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6 16:14: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曾有这样一段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第一,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第二,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第三,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第四,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德育工作并非附加的教学任务,而是一种使命。在新课程改革深入的同时,我们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应重视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如何把德育渗透于高中地理教学之中并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呢?笔者对此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以身作则,严格律己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本身就应该是德育的具象化,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人格水准,才会在教学中自觉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同时,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往往缺乏分析能力,不识善恶美丑,易感情用事,但模仿性和可塑性极强,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心灵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所表现出的关爱、公正、博大等品德,都是能感染学生、受到学生模仿的,通过交流模仿来进行德育工作,这也不失为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好途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恰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因此,一名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师,不但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表率,用自己的行为举止去影响、教育学生。
二、结合教材和实际情况,在讲解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其主要内容是地理知识的传授,一般来说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不要冲淡知识传播的主题内容,只能是在知识讲解的同时,有意识地点出德育教育的素材,应该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每章、每一节、每一堂课之中,不是几次课就完成的。而地理的不同部分又突出了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其中《中国地理》突出了国情教育;而《世界地理》除了能进行国际主义教育的同时,又存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高中地理》中的人与环境关系及其客观发展的自然规律,又重点反映出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题材。
例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我国的各种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及主要能源等总量均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却居世界后几位,所以不要盲目乐观,再不能用地大物博来形容我国的资源,所以在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目前资源和能源利用现状,向学生宣传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另外,在教学中也不应回避我国工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如介绍完我国工农业生产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应向学生讲述我国的粮食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位,工业发展迅速,工农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粮食仍需进口,主要工业产品市场仍被国外产品垄断,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并树立起为祖国的富强腾飞而发奋读书的决心。
又如,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进行爱国教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棉、油菜籽、以及猪、牛、羊肉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我国工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在短短几十年内,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强国,并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从而结束了一百五十年屈辱的历史,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而使学生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三、创设情境,感染教育
例如,在人文地理讲述中,讲述由于人口激增、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等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等。在这堂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前搜集了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和图片资料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和图片的时候不断发出感慨,甚至还有愤怒的谴责声,顿时激起了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在社会实践和案例中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结合地理课内容组织学生参观造纸厂,到车间了解整个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到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成就和不足。社会实践活动的进行,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启迪智慧之光,扩展思维才干。其次,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内容。如展示现实中的街道布局图来讲解城市交通运输中城市道路网、列举某制药厂的地理位置来讲授工业惯性等等,通过身边例子的列举和分析,既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思考、研究并应用,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做好德育的渗透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金,论地理教学的德育功能,《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10)
[2]罗茹,地理课在师范生国情教育中负有特殊使命[J],中国科技信息,2009(05)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学校教学中处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作为学校,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重视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小学生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又是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在祖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加强在新形势下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极其重要。
二、新形势下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顺应时代要求,更新德育观念
德育观念的正确与否、先进与落后、新与旧,直接影响着德育方针的贯彻、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对象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乃至德育的效果。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德育的理解较为片面,习惯于传统的德育方法,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更新德育观念,树立学校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以及学校德育工作应适应新时期新特点的思想观念。
(二)遵循儿童心理规律,改进教育方法
1.要把沟通和理解作为有效德育的前提条件,并通过种种途径去创造这一条件。首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和他们交朋友。其次,要认真调查和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干什么,采用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为沟通思想感情创造条件。
2.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要彻底转变过去那种以管制型和灌输性为主的德育模式,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管理,参与和组织各项有益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发展智力的活动,真正成为德育的主体,是德育成为一种共同关心、共同参与、渴望完成的活动,这样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有利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教育自己,是静态的教育成为动态的教育。
(三)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教育的方式上要变过去那种以管制型和灌输性为主的德育模式为“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笔者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四)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教育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师,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生活的德育要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小学生。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归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现实的或未来的生活质量,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并超越现实的生活,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现实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道德基础是在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寻找行之有效的自我完善的办法。教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要敏感,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要敏感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变化,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尴尬、压力和恐慌,并在这种把握中寻找到学生品德发展的最佳生长点,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帮助。最后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同事,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追求。
(五)不失时机,巧抓机遇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2-0158-01
一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第一,在体育教学中有必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因为从体育的教学概念、目的、任务来看,就是要增强体质、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只有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才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第三,体育作为一种高尚文明的活动,也需要高尚的道德品质来做保障,防止不良思想的侵蚀,创造出良好的运动竞赛环境。第四,只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才能全面发展体育教学。
二 如何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1.教师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
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的德育影响首先是通过看、听、练等渠道来完成的,教师的“身教胜于言传”,不论在精神面貌上,思想作风上,还是语言仪表等方面,都要处处起到表率和示范的作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以自己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法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的心里树立好的形象和威望,把良好的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一些不良习气给去掉,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给表现出来。
2.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
体育教材中有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认真研究,充分挖掘和发挥,例如,田径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球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共同协作、加强友谊、增进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等。
教师的业务水平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德育因素的挖掘程度,教材中客观存在的因素,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发掘程序,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首先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其次,深钻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编写教案,根据《大纲》确定渗透德育内容。另外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目的地选择思想性较强的教材,向学生不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的放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身在德育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上好体育课奠定基础。
3.合理选择教材,认真备课,从严教学
体育教学是一项具有严格组织纪律的集体活动,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一是要认真备课,深钻细研教材,严格组织教学,选择合理的教材。这时的学生正处在体质、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合理地安排每一节课的内容、组织形式、队伍调动、场地器材的布置等环节。每一步都要有严格的明确规定,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二是要及时评价,以鼓励为主。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及时地、全面地、正确地、公正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作出恰当的评价,合理及时准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能克服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激发学生积极的上进心,促进学生优良思想品质的形成。对那些遵守纪律,刻苦锻炼,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以情感人,寓情于教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活动教与学双向性明显的特性,也是师与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等直接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关心,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使师生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这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只有结合教学实践具体化、形象化地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5.要及时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大多是动态教学,在运动中进行,因此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各种弱点,也会在身体练习过程中表现出来,尤其是受伤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要不失时地用道德品质来教育他们。
三 结论
总之,我们体育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教学,因为德育教育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寓情于教,以情感人,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及时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把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使体育教学中有良好的环境。同时我们教师要全面贯彻落实《大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采取切实有效、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质教育,使他们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课程 地理教学 思想教育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水到渠成。比如在讲授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气候形成的影响后,我概括了这样一句话: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带来了不同季节海陆的气压差异,而气压的差异又导致了风向的变化,形成了季风环流,从而构成了季风气候。把所学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二、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基于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使学生关注国情,热爱家乡,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雄心壮志。
三、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
1、胸怀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自我感悟,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比如在《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来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和如何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评价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对旅游活动有更深刻的感受,我在课前设计了8个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到八达岭长城进行实地考察。
2、放眼全国、全球――树立“全国一家”、“地球村”意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这方面的知识也很多: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及生态的影响;臭氧层破坏可能造成的危害;酸雨的危害;海洋资源的开发及海洋环境保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国际产业的分工和合作;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环境人口容量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仅地球的环境是―个有机的整体,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密不可分,任何一个国家的行为都有可能会对他国和全球造成影响。借鉴他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初步树立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竞争的意识,自觉保护“地球村”环境的意识。
3、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地理教材专门设计了资源专题、环境问题专题和可持续发展专题,这也正是我们进行大力推进的良好契机,但是往往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只要我们巧妙设计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切入点。比如,在进行《陆地资源》一节的教学时,如果仅仅就课本论原理是很乏味的,我引入了许多有关中国资源国情的资料和数据,通过材料阅读、问题设置、分析讨论等教学环节,特别是一组身边事的数据计算,起到了很震撼的效果,学生真切的感到许多资源就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节约资源何等重要。
4、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卓著成效有目共睹。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严酷的现实,促使人类冷静地审视、思考曾经走过的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不仅是新一轮中学地理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而且也将有助于提高中学地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地理虽然不像初中地理那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但是只要我们在头脑中始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意识,善挖掘、巧设计,许多教材元素中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偏重理论的讲解,而多从学生可以接受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上多做些文章。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素材、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培养,使德育与智育犹如盐和汤一样不可分割。
参考文献
1 张建利.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素质[J].地理教育,2011,Z2
2 佟艳芝.生活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学苑教育,2011,
13
3 李成斋.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1
(05)
4 胡悦春.怎样开展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05)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具体方法上,必须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突出“四个作用”。
(一)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要使学生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得到生动的德育教育,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师,应该善于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感情。在备课时,教师要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同时要善于把握住不同的时间和场合,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在德育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自觉获取,这是能否取得良好德育效果的关键所在。
(三)突出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作用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具有散布性特点,贯穿于整个教材中,有的容易被教师忽视。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科学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将德育教育巧妙地嵌入到化学教学中。
(四)突出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依托作用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实验活动比较多。化学药品的观察、化学实验的操作和分析总结、日常生活用品的化学分析以及食品安全,都可以成为开展德育教育的活动途径。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
中学化学的教材内容存在着丰富的品德教育素材。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因素,体现了中学化学的本质特征,也是化学教学本身的客观需要。
(一)通过我国古今科技方面的巨大成就、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化学》高一教材的绪言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学科的形成、产生、发展的过程,也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化学成就。如古代,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例如:我国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003年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上天;目前,我国的纳米技术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等等。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能够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化学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适时进行辩证法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进一步介绍天体、地球、生物和人体都是由氢、氧、碳、磷、钙、铁等元素组成的,进而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原则。在进行物质结构理论知识的教学中,通过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的不停运动,明确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论教育。
在“氧化一还原反应”一节的教学中,氧化与还原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它们存在于同一反应中,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学生可以从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到——满矛盾的运动,这是辩证法的核心。又如:溶解与结晶,水解与中和,加成与消去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实例。
量变到质变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元素周期律是量变到质变最典型的例子,即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又如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同素异形体性质的差异等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
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如:无机物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机物中各种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即使同一种物质分子里不同官能团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苯酚分子中,苯环与羟基的相互影响。此外,结合相关内容,还可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从而逐步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环保意识教育
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所涉及到药品及有毒或有害物质,特别是有毒气体直接危害师生健康。因此,在实验中,老师应对学生强调,做实验时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安全教育
高中化学教材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实验。有些实验的试剂或产生物易燃、易爆、易挥发,有刺激性、毒性和腐蚀性,在操作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防止实验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正常进行,要对学生强调安全知识及急救措施的教育。
(五)挫折教育
认识挫折,是承受挫折、战胜挫折的前提。有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就自我放弃,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针对这种现象,可利用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化学家的奋斗史,结合教材内容,开设第二课堂讲座,来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勇气。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道德;心理健康
广义上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而狭义上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即我们通常所讲的“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系统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中学生的生理年龄决定了其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所以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行为等时往往表现出了各种令人堪忧的状况。
1当代中学生的德育现状
过去我们的教育工作是6+1=0” ,即学校教育6天,家庭、社会影响1天就把学校教育给抵消了,这些抱怨一方面反映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软弱无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社会、家庭的消极影响巨大。在一项问卷调查中,认为社会环境对自己影响不太好的学生高达68.4%,认为当前社会风气好的学生仅有1.3%,而这些突出的德育问题则具体表现为:
1.1日常行为习惯的不规范。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校园经常出现各种不良的日常行为习惯,从最基本的长发、染发,脱口而出的脏话、臭话,到乱涂乱画、随地吐痰,再到早恋、网瘾,甚至是纠结社会外来人员入校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违现象的不断出现,很大程度上凸显出了我们德育教育工作的滞后。
1.2厌学现象有增无减。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金钱至上”、“权利至上”的观念也逐渐在学生当中形成了可怕的影响,以我在学校分管的政教工作为例,有一些学生整日无精打采或者上课睡觉,课余时间则泡在网吧,更有甚者逃课、旷课现象频出,在对部分学生的抽查中我们发现,近16.5%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究其原因则主要是当代的社会不良习气影响所致。
1.3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失学”、“失管”、“失控”、“失教”被人们称为“四失”青少年,“四失” 青少年中犯罪比例居高不下。一份调查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占治安案件15%左右,占刑事案件总数30%,而从有关部门的统计来看,青少年犯罪中,14岁到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
造成这种德育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不良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等。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状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针对这样的现状,当代的德育教育又该如何进行呢?
2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学校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干部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从具体层面上来讲,我们的德育工作应当强调一下几点:
2.1转变德育观念,更新德育内容。
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首先转变过去的德育观念,用符合学生实际的德育理论作为引导,积极主动地摒弃形式主义,把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德育内容引入学校德育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地确定德育的内容和整体规划,在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的情况下,科学规划、区别对待、创新求变,把德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日常管理的主要环节层面上来,“花大力气,做大事情”。
2.2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首先,必须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应试目的不能再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性目的,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坚持进行教育改革,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施。
其次,是要从教师做起,“以身作则,以身示范”。我们知道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这个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老师自己首先要不做。在耳濡目染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3紧抓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环境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在英语课堂管理中培养小学生的纪律精神的重要性
课堂管理,或课堂教学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行为;它包括课堂纪律的维护、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课堂气氛的调动等(付建中,2010)。由此可见,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制度等”(沈米成,宋福聚,2005)。精神,指“人的思维活动、心理状态、意识等”(沈米成,宋福聚,2005)。合而言之,纪律精神就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个体成员在思维、心理和意识之中形成的自觉主动地遵守规章、制度等的状态。小学生纪律精神的养成,有助于他们形成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从而对社会、对个体和对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社会来说,纪律精神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从而为成为适应社会的合格才人打下基础。对个体来说,纪律精神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能力,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适者生存,可以推动他们道德人格的发展,然后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人格尊严与优越。对于教育来说,小学生的纪律精神可以推进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促进小学生的智、体、美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认为纪律精神是道德的首要要素的法国教育家爱弥尔?涂尔干说过,纪律精神的首要要素就是对生存的常规性偏好,而小学生的行为完全不具备常规性的特点;他们的兴趣并不是很长久,他们的性情绝对不是稳定的,他们在观念和情感上都带有同样的反复无常的标记,个人行为也同样地缺少连续性。小学生的出发点是“心灵无休无止的运动,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变化多端,瞬息万变,是一往无前,竭而后止的情绪性行为”(爱弥尔?涂尔干,2006),这是教育的实然;而教育的应然和目的地是“对常规行为和节制行为的偏好”(爱弥尔?涂尔干,2006)。教育必须使小学生能够用几年的时间培养起纪律精神,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最佳最优地培养小学生的纪律精神。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3年3月26日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各科教学的任课老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路径”(傅建明,2009),这也就是说,各科教学的任课老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依据一定的课堂规范进行合理的课堂管理,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他们指明自我约束的方向,提供自我管理的章法,以培养他们的纪律精神。在课堂管理中培养小学生的纪律精神,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多样化、选择性和个性化”的需要,是有针对性、常规性、连续性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需要,是在学校教育体系之中把德育教育做到最全面、最深化、最优化的需要。因此,各科教学的教育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中,要遵循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使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在课堂管理中培养小学生的纪律精神。
2在英语课堂管理中培养小学生的纪律精神的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是制定德育计划,选择的与内容、方法和组织德育过程的依据”(胡中锋,2007)。在课堂管理中培养小学生的纪律精神必须依照以下德育原则来展开:1)把握方向,联系实际:教育者在课堂管理中培养小学生的纪律精神,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从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德育认知发展出发,引导小学生把人生价值、理想追求和个人修养、日常品行相结合,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2)提高认识,指导实践:教育者依照德育教育的原则,在课堂管理中运用制定规范、建立信誉或明确奖惩的控制技巧,采用创设情境、榜样示范或道德评价的方法提高小学生对纪律精神的认识。在指导实践中,当小学生表现出与德育一致或者相反的行为趋势时,教育者必须依照课堂规范,及时、明确地对小学生进行疏导,对行为给予公正的评价和正确的引导。教育者要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正面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纪律精神。3)尊重、热爱,严格要求:尊重、热爱学生是指教育者尊重学生的人格、意见,提倡民主,不打骂学生,不体罚学生,对成绩好坏的学生一视同仁,公平、民主地对待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但与此同时,教育者要树立起教师威信,对学生严格要求,因为“如果没有威信,那就是说,师生之间没有正确的相互关系,就缺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赞科夫,1980)。4)长生之善,救生之失: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智能发展不是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因而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善于借助这些闪光点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以促进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和提高,达到多种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避免和学生正面冲突,而要迂回地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5)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的行为会影响集体的活动,而反过来,集体的活动也深深地影响个体的发展。因此,教育者既要对小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提高个体的认识和素养,又要对他们进行集体教育,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风气,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纪律精神的养成和维持。6)因人施教,因境施教:《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培养小学生的纪律精神要有针对性,“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生动感人的题材、形象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要针对不同年级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清层次,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循环反复,不断加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以及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傅建明,2009)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传统意义上的“一致性”,指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或者各科教学的德育教育的一致性,但是在课堂管理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指的是教育者在课堂规范没有做出新的调整和修改之前,对于相同事情的处理方式要前后一致。并且,教育者这种对于事情的处理态度是连续的,是以持续性地培养小学生的纪律精神为目的的,是以维持小学生的纪律精神而长期持有的。
这些学生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经不住外界的诱惑,思想很容易动摇。尤其在一些新生身上表现突出。当学生在学习、训练中碰到困难或生活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退缩。好的性格是从小就培养的。现代中、小学生存在以下几个类型性格:自私狭隘,表现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常为一点小事跟别人闹意见,甚至耿耿于怀;自大自负,表现为自以为是,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受挫能力差;自卑怯懦,表现为孤僻,不合群,做事优柔寡断。
2认知能力差
认知能力是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是认知能力。中、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发育还不成熟,对一些事物的认知能力有偏差,还没有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会在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有一些较为偏激的行为,因此需要更好的引导和教育。
3教师对学生日常管理的懈怠
学校中班主任的职责就是对学生日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督促,现在有些学生缺乏交往能力,凡事都是以“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人沟通,拉帮结伙,攻击他人,胆小怕事,喜欢嫉妒等等,这些行为都会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及未来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而老师却忽视了他的职责,对学生放任自流,没有去对学生加强管理,导致类似的情况频繁出现。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树立健康教育意识
体校多数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的术科专业重视,忽视了平时适当的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就教师(79石%)对家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缺乏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5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了解是开展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针对体校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善。中小学生阶段毕竟是没有完全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一个时期,他们接触最多的环境便是学校。教师应全面考虑不同时期学生面临的不同问题,要多和学生沟通,拉近师生关系,在生活中减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便于学生将实际情况反馈给教师,以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
6加强学生在校的日常管理
体校学生大多为住校生,课余以集体生活为主。中小学生又处于成长的一个敏感时期,对于社会的认识很片面,学校的管理如果不加强,很容易造成学生与不必要的人和外界消极环境的接触,这尤为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这就需要生活老师严格按照学生管理条例对学生进行管理,如定时熄灯、禁止晚归和不归等。另一方面,生活老师采用渗透性、引导性的原则,帮助学生把握住青春期的发展方向,完善人格建设。
7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