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6 16:15: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国内贸易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国际贸易摩擦问题贸易保护主义
一、前言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世界经济仍未复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继续蔓延,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异常严峻。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截至去年11月3臼,去年已有19个国家(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8亿美元。有关人士指出,国外对华贸易保护的领域正从货物贸易向汇率问题、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扩展,贸易摩擦的争执点也从单个产品向整个产业扩散。本文就我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进行探讨。
二、当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新动向
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是国际贸易摩擦的多发地。2010年仅第一季度,就共有10个国家对中国发起19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直接涉及中国出口金额12亿美元。而回顾2009年,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116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直接涉及出口金额126亿美元。2009年中国GDP占全球8%,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倾销占全球40%左右,反补贴占全球75%,外贸产业受国际摩擦冲击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广东省作为全国外贸大省,首当其冲,本文以广东省为例,来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新动向。
1贸易摩擦案件逐年递增
据统计,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至2009年底,广东省出口产品遭受来自世界各国发起的“两反两保”调查案件共158起,约占全国发生案件总数的1/3。其中,2002年9起,2003年13起,2004年26起,2005年25起,2006年28起,2007年26趄,2008年31起,累计直接涉案金额60多亿美元,间接影响上下游产品、就业人数等,涉及面就更大更广。
2反补贴调查和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急剧增加
去年立案的反补贴调查及再调查案件达到1l起,几乎平均每月一起。超过2004年至2007年四年的总和,对广东省应对工作造成巨大的压力。除美国、加拿大等传统国家外,去年,澳大利亚和南非都对我发起反补贴调查,虽然在商务部的努力下,对方撤销反补贴调查,但澳大利亚在今年再对我发起两次反补贴调查,印度随后又发起对我的反补贴调查。反补贴调查直接挑战我宏观管理政策,在各个国家对我的反补贴调查中,我被指控的中央经济政策达50项,地方经济政策及措施上百项,涉及我金融、税收、投资、贸易、产业发展、土地和国企改革等诸多领域。不少国家利用世贸规则漏洞人为提高补贴税率,广东省2004年应对第一起反补贴调查获得零税率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去年,美国共对我发起5起337调查,相当于以往每两年的案件总数,主要涉及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产品,制约我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3.传统大宗出口商品屡遭限制
目前,我国传统大宗出口商品,如鞋类、玩具、铝制品、建筑陶瓷、纺织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发起的不同贸易救济调查。如鞋类产品,吹盟对我皮鞋发起反倾销调查日落复审,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对我皮鞋发起反倾销,俄罗斯、阿根廷、印尼、厄瓜多尔等国,针对我鞋类产品采取禁止或限制进口措施的现象增多;玩具,美国、欧盟、巴西不断提高玩具的市场准入门槛,印度今年2月突然亩布对我玩具实施6个月的进口禁令,后经我中央政府交涉,度目前已修改禁令的歧视性规定,印尼、厄瓜多尔等国对玩具产品采取禁止或限制进1:3措施;铝材制品,加拿大对我铝挤压材征收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欧盟对我铝箔发起反倾销调查,印度对我铝箔和铝板发起“特保”调查并征收临时关税,澳大利亚最近也对我铝挤压材发起反补贴、反倾销合并调查;2002年以来,建筑陶瓷这一产品,菲律宾、印度、韩国、巴基斯坦、土耳其、厄瓜多尔等6国。先后发起多次、不同类型的贸易救济调查,这是广东省遭遇贸易摩擦最集中的产品之一。2008年底纺织品242段限制措施到期后,近来国外对我纺织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预警信息不断,如果有一个国家发起,估计将引起其他国家效仿,对我最大宗的传统出口产品产生巨大的制约效应。
三、国际贸易摩擦主要的特点
首先、摩擦数量居高不下且呈增长之势,强度也在增大。从数量上看,根据WTO统计,在WTO成员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约每7起就有1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近期欧盟对我国鞋类发起的系列反倾销调查,仅仅广东一个省的涉案金额就上亿美元。
其次、贸易摩擦逐渐从传统市场扩散到新兴市场。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加拿大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国,这些出口市场仍是今后贸易摩擦的“主战场”,双方的贸易关系将会出现“发展中摩擦,摩擦中求发展”的局面。而我国对俄罗斯、印度、南非、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年递增在25%以上,与这些新兴市场的贸易关系将会呈现“大问题不多,小问题不断”的局面。
再次、贸易摩擦的将从单个产品逐渐扩散到产业,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层面。外贸发展的早期和中期,贸易摩擦更多是集中于单个产品。随出1:3产品品种的不断增加。出13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改善,我国与国外的贸易摩擦开始针对某些产品群或产业。而且,在今后的贸易摩擦中考验的已不单纯是平息贸易争端的能力,更主要的将是考验制定政策和创建制度的水平。
最后、贸易摩擦的直接诱因将呈现多形态性。贸易摩擦多发期的到来有它的必然性。贸易摩擦增长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它是我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副产品、是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一种负反应,与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一个贸易大国来说,贸易摩擦多是一个常态,关键是如何合理解决。
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外国与我国在农产品、纺织品、金融服务,高技术等领域。在出口量、世贸组织承诺、政策透明度等政策协调方面的摩擦还将加剧。
四、如何应对我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1.加快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制度既是引发贸易摩擦的原因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应尽快建立符合WTO规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协调,争取用磋商的方法解决贸易争端和摩擦。另一方面,我国应该针对主要贸易伙伴新近出现的法律,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防范体系。同时,建立、健全和完善贸易救济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壁垒等的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同时,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敏感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加强对不公平贸易做法的调查和制裁,保护国内产业和企业应得利益。
2.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摩擦、争端解决机制
建立多边救济、区域和双边救济、国内救济等多层次的贸易救济机制,增强适应和应变能力;建立外国贸易政策体系变动预警机制和产业预警机制。建立贸易和投资申诉中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我国企业应该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产业链,实现“中国制造”的升级之路。另外,我国企业还要加强“出口自律”,尽量分散出口目的地,避免一种产品在短时间内在一个进口市场大量增加。将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有机结合,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抵消贸易壁垒的不良影响。
3.突出重点,继续抓好大案要案的应对
贸易摩擦的应对头绪繁多,要善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工作。那些沙案金额巨大,涉案企业众多,涉及我省大宗出口产品或敏感产品,对我经济利益的大案要案,始终是我们应对工作的重点。从国别看,当前要重点应对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的案子;从贸易摩擦形式看,要重点应对反补贴反倾销两反合并调查、美国337调查和大宗的反倾销调查;从产品看,当前要重点应对铝型材、纺织品、玩具、鞋类产品、农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要在认真总结以往应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善于创新,不断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要讲究策略。不断改善应对方法
在应对贸易摩擦工作中,虽然不同的贸易救济调查采取的应对策略有所不同,但大体上讲,有几种策略是共性的。如抗辩策略。企业在反倾销调查中。打无损害还是打无倾销,或者无损害和无倾销同时打,需要认真考虑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在337调查中,选择打无侵权,还是打专利无效,也须慎重考虑才能做出决策。行业组织在应对中,首先要考虑行业的整体利益,团结业界,进行合适的抗辩;同时要联合企业到调查国,游说有关方面,在国外媒体上发出中国行业和企业的声音;还需要与申请方的行业组织对话、协商,甚至寻找合作机会,化敌为友,化解贸易争端。政府部门要提供信息支持,提供法律支持,加强政治交涉,争取公平贸易的国际环境。
5.注重政治关系对贸易摩擦的解决,利用西方国家的院外民主争取自身的贸易利益和产业、企业利益在遇到国外时,应该与行业协会、政府合作,积极应对,积极争取自己的合理的权益。注重与美国、欧盟及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协调,建立制度化的对话和磋商机制,避免单边化和政治化。加强对各国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谈判策略及相关案例的研究工作,分析各贸易伙伴问的经贸政策及相互间的矛盾为我所用。
6.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运用规则的水平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同时,针对不同阶段贸易摩擦的不同种类和特点,继续组织深层次的公共培训。二是要加强信息的掌握和预警。通过商务部及我驻外经商处、外国政府网站等官方渠道,通过国外相关机构、国内商协会等民间渠道,建立稳定可靠的贸易摩擦信息收集机制,提早掌握国外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信息。要进一步完善预警方式,继续推进趋势预警、重点产品预警和专项预警,及时向企业通报信息,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三是要加强反制。各地要针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加强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高度重视需要扶持发展的潜力产业,根据企业的需求,及时向国家提出贸易救济调查申请,加大反制力度。
一、环境成本的内涵及环境成本内部化
(一)环境成本的内涵。环境成本是指在商品开采、使用、生产、运输以及回收过程中,对其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费用之和进行解决和补偿。环境成本的构成包括:正常使用环境要素所需要支付的代价和污染环境须支付的外部成本两部分。正常使用环境要素所需要支付的代价,受到环境要素禀赋的影响;污染环境所必须支付的外部成本,是一笔应该支付却无法支付的费用,主要受到国家的环境政策影响。
(二)环境成本内部化。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指将环境成本纳入生产的总成本之中,消除了环境成本的外部性。将环境成本作为生长成本的一部分,就能让商品价格反应全部的社会成本,这样一来市场和价格就可以重新作为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而存在,达到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都能够顺利进行的目的。
(三)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理论分析。在实际运作中,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存在着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汇总等方面的困难,可却不能否认它是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有效方法。以下是对环境内部化用局部均衡法进行的具体分析。
如图一,表示了不产生外部成本的情情况,即不存在外部不经济。这种状态,市场自身力量就能够达到消费者的效应最大化和生产者收益的最大化的目的,完全都不需要要政府对之实施干预手段。其中,Q0表示的是均衡产量,P0表示的是均衡价格,MC表示的是际私人成本,MR表示的是边际私人收益。
如图二,是外部成本存在的状况,其中横坐标Q表示的是生产和消费时所产生的污染产品数量,纵坐标P表示的是该产品的价格,SMC表示的是边际社会成本,PMC表示的是边际私人成本。由图可知,当存在外部成本时,SMC大于PMC。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制造商将会把产品价格定为P2,生产量控制为
Q2。可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制造商的产量超出太多。图中ac部分表示的是政府的征税数额,即制造商所应承担的外部成本。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Q1表示的是有效产量,P1表示的是相应价格。当政府征收了外部成本之后,制造商的商品实际生产量降到了Q1,生产商的产品价格降到了P3,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上涨到了P1。这表明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承担了环境成本税。当政府不采取征税措施,而是通过明确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则消费者有权向制造商索取他们所支付的环境污染税,此时PMC移动到了SMC的位置,同时产品的产量就下降到了
Q1即社会最优水平。
图三所示的情况是接近实际的存在,此时的SMC相对
PMC来说更加的陡峭。污染度的增加是的外部成本也越来越大,用图表示就是曲线SMC和PMC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资收入的增多,对产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在图中表示的是曲线由D移动到D1,此时生产成本外部性产生的影响更重要[1]。
由上面分析可得,环境成本内部化一定要得到重视。
二、环境成本内部化实施在国际贸易中的存在的问题
现今的环境内部化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没有对环境资产的所有权进行界定。环境资源的产权没有得到界定,就没有人会愿意主动承担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也会助长有些单位部门的不良排污风气。比如,共有的土地上建造两个工厂,工厂甲是有污染性的,而工厂乙是不具有污染性的,当工厂甲对土地的污染影响到了工厂乙的生产效益,但由于没有产权界定,工厂乙得不到赔偿,而甲工厂还是继续恶习不改。
(二)环境资产定价不合理。环境资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简接使用价值两种,直接使用价值可以量化,而简接使用价值难以做到量化因而常常被忽视,所以就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所以,如果不对环境资产价值进行合理而又全面的定价,环境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就得不到保障。
(三)没有坚持排污者付费原则。目前的环境成本内部化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坚持排污者付费原则,导致了许多企业污染了环境,却没有承担相应的治理环境问题的费用,这就使得这些企业一直钻空子,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更大的伤害。坚持排污者付费原则就是要求制造污染者去承担减少环境污染的费用,使污染制造者积极主动的治理自身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而促使生产者产生环保意识。比如,发达国家每年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所以必须多支付治理环境问题的费用。
三、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由环境要素禀赋和发展水平决定了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有利的,它进一步的提高了发达国家在贸易中的主导地位[2]。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本身在资金与技术力量上具有极大的优势,而且生产力水平又相对较高,所以在环境内部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所受到的价格波动较小。而且发达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一般只从自身利益和实际需要出发,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死活”;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与技术力量薄弱,发展水平较低,环境成本内化后使得制造出的产品成本大大增加,将原本优势产品变得不再有优势,使得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大降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
再者,发达国家将发展中国家当成了“污染避难所”,发达国家为了避开本国的高环保标准和高昂的环境保护费,把那些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所用的名目是却是技术援助。这样做使得发达国家省掉了环境成本,而低环境标准的发达国家就做了“替罪羊”承担了环境成本。比如:日本将三分之二的污染产业转移到了东南亚和拉丁美洲,而作为世界第一发达国家的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已经有百分之三十五的污染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大量的污染产业入境,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也产生了危害。发达国家还会通过各种手段来限制进口,扩大出口,久而久之,发达国家将成为生产产品过程中造成严重污染的净进口国和在产品消费过程中造成严重污染的净出口国。
(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利又有弊。从短期来看,发展中国家会因环境成本内部化而降低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发展中国家以初级产品制造和加工工业为主,它们会消耗掉大量的自然资源,而且对环境的破坏也很大,所以产生的环境成本就会高于科技产业的环境成本。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比较优势较低,致使其国际竞争力降低。
从长期发展来看,环境成本内部化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给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1)有效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环保意识。发展中国家为了更快的发展,通常会以高投入低产值的方式进行生产,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有限资金缺乏,所以这个过程消耗了巨大的资源并造成了环境恶化。而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行,会让发展中国家在生产过程中考虑到环境保护,从而会想办法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2)由于发达国家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制定了十分严苛的标准,在环境―贸易问题上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日益尖锐,这样便促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联合,结合世界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法规,制定绿色环境标准,并对发达国家的产品加以抵制;各发展中国家内部也需要制定有关的扶持政策,对自身绿色产业的发展给予保障,提升自身产品、产业质量以及地位。
中图分类号:F7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9-0031-03 收稿日期:2007-05-23
目前有关贸易结构与贸易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贸易中的结构风险;二是贸易依存度与贸易安全关系;三是贸易结构与贸易安全关系研究。但已有的文献主要从国家的角度来研究一国的贸易结构如何影响贸易安全,对于一个国家内的一个区域的贸易结构如何影响该区域的贸易安全问题缺乏相应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广东省为例,探讨一个区域的贸易结构如何影响该区域的贸易安全。
一、指标选择
考察贸易结构和贸易安全关系,涉及到指标选择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如下指标。
(一)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地理结构指标贸易结构包括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地理(地区)结构两个方面。贸易的结构风险是一种市场风险,它是指由于进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和商品结构同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的地区结构和商品结构之间存在着偏差而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
传统的贸易结构分析使用的方法很多,如TOPSIS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等,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样品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来评价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进而可以对样品结构的优化状况或风险大小进行评估[¨。但这些方法均是建立在一个参考样品和多个被比较样品基础上的,此时得到的结果可以进行横向比较排序。而用以上方法对于从一个可变参考样品和一个被比较样品基础上得到的两两对比结果则失去了进行横向比较的基础。因此,在样品间两两对比分析中,这些方法就不能使用了。故本文参考韩秩等人的方法,采用“结构风险系数”(用字母f表示)来衡量贸易结构与贸易安全的关系。
该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f的数值越大,证明参考样品与比较样品相似性越高。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对一国(区域)的进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和商品结构与国际市场的进口贸易地区结构和商品结构之间相似程度的分析,就可以对该国(区域)进出口贸易结构风险的大小进行评估。二者结构越相似,则贸易安全性越高。
按照相互需求原理,如果一国(地区)进口产品集中度过高,则该国在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谈判中越被动,贸易条件可能越不利;相反,如果一国(地区)出口产品集中度过高,则相关产品对贸易伙伴国内市场的冲击越显著,受其他国家所谓“反倾销”等贸易制裁的机率就越大
(二)国内贸易比重指标理论上,区域国际贸易的发展应建立在国内贸易充分展开的基础上,并且国际贸易也应以强大的国内贸易作为依托。因此,国内贸易比重构成了区域贸易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由于国内贸易的数据很难得到,本文仅仅以商品国内批发量作为国内贸易的量,显然这仅仅是大致的判断而已。但作为一个粗略的指标,已能够大致判断商品的国内销售状况。出口比重指标不能太高,因为一个地区商品销售对国外市场过于依赖,将会受国外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影响而导致风险过高。
二、数据分析
下面将依据上述指标,对广东省的贸易结构与外贸安全关系作逐一分析。
(一)广东省外贸产品结构相似性状况
表1是根据《广东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统计的1999~2005年主要产品进出口占全省贸易比重状况。从统计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从1999~2005年的7年中,广东省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较低,而进口比重较高,这符合广东省外贸发展趋势。但也可以看出,贸易也过于集中在某些产品上,如机械、电气设备、电视机及音响设备,这说明广东省存在较大的贸易商品结构风险。
我们同样以《广东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的数据,用上文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广东省近年来外贸产品的f系数与标准差系数,见表2。
表2的数据表明,广东省的,厂系数趋于增大,表明外贸安全度有所提高,这是好的趋势;但是,从标准差来看,广东省的一些外贸产品趋于集中,这显然存在较大的风险。从两个指标衡量结果所得的差异我们也发现,标准差比f系数要更重要一些,因为即使结构差异不大,如果贸易产品过于集中,无疑会对贸易安全构成更大威胁。
(二)广东省贸易地理结构指标贸易地理结构也称为外贸地区集中度,是指从地区层面来讲,在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总额中,各个贸易对象国与本国(区域)的贸易量在本国(区域)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这一比值越高,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国(区域)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高,本国(区域)与其经济联系越密切,本国(区域)外贸对该地区的依赖性越大。特别是在出口地区集中度远远大于进口地区集中度的时候,两国之间发生经济摩擦的机率就越大。
表3是根据《广东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的数据整理而得。从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广东省1999-2005年间的进出口贸易高度集中在香港、台湾、日本、韩国、东盟、欧盟和美国等地。其中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欧盟和美国,这些地区占广东省出口总额的84.67%。进口主要集中在台湾、日本、韩国、欧盟和美国,占进口总额的69.68%。进出口贸易地理集中度很高,同一贸易目的地进口和出口差异过大,其中隐藏着很大风险。
同样以《广东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的数据,计算出广东省近年来外贸地理结构的f系数与标准差系数,见表4。
表4的数据表明,近几年广东省贸易地理集中度的f系数变化不大,进口与出口相似度较低,隐藏一定的外贸风险。就标准差而言,无论出口还是进口的标准差都比较大,也同样表明贸易安全度较低。
在外贸地区的比较中,我们发现,贸易过于集中在某些地区也将不利于抵御来自这些地区的偶然的冲击。地区结构的相似性很重要,因为一国如果对某地区的顺差太大,将会很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因美国贸易逆差过大而引起的中美贸易争端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广东省商品国内贸易比重国内贸易比重反映一个区域参与国内贸易的活跃程度,国内贸易比重越高,表明该区域贸易对内依存度高,贸易安全程度就越高;反之,则贸易对国外依赖过大,贸易安全度低。表5是1999~2005年广东省主要商品总批发中的国内批发与出口贸易所占的比重。
从表5的数据可以看到,在八类主要的出口项目中,有四类的出口占了总批发量的30%以上,其中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业出口比重达66.78%,另外还有两项都接近20%或在20%以上。这些数据说明了广东省有不少的外贸出口是缺乏国内贸易支持的。一旦出口减少,这些产品的批发销售将出现严重的萎缩,继而将会导致整个行业的萎缩,产业发展前景受挫。如此恶性循环会进一步波及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因此,缺乏国内贸易支持的国际贸易是不安全的。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广东省的对外贸易安全确实存在一定的隐忧,主要表现在:
第一,贸易地区与产品结构过于单一。进出口产品过于集中,出口地与进口地过于集中,而且两者相似度较低。长期来看,这些因素将会持续影响广东省的贸易条件的改善,进而影响广东省未来出口结构的改善。广东省应该注意进出口产品和贸易地区多元化,避免过于集中。
1998年,国家国内贸易部被撤销,改组为国家国内贸易局,由原来的部级单位变为局级单位。机构的精简带来的后果就是人员的大量削减,原单位里的许多人面临被淘汰的困境。时任原国内贸易部某司副司长的邢皓鹭,与在该司工作的另外四位工作人员,会计卫廷、出纳秦秀昭、外联秦武以及技术指导金其旺,均被指派分流学习,其实就是变相的“下岗”了。这个结果对邢皓鹭等人的打击可想而知。在“老司长”的带领下,开始寻求其他的“谋生”手段。经过多次商议,大家决定充分利用一下原司里的一笔资金成立公司,承接项目,以解决出路问题。这笔剩余的公款总金额为55万元,是原来内贸部拨给该司的外事活动经费以及该司之前外事活动产生的部分利润。计划初定后,就付诸实践了。由邢皓鹭跟上级领导打招呼,由会计卫廷、出纳秦秀昭具体操作,将钱以所谓的“出国费”的名义从单位帐户里提出,存入华夏银行某支行的帐户内,后分多次提取现金存入邢皓鹭等五人的个人存折内。在此过程中,邢皓鹭通过其弟的帮助,由其弟提供一张假发票在内贸部该司帐户上平帐。
两个月后,以邢皓鹭出资14万元,卫廷、秦秀昭、秦武、金其旺各出资9万元,共计出资50万元注册的北京某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该5人均为股东,法定代表人为邢皓鹭。
就在五个人准备开宴庆祝公司成立之即,问题出现了。国家审计署于1999年初,对国内贸易局9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时,发现了有55万元公款以“出国费用”发票核销并转出的情况,并就此事展开了调查。听到风声的邢皓鹭等人马上聚齐,商讨如何对付审计署。五个聪明脑袋急速运转,解决方案出来了:拜托原司里的好友、时任该司美国贸易中心代表的陶盟帮忙,请求其出具假材料,证明该笔公款给了驻美办事处使用。很快邢皓鹭就联系上了陶盟,其提出的请求也得到了陶盟的认可。之后,审计署找了邢皓鹭等五人了解情况,最后审计署作出了审计决定:尽快把资金从美国转回。此事就此蒙混过关。
审计结束后,邢皓鹭等五人决定注销公司,并决定将公司里剩余的约40万元伙分,邢皓鹭、卫廷、秦秀昭、秦武各分得公款7万元,金其旺分得5万元,由于在审计事件中帮忙的缘故,陶盟亦分得5万元。真是皆大欢喜啊!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三年后,一封举报信最终让这几位堂堂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浮出水面,他们成为了法庭被告席的主角,贪污案件的犯罪嫌疑人。
在审讯过程中,几位犯罪嫌疑人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不平衡”。从稳定的工作岗位上掉下来,人一下子失去了支撑点。有的人留下来了,有的人却被迫分流,当时那种环境下心理的不平衡是很明显的;没有年龄优势,没有学历优势,甚至没有人际优势,再找工作是难上加难,更何况还要考虑待遇问题了。卫廷、秦秀昭说,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产生了一些极端不合法的想法,不计后果,甚至有种报复社会的心态于其中,其实社会并不欠他们什么,只是当时他们的心理已经有某种程度的扭曲了。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为分析单位,以国内贸易机会的完全被利用为前提,考察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的。因此,它舍象了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其实,从各国经济系统的运行看,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处于同一个层次,总是同时发生和互相影响的,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只有对外贸易而没有国内贸易,那是不可思议的。对于国内贸易机会未被充分利用的国家而言,这两种贸易之间的关系问题更是不能回避的,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可互相替代,二是发展国内贸易对提高一国国际竞争力有促进作用,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有互补关系。分析这一问题对于国内贸易机会未被充分利用的大国而言,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国内市场的巨大会使其国内贸易量远远超过对外贸易量,国内贸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发挥出比对外贸易更大的作用;分析两种贸易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评价传统贸易理论对于这些国家的适用性,确立适合于这些国家的贸易战略和政策。
国内贸易一般可分为地区内贸易和区际贸易。由于大国不同于小国的重要方面就是大国一般可以划分为多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地区。如果这些地区之间缺乏贸易往来,那么大国就象多个封闭小国的简单“加总”,与小国无异,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大国的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二、理论分析
1.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替代关系
俄林在30年代,在他的伟大著作《区际和国际贸易》中,把“地区”当作一个比“国家”更一般的分析单位,认为国际贸易与区际贸易有共同的基础。下面将继承俄林的这一曾被许多人忽视的传统,并且进一步把“国家”当作由两个人口相当的“地区”所组成,这样,一国的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同时存在,可以直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迄今为止的贸易理论研究表明,贸易的基础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是比较优势,一是规模经济,一是产品差别和寡头企业的策略。而最为普遍的是最早被分析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来源进一步可分为三个,即双方需求偏好的差异、技术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最常见的又是要素禀赋的差异。下面以这一基础为例进行探讨。
假设I国有E和W两个地区,生产X(劳动密集型)和Y(资本密集型)两种产品,使用K(资本)和L(劳动)两种要素,没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K也不跨区流动,并且区际和国际贸易的基础都是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使用地区或国家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都拥有竞争优势。
可从一个特殊的情况发出考察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之间的替代关系。假设在开始时E、W两地区相对要素禀赋与世界要素禀赋相同,即(L/K)[,E]=(L/K)[,W]=(L/K)[,O],既无区际贸易,也无对外贸易,I国的生产量等于消费量。劳动力从W流向E而资本不流动,导致了区际和国际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即(L/K)[,W]<(L/K)[,O]<(L/K)[,E]。首先考察这种流动不导致地区间完全分工即要素价格仍能维持相等时的情况。显然,劳动力的流入使E成为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地区,生产更多的X,而W地区生产更多的Y。根据李布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Theorem),E地增加的X的产量将等于W地减少的X的产量,E地减少的Y的产量将等于W地增加的Y的产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整体,I国的生产量仍然等于消费量。由于两个地区的生产与需求偏离,贸易不可避免,E将输出X输入Y,W则相反;至于这种输出和输入是采取区际贸易,还是对外贸易的形式,或者两种贸易都发生,则很难确定,因为根据假设,这时对外贸易和区际贸易的价格相同,交易成本也相同,两者没有差异。更为一般的情况是两种贸易并存,并且这时可以确定的是,第一,对外贸易是一种严格的交叉贸易(cross─hauling),E、W两地的对外贸易型式相反而贸易量相等,使得I国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进口和出口X与Y,并且X和Y的进口和出口量均相等,每种产品的净贸易量为零;第二,由于总贸易量一定,区际贸易量增加将减少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量增加将减少区际贸易量,两种贸易之间有明显的替代关系。
下面进一步考察要素流动和区际要素不均匀分布导致地区完全分工时,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互相替代的可能。
仍然假设劳动力由W流向E,并且数量足够大,致使W完全分工于Y后仍在继续流动。在这种情况下,W地区不仅将减少X的产量,还将减少Y的产量,而E地区只增加X的产量;I国为了保持原来消费中X与Y的相对量,必须成为Y的净进口国和X的净出口国。这和E地区以前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型式是相同的。两地区的区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可以有多种组合来实现上述结果:第一,E和W同时有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E输出X输入Y,W相反,且E的对外贸易量超出W的,以保证I国是X的净出口国和Y的净进口国;第二,E和W的贸易一部分是对外贸易,但E的对外贸易量超过W的对外贸易量,维持I国作为一个整体的贸易形式;第三,W的贸易全部是区际贸易,E的则包括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E贸易型式就是I国作为一个整体的贸易形式。第一种情况最为一般,并且此时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替代关系表现得最突出,一种贸易的增加将减少另一种贸易。当劳动力继续由W移向E,致使E也完全分工于X时,其结果与上面两种情况相同,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替代关系仍然存在。只不过由于劳动力要素分布更为不均,I国作为一个整体,Y的产量更低,消费水平也更低。
以上分析了资本不跨区流动且劳动力区际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替代关系。在劳动力均匀分布而资本不均匀分布的情况下,这种替代关系同样存在,只不过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型式将相应地有所改变,这里不重复。
由于在维持贸易平衡的前提下,区际贸易量对于两个地区而言是相同的,拥有较大贸易量的地区也就是拥有较大对外贸易量的地区,并且该地区的贸易型式决定了I国的对外贸易型式。也就是说,在把I国划分为两个地区后,它以地区的形式参予国际分工和贸易,I国总的对外分工和贸易型式是其地区对外分工和贸易型式的加总;只要各地区的对外贸易型式不同,就存在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互相替代的可能。
在各地区的贸易量和贸易型式一定的条件下,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贸易量在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分配。在没有政策干扰的自然状态下,这种分配主要取决于这两种贸易的贸易条件和交易成本。在交易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对于出口方而言,如果区际贸易的贸易条件优于对外贸易的贸易条件,它将努力把对外贸易转化为区际贸易,直至两者的贸易条件相同或对外贸易量降为零;如果对外贸易的贸易条件更优,则相反。而在两种贸易的贸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更高,它会把对外贸易转化为区际贸易,如果区际贸易交易成本更高,则相反。由于在自然状态下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要高于区际贸易的,区际贸易在许多发达大国曾得到了先于对外贸易的大发展。
2.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互补关系
2.1来自区际贸易的利益
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样,能够带来许多利益。
区际贸易对于国家的利益主要表现在维护国内市场的竞争性上。因为在区际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大国的各个地区市场联结为一个整体,使各地的企业面对全国性市场而不是地区性市场,各地市场上参予竞争的企业数增加,从而消除各地企业对本地市场的垄断,维护大国国内市场的竞争性。因此,区际贸易将有助于大国市场的完善及其效率的提高。
区际贸易对于贸易主体的利益则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直接来自贸易活动本身的剩余(surplus),一是伴随着区际分工和贸易的各个层次的规模经济,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区际贸易作为一种交换活动,和其它任何交换活动一样,能够给理性的贸易双方带来剩余,否则贸易便不会发生。这种剩余的根源是贸易主体对所交换的商品的价值有不同的“评价”。减少这种剩余的是贸易活动全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超过了可能获自贸易活动的剩余,贸易仍然不会发生。即使区际分工没有在区际贸易前形成或者也没有伴随区际贸易而发生,区际贸易的剩余也是存在的。区际贸易剩余的存在表明,在贸易条件和交易成本都相同的情况下,区际贸易机会转化为对外贸易,将带来贸易剩余的损失,因为区际贸易的双方都是本国人,而对外贸易中只有一方是本国人。贸易剩余的存在也表明,为了获得更多剩余,必须首先降低区际贸易的交易成本。
区际贸易的另一种直接利益是获取规模经济。其来源主要是区际贸易引起的区际分工。规模经济的确切涵义是指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它可以发生在许多层次上。首先,是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区际贸易通过扩大布局于一个地区的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使企业的规模得以扩大,从而获得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在企业的生产、销售、融资、研究开发、管理等活动方面存在固定成本,规模的扩大能够降低平均单位成本。这一特征在生产活动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因为许多产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生产设备,总产量增加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如果企业从增加产品种类中获得了成本节约,一般被称作获得了“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其性质与规模经济相同,是由于这些产品分享了共同的投入的结果─—即使每种产品数量的增加不降低其单位成本,作为它们共同投入的存在,使得增加产品种类后也会降低每种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区际贸易将扩大对差别化产品的需求,从而有助于多产品企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来自增加产品种类的规模经济。其次,是企业外部、行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又被称作地区集中化经济(localizationeconomies),主要指通过同一行业的企业向特定地区集中带来的成本节约。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种外部经济。比如,特定行业往往对劳动力技能有特定的要求,同行业企业向一个地区的集中吸引了大批这类劳动力的到来,形成一个劳动力“蓄不池”,每个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立即能在池中找到所需的劳动力,而不用花更高的工资和搜寻成本满足新的对劳动力的需求;每个企业扩张或缩小生产规模时间的不一致,使得该蓄水池中总有“水”。在这里,企业享受到的是本行业劳动力市场的外部经济。再比如,当同行业的企业对其中间投入品有共同的需求时,一些企业向一个地区集中能够扩大对这种投入品的需求和市场,使得其它企业能够通过分工于该投入品而降低其价格,并使所有使用该投入品的企业受益,引起行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另外,由于技术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同行业技术的溢出效应(technologicalspillovers)也是行业内部规模经济的一个来源。第三,是多个行业向一个地区集中形成的规模经济,也即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economies)。这主要是因为行业之间存在外部经济,一个行业的发展,通过其前向和后向联系,能够有益于多个行业。
2.2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互补关系
一国在获得了区际贸易的上述利益后,其国际竞争力将显著提高,从而影响到对外贸易的状况。以规模经济为例,不管规模经济采取了何种形式,其结果都是相同的,即降低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为提高价格竞争力提供基础。而在价格竞争力提高后,在其它条件特别是非价格竞争力不变的情况下,不仅会增加别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困难,而且一国原来即使在国内市场上也难以与别国产品相竞争的产品,有可能成为出口产品,从而获得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改变竞争优势的国际分布。这一点可以由下图清楚地看出。
图中AC为某种产品的平均成本曲线,假设国内、国外企业都采取成本定价原则。I国在获得规模经济前的t[,1]点,国内产品价格是P[,1],而W国价格是P[,0],P[,1]>P[,0],I国在W国进入其市场的交易成本低于(P[,1]-P[,0])时仍将进口该产品;而当I国在t[,2]点通过区际贸易获得了规模经济后,其价格降至P[,2]低于P[,0],如果I国产品进入W国市场的交易成本小于(P[,0]—P[,2]),I国将获得该产品上的国际竞争优势,出口该产品。由此可以看出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互补关系。
三、在我国的表现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两种形式的贸易的发展都受到阻碍,不仅没有参予国际分工,区际分工的局面也没有形成,区际贸易的潜力巨大,自然也谈不上这两种贸易之间的替代和互补。
近15年来,我国的改革和开放同时起步,使两种贸易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由于各地的热情和偏好,以及中央政府政策的作用,发展尤为迅速,到1992年,出口和进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分别达到19.5%和18.5%,两种贸易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一个现实问题。这期间表现出的突出特征是在区际贸易的机会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众多的区际贸易转化为对外贸易。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第一,各地产业结构趋同,地区保护主义盛行。这一点在制成品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对我国省级行政区之间制造业区际分工度的计算表明,不仅区际分工水平低,而且自从改革以来,呈下降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制成品的区际贸易很难得到发展,再加上各地纷纷通过对本地市场的保护维持本地制造业的生存,比如,规定本地的批发和零售企业优先经营本地企业的产品,阻止外地企业在本地设立销售机构,对外地车辆的通行征收额外的税费,等等,使得我国区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未能跟上商品生产和销售总额的增长,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大国在发展初期的状况很不相同的特征。第二,一些初级产品的产地在外销时压价竞销,而国内其他地方的加工企业陷入停工待料、高价进口同类原料维持生产的状况。甚至发生过这样的情况:相同的产品由一个地区出口而由另一个地区以高得多的价格进口回来。这实际上是这些初级产品的国内区际贸易转化成了对外贸易。第三,一些国内制造企业能够生产的产品,不能在另一些地区销售,而进口相同产品在这些地区能够畅行无阻,致使国内制造企业处境困难,处于半停产状态。这实际上是制成品的区际贸易转化成了对外贸易。第四,一些产品的国内市场已经由进口或外资企业的产品供给,使得国内企业通过区际贸易,提高其竞争力,进而走向国际市场的可能不复存在。也就是说不能发挥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互补作用。目前许多产品的进口占我国产量的比重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关键词:国内信用证;银行;风险防范
我国于1997年8月由人民银行制定实施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这意味着在国际贸易中普遍应用的信用证结算,也可以作为国内贸易的一种结算方式。2010年在宏观经济调控的大背景下,国内信用证在我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向客户重点推荐的新产品之一。目前国内信用证结算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国内贸易中采用国内信用证结算的方式越来越普遍。国内信用证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信用证的纠纷也日益增多。数据显示各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及相关产品的不良率呈明显上升势头。文章将从我国商业银行角度出发,结合国内贸易的特点分析国内信用证结算中银行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给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及其项下相关产品的风险防范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在我国,支付结算工具有汇票、支票、本票、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国内信用证等。只有国内信用证和银行承兑汇票兼具支付功能和融资功能。由于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重大案件屡发,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银行积极引导企业转向使用国内信用证进行贸易结算。目前国内信用证结算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国内贸易中采用国内信用证结算的方式越来越普遍。
在国内信用证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国内信用证的纠纷也日益增多。数据显示各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及相关产品的不良率上升势头明显,并且有迹象表明国内信用证已逐渐成为企业融资工具并且出现异化现象。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的同时,风险防范是商业银行永不过期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中银行面临的风险现状
(一)监管制度风险
目前我国规范国内信用证业务的规章制度只有人民银行制定的《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均没有涉及国内信用证业务。由于各商业银行无具体的操作细则可供参考,均按照自身的理解开展业务。
商业银行参照国际信用证业务引入的国内信用证衍生融资产品脱离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监管范围,潜在的合规风险大。缺乏成熟的行业规范。如客户和银行、银行和银行之间出现纠纷,缺乏调解和仲裁的依据,当事人的权利难以有效保障,风险隐患较大。
(二)业务自身风险
按照《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的规定,银行不可直接以“单单不符单证不符”拒绝付款,而是要洽开证申请人。如果开证申请人同意付款,则开证行必须办理付款,造成了开证行的独立拒付权欠缺。
国内信用证对开证行义务的规定:对议付信用证,应于信用证规定的日期向议付行“付款”,而非“偿付”。一旦开证行因欺诈例外或因法院止付,议付行无法向开证行要求支付,而只能向受益人追索损失,增加了银行议付风险。
在国内贸易中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导。国内信用证项下的物流单据多为运输合同或货物收据,并非物权凭证,造成银行物权实际控制困难。
(三)结算、融资异化风险
国内信用证作为国内贸易的结算工具,根据其属性首先应是贸易中买卖双方解决商业信用、货权控制、及结算的一种工具。其次是买卖双方在根据自身实际在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根据真实的需求采用的一种贸易项下融资工具。
近年来在信用证结算方式日益普及,业务快速增长下,部分国内信用证结算在现实操作中出现了异化现象。部分企业为解决其资金链紧张、融资困难,希望快速获得资金融通。制造虚假贸易、虚增贸易,通过国内信用证进行贸易项下融资。使国内信用证脱离了其国内贸易支付结算的本质。同时银行客户经理在信贷规模紧缩形势下,为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大力推介,推波助澜,相关管理松懈。对不能提供发票、发票开票日在开证之前、运输单据多为受益人开立的提货单等情况视而不见,使银行风险加大进一步加大。具体表现形式为,关联企业虚假贸易开证。关联企业间通过签订虚假合同、编造单据、互开增值税发票、制造虚假贸易,扩大国内信用证规模,套取银行融资。银行客户经理将国内信用证项下的融资作为流动资金贷款的替代产品主动营销,帮助企业通过此种方法获取银行资金。
二、国内信用证下银行风险的防范对策。
国内信用证及其项下的融资实质上为满足买卖双方的短期融资需求,商业银行融资的发放以及款项的回收主要在于贸易背景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商业银行正确、全面的评估以及预测贸易上下游企业的整体情况、分析市场环境,并建立完善的针对国内信用证的授信体制和操作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完善相关制度
各家银行须立即着手对国内信用证业务流程和文本进行有效的树立。通过深入研究《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国内信用证的理论,业务流程、风险点和风险控制措施,将相关要求落实到内部规章制度中。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规章制度及配套操作手册,明确业务办理的流程,风险点类别,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员工按规定操作业务。从制度层面上保障国内信用证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加强客户授信管理
银行应进一步加强国内信用证授信客户的准入关,严格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做到不了解的行业不入,不了解的客户不做。严把授信客户准入关,同时有效落实授信担保措施,除开证保证金外,敞口部分可以考虑让申请人提供抵押或保证担保等风险缓释措施。建立国内信用证业务的风险预警机制。持续不定期的了解客户经营管理状况。尤其是对外交易记录,一旦交易异常变动或与企业支付本身规模不符,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争取有利时机第一时间化解风险。
(三)加强对企业贸易背景真实性的管理
一是商业银行应了解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状况。企业是否真正需要购置该种货品,合适的购入量,企业需要多大规模以及多长期限的周转融资等问题。审核业务购销合同,合理测算国内信用证额度。二是应认真分析企业具体交易实际情况,通过审查企业资金往来、货物流向,掌握企业与上下游客户的购销关系、交易范围、购货数量、采购频率、交易价格等,要在确认贸易背景真实的前提下,才能占用授信额度开证和办理国内信用证项下融资,而不能认为只要有授信额度就可以开立国内信用证。
(四)进一步核实贸易背景
逐笔核实卖方出具增值税发票,通过税控机打印清单、查询发票流水,并与国内信用证项下提交的发票逐笔核对,调查是否存在开立发票后短期消票的现象。对于通过第三方运输的商品,可通过第三方出具的承运单、运输发票等核实货物转移情况;对于买方或卖方自运的商品,应通过出库单/入库单/出入库记录等方式予以核实。
(五)重点关注关联交易行为
重点防范关联企业虚开增值税发票、重复提供增值税发票等欺诈行为,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进行关联交易,是否利用关联企业将信用证项下融资挪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是否其他应收账款数额较大、大量资金被关联企业占用且实际用途不明等。
(六)加强对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培训和交流
国内信用证相对于国内其他结算方式而言,操作比较复杂。商业银行应对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使员工熟悉国内信用证规章制度、流程、风险点及风险控制措施。同时要重点加强对单证处理人员和营销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防止出现合规操作风险。商业银行之间应加强业务交流和沟通,相互借鉴业务经验和风险防控经验共同促进国内信用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DB/OL].http://,1997-08.
2.金赛波.国内信用证结算业务的风险和防范[J].中国外汇,2011(10).
3.陶绪翔.对国内信用证业务快速发展的思考[J].行政与法,2012(3).
4.张涛.融资交易中信用证诈骗多维度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10).
5.力建辉.对发展国内信用证业务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金融,2012(3).
6.杨水平.关于国内信用证在中国的发展问题探讨——从中国银行看国内信用证业务十年发展[J].现代商业,2010(2).
【关键词】大宗贸易 国内贸易 贸易融资 企业间融资
由于国内贸易市场中企业的规模参差不齐,有些大型企业具有完整的企业资质,雄厚的经济基础,完整的资金链条,而有些中小企业并不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因此,这些企业对大量稳定的资金保证是渴望的,致使市场有贸易融资业务的产生。国内贸易融资,是指金融机构对国内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因进行货物、劳务交易等贸易行为,与物流流转相匹配,根据交易各方在交易的不同阶段产生的融资需求而提供的融资业务。近年来银行的融资信贷业务发展较快,在业务产品体系设置、具体产品设计、应用推广和业务风险控制方面,均处于一种较完整和规范的状态。银行贸易融资产品能够适用于贸易市场中企业资质完善,规模较大的企业,该类型企业可以通过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获得一部分资金支持供企业运转。由于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的准入门槛较高,其给国内贸易融资市场带来了问题:第一,大型企业在获得银行融资之后,需要更多资金支持的时候,他们已无法借助银行融资产品再次获得资金,那么是否还有其他办法或者渠道使得他们能够获得融资;第二,贸易市场中的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被挡在了银行门口外,无法通过银行融资产品获得融资时,他们该如何解决融资问题。此时我们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根据上面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出银行贸易融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贸易融资市场的所有需求,它只能解决贸易融资市场中的部分融资需求。因此,企业间以贸易为基础的融资方式旨在当银行融资产品不能满足贸易融资市场的融资需求时,分析提供另外一种贸易融资模式供企业应用,以此来解决贸易融资市场中的融资需求。随着国内贸易融资市场的发展,企业间以贸易为基础的融资方式在实际业务中应用而生,为贸易融资市场另辟蹊径,尤其是为贸易融资市场中的中小型企业打开了融资通道,使得他们通过该融资方式获得企业发展运营所需的资金,有助他们往更强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企业间贸易融资模式
企业间贸易融资是企业之间利用资源互换,形成以提供融资为实质,产品交易为背景的合作方式。该模式以银行融资规则和产品为参考依据,针对贸易和产品特点制定经营模式、风险控制办法、以及盈利模式。贸易链条中的购买方,即出资方,通过对贸易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和节点进行风险分析,参考银行产品和规则设定反担保方式,以保证资本和利益按期回笼,同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那么,产品贸易链条模式和风险分析是决定企业间融资能否建立和成功的基础。交易模式如图2-1企业间贸易融资模式图:
图2-1企业间贸易融资模式图
融资方上游采购环节的货物流转:签订大宗产品采购合同预订货物;按合同规定的交货时间验收货物;生产厂家开具采购货款的全额增值税发票。
融资方下游销售环节的货物流转:签订大宗产品销售合同预售货物;按合同规定的交货时间验收货物;收款前的货权控制;融资方开具销售货款的全额增值税发票。
融资方上游采购环节的资金流转:按生产厂家融资时间需求预
采购货款;收取生产厂家开具的收款收据。
融资方下游销售环节的资金流转:货权转移前预售货款。
(一)实例业务模式。
CM公司与GL公司签订《国内货物全年采购协议》,并与GL公司指定的下游客户DL公司签订《国内货物全年销售协议》,以规定双方在全年合作基本模式,规定产品的交货期为三个月,即全年中每三个月完成一组合同的交付结算工作,通过“季度买卖合同”以确定具体每季度购销货物的规格、价格、材质、交货期等细节。通过该模式CM公司按季度连续、均衡地自GL公司订购钢材,同时销售给DL公司。如图4-2业务模式流程图 所示:
图4-2 业务模式流程图
注:上游购销合同卖方GL公司;上游购销合同买方CM公司;下游购销合同卖方CM公司;下游购销合同买方DL公司。
(二)货权转移。
CM公司在上下游办理货权转移时,应尽量避免和减少持有货物的时间,尽可能将上下游办理货权转移地点和时间设计为统一时间,使得CM公司获得上游采购环节的货权时,同时转移给下游买方,以避免货物在转移过程中发生风险。
(三)CM公司风险控制办法。
CM公司在整个贸易链条中设置各种组合的有效担保方式作为出资的前提条件,以保证向GL公司提供的资金按时回笼,常用方式如下:在合同执行前,DL公司向CM公司支付季度采购款项10%,共计550万元预付款/履约保证金。由具备合同履约担保资质的优质担保公司作为第三方担保为GL公司提供预付资金5500万元的连带责任履约担保,一年期按批次循环担保。GL公司将账面净值2亿元的生产设备抵押给CM公司(第一债权人),并在注册所在地工商管理部门进行设备抵押工商登记手续。
二、企业间国内大宗贸易融资项目适用条件
(一)出资方对合作对象的审核。
融资企业需在银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生产经营正常,购销渠道通畅,无不良财务记录,未发生重大贸易纠纷;在银行无不良贷款或欠息行为;以质押商品为主要原材料,主营货物或主要资产,对质押商品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在所处行业上下游订单执行能力强;所处行业内企业及经营者具有良好口碑;出资方根据以上条件衡量出资额度和合作模式。
(二)融资额度与担保方式的关系。
担保方式是出资方自我保护及风险转嫁的重要手段,担保方式的设计和有效落实至关重要,决定了出资方向融资方提供资金支持量,担保方式的有效执行应涵盖出资方提供的资金额度。
(三)生产厂家与下游买方的关系。
由企业间贸易融资模式图及分析看出,出资方的资金回笼即下游的销售货款是依靠下游购买方支付的货款实现的,因此,在融资期限到达时,即出资方回收融资款时,该贸易方式要求融资方将该笔融资款转给下游购买方,下游购买方以支付货款形式向出资方归还该笔融资款。这要求融资方与下游购买方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使得双方资金自由的安全的往来,以保证该贸易链条安全有效的进行。
(四)产品检验环节。
出资方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还应着重考量产品特性,整个贸易链条的设计应尽可能避免除资金往来之外的其他环境,尤其在产品检验环节,尽可能选择易于检验外形,产品特性稳定,运输方便快捷的货品进行交易。以避免在该贸易链条中发生其他风险。
(五)货权转移环节。
货权转移的时间节点应是融资方向出资方交货的时间节点,也应该是出资方向下游买家交货的时间节点,货权转移时出资方,融资方和下游买家应同时在场进行货物验收及交货,此环节的设置可以避免出资方产生不必要的成本及风险。
(六)融资方具备有效的担保物资。
担保物资应为大宗原材料、产成品和存货,或者为固定资产,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具有通用行,用途广泛,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且不属于国家环保政策限制的物品;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易变质,便于长期保管,规格标准化,便于计量;市场流动性强,有活跃的销售渠道,易于变现;权属清晰,借款人以合法方式取得商品的所有权和处置权,未将商品转让给任何第三人。
(七)资金使用成本。
出资方核算贸易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成本,如库房租赁,第三方监管,第三方担保费用等,应将所有成本计入费用成本,以便核算融资金额与抵押物货值间的比例关系了,每个贸易融资模式都自由一套该比例的核算方法。
参考文献:
[1]蔡粤屏.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路径选择[J].企业经济,2007(8).
[2]巴曙松.金融创新: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J].金融博览,2009(7).
[3]刘嘉.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J].银行家,2008(1).
[4]陈雅玉.熟知银行产品[J].中国中小企业,2009(7).
[5]陈雅玉.熟知银行产品(续)[J].中国中小企业,2009(8).
[6]谷秀娟.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技术与应用[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7]邹小燕,樊兵.结构贸易融资[M].中信出版社,1998.
[8]吕香茹.商业银行贸易融资[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9]交通银行信贷管理部.信贷业务手册[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0]吴征.中小企业有效融资方式选择-贸易融资[J].经济师,2009(12).
[11]蒋琳,戴鸿广.助力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破解存在问题及其瓶颈[J].今日海南,2009(5).
关键词:区际贸易;国际贸易空间;拓展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78-02
由于金融危机严重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区际贸易空间拓展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学者们对区际贸易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区际贸易壁垒、我国区际贸易的现状、拓展贸易空间的研究和用模型来构建区际贸易空间。本文将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评析,以期对研究区际贸易空间拓展问题的学者们给予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一、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基础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分工和国际分工学说基础之上的。斯密将其分工理论推广到国际贸易分工领域,创立了绝对成本理论,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一国只要专门生产本国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用以交换本国生产成本绝对高于他国的产品,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获得总产量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和节约劳动时间的利益。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比较成本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比较成本理论表明,不论这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有可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的也可能找到劣势中的相对优势,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中获得利益。
二、国际贸易空间的研究
将区位理论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起来的是贝蒂尔・奥林(B. G. Ohlin),他指出:“如上所述,国际贸易理论是一个‘多边市场理论’,其他多边市场理论,可以从价格差异理论和地租理论中看到。然而,尤其重要的是,国际贸易理论是接近于区位理论的。区位理论比国际贸易理论更为广泛,贸易理论的一大部分可以看作是区位理论的一小部分。”可以说,奥林开拓了贸易与区位理论之关系的新领域。
新兴贸易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内生形成的原因。杨小凯等经济学家从分工和专业化角度对此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他沿着斯密市场范围限制分工的观点和Young(1928)分工――市场――分工的互动关系,与传统贸易理论中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分开相反,他将两者合而为一,并用数学将这些思想加以形式化,形成了国际贸易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得出了国际贸易内生于国内贸易的结论。该理论认为随着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会不断提高,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必须和较大的市场容量相适应,而国际贸易可以使得市场的容量有效扩大,因而,随着国际间交易的交易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就会自发形成;认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折衷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两难冲突的结果。因此,一个国家卷入国际贸易的程度,也可以用分工水平和交易效率来解释。发达国家因为交易效率高,均衡分工水平也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因此,也就更需要国际贸易来充分利用高分工水平的好处;而落后国家因为交易效率低,均衡分工水平也低,国内贸易就能适应低分工水平,并不需要很多国际贸易。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考虑的是国际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所得,将空间经济理论应用到国际贸易传统问题,更强调了外部经济在贸易中的作用,即行业层面上(与单个厂商层面上相比)的收益递增会导致在其他方面相似的国家专业化生产不同商品。对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中心―模型表明,虽然从总体上看贸易自由化会使一个国家的工业在空间上显得更加分散,但是对某些工业而言,贸易自由化却可能带来空间集聚。这隐喻着由于存在这些效应,使得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国民福利的增进,比通常讲的贸易所带来的福利要多得多。一般认为,国际贸易所得来自于消费者所得和生产者所得,其中后者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产业结构所带来的。但空间经济地理的分析表明,贸易可以导致内部经济地理的重新组织,它既在总体上促使制造业活动变得更加分散,同时又促使某些产业发生集聚。当一个产业为了适应贸易方式的变化而重新组织生产时,意味着贸易也许通过更深一层作用机制,来改变一国经济的福利水平。
沈坤荣、李剑对贸易和人均产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证实,国际贸易通过提升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和加快制度变革进程对人均产出产生了正面影响;但国内贸易则相反,国内市场分割的加剧,阻碍了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进程,进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三、区际贸易空间的研究
1.区际贸易壁垒的研究
王雷认为,区际贸易壁垒会通过影响一国经济整体内部的协调而阻碍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就我国区际分工和贸易壁垒问题的现状结合近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考察,发现我国整体的区际贸易壁垒虽然仍较高,但有降低的趋势,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对国内经济协调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发现我国区际贸易开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无论是产业间的还是产业内的贸易。通过对区际贸易壁垒形成机理及其与国际竞争力相关度的分析,发现制度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将大大推进我国区际贸易的协调和全国专业化分工及规模经济的实现,进而可以有效促进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陈钊和陆认为,改革以来财政的分权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是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深层次原因。由于较发达地区在高技术产业拥有比较优势,且通常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所以往往在贸易收益分配的谈判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而落后地区如果选择暂时不加入分工体系,它将失去当期分工的收益,同时却将提高自己在未来分配分工收益的谈判中的地位,甚至可能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赶超。落后地区的战略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其自身是有利的,但却造成了社会总产出减少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2.我国区际贸易发展的现状
叶裕民将全国划分为四类地区:第一类,高度开放的地区,包括沪、津、晋,绝大部分商品面向全国市场,地区自我循环比率低。第二类,中度开放的地区,即省内商品销售率不超过40%,其余商品以全国为主要市场,其中大区外商品销售比重在30%以上。这类地区包括京、蒙、苏、浙、粤、川、贵、青、宁、新。第三类,自我循环比率高的地区,这类地区生产的商品主要以省内为市场。第四类,其他地区,包括豫、鄂、湘、桂、云、陕、甘。其中豫、鄂、湘、桂的特点是以大区内市场为主,但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优势,其专业化水平高于第三类地区的皖、闽、赣、鲁;云、陕、甘属于另一种类型。研究表明,总的来看,我国各省区之间经济联系比较弱,各省自成体系,实行经济发展的自我循环,割裂了全国统一市场。
王雷认为,中国整体的区际分工程度较低,尤其是山东、河南、四川三省的分工度指标最低,东部整体分工度水平低于西部,基本反映了资源禀赋对于各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影响,这种状况十年间没有多大变化。他认为,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产业间贸易,区际贸易可以拓展的空间还是巨大的,它必将随着区际分工程度的提升而不断加大,同时,区际贸易作为以资源配置效率为导向的大地区内部的产业内贸易,能鼓励地区性及全国性规模企业的发展。此外,通过对各地区贸易外向度的考察,王雷还指出我国各省份有忽视区际贸易、以国际贸易替代区际贸易的倾向;国内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在内陆地区得到根本的深入,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专业化生产分工格局,区际贸易发展滞后等问题。
3.我国西部地区贸易空间理论
蔡文浩基于区域开放视角来分析贸易的发展,文章首先以制度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区域和地区开放模式的选择问题;其次,引入空间要素下运输费用对区域开放及区域贸易发展的影响;最后,文章对区际贸易未来趋向进行了展望,即回归到区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与演进则是区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高新才通过对甘肃对外贸易空间拓展中潜在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区域优势进行分析后认为,甘肃应加强与西亚、中亚、中东等毗邻区域的对外贸易空间拓展,采取进出口商品结构转换战略、区域出口重点商品扶持战略、区域出口中心城市拉动战略来科学拓展甘肃对外贸易空间,发挥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
汪晓文认为,目前甘肃对外贸易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缺乏竞争优势,要克服上述问题就要从甘肃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出发,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科学地拓展甘肃贸易空间,确立外贸出口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
陈秀山等应用数学规划模型分析,认为西北五省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具有特殊地缘优势,在对外贸易的空间拓展上,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的流通通道建设, 提高其对内和对外两个市场的双向开放度,促进对外贸易和省、区际贸易同步发展。另一方面,西北各省区也要在发展自身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加强各省区之间的产业关联,扩大中间投入品贸易,以实现规模经济, 从而提高其在出口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