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6 16:14: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校劳动实践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实践教育内容、实践教育方法和实践教育管理三方面分析了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的特点与经验,旨在为推动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实践教育内容应具连续性;实践教育方法应具多元性;实践教育管理应具整体性。
【关键词】 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经验;启示
日本是世界上开办高等社会福祉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自1957年日本福祉大学首创社会福祉专门教育起,至今已有643所高校开设了社会福祉类专业,学生规模达10万人左右。[1]
日本高校社会福祉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不仅在办学模式和专业门类上具有独特的多样化和广泛化特征,而且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也渗透着强烈的实践教育理念,该理念伴随日本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已日渐成熟,并在实践中成为一种制度。探究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模式、过程及其经验,对推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的经验
1、实践教育内容充实
构建充实的实践教育内容是确保实践教育质量的关键。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由参观、演习、实习和课题研究四大阶段构成,具有典型的“累积式教育”特点。
(1)福祉设施参观。为了培养学生对福祉专业的热爱与专注,使其真切体验到所学专业为其带来的“责任”与“自豪”,各校为福祉专业一年级新生普遍开设有福祉机构参观访问、福祉志愿者体验和福祉学术论坛等三项实践教育。其中,福祉机构参观访问是指由教师带队,参观由中央、地方、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及个人举办的福利院、康复中心、托老所、老年学校、老年之家等;福祉志愿者体验是指由老师或学长带队,参加由NPO等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举办的儿童、老年人贴心交流、老年人介护服务、残疾人社会融入支援等社会福利型志愿者活动;福祉学术论坛是指让学生参加、聆听由学校或学部举办的含福祉主题演讲、福祉发展磋商、福祉实习汇报及福祉机构宣传等议题在内的福祉交流研究活动。
(2)福祉业务演习。是福祉援助技术现场实习的先修课程,也是各校为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实践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并掌握福祉服务的流程及方法。内容有:让学生在校内视听觉教室通过观看录像了解福祉需求者的心声与困境;在综合实习室进行福祉服务现场模拟演练;邀请校外福祉机构从业人员作实习专题讲座,并对部分特殊业务给予演习指导。
(3)福祉援助实习。福祉援助实习是为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也是大学四年里任务最重、时间最长、要求最严的实践教育h节。它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实践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双向选择前往各大福祉机构,为福祉利用者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继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确立自我同一性。福祉援助实习要求完成于真实场景中,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因过度紧张或操作欠缺熟练而给福祉利用者造成伤害,福祉机构要求每位学生的每项实习工作必须在学校带教教师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双重指导下完成。
(4)福祉课题研究。专为四年级学生开设,以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目的。实施步骤分为三步:第一步,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和技能,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在指导教师给出的研究课题中进行选题;第二步,在文献研读基础上,确定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并在小组讨论会上进行汇报,接受指导教师指导;第三步,独自进行课题调研,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实践教育方法科学
教育方法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教学法手段,是教学中旨在实现课程目标和教授一定教学内容,师生所必须共同遵循的原则性步骤。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通过累积式教学实现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连续性和积累性;通过协同式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探究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科研能力和个性创造力的发挥。
(1)累积式实践教育。技能是在连续不断的积累中发展、完善和高级化的。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通过四年连续教学,不仅让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社会福祉服务技能,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福祉服务技能的累积效应――福祉服务技能发展的系统化和福祉服务技能提升的加速化。以老年福祉援助为例,分层累积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把不同阶段学到的援助信息搜集、援助目标确立、援助计划制定、援助措施实施以及援助效果评估等知识联系起来加以整合,形成整体化、系统化的操作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技术习得过程中逐步实现量变现象质变现象技术革新的目标。
(2)协同式实践教育。为了整合优势资源为实践教育目的服务,达到1+1>2的效果,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强调多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要求既要有高校教师,又要有政府福祉部门和社区福祉机构的一线工作人员(福祉援助技术人员);在教学计划制定方面,要求激发集体智慧,共同商定实践教育流程、实践教育场所、实践教育目标和实践教育时间;在教学任务分派方面,要求严格按照教师研究专长进行专题教学,课程单元涉及社会福祉行政、社区福祉传输、高龄者福祉、残疾人福祉、儿童福祉等多个方面。
(3)探究式实践教育。探究式实践教育是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的又一亮点。它以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为目的。教学过程包括:①提出问题。首先,各实践小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难度适中的探究问题(课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如,“维持高龄者生活质量之思考”、“高龄者社区护理机制研究”、“儿童福利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残疾人福利服务体系研究”等等;②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独自调查验证,做到“感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知、知中行”;[2]③交流共研。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会,碰撞思想火花,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④研究总结。对本次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提交。
3、实践教育管理严格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通过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三步曲,成功有效地落实了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育人的目标。
(1)事前管理。指在计划实施之前,为了保证将来的实际成果能达到计划的要求,尽量减少偏差的管理。包括“实习前教育”和“实习前联络”两个环节。“实习前教育”,要求各学部围绕实习流程、实习目的、实习意义、实习计划以及实习编组(按照不同职业志向分编实习小组)等开展实习培训讲座3次(6课时);“实习前联络”,要求学生在专业实习开始前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员主动联络,提交实习计划书并接受事前指导。如,实习职种理解、福祉援助对象评估、福祉援助计划编写等。
(2)事中管理。指学校和实习单位对计划执行过程(23天,180小时)进行现场检查并及时纠正各种偏差的管理。事中管理要求学生必须详细记载每天的实习内容、实习问题和实习纠正;要求教师必须与实习单位教员每周及时碰面,了解实习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必要时应开展一对一实时改进。
(3)事后管理。指实习结束返回学校后,对学生撰写、提交实习报告、实习职种介绍、实习体验总结等书面材料,以及学部进行结果评价而进行的管理。其中,“实习体验总结”要求有实习(课题)名称、实习内容、实习成果、实习感想、后续研究课题以及对低年级同学的忠告等内容,完成后由学校统一印刷装订,一份留给学生本人,另一份送交实习单位留存;“实习职种介绍”要求有实习单位名称、负责人、联系方法以及该单位的福祉援助方针、福祉援助特色、福祉岗位介绍等对下一届学生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实习结果评价”,要求学部对学生实习前教育、实习中教育和实习后教育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实习指导配合(分前后两个阶段)、实习联络、实习计划、实习日志、实习单位评价表、自我评价表、实习报告、实习体验总结、实习职种介绍等10项内容,每项各占10分,共计100分。学生实践教育成绩分为四档,从高到低依次为优秀(80分以上)、良好(7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不合格(60分以下或单项成绩众有6分以下的)[3]。
二、对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教育部于1998年增设的专业。该专业由于设立较晚,因此目前无论在实践教育方法方面,还是在实践教育内容及管理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分析、把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借鉴日本先进经验,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教育改革已刻不容缓。
1、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1)实践教育内容含混。首先,从各校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中可以看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几乎每门方向课程都安排有实践(或实验、实训)学时(3~8学时不等),但是这些课时是如何实施的,应涉及哪些内容,应采取何种形式,应做怎样的次序排列等均无具体要求;其次,再从毕业实习来看,内容上也普遍过于笼统,仅要求与所学专业有关即可,至于学生去何地区、何单位、做了何种技能的实习等学校基本不过问,只根据实习报告内容核定成绩。
(2)实践教育方法刻板。实践教育方法是深化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尽管各高校已普遍关注专业实践教育,并且部分学校也对实践教育方法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这些改革仅局限于部分改革,因此并未彻底摆脱“模仿秀”实践教育模式,加之设施陈旧、形式单调,学生对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的兴趣及动手能力也无较大提高。
(3)实践教育管理薄弱。目前,从各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管理来看,不外乎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管制型管理(少数高校)。要求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管理部门厘定的标准、程序、要求等展开教学,严禁任何改动;另一种是放任型管理(多数学校)。不仅实践教育内容、时间安排随意,而且也缺乏具体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考评体系。另外,在实践教育经费投入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面也少有作为。
2、启示与建议
(1)实践教育内容应具连续性。实践教育应是渐进的、有序的、上升的,而不是突变的、无序的、迭落的。借鉴日本高校社会福祉专业连续实践教育的经验,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是应制定四年实践教育计划,改革单靠短暂毕业实习培养职业技能的现状;二是应构建“三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的具体要求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实践教育内容,将实践教育目标和任务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不同年级的实践教育环节中。
(2)实践教育方法应具多元性。实践教育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不同的实践教育方法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将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目前基本上都是采用接受式教学方法,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要求,而且也忽视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沟通,使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机械的应用者。[4]因此,改革现行实践教育方法已是当务之急。借鉴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一经验,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方法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教育内容,从“直接感知教学法”“语言传递教学法”“启发暗示教学法”“引导探究教学法”逐渐过渡。
(3)实践教育管理应具整体性。实践教育管理应是以实践教育的全过程为对象,遵守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对实践教育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确保教育目标实现的活动。[5]分析日本高校社会福祉实践教育的三阶段管理,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管理今后应重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完善:①计划管理。包括总体计划与具体执行计划。总体计划是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总体设计和安排,由于各个学校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出,故不再赘述。执行计划是为落实总体计划中的每项具体任务而做出的计划,应包括实践教育地点、目标、内容、方式、流程、时间、要求等,目前各学校基本没有。[6]②过程管理。首先,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实践教育内容分别编制教师用和学生用实践教育记录簿,以便及时了解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应建立由教师、实践单位、学生三方参c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不同实践教育项目进行相互评价、相互打分来及时掌握实践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③反馈管理。为了提升实践教育质量,最后还需要对过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定期汇总,发现偏差及其这种问题的原因,拟定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发展或继续出现。
【注 释】
[1] 日本社会福祉教育学校B盟.http://jassw.jp/.
[2] (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63-165.
[3] (日)栗山隆.社会福祉g教育に演する一考察.http:///.
[4] 孙爱晶等.卓越背景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3(6)80.
[5] 孙群英.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15.
[6] 公丕国.“PEER”模式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1(9)58-59.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习;安全;风险;措施
中图分类号:TU6,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2-0107-03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新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原来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培养模式的需求,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1]。土木工程项目一般投资比较大、涉及范围和部门广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这对专业教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2]。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改革提出了“生产实习3周+暑假8周+毕业实习4周”实习模式,从2011年至今连续4年进行新实践模式探索[3-5],发现深入开展实践改革最大的阻碍在于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大,学校、企业、学生的责权利不清晰,没有切实的政策、法律作为保障,使得三方均无法全身心投入实习过程中。我校针对实习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探索采取安全预防教育、购买实习保险、制定动态监控模式等措施进行改善,实习安全得到一定保障。但根本保障在于政府出台相关学生实习的政策,才得以解除企业、高校、学生的后顾之忧。
1实习学生安全隐患分析
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学生主要分布在道路、桥梁、隧道与房建等方向的施工、设计、监理等工作,从事材料试验检测、测量放样、现场施工技术指导、CAD绘图、概预算编制、工程量计量、资料整理等专业工作,80%以上学生均参与到施工环节的实习中。施工环节受自然条件、施工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大,是人生安全问题较为凸出的环节,隐含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1.1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在校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具有特殊性,是教育关系与劳动关系的交叉,造成实习学生法律属性不明确。我国现行《劳动法》对劳动者资格认定主要包涵三个方面[6-7]:1)满足法律规定的劳动年龄条件(年满16周岁);2)作为劳动者应具有的劳动能力;3)建立了劳动关系。要同时满足这3条才受到《劳动法》保护。实习学生主要不满足第三条。因为学生实习主要是积累实践经验,企业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机会,不可能与正式职工一样签订劳务合同,提供同等保障,虽然有些单位会给实习学生提供一些劳动补助,但非正式工资,所以实习学生不是劳动者,与实习单位无法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的保护。
1.2学生安全意识不足
学生作为实习身份进入企业单位进行实习,很难完全按照正式员工要求,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纪律、工作责任感等不够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足,易导致安全事故产生。
1.3学校安全管理执行困难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习分散性大,具有实习岗位分散、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地点分散等特点,学校无法统一管理,需要提供一对一的安全管理,实习时间越长,学校学生安全管理的挑战越大。
1.4企业安全管理差异性大
企业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企业,且有国有、私有企业之分,不同类型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与执行力度不一样,有些企业自我安全意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这些单位实习安全隐患也会比较大。
2实习安全保障措施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不低于15周,为了确保实习学生的实习安全,学校特制定了实习安全保障体系,见图1。
3实习安全保障措施特点
图1所示的专业综合实习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分为3块: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实习过程安全动态监控、实习保险保障等。主要从预防、过程控制、应急处理、保险保障等四个方面进行安全风险防范。该实习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3.1高度重视,全员参与
切实对学生实习联系阶段至结束阶段全过程进行安全意识与风险防范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生实习的安全问题让学生、学生家长、指导教师、指导工程师、企业、高校等涉及的相关人员及管理单位全员参与,并签订安全责任书,让学生主动意识到实习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全员参与编织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网络,及时动态监控学生实习安全状况。
3.2切实保障,责权利明确
我校为确保实习单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共同考虑,为每位学生在实习期间购买高额人生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确保学生实习期间大小安全问题均能得到足够的经济保障,降低各方的安全风险。学生实习期间,学生监护人、指导教师、学生本人、实习单位、高校各方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确保学生实习正常进行。总体上,学生实习属于学校教育范畴,高校相应承担的风险和成本比较高,若让实习单位承担风险偏高,高校实习工作的安全将存在困难。
4结语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教育需要国家、学生、家长、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专业综合实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我校制定的实习安全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实习人生安全,让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效果得以提高,但要深入开展实习改革,没有国家制度的根本保障,高校将承担过高的实习风险,实习改革工作将止步不前,企业、高校、学生将都将无法放开脚步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志军,孙建伟.提高土木工程生产实习质量措施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1):112-114.
[2]孙文彬.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40-43.
[3]聂忆华,钟新谷,王齐仁,等.土木工程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捆绑模式改革[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11(上):14-15.
[4]YihuaNIE,QirenWANG,XinguZHONG,LifangLIU.ThePracticeStudyonCognitionPracticeEfficientModelinCivilEngineeringProfession[R].The3rdTeachingSeminarsonHigherEduc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Courses(HESEC),Harbin,2013(12):1065-1068.
[5]聂忆华,钟新谷.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模式实施情况调查与效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40):74-75.
[6]王雪丽,闫志刚.引入保险机制,确保实习安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114-1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构成的一项综合性教育工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高校与家庭、社会共建和交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使高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形成合力,这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10-0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项工作是由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个要素构成的系统,要以学校为主导,借助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建高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必要性
1.1 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基础
1.1.1 学校教育的特点和优势。高校教育的规范作用在于它总是反映社会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用社会准则去规范年轻一代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都态度严肃,旗帜鲜明。代表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观念。没有学校德育一元规范的作用,就不可能消除多元思想文化的局面,也不可能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道德、思想、政治一元的观念。
1.1.2 家庭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家庭教育表现为亲切感人,及时具体与持久面广。这主要是由于家庭的血缘继承性和社会细胞的小空间、小结构等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血缘,它可在亲切感人的情境气氛中进行。尤其是血缘的传宗接代,可使家教长时间,乃至跨时代地延续。由于小空间与小结构,家教又在思想、技术、生活、待人、游乐等方面随时、随地、随事、随人具体实施。
1.1.3 社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社会教育的优势体现了空间广阔、形式多样、人际广涉与贴近实际的特点。其既可在家乡小社会接受教育,又可在全国乃至更广阔天地实施;既不受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的限制,又不受区域、行业、事件的约束;特别是它的“实践性”,更是学校,家庭所不备不及的。
1.2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功能的劣势和不足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迫切需要
1.2.1 学校教育的劣势。从学校教育看,其劣势一是视野有限,易脱离社会实际(因其主要是在有限制的时间、空间、内容、形式内进行);二是由于过分强调统一性与集体性,导致了针对性差,不利于个别教育,使活动与效益淡化了具体性。
1.2.2 家庭教育的劣势。家庭教育的劣势有三点:其一是因家长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质的差别和家庭经济状况、成员结构之不同,给家教的有效性造成了较大麻烦,这是近几年家教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其二是家教方法的相对简单化、单一化,直接影响了家教效果。尤其在广大单亲家庭与农村留守青少年家庭,此问题更加突出;其三是家教目标的不集中与时、空的有限性,也是其劣势的一个显著特点。 3、社会教育的劣势。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且消极影响的腐蚀力、诱惑力极大,则成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对那些认识水平低、明辨是非能力差的学生的管理,无疑会成为一个教育的难题。同时,教育责任不落实,教育的部门多,名目多,形式多,使社会教育沦落为表面上多方在管,事实上无人负责的社会弃儿。
1.3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的相互联系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关键
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延伸,它们是一个紧密联系、各自独立的有机系统。从目前现状看,家庭与社会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保证。若其一偏废,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必会出现危机,所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的系统,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
2.1 加强高校与家庭共建交流机制
2.1.1 高校和家庭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各个方面教育。一是要不断加强爱心教育。进行爱心教育,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爱心。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升华。引导学生爱家庭,爱父母,爱自己的家乡,爱祖国爱人民。二是要不断加强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修养、有道德的反映,许多国家把文明礼貌看作是国民教育的头等大事。所以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三是要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中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
2.1.2 高校要不断加强与家庭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家庭与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协调一致。高校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进程。如致家长一封信,把学生每月的综合素质考评成绩发给家长,把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在校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不足反馈给家长;平时通过电话或网络保持联系,互通信息,与家庭共同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让家长了解高校教育、管理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2.2 加强高校与社会共建交流机制
2.2.1 要逐步建立高校与社区的共建交流。要注重发挥社区教育的传统优势,努力加强社区德育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一是要健全组织机构,形成教育网络。可与社会上有影响力的领导和高校的相关领导和大学生社团共同组建社区教育组织机构,负责研究、布置社区教育活动;聘请热情高、素质高的校外辅导员;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和家长委员会,和校外辅导员队伍一起形成社区教育网络,促使社区教育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建立社区活动基地。根据本地特征,开发建立社区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要建立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并组织大学生进行劳动实践。三是把一些重大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社区的支持来运作,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社会,锻炼能力,有力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2.2 要逐步建立高校与社会企业的共建交流。要形成高校和社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不断加强高校和社会企业的共建和交流。一是可以引导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高校应尝试把部分学生放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培养、提高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综合能力和求实创新的精神。二是可以吸引学生到企业参加科研工作。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参与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开发工作,向企业技术人员请教,边学习,边工作,接受常规科技工作训练,使其专业、专长得到了发展,综合能力、科学精神、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三是可为学生勤工俭学开方便之门。高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特困生不少,许多大学生要靠勤工助学来维持生活。号召校内各企业招收特困生到企业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是解决部分特困生生活费不足的有效措施,可以缓解部分大学生来自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2.2.3 要逐步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是要经常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是还可以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促使学生走近社会、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等等。懂得社会需要什么,自己缺少什么,进而激发学生自学学习的内在动力,明确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远胜于课堂教育。三要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品德、创业能力及创业知识结构。政府要在思想观念、资金投入、市场管理、权益保障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使大学生从被动就业的观念转向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并努力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参考文献
[1] 蓝江著.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公立高等院校 教师权利 立法现状
我国公立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
公立高校教师法律地位的界定,直接决定着其与学校法律关系的定性,并最终影响其权利救济机制的构建。然而,通过检索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却不难发现我国对公立高校教师在聘任制下的法律地位的定性是模糊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
目前,理论界对我国高校教师的法律定位主要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公立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应定位为劳动者,可以称之为“劳动者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显示,我国公立高校教师是具有专门职业特性的公职人员,可以称之为“公职人员说”。“劳动者说”的根据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法律规定: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第17条。有论者据此认为,教师与学校之间是基于合同的聘任关系,具有合同关系的基本特点,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讲,公立高校的教师已经满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者”这一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条件的要求;二是2008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6条的规定。随着聘任制度的实施,劳动法已经将教师纳入了其调整范围,教师应被认定为劳动者。
但“劳动者说”在学界并未获得广泛的认同。首先,其以教师实行聘任制的任用方式作为证明教师应定位为劳动者的论据是不足取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95条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职位实行聘任制。”因此,我们并不能根据聘任制这样一种针对特殊人员的任用方式来说明被聘者的法律地位。此外,从合同的主体、目的、内容等角度分析,公立高校教师与学校在聘任制下签订的合同也应属于行政合同,而非劳动合同。综上,本文亦不赞成“劳动者说”,而认同“公职人员”说。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教师职业性质看,公立高校的教师应认定为公职人员。虽与义务教育不同,但公立高校执行的教育仍具有明显的给付行政性质。公立高校是我国公立高等教育的执行人,作为其教学任务承担者的公立高校的教师应具有类型于公务员的法律定位。二是从教师工资来源、福利待遇看,公立高校的教师也应被认定为公职人员。从《教师法》第25条、第29条、第30条规定可以看出,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或是比照国家公务员,或是根据法律授权由国务院等相关行政部门强制规定,而非由学校自主规定。三是从法律对违法教师应承担诸多行政责任看,公立高校教师同样应被认定为公职人员。
应当说,将公立高校教师定位为国家公职人员是符合世界各国的立法潮流的。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立法,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立法大都确认公立学校教师为公务员或公务雇员。而从其经验看,此种定位对于理顺教师与公立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建立健全教师权利保障的机制也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公立高校教师权利保障的立法现状
1.我国公立高校教师的法定权利
从已有的法律规范看,我国教师的法定权利既有宪法规定的一切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有相关教育法规规定的一般职业权利,以及教育法规规定的具体权利。
教师的职业权利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4章第32条至第34条,主要包括: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依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等。而教师的具体权利,亦为教师职业所特有的权利则主要规定在《教师法》第7条。教师主要享有以下6项具体权利:一是教育教学自。二是科学研究权。三是指导评价权。四是获取报酬待遇权。五是民主管理权。六是培养进修权。上述规定主要体现了教师所享有的一些实体性权利,这些权利具有浓重的行业化色彩,突出了教师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法》第39条还规定了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申诉权。
2.我国公立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
从法律渊源考察,有《教育法》这样的教育基本法,也有《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等教育特别法,以及与之配套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相关政策;从权利保护救济途径上看,涉及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规范,有行政法救济、民法救济、刑法救济等;从权利保护范围上看,既保护教师作为公民的人身权利、物质权利,也保护教师的职业权利、精神权利。
(1)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的基本原则。我国公立高校教师的权益保障的原则首先体现在《教育法》第4条,“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这一规定同样是《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它提出了对全社会尊重教师的法律指引。《高等教育法》第50条亦对高校教师权益保护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国家保护高等学校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改善高等学校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2)高校教师的民法保护。民法保护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教育法》第81条规定,侵犯教师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教育法》《教师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等规定,教师基于其职业身份可以提起以下民事诉讼:一是确认之诉。二是给付之诉。三是变更之诉。
(3)高校教师的刑法保护。侵犯教师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中通过惩治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侵犯知识产权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寻衅滋事罪以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侵犯财产等刑事犯罪来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4)高校教师权益的行政法保护。高校教师权益的行政救济途径,可以按照当事人的请求权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行政申诉。高校教师权益的行政法保护程序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申诉制度上。有关教师申诉权的规定主要体现于《教师法》第39条第1款、第二款之规定,此规定为一项法定申诉制度,具有行政法上的拘束力和执行力。二是行政复议。依照《行政复议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高校教师有提出教育行政复议的权利,若其依法提出行政复议,教育行政复议机关必须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三是行政仲裁。1995年8月28日,国家教委的《关于开展加强教育执法及监督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教育仲裁制度。目前,高校教师因辞职、辞退和履行聘任(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以及依法可以提起仲裁的人才流动争议和其他人事争议可以适用人事争议仲裁的有关规定,但是对于教师福利待遇、进修培训等并未建立相应的仲裁制度。四是行政诉讼。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据此,我国公立高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确立了相应的行政主体地位,高校的部分管理行为也被纳入了行政诉讼司法审查的范围。在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已愈来愈成为高校教师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救济途径。
我国公立高校教师权利保障的立法评析及其完善
我国公立高校教师权利保障立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关立法内容模糊不清,缺乏统一标准。如关于高校教师法律定位仍缺乏明确的规定,直接影响了相关法律的适用,在司法实践中对教师与高校之间的纠纷是否适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存在极大的争议;二是规定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如关于申诉制度的规定,由于法律并未对申诉程序、处理机构作出明确规定,而不具有实际操作性;三是立法分散,缺乏系统性。现有的立法缺乏系统化、配套化,甚至存在法律规范之间相互冲突的情况,既让当事人无所适从,亦损害了法律的权威。
为切实加强法律对公立高校教师权利的保障,我们亟需完善教师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法律编纂、司法解释、法规配套、废止过时法规等各种途径完善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基于现有法律规定和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的现状,我们亟需推进以下立法工作:
1.明确公立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及其权益
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直接影响到相关法律的使用。如在面临教师与高校的纠纷时,是受行政法律关系的调整,还是受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又如是否适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行政法律救济程序。根据前面论述,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给付行政的主要实施者,应在法律地位上被定位为国家公职人员。在具体的操作途径上,可以考虑在立法上“建立一个包含公务员在内的更大概念, 如国家公职人员或国家工作人员等, 以与狭义的劳动者相区别, 并将公立学校教师纳入此新的概念和制度架构。”如此,既可以“保持现有的公务员概念不变, 又能反映公立学校教师是公职而非私职的职业特点, 并据此通过专门教育立法对教师的权利、义务和管理作出相应规范。”此外,应在相关法律法规中进一步细化关于高校教师权利的规定。
2.建立健全公立高校教师申诉制度
在现有的法律救济途径中,申诉制度是高校教师权利救济的主要途径,但由于申诉程序、处理机构等未作明确的规定,这一制度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当前,应在现有立法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规定申诉处理机构、申诉的期限、申诉的具体程序规则,以及如不服校内申诉处理决定向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提出申诉的具体制度安排等。最终应致力于构建一个合理的教师申诉层级,理顺申诉制度与其他救济制度的关系。
3.补充和完善教师聘任、解聘等法律程序
现有立法对教师聘任、解聘的规定过于简单,导致实践中因聘任、解聘的不合理而引发纠纷的情况多有发生。我们应当遵循公正、民主、合法的原则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师聘任、解聘等法律程序。在高校教师招聘程序方面:首先,应有国家层面统一立法规定教师聘任的步骤、办法,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次,高校应设立由校级领导、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聘任委员会,明确面试、试教、考核等程序。在解聘教师程序方面:首先,应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公正合法的教师考核办法,对教师的解聘应建立在这一考核结果之上;再次,对教师的解聘应在规定期限内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本人,教师拥有举行听证的权利,而解聘的最终处理决定应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4.引入听证制度,落实公立高校教师的民主管理权
听证是公民参与公共决策与公共行政的一种途径,体现了社会的民主性。《教师法》第7条第5项规定了教师的民主管理权,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规定,教师这一法定权利并未在现实中得以充分实现。而高校作为公务法人,其部分管理行为具有行政行为的性质,其制定或出台的相关规章制度或重大改革举措或重大具体管理行为又极有可能与教师的权益密切相关。因此,为充分实现教师的民主管理权利,实现高校教师管理的民主法治化,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高校在制定或出台与教师权益相关的规章制度或实施重大具体管理行为时应引入听证制度。
参考文献:
[1]陈鹏,祁占勇.《教育法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00.
[2]王鹏炜《劳动者: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合理定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6).
[3]申素平《对我国公立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4]翁岳生.行政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29).
[5]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08.
[6]《行政复议法》(1999年)第1条.
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教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和必要环节。但是,在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十分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尚未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各高校领导和相应职能部门以及所有的相关教师,都应予高度重视,并将之纳入到学校教育工作的长远规划中。然而,许多高校目前的教育教学规划中关于实践教学的内容很少,对实践教学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从而使实践教学得不到系统安排和有序开展。而且,在许多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通常仅停留表层,还没有深入细化到可操作的层面,比如,学生应完成的实践学时、达到的实践学分、实践成绩的评定等具体层面上,尚未发现有系统的规划和具体的要求。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也常常忽视与学生专业的有机结合,教学方式方法也较为单一,如通常局限于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既没有突出学生的专业特色,也无法开拓学生的视野。
2.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教学环节,面向的是所有的全体学生,要求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但据调查,许多高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究其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其一,实践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单调呆板,手段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和多样性需求,从而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二,实践教学涉及的领域不够宽。由于领导重视不够,使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不足,教师主动、积极进行教改的动力不足,社会也缺乏热情,从而大大限制了实践教学领域的拓展。
3.实践教学内容空泛陈旧,针对性明显不足
首先,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脱节,从而无法发挥不同学科学生的不同专业特长,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难以实现学用结合。其次,实践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内容脱离社会实际使实践教学仅成为一种形式,不能真正达到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为群众办实事的目的。第三,实践教学形式单调。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改革和创新相当欠缺。比如,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等形式。第四,形式主义严重。实践教学本意是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获得教育和启示。但现实是,实践教学往往只重视宣传鼓动,忽视动手操作,重视响应号召,忽视长期坚持和经常主动,从而导致实践教学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形式主义严重。此外,系统培训和辅导的缺乏,也往往导致实践教学主题确定的随意性,方式选择的盲目性,以及实践报告撰写的混乱无序性等。同时,对于学生在实践遇到的问题,不少指导教师既不能做到及时地帮助学生辨析和答疑,也不能及时、正确地疏浚与引导,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而向纵深发展。
4.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目前,在绝大多数高校中还没有专门的办法和标准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评价。对任课教师实践教学的考评,往往只看教学大纲是否安排有课时,有无教学计划,对于如何有效实施,如何实现教育目的,则没有考评细则,从而导致教师的实践教学无规可循,随意性很大。实践教学中学生成绩的评定,实践情况登记表、记录表,或调查报告、实践论文成为主要依据,从而常常使弄虚作假、糊弄教师的行为在学生中不断出现。比如,托人拉关系找单位盖章签署意见,抄袭剽窃调查报告、实践论文等现象,不仅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成效性,而且严重偏离了教育教学的目标。
5.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稳定性不足
具有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常态化、经常化的重要前提。但目前,一些高校忽视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定性建设,从而无法及时地推广开展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和项目。校地联系十分松散和随意,比如,有些学校和基地在某些活动和项目开始时保持一定的合作,但项目一旦完成、活动一旦结束,校地彼此之间联系减少了甚至中断。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成效的对策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成效地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在巩固已有的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针对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提高认识,制定实践教学规划,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措施,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
1.重视实践教学,制定实践教学规划,使实践教学能够有序开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要进一步提高其成效,首先,要求高校领导、教师转变观念,高度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将实践教学纳入到学校总体规划和各项工作中,才能合理地安排学时、规定学分、制订操作细则,也才能够有序地将它实施和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也才能够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目标考核等各个环节中实际体现它的要求。其次,应当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对内的组织和对外的联络,负责实践教学的统筹和安排,采取多种措施增强这些专门机构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实践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提出实践教学的有关要求、实施策略、保障措施、评估方法等。此外,还应当建立相应的保障系统,提供经费支撑,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各方面联系,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从而促使实践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2.拓展教学领域,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实效性和多样性
涉及不同的的教学领域、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内容、活泼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说教中解脱出来,同时还可以使学生自觉地接受理论并转化为行动。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不同教育内容和不同教学形式,其教育成效是有所不同的。比如,为丰富学生对国情、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既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的方式,也可以凭借挂职锻炼等方式。生产劳动、勤工俭学等不同活动,同样可使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精神,等等。因此,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应当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从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勤工俭学等多方面予以考虑,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就业和生活的需要。同时,实践教学还不能忽视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分层次实施。比如,低年级学生宜采取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教学形式;而高年级学生的实践教学,宜采取以他们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的教学形式,比如,专业实习、挂职锻炼、助研助管、科技发明、创业实践等,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优势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3.完善考评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和考评机制的完善,必须考虑教师考评和学生考评两个层面。首先,教师实践教学考评考核机制必须完善。主要策略包括:将实践教学提高到教师教学、科研活动同等重要的地位,将实践教学纳入到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考评指标中,并将之与教师的竞聘上岗、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挂钩,借以提高任课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完善学生实践学习考评机制。学生实践学习成绩的考评,不能仅凭实践学习“经历表”或“登记表”而评判其成绩,而应当综合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将课堂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将实践学习提高到与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同等重要的位置,实践学习成绩不仅要记入学生档案,而且应该将它纳入各种评定的指标体系中。此外,还应该设置多种奖项以提高学生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
4.建设长期稳定的教学基地,保障实践教学常态化和长期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有效性保障条件之一就是建设长期而稳定的实践教育基地。选择和建立实践教育基地,既要遵循社会与高校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的原则,又要本着服务社会和服务高校的原则。使高校、基地、社会三方都能受益。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多样的、功能齐全的实践教育基地群,强化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基地中得到不同的教育。比如,在有纪念意义的革命圣地,学生既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教育,又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学生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所学知识,增强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凭借专业知识和特长,为企业提供适当的技术帮助。在典型意义的乡(镇)、村,学生不仅可以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又可以开展科技支持、文化普及、卫生服务、知识宣讲、文艺演出等对口支援活动。体系式的实践教育基地群,既能保证学生了解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又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群众的需要,实现群众的愿望。
三、结语
[关键词]高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供需动力模型
一、引言
当今的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与技术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与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拥有两千多所高校,201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630万,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每年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专利、专有技术、经营管理技术。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1985~2008年全国100所高校专利总授权量为60011件。高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基建、实验室等方面的投资,带动了地方有效需求的扩大。
许多文献研究了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诸大建、鄢妮认为大学通过后向的支出和前向的知识溢出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经济的相关主体;吕颖认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将成为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何心展、张真柱认为大学城的兴建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良性互动效应,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式,大学城有其自身的特征,大学城与发展区域经济密不可分;吕京把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互动模式总结为三种:以威斯康星为代表的教师与顾问式高校主导模式、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车红华从高等教育服务核算、部门相关联和科技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认为高等教育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庄莉、刘艳分析了中俄合作办学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合作战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冯淼认为高职教育提供的人才支撑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职教育提供的继续教育场所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面提高区域内的产业素质,高职教育为技术革命提供创造基地,有利于区域经济内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吴玉鸣、李建霞认为高等教育在提升区域竞争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是直接影响各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张光斗提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与合作,关键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也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罗海丰提出高等教育不仅要针对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针对未来的趋势,适度超前发展,同时要针对我国国情,将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现有文献大多是从人才、技术等角度分析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少从经济学供给、需求的角度系统论述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察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其供给机制,从消费、投资的角度分析其需求机制,最后构建了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
二、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给机制
从供给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出可以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表示,其基本形式为:
y=al?琢k?茁
y 表示总产出,a是综合技术,包括设计制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l是投入的劳动力,包括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k是投入的资本。?琢和?茁分别表示劳动力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是表示劳动力所得和资本所得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当?琢+?茁>1,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当?琢+?茁<1,称为递减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得不偿失的;当?琢+?茁=1,称为不变报酬型,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从供给方面来看,经济增长与技术、劳动力、资本呈正相关关系。a和l均可看做高校教育的函数,因为高校教育可以提高综合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的素质,这也是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高校为地方输送高素质的劳动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明,经济增长需要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其内涵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高校在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力的同时,更主要地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的责任。高校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第一,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高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招收学生,按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目前的学历教育主要有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模式。第二,在职培训。在职培训属于非学历教育,是高校利用其教育资源为企业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我国虽然劳动力丰富,但劳动力的素质并不高,劳动者技术能力水平偏低,其科技创新能力比之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在职培训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在职培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企业选派人员到高校接受定期的系统培训,二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请高校教师到企业通过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培训员工。第三,创业培训。创业培训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是高校对具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开业培训、项目培训、业主培训、融资培训、青年创业培训,以提高企业创办者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使小企业创办者在成功地创办企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创造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
2.高校为地方提供先进的技术。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科技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发源地。高校为地方提供的技术分为设计制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高校为地方提供技术的途径包括:第一,自主研发创新。自主研发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高校自筹和政府资助。高校自筹经费研发的目的是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研究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政府资助经费主要是高校通过申请各种科研基金和国家各类科技发展计划而获取的,这些项目往往是基础研究或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高校自主研发的成果往往是专利、专有技术、数据、配方等形式,这些成果可以通过技术交易市场达到向企业转让的目的。政府是技术交易市场的主要组织者,技术成果的质量、适用性、技术市场及各项交易制度的完善性是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第二,企业的委托开发。企业的委托开发是企业提供全部或部分资金,委托高校为其开发急需的技术。委托模式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组建研发机构或经济实体,合作开发企业需要的技术。这种合作模式可以使企业和高校共享信息、知识和经验,获得互补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形成技术协同效应和技术组合优势,克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有限理性,降低交易成本,获取研究开发的规模经济利益。第二种模式是企业单独出资,委托高校开发企业急需的技术。相对于企业自身开发技术而言,这种模式有利于缩短技术开发的时间,提高创新成功率。对高校而言,可以获取研发资金,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避免闭门造车,提高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度。
三、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机制
从需求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出可以表示为:
y=c+i+x-m
y表示总产出,c为消费,i为投资,x、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该式表示在过剩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取决于有效需求。高校由于学生、教工规模大,其消费、投资需求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1.消费。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消费者数量、消费者结构和年龄、政府的消费政策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就越多。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就会增加,当偏好程度减弱时,需求数量就会减少。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它的替代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与它的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当前的需求,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消费群体较大。高校教工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但消费群体较小。高校的消费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一,拉动地方经济总量的增长。高校的消费需求主要有教师、学生的食物支出、衣着支出、交通支出、学习支出、文化支出、旅游支出等。从稳定性来看,高校的消费支出弹性较小,不容易大起大落,因为高校的消费大部分为食物、服装、交通等生活必需品,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较小。从增长潜力来看,食物、饮料、交通等支出增长潜力有限,而旅游、学习、文化等支出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第二,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高校的消费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方的产业结构,当一个城市拥有较多的高校时,就会有较多的企业为其提供餐饮、文化、交通等方面的服务,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就会逐步上升,这对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第三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对环境污染轻、附加值高、吸收的劳动力多等特点,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投资。投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额之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的利润率,它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从长期看,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从而减少投资的诱惑力。利息率越高,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就越高,对投资具有抑制作用,利息率越低,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就越低,对投资具有促进作用。高校投资中的核心,如教室建设、实验设备的采购等,主要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其投资相对稳定。高校的投资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校的投资需求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高校的基建投资,包括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馆等的建设,是高校投资需求中规模最大的一类;第二类是学校的固定资产投资,如实验设备、电脑、交通工具、空调等的采购;第三类是教工的住房、汽车、股票等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需求会促进地方建筑、设备制造、汽车等产业的发展。第二,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放大投资效果。凯恩斯提出的投资乘数理论认为,对一个部门增加投资,不仅会引起该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其他有关部门获得新的收入,最终使收入总量为最初那笔投资的若干倍,这个倍数即为投资乘数。高校投资的增加会拉动建筑、设备制造、汽车等产业的增长,这些产业需求的增加又会拉动钢铁、水泥、塑料等产业的发展,高校投资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引起地方经济总量的倍增。
四、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构建
通过以上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给与需求机制的分析,可以构建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中横轴q和纵轴p分别表示产出规模和价格水平,d1、s1分别代表高校发生作用前社会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e1为供求平衡时的均衡点,q1为均衡产出,p1为总价格水平。在高校对地方经济产生作用后,高校为地方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对供给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原社会总供给曲线从s1向右平移到s2。在高校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带动下,对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拉动力,原社会总需求曲线从d1向右平移到d2。由于高校对供给的推力远远大于对需求的拉力,s2的平移距离远大于d2的平移距离。s2和d2产生了新的均衡点e2,得到新的均衡产出q2和均衡价格p2。q2大于q1,表明高校通过供给的推力和需求的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s2的平移距离远大于d2的平移距离,使得新的均衡点e2低于原始均衡点e1,使得新的均衡价格p2小于原始均衡价格p1,这表明从长远来看,高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地方价格总水平的下降,这对于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价格总水平的下降,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刺激地方的投资需求,而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方面的投资增加,又会增加供给,从而促使地方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根据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为了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确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事实上许多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并未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部分高校未完全树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在产学研和人才培养方面被动适应地方需要。因此,高校应确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科研优势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为地方培育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地方转化,优化地方资源配置,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2.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地方各类人才的主要产地。高校要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重点学科要加强与重点企业、地方科研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把人才培养扩展到企业车间。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企事业单位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科学实用的实践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方面,应当把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换现有传统学科和专业。
3.走产学研之路。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业紧密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互利共赢。高校要从地方发展规划入手,分析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方向,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和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和转化到生产实际中。高校要与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合作研究基地,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和项目研发等各类科研课题,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地方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协调发展。高校要主动走进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地方资源条件、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和趋势,与企业、重点高校联合攻关,提高课题的实用性。
4.促进地方内需的扩大。扩大内需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高校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家对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增加,高校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使教师在日常消费、旅游消费、购房购车等投资需求方面较快增长。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和对贫困生的困难补助,增强学生群体的基本消费能力。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高校应加大教室、实验室、办公场所的建设投入,更新实验设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当前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高校更应走在社会前列,淘汰高能耗设备,建设低碳建筑,引领社会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诸大建,鄢妮.大学对所在城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作用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杨少华,田玉梅.试论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3]高原,匡永忠.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研究,2007(2).
[4]单佳平.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推进校地合作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
[5]张俐俐,张文敏.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高教探索,2005(6).
[6]李宇.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12).
[7]包.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8]郎群秀.地方高校发展定位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关键词:社会实践;养成教育;中外差异
1.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现状,我国大学生很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相对优越,难以理解工人、农民的劳动状况,对创造社会财富没有明显的概念,容易出现唯我独尊的心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生活、社会经验,从而形成善解人意、诚实守信等品质,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和社会技能。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学生的生活阅历稀少,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走上歧途。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熟悉社会环境,理解社会环境中的正面、负面情形,有助于他们更理性地认知社会,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拥有更健全的心理素质。
2.社会实践在中外养成教育的差别
2.1社会实践制度的差异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2004年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文件中指出各个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纳到教育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中,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固定的教学学时和学分,学校要给予经济投入和扶持。2005年我国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该文件再次强调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目前,长春光华学院外语学院形成相对适应学校教育情况的社会实践制度,主要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细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文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规范和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评,落实学生的社会实践。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制度中,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的宏观调控力度有待提高,没有具体的政策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范;其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较单一,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再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实际运用中出现各类问题;最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归纳起来,具备以下四个共同点:第一,国家政府重视宏观调控,通过法律、政策等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保障。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强化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为高校的必修课,并且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所占必修课的比例。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第三,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多样化,实践程度逐渐提升。首先,学校与企业双元式的模式,教师深入企业,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工作、研究等完成实践活动;其次,劳动教育模式,大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形成职业观和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操;最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及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接受学校的责任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体验式的就业,就是通过实习等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既体验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够从实习就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2.2社会实践教育途径的差异
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经验,同样能够对学生所学进行检验。目前,国内外高校都重视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首先,我国高校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其次,我国高校在学生入学初期,会开展军训等军事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等价值观。但在我国的军训中,更注重形式化的教育,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学生在军训期间存在各类问题,难以达到军训的教育目的。再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在暑假期间都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生产、服务、公益等活动中,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实践能力,培养价值观和劳动观。但由于缺乏学校的组织,大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参加实践活动,少数学生通过造假来获得学分,最终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最后,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但对学生的素质的考核要求不高,教师和学生难以真正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教材内容要紧贴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部分非常简单,但注重活动性及与社会的联系性。同时,在教学中学校会邀请从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由于国外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目前韩国、美国等国家都要求适龄大学生服兵役,从军事训练中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吃苦耐劳的价值观。同时,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组织或介绍下,学生完成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并且实践活动的成绩将会纳入学生的档案,作为必修科目之一,也会参与考核,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感。另外,国外高校将学生的品德、素质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在升学或者今后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
我国各大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完善社会实践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政府要加强通过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高校要积极完善既定的制度。首先,可通过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心理上仍存在应试教育的意识,大学的自由生活容易让学生放松或者迷茫,导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其次,高校要将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且完善考核制度,通过激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要作为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教师要更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最后,高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与用人单位、社区、部门合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3.3丰富社会实践模式
首先,在大学生入学后,学校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学校和导师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再次,学校组织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会社会的多面性,形成富有同情心的现代化新人;最后,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专业等,参与社会实践,并且主动地寻求实践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尚品德的人才。养成教育的理论教育学,学生只能够形成相关思维、语言和行为的概念,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则能够将所学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习惯,并且最终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作者:刘晓晶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征友,江春鸣.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12).
论文摘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互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高校就业指导的作用和现状的探讨,力图寻找开展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途径和对策。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互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局面愈加突出。因此,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意义重大。
一、新形势下开展高校就业指导的作用
高校就业指导是通过就业指导政策与法规的教育、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对在校学生自身的素质、条件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与了解,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做出职业方面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的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这个过程应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始终。
开展就业指导是高校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现实自我完善和可持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高校就业指导有助于教育与社会的结合。高校是社会新增劳动力“储存”与培养的基本机构,企事业是用人的主体,就业指导则是两者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一方面,通过就业指导,高校了解了社会需要,其培养目标才会有针对性,不至于盲目培养和重复培养;另一方面,就业指导作为高校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使用情况的反馈,来指导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克服人才的供需脱节现象,增强教育的适应性,从而促进教育与社会的结合。
第二,高校就业指导有助于教育结构的调整。就业指导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会职业变动及其对人才的需求趋势进行综合分析,预测社会对人才需求趋势及其专业构成,有效地指导教育结构的调整,以增强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性。第三,高校就业指导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通过就业指导,在态度上帮助学生选择职业时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引导学生将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方法上指导学生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能顺利地选择职业或获得职业;在行为上能对学生行为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开展与实践的现状
高校就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滞后于现实需要。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作为沟通社会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关键环节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实效,不能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1.高校教育特别是就业指导教育与职业定向脱节当前,高校教育与生产实践、劳动就业相脱节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一些大中专高校,虽然成立了就业咨询指导机构,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就业指导工作,学生缺乏关于社会分工和社会职业方面的基本知识,职业意识仍很淡薄,职业选择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2.高校尚未发挥好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
据统计结果显示,近半数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主渠道是社会上的各种宣传,这就造成学生听信一些片面、夸大的宣传和误导,形成求职和职业选择的误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帮助学生获取职业信息、形成正确的择业观的作用远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致使学生不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职业信息,不能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选择观念。
3.缺乏专职指导人员和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
在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配备、各种心理测量及信息搜集和反馈等方面还很不完善,同时,由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非常缺乏就业指导课程的相关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资料,缺乏教学经验,致使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由于受到以上种种原因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在职业定位过程中,更多地是受到社会宣传媒介的舆论引导,盲目地崇尚和向往一些“实惠”或“热门”的职业,如金融管理、律师、医生、电子商务等,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或选择目标,不能恰当地处理个人理想、特长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三、开展高校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
(一)改变观念,加大投入,提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制度化和专业化
高校就业指导就是为学生成才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是落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现代办学的理念中,学生就业事关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深受高校重视。各级高校应加大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确保人、财、物的配备,保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正常运行。破除单一的专业学术取向,强化职业训练,不同类型的高校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应不尽相同。
(二)明确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
学生就业指导需要实现专业化,指导的方法和内容要随着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而不断改进。指导者应掌握就业政策动态、供需情况、未来发展的趋势及预测,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信息;引导学生搞好未来职业生涯的设计中,使用人才素质测评等手段对学生进行职业定位。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的有益经验,高校就业指导应包括这些内容:
1.职业知识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三个基本问题:(1)职业是什么?即明确职业的内涵与作用。(2)职业的特性。包括职业的名称、种类、职业的社会功能、社会报酬、职业环境、职业前景、职业资格要求诸如体力、能力、教育程度、道德水平方面要求等。(3)相关法规知识。包括职业教育法、劳动法、合同法等。
2.职业信息分析。职业信息是关于职业和工作岗位的正确的有效的情报,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1)职业的动向,劳动力的供应与需求关系等。(2)国家就业政策与制度、产业发展政策等。(3)开展个人职业测定。(4)求职策略与技巧。其基本内容为:对学生进行模拟求职训练,通过模拟求职训练使学生指导如何撰写个人简历、求职信;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掌握面试技巧,学会自我表现。(5)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被学者称为“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同样,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也是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树立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创业观念。
(三)掌握高校就业指导的途径与方法
就业指导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不同的行业、职业对员工的学历、素质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进行。
1.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主要是由专职教师以课程的形式,全面系统的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合理地设计自己希望接受的专业教育或职业培训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
2.学科就业指导渗透。即将就业指导渗透与高校的各门课程教学中。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及相关职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职业兴趣。
3.组织职业体验。通过亲身实践以获得对某种职业的认识。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和实习,使学生经历一种真实或模拟的工作情景,以增强对职业的感性认识,并在劳动实习中检验自己的各种素质,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职业知识,增强择业决策能力。
4.开展职业咨询。职业咨询是就业指导者通过与需要帮助的求职者商谈,协助他们解决选择职业、调整职业、接受训练和获得就业机会等问题的过程。主要有个别咨询、集体咨询和同伴咨询三种形式。需要明确的是:第一,职业咨询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做出职业决策或解决问题,而是运用心理咨询技术、技巧和方法,协助学生查明所遇问题的性质,引导学生自己寻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与问题;第二,指导教师与学生能否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要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指导教师必须做到:真诚相待、察言观色、积极尊重。
5.进行职业测验。职业测验是为甄选适合于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员所进行的测验。测验包括智力测验、技能测验、兴趣测验、态度测验、气质测验等。
(四)构建人才供求信息网络
纵观就业指导的发展,它不是单纯由一个或几个人或单位就可以完成的。要切实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作用,就必须使就业指导网络化。
1.完善校内就业指导网络。高校应设立相关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发挥其情报功能、组织功能,注意收集职业信息,协调校内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同时,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指导者队伍,它应包括:高校指导机构的专职人员,就业指导课专职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辅导员以及政府官员、劳动、人事等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
2.加强研究,建立人才供求信息网络,形成高校——用人单位互动的运行机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社会支持。高校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和推荐工作,为毕业生谋取更大的就业和创业的空间;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合作,让学生有目的地尽早了解和接触社会职业,缩短学生与职业世界的距离,增加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自觉性、主动性,顺利实现就业和创业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