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煤矿安全综述

煤矿安全综述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7 16:02: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煤矿安全综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煤矿安全综述

第1篇

[关键词]机电管理;安全生产;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159-01

1 机电管理安全工作方法及措施

机电作为煤矿企业生产的基石,只有做好机电的日常管理,才能确保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为了做好机电管理工作,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电专业的高质量标准。只有在高质量标准作业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并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的情况下,机电管理工作才能有序安全进行。

1.1 机电专业高质量标准制定

机电专业要想循序渐进地发展,首要的是需要制定本专业、各工种符合现场的作业标准。只有在制定符合现场作业标准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现场施工作业有依据进行考核,才能确保机电作业的标准化,才能使机电为企业生产提供安全要素。机电专业标准的制定,需要专业人员从不同环节、不同工种制定出详细的、符合规程作业要求的标准。只有通过专业人员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并将其融入标准化内容的制定中,标准化才能正确地和科学地指导现场施工作业,才能使机电作业现场有高质量施工标准的依据,才能确保机电标准化的有效发展。

1.2 机电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科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能够确保企业健康良性的发展,为此在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有关行业标准和规定的情况下,必须制定符合现场和作业方式的措施和规程,确保现场工作的可操作性。只有在符合现场正确的规程、措施的指导下,才能保证施工工作的准确性。机电管理不能只图简单的制度制定,需要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从现场的角度,从各专业和相关规定入手,制定有指导性的符合科学的机电管理制度。机电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后,重要的是确保机电标准化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要想做好标准化工作和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各级领导、机电管理人员的必须做到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电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标准的有效落实和执行。只有作好机电各专业、工种和现场的质量标准化工作,以及机电设备、配件、电力的管理,才能发挥机电作为矿井基石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与生产,才能从源头上做好机电专业各工种和现场的安全保证。为了搞好机电设备、配件、电力的安全管理,必须要依靠职工的日常管理,管理要制度化、科学化,确保机电管理的有效性。要想机电管理工作的有序化,领导层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围绕工作对各环节和部门进行科学的配合和协调,同时进行管理组织的闭环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人管,各项工作管理的科学化、正确化,才能确保机电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3 做好现场机电设备专业性分析和总结

机电专业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性能必须要从实际运行中的数据和实际情况分析入手,才能很好地掌握设备的具体状况,才能给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最直接和实际的详细情况和数据,专业人员才能根据设备现场运行情况和有关数据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检修和重点的检查环节,才能很好地发现和及时预防设备的运行环节出现的各种情况,确保设备运行情况的正常措施的执行和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改进。要想做好符合不同现场的专业性的分析和总结,必须要深入现场、深入实际,从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制定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考核机电管理工作。

1.4 先进技术装备的投入

严格和科学的管理,可弥补装备上的不足,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但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的安全性。为此,在当今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在对现有设备的性能的掌握和充分发挥的同时,要学习更先进的技术,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装备,充分发挥其效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先进技术装备所产生的效能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先进技术装备的投入,要想使其充分发挥其效能,就必须制定好设备的定期检修、维修制度,设备的包机制度;责任到人,设专人进行有计划的、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修,并对设备检查、检修部位和周期做出明确的规定。只有周密的详细的检修计划的制订和人员检修到位,才能确保先进技术装备的正常运行和设备性能的充分发挥。

1.5 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要想更好地发挥设备性能,若不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机电管理工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更谈不上切实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以为了充分发挥先进技术设备的性能,必须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因此,在追求先进技术装备投入的同时,必须将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业务水平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管理人员、操作人员除要做好日常设备的运行管理和操作规程的执行外,必须掌握设备性能,学习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对设备运行数据和状态的正确分析和掌握。应加强机电管理人员对所辖新设备、新技能的培训学习,切实做到掌握所涉及的设备的原理、性能、使用方法、维护要领,这样才能对设备和现场出现的一般故障进行科学和准确的处理,才能够有效地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防止误操作,使事故扩大化。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是否普及化和实际化,将直接影响企业机电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培训工作质量的好与坏,将在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发生事故时,处理事故方法和过程中体现出来。只有狠抓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流于形式,要落到实处,并要严格考核,没有取得上岗证的,决不能上岗,促使机电管理工作必须扎实、可靠、安全。

1.6 强化机电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强化企业职工责任心,没有高度的责任感、责任心,是不能作好机电安全管理工作的。作为机电管理人员要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必须明确责任重于泰山,自己管理上的小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人员和设备损害和损坏。机电管理人员必须对于现场和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汇报,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机电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只有机电管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有效地杜绝事故隐患。为此,机电管理工作除要明确人员职责外,重要的是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这样才能确保机电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1.7 责任到人及奖罚分明

企业职工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外,必须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范围,确保工作管辖的明确性,工作落实的有效性,以确保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有具体的单位和人员管理。除了明确责任外,要对单位和管理人员要奖罚分明,激励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制度,重点是落实,只有切实可行的责任制度和明确的奖罚措施才能很好地将各项制度和标准真正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地做好机电管理工作。合理的奖罚制度的落实将调动职工的积极参与性,为此需要企业严格执行制定的合理的奖罚制度,这样才能确保机电管理工作有效的延续。另外,对于机电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配置、组织形式、体系结构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一味求大求全。

2 小结

第2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实践研究

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常年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科技手段的相对滞后性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理念缺乏。想要尽可能的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率,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煤矿灾害防治技术不断研究和更新,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建立和推出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研究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监控系统的有效建立

煤矿安全状况具有模糊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等特点,这就使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无法很好的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当前,安全数据库及专家系统能够对事故发生进行有效的预测,因此这些技术的研发非常紧迫;另外,计算机在事故辅助决策系统中很重要,通过建立安全信息网络,部分安全隐患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监控。可以说,安全管理部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分支,处于信息汇总的关键部位,不但可以提供准确的信息,而且能够提供事后的静态管理,即采用了一种动、静态相结合的管理理念。

2、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测与管理

煤矿的安全监控系统具有预测和有效辨别危险源的功能,能够将矿井下的相关安全信息反馈到指挥中心,经专家和智能系统快速识别并传递出相应指令,起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发生的作用。在这其中,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效果最优。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而且能够高效率、低失误的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及控制,进而对事故发生源,如火灾、瓦斯爆炸等进行技术分析。因此,应该敦促企业适时对危险源安全系数进行评估,加大对排查安全隐患相关系统的投入。

二、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的研究

1、加强安全生产相关责任制度的建设

煤矿企业领导、技术人员需要按照《劳动法》等相关规定,依法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应该加强安全监察的力度,努力排查直至消除事故隐患。要切实的将事故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有效发挥群众监督部门、工人委员会等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对特殊岗位、易失误区域要重点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对于企业的领导者来说,必须具有足够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这是因为,企业领导作为整个煤矿企业的负责人和决策者,起到负责全局的作用。如果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安全事故的防范,势必酿成灾祸。

2、按照制度化、程序化要求整顿安全生产监察体制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重大的经济损失、伤亡事故及职业性中毒的报告、处理、分析及评价。应该分别对局、矿级监察机构进行适当调整,不断更新安全生产监察体制,另外矿务局应该派出专门的安监人员负责管理工作。要重点保证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检查工作的进行,强调“一通三防”标准,对事故发生隐患深入排查,坚决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小型煤矿,争取从源头上杜绝事故。

3、设立安全激励机制

安全激励是一种能够产生效益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普遍被各种机构、组织和公司所采用,安全激励方式的采用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认真度。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合理的设立安全激励机制能够收获安全效益,或者说至少可以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对事故进行控制。安全激励相比较传统的方法,如培训、筛选人员等是一种灵活、易于接受的方法。将工作付出与员工的、组织的、集团的风险管理业绩直接挂钩,员工便可以更加自觉的提升安全责任意识、加大工作投入。

4、健全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在煤矿企业实际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必要的安全保障体系要逐步得到完善。首先,煤矿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得以健全,漏洞需要不断填补;其次,完善的煤矿行业安全检查保障体系要不断完善;再次,针对员工所创立的资格认证及安全技术培训体系应落实;最后,煤矿企业内部的安全技能培训必须要标准化、规范化,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要合格。

5、实行有效安全管理理念

首先,煤矿企业当中无论是领导还是各级技术人员都要铭记“自负责任”的标准,这一点强调的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道理。企业中的任何部门、组织都要担负起法律赋予的安全生产相关责任,从我做起,履行职责。其次,自我约束非常重要。煤矿企业应该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建成自上而下的各级技术人员的知法、守法、依法工作的思维体系。再次,自我激励是引发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途径,企业通过各种行政、经济手段,可以鼓励职工按照安全生产制度工作。最后,自主管理是保障煤矿企业内部员工勇于承担、主动自律并勇于承担等良好作业习惯形成的重要途径。

总结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形成是有效减少甚至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本对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及监控系统的有效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测与管理都是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重要部分。另外,安全生产相关责任制度的建设、按照制度化、程序化要求整顿安全生产监察体制、设立安全激励机制、健全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实行有效安全管理理念作为实践经验也值得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施式亮,王鹏飞,李润求.工业安全评价方法与矿井安全评价技术综述[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2(04).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 煤矿生产 安全问题 数字化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00-00

我国是一个煤矿产量大国也是一个煤矿能源使用大国,煤矿生产由传统的生产监控方式逐步走向现代的生产监控方式。煤矿企业在生产发展转型中经历了很长一段的阵痛期,因为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事故频发。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伤亡的职工人员数量急剧增加,死亡人数数量达到三万多。根据国家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煤矿企业因为各种死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亿人民币以上。正是在这样的严峻社会形势下,加强煤矿生产的安全监控问题亟待解决。

1 国内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发展原由、现状以及前景

1.1国内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发展原由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因为煤矿是传统的主要能源,而且在现今依旧保持重要的能源地位,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矿难事故的频发,安全隐患的长期存在,生产状况的严峻环境,以及社会和国家的压力,都不断促使煤矿企业不断反思和改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进一步提升监控技术,保障生产安全[1]。

1.2国内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发展

很多的发达国家技术发展较快,比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开始发展催化型的仪器来检测瓦斯方向了。很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以及后来的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的结合与应用使得现阶段很多发达国家在煤矿企业生产中采用的安全监控系统是集成了环境安全、调度与运输、过程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的复合系统。

相较于国外,我国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发展更新较为缓慢,基础也相对比较薄弱,但发展的速度较快。面对我国较为严峻的安全生产环境,我们国家的煤矿企业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消化、吸收适应本国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推广煤矿安全监控技术,不断系统优化,走向综合监控应用的先进方向。

1.3国内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发展前景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数字化、系统化、综合化、网络智能化。未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体现的极大优势是数字化和网络化。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应用的数字化将会把系统中的音频、视频和控制等多媒体的信息从模拟状态转化为数字状态。网络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的监控综合系统在应用中将会由集总式向集散式系统转变。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时代,计算机的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也成为了时代的要求。

2 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

2.1监控系统拓扑结构类型

现阶段的煤矿监控系统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结构、环形结构、总线型结构。星型的拓扑结构的网络是一种集中控制型网络。其主要优点是网络监控和管理简单,介质访问和协议访问简单,服务方便。主要的缺点在于电缆数量庞大,安装以及维护相对复杂。环形的拓扑结构的信息数据在封闭的回路中沿着单一方向传输。其主要的优点是网络实现简单,投资最小。操作简单,控制软件也简单。其主要的缺点是环形的网络是直接串联的,每一个节点的故障都可能会引起全网的故障,进而导致网络故障甚至瘫痪。总线型拓扑结构是将所有的设备直接与总线连接,所有工作站和服务器都连接在一条总线上,没有中央控制节点。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不需要另外的互联网设备,组网的费用也低,设备少而简单,电缆少,安装容易,可靠性高[2]。其主要的缺点是节点的容量有限,所有节点是共享宽带,访问时影响速度。

2.2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

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复杂繁多,功能性强也复杂,有人机界面操作模块、综合组态模块、并行网络通讯、数据库访问、查询打印模块、WEB服务模块、实时性处理和控制等多样功能。综合系统如图1所示:

图1.综合监控软件示意图

2.3平台集成各监控子系统的方式

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监控子系统主机服务器、监控子系统分站、控制器以及嵌入式监控设备。综合监控系统与子系统监控分站以及PLC控制器的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

图2.综合监控系统与子系统监控分站以及PLC控制器的连接方式

2.3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在煤矿应用中的功能

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在煤矿应用中可以实现以下主要功能:(1)考勤功能:计算机远程掌握控制每天旷工入井时间、升井时间,且可以自动按相应照班次生成日、周、月和年考勤等各类考情报表,数据详尽且准确。(2)人员的准确跟踪定位功能:实现精确到分秒对井下的分布情况以及现场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例如人员的分布情况,人员的区域分布情况,实现对井下人员准确跟踪定位。

2.4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中的视频系统应用

视频系统由投影单元,控制系统和相关的设备三部分,整个系统分为三部分:投影显示,信号处理,控制管理。视频监控信号和 VGA 信号通过视频/RGB 矩阵选择输入,可以直接输入到 DLP 投影单元的视频或 RGB 输入端口合成显示在大屏幕上。系统在技术上先进,使用上实用,经济上合理。

2.5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的语音报警系统

对于计算机的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在煤矿应用中而言,语音报警系统在整个的综合监控系统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实时报警,对于快速解决生产事故和加强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3]。

语音系统可以实时快速地对故障的类型进行语音播报,这是因为语音系统将先进的流媒体和嵌入式技术结合起来了,实时传输,这样极大节省了存储空间。

何为流媒体技术,笔者通过查看相应的资料,了解到所谓的流媒体技术,是指在数据网络上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传输和播放的连续音频或视频数据流,是一种新的传输方式。

2.6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的安全管理

煤矿生产的安全绝对不可忽视,同样现代的先进的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的监控系统安全保护与管理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不同类型的用户的应用,首先必须解决好授权与安全的问题,依据相应权限操作。管理人员具有操作员的所有权限,而且可以对参数进行更改。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员登陆时必须要输入管理员密码,操作员直接进入系统,不需要授权密码。

2.7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在煤矿应用中的故障排查方法

计算机远程对于井下作业以及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但同时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远程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如何排除故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真正全面实现智能化操作。

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有一个普遍的潜在的故障就是通讯不能正常工作,虽然计算机的远程控制软件会发出相应的信号,但是却无法提供及时的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法,仍然需要人工的帮助,如需要人工使用螺丝刀来寻找故障。如果网络安全正常运行,通讯畅通无故障,软件即可以为故障的检测以及查询方面提供帮助。这就需要煤矿企业充分保证网络通讯的顺畅,以及对于系统设备不间断地进行监视。

系统出现异常,一般通过以下几种常用方法排除:

(1)看组态参数是否被修改,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查看主站是否改变了组态。

(2)查看现场设备,排除现场设备障碍。一般来说,是主传感器、辅助传感器、传感器电路等可能出现障碍。

(3)查看设备电压是否出现异常,查看设备是否被拆除或者需要另外再组态。

(4)主变量超限。

(5)非主变量超限。

(6)模拟输出固定,需要对仪表进行检查。

3结语

笔者在文中主要是介绍了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以及为何远程监控系统得以发展和应用的原由以及发展前景。较为详尽地展现了综合系统的结构模式以及如何实现远程监控方法。同时也说明了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在煤矿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信息化生产发展要求数字化远程综合监控的必然性。

通过本文,笔者梳理了国内外煤矿生产安全的现状,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前景,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在煤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远程监控如何在矿井以及煤矿企业生产环节的远程监控,而且是实现综合监控。改变传统的数据信息的独立,综合监控实现信息的共享,利于煤矿企业在生产作业时对于信息可以及时处理,对于突发状况可以有效处理,特别是在计算机远程监控状况下如何实现有效地监控和状况处理,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意义。现今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隐患依旧存在需要得以高度重视,大量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较为落后,监控系统存在硬件不通用、软件不兼容,监控功能尤其在远程监控功能上监控功能不强的问题亟待于解决。

4不足与展望

由于时间的关系,以及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复杂性多样性,远程监控系统的相关研究以及问题的发现仍需要笔者继续研究探索。例如需要进一步研究故障排除的方法,需要进一步提高煤矿的信息化,需要进一步研究深化了解监控系统的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不可否认,计算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在煤矿中的运用前景一片光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技术的不断完善更新融合。

参考文献

[1] 李运强,黄海辉.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6):160-167.

第4篇

关键词:瓦斯;综合利用;措施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the coal mine gas has been the major hazards in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Extraordinarily serious coal mine gas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causing major losses to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people; and not by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al-bed gas is directly discharged into the atmosphere, causing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necessity of mine gas utilization and ga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or the simple analysis.

Keywords: ga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D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大家都知道矿井瓦斯(也称为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中的一种共生或伴生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它不仅是煤矿生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将其直接排人大气还会造成强烈的温室效应,导致环境破坏。甲烷是一种强烈的温室气体,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23倍。同时甲烷也是一种洁净的能源,纯瓦斯的热值与常规天然气相当,是一种洁净高效的能源。因此,对煤矿瓦斯的综合利用迫在眉睫。

2、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的必要性

(1)瓦斯综合利用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瓦斯有窒息、燃烧和爆炸的特性,而引起瓦斯爆炸的三要素是足够量的瓦斯、足够量的空气和引爆火源。所以大量涌出的瓦斯是影响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必须认真落实“先抽后采”的原则,坚持“多点、均衡、低压、高浓”抽放,并按规定合理配风,使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浓度不超限,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瓦斯综合利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要充分利用矿区的资源、资产、技术和人才优势,引进技术,选择有市场前景的接续项目,大力发展非煤产业。随着矿井瓦斯抽放量的增加,其利用规模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不仅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要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3)利用瓦斯资源是社会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瓦斯中的甲烷含量很高,仅次于二氧化碳。搞好煤矿瓦斯综合利用,不仅有利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也会使瓦斯变害为利。

3、瓦斯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在大力度提倡开发瓦斯及其利用,但还是存在着诸多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影响着瓦斯利用的速度。

(1)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

我国煤田地质构造复杂,煤层气赋存条件差,普遍存在低储层压力、低渗和低饱和度的“三低”不利条件,从理论和技术方面都存在许多关键性难题,缺乏一些公益性、前瞻性、基础性、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等安全技术研究,资金、科研投入不足,致使煤层气开发利用与治理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工作和创新进展缓慢

(2)煤炭、煤层气矿业权重叠

矿权和气权分离,是目前煤层气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采煤和采气矿权管理部门不统一,致使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国家原则上规定先采气再采煤,但实际上难以执行。从目前国家对能源的迫切需求来看,停止煤矿生产,让煤层气先开采是不可行的.

(3)煤层气抽采难度大,利用率偏低

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复杂,煤层气抽采环境千变万化,抽采技术与装备不够先进,抽采难度还很大。煤矿大多位于偏远落后的地区,抽采出来的瓦斯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致使大量低浓度瓦斯只能稀释后排出。瓦斯输送网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可利用的天然气管线,使瓦斯生产区与市场脱节。严重地限制了瓦斯发电的发展,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瓦斯资源。

4、瓦斯综合利用建议和措施

结合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从安全、能源、环保要求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实行资源先行、上游开发与下游利用相结合,煤层气开发利用与煤矿安全、环境保护相结合,煤层气开发利用与天然气相结合,按照先浅后深、先富后贫的顺序积极推进,把煤层气开发利用打造成我国新的支柱产业。

(1)落实和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支持煤层气发展的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关键要把这些政策落实好、完善好,给予煤层气比常规石油天然气更加优惠的政策,逐步引导企业成为煤层气发展的主体。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大对煤层气发展的扶持力度,包括加大煤层气勘探、抽采、利用投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煤层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立足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强煤层气的科技保障能力

加强煤层气开发利用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攻关;加强煤层气抽采利用重大问题的科技攻关,加快实施煤层气开发科技重大专项,加大煤层气开发利用关键技术、重点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扎实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设; 鼓励煤层气开发利用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攻克技术难题,逐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适合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抽采利用的技术体系。

(3)加强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体系,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完善相关立法及政策,制定严格的勘探开发煤层气的准入标准,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实施采气采煤一体化。坚持国家统一规划、总体开发,稳步有序地推进煤层气开发和利用

(4)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完善煤层气抽采利用标准

积极开展和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高煤层气的抽采利用率和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完善煤层气抽采利用标准,借鉴国际标准,加强研究,加强沟通,努力使煤层气的安全生产标准、抽采利用标准、减排标准协调起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快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5、结论

总之,煤矿瓦斯作为一种曾被浪费掉的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好它,既可减轻煤矿安全生产的压力,又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实现甲烷的“零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张国昌.煤矿瓦斯发电技术综述[J].车用发动机,2008(5):9一 15.

[2] 张皖生,唐力朝.煤矿瓦斯发电现状与前景分析[J].中国煤层 气,2005,2(4):23-26.

第5篇

关键词:大同煤矿;通风;安全;管理

煤矿管理模式无论多么完美,一旦发生故障,还必须由人来完成设备的修理、恢复工作。而这就无法排除人为因素,如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情绪、心理等影响。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管理核心。实现通风安全管理现代化是改变煤矿安全的根本措施。利用科学技术结合煤矿安全理论,使人—机—环境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状态,实现井下各用风地点的风量及有害气体浓度等井下工作环境时时刻刻得到监测监控,并能得到优化管理,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通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

一、加强通风安全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煤矿作业场所经常变化,不安全因素不可能完全预见,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应及时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对生产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不断充实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实现通风安全管理目标。

(一)计划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安全和开采技术条件而具体采取安全措施。编制计划主要依据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矿井生产发展计划、技术装备、技术水平及通风安全技术资料。在编制年度和月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根据矿井的实际条件,编制保证安全生产的通风、防治瓦斯、防火、防尘和降温等工作计划。根据计划要求合理分配资金、人力、物力,认真贯彻落实,无特殊条件变化应确保计划实现。每期计划执行中和结束时要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对安全隐患和计划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对下期计划进行全面安排,提出保证计划完成的措施。如果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地质条件变化、资金或设备不能落实,采取措施后仍不能解决时,可适当调整计划,但必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二)技术管理

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管理。图纸要齐全并能正确的反映实际情况。每个矿井必须有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防尘管路布置图、瓦斯监控系统图,对于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要有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图等。需要收集储存的数据有主要井巷的通风参数、煤层瓦斯含量、瓦斯相对涌出量、瓦斯绝对涌出量、瓦斯地质资料、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自然发火期统计资料、煤层的最短自然发火期、主要通风机的性能曲线、局部通风机的型号及其性能参数。所有仪器应有说明书,建立技术档案。各种报表应存档,各类台帐(密闭墙台帐、火区台帐、局部通风机台帐、注水台帐等)健全,各种检查记录(通风设施检查记录、反风设施检查记录、瓦斯检查记录和瓦斯涌出异常检查记录等)齐全。制定符合本矿的风量计算方法,采掘工作面风量分配合理。定期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和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以获得主要通风机性能实测曲线和关键阻力路线的阻力分布等资料。

(三)通风系统管理

井下一切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风桥、密闭墙、栅栏等必须有专人负责维修管理,使其保持完好状态。随工作面推进和迁移应及时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和风量调节。在改变通风系统时应预先制定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四)通风仪表管理

矿井必须配备足够的通风安全检查仪表,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修,其完好率应达到90%以上,下井仪器、传感器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二、通风安全的计算机管理

(一)建立通风安全数据库

建立和使用好通风安全数据库、图库、模型库是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和煤矿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是利用计算机定期进行通风系统模拟分析和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依据。通风安全数据库主要有通风系统、通风报表、防火、防尘和瓦斯管理等。

(二)通风安全计算机辅助决策

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用系统思维的观点,基于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以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下转第20页)(上接第16页)术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由人与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分析和利用的系统。在进行矿井通风设计、调整通风系统和进行风量调节分配时,借助计算机进行通风网络解算、通风机优选、模拟各方案结果,对于优化方案,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帮(三)计算机技术管理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建立煤矿瓦斯数据库、瓦斯突出数据库、防尘数据库、通风监测技术数据库、通风测定仪表数据库、矿井火灾数据库等。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矿井通风管理,能全面提高矿井通风科学管理水平。

三、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矿井通风的日常事务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的分工、停开工区域通风调整、通风报表、处理日常通风问题等。通风管理的模式基本上是总工程师、通风区(队)长负责制。在进行具体决策时,由通风区(队)长根据任务安排、通风调度的记录等进行。这种传统的通风管理优点在于任务安排直接、决策快捷,他们每天要做出大量决策.而对于某一具体决策,一般都是根据经验进行,由于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可能出现偏差。通风日常管理信息系统,是将矿井通风所有信息存储在系统中,可以随意调用,且带有系统分析功能,能从一定程度上协助总工程师、通风区(队)长进行决策,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一)计算机图形显示

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系统图、通风系统示意图、通风网络图、避灾路线图等。在图上标明用风地点、风量分配、风流方向、通风设施位置等,主要图件根据矿井最新情况加以刷新。利用计算机显示矿井通风有关图形更直观,更便与合理管理。

(二)利用计算机建立通风设施管理数据库

主要包括矿井局部通风机运行情况,如风量、风压、风筒漏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各类通风设施,如风桥、风门、密闭的构筑位置及损坏程度。通风测量仪表的库存数量、使用、检测检修情况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转情况,包括风压、风量、耗电量、电机功率、效率等。

(三)通风管理制度及其执行记录数据库

主要包括有关矿井通风管理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同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分类,建立可多条线索查询的数据库系统,技术人员可准确、完整地检索到相关的内容。

(四)提供各类统计分析报告

主要包括风量测定及全矿风量综合分析、通风阻力测定及阻力分布情况分析、主要通风机性能检测报告及性能评估分析、反风演习报告、煤矿瓦斯鉴定和分析、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和矿井火区分布定位以及各参数测定时间和数据分析等。

(五)提供通风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信息

主要包括各类人员的具体信息。计算机通风信息日常管理系统将全矿井与通风相关的基本情况通过计算机数据库统一管理,然后通过网络使其在全矿或更大范围内资源共享,决策人员可根据需要,随时查询各种记录和状况,进行科学决策。

四、结语

通过运用计算机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了煤矿通风管理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有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中。

参考文献:

[1]吕大伟,吕伟伟.矿山安全检测监控与矿山设备诊断[J].科技创新导报,2009,(04):55.

第6篇

通过笔者不完全的调查,在如今的露天煤矿的开采当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隐患表现:1)部分开采面的坡度过于的陡峭,还有部分的阴山坎。2)没有在相应的位置上安装避炮房、报警装置等。3)部分开采作业场出现积水过多、材料过于堆积的情况。4)煤矿生产的宕面没能够与生产人员居住场所、材料等加工场地隔离出规定距离。5)爆破时候用的导火索没能达到规范的距离,应该超过1.2 m。6)部分电器设备过于陈旧、线路破旧不堪,在架设线路的时候也没能够按照规范进行。7)开采作业当中完全忽视安全生产,经常忘记带安全帽等。

上述的露天开采的隐患仅仅是一部分,在开采作业当中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才能够有效的防止事故的发生。

2露天煤矿开采中事故发生原因及对策

无论是何种事故和隐患都有它发生与存在的原因。在露天煤矿的开采当中,技术、矿主,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素质不足等都是其中的原因。

2.1技术

露天采矿涉及的工艺较多,包括穿孔、采装、运输和排土等四大生产工艺,露天采矿作业围绕这四大生产工艺的特点,重点放在消除或者减弱安全隐患上,以便采取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并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2.1.1穿孔

1)钻机沿台阶边缘行走时,机架实出部分距台阶外缘不得小于5 m。2)钻车通过高压线时,钻机最高部分与高压线的距离不得小于

5 m。3)钻车通过坡道时,钻架必须回位,以防钻机倾倒。4)钻孔时,钻机司机室距崖边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 m。5)落钻架时,钻架上下均不能站人。6)机械、电气、风路系统安全控制装置失灵,以及除尘装置发生故障及损坏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修理、维护和更换。7)牙轮钻应配置除尘设施。8)钻机夜间作业,照明设施要完善。9)钻机开始运行前,应检查机械周围是否有人和障碍物。10)加强操作者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操作者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能力和防范突发事故的能力。

2.1.2采装

1)电铲调动时应组织专门队伍专职调铲。2)采装工作面出现伞岩时,禁止电铲正面作业。3)电铲作业时,按规范操作,作业人员应佩带个体保护用品。4)当电铲作业时,任何人不得在电铲悬臂和铲斗下面及工作面的底帮附近停留,在任何情况下,铲斗下都严禁站人。5)合理设计旁弓线,避免电铲作业时铲斗碰上架空线。6)在电铲作业时,发现有悬浮岩块、塌陷征兆、瞎炮,必须停止作业,将电铲开到安全地带。7)每台电铲都应装有汽笛或警报器,在电铲作业时都应发出警告信号。8) 加强工作面的除尘。

2.2管理

2.2.1事故与隐患的原因

1)眼光狭窄。近几年煤矿企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安全装备等手段,但过于依懒,却疏于管理,以致于收效甚微、难以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利益;另外,有的领导为了尽快实现短时间的利益或者是为了自己当前创造更多的政绩,盲目的、不切实际的扩大煤矿的生产规模,严重的超人员、超能力生产,忽视了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其次,有的领导层没能够完全理解清楚安全文化对于一个煤矿企业的长久发展所带来的意义,没能长期的、有效的坚持安全文化建设。2)管理局面过于混乱。为了确保煤矿能够正常的运行和实现安全生产,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统一的安全管理制度。科学化、合理化、精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让全体人员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以及管理当中做到有章可循,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安全生产带来的随意性,将生产中的安全事故降到最低。但是,事实上,部分煤矿企业都是下了大功夫在目前的生产利益上,却没有花费很多精力去建立一套完善的、长远的安全管理保障、措施体系,往往是有管理制度但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各管各,造成安全管理混乱。

2.2.2事故与隐患的防止对策

1)完善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露天煤矿具有其自身特点,存在复杂的不安环境和不安因素。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对员工展开安全培训。煤矿企业内的每一个员工都必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培训与自身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发展前途,是企业的大事、要事,不能够敷衍了事,更不能够走过场,要牢牢把握安全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的统筹、科学合理的规划,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在开展安全培训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仔细地分析各类不同的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安全培训计划,并针对各类不同的计划确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培训内容,既要组织专业的、针对同一工种的局部培训,尤其是要重视生产、业务、安全监测、管理等岗位的技能知识培训,又要组织专业的、不分工种的全局培训,不能为了培训任务而培训,必须达到规定的培训时间和目的。2)规范煤矿企业的制度建设。强化管理力度、规范建设制度是企业安全化得以实现的本质保证。要确保煤矿得到规范化的运作,就必须要建立起完整的激励机制、安全检查,将检查活动日常化、规范化,并有效利用经济这一杠杆促使责任追究制度和风险抵押制度得到健全,从而提高事故以及违章的代价。只有这样做,才能够促使煤矿企业整个的管理制度体系规范运作。因此,煤矿企业在建立各项标准、制度时,需要尽量细化、深入研究,在与煤矿的科学原理相符合的同时,还要避免出现管理漏洞,使标准、制度具备真正的、很强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和执行效力,确保每一个员工的每一个行为得到保障,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做到超前防范,预防煤矿事故。3)武装煤矿企业的安全科技投入。煤矿事故的物质构成基础是物的不安全状态。纵观历年来矿难事故发生的原因,几乎或多或少地都跟安全基础建设投入不足有关,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煤矿的安全投入水平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而煤矿安全投入的加强的关键点是煤矿安全科研投入的加强。因此,煤矿企业一方面应当积极、主动地争取社会以及国家对安全技术以及科研创新的大力支持,及时强化自身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以地质构造超前探测、煤矿瓦斯区域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瓦斯爆炸预警等为中心,突出研究矿井突水、粉尘、火灾等灾害防治等关键的、重要的技术应用,提升企业救灾、抗灾、防灾的能力。煤矿企业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加大投入的资金量,着重改善煤矿的瓦斯监控、通风设施等安全装备,同时有效改革采煤的方式方法。另外,煤矿企业还需要加快培养自身的安全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安全人才(比如利用近年来出现的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网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技术以及管理人才加强煤矿的安全管理。只有这样,煤矿企业才能够彻底地改变物的不安全状态,有效武装煤矿员工,提供出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以成功预防煤矿的安全事故。

总之,对于开采露天煤矿来说,与开采地下煤矿在安全方面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作业当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安全生产的这一个大课题中,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才是第一要素。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瓦斯 防治 安全

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防治主要是防治控顶区瓦斯涌出和采空区瓦斯涌出。在珲春矿区,控顶区瓦斯涌出量占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总量75%(其中落煤涌出占61%;控顶区围岩瓦斯涌出占12%;其他占2%),采空区瓦斯涌出主要集中在工作面上隅角,占工作面瓦斯涌出量25%。 综采工作面瓦斯防治技术选择依据是煤层瓦斯地质条件、回风顺槽和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文【关于?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是瓦斯抽采达标主要依据。

1 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防治技术选择(内容顺序包含防治技术选择的次顺)

1.1控顶区瓦斯涌出防治技术措施

(1)增加配风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依据工作面回风瓦斯浓度、上隅角瓦斯浓度、巷道断面积等因素合理增加风量(珲春矿区矿配风量600 --1000 m?/min)。

(2)预抽瓦斯:合理增加配风量不能满足回风瓦斯浓度最大数值低于1%,就必须采取预抽瓦斯:①本煤层预抽瓦斯:回采前在回风顺槽沿煤层向工作面内打长距离钻孔(留不小于20m煤柱)预抽煤层瓦斯。长度大的工作面可在两顺槽同时打钻预抽。②煤层底板低位(含邻近煤层)预抽瓦斯:在回风顺槽底板向下打钻,扇形布置,终孔位置距底板一般不超15m。

上述方法都难解决的瓦斯涌出再考虑采用地面打钻预抽或井下掘进专用排瓦斯巷预抽。

1.2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瓦斯涌出超限的防治

(1)扩大正压区稀释法 ① 风障导流法:悬挂挡风帘(一般用旧风筒布),改变部分工作面风流方向,使隅角正压区向尾巷扩大,进而稀释隅角瓦斯(有部分瓦斯沿工作面向下疏散),使隅角瓦斯趋向均衡涌出。该方法灵便易行,虽稀释瓦斯能力小,却是一种常用辅助方法。②工作面风筒导流法:在工作面靠近回风设5―20m刚性风筒(一般用骨架风筒)使工作面部分风流沿风筒导向隅角稀释瓦斯。原理与风障相同,优点是可上下前后左右灵活调流位置,但人员尾巷设风筒不安全,且风筒影响工作面作业安全空间,故少用。

③局扇供风法:在主要进风巷设局扇用风筒向隅角供风,增加隅角风流正压、正压区,使积聚瓦斯稀释均衡。因不利防火,增加机电和通风动态管理工作,需调整采面系统风量,一般极少用。

(2)负压引流减排法:①尾巷浮抽法:在回风巷距工作面30m内主抽放管设6孔除渣分离器,每孔接1根4寸钢丝骨架软管,末节管头接刚性塑管,探入尾巷空区高瓦斯积聚处设置。接分管数量根据瓦斯积聚及分布情况设定(一般2―6根)。该方法人员安全,效果可靠,应变性强。②煤层顶板高位(包括邻近煤层)预抽瓦斯:在回风巷内布置钻场,钻孔扇形布置,珲春矿区终孔位一般距顶板20―25m位置,钻场间距一般20―30m。该方法对上隅角和距回风顺槽40m区间顶板空区(含裂隙导通区)瓦斯治理效果明显。③风机抽排法:距工作面约150m处安装无火花(铜质)抽出式风机,风机前正压风筒末端控制在距工作面500m左右位置,风机后负压风筒末端设在隅角尾巷区。该法抽排混合量大,治理瓦斯能力较强(5--7 m?/min瓦斯),但抽排体积分数难控制,抽排量有限,增加回风巷通风、机电设备动态管理,安全性不强,趋于淘汰,少用。④上隅角埋管引流法:在工作面回风巷安装一趟钢管,每间隔20m左右设1个三通进气阀,三通阀进入采空区前打开进气口(加护网等防护装置并抬高),利用矿井通风负压使上隅角高体积分数瓦斯被引排到指定地点。该法钢管内瓦斯体积分数不限制,效果好。但顶板垮落会堵塞三通,隅角有积水时影响效果,成本也高,应用不多。⑤风筒引流排除法:原理与埋管法相同,刚性风筒一般采用骨架风筒设在回风顺槽,末端只探到隅角尾巷区,风筒长一般50―100m,利用矿井通风负压使上隅角高体积分数瓦斯被引排到指定地点。

(3)辅助巷道法。采用H+L(I)型通风,分内错、外错两种布置,一入两回,其中一条回风巷为尾巷。辅助巷道与回风顺槽平行,中心距一般30m,每间隔50m掘进一条联络巷,利用矿井通风负压把上隅角高体积分数瓦斯通过尾巷排至回风巷。此外,W、H、Y+L、Z型通风系统改变采空区漏风汇方向,可解决上隅角瓦斯涌出,但对自然发火控制不利,部分巷道在采空区维护量大,安全性差,成本高,很少用。

2按照上述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防治技术的措施和次序

3结语

(1)按照综采工作面瓦斯防治技术选择方法指导珲春矿区综采工作面瓦斯防治效果良好;(2)实践证明,综采工作面瓦斯防治技术选择的方法和次序指导实践不走弯路,措施到位,指导有效。

参考文献:

[1] 胡千庭.预防煤矿瓦斯灾害新技术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5期.

第8篇

【关键词】地质勘探;应用

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勘探工作的进步,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使得矿产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明显。为了缓和矿产品供需的矛盾,发现和勘查新的矿产资源是必然的选择,地质勘探工作在矿产资源中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

地质勘探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地质勘探可以帮助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并通过资料分析为该矿床提供最佳的开采技术条件,有利于矿山建设的进行。通常情况下,地质勘探以钻探工程和坑探工程为主,加以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查。

1、地震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地震勘探技术是是一种地球物理方法,通过利用岩石的弹性性质来研究地下矿床和解决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通常情况下,地震勘探通过布置在井中或地面的地震检波器及专门仪器来记录地震波的传播途径。这些记录的信息反应了地震波所经过地层的地质信息,加以计算机处理分析,地层的空间分布情况、岩土特性、地质构造甚至地层中含有各种资源的情况就可以清楚的展现出来,同时工程中潜在的危险区地质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

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工业以及工程物探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首先,地震勘探的发展起源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寻找。通过地震资料来确定探井位置仍是每一个石油公司寻找石油的最佳手段,地震勘探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次,地震勘探在工程物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中测定覆盖层厚度及基岩界面起伏形态,在区域和场地稳定性调查评价中判定砂土液、场地土地震效应分析及反应谱,以及工程质量检测及人文调查中地基基础检测和岩土弹性力学参数测定等。

2、地质雷达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通过地质雷达向物体内部发射高频电磁波并接收相应的反射波来判断物体内部异常情况的一种高精度、连续无损、经济快速、图像直观的高科技检测技术。地质雷达勘探技术是目前精度较高的一种物理探测技术,较之现有的各种物探方法,它在地表上探测岩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工程地质、地基工程、岩土工程、文物考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探测滑坡体时,电磁波在表面覆盖层与风化破碎带之间传播时会产生不同形态的反射波。我们通过对这些反射波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分辨出不同的地层分界面的位置,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计算出分界面的深度;探测库区溶洞时,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反射波的图像特征,得到探测岩溶的目的,并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计算出岩溶的埋深。

3、瞬变电磁技术及其应用

瞬变电磁法是时间域电磁法的一种,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送电磁脉冲,地下导体内部在一次电磁场的激励下产生感应涡旋电流。一次脉冲电磁场的间隙期间,涡流电流产生的二次磁场与一次场之间有一个瞬变过程,地下导体的电性分布结构及空间形态等的就是通过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磁场,研究其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来确定的。随着仪器设备的不断进步,理论方法及数据处理手段更加先进,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越来越大,施工效率也越来越高,它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更为广泛。地质矿产行业中寻找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瞬变电磁法。煤矿行业中的应用瞬变电磁技术较之其在其他行业的应有更为广泛,它是保障煤矿安全的一种手段,对减少煤矿安全事故有积极作用。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在石油行业中,将瞬变电磁技术应有到地震勘探或者其他物探方法难以解决困难的地方,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对于目前对于瞬变电磁技术在这方面的应有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4、无线电波透视技术

无线电波透视法也称为坑透法,它是一种通过观测向地下地质体发射高频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场强的衰减情况来确定地质异常体的位置和形态的勘探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质勘探技术也在发展,新技术的出现如雨后春笋。地质勘探工作的进步,可以极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常用的勘探技术在其应有领域中各具优势的同时也有其不足之处,加之地质勘探工作在矿产资源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各种勘探手段的正确合理运用,才能保证勘探任务全面、高效、经济的完成。

参考文献

[1]王有新,王延光.地震勘探技术概述.油气地球物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