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6 16:16: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儿童的内心是纯洁的、是天真的、是好奇的、是求知的、是灵性的,儿童内心世界是美好的.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一批学者和教育者们分别从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提出向儿童学习的口号理念.既然提出向儿童学习的口号,那就要从向儿童学习的口号中吸收精神营养,而儿童身上的精神营养必然从儿童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中体现出来,儿童素质的提高与家庭、社会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培养及环境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应自觉地将自己的理论视野拓宽、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理念打开.
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目前国内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
由于当前全省乃至全国学前教育人才紧缺,社会对具有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需求旺盛,国家正大力发展教育行业,尤其是学前教育行业,国家在未来几年里对学前教育资金投入方面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学前教育专业将是就业的热门专业之一,优势明显.据统计,目前每67 名幼儿才拥有一名幼儿教师,离国家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1:61:7 的师生比例相差甚远,学前教育方面人才短缺现象非常严重,而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更明显;素质教育实施不平衡,教育质量和教育观念有待提高.
2.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优势与作用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选取要一定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手工艺与现代手工艺制作合成的手工制作课程.从收集素材到工艺流程制作,德育的烙印始终渗透在发扬民族特色、传承中华文化、振兴祖国传统艺术为前提之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有较广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体现在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与传统的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差别,传统的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美术注重美术的基础教育,课程在设置时往往是以素描,色彩为主,到工作单位后,所学的知识结构与儿童自身能力接受和兴趣有很大的距离,而现在教育对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注重,这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渗透的德育教学探讨
学前儿童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学前儿童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高职学前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学前儿童的良师益友幼儿教师.要使学前儿童自身得到全面发展,社会、家庭要有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教育环境之外,学前教育的老师们的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重中之重.手工课是高职学前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手工课又是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课程分量,是儿童喜爱的课程之一,笔者认为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教学在提高和完善人的品德形成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渗透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3.1 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宗旨及遵纪守法教育
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是全方位的,如爱国主义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在手工课教学中认真挖掘德育因素,是培养学生们积极向上、踏实勤劳的生活态度.通过手工技能教学,学生们潜移默化的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同时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以昂扬的精神与热情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展现美好情感.
3.2 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敬业精神教育
德育教育要体现时代感,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热爱祖国、忠诚祖国、为祖国奉献,遵纪守法,做一个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有诚信、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职学前教育劳动者.确立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提高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的有用之人.
3.3 团队精神和职业良知教育
团结就是力量,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如今改革开放,人们思想行为也得到解放,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发生了改变.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小组制作、分组制作是手工课的常见形式之一,如以故事、历史文化为背景的题材内容,以泥塑、纸雕藤编类材料为主的手工作品,体现了个人力量在集体空间充分得到展示,集体智慧使个人的力量得到提升.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是一项实现自我价值的终身事业.
3.4 感恩教育
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渗透德育中,感恩教育在当代尤为重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思想受经济市场的冲击而变得有些浮躁,而德育基础教育的基点感恩教育成为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感恩图报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古语: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何况知遇之恩、养育之恩、救命之恩等这些传承千年的道德文化,熏陶和感染人类数千年.感恩是人成长过程中最起码的良知、处世哲学及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
4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的解决方法与具体途径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是一个传授知识与基本技能、制作方法与创新理念的课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是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4.1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从主题内容上渗透德育教学
有意义的课程内容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是手工课堂德育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剪纸、折纸、纸塑、树叶拼贴画、布贴、泥塑等课程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每一个手工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一个做人的道理,学前教育学生在制作手工作品时不仅从主题内容是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对主题内容衍生的事物产生美好的情感而达到陶冶美丽的情操,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4.2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从制作作品成型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前教育手工课是知识与技术、劳动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优秀传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方面之一,学生通过手工课制作在劳动与技术结合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实现自我转化.
4.3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利用手工材料的特点和多学科知识结合渗透德育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与其他学科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是密不可分的.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自身的特点及手工课中形形的材料、特别是对废旧材料的利用等对手工材料的特点认识、造型艺术的审美、环保思想意识等理念拓展与延伸,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手工课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5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实践中几点思考
反思教学效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以它潜移默化的方式、直观的艺术造型,其德育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职业道德功能.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学生适时的德育渗透教育是一项不容推辞的重要职责.
5.1 反思教学效果,开展德育实践,在全市遴选几家大型幼儿园研究成果应用场所
笔者就本课题研究以池州市内的市直机关幼儿园、贵池区幼儿园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的实践活动场所,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的推进中收到良好效果.
15 级高职学前教育专业(1)班学生在池州市市直机关幼儿园见习期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带领大(1)班小朋友在寻找、收集手工材料的这一活动中,教育引导小朋友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利用手工教学活动以变废为宝、废物利用的教学素材,用彩纸、剪贴、涂画背景等塑造一幅迎春的浮雕图,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小朋友们的审美能力,而且还增强小朋友们的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的意识.
15 级高职学前教育专业(2)班学生在贵池区幼儿园见习期间,学生们带领中(2)班小朋友们用蛋壳做了不倒翁,用河边的石头做了京剧脸谱,用小型纸盒等做了机器人等,通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引领和示范,来开发幼儿发展时期再创造能力. 使被扔掉的废旧物品仍然具有新的生命,让幼儿幼小的心灵感觉到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使幼儿小朋友从小热爱生活.
[关键词]惩罚;教育惩罚;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3-0016-04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古已有之,《易经》《尚书》《学记》中都有对惩罚的阐述。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师道尊严被视为教育中至高无上的原则,因而惩罚与教育便密不可分。甚至成为我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学生本位、学生主体、民主和谐、生命教育等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和追求。而惩罚这种教育手段则被作为糟粕而遭到许多人的批判。目前教育中对惩罚的滥用与误用更是动摇了人们对于惩罚在教育中存在的必要性的认识,甚至有人宣称“有惩罚的教育至少是没有品位的教育”“惩罚是教育失败的根源”。然而也有不少学者和教育者认为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存在具有必然性与必要性,是不可以随意去除的。对同样的概念,人们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观点?教育中的惩罚到底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教育中的惩罚?明确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以及应用。
一、教育惩罚的基本内涵
《现代汉语大辞典》对惩罚的解释是:一指惩戒、责罚、处罚坏人;二指施加鞭打或体罚以使之服从、受辱,或以苦行赎罪。在教育中不存在坏人,学生服从、受辱或赎罪也不是教育中的惩罚所要追求的目的,很明显这种解释针对的是社会惩罚。这和教育中的惩罚在前提、目的、运用的方式方法、情感基础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对惩罚的解释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品行进行否定的一种方式,一般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及开除学籍等形式。这一概念是对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制度层面惩罚的一种描述性解释,从教育制度的角度指出了惩罚的主体、惩罚的对象、惩罚的依据以及惩罚的形式等。但是,由于学前教育具有独特性,这一定义对学前教育实践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教育大词典》对惩罚的解释是:惩罚就是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戒责,旨在控制某种行为,是学校德育的辅助方法之一。这种解释已将惩罚纳入到教育情境中,对惩罚的对象、方式方法、目的以及作用或职能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但是教育实践表明,这种对教育惩罚的解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戒责”到底包括什么,体罚包不包括:教育惩罚能不能控制某种行为,为什么有些行为越是控制越是频发;教育惩罚是不是只是德育的辅助方法之一,等等。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惩罚是和负强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对行为者呈现厌恶刺激而降低行为者某种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长期以来,这种解释在处理学习者学习失误、行为问题以及不良行为矫正等方面广泛运用。心理学对惩罚的这一定义是从行为塑造的角度去理解的,对具体的外显行为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但对学前教育实践中的惩罚问题很难进行有效的指导。
新近的研究认为,教育惩罚应该具有教育性。首先。教育惩罚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教育惩罚的依据应该是受教育者的不良行为和违反规范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情绪或教师对儿童的惯性态度。最后,教育惩罚是通过某种使教育者不愉快的方式发挥作用的,但这只是方式和过程,并不是教育惩罚的最终目的。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育惩罚的基本内涵:为了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或保护其所在集体的利益,教育者或教育管理者对受教育者违反原则与规则的行为作出准确判断并进行合理处理的机制。这其中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教育惩罚的目的是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基础上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是教育惩罚的主体包括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等;再次是教育惩罚的依据是一定的原则与规则和受教育者的违规行为以及造成后果的程度;最后是教育惩罚是主体对客体作出准确判断并进行合理处理的机制,而不是这一行为。判断教育惩罚是否合理的依据包括三个方面:是否有利于儿童快乐的生活,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儿童自我幸福感的提升。当某个儿童的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则以集体利益为主。
二、教育惩罚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
从学前儿童全面、自由、充分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教育惩罚的价值体现在学前儿童的生活、学前儿童的发展以及学前儿童的社会道德发展三个方面。
首先是教育惩罚对学前儿童生活的价值。生活是教育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学前儿童的教育也不例外。学前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差异很大,有些的确是对成人生活的模仿和形式化运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儿童生活都是对成人生活的模仿或成人生活在学前儿童身上的复演。儿童的生活是儿童参鉴成人世界积极自主建构而成的,儿童在自主探索生活过程中体验着判断的失误和选择的失败所带来的后果和代价,生活中的这种自然教育惩罚对儿童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意志品质的发展以及促进儿童对生命和生活的认识有着其他任何教育不能比拟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学前儿童毕竟没有完全成熟的认知能力,他们对错误和失误没有实践性的概念,因此我们应该在学前儿童的生活环境配置以及在严重后果出现之前提供合理有效的引导上给予更多的关注。
其次是教育惩罚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学前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绪情感、语言、技能以及社会性等方面。教育惩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为获得和发展这些方面的能力所选择的方式、内容以及程度上。儿童有获得关注、接纳、交流、被需要以及探索发现、探索创造的需要,但是认知、与他人交流、社会情感发展等因人而异。如果过多地干涉很可能挫伤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敏感地观察、适度地把握、合理地运用教育惩罚。尽量将对儿童的不利影响和潜在的不利影响最小化。
第三是教育惩罚对学前儿童社会道德发展的价值。学前儿童的社会道德是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和社会化逐渐发展起来的。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都认为学前儿童的道德是有阶段分层次的。当儿童处于一个阶段的不同层次时,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内容和特征,这已经在我们的学前教育实践中得到证实。但是目前在学前教育中的儿童道德发展层面出现了明显的混乱。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中提倡的道德并不一致,导致不少儿童不知道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应该尊重的。什么是应该学习的。因此,教育惩罚在目前我国学前儿童社会道德发展和重塑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教育惩罚应遵循的原则
教育惩罚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或方法,只有作用于儿童才能实现价值。教育惩罚具有负功能。用不好,对学前儿童的不利影响是难以估量和弥补的。因此对教育惩罚的运用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教育性原则。教育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儿童,让儿童明白自己的言行或表现在某种情境下是错误的,并让其在再次出现这种情景或相似情景时能够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因此。不能对学前儿童的人格以及本身等非教育领域进行教育惩罚。
针对性原则。教育惩罚必须针对学前儿童的违规行为或错误表现,而不是其他方面。比如。一个孩子由于游戏时生气,在游戏完后踩碎了另一个孩子心爱的小玩具狗。这时你不应该惩罚他平时不守纪律、游戏时不守规则等,而是仅仅针对这一踩玩具行为。在惩罚的方法上也应该有针对性。比如,刚才的例子中,你罚这个孩子写10个汉字,很明显是没什么效果的。教育惩罚应该针对违规行为的对象及其相关的儿童。不应该也不能株连无关的儿童,随意地扩大化。比如,刚才的例子中,老师罚全班所有儿童静坐20分钟,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很明显针对性和时效性就会大大降低。
及时性原则。对学前儿童的惩罚必须及时,这符合学前儿童的特点。也容易使学前儿童改过。对学前儿童进行延时性的教育惩罚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上面的例子中,这件事过去几个月后老师才想起来对这个孩子进行惩罚,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会适得其反。
一致性原则。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惩罚时应一视同仁和一以贯之。一视同仁指不分三六九等,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违反规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一以贯之是指对某一个孩子的某一种违规行为的惩罚不应前后不一和宽严随意,应该让孩子意识到教育惩罚的这种稳定性和前后的同质性。
适宜性原则。适宜性主要是指对不同的学前儿童不能一刀切。有些儿童的确在某些方面有困难,不能认为违反规则的儿童都应受到同样的惩罚。比如对多动症儿童,不能在不容许动的情况下动了都实施教育惩罚。因此,教育惩罚也应该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前教育中因时、因势而异,以维持和促进教育的正常进行,这也是教育惩罚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学前教育中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
在赏识教育、全纳教育以及快乐学习等教育理念盛行的今天。教育惩罚这种教育手段逐渐被教育者以及教育管理者们淡忘。现在甚至有些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谈“罚”色变。但事实证明,在没有了教育惩罚的日子里。我们的教育效能在逐渐降低。目前,在学前教育中,人们对教育惩罚存在着太多的误解与偏见,在实施过程中误用滥用,缺乏有效监督和监控等。
首先是认识上的不足或误解。很多一线教师、管理者以及研究者一谈到惩罚首先想到的是体罚或变相体罚,而体罚和变相体罚是国家《教育法》明文规定不容许的。因此,他们便冠冕堂皇地宣称惩罚是国家不容许的。“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至少是没有品位的教育”。教育惩罚不同于社会性惩罚,其前提和目的在于“警示和告知”,在于“帮助儿童消解不健康的违规动机”:情感基础是“教育者良好的期待和对儿童深切的关爱。这种热爱和关心,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和误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体验到学校集体的巨大温暖”。惩罚方式和量度“一般控制在受教育者身心和社会角色可接受的范围内。更强调其可接受性和教育性”。由于对这些特征认识不足,造成惩罚时前提不顾及、目的不明确、运用随意化。
其次是实践中难以把握。我国教育立法对惩罚采取的是限底不封顶的方式,就是说什么不能做,而不是什么可以做。也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办法等。这就给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造成无据可依的无奈,教师随心所欲,偏其所好就不可避免了。这时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教育教学机智等个人因素成了决定教育惩罚实施的前提正确、过程适宜与效能充分的主要保证。如果教师个人的这些素质不高,那么在教育惩罚中就出现缺乏智慧、简单粗暴,有时甚至不惜代价、不择手段、侮辱儿童的人格等现象。
再次是监督的缺乏与缺失。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受教育者的惩罚没有制度上的监督体系,全靠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他人的眼睛来进行监督。无规范化的依据可依,无制度化的督导监督,那么教育惩罚难免盲目化、随意化、广泛化。这给各种教育惩罚的误用滥用、随意化提供了一个温床。因此。要想使教育惩罚回归到其本真的意义,制度化的监督督导体系的建立刻不容缓。
五、教育惩罚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结合目前学前教育中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在学前教育中运用教育惩罚主要有以下三点需要遵循。
首先,明确教育惩罚在学前教育领域同样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手段。教育惩罚是一种对学前儿童的违规和失范表现进行教育的机制,而不仅仅是对其进行惩罚这一活动,更不等于随意地盲目体罚等违背教育原则和要求的行为。
其次。学前教育中应确定与学前儿童发展相适宜的教育惩罚的规则与规范。这种规则与规范的确定必须兼顾每个儿童和儿童所在集体其他儿童的共同发展。儿童自己、教师或教育管理者必须将这种规则和规范作为判断是否对儿童实施教育惩罚的依据,否则就会误用滥用教育惩罚。这种规则与规范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是教育惩罚的前提。确定对幼儿实施教育惩罚的前提条件。并得到幼儿的认同。在实施教育惩罚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确定的实施教育惩罚的前提条件,严防由于教师的个人因素而实施教育惩罚。
第二是教育惩罚的内容。在明确前提的基础上。将违规或失范的行为具体化、细化,然后确定哪些行为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第三是教育惩罚的方式。惩罚这些行为用什么样的办法、方式。比如某一天某个小朋友由于在家里很生气,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故意捣乱,只要他不严重影响到其他小朋友,老师可以不关注他,减少对他的强化,让他自然地回到正常的活动中;也可以让他暂时退出游戏,等他消除不愉快的心情之后再回归到正常的活动中。
关键词:生命教育 学前教育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73-02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美国上世纪60年代针对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的一项对策而来的。[1]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生命教育指教导个体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价值性活动。
教育的产业化及对金钱的追求是当今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教育的功利化,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的权利被忽视。[2]当今中国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但不幸福感、空虚感弥漫,物质可以令人富有却不能令人幸福,唯有健康积极的教育能够拯救迷茫的心灵。人生是一辈子的“马拉松”,不在于走的多快,而在于走的多远以及沿途的风景。然而世俗的教育、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不得不终日承受“百米冲刺”的压迫,假如没有在幼年接受生命教育的启蒙,一生将会痛苦不堪,难以承受生活的压力,甚至轻视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公布:每年约100万人死于自杀,大于死于战争和谋杀的死亡人数。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150万。另外,每年约有1000-2000万人自杀未遂。[3]死亡是生命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思考死亡,也就是思考生命的意义,之所以死亡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是因为死亡为生命加以期限, 人才能倍加珍惜,便显得生命是如此珍贵。
2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分析
学前教育是针对胎儿至入学前儿童的。学前教育包括胎儿教育、婴儿(初生至3岁)教育、幼儿(3岁至6岁)教育,推动儿童当下的身心发展,让孩子更加顺利的适应小学教育,为儿童的终身发展进行启蒙教育。[4]学前教育目前被众多的家长所误解,学前教育并不是“让娃娃赢在起跑线”,这是现代人典型过早的“精英教育”,关注的不是孩子童年的健康成长,而是功利成就。“精英”是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中的成功人士,他们为社会贡献正能量,完成自身的梦想,受到人们的尊重。在经过传统教育模式的筛选之后,大多数的人显然归于平凡,结果内心失落痛苦,造成了更多生命的过早凋谢。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不是为了一小部分人。盘点时下围绕中国教育的话语,我以为,概括其病症的最流行词汇莫过于“应试教育”,指示其出路的最高拼词的词汇当推于“素质教育”。无论是哪种教育,都要建立在生命教育之上,人要学习健康的人生态度,保障身体健康。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并不是必须成为社会精英,是让每个孩子发挥自身最大潜力,为社会创造价值,获得人生的满足感,塑造生命的伊始。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尊重学前儿童,尊重大自然和社会,帮助孩子与天地万物建立和谐的关系,使孩子更健康、安全、快乐的成长。在尊重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和珍惜生命。生命教育的出发点是生命,由于学前儿童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学前儿童的生命教育就要落实到生活中具体事物之中。教育要遵循儿童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采取更为生动浅显的方式使孩子们从小事中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5]
幼儿生命教育可以涉及认识自我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死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等内容,最重要的是树立健康的生命观。生命教育让孩子懂得保障安全、自我防护,也要学会关爱他人,体会到生命的幸福感,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从而心怀感恩的珍惜爱护一切的生命。健康教育是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有计划的学习经验的过程,旨在提高儿童对有关健康科学的认知水平,以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与他人,从容的面对生理、心理的疾病或状况,永远保持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6]
总之,进行生命教育的启蒙最佳时间就是学前阶段。智力教育要在生理基础发育之水平适当的时候开展,由于学前期儿童特殊的人生阶段,尽早令幼儿理解生命的意义,就越能防止悲剧的发生,为其一生奠定积极的人生态度,创造人生的美丽绽放。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3 学前教育期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考
全世界每年都有100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我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至10%的速度递增。学前期间的儿童,受到外界的影响作用最大。是自我意识、性格、生存技能、世界观等的最初形成阶段。作为教育者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期,让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的生命观念。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有独立的人格和自身的权利,因此幼儿园要肯定幼儿受教育的主体地位。幼儿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有其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教育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导孩子走向生命的快乐而不是一味追求功利性成功。针对不同的孩子,教师要研究其发展水平、学习方式、个体经验和能力,尊重他们的选择,使之爱上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主动参与学习。让孩子带着愉快的心情主动求知以及与他人友好相处。生命教育体现在生活的点滴,它是令大人或孩子都感到喜悦的教育。《幼儿园指导纲要》[7]中的指标,明确了学前教育工作者、幼儿园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李阿芳、杨晓萍指出,当前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现象严重,课程内容太过照搬教材,课程评价形式单一,课程实施忽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主导作用太大。幼儿园关注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智力和生活能力,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使其感恩生命的存在意义,促进幼儿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是学前工作者的使命。[8]实施学前生命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风土人情,经济、人口、政策状况等,结合幼儿、父母的意愿和幼儿园的资源。
生命化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对生命的感受。生命化教师不只是要求一般的具备知识、能力和道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求对教育、生命有着独特的体验、感悟、关怀和追求。[9]生命教育启蒙之于老师,使教师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更为用心地研读孩子,让教育更有意义;充分利用幼儿园生命教育的资源,开展各具特色的丰富课程,使孩子不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开始关注其他的生命,明白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了解到自己在大千世界中是多么渺小,敬畏自然,同时又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是那么神奇和独特,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责任和意义,不断的实现自身的价值,世界因自己而更加的美丽。学前儿童的生命教育不仅仅让孩子热爱生命,而是让他们从生命起点找到人生的方向,一生保持一颗爱世界、爱自己的童心。
参考文献:
[1]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3).
[2]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12.1-2.
[3]中国日报网站[EB/OL]. http:///20040910/n221972012.shtml.2004.09.10
[4]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9.3-11.
[5]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366-368.
[6]朱家雄 汪乃铭 戈柔.学前儿童卫生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198-200.
[7]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11.1.1-2
[8]李阿芳、杨晓萍 试论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379(9).7.
[9]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236-240.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识学问,也难以成材。家庭教育 的首要任务,是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这里我们和广大家长一起来讨论一下:道德教育在孩 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怎样进行?家庭德育主要内容和方法?
家庭德育的不同要求
一、对婴幼儿说“好”或“不好”
任何儿童在1岁以前,还不可能有道德判断, 也不可能做出什么道德行为。1岁以后,在儿童与儿童的交往 中(游戏是最主要形式), 就可观察到各种积极和消极的关系。如为抢夺玩具而呈现的攻击性动作,因失去玩 具而放声大哭等,这可算是儿童道德行为的最初形态。随着儿童依呀学语,逐渐掌握语言后,道德行为就同时 在成人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强化。如当儿童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时,成人投以愉快的表情,并用“好”、 “乖”等词语给予正刺激,或负刺激。这个过程,就可促使儿童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会十分有利于 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此同时,儿童很自然地会认定成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是好的行为, 而被成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是不好的行为,这就是婴幼儿的最初的道德判断。只是这种最初 的道德判断,仅仅只有“好”、“不好”两大类而已。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用合乎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 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二、对学龄前孩子明确提出要求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事物已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评价,在道德行为方面,有了各种 道德感的明显表现,如:大些的孩子乐于照顾小孩子,同情被欺侮的小朋友,互相谦让玩具等。然而,学前儿 童的道德感以及被这些情感激发出来的行为虽然多是真诚的,但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时刺激所制约,需要 成人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学前儿童在道德判断方面,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有实 验证明,学前儿童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还是很空洞、模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大多数学前儿童常把英雄与解 放军混为一谈。还不能将“英雄”提高到道德原则上来加以评价。因此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中一定要 注意,让孩子有实际的道德体验。对良好行为进行练习是这个时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而空洞的道德说教绝 难奏效。同时,鉴于学龄前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的特点,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要孩子做到的,家长一 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对学龄期孩子要规范其行为,强化道德意识
学龄初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从这个时期开 始,儿童正式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了他们负有责任的主导活动,并且是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和抽象逻 辑思维过渡的真正开端。有研究确认: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逐步 开始形成的。
学龄初期儿童道德意识形成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对道德知识的理解,逐步过渡到 比较精确、本质的理解;2.从只注意道德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3.道 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需说明的是,学龄初期儿童虽然形 成和发展了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但并不能因此绝对保证他们一定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因为,这一时期儿童 言与行,认识与行动脱节的现象时有所见。因此学龄初期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帮助他们把道德意 识转化为道德行动,还应注意的是,作为一个人的道德观点、道德原则、道德感情相联系的道德意识的高级形 态——道德信念,也是这一时期儿童在已有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量。通过教育, 可望使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小学生)明确学习动机,从而表现出认真完成作业,用心听课,遵守纪律等良好 道德行为。
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爱心教育
具体讲,爱心教育包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尊老爱幼等。
对孩子来讲,进行这方面教育,应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爱心。爱 心教育要从孩子生活的环境开始,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升华。比如,先引导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爱自 己周围亲近的人,进而开阔他们的眼界,引导他们爱自己的家乡、居住的街道和村庄,爱名胜古迹、壮丽山河 ,最后升华到爱祖国爱人民。
如今的孩子,大多独生,得到了太多的关注与爱,可是很多家长却常忽视孩子的爱心教育。不少家长认为 :现在我们疼爱孩子,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回报的。其实不然,你从不教孩子爱父母,孩子从哪里学会爱你们?
爱心是要父母精心培育的。
二、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修养、有道德的反映,许多国家把文明礼貌看作是国民教育的头等大事。如果人人都 很文明礼貌,生活就会很愉快、健康,社会秩序也会更有保障,国家建设就能更顺利进行。
文明礼貌教育具体有以下一些内容:1.礼貌用语。2.待人接物的礼节,如大人讲话时,小孩不能随便插嘴 ;不经允许不能随便拿他人东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门。3.文明行为规则,如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 扔纸屑果壳;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物等。
三、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让孩子理解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 果的来之不易,从中磨炼孩子意志,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勤俭节约等。
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1.生活自理,劳动教育要先从自我服务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2.家务 劳动,这是要求孩子逐渐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应该主动去干点家务,培养孩子责任感。3.集体公益劳动, 孩子入学后,应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会上组织的劳动,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责任感。
四、良好品格教育
诚实、正直、勇敢、毅力、进取心、自尊心等等,这些都是做人的一些不可缺少的品格。一生对电学做出 杰出贡献的富兰克林,从青年时代起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达到道德圆满的勇敢而艰苦的计划”,他为此特地 做了一本小册子,将“节制”、“诚恳”、“俭朴”、“正直”、“谦虚”等十三项美德记录在册,每项占一 页,并用红笔画成空格,每天晚上都要做一番反省。如果日间犯了某一项过失,就做一个黑点,记录在相应的 空格里,一星期换一本小册子,他这一计划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始终严格躬行。因而,富兰克林的美德和他 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一样,永载史册,留芳百世。
家庭德育的主要方法
一、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自己德行如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一个老是对亲人、同事、朋友说谎的父亲想要教育孩子“做 人要老实,不能说谎”是绝不会取得相应的教育效果的。因为他自己的行为起了恰恰相反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庄,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 。
二、寓教育于故事游戏中
儿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特征,而且,儿童对道德的认识也是从无到有,由浅 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形象性、榜样性、渐 进性和针对性,而游戏、故事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三、教导结合,启发思考,培养孩子言行一致
教导结合,即正面教育和引导行动相结合,使孩子切实达到言行一致。
有些家长,虽然也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看电影、电视、录像,但往往不考虑孩子能否辨别其中的是非、 恶善,不明确怎样引导,让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什么,而是听其自然。这样即使是有教育意义的文艺材料,也往 往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现在家家有电视,家长常管不住孩子看电视,这就更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如 5—6岁的孩子看了武打片,如果不加分析,孩子只会对武打姿势感兴趣,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
四、道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关键词】 学前教育;心里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引言
学前教育学生将在毕业后接受特殊任务。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发展,还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幼儿教育,并影响社会和儿童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因此,与其他大学生相比,教育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当务之急。。
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目标片面并缺乏系统性
心理健康教育應注意学校学生的一般心理需求,最终鼓励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心理,提高人格,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然而,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辅导室,配备了专职辅导老师。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他们仍然侧重于有心理问题或行为障碍的学生。由于学前教育课程的复杂性,有各种各样的理论课和技能培训,要求学生熟练地演奏、唱歌、跳舞、绘画和手工。
1.2 内容简单,缺乏针对性
学前教育方向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突出的心理症状不同于其他方向。例如,受男女学生性别差异的影响,女孩有明显的强迫症,而男孩的人际交往敏感度症状高于正常人。如何与许多学生交流经常会给他们带来困境。但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常不能在实施过程中考虑专业差异和性别差异。内容很简单,主要表现在一些不变的关系中,例如入学调整,异性恋关系,生活教育,挫败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3 未来职业请情感的模糊性
通过专业的教师培训,许多学生可以实现自己未来工作的荣耀。但是,由于大量学生没有主动去寻求这门课程,他们只是由于生活的压力或父母和老师的劝说而不得不做出选择。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难以忍受顽皮和吵闹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会为自己的未来职业感到焦虑和恐惧。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事业含糊不清,他们的职业情感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他们没有完全承认并接受幼儿园老师的职业。
2 学前教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
2.1 创造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生活德育
(1)由于学龄前学生的特点,他们擅长唱歌和跳舞,擅长写字和绘画,并且他们领先于时尚。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和社会的认可。他们对自我表达有强烈的渴望,并希望有足够的机会和场合表达自己。这种热情是我们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最佳时机。
(2)因为完成学前教育的学生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所以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余时间放松,从而获得更多的课外追求和心理上的满足感。这也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和实施道德教育的好机会。
2.2 学校应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
(1)学校应进一步确保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并根据管理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特点,提供针对性课程,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2)心理咨询师和高效辅导员在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在尊重学生权利和人格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审查。要特别注意症状严重的学生。
(3)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所有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例如,通过教授不同的科目,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通过各种讲座,让学生感受到优秀教师和专家的教育经验;通过幼儿园实习和组织各种社区活动,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态度专业的情感体验。
2.3 创造多种条件提高学生
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困惑,有必要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幼稚园老师的职位会影响很多人,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接触社会上很多人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在幼儿园的实习职位,以便学生可以真正地了解自己的未来职业。并通过与幼儿的真正接触,使带孩子的孩子学习如何与幼儿交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走出去”活动。例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而且可以增加与更多儿童和其他社会人士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4 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和课堂环境
所有的教育和教学都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纳入校园环境和所有课堂教学活动中。亭台楼阁,是我们环境中最重要的功能。我们希望美化校园环境并建立积极的校园文化,以使我们拥有花草树木、凉亭,甚至任何墙壁和雕塑之美。我们可以安静地传递积极的能量和信息,让学生在一个美丽的环境中进行调整和放松,从而积极地影响他们的情感和精神。第二,所有学前班的老师都应该在教室里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教师需要改变其角色定位,将学生视为班长,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并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亮点。教室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位置。如果学生在每个班级都能感到赞赏和认可,他们将体验积极和愉快的情绪,这将激发学习的兴趣,并从被动研究变为主动研究,从而形成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一个良性循环,并将继续改善。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前儿童;成长文:童话中的美好
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一,有其他两种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促进其社会适应。教育往往是互动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成长了家长,即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说3岁前我们更多关注了孩子的身体健康,那么3岁后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还需要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让我们关注孩子,了解学前儿童的一些现状和特点,从知道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始,关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关注家庭教育会有何种影响,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
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误区
目前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区:
1、儿童观落后
。如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学知识不足、孩子是附属品、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天才教育大力宣传,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如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入校后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轻能力,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体,一味满足吃穿;轻心理健康,这么小,认为他们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
3、教育方式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如认为孩子小或是自己忙,造成教养分离;极端的教育方式,如对孩子过分亲昵、照顾、纵容、包办、甚至不适当的满足一切需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起适得其反作用。
4、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老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自己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老师则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二)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纵观以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大教育观——由狭义的家庭教育向广义的家庭教育发展。以往人们把家庭教育单纯的理解为关心孩子的学习,现在更多的家庭关注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等,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单向的家长向孩子实施教育走向双向的家长和孩子相互教育;关注家庭结构、父母婚姻关系、家庭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态因素对孩子成长带来的潜在影响;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儿童家庭教育等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逐渐丰富起来。
2、重视对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许多家庭教育工作者呼吁,家庭教育的中心不是研究孩子的教育,而是研究家长的教育,他们发现家庭教育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家长。近年来,家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提高,家长学校的兴起、家长刊物的创办、家教经验的交流等为家长的学习与成长提高了平台。
3、走向学习型家庭。建设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旋律,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每个家庭开启21世纪大门的钥匙。学习型家庭是一种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学习型家庭中,儿童和家长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学期儿童都是家庭的活跃因素,他们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相互分享,促使家庭持续地、生态地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启蒙性。教给孩子的东西,必须是他们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
2、复杂性。家长不但要抚养孩子,还要促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促其社会适应。
3、亲情性。家庭的感染作用,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亲密度的制约,孩子越小感染越大,效果越显著。
4、生活性。由于思维幼儿的直接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决定他们是从生活中的父母和家人身上学习的,必须关注自身的形象。
5、细致性。大事因小事,家长应给予孩子细致的照顾和教育,切不可粗心大意。
6、权威性。由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需依附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这种独特的作用决定崇高威信。
7、个性性。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需给予幼儿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
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须知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是指三岁至六七岁这一时期,因为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期所以又叫幼儿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神经系统方面。脑重量的增加,3岁儿童的脑重约1011克,相当于成人的75%,7岁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基本已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成人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脑电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5~6岁左右是脑电发展的第一个明显加速时期;约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清醒时间相对延长,3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5~7岁只需11~12小时。
2、幼儿的游戏方面。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主要有: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如爬、跳等。
3、言语的发展方面。幼儿期是一种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其3~4岁词汇数量的年增长率最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积极词汇较婴儿期大大增长;语法的掌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认知的发展方面。随着言语的发展,记忆在不断的发展,与婴儿期相比,幼儿的信息储存容量相对增长,对信息的接受和编码也在不断的改进,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最初实物、数和类的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5、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中自尊感稳定与学年初期,应着重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思维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倾犯行为和社会行为最早出现在此期,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儿童逐步学会控制侵犯行为和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总概括为:第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头言语熟练掌握的关键时期;第四,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第五,同伴关系尤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第六,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第七,自尊感稳定于学前期。
(二)了解家庭氛围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居住条件。居住条件的好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休息的质量,也影响着身心的发展。如随着城
市独门独户的增加,给孩子的同伴交往带来减少问题应引起注意。
2、家庭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家长不会吝惜,但应注意理智。
3、家庭结构。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要保持完整的家庭,有益于孩
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家庭氛围。氛围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氛围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
围:营造和谐、平等、开放、快乐的家庭气氛。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正影响例子
一个男孩子懂得“一个有良心的孩子都要回报养育之恩”的道理后,过生日时,不在吵着向父母要好吃好玩的,而是去问妈妈:“我是怎样长大的?”妈妈告诉他:“你小时候我的工作很忙,是姥姥把你养大的。”男孩很感动,当他听说姥姥60岁生日快到了,便利用课余时间悄悄地折了60只纸鹤。姥姥生日那天,待全家人的生日礼物都送完后,他把纸鹤窜起的花环戴到姥姥的脖颈上,并轻吻了姥姥。姥姥感动得哭了,她说,这是她今天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二)负影响例子
六岁女孩被祖母关进鸡笼致手脚退化,并失语。她未被关进鸡笼时,会说话,活蹦乱跳;他在竹块编制的鸡笼里生活了一年多,春夏秋冬没衣服穿,饿哭时靠邻居丢点土豆或红薯进鸡笼充饥,且鸡笼里没碗;他的妈妈已死,爸爸出门打工去了。他的祖母63岁,他说:“我不但靠不住竹子(指女孩父亲),更想不到笋子(指女孩)的福。”他的祖母由于伴侣已死去在和别人谈恋爱、她只关心她会自己不会坐牢、她还嫌给女孩洗衣服麻烦。
无论从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健康方面来选择,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让我们觉得舒心,无疑是正面影响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更需要实际行动。让我们相信,播种爱,收获爱。
五、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坚持家庭教育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指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社会、学校之间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决不能各行其是、唱对台戏,或是前后矛盾、出尔反尔。
2、两不原则。指再穷不能穷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
3、三为主原则。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父母要鼓励孩子,给他正面积极的教育,切忌给孩子头目中灌输恐怖、迷信之类的东西。二是以赏识教育为主。对孩子的奖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本质在于善待生命、尊重生命。采用赏识教育,如给孩子一个拥抱,亲亲孩子的脸。当然不是容忍每一个错误,也不是溺爱,而是发现他们的长处,挖出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三是以细节教育为主。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善于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及时对孩子进行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说理性的教育。让孩子在玩和学习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快乐地收获了知识。
当然,适当的反面教育、计划教育和批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必要的。
4、四尊重原则。一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规律,遵守好这些规律,实现教育能取得佳效。二是尊重孩子的权利。要相信自己的色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小天地,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孩子有平等交流、玩等的权利。三是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温馨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形成教育孩子的孩子的合力。一些重要问题上,可事先达成一致,避免当孩子的面唱反台戏。四是尊重家庭教育的特点。要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必须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采取适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全面发展原则。指在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这五方面全面发展,不可偏废。德育在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中应居首位;美育是教孩子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体育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劳育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儿童获得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智育必须全面发展,防止偏科。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都达到基本素质,并能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二)家庭教育切记误区
1、心理误区。由于我们未完成的梦想或由于社会压力逐渐加大,我们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补偿,希望越大,那么我们的孩子压力越大。压力超出负荷,造成的后果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和社会的不适。我们不
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
2、教育误区。知心姐姐卢勤把溺爱归纳为三种类型:代替型、看管型、满足型,即鸡妈妈似的溺爱。爱,不能只是看管、代替和满足,我们的孩子还需要放开,如果说孩子是风筝的话,父母应是那根风筝线,起着引导、鼓励、再鼓励,并把握好度的作用。让他们去实践,有一天他们会创造比我们更强的未来。
3、形象误区。言教也要身教,父母的形象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样。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好自己。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撒一粒种子,生长出来的的确还是瓜和豆,关键在于他们有什么作用。
4、行为误区。耳濡目染,定型思维,驱之不去。父母的行为,每天都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影响着他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习俗好恶、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形成及其心理健康。父母要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他们成为明天社会所需要的一代。
5、语言误区。家庭教育是靠家庭语言来完成的,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爱的语言多了,有一天会有爱的成果收获。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信息,让他们相信自己,才会有迈出前脚的一步。
(三)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并丢掉不健康心态
1、父母要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一是提高自身的人格的修养,要自尊自爱自强,充满自信心和责任心。
二是要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父母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等和不断学习。如归因方面,父母对孩子应有正确的归因,避免归因偏见,例如行为中心偏见在知觉他人时,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而不是认为许多情景因素在影响他的行为;自我暴露方面,可适当向孩子暴露一些父母也有的不足之处,也需不断学习,让我们的孩子和我们是同伴是朋友。合作方面,要想孩子和父母合作,平常注意做到和孩子沟通,做到榜样效应,让孩子知道回报;学习方面,没有天生做父母的父母,只有学去做怎样做父母的父母。
2、丢掉不健康心态。一是丢掉补偿心。目的在于找回平常心,有平常心的父母往往创造出平常中的不平常。有了平常心,多几分理智多几分爱,毕竟目前我们知晓的一代圣君朱元璋,一代伟人如等,他们的成长经过或长或短的历练。他们的父母也是平常人,奉献的是一颗平常心,拥有的是一个不平常的孩子。当然,英才豪杰毕竟也只是少数的少数,不可以把昨天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加给孩子,因为孩子他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给他爱。二是丢掉反常心。父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总是没有尽头的,用一颗平常心去培养孩子,相信有一天,他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归属,也许还会让你大吃一惊。因为比毕竟是有害的,花时间去吹捧,还不如花时间去赏识孩子的长处,让他得到应有的发展。三是丢掉虚荣心。孩子考试好了,到处炫耀,好似在自己脸上贴了金。反之,则拳打脚踢、冷眼相待,把缺点看成是孩子的耻辱,把特长当成孩子的摇钱树……虚荣,跨进了门槛,你意识到了吗?作为父母,只是一个领路人,陪伴者,只是一段路陪孩子走而已,不能追寻他们一生,虚荣会害了孩子,也会害了自己。四是丢掉惧怕心。生个女孩怕受欺,生个男孩怕学坏。父母要培养女孩勇敢面对的精神,遇事不慌不乱,授予她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男孩的责任心,告诉他的责任是什么,如在家保护家园,长大保卫祖国等。惧怕并不会解决什么,关键在于怎么样才是保护。
(四)家庭教育中的健康关注
1、衣与健康。如新衣服上有大量病菌,新买时,应先洗后穿,且孩子的衣服单独洗涤护理,衣服注意储存,出现霉斑会伤害到孩子;服装原料为棉、麻等,种植中使用杀虫剂、化肥和草剂等,导致农药残留于纤维中,伤害宝宝的皮肤;储存面料时使用的防腐剂,会导致过敏,呼吸道疾病。
2、食与健康。合理膳食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全面供给、平衡供给、合理烹调。
3、住与健康。如噪声影响身心健康,一般认为强度在55~65分贝以上的对人体会造成伤害的声音便是噪声。如水受到污染,人体的健康首当其冲受到伤害,有可能导致某XI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作为父母,我们要尽量避免噪声。孩子的生存空间不外乎三个:家居空间、社区空间、学校空间。家居空间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影响是第一位的;居住环境,孩子的玩伴应是父母选择住房的一个重要因数;优美的校园景观、奋发向上的同学、爱业敬业的老师构成整个学校空间。
4、行与健康。人的行为是健康状态的反映。对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着重在于培养行为,以促其社会适应。需要从同伴交往能力、抗挫能力、移情能力、自主决策能力能力等方面来培养。
(五)手拉手——反馈检验
1、帮孩子开启“我能行”大门。卢勤把“我能行”归为六种力量:一是赏识的力量——相信你能行。成人赏识的目光,能使孩子创造出奇迹;二是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三是发现的力量——你是奇迹。学会用发现的力量,金子就在你身边;四是评价的力量——你真棒。评价是一种力量,适当的评价能生发出一种能力;五是合作的力量——朋友需要你。学会与人合作市成功的开始。六是创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成功只留给那些具有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态人。
2、幼儿心理健康标准检验。有正常的智力活动,能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行为和能力;乐于同人交往,如乐于交朋友、待人热情;情绪饱满愉快,如对事物能够表现出情绪安定、愉快、乐观向上;性格开朗活泼,如心情开阔、天真、乐观、积极向上、心地善良;能够悦纳自己,如自信心强,能努力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有良好的适应性,如能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生活自理能力较强,面对困难勇敢克服;有正常的行为方式,表现为:行为举止与年龄相一致、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一致、行为总体一致,不是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3、家长的角色。家庭环境中家长应扮演什么角色?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领导、孩子的兼职教师、孩子的保健医生、孩子的榜样和导游。家长要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平时做孩子的朋友,关键时做孩子的领导,在一些原则问题和重大事项上必须由家长做最终的决策,而不能迁就孩子的任性;做孩子的兼职教师,讲应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身教比言教更有效,更重要,每一位家长都应给孩子树立榜样,带着孩子去做;开明的家长不做“轿夫”,而当“导游”,引导孩子在人生旅途中前行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向孩子介绍“旅行”路线;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95-269.[/M]
[2]吴增强等.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05).a,411-412.b,422.[/M]
[3]张瑞芳.纵观我国学前儿童家教的历史和现状[EB/OL].
[4]杨浩然.家庭教育的金钥匙[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09).a,7-23.b,31—44.[/M]
[5]卢勤.好父母好孩子[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04).a,6-20.b,139-151.c,201-219.[/M]
[6]宋宁等.班级心理教育手册:幼儿版[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9(05).4-6.[/M]
[7]郑晓边.心理变态与健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6.[/M]
关键词: 幼儿 基础素质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问题是长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幼小衔接工作做得好,有利于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研究“幼小衔接”是一种趋势,一种理念,一种责任,关键在于有充分的认识,找准“幼小衔接”的基点。本文从发展幼儿的基础素质来探讨“幼小衔接”新思路,以供同行和家长探讨。
一、对当前“幼小衔接”存在问题的分析
幼儿从“学前”进入“小学”跨两个时段,从幼儿身心发展看,是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期,存在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任务、学习方式和生活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客观上造成了幼儿入小学后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适应困难。
主要反映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如:不会主动学习、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会问、不敢问、不想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握笔和写字的姿势不规范等。这一不适应的困难与素质教育目标之一的“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理念是不一致的。
(二)社会性适应困难。
主要反映在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上。因而刚入小学的学生独立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很差,经常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如:用完东西不会收拾、自己的事情不会自己做,不会主动与人交往,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和竞争意识等。这一不适应的困难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的“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发展”、“学会合作”的教育理念也是相悖的。
(三)身体适应困难。
主要反映在不习惯小学连续上课的方式,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了,感到比较疲劳,自由活动少了,因而会出现许多的不适,如:食欲不振,睡眠不足,体重下降,频频生病等现象。[1]这一不适应的困难与身心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合。
二、理解“发展幼儿的基础素质”的内涵,更新“幼小衔接”的理念
发展幼儿的基础素质主要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在于幼儿学习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技能,而是为形成良好的基础素质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即良好的体能素质;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良好的道德情感、社会情感、审美创新倾向等基础素质。可归纳为四个方面:身心健康素质、探索创新素质、社会性素质、审美塑美素质。[2]发展幼儿的基础素质,体现了未来社会和教育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是“幼小衔接”研究的新视角。
(一)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树立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
受传统的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上课”轻“游戏”倾向的影响促使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现象。这非但不能提高幼儿入学的适应能力,反而会出现适应困难。从素质教育观来看,学前儿童入学准备是全面素质的准备,包括身体、学习和社会性适应等方面。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是学前儿童的学习,最苦恼的是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能力,而学前儿童的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性能力对入学后的学习又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幼小衔接”应是全面的衔接。基础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和个性,强调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即既要发展幼儿的智力,又要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其非智力因素。如:活泼开朗愉快的健康心理,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奋好学的学习习惯,坚强的意志等;既要强健幼儿的体魄,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他们学会做事;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又要重视幼儿高级情感的培养,使其成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素质教育观与“幼小衔接”的全面素质准备的理念是一致的。
(二)重视发展幼儿的基础素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中国及整个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幼儿教育是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包括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是帮助幼儿做好上学准备,主要在必要的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心素质及良好的习惯、态度、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帮助他们打好基础;远期目标是培养幼儿适应未来的基本素质,以适应一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幼儿今后成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人[3]。可见,发展幼儿的基础素质,是未来教育的主流、目标和内容,是影响幼儿一生的教育,是新教育理念和终身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幼小衔接”工作应树立的理念。
三、探讨“发展幼儿基础素质与幼小衔接”的关系,提高“幼小衔接”的再认识
发展幼儿的基础素质,概括而言,就是主张幼儿的适宜发展、主动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和共性发展。它与“幼小衔接”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成正比的关系。下面分别从发展幼儿基础素质的四大方面来看。
(一)发展幼儿的身心健康素质,是保证幼儿日后学习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是幼小衔接的前提。
身心健康素质涵盖了与身心健康有关的各方面的因素,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注意幼儿生长期的身体发育、身体机能发展、身体保健、心理保健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幼儿身心潜能素质的开发,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奠定物质基础。这是幼儿日后生活、学习和成长的要本保证。这一素质发展与否,直接影响到幼儿日后生活和学习的质量的高低。特别是上学后出现的学习适应问题,很多因素是由身心健康所决定的。如:身心不健康――影响学习兴趣、态度、能力,从而导致厌学等连锁反应。
(二)发展幼儿的探索创新素质,是保证幼儿日后学会学习的核心基础――这是幼小衔接的基础。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探索创新素质是个体发展中应具备的品质,探索创新素质突破了传统智育目标的局限,不只是简单地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而是以培养探索创新精神为核心,注重在探索和操作中对学习的态度、信念、创新理想的精神追求而达到学会学习的境界。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探索中让幼儿摸索学习方法,发现知识奥秘,从而培养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素质发展与否直接影响幼儿日后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多少。幼儿入学后出现的学习适应困难,不是因为掌握知识多少所致,而主要是因为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欠佳。显然,发展幼儿的探索创新素质是保证幼儿日后学会学习的核心基础,也是“幼小衔接”的基础。
(三)发展幼儿的社会性素质,是学前儿童向学龄儿童顺利过渡的社会基础――这是幼小衔接的桥梁。
社会性素质突破了传统德育目标的局限,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交往意识、爱心意识等。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一个转折点,是他们系统掌握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开始。这些开始的顺利过渡,社会性素质的发展能帮助幼儿形成优良的社会品质,如:幼儿上学后的独立生活和学习、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和耐挫折的能力及交往能力、有爱心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助人等优良品质,均决定于社会性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这一素质的发展是弥补“幼小衔接”中社会性适应不足的欠缺。“幼小衔接”能否顺利,并非看孩子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社会性适应的强弱。提高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技能,对幼儿顺利上学起桥梁的作用。
(四)发展幼儿的审美塑美素质,是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基础――这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情感基础是生活、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使人向上,催人奋进,能形成“爱上学、爱学习、爱生活”的良好情绪和情感;消极的情感使人沮丧,心灰意冷,易产生厌学情绪和情感。审美塑美素质以大美育观为指导,超越了艺术美育的局限,从教育哲学关于“美学的基本理论”中所得的美育任务(包括欣赏美和创造美两大方面,细分为感受美、理解美、创新美、体现美等,体现着审美和实用相结合的要求)来看审美塑美素质目标的定位,它不仅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鉴赏、创新的能力,更重在净化、美化人的自身,建立美的情操、美的理想,培养积极的情感,引导幼儿探索和寻找真、善、美的本质和规律,在感受美、表现美的体验中发现美的真谛,促使美的情感的升华,萌发追求真、善、美的理想、愿望。这一素质的发展,对培养幼儿日后热爱生活、喜欢上学和学习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情感起到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发展幼儿的基础素质,使他们拥有健康的身心、旺盛的精力、活泼开朗的性格,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的学习能力,积极适应日后生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及具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真正为入小学打基础。由此可见,发展幼儿的基础素质是“幼小衔接”的新思路,是“幼小衔接”的最佳结合点。
参考文献:
[1]陈幸军主编.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80.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教育科学,教学科学的研究方向又是什么?”教育科学其实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它包括属于基础学科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属于基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教学原理、教育管理学原理。而现代教育科学所研究的方向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对于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大家已经熟知它的发展历程,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中如何贯彻教育科学,如何进行教育的测量和评价科学研究,其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群体的风格不尽相同,所以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这都有待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和调整。
1.提前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对象是婴幼儿,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是理解能力较低,行为控制力不强,好奇心极强,因此,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制定。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其中,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教育性则是教学过程中的根本目的,“寓教于乐”是学前教育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另外,学前教育中,大部分学习者都是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低龄儿童,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在制定学习内容时,要考虑教学活动的安全隐患,切实保护好学习者的人身安全。
2.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在根据既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变化、兴趣变化,并据此调整学习内容的顺序和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另外,还要着重利用学习者的好奇心理吸引注意力,这样可以带动学习气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成果反馈,总结经验。学前教育的成果往往没有系统考试类的衡量标准,所以需要细心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和各项能力的提升程度来确定教学方式是否有效。并通过变换教学方式来对比学习成果的优劣,总结教学的方式方法,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让学习者在学前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丰富知识储备,加强性格塑造力,让学前儿童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二、借鉴国外成功的学前教育经验
纵观国外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发展动向,学前教育历史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幼教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是推动幼教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儿教育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的必经之路,因此,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苏联于1960年建立了学前教育科研所,内设早期幼儿教育、学前儿童教育、实验教学法、年龄心理学、生理学、美育、体育等实验室,研究所把全国学前教育问题的一切科研工作都统一起来加以分析和评价。国外的教育科学水平发展比较早,这种类似的教育科学实验在国外不胜枚举,而在国内却屈指可数,那如何借鉴国外的教育科学经验来丰富我国学前教育教学方式呢?笔者认为要遵循以下原则:
1.借鉴与修改
在观察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模式后再加以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了解它有哪些缺点和优点,然后进行改造再利用。这种做法的根据是:每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分国家的,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经验当然可以拿来运用到我国的学前教育中,但前提是不能照搬照抄,要灵活地改良和修正,并在方法运用中反复总结经验,让国外的先进学前教育经验落地本土,并发挥它的优势。
2.创新改革
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加以改造和创新,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地改造,以达到先进水平甚至实现超越。但是创新模式实现起来很难,不仅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性,还要能够找到彼此结合的创新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洞察力,要能够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找到学前教育的新思路。
三、我国学前教育的教育科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