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风险分析的方法

风险分析的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6 16:15: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风险分析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风险分析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存货融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030-02

1 引 言

依据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存货质押融资是指需要融资的企业,将拥有的存货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出质,同时将质押物交给具有合法保管存货资格的物流企业进行保管,以获得贷款的业务活动,是物流企业参与下的动产质押业务。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物流企业提供存货质押服务。两者的关系可以分为委托监管、统一授信。委托监管下的存货质押服务,物流企业只负责提供存货质押监管的仓储服务;而统一授信模式下,银行给予物流企业一定的授信额度,物流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发放贷款,自主监管货物。

统一授信模式下的供应链存货融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利用金融机构的资源和授信为客户提供的整体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供应链解决方案其业务形式包括了采购、分销、配送、运输、仓储、结算、融资、保险、信息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其中的物流与资金的结算的集成、物流与融资的集成等服务是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金融服务的主要内容。

借助供应链存货融资业务,改善供应链的资金流,也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的课题。但是供应链存货融资业务的动产融资的本质,决定了物流企业发展该业务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如果有效规避风险,成功开展金融仓储业务是物流企业的一项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在银行的统一授信下,物流企业独立开展供应链存货融资业务的风险问题。

物流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发展供应链存货融资业务,具有多方共赢的性质。一是银行借助物流仓储企业的良好的评估和监管能力和对贷款企业的信用和产品市场的了解,降低了银行动产质押业务的风险,拓展了新的贷款业务;二是物流企业有机会深入供应链的资金运作。物流企业发展金融仓储业务为客户提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获得了新的转型发展的机会,获得了更多的拓展新客户的机遇。同时,金融物流业务也是物流仓储企业的一个新的利润来源。三是使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有机会统筹安排供应链上下游诸多企业资金筹措和现金流,合理分配各个节点的流动性,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财务成本的最小化。在看到供应链存货融资的优势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它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风险是物流企业发展供应链存货融资业务的重要课题。

2 供应链存货融资的风险分析

统一授信下物流企业供应链存货融资的业务模式对于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了新的契机。物流企业可以转型成为第四方物流企业。同时,由于存货融资方案的提供,使物流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业务,冲出物流市场价格竞争的红海,进入蓝海。但是,从事供应链存货融资业务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供应链系统的风险

由于供应链存货融资是基于供应链运作的融资项目,因此,单个企业的信用问题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供应链系统的风险。因此,供应链的行业、供应链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供应链的运营绩效,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协调、控制能力等都对供应链的存货融资的风险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立对整个供应链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相结合的信用评估体系,在对核心企业的授信基础上,考虑建立对于整个供应链体系的授信。

2.2 存货的风险

存货是质押物,为了保证在贷款违约发生时,物流企业和银行在处理货物时,不存在纠纷,存货的货权清晰是必要条件,在发放贷款之前需要确认。在客户违约的情况下,物流企业可以对货物进行处理变现,但是如果货物市场比较小,专用性强,那么货物处理的代价会比较高,贷款不一定可以全部收回。市场的价格波动也对贷款的保全产生影响,价格波动比较大的货物不适合做质押物。保存的难易程度都是考虑是否适合作为融资质押物考虑因素,容易挥发、容易霉变、氧化、渗漏等货物,容易构成存货价值的减少,比如更新换代很快的电子产品和价格下跌比较快的货物需要谨慎对待。

2.3 信用的风险

信用的风险主要是指借款企业的信用、核心企业的信用两个方面。借款企业的信用考核借款企业的规模与发展前景、财务状况比如赢利能力、资金周转能力、流动性、财务杠杆、企业的管理水平等一些指标。核心企业的信用考核包括借款企业的这些内容,还需考核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的信用扩散程度、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的控制力和协调能力等。

2.4 操作的风险

操作风险包括流程风险、具体操作风险、模式风险、法律风险等。流程风险可以分为流程的标准化程度和流程的信息化来分析。具体操作风险包括物流企业的操作风险和银行的操作风险,在统一授信下,包括物流企业的人员素质,相关业务操作经验等。模式风险包括商业模式、质押方式、监管方的控制方式等。法律风险主要是指物流企业存货质押监管合同的内容职责风险,特别是物流企业只是负责监管还是需要负责质物权属认定、质物内在品质认定、仓单回购等责任,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物流企业需要在订立相关合同时明确责任。

3 供应链存货融资的风险规避措施

以上可以看出,供应链存货融资的风险是比较高的,因此,如果规避风险,成功开展业务是每个物流企业和银行面临的课题。依据供应链存货融资的特点和风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规避风险:

3.1 供应链存货融资的准入资格控制

由于供应链融资主要是需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与银行或者银行授信的物流企业充分合作,为供应链的成员提供融资方案,因此,供应链存货融资首先需要核心企业能够对成员企业有一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有这个意愿为成员提供融资的服务。因此,供应链存货融资的对象应该是由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业务管理和支持做保障的。同时,由于贷款的保障主要是质押的存货,因此,存货的权属、货物品质的鉴定、货物的变现能力、价格波动的情况、货物监管的可操作性等需要重点考察。

3.2 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由于存货融资的对象大多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比较弱,据有关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只有3~5年。大部分企业的寿命不超过5年,因此,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对于保障存货融资的安全非常重要。在存货质押业务中,对于企业的风险预警的观察可以包括企业向上游企业的订货规模、上游到货的及时率、授信人赎货的频率、票据反应的价格波动、授信人提货时对货物的品类、规格的选择等。对企业出现的停工、停产、变卖资产、拖欠工资、行业政策变化、重大投资等和质押货物的品质问题、质量不稳定、价格波动等情况需要及时预警。建立预警和应急反应体系,确保贷款的安全。

3.3 物流企业的专业水平和控制能力

目前,存货质押中,由于物流企业的过失造成的货物的损坏、数量的误差等问题并不少见。同时货物的物权的确定、货物的变现等都需要物流企业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文贵.金融供应链分析与决策[D].复旦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7.

[2]深圳发展银行与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物流金融”课题组.物流金融:新经济下的金融[M].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3]李学毅,冯耕中.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36-145.

[4]李学毅,张媛媛,等.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存货质押融资风险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

第2篇

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自2005年建立以来已经成为唯一完全流通的股票市场,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创业板市场做铺垫(2009年深圳创业板市场已经建立)。我国中小板市场处在发展初期,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信息的垄断性、运行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中小板股票市场呈现出极强的波动性和高风险特征。VaR即在险价值,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测度金融风险管理的有用工具。本文使用方差-协方差方法的VaR方法测量金融市场风险,发现可以正确描述金融资产波动序列分布的尖峰厚尾特征。因此本文认为基于ARMA-GARCH类模型的VaR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序列相关性、捕捉其聚集效应和条件异方差现象,可以较好的反映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的风险,是理想的风险度量工具。

二、文献综述

实证研究发现GARCH类模型可以很好的反映时间序列动态变化特征并捕捉其聚类和异方差现象,特别是金融时间序列。刘毅、陈佳、吴润衡(2007)在《基于TARCH模型的VaR方法对上海股市的分析》中利用上证综指发现上海股票市场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即股市受到利空信息的影响大于利好信息;冯科、王德全(2009)研究发现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序列存在显著的反杠杆效应,正态分布和GED分布可以较好的反映同业拆借利率序列的右尾特征,但左尾不行;而t分布则不能很好的描述同业拆借利率序列尾部特征。

基于ARMA-GARCH模型的VaR的计算。我国股市不能进行卖空交易,所以我们所计算的是多头头寸的VaR为:VaRt(a)=rt(1)+Vaσt(1),a为显著性水平,rt(1),σt(1)分别为上述模型中rt的条件均值和条件标准差的向前一步预测值。

三、实证分析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说明。本文以我国中小板市场指数(399005)作为研究对象,数据选取自2006年1月24日至2011年1月24日间中小板指数(399005)每日收盘价,共1210个样本观测值。数据来源:RESET数据库;数据处理运用软件EVIEWS6.0。

首先,通过Eviews的实证检验,发现中小板市场收益率序列是平稳的,存在自相关以及条件异方差特性;其次,通过对各模型的AIC、HQC和R^2的表现比较,本文选择ARMA(1,1),ARMA(2,2),并且比较ARMA-GARCH模型的SIC、HQC值、残差检验伴随概率,认为 ARMA(2,2)-GARCH模型的SIC、AIC、HQC值的表现均要差于ARMA(1,1)-GARCH模型,所以,最终判断滞后阶数(p,q)=(1,1)时,拟合效果最好。最后发现ARMA(1,1)-GARCH(1,1)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中小板市场股指收益率序列的自相关和异方差现象,进而准确地估计其波动特性。并以此作为估算VaR的模型及在不同的置信水平下选择最优模型,在90%的置信度下,基于不同模型的VaR预测效果,我们应该选择ARMA-GARCH-N模型和ARMA-GARCH-T模型;在95%、99%的置信度下,基于不同模型的VaR预测效果,各模型均高估了风险,过于保守,都不可采用。

四、本文结论

本文从中小板市场收益率的波动性与分布两方面出发,建立基于ARMA-GARCH模型的VaR模型,结果发现:

第一,我国中小板市场收益率时序平稳,显著尖峰厚尾,存在自相关、条件异方差特性,所有这些条件均符合建立ARMA-GARCH模型。

第二,ARMA-GARCH模型可以有效地刻画中小板市场股指的非线性动态波动特性。经过AIC和SIC准则和比较分析,我们选择ARMA(1,1)-GARCH(1,1)模型作为下文进一步分析的模型。由于GARCH模型拟合用的是MLE方法,所以基于不同的分布将模型分为ARMA(1,1)-GARCH(1,1)-N,ARMA(1,1)-GARCH(1,1)-T,ARMA(1,1)-GARCH(1,1)-GED。

第三,在不同的置信水平下选择最优模型。在90%的置信度下,基于不同模型的VaR预测效果,我们应该选择ARMA-GARCH-N模型和ARMA-GARCH-T模型;在95%、99%的置信度下,基于不同模型的VaR预测效果,各模型均高估了风险,过于保守,都不可采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Key words: fault tree analysis;fire safety;risk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056-03

0 引言

当前,我国企业中消防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现代科学方法运用不足,未能将企业消防管理中的安全风险因素定性和定量地表现出来,安全管理措施针对性不强。

本文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企业的消防安全进行风险分析。在进行层次分析之前,引入了事故树,通过事故树寻求指标层中各类重要因素,从而提高了层次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可以定量地分析各个风险因素对企业消防安全的影响大小,对制定安全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事故树分析法的内容和基本程序

基本概念事故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FTA)是安全系统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将导致事故发生的所有基本原因事件找出,把它们通过逻辑推理方式用逻辑门连接起来,运用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到导致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的最小组合及预防事故发生的各种有效方案。

事故树分析虽然根据对象系统的性质、分析目的的不同,分析的程序也不同。但是一般有以下基本程序:

①熟悉系统;

②调查事故;

③确定顶事件;

④调查原因事件;

⑤建造事故树;

⑥化简事故树;

⑦定性和定量分析;

⑧计算顶事件发生概率;

⑨制定安全对策。

2 建立事故树

通过汇总目前国内企业中发生的消防安全事故分析报告,并结合本单位消防管理的实际案例经验,对影响企业消防安全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进而按照层次分析的模型建立事故树。

层次分析的模型一般由目标层(顶事件)、准则层(中间事件)、指标层(基本事件)组成。在层次模型中,分析问题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的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次的各个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受下一层因素的作用。

为了使事故树中各基本事件能与层次分析模型很好地结合起来,首先将事故树中各基本事件的描述中性化后转为层次分析的指标层因素,然后归纳分类,确定为准则层各因素(如火源出现、消防设备缺陷、安全管理机制漏洞等),而目标层即为企业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消防安全事故的事件表如表1所示。

由上述分析建立事故树如图1所示。

3 事故树分析

3.1 最小割集计算

割集也叫截集或截止集,是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也就是说事故树中一组基本事件的发生,能够造成顶上事件发生,这组基本事件就叫割集。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最低限度的集合叫最小割集。最小割集表示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原因组合,最小割集的数量越多,消防安全的危险性就越大。

根据图1的事故树,运用布尔代数法进行化简,求最小割集。

T=M1M2M3=(X1+X2+X3)(M4+M5+M6)X4X5X6X7

=(X1+X2+X3)(X8+X9+X10+X11+X12+X13+X14+ X5X7X15)X4X5X6X7

=(X1X4X5X6X7+X2X4X5X6X7+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5X7X15)

得到,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为:

Gl={X1,X4,X5,X6,X7,X8}

G2={X2,X4,X5,X6,X7,X8}

G3={X3,X4,X5,X6,X7,X8}

G4={X1,X4,X5,X6,X7,X9}

G5={X2,X4,X5,X6,X7,X9}

G6={X3,X4,X5,X6,X7,X9}

G7={X1,X4,X5,X6,X7,X10}

G8={X2,X4,X5,X6,X7,X10}

G9={X3,X4,X5,X6,X7,X10}

G10={X1,X4,X5,X6,X7,X11}

G11={X2,X4,X5,X6,X7,X11}

G12={X3,X4,X5,X6,X7,X11}

G13={X1,X4,X5,X6,X7,X12}

G14={X2,X4,X5,X6,X7,X12}

G15={X3,X4,X5,X6,X7,X12}

G16={X1,X4,X5,X6,X7,X13}

G17={X2,X4,X5,X6,X7,X13}

G18={X3,X4,X5,X6,X7,X13}

G19={X1,X4,X5,X6,X7,X14}

G20={X2,X4,X5,X6,X7,X14}

G21={X3,X4,X5,X6,X7,X14}

G22={X1,X4,X5,X6,X7,X15}

G23={X2,X4,X5,X6,X7,X15}

G24={X3,X4,X5,X6,X7,X15}

24个最小割集说明案例中的事故发生24种可能性,且必然是某个最小割集中所有基本事件同时作用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即使出现火源,但如果各项管理措施到位,能够及时对火源进行监测报警,保证消防设备不出故障,及时控制和扑灭火源,也不会导致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最小径集计算

径集也叫通集或者导通集,即如果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上事件就不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不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叫最小径集。事故树中最小径集越多,系统就越安全。求最小径集是利用它与最小割集的对偶性,把原来事故树的“与门”换成“或门”,“或门”换成“与门”,得到与原事故树对偶的成功树,并将全部事件符号加上“′”。

故,T=M1′M2′M3′

=X1′X2′X3′(X4′+X5′+X6′+X7′)M4′M5′M6′

=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5′+X7′+X15′)

得到,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为:

P1={X1,X2,X3 } P2={X4} P3={X5}

P4={X6} P5={X7}

P6={X8,X9,X10,X11,X12,X13,X14 ,X15 }

6个最小径集说明只要采取6个最小径集方案中的一个,就可以避免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结构重要度分析

结构重要度分析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入手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

在事故树分析缺少概率数据的情况下,结构重要度是在不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或者说在各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相等的情况下,分析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

I(i)=

根据结构重要度的计算原则,即

式中:xi?奂kj 为基本事件属于最小径集Kj,n为最小径集Kj包含基本事件的个数。

计算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结果如下:

I(4)=I(5)=I(6)=I(7)=0.167 I(1)=I(2)=I(3)=0.056

I(8)=I(9)=I(10)=I(11)=I(12)=I(13)=I(14)=I(15)=0.0208

通过结构重要度系数的排序可以看出:由于可燃物(X4)、对设备设施检修不及时(X5)、设备设施过载、老化及雷电等自然原因(X6)、对消防火源监测报警不及时(X7)造成的火源(M2)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最大,是造成安全事故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避免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应以控制火源为重点,制定相关安全风险应对措施,同时,还需在提高消防设备质量、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机制方面做好基础工作。

4 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思路的提出

4.1 消防安全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根据事故树定量分析结果,对牵引供电系统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排序,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如表2所示。

4.2 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思路的提出

消防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对安全风险因素应对措施的整合,并结合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思路:

①通过配备消防在线监测、自动报警和喷淋灭火设备,制定消防安全报警处理工作流程,建立消防安全监测报警工作体系。

②通过对消防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立、安全管理责任划分、安全管理调度流程的设计、安全操作流程和行为规范的制定、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宣传培训及消防安全工作奖惩制定的落实,建立消防安全组织保障体系。

③通过引进先进的消防安全设备、制定完善消防安全设备的招标程序、质量验收程序、使用和操作规范、监控和检修制度、维护和保养制度,建立消防设备管理体系。

④通过对消防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指标的评估、风险分级应对管控及风险管控后的安全评价,建立消防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⑤通过设立消防安全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应急处置的运行机制和健全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建立消防安全应急处置体系。

第4篇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12-0080-03

一、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涉案、纠纷情况

随着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得到迅猛发展。截至2008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超过18亿张,其中信用卡发卡量超过1.4亿张。[1]一方面,信用卡改变了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随着信用卡市场的不断扩大,在信用卡的发售、使用过程中发生了较多的纠纷、诉讼。

统计显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自2002年起开始遇到信用卡纠纷案件。2002年该院受理此类案件1件,2004年2件,2005年2件,2006年4件,2007年5件,2008年15件,受理案件数量逐年递增。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07年受理的信用卡纠纷69件,2008年则突增到256件。深圳福田区人民法院2007年受理信用卡纠纷275件,2008年则多达800多件。[2]

除数量迅速增长之外,此类案件还表现出信用卡欠款数额增大和新类型案件大量出现的特点。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调研发现,2008年及之前该院受理的信用卡纠纷案件诉讼标的额普遍较小,诉讼标的额在人民币2000-5000元的占95%,但2009年初至2月中旬,受理的信用卡纠纷案件中绝大多数欠款数额在人民币1万元以上。[3]以往的信用卡纠纷案件主要为信用卡透支纠纷和失卡损失赔偿纠纷,随着银行业相关政策调整及金融形势变化,2009年集中出现了信用卡透支套现纠纷、信用卡年费缴纳纠纷、银行单方调整信用卡利率纠纷、全额罚息纠纷等新类型案件。

二、银行、持卡人、商户在信用卡业务中面临的风险分析

(一)银行在信用卡发放、使用中面临的风险分析

1.恶意透支风险。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额度或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由于信用卡“先消费后还款”的特性,所以存在持卡人恶意透支的可能性。持卡人恶意透支后,发卡银行往往难以与持卡人取得联系并催收债权,而且如果“紧急止付通知”未能及时送达所有特约商户和取现网点,恶意透支将进一步扩大。信用卡恶意透支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正在起草的《银行卡管理条例》尚未出台,但“取消信用卡5万元授信额度上限”却似乎成为市场的共识,预计授信额度上限将在《银行卡管理条例》中予以放宽。但是,信用卡信用额度的提高是否会助长恶意透支行为,发卡银行如何防范、控制由此增大的风险等问题值得关注。

2.违规套现风险。目前,信用卡违规套现的方式主要是:持卡人与商户或某些贷款公司、中介公司合作,利用POS机进行虚假交易,持卡人仅支付低于银行取现费的手续费后获得现金。持卡人使用信用卡套现的主要目的是占有银行的借贷资金而不支付任何利息,商户或中介机构则可以从中赚取2%~4%的手续费。

信用卡套现违背了信用卡使用的初衷,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资金风险。大量的套现资金等同于大笔无息无担保的个人贷款,而发卡银行无法了解这些资金的用途,难以有效的鉴别、跟踪资金流向,一旦持卡人无法偿还套现资金,银行将可能损失贷款利息与本金,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持卡人在信用卡业务中面临的风险分析

1.持卡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大多数银行并没有就保护持卡人个人信息建立专门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发卡银行在拓展信用卡业务时,经常未经持卡人授权擅自将持卡人资料提供给其他商业机构,以用于其他业务合作。目前我国个人信息缺乏专门法律来保护,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仅有2005年颁布实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管理暂行办法》,保护内容尚不全面。持卡人申请信用卡是以提供自己的身份、经济状况和联系方式为代价的。这些资料对金融机构有很大价值,若未能妥善保密这些资料,将会出现资信资料被不可预期的第三人利用的隐患。

2.持卡人知情权受到侵害的风险。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银行卡的信息披露问题规定不完善,以致于发卡银行无视消费者权益,甚至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时常发生,如发卡银行对《信用卡领用合约》(以下简称《合约》)的随意修改就是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表现。《合约》被视为规范发卡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生效的法律文件,未经双方一致同意,发卡人不能单方面对《合约》进行修改。对于《合约》的修改,发卡人至少应尽到对持卡人的告知义务,而且不仅仅是在网络或相关媒体发表一些对《合约》修改的声明,最重要的是告知要达到让对方知悉。所以应以书面的形式(可以在信用卡对账单中夹带)明确告知持卡人合约修改的内容,否则对信用卡持卡人是不公平的,如持卡人不接受相关的修改,便可向发卡银行书面提出终止信用卡使用的意思表示,发卡银行应同意持卡人关于终止信用卡的申请。

3.信用卡被冒用的风险。信用卡伪冒大体包括信用卡丢失、盗窃、复制、伪造、身份冒用(这既包括盗用消费者身份,也包括剽窃商户身份)等情况,信用卡伪冒案件发生后,在犯罪分子承担赔偿责任之前,相关损失如何分担?由于目前立法关于信用卡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范围尚不够明确,司法实践中个案情况差别很大,具体责任的认定也各有不同。

挂失止付时间的确定对风险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法律将信用卡的挂失责任分担留于发卡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协议。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发卡机构与持卡人协议的挂失止付时间及责任承担不尽相同。挂失止付前的损失,一般都约定损失由持卡人承担;但挂失后的风险责任,规定不一。风险承担的时点主要有挂失当时、挂失后24小时、挂失之次日24小时、挂失后36小时等。[4]

实践中,屡屡因持卡人向银行申请挂失后,在挂失审核期间发生了新的透支而引发纠纷,法院对其中有关银行责任的认定不尽相同。从保护弱势的角度,持卡人挂失以后银行应当立即止付,银行不能因其内部审核流程而延误止付时间造成持卡人损失,但是,银行也有对相关信息、身份进行审核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保证挂失手续的正确与合法,这必然需要一定时间。关键是,对于这一止付时间差设置为多少为合理值得明确。

4.完全切断持卡人抗辩权的风险。对于持卡人在持卡购物或接受服务后发现商品或服务有瑕疵时,可否要求发卡行对该购物或服务签账单停止支付的问题,我国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持卡人不得以和商户发生纠纷为由拒绝支付所欠银行款项。即发卡机构承担向特约商户的付款义务及持卡人对发卡机构的还款义务均具有无因性,无论持卡人与商户的买卖关系是否有效,是否有瑕疵,只要持卡人签字,发卡机构就要支付,持卡人就要还款。

该抗辩切断条款限制了持卡人的抗辩权,固然使银行独立于消费者与特约商户的纠纷之外,有利于维护银行的利益,但对本身已经处于弱势的消费者的利益影响甚大。而且发卡机构与特约商户之间存在着密切合作和利益共享关系,将其完全独立出去,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趋势,信用卡独立抽象性原则正受到司法实践的干预和消费信用立法的挑战。

(三)特约商户在信用卡业务中面临的风险分析

1.商户疏于履行审查义务,或者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过失行为的风险。首先,受理人员不按规范流程进行业务操作可能使特约商户遭受经济损失。在受理人员操作中,如果发生签购单上无持卡人签字,漏压卡或单据上卡号不清,超限额未要授权或超限额向发卡行申请授权遭拒绝,擅自办理信用卡交易等情况,银行可以向特约商户退单并拒绝付款,特约商户可能因此遭受自担经济损失的风险。其次,在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过程中,特约商户疏于履行审查义务的行为可能使其承担一定的民事法律责任。区分为持卡人的恶意透支和非持卡人的恶意透支两种情形,特约商户所承担的风险责任也有所不同。

对于前一种情形,是指持卡人恶意在信用卡的特约商户进行超过最高透支限额的消费。由于银行在发现持卡人恶意透支后,有义务及时通知商户终止结算以避免损失扩大,而商户在接到通知之前的义务只是注意持卡人每次透支的金额是否超过允许善意透支的最高限额,若超过,则不允许结算。因此,只要特约商户尽到了审查义务即不存在任何过错,其对持卡人恶意透支所造成的损失就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发现持卡人透支消费超过允许善意透支的最高限额而仍给予结算,则特约商户对透支消费的这部分金额在持卡人未归还前承担向发卡银行进行赔偿的法律风险。

而对于后一种情形,是指当持卡人的信用卡遗失、被盗或信用卡与身份证一起遗失、被盗,而拾得或盗得信用卡的人用信用卡到特约商户恶意透支购物消费。若特约商户未履行审查义务致使非持卡人恶意透支(盗刷卡)得逞,则对于非持卡人在本商店消费的这部分金额,特约商户承担与银行共同赔偿持卡人的法律风险。具体的划分可能是:低于必须发出紧急止付令的最低条件所规定的限额以内的部分由特约商户负责,高于此限额的部分则由银行负责。

2.特约商户在信用卡套现中的风险。信用卡套现是指持卡人不通过正常手续提取现金,而通过其他手段将银行给予的信用额度内的资金以现金的方式取出,同时不支付银行提现费用的行为。[5]如果特约商户违规操作,参与到信用卡套现活动中来,可能使自己面临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

首先,特约商户向持卡人提供套现服务,违反了与收单机构签订的受理协议,由此可能承担银行方面以不存在真实交易为由退单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其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出的《关于预防信用卡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持卡人套现和商户提供套现服务均属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发现特约商户提供套现服务,可依据套现行为的严重情况对其采取警告、延迟清算、撤销POS机具等处罚措施,从而使其遭受经济和商誉上的双重损失。

其三,信用卡透支本质上是一种小额的信用贷款,特约商户与持卡人合谋以消费名义套取透支款,在某种程度上涉嫌贷款诈骗,有可能因此而承担刑事责任。

三、防范信用卡发售、使用风险的相关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现有信用卡法律规范体系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立法经验,如美国的信用卡法律《贷款实情法》、《公正信用记账法》、《消费信用保护法》、《信贷机会均等法》、《公正资信报告法令》、《公正索回债款行为法》等,对消费信贷产品、信贷额度、利率、担保、抵押、保险、还款条款、信息披露等都进行了明确地规定,这对于规范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可以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建立权责明晰的规范体系,在有关法律中明确发卡银行、银行卡清算组织、收单机构、持卡人、特约商户、专业化服务机构等各自的权利义务,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和责任分担体制。

2.修改和完善现有法律规定。首先,关于恶意透支方面。一是建议将信用卡恶意透支独立于信用卡诈骗罪,在刑法上单独作为一个罪名;二是建议在刑法中明确规定恶意透支犯罪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三是建议根据当前的经济水平,适当提高认定恶意透支犯罪的限额标准;四是建议对恶意透支犯罪中规定的“催收”方式、“催而不还”的标准作出规定。

其次,关于违规套现方面。在法律上明确界定信用卡套现行为的性质(违规套现属于行政违法或是刑事犯罪),明确非法套现行为的构成要件、处罚标准和措施,明确违规套现的持卡人、商户和中介机构各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威慑力。

第三,关于信用卡伪冒方面。信用卡伪冒案件发生后,明确相关损失如何在参与主体间分担,明确各方在其中具体的权利义务范围。笔者主张采用以下的风险分担方式:一是有欺诈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持卡人对冒用风险负全部责任;二是怠于挂失或者有其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行为的持卡人可参照美国立法视不同情形承担不同程度的责任,但如果发卡银行或者特约商户未尽善良管理人责任的,应当和持卡人共同承担风险;三是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冒用风险由发卡银行承担。另外,在挂失方式方面,应明确承认电话挂失与书面挂失具有同等的效力,以便持卡人能以更快捷的方式报失止付。

(二)进一步明确各方对信用卡客户信息安全的责任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应明确信用卡相关组织及其委托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持卡人信息的保密责任。将金融机构具有保障信用卡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能力作为信用卡业务准入的重要条件。发卡银行与持卡人间的关系是信用卡业务中诸多关系的核心,应要求发卡银行对客户信息有较高的安全保障责任。在客户申领信用卡时,由发卡银行向客户告知银行卡安全使用和防范信息泄露的方法,在发生非因客户过错的信息泄露事件时,由其承担首要责任,从而促使其在客户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加大投入并加强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管理和合同约束,这是防范客户信息泄露、降低客户损失的核心环节。在信用卡业务相关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责任方面,需要做出明确规定。实际上,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在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的《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银行卡数据处理及相关业务外包的准入和监管,特别是对外资机构在国内从事相关业务的问题上要有明确规定,确保交易信息和客户信息的安全。

(三)加强特约商户管理

1.银行要履行职责,加强对特约商户收银员的培训和管理。如对经办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鉴别银行卡真伪等具体业务操作方面的培训,提高其防伪防骗能力,使其树立风险意识,增强责任感,在办理信用卡消费等交易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受理信用卡业务,降低因违规操作引发信用卡风险的可能性。

2.对特约商户交付的签购单及时进行抽查分析。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和发生差错,要及时通知特约商户改进。另外,对交易量大的特约商户要定期上门收单,以加快清算速度,以便监控人员及时发现不良透支情况,尽可能减少风险。

3.经常检查、监督特约商户经营情况。对特约商户违反协议的有关行为及时给予纠正,对已经发生的收回的伪卡、止付卡或冒用卡等现象及时进行追查,必要时可中止或取消特约商户受理信用卡的资格。■

参考文献:

[1][3]姜锐,王宇.央行:银行卡发卡量增速减 信用卡占比显著提高[EB/OL].省略/xwzx/gnsz/gdxw/200903/17/t20090317_18528578.shtml.

[2]王光平.信用卡纠纷快速增长[N].中国证券报,2009-03-27.

第5篇

Abstract: Monte Carlo Method is a very important risk analysis method of mining investme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ideological and steps of Monte Carlo Method, and the way of production of random number, and at the same time tells a successful example which used Monte Carlo Method.Finally the advantage and the question of this method is analyzed.

关键词: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矿业投资;风险分析;随机数

Key words: Monte Carlo Method;mining investment;risk analysis;random number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324-02

0 引言

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任何工程都存在风险,只是大小有所不同。矿业工程作为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工程,也不例外。如今随着矿业的不断发展,投资者们越来越重视投资风险分析,并将其视为矿山可行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

矿业投资风险分析并不简单,在实际工作中,像采矿这种大型工程往往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让矿业投资风险分析变得更加复杂。所以研究矿业投资风险分析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将简单介绍矿业投资分析方法以及发展现状,并具体讲述蒙特卡洛模拟方法[2]。

1 矿业投资风险分析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1.1 矿业投资风险分析方法浅析 风险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根据风险调整返本期、根据风险调整贴现率、根据风险调整投入参数、经验估值法是矿业投资风险分析中几个比较经典的方法,这些方法在矿业投资风险分析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任何方法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情况,随着矿业发展,富矿易采矿已经开采的差不多了,现在不得不开采那些相对来说的贫矿和难采矿,相应的投资机会也就比以前显得更加难得,前面这几种经典方法由于太过主观,经常会导致很多原本合理的投资机会没有得到应用,这种结果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是不能让人满意的。因此学者们和地质采矿工作者们引进了一些定量或者半定量的新方法,比如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蒙特卡洛模拟、概率分析等。

1.2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简介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Monte Carlo Method)是一种通过设定随机过程,反复生成时间序列,计算参数估计量和统计量,进而研究其分布特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看做是实际情况的一种模拟,用概率估计的数据输入模式来预计不确定变量的点估计。蒙特卡洛方法既可以用来解决不确定性问题,也可以用来解决确定性问题。该方法在矿业中用内部收益率表示投资的风险程度。

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解决矿业投资风险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建立与矿业投资风险有相似性的概率模型,并利用这种模型进行随机模拟,最终利用所得结果求出内部收益率的近似解[3]。

2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具体实现

2.1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步骤 ①确定需要模拟的不确定因素即输入随机变量,根据矿业工程师的经验确定每一个不确定变量的可能值及其概率。②根据每一个不确定变量的概率分布,利用随机数确定输入值,再根据输入值计算内部收益率的值。③重复步骤②,每重复一次得到一个指标值,重复n次得到n个数值,然后分组统计这n个值的频率,绘制概率分布直方图,计算均值和方差,最终获得评价指标的概率分布曲线。④分析结果,找出95%置信度的内部收益率,如果该值大于基准收益率,或者达到基准收益率的概率为100%,则说明该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强,否则,其抗风险能力较差。

2.2 随机数的产生 随机数的产生是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4]。

2.2.1 离散分布随机数的产生 逆变换法(Inverse Transformation Method)常用在离散分布随机数的产生过程中,该法不仅可以解决离散随机数的产生问题,也可用于解析连续分布。其最大优点就是具有一般性意义,理论上适用性很广,不过有时计算可能要复杂一些,其具体步骤为:

①画出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F(x)。

②产生随机数r,0?燮r?燮1。

③在F(x)轴上确定该随机数,令r=F(x),从该点画水平投影线直到与F(x)不连续段相交。

④求得与该点相应的x值,该值就是服从分布的随机变数。

2.2.2 常见特殊形式分布随机数的产生 常见的特殊形式随机数主要有正态分布、矩形分布、三角形分布、泊松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等(这些分布基本包括了工程实际中出现的绝大部分情况),这里仅介绍三角形分布。三角形分布是风险估计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分布,要确定一个三角形分布需要知道最可能值(m)、最小值(a)和最大值(b)三个参数。三角形分布的概率分布函数如表1。

根据逆变换法,得到三角形分布的随机数如表2。

3 应用举例

云南某矿业工程过去采用一种很基本的投资方案,基准收益率为13.2%。现在工程师们拟定了一种新的投资方案,有望提高收益,通过matlab软件模拟得到结果如表3。

从统计结果看,置信度达到95%的内部收益率为13.7%,大于基准收益率13.2%,说明新投资方案的抗风险能力强,能够采用。

4 结语

本文介绍了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在矿业投资风险分析中的简单应用,但其适用范围绝不局限于此。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能够很好的模拟那种存在许多关键的不确定变量的问题,而且随抽样次数的增大,精度也增大,模拟得出的结果越接近现实情况,当然模拟次数不可能取无限次,实验表明,次数在100~800次,输出结果基本上就收敛了[5]。虽然目前该方法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在国内的矿业工程中,使用的还比较少,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基础数据缺乏和软件方面受到限制。虽然matlab等软件能够实现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但需要使用者自己根据使用需要编写程序,对使用者要求比较高,而且很不方便,所以我们在将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与矿业风险分析结合的时候,也迫切的需要一个适合我国实际的蒙特卡洛风险分析程序。

参考文献:

[1]李仲学,赵怡晴等.矿业经济学(第2版)[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2]吴和平,詹进,杨珊.基于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法的矿业投资风险分析研究[J].有色矿冶,2007,23(3):102-104.

[3]朱海宾.蒙特卡洛模型在矿产资源量预测中的应用[J].地质找矿论丛,2010,25(1):50-54.

第6篇

关键词:应收账款 收现保证率 信用风险 ABC分类法

一、应收账款界定及存在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界定及功能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向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应收账款的增加为企业带来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如果应收账款未及时收回,发生坏账损失,则直接会减少企业的利润,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再生产能力。应收账款的功能就是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一下方面:(1)促进销售,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赊销已经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方式和管理的重要内容。适度的赊销有利于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2)减少库存,降低存货成本和管理成本。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等支出;如果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

(二)应收账款问题分析 虽然应收账款可以扩大企业的销售额,减少库存成本。但如果管理不善,大量款项不能及时回收,坏账成本越来越大,则会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 (1)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率,使企业效益下降。企业在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致使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占用,长此以来必将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最终将会影响企业效益的增加。(2)增加了企业资金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因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的其他收入。这一成本的大小通常与企业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资本成本率有关。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率;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账天数=平均每日赊销额×变动成本率 。可见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与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成正相关,随着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的增加而增加,使得企业资金丧失了赢利机会。管理成本,即对应收账款进行日常管理而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应收账款账簿记录费用、收账费用。(3)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的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当期现金量流入。为规避发生坏账成本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合理提取坏帐准备,坏帐准备率一般为3%-5%。如果实际发生的坏帐损失超过提取的坏帐准备,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4)影响企业的营业周期。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由此看出,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应收账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1)信用销售是坏账形成的起因。企业在进行信用销售前首先应该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资信程度,据此决定是否赊销。但我国大部分企业信用销售前资信评估薄弱,缺乏规范程序。企业授予客户的信用是在主观决策控制下运作的,缺乏有效的信用决策系统;企业没有统一的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和客户授信制度,企业对客户的信用档案不完整,信用决策和信用控制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2)商业信用不发达。我国企业产权制度落后,法律意识淡。全民信用知识不普及,社会信用体制不完善,使得失信所造成的损失小于守信的成本。在这种环境下,要形成严格还本付息的信用准则,树立起很强的信用竞争意识比较困难。

(二)企业追求片面的竞争,内部控制不严 (1)商业竞争激烈。这是应收账款发生的主要原因。市场的竞争机制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方法扩大销售。赊销作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手段,它除了可以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商品外,还在一定时期内向客户提供资金。货币信用政策使企业获得了竞争上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带来应收账款风险。(2)内部管理问题。主观上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视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在内的内部管理,客观上他们对于应收账款内部管理不管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很缺乏。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者是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并且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不及时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呆账、挂账居多,催收、清理不及时,却任其恶性发展。(3)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加剧了应收账款的形成。很多企业为了鼓励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将销售额与工资奖金挂钩,而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这样会导致一些销售人员为了超额完成指标,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产品,从而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但是企业并未对此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相关人员全力追回货款,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大量沉积,坏账产生成为可能,影响企业再生产的进行。(4)社会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加大应收账款回收难度。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基本上是靠企业自身,应收账款的机制很少,从而影响应收账款及时收回。在对应收账款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之前,先对应收账款做技术分析,从而使应收账款的回收更有针对性。

三、应收账款的技术分析方法

(一)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 由于企业当期现金支付需要量与当期应收账款收现额之间存在着非对称矛盾,并且呈现出预付性与滞后性的差异特征,如企业必须用现金支付与赊销收入有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弥补应收账款资金占用等,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对应收账款收现水平制定一个必要的控制标准,即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是为适应企业现金收支匹配关系的需要,所确定出的有效收现的账款已应占全部应收账款的百分比,是两者应当保持的最低比例。公式为: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当期必要现金支付总额-当期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当期应收账款总计金额。由此式可看出,只有达到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才能最低限度保证当期必要的现金支出,否则企业便有可能出现支付危机。为此,企业应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实际收现率,看其是否达到了既定的标准,如果发现实际收现率低于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满足同期必需的现金支付要求。

(二)信用风险分析 信用风险是公司由于实施商业信用而使应收账款收回产生的不确定性。为了预防和控制信用风险,企业必须对每一个信用申请者进行评估,并且考虑客户发生坏账或者延迟付款的可能性。在进行分析与评估时,可以借鉴以下分法。

(1)5C评估法。信用的“5C”是指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即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和条件。品质,是指客户的信誉,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可以了解客户的付款历史,看其是否有按期如数付款的一贯做法,与其他供货公司的关系是否良好。这是决定是否赊销的首要条件。能力,是指客户的偿债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客户的流动资产越多,即流动比率越高,其转化为现金支付款项的能力就越强。资本,是指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客户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抵押品,是指客户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这对于不知底细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客户尤为重要。如果这些客户提供足够的抵押,就可以考虑向他们提供相应的信用。条件,是指可能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5C评估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衡量出客户的信用状况,但是将其定量分析具有更大的操作性。下面介绍信用评分法:

(2)信用评分法。信用评分法是指先对一系列财务比率和信用情况指标进行评分,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客户综合的信用分数,并以此进行信用评估的一种方法。基本公式是:式中:Y为某公司的信用评分;为事先拟定好的对第i种财务比率和信用品质进行加权的权数;x为第i种财务比率或信用品质的评分。现以某客户为例来说明这种方法。(表1)中第(1)栏是根据搜集来的材料确定的;第(2)栏是根据第(1)栏的资料确定的;第(3)栏是根据财务比率和信用品质的重要程度确定的。在采用信用评分法进行信用评估时,分数在80分以上者,说明其信用状况良好;分数在60~80分者,说明信用状况一般;分数在60分以下者,则说明信用状况较差。在实际工作中,逐一评估信用从时间上并非现实,信息分析者在判断客户信用时,还可以借助其他如交易核查、银行核查、公司经验、权威机构的信用评级和信用报告等信息,做出更加可靠的分析。信用评分法主要从财务比率和信用品质方面考察企业的信用状况,笔者借鉴存货ABC分类法的原理按照多个标准(如应收款项数量、客户信用等级、账龄)进行分类,从而对应收账款问题进行分析。

(三)ABC分类法分析 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应收账款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重点管理,一般控制和灵活掌握的方法。应收账款A、B、C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应收款项数量;应收账款账龄;客户信用等级。其中,应收账款数量是最重要的标准。一般来说,坏账损失与应收账款数量成同方向变动,即应收账款越多,坏账成本也越多。A类应收账款数量最大,B类应收账款数量一般,C类应收账款数量最少。A、B、C三类应收账款的具体划分,第一,先根据分类的标准设定权数,应收账款数量比重为0.5,客户信用等级比重为0.3,应收账款账龄比重为0.2。一般而言,三类标准比重大致为应收账款数量:应收账款账龄:客户信用等级=0.5:0.3 :0.2;第二,借助于客户信用状况评分表,逐一对客户的应收账款事项进行分析,可以参照以下公式:客户应收账款指标=应收账款数量×0.5+应收账款账龄×0.3+客户信用等级×0.2.根据客户应收账款指标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累加百分比;第三,当比重百分比累加到60%左右时,以上应收账款属于A类;百分比介于60%到90%之间属于B类,其余则为C类。如(表2)所示,通过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可以使企业分清主次,采取相应的政策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对分类为A、B类的应收账款加大催收力度,尽量减少坏账损失,否则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对分类为C类的应收账款只需要灵活掌握即可。

四、应收账款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赊销进行管理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必须要设定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信用管理部门要取得财务和销售部门支持,并在赊销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前,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从而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账款的发生率。在工作中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要互相配合,分清各自在跟踪服务中的职责,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促进企业销售的目的。

(二)实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 在我国社会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只要有应收账款存在,就有形成坏失的可能。因此,企业应遵循稳健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金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金,用于弥补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等已无法收回的坏账损失,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估计坏账损失=赊销净额×坏账损失占赊销净额的估计百分比

(三)制定合理的清对、催收方法 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后,业务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回收款项,避免因为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为此,企业应制定出合理的清对、催收方法,以保证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害。(1)建立责任中心,将催收业绩纳入绩效考核。建立以业务人员为主,财务监察人员为辅的催收欠款责任中心,将收回陈账和控制坏账作为绩效考核标准,纳入销售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中,增加销售人员对清理和催收陈账的积极性。(2)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灵活的催收政策。当应收账款被客户拖欠和拒付时,企业应该首先分析现有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重新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进行调查、评价。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切实可行的收账措施:首先,对应收账款回收缓慢的企业,限制发货或拒绝发货,加大催收力度;对有偿债能力却不履行偿债义务,人为发生的赖账,要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收回企业应得的利益,避免造成坏账损失。其次,对确实无力支付的欠款方,企业可以在了解其抵债物品的价格、质量和销售的情况下,采取物资抵款,也可以要求客户开出等价值的商业承兑汇票,以抵消应收账款,并早日变现,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坏账损失的发生。再次,对能在约定期限内偿还货款的客户,要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鼓励客户及早偿还应收账款。企业向购货单位提供的折扣可分为两种: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商业折扣,是指为了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如企业向客户出售标价为500元的商品,并提供20%的商业折扣,那么客户就只用付500×(1-20%)=400的价款。现金折扣是指企业给予客户在规定时期内提前付款能按销售额的一定比率享受折扣。如“2/10,n/30”,表示信用期限为30天,如果客户能在10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折扣,超过10天,则应在30天内足额付款。折扣不仅鼓励客户及早还款,还可以吸引新的客户。此外,企业还应与银行密切合作,并且积极依靠银行帮助清欠,防止企业的货款被拖欠及应收账款的继续扩大,以降低和控制企业的风险。(3)采用合理的赊销策略。企业可借鉴西方对商业信用的管理,制订适合自己的可防范风险的赊销方针。有担保的赊销,企业可在合同中规定,客户要在赊欠期中提供担保,如果赊欠过期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条件销售,赊欠期较长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一般比赊欠期较短的坏账风险要大,因此企业可与客户签订附带条件的销售合同,如明确在赊欠期间货物所有权仍属销售方所有,客户只有在货款全部结清后才能取得所有权等。若不能偿还欠款,企业则有权收回商品,弥补部分损失。以上是加强应收账款回收的一般办法,笔者在这里主张采用西方国家流行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应收账款保理是指销货商与保理商签订一项转让契约,根据该契约,销售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购货商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应收账款保理分为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有追索权保理是指应收账款并不真正转让给保理商,保理商只是拿到该应收账款的部分收款权,一旦购货商最终没有履行付款义务,保理商有权向销售商要求付款。无追索权保理是指保理商将应收账款完全买断,并承担全部的收款风险。(图1)是有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的一般程序。总的来说,应收账款保理可以给企业带来如下优势:节约应收账款的管理费用;加速资金回笼,改善营运资金不足的问题;降低坏账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特征

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的高负债行业,对银行的贷款依赖程度较高,房地产行业本身的开发周期长,所需资金大等固有特点决定了开发贷款有以下特征:

1、开发贷款的资金额度大风险高

    房地产开发贷款是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的用于住房、商业用房和其他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中长期项目贷款。贷款额度的大小取决于开发的规模,一个完整的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项目的开发费用包括前期费用、土地出让金、拆迁费、施工费、材料费、广告费等, 窗体底端

每一个开发阶段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上开发产品本身的造价很高,总的资金需求量比较大,对一般的房地产企业来说,预售款与银行贷款为其获得资金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开发贷款的额度相对较大,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个亿。

2、开发贷款周期长风险因素多变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从规划设计论证开始,到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建筑安装、配套工程、绿化环卫工程、产品上市,需要多个阶段,其开发周期相对较长,房地产的开发周期决定了开发贷款的周期,开发贷款的周期越长,各种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政府土地政策的变化,土地拍卖价格变化变动,利率水平的变动,房地产政策的变动,诸多可变的风险因素使得房屋的成本和售价的不确定性就越大。

3、开发贷款的抵押物价值存在不稳定性

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抵押物是开发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目前开发贷款抵押物有两种形式:一是抵押土地的使用权,二是抵押在建工程。二者的估价均受影响,当房价处于下行周期时,其抵押物估值将出现缩水

4、开发贷款风险存在链条效应

    房地产按开发顺序可分为土地批租阶段、房地产开发阶段和房地产租售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资金链条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都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只要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风险,就可能导致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

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来源

房地产的开发贷款,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到2011年9月末,房地产的开发贷款累计余额达到2.46万亿;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步入了景气度下降周期,开发贷款的隐性风险开始向显性风险转化,当前,开发贷款主要的风险来源表述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与资金来源出现缺口。当前地产商开发的土地多半是2009年和2010年高价储备的土地,其开发成本较高,由于土地开发周期政策的限定,使得开发投资短期内呈现一定刚性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2.9%,资金来源同比增长21.6%,这说明国内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正被逐渐消耗,随着自有资金的耗尽,一些中小地产商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其二,销售萎蘼,库存增加,资金回流不畅。在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断加大,银行个人购房贷款从紧,限购政策发挥作用,出现房产房交易量急剧萎缩,从存货指标来看,截至2011年9月,144家上市房企存货总量已经达到了1.22万亿,较去年同期的0.86万亿大幅上涨41.86%,较年中的1.1万亿则上涨了一成以上。其中,库存同比增长的公司达到112家,占比77.78%,库存环比增长的有109家,占比75.69%。部分企业的房屋将难以销售,资金回流不畅,开发贷款风险凸显。

其三,房地产开发商融资成本趋升,债务负担加重。

在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背景下,银行正在收紧贷款,房地产企业向银行融资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同时房地产信托产品也到了集中兑付期,一部分风险已经显露。一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信用较差的小地产企业,开发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靠借入流动性维持经营, 债务滚动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开发商经营面临较大的压力,开发贷款还款计划受到冲击。

其四、房价泡沫破裂,诱发坏账率上升。

宏观调控促使房屋的商品属性向居住属性理性回归,高房价难以维系,当前,房价的拐点已经显现,房地产价格泡沫一旦破裂,直接结果是开发商的利润出现大幅度下滑,由于开发的前期成本锁定,销售价格的大幅度跳水,将导致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经营巨亏,正常还贷无望;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破裂,也将引发贷款抵押物的价值缩水,从而导致开发贷款的坏账风险增加。

三、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控制

根据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特征以及风险的主要来源,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控制主要采取一下措施:一是根据房地产景气周期,控制好开发贷款的适度规模,尤其房地产行业处于下行周期逐步压缩开发贷款的规模;二是严格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审核管理,严禁违规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加大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力度,同时,通过银团贷款方式分散风险;三是通过房产税、非对称加息、差别首付和限购措施,控制房屋投资性需求规模,缓解“非理性”购买造成的需求被提前和放大现象对供需关系的影响,促使房地产供需回归理性,恢复房屋的居住属性,防止房价“大起大落”;四是坚持调控的审慎原则,要充分预期调控效果的滞后性和叠加性,避免房价暴跌引发的房贷系统性风险;五是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分层次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创新和丰富多元化融资的品种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六是科学设计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抵产品及其估价,防止抵押资产大幅缩水产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第8篇

1.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含义

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是指企业针对经营活动中的重大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审时度势,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明确的目标,研究提出若干可选择的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的判断决定过程。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发展,决定企业的成败兴衰,因而必须重视。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必须由被动型转向主动型,在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过程中,凭借其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法律根据,有效地协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2.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内容

企业法律顾问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参加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前期谈判和承办相关法律事务,起草、修改、审核会签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相关法律文件。要想做好这些事务,企业法律顾问就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法务工作经历、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以及竭诚为法律事业服务、为法制建设开拓创新以及甘于奉献的精神。企业法律顾问必须非常熟悉并能准确适用有关决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把握企业经营决策的背景信息,理顺与企业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准确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提出有效可行的法律意见和建议。

二、加强合同审查、管理

一个企业要想合理营运、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营运机制,企业的管理者可能是这方面的专家,精通企业的奖惩机制等,但对于内部的法律风险防范可能就不那么在行了。比如:有的企业的合同管理机制不完善,很多人都有机会动用合同专用章,甚至出现利用此管理漏洞联合第三方做出损害公司权益的事;对于员工承办合同的内容也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当员工离职时,一旦对于工作交接不认真,合同履行就会出现问题,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这就需要有专业人士从事合同业务,对合同进行专项管理,使其成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

1.合同审查

合同审查一般指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对合同进行的法律、经济、技术审查,即“三项审查”。合同的法律审查,是从法律方面为企业签订、履行合同进行把关,运用法律原理及相关规定,为企业设计交易方式、履行程序,确保合同内容不与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合同不存在法律漏洞,实现合同目的,保证企业效益最大化。合同审查主要包括合同合法性审查、合同严密性审查、合同真实性审查、合同公平性审查和合同程序性审查。经济审查是指企业内部经济或价款管理部门对合同价款的计价依据、取费标准和数量进行审查,确定其合理性及经济可行性。技术审查是指企业内部技术主管部门对合同技术条款、质量条款、验收条款及实现合同的相关措施、方案进行审查,保证合同目的的实现。合同审查通常要经过申请合同法律审查、实施合同法律审查、提出合同法律审查意见三个程序。

2.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主要是指如何制订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或者控制因合同文本而引起的法律风险。它贯穿于合同实现的全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管理应当遵守依法管理、预防为主以及法律审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企业通过建立必要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对本企业签订、履行合同的事项进行有效监督管理,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交易安全。合同管理一般包括合同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教育培训、奖惩等方面。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