活动的乐趣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的解决心理上的一些问题。例如,在面对学生夜不归宿或者宿舍卫生的管理问题时,可以不单单从惩罚制度上入手,还可以开展以大学生活自我优秀管理的主题活动,从活动上触发学生对生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公寓管理者还可开展类似对未来工作以及家庭生活的主题活动。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从根本上推进学生公寓管理,增强了学生公寓管理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二、结束语

本文重点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影响进行相信的阐述与分析,从四个方面深入的分析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影响与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公寓管理,能够使高职院校的公寓管理工作稳定展开,也是培养适应现代市场需求、身心健康的国家发展人才最直接以及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宋振华、潘先银.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公寓的探索与实践[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12-117

[2] 曹成刚.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在高职学生公寓认知现况及原因探析――以渝西地区城乡学生的调查结果为例[J]. 青年探索,2003(03):99-101

[3] 温成涛、于运国.论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导向作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11):311-313

[4] 王颖.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6):91-95

第5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1 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

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表现为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认为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就应取消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认为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就不应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要么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泛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倾向;要么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地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甚至用大道理的灌输和说教去面对学生焦虑、抑郁、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

1.2 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缺失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课时很少,教师很难将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课堂讲授的内容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际问题。

1.3 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网络空白”

随着校园网的普及,校园周边网吧增多。大学生中,存在网络依赖(上瘾)、网恋、人际关系淡漠、厌学逃课等,有的学生甚至因上网成瘾而精神失常、自杀。这些新问题已引起了学校和家庭的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应认真研究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让网络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1.4 方法、渠道单一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在教育方式上,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轻视对重点群体心理危机的主动介入疏导;在体制机制上,缺少一整套稳固长效的心理问题排查、心理异常学生管理、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心理危机干预、跟踪、评估的工作机制,须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综合体系,进一步协调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因素共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相应对策

2.1 充分认识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各自的侧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学生的思想层面,更多地关注学生思想动机、人生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注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偏重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它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更关心学生合理的内在需求,更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更强调在社会规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修正以往单纯通过灌输说教而忽视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做法,有助于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全过程,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使教育手段更具科学性。

2.2 开设系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课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建议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避免出现挤占或挪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时的现象,充分保障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开设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要大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分析自身和同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在课程的考核中,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更要看学生从课程中收获了什么,使学生真正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技能,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

2.3 加快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软件进入课堂,可缓解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提高了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水平。比如,学生心理档案实现微机储存、管理和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心理测量软件的使用,使测量更快、更准确。另一方面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可以更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或专家求助;可以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可以构建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系统,会诊疑难病症,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网络上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等。

2.4 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系统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意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孤立出来,而是要更好地体现二者的互补和统一。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仅靠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加强学生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引导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又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另一方面,要改进过去心理咨询坐等学生上门的方法,主动、公开、广泛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防患于未然。可以采用校园网络平台、学术讲座、团体咨询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心理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心灵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出问题的根源,再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思想理论导刊,2009(4).

[2]董文军.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原则[J].教育探索,2007(11).

[3]卢爱新.《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教育与职业, 2007,(3):80-82.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88-02

高职院校大学生年龄大多在17-20岁之间,生理已基本趋于成熟,但还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还比较幼稚,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还没有达到完全了解的程度,心理承爱能力不强,对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能从容面对,所以就表现出迷茫心理、自卑心理、抑郁心理、焦虑心理、不安心理、怨恨或逆反等心理情绪。这样势必对他们的学习和个性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在现阶段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他们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抚平心理创伤,以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终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国家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心理健康状况差,出现诸多心理障碍如强迫、焦虑、偏执、抑郁、敌意、恐惧、人际敏感和躯体化等;其次,大多数学生有情绪困扰,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情绪障碍的神经症在大学生心理疾病中所占比例较高;另外,心理障碍使得退学、休学的比例升高。

高职生除了具备以上这些特点外,因为进入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还表现出以下特点:

1.对大学的学习方式表现出不适应。高中时的学习主要是在外部压力的严格控制下,为考重点大学而学习,他们如今来到大学,为未来的长远目标学习不适应,缺乏把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目标的能力。他们刚刚摆脱了高考的烦恼,又陷入了目标迷失带来的心理困惑。在学习方式上,高职院校讲究自觉性和灵活性,对那些已经适应了高中老师强加的学习方式,对大学的学习较难适应,有些学生甚至不知从哪学起,甚至产生了“混”文凭的想法。

2.对社会环境表现出不适应。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增长快,希望能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然而他们的社会成熟度相对来说发展较慢,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人际关系的矛盾,使得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最终导致对环境适应不良与社交障碍,常常为此苦闷、自卑以至影响了身心健康。

3.就业需要突出。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主要是要增强岗位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就是为了能顺利就业。所以,在许多学生的发展目标中,就业是首要的。然而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就业竞争的相对激烈,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还未稳定,他们面对“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样才能就业”等问题存在着许多困惑,出现一种面对就业挑战的焦虑感。

4.成就事业的信心不强。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有部分学生由于在高中的学习成绩不好,因此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学习无兴趣;有部分学生对提高职业素养的意义理解不透彻,简单地认为自己以后出去工作就是做一名工人,只要混个及格混个文凭就行了;还有部分同学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内容认识不深刻,认定自己以后就那么回事,一个专科生没有什么大出息,所以不想去努力奋斗……总而言之,许许多多的因素,有些学生失去积极进取精神,对自我价值没有定好位。特别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们高职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感到自身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在紧张和不安、压抑的心理状态中,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情感为重原则

情感是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高职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矛盾的情感得不到交流、沟通、疏导,压抑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受伤的心灵得不到抚慰。教育是一种感动人心灵的工作,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我们只有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用积极、健康的情感去感动学生,把无私的爱倾注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真诚的信任和接受,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在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变化,看到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彰。要了解学生的变化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他们的变化,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并尽量满足他们正常的情感需要。

2.实效性原则

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各种实际情况制订措施,全心全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那样只能招致学生的反感,使心理素质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成效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手段的科学化,要从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着手,切实有效地实施和开展。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时,应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必须要具有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真诚亲切的教育态度、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另外必须要有耐心,而且要能正确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自以为是、主观武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针对性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个别。每个学生因家庭环境,生活水平、生活经历、性格特征、心理承受力等因素的不同,其心理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所以,我们在面对全体学生实行公正、公平的集体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素质和具体特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实施个别教育。特别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单独谈心聊天,单独辅导。对极个别心理存在严重障碍的学生尤其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及时找出问题根源,疏通教育,保证其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达到转变思想、重塑个性的作用。通过针对性原则的心理教育,最终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发挥各自的才智,向着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群体的方向发展。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应对策略

1.开设专门的心理培训课

学校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设心理培训课程。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亲临课堂。心理老师、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感情细腻和责任心强的教师都可担任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培训,特别是通过校内专业的心理授课教师可以为学生随时讲解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学校可以聘请校外心理专家或心理咨询师不定期地为学生做心理素质教育报告,让学生从理论上高度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而从专业的角度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2.建立重点学生档案和跟踪档案

心理辅导培训课程主要是以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然而对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不定期、经常性出现的学生,学校除用现有的专门的心理服务咨询室服务外,必须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同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治疗与跟踪观察。

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的建立,登记的内容要有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资料,入学时和历次体检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智力、性格、情绪表现以及平时的学业成绩、个人表现、奖励等资料,辅导员、家长、同学对其的了解及对其简要的客观分析和提供的学生人格分析记录(日常言行、作文、周记)等等。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有利于及早发现并解决高职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3.成立网络心理咨询室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个人电脑己十分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与信息,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让教师对学生在网上进行心理咨询和即时心理辅导成为现实;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让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宽松的交流环境中,便于学生把自己的苦闷、压抑和困惑倾诉出来,也方便学生就一些敏感的问题向老师求助。

4.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各学科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任何一名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担当起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职责。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满足学生的需要。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有错时,老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及老师的希望,让学生内心真正接受,把教与学这个过程上升到十分和谐美好的境界,使学生身心愉悦,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其次要坚持成功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并在自我肯定中树立自尊和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另外要坚持正确的学生教育观,少点名批评和指责,多用表扬、鼓励,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再一个就是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发展兴趣、发展特长;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也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营养剂和原动力,任何其他学习动机只有伴随以兴趣才能持久。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上多下工夫,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蔡哲.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3).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设置

我国的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一、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1.高职院校学生的成绩普遍较差。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人才档次逐层分流,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成绩不良现象就很普遍。

2.高职院校的学生厌学现象也很严重。高职院校中,努力学习的学生占得比例很小,欠缺学习积极主动性。且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对于自己的人生未来职业规划,都是很茫然的。这样的情况下,就滋生了厌学现象,要不就不去教室上课,要不就上课做其他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现在高科技又十分的发达,上课用手机上网聊天、游戏的人比比皆是。

3.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纪律性差,集体观念薄弱。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班级的事情与我无关,自由散漫,责任心欠缺,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追求享乐,吸烟喝酒,打架斗殴,不考虑集体荣誉,甚至有个别学生不在乎学院纪律处分,直接影响了校园风气和校园的安定团结。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设置要点

(一)从心理知识技能教育的角度

1.本着教学主体性的原则,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激发和调动高职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己,避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而造成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从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分析,科学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靠细水长流形成的。

3.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对社会用工需求,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及学生实际的分析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潜在的社会价值,树立自信心。

(二)从心理潜能开发的角度

1.多手段促进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不光要靠课堂教育,还要和课堂外的拓展课程相互促进,重视个性教育和集体意识的培养,加入心理拓展训练项目。如敏感性训练、自我表达训练、放松训练等。

2.加强对人际关系的指导,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亲情、友情,并学会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各种人际冲突、合作与竞争、互相尊重等。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能有一个健康的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从心理行为问题矫正的角度

对高职学生要及时注意心理问题的排查和心理咨询项目的开展。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采取团体式或个别形式的心理咨询模式,集中或个别的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做好心理问题及时发现、解决的工作。

要本着加强心理知识技能教育为中心的原则,注重学生的心理潜能开发,个别的心理有极端现象的学生要针对性的做心理问题行为矫正的处理。

高职院校设置心理课程不是一个摆设,也不是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教育者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来完成的一项教育且需要言传身教的一门课程,且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内容多、难度大的工作,也是一项迫切需要做好的工作,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第8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学 现代教育 适应社会 心理健康 教育途径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建设

目前,多数的高职院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却不够,并没有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只是作为一门辅助式的课程,对教材的选用也没有针对性,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较多,实用性较差,极大地影响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要想真正做好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让高职院校在意识上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要明确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手段,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教学活动。其次是要组织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本校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以此来保证对学生进行因需施教,使心理教育课真正发挥其为学生服务的目的。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一种职业性与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中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有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的双重身份。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高职院校要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多需相关专家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

三、建立心理健康三级预防网络

在高职院校中建立心理健康三级预防网络,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及时的防治。第一级预防网络是由学校的心理健康领导小组与其下设的心理教育指导中心组成。学校的心理健康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规划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下设的指导中心,由有专业心理辅导知识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对统筹规划好的工作进行具体的实施落实。第二级是在学校的各系建立心理辅导站,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开展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三级是在学生当中成立心理协会,在每个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然后由学生会设立的心理部进行统一管理。学校要对心理委员进行心理专业知识的培训,让他们起到桥梁作用,及时的发现并反映本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其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四、抓好入学的心理教育工作

高职生虽然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种情形下,许多高职生在入学之初会产生一种自卑失落的心理。因此,做好入学心理教育也是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要加强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明白学校是外部条件、是外因,自己的努力拼搏是主导、是内因。学校与成才不是因果关系,自己的努力奋斗是成功的关键。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自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种积极健康的环境中进行成长。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是一种教育活动的实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在对学生的教育之中拥有特定的地位与使命,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更要营造一种先进的校园文化。好的校园文化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张扬自我个性、释放内心的激情、满足自我精神需求提供一个平台,以此来减轻高职学生心理压力、心理紧张,营造一个轻松、积极地校园氛围,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高职院校适时的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磨炼自我、完善自我、摆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高职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顽强意志、坚强毅力、竞争意识、互助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高职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健康、积极、乐观的状态。

六、发展学生健康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情绪、情感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各种消极情绪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不良心理品质的成分,所以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要关心和满足学生在学习、娱乐等方面的合理需要,并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地理解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关系,避免因个人不恰当的欲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情绪。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高职学生精力旺盛,如果不善于引导,过剩的精力就容易释放到有害的方面去。要加强高职学生意志的锻炼,增强对挫折的抵抗力,重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从具体行为习惯和一点一滴抓起,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力,培养良好的性格。某些高职学生存在一些不良性格如抑郁、多疑、善嫉、孤傲、粗暴、胆怯等,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热情机智地引导他们,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同时,不良心理也就会得到预防和克服。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的开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研究,积极改善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证高职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身心健康发展,为输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郑海涛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辽宁高职学报,2005(6)

张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2003(5)

张艳 建立有效的高职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J],高职论丛,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