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6 16:15: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财务部门基本职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 现代企业的财务业务一体化
1.1 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概念
现代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是指将企业经营中的三大组成部分,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管理层有机融合在一起,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实现数据共享,以方便企业的财务部门随时进行数据查询与财务分析,真正发挥财务部门控制企业经济业务的实时性,从而能及时为企业管理决策层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财务信息的一个过程。
1.2 企业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意义
①减少了重复劳动,实现了数据共享。现代企业的很多业务数据,财务部门可以依靠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软件的不同模块的功能直接从业务部门获得,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业务数据与会计数据的一致性,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把财务人员从大量的业务凭证的二次性整理录入工作中解脱出来。
②强化了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财务业务一体化加强了企业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实时控制经济业务,真正将财务部门的管理控制职能发挥出来,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增加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度,提高了管理水平。
③有利于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监督。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实现,使财会部门参与到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过程中,在业务单据的审核中,发现问题,及时与业务部门沟通、协调,从而更好的发挥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监督职能。做到事前事中控制,而不是事后发现后再问题追究责任。
2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中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财务业务一体化过程中沟通存在的问题
现代企业基本上已实现了财务电算化,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实现可以通过财务软件的不同模块的功能实现,例如我们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用友、金蝶等,都可以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软件在现代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企业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一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而是整个企业从财务部门到整个业务部门、管理层的沟通,在沟通环节上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相分离。目前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通常是业务和财务两个系统结合,在财务系统中建立存货核算系统,将业务系统数据通过存货核算系统录入业务数据,财务系统可以共享存货核算系统数据后,进行单据审核、核算产生记账凭证。现代企业在财务业务一体化过程中,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没有进行有机整合,有很多企业出现财务业务各自独立运行,使得数据反映不及时、不一致的现象,无法真正实现过程控制,容易导致企业决策延迟或失当。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在构建各自部门的流程时,主要考虑到各自部门自己制定流程是否通畅,操作是否方便,而没有很好注重二者之间流程及操作的衔接与融合。
②企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一体化发展需要。由于目前的一体化财务软件主要由计算机人员设计,他们缺乏相关的会计背景,对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的设计往往容易不够了解,往往出现忽视会计的职能状况,导致软件在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子系统数据传递方面的诸多弊端。另外,企业财务人员不懂业务,业务人员不懂财务知识,再加上每个企业的业务流程都有每个企业的不同特点,企业在一体化实施后期,随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机构的深入融合,各种沟通问题导致的信息沟通不及时现象日益突出,软件供应商的人力支撑力度还会逐渐削弱,致使企业后期维护方面出现很多问题。
2.2 财务业务一体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
①财务一体化软件应用不协调。现在即使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软件实现财务一体化,但是在这些使用软件的企业并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无法使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协同工作。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各自采用一套软件进行处理其数据,或者是即使使用一套软件,但财务与业务没有实现对接功能,造成无法保证信息的实时沟通。
②传统财务制度的影响。在过去,许多企业都设置有财务、营销、采购、生产、行政、业务、管理层等许多部门,除财务部门外许多部门都或多或少的行使着企业财务、业务系统的基本职能。而传统的财务制度下,财务部除了一些凭证、账单核算工作外并未参与管理工作。现代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的应用使财务人员未来将向非财务化方向发展, 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管理职能将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所以在企业实现财务一体化的过程中受传统财务制度的影响,部门沟通不畅导致企业很难及时的处理信息,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和决策。
3 沟通在财务业务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3.1 高效的沟通强化了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职能
企业在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过程中,高效的沟通及时弥补传统财务制度的弊端,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加强了企业的动态管理与控制。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仅可以随时进行库存、应收账款等的查询与分析,并实现全方位的财务分析、决策管理,更能转变财务部的定位真正使其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及时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财务信息。
3.2 高效的沟通使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真正实现协同工作
沟通能弥补一体化软件不能协调的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信息数据实时共享的弊端,能使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语言不通”的问题很好地解决,最终在良好沟通的实现下能达到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监督效果。
3.3 高效的沟通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效的沟通增加了企业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度,提高了决策质量,加强了企业的动态管理与控制解决了资源闲置和资源紧缺现象并存的问题,达到了所有财务甚至非财务数据的集成,业务程序的规范和信息共享。将企业经营环境和经营资源的各方面相结合,使企业能够准确及时地反应各方面的动态信息,监控经营成本和资金流向等,提高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和财务效率,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4.1 有效沟通技巧
①企业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企业要摒弃传统的财务制度,根据财务一体化的需求真正将财务人员定位到企业管理者上来,让财务人员真正参与企业的重要决策,充分发挥财务的职能。企业财务人员通过定期的对管理者汇报企业可用资金流向和财务状况,保证财务信息传达的及时性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使财务部门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枢纽。在企业业务开展进行之前将各部门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解决,提前沟通解决财务一体化系统不能做的对信息传递的及时性能大大提高企业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问题后再沟通,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②企业应该注重细节的沟通。财务部门要把沟通工作做细致,财务部门最初的账套设计,就要与业务部门充分沟通,大到从客户、供应商档案的分类,到存货分类及档案编码规则的设置,都要认真听取业务部门的意见。财务人员通过参与企业整个业务流程中的单据流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与业务部门沟通、协调。最大化的弥补一体化系统的弊端,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定期的公布财务业务数据,以及业务价值评估来保证财务数据与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有效的细节沟通如同剂,减少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矛盾,同时使其工作开展更为顺利,更能实现企业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
③企业应该严肃对待员工入职培训。财务部门不仅要对财务部门相关业务进行培训,还要对业务流程进行了解,同样,业务部门的员工除了对业务知识进行培训的同时要掌握相关财务基本知识。提高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缩短员工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减少跨部门的沟通障碍。另外,使各部门人员对其他部门的职责与法则更加了解,使企业业务活动更加顺利的开展。
4.2 有效的沟通方式
①换位思考在财务一体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沟通问题,都需要各部门人员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其他业务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则双方的交流会更加顺畅,从而为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改革方案的顺利贯彻提供保障。
②严格执行工作流程不管是财务部门还是其他部门都要对数据信息共享,重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一个部门某个岗位工作的拖沓和失误,不仅会对本部门造成损失,还会影响到企业其他部门业务的进行,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工作,决不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推托,严格执行业务流程。
③从思想上重视沟通必须调动整个企业相关方面的力量,共同合作,从企业的管理领导层到财务、业务部门的领导及员工,从思想上对沟通有足够重视。企业需要定期的开展跨部门的分享以及沟通,完善业务部门规章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继续教育,使企业经济活动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而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存的操作弊端
(一)缺乏最基本的财务管理意识
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但是财务管理的意识却显得很平常,财务部门的领导缺乏基础的财务意识,更不用提对员工的培训,所以说现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缺乏创新性与合作性,更没有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说,现在我们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很平常的工作,可以说,现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根本没有担负起国家赋予财务部门的基本职能。所以,现在我们在事业单位的创新要从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抓起,充分展示现在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创新性,为财务管理工作贡献力量。
(二)缺乏系统的财务管理流程
现在的事业单位的工作相对于现在普通企业的管理来说首先缺乏的是流程,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首先是没有流程,这种情况现在已经走了很大的改观,因为现在的事业的单位领导已经认识到了流程化操作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所以现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仅仅是一份流程步骤,但是没有具体实行的措施。
第二种是有制度而不能实施,对于财务管理流程只有口号,没有行动,在事业单位的领导认识到流程化操作的重要意义之后,他们一般就会开始着手准备或者制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流程,但是只是理论的研究,缺乏具体实施的方法,也就造成了流程空口号,零执行的局面。我们现在提到财务制度的创新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创新财务管理的流程化,让流程化的财务管理流程得以具体的实现。
(三)采购和预算没有计划性
因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担负着国家重要资金的使用,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对于国家的重要使命。但是现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没有将这种国家使命认识到位。对于各种采购没有计划,一般来说就是碰到什么事情就原地的解决这些事情,另外来说,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掌握的是国家直接拨付的资金,他们拥有制定各种预算的权利,也就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赋予了一项更重要的责任。另外,事业单位的职能部门繁多,财务管理的预算在各个职能部门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创新对于财务部门的采购和预算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并将这种创新在平常的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优势。
二、加强事业单位的创新管理,培养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
(一)创意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在整个财务管理当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根据现在的工作模式加以改正和补充,要彻头彻尾的对现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变革,应该把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视为一种革命,要做到所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全部参与,同时要明确每个职能部门和个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让制度深入人心,既能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敬畏制度,同时也要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执行制度。
(二)完善预算和审计制度,创新财务管理意识
财务工作的两项最基本的工作就是预算和审计,通过开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预算和审计流程,将现金的支出做到日结日清,通过财务报表制度的执行让事业单位的现金流更加透明,同时更加有成果的符合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各个职能部门工作的需求,从而完成事业单位各个职能部门的有机统一。
(三)控制成本核算,加强成本核算运行管理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对于事业单位的持久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否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核算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盈利与否。创新性的进行成本核算,一般来说有几个步骤,首先就是要有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制度,并且加强合算制度在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实际操作,第二,要对财务核算培养严谨精神,财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工作,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即使没有制度约束,也应该具备这一项最基本的意识,作为创新性的财务成本核算,应该把这种严谨的工作精神重新回到财务工作的主题,并将这种精神作为一项财务制度加以执行,第三,就是要加强各个职能部门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建立相互的了解与沟通,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财务工作,有效的进行成本的核算。
(四)创新性的财务管理
要求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高素质的培养,针对财务工作人员特别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培训和入职之初,首先就要对所有的财务工作人员提出较高的工作要求,因此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也要提上工作的日程,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高水平职业素质和职业水平。为有效的贯彻和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业财融合;高校;信息化
业财融合多次出现在管理会计相关文件规定中,其中《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财会〔2016〕10号)明确指出,“融合性原则”是管理会计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所谓的融合性原则是指单位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将财务和业务进行有机融合。随着高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少高校启动了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业财融合一体化建设作为智慧校园的一部分随即被高校财务管理者提出。高校业财融合是指采用大数据、智能化工具,将资金的预测与预算、资金的支付与控制、资金的监督与评价,与高校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深度整合与融合,从而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大学综合治理水平。
一、高校实现业财融合的重要性
1.新会计制度和内控规范下的客观要求
2019年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改变了原高校核算模式,提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联系的双核算模式,财务会计核算要求采用权责发生制,而“权”“责”的确定必须关联各部门的具体业务,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预测、控制和监督职能,必须通过将具体业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与财务活动进行共享、融合。根据教育部关于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信息管理系统,以确保重大经济领域的信息和数据互联互通、协同共享,业财融合可以通过信息手段对各业务环节的风险点进行设定、标识和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有效地规范管理和控制风险。
2.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不少高校面临资金不足、发展后劲不足现象,如何制订科学的财务整体规划,如何将有限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领域和项目上去已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原有的粗放式管理已无法满足需求,只有将服务于学校发展战略的各项业务与财务高度融合,实实在在将业务与经费相对应,实现“嵌入式”财务管理,才能精准地确定资金需求和制定精细化的财务预算,也为后续资金支付与绩效评价提供依据。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沟通不畅、信息不共享已严重影响工作效率,通过业财融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业务部门的数据流与财务部门的数据流进行传递和共享,方便各业务部门和师生,提升财务服务水平。
3.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提出了“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必须要有一流、高水平的管理。在大数据时代,财务可以与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进行有机结合,财务人员能了解各部门的具体业务情况,业务部门也能了解财务数据和资金收付流程。高校业务活动服务于战略目标,但各业务相对独立地分散在各部门,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人、财、物等信息协同融合,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能为高校管理层科学决策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从而推动高校治理能力建设。
二、高校业财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
1.传统财务思想下的业财融合进展缓慢
高校提出业财融合的时间并不长,传统观念认为高校财务部门就是提供财务报账的服务部门,财务人员的重点工作是规范会计核算,无须了解各部门的业务情况,很多人对业财融合工作不理解,部分人甚至认为财务部门不应当介入业务活动,会阻碍或限制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认为信息一体化建设应该由网络与信息中心负责,财务部门提出的业财融合很难得到学校层面的支持与协调,财务部门提出需求也很难以被各业务部门所接受,经常以数据安全、数据保密、系统不对外开放等理由予以拒绝。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业财融合发展的进程非常缓慢,全面实行业财融合的高校非常少,大多数高校只能做到个别部门的少数业务与财务融合。
2.高校信息一体化建设水平不高,缺乏成熟的业财融合系统
虽然高校网络与信息中心全面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但高校肩负的“五项”基本职能决定了高校各职能部门业务的复杂性,往往是不同部门各自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各司其职,有些信息系统甚至在自己部门内部都不能互联互通,导致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信息孤岛”现象十分普遍。另外,不同信息系统存在着各自的模式和标准,在后续信息系统对接过程中,二次开发和信息对接的成本非常高,严重阻碍了业财融合的发展。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一般以核算系统为中心,构建项目库申报系统、预算系统、收费系统、报销系统、银校互联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决算报表系统等若干子系统,目前业财融合一般是基于子系统进行开发与各职能部门业务活动进行数据对接和共享,缺乏综合性信息系统将财务活动和相关业务活动的全过程整合在一起,数据质量比较差。
3.缺乏大数据+财务复合型人才
业财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高校亟需既掌握财务专业知识又熟悉信息化建设和业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财务人员大多是财会专业毕业,具备大数据和智能化知识背景的人员非常少,另外,财务人员专业性比较强,一般要求具备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其他职能部门员工交换到财务部门的极少,造成财务人员普遍不了解职能部门的业务。高校在对财务部门岗位设置时,计算机类技术岗一般只设1—2名,且他们不掌握财会专业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需要多年学习培养,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很难满足财务信息化建设需求。
三、基于大数据和职能化下实现高校业财融合的措施
1.建设高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国内大型企业建立了成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为企业提高效率、减低成本、加强监管、信息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多校区办学、跨区域办学十分普遍,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求。高校应建立以财务数据为核心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平台,实现业财融合一体化。平台可以分为服务层、应用层和数据层,服务层负责提供个人服务,应用层负责提供综合应用功能和学校决策支持,数据层负责为服务层和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持。服务层主要包括网上项目立项、网上预算申报、网上报销、网上薪酬申报、网上缴费、网上采购、网上查询等;应用层主要包括项目库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管理、收费管理、科研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综合管理应用;数据层主要包括财务数据与采购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科研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系统、人事系统、后勤系统等职能部门的系统进行数据交互融合。
2.合理设置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关键融合点
高校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具备各自的活动规律,业务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立项、实施、完成、考评等;财务活动主要包括概算与预算、财务控制与支付、财务监督与评价。从业务活动或财务活动的流程看,主要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通过合理设置不同活动期间的融合关键点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关键融合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业务规划立项与财务概算预算融合,业务活动目标是实现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经费保障,各项业务活动实施前就应该通过项目库管理系统和预算申报系统向财务部门提出资金需求,财务部门汇总数据后按照财力情况确定年度资金计划,并按轻重缓急安排具体项目。二是业务实施与财务控制融合,业务实施过程中的设备材料采购、合同签订、资产管理一般归属不同的职能部门,只有通过与财务支付与控制环节的相关信息系统融合,才能达到控制预算、提高效率、规范手续、加强监管的目的。三是业务考评与财务评价融合形成一套科学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3.转变观念,积极推进业财融合
学校层面要重视,在合理授权、人员配备等方面予以支持,建议成立由财务部门牵头,其他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的专门工作小组,全面推进业财融合工作。同时,财务部门要加强宣传和培训,让职能部门明白业财融合不仅不会阻碍业务活动,而且能为业务活动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让全校师生支持业财融合工作。网络与信息中心要依托智慧校园项目,全局规划全校信息化建设,打通各部门的信息壁垒,让信息互联互通,为业财融合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财务部门要引进和培养一批财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兼备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为业财融合提供人才支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为新时代会计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跨越式提升提供了机会。目前,业财融合的理念还没有在高校扎根,应用还不广泛,但其重要性已成高校财务管理者共识,其发展趋势已逐渐形成,相信在财会人的不懈努力下,业财融合在高校管理中必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红莉.从业财融合视角看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商业会计,2017(13).
2.梁勇,干胜道.内控建设背景下高校“业财融合”问题思考.财会月刊,2018(13).
关键词:会计核算;核算质量;国土系统;基层单位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经济的持续发展也让单位会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确切的会计信息在整个单位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会计信息的公信力主要取决于会计核算质量水平。根据新修订的《会计法》来看,会计核算程序在单位财务部门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以规范管理、依法理财为基本准则来展开。在基层单位中,财务部门属于一类综合职能型部门,它必须根据其单位的服务大局、工作中心、规范管理来开展工作。此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也需要贯彻落实以及重视与之相关的《会计法》,以此来增强单位的合法理财意识,从而对财务的管理工作给予支持。因此,提升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能有效提升单位会计核算质量,从而增强单位的财务风险,可以将单位财政资金的效益更好的发挥出来。本文根据我国国土资源系统的主要状况来进行分析,并且讨论基层单位会计核算质量的有效方式。
一、国土系统基层单位推行会计核算的主要意义
在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制度中,单位会计人员的人事、编制、工资以及组织的关系一般都会转移至所设立的会计核算中心中去,并且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它与单位内的其他的福利待遇有本质区别,这将会改变以前会计工作人员以其单位作为主要的体制制度。但是这种方式也对基层单位与其会计工作人员的关联性有所保证,当出现一些意外的经济事件时,单位会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单位的每一份审核(经济业务)来对其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并且会对以往的事后监督直接变成普遍性以及经常性的监督,这能有效清除单位内各类违纪违规事件的产生情况,同时对单位内财务监督职能也直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基层单位中实行会计核算能将各单位、部门在银行所开设的账户取消掉,帮助单位将分散的财务资金基本汇集到单位的会计核算账户中,这对其调控、监督职能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而且还能使单位资金更灵活地调度起来。
二、怎样提升会计核算质量在国土系统基层单位中质量
(一)加强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
对于单位财务工作人员来说,要把单位的业务知识与其财会专业知识结合学习。根据单位的基本职责与职能组织其财务工作人员学习单位的基本业务,如果有条件可以将其外派参加一些财务培训班来对现有知识进行更新,以此来提升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以及核算能力。同时,单位还要依法理财,对会计的核算程序加以规范,让财务工作人员积极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责任。此外,单位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会计业务地实地操作以及业务学习计划。当开展单位会计业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互帮的形式进行,这样可以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尽快地熟悉其工作岗位,并掌握所需地专业知识与业务知识,在单位的各个会计岗位中锻炼工作人员,这可以更快地提升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理财的水平与能力。
(二)创建单位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
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来创设一个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考核指标,其中包括了对员工的预期性指标与约束性指标两类。对于单位内的关键岗位以及重点部门要把控到位。单位内的所有员工都进行目标式的管理模式, 采用制度来对单位内的具体事项、人员进行管理,无论任何人动都不可将财务内部的制度打乱,但是可以对其进行补充完善,让其更具操作的可能性。将每个岗位、项目负责人以及职能处的所有职责都明确到位,做到权责分明,并且与员工的考核绩效挂钩。当前,就我国国土资源系统的一些单位来说,他们都在逐步创建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财务控制制度,比如单位财政项目的支出预算管理方法、单位全员考核指标及目标管理、单位外协项目管理方式等等。单位内的财务部门属于一个综合部门,同时它也是单位经济的整个信息中心,在其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将业务活动的所有 消耗定额、计量、原始记录等工作做到位能为单位的整个财务核算供应真实且确切的资料。在对制度进行创建的过程中还要对其进行监督,并且做到严格执行,以此来避免制度被忽视的现象出现,对单位内各项财务的开支标准以及范围加以把控,同时,单位的财务部门还可通过其财务核算系统来将所有支出预算的执行状况公示出来,以便单位所有员工的监督。
(三)单位会计核算根据要求加以规范
在单位的会计核算中,除了对照其主要原则外,还需要遵循稳健性、合法性、清晰性、真实性、重要性、一致性、相关性、及时性、统一性等基本原则,这些原则的执行是对单位财务处理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保障。会计核算需要根据鞭实际出现的经济业务当作主要依据来进行真实且客观地反映、记录其各类收支结果与情况。运用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信息对其财务进行管理,同时将会计核算实施起来。合法理财并对其会计核算加以规范是单位的基本职责,而外协项目支出更需要规范到位。根据所制定的申报书来对预算支付的主要费用以及成本进行列示。比如,记录好在哪些情况可以对招待费、差旅费、劳务费、咨询费以及所需履行的相关手续等。如果是通过现金来支付的劳务费以及咨询费时需要在其财务部门进行办理,以此来降低一些成本费用。此外,还要对财务进行实时监督,并且制定出年度、季度以及月度的检查项目,对重点检查项目实施到位,杜绝形式主义。
(四)掌握会计数据与预算数据间的主要关系
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需要以单位员工的绩效考评来对作为会计核算的实施思路,对会计核算的新方法与新技术进行探索,掌握好会计数据与预算数据间的主要关系。会计数据与预算数据间的关系是对等相辅的,其一是会计数据以及会计数据相关的文件记载与会计准则标准相符,其二是经济主体展开的相关活动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符,其三是会计数据以及会计数据相关的文件主要文件对经济主体开展的活动作出了真实的记载。单位的支出功能预算科目或分类科目完整地反映出了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与单位绩效的基本情况。为此,单位可以根据其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对会计数据与预算数据的主要关系加以分析,同时还可以根据支出经济分类款级科目与定额项目方向进行分析,比如专用油料费用、公务用车维护费用、其他交通费用与交通费用属于包涵关系,并非并列关系。
三、结束语
国土系统基层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问题的形成来自各个方面的原因,所以,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仔细区分,不可单纯地认为问题的形成均来自其会计核算本身,同时,也不可因为其问题而对整个会计核算加以否决。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实施会计核算功能之后,它对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单位财政资金的管理以及会计监督职能的加强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为此,我们需要根据相关问题进行逐一解决,以此来提高国土系统基层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海娥,靳贝贝,董志祥,徐克广.谈如何提高国土系统基层单位会计核算质量[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05:68-70.
[2]任立萍.国土资源部门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9:82.
[3]吉鹏飞,廖水龙.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J].绿色财会,2013,12:21-24.
[4]朱祖军.浅谈林业基层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J].当代会计,2015,08:19-20.
[5]陈海媛.基层会计组织进行集中核算的探讨[J].会计师,2015,12:74-75.
[6]孙永军,刘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现状调查与效果分析[J].事业财会,2008,01:21-23.
关键词:应收账款;信用;内部控制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从源头控制,防患未然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用管理,笔者认为应该在企业内部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加强客户信用度管理和监控,从销售这个源头开始降低应收账款风险。
第一,成立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必须是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的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配备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信用管理部门一般应由财务总监领导,是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桥梁,其基本职能包括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客户信用、进行信用风险分析、科学制定客户的信用额度、执行应收账款监督等。
第二,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所谓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所采取的原则性规定,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信用额度三方面。信用管理部门成立后,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销售、合作对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不同信用期间和信用标准最大程度减少企业坏账损失的可能性。
第三,加大资信调查力度。信用政策制定好之后,就要着手开展资信调查。企业在作出是否对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以及对哪些客户提供,赊销的额度多少等决定之前,首先要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做到知己知彼,防患于未然。企业应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确定所能给予的最大赊销,预防坏账损失的发生。另外,对客户提供信用后,还应随时了解其信用状况的变化,根据财务和销售部门反馈的客户信用资料,及时调整其信用度。若对方出现信用恶化,经营状况不佳时,企业应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第四,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和结算方式。在完成前期的信用调查后,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的每一笔赊销业务,还应该由具有审批资格的专人进行审批,按赊销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等级,结合企业自身的现金流状况,确定赊销金额的大小和期限长短。企业可借鉴西方对商业信用的理解,制订适合自己的可防范风险的赊销方针。若不能偿还欠款,企业则有权收回商品,弥补部分损失。另外,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即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强,信用状况较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网,提高竞争力。反之,则应当选择风险较小、约束能力比较强的结算方式。
第五,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强化管理。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设立一个赊销审批制度,规定在一定额度内的销售由特定权力的人员批准,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超过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同时,应落实责任制,各经办人员经办的业务由自己负责,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要求其对自己经办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直至收回货款为止。
二、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工作责任制度
为防止销售人员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企业应在内部明确追讨应收账款不是财务人员而是销售人员的责任。同时,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收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全过程负责。作到人员、岗位、责任三落实,在经办人、责任人调离换岗时,应向部门主管报告清欠工作进展情况,这样就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
三、改变应收账款的形式
相对于应收账款来说,应收票据具有更强的追索权,且到期前可以背书转让或贴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坏账损失的风险,因此当客户到期不能偿还货款时可要求客户开出承兑汇票以抵销应收账款。可以说应收账款的风险无处不在,但它是可控可防的。只要企业的产品符合市场的需要,适销对路,质量过硬,就不愁产品卖不出去,更不愁应收账款不能按时回笼。只要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信用管理,深入细致地进行客户资信调查,强化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就一定能够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水平上,把坏账降到最低。
四、强化风险意识,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监管
对内部相关人员的管理,是防范应收账款的风险的关键。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正确决策,科学管理,是降低和杜绝企业资金风险的核心;明确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各自职责,明确销售过程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加强协调,形成应收账款管理合力。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共同做好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工作。对逾期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及时地转销为坏账损失。此时,还要加强对讨债人员的监督和约束,使追回的欠款及时入账。培养销售人员遵循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加强销售人员的回款意识,提高销售人员的终端管理和维护能力,降低经销商的经营风险,提升销售业绩,提高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还要其注意零售终端经营不善的危险信号等问题。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要让财务人员明确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职责,并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财务部门每月给销售部门提供一次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建好应收账款档案,妥善保管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资料。对每一笔应收账款按信用标准核定回款期限,超过期限未回款应从销售人员奖金中按一定比例扣罚,直到收回账款为止。财务部门同时负有监督职责,提示有关部门协调处理欠款,保证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陈英新.《应收账款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财会通讯》,2007年第6期.
关键词:高校;会计人员;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084-02
职业倦怠(job burnout)是当前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它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H.J.Freudenberger)于1974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高校财务部门和其他许多部门一样,是高校的窗口单位。它处在管理与服务之间,以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是为全体师生员工服务的。如今,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模式、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会计核算的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适应传统财务模式下服务的高校会计人员面临着多层面、多方位的压力。对本职工作评价偏低,对掌握数字技术的兴趣缺失,对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变化后的何去何从感到迷茫,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降低。
一、高校会计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地位和享受的待遇低下
高校会计人员工作烦琐、平凡,它的工作价值往往难以直接体现出来。所以会计人员在校内的地位低下,同时享受的待遇也不高。尤其体现在职称评定上。各高校由于人员配备的问题,各级别专业技术人员的名额有限,为保证教学与科研,往往牺牲财务部门等教辅单位的名额,造成会计人员晋级特别艰难。迟迟不能晋级,难免影响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滋生职业倦怠的情绪。
(二)高校财务工作单调,多数会计人员缺乏工作激情
高校会计人员的工作无非就是发放工资、报销费用、学生交费等。工作性质单调、高度重复,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较少,缺乏职业灵活性,必然滋生枯燥乏味感。工作空间又具有相对封闭性,导致生活圈子狭窄。工作时间长,责任又大,这给会计人员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造成对会计工作的倦怠。
(三)家庭、工作双重压力
据国家财政部统计,2010年全国会计人员达1 400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超过一半。许多高校会计人员90%以上都是女性。作为一名女性会计人员,在干好大量、烦琐的日常会计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更多的家务活,压力之下很多人只把会计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职业倦怠。
(四)高校财务部门及会计人员在高校内部结构与管理中常常被忽视
会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高校财务部门作为服务全体师生员工的窗口单位,也承担着学校“服务育人”的责任。可是学校领导并不重视,认为它是纯粹“服务性”的“教辅单位”,被看成是从事简单、机械、重复劳动的“服务部门”,即主要是“辅助”教学、科研等单位的工作,在人员结构、职称评定中往往处于学校的边缘。导致高校会计人员流动性大,优秀人才留不住,服务水平难以提升。
(五)管理上存在弊端
第一,平均主义思想。中国人有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观念,“大同”社会、“中庸”思想,无不是平均观念的映射,这一观念有其合理性,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忽略差别,不利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第二,大锅饭思想。不少人过惯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生活,什么事都“等、靠、要”,认为手捧铁饭碗,个人努力与否不重要。第三,“按劳取酬”不能落实。如果认真执行“按劳取酬”的原则,则多劳多得,自会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但过去我们实在是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条。
二、解决高校会计人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提倡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爱岗敬业,是会计职业道德最基本、最核心的规范,是检验每个从业者是否有职业道德的首要标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首先,高校会计人员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会计工作虽然十分烦琐、平凡,但它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会计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不要仅仅把它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要诚实做人、朴实本分、不慕虚荣、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
(二)引进激励管理,防止过去管理中出现的弊端,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长期以来,各级财务部门只注重物质条件的改善和技术手段的提高,往往忽视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忽视对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和激发。高校财务部门也不例外。实施激励管理,员工就会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行动;实施激励管理,执行“按劳取酬”,就会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多劳多得,自会激发人们的积极性。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对人的激励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后发现,一个人如果没有激励,他的能力发挥只不过20%~30%,如果施以激励,则可发挥80%~90%,即1个人可以顶4个人用。管理工作首先是对人的激励,要激发士气,只有调动激发下属的积极性,才能实施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维系向心力,实现组织目标。所以说激励管理是财务部门诸多管理方法中的首选。
(三)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创新意识
高校财务部门要与时俱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公开岗位、公平竞争、公正录用、定期考核,积极营造一个宽松、协调的竞争环境,使会计人员有一种危机感,增强其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树立强烈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未来高校会计人员的竞争是服务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又是各财务部门间人力资源质量的竞争。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那么具有创新精神的会计人员就是高校财务部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每一位会计人员都能在其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工作,将会给财务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四)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
会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现代会计、财务、税法、金融、财政、计算机理论和技术,而且还要具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会计人员要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充电,提高自身素质,适应会计制度改革的新要求。同时学校也要积极为会计人员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让会计人员增长见识,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五)实行弹性工作制,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管理的弹性原理》一书里这样描述弹性原理: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以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管理弹性有两类:一是局部弹性。二是整体弹性。每个层次的管理系统都有整体弹性的问题。它标志着系统的可塑性或适应能力。根据弹性原理,财务工作在定量管理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随着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加上财务部门会计人员女性多,换言之,也就是家庭主妇多,她们更需要时间奖励。弹性工作时间制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理想的工作制度。弹性工作时间制,是英文Flextime的意译,即“灵活上、下班制”。它在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西德,目前被世界各国相继采用。高校财务部门可选择相对独立和连续性的工作岗位试行弹性工作制,由本室人员轮流排班上岗。工休日自主调节,不再另外补贴加班费。弹性工作制在理论上属于“软性”管理范畴,而“软性”管理是一种以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采取调动其积极性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姚利红.新时期高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10):176-178.
[2] 杨爱莲.浅谈高校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新要求[J].科学时代,2011,(15):182.
财务管理一般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计划、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监督、财务检查、财务诊断等环节。这些环节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是一个完整的理财循环活动过程,是控制和管理的核心。只有搞好财务管理,才能准确地把握企业经营状况和各类资产的价值状况,保持合理的资产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堵塞经济漏洞,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为中心点,紧抓财务管理这个“纲”,方能收到“纲举目张”的良好效果。
企业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企业财务主管在企业中职责重大,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财务主管职能
职能,它表示事物发挥某种作用时被赋予的权力。财务主管职能指财务主管这一职务应当拥有的功能。财务主管的重要地位与财务主管的职能关系密切,现代财务主管通常应具有以下主要职能:
1、进行财务分析
对财务资料的分析是财务主管的一项重要职能。财务分析是在会计分析基础上,应用专门的分析技术方法,对企业价值创造过程,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的评价剖析,以实现财务目标的行为。一般认为,企业决策的信息有60%以上来自会计部门。会计信息系统向各类信息使用者提供的应当是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发挥会计信息作用的关键是对真实的会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以揭示财务数据所涉及的经济活动所隐藏的经济行为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
2、测算现金流量,合理运用资金
财务主管必须正确筹划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筹划得当,企业就可以经济有效地运用各项资金,避免风险,提高盈利水平,促进生产的健康发展。现金流量筹划不当,就会降低资金的利用效果,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财务状况恶化,甚至丧失偿债能力,使企业陷于破产或倒闭境地。
3、适时筹措资金
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现金流出量大于现金流入量时,财务主管应履行筹措资金的职能,及时筹集资金,使流动的“血液”不致中断,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正常进行。
4、编制财务计划
编制财务计划是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财务主管的重要职能。财务计划是对企业在计划期内,以货币形式反映生产经营
??各个层次论文写作QQ:455265204活动需要的资金及其来源,财务收入和支出,财务成果及其分配活动的事先安排。编制财务计划有利于控制计划期内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有利于资金供应和调度,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进行。
5、参与投资管理
财务主管应在企业投资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金融投资,应了解发行股票(债券)企业的财务与经营情况,企业资产质量情况、发展趋势及各种风险的大小等情况;对于实业投资,应在立项、可行性研究、日常管理、收益分配及清算处理等环节上进行预测、分析和筹划,协助企业负责人做好相应的投资决策工作。
6、协调财务关系
财务主管应当较好地处理企业内外复杂的财务关系。无论是企业与财政、税务、工商、银行及其它企业等外部单位,还是企业内部财务部门与相关负责人、其它部门及职工之间的关系,财务主管都应当进行有效的协调,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财务主管的素质
1、职业道德素质
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除了要有完善的法律和法规之外,道德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一位哲人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财务负责人首先是会计人员,就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是技术方法与理念并重的职业,它与其它纯粹的技术性的职业不同,它大量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时时受到道德水准的影响和制约。尽管职业道德的力量对会计行为虽然没有绝对的约束力,它对会计诚信问题的解决也绝非万能,但是一旦会计道德能普遍成为会计行业自觉行为,将会形成无比强大的道德约束和舆论监督力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前国务院总理朱?基要求所有会计人员恪守“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十六字箴言,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新时期的企业财务主管更应以“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自己,管理好团队,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好更多的经济效益。
职业道德主要内容:
(1)良好的道德修养
财务主管随时应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对人诚实、正直、宽容,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理财活动牵涉许多方面的利益关系,财务主管应在理财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光明磊落、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和按章办事,始终经得住各种利益考验。财务主管一要干事,二要干净,干事就要勤干事、干实事,干净就要心干净、手干净。
(2)较强的敬业精神
财务主管的敬业精神是对财务事业执着追求的崇高境界,是一种维护本职且健康发展所要求的对社会、对自身负责的工作态度。财务主管应当热爱本职工作,把工作视为实现自身价值
的载体,努力做到勤恳踏实、追求卓越、自觉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企业的高层领导要求财务主管在企业理财工作中独挡一面,能分担企业经营活动中筹资方面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困难,能对各种经营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财务人员希望财务主管能认真负责带领他们做好工作,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这就要求财务主管在困难压力面前不能畏缩和逃避,时时应以企业利益为重,不做任何不利于企业的事情,要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保守企业商业机密,自觉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为企业发展提出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
2、知识素质
现代社会,知识日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主要的经济增长源,财务管理将是一种知识化的管理。财务主管的能力大小,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知识水平的高低。财务主管作为企业财务部门的负责人,更要注重提高知识文化水平,掌握相关的理财知识。
理财过程中应当掌握的知识主要包括:
(1)必备的会计知识
财务管理活动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是财务资料,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在会计账目中都会有所体现。财务主管进行财务决策离不开会计账目提供的信息。财务主管必须扎实地掌握会计知识,尤其是新颁发的与国际接轨的各项会计准则和各项财务领域的政策性规章制度,对财务会计工作更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应有的相关专业知识
财务主管必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审计知识、财务管理、投资决策、股票、经济法、税务、证券等经济知识,以及应用写作学、计算机应用等相关科学知识。财务主管知识越全面,思考问题就越细心,工作开展就会越得心应手。
(3)扩展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知识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知识有助于财务主管把握经济形势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经济形势离不开宏观经济学中对政府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知识,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以及市场运作原理对于正确地进行财务决策同样至关重要。
此外,财务主管要了解企业环境、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等,还必须对企业产品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生产工艺流程有所了解。产品性质不同,所需资金的运转情况便不一样,财务主管应当科学合理地进行分析企业各种经济活动,才能向业务部门清楚地陈述即将作出的决策对财务指标产生多大程度影响,企业资源将如何有效合理配置,哪些企业财务目标将不能实现以及税收负担将产生怎样的变化等财务问题。
三、财务主管的能力
有知识而缺少相应的能力不能胜任财务主管工作的需要。优秀的财务主管应具备以下一些能力:
1、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财务主管的重要才能之一。为
了获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企业财务部门的最高首脑,应对被管理者实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财务主管,应能够合理地使用手下的人才,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变成自己手的延伸,腿的延伸,身的延伸以及脑的延伸。财务主管不仅能够将所辖人员“撒”出去,放手让他们工作,“各尽其能,各司其职”,而且要能够采用有效地控制手段,对它们的行动方向、行为方向和行为效果实行“遥控”,从而形成以他为中心的“内核”集体。为此财务主管应诚信做人,讲信誉,工作中激发出每一位团队成员的热情,挖掘出他们的聪明才智与潜力,让别人愿意合作,及时做好各自岗位的本职工作。
财务主管需按照既定的财务计划目标和考核标准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将财务活动结果与财务计划目标对照,发现偏差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确保财务计划目标的实现。当财务活动与财务计划不符或完不成计划时,财务主管要采取措施或调整原计划目标。财务主管的组织控制能力决定着企业财务计划和财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2、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财务主管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一项基本功。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方面。口头表达能力,即说话能力,表现为一个人对演讲、对话、报告、讨论、谈判等各方面的技巧与艺术的运用。书面文字表达能力,也就是文字水平的能力,对财务主官,主要是对发展规划、财务报告、总结等的写作能力。
财务主管主要是运营资金有关的事务,企业各种经济活动都会通过资金形式集中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往往成为各种矛盾的汇集地,需要有效地进行交流与沟通。财务主管表达能力强,易于协调平衡内外各种利益关系,获得别人和其它部门的支持,减少彼此之间的分歧,为理财活动争取一个相对宽松的内外环境。
3、分析判断能力
企业理财业务既专业又具有挑战性,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有多个解决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产生的后果很可能一样,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取决于主管的分析判断能力。分析断能力取决于财务主管对各种情况的了解以及工作的经验。
4、参与决策能力
财务主管对企业整体情况尤其是财务情况了解比较全面,财务主管的价值在于“正确地决策事情”,同时帮助每一位团队成员“把事情做正确”。因而,财务主管有可能也有必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财务主管应从尽可能降低耗费、用好资金,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出发,从财务角度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然后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为企业决策当好参谋。
5、用人能力
总理说,领导者一定要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支持人才干事业。对待人才,要指导他们,使他们敢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提高他们,使他们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水平。要正确对待他们,鼓励人才出成就,也允许人才犯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要严格要求他们,加强自律;要照顾他们的生活。
财务主管要注重有效地培养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主管;基本素质;能力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进步,企业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财务决策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存危,中国加入WTO之后,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各企业的重视,财务主管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如何做好财务管理主管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主管,是财务管理人员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财务主管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企业财务主管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企业财务主管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掌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企业主管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每天面对成千上万的资金以及各种利益的干扰,这样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财务主管必须具有公正廉明的道德品质,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要遵纪守法、光明磊落,对待工作要脚踏实地、讲原则、讲正义,凡事顾全大局,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管理人员。另外,企业主管还要忠于企业、爱岗敬业,热爱财务管理工作,将工作视为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不做有损企业利益的事情,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自觉维护本企业的企业形象,在工作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追求创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个道德素质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
2.企业财务主管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一个人能否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关系到这个人是否具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企业财务主管每天都在与“钱”打交道,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将集体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至上,坚持事情的真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要不断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强化自己的正义感,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确立端正的思想,抵挡住外界的各种诱惑, 做一名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的优秀企业主管。
3.企业财务主管应具备较强的文化素质
只有掌握基本的财务理论知识和各项专业技能,财务主管才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和职责。企业财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特点不仅要求财务主管掌握基本的财会知识,还应当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熟练掌握一些相关的经济、税收、法律等专业知识,并且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精通类似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财务管理、责任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相关的基础性内容,对各种法律政策做到熟悉掌握,例如《会计法》、《税法》、《审计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和会记电算化知识,成为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过硬的财务管理者。
二、企业财务主管应具备的能力
1.企业财务主管应具备较强的业务处理能力
企业财务主管只有具备较强的业务处理能力,才能处理领导下达的各种财务工作,才能赢得下属员工对自己工作的信任,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财务主管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对各种方案的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才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企业主管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精确的了解,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这就要求财务主管不仅要精通财务知识,还要积极为公司的发展进言进策,及时了解本企业的发展状况,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不断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状,对经济发展前景作出合理化预测,积极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为企业的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2.企业主管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企业主管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参谋人,也是财务部门的核心管理者,这样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企业财务主管应该善于沟通,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企业财务主管只有善于组织协调,才能及时化解工作当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才能协调处理好财务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工作,协调处理好企业每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处理好企业职工与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工作。及时了解企业内部各岗位之间的工作进度,妥善解决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工作矛盾,要求各部门之间要分工明确,保证会计工作的协调有序进行。
3.企业主管应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时代的到来,企业的财务工作也面临着各种信息的不断冲击,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求企业财务主管必须具备对各种信息的正确分析判断能力,关注国内外经济的不断变化,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判断分析,善于从财务管理复杂的工作流程中总结工作规律,对企业财务发展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作出及时的判断,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财务主管应当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1.正确处理财务工作中各方面的关系
财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不仅受上级单位业务领导,还受本级企业行政领导,还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要进行工作配合,如果这些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的不好,将牵扯财务主管许多精力,从而使工作处于被动局面。那么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各种关系呢?我认为重要一点是应对本企业主要领导持尊重与辅佐的态度,取得主要领导的支持。财务部门虽是一个单位的职能部门,但有着控制与监督同级部门与下级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能,因此离开单位主要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是寸步难行的。财务主管要取得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应该先从自己做起。要主动配合和支持领导工作,当好参谋和助手,找机会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使领导了解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理解财务工作的难处,进而重视和支持财务工作。
2.认真研究问题,妥善解决工作中的矛盾
财务工作涉及企业每一个部门和职工,还要与税务、银行、审计实务所等社会各部门打交道,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因此产生矛盾的机会也特别多。工作中不出现矛盾是不可能的,回避矛盾也是不现实的,正确的方法是抓住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
四、结语
财务主管是企业管理部门的重要领头人,是企业资金正常运行的主要操作者,也是企业上层管理人员与下级职工的中间协调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想成为优秀的企业财务主管,出色地做好企业财务主管工作,就要求财务主管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加强自己各方面素质的不断完善,在工作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学习和进步,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妥善处理好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全部的智慧,积极投入到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王 欣:论企业财务预算中的成本决策[J].现代会计, 2007,(02) .
[2]钱 琳:如何构建现代企业的财务运行机制[J].现代会计, 2007,(05) .
[3]周洪倩: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浅谈[J].现代会计, 2009,(02) .
[4]王亚平:浅谈内部会计控制[J].现代会计,2008,(02).
[5]王文雄: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 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J]. 现代会计,2008,(05).
[6]王宝利: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现代会计,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