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施工企业资金管理

施工企业资金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7 16:02: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施工企业资金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资金;资金管理;市场竞争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血液,是财务管理的集中表现,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资金管理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经济效益,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垫资越来越多,拖欠工程款居高不下,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地制约了业主的生存和发展,弱化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现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现状,就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作简要论述。

一、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

1、工程垫资与工程拖欠款较大。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施工队伍的急剧膨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僧多粥少的形势加剧,使得一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时,提出某些不利于施工企业的要求。其中,垫资被作为一种普遍手段,成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和考查施工队伍实力的重要条件,有的工程项目垫资资金甚至超过50%。作为施工企业,为了在建筑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以满足“养家糊口”的需要,往往会承诺建设单位的垫资条件。企业一旦为某项工程垫资,则会身不由己,或者丧失先期垫资应获取的收益及承担垫资损失,或不得不继续垫资施工,但这样的垫资工程,完工后垫资款则可能转变成拖欠款。一般来说,拖欠款是以垫资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垫资,就不会有大面积的拖欠和长时间的存在垫资。因为摆不脱垫资的困惑,也就难以解除拖欠的压力。

2、资金管理水平低、使用效益差。尽管每个企业都可能制订了资金使用计划和各项费用开支计划,但多数企业不能做到按计划控制,导致计划的可操作性差,有的甚至将计划束之高阁,形成计划与实际的严重脱节,使企业的资金管理变得盲目,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其原因有两方面:客观上因受市场经济等因素影响,有许多意想不到但又必须支出的项目,增加了各种费用的实际支出数。主观上却是一些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没有切实有效地抓好计划控制这一关键环节。主要表现在:1)盲目购置固定资产,超过了企业的资金承受能力。一些施工企业迫于形势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为承揽一些“高、难、精”的工程项目,不顾企业实际购置精良先进的专项设备。2)管理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加大。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各个标段的细分,导致追踪信息、差旅费、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逐年上升,管理成本逐年加大。3)银行账户多,资金分散。由于点多线长,上一个队伍就必须开一个银行账户,有的甚至一个单位多头开户,致使资金分流沉淀,造成浪费。4)对外投资缺乏控制。在对外投资中,没有事先对投资项目的概况、投资方向作政策分析、发展前景预测、财务获利评价、风险评价及可行性分析,盲目投资,造成资金浪费。5)备用金管理不善。备用金管理工作作为资金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被人们忽视,有的甚至不把它纳入资金管理工作的范畴,致使备用金余额日益增长,有的个人借款甚至达几十万元,从而造成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二、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的管理和控制

企业资金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资金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使企业的净现金流最大化。

1、从管理机制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施工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审批、监督、考核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预算范围由单一的经营性资金收支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预算主体包括企业内部各独立核算单位。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实施资金预算管理应遵循以下程序:第一,自下而上逐级编制资金预算计划。第二,自上而下,通过一定的会议形式审批预算。公司职能部门对所属单位的预算计划,通过收集整理,确定公司下月财务预算,改“用后算”为“算后用”。第三,执行严密的预算调整程序。原则上,各级预算一经批准确定,不得更改;但因特殊事由,须调整的,应遵循严密的审批制度。第四,建立严格监督和考核制度。资金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各个环节现金流的监督与控制,也就是对施工生产、任务承揽、设备购置和基建投资等过程的现金流采用预算管理和定额考核,实行动态监控,量化开支标准。在编制资金预算时,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将营运资金区分为生产经营资金和非生产经营资金。生产经营资金包括承揽任务、项目施工和正常管理费所需资金,是保证生产经营的必需资金,应按照企业内部各个所属单位年度、月度计划,统筹调配,保证这部分资金供应,不得挤占或挪用。非生产经营是跟生产经营相对联系不太紧密的资金,这部分资金须本着节俭、必须、适度的原则,力求压缩总额开支。

2、从监控制度上,进一步加强资金周转各环节的可控性。

这是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补充。企业要树立“钱流到哪里,管理、监控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各个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施工企业监控的重点应包括:一是资金收入方面:应收款项是否应收未收或缓收;在建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回笼;已完工项目是否及时撤场;处置资产的审批及款项收回等,当期的实际资金收入与预算收入差异及原因。二是资金支付方面:应付款项是否存在支付风险;大额资金的立项、审批、支付是否合规;当期的实际资金支出与预算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3、从技术手段上,灵活运用资金结算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施工企业应立足工程项目高度分散的现实,探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做法,积极规避财务风险。一是建立、完善内部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及时调剂余缺。建立结算中心制度,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实现了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对分支机构做到了“你的钱,我看着你花”。结算中心一个口径对银行,下属单位除保留日常必备的费用账户外,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可以发挥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二是与银行协作,探索、实施“网上银行”结算方式。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可以将本系统的资金高度集中。将企业各分支机构在各地的资金汇兑业务虚拟在一个总账户下运行,减少了跨省同行资金调度,减少了提前汇到异地银行的沉淀资金。“网上银行”能及时提供企业的资金动态和存量,有利于资金决策,加强了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调剂能力,降低了财务风险。

第2篇

1.资金核算的责任主体与使用主体不一致公路施工企业资金管理一般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即公司总部、区域分公司和项目部三级管理。三级分别核算,三级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各级对外可以直接进行收入支出的核算与债权债务的清偿,对于总公司而言,对外责任与使用主体一致,但是区域分公司及工程项目部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对外的收支与清偿活动,需要由总公司承担法律责任,单位资金分散,局部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业务的无法开展。2.资金使用的前置性和资金支付的滞后性矛盾公路施工企业进行新项目的建设,许多项目想要预先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达到标准化施工条件后,才能从业主单位获得动员预付款、设备及备料款,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较长,造成资金使用的空档。3.资金需求量大,管理难度大公路建设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且极为复杂的工程,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以资金的支付为前提,可以说资金的运用涉及施工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而且资金需求量较大,比如建筑材料的购买,工程机械的购置及租用,人工的聘用以及建筑技术的购买,资金量需求的增大以及使用范围的拓展,导致资金管理的难度加大。4.工程资金管理持续时间较长一般的施工企业在工程完工通过验收后,工程资金会在短时间内到位,资金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小,但是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持续时间较长,主要原因在于公路施工企业的收入是分阶段的,很大一部分工程款短时间内难以获得,即使在竣工后,也会因为种种原因拖欠,拉长了资金回收的时间,增加了资金管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公路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大多数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意识不强,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度都不够,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是资金管理者的主体责任意识,大多数员工将资金管理问题看成是管理层和财务部门的事情,资金管理也成为管理层的附属专有活动,以行政调控代替专业化资金管理活动。

(二)资金管理缺少完善制度的保证大多数公路施工企业重视业务发展以及经济效益,忽略了资金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三)市场竞争加剧造成资金短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施工企业的数量众多,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造成公路施工企业为获得施工合同而开出较高的优惠条件,垫付资金则是常用的竞争手段,相关部门即使明白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考虑到业务发展的压力,也不得不为其亮绿灯,垫付工程资金造成了的公路施工企业资金的短缺。

(四)公路施工企业难以获得资金支持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银行借款和工程款收入。资金的垫付以及工程款支付的滞后性,导致企业资金短缺严重,银行对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支持有限,规模较小的公路施工企业,由于缺少健全的治理制度,不符合上市融资条件,很难从证券市场上获得融资,其流动资金短缺成为必然。

(五)资金使用监管缺乏公路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项目分布较广,项目分散,不利于企业总部对各项目部资金运动的监督管理,容易出现资金流向与管理控制相互脱节的现象。另外,会计监督职能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由于公路施工企业的特殊性,企业管理人员大部分来源于一线工程管理人员,财务知识欠缺,而财务人员也缺少对工程管理的了解,因而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都有待加强。

三、改善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企业资金管理的主体意识资金管理是整个企业的任务,需要全员参与,将资金管理的意识贯彻到日常的业务中。首先管理层需要重视资金管理,资金管理不是简单的规模数量上的控制,而是需要统筹运作的管理活动,资金管理应该作为管理活动的重要部分,杜绝行政调控代替资金管理。其次,要统筹兼顾,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将资金管理的实际情况纳入其中,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及产值目标与资金管理的关系。再次要落实责任主体,对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建议解决。

(二)提高工程质量与业务水平应对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压力下,各个单位通过垫付资金的形式获得施工权,很多企业只考虑到了业务的拓展,没有考虑资金的短缺,给后续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于垫付工程资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量力而行,选择信誉较好的业务垫付资金。另外可以通过提高工程质量的方法来获得业主的认可,以此增加业务量。

(三)健全管理制度,切实维护资金安全进行资金管理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资金管理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是进行资金管理的保证,没有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资金管理缺少依据,无法按照程序进行严格的资金管理。首先要做到专户存储,防止公私户不分;其次要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的预算计划使用资金,防止不规范的挪用与截留;第三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按时闲置的项目资金进行保值增值,禁止项目资金用于高风险领域投资;再者要制定严格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的资金管理,确保财务部门的安全。

(四)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与社会认可度公路施工企业可以通过融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主要是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获得社会认可,在提高业务量的同时,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可以参加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加强自身制度建设,获得资本市场融资资格,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第3篇

关键词:水电施工 项目资金 资金管理 对策措施

水电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工程资金投入大、工期长、涉及的工种多、影响的范围广等。并且由于水电施工项目属于民生工程,所以受到政策的制约大,社会关注度高。这些因素都要求水电施工企业在进行水电项目施工中注意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只有不断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资金管理,才能保证水电项目施工的正常进行,保证施工项目质量。所以对于水电施工企业来说,一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自身特点的资金管理体系。

一、水电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基本内涵

水电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是一套系统的管理体系,它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在进行资金管理控制时需要注意控制各个环节的资金管理。例如,对一个水电项目分割提取的比例,要进行分割前评估测算,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如果提取比例过于低,这样项目部的空间就太大,很容易造成项目部出现占成本、隐瞒项目利润,形成项目部资金监管的缺失。如果提取过高,会造成资金的管理粗放化。所以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时,管理层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全程监控,形成一套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

二、水电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一)水电施工企业项目在投招标阶段机制不完善

由于水电项目工程项目巨大,在投招标容易因为制度不完善导致招标结果不合理,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主要问题第一,招标过程企业缺乏资金管理意识,许多水电施工项目在招标过程中只是走一个过场,没有真正发挥招标竞标的优点。第二,招标的程序不合理不规范,特别在资格的审查,开标,决标等阶段处理不合理,严重影响到资金管理发挥在水电工程项目中的作用。

(二)水电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筹集方式过于单一

水电施工项目属于国家扶持的大型民生工程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计划经济年代,水电施工项目企业的资金来源基本依靠国家和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筹集资金的方式过于单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单一的政府财政拨款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水电工程项目,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筹集资金模式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更多是水电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方筹集资金,保证资金的正常供应和项目的顺利完工。

(三)水电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水平低

许多水电施工项目在资金管理过程中,缺乏对最基本的成本管理环节,没有重视成本的预测和规划,管理体系混乱。在成本管理的环节中往往更多的是走形式化道路,这很大原因也是中国大部分水电企业仍处于传统计划经济的区域性施工企业,在区域内属于一种相对垄断的地位,对于成本的管理不重视,导致成本的无故增加和资金的浪费,这都折射出水电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的能力不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资金管理。

(四)水电施工企业项目内部结算体系不完善

水电施工企业在建设水电项目是呈现地域跨度广,项目工程多,资金流动性大的特点,由于水电企业在内部资金结算过程中的体系不完善,大多数的水电企业没能在总部设立资金的计算中心,导致资金的流动混乱,不能实现专款专用,如此一来,资金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使用效率,资金的流向也得不到到实时的监管,导致资金的管理也得不到控制。

(五)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缺乏内部控制监督系统

水电施工项目资金的使用量和流动性都非常的巨大,这些大量的资金需要得到相应的监督管理,才能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如果资金的使用不合理,而又得不到很好的监督就会导致这笔资金的流向和透明度。当前的水电企业监管模式还停留在“谁拨款谁监督”的原则,这种监督很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和实施。部门之间缺乏互相的监督。主要负责监管的财务部门在实施监督中往往忽视资金的实际使用过程和资金的真正流向,对于出现的资金管理问题也很难的到相应的解决,甚至出现了许多挪用项目资金的严重问题,这都给水电项目资金管理增加了许多难度,都制约着水电项目企业的资金管理。

三、水电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完善措施

针对水电施工企业项目在资金管理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联系中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措施完善水电施工企业在项目资金管理体系,提高项目资金管理效率。

(一)完善水电施工企业项目在投招标机制

在水电施工施工项目中加强投招标制度的建设,保证项目招标的合理公正,保证资金管理在源头上得到合理有序规划管理,招标方式要使用公开招标,严格招标的程序,合格审查水电施工企业的准入资格,科学比较各个竞标的企业的资金管理方案,作为竞标施工企业要提前做好资金管理规划书,保证中标之后施工阶段的资金管理工作。

(二)拓展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的筹资方式实现筹集多元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展,资金筹集已经不在是单一的政府投资,政府在现代拨款政策中也更多的支持多渠道资金筹集。目前水电企业在筹集资金方面主要有国内投资和国外投资。国外投资中要不断加强国际几大发展银行的合作和吸引外国的企业社会团体投资,如世界银行等和大型的投资公司。在国内筹资方面,加强国内银行的贷款、单位投资和私人投资。加强筹资方式的多元化,防止由于某一筹资渠道断流而导致的施工进度受阻,保证项目施工企业能够顺利的完成施工项目。

(三)提高资金使用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项目资金的应收款管理

水电施工项目企业要提高对资金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项目的资金链管理。企业要明确内部会计的控制计划,确定资金的风险预警机制,防止资金的风险产生,及时的加强对风险的应急措施,保障企业顺利度过风险期。在企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一方面要不断承接更多的工程项目,但另一方面要注意工程项目应收款的及时收回,防止出现坏账死账,提高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的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企业的正常有序开展施工活动。

(四)完善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的内部结算体系

在水电施工企业中建立资金集中结算管理中心,整合资金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统一信贷,统一管理。逐步理清企业内部的资金财务关系,不断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实现优化企业资金资源。在一些水电工程企业中后证明建立集中资金

结算中心,通过资金阶段中心为纽带桥梁,集中资金的优势,促进资金的内部活跃,保证了资金的使用需求量。

(五)建立完善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的监督管理机制

水电施工项目企业要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不仅要加强财务部的监管力度,实现财务部对资金使用的了解和资金使用的相对透明化,及时发现资金使用的问题,时刻警惕资金的不合理利用。而且还要不断增强施工企业的内部监督和相互监督,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予以改正。对不能改正造成恶劣影响的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处罚。保证监督效果和监督力度。

四、结束语

水电施工企业的项目资金管理对于水电施工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到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所以在资金管理过程中要积极针对各个环节的资金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保证资金得到最大使用效率,节约资本保证水电工程进度。

参考文献:

[1]李刚.论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的方式及原则[J].企业家天地, 2010

[2]程永靖.水电施工企业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J].建筑施工, 2010

第4篇

(一)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有效竞争力

资金管理不仅可以促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而且优质的资金管理还能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基础上,把施工成本降到最低,以谋求更大的市场、获取更多的资金,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有效竞争力。

(二)有利于保证施工工程的稳定

进行实行资金管理是企业维护合约双方合法利益、维护社会财经秩序的体现。施工企业的每一项工程任务都要依法按照所签合同上的条款来执行,合理的资金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费用的按时到位和施工工程的如期完成。

二、施工企业资金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一)企业不够重视,资金管理体制不健全

部分中小施工企业的高层领导没有意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把企业的理财活动作为一项具体的工作内容来展开,对企业缺乏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管理观念,忽略了财务管理对整个企业的影响。而一些普通员工则认为,资金管理是领导的事,与自己无关,导致产生了“多则多用,少则少用”的资金浪费现象,使得工程成本异常偏高。即使是在大型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也不尽健全,预算不合理、计划不全面等问题存在。

(二)工程分布点多,资金难以集中管理

由于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其工程项目数量多、用地广,各个项目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区域,大规模施工企业的工程更是分布全国各地,资金管理更难以集中。我国现在的施工企业,多数还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度为主,项目费用由项目经理掌握,其对账户资金的使用有着完全独立的控制权,企业总部要获取资金信息,只能通过项目经理的汇报。项目的分散经营、独立运作,致使总部对资金进行动态监管的难度很大,而且成本也高。

(三)专业人才稀缺,资金管理不到位

企业要想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必然需要大量杰出的、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受建筑工程中材料供应不稳定、成本价格上下浮动、天气变化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施工项目的进行会发生很多计划之外的事情,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联系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合理的应对,来保证工程的继续实施。当下人才的紧缺也是施工企业资金管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四)投标有待规范,垫付施工现象

普遍近几年,随着房价的上涨,人们看到了施工企业的有利可图,纷纷跻身于这个行业,致使建筑市场急剧膨胀,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不少企业主为了能够承包工程,不惜压低投标中的标价,答应建设单位先由企业垫付工程款的要求。而实际上,施工企业的主要收入就是来自这些工程款,各个项目的启动、实施也需要从工程款里支取资金,一旦垫付了工程款,那么项目所需的资金就会不足,结果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展速度与质量。

三、解决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充分重视,建章立制

从主观上来说,企业要加强全体员工对资金管理的重视,不仅仅要求各级领导开展切实可行的理财活动,普通员工也要积极配合,把“重生产、轻管理”的工作观念转变为“生产、管理并重”,深刻认识到财务管理对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从客观上来说,企业要建立健全一套合乎自身情况的资金管理制度,如企业目前款项回收较慢,则应该在制度中着重完善资金回笼这一部分;如果是资金使用明细不清晰,则应该加强完善资金的清查部分。

(二)资金管理力求全面精细

要解决资金难以集中管理的问题,就要将财务管理制度自上而下地逐一细化,改变项目经理一人运作的格局。一方面,可以在各个项目实施的工地加派几名财务人员,由财务人员对项目经理所支取的项目资金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及时上报,以实现对项目款的随时监督。另一方面,企业应适当提高项目负责人申请资金的要求,不仅要提供详细有效的凭证,而且要确保每一条凭证都是真实有效的。

(三)加大对资金管理人才的投入

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先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在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中,对资金做出详尽预算、安排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计划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施工前期,应该由优良的资金管理团队做好资金的审批、监控、风险管理,从源头上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效果。

(四)调整竞争战略,不盲目垫资

第5篇

关键词: 施工企业;资金;资金管理;市场竞争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血液,是财务管理的集中表现,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资金管理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经济效益,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垫资越来越多,拖欠工程款居高不下,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地制约了业主的生存和发展,弱化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现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现状,就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作简要论述。

一、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

1、工程垫资与工程拖欠款较大。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施工队伍的急剧膨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僧多粥少的形势加剧,使得一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时,提出某些不利于施工企业的要求。其中,垫资被作为一种普遍手段,成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和考查施工队伍实力的重要条件,有的工程项目垫资资金甚至超过50%。作为施工企业,为了在建筑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以满足“养家糊口”的需要,往往会承诺建设单位的垫资条件。企业一旦为某项工程垫资,则会身不由己,或者丧失先期垫资应获取的收益及承担垫资损失,或不得不继续垫资施工,但这样的垫资工程,完工后垫资款则可能转变成拖欠款。一般来说,拖欠款是以垫资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垫资,就不会有大面积的拖欠和长时间的存在垫资。因为摆不脱垫资的困惑,也就难以解除拖欠的压力。

2、资金管理水平低、使用效益差。尽管每个企业都可能制订了资金使用计划和各项费用开支计划,但多数企业不能做到按计划控制,导致计划的可操作性差,有的甚至将计划束之高阁,形成计划与实际的严重脱节,使企业的资金管理变得盲目,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其原因有两方面:客观上因受市场经济等因素影响,有许多意想不到但又必须支出的项目,增加了各种费用的实际支出数。主观上却是一些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没有切实有效地抓好计划控制这一关键环节。主要表现在:1)盲目购置固定资产,超过了企业的资金承受能力。一些施工企业迫于形势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为承揽一些“高、难、精”的工程项目,不顾企业实际购置精良先进的专项设备。2)管理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加大。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各个标段的细分,导致追踪信息、差旅费、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逐年上升,管理成本逐年加大。3)银行账户多,资金分散。由于点多线长,上一个队伍就必须开一个银行账户,有的甚至一个单位多头开户,致使资金分流沉淀,造成浪费。4)对外投资缺乏控制。在对外投资中,没有事先对投资项目的概况、投资方向作政策分析、发展前景预测、财务获利评价、风险评价及可行性分析,盲目投资,造成资金浪费。5)备用金管理不善。备用金管理工作作为资金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被人们忽视,有的甚至不把它纳入资金管理工作的范畴,致使备用金余额日益增长,有的个人借款甚至达几十万元,从而造成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二、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的管理和控制

企业资金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资金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使企业的净现金流最大化。

1、从管理机制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施工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审批、监督、考核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预算范围由单一的经营性资金收支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预算主体包括企业内部各独立核算单位。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实施资金预算管理应遵循以下程序:第一,自下而上逐级编制资金预算计划。第二,自上而下,通过一定的会议形式审批预算。公司职能部门对所属单位的预算计划,通过收集整理,确定公司下月财务预算,改“用后算”为“算后用”。第三,执行严密的预算调整程序。原则上,各级预算一经批准确定,不得更改;但因特殊事由,须调整的,应遵循严密的审批制度。第四,建立严格监督和考核制度。资金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各个环节现金流的监督与控制,也就是对施工生产、任务承揽、设备购置和基

建投资等过程的现金流采用预算管理和定额考核,实行动态监控,量化开支标准。在编制资金预算时,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将营运资金区分为生产经营资金和非生产经营资金。生产经营资金包括承揽任务、项目施工和正常管理费所需资金,是保证生产经营的必需资金,应按照企业内部各个所属单位年度、月度计划,统筹调配,保证这部分资金供应,不得挤占或挪用。非生产经营是跟生产经营相对联系不太紧密的资金,这部分资金须本着节俭、必须、适度的原则,力求压缩总额开支。

2、从监控制度上,进一步加强资金周转各环节的可控性。

这是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补充。企业要树立“钱流到哪里,管理、监控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各个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施工企业监控的重点应包括:一是资金收入方面:应收款项是否应收未收或缓收;在建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回笼;已完工项目是否及时撤场;处置资产的审批及款项收回等,当期的实际资金收入与预算收入差异及原因。二是资金支付方面:应付款项是否存在支付风险;大额资金的立项、审批、支付是否合规;当期的实际资金支出与预算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3、从技术手段上,灵活运用资金结算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施工企业应立足工程项目高度分散的现实,探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做法,积极规避财务风险。一是建立、完善内部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及时调剂余缺。建立结算中心制度,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实现了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对分支机构做到了“你的钱,我看着你花”。结算中心一个口径对银行,下属单位除保留日常必备的费用账户外,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可以发挥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二是与银行协作,探索、实施“网上银行”结算方式。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可以将本系统的资金高度集中。将企业各分支机构在各地的资金汇兑业务虚拟在一个总账户下运行,减少了跨省同行资金调度,减少了提前汇到异地银行的沉淀资金。“网上银行”能及时提供企业的资金动态和存量,有利于资金决策,加强了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调剂能力,降低了财务风险。

第6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当前,在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下,诸多因素的出现致使施工企业的资金日渐紧缺,严重阻碍了施工企业的正常有序前行。现阶段,资金管理问题已是施工企业中迫切需要加强的瓶颈任务,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基于工程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提出了促进企业资金管理效率提升的对策。

一、工程施工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预算管理效率差

现阶段,我国有不少施工企业仍缺乏一套完善高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尽管部分企业实施了预算制度,但常由于各类不良因素的影响,预算未成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制定依据,对计算标准进行盲目性的更改,未在工程施工项目的基础上实施精细管理,未系统性的筹划和控制工程项目资金的收支,随意行为屡见不鲜,预算管理犹如形式;此外,有的施工企业编制的预算与实际不相符,使用的指标也欠科学,没有一套规范完善的计量标准与强有力的考核依据,成本费用的约束力不强,原本该摊的未摊,不该提的却提了,盈亏不相等,不良资产数量增多,长期处于挂账状态,严重阻碍了企业资金的有效运行,资金管理预算缺乏完整性,未充分准确的预测资金的收支情况。

2.资金监控不严,导致资金流向和控制相脱节

施工企业共涵盖总承包与专业分包两项资质;总承包属于施工企业的总部,通常代表的是招投标的中标者与合同的签订方,主要负责管理与监督工作,不再拥有专业的施工队伍,企业的运行以分包的方式把项目交给专业承包方实施。因缺乏有力的监控、考核力度,没有认真系统的深入分析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致使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向和控制出现了严重的脱节,造成事前控制力度不够、事后审计监督不严的局面,有的项目资金没有实现专款专用,尤其对于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经营模式的企业,经常会发生项目资金用在其他项目上,或者项目经理人公款私用,致使在建项目潜藏了巨大的风险。

二、强化工程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具体对策

1.构建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

当前,施工企业应实施全面资金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的编制、监督、审计等各环节,以形成一套高效的资金预算体系。在明确经济合理的预算方案后,应将其作为施工企业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严厉禁止随意的更改,如必须更改,要按照规范的审批程序来。结合施工企业的特征,进行资金预算管理过程中要根据以下流程进行:从上到下一级级的申报,制定详细的资金预算计划;从上到下一级级下发,运用相应的会议形式开展预算的讨论审批工作;实施滚动式管理模式。企业财务部门要加强事前控制,并且,落实监督和考核制度。对施工开工、基建投资等过程的现金流进行预算管理与定额考核,从而使所有环节都能够充分运用到现金流。

2.强化资金流转的跟踪和监控,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

实际中,应把现金流量管理贯彻落实到企业管理所有环节阶段中,时刻注意企业中的支付及资产流动性两方面的风险,有效控制现金流量的出入口,系统全面的管理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中所发生的现金流量。施工企业应加强监控资金收款和支付两环节。对于资金的收款环节;在和业主签订完承包合同后,作为总承包方的施工企业,应切实保证收款的及时性,根据合同中明确的付款时间与相应额度实施资金结算工作,以防业主故意不按期支付工程进度款。此外,企业应在合同或者内部控制制度中详细阐述分包方不得直接收取工程款项,这样资金才能够实现集中式的管理。对于资金的支付环节;要做到专款专用,严厉禁止有项目经理人公款私用。通过审查预决算资料、材料供应合同、个人生活消费发票等诸多的方式,对项目支付进度加以有效控制,保障资金的有效利用。

3.强化资金集权管理

施工企业应对财务工作者进行集中式管理,施工场地中仅安排专业的核算员,财务工作者定期和施工场地核算员共同实施账目核算工作,要使财务权利和项目负责人权利两者分离开来,以此防止项目负责人出现资金款项方面的经济问题,避免项目部门和财务工作者干超出职业道德范围、影响企业利益的不良行为发生。其次,实施资金的集中式管理,尤其在数额较大的现金收支方面,项目部门应贯彻落实备用金管理制度。总部按照各项目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备用金和使用领域。并且财务部门要认真审核备用金的有效凭证,按照实际的报销金额来补充完整备用金。实施备用金制度除了能够公开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外,还能够防止相关部门随意的浪费资金,确保资金较高的利用率。此外,实现审计监督的集中式管理;总部和其他有关部门要经常性的对项目部进行审计,强化监督,有效控制项目部,保障项目部顺利有序的运行。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施工企业必须优化自身资金结构,增强资金利用率,方可实现较高的竞争实力,注重项目成本的控制,健全各类资金管理制度,树立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观念,促进监督控制的有效性,规避资金使用风险,发挥资金最大利用率,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推动企业持续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汤长娥.刍议施工企业资金管理[J].经管空间,2010(10).

[2]李健.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资金管理[J].企业经贸,2008(9).

[3]赵培月.浅议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会计,2009(6).

第7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6月12日

引言

无论对于何种企业来说,资金管理都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它是进行施工的重要价值基础,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被称为企业经营的“血液”。有效的资金控制和管理,可以提高经营效益,降低施工成本。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营利能力,加强资金的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将资金作为企业经营的重点进行管理,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一、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资金是企业运营和发展的“血液”,如果企业资金缺乏,会致使企业不能及时偿还贷款、不能及时支付购买施工设备和材料的价款,从而降低了该企业的信誉,带来了许多有形或无形的损失。强化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以及营利能力。

(一)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能力。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而资金管理又是财务管理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可以说,资金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内容,加强资金控制和管理可以实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换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企业价值可以分为资金流和物质流,加强资金流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对企业整体经营进程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

(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偿还到期债务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如果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会引起财务风险的产生,作为企业“血液”的资金出现“断流”,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影响,会遭受罚款、影响企业的信用。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增强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

(三)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资金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价值基础。合理分配资金可以提高企业价值,尤其是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提高经营获利能力,只能从自身努力提高。然而,在施工企业中,资金管理可以有效地代表其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建筑施工企业对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少企业资金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水平。

二、施工企业实施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在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没有形成集中的、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资金的制度。多数施工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是一套制度,而项目经理资金经营又是另一套制度,对整个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来说,这种分权制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致使二者之间矛盾难以协调,造成资金使用分散,提高了管理运作成本,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上级机关对资金的调控力度。一些施工单位建立了比较严格的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将其落到实处,从而造成有规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

(二)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是:涉及到的项目范围广、投资大、周期长,同时又因为施工企业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管理,没有形成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导致项目施工资金管理分散。并且没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资金管理的权责不够明确,推卸责任的现象屡有发生。使用效率低下是资金分散管理的直接后果,从而无法合理地分配资金的使用,不能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三)监管力度不够,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整个过程中时刻不能缺少资金的监管,应当协调资金流向与控制。但是就目前来说,很多施工企业忽视了对资金管理与控制过程的监控与监督,对其监督没有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进行。在收款环节,没有严格按照合同中约定的付款额度进行结算;在付款环节,时常出现一些项目资金挪用的现象,没能做到专款专用,从而大大降低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对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资金管理手段与方式落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资金信息管理体系,也就不可能对资金管理进行主动监管。并且,采用分散的资金管理方法,资金的内部审计制度落后,资金出现账外循环,开户多并且分散的现象,没有对资金进行动态的统一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强化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资金预算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几个程序:第一,编制资金预算计划需要自下而上逐级进行;第二,审批预算时同样需要自上而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第三,预算调整程序需要严密执行;第四,建立严格的考核和监督制度。通过反复审核的各种预算,最终应当提交到上级机关进行审核,预算一经审定并下发后,各单位必须执行。在没有遇到特殊情况时,原则上是每半年调整一次,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企业的用款及筹资计划。

(二)建立统一的资金管理结算中心。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的建立应当按照企业自身管理层的设置以及项目的分布情况来设置,其将作为专门的负责管理资金的部门。在该部门中,需要设立统一的风险预警机制、资金预算机制、资金使用监督机制、资金划拨审批机制。通过这种途径,施工企业可以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可以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整体的评价,并及时做出调配。同时,还有助于资金监控的实施,解决资金分散问题,加强内部控制,从整个公司角度来统筹资金,降低资金风险。

(三)强化对投标项目的审查。在建筑施工企业,设备和工程物资占据大量的资金量,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将导致项目进度无法保障、设备难以撤出、资金无法周转。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投标选择时,应结合自身的资金情况,对工程项目进行详尽的调查,防止出现不垫资无法施工的情况。在施工项目正常进行过程中也必须对资金的划拨进行及时的审查,在发现问题后,应当及时进行解决,尽量消除非理性的盲目投入。

(四)进一步加强资金周转各环节的可控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高度重视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和支付风险,将现金流量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并树立这样一种观念:“钱流到哪里,管理、监控就紧跟到哪里”,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监控的重点应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收入方面,在建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回笼;处置资产的审批及款项收回;应收款项是否缓收或应收未收等。二是资金支付方面,大额资金的立项、审批、支付是否合规;应付款项是否存在支付风险;当期的实际资金支出与预算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四、结束语

随着施工企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切实保证施工企业的健康运行与顺利发展,保证整个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应当提高企业的资金控制和管理水平。因此,应当加强资金计划管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从而增强资金管理力度;建立统一的资金管理结算中心;为了防止后续工程中出现资金紧缺现象,应当强化对投标项目的审查;进一步加强资金周转各环节的可控性等。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营运资金;营运资金管理;施工企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企业中,企业的营运资金作为资金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运资金的管理也给现代企业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营运资金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链条中成为较为脆弱的环节,涉及面广,不确定因素增多,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企业的生产发展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成为当务之急,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采取先进的资金管理模式成为企业面临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一)营运资金及其特征

营运资金,也被称为营运资本,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产品的生产、销售,参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短期周转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就是某特定时点内,公司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也被称为“净营运资金”。广义的营运资金,其构成结构为企业拥有的现金、可转让债券、应收账款、存货等,是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流动资产。营运资金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变现性强。企业拥有非现金形式的可转让债券、应收账款、存货等,可变现能力强,能够较为快速地满足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2.流动性强。企业拥有的营运资金可以借助于开展短期的筹资活动得到。3.来源多元化。营运资金的来源包括两种渠道,即短期筹资和长期筹资。短期筹资一般会通过短期借款、短期融资、票据贴现等方式实现。4.资金规模不确定。企业拥有的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容易受到内外部环境影响而发生数量上的波动。

(二)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特点,企业下属项目、分支机构的营运资金管理往往缺乏体系,企业不能对营运资金的流动实现实时监督,也就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或者对于一些大型施工企业集团来说,可能有些分子公司的营运资金充足,而有些分子公司的营运资金匮乏,综合整个集团来看,营运资金的分配不够合理。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看:1.企业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首先是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通过银行借款等负债融资方式进行企业筹资,这样的方式确实能够暂时缓解企业资金现状,但长远来看问题重重;其次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较高,没有合理考虑投资活动对营运资金的占用;再者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对于采购方面缺乏合理规划,也会导致营运资金周转出现问题。2.工程款拖欠和工程垫资问题严重造成营运资金短缺工程垫资施工和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问题是当今建筑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在建筑市场中抢占市场份额,或是其他一些原因限制,往往会采取垫资施工的方式,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也就在这种前提下出现了。为了达到发包方的条件,垫资施工的企业不得不将大量营运资金投入进去,最终会形成大量应收账款,若是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就可能会带来营运资金短缺问题。3.营运资金使用不合理营运资金的重要性目前已经被建筑施工企业所认知,所以企业会在费用开支及资金使用上制定详细计划,虽是如此,但计划的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施工企业受其产品特殊特点所限,施工周期较长,环境复杂,往往不能按照既定计划进行营运资金管理。

二、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的原因

(一)行业规范程度较低

虽然目前我国关于建筑施工行业的各项规范和制度逐渐完善起来,但整体规范程度还是较低,压级压价、垫资施工、工程款拖欠等问题不断发生。而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往往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一些项目前期资金充裕,后期却资金短缺,这时若是根据业主要求进行垫资施工,就会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经济运行等出现问题。因此,行业的规范程度较低严重影响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企业盈利水平较低

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率相较其他企业来说着实不高,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走向精细化管理,施工项目更是实行粗放式管理,部分项目的分包单价远低于中标合同价,责任成本管理没有完全落实,分包工程量的清算及材料消耗、资金支付管理等失控。

(三)缺乏营运资金管理平台

有些建筑施工企业虽然拥有较为充裕的货币资金,抗风险能力也较强,但是由于企业规模较大,货币资金分散在不同层级的下属公司或项目部,分属于多个不同的资金账户,缺乏资金的集中归集管理,货币资金流动性较弱。或是企业虽然建立了财务制度管理平台,但是平台的功能有效,仅局限于财务流程管理、财务报表申报等,对于资金的调剂功能还比较欠缺,所以对资金的管控能力相对较弱。

三、营运资金管理的强化措施

(一)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结构

面对建筑施工企业中存在的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强化:1.优化资产结构。将企业中的存量资产变为活动资产,提升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通过全面清查存量资产,将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出售等方式加速资产的流动与变现,并用存量资产变现的资金填补流动资产,以此使得企业资产的构成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提升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综合自身考虑,权衡流动性与效益型,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和债务偿还需要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的存量,优化企业资产的结构比例。2.调整负债比重。建筑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资产负债率高的问题,上文已说明原因是由于不少业主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垫资施工,还因为企业通过举债经营利用杠杆效应,为企业创造额外收益。但企业在选择负债程度时还必须综合自身情况考虑,根据企业当前发展情况,权衡负债程度的风险性和效益性,防止财务杠杆效应没利用好,反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负担。3.合理确定债务期限。长期筹资虽然比短期筹资需要负担的财务费用高,但风险却比短期筹资低,因此企业在流动负债的结构性管控中,应当权衡风险和获利能力一起考虑,尽量选择风险最低,获利最高的负债构成比例。这不仅能够合理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减少企业的财务费用,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安全性,提升资金使用的成本效益。

(二)加强资金管理

怎样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存量资金的管控。1.建立健全营运资金管理制度。健全的营运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营运资金预算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企业在编制营运资金预算时,需要以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与各个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将资金的预算落到实处。资金预算执行时,还需要结合企业的相关考核制度,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做到及时监督考核,确保预算的合理执行。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制度在营业资金管理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业,是与营运资金管理预算制度相辅相成的,通过这两项制度,能够对财务进行合理有效分析,尽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2.建立资金集中管控平台。建立资金集中管控平台,加大资金集中管理力度,这对于集团型施工企业来说非尤其必要。企业可以建立统一的结算中心,在专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集中管控母子公司的现金收入。3.其次要加强对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控,尽量实现货币资金存量与营业收入同步增长的情况;再者需要拓展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尽可能地获得低成本、可持续的外部融资。

参考文献:

[1]林振标.加强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思考[J].交通财会,2016(02).

[2]蒋鸥.建筑施工企业资金营运风险及防范措施[J].科技展望,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