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游戏课堂的重要性

游戏课堂的重要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7 16:02: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游戏课堂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游戏课堂的重要性

第1篇

一﹑组织与教学相关的游戏活动

小学教育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是陌生的,他们对于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因此课堂上往往安静不足。老师聚在一起,说的最多的就是:课堂活了,可是课堂纪律越来越难抓了。抓的紧怕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的松课又很难驾驭。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自动地服从纪律和自愿的努力工作。而与组织教学相关的游戏活动,则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搭设了一座成功的通道。

我们可以领着孩子们,睁大眼睛,到大自然里去寻找,去感受。老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节奏,带领孩子们用手、脚等表现出来,这也是非常美妙的。我们可以自由创作一些适合学生的各类小活动游戏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游戏软件能把枯燥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游戏之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综合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感悟人物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但是我们要对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游戏的软件进行选择。把最能体现教学目标,最能表达教学意图,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软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当之中,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最大的帮助。

二、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竞争

游戏给学生设计竞争比赛的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当中学会竞争,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形再现,竞争比赛,角色置换等方法来设计游戏化软件,并逐步灌输他们的竞争意识。

新课标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目标越来越降低:是识字的工具,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课程标准》要求:“拼音教学游戏化。尊重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学。”借助汉语拼音教学游戏组织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利于幼小衔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学习,漫步“汉语拼音王国”。汉语拼音教学游戏是指惊醒汉语拼音教学时使用的游戏教学活动。使用时要尽量生动有趣,常换常新,难易适度。

如【教学复韵母ai、ei、ui】:

第一步:在认识复韵母时设计巩固韵母字形的“排队上车”、强化发音的“呼叫名字”、区别记忆的“打电话”三个游戏,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学会了三个复韵母。

第二步:在拼读音节时设计了“我是护绿员”、“我叫××”、“拼一拼,找一找”、“拼一拼,做一做”的一组游戏,寓教学于游戏中,使孩子们掌握了三个复韵母的拼读方法,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出示一张音节卡片,孩子们轻轻地拼读着f—ei—fei,并学起了小鸟飞。随着卡片的抽动,孩子们一会儿拍手,一会儿抬腿,时而吹气,时而开车,对这样的教学活动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学习着。一张张音节卡片,一个个实物形象,一次次演示动作,构成了一节愉快的拼音教学课。在这样的课上,孩子们对知识充满了兴趣;这时,由于他们认知的迫切性,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彩纷呈的游戏内容让学生快乐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休息为主,内容为辅的游戏活动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一堂课45分钟,老是紧绷着一根弦,容易使人疲劳。儿童的认知是有规律可循的,他们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织在一起,就像大海的波浪,时起时伏,有涨有落。有经验的老师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努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使课堂教学动静交替,有张有弛。

1.与综合素质紧密结合

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我们可以让音乐走进课堂,与课文内容有机地和谐地融为一体。

2.与分角色表演相结合

在理解课文内容进行分角色表演也是我们老师经常做的。先在组内练一练再上台展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一评,谁演得好,为什么?孩子们使出浑身的解数,互相欣赏,互相竞争,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声。这样使理解和表演、表演和评价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学生们往往乐此不疲。

3.与视觉相结合

小孩子大多爱画画。画画在学习课文时也挺有用处。

实践证明:游戏活动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组织学生游戏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不能为游戏而游戏,流于形式。其次,方法要多元。魏书生有句名言:“每件事都有一百种做法。”游戏设计应针对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自身条件,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灵活设计,不能照搬照抄他人的做法。运用时不宜过多重复,老是做同一个游戏,以保证游戏的生动、新鲜、有趣。让游戏在语文课堂中发挥最大的魅力

第2篇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其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部分的第三条强调,倡导“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该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阐述:本《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依据课程总的标准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的实验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中学英语教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越来越感兴趣,在英语课堂中积极、大胆地尝试这种新的教学途径。但是,不少教师由于对“任务型语言教学”本身的内涵及其特点的认识不足,在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难题,从而影响了他们对这种途径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David Nunan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如下一些特点:它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进学习的环境;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的过程;把学习者的个人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试图将语言学习和社会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要素分析

任务型学习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要达到设计者所预期的语言学习效果,我们在充分认识“任务型语言教学”特点的同时,对影响任务有效实施的因素也要有充分的认识。任务能否有效地实施,直接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明确的任务目标

确定任务的目标是完成任务的坐标,也是检验、评价任务完成好坏与否的标尺。在同一任务下,有不同的目标纬度(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此,通过一个任务是要完成一个目标还是多个目标,这些往往会干扰教师对任务活动的设计。确定什么样的任务目标,取决于任务本身的性质、任务的内容以及教师对这些性质或内容的理解。任务的内容丰富多样,但性质无外乎两种:即接受型任务(阅读或听力)和创造型任务(口语或写作)。一个任务或任务链应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总体目标,在确定了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其他的目标都应依附总体目标而确定。即教师对情景的创设、信息的输入、活动的展开、师生角色的体现都要服务于总体目标这个中心。

(二)恰当的任务环境

由于任务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来完成,而且要实现话题语言的学习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因此,创设恰当的任务环境是保证任务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教师在设计任务环境时,一方面,必须努力营造课堂民主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使所创设的情景富有新意,从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使所创设的情景能自然地与话题接轨,让学生自然溶入任务之中。

3. 使所创设的情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和认知需要,让学生能乐于投入任务之中。

4. 使所创设的情景与社会语言活动相结合,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和现实性。

(三)有效的语言信息输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需要利用已知信息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特定语言信息来开展活动,并完成任务。有效信息的输入是确保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保证。因此,教师所输入的语言材料,无论是语言信息(如dialogue,reading passage)还是非语言信息(如pictures),都要确保其有效。首先,要有适当的输入量。信息量不足,不能给学生提供所必需的任务资源;信息量太大,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和认知的负担。其二,确保信息的质。信息的质比信息的量更为重要,所输入的信息必须同所要完成的任务和社会活动均有相关性。真实的语言材料是任务型教学中的重要因素,不少语言专家阐述了利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利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对于学生学习地道的英语文化,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把课堂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真实的语言材料(无论是阅读材料还是听力材料),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初学者)来说,在对信息的有效吸收上,都会有意想不到的难度(无论是其语言的速度、语音语调还是词汇量,无论是语篇的布局谋篇、行文习惯,还是语言文化意识等),从而使学生不能将注意力放在对于所输入的语言信息对完成任务的意义的理解上,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对于材料本身意义的理解上。因此,Brosnan et al(1984:2-3)在就如何利用authentic materials(真实的语言材料)时建议道:

语言是自然的,通过简化和改造语言来为教学目的服务。这样,所输入的语言材料既给学生提供处理语言片断的机会,同时又包含完整的和赋有意义的语言信息。所输入的语言材料给学生提供机会使用非语言线索(版式、图片、颜色、符号、所供材料发生的自然背景等),使其能够通过这些线索更容易理解材料的意义。人们需能看出他们在课堂上所做的事与课堂外他们要做的事之间的直接联系,通过联系实际地处理那些被看作是真实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可使这种联系显而易见。

(四)合理的任务活动设计

任务活动是任务型教学的中心内容,只有使任务活动有效地开展,才能使任务有效地完成。任务活动与语言训练有着本质的区别。任务活动所谋求的效果不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侧重在执行任务中,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因此,无论教师设计什么样的任务活动,都应考虑以下方面。

1. 学生的参与。

使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特别是在那些大班)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兴趣爱好、个人需求都不尽相同。要保证学生的全体参与,教师就必须提前研究学情,对学生做必要的需求分析,这样才能保证在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对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任务要求,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2.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任务活动的形式很多,教师既可以利用一些传统的活动形式,也要创造性地设计活动,即便是传统的活动形式,也可以利用“变式”,让“老树开新花”,在同一话题下,提供多种任务形式和内容供学生选择。Pattison(1987)给开展任务型教学提供了供参考的七种类型的活动:提问和回答,对话和角色扮演,猜谜与解题,搭配活动,交际策略,图片和图片故事,讨论和决定。

3. 任务活动的真实性。

David Nunan在阐述课堂的任务活动时指出:课堂的活动应该尽可能接近真实世界的活动。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材料和方法都应该将重点放在语言信息上,而不是语言媒介上。例如:在阅读活动中,课堂阅读的目的就应该和真实生活中的一样。

无论是学生的个体活动还是学生间的互动,无论活动以什么形式展开,活动的内容是什么,交际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信息差。信息差的存在是活动过程真实性的重要保证。只有存在信息差,才能克服理解性任务中的“假读”和“假听”,以及创造性任务中的“假说”和“假写”。因为只有在活动中存在信息差,才能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利用已知信息探求未知信息,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4. 活动过程的流畅性。

任务教师都期望任务活动的进程与其所期待的一样,而实际情况却往往不是如此。要保证活动过程的流畅,教师应考虑以下因素。

(1)确保学生对所输入信息的理解,能够对输入的信息加以吸收、整合和利用。

(2)活动的分组要恰当。既可以按学生的水平编组,也可以按学生的性格特征编组,还可以混合编组。这取决于教师对于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以及活动本身对于角色的要求。

(3)培养学生的提问技巧、方法和习惯。事实上,这也是一个角色的转换问题。不少学生已经习惯了被提问,而一旦给他们提问的机会,他们又会缺乏必要的提问策略,不知道该问什么、如何提问,所提的问题与任务往往缺乏关联性。

(4)培养学生必要的交际策略。学生如果掌握了一定的交际策略,就会有助于消除交际过程中的紧张心理,有助于缓解紧张氛围,从而使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5)在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语言的流畅性置于准确性之上,不要见错必纠,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避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真实的任务结果

教师创设任务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用英语来完成一件事情,因此 outcome(结果)既是任务型教学的客观要求,也是任务设计者的主观期待;既是任务和一般活动的根本区别,也是检验任务目标完成好坏与否的标尺。没有outcome也就不能视其为任务型教学。也就是说,我们分析的以上各要素都是为着outcome能同期待的一样,从而能体现任务型教学的真实内涵。

(六)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很多活动需要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努力才能完成,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必定会影响活动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全体成员要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对于团体和团体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及价值,(All for one,one for all,each of us can do something,but none of us can do everything.)帮助学生逐步了解同伴并信任同伴,实现学习资源共享,体会团体努力的成果所带来的快乐和价值。

(七)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务型教学在课堂实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实际情况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课堂很容易地得到实现,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课堂管理等方面总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无法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也就无法用英语去完成一件任务。要让学生变成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充分的互动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使他们在课堂活动中和对课堂活动的评价中唱主角。

(八)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新课堂管理策略的形成

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由“主导者”变为“指导者”“帮助者”“建议的提供者”“活动的组织者”兼“参与者”,以及学生的重要“资源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对课堂指令要准确、清晰、有效,而且要通过观察课堂活动的进程来确定指令的时机、方式和内容,满足学生的认知和心理期待。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建议和帮助,同时还要把握好指导和帮助的度。

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对教师课堂管理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要保证课堂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必须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但是又不能以课堂纪律的好坏作为课堂管理评价的唯一尺度。最佳效果是做到“活而不乱”,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管理的策略。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在情感上先自主起来,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其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尝试自我调控学习的方法、节奏和进程。其三,体现人文精神,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缩短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和情感距离。其四,改变传统的教师独断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实行动态的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或同伴间的相互评价。

教师在进行任务型教学之前,要加强理论学习,对影响任务型教学的诸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任务型教学积极有效地进行。

参考资料: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David Nunan: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on Clas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袁昌寰:《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7期。

第3篇

关键词:导入;课堂;情趣

一、课堂导入的含义以及对课堂的重要性

课堂导入,字面解释,指的是用简洁的语言、动作等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目的,引出课堂教学内容,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

课堂导入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虽然课堂导入在整体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但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导入能引起幼儿的注意,犹如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催化剂,让整个课堂充满情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新课的导入不仅要新颖独特,引人入胜,使其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幼儿面前,令幼儿耳目一新,而且要有风趣,通过充满情趣的导课,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最大限度地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导入让课堂更具情趣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课堂导入存在的误区

1.时间过长导致课堂失“情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既不能忽略,也不能时间过长,时间过长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学龄前儿童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导入时间过长,不但影响后面的教学进程,而且让幼儿失去情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时间比例一般控制在3~5分钟。

2.方法老套导致课堂无“情趣”

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所以引发幼儿的兴趣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导入的方式、方法比较枯燥乏味、单一老套,那么接下来教学环节即使设计再精致、巧妙,也难以挽回幼儿学习的兴趣。

3.内容与教学不符导致课堂缺“情趣”

教师有时想着如何让导入新颖有趣,如何让听课的人眼前一亮,往往会挖空心思想出各种导入的“妙招”,但是却忽略了导入部分与整体教学的练习,而适得其反。

三、情趣课堂导入的策略

1.情境导入生“情趣”

教育学家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中对情境是这样描述的:“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照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索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知识。”情境导入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情境化的导入,可以将幼儿带入情境中,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语言情趣化,让幼儿用无意注意进行有意学习的目的。

例如,中班歌唱活动《王老先生有块地》,教师采用问题情境导入的方式。

师:(出示“饲养场”,以王老先生的口吻)我叫王老先生,这是我的饲养场,请你们猜一猜我的饲养场里会养哪些小动物?

幼:小鸭、小鸡、大象、老虎……

师:我会养很多小动物,来听一听有哪些小动物?

教师直接把自己比喻成农场主,将幼儿似乎带入到了农场的情境之中,一下子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师生之间有了别样的情调,这样的氛围对后续的学习是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2.游戏导入激“情趣”

高尔基说:“儿童具有玩乐的天性。在游戏中,儿童可以长知识,练体魄。”游戏导入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促使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化到抽象思维,让幼儿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游戏导入有很多种形式,如,猜词、猜谜、传话、接龙等,都可以灵活使用。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与游戏结合起来。德国启蒙文学家席勒认为,游戏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做游戏在课堂中的使用最受学生的欢迎,能迅速调动学生情绪,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学到并巩固知识,因为在快乐中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如,中班语言《咕咚》,故事内容讲述的是木瓜掉进水里,小老鼠听见咕咚一声,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小动物都跟着跑了起来。教师在活动中以游戏“听一听、猜一猜”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一个“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听!

教师播放“咕咚”音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

问:什么声音?发生什么事了?

幼:老虎、狮子、怪兽来了……

幼儿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如泉水般涌现出来,他们学习的情趣也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又如,小班语言活动《藏猫猫》,《藏猫猫》是一首自编儿歌,讲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小鸟、小兔、小鱼三种小动物,分别与白云、小草、荷叶玩“藏猫猫”的游戏,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体验藏一藏、找一找的乐趣。教师以“藏猫猫”的游戏导入活动。

师:藏猫猫的游戏玩过吗?

幼:玩过。

师:想玩吗?

幼:想。

师:我数数,从1数到10,你们找个地方躲好了。

幼儿找地方躲起来。

师:好玩吗?有几个小动物,它们也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看(教师出示背景图)。小动物可能会藏在哪里呢?

幼:小草后面、白云后面、荷叶下面……

教师通过藏猫猫的游戏直接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小班幼儿行动思维,他们听到藏猫猫,第一感觉就是想玩一玩藏猫猫的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以这种游戏的形式进行导入,直接将幼儿带入到课堂的情境中。

3.设疑导入引“情趣”

设疑导入可以使幼儿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师预期的目标,并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

如,大班科学活动《三脚架》,这是一节科学探索活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三脚架”支撑原理,激发幼儿探索兴趣。教师以“设疑”导入,引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师:(出示橡皮泥、小棒)看,这是什么?

幼:彩泥、小棒。

师:你们能让小棒在彩泥上稳稳地站起来吗?

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两句话,将幼儿心中的探索欲望一下子给调动了起来。设疑的导入形式,让幼儿产生一种无法阻挡的力量去寻找心中的答案,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

4.开门见山出“情趣”

开门见山导入即无需兜不必要的圈子,直接进入课堂主题,让幼儿直接明了今天活动的内容,避免浪费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如,大班数学活动《翻骰子》,利用幼儿经常接触的游戏材料,将大班幼儿数与图形的相关知识渗透到翻骰子的游戏中,并且以大班幼儿喜欢的竞赛方式创设情境,让幼儿尝试运用数与图形的经验解决游戏情境中的问题,活动中教师以“开门见山”式的导入直接进入主题。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骰子,骰子上面有什么?

幼:上面有数字,还有图形。

师:我要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叫翻骰子。

这样的导入让幼儿直接明确游戏内容,而不是转弯抹角,让幼儿不断地毫无目的地猜测,既节省时间,还体现出课堂的情趣。

综上所述,导入对于情趣课堂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而进行智慧的导入对于课堂情趣性的体现则是至关重要的。情境导入生“情趣”,游戏导入激“情趣”,设疑导入引“情趣”,开门见山出“情趣”。智慧的导入可让课堂教学赢在起跑线上,智慧导入可让课堂情趣横生。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合作性游戏;应用

1 合作性游戏的积极作用

1.1 让学生建立起团队意识。

伴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合作共赢的重要性。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使学生提前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合作性游戏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完成游戏任务,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优点。

1.2 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年龄较小,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都很有限,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设法保证课堂沟通的正常进行,以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开展合作性游戏,学生可以开拓视野,在体育课上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例如在练习仰卧起坐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仰卧起坐具体动作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详细进程,而学生在自己体验的过程中,会加深对仰卧起坐动作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1.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青春期的学生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合作性游戏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其创造性思维的扩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圆满教学任务,同时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教师不能仅仅把传授知识当作教学的唯一目的,还要意识到创新精神对学生前途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培养其创新能力。例如在课堂上进行“跳皮筋”游戏,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对跳法进行多方式演示,也可以鼓励学生创造新的玩法。众所周知,“跳皮筋”

有数十种玩法,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增强体质,也可以锻炼其发散性思维,提高创新意识。

1.4 避免学习中的抵触情绪。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合作性游戏,可以让学生对体育课保持热情。学生对于团队活动普遍是比较积极的,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别样风景,避免了学生面对传统课堂产生的消极情绪,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明显的效果。例如在讲解立定跳远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一味地让学生练习,会将课堂变得枯燥,如果教师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加入适当奖励,或者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比赛,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1.5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合作性游戏模式将课堂变得更加灵活生动,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角色,师生共同作为课堂的主人翁。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也会更加先进。这种先进的课堂模式不仅要求教师有坚持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出色的应变能力,教师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2 合作性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将合作性游戏更好地融入到课堂进程中,是每一个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合作性游戏的开展,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 游戏不脱离教学主题且力争新颖。

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需要挑选适当的合作性游戏,并且加入一定的趣味因素,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充分引导其求知欲,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欢乐,也起到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作用。例如,在游戏”大鱼网“踢毽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一组扮演渔网,二组休息,其他组扮演小鱼,感受”大鱼网“踢毽的乐趣,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到踢毽子的本领,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对游戏的恰当选择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行,提高综合素质。

2.2 游戏有一定针对性。

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其心理和生理发展情况各不相同。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对游戏进行相应的改进。例如,男生喜欢激烈运动、高强度对抗,而女生则偏好艺术性较强的活动,教师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估与分析之后,合理制定教学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3 确保课堂安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人生安全必须放在首要位置。学生在体育课上要通过游戏和运动增强体质,但也要避免体育运动对身体带来伤害。教师在选择游戏的过程中,要对其危险性进行细致评估,确保游戏的安全开展。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适时提醒,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安全意识。

下面介绍一个具体教学案例:“接力跑交接棒技术”,让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也学会了思考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详细的教学过程如下:

2.3.1 明确学习目的。

在接力比赛中,传接棒技术也是影响比赛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通过对传接棒技术的介绍以及示范,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升身体协调性,与队友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具体的教学内容有:传接棒技术的动作;传接棒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3.2 开展教学活动。

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并且对课堂主题进行引导,结合最近几年的田径接力比赛情况,让学生意识到传接棒技术在接力比赛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准备活动将学生身体情况调整到适合运动的状态,防止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受伤现象。教师要在体育场介绍比赛规则,包括个人站位以及交接棒完成区域范围等等。

教师示范标准动作,带领学生进行正确的跑步练习,讲解弯道和直道跑步要领,在学生的模仿练习中加以挑选,予以鼓励。学生要仔细观察教师的动作,并且要自己努力练习,尽快掌握动作技巧。

2.3.3 实战演练。

通过对动作和比赛规则的讲解,学生对于交接棒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教师需要趁热打铁,用实际比赛加深同学对该技术的认识。将同学分成若干组,每一组都有自己的职责,包括模拟比赛,技术分解、经验总结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交接棒技术的运用,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现场指导,多加鼓励。

2.3.4 思维发散。

除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外,教师还要注重比赛中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灵活掌握课堂进程,将游戏做一定的变动和改进,可以通过抢绳游戏等引起学生兴趣。

2.3.5 恢复放松,总结归纳。

在激烈的运动过后,教师要有序对学生进行身心放松,可以播放一些舒缓音乐,做相应的体操练习,既对学生的身体进行有效保护,也可以丰富课堂形式,让学生紧跟课堂进程。

在课堂的结尾阶段,教师需要对整个进程进行梳理总结,积极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要鼓励学生交流实践心得,促进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发展。

3 开展合作性游戏注意事项

3.1 保证课堂秩序。

要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保证稳定顺畅的课堂秩序。教师对于规章制度的讲解,其实也是引导学生建立合格的公德意识,对违反课堂秩序者要予以一定的处罚。

3.2 参考学生意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留心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灵活规划教学进程,避免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防止学生产生负面情绪。

3.3 保证安全。

一切教学工作的开展都要以保证学生安全为前提,体育教学涉及到比赛竞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磕碰是难免的。另外,对于器材的操作以及场地选择也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安全问题有足够的重视和应急方案,以促进教学的顺利完成。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性游戏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模仿兴趣,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处重要改进环节。合作性游戏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到合作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当今社会对初中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于晓东.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实际应用研究[J].教育界,2013,(22):171-171.

第5篇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首先需要认识“游戏化”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设计出更有效的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教学作用,以满足孩子们课堂语文学习需求。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形式比较呆板,学生无法参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下降,最终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游戏化”教学方法则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活跃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比如教师在让学生描写春天时,可以带领他们来一场“春天之美”摄影比赛,比一比谁摄影机下的春天更美,然后结合这次摄影比赛来描写自身所见所感,以提升文章的生动性。

二、教师要做好“游戏化”教学设计

要想构建良好的“游戏化”教学课堂,教师应事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由浅入深导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语文知识,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游戏设计时,要保证活动的趣味性,让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学习语文。其次,教师要增强活动的引导性,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今后学习提供帮助。最后,要保证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小学生思维一般比较活跃,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来发挥自身想像,让他们敢于大胆创新,引导其发现语文知识魅力。比如在讲授杜甫诗词特点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行了解诗人杜甫生活的年代背景以及诗人自身的性格特点,然后再结合具体诗词来分析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提提高对诗词意蕴分析的准确性。

三、“游戏化”教学要立足课本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应该立足课本,如果教师课堂设计与课本内容脱节,将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把握,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对课文有深刻的认识,要对文章作者、文章写作背景、写作结构和思想主旨进行全面了解,预测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制定好应对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如在讲解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童年的回忆”讲述游戏,分享各自的童年趣事,然后再立足课本引导学生去学习鲁迅的该篇文章,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认识。

四、游戏课堂要更加贴近生活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无论现代文章还是古代诗词,它们的创作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保证游戏的生活化,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从生活角度来来学习语文。比如教师在为孩子们讲解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可以让孩子们从自己生活出发,想像自己父母的背影形象并对其进行描述,然后再对文章进行阅读,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情,掌握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教学,不仅能为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还可以拓展其语文知识面,以增强文章写作水平,最终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而发现生活中乐趣。

五、加强“游戏化”情景引导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探究

一、什么是游戏教学法呢?

游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尽量将枯燥的语言形式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意义

英语游戏教学以交际法为主要原则,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参加语言,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语言知识点。它存在于语言教学和社交活动之中,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三、英语课堂中如何开展游戏教学

(一)课堂游戏之唱歌热身及自由谈论

主要是在上课前唱一两首英语歌曲,唱歌时可以加入适当的动作,通过歌声来调节情绪,营造英语学习气氛,并通过唱歌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但如果每节课都唱,时间长了,也难免使学生感到单调而影响情绪,教师可以调换方式给学生播放节奏稍快,琅琅上口的儿歌调节情绪,营造出英语学习氛围。例如,课前让学生唱《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这首歌时,就可以让学生边唱边表演。自由言论,主要是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每堂课的前五分钟为学生的自我展示时间。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用英语进行自由会话,也可就某一话题进行谈论。例如:问候、问路、购物,谈论人物、谈论天气等。让他们充分展现自我,表现自我,同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

(二)课堂游戏之英语游戏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

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并能激励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教学活动中来。英语课堂游戏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环境。运用得当的英语小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的短短几分钟,却能为当堂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游戏,能迅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形成外语学习中有利的非智力因素。这种潜在因素的不断增长无疑对以后的英语教与学产生巨大而积极的影响。所以引入课堂游戏的重要性可见非同一般。

游戏教学法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的教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课堂游戏要求学生,即游戏的参与者,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件事和如何去模仿他人的一言一行,都要予以及时的反应、回答来表现,这不仅使学生训练了自己的记忆力,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还能提高他们连贯语言表达的能力。利用游戏有意无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英语学习上的存在问题,英语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教学游戏,是非常有意义的。

1)听听做做。这就是运用常见的活动,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Touch your nose。Put up your hands.教师可以自己发指令,也可以让学生来发指令,可以全班一起活动,也可以进行教室前竞赛活动。

2)听听摆摆。利用学生现有的文具盒、书本、书包、椅子和书桌等,由教师来发令,一个或全体学生按指令来做,如:Under the desk。In the pencil-box。Show me your book ,please。随着指令的加快,气氛越来越热烈。

3)角色表演。先让学生扮演课本里的角色,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让学生联系信旧知识进行表演。通过这种游戏即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可复习前面所学习的内容,也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单词接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小组的第一个学生说一个单词,如book,第二个学生必须重复第一个单词,再增加一个单词,如:book bag,第三个同学该重复前两个词后在再增加一个book bag bed,一直往下做,直到哪位同学重复不了前面同学所讲的单词,游戏又由另一小组重新做,单词说得最多的夺得小组为龙头小组。

通过这些游戏,不但复习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而且由于学生爱模范和好胜的心理,从而促使其动脑筋、动口。在活动时强调学生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注意尽量安排集体游戏,特别是需要集体配合和体现合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课堂游戏要求教师课堂上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

其实不光是课堂游戏,整个英语教学都要求教师有着足够的课堂应变能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不在于教师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教师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做游戏的确是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作为少儿英语教师,我们更应该认真钻研,不断优化我们的课堂游戏,走出课堂游戏的一些误区,切实使课堂游戏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使课前游戏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中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新知识,课后游戏能持续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小学英语教学不断得到充足的温度和阳光,帮助使其好好成长,从而获得好的收成。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导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采取有效的导入方式,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长期以来,初中英语学科作为语言类学科,学生学习难度大,教学氛围单调,教学成效低,对培养英语专业人才有不良影响。在有效导入方法的作用下,教师能够轻而易举地将英语课堂教学推向,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推动初中英语教育的持续发展。对此,有必要对有效课堂的导入方法进行分析。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导入的重要性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尤为重要。首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高涨情绪的影响下,紧随教师思路,顺利过渡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在此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其次,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学生能够明确英语教学目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教学中,增强英语教学成效。最后,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氛围,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英语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可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导入具有重要性。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1.基于音乐的导入方法

初中英语教师利用音乐导入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尤为重要。音乐的节奏和主旋律,能够为人们营造良好的意境空间,将其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条件。音乐导入方法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英语语言,消除陌生感。例如,在“When is your birthday”教学中,教师为增强教学效果,可为学生选择歌曲《Happy birthday》。此音乐易学易唱,对增强初中英语教学成效有利。

2.基于游戏的导入方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选择游戏导入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活跃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眼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英语课堂互动中。在游戏导入中,学生能够处于放松状态,真正意义上成为教学主体,同时能够增强师生的有效互动,为教学活动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期末总复习阶段,教师将所有动物词汇整合,引入时下较为火热的QQ游戏“你画我猜”,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指派小组成员在黑板上画出动物的简笔画,其他小组学生猜测。如此,课堂教学氛围活跃,有助于增强教学成效。

3.基于多媒体的导入方法

利用多媒体积极开展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尤为重要,不仅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多媒体集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能够以多样化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可增强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成效。例如,在“Who stole the necklace”的教学中,教师为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可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以动画形象为主的视频播放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引导学生思考。

4.基于故事的导入方法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采取故事导入方法,具有可行性。一方面,初中英语教材中大多数课文的内容故事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英语课文后,能够对名人轶事有所了解。教师利用故事导入方法,能够使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前提下,深入理解英语课文。另一方面,故事导入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充满好奇心和期待,有利于英语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例如,在“A famous Person”教学中,课文内容是关于马克・吐温和比尔・盖茨的故事。所以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之初,搜集两位名人的相关资料,并用英语进行简单概述。如此,既可培养和提升初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听力,又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合理选择有效的导入方式,推动初中英语课堂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对课堂教学质量有决定性影响,由此可见有效导入的重要性。本文提出的音乐导入方法、游戏导入方法、多媒体导入方法、故事导入方法,能够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丽丽.巧妙导入,打开成功之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5(28):136-137.

第8篇

【关键词】体育游戏;中学;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以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开拓思维、改善心态、适应社会环境等特点来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性、竞争性、注意力,减少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损伤概率。

1体育游戏内涵及特征

体育游戏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一种有组织的新型的教学方法,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通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引发中学生对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感知。它能通过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与娱乐性、竞争性与合作性、教育性与现实性、普遍适应性与灵活性等特征结合游戏内容的特点,针对学生的随机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体育教育。体育游戏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掌握知识技能、遵守规则性、增强组织性和团结协作性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潜在功效。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最常见的一项内容,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成长曲线的需求,更易于使学生融入课堂,其综合性在同类教学方法中更胜一筹。

2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的应用

2.1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体育课进行过程中,学生精力集中的过程比较慢,往往容易被自身和外界的因素干扰,不能快速的投入体育课堂中,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体育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在短时间里有效快速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便于把集体的兴趣集中在同一点上,消除懒散的惰性,相对与单调的准备活动更能唤起上课的积极性,为下一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石。但在游戏的选取上也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条件,既要考虑到游戏自己的价值还要在身体灵活性与灵敏性等方面酌以思考。合理的游戏才能在体育课堂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锻炼中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人格完善的塑造,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准备部分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年龄阶段,初一与初三之间的学生在身体承受能力不同,要根据班级整体的身体素质来尽可能的安排多样性、综合性、技巧性的游戏项目,难易恰当,杜绝安排超负荷和超难度并对学生心理上有伤害的游戏,防止挫败其积极性。其次考虑游戏要有竞争力,只有安排合理的竞争,才能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仅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还能增强集体意识。由于集体游戏具有不可预测性,这就使得同学在游戏中斗智斗勇,激发斗志,保持耐力。还要考虑游戏与外界的关系,比如气候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干预,还要结合硬件因素灵活选择。

2.2体育游戏在基本部分的应用

体育教学基本技术是体育教学的主题,在新授课中如何合理利用体育游戏配合教学内容来调节体育课堂气氛、完成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的密匙。一节高质量的体育课,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如何巧妙的把体育游戏正确的运用到体育课堂上来,这才是整节课的重中之重。例如,在队列练习中采用“反口令”游戏,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动作要领。在篮球投篮技术教学中,可采用“定点投篮比赛”,来巩固投篮技术的学习;在足球传接球教学中采用“圆圈抢球”游戏,可以增强足球教学的趣味性。在游戏过程中要注重条件反射能力,使机体在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达到新的协调和平衡,在体育游戏中学生动静交替,视、听、思、行等结合,进而刺激大脑皮层神经过的均衡性和灵活性,锻练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如在“网鱼”这个游戏,把学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学生手牵手布下渔网,另一部分同学佯装大海里小鱼儿,他们通过模仿渔民的捕捞,鱼儿的逃生,初步了解“捕鱼”过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渔民伯伯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游戏中更能感受学生们随机应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无形中锻练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应急力、创造力和集体荣誉感。体育课堂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传授的动作要领和基本的步骤,单调的重复某一动作,对于中学生来说,兴趣点很低,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躁动,学习效率低下进而会导致其他课程的学习。为了激发他们的好奇感和求知欲,适当的安排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放松心情,敞开胸怀,以拥抱自然的心态来参与到游戏中来,不仅提高课堂效率还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更能配合教师的要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来安排游戏的难易程度以及运动量的大小,防止带来负面影响。同时更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出现。

2.3体育游戏在放松活动中的应用

放松活动是体育课结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放松肌肉关节、缓解运动疲劳、避免运动损伤等方面都至关重要。如果忽略此部分,简单的认为只是花絮,那么会导致学生对整理活动的不重视,相应的学生经过剧烈的体育运动后,身体状态无法得到正常有效的恢复,长此以往,不但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相反很容易产生劳损性的运动伤病,也会直接影响其他教学活动的开展。针对此种情况,在选取放松性活动的体育游戏时,要注重体现在运动量小和动作性舒展性方面,达到恢复和放松的目的。随着中学体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改革,体育游戏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举足轻重。体育教学联仅仅是简单的机械锻炼,更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来进行体育教学。恰当合适的体育游戏的插入,会加速恢复学生身体的疲劳性,使得他们的心得到放松,更愉悦配合教师完成体育教学的效果。

3进行体育游戏要注意的事项

体育游戏要根据参加体育游戏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实际运动能力等方面,来确定相应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在游戏过程中要保证体育课堂的组织性纪律性,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和章程,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快速投入游戏中,增强游戏的竞争性,较好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课堂教学内容的主动性。在游戏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的安全,避免使用存在安全危险的器材,选择合适的场所,这也是体育游戏过程中必备的首要条件之一。

4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