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5 16:11: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 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学术界的热点。通过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以及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结合多种方法对于金融服务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进行构建,是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理论研究的拓展,对于企业金融服务外包的决策制定以及业务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金融服务外包 企业竞争力 评价
一、引言
企业竞争力是管理学领域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重要概念,尽管许多学者均从不同角度对于其内涵与界定进行了阐述,但是,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1]。由于其是企业提升绩效和促进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因此在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服务业中的外包业务在实践中有了非常迅猛的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正日益成为国际服务业转折的重点,欧美等金融服务业务较为发达的地区均倾向于将金融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转移至更专业、成本更低的金融服务外包公司,以提升金融企业的竞争力[1]。在2009年全世界服务外包的转移方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等国家,它们约占全世界服务外包转移的96%,而对于服务外包的承接方则以亚洲的中国、印度、新西兰以及欧洲的俄罗斯等为主[2]。2009年美国约占世界金融外包服务市场份额的60%以上,日本与欧洲占30%以上,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对于服务业的不断重视,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必将迎来其迅速发展阶段[2]。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从其内涵、动因、决策风险管理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3]。
本文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二、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设计
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由于金融服务外包可能对于企业的财务竞争力、运营竞争力等均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首先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指标进行设计,同时,对于金融服务外包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过程进行测量,最后提出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1.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
对于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需要考虑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重要性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同时,根据企业竞争力测量的相关文献,将企业竞争力测量指标分为运营竞争力和财务竞争力两类,分别进行测量,具体见表1。由于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实际上,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的任何变化均会造成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变化。为了能更清晰地表述被研究对象的本质,根据以上原则,从前述分析着眼,采取逐层分解、逐步细化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4]。
2.金融服务外包内容设计
根据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界定、研究对象及内涵的分析,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根据基于价值链的金融服务外包内涵可以分为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不宜外包的辅助活动,可以外包的基本活动和不宜外包的基本活动四类。那么,金融服务外包的内容主要就包括可外包的基本活动和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两类。
3.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关系设计
根据2.2和2.3部分的分析,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主要从可外包的基本活动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和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来进行设计,并根据具体的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的内容来进行研究。
三、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过程
根据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相关的指标与内容的设计,就可以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进行评价,具体步骤为:
1.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内容测量
根据2.2部分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内容界定,在进行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内容测量时,主要从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可外包基本活动和可外包辅助活动两类进行测量,同时,结合具体的金融业务价值链,对于金融服务外包内容进行测量与区分,具体的测量方法可以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同时,对于相关的指标可以进行统一量纲处理。
2.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由于是与金融服务外包相关的,因此,在进行企业竞争力评价时,主要是从金融服务外包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角度考虑的,例如,需要具体地测量金融服务外包对于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运营竞争力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同样,对于可测量的指标通过测量得到,对于不可测量的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统一量纲处理。
3.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在进行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评价时,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结合来计算,首先对于指标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层级进行区分,然后请相关的研究专家对于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得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求出该判断矩阵的权重,最后把最底层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进行合成,得到最低层指标关于总目标的权重。这种权重就是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评价的层级评价的权重,可以从最底层向上一层一层进行计算[5]。
然后,根据确定的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初始矩阵和各个层级的指标权重系数,就可以将初始矩阵中的数值分别与相对应的权重相乘,从最底层开始一层一层进行加总,最后得出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整体结果[6]。
通过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可以用一个综合指数来概括各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以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确定企业金融业务外包的发展战略,制定目标,加快发展。
四、结论
通过对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可以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以及其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把握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于企业金融服务外包的决策制定以及业务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琳,王佳佳.金融服务外包: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
[2]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编.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24.
[3]吴国春,高长春.金融服务外包研究综述.国际商务研究. 2009(5):31-37.
[4]李翠娟,宣国良.基于知识资本的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及实证分析.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3).15-20.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09-02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国主要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以适应新形势。
一、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1.企业竞争力。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和竞争对手之间在角逐或比较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实现竞争目标的综合比较能力。
对于企业竞争力,国内外专家意见基本一致,是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综合运用企业自身人、财、物资源和外部资源,更有效率地向市场和顾客提品或服务并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比较能力。
2.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世界竞争力年鉴》,有一套完整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但只是针对某国企业的整体层面,对个别企业不具有适用性。
2004年,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等权威单位共同出炉《中国大中型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2002―2003》,首创了我国大中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它包含规模与效率、管理实践、学习与创新、营销与市场、环境与影响五大要素,65个指标。但这一评价体系不具有普遍性,对参评企业有一定的资质要求。
刘忠敏、毛智贤等将企业竞争力概括为外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包括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市场控制能力、经营安全能力和营运能力及资源、能力、环境。该指标体系有其合理性,为企业竞争力评价提供了指导作用,有利于企业准确定位。
二、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
1.新能源企业。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那么从事新能源开发及推广的企业就是新能源企业。
2.新能源企业发展现状。目前,新能源企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家“十二五”新的能源政策的实行,成长空间巨大。但在行业内部,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制约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3.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
(1)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要坚持重点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独特性四个原则,突出反映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经营安全能力,同时考虑国家政策的影响。本文综合考虑以上要素,建立如下的指标评价体系:
(2)原始数据的选取。本文从A股沪深两市新能源板块选取了2011年12月31日乐山电力、ST力阳、杉杉股份、天威保变、湘电股份、华仪电气、航天机电、岷江水电、精功科技、粤水电、中环股份、金风科技、拓日新能、银星能源、宝新能源等15家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在选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15家新能源上市公司新能源收入占总收入30%以上;第二,岷江水电2011年和2010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未公示,取2009年数据;第三,国家正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和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政策,考虑到水能和风能的优越性,以及国家对太阳能和双面硅材料生产加工的限制,分别对风能、水能、太阳能以及双面硅材料生产加工的扶持力度规定为4、3、2、1。
(3)建模思路。
③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相关系数,据各指标权重计算各企业综合评价得分:
各指标的最优值构成数列Si0=(s10,s20,s30,…s130),虚拟一个最具竞争力新能源企业,然后计算各新能源企业与最具竞争力新能源企业的关联系数ξij,进一步由ωi计算出关联度R,公式如下,
p为分辨系数,按国际惯例取0.5,计算得到关联系数矩阵E=(ξij)13×15,则关联度R=WE(rj)1×15,最后依据关联度rj大小进行排序,即可得到新能源企业竞争力优劣。
三、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1.数据处理。
(1)参考数列的选取及数据的规范化。其中资产负债率为成本指标,其他为效益指标,MOC为选取的参考数列,赋值为1,即虚拟的最具竞争力新能源上市公司。
权重的计算:
(2)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
2.新能源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
(1)综合评价。总的来说,粤水电、精功科技、湘电股份及华仪电气综合竞争力较强,拓日新能、乐山电力、航天机电、银星能源竞争力较弱。
从新能源结构来看,水电上市公司竞争力强于太阳能以及风能上市公司。
(2)竞争优势及制约因素分析。综上,竞争力居于前列的都有着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经营安全性也比较稳定,同时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竞争力较弱的多集中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及相关产业链,既得不到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盈利能力又不看好,资金周转较慢,从而导致竞争力不强。
(3)提升竞争力的建议。随着一次常规能源的过度消耗和衰竭,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正是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的黄金时期。综上分析不难找出新能源上市公司竞争力不强的关键症结,即未能充分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产业整合优化,加强集约化经营,摆脱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①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②适度缩减低水平建设规模,同时延伸新能源产业链,多推出新产品。
③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大力投资国家鼓励支持的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随着我国物流业不断加快对外开放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我国物流企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不少物流企业如顺丰快递、远成物流等还加快实施海外发展战略,本土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明显地提升。在此背景下,从企业实证角度,系统地研究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形成路径、提升方法和典型发展模式,将有助于加快我国本土物流企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由于我国物流企业涉及范围广,细分行业多,服务对象复杂,因此,根据不同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和物流服务集成度的差异,我国物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平台型物流企业、通用型物流企业、专业型物流企业和供应链型企业这四种。从发展趋势来看,许多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正发展成为供应链服务型企业,因此,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较为适合开展实证研究。本文拟选取供应链型物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问卷和数据分析,研究这类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演化过程,并选取相应的企业开展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文献综述
企业竞争力是在一定竞争环境里,企业通过制定目标、做出战略选择和发展其能力,在获取、整合和利用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进而为企业带来收益,最终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综合力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物流企业竞争力开展了许多研究。总的来看,目前的研究包括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和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等三个方面。
在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方面,Mo(2008)等从企业服务能力和财务运作能力角度对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74家物流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服务能力、财务能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而表明企业服务能力、财务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Lu(2010)等从创新能力、客户反应能力和柔性化运作能力这三个角度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方式对受访企业进行分组,结果表明同时具备客户服务快速反应和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业绩最好。在评价指标方法方面,Ding(2009)等将界限值分析(TIA)、矩阵分析法(MA)和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进行了融合,得到了一个新式综合性评价模型,并依据问卷结果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出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安全性及服务附加值水平这三种能力对企业竞争力排名影响较大。在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方面,刘伟华(2003)根据物流企业发展情况,认为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手段是进行资源整合,包括客户资源整合、运作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整合三个方面。
从以往的文献研究来看,关于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评价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缺乏系统地集成,尚未从全面角度系统地阐述物流企业竞争力;二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未能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三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大多数是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评价。
3 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及发展阶段分析
根据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竞争力存在于组织机制中,它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变化和发展,并与外部环境适应匹配,因此,企业竞争力主要由三大要素构成: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企业竞争力以企业资源为基础,以能力为主体,以动态机制促进和保障其演化与外部环境相匹配,使资源和能力得到积累,最终促进企业成长。
借鉴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包括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三个大要素,每个大要素又细分为几个小要素,具体见表1。
Haire(1959)认为组织的成长就像有机体一样,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从诞生、成长、成熟、衰退至死亡,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周期现象,并指出企业管理的水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学者Leontiades(1980)、Cameron & Whetten(1981)根据过去的研究发现,企业成长阶段划分以四阶段最为常见且最合适。因此,物流企业的演变历程,其大致可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再生期这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物流企业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内外部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阶段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也有所差异。本文对竞争力发展路径的研究也将从这四个阶段出发,探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的竞争力演化过程。
4 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问卷调查
4.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本次调研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问卷内容的设计参考了王核成(2010)、Shmuel(2003)、Frenandez(2000)、Zahra(2003)、Thomas(2003)、Calantone(2003)等学者的研究材料。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调查、能力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贡献程度调查、资源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贡献程度调查、动态机制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贡献程度调查以及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Likert量表打分的办法(Lai K, 2004),对每个问题进行打分,分值从1分至7分。问卷填写时,由被访者直接选择相应的答案。根据所收集的全部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4.2 数据采样
4.2.1 调查区域的确定。为了全面了解中国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现状情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采取三种模式进行问卷发放:
(1)根据中国地理区域的分布,将调查区域分成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7大区域,通过邮局和E-mail方式进行问卷发放,共计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58份。
(2)参加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2011年中国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座谈会、2011年全球采购与供应链北京论坛等会议,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52份。
(3)在天津大学物流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班、南开大学国际航运与物流在职研究生班等班级,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06份。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216份,回收率为18.00%,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为回收问卷的97.22%。从回收问卷的效果来看,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反应比较积极,回收率比较高,而其他地区的回收率偏低。这一点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系,中国的华东、华南和华北区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物流企业发展也相对较为成熟,因此,企业返回问卷 的积极性较高。
4.2.2 问卷结果的基本数据特征。见表2。
4.3 样本无偏性检验和信度检验
为了检验调查的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需要进行抽样无偏性检验,无偏性检验即检验调查对象的反应者与非反应者是否存在统计性偏差。
样本的无偏性检验的一种做法是采用两次抽样,这种做法先进行第一次抽样,然后再对没有反应(不参加调查)的样本群体进行第二次抽样,用t检验法检验两次抽样(参加调查和不参加调查)的样本对调查问卷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另一种做法是按照样本回收时间的自然波分界,把样本分为两个样本群(two waves)进行对比检验(t检验),判断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采用第二种做法。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测量指标的t值均大于0.5,Sig.(2-tailed),值均大于0.45,因此,样本上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即符合无偏性。
问卷回收后对问卷有效性进行分析。即对问卷做信度检验。本文采用信度检验方法为“Cronbach α”系数法。用SPSS软件对表1的假设变量进行信度检验,各个变量的信度均在0.8以上,总的信度为0.854,大于0.7,信度可以接受,说明问卷中对假设变量的设计和结果具有一致性与可信度。
5 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的实证分析
本文对回收的21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专业型物流企业和供应链型企业在资源、能力、匹配性这三个维度下,竞争力各要素的得分。随后对供应链型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能力、资源和匹配机制的重要性排序。
5.1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的研究
5.1.1 能力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能力类型排序,表3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14种能力类型中,排名前7名的能力类型及平均得分。
从表3来看,在起步期,企业服务成本控制能力和企业各部门协调能力排名较为靠前,说明在起步期的内部管理对于突出供应链服务优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长阶段,质量控制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战略能力处在前三位,说明成长期重视供应链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并且兼顾企业战略定位的重要性。成熟期发展的关键在于服务质量和企业家能力。再生期为了企业在将来的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重点主要放在了企业学习能力和战略能力上。
5.1.2 资源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资源类型排序,表4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8种资源类型中,排名前4名的资源类型及平均得分。
从总体来看,物流服务客户资源和企业人力资源在四个阶段都非常重视,均列入前4名,这表明供应链企业更强调这两种资源类型。从阶段排序来看,起步期重视企业财力资源,说明供应链服务是一种需要高财力投入的业务。成长期中,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扩展客户群体与服务区域,所以服务网络资源与客户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成熟期中,客户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排名前2名,这表明,在成熟期中,企业的信息技术资源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再生期阶段,则强调客户资源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5.1.3 动态机制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动态机制排序,表5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3种动态机制得分及排序。
从动态机制排序来看,四个生命周期阶段都非常重视反应机制,均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其他匹配机制的重要性上,侧重点则有所不同:在起步阶段和再生阶段重视学习机制,成长期和成熟期重视动力机制。
5.1.4 竞争力三大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三大竞争力要素(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的排序,表6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3大竞争力要素得分及排序。
对于供应链型的物流企业,从数据上来看,各个阶段中物流企业能力都排名第一,说明提升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对其自身物流能力的培养。供应链型的物流企业应将物流能力的提升贯穿于整个企业周期。但是,在其他阶段,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的次要关注点则有所不同,成长期和再生期更重视适应环境的动态匹配机制,而起步期和成熟期则更重视企业的资源。
5.2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及其演化的案例分析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率先与国际接轨的供应链服务商之一,并致力于成为“全球最优秀的专业供应链服务商”。怡亚通总部设在深圳,员工1000余人,现在全球共拥有9家分公司、18家子公司,已基本建成服务全球整合企业的两大业务平台——全球采购执行平台和全球分销执行平台。
从企业成立进入起步期过渡到企业进入成长期的阶段(1997~2003),怡亚通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1)提升核心业务能力战略。2001年,怡亚通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高效的通关服务和物流资源整合能力,创造性地建立了以通关、配送为核心的“IT物流”运作模式,为客户“一体化”的全程物流运作服务。(2)新的供应链策略。怡亚通“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是企业供应链环节服务外包由外部“横向一体化”转向内部“纵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即由供应链环节上相邻的各企业间依次连接起来的合作转为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从企业进入成长期过渡到企业进入成熟期的阶段(2003~2005),该阶段怡亚通主要通过集团化战略和完善企业自身的营销网络促进自身竞争力。(1)推进企业集团化战略。2003年,怡亚通决策层做出了在怡亚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一打造怡亚通专业供应链服务,并针对这一战略定位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2)完善服务经营网络。怡亚通凭借在国际贸易、进出口、保税服务等各方面多年的经验,建立起遍布中国主要经济区域(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西部区域中心)的全方位的保税物流平台,成为中国目前唯一入驻全国保税物流园区的企业。
从企业进入成熟期过渡到企业进入再生期的阶段(2005~ ),该阶段怡亚通关注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培养。(1)开展战略合作,促成企业联盟。怡亚通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合作帮助企业从供应链管理优化中获得成本降低、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能力加强等一系列利好,快速发展。(2)优化物 流信息和管理系统。怡亚通投入数百万元研发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及服务平台,研发了具有业界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管理系统。(3)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怡亚通在管理文化上始终保持与世界同步,将矩阵管理、根据业务行业设立事业部等先进管理模式融入怡亚通。
5.3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与演变路径总结
从上述数据结果及案例分析来看,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在围绕其为供应链提供物流服务这一核心来制定其竞争力的发展策略。起步期注重未来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的建设,扩大供应链的服务范围,制定新的供应链服务策略。成长期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的重新整合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扩展供应链服务覆盖的范围,注重提高企业服务质量,控制物流服务成本,稳定即有的客户群,完善服务策略,形成区域优势。成熟期加快供应链整个流程的资源整合,加强与供应链各个环节企业的联系,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与质量,形成资源的集聚优势,为向再生期过渡打下基础。
6 结论
开展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路径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本土物流企业提升服务能力提供相应的借鉴。本文从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构成,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处于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物流企业竞争力影响的重点是不同的。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应以提升物流企业能力作为构筑自身竞争力的核心。同时起步期注重未来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建设,成长期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的重新整合,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成熟期则加快供应链整个流程的资源整合,形成资源的集聚优势,为向再生期过度打下基础。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生态位模型;企业竞争力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生态位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610295037)
中图分类号:F424.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14日
引言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务院相继出台加快推广应用、充电设施建设等指导意见。各部门也先后出台实施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推动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16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等各方支持下得以飞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无论是保有量还是当年产销量都是世界第一位。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市场秩序不断完善、行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的条件下,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完善产品品质、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一、企业生态位体系的建立
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选择了比亚迪、上汽、北汽、吉利等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和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等领域相关从业人员作为受访对象进行初步访谈,以此进行分析模型的指标选取。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沙旦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常用于解决多目标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复杂问题。它通过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的权数,利用权数求对各方案进行优劣判断,以此做出决策的简易方法。本文将企业生态位理论与层次分析法进行创新性结合,建立企业生态位模型,基于生态位理论评价各观测变量的权重分布,通过多项指标完整地阐述企业生态位评价体系。
根据访谈结果,结合国内新能源汽车现状,本文选取以下指标作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标准,见表1。(表1)
二、企业生态位体系指标的确定和计算
由于生态位体系中各评价指标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生态位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各占一定的比例,而这些比重通常难以量化。因此,我们首先根据生态位体系表建立各级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集,通过矩阵判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在模型中用相对权重将评价标准给予量化。
我们分别用三个二级指标中的单一标准对企业进行评估,求得每一标准下,每个方案的相对权重,为此引入了相对重要性的标度。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分级太多会超越人们的判断能力,既增加了作判断的难度,又容易因此而提供虚假数据,采用1~9标度最为合适。标度与含义如表2所示。(表2)
根据受访者评价,得到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见表3。(表3)
通过建立判断矩阵逐步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并根据二级指标的计算方法,算出产品研发能力、资产能力、品牌能力三个二级指标下各项评价标准的权重。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避免不合理的情况。
根据计算可以得到生态位体系表各指标权重,如表4所示:三个二级指标中,产品研发能力对企业生态位体系的影响最大(二级指标“产品研发能力”的指标权重为0.6302),这说明现阶段对企业而言,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大;排第二位的是品牌能力(二级指标“品牌能力”的指标权重为0.2184),这说明企业的品牌能力对企业竞争力具有相对较高的影响力;而企业的资产能力(二级指标“资产能力”的指标权重为0.1514)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小。(表4)
三、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初步发展,汽车的产量和销量都在快速增长中,产销规模迅速扩大,但这并不能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和相关汽车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仍面临着技术基础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低、核心技术欠缺、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随着各地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逐步退坡,这些问题也将逐渐暴露,国外成熟汽车品牌和合资企业的进入将对我国本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生巨大威胁。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品只有联合各行业相关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突破核心技术难题,才能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质量,从能耗水平、动力性能、续航时间、车辆舒适性等多个层面适应消费者需求;电池技术的突破也将大大增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保障,避免新能源汽车自燃或燃烧事故发生。同时,企业应加大自身品牌宣传力度,积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企业可通过打造具有标志性的企业产品系列来树立品牌形象,同时通过加强广告经营管理和售后服务等途径提高自身品牌能力。
四、结语
2016年,国际社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汽车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扶持力度,国际汽车企业集团也在加速布局,全球a业发展竞争格局将日趋激烈。企业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尽可能摆脱政策、技术水平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才能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大利益,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国虎,许芳.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
[2]谭慧.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4.
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经济发展;竞争优势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从依靠工业驱动转向依赖知识经济,知识产权成为占据竞争制高点以及参与财富分配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知识产权战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尝试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及地方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有所启迪。
知识产权战略就是以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健全和完善知识管理体系,激励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的转化与应用,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及相关政策措施。
在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战略意义尤为突出,本文重点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及地方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有所启迪。
一、国外关于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在近十年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方面多是基于国家、行业、企业的发展实际,重在探讨知识产权制度与其创新战略、提高竞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从以卜几个方面展开:
(一)从国家层面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Keith E Maskus (2002)认为知识产权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复杂的,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是起促进作用或是阻碍作用要视国家的具体环境而言。CIPR(2002)认为支持建立有力的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刺激技术的进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此外,John Hagedoorn, Danielle Cloodt and Hans van Kranenburg(2005)对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对国家研发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伙伴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具有相对弱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司会选择研发合资伙伴而不是合同伙伴。Haley, George T (200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和外商直接投资有紧密的联系,弱的知识产权制度将会阻碍外商直接投资,或者使得FDI朝向风险较低的经营项目。而Glass, Amy Jocelyn, and Kamal Saggi (2002)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与FDI的关系研究建立了一个内生创新的产品周期模型,并且发现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发展中国家对于FDI具有负面的作用。
(二)从产业层面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竟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Grindley and Teece, op, cit;K. G. Rivette and D. Kline (2000)通过对知识产权对经济影响的新价值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在高技术行业成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要素,不断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Hall, Bronwyn H., and Rosemarie Hatn Ziedonis(2001)通过对半导体行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的实证分析研究,强有力的表明,在半导体行业每一美元的专利研发费用的产出在不断的增加,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国外学者从不同的产业方向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III:究:Dietmar Harhoff and Hronwyn H. Hall(2002)分析了全球化妆品和洗漱行业的公司知识产权战略,指明无形资产在工业化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知识产权在企业战略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不同国家的品牌根据不同的战略理念采取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7aynel.Clarke & Paul "Itirner(2003)通过对澳大利亚生物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提出生物技术产业知识管理的一个框架,研究知识产权战略与生物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知识产权实践提高生物技术行业公司的竞争力;Annette Van den Bosch(2009)通过对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对保持艺术家收入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并且认为知识产权战略在越南对国家艺术市场、文化产业的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从企业层面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Markus Reitzig ( 2004)通过对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知识产权主要通过三个重要途径帮助公司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临时的技术指导,保护商标品牌,帮助形成产业标准。
Gary Pisano (2006)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速度和方向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从创新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中成功的获得了利润,对今天的全球竞争,资源的开放具有更大影响。同样,Timothy O’Hearn(2008)通过对公司成功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经济绩效的研究也发现,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赚取利润具有巨大的影响。
此外,Paul Gemneraad (20’10)考虑到市场背景和创新战略的经营实战,知识产权组合的管理需要遵循创新战略的指导,建立知识产权战略的框架体系,通过知识产权战略与创新战略的整合,可以帮助个人和公司更好的工作,用最低的成本去管理专利组合,并且获得最高的内外部商业价值。
二、国内关于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知识产权战略不仅作为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也是其作为经济主体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按关系主体的不同,国内学者对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和企业三个维度L展开的。
(一)从国家知识产权角度研究
徐明华(2003)探讨了基于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新模式及其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指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应对国际竞争新模式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或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在全球化经济中进行资源配置和国际分工的地位。孙宏飞(2009)通过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的战略实施中效果的研究,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并且逐渐成为了世界市场L国家之间竞争和博弈的对象。可见,很多学者认为知识产权战略是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焦捷(2008)全面研究了知识产权战略和“走出去”的战略的关系,系统阐述知识产权管理对于全面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走出去”国际战略的深远意义,并且探讨了知识产权对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重要做作用。
(二)从区域知识产权战略角度研究
李玉壁(2005)指出知识产权与产业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牌效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知识产权资源存量和增量的有限性,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新型工业道路的实现。因此,形成知识产权资源的比较优势,是提升西部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杨光明((2007)探讨了区域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表明作为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高级形态,知识产权战略是提升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扫一造自主创新型国家、建设现代化城市、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而罗爱静,龚雪琴(2010)对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提出知识产权战略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秉赋的比较优势需要形成良好的战略匹配,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发展。
(三)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角度研究
王黎萤,陈劲,杨幽红(2004)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基础出发,探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发展,三者只有协同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共同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到”标准制胜”。强调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技术标准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田颖男、朝克、陈旭娟((2010)通过对知识产权战略资源重要性的分析,结合内蒙古企业知识产权资源和管理现状,总结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经验,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的方法,对企业如何将知识产权战略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知识产权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法定垄断性、难以模仿性等特点,所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资源,可以超越自然资源和时空的局限,充分整合和配置其它资源,这是核心资源能力转化的高端竞争。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探索,认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可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学者还有王闻萍(2008)、袁俊(2004),韩国华(2004)、王中(2005)、谢丛(2006)等。
三、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简评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大量的有价值成果,对后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内外的学者一致认为知识产权战略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国内的研究相比较国外的研究,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1、国内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不系统,并且研究内容更多的是对国外先进战略的介绍与启发上,缺少科学的实证研究和深入的案例研究。
关键词:服务品牌竞争力 服务质量 理论综述
服务品牌
(一)服务品牌与产品品牌的差异
1.涵盖要素的广泛性。O`cass和Grace(2003)指出,服务品牌联想包括品牌名称、价格/货币价值、服务环境、核心服务、员工服务、情感和自我形象一致性。
陈祝平(2001)指出,服务品牌是指服务机构或其服务部门、服务岗位、服务人员、服务生产线、服务活动、服务环境、服务设施、服务工具乃至服务对象的名称或其他标识符号,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
Keller(1993)提出的消费者品牌资产模型主要还是针对产品品牌,他认为品牌联想主要包括产品相关因素(如核心功能)和非产品相关因素(如价格、包装、使用者形象和用途等)两大类。
2.服务品牌与顾客沟通的接触点更多。产品品牌与顾客沟通的接触点主要是广告、促销等基本营销活动,而服务品牌还可以同服务环境、员工形象和服务设施等接触点与顾客进行沟通、体验。
3.服务的过程是服务品牌的感知与评价的焦点。Gronroos(1990)指出,服务具有二重性,即作为结果的服务和作为过程的服务,顾客不仅关注服务的结果,同样也关注服务的过程。也就是说,顾客对服务品牌的评价主要取决于顾客对服务过程的体验。在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中也以服务过程的质量为重点。范秀成(1999)曾指出“人们所识别的服务的无形性、不可分割性、易逝性等主要特征都与服务作为过程有关”,从此理论中可以看出,服务品牌的感知与评价不同于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可以贯穿于顾客的购前、购中和购后,主要在服务消费过程和服务的最终结果。
(二)服务品牌的研究视角
1.消费者外部视角。从消费者外部视角研究服务品牌的主要观点是:树立良好的服务品牌形象,让无形服务有形化;强调顾客体验对服务品牌的重要性。Berry(2000)提出了服务品牌资产模型,认为顾客体验是服务品牌资产的重要驱动因素。
2.企业内部视角。以Dechernatony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主要从企业内部视角来研究服务品牌的建立和管理问题。从企业内部视角研究服务品牌的学者其主要观点有:一是重视员工在建立和管理服务品牌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同的学者从关系营销、内部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二是强调企业文化和品牌价值观的作用。三是服务品牌应该采用企业品牌战略。
(三)服务品牌的研究模型
1.服务品牌资产模型。美国著名服务营销学家 Berry在1999年对美国不同服务行业、经营业绩优异的14家成熟服务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探析这些服务性企业取得成功的原因。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结果,Berry在2000年发表的《服务品牌资产的开发》一文中提出了服务品牌资产模型,认为服务品牌资产是由品牌认知和品牌意义两部分组成。品牌认知是顾客识别和回忆品牌的能力,而品牌意义是指顾客对品牌的感知,即顾客对品牌及其联想的短暂印象。其中,品牌意义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作用比品牌认知要大一些。因此,对于培育服务品牌资产,提升品牌意义比提高品牌认知更重要。
2.服务品牌消费者选择模型。澳大利亚的两位学者Grace和O`cass在对Keller(1998)的消费者品牌资产模型、Dechernatony和Riley(1998)的品牌双螺旋模型以及Berry(2000)的服务品牌资产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再经过消费者初步访谈列出了服务品牌要素,并构建了服务品牌消费者选择模型,通过店头拦截式消费者访问调查,收集了消费者对于银行品牌或零售品牌的品牌联想、品牌沟通、品牌态度、品牌购买意愿等方面的数据,最后根据实际数据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
在服务品牌消费者选择模型中,服务品牌联想和服务品牌沟通都影响顾客满意度和服务品牌态度。其中,服务品牌联想包括品牌名称、价格/货币价值、服务环境、核心服务、员工服务、情感、自我形象一致性;而品牌沟通则包括可控制的沟通(如广告和促销)和不可控制的沟通(如口碑和公共关系等)。同时,品牌沟通对品牌联想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品牌态度是消费者对品牌做出的积极或消极反应,它主要产生于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和满意度。品牌选择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最终决策和行为反应。品牌态度是影响消费者选择服务品牌的重要因素。
3.服务品牌管理模型。英国学者De Chernatony和Segal-Horn在英国伦敦分别从事品牌、广告、设计、营销和市场研究等工作的28个资深顾问进行了有关服务品牌相关问题的深度访谈,旨在研究服务品牌成功的驱动因素。在深度访谈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他们根据导致服务品牌取得成功的一系列驱动因素提出了一个服务品牌管理模型。这是一个循环模型,起点是服务企业建立企业文化和界定品牌价值观,然后确定品牌承诺,接着分别对外部顾客和内部员工进行品牌沟通。品牌的内部沟通主要是向员工解释品牌远景、品牌承诺,并提供顾客信息,对员工进行培训,形成一致的价值观。通过服务传递系统的协调支持,保证员工与顾客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提供一致的服务。企业通过外部品牌沟通向消费者传达品牌承诺,从而消费者基于品牌承诺形成服务期望,对服务期望与实际感知的服务进行比较来评价服务品牌。这个模型将服务品牌的外部顾客沟通、内部员工管理、员工与顾客的互动过程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为服务企业的品牌培育与管理提供了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流程模型。但是,它只是基于文献回顾和对28个资深顾问的定性深度访谈,并没有经过服务企业实践的验证。
品牌竞争力
(一)品牌竞争力的内涵
张世贤(1997)较早提出“品牌竞争力”的概念,他强调在讨论品牌竞争力时不是强调它的法律含义,而是它的市场功能,特别是注重研究由一定的品牌所表征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所拥有的优势(或劣势)。他将品牌竞争力的量化分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市场占有率和超值创利能力。他认为只有销售利润率高于同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才能说具有品牌竞争力。
邴红艳(2002)认为品牌竞争力是品牌在竞争的环境中,为谋求企业长远发展,通过对自身可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使其产品和服务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满足消费者,为企业提供超值利润的能力。
李光斗(2004)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的品牌拥有区别或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品牌内在的品质、技术、性能和完善服务,可引起消费者的品牌联想并促进其购买行为。
(二)品牌竞争力的表现
财务会计概念模型。财务会计概念模型主要着眼于对公司品牌提供一个可衡量的价值指标。这种概念模型认为品牌资产本质上是一种无形资产,因此必须为这种无形资产提供一个财务价值。
基于市场的品牌力概念模型。基于市场的品牌力概念模型认为一个强势的品牌应该具有强劲的品牌力,在市场上是可以迅速成长的,从而把品牌资产与品牌成长战略相联系(Pitta,Katsanis,1995;Baldinger,1990)。基于市场的品牌力概念模型是顺应品牌的不断扩张和成长而提出的,该模型与财务会计概念模型最大的不同在于:财务会计概念模型着眼于品牌的短期利益,而基于市场的品牌力概念模型研究的重心则转移到品牌的长远发展潜力(Barwise,1993)。该模型中的学者开始比较深入地研究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并第一次把品牌资产与消费者态度、品牌忠诚度、消费者行为等指标联系起来(Aaker,Keller,1990;Pitta,Katsanis,1995)。
基于消费者的概念模型。Cobb Walgren、Ruble、Donthu(1995)认为如果品牌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价值),那么它对于投资者、生产商或零售商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品牌资产的核心便成为如何为消费者建立品牌的内涵(Keller,1993,Blackston,1995)。Pokorny(1995)认为,消费者看待品牌资产的关键首先在于建立一个持久的积极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事实上是一个品牌本身或生产品牌的企业的个性体现,消费者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其对品牌或企业的感觉和认识。Keller(1993)和Krishnan(1996)则认为长期顾客忠诚度关键在于让消费者了解品牌,让消费者掌握更多的品牌知识。消费者对品牌知识的了解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Keller(1993)认为品牌知名度又分为品牌认知和品牌回忆,品牌形象又可分为态度的和行为的;如果建立一个好的品牌联想,消费者就可以建立一个积极的品牌态度。品牌能够越多地满足消费者,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就越积极,也就有越多的品牌知识可以进入消费者的脑海。一旦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品牌的知识,品牌管理者就要确定品牌的核心利益——即品牌能够满足消费者哪一方面的核心需要。
艾克(David Aaker)在综合前人的基础上,又提炼出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即认为品牌资产是由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的感知质量、品牌忠诚度以及其它品牌专有资产(如专利、商标、渠道关系等)五部分组成。
此外,国内研究者则多是通过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组成部分来分析其表现的,主要成果有:邴红艳(2002)分析了影响品牌竞争力的因素:产业竞争性因素;企业因素;品牌因素。李光斗(2004)分析了品牌竞争力的8个层次:品牌核心力、品牌市场力、品牌忠诚力、品牌辐射力、品牌创新力、品牌生命力、品牌文化力和品牌领导力。周玫(2005)提出以消费者行为为基础评估品牌竞争力,认为品牌竞争力根源于顾客的购买意向和购买行为;而顾客的购买意向和购买行为依赖于以往企业的营销努力对顾客忠诚心理产生的影响。
服务品牌竞争力
目前对于服务与竞争力相结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服务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有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八要素理论和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四阶段理论。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八要素理论认为,“服务概念可分为四种结构要素,即传递系统、设施设计、地点和能力规划;四个管理要素,即服务接触、质量、能力与需求的管理、信息。这八个要素体现了服务企业的竞争力”。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四阶段理论根据服务企业在服务传递方面的竞争力将服务企业分为四个阶段,即提供一般服务阶段、学徒期、获得出众能力阶段和提供一流服务阶段。
Valarie(1998)通过对服务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研究发现,发现影响服务品牌体现的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服务的有形展示和服务场景。研究人员发现,服务场景的设计可以影响顾客的选择、期望、满意度及其他行为。例如,零售商知道顾客会受气味、装潢、音乐和商店布局的影响;二是服务质量。品牌代表的服务本身的高质量始终是品牌体现的高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必须使服务品牌体现的质量与真实的质量相匹配、相一致;三是价格信号。由于服务的无形性,顾客通常对服务持有不准确或有限的参考价格,而且顾客所感知的服务质量是不可直接量化的,所以购买服务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价格往往是一种重要的服务质量信号。一般而言,价格与服务质量成正相关,价格层次高意味着服务质量高;四是服务人员的表现。由于服务的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顾客在接受服务时大多与服务人员有直接或间接的互动接触。服务人员的表现和形象直接影响到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说服务人员就是服务,他们提供给顾客良好的服务和服务表现,使服务品牌体现质量受益,从而增加服务品牌权益。
参考文献:
1.张振刚,肖田野.论无形服务的有形展示.商业研究,2006(9)
2.周玫.基于顾客忠诚的品牌竞争力评价分析.当代财经,2005(9)
3.佘可发.基于顾客价值优势的品牌竞争力评价分析.商业研究,2006(5)
4.季六祥.我国品牌竞争力的弱势成因及治理.财贸经济,2002(7)
【关键词】 外资并购;研究综述;研究展望
外资并购实际上是基于东道国视角的跨国并购行为,是指外国投资者对东道国国内企业的兼并收购行为。外资并购我国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开始。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加入WTO等国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外资并购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凯雷并购徐工机械等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外资并购事件。2008年出现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最近两年外资并购步伐有所放缓。但是,我国巨大的市场始终对外资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随着未来全球经济的复苏,外资并购在我国又将重新活跃。
由于外资并购在我国出现并发展至今仅仅只有十几年的时间,所以我国学者对外资并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外资并购事件的增多以及国内各界对外资并购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外资并购的研究迅速增加,研究视角趋于广泛。笔者将目前国内有关外资并购的研究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外资并购动因的研究、外资并购后整合过程的研究、外资并购效应的研究和其他角度的研究。
一、外资并购动因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外资并购动因的解释,借鉴了西方企业并购一般理论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同时考虑了中国外资并购的现实情况。
桑百川(2003)认为,外商控股并购国有企业一般出于两种动机,即战略性并购动机和投机性并购动机。战略性购并动机又包括协作动机、惩戒动机和试探性动机。黄海霞(2007)把外资并购方的动因区分为战略性、投机性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战略―投机性和投机―战略性动因。
许崇正(2002)指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将主要集中于两点: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及从增强公司全球竞争力出发,利用中国的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在中国设立全球供应基地。余珊萍、葛慧妍(2003)认为:全球竞争背景是跨国并购的推动因素、中国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巨大的目标市场规模是吸引外资的新奶酪、迅速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是外商投资的新目的。
李建国(2002)将外资并购的动机概括为六个主要方面:一是获取规模经济;二是巩固市场地位;三是获取重要资源;四是获取先进经验技术;五是获取短期收益;六是避税转移资产。
二、外资并购后整合过程的研究
外资并购后的整合过程对外资并购的实际效应或是否成功至关重要。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整合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文化差异问题、并购整合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研究外资并购后的整合问题。
季成(2007)研究了跨国并购的智力资本整合问题。其借鉴经典的跨国公司OLI理论框架,系统地分析了跨国并购的智力资本整合对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跨国并购的智力资本整合对跨国公司的静态价值创造效率和动态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对跨国并购智力资本整合的绩效评价管理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对外资并购整合过程进行综合研究的有邱毅(2006)、顾卫平(2004)和潘爱玲、吴世农(2007)等。邱毅(2006)着重从核心能力转移角度,对跨国并购整合过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建立了一个并购整合过程核心能力转移的模型。顾卫平(2004)建立了一套基于契约和资源的跨国并购管理整合理论框架,将跨国并购视为两国投入要素,通过公司控制权市场实现有效结合的一种模式,相关契约和资源整合的实际效果将会决定跨国并购的实际效果或成功率。潘爱玲、吴世农(2007)从能力管理的角度,对跨国并购整合战略的目标、实现目标的要素组合以及跨国并购整合战略的实施流程进行了探讨。
也有学者研究外资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胡峰、刘海龙和金桩(2003)指出,文化差异是跨国并购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实施文化整合是保证跨国并购成功的关键。潘爱玲(2004)就文化整合与跨国并购的关系、文化整合的流程设计、模式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三、外资并购效应的研究
(一)外资并购对股东财富及企业财务业绩影响的研究
由于外资并购在我国上市公司样本数量少,数据收集困难,外资并购对股东财富及企业财务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并购使目标公司股东短期内获得了累积超额收益。李梅、谭力文(2007)对外资并购和国内并购的财富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外资并购公司股东获得的累积超额收益要大于国内并购公司股东获得的累积超额收益,尤其在并购公告前后的几个短期累积区间内,外资并购的累积超额收益要显著高于国内并购。郑迎飞、陈宏民(2006)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期内,被外资并购的上市公司投资者获得的日平均收益为0.1327%,说明外资并购发生时投资者普遍持有乐观预期;而长期来看,显著为负的累积超额收益表明,并购的长期股市效应不理想。叶楠等(2006)选取了发生在2003年的6个典型外资并购案例,发现其中只有一半的公司在事件期内取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另外三个公司的外资并购消息并没有带来累积超额收益率的明显增加,反而引起了股票收益率的下跌。
多数研究也表明,外资并购后被并购公司的财务业绩得到明显改善。陈继勇等(2005)研究认为,汽车行业的外资并购绩效不仅整体明显优于内资并购,而且这种业绩改善具备明显的持续性。张华、贺春桃(2007)研究认为,外资并购给被并购公司带来了内在活力,使公司整体经营和管理绩效相对于被并购前有较为明显的改善。郑迎飞(2006)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6家被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业绩分析表明,外资并购当年综合业绩低于并购前水平,但随后两年业绩有所提高。但也有研究结论相反。卢文莹等(2004)研究了1995~2003年被外资收购的1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收购并未使目标公司的财务绩效有显著改变。
(二)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影响的研究
郭关夫、冯齐(2008)实证研究了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目标上市公司被外资并购后,短期内企业竞争力有所下降,但不明显,经历一定时期(一年左右)后,竞争力得到相当程度的提高,说明通过吸收外资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期间来考察。冯齐(2008)进一步研究了外资并购对目标公司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包括主并公司与目标企业的行业相关性、外资控股比例、主并公司来自的地区等。
苏艳(2007)从外资并购给国内企业带来资本增量、充分利用目标企业资产存量以及通过伴随着并购活动而来的进出口贸易能提高生产力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外资并购影响目标企业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利用基于DEA方法的Malmqulst指数,分析了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所带来的生产力变化及影响生产力提高的因素;分析得出外资并购带来的制度变迁效应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制度因素中最重要的方面是由控制权调整带来的委托和治理机制的改善以及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李君(2006)从微观角度研究了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企业的品牌、技术溢出效应和公司治理的改善。
(三)外资并购对东道国影响的研究
有些国内学者从宏观角度研究外资并购对我国的影响。
罗志松(2005)提出了外资并购风险论的初步理论框架,从制度风险、产业风险和金融风险三个角度论述了外资并购对东道国的风险,并对外资在华并购的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
何映昆(2003)建立起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跨国并购对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是通过作用于形成和创造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来实现的;从外部技术流入、企业组织和管理、市场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等视角研究跨国并购对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及后果;从实证角度考察了跨国并购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着重说明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是否有利于通过跨国并购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
郑迎飞(2006)将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的若干特征模型化,以跨国公司市场进入的因果为主线,以提高国内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本国政府如何规制外资并购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如下几个关键问题: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策略与政府规制、并购策略与条件识别、跨国并购的“融资和战略投资”双重特性与政府规制、基于市场结构的跨国公司选择,以及外资并购的产业效应和企业微观绩效。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揭示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的产业效应,提出国内可能出现产业效率提高和产业竞争力被压制双重效果的观点。
此外,姚战琪(2003)研究了跨国并购对市场结构变动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楼朝明(2008)研究了中美企业间跨国并购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等等。
四、其他角度的研究
除以上分类综述的外资并购文献外,国内学者对外资并购的研究角度还有很多:有进行综合研究的,如王习农(2004)的《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张寒(2005)的《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以及叶建木(2003)的《跨国并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有研究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如桑百川(2005)的《外资控股并购国有企业问题研究》和李盾(2005)的《外资控股并购国有企业的状况、问题和前景》;有研究外资并购政府规制问题的,如陈清(2008)的《中国外资并购政府规制研究》和杨镭(2003)的《跨国并购与政府规制――兼论中国对外资并购的规制》;有研究外资并购法律问题的,如何培华(2005)的《外资并购法律问题研究》;等等。
综观国内学者对外资并购的研究,可以发现,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研究的视角相当广泛,实证研究的方法也很多样,有事件研究法、经济增加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但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研究局限:
第一,系统研究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很少。国内已完成的博士论文中,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到的专门研究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只有李新平博士(2005)的《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研究》,该论文从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出发,对中国的外资并购交易制度进行研究,并从积极促进上市公司外资并购和对其适度规制两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
第二,没有系统全面地对外资并购的财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目前对短期股东财富效应的研究较多,而对长期股东财富效应的研究很少,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到的只有郑迎飞、陈宏民(2006)研究了外资并购后3年的股市效应。而且,除股东财富效应外,对外资并购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财富效应几乎没有进行实证研究。
第三,实证研究外资并购后被并购公司财务业绩的文献中,对影响因素的研究非常少。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到的文章只有张宝红(2007)的研究,该研究认为跨国公司所处不同的股东地位和不同并购类型都对并购绩效有影响。而且,鲜有文献研究外资并购对被并购公司长期财务业绩(3~5年或更长时间)的影响,这主要是受我国外资并购的实践限制。
第四,缺乏将跨国并购动因与外资并购效应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笔者认为,外资并购效应可以从外资并购的动因是否实现来衡量。
第五,受我国外资并购的实践限制,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样本有限,从而限制了大样本的实证研究。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目前存在的这些研究局限,也正是未来研究需要扩展的领域。随着我国外资并购实践的发展,外资并购的样本会逐渐增多,这些研究局限将被突破。
【参考文献】
[1] 桑百川,郑建明.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与对策[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1).
[2] 潘爱玲,吴世农.基于能力管理的跨国并购整合战略[J].广东社会科学,2007(4).
[3] 郑迎飞.外资并购绩效的全局主成分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6(2).
[4] 余珊萍,葛慧妍.外资并购的动因、趋势与监管[J].中国软科学,2003(11).
【关键词】 猪肉加工企业 综合竞争力 因子分析
目前,对猪肉加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很少,本文从财务指标的角度,构建因子分析模型、设置变量,探析猪肉加工企业的各项财务能力,并由此评价其综合竞争力。
一、理论框架与变量选择
1、理论框架
根据前人对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综述,本文将猪肉加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定义为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它是指猪肉加工企业通过对供应链资源的整合,而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整理实力有所提高,在不断改善服务的同时,所实现的企业市场份额得以扩大、生产成本得到减少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的有效资源,也是企业的竞争优势。猪肉加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其中包括企业的输入与产出效率、企业资源的转化能力、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企业的产品销售能力等等。鉴于一些定性指标难以测定,且为了相关数据收集的方便、准确性,本研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定量的财务指标定性地分析猪肉加工企业的一些基本能力,并进一步对猪肉加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作出衡量。本文选取猪肉加工企业的规模实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五个方面来考察,并结合其综合情况来衡量猪肉加工类企业的竞争力。
(1)规模实力。一般而言,规模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许多企业都热切希望能够继续开设店铺,扩大销售区域。但不是开的门店越多,企业的竞争力就愈大。因为更多的门店在为企业创造更多销售收入的同时,也要求其付出更高的成本。另外,众多的子公司对企业的总部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所以,企业的规模没有和企业的竞争力呈现绝对的正相关关系。合理的企业规模,既不会让企业因失掉销售机会而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又不会让企业因规模过大而导致管理不力,从而影响企业整体效益。因此,企业的规模实力是企业财务实力和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竞争力结果的重要体现。
企业的资产总额是企业资产实力的有效反映,也代表着企业扩大规模的财力是否充裕;销售收入是企业产品或服务市场结果的有效体现,是企业利润的源泉;净利润企业销售收入与其销售成本的差值,是企业的净收入,也是企业资金与资产的源泉。
(2)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是企业利用负债从事生产经营的有效体现。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偿债能力由企业的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综合判定。企业偿债能力是企业资产灵活性和企业经营绩效的有力体现。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为企业的流动比率。企业流动比率表示单位流动负债所需作为偿债保障的流动资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产权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的比值,代表每单位股东权益所借入的债务数额,是常用财务杠杆;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这个指标表示的是单位资产多需要的负债比重,是衡量企业清算中可以保护债权人利益程度的指标。
(3)资产管理能力。按照财务指标的划分,以及各项财务指标的具体释义,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一般是通过几项指标的周转率来测量的,如存货、流动资产以及企业总资产的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指单位存货所需要花费的销售成本,即销售成本与存货的比值。它的大小代表着周转速度的快慢,也可以对存货的流动性及资金占用量的合理性作出反映。存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与业绩的重要依据,是评价企业存货营运效率的有效工具。存货周转率的高低会间接影响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而言,存货周转率越高,代表着企业存货的流动性越强,也就是企业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单位流动资产中销售收入的比重,即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的比值。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重要因素,它通过企业的流动资产来评价企业的资产利用率。总资产周转率是指单位总资产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即销售收入与总资产的比值。它是企业资产整体运营能力的反映。资产周转率越高,表示企业的资产周转越快,与此同时所带来的收入就愈多,企业的营运能力也越强。
(4)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企业的规模实力、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反映了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获取经济利益的水平。基于财务指标的衡量标准,对猪肉加工企业盈利能力的衡量本文选取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三项指标进行考察。
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即为销售净利润率,是指单位销售收入所获得的净利润。销售净利润率越大表示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该指标是对企业整体经营结果的反映。资产利润率为单位总资产所获得的净利润,即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它是衡量企业经济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表示企业用自有资产(实际占有资产与可支配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权益净利率为单位股东权益所获得的净利润,即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值。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业绩与经营业绩,从而反映股东投资的收益情况。另外,该项指标可以用于不同企业间经营情况的比较,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5)发展能力。发展能力是指企业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企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项能力。对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是根据对企业在过去较长时期内的发展情况进行的。企业的发展能力在财务输出上则表现为同期相对增长率,可选择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与上期净利润的比值,也即相对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与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也即相对增长率)以及总资产的增长率(期末总资产与期初总资产的比值,也即相对增长率)三个指标进行分析。
连续两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即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上期),是本期主营业务对上期主营业务的相对变化率;净利润增长率是指本期净利润与上期净利润的比值,是本期净利润相对上期净利润的相对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是指期末总资产与期初总资产的比值,是本期资产相对于上期资产的相对增长率。这几项指标是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实现的收入增加和总资产增长的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与潜力的反映。有关猪肉加工企业的发展能力本研究则选用以上三个指标进行定量的分析。
2、变量选择
财务表现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结果,也是一个企业市场表现的最直接反应,而且企业定量的财务指标在获得和研究上更方便和容易。前人通过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也颇多,如中国企业联合会(1999)构建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为:经济效益与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技术发展、人力资源素质、企业对外开放度以及其社会效益,这之中定量的财务指标就占了72%,而定性指标只占28%。刘世彦、吴林江(2001)选用企业的财务指标,对企业的发展能力、投入产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财务能力以及其偿债能力进行了定量的测量,并以此评价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张金昌(2002)提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是通过其盈利能力反映的,盈利能力是企业所以竞争优势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最终收益情况的反映。所以,他提出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衡量企业的竞争力,他认为利润、资产、销售收入与成本、销售数量与价格等因素共同决定着企业竞争力。
通过上文对猪肉加工类企业综合竞争力以及各项能力的界定,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具体情况,本文对28家上市食品类加工企业(其中8家猪肉类加工企业)2012年年报中部分财务数据进行截取,整理计算得到这些加工企业的销售收入(X1)、资产总额(X2)、净利润(X3)、流动比率(X4)、产权比率(X5)、资产负债率(X6)、存货周转率(X7)、流动资产周转率(X8)、总资产周转率(X9)、销售净利润率(X10)、资产利润率(X11)、权益净利率(X1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3)、净利润增长率(X14)和总资产增长率(X15)15项财务指标。依此衡量猪肉加工企业的规模实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并进一步评价其综合竞争力情况,测量指标如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1、数据来源
有关猪肉加工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数据,由笔者根据深沪两市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中的财务报表截取数据整理所得,其中雨润的年报来自于香港证券交易所,金锣(大众食品)的年报来自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
2、样本描述
本文从我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选取了26家加工企业,其中6家为猪肉加工企业,20家为食品加工企业。另外,从香港证券交易所取得了南京著名猪肉品牌――雨润2012年的年报,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取得了山东金锣2012年的年报。样本介绍如表2所示。
三、结果分析
在上述对样本进行描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猪肉加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
1、共同性检验、取样适当性(KMO)检验与Bartlett球度检验
运行结果显示,Bartlett检验值为501.297,Sig=0.000,KMO值为0.705(见表3)。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的解释,Bartlett的检验值表示可以对相关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偏相关系数与变量间相关系数的相对大小用KMO值表示。KMO值离1越近,表示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0.5以下不宜进行因子分析。本研究KMO的值为0.705,可以接受。
另外,运用默认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公因子进行抽取,从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大多数的抽取共同度都大于70%。这表示抽取出的主成分可以很好的代表原变量,即适合进行分析。
2、因子选取及分析
从因子分析输出结果的总方差分解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前四个因子的特征值比1大,其他因子的特征值均在1之下。且前四个因子成分所解释方差在总方差中的比重也比较大,它们的累计达到了82.628%,这个比例比较高。这个数值表明这四个因子能对所有变量做出很好的概括反应。截取总方差分解表中前四个因子的输出结果,具体如表4所示。
表5是按上表中82.628%的贡献率选取得到四个主因子,旋转后所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后)。
根据表5,可将指标分成四类。第一个因子在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净利润、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上有相对较高的载荷值。依据前文对各指标的划分,旋转结果表示第一个公共因子主要代表着以上公司的规模实力和资产管理能力;第二个因子在权益净利率、资产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上有相对较高的载荷值,这表示第二个公共因子主要体现了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并对这些公司的发展能力有一定的反应;第三个公共因子在产权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上有相对较高的载荷值,说明第三个公共因子主要反映了公司的偿债能力;第四个公共因子在流动比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上有较大的载荷,说明第四个公共因子对公司的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有体现。这四个主因子具体反映的企业的各项能力与表1中对各个指标的划分有所出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3、因子得分
表6是运用回归算法所得到的因子得分系数。
按照表6中的数值,可以写出如下因子得分函数:
F1=0.277X1+0.279X2+0.246X3+0.109X4-0.001X5-
0.045X6+0.133X7+0.137X8+0.092X9+0.002X10+0.040X11+
0.027X12-0.146X13-0.075X14+0.084X15
F2=-0.054X1-0.040X2+0.010X3-0.129X4+0.081X5+
0.120X6-0.120X7-0.007X8+0.029X9+0.227X10+0.244X11+
0.253X12+0.331X13+0.148X14-0.031X15
F3=-0.027X1+0.111X2+0.011X3-0.145X4+0.487X5+
0.434X6-0.143X7-0.068X8-0.097X9+0.117X10+0.085X11+
0.047X12+0.100X13-0.211X14+0.046X15
F4=-0.171X1-0.228X2-0.180X3-0.396X4-0.091X5+
0.083X6+0.190X7+0.173X8+0.232X9-0.219X10-0.107X11-
0.013X12+0.268X13+0.233X14-0.347X15
根据以上所列出的四个因子的得分函数,可以得到本研究中28个样本的各个因子得分及其综合得分。
4、样本因子得分计算和排序
依据因子分析结果对所提取的四个公因子的解释,并结合上述结果中28家企业在四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最终计算得到各企业的综合得分。另外,把四个因子变量在上述分析结果中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得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计量公式,如下:
综合竞争力得分(ZF)=29.47%F1+24.76%F2+15.08%F3+
13.32%F4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28家上市加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名。按照结果排序,提取得到8家猪肉加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名,如表7所示。
结合表7,可以看到各个猪肉加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情况,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根据表7可知,新希望、双汇、唐人神、高金食品、雨润和金锣6家猪肉加工企业在第一个公共因子上得分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6家公司的规模实力较强,资产管理能力也不错;在第二个公共因子上得分相对较高的是双汇、唐人神和高金食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几家公司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好的发展能力;在第三个因子的得分上,高金食品和雨润的得分都在零之上,这反映了这两家公司的偿债能力相对较强;第四个公共因子主要代表了企业的流动比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它们分别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个因子上除了新希望和雨润之外,其他几家企业得分都在零之上。
四、结论
上述对猪肉加工企业运用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8家猪肉加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情况为:排在前三名的依次是新希望、双汇和唐人神。从表7中可以看到,8家上市猪肉加工企业在各公共因子上的得分和综合得分,由此可以大致了解各个企业的优势和不足,及其在已上市的猪肉加工企业中的整体表现。
新希望的综合得分排在第一,但从新希望各因子的具体得分情况可以发现,除因子1得分较高外,其他3个因子的得分均在零之下。因子1是对企业规模实力和资产管理能力的反映,这表明在这8家公司中,新希望的规模实力和资产管理能力最强。虽然其他3个公因子得分均较低,但在公因子1的带动下,新希望的综合得分仍然最高。这也反映了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企业,不一定在各个方面都一定比其他企业突出,可能是某项特别突出的能力使其在所有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双汇和唐人神除公因子3外,其他因子得分都在零之上,这表明这两家企业的规模实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比较强。另外,高金食品在公因子2、3、4上均有较高得分,这表示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都相对较好,说明高金食品也是一个较全面发展的企业,但企业的规模实力和资产管理能力较弱。
雨润在公因子1和3上得分在零之上,公因子2和4得分较低,综合排名第五。各因子得分情况显示,雨润的规模实力、资产管理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强,而较弱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消弱了它的综合竞争力。金锣的公因子2和3得分均在零之下,表示较弱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影响了它的发展。
不同企业各因子得分的差异和综合得分的情况,表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且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希望的得分结果显示,某项突出的特长能力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应注重竞争优势的培养。双汇、唐人神和高金食品的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全面发展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猪肉加工企业应在全面综合发展的同时注重竞争优势的培养,这是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并保持持久发展的不二选择。
(注:基金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71273136)。)
【参考文献】
[1] 李娟、孙世民、韩文成:优质猪肉供应链中养猪场户与屠宰加工企业的合作关系分析[J].农业经济,2009(3).
[2] 张雅燕:安全猪肉供应链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3(2).
[3] 廖奕、付芳华:我国猪肉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J].现代商业,2011(26).
[4] 韩纪琴、王凯:猪肉加工企业质量管理、垂直协作与企业营运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5).
[5] 陈海秋: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学海,2004(1).
[6]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 王海涛、王凯、王勇:猪肉品牌连锁店顾客忠诚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3).
[8] 叶俊焘:猪肉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及绩效研究――来自浙江、江西两省的实证[D].浙江大学,2013.
[9] 张晓文、于武、胡运权: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J].管理评论,2003(1).
[10] Barney,J.B.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gt,1991(17).
[11] C.K.Prahalad,G.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M].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12] Feurer,Chaharbaghi.Defining Competitiveness:A Holis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