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6 16:15: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老年临终关怀护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

第1篇

关键词:老年恶性肿瘤 临终关怀 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76-01

晚期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老年人群是高危人群,具有十分高的死亡率;现阶段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控制与稳定病情,避免和防止肿瘤的进一步恶化与发展[1]。本文选择于2012年到-2013年期间我社区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对象,具体信息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均经临床症状、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介于60-79岁之间,平均年龄(70.2±9.3)岁;其中属于肺癌13例,胃癌12例,肠癌10例,肝癌7例,乳腺癌5例,卵巢癌3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介于61-82岁之间,平均年龄(71.2±8.8)岁;其中属于肺癌14例,胃癌13例,肠癌9例,肝癌8例,乳腺癌4例,卵巢癌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于上述基础上展开临终关怀护理,具体如下:

1.2.1 常规护理:优化患者的生活环境,根据患者的喜好和性格安排布置患者的病房,保证患者病房的干净整洁,并保持病房的安静以避免患者受到打扰影响;患者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并定期接受放疗、化疗治疗,通过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改善器官的功能与免疫状态,从而缓解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毒副反应。

1.2.2 临终关怀护理:①心理护理。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不良的心理情绪,消极对待治疗甚至拒绝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对生命的尊重与治疗的信心;将部分抑郁的恶性肿瘤患者与乐观开朗的患者安排一起,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②疼痛护理。恶性肿瘤不仅保守疾病存在的症状,同时由于长期放化疗治疗会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会引起持续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疼痛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显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疼痛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必要时可以尝试应用安慰剂和针灸镇痛。③饮食护理。患者由于长期的放化疗治疗以及心理等因素可能会出现食欲降低、腹胀、恶心呕吐的症状体征,因此护理人员尽量提供患者喜欢的食物,以高热量、优质蛋白质、丰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有必要时可鼻饲进食。

1.3 效果观察。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SCL-90主要包括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以及偏执等九大因子,分值越高表示该项症状越严重,于护理前、护理后2周、护理后4周、护理后6周以及护理后8周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相差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护理2周、4周、6周、8周后患者的SCL-90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X±S,分)

3 讨论

肿瘤的发病原因只要包括物理致病因子、化学致病因子以及病毒致病因子,早期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而进入晚期,患者会表现出消瘦、无力、食欲下降、胸痛胸闷、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体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很大程度上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恶性肿瘤的患者通常治愈的可能性较低,主要通过药物对症治疗和放化疗治疗控制和稳定疾病,绝大部分的患者以死亡告终,因此患者通常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如焦虑抑郁、恐慌、偏执、精神失常等不良心理状况,对患者的产生十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经护理后患者各阶段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加强社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慌敌对等不良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维持自身的尊严意义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第2篇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中日两国医科大学医学专业老年临终医疗的教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基础资料,以期对今后临终关怀教育提出参考意见。方法 2007年8月,对中国135所医学院校中、西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负责人发送了问卷调查表,内容包含教学计划中是否包含临终期医学、是否有老年人临终关怀、课程内容、讲授形式、成绩评定方法、教科书等。结果 问卷回收48份(回收率36%)。有临终期医疗教育12校,7校为必修,讲授形式几乎全部是课堂讲授,10校采用闭卷笔试进行成绩评定,有相关教科书的仅4校。最后与日本类似调查资料进行对比。结论 目前我国医科大学医学专业教学大纲需要从多方面、多领域进行充实,以实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教育,并充实完善标准版教科书。

【关键词】 临终关怀;教育;医学院校;中国;日本

临终关怀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一般医务工作者多对这门学科缺少科学的认知,缺乏临终关怀的专业技术与知识,不适应临终关怀工作的需要。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与知识更新,而任其固守传统医学模式,依靠传统技术与经验去进行临终关怀或办临终关怀医院,其结果势必与普通医院并无差异,而不能体现对临终者的关怀。因此,要对从事临终关怀的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一定的法律常识,尊重和保护临终患者的各种权利,学习多方面的技能,帮助患者转移思维方式,缓解临终焦虑和恐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被临终患者痛苦垂丧的情绪所影响,要以热爱生活的满腔热情去护理患者。对老年人而言,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临终期医疗、护理服务是我们要面临的工作,作为未来的医生,怎样充实现阶段对医学生这方面的教育。这个问题已经开始渐渐为人们所认识。国外发达国家的医科大学教育计划中,有进行临终期医疗、护理教育课程的大学增加的趋势。临终关怀受人们生活社会的历史、文化、社会等背景影响,国外的这些具体情况不一定适用于我国,但结合我们国内的实际情况看,有必要对临终期医疗、护理教育进行研究观察。本研究通过对中日两国医科大学医学专业老年临终医疗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得出基础资料,目的在于对我国医学教育今后临终关怀教育提出参考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7年9月以全国135所本科医学院、医科大学和中医学院教育工作者为对象,发送问卷调查表,调查表中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计划中有无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内容,对几年级学生进行,选修还是必修,课程内容是否包含有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内容,授课内容(临终关怀的专业词汇、临终关怀医疗的历史背景、临终关怀的相关法律福利制度、临终关怀的国内外现状、临终关怀医疗中患者的自主权力、和患者沟通的技巧、临终期相关的疾病和症状、临终期的治疗、与临终期相关的社会伦理问题、临终期对患者的心理援助、临终期对家属的心理援助等)、授课老师所属部门及课时数,授课方式(有课堂讲授、模拟情景教学、与患者对话、看录像、小组讨论、病例研讨、临床实习等供选择),如何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自我评价、闭卷考试、实际操作考试、撰写心得报告等供选择),有无关于临终关怀医疗的教科书包含书名、出版社名称等。

1.2 方法

问卷回收后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老年科学平川仁尚、葛谷雅文等〔1〕2005年进行的全日本79所医科大学及110所大学护理专业的“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专业、护理专业临终期教育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tatview5.0J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老年临终关怀课程开设情况

国内135所本科医学院、医科大学共回收问卷48份(西医院校42份和中医院校6份),回收率36%。有临终期医疗教育的大学为12所(占25%),开设必修课7校(占58%)。另外临终期医疗教育涉及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有7校(占58%)。

2.2 临终期医疗教育的内容

从现行教育内容看,终期医疗教育的内容依次为历史背景;国内外现状;社会、伦理问题;相关法律;病症及症状;治疗;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援助。

2.3 授课方式及成绩评定

目前国内授课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12/12,100%)为主,成绩评定多为闭卷考试(10/12,83%),仅2所(17%)学校提出需撰写心得报告。

2.4 临终关怀教育相关教科书及入学后何时开设临终关怀课程时间

4所学校(33.3%)有教科书,7所学校(58.3%)无教科书,采用自编教材,1所(8.4%)未回答。国内开设课程时间8所学校(67%)在入学后第三年,1所(8%)在入学第二年;2所(1%)在入学第四年,1所(8%)在入学第五年。

2.5 中日两国临终关怀相关教育情况比较

与日本“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专业、护理专业临终期教育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表3。因为考虑到在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中,中医学院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将其单列,未与日本的医科大学进行直接比较。表1 中日两国临终关怀相关教育课程的有无,表2 中日两国临终关怀授课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表3 中日两国医学专业临终关怀教育内容(略)。

3 讨论

以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1.12亿以上的人要面对死亡的胁迫,若仍以每人5个亲属、10个朋友计,则中国每年约有6亿和12 亿人口受到间接的死亡问题的困扰。其实,人到老年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接近临终的体验,心理上的恐惧和健康质量的每况愈下,都是临终阶段的特点。现在,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社会卫生保健体系中应该包括3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部分,即:预防、治疗、临终关怀。无病则防,有病则治,治不好则临终关怀。可以预见,临终关怀在我国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世界卫生组织(WHO) 指出,临终关怀是对无治愈希望病患的积极与整体性的照顾;其目的在于确保病患及其家属最佳的生活品质;临终关怀以控制疼痛、缓解其他相关症状,以及解除患者心理、社会与灵性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的是通过服务者为患者提供保守性的治疗和支持性的照顾,尽可能地使病患有尊严地达至安详的死亡。与此同时向患者家属提供支持系统与哀伤辅导。

本次问卷调查的回收率并不算高,或许并不能完全反映全国临终关怀教育的真实面貌,但是,作为一个国内的先行调查,我们可以认为取得了这个领域的宝贵的数据资料。

首先,我们高兴地看到国内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对临终关怀教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英、美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医学专业都开展了与临终关怀有关的课程〔2〕,日本此次调查显示其开设临终关怀教育课程率在67.5%。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对临终关怀的普及教育远远不够。我们认为应将“临终关怀学”作为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对在职医务人员也应进行临终关怀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及继续教育。这样不但能普及和发展我国的临终关怀教育,而且可以奠定为临终病人服务的基础。

从学习时间来看,日本的增田等〔3〕认为在六年制医科大学中至少要保证30个学时。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的李惠云等〔4〕根据实践经验指出,对于大、中专医学生可进行10学时的学习。对本科医学生,尤其是专门研究“临终关怀”者,应设立此门课程,讲授时间应在30学时以上为宜。如何保证学习时间并与其他学科学习保持平衡是我们将来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关于在校时期何时进行学习,从目前国外的经验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有认为新生直接面对死亡的机会和经验少,对待死亡没有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应该在此时开设这一课程。也有人认为临终关怀涉及医学、护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内容,学习中要结合临床教学、临床实习、病案讨论等来进行,只有高年级学生才具备这些条件。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应该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在学习内容方面,国内与国外在内容方面有一些不同〔3〕,我国主要内容为:历史背景、国内外现状、社会、伦理问题、相关法律、病症及症状、治疗等。国外的内容在上述基础上比我们多一些已经完善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患者的自主权利、与患者沟通技巧、专业术语、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援助等内容。

关于教育方法和成绩评价,目前国内外的学校几乎都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与日本的同类调查比较,我国采用体验型教学的诸如情景模拟、临床实习、小组讨论会等的形式比较少。从国外开展这门课的经验看,体验型教学对于真正面对临终期经验极少的青年学生而言,较为有实际价值。对于学习结果的评价方法,日本采用闭卷考试的学校很少,基本以论述、小论文、自我评定、实际操作等为主。国内的大学几乎全部是采取笔试,实际操作几乎没有。我们认为,临终关怀不仅仅只是知识的应用,它不可缺少与患者面对沟通的技巧和态度;与其他学科相比,临终关怀更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大学科。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从笔试的角度看,是有一定局限的。这些又有待于今后对教学方法评价的改进。

在此次调查的国内135所医学院校中,中医学院有25所,回收问卷6份,占中医学院的24%。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中医药院校有其特殊的地位和贡献。中医专业是否有必要开展老年临终关怀教育?其实我们可以在老年人临终期发现中医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们认为中医药在老年临终关怀领域里可以大有作为。只要结合中医特色,在中医学院也完全可以开设老年临终关怀的课程。

从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关于教科书的回答中,都比较无法让人满意,这是因为目前我们国内还没有临终关怀的材,教科书的有无,可以反映临终关怀教育的现状。好的教材是提高临终关怀质量的信息源。美国的调查〔2〕也显示,在医学院校尚无学生容易使用的、有充实内容的临终关怀方面的教科书。这个结果提示我们编写一本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教科书,将有极大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平川仁尚,益田雄一郎,葛谷雅文,他.全国の医学科、看護学科における終末期医療、看護教育の実態調査〔J〕.日本老年医学会雑誌,2005;42(5):5415.

2 Dickinson GE,Field D.Teaching endoflife issues:current status in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 medical schools〔J〕.Am J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2002;19:1816.

第3篇

关键词:老年人;临终关怀;社会工作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我们不得不将老年人的临终关怀问题提上议程。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凡是步入60岁的群体,都可以称其为老年人,如果国家总人口的10%以上的人都超过了60岁,亦或是总人口的7%以上的人都超过65岁,那么该国家就是老年型国家。我国人口年龄分布比例已经远远超过国际标准,过早地进入老龄化时代。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数量,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使老人无痛苦、少遗憾地度过最后的人生是社会最应该关注的层面。这些家庭的儿女为生计奔波、劳累,无论从物力方面,还是精力方面都决定了家庭临终关怀难以实现。

二、文献综述

在美国,社工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美国政府对于临终关怀予以很大的财政支持,并且以立法的形式保障资金源,临终关会已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在英国,临终关怀机构已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英国在个案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中非常人性化,根据临终者年龄、性别、种族的不同,提供不同语言的服务。我国的临终关怀失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但是,我国的临终关怀研究已经在个案、小组、死亡意识等方面都有所猎。

三、相关理论

老年人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一般是6个月或更少的老年人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它包括旨在减轻身体病痛的身关怀,旨在缓解对死亡的恐惧感、焦虑感的心关怀以及旨在重塑生命价值意义的灵性关怀。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人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求。老年人临终关怀倡导“身、心、社、灵”的服务理念恰恰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息息相关。“灵”相当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需求”,因此,在个案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过程中,要注重灵的理念。

四、临终老年人的需求

(一)临终老人环境需求

1.医院临终关怀

医院临终关怀缺乏舒适温暖的感觉,我国现有的医院临终关怀仍不及健全,在医院的环境中,多是采用白色床单、棉被、白色墙壁,天花板也十分压抑。不利于给临终老人带来舒适温暖的气氛,这点我们每个人也同样深有感触,医院总是给人一种死亡、恐惧的心理暗示,我国对于被为临终关怀的老人提供专业的医院以及温暖舒适的环境也十分重要。

2.家庭临终关怀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还是会选择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但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无法满足临终关怀老年人的需求,大多数普通家庭往往能提供的是最基本的临终关怀,实际上与居家养老并无明显区别。

(二)临终老人精神上的需求

1.战胜死亡恐惧的需求

临终老人都面临着对死亡的恐惧,由于对生命存在眷恋和不舍,人们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虽然案主明白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但这种心理活动也在情理之中。个案社会工作在老年人临终关怀中的介入,可以对老人进行情感疏导,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减少一些想象空间,安详地面对死亡。

2.受尊重、被接纳的需求

临终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都会有强烈的社会脱离感、个人无助感,感觉已经被社会所抛弃。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他们都曾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对家庭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们迫切需要家庭,甚至社会承认他们对价值,肯定他们曾有的贡献。老人有强烈的受尊重、被接纳的需求,明确这一点后,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专业技术和手法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价值,重新融入社会。

3.了却心愿的需求

临终关怀根据每位老人的不同身体状况、生活经历、性格特点等去满足临终者心底的愿望。也就是说在满足临终者“身、心、社”需求的同时,临终关怀更注满足临终者未完成的心愿。迫于现状现,临终者也许会有许多遗憾,如果至死不能了却心愿,老人很难了无牵挂地离开人世。

六、社会工作理念在临终老人关怀中的运用

(1)在进行个案社会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将尊重、接纳、自觉、个别化的价值理念运用到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中。同时,社会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时刻从临终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并尝试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方法。

(2)与临终者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最迫切的需求。以案主的角度来说,我们既不属于医护人员,又不属于他们熟知的其他部门人员,所以很难建立信任关系,这就需要社工不断地去解释自己的身份,这样才有利于建立起专业的社工――案主关系。在工作过程中要有换位思考的思维,站在案主的立场分析他们的需求,推广社会工作价值理念。

(3)要结合临终者自身状况灵活处理突发状况。本身关于临终关怀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大多是从香港、台湾和国外引进而来的,所以在个案过程中,很容易照搬他们的东西,而这些并不一定适合服务对象自身的情况以及大陆的独特背景。

(4)观念会对临终老人、临终老人家属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树立积极的死亡观,坦然面对死亡,才可能保证个案社工的顺利介入。此外,动用佛教、道教等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来辅助介入,达到安抚临终老人情绪的目的。

(5)除做好一线工作外,社工还要学会资源开拓与协调。社工要联系到一切可以得到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司法资源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狐狸.[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4.

[2]成彦,临终关怀中的社工介入.[J].社会福利,2007.

[3]范明林,社会工作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中国临终关怀;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由于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类疾病病谱的改变以及老龄化人口增多等因素,临终关怀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备受国内外关注。

1 中国建立临终关怀机构的社会背景

1.1 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产生巨大的需求

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是由其经济逐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的,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其人口出生率极低,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人群逐渐累积,形成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种社会现象是由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的[1]。与西方不同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背景下出现的。虽然人口众多是推动综合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但由于我国老龄化人口比重相当大,这将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滞后阻力。因此通过尽力完善诸如临终关怀机构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将会满足更多的老龄化人口对于社会的需求[2]。

1.2 家庭结构引起养老模式的变更

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家庭养老模式是老人安度晚年的重要方式。计划生育政策开展以来,中国的“人口观”发生改变,出现了以“421”或“422”为主的中国家庭新结构,即一对青年夫妇除了照顾孩子外还要赡养四位老人,但由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缺乏对老年人的照顾,出现较多的“空巢老人”,当前社会也缺乏对该情况的解决措施。临终关怀机构将会针对性地给予“空巢老人”更多的关爱与帮助。[3]

1.3 死因顺位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居民死伤原因也有较大变化。据1998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1998年城市地区居民死亡率为6.17‰,居民病伤死亡原因中前五位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农村地区前五位死因顺位为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4]。”从上述资料可以推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除了损伤和中毒原因外,老年性疾病所带来的死亡率甚多,老年性疾病无论从治疗还是康复层面来讲都将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因此死因顺位的改变是临终关怀事业所面临的极大的困难所在。

2 我国发展临终国关怀事业的现状

2.1 我国临终关怀模式仍需探索

目前我国主要的临终关怀模式有“PDS模式”和“施氏模式”[4]。PDS模式较为全面地构建了“一个中心,三个方位,九个结合”体系,即以解除患者的病痛为中心,在服务层面上,坚持临终关怀医院、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与家庭临终关怀病房相结合;在服务主体上,坚持国家、集体、民营相结合;在服务费用上,坚持国家、集体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模式。而施氏模式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乡村,将家庭临终照护模式作为临终关怀的主要模式。

但这两种模式均有其局限性。“PDS模式”较为理想化地考虑了各方面因素,但在实施过程中又遇到诸如实际参与的工作者数目少、机构少、需要的经费不能满足等各种客观的现实问题,无疑带来巨大的挑战。“施氏模式”所强调的家庭临终照护模式,在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以及“空巢老人”增多等现状制约下,开展起来也较为困难。

2.2 我国发展临终国关怀事业面临问题

2.2.1 医护人员素质不高

临终关怀事业是一门具有广泛交叉性的边缘性质学科,涉及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门学科,医护人员是发展此项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对从事临终关怀事业的医护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即医务人员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正确的生死观,还要具有丰富的医学与人文科学知识和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但我国当前现状是: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明显缺乏,对开展临终关怀的认识不足,往往偏重于抢救与治疗,对临终病人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等方面往往束手无策。医院目前的临终关怀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病人和家属的需要[5]。

2.2.2 社会资金的缺乏与保障制度的欠缺

目前,我国临终关怀的具体形式包括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家庭临终关怀[6]。尽管如此,无论是上述哪种形式,由于临终关怀事业本身具有公益性的特点,我国财政基金对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公益项目的支出相对较少,因此会出现比较艰难的发展局面。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想要从资金渠道挪出专项经费来发展临终关怀事业,建立没有盈利的关怀病房是相当困难的[7]。

2.2.3 缺乏对正确的死亡价值观的社会引导

当前中国人对于死亡的认识较为传统,追求长生观与乐生观,以家庭生活颐养天年为重,与临终关怀事业“不以延长生命为目的,而已减轻身心痛苦为宗旨”的思想不能很好地接轨,而社会极少有与之相关的人文宣传,大多数病患思想依旧守旧,认为去临终关怀机构意味着家人的抛弃,或者即使病患可以接受这种临终关怀机构的护理,家人也会认为自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再加上社会媒体宣传普及不够到位,由此看出,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并不能深刻地理解临终关怀的真实含义,死亡价值观缺乏正确的社会引导。

2.2.4 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缺乏法律和政策保障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制定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法律和政策保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但在短期内,要求国家和政府制定与临终关怀事业配套的政策与法律体系,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这会让临终关怀机构实际的工作开展陷入到一种尴尬的境地。

3 如何解决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困境

3.1 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

只有在已有的国内外临终关怀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现状,探索出一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临终关怀模式,才能促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在我国目前被承认的“PDS模式”与“施氏模式”,共同注重家庭临终关怀与社区临终关怀的结合,但近些年来家庭―社区―医护人员相结合的临终关怀模式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临终关怀的内容范围,扩大了收治对象与志愿者的队伍,扩大了区域的覆盖面等,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为了进一步探索更加完善的临终关怀模式,还需要未来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3.2 建立健全政策与法律体系提供保障

首先,国家应该作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主体,组织国家、集体、社会团体和个人相结合。国家本身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为临终关怀事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并由相关的机制来确保专款专用,明确管理监督责任,防止贪污滥用,违法必究;其次,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看病难、看病贵成为许多百姓的困难,因此应制定相关公费医疗报销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大病统筹制度来惠及病人;另外由于我国临床医务护理人员的素质有较大局限性,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医生、护士、器械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比例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对其资历进行考察,同时加强对其的管理教育;还需逐步建立健全对于临床护理人员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尤其对其专业医疗护理知识、伦理知识、心理学知识、急救知识、仪器操作技能加强教育,并通过临终关怀执业医师考核标准进行录入。总之,国家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应该确保临终关怀事业走向制度化与规范化,惠及范围应扩大,在具体的实施进程中,应建立一套严密的规章体系来确保各项目的规范化实施,比如是否对病人进行临终关怀护理,需要征询病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对于病人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式,是否愿意放弃临终抢救等细则,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3.3 增加临终关怀机构数量,优化其服务质量

目前我国临终关怀机构存在着数量少,区域分布不均匀,年龄与疾病谱局限性等现状,主要的临终关怀服务机构的形式有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在综合医院开设临终关怀病房、临终关怀的居家服务等,因此未来在临终关怀机构的设立中,应注意多元化。比如一是由民营资本或外资设立;二是由民政部门与福利院联手创立;三是整合卫生资源,由小医院专项成立临终关怀机构[8],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另外,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在已有全科医学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在其中建立临终关怀中心,可以实现家庭关怀和社区关怀的结合[8]。

3.4 优化临终关怀医疗队伍

由于临终关怀是一门边缘叉学科,因此对于从事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每位工作人员除了需要有精湛的医疗知识与技术外,还需要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极高的社会道德要求,因此对于每个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来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死亡观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要加强不同临终关怀机构的学术研究,正如多伊尔博在“面向21世纪的临终关怀运动”的专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临终关怀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临终关怀工作者学术研究水平和对临终关怀学术研究的热心程度。临终关怀学能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同样取决于从事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在学术领域的进展和成绩。因此,加强临终关怀的学科建设,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互相借鉴经验,从而优化临终关怀医疗队伍素质。

4 小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老龄化人口增多、青年流动人口增多、大量独生子女涌现的年代,临终关怀机构应时而生,并走在逐步探索的进程中,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通过全科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专家、法律工作者、慈善家和志愿者等广大工作者的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引领下,临终关怀事业正在走上一条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美国德兰中心临终关怀计划主任乔安娜・林认为[9]:我们必须改变对待死亡的态度,是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人工呼吸机、心脏起搏器、血液透析和鼻饲等方法来维持朝不保夕的生命,应该采取安详平静的态度而不是恐慌和抵抗,使躯体处于一种相对舒适的状态来度过生命的最后时期。临终关怀机构体现了较多的人文关怀,全社会参与者将会有一种极强的社会荣誉感。我们应加强对临终关怀事业的探索研究,并在实践中逐步开展落实,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朝艳,黄艺仪.我国临终关怀的存在问题与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2,1(1):1-20.

[2]Im hof SL,Kaskie B,Wyatt MG. Fingding the way to a better death: an evaluation of palliative care referral tools[J].Gerontol Nurs,2007,33(1):40-49.

[3]余秀君,李虹,李晓华.临终关怀的护理进展[J].华西医学,2003,18(3):430-431.

[4]蔺晓贤.21世纪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展望[J].浙江中医学院报,2001,25(6):73-74.

[5]张金环,姜学革,杨晶,等.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杂志,2003,20(9):46-47.

[6]王玉梅,肖适崎.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9(3):180-182

第5篇

关键词 临终老人 疾病 死亡 心理 临终关怀

衰老是导致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目前我国的临终患者中60 岁以上的老人占81%(李义庭等,2003)。衰老所带来的包括疾病在内的死亡的较大可能性成为老人所面临的最痛苦的问题之一。临终老人同时遭受着身体和心理的折磨,他们需要他人的护理和关怀。而在临终老人的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为临终病人,他们正接近人生的终点,却很难接受即将死亡这一事实。如何帮助临终老人安详快乐地度过晚年、克服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临终关怀的内涵和模式

在机体死亡前的濒死阶段称为临终状态,关于何为临终关怀,曾有很多学者和组织对其给出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临终关怀是对无治愈希望病患的积极与整体性的照顾;其目的在于确保病患及其家属最佳的生活品质;临终关怀以控制疼痛、缓解患者其他相关生理症状,以及解除患者心理、社会与灵性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的是通过服务者为患者提供保守性的治疗和支持性的照顾,尽可能的使病患有尊严地达致安详的死亡,与此同时向患者家属提供支持系统与哀伤辅导(许加明,2010)。从医学的角度看,临终关怀是一套有组织、有计划的医护保健项目,重点在于对临终病人的各种身心症状的控制和解除,以及死亡前后对病人家属的慰藉和支持(梁彬、王佩玲,2003)。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可以将临终关怀定义为为减少临终患者痛苦,增加其生活的舒适程度,消除其对死亡的恐惧,满足其对于生活的合理要求,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上的关怀和安慰。简单地说,临终关怀就是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照顾。

综合现存的临终关怀方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模式:医院型、家庭型和社区型。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老人尤其是城市中的老人是在医院中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医院型的临终关怀也成为最主要的模式。医院型的临终关怀主体一般由专业的医生和医务护理人员、亲人家属、社会工作者及爱心志愿者共同构成。老人在医院中度过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可以及时处理身体健康问题,得到专业的生理照顾,延长生命时间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然而从心理层面上开看,老人们也许并不喜欢冷冰冰的病房和医院阴郁深沉的气氛。医院的环境良好、设备先进,却很容易给人带来强大的精神压力。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在得知自己即将结束生命的时候,会选择回到家庭中,与家人一起享受生命最后的时光,这时对老人的关怀即为家庭型临终关怀,关怀的主体以亲人家属和社会工作者为主。老人在家中享受最后的天伦之乐,对于老人落叶归根的情感心理状态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家中医疗设备和家人护理专业技能的缺乏也给家庭型临终关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对老年人临终问题的关注,社区型的临终关怀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社区型关怀可以有效整合利用社区资源,给老人患者的家庭减轻经济负担,也为老人的护理提供比家庭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又能减少医院带来的心理压力。然而社区型的临终关怀要求更加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护理人员介入,同时要求社区拥有良好的设备和环境,这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普遍。

二、临终老人的心理特点

临终老人的心理特点是十分复杂的,往往会经历多个不同的心理状态。美国精神科医师库布勒・罗斯曾提出临终心理五阶段说:即否认、愤怒、交易、忧郁、接受。当病人突然得知自己的病情时,往往表示不能接受。这是自然的心理防卫反应,是个人对令人震惊的噩耗的心理缓冲(林少莉,2009)。愤怒阶段是当病人开始意识到病情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时,就会陷入恐慌、焦虑、不安等各种情绪的混合状态,这时他们性格暴躁,情绪十分不稳定,极易与别人发生冲突,很有可能出现极端的表现。交易阶段又称协议阶段,指的是病人已经认识到死亡这一事实不可逆转,于是就会与医务人员讨价还价,希望争取延长生命的机会。经历了前三个阶段之后,病人发现还是不能摆脱死亡的命运,并且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办法阻止死亡的发生,因此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感,心情陷入严重的抑郁,对人生和生命都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终日沉默寡言,甚至不吃不喝。在接近死亡的最后阶段,病人会产生一种超脱现实的想法,从而主动迎接死亡的到来。这种“接纳”与“无助接受”的心理截然不同。哲学家认为这种心境的发生,是生命最后阶段的“成长”,是人的生命在即将跨入死亡门槛时的最后一次升华(梁彬、王佩玲,2003)。

有学者指出根据国内的临床观察,上述的各个心理情绪阶段并不一定按顺序出现,大多数临终病人的心理常表现为下列特征:回避、否认、敏感、恐惧、协议、忧虑、双重性格、忧虑、接纳(王平,2000)。虽然这一说法认为临终病人经历了更多更复杂的心理阶段,但事实上这两种理论的内容和顺序是大致相同的。回避是指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均知真实病情,但为不伤及对方,佯装不知、互相隐瞒。彼此很少谈论病情和预后,更不谈论死亡,尽力掩饰各自内心的痛苦(林少莉,2009)。病人在回避病情的时候,事实上也是一种否认疾病存在的表现,有意回避实际上是心理的不能接受。而敏感、恐惧也都是容易愤怒的复杂心理状态中的部分内容,双重性格、忧虑都是抑郁的表现。因此总体上来说,国内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也是符合临终心理五阶段这一理论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心理表现都是一样的,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其中的每一个阶段,他们经历不同阶段的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另外,不同性格的老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性格乐观豁达的老人会更早地坦然接受死亡,性格内向的老人更容易产生抑郁、愤怒的情绪。除此之外,老人的家庭、知识文化背景、、职业、疾病种类等等都会对老人的临终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总之,不论是库布勒・罗斯的心理五阶段说还是国内学者总结的心理九阶段,都只能为护理人员提供大致的理论思路,而实际上临终老人的心理特点是因人而异的。

三、临终关怀的几点建议

1、尊重老人

想要关怀老人,首先要做到尊重老人。临终老人虽然已经处于生命的边缘,但是仍然拥有支配自己生命的权利。我们帮助和关怀临终老人,不能扮演领导者和支配者的角色,更不能把临终的老人当作是一种负担和累赘。尊重临终老人意味着尊重老人的各种权利和人格尊严。他们有权享受正常人的待遇,有权要求不受痛苦,有权保持一种希望感,有权不受欺骗,有权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命期限,有权选择怎样安排剩余的生命。很多病患家属在得知病人的病情后选择隐瞒病情,这一点要视情况而定。有时候病者因为自己的身体疾病的生理反应而怀疑自己患病,但其家人和亲属对其隐瞒病情,反而会导致病人的猜疑、不安和过度焦虑,这样更不利于临终老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尊重老人还意味着尊重老人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能因为想要给老人更加舒适的生活而强制老人改变生活方式或者试图帮他们安排好一切,虽然更加舒适的生活是所人们共同追求的,但是老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了几十年,他们一时间很难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突然的改变会另他们感到不适应、不自在,有时还会产生感到命不久矣的悲伤情绪。

2、克服恐惧

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是临终老人面临的最痛苦的事情之一。每个人都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尤其是濒临死亡的临终老人。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患者对死亡讳莫如深、充满恐惧(6 6 % ),仅13 % 的患者能坦然面对,接受安乐死的更为少数(5%)(李跃跃,2002)。他们面对着死亡、不愿接受死亡却又无法改变死亡的事实。只有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才有可能使临终老人舒适快乐地度过剩余的时光。而要使老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首先要鼓励老人说出自己恐惧和忧虑的情绪,通过与老人的沟通、倾听老人的心事、与老人谈心等方法鼓励老人坦然面对疾病和死亡。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尝试建立临终老人团体,集体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互动,使得团体成员获得经验分享和彼此的精神支持,协助患者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克服恐惧的心理和其他消极的情绪。在对临终老人的照顾过程中,应当尽量容忍他们对消极情绪的发泄,适时对他们进行死亡教育,更新他们对于死亡概念的认知,以积极的价值观和伦理观来看待死亡和生命。最重要的是,当临终老人产生恐慌情绪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给予他们关心安慰和精神支撑,以尽量避免使他们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

3、重视情感和家庭支持

在老人生命的最后阶段,应该尽量使老人过上舒适快乐的生活,然而2002年李跃跃在对上海市三所医院的105例临终老人所做的调查中发现,较多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不是在平静、舒适及亲人的陪伴中度过,而是陷于现代医疗技术、麻醉、药物的包围之中,死亡之前均有接受侵人性治疗等痛苦的经历。目前对于临终病人的护理以身体医疗护理为主,缺乏对他们心理和情感的支持。而事实上在这一阶段,老人最需要的是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撑和慰藉而不是先进的医疗设备。在精神支持上,家庭支持尤其是亲人的陪伴显得格外重要。如何老人提出要在家中度过最后一段生命,应当尽量满足,因为老人往往在家中与亲人在一起生活才能感到快乐和安宁,最后离开世界的时候也会觉得有安全感。即使老人是在医院度过临终阶段的,亲人也要尽可能多地陪伴在老人身边,使老人不会感到孤独和沮丧。老人在生命结束前往往有一些尚未完成的心愿,这时候我们应当尽量满足,因为这些心愿有时候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临终老人来说必定有着深刻的意义,完成了这些心愿很可能会使老人感到人生圆满没有遗憾,从而欣然地接受死亡。

四、总结

临终老人的护理和关怀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目前主要有医院型、家庭型和社区型三种临终关怀模式。临终老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往往具有复杂的心理特征,通常会经历否认、愤怒、交易、忧郁、接受这五个心理阶段,其中对于死亡的恐惧给他们带来最大的痛苦。社会工作者、护理人员以及临终老人的家属必须重视对临终老人的心理关怀,尊重老人,帮助老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给老人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情感帮助,使老人能够舒适快乐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安宁平静的状态中结束生命。

注释:

[1]这一定义是笔者结合多位学者对于临终关怀的定义总结归纳并加入自己的理解而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界定的,并未有明确的权威定义。

[2]这三种模式类型主要是从临终老人度过临终状态时所处的地理空间划分的,曾有学者划分过临终机构的类型,与这里的模式类型有所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临终机构的类型为医院型、病房型和家庭型。

参考文献:

[1]李义庭,李伟,刘芳.临终关怀学[J].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许加明.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临终关怀探析[J].社会工作实务研究,2010(9).

[3]梁彬,王佩玲.临终病人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护理关怀[J].护理研究,2003(9).

[4]林少莉.老年临终关怀护理探讨[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2).

[5]王平.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医护方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6).

第6篇

关键词:临终关怀;晚期癌症;家属;心理疏导;分析

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来说,依旧是当前全球医学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点,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只能最大程度维持患者生命,对于提高生存率的效果较差。近些年来,恶性肿瘤的死亡人数逐渐升高,这不仅仅对于患者来说,对于家属,面对着亲人的即将离去,承受着经济与心灵的双重压力,甚至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属因此产生心理病症[1]。本文中,将对临终关怀护理进行有效应用,从而以此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家属情绪,下文中,将对此进行重点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他们平均分为实验组(n=36)和参照组(n=36)。在实验组患者中,有26例为男性患者,1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56.2±3.2)岁;在参照组患者中,有23例为男性患者,13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为19~73岁,平均年龄(49.1±2.1)岁。在72例患者中,有22例为肺癌、12例为结肠癌、胃癌23例、肝癌15例,对72例患者进行病理检验,均确诊为晚期癌症。关于本次分组护理的相关内容和程序,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最大年龄、最小年龄、性别等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性护理治疗模式,如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监测、按时用药、积极化疗。对实验组行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疏导[2],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长期遭受着身体痛苦的折磨[3],长此以往,在这样的状态下,形成一种抑郁焦躁的情绪,对周遭事物以及治疗失去了信心,针对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情绪,合理沟通,帮助患者身体放松,并疏导患者安稳睡眠,按时用药,合理饮食,以此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②生活指导,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特殊性,患者经常会出现病情加重、高烧不退、以及由化疗所引起的痛苦等,护理人员对于这种状况,应为患者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并帮助患者保持合理的减缓痛苦,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按摩等,清洗床单被褥,打扫地面,保持温馨的住院环境,陪伴患者最后的人生旅途;③家属情绪疏导:面对即将走上人生终点的亲人,家属的心情是异常痛苦的,针对于此,护理人员也要协调家属的情绪,帮助家属面对现实,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陪伴亲人,并转移家属的注意力,调节情绪;④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勿用中毛或者硬毛牙刷,防止出血的情况发生。

1.3评价指标 选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价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后,患者的情绪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当分数高于50分,则表示患者的情绪异常波动,抑郁明显,而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的情绪越平稳。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进行研究的72例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对比用(x±s)的形式表示,结果表明为P

2 结果

采用SAS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后,实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呈现为P

3 讨论

临终关怀护理所采用的概念,主要就是向患者以及家属提供心理辅导、用药指导以及全方位的护理,从而为患者人生中最后的旅程画下句点,并宽慰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执行临终关怀护理模式的过程中[4],首先,护理人员为患者整理出温馨干净的病房,并考虑到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定期进行床单被褥的更换,勤通风,避免室内空气污染,且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长期进行治疗,造成身体日渐消瘦。营养不良,针对于这种情况,在实行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时,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的饮食营养均衡,保证热量平衡,蛋白质高,并与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多餐少食,保证身体抵抗力能够适应日常的化疗。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心情起伏较为波动,常需要经历如接受期、忍耐期、抗议期以及平稳期,所以患者的家属、朋友要多陪伴在患者的身边,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愿望和需求。并采用良性的利于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5],在患者的人生最后一段旅程中,陪伴在患者身边。

本文研究经过护理后,使用SAS评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其中实验组评分为(30.20±4.66),参照组评分为(45.35±4.72),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由此,临床关怀护理模式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

参考文献:

[1]顾文娟,施永兴,袁炜,等.上海市社区舒缓疗护(临终关怀)项目试点机构晚期恶性肿瘤临终住院患者的卫生服务需求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5(22):2655-2661.

[2]王松玲,张灿灿.临终关怀护理对癌症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2):119-121.

[3]孟玮.临终关怀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临终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32):265-265.

第7篇

临终关怀(英文:hospice care)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而是采用比较平静舒缓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临终治疗。现代临终关怀开始于20 世纪60 年代,由Dr.Cicely Saunders 于1967 年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座临终关怀护理医院,即著名的圣克里斯多佛临终关怀院,它的建立标志着现代临终关怀运动的开始。此后,美国、法国?p加拿大?p澳大利亚?p日本等地相继开展临终关怀服务。2004年,英国提出将2005年10月8日作为第一个世界临终关怀及舒缓治疗日,以发扬和倡导临终关怀精神。目前,西方多数国家在临终关怀领域已发育完善,许多国家的临终关怀已走向制度化,成为更加完整的体系。我国的香港和台湾也较早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并逐步发展成熟。而我国大陆的临终关怀起步略晚,1988 年天津医科大创立的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和次年建立的临终关怀病房,标志着我国大陆地区临终关怀事业的起步。之后,十多年来,临终关怀医院在国内许多城市纷纷涌现,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已发展成一定规模,目前我国临终关怀事业正处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通过英国“济贫法”的颁布产生,并由此出现慈善组织会社、睦邻运动等,社会工作一步一步发展至今。一般指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狭义方面是针对弱势群体的服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社会工作的领域也随之扩大,涉及日常生活、就业及个人行为等多方面内容。

我们不难发现,临终关怀和社会工作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助人服务,学者Mc Donnell认为,“临终关怀是社会工作价值、原则与实践的具体化”,二者的结合能同时促进社会工作和临终关怀的发展。临终关怀的兴起,使社会工作的内容有所拓展,同时,临终关怀也正是引入了社会工作的系统论观点,强调为患者提供“四全照顾”,即全人、全家、全队、全程照顾。将社会工作引入临终关怀机制中,对二者来说都大有裨益。一般来说专业的临终关怀由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心理专家、志愿者等组成综合团队,在团队中,缓解和控制病人的疼痛,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心理辅导和治疗是心理专家的责任,“剩余领域”的部分则主要由社会工作者进行,其中包括对患者的关怀照顾、情绪疏导,对患者家属的悲伤辅导服务,另外还有医患关系的协调、社会资源整合如资金筹集,还有病患生前医院的达成等,同时,在缺乏宗教人士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还需承担对患者的灵性关怀,帮助患者平静安详地离开。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与临终关怀二者联系密切,相互促进。

二、社会工作介入儿童临终关怀的内容

(一)儿童临终关怀的重要性

临终关怀的中国人重视“生”,生命的诞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国人也逐步开始重视“死亡”的质量。对于患者来说,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临终关怀通过宗教、心理医师和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旨在让患者能够安详平静地离开,而不是充满痛苦和焦虑,在此层面上,临终关怀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同时,社会工作介入到临终关怀领域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前面笔者已经提出了社会工作与临终关怀的相似性及其联系,这是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可能性。同时还必须注意到这种介入的必要性:首先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需要满足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最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临终关怀中医护工作者的介入为患者提供了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则能满足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需求。社会工作通过专业的工作方法,帮助患者满足临终心愿,以及其亲属减少心理痛苦,调整心态,平静面对死亡,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其次,近年来,家庭功能的缺失使得机构的作用逐渐凸显,但是综合医院所缺少的人文关怀无法满足临终患者的心理需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社会工作者介入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就显得更为重要。

临终关怀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受到了来自不同学科的广泛关注,包括医学视角、伦理学视角、人口学视角等,都为临终关怀的中国化提供了理论与指导,但从社会工作角度的研究并不多,对于“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探讨更是少之又少,不仅理论研究的部分涉及少,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具体实践更是目前中国临终关怀领域所缺少的,这就使得了临终关怀难以较好地实现其目标和理念。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目前在国内对于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为数不多的研究中,探讨的话题还比较局限,多是涉及本土化过程中的困境并以此提出对策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临终关怀领域的发展和社会工作的拓展。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国内的研究中社会对老年临终患者的关注较多,而对于儿童的临终关怀是涉及很少的,这是国内此领域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据资料显示,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在儿童期发病率极高(神经母细胞瘤只发生在儿童期),特别是白血病,是儿童中常见的肿瘤病症,近年来也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类肿瘤病症一旦错过及时的治疗机会就会恶化,使儿童面临死亡的威胁。还有先天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这种难以救治的病儿童可能患上。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对父母对家人都是巨大的打击。宗教对国人的影响比不上西方,在国外,亲人的离去是悲痛的,但不少虔诚的教徒相信这种离开是生命的解脱,是离上帝更近一步,因此他们会积极地看待这种逝去,但在国内,由于缺乏死亡教育,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死亡终归是不好的,更别提自己的孩子还未看过多少世界就比自己先离开。因此,对于儿童的临终患者更应该引起社会工作者的关注。临终关怀应拓宽关怀对象,有针对性地对儿童患者进行照顾,对其亲属进行心理安抚。对儿童患者的案例,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显得更加重要。首先,儿童由于年龄小,尚且不谙世事,经历少,不成熟,尚且不懂死亡是何物,更何况是面对死亡。社会工作者在此过程能够通过死亡教育让他儿童懂得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其次,儿童患者的亲属对于此极易产生情绪波动,而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容易受父母亲人的左右,进而影响孩子的治疗和照顾,在此环节,社会工作的内容应包括尽量减少其家属的负担,疏导情绪,帮助家属以积极的心态和状态照顾患者,通过对其家属的服务更好地对患者进行关怀。同时,儿童患病期间,患者和亲属在情绪上都易暴易怒易烦躁,不利于患者的照顾,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应可以较好地调节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以亲子间最好的状态陪伴儿童患者走完生命剩下的路。

(二)社会工作对儿童临终关怀的介入

儿童不同于成人,社会化刚刚起步,各方面尚不成熟,对于这些患者的关怀应该与成人、老年人区分开来。从确诊病危到死亡这一时间段内,无论对儿童患者本身还是对其亲人来说,都是漫长的煎熬,因此,社会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帮助患者及其亲属。在儿童期,儿童开始进行自我认知,是社会交往的关键时期,同时游戏和同伴是此阶段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儿童患者必须呆在医院或者临终关怀病房里,不能和自己的同伴玩耍,还有脱发、身体虚弱让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正常儿童的不同,他们可能因此焦躁、痛苦、悲伤、绝望,甚至拒绝接受治疗,这对于他们的照顾是不利的。社会工作者必须充分整合资源来满足患者的需求,满足儿童“爱与归属”的需要。首先,可以在医院或临终关怀机构中设立相应的儿童关怀区,换掉白床单白病袍,将病房的布置增添活泼积极的色彩和物品;其次,社会工作者在此时应充分扮演儿童患者玩伴的角色,讲故事,做游戏,分担患者对痛苦的注意力,同时减轻其家属的负担,创建积极的照顾氛围,调整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态;社会工作者可以主动整合同个地区或相邻区域的儿童病患,彼此组成玩伴,减少孤单的情绪,感受爱与归属。其亲属也可以组成相应的团体,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有利于减轻家属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无论对谁都是积极的。

当今中国,虽然二胎政策逐渐开放,但独生子女仍是占社会的大多数。一旦子女离世,这些家庭就成为失独家庭,而且失去孩子的痛苦不是短时间就能释然,必然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社会工作者还应对这些家庭进行至少半年的跟踪服务,定期对这些父母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处理后事等,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想不开行为,同时鼓励这些失独父母重建家庭,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帮助他们进行孩子领养等程序,创造美好的明天。

第8篇

随着不可治愈性疾病的增加,各种行为科学和人际学科的兴起,临终关怀事业日益受到重视。晚期病人是指经医学证明无法治疗,在短期内将死亡的患者[1]。当他们处于临终阶段,如何为其提供最佳护理,提高临终生命生活质量,这是临终关怀的中心内容。临终关怀为病人提供了一种身心及社会需求的全面照护,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对推动整体护理的发展及人类文明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1 临终患者常见护理问题:

1.1 角色改变产生的应激反应:

人在健康状况改变下会产生心理应激,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成为应激原,在应激过程中,心理因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患者突然由一个健康的社会角色转换成病员角色,无论生理、心理都无法适应。这时,患者性格变得易燥易怒或忧郁少言,加之对病情不了解,内心平衡失控、敏感、爱猜疑,不愿与人交流。

1.2 对社会及人际关系的焦虑:

患者在患病后,情绪焦虑、紧张。一方面是角色改变的应激反应。另一方面是对各种社会关系改变的焦虑。患者在人际交流中,常感到孤独,认为别人不同情自己。出现强烈的自我意识和需要感,加重其消极情绪。有的担心自己成为负担而感到悲观与绝望。

1.3 对疼痛及死亡的恐惧:

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病情持续发展,疼痛随之相伴,然后是死亡这个痛苦而必然的过程,虽然有的患者能乐观对待。但只要没有进入昏迷状态,就会存在思维、意识、就渴望生命。病情一变化,患者就会感到恐惧、脆弱。

2 护理对策

2.1 利用首因效应:

人们因为首次接触某一事物而获得的感知,为第一印象,即首因效应[2]。当患者入院时,护士是其第一接触对象,微笑是表达所有美好情感的语言,首先用“微笑”接待患者,可减少陌生感,促进护患关系融洽,淡化病人角色,有助患者产生求生欲望。国内外心理学家认为:唤起病人对治疗的信心是心理护理的关键[3]。当患者初入院时,对医护人员期望值较高,所以在操作的一举一动中,我们注意体势语言的表现。让患者看到稳重、熟练的操作。并与之亲切交流,增强患者的求治心与安全感。

2.2 动员社会支持网:

患者精神上的焦虑、恐惧,我们除用交谈,转移注意力等安慰疗法外。还根据国外护理界对社会支持研究结论:社会支持对病人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十分重要[2]。动员家属、亲友轮流探望,陪伴,使病人感受亲情、突出爱与所属感,觉出自己的存在价值,对疾病的恐惧就会减轻。治疗配合与积极。我们有一个明显的例子:何某、女67岁、确诊膀胱癌后,由于老伴一直未来探望,养女又在远方,一直拒绝配合治疗,郁郁寡欢,极少与人交流,后来我们通过其养女回来探望。说服老伴陪护。老人精神得到安慰,心情开朗,情绪稳定,比预计时间多生存几个月,这说明对病人的思想、愿望应深入了解,以利心理支持疗法的施行。

2.3 给予有效止痛剂:

晚期病人最现实的困扰是疼痛。据WHO统计全球每天约有五百万人受到癌痛的侵扰。而我国每天约有一百万人在癌痛中煎熬。它不仅影响睡眠,而且影响其它器官的生理功能。有计划,有步骤定量使用止痛剂,是为患者送去的关怀与温馨,也是满足病人生理需要的一部分,WHO推出三阶梯止痛方案,我们虽没完全普及,但已按这个方案治疗,使用效果好,患者能进行一些日常活动,提高了生存质量。

2.4 协助解决遗留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家庭观念。一个人(特别一家之主)患病死亡,影响不但包括家庭经济情况,还涉及个人前途,社会地位等。真正了解并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是临终关怀的延伸。我们为患者使用价廉物美的药,为家境困难者捐赠,还与病人的社会支持网联系,协商解决困难。一例食道癌患者,张某某,男、57岁,临终前一直念叨儿子的前途,前来探视的领导告诉他,单位可以考虑照顾。因为这个安慰,他不再念叨,后来逝去时,他很安宁。

3 体会

美国老年病学会制定的临终关怀八要素:1.减轻病人肉体和精神症状,以减少痛苦;2.采取能让病人表现自己愿望的治疗手段,以维护病人的尊严;3.避免不适当的、有创伤的治疗;4.在病人还能与人交流时,给病人和家属提供充分的时间相聚;5.给予病人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6.将家属的医疗经济负担减少到最小程度;7.所花医疗费用要告知病人;8.给死者家庭提供治丧方面的帮助。美国老年病学会制定的临终关怀八要素:1.减轻病人肉体和精神症状,以减少痛苦;2.采取能让病人表现自己愿望的治疗手段,以维护病人的尊严;3.避免不适当的、有创伤的治疗;4.在病人还能与人交流时,给病人和家属提供充分的时间相聚;5.给予病人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6.将家属的医疗经济负担减少到最小程度;7.所花医疗费用要告知病人;8.给死者家庭提供治丧方面的帮助。我们对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和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够,还有待努力。总之,临终关怀具有深刻的伦理价值,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不但为病人提供必要的治疗与护理,而且为患者最后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终关怀的广泛性,社会性是必要的,让更多人了解、支持、参与,从根本上解决临终关怀的实质问题,推动整体护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召会.临终关怀与临终心理护理[J].厂矿医药卫生1995 1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