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5 16:11: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平面设计;版式编排;视觉习惯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依赖于视觉的情况较为少见,只有不到10%的信息是通过非视觉渠道获得的。当我们在观看某些东西时,大多数人都会遵循自己的视觉习惯来获取画面中的信息价值。因此,平面设计中的版式设计,就成了吸引人视线的核心。了解和掌握版式编排与人视觉习惯之间的关系,就能够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平面设计的内容。
一、版式编排的概念
版式编排主要应用于杂志、报纸以及书籍的排版方面。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遵循一定的规律,将文字、图形等各种元素通过组合、排列的处理,以实现信息传达的视觉设计,就是版式编排[1]。在版式编排的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考虑信息传达的意义,还要同时考虑受众视觉审美的发展规律。版式编排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所要表达的信息是否能准确而快速地传达给受众,是否能让受众得到艺术的享受。版式设计是借助艺术性的加工,来为人们做信息服务的,但是版式编排,一般是在一个人为限定的有限空间里来传达设计者的意图,所以就需要有效地运用各种视觉元素理性地对它进行排列组合,让人们能够直观而有效地接受信息,并且获得艺术享受,最终达到传播信息艺术化的目的。
二、人的视觉习惯与版式编排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版式编排的发展趋势首先会偏向于强调创意,因为不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人们都更追求美的享受;其次是会更凸显个性,个性的表现形式会对人的视觉感官有很大的冲击;第三是实现技术突破并传达情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它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人的视觉习惯与版式编排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人的视觉习惯能够给予版式编排某些方面的灵感,但同时版式编排也会影响人的视觉习惯。所以人的视觉习惯与版式编排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最终使受众能享受到视觉上的美感,并且使设计者的设计信息得到更好的传播。
(一)人的视觉习惯是版式编排的基础
在平面设计的版式编排中,很少有人会不考虑大众的视觉习惯。因为人的视觉心理因素影响了人类视觉习惯的形成,而版面中各种视觉形象以及元素等信息所构成的整体效果,促成了人们视觉心理的形成,这种整体效果将会在受众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版式编排中需要考虑受众的审美需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避免设计作品的社会经济效益低下,进而避免信息的无效传播,从而使自己作品的受众扩大并稳定下来。版式编排是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来传播信息的,通过建构秩序、韵律来创造出符合大众阅读习惯的视觉流程。视觉流程是由人的视觉特征决定的,如果把眼睛比做一台移动式的照相机,这台照相机是通过焦点的移动顺序来浏览信息,由于焦点所移动的范围非常有限,所以整个画面所呈现的信息元素不是统一标准的,必须根据差异分出主次。这种层次感的设计,能引导接受信息者按照传递者的思路进行步调探寻。在一般情况下,大众所希望接收到的信息具备重点突出、流程简单、视觉效果好等特征,所以为了让信息流畅清晰地被传达,不违背人的视觉接受习惯是必须遵循的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再通过合理地编排各种信息符号,就能够创作出成功的信息传递效果。
(二)版式编排的创新改变人的视觉习惯
虽然在平面设计中,版式编排会以人的视觉习惯为基准,但并不代表版式编排只是被动地按照人们的视觉习惯来设计完成。被动的模式只会使平面设计水平不断地退步,所以在版式编排中,还会呈现出许多新鲜元素,让人们的视觉有一个全新的体验,并能有效地完成信息的传播[2]。例如,大家都知道用颜色来代表中国特色时,一般都会选择红色。但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国旗的颜色不仅用了红色,为了凸显中国红,还加入了一些黄色元素,使人们的视觉习惯发生了改变。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进行版式编排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遵循受众群原有的视觉习惯,还需要考虑信息设计元素中文字、图形、色彩的美观感,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让受众快速地把目光聚焦到信息要素上,就需要通过瞬间的刺激来打动受众。而受众常规的视觉习惯并没有这种刺激性,所以版式编排就需要在设计中凸显它的创新性,用这种创新来刺激受众的视觉感官,并最终成为人视觉习惯的一部分。
三、提高平面设计中版式编排效果的措施
为了达到版式编排设计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除了要以人的视觉习惯为出发点,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文字易于理解
平面设计的版式编排中,文字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版式编排中重要的组成元素。所以,要避免出现文字晦涩难懂的情况。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在字体方面要符合要求,其字体不能太过多样化,因多样化的字体会影响人的视觉感受,容易使人的视觉效果变得混乱。其次,在字号方面也需要做一些调整。要选择合适的字号,避免字号过小而使得文字间的密度过高。适当放大字号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到轻松愉快。
2.适合大众的视觉习惯
视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比较习惯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由实到虚地阅读平面设计中的内容。所以,在编排内容时,要注意受众的视觉习惯,在合理的位置上安排能吸引大众眼球的信息,这样才能有效地传播信息,才能让版式编排更有意义。
3.遵循视觉流程
视觉流程设计在页面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视觉流程是指一种视觉空间运动,通俗地说,就是受众阅读信息的先后顺序。在平面设计中,版式编排还关系到受众的视觉流程。各元素的位置、编排方向和路线组合等,都是视觉流程的组成部分。视觉流程合理与否,会影响整个版式编排的效果呈现。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信息内容和受众特点,来完成设计目标。同时,还要遵循视觉流程的逻辑性、视觉元素的可视性和视觉策划的战略性。另外,设计师要放宽眼界,了解受众的生活点滴,才能将艺术融入到生活中,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作品。综上所述,版式编排是平面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影响着平面设计的整体效果。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明确认识到版式编排和人视觉习惯之间的关系,并且以人的视觉习惯为基础充分地展现设计师所要呈现的内容。在认识到版式编排和人视觉习惯之间的关系后,就需要从文字的难易程度、受众的视觉习惯以及视觉流程等方面,考虑如何提高平面设计中版式编排的效果,进而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平面设计行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盛键,高宇琪.平面设计中版式编排与人的视觉习惯关系的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5(09):78.
关键词:传统艺术;平面设计;中国特色
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所拥有的传统艺术博大精深,如果设计师们能够将传统艺术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现代平面设计实现自身发展,那么势必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反响。数千年的历史,数千年文化的传承,造就了我国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就是我国能够形成自身独特文化的基础。近些年来,我国民族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了。现代平面设计是近些年来新兴的设计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1]我国现代平面设计师若想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作品,就必须注重将艺术设计同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有机结合,将本民族的文化、民族精神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展现给世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作品。
一、传统艺术的含义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广泛,涉及范围众多,包括书法、音乐等等,经过数千年的累积,这些文化逐步成为了令世人震惊的伟大创造,这些文化内容充分展现着我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的文明古国所具有的文化底蕴。我国传统艺术具有非常浓烈的乡土气息,醇厚的文化艺术内涵,正是由于传统艺术的这些特色,使得我国传统艺术赢得了世界人民的青睐。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为广大平面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极大的丰富了平面设计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图形语言。可以说,我国传统艺术是我国的瑰宝,它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是其他国家所不可取代的。
二、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诞生了广告,例如战国时的“矛与盾”、韩非子所描述的“望子”等,诸多的事例表明,我国的广告的历史非常悠久。在那些资本主义社会,平面设计经过数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一种专业性活动,推动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但是从实质意义上来说,我国是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的平面设计艺术。对于平面设计,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了百余年历史,而在我国仅有二十年不到的时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逐步成为了世界经济大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2]可以说,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升,为我国平面设计师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其提供了多种设计模式以及设计思路,但是,随着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设计师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才能够在五花八门的国际性设计大赛中脱颖而出,拿到奖项,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作品已经成为了我国平面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近些年来,笔者经常在一些设计作品中看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身影,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平面设计事业的日趋成熟。如果我们能够将我国传统文化同平面设计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改善传统文化元素,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我国设计师所设计的平面作品势必能够在国际设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三、我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科技水平较高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下,信息不断更替,变化更新速度不断提升。这些对于我国平面设计师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平面设计师若想立于不败之地,不断的创作出新作品,就必须到我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灵感。不仅如此,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也使得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面临困境。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共赢。
1、平面设计有利于诠释我国传统艺术内涵
所谓的招贴广告,其实就是指以教育、报导等作为主要服务目的的广告。招贴广告是我国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比较常用的载体。该种广告不要运用太多的语言文字去去修饰广告内容,一般简短的语言就能够将广告所表现的内涵阐述出来。一般情况下,最初设计招贴广告的时候会采用假定的手法,通过这种手法将多余的语言文字删去,去粗取精,将文字重点凸显出来。[3]还会运用象征手法,将处于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活动通过一定的手法联系在一起,引发人的思考,使人产生联想。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招贴广告的过程中,应当做到脱离现实,将所有构图分门别类,集中概括,利用夸张而又简单的形象以及鲜明的手法,将自己所宣传的事物表达出来。这就是招贴广告的魅力。而招贴广告中丰富的文字艺术、图形图案艺术在是我国传统艺术最为重要的一种诠释。
2、平面设计有利于我国传统艺术传播
所谓标志设计其实就是一个符号,而通过这个符号,我们可以将所想表达的内容充分的展现出来。以在交通标记中有一个黑黄相间的标记为例,该标记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该地区有蜜蜂和老虎等危险动物,行人出入时注意安全,简单的色彩搭配,就将文字内涵表达了出来。[4]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该次奥运会中就有一个“京”字标记,这个标记就透露着自身独特的寓意。标记设计者充分利用了我国传统艺术,将这个“京”字进行了加工,使这个字的字形像是一个正在奔跑即将到达终点获得胜利的人的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凝聚了设计师心血的字,展现了无与伦比的魅力,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寓意,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一种呈现方式。我国传统艺术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他讲究传神、讲究表现,着重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培养,因此,将传统艺术的图像符号融入到我国平面设计当中,则能够将传统艺术的内涵充分的表现出来,这样,有助于我国传统思想的传播与发展。综上所述,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对于我国传统艺术来说是难得的机遇,一方面能够将我国传统艺术的内涵展示出来,另一方面还能够推动我国传统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正因如此,我们应给予现代平面设计高度的重视。将平面设计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发展的载体,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四、运用平面设计传播我国传统艺术的方式
我国传统艺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时代性,是我国的瑰宝。在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如何实现我国传统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了广大研究者必须要面临的问题。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运用平面设计的优势,实现我国传统艺术的传播。
1、将我国图案艺术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当中
图案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较高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笔者认为将我国传统的图案艺术同现代平面设计有机结合到一起,一方面能够提高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审美,为现代平面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文化基础。另一方方面也能够充分彰显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达到发扬传统文化艺术的目的。将传统图案艺术同现代平面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应当以传统图案艺术的元素为切入点,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去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我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魅力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示出来。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运用传统艺术的设计作品,例如奥运五环、象形中国结等等,正是这些现代标记将传统艺术的魅力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以凤凰卫视台徽为例,该设计作品就将我国传统艺术作品中的“喜相逢”融入到了设计当中,“喜相逢”的外部形态是一对互相对望的凤鸟,在不断旋转的过程中,向人们传达一种吉祥、圆满的寓意,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美好发展的期望。该图标就充分的展现了我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述内容告诉我们,将我国传统图案艺术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当中,有利于实现对传统图案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必须掌握好图案的色彩的统一、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利用现代平面设计展现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2、将我国传统文字艺术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
传统文字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彰显了我国各个时期的不同的文化状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以及艺术感染力。传统文字艺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主要起着美化装饰、传承文化的作用,因此,现如今的很多平面设计都将传统文字艺术作为平面设计的创意灵感。众所周知,象形文字是汉字的始祖,由此可见,从本质上来说,汉字也是一种图像。文字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基础。汉字在平面设计中一方面充当着传递信息的媒介,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效果。正因如此,现代平面设计时应当将传统艺术汉字作为创意设计汉字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当中,以此来提高平面设计水平,充分展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纵观我国传统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文字和平面设计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将《清明上河图》作为店铺的招牌,这就是广告设计的出雏形,又如古代的公文告示,可以说就是最早的招贴设计。2010年我国成功举办亚运会,该次盛会上伟大的设计师就以草书的形式来设计了亚运会会徽——广州,这两个字一方面向世界人民传达了亚运精神、人文精神以及现代城市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可以说,自由、舒展的标志图案是宣传我国传统艺术的最好的载体。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将我国传统艺术同现代平面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促进我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艺术的必经之路。因此,现代平面设计师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民族传统艺术的融入,创新设计理念,将我国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冰.浅谈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J].艺术科技,2015,02:198.
[2]端木志坚.浅析如何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入我国传统艺术[J].电影评介,2012,21:106-107.
[3]闫宏伟.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甘肃高师学报,2014,01:111-113.
关键词:多媒体;平面设计;网络环境;互动教学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资源的日渐丰富,为平面设计教学创造了更多的可能。信息化的社会需要符合信息化的平面设计教学,不适应时代潮流的教学模式终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平面设计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使平面教学设计变成学生和信息化社会的一架桥梁,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一、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平面设计教学的优势
(一)教学资源丰富
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以课本知识为主,内容单一,与社会严重脱节,使得学生学有所成之后却不能学以致用,进入社会还要重新学习,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期限。课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接触到的优秀设计资源和学习借鉴优秀作品的渠道十分有限,造成学生视野狭窄,这样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市场真正的需要。网络环境无所不包,优秀的平面设计琳琅满目,学生接触这些优秀的设计作品、设计方法和技巧的渠道很方便,这样就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死知识,而是放眼看世界,时刻和社会的需要保持一致,了解到世界平面设计的发展潮流,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与社会的对接。
(二)师生互动成为一大特点
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局限于“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讲解的内容也是以枯燥的理论知识结合少数实例,很难兼顾平面设计不同方面的内容。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平面设计教学注重师生双方的互动,或者说是把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上,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或是由学生自己执行任务的方式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最主要特点,学生将会决定自己怎么学、学什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种模式下平面设计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三)效率的提高是一大成果
多媒体可以让平面设计工作变得更简单、更便捷,减少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创作中去,提高创作的质量和水平。进行传统的设计和绘图工作经常会陷入展示图不精准的困境中,而利用多媒体则会直观地展现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设计的精准度。多媒体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新生事物,它涵盖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多彩的色调,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吸引力。设计的精准度为提高平面的工作效率提供了基础。而学生对多媒体先天的亲近,则会把这种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如何开展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平面设计教学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开展平面设计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广泛使用电子化学习工具。校方应加大多媒体建设的投入,购置电子化学习工具,加大教师在多媒体网络上的培训力度,让教师首先熟练掌握平面设计的多种电子化工具,灵活多样的采用这些工具向学生授课,提高电子工具在授课中所占的比重。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把学生充足的热情引导到平面设计的学习和创作中,让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丰富的操作技术,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让互动学习成为授课的主流。多媒体网络环境要求平面设计教学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更多的采用互动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围绕学生这一中心进行授课。教师在熟练掌握电子化学习工具,分列组合的运用设计软件的基础上,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设计情境的时候要注意现实性,注重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平面设计的思维。第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学生学习范围。网络平台可分大小,“大”是指整个的网络环境,人人皆可参与的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任何内容,包括优秀的国内外平面设计作品、先进的平面设计方法等。“小”是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的网络平台,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自己的作品,交流学习方法等,有效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在课上课下的互动。
三、结语
平面设计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网络教学资源与平面设计教学联系起来,通过运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使平面教学的方式更加灵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姬如.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基于互动的平面设计教学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10):69-70,85.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一、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我国设计从兴起到现在只有短短数十年的历史,然而,在很多西方国家,设计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发展。我国早期的平面设计都是以美术、装饰技巧作为主要授课内容,这就造成了早期的平面设计不论是从教学内容方面还是从设计内容上都太过单调,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从市场经济和设计行业的发展高度来看,平面设计课程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实践能力很强的优秀设计人才,对传统的平面设计教育进行改革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势在必行。作为视觉传达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平面设计,现在的主流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了信息化多元设计,与以往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相比较,平面设计当中的许多常规法则正在被逐个打破,设计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视觉空间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平面设计的教学理念,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优秀平面设计人才,是很多高职院校平面设计类课程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平面设计课程的改革过程当中,其基础学科的教学应该带有很好的职业倾向性,而且还要完全保持普通教育课程的逻辑、体态与保持普通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生产教学的相互联系。
二、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现在很多平面设计学生在毕业之后,实践设计能力较为低下,对于最基本的、按照印刷制版工艺规范要求的设计技能也不会,都是工作之后才开始学习,还需要很久之后才能很好地适应设计实践工作。这样的学生在经过学校长时间的教育与学习之后,毕业之后还需要通过很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这种情况是需要高度重视的教学失误。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给高职学校的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对此,笔者对这样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该问题的三方面主要原因:
1.现在的平面设计教学当中过于注重理论,忽略实践。在大多数的设计理论课堂当中,都是进行空洞、枯燥的理论教学,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联系,实践能力太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目前高水平、较强可操作性的教材太过缺乏。但笔者认为造成设计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设计教学不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忽视实践能力,只进行设计思维与理念的教育,省略实践技能的训练,这让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都无法面对工作当中的各种实践。
2.设计教学的教师与设计实践脱节严重。作为一个没有直接从事设计实践工作的教师,怎么能够在教学一线担当重任,如何给学生传授更多的实践工作经验?大多数学校评职称更注重资历与辈分,并不注重实践能力,使得很多教师也忽略这方面的训练,这是造成教师设计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深层原因。
3.在很多学校的高年级学生中,对于学设计普遍存在厌学的情绪。高年级是很多设计专业课程的集中阶段,也是学习设计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放松学习,会直接导致很多设计方面的技巧严重缺失。学生之所以会厌学,不仅是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动力,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太过枯燥乏味,缺少实用性。
总的来说,平面设计的教学经过改革之后,将课题的设计引进到课堂当中,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枯燥理论,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的实际设计工作实践当中学习到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项目管理等相关知识,使学生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管理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让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之后,能够成为平面设计方面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三、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方向
(一)高职平面设计教学要全面注重个性化教育
现在电脑已经普及,软件的应用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平面设计也正在逐渐走向程式化,因此设计的个性化创意就显得非常重要。从根本上来说,设计就是创造,设计创造的根源是设计师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创造性
思维。在平面设计课程当中,学生学习了设计的原理、内容等理论知识,学会了如何去表达设计个性化的设计创意,并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设计风格与设计思维理念,其设计作品具有很强烈的个性表达以及视觉冲击力,这才是比较理想的平面设计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成果。笔者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并不赞同,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的菜单与相关命令,却不能教会学生如何对photoshop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印象以及操作流程化的概念,而且课堂上严重缺乏综合性的练习,只能培养出半成品式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案例的方法,将所要传授的具体内容融汇到案例当中,并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对案例进行详细的深度解剖,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与熟练掌握photoshop,还可以加入提问、悬疑等教学手段,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效果。刚开始的时候,有的教师对这样的改变可能不太适应,这样准备大量案例的教学方式确实加重了备课的负担,但通过在课后对同类的图书进行参考,这样的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平面设计教学应适应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
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样促进了设计的发展,在国际化发展的今天,平面设计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加强学生国际化视觉语言的培养。现在的设计与商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商业上的很多竞争有时候就是设计的竞争,这样的市场需求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创作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大众的因素。现代的平面设计作品,要求设计者将不同的民族图像按照需要进行重新分配组合,把新的因素运用在设计创作当中,让作品能有尽可能宽广的描绘面,更好地体现文化与人性多样化的展示。在未来,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师除了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不同的设计技巧,对于各种设计软件也要熟练应用,对视觉新语汇能够进行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在现代的平面设计教学当中,要适应时展的需要,采用人类共通的艺术语言进行多元化的设计,让设计也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国际性明显突出。在教学的方法上,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的情景来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利用教材内容以及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对设计的浓厚兴趣以及高尚的审美理想与超水平的鉴赏能力。在欣赏的过程当中,要利用诗歌、舞蹈、戏剧、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来辅助学生对好的设计作品进行观赏、联想、模仿、分析、比较,从更深层次上激发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养成对于设计的强烈求知欲与探索欲。(三)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应符合时空化设计的需求
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信息全球化的进步,平面设计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时空差被有效地缩短,人的想象随着时空概念的变化而得到延伸,平面设计也从二维空间向多维空间发展,作品当中的时空化与科技化展现了丰富的空间符号。在经历过二维程式化设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打开全新的设计思维空间。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三维世界,平面设计没有立体感的信息载体需要进行改变,通过对设计元素的重新编排以及合理运用大量空间符合,达到多维立体空间的效果。通过这方面设计技巧的学习,学生能更好打破固有的传统设计规则,以任何一种自认为合理的全新方式来体现平面当中多维立体空间,这种时空化的设计完全符合平面设计界较早提出的超越和突破二维平面的观点,不仅是平面设计的教学目标,也是新时代的设计需求。
(四)平面设计教学应符合地域本土化需求
平面设计中的本土化主要指的是,通过对传播主题的文化内涵进行充分的挖掘,以富有民族特征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进行更有效的信息传播,同时实现本土文化的介绍与传承。设计地域本土化指的是,设计师在熟悉的本土环境氛围当中,进行创作思考,从而形成成熟的设计思想。不论设计如何进步与发展,每个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与其所处的地域、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土文化的氛围对设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一个设计师所处的地域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设计观念。所以,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来表现现代的设计理念,改良中国地域特色旧有造型元素,更好地表达全新设计理念,符合现代的审美观点。如何在深厚的本土文化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设计体系,对于以后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通过photoshop的学习,教师引领学生欣赏不同设计图像中的美,并进行有效的吸收与熟练的
运用,从而形成自己的设计技能。
(五)平面设计教学要充分发挥科学软件应用
以photoshop为例,在与图像相关的工作比如平面设计、三维设计当中,photoshop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如果以大范围的展示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不仅枯燥空洞,而且学生难以掌握,因此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充分发掘photoshop在不同方面的具体应用,让学生能够在几个应用点上对photoshop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程度。现在婚纱摄影、生活写真已经成了人们生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影楼在后期都会通过photoshop对照片进行大幅度的再次创作。将这个作为photoshop的一个应用点,向学生展示不同婚纱照、生活写真的照片,并让学生以自己的照片为例,利用photoshop进行设计与后期创作,真正掌握相关技巧,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六)与校企结合,充分利用校外专业实训基地
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一种紧密型实质性的办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作为前提,进行资源共享,共同创建培训基地以及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实践机会,校企对学生的培养方案进行商讨,共同决定,最终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这种办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高职学校中校内教育与校外教学的完美结合,可以有效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现在许多高职平面设计教师都是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少实践经验,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存在与广告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通过加强与广告公司的合作,可以给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高职学校与企业联手建立实习基地,是一个三赢的方案,不仅强化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实习更好地选拔高素质优秀人才给广告公司服务。不仅能够有效弥补实践教学的缺失,还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技巧和岗位上进行实习,不仅深刻了解企业文化,更能有效提高专业技能与职业技术的应用能力,职业意识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如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平面设计的教学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目前合格的设计师与市场的需求还相差甚远。高素质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不仅能够有效改变大众的视觉文化素质,更能从文化的角度推进社会文明的前进。因此,高职平面设计的教育内容和结构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市场的现状进行有效的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从二维平面向三位立体空间的顺利过渡,从传统的平面印刷品向多元化的信息载体方向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与商业需求的优秀作品。平面设计教育的改革要在重点培养学生个性化设计思维、全新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土文化基础,有效融合国际化、多元化的设计元素,帮助学生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设计体系。在未来,我国高职的平面设计教学将会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设计师,并为中国设计与国际接轨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永强.平面设计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大众文艺,2010(17).
[2]张容容.提升平面设计“双向”教育[j].装饰,2006(3).
关键词: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
当今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高技能人才短缺是现在面临的紧迫问题。所以,实施一体化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时代与社会的需要。因此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在平面设计专业中开展一体化教学实践,笔者就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教法与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为培养出适应时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较高实践水平的技能人才而不断探索。
一、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需求的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教学体系就是一体化教学体系。
二、平面设计专业示意图
平面设计专业就如同一棵大树一般,美术基础就像树根一般是树存活的根本;而设计基础就好比树干,它的作用是连接和传输;最枝繁叶茂的树冠就是平面设计的核心课程所在。
三、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一体化教学实践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平面设计专业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为重要。平面设计人才不应该只学会书上的理论知识而不懂实际设计制作,也不能只掌握后期制作而忽略理论知识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所以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知识作支撑,用实际设计去验证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如同我们人类要依靠两条腿配合行走一般。一条腿好比是理论,而另一条腿好比是实践,两条腿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走好路。例如:在平面设计专业的《包装设计》课程中,纸盒结构设计是比较困难的。包装纸盒成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一件包装设计成品的最终效果。如果盒型制作不完善就无法加工成为一件合格的成品。如何使学生通过包装纸盒成型这一技术难关呢?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包装纸盒结构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如各部分结构的名称、成型工艺、设计制作时的注意事项等)。对后期制作、工艺流程和安全知识学生都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开始,以为只要稍作讲解就可以,但是没想到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在制作纸盒成品时,怎么也折叠不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纸盒。所以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讲解和现场演示制作。让学生清楚知道包装纸盒结构的位置、角度、尺寸、比例、裁切制作方法,让学生逐个对各个部位进行折叠实践操作,结合理论指导,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制作完成一件合格的包装纸盒成品。不难看出平面设计课程是门实用艺术,实践性较强,但理论仍然是基础,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设计创意的理论先于设计实践存在思想中,而后才能指导设计实践行为。
2.运用多媒体教学。
平面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便于实施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使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加容易,记忆也更牢固,同时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笔者所在的学校计算机机房装有多媒体教学设施,上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将设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演示给学生们看,学生可以一边听教师讲授,同时使用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实现学练结合。大大增强了学习效率,充分实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加上与一体化教学的紧密结合,体现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要性。由于采用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了充分的学习自由,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运用直观教学法。
一体化教学是最有效的直观教学,使学生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用合一,实现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直观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由于平面设计专业的自身特点,要求设计者具备空间思维能力以及美学素养,所以需要在日常中对感性认识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应善于营造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创设情境学习。如在学校中开辟优秀的作品展示窗;开辟学习交流专栏;带学生到企业中去观摩。教师在学校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新的设计成品作为实例进行教学引导;也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实践。直观教学应注意:一是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直观教学。二是,直观教学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要求适时恰当,例如在讲设计草图识图时,过早或过多出示直观成稿例图,不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要边讲边展示分步图,易于教学目的的到达。三是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数字化教学技术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平面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思维,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都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设计基础课时可借助实物、图片、模型与多媒体教学进行具体形象地教学方法,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讲授每门核心专业课时,总是运用一些与课题有关的小故事轻松的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所要讲的课题上来。例如,包装设计导入第一课时,为引起学生们对包装课程的兴趣笔者借用了一个《买椟还珠》的故事:有一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卖珍珠,郑国人因为非常喜欢盛放着珍珠精美的盒子,于是花重金买下了珍珠,而只留下了装饰精美的盒子却把珍珠归还给了楚国商人。学生们听的很认真,借此时机强调包装的作用,引出包装设计的概念。为了提高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对课程进行重新编排、整合,突出实用性。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加强内容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关联,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消除厌学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5.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
技工院校的大部分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无美术基础、缺乏设计意识、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要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技工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与能力:一是高尚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以及心理学知识。三是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包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研究创新的能力等。四是敏锐的时代意识,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
6.知识结构的创新。
知识结构是指我们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的联系和结合,也就是一个人知识层面的构成情况。任何知识只有当它们处于一个相互联系之时,才能发挥其功能。随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就要求教师的知识体系进行不断地充实与更新,构建立体化的知识框架。才能在实际教学中突出一体化教学,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目前,平面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由于教材具有相对地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发展,且新的设计方法与风格的不断涌现。所以,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了解平面设计的最新动态,并且能在第一时间将这些新知识的讯息及时传递给学生们。那么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应注意给学生介绍国内外平面设计界的最新动态,使学生及时了解设计界的前沿信息,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指导作用。②应该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制度和市场需求,将新内容及时贯穿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③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在教案中及时补充专业的最新动态。
7.加强实训教学指导。
职业教育包括了教育和技能两部分。职业教育的双重性决定了实训教学在教育中不容忽视,是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实训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在安排实习教学时,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巩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以企业的需求来实施教学,既保证实训课题的顺利进行,又使学生了解到企业职工应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使学生适应今后在企业的工作,为学生将来顺利进入企业就职搭建平台。笔者学校为了跟踪反馈实训教学效果,创建专业实训微信交流平台。既实现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指导教师能够及时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和要求,便于更好的帮助学生们解决一些实训中的困难和问题。所以从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企业要求等方面,都要求实训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校学习与实训工作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8.顶岗实习教学。
顶岗实习教学可以让学生们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们的协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在企业环境里,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让他们获得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不易学到的实践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锻炼。总之,在平面设计专业中一体化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构建技工院校教育的必经之路。一体化教学为今后的职业技能发展与提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太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Photoshop;工业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
0 引言
Photoshop二维产品表现是工业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授平面软件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一般选择位图软件Photoshop和矢量图软件CorelDraw。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平面软件进行产品二维效果图的绘制,同时也讲授图片处理、图片合成、排版等内容,可满足一般平面设计的要求。
1 为什么要使用Photoshop进行二维产品表现
在1998年9月澳大利亚工业设计顾问委员会就堪培拉大学工业设计系进行一项调查指出,信息时代的产品设计师具备十项基本技能才能胜任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其中之一为必须掌握一种矢量软件和一种像素绘图软件(如Photoshop);目前专业工业设计公司在招聘条件中将使用平面软件绘制产品效果图作为必须的条件之一,二维产品表现在设计公司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设计公司在委托设计项目中,厂家为了抢占商机,将位于设计环节前端的产品造型设计时间一压再压,设计公司为了快速展现设计提案,在一般家电类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使用平面软件进行二维效果图的表现,完全可以达到使用三维软件制作的效果,而且因设计提案需要反复修改,不确定因素多,使用三维软件建模再渲染后,会极大增加设计工作量,增加时间成本。Photoshop作为位图软件,可绘制各种自由曲线和常用图形,提供了大量自由绘画工具,可快速表现出逼真的产品光影和材质效果,通过图层样式特效等工具可快速表现产品立体效果,而且其图形处理功能强大,非常适合于产品细节的表现。
2 如何使用Photoshop进行二维产品表现
二维产品表现是使用Photoshop工具按照特定的表现流程将产品外形、材质及表面工艺等设计进行快速展示产品三维效果的一种方法。设计效果图主要是为了展示设计师的设计概念,将设计构思视觉化。为了能提高表现质量和速度,需要熟练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Photoshop基础知识的学习。熟练操作Photoshop是产品二维表现或平面设计的基础,要求掌握各种选取方法、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颜色的调整、图层、路径工具的使用等,此部分是最基础的操作,只有熟练应用才能提高二维产品表现的速度。
(2)产品二维表现流程。在工作过程中,二维产品表现是遵循一定流程的,主要有:设计师开始构思设计后,使用草图的形式将灵感记录,然后就开始产品二维表现。首先根据设计意图绘制轮廓线稿,根据设计思路,分步骤绘制封闭的轮廓线;然后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对绘制好的轮廓线进行填色,根据设想的灯光来表现出每一部分的主体颜色、高光、阴影等细节;最后在绘制好光影效果的基础上,增加产品的材质表现,模仿真实材质的表面处理效果。
(3)二维表现中的光影知识、制图知识。使用计算机进行产品二维表达和传统的手绘效果图表达方法是相同的,只不过是计算机能更便捷、更精确地表现出产品的材质和细节,而且便于复制和修改。这样就需要了解传统的表现方法,现有Photoshop的技法实际上是对以前传统技法的继承,是建立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之上。
光影的知识也非常重要,要在二维的图纸上表现出三维的效果,首先就需要正确表现出产品的光影效果,产品的曲面、圆角、斜面都需要通过光影才能表现出来。要表现好光影就必须先构想一个三维的空间,并假想一个主光源,所有的光影相关的工作都必须根据这个主光源的方向及特点进行表现,所有的高光、阴影和反光的位置都要随着主光源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要分清光源的主次,主光源是塑造形体最重要的光源,所有其他的辅助光源不能比主光源强,这样才能准确塑造产品。
在二维表现过程中也需要工程制图知识,在产品二维表现中,一般以正视图为主,在表现多个视图时,需要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
(4)材质表现处理效果。产品仅有造型是不够的,必须有合适的材质来配合,才能算得上完成的产品,在产品表现过程中,必须对常用的材质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表现过程和方法,并结合产品的形状来表现出具体的材质,如塑料、金属,塑料是高光塑料还是哑光塑料,金属是电镀效果,表面文字的印刷方式,如何表现出弧面上材质的效果。
(5)其他专业知识的综合。二维产品表现的目的是展示设计构思方案,是产品开发设计中的前期工作,为了能保证设计构思方案继续深入发展,在设计表现过程中必须熟悉产品各部分的材料及加工工艺,产品整体是否能满足模具等后期环节加工的要求,各元件摆放的位置是否合理,在功能发挥上是否受到其他元件的影响。只有在产品二维表现过程中综合考虑设计的其他要素,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的产品二维表现。
3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1)教学内容的改变。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一般主要讲授Photoshop软件的基础操作、图片修复、合成及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图片合成是Photoshop最基本的操作,不应该作为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尤其是以产品造型设计为主的专业方向中,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由传统的图片合成向二维产品表现方向转变,由软件的操作讲授向具体的设计转变。
(2)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目前市面上Photoshop相关图书众多、涉及日常生活、平面设计、专业广告、环境设计等领域,既有入门级的教材、也有高级的教材,而且网上资源也门类繁多,各种网页和论坛中以文章、视频等方式涵盖了Photoshop的各个应用领域。在众多书籍和网络教学资源中,如何去辨别良莠,引导学生确定正确的学习方向、如何有效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对相关资料及专业图书进行详细加工处理,建立课程学习资源中心,以校园内网的方式将资源进行共享,根据学习方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目的性。
(3)临摹式教学。临摹对于入门者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临摹过程中一方面能掌握Photoshop的操作,同时也能熟悉二维表现的过程。只有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认真临摹后,尤其是对不同作者的产品二维表现案例进行临摹,才能真正体会产品二维表现的具体操作过程。在临摹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思考,要多问为什么,每一步表现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当然过多的临摹也会影响创造性的发挥,需要在后期的教学环节中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
(4)材质表现总结,物体表现总结,常见材质与形态的处理。在产品表现中必须讲解各类材质的特点,光影如何变化,尤其是在不同的形状上如何表现材质,可将产品按照形态分为立方体、长方体、球体、椭球体、弧面体等组成,针对不同的弧度分别对不同材质进行讲解,注重材质与形态的关系。将产品分解为不同的形体,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逐步表现出产品的细节。材质表现的重点就是平时多看,多积累,保持对材质的好奇感,其次就是多动手,尝试去表现平时看到的材质,多积累如何使用Photoshop去表现材质的经验。
(5)由图片到根据实物进行二维表现,再到创新性设计。在临摹多个作品,熟悉Photoshop操作过程和二维产品表现过程,对材质和形态进行总结后,就进入到具体的应用阶段,首先根据现有的产品宣传图片进行二维表现,可选择手机等图片作为二维表现的初始,因现有图片已表现出产品的光影、材质等关系,此过程主要是应用Photoshop的操作命令,主要目的是如何使用Photoshop按照现有的图片表现出产品的效果,注重的是对Photoshop的应用,自己不必过多的考虑阴影、材质等效果,只要按照图片绘制即可。在完成了根据图片表现后,再进一步深入表现,主要根据实物进行二维表现,此部分可充分锻炼对产品光的预想、各部分材质的归纳与表现,是对Photoshop应用的提升,难度较高。在完成了根据图片表现和实物表现后,就进入到创新性表现阶段,根据前期的Photoshop基础知识、产品光影、材质表现知识,综合考虑设计相关的要素,对产品进行概念设计,使用二维的方式展示概念设计效果。
(6)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初期以教师讲授为主,后期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因现有视频多,可学习资源多,在课后可完全进行自学,尤其是自学基础知识,在课堂中设置上机等环节,根据给定的题目或表现的产品,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进行产品二维表现,在学生互相交流中或教师的辅导中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课堂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玉亭.Photoshop产品造型表现技法与典型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卓文华讯,陶宏宇.产品设计师必读:从造型到效果之美Photoshop外观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雷鸣.工业设计师的手绘体验[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1):166168.
[4]李可巍,柳冠中.论工业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的组织[J].装饰,2006(04):8586.
关键词:住宅建筑;超前;绿色建筑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素质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提升了一个层次。房屋建筑结构的合理、功能的完善等要求是市场的需求。适应住宅市场需求的变化,满足住宅消费意愿,如何设计出既舒适、绿色同时又符合人们精神物质要求且经济适用的住宅,是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 超前的住宅设计理念
首先以住宅适用性为建筑设计考虑要素的同时,现代住宅对未来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地突显出来,在满足适用性要求的前提下,在设计中更加关注住宅的超前性。
以某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为例,规划可用地面积62.63 万m2,总建筑面积119万m2。超前性设计理念主要有3 点。
1)邻同质、住区混合的理念。即由公租房、限价房和商品房共同组成整个居住区,使3 种类型的居住组团相互融合,避免形成心理分界,通过各收入阶层的混合入住,为低收入居民营造平等的外部环境,体现社会公平。设计中超前考虑到居住环境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影响,通过创建和谐多元的邻里社区,将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新一代,进而从中低收入家庭进入中产收入家庭及更高收入家庭,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2)节约能源、绿色设计的理念。一室户使用面积控制在21~22 m2,二室户使用面积控制在30~31m2,如何更好地提高平面使用系数,做到户型设计紧凑,最大限度减少交通面积并满足人的活动及家具摆放,是重要的设计把控点。设计中精心推敲各个功能空间的尺度,建筑平面力求规整,减少外墙凹凸。合理的建筑方案是节约建材的前提,同时,良好的体形系数又为节能设计、降低成本打下了基础。建筑通过模数化设计,有利于土建与装修一体化。
3)适应变化、潜伏设计的理念。公租房设计目前是满足中低收入家庭过渡性居住的基本需求,套型面积比较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居住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今日的低收入家庭,有可能成为明日的中等收入或更高收入水平的家庭。因此,在考虑满足现阶段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兼顾考虑到变化后创造较高舒适性的可能,以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有“两套合成一套”的使用要求,公租房要避免建得快,拆得也快,避免出现新的建筑垃圾的可能,“潜伏”设计为公租房的可持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超前性、灵活性和可变性。
2.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人们在对住宅满足适用性、超前性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关心天然采光、自然通风、清洁能源、安全舒适等关乎人体的健康因素和公共绿地、环境噪声、出行方便、邻里交往等精神因素的问题。因此,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体现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体现人与建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设计,将是当今住宅建筑的另一个发展趋势。
绿色住宅的设计首先是采用被动措施优先、主动措施优化的原则。被动措施即直接利用阳光、风力、气温、湿度、地形、植物等现场自然条件,通过对建筑的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和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遮阳、雨水入渗等采取优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采用不耗能或少耗能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绿色住宅的设计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节地设计是住宅总平面设计首先考虑的问题,应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布局,尽最大可能争取好的建筑朝向,例如某地区最佳朝向为南至南偏东30°,适宜朝向南偏东为45°、南偏西35°范围内。因此总平面设计中应尽量满足最佳朝向和适宜朝向,创造良好的日照和通风环境。场地规划与设计应保护和利用场地原有植被,将场地内有利用或保护价值的既有建筑纳入建筑规划。场地交通设计提倡绿色出行,基地出入口尽可能靠近周边公共交通站点,步行距离不应超过500m。场地内设置安全舒适的人行道路、自行车道及便捷的自行车停车设施,保证非机动车和行人出行的安全和便捷。
场区内的雨水排放采用合理收集与自然渗透相结合的方式,部分雨水盲沟回收作为景观绿化浇灌,节约水资源;部分雨水经绿地及透水地面等自然渗透,涵养地下水、减少市政排水压力。室外活动场地及道路的铺装材料的选择除满足场地功能要求外,宜选择透水性铺装。如土壤污染物超标,应采取妥善的土壤置换等改良措施,达到用地安全可靠,有利于植被生长,提高植物成活率。
住宅设计尽量采用标准化、模数化设计,有利于实现建筑构件及装修家具的工厂化,提高效率,利于节材。建筑立面尽可能减少装饰性构件,建筑物表面宜为浅色。
节能主要考虑住宅建筑本体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2部分。首先对居住建筑制定了采暖能耗降低75%的四步节能的设计标准,要求每套住宅至少有1 个居住空间(当有4 个及以上居住空间至少有2 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要求;12 层及以下住宅应采用太阳能热水或其他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外窗采用3层玻璃、2个空气层构造的措施并考虑室外构件与建筑同步进行“一体化”设计。
节水的主要措施是指开源和节流2个方面。节流是从技术和社会两方面节水;开源是指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将中水等使用在冲厕、绿化、室外景观水,同时加强雨水入渗,避免产生城市内涝。在规划设计阶段,要结合项目的地形特点规划好雨水径流的控制,减少雨水受污染的机率,增加雨水渗透量,减少市政排水压力。雨水渗透措施可采取公共活动场地、人行道、露天停车场等铺地材质采用透水地面的做法。
节材设计是指材料的低消耗、低能耗、低排放、多功能、无污染、可循环。节省材料的用量,从建筑专业角度分析,需要合理控制建筑规模、避免无用空间和过多的交通空间,采用合理层高,有效提高利用效率。建筑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跨度、截面尺寸,因此住宅方案的合理性,是节材的前提。
住宅的室内环境质量主要是由室内声环境、室内光环境、室内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组成的。室内声环境主要是依据GB 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制定出允许噪声级和隔声标准。室内光环境主要考虑日照、照明、采光系数及改善大进深采光的效果。
室内环境质量还应满足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材料放射性指标的相关规定。另外,在运营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建筑运行中节能、节水与绿化的管理,无不达标的废气、废水排放。对垃圾的分类收集、袋装存放,避免无序倾倒和二次污染也应予以考虑。
总之,绿色住宅设计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出发系统地评价与设计住区的室内外环境,才会有更多更好的绿色住宅出现。
3.结语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除在上述“适用性”、“超前性”、“绿色建筑”、方面的探讨以外,还将伴随着时展形成新的建筑设计把控点,例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细化、两代居的空间划分与同代人的邻里交往、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印记等都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仍需要建筑师永不止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何政.关于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思考[J].中州建设,2003(11)
随着社会发展,面对社会数字媒体人才紧缺的现状,我国各高校纷纷增设数字媒体专业,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相应的教育产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数字媒体专业也暴露出一系列新的问题。数字媒体专业要着力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相关的基本理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数字媒体专业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目前数字媒体专业大多是为了学校或专业的生存而开设的新专业,这就造成学科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使用教材混乱、教学模式与考试体制从旧等现象。为了促进我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应以考试改革为切入口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数字媒体专业实践类课程考试在内容、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进一步加快考试改革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现状分析
数字媒体专业是新兴专业,但多数实践类课程考试只重知识测试不重技能测试,与数字媒体专业培养学生目标的实现极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落后
传统的实践类课程考试模式存在着重评价、轻导向的认识误区。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学完一门课程就以考试的形式给出结论,取得学分,获得毕业证。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往往既是任课教师,又是出题者。对于期末课程考试,有的教师担心题目太难会导致大部分学生不及格,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评教结果,在学生中间赚一个“好老师”的名声,在考试之前给学生划出重点并且降低试题的难度;有的教师在评阅试卷过程中,如果存在学生差几分就能及格的情况,教师就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印象,提高平时成绩使其及格;有的教师为了出题快速,将往年的考试试题稍加修改即成为当年的试题,比如选择题换成判断题、判断题改成选择题,总之换汤不换药,这样的考试也就没有意义了;有的任课教师不认真分析考试结果,认为阅完卷给学生得出分数,课程就结束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很少主动根据考试的结果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考试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形式单一
虽然数字媒体专业是新兴专业,但是考试方式仍然沿用已有学科的传统考试方式。比如,我校教务规定无期中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如有期中考试,则期中考试占20%,平时占20%,期末占60%。考试形式虽然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即知识覆盖面窄,考查点代表性差。此外,仅凭期中、期末两次考试也难以涵盖全部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字媒体实践类课程,传统的课程考试形式完全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传统的实践类课程考试一是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二是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三是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四是一次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考评少。总之,用传统的课程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不公正的。
(三)考试内容片面化
数字媒体专业的传统的课程考试一直受其它学科的影响,只注重对认知目标领域的前三个层次即知识、领会和运用的测查,忽视了对后三个层次即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测查。考试内容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限性,且考试内容大多是知识导向性的,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现行考试内容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成为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形成接受复制性思维,不能形成创造发散性思维。[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教师在考虑出题、制定答案和阅卷方便等因素的基础上,主观题的类型越来越简单化,考试类型中客观题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从而出现简述、理解和应用题型逐渐减少的现象。在这种考试类型变化的误导下,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方法呆板,考前习惯死记硬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比较欠缺。
(四)考试管理制度落后
数字媒体专业的传统课程考试的管理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有效的制度。由于是新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不是很完善,有时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试安排,考试科目与考查科目随意调换,致使教师在教学评价上有一定的困难。即使制定了一定的制度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导致有制度也难以得到贯彻和实施。很多课程的教学大纲都是任课教师自己制定。学期结束考什么内容教师自己定,从头到尾大包干,没人过问,更不用说考教分离,考改分离。专业课程的监考工作通常由本院系的教师负责,在监考过程中,部分教师充当老好人,不能做到严格考场纪律,怕抓到学生作弊会遭到议论,对作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作弊的风气。阅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主观题无法进行流水阅卷,教师根据自己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这样,阅卷教师根据印象给人情分的几率大大增加。
二、改革实践
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传统的实践类课程考试对于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已具有明显的负作用,考试改革势在必行。为了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学校的教学实践改革,根据对传统课程考试模式的现状分析,考试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考试内容上力求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数字媒体专业应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实践性、应用性,构建重素质、多方向、强能力、助就业的培养模式。考试内容是改革的重点,考试内容要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反映出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改革后的考试内容应宽泛一些,应考虑到知识和技能的并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继承和创新的并举,因此要求掌握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应重视对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还应注重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试题中只需要机械记忆和简单模仿便能作答的题目应尽量减少,大量的试题应该需要学生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才能作答,实验中的考查内容应体现操作技能等。此外,还应考查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如讨论、实验、实习、小论文及设计里所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这样的综合考查和科学评价,无疑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二)探索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推进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
1.开卷考试方式。将原来闭卷考试方式改为开卷考试,试卷内容多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这种考试方式能够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摄像基础理论、摄影基础理论等理论课程均可采用这一方式。
2.实践技能考查方式。数字媒体专业课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设计等课程可以改为操作考试,学生现场抽题,现场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过程及结果评分,这种考试方式能够考查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所有实训课程均可以采用实践技能考查方式,由实践成绩和平时成绩决定综合成绩。
3.课程论文方式。这种方式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种方式,能够考查学生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资料查询,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调查、分析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比如对广告创意与策划考试,要求学生交一份关于广告创意与策划的论文,教师通过课程答辩方式定该课程的成绩。4.大作业方式。这种考试主要侧重于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高的课程,如图像处理、影视画面编辑、网页设计等。这些课程学习的好坏,是否达到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很难用正常的笔试或上机考试来测试学生的水平。所以这类课程应该强调过程考查。在教与学的整个阶段,教师从一开始到课程终结,分阶段进行测评,课程结束由学生提交本课程的综合作业。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这三门课程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项目化考试方式。这种考试方式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完成一个大的项目设计,学生按特长搭配组合,分工协作。比如对多媒体出版物制作课程的考试,我们将一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一组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对每一组学生来讲,项目又分为几个小部分,该组成员自己分配自己完成的项目,互相讨论如何更好地完成改项目。项目成绩的好坏与每一个成员联系到一起,这种考试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与人协作的能力。
6.技能认证考试方式。在教学中以行业标准作为学生的技能考核标准,并将专业技能认证融合到教学计划中,通过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开发,掌握行业开发技术规范,增加实际工作经验,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2002年起,我们就将专业技能认证引入教学中,学生学习课程结束,参加Macromedia公司Flash、Dreamweaver国际认证资格考试、Adobe公司Photoshop平面设计师认证资格考试、洪恩教育集团的硬件维护工程师认证。拥有双证或多证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专业的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和同行的认可。
(三)建立完善的考试管理与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