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6 16:14: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物医药的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科技园区;张江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3-0099-04
生物医药产业是张江高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的科技产业,是上海市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张江生物医药产业以“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的建设为契机,经过十多年的迅速发展,现已集聚了328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对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从2001~2005年,张江生物医药产业以28.8%的年均增长率高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短短十年内,3平方公里的张江药谷内已集聚了32家研发中心、42家大型医药生产企业和120余家中小型创新科技企业,园区内的生物医药企业累计已达到210家。2005年突破40亿元,达到44多亿元,生物医药产值占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30%,生物医药是张江继电子信息产业之后最有活力的产业。探讨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对于提升上海自主创新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生物医药产业是指将现代生物技术与新药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各种疾病的诊断、防治和治疗相结合的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和开发过程较长,包括从基础研发、实验室的试验、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获取新药证书到正式生产等主要阶段(见图1)。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典型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行业进入壁垒高,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高收益、垄断性等基本特征。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指处于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相关辅机构为支撑,在拥有同一产业文化的地域范围内高度集聚,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垂直和水平联系,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相关机构所构成的地域产业综合体。其中,制药企业是产业集群最终产品的生产者,科研机构和生物技术企业是为药品生产所需的中间产品的供应者,公共平台等相关服务机构是为成品商、供应商提供服务的金融、保险、运输、教育、培训、行业协会等机构,政府管理部门是为集群内企业服务的本地政府部门、技术监测与监督机构等。
从空间形态和内外联系两个方面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具有如下特征:
①高度集聚性。从空间形态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表现为大量企业以及相关人才、资本等要素的集聚(Cooke,2001; Feldman,2003)。Coenen等学者提出用生物技术企业的数量、生命科学家的数量、每年用于研发投入的风险资本、大型制药企业每年用于生物技术研发的资金等指标来衡量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育程度(Coenen,2004)。
②网络互动性。互动性则是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强化的前提。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进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产业能级的提升。与IT等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生物医药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垂直维度上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十分活跃,信息、技术、人才、资本交流十分频繁(Martha Prevezer, 2001; Zucker/Darby/Brewer,1994)。同时,从生产的角度来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严重依赖产业链建设。化工企业、中间体企业、原料药企业和制剂企业、包装及辅料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配套是维系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强劲竞争力的前提。研究机构、企业、相关服务机构空间临近对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此外,非正式交流网络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这种网络并不是契约式的,而是建立在非正式的人际信任、自愿的结网行为。这种水平的、非等级化的合作更容易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促进非编码化知识的传播,使得知识和技术在集群成员之间流动,激发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曾刚/文,2004;王辑慈,2001)。
③资源共享性。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巨大的特点,而区域专业人才、市场、资金、技术、信息、设备等要素条件的共建共享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和风险。孵化器、信息、培训、研究开发、融资担保、政府行政审批等便捷化服务对中小规模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评价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有资金、政策等外部条件的支撑。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上较好,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大、服务功能完善,但资本市场的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弊端,影响了集群的发展。
2.1 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
生物医药产业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使得企业的严重依赖于外部投资。张江的生物医药企业建立时间不长,自有资金实力有限,对风险资本需求大。目前张江生物医药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不多,主要通过政府资助、企业自筹和投资机构来融资。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对张江生物医药企业的资助额度逐年增加。2005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87家在孵的生物医药企业中,有16家得到中央和浦东政府的资助。2006年59项新药开发项目获得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共计1 477.9万元的资助。政府无偿资助促进了企业发展,受到企业好评。但单一政府资助并不能满足生物医药研发项目对巨额资金长久发展的需求。
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复旦张江医药公司等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得到政府设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张江高科)的支持,但民间风险投资极少,2005年上海生命科学风险投资仅为10万元(摩立特咨询报告,2005),加上产权交易和生物技术价值评估等体系缺失、创业板资本市场尚未设立,风险投资体系尚待建立。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公司资金来源渠道非常狭窄,股东资金、商业贷款、个人借款、国外借贷是企业主要资金来源。根据国外经验,一项生物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前、中、后期的资金需求比例为1∶10∶100(王琳等,2005)。而浦东政府投资集中于基础研究,而对于中、后期研发的风险投资不足,导致张江许多研发成果无法顺利进入临床阶段,阻碍了产业化的进程。
2.2 优惠激励政策多,但知识产权保护不够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享有很多优惠激励政策。1996年8月2日,由科技部、卫生部、中科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设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市政设施、资金信贷、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配套措施逐步完善,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产业项目和科研开发项目得以优先进入张江,教育、科研、医疗等优势资源也进一步向张江集聚,新药快速审批、行业协会建设、对外交流等方面优势明显。
新药研发周期长、耗费大、存活率低,只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才能形成“创新――保护――促进――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浦东政府在鼓励和支持企业自身创造知识产权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在制定完整法律法规来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方面着力不够。在实地调研中,许多企业抱怨张江知识产权服务少,导致他们难以有效地开展研发创新。
3.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机理
3.1 科研机构密集,但知识溢出效应不明显
临近研发中心是生物医药企业获取智力资源和技术来源的重要途径。研究机构密切合作,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与国外许多地区不同,张江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并不是围绕大学和科研机构自发产生的,而是在一片田野上通过政府引进知识机构等方式而着力培育起来的。现已形成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为核心、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基础、以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等30家研究中心和美国礼来、罗氏制药、安利、霍尼韦尔、诺华、和记黄埔、罗门哈斯、日本荣研等10余个跨国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以及210家中小型科技企业所组成的研发创新体系,它不仅涵盖了新化合物、新功能基因、新作用靶点的发现,还包括了从新药筛选到安全评价、临床研究、工艺研究、中试放大整个新药创新的全过程。此外,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医学院(含药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药工业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学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也成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为张江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智力场”,但它们与生物医药企业之间并不具有“天然”的联系。张江跨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弱,张江本地企业在国际合作中仍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拥有核心技术的跨国企业更多地与母公司联系,而并不与张江园区内的企业进行技术交流。虽然跨国公司的入驻会带来相应的资金和本技术人才,但技术壁垒使得张江本地企业难以进入跨国公司的技术领地。从我们的实地调查中发现,由于彼此间不信任、交流障碍和文化冲突、研发成果与产业化脱节等原因,许多企业仍然处于与本地的高校、科研机构相“隔离”的状态,合作网络尚未形成,园区的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氛围还尚未形成。
3.2 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机制有待优化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仅是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和催化剂,而且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张江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发展,现已拥有行业协会、法律和财务咨询机构以及临床服务等服务机构,孵化器的功能逐步完善。在扶持园区中小创新企业,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平台已为艾滋病、肿瘤、内分泌等领域14个项目的药品注册和申报提供了专业技术服务。法玛勤医药科技公司作为政府服务功能的延续平台,为创业企业提供实验场所(孵化单元)、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服务(公共实验室)和新药申报、临床研究服务(CRO)等一系列技术服务以及工商注册、税务、法律、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商务拓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中介服务。但以政府为主体的运营模式和管理体制存在着后续建设乏力,资源整合、功能优化不到位的情况,产出效益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张江生物医药孵化器为创业企业提供孵化场地、技术支持、孵化资金、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并着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张江用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孵化基地的建设面积达 16万平方米、设有45个生物及化学孵化单元,引进项目单位已超过120家。平台的公共实验室与超过20家园区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服务关系,已有技术测试项目超过500个。
张江生物医药科研设备共享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设备共享网络等张江生物医药技术支撑平台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更为优越的软环境。但是,由于不同主体的职能和目标不同,在投资方式、资源建设、资源供给、质量监督、共享协调与评估、后台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机制都不同,导致技术服务平台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的功能空放、仪器设备闲置,急需对管理体制进行优化(见表1)。
4. 小结
随着项目的大量引进、企业的高度集聚,使得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药谷”的品牌效应迅速提升,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六个模块组成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产业集群已初现端倪。
从企业所处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价值链的几个环节来看,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研发功能是最突出的,集群内有37.3%的企业以研发为主、27.6%的企业以提供咨询等服务为主、19.9%的企业以物流销售为主、15.2%的企业以制药为主(摩立特咨询报告,2005)。从新药研发的若干环节来看,从早期的靶点发现等基础环节,到中晚期的临床阶段,介入的企业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集群内的企业更多的是从事前期的研发环节,尤其是有一部分企业承接跨国企业的研发外包业务,而介入到后期环节的企业不多。
张江的产业化能力不强,下游工程技术的发展落后于上游生物技术的发展,在下游工程设备、材料和新生产工艺研制开发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中上游生物技术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3~5年,而下游工程技术至少落后了15年以上。造成张江生物医药的产业化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产学研合作不足、上游和下游工程科技人员比例不合理、研发项目的市场前景不足等方面。据实地调查,张江上游研究成果转化成为生物技术产品的比例还不到0.5%。2006年本地开发的一类新药中只有一个在上海金桥实现了产业化,其余的技术成果都流入外地产业化。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的垂直联系、水平联系较弱,与发达国家的制药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及生物技术企业的频繁合作相比,张江生物医药的产学研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拥有技术的一方――大学、科研机构及生物技术企业与拥有资金的一方――制药企业未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而往往出现科研成果转让到外地实现产业化,而本地的企业却在集群外寻找合作伙伴的现象,这种现象造成了本地资源的浪费和集群内的网络关系松散,影响了创新资源整合的效率。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大规模引进高校、研究机构、知名跨国药企而逐渐形成的,集群的外推力很强,但内动力不足,基础研发实力较强,但持续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的能力不足。为了加快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迫切需要在引进风险资本、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整合公共研发资源、强化企业之间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网络联系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40371033)部分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资环学院.张江高科技园区实地调研报告(上海 2006年)。
参考文献:
[1] Cooke P. Biotechnology Clusters in the U.K.: Lessons from Localisation in 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Science[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1,(17).
[2] Feldman M, J Francis. Fortune Favours the Prepared Region: The Case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Capitol Region Biotechnology Cluster[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3,(11).
[3] Coenen L, J Moodysson, T Bjorn. Nodes, netwoks and proximities: On the knowledge dynamics of the Medicon Valley Biotech Cluster[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4, 12(7) .
[4] Prevezer M. Ingredients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U.S. Biotechnology Industry[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1, (17).
[5] Zucker L, M Darby, M Brewer.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Birth of U.S. Biotechnology Enterprise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1994:4653.
[6] 曾刚,肖勤. 上海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究[J]. 中国产业集群,2006,(5).
[7] 王辑慈.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 王琳,肖勤,曾刚. 上海浦东新区电子信息与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合作网络比较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5).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园珍奥核酸生物谷 共生思想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共生思想是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建筑理论,该理论涵盖了历史与未来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等多个领域,主张对被现代建筑所抛弃的双重含义和多重含义的性质进行重新评价,并发展继新陈代谢时期形成的中间领域理论,是对世界建筑趋于多元化潮流趋势及对技术的永恒性和普遍性信仰的修正并将城市、建筑与生命原理结合起来,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该思想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如表1),(1)已成为当代建筑计师及规划师新的参考理论。
时间 理论框架 理论实践
20世纪60年代 新陈代谢、开放结构概念 以面向未来的高技术建筑来表现“成长”和“代谢”
20世纪70年代 中间领域和模糊理论 开创了城市和建筑中的“灰空间”
20世纪80年代 共生思想 开始对“共生”的概念进行补充、完善和发展
表1“共生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 ―笔者自绘
大连市金州新区于2010年7月正式组建大连先进装备制造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31平方公里,以“五园一区”的规划模式进行产业布局(如图2),着力打造以珍奥核酸生物谷园区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等项目,力求形成符合园区特点的、独具园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大连珍奥核酸生物谷(以下简称为“生物谷”) 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基地。以“产业园”的开发模式,作为促进环境、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载体。
2.生物谷规划设计思考:
2.1场地诉求:生物谷位于大连金州新区,规划范围为丹大高速公路以东、金七路以西的三角地带,临拓展8、9号城市干道,北侧临广阔的农田绿地(如图1),总用地面积38万平方米,分为A. 图B两区,A 区30万平方米、B区8万平方米。地形为缓坡丘陵,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地貌。场地要求合理解决场地排水及土方量的竖向设计,北侧未开发农田土地的利用与保护,注重园区与城市相交界面的对话表达。 2.2功能诉求:分析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的各项资源制约因素,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将产业特色与园区的生产、游憩、生态和图(1)生物谷微观区位
服务功能有机结合,既要合理的划分各产业功能区,又要避免功能区的纯化所带来的空间单调性,在功能的“集”与“散”中取得平衡,生物谷用地由生产用地、辅助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生活区用地及绿化组成,对应功能区即生产区、物流区、办公区、生活区及绿化景观。功能要求综合考虑生物谷产业链条顺承与场地规划的优化关系,兼顾生物谷功能区与市政网络的关系。
2.3空间诉求:生物谷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生物产业基地,产业链条涵盖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五大生物工程技术,兼作为全国工业旅游的示范园区,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达20万人次。园区空间形态因产业特点而种类多样,性格特点力求整体空间的共生性、产业功能空间的承接性、共享空间的易达性及趣味性。
2.4生态诉求:生物谷基地位于大连市东偏北方向,呈缓坡地貌,周围植被良好,北侧临未开发农田,有较好的自然景观,南侧濒临缸窑河干流,南北发育汇水支,冲沟发育良好。生态要求对场地原有生态系统做合理保护的同时,结合基地气候特点及场地功能布局,探究绿色节能设计的可实施性,促进生态平衡。
3.生物谷规划设计对策
3.1基于“原场地(历史)与新规划(未来)”的共生,明确技术需求,合理选址布局
黑川纪章在“共生思想”里强调:“功能的纯化、广阔的空地、绿化、阳光和新鲜空气被当做现代化的口号为人们所接受,进而成为世界共同的现代化城市目标,但是在现今生命原理的时代,这种合理的功能分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 (1)避免功能的不合理分离,生物谷由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物流区组成。生产区是园区的核心区,占地面积较大;办公区是园区与城市交流的平台,是园区的形象窗口,将其置于园区 主体轴线的最高处,突出其宏伟的气势;物流区是为生产服务的后勤区域,根据生产需求分布在生产区周围;生活区包括疗养院及健康管理中心,位于场地的北侧区域,濒临城市道路和农田,具有便易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场地南部为集中的景观绿地带,以延展的水面为主体,附设公共交流与游走空间。几大功能区相互依附共同组成了生物谷的总体功能布局。
3.2基于“局部与整体”的共生,突出产业特色,促进功能完善
3.2.1功能布局
黑川纪章在“共生思想”里强调:“功能的纯化、广阔的空地、绿化、阳光和新鲜空气被当做现代化的口号为人们所接受,进而成为世界共同的现代化城市目标。” (1)避免功能的不合理分离,生物谷由办公区、生产区 、生活区、物流区组成。生产区是园区的核心区,占地面积较大;办公区是园区与城市交流的平台,是园区的形象窗口,将其置于园区 主体轴线的最高处,突出其宏伟的气势;物流区是为生产服务的后勤区域,根据生产需求分布在生产区周围;生活区包括疗养院及健康管理中心,位于场地的北侧区域,濒临城市道路和农田,具有便易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
3.2.2交通规划
结合产业链条及城市的市政系统,交通分为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两部分,并以“人车分流”的方式组织。内部交通主要指产业内部的物质传递、副产品的交换交通需求,以及废弃物的运输;对外交通主要指产业与外部产业联系的交通需求,包括办公区的人员流动、展览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对外商业部分。“内”“外”动流线的分区合理布局,使不同功能区达到“动态均布”的布局模式。 场地内道路分为两个等级,主干道路宽为12米,呈南北向,次干道宽为7米,沿各厂房、建筑群周围布置成环形路,与三个出入口协同满足功能的需要。厂区道路的布置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检修、消防及环境卫生的要求划分功能分区,并与区内主要建筑物轴线垂直或斜交设置,呈环形布置。办公区的交通系统为人车分流模式,车行系统在建筑结合机动车道布置,步行系统通过广场、步行道、连廊组成有机体。集中停车规划为两个区域,北部办公区设地下停车空间,满足日常内部职工与外来客流的停车需要;北部生产区规划大型机动车停车场,满足生产运输的要求 。
3.2.3景观设计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景观格局主要以生物制药生产功能特色为出发点,采取“双轴四区一带”的布局模式。通过线性的带式景观,突出强调景观轴在生物谷空间的统领作用,在“线性”景观的基础上嵌入“点式”景观,在景观的肌理上,采取“软景”与“硬景”结合的策略。着力打造 面积充足的开放性景观空间,通过沿街水面的设计,形成厂区内灵动的水面景观,并向东西逐渐延伸,以点带线、以轴带面,与原有自然生态资源共同构筑完整的绿化网络,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
3.3基于“人与技术”的共生,塑造生态产业链的属性空间
生物谷的空间布局实质是生物医药产业的空间物化,(2)根据功能的布局,生物谷打造的性格空间主要有生产区的产 业链条物化空间及可供游人参观的通透的线性流动空间、办公区域及沿主体景观轴延续的开敞性共享空间、南侧水面的 园 区向城市渗透的过渡空间。在城市干道金七路的城市空间界面上 ,布置科技馆、健康中心、接待中心三组不同性格建筑,作为广场过渡的表达。图(2)生物谷总平面图
3.4基于“人与自然”的共生,促进生态园区持续发展
基于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将生态设计引入园区规划,环境因素成为设计的关键点,它要求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均考虑环境因素,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2)。生物谷基于大连地区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季风明显、风力较大的气候特点,在设计初期,根据场地的高差分布,合理的布局园区功能空间,使土方量达到最少,从而减少对原始地貌的破坏,在产业运营期间,生物谷产业内部形成生态可视的可持续设计策略,坚持产业链条的运营主线,通过原材料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及废弃物的合理“变质”,促使“生物链”的自然合理流动。通过软景、硬景与生态设计的结合,践行生态产业园的生态效应。结合大连地区气候特点,附设雨水收集装置,与中心水域景观结合,形成良好的水循环利用。生物谷内的道路照明系统均附设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与电能的转换来提供照明。
4.结语与展望
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规划带有极大的综合性,不只是简单的土地利用规划,还要涉及到生物医药技术、景观、生态、旅游宣传等多方面,因此要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及跨学科的实践。使得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能更好的发挥其带动医药产业腾飞的作用,以建立更完善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格局。珍奥核酸生物谷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产物,本着尊重自然原貌、发挥自然优势、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着重考虑人为因素与场地的关系。对园区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妥善解决内外交通流线的互干扰问题,结合景观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本次设计仅是对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方法的初探,在某些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究及调整。
参考文献:
(1)[日]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覃力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13
时隔一年,我们再次见到了金城医药(300233.SZ)董事长赵叶青,这次见面的地点不是会场,也不是金城医药的山东本部,而是金城医药新成立的北京“根据地”。
“我们在这里建北京管理中心,成为医药产业的研发、投资和管理总部,这表明了我们的决心。”赵叶青对《英才》记者表示。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投入?未来,金城医药会变成什么样子?赵叶青到底有什么决心?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对话。 产业多元化
看过去年报道的读者一定还记得这样两个时间节点:2009年金城医药开始进军生物制药领域,2012年生物医药公司就已经开始为金城医药带来盈利。
金城医药最初的主营业务是头孢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进军生物医药就是金城医药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可以说,金城医药多元化是自身优势的延展。从单一制药企业向多元健康产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金城医药的业绩并没有出现大幅波动,最近几年的业绩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状态之中。
为什么金城医药可以做到转型不乱,多元化且有业绩?赵叶青认为:这得益于我们坚持“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管理”,以及据此推动组织结构的持续完善。金城医药采取了事业部制的方式,对于原有的医药中间体业务由专业的平台管理,而进入的生物制药领域则有另外平台管理,相对独立的事业部管理机制,使得金城医药发展更多新业务时可以并行不悖,齐头并进。
当然,转型肯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2016上半年,金城医药的业绩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对于这种情况赵叶青解释说:“业绩下滑并不是金城医药产品市场出现问题,而是生物制药下游客户出现偶发性问题,造成短暂的需求影响,不过这也提醒我们需要注意客户集中度的问题。另外一个原因是公司新设立的各子公司均处于设立初期,资金需求扩大,费用增加。”
同时赵叶青也表示,这些都是短期因素,公司处于战略投入期,长期看对公司经营不会产生影响。
金城医药通过最近几年不断收购及自身发展形成了以中间体为基础,生物制药、妇科用药、保健品为条线的多层次发展局面。公司2014年收购上海金城,控股广东金城金素,之后收购北京朗依(证监会审批中),2015年成立北京金城海创,构建创新药投资研发平台,搭建公司研发总部,积极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进创新品种。2016年成立北京金拓为生物科技公司,推进生物医药的研发合作步伐。
这些都是围绕各个产业链构建大健康产业集团的必要步骤,很容易让人理解。但是2016年3月公司公告投资设立石墨烯公司的消息一度让投资者费解,不明就里的人甚至认为金城医药不务正业乱搞概念。
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
2016年3月31日,金城医药公告子公司汇海医药以自有资金1200万元与自然人郭爱华(出资800万元)共同出资设立山东金城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金城方面持股60%,该公司成立后将致力于石墨烯相关产品和应用研究与开发工作。
就是这样一条消息让投资者误解了。而赵叶青解释说:“我们并不是炒作概念,而是做了一个和我们有相关性的战略投资。”赵叶青说的相关性不是简单的产业相关性,公司优势产业医药中间体属于化工产业,从技术工艺来说与石墨烯的研发生产有相通之处,从这个角度说,涉足石墨烯新材料领域也是金城医药关联多元化的一部分。
赵叶青认为随着石墨烯产品的广泛应用,其终端产品将会在医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赵叶青笑言:“我们这绝不是搞概念,是在为未来拓展发展空间,而且股价也确实没有出现大幅上涨。” 资本布局
金城医药最近几年不断通过并购、投资的方式开疆扩土,经过最初的懵懂,金城医药在并购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不少经验。
赵叶青总结认为:金城医药的并购主要集中于妇科免疫调节制剂、抗生素、肝病药物这三个方向上。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将这三个方向做大做强。
到具体标的上,赵叶青则表示,标的要有一定的规模,特别是在品牌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技术。一个标的资产,盈利能力可以是次要的,甚至可以容忍其亏损,但其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能够与金城医药形成互补和协同。
除了单纯的利用上市公司这个平台,金城医药还积极参与产业基金的建立。2016年7月25日,金城医药公告:山东金城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5000万元,与达孜东方高圣秋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出资方签署《合伙协议》,拟共同发起设立上海仟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虽然金城医药只是仟德的LP,但是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也对金城医药益处多多。
“本次投资设立合伙企业,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能够借助专业投资管理机构的投资经验和专业能力,投资国内外优秀生物医药企业、互联网医疗企业,拓展投资渠道,获取投资收益。同时,公司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质企业和具备较好成长性的企业,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更多的项目资源。”赵叶青认为。
金城医药最近几年的发展受到了市场及机构的认可,其中东兴证券的研究报告就指出:公司是头孢中间体龙头老大,目前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抗生素制药生产企业,价格优势和品牌优势使公司在抗生素医药中间体上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关键词:生物产业 产业集聚 发展模式 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060-03
一、生物产业的发展概述
生物产业是生物技术产业融合效应的具体体现,包括从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流通直至服务的一系列行业,涵盖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和生物环境等多个领域。生物产业作为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高技术、高投入、周期长、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生物产业集聚密集度要求高,包括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往往需要实体产业园承载。
近年来,国际上生命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其增长速度25%~30%,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数的8-10倍,成为继信息产业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又一重要推动力。随着体细胞克隆、干细胞、基因治疗等新技术不断突破,新兴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2009年,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达到1300多亿美元,占整个医药市场比重达到15%。目前,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术药物超过2200种,80%进入临床试验。预计未来5年,生物药品市场进一步扩大,占全球药品市场比重超过25%。与此同时,创新化学药物和以核技术为基础的大型诊断医疗装备也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一些重大的健康医疗难题,推动了生物产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与发展。
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得到各国政府、科技界和企业界的重视,被各国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重点,予以大力扶持加快形成产业集聚。生物产业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新的重要的增长极。
二、全球生物产业发展历程
Davis和Meyer于2000年时代周刊上提出了生物经济概念。生物经济始于1953年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标志,为孕育阶段,到2001年人类基因组破译完成,标志着孕育阶段的终结,在2001年后的20多年是生物产业的成长阶段,预计到2025年生物产业将进入成熟阶段。世界生物产业目前处于孕育阶段与快速成长阶段的过渡期。具有生物经济时代特征的是最初的4大产业——制药、健康医疗、农业及食品,并且与环境、能源、信息和化工等领域融合,甚至渗透到原来与生物无关的各个领域,从而引起一场产业革命,世界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
全球生物产业市场仍以欧美为主,日本紧追在后;但未来十年欧洲及日本将比美国具有较高的成长率。在全球生物产业结构方面,仍以医药为主;就未来十年的成长率来看,农业领域将具较高的发展,这是由于各国将根据自有的特色发展生物产业,如欧洲发展农业、日本发展食品产业。
三、全球生物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其成功经验
(一)新加坡模式
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就开始致力于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90年代初,经济发展局成立生物技术投资风险基金,开始关注生物医药业并向其投资。到2000年,新加坡决定将生物医药业作为战略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政府宣布将逐渐从高度依赖的电子制造业向生物医药转移,制定了把新加坡建成国际生物医药制造与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远景目标,决定将外汇储备的5%至10%用于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目前新加坡已经从众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亚洲国家中脱颖而出,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新加坡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具体推动新加坡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模式可以用“两局、两园、两公司”来概括。
所谓“两局”是指具体负责生物产业推进的两个政府部门,即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为推动生物产业的发展,上述两个政府部门进行了大幅度的重组、优化、协调,把生物产业从源头到上、中、下游的推进发展工作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具体表现是,科技研究局主席直接负责生物产业,同时兼任经济发展局的联合主席;经济发展局下属的生物产业管理机构接受其领导,工作对其负责。在这样的两局架构下,新加坡出台了多项推动生物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与优惠措施。这些具体措施涉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科研经费管理与科研成果转化推广,风险投资与创新企业孵育,国际顶级生物医药巨头的引进、合作与合资等方方面面。所谓“两园”是指生物医药管理机构、研究机构、风险投资公司、生产企业相对集中的两个区域。其一是大士生物医药园,其二就是启奥生物园。所谓“两公司”是指生物医药管理机构在推进生物产业发展时所依托的两个主要公司。其一是裕廊集团,其二是风险投资公司Bio One资本有限责任公司。
总体而言,新加坡采取的是“研发模式”来实现产业集聚。其成功在于:多为生物医药公司,以研发为主且规模普遍较小;科研机构集中,高端人才优势明显;产业园区规划完善;孵化体系健全;产业资本雄厚。
(二)日本模式
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充分认识到生物技术在未来经济中所具有的战略作用和自身在生物产业化方面所存在的差距,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奋起急追,这些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计划引导。1988年,日本提出以信息、生物技术等产业为主导的口号。日本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投入明显增加,1997年,各省厅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投入达2508亿日元,大大高于高技术项目平均投入。二是政府对生物产业高度重视。1999年1月,日本签署了《开创生物产业的基本方针》,该文件提出和确立了把日本“生物产业立国”战略作为日本新的国家目标。为此,日本政府成立了以小泉首相为首的“生物技术战略委员会”,并于2002年颁布了长达200多页的《生物技术战略大纲》。三是强大的财政支持。日本政府从2002年开始逐步加强了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投入。重点放在加快生物基础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以及产业化步伐等方面。目前,日本的生物研发经费在科技预算中约占13%。四是研究机构和高校的改革。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于本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给日本的国立高校和研究机构更多的竞争压力,使它们向自治、具有独立管理权限机构的方向转变。五是促进产官学合作。推出了产学合作的产业研发促进计划、风险企业实验室计划和面向未来的研究计划。六是金融市场改革。经过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推动,日本的风险投资市场方兴未艾,从2000年到2001年,生物风险企业的投资猛增到540多亿日元。生物风险公司也从1995年的60家左右上升到2002年底的334家。
总体而言,日本采取的是政府主推模式来推动产业集聚,其成功在于: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推动生物产业发展的措施;经济基础雄厚,电子等产业基础好,向生物产业延伸能力强;科研机构集中,高端人才优势明显;风险投资和产业资本雄厚。
(三)美国圣地亚哥模式
早在1912年,圣地亚哥成立了第一个生命科学研究机构。随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机构也相继迅速发展壮大,迅速提升了圣地亚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吸引了大量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因此,在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成立前,圣地亚哥地区已经建立了大量的专业研究机构,并且储备了大量世界一流的专业人才,为后来生物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和人才基础。2007年Milken Institute的评估报告中指出,从研发能力、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基金投入额、在技术增长最快的“500强企业”所占比例以及生物技术企业的规模和成长速度等方面综合考虑,圣地亚哥在全美生物技术集群地中名列第一。
圣地亚哥生物技术集群不仅是本地企业和机构自发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有政府的推动作用。因此,圣地亚哥生物技术集群不能简单地归为自发型或者政策驱动型,而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民间自发力量是圣地亚哥生物技术创新集群发展的动力,一些历史文化因素和科研基础诱发了创新集群的产生和发展。这些自发因素包括了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大批的专业人才聚集、风险投资介入。
美国联邦和加州、圣地亚哥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资本支持有力地推进了圣地亚哥生物产业的发展,主要的政策和措施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研发投入。圣地亚哥吸引了大量的公共研发资本,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等,为基础研究提供了资本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圣地亚哥生物技术集群的科研水平,从基础研究环节入手为整个生物技术集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税收优惠政策。除了直接增加研发投资外,联邦和地方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高技术产品投资税、高技术公司的公司税、财产税、工商税等。三是制定相关法律,形成了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体系,为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技术扩散等提供了法律支持与保证,有利于生物技术集群中的各方参与者,尤其是生物技术公司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源和法律保证。四是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以UCSD CONNECT为代表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各方参与者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便于各参与者之间相互联系、沟通与合作,促进集群内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体而言,圣地亚哥采取的是自发型及政策驱动型叠加的综合模式来推动产业集聚,其优势在于:大多为生物医药公司,且规模较大;集合研发、生产、销售及CRO等各种业务类型的公司;大量的人才资源——既有科学家,又有企业家;产业园基础建设完善;大量的风险投资做后盾;拥有多个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研究机构,可获得大生物产业500强企业大量的研发资本投入,同时向这些大生物产业500强企业提供大量的高端研发人才。
(四)美国北卡罗莱纳模式
北卡罗莱纳州的生物产业以“研究三角园”为核心,覆盖大部分北卡地区。“研究三角园”被北卡罗莱纳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三所高校包围,于1959年开始建设,由于选址合理,政府扶持得宜,周边教育科技资源丰富,研究三角园区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商家,园区产值目前雄踞全美科技园区第二位,仅次于加州硅谷。
北卡罗莱纳的生物产业集群得益于其庞大完善的健康产业社区教育系统。北卡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设立北卡生物技术中心,先后投资近两亿美元用于当地生物产业的硬性和软性的基础建设。其投资设立的北卡社区学院系统通过“生物网络”等项目培训大量生物技术的专业人才:包括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加工处理、车间管理和生产支持等领域。这些人才的存在通过以下三方面直接促进了北卡地区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涌现了大量的生物技术的CRO公司,目前北卡地区拥有美国数量最多的服务外包公司。二是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医疗设备、化学试剂、医药前体、保健品产业集群。三是承接波士顿等地区的生产型生物技术企业或企业的生产部门。这些产业的快速建立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研究三角园”的生物科技产业化和创新,最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物产业生态系统。
总体而言,北卡罗莱纳采取的是职业教育模式来推动产业集聚,其优势在于:以CRO、医疗设备、医药中间体及保健品公司主;培育大量的专业人才,满足当地集中的生物医药企业需求;产业园区规划完善,有较大吸引力;承接波士顿地区溢出企业;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较多的风险投资。
四、对加快我国生物产业集聚的策略建议
(一)加强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建设
在生物技术领域,吸引企业进入本地区产业集群的最重要因素是一个实力强大的研究开发基地,如美国生物技术集群都是在优秀的研究中心周围形成的。为此,有必要把我国本地生物技术领域强大的科研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并且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创新平台和研究开发机构,改善科技基础支撑条件,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要素。
(二)注重引进和建设生物产业服务机构
引进和建立服务于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中介机构,具体承担项目跟踪管理、新药申报、市场调研、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服务等工作,提供配套专业化服务。一是依托高校和研究院所和中介机构,逐步完善和健全整个体系,为科研单位的生物医药创新活动提供服务,并通过服务体系强化产学研合作。二是建立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中心。与国际社会合作,完善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国际间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协作与联合,制定统一的国际规则,把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作为执行生物产业政策的有效工具。三是建立先进的技术产业化中心。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生物企业合办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与企业的联合,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增强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并且对技术服务中心及整个体系的运作方式和经营机制进行创新的探索,寻求使该服务体系发挥最大功效和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途径。
(三)培育有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培育有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可考虑两种途径,一是把握生命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发现不断涌现的机遇,围绕一种或一组关键技术,沿着技术创新和扩散的路径来培育产业集群,即形成以特定技术为中心的集群,例如基因技术企业集群;二是结合现有的优势产业进行相应的延伸,比如IT、电子产业就可以向医学领域延伸,形成电子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四)做好基于产业集群的招商引资
政府应系统评估本地区的生物技术发展环境和战略,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应从培育产业集群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注重所引进项目的质量和发展潜力,不宜过分注重产值和规模,或以短期利益为导向过多发展“短平快”的项目。二是吸引跨国公司和培育本土中小生物医药企业的关系。在引进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工厂和研究机构的同时,要积极培育本地中小企业,鼓励生物科技人员创业,并加强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研究机构的联系,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引进、消化和创新。三是招商引资外生比较优势与内生竞争优势的关系。在现有园区开发模式特点和已享受的优惠政策基础上,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完善专业技术支撑与产业服务体系为主,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培育园区自生长和自增强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军祥,李瑞国.日本生物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8)
2.殷实.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带给我们的反思[J].河北农业科学,2010(1)
3.苏月,刘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与对策[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11)
4.韩春清,王志章.全球生物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商界,2008(8)
5.郑海涛,林珊莉,吴翠玲.产业集群导向的生物医药招商引资策略.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4)
关键词:网络组织;产业集群;张江高科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03-02
0 前言
医药产业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世界各地呈现集群式发展。产业集群之所以称为集群,而非简单空间上的集聚,本质在于集群内部的企业有着紧密的网络联系。产业集群内各种联系的密度、质量和类型是解释集群内企业从集群中获得经济利益的关键。上海张江高科技园于1992年挂牌,1999年上海市政府实施“聚焦张江”战略至今,园区医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医药产业集群,目前在全国科技园区发展中保持了领先的水平。本文将从网络组织角度考察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医药产业集群。
1 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经济学分析
威廉姆森(1975)提出了最接近网络概念的中间组织,认为它是比市场有效、比企业灵活的协调方式,其后续研究更进一步认为,介于企业和市场中间混合型规制结构大量存在,而且是相对稳定的。威廉姆森认为,从企业的外部市场交易行为到企业内部的等级控制体系,是一个连续渐变的组织结构演化谱线,谱线的一端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另一端是完全受权威控制的企业内部管理等级结构,企业制度化的交易行为必定处于这个从市场到等级的渐变的谱线上的某一点,在该点上该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与内部管理控制成本之间达到平衡,所有这些处于市场与等级之间的组织形态。威廉姆森统称为网络。
威廉姆森的网络概念局限在企业间的贸易关系上,格兰诺维特(Granovettor,1985)引入根植性(embeddedness)概念来描述那些交易行为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认为经济行为是根植于网络与制度之中的。通过企业在本地的扎根和结网所形成的地方集聚,可以使企业构筑起交流和合作的系统,从而增强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竞争力。
企业的经营行为既受到威廉姆森分析的基于生产贸易关系的联系,又受到格兰诺维特分析的非贸易社会关系影响。企业在空间地理上的集聚,不仅仅意味着产业相关性、制度与组织的协调,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接近,使经济本地化与社会化联系交织在一起。企业集群的网络组织是一种增值网,网络中的大企业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但是灵活性不足;规模小的企业可以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但是缺少规模经济。企业集群网络将大企业的优势和小企业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平衡。
企业的集群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这种准市场网络组织,一方面提高了在一个区域内众多企业之间的组织化程度,克服了纯市场形式时高昂的外部交易成本,同时也克服了纯企业科层制时的内部组织成本,网络组织中的成员企业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协作竞争,优势互补,提高了集群的竞争力。下表给出了企业、市场、企业间网络组织的一系列比较,说明了企业网络组织性质和特点。
表1 企业、市场、企业间网络组织的比较
市场企业间网络组织(产业集群)企业
配置资源方式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和科层组织混合调节科层组织调节
调节参考点价值契约和隐合同权威
调节力量来源供求谈判、博弈计划
主要的相对成本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组织成本内部组织成本
交易成本比较大适中小
组织成本对比小适中大
稳定性对比小较强强
业务关联性无较强强
合作性差强最强
竞争性强较强弱
2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医药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分析
2.1 产业集群网络组成
根据角度的不同,我们将产业集群的网络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即网络中的企业网络、资源网络和创新网络。企业网络是核心和基础,资源网路连接集群内各主体交流的纽带,创新网络是集群保持长久竞争力的唯一源泉。三个子网络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内部网络的认识,它们的存在是相互包含、互为基础的,是不可分割的主体。
2.2 上海张江生物高科技园企业网络分析
园区内的医药企业大致可分为五个领域:医药研发外包、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中药、化学药。其中,医药研发企业提供包括化合物筛选、药理、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等方面的外包服务。生物制药企业主要经营范围在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医疗器械企业在心血管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两个领域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和规模优势。中药企业多为现代中药创新和生产企业,在中药提取和创新中药研发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化学药企业多把研究中心放在园区内,生产基地在周边省份。
相比国内其他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不同的是,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产业链主要是体现在生物医药创新链上。以31家国家、市级应用性药物研发机构为核心,形成了“疾病和药物作用机制-先导化合物-候选药物-临床试验-新药审批”的新药创新链。
在疾病和药物作用机制-先导化合物方面,主要有睿智化学、开拓者化学、桑迪亚、美迪西等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候选药物、临床前试验阶段,主要中医药大学、新药安全评价中心等研究机构,以及查士睿华、美迪西等企业。在临床试验阶段,主要有精鼎医药、维欧医药科技、科文斯、药源药物化学等企业。在新药上市后监测方面,主要有睿星基因等公司。园区内的一些CRO企业在发展迅速、技术含量高,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图1 张江高科技园区医药产业链
资料来源:上海张江高科技园网站。
2.3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资源网络分析
张江高科技园的优势资源可归为三个: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优越的融资环境以及海内外人才的吸纳。
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张江高科于1992年挂牌,1996年8月2日,由科技部、卫生部、中科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设在张江高科技园区。1999年8月26日,上海市委、市政府针对高新园区过于分散,各种资源零落,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决定采用“聚焦”张江的方式,整合资源,集聚力量,发挥优势,集成突破,加速发展。数据统计,在“聚焦”的两年内,张江各项经济指标超过开园8年的总和。
优越的融资环境。园区融资环境的优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扶持和引导资金。从2001年到2007年,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从9250万元已上升至50200万元,扩容5倍多,其中70%投在张江;2006年底,浦东新区在全国推出首个由地方政府设立的政策性扶持资金――浦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2007年,首期投资规模为10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张江世纪创投基金”正式启动。二是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张江集团、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住房置业担保等共同设立的张江企业易贷通,仅仅1年,授信或放贷额9850万元。作为上海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之一,十方股东共同投资1亿元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2008年底开业以来已支持71家中小企业。三是上海是我国的金融中心,为张江的融资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经济总量的比重不到30%。在政府强势主导的浦东开发带动下,证券、期货、产权、黄金等重要资本市场集聚上海。时至今日,其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达50%。
海内外人才的吸纳。从1992年挂牌以来,园区从业人员已经突破12万,超过半数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两院院士22名,博士3414名,硕士19093名,海外留学人员6000多人。园区大力引进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积极建设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4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创新网络分析
医药企业创新网络的主要特点是技术驱动,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合作交流比较频繁,这和电子信息产业不同,后者与客户的创新合作交流十分紧密。张江医药企业创新网络有以下特征:
母公司(跨国公司)是企业重要创新信息来源。外资企业是园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的纷纷投资入驻是带动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医药企业相比,张江的医药企业比较积极参与到全球医药产业网络中,利用各种方式与著名的跨国公司如与美国施贵宝、强生、德国西门子等建立联系,在与跨国公司结网过程中,利用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形成海内外联动的产业体系。研发和产品生产仍以海外国家和地区为主,而本地的医药企业主要在全球产业链中对其中某个产品进行修饰等辅助作用。在这样的产业链结构下,母公司的创新信息就十分重要,企业主要从母公司那里获得创新信息,与母公司保持着较强的联系。
产学研创新合作网络已有良好开始,合作网络逐步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入园区,园区也与芬兰Teknia园区、欧洲药谷、美国圣地亚哥地区等建立了广泛联系,中药创新中心和美国合作建立了药物信息库,加强了中药、基因、生命科学方面的交流,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目前,张江高科技园汇集了以中医药大学和中科院药物所为代表的药物研究机构,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等数10家单位共同组建的,是高校、研究机构、政府资助、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的结晶。罗氏与这些机构合作进行精神分裂相关疾病药物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也采取和国内研究机构、企业共同研发的方式,构建产学研合作的网络。
3 张江高科技园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网络存在的问题分析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实现取决于产业集群内企业网络和资源网络的具体性质,以及这些为学习和创新而组织的网络形式。尽管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国际上高科技产业集群相比,如硅谷的知识型企业集群,还有一定的差距。自上而下方式创立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存在以下问题:
3.1 企业网络中,分工协作处于不平等地位
跨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弱,本地企业在国际合作中仍处于不平等地位。拥有核心技术的跨国企业更多地与母公司的入驻会带来相应的资金和技术、人才,但技术壁垒使得本地企业难以进入跨国公司的技术领地。从我们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中发现,由于彼此间不信任、交流障碍和文化冲突、研发成果与产业脱节等原因,仍有许多园区内的企业,和园区内其他的企业脱节,游离园区产业链之外,仅享受政府一些补政策,所有的商业往来皆在园区之外。
3.2 资源网络中,投融资体系尚未健全
园区内医药企业建立时间不长,自有资金实力有限,对风险资本需求大。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不多,主要通过政府资助、企业自筹和投资机构来融资。虽然,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对张江医药企业的资助额度逐年增加,政府无偿资助促进了企业发展,受到企业好评。但单一企业资助并不能满足医药研发项目对巨额资金长久发展的需求。民间风险投资极少,加上产权交易和生物技术价值评估等体系缺失,风险投资体系尚待建立,很多公司资金来源渠道非常窄,股东资金、商业贷款、个人借贷、国外借贷是企业主要资金来源。浦东政府投资集中于基础研究,对中、后期研发的风险投资不足,导致张江许多研发成果无法顺利进入产业化阶段。
3.3 创新网络中,产学研结合还不紧密
张江科研机构密集,但知识溢出效应不明显。临近研发中心是医药企业获取智力资源和技术来源的重要途径。研究机构密切合作,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园区内已形成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为核心、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基础,以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等30家研究中心和美国礼来、罗氏制药、安利、诺华、和记黄埔等10余个跨国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的研发创新网络。但这些科研机构并没有和企业形成“天然的”联系。许多企业仍然处于与本地的高校、科研机构相“隔离”的状态,合作网络尚未形成,园区的产学研联合开发的体制尚未完善。
4 结语
和国外自发形成的医药产业集群不同,张江高科技园医药产业集群是自上而下的。在国外,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中,科学家们拿着研究成果与风险资本家合作创办企业,“知识外溢”效应十分明显。研究成果快速转化成生产力,迅速推向市场,实现市场价值。张江高科是政府通过投入资金以及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高科技医药企业入驻,形成产业的集聚。张江这种形成模式使得园区内的企业网络、资源网络和创新网络体系较松散,集群外部经济性不明显。可喜的是,张江高科这些年来着力建设园区各种网络的建立。如张江生物医药科研设备共享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设备共享网络等,这些平台和共享网络促进了园区内企业的交流,促进了园区内网络的加强和加固。
参考文献
[1]玛丽亚,樊鸿伟.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究,开发研究[J].2008,(3):99-102.
[2]吴晓隽,高汝熹,杨舟.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1).
[3]肖勤.上海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孔铭:生物医药中屡出牛股,从炒作的角度来说是题材想象空间巨大,既有国家政策支持,又有无限的产业发展前景,资金关注度自然高。值得留意的是,周四生产抗癌药的江苏吴中(600200)和华神集团(000790)双双涨停,上周文中提及的舒泰神(300204)也再创历史新高,预示该板块炒作的热情有可能复制传媒板块,下周初,重庆啤酒复牌,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同时,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即,生物医药疫苗行业或成为持续亮点。
《动态》:上周你提到的大地传媒(000719)周五首日上市果真是连番两番的走势,后市这股还能不能介入?
孔铭:出版传媒板块有国家扶持文化产业政策相助,未来市场空间还是值得肯定的。大地传媒(000719)的大股东中原传媒此次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包括9家出版社、1家印刷集团和1家物资集团100%的股权,1家纸业公司76%股权,1印务公司88.24%股权。但因土地证未办理完毕和地市新华书店的管理体制等原因,中原传媒利润率颇高的新华书店等资产,未装进上市公司。中原传媒承诺,在2年之内,将集团资产整体装入上市公司。因此,后续还有炒作的机会。
《动态》:本周有那些公司引起你的关注?
孔铭:水晶光电(002273)和漳泽电力(000767)本周的公告都值得留意。12月29日媒体报道“穿透式视频眼镜的光学及微型投影模组部件项目”已进入前期生产准备阶段,不日就将投产。消息还透露,至明年产量将达到每月数十万套,每套价格可达数百元。周三晚(12月30日) 公司澄清:公司与控股子公司晶景光电目前正在和国外一家公司国外公司一起合作开发穿透式视频眼镜核心投影部件项目,国外公司提供视频眼镜核心投影部件的研发设计方案及负责市场推广,公司负责该产品具体的研发和生产组织。目前该项目正处于研发阶段,预计半年左右可以完成该产品的研发。穿透式视频眼镜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应用于穿透式视频眼镜的投影技术克服了微型投影与生俱来的所有缺陷。该眼镜可以实现通过连接WIFI的可视眼镜观看YoTube、土豆视频、导航、阅读E-Mail或者浏览手机短信、查看股票实时行情等功能。业内认为此种新产品一旦成熟化量产将如同iPhone一样带来微型投影行业的颠覆性革命。
生物制药是指运用新技术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提取“可用之物”,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和传统医药相比,生物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疑难、遗传、突发群体性疾病方面,其检测手段、治疗效果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试想,倘若有公司研究成功癌症、艾滋病、遗传病等疑难杂症的疫苗或者治疗方法,那这个公司的股价可以飙到多高?生物制药是一个极具爆发力的行业,难怪比尔・盖茨预言:下一个首富可能是从事生物技术的投资者。
新材料
从我们穿的衣服、用的餐具、乘坐的交通工具、栖居的住宅到工作的场所,可能都正使用着新型材料;从大飞机、高铁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工程,到三网融合、物联网、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需要一系列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新材料,是发展新兴产业当之无愧的奠基石。新型环保材料包括环境净化材料、能源净化材料、环境替代材料和生物降解材料。由于节能环保是国家重点治理和投入的领域,因此新型环保材料也受到市场关注。
新能源
上世纪末,互联网是全球最激动人心的商业亮点,但转眼间成为虚幻的泡沫;房地产紧随其后崛起,却又步其后尘,“10年黄金”后步入冬天。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崛起,“减排”、“节能”等声音始终萦绕其间,传统汽油车的使用,面临成本与环保的诘难。人们最终发现,汽车行业的前途,关键在于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最有现实“钱景”的新兴产业。
新消费
在最近一年多的中国股市,“消费”是最有号召力的概念。因为谁都明白,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0年后,在投资、出口与消费这三驾马车中,过度依赖投资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已经难以为继,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拉动接近饱和,内需消费则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意义。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任务就是“从消费结构入手,强劲拉动内需”。未来几年,文化娱乐、旅游以及医疗保健这“新三大件”的消费将迅速增加,尤其是伴随这三大产业衍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将成为中国新消费时代最有“钱景”的投资领域。
新网络
如果你到比尔・盖茨家,会在进门的时候得到一个别针,这个别针将告诉屋内的计算机控制中心:你对于房间温度的反应,电视节目和电影的爱好。一旦房间内的电视和音乐被选定后,它们会不离身地为你服务,就算你是在水池中,也会从池底“冒”出如影随形的音乐。不用羡慕,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和三网融合的推进,在新网络时代,你家也能够这样“摩登”。
新节能环保
“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投资预计将达3.1万亿元,2020年环保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结构转型和提倡绿色GDP的时代,环保行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三废”处理,“新节能环保”逐渐形成一个更为宽泛的新兴产业。污水处理、固废处理、脱硫脱硝除尘、节能减排及智能电网这5大投资主题,蕴含着众多投资机会。
新农业
在A股上市公司中,除重庆啤酒,还有华丽家族、天坛生物、广州药业等公司涉足治疗性乙肝疫苗。此外,抗癌、抗艾滋病等也是市场热衷炒作的概念。
在上述三大领域中,《投资者报》梳理出32只对此有所涉及的概念股。其实,他们大多数的项目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未来还存在着不确定性;而有的虽已有相关产品,但公司股价已被赋予过高的市盈率,同样风险不小。
半数公司处于“概念”阶段
在32只涉药个股中,今年以来(截至12月12日,下同)跑赢沪深300指数的有17只,如果将时间延长至2009年以来,那么跑赢沪深300指数的个股有24只,其中18只股价已翻番。
然而,在市场热炒的背后,有不少公司仍停留在“概念”阶段。
在32只概念股中,有近半数公司的新药仍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并未在市场上销售。如涨势最凶猛的江苏吴中,其国家一类生物抗癌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在今年3月获准进入Ш期临床试验,但预计需要至少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以纺织为第一主业的海欣股份也是如此。该公司同样具备抗癌概念,前期走势也不俗。但实际上,根据年初的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合作研发的直肠肿瘤治疗性疫苗仍在申请Ш期临床批文,即使获得批文也需试验三年以上。
张江高科则更让人疑惑。该公司被市场看做抗艾概念股,原因是其通过上海张江迪赛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间接控股的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拥有抗艾新药证书。但张江高科2003年的公告,公司已将张江迪赛诺的股权全部转让。而恒瑞医药、太极集团、海正药业等虽已有抗肿瘤类产品,但重要的创新药仍处于生产前阶段。
八只个股市盈率超100倍
有些公司虽已有相关药品上市,但新上市的药物需要一定的市场培育期,即使已有稳定收入,但市场给予了过高的市盈率,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不管是何种情况,目前上述32只个股中的市盈率(TTM市盈率,即滚动市盈率,下同)普遍较高。除东北制药、太极集团以及普洛股份这三只个股的市盈率缺乏比较意义外,其余个股的市盈率多在30倍以上,其中八只个股市盈率超过100倍。与行业整体市盈率相比,有24只个股的市盈率高于行业水平,其中15只高出50%以上。
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市盈率最高的是四环生物,达到790倍,而其所处的生物制品行业市盈率仅34倍。
除四环生物外,张江高科、华北制药、海欣股份、华神集团、美罗药业、江苏吴中、丰原药业、兰生股份、天方药业九只个股的市盈率也比行业水平高出100%以上,其中华北制药、海欣股份、江苏吴中、丰原药业的抗癌新药均处于研发试验中。天方药业生产抗艾药物齐多夫定,但却不是唯一的生产企业。而华神集团的新药利卡汀仍处于推广期,公司市盈率却已达264倍。
六家非药公司涉药
与重庆啤酒相似的是,一些公司的主业并不是医药生物类,但也沾上了“药”概念。
以进出口贸易为主业的兰生股份便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持有中信国健15.18%的股权,兰生股份成为抗癌概念股。由于中信国健是单克隆抗体领域的领军企业,兰生股份2009年以来涨幅达194%,市盈率为49倍,远高于贸易行业整体水平。
该公司虽未有基金进驻,但在前十大股东中可看到不少机构,其中华润深国投的信托产品便占了四席。唯一与重庆啤酒不同的是,兰生股份的抗癌概念有产品支撑,多少有点真材实料。但需要注意的是,兰生股份对中信国健的持股比例并不高,主营收入中仍是外贸占绝大比重。
江苏吴中也与之类似。这家公司虽归属生物制品行业,也有部分医药业务,但在主营收入中的占比仅两成左右。前面提到,该公司的新药仍未完成,但市盈率已经很高,前期涨幅也十分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