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自信的特征

文化自信的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6 16:15: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自信的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化自信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投资决策;过度自信;高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学家发现资本市场中的许多经济现象与传统的金融理论不一致。开始对传统的理论假设提出质疑,产生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它以各种非理性的心理现象为前提。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的多样性,实现了人们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由“应该怎么做决策”到“实际怎么做决策”的转变。其中,过度自信理论倍受人们的关注,被应用于公司投资决策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研究文献分析

(一)高管过度自信的存在性研究

过度自信即为优于平均的效应。人们经常过于相信自己判断的正确性,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机会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的作用。我们将这种偏差叫做过度自信。高管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其具有信息优势、专业知识和经验等特点决定了他们过度自信的倾向比一般人明显。国外学者通过调查取证等方法来确认高管存在过度自信的倾向。

March和Shapira(1987)的调查结果表明。管理层总是低估内在的不稳定性,相信自己能全面控制公司的经营业绩。Gilson(1989)认为经理们基于财富、职业声誉等考虑会非常关注公司业绩。并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过度自信。F,Albert WanRc(2000)在人口动态进化游戏模型中检验了非理性管理者的存在。Ulrike和Tare(2005)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比理性的管理者更有可能实施影响企业价值的收购策略。Forbes(2005)认为,企业家更容易产生认知偏差,他发现个体的年龄、公司决策的复杂性均不同程度导致了企业家的过度自信。企业家的认知偏差是个体和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Schade(2007)认为创业是为达到预期目标有目的地努力控制过程的行为。企业家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自己的理解所做出的。通常企业家会高估他们控制事件的能力,从而导致其过度自信。

(二)高管过度自信的度量标准

国外学者认为,风险规避的高管或对公司未来信心不足的高管会过早执行期权。因此,Malmendier和Tate(2005)首先确定行权期内CEO应该行权的最小基准价格百分数,然后以符合3个指标中的一个确定高管存在过度自信倾向,即CEO是否较基准的行权时间推迟行权,CEO是否持有期权到期满的前一年,是否习惯性的在样本期的前五年买进公司股票。之后,U1tike等(2005)在度量过度自信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Oliver(2005)以消费者情绪指数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密歇根大学通过电话访问调查公众对当前及预期的经济状况的个人感受,并以此为基础编制成指数。Rayna Brown和Neal Sarma(2007)用媒体的报道作为度量高管过度自信的变量。通过搜集主流商业媒体是如何评价同一时期每个企业的高管的资料,找出5个基于性格因素模型搜索特殊的性格特征

尽管人们采用各种指标来衡量过度自信。但是由于心理特征的隐蔽性无法采用单一指标全面刻画刻心理特征,所以度量标准还在不断探索中。

(三)高管过度自信与投资支出的相关性研究

1、兼并和收购。由于行为公司金融理论起步较晚,人们对于过度自信的研究尚少,最早做这方面研究的是Lvs和Vin-cent(1995),他们采用案例研究将过度自信引入NCR和AT&r的并购决策中,证明了并购中的价值毁损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关。之后Roll(1986)通过研究表明管理者的傲慢自大(Hubris)会导致企业并购失败。他认为,成功的收购公司往往对收购后的协同效应感到乐观和过度自信。而忽视收购中的赢家诅咒。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导致过度的兼并和收购,甚至于收购完成后,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总体收益为零。近些年,Malmendier和Tate(2003)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研究表明,乐观的CEO倾向于进行更多的兼并,特别是具有更多不确定价值的分散化收购,而且这种乐观主义在股权融资依赖度高的公司更为明显。

2、实际投资。在公司的起步阶段。创业期的高管一般都伴随着乐观主义和过度自信。Cooper,Woo和Dunkelberg(1998)发现,68%的企业家认为他们的启动投资比其他竞争者更有可能获得成功,仅有5%的企业家认为他们可能遭遇到失败,而事实上有75%的企业寿命不到5年。另外,在法国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Landier和Thesmar(2004)通过对法国企业的研究发现,企业家经常低估公司启或后的任务。在启动阶段,有56%的企业家认为在未来是有发展前景的,只有6%认为可能经历困难。在公司的成熟发展阶段,学者研究发现公司高管同样存在过度自信倾向,并且是通过自由现金流对投资的影响而产生影响的。传统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自由现金流假说都在各自的观点中解释了企业的投资决策问题。但是两者对于自由现金流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是持相反观点的,而过度自信理论却通过自由现金流对投资的影响做出了比较好的解释。Heaton(2002)通过一个两期决策模型率先论证即便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成本,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很可能导致企业投资扭曲。他认为乐观的经理人觉得资本市场低估了公司价值,从而拒绝利用外部融资投资于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但同时高估项目收益,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越乐观的管理者越想承担更多的项目,越不愿意用外部融资;越好的投资项目,承担的投资不足成本就越大。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总是在基于自由现金净流量的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中权衡。Mal-mendier和Tate(2005)搜集了福布斯500强477家企业1980-1994年间的CEO个人投资组合和公司投资决策的面板资料,测试了过度自信假设,发现过度自信的CEO的投资对现金流更加敏感。这样,当他们有充足的内部资金时会破坏资本市场规则或者公司治理机制而过度投资:但是当需要外部融资时就会减少投资,因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市场低估了企业价值。这些现象在股权依赖严重的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Yueh-hsiang Lin(2005)以台湾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高管利润预测为高管过度自信变量,检验高管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财务约束越强的公司,过度自信的高管比不自信的高管更容易执行高度敏感现金流政策。

二、国内文献的研究分析

国内对于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研究

起步较晚。各方面研究尚不成熟,即便如此,国内学者依旧对高管过度自信下的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进行了初步而有益的探索。郝颖(2005)等人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决策行为进行实证检验,认为同适度自信相比,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不仅与投资水平正相关,而且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更高。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安排和治理结构下,过度自信高管人员在公司投资决策中更有可能引发配置效率低下的过度投资行为。王周伟(2006)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自信指标,探讨了经理人自信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其研究表明,随着财务约束程度的不同。经理人自信对投资的推动作用是变化的,具有“U”形曲线效果。汪德华、周晓艳(2007)在行为经济学相关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解释企业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现象的模型。利用这一模型,综述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对企业投资扭曲行为进行解释的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并将这种解释和传统的信息不对称及观点进衍了比较。王霞、张敏和余富生(2008)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过度投资,并且对融资活动的现金流敏感性较高,而对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敏感度不明显,并从我国资本市场的异象和制度背景解释了该问题。叶蓓(2008)在博士论文中研究了存在道德风险和不存在道德风险下的过度自信与投资一现金流始终呈正向相关关系,并解释了企业投资非效率与过度自信的相关关系。

三、研究述评

近20年来。国外不少专家、学者从财务影响因素和非财务影响因素两方面致力于探讨投资问题的复杂结构,主要是想探讨以下问题: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投资?投资会影响企业内外哪些方面?这些影响的原因、方式、程度和相互关系又怎样?应如何设计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来规范企业的投资?在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中。受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制度等方面的影响,上市公司管理者非理性(尤其是过度自信)的现象普遍存在,行为偏差导致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行为出现与传统经济学推论不同的异象,因此,将管理者心理因素引入投资模型的研究中显得尤为必要。

但是在现有的我国研究中。对于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在我国的过度自信研究中,方法和模型主要来自于国外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套用我国的数据对国外相关研究理论的验证。同时,在国内的研究中,过度自信问题大多是针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交易行为的影响研究,对公司投资决策的研究集中于理论。实证研究较少。

过度自信这个心理学变量很难通过经济指标来准确衡量,各种替代变量无法准确体现其意义,特别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使得目前指标衡量的过度自信不具有代表性。

第2篇

创业对经济发展相当重要(Shane & Venkataraman, 2000)。中国的创业活动正处于活跃状态,新一轮的创业正在形成。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却高达70%以上,平均企业寿命不足三年,七成企业活不过一年。创业成败,固然与企业外部环境等诸多要素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创业者本身的特征、素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性作用。

创业者的过度自信一般会被认为是创业中的谬误,这种认知谬误需要被矫正以增加个体的存活几率(Moore & Small,2007)。关于创业者的过度自信虽很少在文献中出现,但很多会导致适应失调的结构性因素已被文献介绍。正如苹果公司的创立初期,很多人并不认为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的电脑会成功,所以最初的创业资金来自个人,并基本上没有投资,但两位创业者却坚持了下来,并以超乎人们的想象的将一个新科技的创业公司培养壮大,从这个角度来看,正因为他们的非理性或者对自己的“过度自信”成就创业的成功。

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影响创业者过度自信的相关因素以及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度解析,从而加深对创业者自身特质的认识,为创业成功提供理论依据。

二、 创业者过度自信内涵

目前学者们主要针对过度自信的定义给予了一定研究,无论从心理学还是管理学角度,给予了不同的诠释,近些年来,学者们也逐渐开始关注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并且也发现了诸多创业者过度自信的证据。

Palich和Bagby(1995)研究发现创业者在决策时会有认知偏差,Buzenitz和Barney(1997)研究了创业个体与非创业个体之间哪一方的认知偏差更为严重。在这两个关于创业者认知偏差研究之后,Simon等研究认为创业者有比职业经理人更加严重的过度自信。之后,创业者的过度自信行为成为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的热点话题。

Stebro和Jeffrey(2007)认为记忆的偏差以及对外界知识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创业者过度自信的产生。很多创业者属于初次创业,缺乏必要的适应创业环境与相关知识的能力,仅仅凭借原工作或者生活中获取的能力而运用到创业中,而这样的行为很容易引起过度自信。同时,人们更喜欢利用原有的知识来指导自己未来的创业,从而证明自己行为有误的证据就会短缺,所以这样的偏差也是导致过度自信的另一个来源。最后,人们都是有懒惰思维的,倾向与让证据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和判断,这种验证性的偏差也会导致过度自信。同时,他们认为在复杂的创业环境和变化的环境下,创业者的过度自信会更加的明显,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在困难的创业环境中过度自信的作用会更大。

所以,众多的学者认为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源于对环境的认知偏差,并且Camerer(1999)通过实验验证了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下,创业者的过度自信表现的更为突出。Haselton和Daniel(2006)认为过度自信成为唯一的驱动创业者行动的认知点。事实上,不确定类型的不同,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和对风险的感知态度存在明显差异。Debondt和Thaler(1995)认为过度自信是个体决策判断和能力判断上的误差,而这一点也被应用到创业者身上。Simon和Houghton(2003)研究认为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是对自己所创企业的过高评价,去投资那些不可盈利的机会,以及高风险产品创新。所以,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指向的是对于自身能力的估计,而不是认为自己会成功的假定。我国学者高维和(2011)研究认为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属性属于决策或者能力的判断,出现的状态包括环境复杂性、动态性等,并且会随着环境和任务的变化。

综上,本研究认为创业者的过度自信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见图1):

(1)创业者会缓慢适应自己所面临的创业环境。例如由于认知的偏差,创业者对自身的行为不会因为所得到的负面评价而立即调整。这是由于创业者在面临创业惯例(Routine)或行为准则时所给与的不同解释,也可能是由于自身的禀赋和资源让该创业者不在乎负面经验而挑战新颖或高风险方案,资源和禀赋很高也可能让该个体减缓其适应速度,因为负面经验对其不过九牛一毛。如剑桥大学累积的声誉让其更可能容忍其体制内的“傻子创业者”。这些傻子就算失败,对剑桥大学声誉也相对无所损伤。

(2)创业者对创业问题的失真适应,例如创业者硬把负面评价做出其他解释。创业者的价值观越倾向以成败论英雄,所以创业者在适应过程中越可能被误导,而使得其创业任性就越高。只关心成功者的作为与其高绩效的关系很可能导致因果关系的误导,而对结果的失真反赢导致了创业者过度相信自己的创业项目与未来的成功。媒体、创投与部分天真的社会科学家们倾向渲染这样的成功,并将远见、坚持不气馁的标签附在这样的好运上。

(3)创业者对自己创业过程的“差劲记忆”。创业者有时候的记忆像一团糨糊:他们一朝被蛇咬,却不会像正常人般十年怕井绳。创业者会谨依过去经验行事,但是可能会对自身的创业或创业有阻力。如果创业者谨记这些负面经验,很可能让个体不愿尝试创新机会。相反的,若个体对过去负面经验一笑置之,则该个体更可能尝试新颖或高风险方案,更可能发展成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差劲记忆虽更可能让个体发挥傻劲而挑战突破式创新,但也可能让该个体重蹈覆辙而面临短期覆灭。

创业者的绝大多数的成功或失败都是能力、方案属性和运气交互运作的结果。创业者或者其他人在判断事件成败原因时却有相当多的错误,从而创业者或许不能正确的看待自身能力在成功中扮演的角色。相反在面临失败时,创业者更倾向将原因归咎于外界因素或者自身运气不济;面临成功时,创业者更倾向将功劳归因于自己。由于对于方案的归因与经验是一个累积过程,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更容易让成功的累加成功,让失败者持续的失败。前者使得个体容易将稳健方案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后者使个体容易将失败归因于方案属性和运气,两者都将使人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并导致过度自信。所以过度自信是一种记忆的曲解,但将更可能使的个体忽视方所伴随的负面经验,而坚持“人定胜天”。

所以,低水准的过度自信可能导致个体采取稳健或已知的方案,高水准的过度自信则可能让个体挑战新颖或高风险的方案。一般而言,稳健和已知方案会导致短期较高的绩效和个体较高的存活率,但长期可能导致个体及系统的毁灭;新颖或高风险的方案则会导致短期较低的绩效与个体较低的存活率,但有助于系统创新和长期的延续。同样,过度自信水准会因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对创业者的好坏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分析其带给创业者的不同影响。

三、 过度自信对创业者的影响分析

正如Simon等(1999)所论证的,过度自信在创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uzenitz和Barney(1997)认为创业者比公司的经理人过度自信表现的更严重。Simon和Houghton(2003)认为经理人在对产品的描述中展现出更高的过度自信水平,这会为企业的经营带来更多的风险或者影响成功。所以在以往的研究中,认为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有坏的方面,同样有好的方面。

1. 坏的方面影响。Geers和Ensley(2006)认为过度自信的创业者多半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他们对一些别人认为的负面因素不去重视,在此基础上做出有所偏差的决策。同时,这些创业者往往认为自己的能力要高于身边的人,那些对身边人的约束并不适用与自己,这样将会导致这些创业者面临了更加不确定、不熟悉和复杂的环境,从而对创业造成更大的难度。高维和(2011)认为很多创业者的失败源于对复杂环境的简易处理。

Gibson和Sanbonmatsu(2004)认为过度自信的创业者易于将公众认为的负面信息视为正面的,从而对这些负面信息敏感性下降,不能去分析什么是创业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因素的原因,如果创业者能维持合理的理性水平,其所作的决策会更加的现实。创业者会对自身所用的知识和能力、或者对创业的未来预测有着或高或低的过度自信,这种自信水平导致了创业的失败可能的增加。因为创业者认为自己拥有创业成功的基本能力以及比别人优秀的地方,所以他们会去从事高风险的创业项目(不去按部就班的工作),从而导致失败率在增加(Bernardo & Welch,2001)。

综上,过度自信的创业者往往被他人认为有着不和实际的观点与看法,他们不会看重一些公认的负面信息,甚至对自身能力有着理解偏差。那些从理性角度被认为创业成功的必须条件,在其看来自身已具备或者认为其并不能影响自身的创业,这种情况导致了其容易被所谓的正面环境所鼓动,使其对自己的创业行为盲目的坚持,他们不会从注定失败的项目中退却,从而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失去竞争优势。所以,由于创业者的过度自信会干扰科学的判断与决策,进而导致新创企业的失败和创业者的万劫不复(Stebro,2003)。

2. 好的方面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创业者来讲,随着时间的不同其过度自信的程度与状态会有所不同。如果说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的失败,但是这种失败从长远来看并不一定没有好处,例如马云在尝试创业项目若干次以后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Kahneman和Lovallo(1993)认为从社会整体来讲,这是由于这些“过度自信”者的前赴后继的牺牲,才在创业中种下了成功的种子,增加了创业群体的存活几率。所以,创业者过度自信的探索,可以为创业群体带来正的外部性,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从社会整体来看,这因为过度自信的不断尝试,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科技的创新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除了在创业中,过度自信者对一些创新项目也有着正向的影响,为企业创造了价值。所以,很多成功的案例表明,正是由于这些过度自信创业者的苦心经营,使得一些在外人看来不能成功的项目得以实现,获取了一定的令人惊讶的创业,达到了一个个不可能的创业神话。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度自信好的方面是带给了创业者一味的韧劲,让其去完成所谓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样的背景也是创业者面对不确定环境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认为正因为过度自信这样的作用,就不能否定其带给创业者有利之处,这也正是本文需要进一步论证的,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多一点则导致失败,少一点则创新不足也不能成功,其存在一个最优的水平。

3. 其它方面。学者们认为过度自信在创业决策中起到了较大的影响作用,会影响到创业者的态度以及创业的意图。Fitzsimmons和Douglas(2005)研究发现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水平越高,创业意图越明显,并且过度自信可以作为创业能力与创业意图的调节变量,也即过度自信水平越高,创业能力与创业意图的关系越明显。

所以,综合上面的一些特征,可以总结出过度自信的结构性解析,见表1,从其属性、前因、出现状态、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来看,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对创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特点会随着环境和任务而变化。

创业者过度自信的特征可以说是在众多的创业者身上所体现,创业者们从最初的放弃优厚待遇的工作去创业,到对未来上市的过分乐观,再到困难后依然对未来充满自信,都可以看出创业者过度自信的一些特征。但是我们发现,纵然前期的自信让他们投入到创业中,但是也为那些中途退出的人员感到了自信带来的劣势,因为创业并没有达到这些人的预期目标,所以他们退出了,中间所损失的不仅仅是机会成本,也有创业困难带来的苦恼与伤心。但是最终那些成功者,当他们回顾自己创业历程时,很多也都会为自己当初那些匪夷所思的决策而吃惊,但正是由于这些决策蔡导致了他们现在的成功。整体来讲,过度自信是双刃剑,但却是创业必不可少的。

四、 结论与展望

传统意义上认为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对创业来讲是起到了负面作用,创业者往往只有完全理性的条件下才能成功,但是现实中却有很多过度自信者一开始被人们所质疑,而后期达到的效果却出人意料。所以本文从过度自信的本质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认为过度自信在促进创业中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所以创业者需要一定量的过度自信,那些充满自信并坚持下去,运用比较适合的创业方法和技巧,可以得到最后的创业成功。过度自信在创业成功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并且会和其它要素交互,相互影响,最终决定创业者是是否成功。

过度自信概念其实不假外求,过度自信的实例其实并不鲜见,从中国古时候的“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到现如今乔布斯、马云等创业的故事,他们的过度自信都包含了对所创事业的与众不同的砍伐和认识,这些个体从某种程度上高估自己的创业能力、知识范围与对未来的预测方向,以及对创业风险的漠视。即使他们遇到风险,也不会像常人那样放弃已做的事情,从而影响了最终的成功,这也是过度自信正面的影响。

本研究改变了传统理论的一些流行看法,认为创业者应该不完全理性,也许可以获取更大的成功。当今主流商业媒体都强调高适应力、高弹性以及快速学习的重要性。本研究重拾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智慧,强调缓慢适应、失真适应与差劲记忆等过度自信特征,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创业成功、社会长期繁盛之路。

所以,针对创业者的过度自信行为清晰的研究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裨益。例如,了解导致创业者过度自信的因素,企业家将更有效检视自己是否过度自信及其程度如何,从一定意义上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了解导致个体过度自信的因素,有助于创业投资的相关组织可以较为有效的对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并对案例有针对性的给出建议;最后,了解导致社会过度自信的最优水平的因素,政府及各级管理单位将更可能提出适当的科技政策,以期达到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准。

参考文献:

1. Wu, B., Knott, AM, Entrepreneurial Risk and Market Entry. Management Science,2006,52(9): 1315-1330.

2. Trevelyan R.Optimism, overconfidence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Management Decision,2008,46(7):986-1001.

3. Stebro, T., Jeffrey, SA, & Adomdza, GK. Inventor perseverance after being told to quit: the role of cognitive biases.Journal of Beha- vioral Decision Making,2007,20(3):253-272.

4. Van den Steen E. Rational Overoptimism and other bias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 94(4): 1141-11518.

5. 高维和.创业企业家过度自信研究评述.科技与经济,2011,6(3):80-8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7067 2071)。

第3篇

关键词:过度自信;企业投资异化;过度投资;投资不足;并购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09)05-0134-07

很多企业的投资呈现出异化现象,如过度投资、投资不足、投资短视行为、盲目并购等,这已经为众多研究所证实。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传统的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理论(如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理论)已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投资异化现象,为此,人们开始从有限理性假设出发构筑新的理论。其中,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所进行的研究是近年来刚兴起的一个热点问题,侧重于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投资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损毁问题,从新的角度诠释了企业投资异化,为理论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实务界提供了新的决策依据。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国内的相关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试图对国内外主要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以资借鉴。

一、过度自信的特征及其在企业管理者中的表现

过度自信是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而低估失败的概率的心理偏差(Wolosin,et al,1973;Langer,1975)。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是心理学家们首先发现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例如,Weinstein(1980)的实验研究发现,受试者们普遍认为自己在将来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能活过80岁等积极的方面的可能性要超过别人,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在将来会经历离婚、得癌症等不好的事情。Sevenson(1981)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一份研究中发现,82%的受试者认为他们的汽车驾驶水平在前30%以内。这种“优于平均水平”(better-than-average)的心理特征被其他许多研究证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Alicke,1985;Taylor,etal,1988)。

在管理学领域,许多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普遍要高于一般大众。Cooper等(1988)对美国企业家的调查显示,创业企业家们认为别人的企业成功的概率只有59%,而自己成功的概率则高达81%。其中,只有11%的人认为别人成功的概率为100%,而相信自己成功的概率为100%的高达33%。这说明创业企业家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心理。但后续研究却发现,这些被调查企业中有66%以失败告终。Landier等(2009)对法国企业家的调查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在成熟企业,这种过度自信特征也很普遍。Merrow等(1981)考察了美国能源行业设备投资情况,他们发现,企业管理者们往往非常乐观地低估设备投资成本,而实际成本往往是他们所预计成本的两倍以上。Statman等(1985)调查了其他一些行业,发现管理者们在成本和销售预测方面普遍存在过度乐观。

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的这些研究发现为本文所要回顾的研究主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以此为基础,研究者们才有可能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对企业投资及其他财务问题的影响。

二、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理论研究

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这方面的研究首先是从理论研究开始的,早在1986年,Roll在他开创性的论文里就首次提出了管理者“自以为是”(Hubris)假说①,分析了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但在随后的十几年内,该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人们在逐步开始认识到该文的重要性。

Roll(1986)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并购收益,而且相信并购能带来协同效应,从而会使得本身不具有价值的并购活动得以发生。他进而根据该理论作出了一些预测:(1)当一个未预期的并购被宣布时,目标企业的股价将上涨;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股价又会跌回原来的水平。(2)如果并购是未预期的,而且未包含并购方的任何额外的信息,当并购被宣布时,并购方的股价会下跌;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并购方的股价又会上涨;如果并购最终实现,股价又会下跌。(3)并购完成时,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增加额会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减少额所抵消,即并购并不会带来财富的增加,并购所发生的费用构成最终的净损失。Roll没有直接去验证他的理论,而是通过回顾其他人所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间接地证明这些预测是正确的。

Heaton(2002)是继Roll之后的第二篇经典性论文,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投资异化模型,该模型将管理者过度自信、自由现金流变量结合起来,推导出在不同的自由现金流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分别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具体结论如下:(1)一方面,乐观心理会使得管理者认为有效的市场低估了企业的风险证券,因而他们会偏爱企业内部资金。当企业依赖于外部资金时,管理者有时宁愿放弃一些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也不愿意从外部融资,因为他们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过高,这样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现金流能充当“拯救者”的角色,纠正这种投资不足。(2)另一方面,乐观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从而高估投资项目的价值,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可能会被他们误认为具有正的净现值。在自由现金流匮乏的情况下,乐观的管理者会放弃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

Gervais等(2003)发展了一个资本预算模型,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政策的影响以及股票期权计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他们的结论如下:(1)理性的管理者是风险规避型的,在没有获得关于一个投资项目确切、完备的信息之前,他们不会实施该项目,即使这些项目会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价值,从而造成股东的价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股票期权能缓解这一问题。(2)管理者适度自信对股东来说是好事,因为一方面他们是忠诚于股东的,不存在问题,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激励;另一方面,他们是一定程度的风险偏好者,能投资那些具有正的NPV的项目,为股东创造价值。(3)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来说,股票期权计划不仅不能缓解因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恶化。

Xia等(2006)基于实物期权框架,提出了一个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动态并购模型。他们通过该模型证明:(1)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不是特别严重,并购所带来的市场回报通常是正的;(2)如

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很严重,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是负的;(3)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或产品竞争程度较低,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状况依赖于该企业的规模;(4)竞争会降低并购企业的回报,但会增加目标企业的市场回报。

从这些理论模型来看,它们的结论简单明了,便于进行验证。事实上,这些结论基本上都被后来的实证研究所证明,这一点可以从下文的分析中看出。

三、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实证研究

自Roll(1986)正式开创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企业投资研究以后,一直没有直接的实证研究对其进行验证,其原因可能是该理论在当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但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首先回顾相关研究中所提出的用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类研究中一般将管理者定义为CEO,但也有个别研究将其定义为CFO。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的构建

1 CEO持股状况。这类变量首先由Malmendier等(2005,2008)提出,具体又分为三个变量:(1)当CEO持有一份5年期的期权时,如果在这5年内至少有两次机会通过转让可以获得67%以上的收益。但CEO未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2)如果CEO将期权持有到期而不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3)如果在样本期间内CEO所持有的本企业的股票数净增加,则也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郝颖等(2005)、王霞等(2007)的研究都采用了上述三种变量中的第三种。

2 相关的主流媒体对CEO的评价。这种方法可能是目前在西方的相关研究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首先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搜集了《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对样本公司的CEO的各种评价,然后将这些评价分为六类,依次是:完全正面的、主要是正面的但有一点负面的、中性的、主要是负面的但有一点正面的、完全负面的、没有评价。他们分别赋予上述六类评价3、2、1、-1、-2、0的分值,然后将每个CEO的所有分值相加得到最后的分值,并以此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分值越高说明越过度自信。Malmendier等(2008)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修正,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五类:(a)自信;(b)乐观;(c)不自信;(d)不乐观;(e)可靠、稳健、务实。然后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一个哑变量,如果a+b>c+d+e,则取值为l,说明管理者是过度自信的,否则为O。Brown等(2007)则采取比例的形式来衡量,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三类:(a)自信;(b)乐观;(c)可靠、稳健、务实、不自信。然后用(a+b)/c来衡量CEO的过度自信,比例越大,说明越自信。Hribar等(2006)、Jin等(2005)等研究中都采用了这种衡量方法。

3 企业盈利预测偏差。该方法首先由Lin等(2005)提出,他们认为,过度自信的CEO在做盈利预测时一般会有偏高的倾向,因此可以用盈利预测是否偏高来衡量过度自信。具体做法是:如果“预测值一实际值”大于0,则说明预测值偏高,反之则说明偏低,如果在样本期内偏高次数多于偏低的次数,则说明CEO是过度自信的。余明桂等(2006)、王霞等(2007)的研究借鉴了这一方法。

4 CEO实施并购的频率。该方法由Doukas等(2007)提出,他们认为,CEO越自信,他发起的并购次数就越多,有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Malmendier,et al,2008)。因此,他们将样本期内发起的并购次数多于5起的CEO确定为是过度自信的。

5 CEO的相对报酬。该方法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认为,CEO相对于公司内其他管理者的报酬越高,说明CEO的地位越重要,也越易过度自信。他们用CEO的现金报酬除以现金报酬居第二位的管理者的报酬来表示。

6 并购企业的当前业绩。该方法也由Hayward等(1997)提出,用“(并购前12个月内股票价格的增加值+股利)/期初股票价格”表示。这一方法根源于一个研究结论:企业的历史业绩越好,管理者越容易过度自信(Cooper,et al,1988)。

7 企业景气指数。该方法由余明桂等(2006)提出,他们以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为基础,如果景气指数大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过度自信的,景气指数小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悲观的。他们以4个季度的行业景气指数的平均数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

从上述几种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方法可以看出,这些衡量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噪音较大,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在以中国证券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时,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难度更大。以第1种方法为例,国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才刚刚起步,不具备研究所需要的条件,虽然其中第(3)个变量在国内勉强可以应用,但《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所持股票只能在离职或退休六个月后才能出售,这显然会影响该变量的有效性。相对而言,第3种方法可能比较可行,因为中国证券市场也有盈利预测制度,会存在相应的盈利误差。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前已述及,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为了研究的方便,本部分将这两个方面分开进行分析。

1 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

Malmendier等(2005)对Heaton(2002)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首先开创性地用前述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越高,说明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造成过度投资;而在现金流缺乏的情况下,又会造成投资不足。此外,他们还发现,对于权益依赖型企业来说,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现金流之间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更大。

Lin等(2005)采用类似的方法用台湾的数据进行了检验。他们用前述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在内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比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投资更多;(2)当融资约束程度更大的时候,上述两者的投资差距更大。

在本文所回顾的文献中,几乎所有实证研究都将管理者定义为CEO,而Ben等(2007)则是例外,他们将管理者定义为CFO,考察他们的过度自信所带来的财务政策的变化。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确定CFO是否过度自信,发现过度自信的CFO会进行大量的投资,并且大量通过负债融资的方式筹措投资所需的资金,同时,为了保留更多的内部现金流用于投资,他们也很少支付股利。

中国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郝颖等(2005)用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内部人控制因素对投资与经营现金流的敏感性的影响程度超过了过度自信因素。

王霞等(2007)则采用第1和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董事长)过度自信,他们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过度投资程度越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并不影响投资和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而是影响投资和融资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敏感程度越大。姜付秀等(2009)采用第3和第5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越偏好内部投资,而且越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1997年,有两篇论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对Roll(1986)的“自以为是”假说进行检验,但因为方法上的问题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影响。

其一是Boehmer等(1997)。他们没有直接用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而是采取了间接的办法,研究企业并购和内部交易(Inside Trading)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那些没有成为并购目标或最终成为善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内部交易中能获得显著的非正常收益,而那些最终成为敌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则基本上没有获得收益。据此,他们推断:管理人员之所以会拒绝并购要求是因为他们很自信,认为公司在自己手里要比在别人手里更有发展前景。显然,他们的这一推断有些武断。

其二是Hayward等(1997)。这一研究要强于前者,他们直接检验了并购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他们用第2、5、6类变量以及根据这三类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新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他们所实施的并购的溢价程度就越大。并购会为股东带来财富的损失,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并购溢价之间的关系越强,这种损失程度也越大。这一研究立意很好,但总的来说做得比较粗糙,这也许是它未产生什么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是Malmendier等(2008)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的实证研究。在该研究中,他们采用第1和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易发起并购,而且绝大多数是多元化并购;(2)对于权益依赖程度越低的企业,过度自信的程度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相关性越显著,也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偏好通过现金或债务融资的方式发起并购,而很少用股票的方式,除非他们企业的价值被市场高估;(3)相对于理性的管理者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发起的并购会引起市场更强烈的负反应。这些结论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确实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造成大量损毁价值(value-destroying)的并购行为发生,为企业带来损失(Malmendier,et al,2008)。Ben等(2007)也得到了类似结论,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发起的并购会带来负的市场回报。

Doukas等(2007)采用第4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会为股东带来正的市场回报,但程度要低于非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从长期业绩来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表现很糟糕,这一结论不同于其他类似的研究;(2)高频率的并购比低频率的并购业绩要差,说明管理者倾向于将以前的成功归功于自身的能力,从而造成过度自信,进而在过度自信心理的支配下发起更高频率的并购。

Brown等(2007)则提出,不仅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dominance or power)也能对企业的并购行为产生影响。所谓管理者的控制力,是指管理者将他们的计划或想法付诸实施的能力。在该项研究中,他们用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同时用管理者的报酬额除以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衡量管理者的控制力。他们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的上述两种特征程度越大,并购的可能性越大,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越强,越易实施多元化并购。

四、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述回顾,我们可以将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特点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点:

(1)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理论认为投资异化源于管理者或股东等参与者的自利心理,但许多研究发现人们在现实中往往会表现出“利他”等倾向。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忠于股东并积极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换言之,他们和股东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传统的激励机制就不能解决这种投资异化问题,相反,按传统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加重这种异化行为。例如,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收益而低估损失,他们所选择的投资项目很多是损毁价值的。如果我们根据传统的激励理论提高管理者的薪酬(货币性质或期权性质),他们会更积极地为股东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造成企业投资于更多的损毁价值的项目,加重投资异化的程度。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为改进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

(2)从现有文献来看,虽然这一主题才刚刚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在财务学研究领域还是不多见的。几乎所有的研究结论都显示,一般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特征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包括过度投资、投资不足、过度并购、通过并购造成股东财富的损失等。这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确实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从理论和实践来看,这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换一种角度来看,结论大一致也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只有更多的争辩才能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我们不能排除这类研究中有些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云亦云,这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进。

(3)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而且大多是关于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归纳,缺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的研究,特别是用中国的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领域才刚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与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使得相关的数据难以获得。例如,在这一研究领域,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但从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度量方法来看,在中国难以得到很好的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度量指标。

最后,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将这一研究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方面,实际上,企业不同的财务问题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例如,现有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过度投资,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策略以及企业的分配政策等问题。Ben等(2007)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值得我们借鉴。近年来出现了几篇有价值的文献,如Hribar等(2006)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盈利预测的影响以及由此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Jin等(2005)研究了过度自信和税负对管理者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影响;余明桂等(2006)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激进负债问题。这些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2)从中国企业高层管理者特有的行为或心理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西方已经发现的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的过度自信、过度悲观等心理特征可能也存在于中国企业管理者中,但目前尚没有研究证实,因此,研究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心理特征并研究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因为文化与制度各方面的差异,中国管理者的心理可能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发,现了这些特征就等于找到了解决中国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钥匙。

第4篇

关键词: 管理者; 过度自信; 财务决策

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都是以理性经济人为研究假设。然而,它们没有考虑公司参与主体的心理因素(如过度自信、乐观、厌恶等)对公司财务决策产生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经济市场中出现了很多传统公司财务理论无法解释的决策行为,学者们开始尝试从新的视角对这些问题提出阐释,其中对人们在判断决策过程中产生的诸如乐观、过度自信等认知偏差的研究受到学者们的青睐。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特维斯基(Tversky)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揭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如何进行判断和决策。经过30多年的发展,行为公司财务学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学者们以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实际心理特征为变量来探讨管理者的非理,特别是过度自信行为企业财务决策影响(Baker et al,2004)。

目前,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财务决策研究的文献相对零散,因而文章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决策影响的研究文献,不仅丰富和完善了现代行为财务学理论,而且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决策

传统公司财务学主要是基于资本结构理论来研究企业融资决策,其中资本结构理论是以Modigliani和Miller(1958)提出的MM理论为开端,随后学者们逐步放宽MM理论模型的假设前提,不断创新和发展资本结构理论。Myers和Robichek(1966)提出了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为进一步解释破产成本和所得税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提供解释。除此之外,有关学者进一步提出优序融资理论,即企业如何实现最优的融资渠道,使企业资本结构处于最佳的状态(Myers,1984)。

然而,众多学者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进行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外部融资成本和项目收益,倾向于选择较高的负债水平,这一现象则与传统的资本结构权衡理论相背离。Oliver(2005)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发现,企业管理者自信程度越高,企业的负债水平随之提高。Hackbarth(2008)利用数据模型验证,发现在权衡负债融资相关的收益和成本时,管理者会选择高比例的负债水平。国内学者姜付秀等(2009),江伟(2011)等也进行相关研究并得出一致结论,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选择更高的负债比例。

综上,管理者的非理会对企业融资决策产生一定影响,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解释传统财务理论无法解释的决策行为,有助于进一步发展融资决策理论和行为公司财务理论。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决策

基于过度自信管理者对企业投资影响的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投资项目存在的风险和收益往往会产生认知偏差,进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Heaton(2002)研究表明,当企业现金流量相对充裕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增加投资概率,使企业投资效率较低。Malmendier和Tate(2005)采用CEO是否继续增持股票或者是否推迟行使股票期权来度量过度自信水平,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投资决策更为显著和敏感。Lin et al.(2005)、Mohamed et al.(2013)等学者也分别采用不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计量方法来验证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也得出与上述相一致结论。

国内学者郝颖、刘星等(2005)从行为公司金融研究的视角,以高管人员在任期内的持股数量来度量过度自信,探讨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张敏等(2012)年从管理者层级差异的视角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其他高管人员相比,总经理和董事长的过度自信对企业过度投资水平呈更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管理者的非理会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一定影响,使得企业的投资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多种过度自信计量方法的提出也为上述结论提供稳健型的检验,有助于完善投资决策理论、行为公司财务理论,并指导企业进行理性投资。

三、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

早期财务理论主要是基于并购决策所产生的收益来诠释企业并购决策的动机,其中并购效率理论的影响力更为受到学者们的关注。Shefrin(2007)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所支付的并购金额与并购活动产生的协同效应价值及目标企业的市场价值之和相等。但是,在现实金融市场中,许多并购活动无法创造更高的价值,甚至还损害企业价值,这类现象是传统公司财务学所无法解释的问题。Roll(1986)首先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企业并购决策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往往因过度自信而高估自身的能力,在并购过程中偏好于支付较高的金额。

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管理者的非理会对企业并购决策产生一定影响,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而进行的并购行为,往往无法创造预期的价值。在我国,因过度自信产生的认知偏差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还需进一步验证和研究。

四、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股利分配决策

早期财务理论主要从股东和投资者的角度来分析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股票价格的影响。而现代行为公司财务理论学者尝试从企业管理者非理―过度自信的视角来探讨这一问题。Ben et al (2007)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倾向于使用内部资金,不愿意发放股利。Cordeiro(2009)采用媒体对CEO的评价和CEO是否推迟行使股票期权来衡量过度自信水平,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CEO不愿意支付现金股利或者支付低水平的现金股利。Sanjay et al(2013)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提出过度自信的CEO为了将来投资需求获得更多的融资平台往往会支付较少的现金股利。

国内学者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很少涉及股利分配政策,李春珍、礼海波和吴瑞娟(2010)研究结果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水平越高,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水平也越高。

从上述研究结论中可以看出,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股利分配的行为公司财务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未来鼓励广大学者们在该领域进行研究。

五、总结与未来展望

自Roll(1986)开始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财务决策研究相结合以来,对基于过度自信的行为公司财务学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有关过度自信对企业决策影响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行为公司财务理论。然而,上述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

(1)国外研究主要考察CEO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但整个企业高管层的过度自信与CEO的过度自信是否对财务决策影响不同?在我国上述研究是否会产生一致的结论?

(2)目前国内学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很少涉及股利分配政策,未来可以从这一领域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Hackbarth,D. Managerial Traits and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8,43(4):843-881.

[2] Heaton,B.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Finance[J].Financial Management, 2002,31(2):33-45.

[3] Malmendier, U. and Tate,G. 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Journal of Finance, 2005,60(60):2661-2700.

[4] Sanjay ,Anand, M., Keith, M.CEO overconfidence and dividend policy[J].Finan. Inter--mediation,2013,2(3):440C463.

[5]姜付秀等.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J].经济研究,2009(1):133-143.

[6]江伟.董事长个人特征、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J].经济管理,2011(2):78-85.

第5篇

《功夫熊猫》(以下简称《猫》)在四川地震后不久不合时宜地踏上了中国的土地,结果遭到了激进的国人的强烈抵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地震的发生,我们会欢迎《猫》的到来吗?也许它仍然会被人们抗议。但《猫》最终还是在国内上演了,是民众的力量太渺小,还是文化部的官员不够爱国?两者都不是。根本原因在于《猫》是在垒球化的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我们无法选择接受不接受,只有面对它。

早在世界上出现第一支冒险远行的骆驼商队的时候,可以说全球化已经诞生了,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一是由于我们分享着地球上共同的物理物质世界和生物世界。再者,相互联系是整个人类内心天生的愿望。商品在流动,人在流动,思想观念在流动,文化必然要变化。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咄咄逼人,大有称王称霸的势头,但文化霸权主义很难彻头彻尾实现。《猫》不是霸王,也无法在中国文化中称霸,《猫》是两种文化融合的产物。认知同构的框架内可把《猫》解读为旨在宣扬美文化中的两种价值观――美国人的自主、自立及自信的独立精神和典型的美国武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一部广告片。

一、认知同构原理

同构(全称“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意为模式、组织或完型,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魏特海默,卡夫卡和柯勒。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正是在这种“异质同构”的作用下,人们才在外部事物和美术品的形成中直接感受到“活力”、“生命”、“运动”、“平衡”等性质。把《猫》看做是一部广告片,可以探讨其如何通过异质同构来达到宣扬美国文化的目的。“异质”分别是影片中作为本体的各种动物(尤其是熊猫)和作为喻体的美国人两种完全不同的类范畴。“同构”关系是建立在本体和喻体在某些特征方面所具有的相似点、相似性上,这种相似点,相似性可以是物质物理层面上的,也可以是逻辑意义上的。《猫》片中异质的动物和美国人表面上没有任何相似性或相似点,同构关系是通过逻辑意义层面的关联嫁接的。通过这样的认知同构方式,《猫》片的制作者实现了他们宣扬美国文化及其相关价值观的目的。

二、认知同构框架内《猫》的解读

《猫》片宣扬的是美国的主流文化individualism。利用Google引擎搜索该词,出现的第一个定义是Individualism is belief in the primary importance ofthe individual and in the virtues of self reliance andpersonal independence(一种认为个人及自主独立精神最为重要的信仰)。在美国文化中,美国人把人看做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国家的代表。一个美国学者曾戏谑地说美国人individuahstic到他们的每根头发都标了数字。

1 美国人自立、自信及自主的独立精神

这种精神与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的思想是一致的。爱默生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表达了人要自立、自信、自主的思想。这种信念不仅影响了美国文学的发展,也是美国经济与国力强大的理论基础。《猫》片中宣扬的独立精神是爱默生思想的再现。“Trustthyself”是爱默生在《论自主》中对美国人发出的呼吁。影片中主要通过浣熊师傅和熊猫来说明如果缺乏自立、自助、自信会带来的恶果进一步反正自立、自助和自信的重要性。

(1)自立、自主的弘扬

当和平谷的居民赶着去看五猛将争夺龙之武士的大赛的时候,猫爸爸要它推着面条车好好赚一把。台阶太高太陡,熊猫无法很快地把车拉上去,路过的两头猪对他说:“别难过,兄弟,我们会给你带纪念品的。”熊猫一句“不要,我要自己去买”是它不依靠他人自立精神的表现。熊猫也不缺乏自主的精神。当它被乌龟任命为龙之武士后,五猛将及师傅对其冷漠、鄙夷,打定主意要在第二天天亮之前让它自动离开。师傅一大早发现不见了熊猫还自以为是自己的目的实现了,但熊猫的吼声让它大吃一惊,循声寻去,熊猫在室外练功。熊猫留下来了,师傅和众师哥师姐不帮自己,那只有靠自己了,习得武功,得到认可,这正是熊猫自主精神的表现。

(2)自信的讴歌

片中在隐喻自立及自助重要性的同时,一样暗示了自信的分量。师傅和熊猫由不自信到自信,到最后打败了太郎,这正是自信所彰显的力量。浣熊拒绝承认熊猫是龙之武士,乌龟要它自信这一点,并且要信任熊猫,告诉熊猫它生来就是武术家。浣熊无法接受,不相信,结果是面对太郎逃出的事实,它内心无法平静。乌龟又教导浣熊:“你不相信龙之武士(熊猫)能阻挡他(太郎),所以太郎逃出才是坏消息,而实际上只有消息,不分好坏”,对于浣熊的不自信,乌龟又一针见血地指出:“老朋友,熊猫不可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你也一样,除非你不再让错觉控制你。”离世之前,乌龟再次点化浣熊:“只要你愿意引导他,教育他,信任他,只要你有信心就行。”

与师傅因不自信带来内心的不宁静相比,熊猫的不自信招致的是五猛将和师傅的嘲弄及痛打。师傅的不自信使熊猫变得更不自信,熊猫指出:“你(师傅)自己都不信(我能赢,我是龙之武士),你一直不相信,从我来的第一天起,你就想赶走我。”但师傅的自信还是支撑起了熊猫的自信,师傅告诉熊猫:“你要相信,真正的武士从不放弃……你能赢,因为你是龙之武士……现在你要相信你的师傅……”熊猫告诉师傅当初尽管师傅每次都向它抛砖头,说它口臭,赶它走,让它很伤心,五猛将也对它很不友好,熊猫之所以没有离开而选择留下来的原因是因为它相信有人能改变它,让它有所不同,而那个人就是浣熊师傅,全中国最伟大的功夫师傅。熊猫的自信树立并加强了师傅的自信,两者在自信这种魔力的支撑下,一个悉心调教,另一个刻苦习武,最终使熊猫成了真正的龙之武士。片尾在熊猫要去和太郎决斗之时,浣熊师傅一句“you can defeat him(你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更是强化了熊猫的自信。而猫爸爸“你想要做什么特别的东西,你只需要相信它是特别的”的话更使熊猫顿悟出了打败太郎的秘 诀,它立马转身去迎战并制服了太郎。所以可以说影片从头至尾通过师徒两个彼此的不自信和师傅的自信会加强猫徒的自信这样的方式来强调自信在打败太郎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典型的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中国文化中,个人英雄主义向来是被人们反感的。个人离开了集体,是无法成为英雄的,这与中国的主流文化集体主义是一脉相承的。集体主义源于周朝时期,此后的道教思想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又进一步对这种文化的形式进行了阐释。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强调集体力量的伟大,个人力量的微不足道。从中国远古的神话传说到古典小说再到现当代文学,集体主义一直是中国文化强力弘扬的主题。“人多力量大”就是一个体现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的很好例证。

相比之下,美国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的社会,但他们的英雄主义以平民英雄居多。美国影片的个人英雄主义很浓,几乎片片不例外,《功夫熊猫》也正是宣扬了这种思想。太郎逃脱牢笼之后,师傅无可奈何,五猛将的联手在太郎那里不堪一击,倒是熊猫最后单独结果了太郎,这一情节正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最好例子。另外,五猛将的失败隐喻了影片对集体主义的贬抑。因此可以说,和中国的英雄离不开大众这一点相比较,美国式的英雄是单枪匹马,所向披靡,无所不能的。

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清教主义而来。州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美国人是向来不会吝啬他们的溢美之词的。而在中国,奴性哲学与堂而皇之的集体主义,则自然把个人英雄主义当做批判的对象。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在今天表现为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中动不动就以老大自居,处处干涉别国事务。好像只有美国才能维持世界秩序。出席世界环境会议的一位美国官员这样说:“…We(America)provide the leadship neededtO put all nations on a cleaner,more sustainablepath to prosperity…”∥(美国会引领着世界各国走上一条通向繁荣的更洁、更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道路。)

第6篇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决策;实际控制人

中图分类号 F203.9;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12-0019-07

一、 引 言

管理者过度自信被认为是解释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因素,过度自信会导致管理者对公司财务决策的收益与风险产生认知偏差,使管理者相信公司的价值被市场低估,从而做出非理性的财务决策[1]。目前,国外学者主要研究CEO(国内可以称为总经理、总裁等)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证实,CEO过度自信会导致公司投资过度[2]。我国学者则主要借鉴国外学者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情境下总经理、董事长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国内学者从不同层级进行研究得出的成果与国外学者针对CEO过度自信的研究大体一致。

在欧美上市公司中,由于股权较为分散,公司控制权主要掌握在CEO的手中,CEO在公司决策中起主导作用[3],因此,CEO过度自信可能是欧美公司非理性财务决策的最好解释。然而我国的上市公司多为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并且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多由政府指派或委任,董事长作为控股股东的代表掌握着一定的控制权,对公司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对于“在中国情境下从哪个层级进行研究最佳”、“谁该为公司非理性投资决策负责”、“国有企业管理者非理性投资决策作用机制与民营企业相比有何异同等问题[4],现有研究没有做出回答。

有鉴于此,本文结合心理学对过度自信的判定方法,设置了董事长过度自信、CEO过度自信和其他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三个变量,并考虑上市公司产权性质的差异,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预期解决以下问题:①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有何不同?哪种层级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非理性财务决策的解释力较强?②在我国国有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有何异同?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来回答以上问题,力求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二、文献回归与研究假设

Heaton提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项目的收益、低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导致公司过度投资[5]。Malmendier等、Lin等、王霞等、郝颖等和姜付秀等研究证实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与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6][7][8][9][10][11]。王周伟研究表明随着财务约束程度的不同,经理人自信对投资的推动作用是变化的,且具有“U”形曲线效果[12]。众多学者的研究结论趋于一致,即与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相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进行的投资更多,且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从而有力支持了Heaton的结论。基于此,提出本文的假设1:

假设1a:与管理者非过度自信的公司相比,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投资支出更高。

假设1b:与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相比,过度自信管理者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

并购是公司重要的投资行为之一,行为金融学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对公司并购决策进行了全新的解释。Roll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公司为目标公司支付了过高的价格,从而使高于现有市场价格的并购活动得以发生[13]。Malmendier等、Brown等以及Doukas等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活动显著正相关[14][3][15]。国内学者傅强等以及唐蓓的研究均发现,企业并购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正相关[16][17],史永东等更是进一步证实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实施并购行为比非过度自信企业高约20%[18],但李善民等却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绩效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19]。基于此,提出本文的假设2:

假设2:与管理者非过度自信的公司相比,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更有可能实施并购。

我国上市公司多由国有大型企业改制而成,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股东在资源获取、治理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对企业管理者的行为特征都会产生影响。徐莉萍等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面临着更多的管理层私利所产生的风险[20]。姜付秀等研究发现,在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中,管理者的背景特征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性[21]。另一方面,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拥有的“官员”身份会使得高管人员高估计自己经营企业的能力;相比之下,民营企业的企业家往往亲自参与公司经营运作,是持股收益的最终受益人,因此更有动力和能力来监督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22]。基于以上,提出本文的假设3:

假设3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对公司投资支出的影响更为显著。

假设3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者相比,过度自信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者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更为显著。

假设3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者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对公司并购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5年~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为了消除IPO的影响,剔除2005年1月1日及以后上市的样本。同时,考虑到金融行业、被特殊处理类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剔除金融行业、ST、PT类的样本。数据来自于国泰安CSMA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部分缺失数据通过巨潮资讯公布的上市公司报表进行补充。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用EXCEL和SPSS 16.0软件。

本文根据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股东研究数据库(2011版)》中“实际控制人类型”字段,定义研究样本的产权性质。即依据上市公司所属“实际控制人类型”,将样本企业划分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

2. 变量设计

(1)管理者过度自信。如何准确地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仍是学术界的一个难题。自200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从CEO、董事长、高管人员等层级提出了若干替代变量,如表1所示。根据心理学的界定,过度自信是一种“优于平均”的效应[23],心理学研究普遍根据人们的判断是否偏离校准来判定其是否表现出过度自信:如果被试者的乐观估计偏离了实际,则认为其表现出过度自信;如果其乐观估计与实际相符,则属于适度自信[24]。

本文结合心理学对过度自信的判定方法,兼顾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反映股东权益价值的重要指标――每股收益作为校准,对Malmendier等以及郝颖等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此作为董事长过度自信、总经理过度自信和其他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具体地,如果考察年份内,管理者增持了公司股票,且增持的原因不是发放红股或业绩股①,而当期每股收益同比有所下降,则说明管理者增持股票没有良好业绩的支撑,表现出过度自信;如果考察年份管理者增持了公司股票,且当期每股收益同比有所上升,则认为管理者表现出的是适度自信,而非过度自信。公司重要高管变动对公司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本文进一步将考察年份总经理或董事长发生变更的样本进行剔除。同时,在董事长持股和总经理持股的样本中,也删除了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的样本。最后,本文得到了373个董事长过度自信样本(CON1)、342个CEO过度自信样本(CON2)和584个其他高管人员过度自信样本(CON3)。

(2)公司投资支出。借鉴Malmendier等和陆正飞等的方法,以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净额、工程物资以及在建工程净额三项之和的增加值除以期初资产总额作为公司投资支出(Invest)的变量[6][31]。

(3)公司并购。将公司并购决策变量定义为虚拟变量(Merger),若考察年份实施资产收购活动,则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4)控制变量。公司投资决策受到公司财务结构、公司治理特征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本文设置相应的控制变量。文中涉及的变量的符号、含义及解释说明见表3所示。

3. 研究模型

为了验证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以下研究模型,其中模型(1)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2)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1)中CON×Cash用来验证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投资行为对现金流的敏感性。

Investit=?茁0+?茁1CONit+?茁2Cashit-1+?茁3CONit×Cashit-1

+?茁4Sizeit-1+?茁5Assetit-1+?茁6Growthit+?茁7Governit+?茁8Stockit

+?茁9C1it+?茁10C2it+?茁11Industryit+?茁12Yearit+?着it (1)

Mergerit=?茁0+?茁1CONit+?茁2Cashit-1+?茁3Sizeit-1+?茁4Assetit-1 +?茁5Growthit+?茁6Governit+?茁7Historyit+?茁8ROEit-1+?茁9Debtit-1 +?茁10C1it+?茁11C2it+?茁12Industryit+?茁13Yearit+?着it (2)

四、实证检验结果

1. 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的结果

本文首先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企业实际控制人性质,探讨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

(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决策。在回归分析之前,文章采用回归模型中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进行了多重共线性诊断,发现所有自变量的VIF值范围均较小(小于10),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表7列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影响的回归结果。

从表7模型(1)的回归结果中可知,董事长过度自信、CEO过度自信和其他高管人员过度自信均对公司投资支出具有显著影响,且CON1、CON2、CON3的系数均为正,即与管理者非过度自信的公司相比,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投资支出更高。这说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出于对投资决策收益的高估可能会过度自信,假设1a得到有力支持。至于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CON3与现金流的交互项的系数(Beta=0.235)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显著正,而CON1、CON2与现金流的交互项均不显著,这说明只有其他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中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假设1b得到了部分支持。

在模型(2)中,我们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董事长和CEO样本组中CON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即与董事长(或CEO)非过度自信的公司相比,董事长(或CEO)过度自信的公司发生并购的可能性更低。不过,其他高管人员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决策并不存在显著影响,假设2并未得到证实。这一结论说明,董事长、CEO和其他高管人员在公司重要投资决策上的影响力是不同的,对于重大的并购决策,董事长和CEO通常具有决定权,而其他高管人员对此的决策权较弱。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虽然并购是公司成长过程中优先选择的发展战略,但是从公司并购绩效的实际情况来看,并购未能为收购公司股东创造价值,甚至多数情况下毁损了股东财富。可见,过度自信的董事长(或CEO)意识到“公司并购绩效之谜”的存在,他们认为并购为企业带来的价值要低于其他投资方式所取得的收益,从而降低了对并购的需求。

(2)考虑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差异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决策。由表3的回归结果可知,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存在差异。为了研究产权性质是否会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决策的关系,本文按照实际控制人的性质是否为国有,将样本分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两个子样本,并使用模型(1)和模型(2)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回归结果见表8所示。

由表4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知,在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分别进行回归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CON回归系数为0.010,该系数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CON系数为0.008,但统计结果表明该系数并不显著。该结果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与公司投资支出正相关,但其程度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要强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假设3a得到证实。同时,模型(1)的回归结果也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样本中CON×Cash项的回归系数为0.200,并且该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样本中的CON×Cash系数为0.060,但统计结果表明该系数并不显著。这说明,与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相比而言,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假设3b得到证实。另外,从表8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不论是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还是在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中,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对公司并购决策均没有显著影响,假设3c并未在本文中得到证实。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决策的关系不受产权性质影响。

2. 稳健性测试

为了验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进行了以下稳健性测试:①对投资决策变量进行了winsorize处理,消除了样本前后1%的异常值影响,回归结果基本保持不变,只是模型的拟合优度显著提高;②更换部分控制变量,如将成长性采用托宾Q值来表示,公司治理由独立董事人数计量,回归结果也没有发生变化;③考虑到2008年金融危机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剔除2008年的数据重新回归,发现除董事长过度自信对并购决策的显著性降低外其余均与原来结果基本一致;④由于回归结果还控制了行业因素,本文进一步将样本划分为制造业与非制造业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除在制造业样本中部分财务变量的显著性降低(方向不变)外,两组样本的回归结果与原先结论大体一致②。由此可见,本文的回归结论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五、 结 语

与先前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文献不同,本文考察了董事长、CEO和其他高管人员三个层级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区分企业实际控制人性质,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有所差异,并且在产权性质不同的公司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不尽相同。具体表现在:①董事长和CEO过度自信的公司投资支出更多,但其实施并购的可能性更低;②其他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公司投资支出更高,并且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③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投资支出更多,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④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决策的关系不受公司产权性质影响。

解读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通过董事长、CEO和其他高管人员三个层级过度自信的比较分析发现,董事长和CEO过度自信对公司的投资支出水平和并购决策行为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他高管人员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支出水平和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具有显著影响,对并购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见,由于投资及并购问题的复杂性,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对于企业并购决策的态度不尽相同,不难看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和CEO仍然在公司投资决策中起着关键角色,而伴随着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其他高管人员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日趋明朗。其二,在我国情境下,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由此可能造成在产权性质不同的公司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途径也存在差异,具体体现为,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支出及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具有显著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决策的关系不受企业产权性质影响。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我国,由于所有者缺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者往往对企业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意识到并购并非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时,其通常会选择加大企业投资水平的方式,达到扩张企业规模的目的,以此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信任和职位的提升。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为企业带来过度投资和过度并购等损害股东财务的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克服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思维定势”问题的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考虑中国上市公司产权性质的差异,验证了中国管理者非理的特殊表现,为理论上解决中国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指导转型经济中我国上市公司加强公司治理、完善公司决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管理者受到过度自信认知偏差的诱导做出非理性的财务决策,给公司价值造成损失,而在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中,管理者非理带来的后果不尽相同。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流程,引导公司管理者做出理性的财务决策,减轻管理者非理为公司价值带来的损害。

[注 释]

① 红股是上市公司中期或年度盈利分派予股东的股价,可将红股视为股息的一部分;业绩股是指公司用普通股作为长期激励性报酬支付给经营者,股权的转移由经营者是否达到了事先业绩指标来决定。

② 由于稳健性分析的回归模型较多,本文并没有一一列出。

[参考文献]

[1] Baker M, Ruback R S, Wurgler J. Behavioral co-rporate finance: A survey[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4.

[2] Deshmukh S, Goel A M, Howe K M. CEO ove-rconfidence and dividend policy[R]. Working paper, DePaul University and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2010.

[3] Brown R, Sarma N. CEO overconfidence, CEO do-minance and corporate acquisitions[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2007, 59(5): 358-379.

[4] Glaser M, Sch?fers P, Weber M.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Is the CEO alone responsible for the relation?[C]. 2008.

[5] Heaton J B.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finance[J]. Fin-ancial Management,2002: 33-45.

[6] Malmendier U, Tate G. 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5, 60(6): 2661-2700.

[7] Malmendier U, Tate G. Does overconfidence aff-ect corporate inv-estment? CEO overconfidence measures revisited[J].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5, 11(5): 649-659.

[8] Lin Y, Hu S, Chen M.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aiwan[J].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05, 13(5): 523-546.

[9] 王霞,张敏,于富生.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异化――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2008(2): 77-83.

[10] 郝颖,刘星,林朝南.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6, 13(5): 142-148.

[11] 姜付秀,张敏,陆正飞,等. 管理者过度自信, 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J]. 经济研究,2009, 1: 131-143.

[12] 王周伟. 经理人自信和公司投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实证研究[J]. 现代会计与审计,2007, 2(3): 35-42.

[13] Roll R. 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J]. Journal of business,1986: 197-216.

[14] Malmendier U, Tate G. Who makes acquisitions? CEO overcon fidence and the market's reaction[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 89(1): 20-43.

[15] Doukas J A, Petmezas D. Acquisitions, Over-confident Managers and Self-attribution Bias[J].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2007, 13(3): 531-577.

[16] 傅强,方文俊.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的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 4: 76-80.

[17] 唐蓓.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并购投资的影响[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0(5): 77-83.

[18] 史永东,朱广印.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J]. 金融评论,2010(2): 73-82.

[19] 李善民,陈文婷. 企业并购决策中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实证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5): 192-201.

[20] 徐莉萍,辛宇,陈工孟. 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06,1: 90-100.

[21] 姜付秀,伊志宏,苏飞,等. 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J]. 管理世界, 2009(1): 130-139.

[22] 刘昌国. 公司治理机制、自由现金流量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J]. 经济科学,2006(4): 50-58.

[23] Langer E J. The illusion of control.[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5, 32(2): 311.

[24] 于 窈,李 纾. “过分自信” 的研究及其跨文化差异[J]. 心理科学进展,2006, 14(3): 468-474.

[25] 饶育蕾,王建新. CEO 过度自信, 董事会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 2010, 23(5): 2r-12r.

[11] Barros L, Da Silveira A D M. Overconfidence, managerial opti mism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J]. Available on line at ssrn. com. 2007.

[27] Peng W Q, Wei K C J. Women executive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the S&P 1500[C]. 2007.

[28] 江伟. 管理者过度自信, 融资偏好与公司投资[J]. 财贸研究. 2010, 21(1): 130-138.

[29] 余明桂,夏新平,邹振松.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激进负债行为[J]. 管理世界,2006(8): 104-112.

[30] 沈艺峰,陈舒予. 董事会过度自信, CEO 变更与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 管理学报, 2009, 10: 1340r-1348r.

[31] 陆正飞,韩霞,常琦. 公司长期负债与投资行为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2006(1): 120-128.

Administrator-level Differences,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Decisions

Zhang Min, Li Yanxi, Feng Baoju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China)

第7篇

特色文化,是指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广州市全市创建特色学校的文件,里面有三大核心要素,一个是办学理念,一个是校园文化建设,再一个是课程实施。这三个要素里面,校园文化建设是核心,它是办学理念的具体呈现,而课程实施保障着校园文化的培育。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引领未来的气质禀赋和核心力量,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作为学校成长的精神烙印,校园文化对整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所学校的“神经中枢”所在,时刻影响、指导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

学校文化的构建一要基于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二是基于区域特色文化,三是基于是否能与学校的教育相结合。只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学校的文化才有特色、有生命力,才能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如番禺南村镇中心小学基于南村镇有着良好的武术氛围,因而以武术为特色,挖掘和构建校园文化为“武德文化”,崇尚崇文、尚武、立德、修身的武德精神;番禺沙中学基于本区域龙舟文化活动活跃,因而以龙舟为特色,挖掘和构建学校文化为“龙舟文化”,崇尚“团结拼搏,奋进争先”的龙舟精神。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它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学校文化自觉与否,标志在于是否树立了明确的文化主体意识。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就会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符号和标志,这种符号和标志使师生的精神自主内化,内化为师生的自主追求和自觉行为,这就形成了师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自觉”。当学校构建了特色文化时,学校也就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自觉。

二、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

学校的文化自信,是指学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对既有文化优良传统的肯定与坚持。文化自信是学校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学校正是有了对学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自身的特色。自信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学校特色文化的理性审视,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借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耐心,需要的是探寻,需要的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当特色文化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自觉后,经过培育,师生就会逐渐产生一种特有的文化自信,这一种自信自然会促进到学校各方面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工作更有信心,更有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更主动,更自觉。这种自信会促使师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敢于面对困难,敢于面对竞争,敢于争取胜利,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如番禺南村镇中心小学武术特色,表面看似是一种特色文化。然而,这种特色的背后是当每位同学都懂武术,这就与众不同,他们觉得在武术这一方面比别人优胜一点,内心无形就会产生一种特有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力是积极的,它会引导师生积极向上,敢于拼搏,这无论是对学校的发展,还是对学一生生的影响都是正面的。

又如番禺沙中学以龙舟文化为学校特色,龙舟精神引领着师生的发展,显示出来的一种精神特质就是团结拼搏奋进争先。他们会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学习中都具有一种同舟共济击水中流的精神特质。有了这种自信就能做到不畏艰苦、迎难而上,促使他们比别人做得更好、更强。

三、从文化自信走向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是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过程中和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学校的教育工作的整体或全局上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格或独特风貌,体现鲜明的学校文化特征,并培养具有特色人才的学校。特色学校的创建,首先着眼于学校文化的构建。一种有特色的文化,能使师生产生一种特有的文化自觉,有了文化自觉之后,就会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就是特色学校的重要体现。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人人都自觉为共同愿景付出心力作出贡献,就会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启,信息共通,愿景共求,成果共有。

第8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就业指导;问题;对策

技工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从目标上来说,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清晰地认识自我,了解国家地区的就业形势和政策,掌握基本的就业应聘技巧;培养和提升技工院校毕业生信息搜索、心理调适、求职沟通、劳动维权、自主创业等能力。但从近几年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情况来看,技工院校极度缺乏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教师,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从而导致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不高,无法完整实现就业指导课开设目标的现状。而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技工院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技工院校学生的特征。技工类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指导中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认识不足、缺乏自信心,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时缺少积极性,对于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比较迷茫。现今的社会,毕业生大多都是 90 后,他们对于学校和家庭充满依赖性,更多的是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带领,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当面对就业压力时,不敢独自去面对,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这种消极的心理,往往会使很多学生没有勇气尝试去找工作。李开复曾说过:“只有那些不懈努力、善于把握自己、用于迎接挑战的人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二)技工院校就业指导信息不全面。在我国的大多数技工院校中,都存在着就业信息不全面的问题,这给学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还存在着就业指导教材的不全面以及老师素质的不高,都是技工院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信息不全面的表现。有很多的技工院校,在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普遍较低,没有足够的经验,对学生的教学没有起到一个很好地示范性作用,没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缺少就业能力经验。当技工院校的学生面对社会上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时,缺少就业能力经验。就算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如果他们的就业方向不明确,那他们的专业优势就会发挥不出来。学生们的就业能力是在经验中磨练出并成长的,只有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磨练,才能积累出更多的经验。

(四)自身素质较低。技工院校的学生自身素质较低,在指导就业方面没有能力认清自身的实力,一味的要求工资要高、专业对口、而且环境要好,这样的眼高手低,最终,只会让自己失去一次次的工作机会。当面对一些困难时,不能自己解决,只会依靠父母、依靠学校,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技工院校毕业的学生普遍都在 20 岁左右,都是正处在年轻气盛的阶段,虚荣心强、自尊心强和好胜心强,但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尊心和好胜心,所以必须让技工院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就业观,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素质。

二、对技工院校就业指导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对技工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完善。我国的技工类院校至今还处于在一个低级发展阶段,校内的一系列设施还不够全面。首先,学校应从教材方面着手改革,订购一套关于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并且能够反映我国当今社会就业状况的教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到当前的社会需求,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与实际需求形势之间的关系。其次,应从教师方面进行改革,技工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能力上普遍较低,文化素养不高,在就业指导教学上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没有足够经验来进行教学,对于这种现象,学校应该先对教师进行课前培训,使得学校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就业,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力的世界,主要体现在人才方面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更为重要。华罗庚曾说过:“在寻求真理的中,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所以,在技工院校中,学校应多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来面对挑战和竞争,学校应注意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不依靠常规,追求新奇,从多方面思考问题,随时都处于在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学生自信心的提高。自信心是一种反应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在技工院校读书的孩子,大多是学习成绩较差,对自己的各方面缺乏自信的人,认为自己不如一本、二本院校的大学生,从而,对自身的学习发展产生了抗拒心理,这时,学校必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从充满自信的那刻起,上帝就在伸出无形的手在帮助他。”可见,当一个人对自己充满自信的时候,必定变的无比强大。

结束语

本文对技工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改革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技工院校学生对自身认识的缺乏、技工院校就业指导信息不全面、缺少就业能力经验、自身素质较低;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对技工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技工院校的出现为我国出现大面积“技工荒”带来了希望,也为社会提供了一批综合型技能人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需要大量高技能的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