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汉语言文学分流

汉语言文学分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6 16:15: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汉语言文学分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汉语言文学分流

第1篇

辩证地来看,优势即是包袱,所谓“优势”背后总隐藏着与之相应的巨大“困境”。困境之一:专业名称“老旧”,“大而无当”,就业指向“模糊”。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众化教育语境下,悠久传统虽然使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了厚实的基础和成熟的经验,但同时必然会带来新的“困惑”:能否适应新的“水土”。仔细想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名称的“大而无当”和既有培养方案的设计,确实导致了其就业指向性的“模糊”。当价值准则指向实利和工具后,我们就必须直面学生的质问: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出路在何方?我们只能宽慰他们,就业面很广!然后,“引用”此专业毕业生在诸多领域已取得的不俗成就来论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途之光明,乍听起来让人信服,但实难获得他们内心的认同。就业面“宽”,造成了学生就业目标的模糊和就业指向的“游移”,学生入校前的“朦胧”逐渐转变成入校后的“困惑”。公务员、教师、研究生、记者、企事业单位文职人员……目标越多,诱惑越多,学生什么都想尝试或获得,“可能性”越“丰富”致使他们的努力方向就越模糊,知识和能力的“图谱”很难清晰地建构和完善。困境之二:新教师难以引进,既有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满足就业需要,地方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对各自的人才培养计划做了许多与之适应的调整。为了让学生具备新闻传播和办公文秘的知识和能力开设了《新闻学》、《秘书学》类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设了《办公自动化》类课程,为了改变学生“应用性文本生疏”现状开设了《应用写作》类课程,为了让学生懂得“待人接物”开设了《交际美学》、《礼仪交际》类课程……这一切调整势必意味着新闻类、文秘类、公共关系类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外引内培”几乎是所有地方性高校强化人才储备的“良方”,但这些学科高学历人才的“全国性”匮乏和地方性高校人才政策的普遍“高端化”,使得此类人才的“外引”工作举步维艰。学科惰性使教师难以舍弃原有专业背景,甚至不愿在新课程方面“分心分力”,使得此类人才的“内培”工作“进退维谷”。而且,积习难以颠覆,传统专业的教师观念滞后,教学内容陈旧,课堂组织形式单一,与新传媒时代的学生需求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文学类课程教师,按“生平—思想—艺术”的模式组织教学;[3]语言类课程教师,依然按照“原理—举例—练习”的模式组织教学。如果教师不更新观念,吸纳新知,岂能驾驭当下学子呢?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衍生出来的新闻方向和文秘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多是在旧有专业课基础上增开新的若干方向课程。而这些新设课程,很少能为已有教师承担。废除因人设课,提倡因需设课,此理大家都懂,但谁愿意干这费心费力的活呢?困境之三:学生为就业而学习的“功利”心理和“应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间的强烈冲突。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是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应对的挑战。十多年的连续扩招,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相对饱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挑战,学生本能地拥有了为就业而学习的功利心理。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近年的毕业生做过抽样问卷调查,“77.3%的同学反映有许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课还有待开设,专业技能还需要强化训练,单靠短时间实习积累的工作经验还不足以应付岗位的特定要求。”[4]如果不虑及市场需求和学生功利心理,必然招致学生的反感和市场的排斥,专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会逐渐丧失。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毕业生中做过一些调查,45.5%的人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经过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后来的工作环境。[5]但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理性和前瞻性,不能一味迁就当下的市场需要和学生心理,因为市场需要具有某种“应时”的特征,学生心理也未必是“真理”。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必须围绕着其“应该”具备的知识谱系和能力结构制定,追求人文素养的整体养成和“能说会写善思”能力的综合培养。重视就业导向和建构应备素质之间存在着激烈冲突,我们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形势下的顺利转型。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的对策及路径

大多数人都现实地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当下对策应该是继承性保护和创新性改造相结合。[6]在积极呼吁倾斜政策之余,更需“自力更生”。我们必须正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固有优势,直面本专业在当下高等教育中所处的困境,寻求自身转型的对策与路径。

对策之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地方性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导向确定了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它不同于研究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科理论的单纯关注,以培养高层次学科人才为其目标;亦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类似专业对学生进行“工艺流程”式的以培养技工为目标的全程职业化训练。而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培养层次,既要“上承”学科研究成果,又要“下接”职业技能训练,让毕业生具备相当的素质与修养以支撑其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第一,促成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来,它从来都是以培养“语言文字工作者”为其单一目标,包括语文教师、新闻工作者、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或部门的文职人员,从事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各种工作,有比较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即能胜任。但现代社会已经日益多元,职业分工重新整合和建构,单纯的语言文字功底已经不能胜任各工作岗位的全新要求。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对其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究,重新定位。在保证其学好既有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拥有“能说会写”的“核心能力”前提下,还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并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形成“基础保障”与“特长培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从1994年开始在既有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基础上尝试拓展了“应用中文”专业,后又把其凝练为文秘方向,后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2002年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流为师范方向、新闻文秘方向,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课程模块选择,让就业导向和学生选择参与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中去,让学生对学习更具目标感和针对性。第二,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由平面的“传统型”向立体的“应用型”转变。所谓平面的“传统型”人才,是指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人才,只与书本等平面媒介打交道,不熟悉现代传媒技术。立体的“应用型”人才,不但能熟练使用汉语,也能熟练使用现代传媒科技。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文学)日渐被基于IT技术的现代多媒体文化所分割或取代,传统的文职岗位变成了需要现代办公技术和综合能力的职位,更多的新文职岗位还需要学生拥有各种现代传媒技术。从近些年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看,这种语言文学、影视传媒、网络传播和现代文秘等方面知识能力兼具的创新型人才倍受欢迎。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必须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落实强化实践环节,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来说,必须以文化修养和文字功底来做根基,现代技术媒介等技能之“花”才会愈开愈美丽,否则,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果之花。

对策之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坚持以能力构建为基本指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原则,积极调整课程体系以促进专业改革。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立足于一定的知识体系,以实际的操作技能来展示其能力水平”。[7]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就必须正视本专业在当下所处的种种困境,研析就业市场的多重需要,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重新梳理和整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在保持专业的固有特色和既有优势的同时,力求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未来职业需求的吻合。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从“强化应用”与“彰显特色”两方面着手。加大应用类课程的比例。随着各种新型就业岗位不断涌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仍是各种现代文职人员和各种媒体工作者的主体。依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在应用类课程开发上加大力度,提升学生在多种电子设备方面的使用能力,以适应工作自动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需要。当然,在追求应用性的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绝不能失却其固有特色。必须继续开设许多的“该有”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貌似“无用”,但在提升学生人文综合素养和能力方面堪当“大用”,拓展其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以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为中心,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可以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板块构成,大致比例为4∶4∶2。公共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主要是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公共选修课分人文社科类、经贸管理类、自然科学类、艺术技能类、师范教育类五类,旨在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基础课主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主干课程,完成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的基本建构。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为了完善知识体系和提升专业能力的各类课程,如:新闻采写、公共关系、公文写作、秘书实务、广告设计、信息处理等,每门课程课时不多,但指向明确,内容丰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侧重的选修。在课程体系设计层面,必须保证学生能够成为既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对就业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自适性,拥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对策之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尝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新进展,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尤其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讲-听-读-记-练”的单一课堂教学方法,每门课程都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尝试,寻找适合自己课程特点和规律的成功教学模型。探究式、自学-辅导式、研讨式、自主学习模式、协作式等各种均可,亦可融汇综合各种方式的优点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型往往会激发学生把兴趣和精力聚焦于某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提升,养成乐于阅读、乐于思考、乐于操作的良好习惯。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通过阅读习惯、思考习惯和写作习惯的养成,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建构起一批有效的教学模型。如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文学类课程中实施了“内外交叉—深度互动”的教学模式,收效显著。为了实现建构学生的文学史知识体系的宏观目标和培养学生的作家作品审美鉴赏能力的微观目标,搭建了一个“一中心-三平台”的教学架构,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自我建构。作为架构“中心”的课堂教学,可以“问题设计”为核心,以“是什么——如何是”为脉络,按知识逻辑关系来结构教学内容(非简单的线性结构),这种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是密度大,连贯性好,节奏紧凑,其优势在于能够深度落实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师生思维的碰撞交流,不是纯形式的为互动而互动的问答。同时,可以搭建辅助教学的“三平台”:一是精品课程网站,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其成为辅助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平台;二是教学博客、QQ群、微博等信息互动平台,充分利用它们无障碍互动的特性,使其成为教师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的课外深度互动的重要媒介;三是学习性活动,举办“读书俱乐部”、话剧节、影视改编与制作、专业考察等课外活动,深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课程兴趣,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这个教学模型实施后收效明显,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提高,能够做到课前预读和课后复读;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习惯于提问,习惯于思考;学生的审美能力明显提升,能够主动体悟,主动鉴赏。

第2篇

关键词: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 本科专业设置 问题 对策

民办高校正处于一个重新洗牌的发展阶段。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能不能招到学生和学生能不能就业关系到学校能否生存,而直接影响学校招生和就业情况的是专业设置情况。近年来,某些高校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而企业却经常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局面,深入思考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仍旧是专业设置问题。2010年,黑龙江省高考报名人数为19.5万人,比上年的22.4万锐减2.9万,下降幅度近13%。面对生源逐年递减的趋势,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抓好教学质量、优化专业建设,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合理设置专业、积淀特色专业对于一所民办高校的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着重对2所民办本科普通高校(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和8所设置本科专业的民办独立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共10所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发现现存问题、寻求解决对策。

一、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专业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单元细胞,通过它可以折射出一所学校的全貌,也可以反映出当今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办教育就是办学校,办学校就是办专业。专业的地位和作用,就好比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就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科专业,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志,在高等教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我国1998年第四次本科专业目录(11大学科门类、71专业种类、249种专业),我们通过对相关招生网站调查,对于10所民办高校本科专业进行了分类统计和整理(表1)。2010年设置专业总数为144个,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大类。其中,设置经济学类专业12个,占总数的8.3%;文学类36个,占总数的25%;管理学类39个,占总数的27.1%;工学类48个,占总数的33.3%。黑龙江东方学院设立专业较多,25个本科专业,涉及6大类;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设置专业比较少,只有3个,涉及2大类。

表1 10所民办高校按11个学科门类开设的本科专业数(单位:个)

注:根据2010年招生网站信息搜集整理而成。

表1反映了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定位和专业布局不合理。民办高校一般在建校初期侧重设置那些设备投入少、社会需求量大、易招生的短线专业。由于缺乏合理的专业设置目标定位,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文学、管理学等方面;而对于一般本科高校不可或缺的哲学、历史学专业,投资风险大、见效较慢的医学类专业,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农学类专业,等等,在这10所民办高校本科招生专业目录中都没有体现(见表1);教育学、理学和法学类专业设置较少。由此可见,专业学科布局失衡,这种布局使得民办高校易受到人才结构性需求变化的强烈影响,当所设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时,学校发展繁荣;当需求量骤减时,学校的生存直接受到市场变化的威胁,导致学校对社会的适应性降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

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对黑龙江省10所民办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与开办数量情况进行了统计(表2)。10所民办高校都设立了英语专业,分别有9所民办高校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7所高校分别设立了市场营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4所高校设立了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俄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专业。有11个专业分别由3所学校设置;有9个专业分别由2所学校设置;有26个专业由1所学校设置。

表2反映了这10所高校偏爱热门专业,专业设置趋同,缺乏特色专业的问题。覃美琼在《民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问题探悉》(《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23期)中指出,截至2006年5月,在26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中,92%以上的学校设置了英语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69%以上的学校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根据此次调查统计情况(表2),黑龙江省民办高校部分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着与全国其他民办高校、黑龙江省内民办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的问题,趋同专业又多年来均为最受高考考生青睐的专业。近期公布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在2009年的就业市场上,这些传统热门专业遭遇就业寒潮,都出现了毕业生滞销现象,被划为“红牌”专业。黑龙江省10所民办高校所设置本科专业能列入“绿牌”专业名单的廖廖无几。

表2 10所民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开办数量

注:根据2010年招生网站信息搜集整理而成

除北京大学等6所著名高校拥有专业设置权外,其他高校的审批权主要在教育部,各高校只能在专业方向上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条件作适当调整。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专业设置也由教育部审批,专业设置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优化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对策

优化专业设置,应以合理处理好国家、学校与学生这三者关系为基础,做到既从宏观上有利于我国人才培养,增强各高校办学能力,又能扩大学生选择专业范围,从而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对于优化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对策,主要从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做好专业设置定位,优化专业建设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积淀特色专业。

民办高校优化专业建设,要对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在总结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改造,发挥专业优势,积淀特色专业。具体来说,对已列入2010年就业“红牌”的专业,民办高校要给予高度重视,进行市场需求调研,结合“绿牌”专业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创新,开发复合型的专业方向,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同时,要通过市场发掘或学科交叉整合,不断孕育新专业,扶持有广阔就业前景的新专业,做好专业设置定位,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在专业内涵建设上,民办高校要考虑学科和岗位技能需求,打破学科壁垒,按大类招生,拓宽专业口径,再按需求分流培养,增强专业的适应性,便于专业调整。目前,黑龙江省部分民办高校已经进行类似的教学实践,并把专业设置定位和积淀特色专业作为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来完成。

(二)遵循专业设置的一般原则,更要兼顾市场需求。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应坚持适应性、最优化、特色性原则。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紧密结合人才市场需要;最优化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既要考虑专业数量,又要注重专业质量,选择自己最能发挥优势的专业,使要素和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最佳效益;特色性主要表现在,积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积淀自己特色的专业,从而避免过多的专业雷同,减少不必要的专业竞争,确立自身的专业优势。只有把这些原则与高校的自身条件和环境结合起来,做好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好“天时、地利、人和”,民办高校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生命活力。

市场需求包括生源市场需求和就业市场需求。由于社会观念、教育滞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这两个市场往往是不对应的。如果专业设置跟着老百姓的生源市场走,可能会走弯路;简单地以市场导向,又会太功利,市场的缺陷又可能会把教育引入歧途。所以,对于就业市场,我们要多了解,引领它;对于生源市场,我们要多调查,引导它。

(三)扩大民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自,增强民办高校办学自由度。

本科专业设置权利问题,一直是研究高等教育组织和运行的一个关键问题。中国目前的专业体制形成于1952年,在1998年进行了第四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2010年9月27日《教育报》第一版的文章《教育部启动新一轮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指出:专业目录“一是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二是不能适应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三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设置困难,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四是与研究生培养《学科目录》的专业划分衔接不够”。2010年教育部在京召开了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专家会议,正式启动了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准备建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新机制。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高等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表明了民办高校拥有了法律意义上的办学自,但在专业设置自问题上高校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自,现行学科目录一直是指导性目录,高校如果想新设专业,就必须从学科目录已有专业中选择。专业目录修订后,部分办学水平高、教学质量高的高校可能首先获得专业设置自,可不受学科目录限制自主设置调整专业。黑龙江省民办高校遵循的“适应性”原则,迫切呼唤国家对专业设置自问题的改革举措,以增强民办高校办学的自由度。

政府面对中国的宏观经济社会需求,具体来说应致力于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建立人才需求预测体系,引导专业设置;二是确立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体系,便于政府的检查和监督管理;三是对专业的布局进行整体规划,使重复专业根据需求整合,达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从而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万建明,我国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和对策.高等教育研究,2005,(3):58-63.

[3]教育部公布2010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中国教育报,2010-4-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