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字时代的教育

数字时代的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7 16:02: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字时代的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数字时代的教育

第1篇

摘要:数字时代,信息更新迅速。在职编辑的继续教育是转变编辑思想、提升编辑素质、保证和提高出版物质量的有效措施。明确在职编辑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在职编辑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办法,探索在职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创新策略,对于完善和构建在职编辑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字时代 在职编辑 继续教育

出版数字时代随着数字化浪潮汹涌而来,传统的出版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最好的出路就是转型升级。面对出版行业职业环境的“变脸”,只熟悉传统编辑出版业务的从业人员已显得力不从心。目前出版产业从职业化向产业化发展的现状致使出版社对只熟悉纸质媒体加工的传统编辑已不再“趋之如骛”,转而对既有专业背景、又懂编辑加工技术的高层次人才的张开怀抱。

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多次强调:“数字出版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培养一批既熟悉专业出版知识,又掌握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和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出版人才,是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①如何实现在职编辑从传统带到现代的“华丽转身”,在职编辑的继续教育迫在眉睫。

数字时代媒介融合打破了出版业格局,冲击着传统出版的生存和发展,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编辑职业角色和功能的改变。跨媒介传播机构以及新型互动传播技术的发展,对编辑提出了新要求,编辑的角色和功能正在变化。

数字时代的出版物是一种集印刷、音频、视频、互动性数字媒体为一体的具有战略意义、可操作性、深刻文化意蕴的新媒体产物②。编辑在纸质和数字混合二元出版时代的意义不再是单一的“编辑工作”,而是包括出版资源的整合、筛选、价值评定、内容和形式制作、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反馈信息收集等在内的多元工作组合。

时代变迁和实践进步对在职编辑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老年、中年和青年编辑有不同的教育重点,继续教育担负起更新老年编辑思想,加强中年编辑对从业环境认识从而使他们做出自身调整,对年轻编辑则从职业道德和技术更新的层面做出要求以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职业需求的责任。

2.编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编辑保持学习

编辑的职业定位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编辑通过文字向读者传播着世界观、方法论,传播着价值取向,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编辑人员不能落伍。

无论是在信息收集、组稿策划、文字纠错还是排版设计,传统出版时代这些环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数字时代编辑工作增强了对网络平台、信息技术、多媒体转换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这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有与此相关的技术能力,比如利用各种搜索引擎查找到策划及编辑所需的资料信息检索能力,利用计算机处理素材并加工成媒介传播所需的成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数字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真真假假无所不包,编辑的独立意识比以往任何年代都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编辑工作需要迅速有效地抓住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要自我抵制偏差认识和误导,通过职业判断做出新颖的选题,不随大流,不被经济效益所左右而忽略了社会效益。

时代的进步要求编辑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了解行业发展方向,掌握最前沿的资讯和最新技术,避免固步自封,要做到与时俱进。

二、在职编辑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办法

1.培训时间短,授课时间不灵活

2010年颁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积不少于72小时。其中接受新闻出版总署当年规定内容的面授形式继续教育不少于24小时。其余48小时可自愿选择参加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认可的继续教育形式。”

虽然国家有明确学习时间的规定,但是在实际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大多数只是走形式。虽然目前新闻出版局现在规定每年选择不同时期举行三至四期培训,让在职编辑选择合适自己的时间参加,看似培训方式变得灵活了,但是一般继续教育也只有三天时间,培训时间短。大多数安排的是工作时间,虽然让自行选择时间,但仍然有部分编辑难以调配工作而无法参加。

2.继续教育培训以专业性和基础性为主,缺乏开拓性和前沿性

笔者曾经从事编辑工作四年,参加过继续教育培训。传统培训基本程序第一部分是编辑的职业素质培养,第二部分是编辑职业技能培训。讲解的内容包括重申编辑的职业道德、图书的整体制作流程概述、编校规范和常见编校错误讲解以及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国家出版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等的讲解。无论是职业素养还是职业技能的讲解,都是最浅显的的内容,与普通出版社入职培训相似,毫无新意。

面对在职编辑继续教育的种种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办法,以求达到解决问题并让继续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是合理安排在职培训的时间和地点。调整地方在职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由各省市新闻出版局下属机构举办的方式,将组织继续教育的权利下放到出版单位内部,出版社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时间自主进行在职培训,这样能够结合本出版社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能促进出版单位内部的学习氛围。

二是培训内容要随时更新,不能简单重复往年的知识点。特别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最新变化和针对出版行业专业技术革新方面的内容。同时,继续教育课堂可以扩充讲解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增加知识面,增加编辑工作的思路。培训方式宜采用案例教学,可借鉴工商管理培训模式,通过实例分析编辑实战中的成败得失,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另外,近年传媒市场上成功的策划案例,侵权或盗版事件的来龙去脉,最新出版法规的政策变动及带来的影响,还有参加全国书展的见识等等,这些都是即时信息,在岗编辑因为工作时间关系不能随时获得这些资讯,在课堂上分享这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开拓眼界。

第一,提高在职编辑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继续教育是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知识生产即知识的创新与技术的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因此在职编辑必须随时接受教育更新知识系统,守好信息传播第一线。

第二,做好需求调查,按需施教。在职编辑的继续教育属于非学历的成人教育,是针对已经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因此,继续教育的讲解人员在设置教学内容上要贴近编辑工作实际,积极征询政府机构、院校专家、业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特别要听取本地区一线编辑人员对专业培训内容的诉求,紧紧围绕职业提升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

第三,额外提供相关信息,培养编辑的自我学习能力。随着出版产业的发展,出版单位期望编辑人员从单一型人才逐步成长为集策划、组稿、加工、设计、营销于一体的全能型人才,如果单纯想借助于继续教育内容的学习,由于培训时间短,内容受限,在课堂上引导编辑在生活中自我学习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在职培训的模式除了主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远程网络培训,还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网站来弥补日常学习的需求,比如“我要自学网”可以学到编辑相关软件的操作,“百道网”是出版、数字出版与阅读产业的门户网站,提供国内外优质全面的出版、数字出版产业的研究文章与资讯。“钛媒体”网站关注新媒体,也关注传统媒体,资讯丰富及时更新,有助于了解最新的新媒体资讯。提升编辑的自学能力,养成热衷探索的习惯,将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信心,更加明确编辑的职业道路和未来的职业前景。

第四,强调提醒,培养编辑工作中的风险防范能力。在竞争年代,现代编辑充分展现发现文化、组合文化、创新文化呈现方式的能力。信息的多样性呈现和保密问题成为一对矛盾体,因此在工作中发现稿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书稿内容是否与党和国家的现行相关政策相悖,是否存在泄密和侵权等问题成为编辑的一个工作防范重点。风险防范是老问题,但永不过时。

第五,注重引导,培养编辑自我调节解压能力。据国内一知名网站调查显示,约九成记者编辑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记者编辑身体状况堪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缺乏运动锻炼、饮食没有规律引起的肠胃疾病以及腰椎颈椎长期超负荷。除了身体的压力,编辑的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在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中应提醒编辑注意自查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有意识地自我疏导,保持身心健康。

四、结语

时代在进步,技术在革新,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传媒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对每年在职编辑的进行继续教育,在职编辑也要根据自身的岗位需求工作和生活中的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提升综合能力,在行业内获得更大发展,在新时代为繁荣我国出版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关加利.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加强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中国新闻出版网.http:///content/2009721/news_49496.shtml,2009-07-21.

[2]陈一新.媒介融合:应从“一起”走向“一体”[J].新闻知识,2009, (11)

[3]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S].2

第2篇

在Web3.0时代,远程教育无疑将走向数字化的改革道路。不同于其他的全日制专业教育,远程教育有其特殊性———教学时空分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当面求教。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学生在网上学习中多是被动接受大量知识,因循守旧而无创新。Web3.0时代的数字化教育模式则通过电子书、远程教学、虚拟实验、模拟实习、电子教室等方式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感受,提高非全日制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数字化的应用也会改变传统远程教育师生的教与学的观念,不断促进教学相长。

(一)教育资源开源化更多的开源代码、软件开放给学院、教师和学生,学院可以应用这些开源软件快速、简单地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库,与国内外兄弟院校进行资源共享和交流。同时,这也有利于远程教育的深入发展与普及,让更多的学习者能够接受教育,实现平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

(二)移动学习自由化在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教育中,技术支持服务平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场所,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生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安装客户端后,即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远程教育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它使得学生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场所,学生可自由安排学习进度,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意愿,下载电子教材和课件资源到移动手机、平板电脑上,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浏览学习。如欧盟的“FromE-learningtoM-learning”和“Mobilearn行动”以及英国的“M-learning”等项目的框架指引下,移动学习引入学校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三)信息联合社会化近年来,随着国外一些知名高校加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即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信息的高度聚合让大量的资料能在线上不同网站传播,然后再将各种资讯集结成通讯报导或网页,以方便参与者读取。学习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书本之中,Web3.0时代的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库,容量无限。

(四)学习过程个性化Web3.0时代的任何一个远程学生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学习数字王国,收藏并整理自己感兴趣的网络教育资源,可自由分享,邀请同学积极互动。Web3.0时代的远程教育知识传播具有建档便捷、成本低廉、辐射面广、多向交流等特点,对加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资源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Web3.0在数字化教育时代对远程学习者的要求

(一)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的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以实现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自身为主体不受时间空间及教学环境限制,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Web3.0时代的学习环境突破了原有的教室与课堂,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要求学生不能过分依赖老师和教科书,而需要自己判断、自己选择。在网络资源环境下,学生应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与心情,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

(二)团队学习能力团队学习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团队目标一致。二是知识共享。首先,受教育者的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要基本一致,这是团队学习的基本要件。另外,知识共享实质上是内部交易的过程。只有通过知识共享,才能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在Web3.0的数字化远程教育学习过程中,要求学习者注重团队精神,既要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也要重视网络学习的社会化优势,学会主动寻求学习伙伴,共同探讨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创新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是善于运用前人经验并以新的内容和形式来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Web3.0的数字化远程教育不仅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了自由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空间,也有利于发挥教师、助教与教学管理人员在引导、监控、督促、考核、评价等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创新学习能力是在学习者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不仅包含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设想,而且与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品质、情感、意志特征等有密切关系。

三、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在Web3.0时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伴随移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类移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大屏触控移动终端的流行,在教育领域中正在促成新的学习型态———“移动学习”。对于选择远程教育的学生来说,浏览课件、查阅资料、在线交流讨论显得非常便利。以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为例,丰富的教学资源、强大的师资队伍、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都成为学校远程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持。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和相关规定,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优化结构,提升内涵,实现远程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同时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

从2012年5月开始,学院经过需求分析、技术方案确定、iOS移动学习平台系统服务端设计、iPhone/iPad客户端UI设计、系统编码和系统测试等过程,已成功开发基于Android客户端、iOS客户端的移动学习平台,其功能包含版本更新提醒、用户登录验证、学院通知、学习中心通知、课程通知、各类已修课程成绩查询、在修课程与已修课程中的课程导学、视频课件在线点播、课件下载(支持断点续传)和离线播放学习、常用信息查询等,使用者在Android手机上安装此客户端后,即可通过无线或3G网络连接到浙大远程教育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iPhone客户端(浙大远程)和i-Pad客户端(浙大远程HD)分别于2012年10月9日和10月18日在苹果应用商店通过审核并。学院基于Web问卷调查系统面向2011年和2012年春秋批次学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移动学习的认知度在不断提高,不少同学积极肯定了使用iPhone/iPad终端程序的便利性。对于拥有几万名远程学生,以网络自主学习为主的浙大远程教育而言“,移动学习”的建设内涵显得更为丰富,更具有实践意义。当然,在Web3.0数字化时代,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要继续做好先锋模范作用,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学习内容定制个性化Web3.0时代对学生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知识条目,而是如何从众多的资源中获得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如何设计自己的知识框架,如何深入挖掘、自我突破。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应多做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借助Web3.0技术,通过Blog、BBS、E-mail,尤其是随着Web3.0到来应运而生的个人门户,构建新的移动学习平台,如增加在线作业或离线作业下载上传、统考和学位考试的信息、讨论版块等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在未来的Web3.0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需求,从知识库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并能从互联网上聚合其他信息,就像给每位同学提供了一个私人顾问,形成各自的具有独特内容的个性化学习门户。

(二)构建虚拟社区实时交互常态化模块远程教育平台学习过程应实现虚拟社区的群体参与。互动学习平台中学生通过标签、收藏、评论等基本行为痕迹,根据各自需要建立组群。组群用户通过小型讨论版进行在线即时交流,或通过互动系统相互推荐信息资源,或通过组群获取共通资源等方式。互动提问系统是互动学习平台中关键的功能部分之一,旨在调动学生学习、获取信息的积极性,促进学习者与教学管理人员、学习者与辅导教师、学习者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同济大学图书馆 数字时代 图书馆员 继续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转变。我国在世纪之交的前后5年,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入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高峰,馆员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于是,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工作岗位角色的转变成为同济大学图书馆思考与实践的一项重点工作。

1组织图书馆全员教育与培训的途径

1.1资源整合,系统升级,组织馆员培训

2000年,同济大学完成了原5所学校合并的工作,图书馆进入图书资源的整合与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转换工作。2002年,在资源整合、系统转换工作基本完成的前提下,我们组织了第一次全馆职工的培训。2005年系统升级后,我们又一次组织全员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使得图书馆的新老职工全面了解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对自己工作岗位的对应模块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到读者服务过程中。

1.2迎百年校庆,开展爱岗敬业的教育

2007年是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年。我们抓住时机,开展爱岗敬业、弘扬图书馆职业精神的教育。职工通过《图书馆职业精神》、《公共关系学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等系列讲座及讨论,提升了图书馆馆员的自身价值,理解了高校图书馆在世纪之交变革过程中带来的冲突,并在工作中以行动支持图书馆的各项改革。

1.3组织学术活动,提高馆员业务

素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引发了传统图书馆学理论的变革,同时也带动了服务方式的变化,馆员不懂得这些新知识就不会有自觉的工作态度,更谈不上主动的、创新的读者服务行为。2005年以来。我馆积极邀请国内外图书馆界28位专家、学者来馆做了29场学术报告,传播图书馆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及图书馆界的热门话题。我们要求图书馆中级职称、中级岗位以上的员工都应参加听讲,也欢迎其他同志参与。

1.4配合全校文献资源的整合,组织二级学院图书资料人员的培训

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包括了二级学院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源的整合。2006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了全校二级学院图书馆(室)资料人员的培训,系统讲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内容以及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使用。至目前,已完成I9个二级学院图书馆(室)的文献资源整合,基本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2为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对部室主任进行培训

2.1组织部室主任理论培训班,提升他们在数字化环境下的管理能力

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的在于方便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抓好图书馆部室主任的教育与培训是极其重要的。2002年,我馆推行图书馆工作人员聘任制,将原来25个部室机构精简为16个。通过竞聘,产生了新的部室主任。2003年开始,我们利用寒暑假,先后组织了8期部室主任培训班,对部室主任进行系统的管理理论教育。每位参加学习的同志既是学员,同时又是教员。我馆4位行政领导每人承担了3次的授课任务,近80%的部室主任走上讲台。这种培训,效果非常明显:丰富了部室主任的管理知识,提升了管理水平,同时还充分地展示了个人的价值,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2走出校门,与同行合作,组织部室主任培训

为了拓宽部室主任的视野,加强与同行的合作与交流,我们在2005年开始探索将部室主任的培训推出校门。几年来,我们先后与南通大学图书馆、井冈山大学图书馆、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安徽滁州学院图书馆合作,组织了部室主任培训班。部室主任在学习各兄弟院校图书馆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逐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行的讲课,对我们的启发很大。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马世平馆长、教授的《常用中药养生健身的调理法》、井冈山大学图书馆王喜和副馆长的《国内外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滁州学院梁辉馆长的《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学术报告,至今都记忆犹新。

2.3重视国际交流,选派部室主任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离不开国际的合作。近5年来,我馆在推进部室主任参加境外培训工作方面开展了有效的尝试,先后派遣到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理工学院图书馆进修学习(2—3个月)6人次;到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和澳门大学图书馆访问与见习(10天一批)7批32人次。所有的部室主任都轮了一回。

2008年,我馆与德国鲁尔大学图书馆建立互派馆员,交流访问的合作关系,每次1人,每次2周,已有2位部室主任选派参与交流。香港大学图书馆近几年连续举办亚太地区图书馆馆员领导力培训活动,我馆已先后选派了5人参加培训。2009年7月,我馆又选派2位部室主任与馆长~起赴美国参加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并参观访问了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greensboro分校图书馆。另外,本世纪以来,我馆每年都坚持选派2名部室主任以上的同志参加国际图联大会。通过以上国际交流活动,不仅增加了部室主任的业务新知识,同时,也带回图书馆的国际发展趋势,有力地推进了我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

3组织馆内业务骨干、优秀员工的教育与培训

3.1重视馆内业务骨干的教育与培训,促使他们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咨询员

荷兰图书馆专家舒茨指出,“由于信息在未来是一个发展的领域,我们必须配备更多的人员去做信息研究和咨询服务,同时也要加强自动化部门的人员配置。”随着向数字图书馆的推进,图书馆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各种信息服务中,将有更多的馆员参与到以参考咨询为重点的读者服务中。本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推进,我馆将高级岗位和关键岗位列为业务骨干岗位,承担起信息咨询为重点的读者服务工作。对这些业务骨干的继续教育与培训重点放在选派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丰富知识,拓宽视野,以胜任岗位要求。关键岗位的馆员及部分高级岗位的馆员已被选派到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和澳门大学图书馆学习。2004年以来,我们组织业务骨干参加上海图书馆等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会25场,参加听讲的达264人次。

3.2关注优秀馆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帮助他们成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合格管理员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给馆员的工作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有部分馆员提出充电的要求,我们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给予支持。我们多次组织馆员参加计算机中、高级使用与维修培训班的学习,较多的馆员经过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够在网络环境下熟练地开展读者服务。另外,我们还坚持组织年度考核优秀的馆员外出参观学习,几年来,先后组织优秀馆员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学习。这一做法,不仅是一种奖励,而且给优秀馆员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变成“另类”培训。

4加强青年馆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使他们成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主力军

4.1组织新馆员培训,帮助他们了解高校图书馆

我馆十分重视新进馆员的教育与培训。每年都组织新职工培训活动,给他们介绍图书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同时,还安排非图情专业的新职工参加上海图书馆等单位举办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培训,造就一支既有学科背景,又懂得图书馆知识的新馆员队伍,以适应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4.2组织青年论坛,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随着新馆员人数的增加,在馆长的建议和支持下,我馆于2005年成立了馆内青年论坛。他们思想活跃,进取心强,学术研究气氛浓厚,一开始就很关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问题,较长时期内积极参与图书馆2.0的研究与讨论。他们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3组织英语口语培训,提高图书馆馆员的英语应用能力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国际交流与协作是一种发展趋势,这就要求馆员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才能真正做好数字化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2008年,我馆自编了英语口语100句教材,组织中级岗位以上的馆员进行培训,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馆员通过考核,获得合格证书。2009年,我们根据青年馆员的要求,除了继续进行新一轮口语100句的培训外,同时还组织了高级口语培训。此项培训得到较多馆员的理解与支持,尤其是新进图书馆工作的青年馆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第4篇

这些数字化的内容无疑对传统语言教学类纸质图书或有声读物产生巨大的冲击。从价格上说,数字化语言教学资源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从内容上说,数字化后,多种形式的教学工具、教学资源与内容相呼应满足了语言学习内容进一步多样化、生动化的需求,从形式上说,视听结合,具有数字化、全媒体条件的语言学习网站和应用程序弥补了传统教学类图书形式的局限性,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听、说能力。

显然,语言教学类图书的出版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为此,我们来研究一下数字时代中外语言教学类图书出版的生存适应问题。

一,传统语言教学图书的出版现状和问题

1.传统的语言教学图书强于读写,弱于听说

语言学习,通常是围绕着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的。它们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缺一不可。但在实际中,传统的语言教学图书更多的是满足“填鸭式”教学。只重视提高读写能力而忽视培养听说能力,语言学习变成一条腿走路,畸形发展。

2.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而且缺乏趣味性

传统的语言教材中有些内容枯燥乏味,不利于教师带动学习气氛,语言学习者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与实际生活脱节的内容更容易引起读者的理解障碍,不利于语言学习。

当然,也有做得比较成功的,如《走遍美国》,这是美国出版的一套新型生活化美语教材。它不同于一些教材只是将词汇、语法等干巴巴地叠加起来,而是融合了语言会话与生活情境,再加上轻松的歌谣,说唱,卡通、游戏等方式,使乏味的语法学习变得有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3.读者定位不清晰。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图书市场上英语读物很多,但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比较少,有的书没有明确的读者对象,这就影响了市场销售。像朗文与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新概念英语》,市场定位于初高中或高校大学生,收到较好销售业绩的例子,还是比较少的。

4.传统语言教学图书传播有局限性和不适应性

这主要体现在图书的销售区域局限性和图书阅读的局限性上,特别是在数字时代,大量80后和90后更偏爱数字阅读,传统的语言教学图书已经不太能满足一些碎片阅读或视听阅读了。

5.传统语言教学图书制作费时、费成本

做一套语言类教材,需要一个庞大的编写机构花费几年的时间收集素材,然后确定编写原则,经过初稿、统稿,最后完成编写,比较费时,成本也很高。

综上所说,虽然语言类教材通过内容上的改革会对学习者有所帮助,有的教材还会附赠光盘来提供视频或听力资料,但是仍然无法阻挡内容数字化的冲击。

二、数字化对语言教学类图书出版的冲击

反观数字语言学习系统,通过现代数字网络通讯技术,创造了既能看见又能听见,还能用手操作的学习平台;通过有趣的图像、生动的声音、活泼的动画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学习者可以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看、说、做、演中,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带动,不仅能够练习发音还能够在情境中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加深印象。声音、图片和文字的综合利用,促使学习者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能力来感知新学内容并加深对其的理解,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显然,语言教学类图书内容数字化后的语言学习网站或应用程序,具有种种好处,这些好处都构成了对传统语言教学图书出版的冲击:

1.摆脱沉重的书籍

数字教材与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的结合使用,将大大改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使教师、学生的操作更加简便,节省了板书和操作时间,有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展,增加师生教学互动,丰富教学形式,促进教学方式改革。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电子书包”是一种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它减轻了学生书包的重量,便于携带;而且可以融合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创建生动活泼的语言教学情境;老师可以因材施教,学生可以自主高效地学习。

当然,学生丰富的阅读终端选择,也给语言教学带来了许多学习方便,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碎片时间进行各种有效的选择性学习。

2.语言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式更加多样化

数字语言程序提供跟读、语音比对、角色扮演等互动学习情境,使语言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多样化。学生不用再埋首于枯燥的题海中学习,学习形式多样化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语言水平在实际的应用中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情景对话模式提供学习者实战练习语言的机会,也能帮助培养语感。

英国广播公司资源部是培生与英国广播公司全球商业部门的合资企业,在今年夏天了BBC快速启动应用程序,介绍了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德语“四大”语言的快速入门情况。它的工作原理是指导用户通过平常的旅游体验,如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问路,在餐厅订餐等来学习语言。BBC快速启动应用程序有两大优点:一是更好地使用了iPhone的功能,在播放朋友谈话的音频时,可以选择有字幕的英语翻译或没有字幕的;二是语言学习者可以记录自己说的短语,然后回放与当地人的音频进行比较。

外研社近年来开发了大量通过点读笔阅读的外语图书,不但丰富了教材、教辅、读物的使用形式,而且让阅读和学习实现了互动。

3.营造互动性、趣味性强的语言学习环境

借助于多媒体和网络手段,语言类教学图书表现出很强的交互性。约翰,威利的傻瓜应用程序提供“共享”界面,可以让用户连接到Facebook,在网站上练习新的语言。柯林斯和培生出版社已经与设在西雅图的Livemocha这一语言学习的社会化媒体网站形成伙伴关系,为其提供在线内容。Livemocha以订阅模式提供免费的基本语言课程以及更先进的课程。会员们可以设置一个文件与其他用户联系一起努力学习语言。

4.解决语言交流障碍的燃眉之急

在旅游或者商务谈判时,我们会遇到语言不通的障碍,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临时翻阅字典显得太笨拙。孤独星球早就进入常用语手册和旅游语言应用程序市场,并建立了一个大范围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常用语手册,其中包含了31种不同语言。该应用程序能做到你期望它能做的事情:文本和音频翻译各种有用的旅游情况。约翰·威利的傻瓜应用程序提供的内容主要有简单的短语(进一步细分为各种主题,如“问路”和“工作场所”等),一本字典,识字和语言的基础知识部分。音频播放可以让你聆听到单词和短语的发音。

三、数字时代语言教学类图书出版的应对措施

面对数字内容的强势竞争,语言教学类图书出版社要如何应对昵?我们认为,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的多种试探,都是非常有益的,值得在此做一介绍。相关出版社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做改进性的学习应用。

1.与语言学习网站合作

培生和科林斯都与Livemocha网站合作,为其提供在线内容,培生提供英语方面内容,柯林斯提供外国语言方面内容。科林斯和麦克米伦词典也与马德里的Busuu形成了类似的合作关系。

出版社与语言学习网站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语言学习网站的免费社交媒体吸引着人们——Livemocha网站大约有850万会员,Busuu网站有300万会员。但是,当涉及到付费学习时,网站用户会更想要可信的、专业制作的学习内容。显然,出版社能提供这样的内容。例如,柯林斯出版字典和外语学习书籍有180年的历史,读者更相信这一品牌后面所带来的内容,这对于出版社获取一个全新而又有稳定的收入流,打开一个新的潜在市场是非常有利的。

2.传统纸质图书出版与网络相结合

柯林斯的Click系列,既是一个独立的网络产品又是纸质图书或CD,实体书店的买家也能够访问这个Click系列网站。这种传统出版与网络相结合的方式,融入了传统的实体书店,同时也给读者上网的选择。从目前情况看,有80%的Click网站图书买家会在网上购买。显然,读者可以自助选择他们想要怎样购买图书或者在哪学习,出版社也不介意是在实体书店或是在网站上购买出版社的产品。

我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就实现了出版物从纸介质、CD-ROM到配套网络服务的立体化开发。以《新概念英语》为例,这套教材现在已不只是几本书,它还包括新概念英语网(网络服务)、《倒背如流新概念》(网络学习课件)、教师培训平台等。

3.开发多媒体语言在线学习产品

200 2年朗文出版社和美国北卡教育交流协会(CEC)共同开发了世界著名的LIC Online多媒体在线学习课件,充分满足了世界各地迫切学习英语的学员。目前全球有50多个国家学员都在使用LIC Online学习英语,这套课程的正式学员在学习期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学习。

外研社利用数字传播手段为传统出版物提供增值服务。比如“E佳教”人机互动智能语音课程,就是将小学教材和教辅、文字和语音资源与新技术相结合的网络在线学习产品。现在,外教社正在逐步实现“去光盘化”,自主研发的有声资源网等十余个网站组成了教学资源网,使所有的教学辅助资源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

4.为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定制开发教育内容

外研社重新设计全新版《走遍美国》教程,使其适合手机学习者的课程结构,满足英语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语言的要求。2008年,通过与诺基亚等业务伙伴的合作,外研社在手机出版方面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

5.平衡品牌,产品的质量与价格的关系,使销售量最大化

目前,语言类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很多语言学习出版社都在开发数字化语言学习产品。语言学习者的关注度也逐渐趋向全面化和多元化,它们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质量、功能、售后服务等。相应地,出版社要基于市场对其产品的销量、价格、收益等进行预测,对成本进行估算,研究质量成本增减与收益增减的关系,确定有利于提高成本效果的最佳方案。如何平衡品牌、产品的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使销售最大化,是数字化道路上语言学习出版社总要面临的问题。

第5篇

关键词:包豪斯 数字媒体艺术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10-02

随着数字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迈入了数字时代。我们会发现周围每天沉迷于网络、移动设备、数字媒体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媒体早已风光不再,多源化传播方式的出现,也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而这也就使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空前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因此当我们回首在设计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包豪斯教育模式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其所处的时代距今虽然有将近百年的时间,可是当我们分析时代背景和人文环境时却发现了二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就致力于探讨、分析和研究如何将包豪斯成功的教育理念嫁接到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让其成长为外表美丽内涵丰富的参天大树,并且在设计这个百花园中开花结果。

一 包豪斯时代和数字媒体艺术时代的背景相似性分析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尽管它从出现到关闭仅仅经历了十四年,但它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却对之后的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包豪斯的出现、发展和壮大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是紧密相关的,1919年,格罗比乌斯在德国魏玛市创建了包豪斯,而此时资本主义国家刚刚经历完第二次工业革命,人们从“蒸汽时代”进入到了“电气时代”。从整个世界环境来说,包豪斯的出现和关l司恰恰是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和平时期。从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来分析,可以说包豪斯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从时代特点来说,我们惊讶地发现,虽然技术水平不同,但时代环境、人们的思想意识却与包豪斯时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下面的表格1就清晰地展示出了包豪斯时期和数字媒体时代的诸多相似之处。

二 包豪斯教育理念及其对设计的影响

从包豪斯诞生开始对于其的争论、探讨和研究就从来没有间断过,来到新千年后其强大的影响力依旧发挥着其巨大的作用。尤其在设计教育的讨论中,包豪斯一直是一个无法超越的里程碑式的典范。对于包豪斯教育理念讨论主要是围绕三个基本点展开,第一,设计的形式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统一;第二,设计的宗旨是以人为本;第三,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但当我参观完“作为启蒙的设计”展览后,当我面对面感受包豪斯设计作品所带给我的思考后我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

应该说包豪斯在家具设计上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展区最重要的位置展示的是1925年由Marcel Breuer(马歇.布劳耶)设计的著名的“瓦西里椅”(图1),它是世界上第一把钢管结构的椅子。而椅子背景图片上坐在上面的正是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本人,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把椅子是包豪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品。但是我们很难想象马歇,布劳耶所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其设计灵感竟然是来源于他的“阿德勒”牌自行车把手。而瓦西里椅的设计则是因为1925年包豪斯从魏玛迁到德绍后,需要给新的校舍添置室内家具。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把著名的瓦西里椅,整体尺寸79×79×79厘米,座面最大高度42厘米。骨架采用镀镍管钢,后来改为镀铬钢管;背靠与座面采用皮革、帆布材料。

当我们将瓦西里椅与工业美术运动时期的经典扶手椅“Sussex”对比时(图2),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虽然同样是金属材质的扶手座椅,但瓦西里椅的造型却突破了手工座椅的传统造型。而“Sussex”椅虽然在材料上突破了传统木质材料和皮革面料的使用,但是造型上还是延续了传统古典座椅的形态,从其椅背和扶手的细节得精细刻画和精美纹饰就可以看出对于古典造型风格的延续。

三 国内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和教育的现状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国内开设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专业的高校共120余所。而目前国内数字媒体艺术类人才缺口每年高达15万人,就现在的毕业生数而言,数字媒体艺术应该是一个供不应求的专业。而现实的状况却并非如此乐观,从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新增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至今,该专业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所培养的人才并没有真正担负起国内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重任。由于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因此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传统专业发展中常常出现问题,也存在着一些由于该专业特殊性而产生的问题。

(1)缺乏针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特色的研究

国内高等院校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有以下这三大类,第一类,艺术设计专业,尤其是一些传统平面设计专业,由于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已经逐渐被数字媒体所取代。因此一些艺术类院校中将遇冷的平面设计专业调整后改为数字艺术或者数字媒体等相关的专业;第二类,计算机类专业,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密切联系,很多学校内的计算机专业开设了相应的数字媒体艺术方向。这类专业主要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相关专业为主。第三类,新增设的数字艺术学院或者新媒体艺术学院,在这类学院中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分类比较细。即有数字媒体类的方向,也有动画和游戏等相关的专业设置。

(2)人才培养上缺乏细致的分层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产业,必然有产业的特点,在产业中人员分工比较明确。但是当我们剖析数字媒体艺术产业时会发现,尽管这是一个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方向,但其还是具备了传统产业人员分工的特点。从前期的策划、中期的设计制作、到后期的发行和宣传,其实它与传统的电影产业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数字媒体产业所依托的平台与之不同。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就需要我们培养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人才,一窝蜂地培养创意人才的现象最终只能导致产业发展的失衡。

(3)师资资源的匮乏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从建立至今也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因此现有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师很多都并非本专业的科班毕业。现在从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的很多老师都是从原来的传统艺术专业或者其他专业转而来教授该专业。这也就导致了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缺乏数字媒体艺术的从业经验,教学上只能一边学一边教,对知识缺乏全局的把控能力。这种情况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难以适应岗位的要求。

(4)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国内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学生理论的培养,但是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如果没有相应的实践,理论是很难被别理解和掌握的。而我们现有的培养模式大部分的时间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而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这种有较强实践性特点的专业,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无法参与到课程中,就很难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知识。尤其是针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让学生感觉“学以能用”、“学以好用”是非常重要的。

四 对现代数字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于包豪斯和国内数字艺术设计现状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实二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包豪斯的教育内涵和精髓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尤其是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这个新兴的专业方向。而究竟通过研究包豪斯的发展和教育能为现代数字艺术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启示,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观点。

(1)教育要根植于时代,要为时代需求服务,并引领时代的发展

从包豪斯发展的历程和所处的时代,可以看出它的产生、发展和壮大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而其教育形式之所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也是因为它是根植于时代,并且为时代的发展而服务。当我们观察和分析包豪斯所留给我的优秀的设计作品时,我们会发现其推崇的“少既是多”、“人民的需要,而非奢华的需要”等设计理念和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变化有着极高的相似性。

(2)通过工作坊为学生搭建从学校到实际工作的桥梁

包豪斯在学校内建立了陶瓷作坊、金工作坊、印刷作坊、木工作坊等十个手工艺作坊。并实行双轨教学制,将教师改为导师和师傅,将学生称成为学徒。每门专业课程均由一位形式导师和一名技术师傅共同教授,形式导师负责教授基本造型、材料特性研究等,技术师傅负责作坊设备使用及技术指导。这种形式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实际工作,从而为学生搭建起了连接工作的桥梁。

(3)为技术注入艺术的灵魂

第6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未来社会是一个继续学习的社会,一个要求人们必须终身教育、不断自我发展与提高才能适应生存的社会,而终身教育又要求人们具有可以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校园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只有坚持学习自主性,我们才能完成终身教育的课题,才能使我们在任何形势下都不会被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所淘汰。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如何运用于课堂,许多研究者围绕着这一主题做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存在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强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仍然存在认识以及实践操作上的不少误区与困惑。鉴于此,本课题探讨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改革,并构建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新模式。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1.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这为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经过两年实践,我们构建了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置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情境结合实际的生产过程,从生产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选择最典型的产品为载体,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融为一体。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双重发展。

2.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实践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实施“项目主导、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完成既定任务,使学生的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得到加强;实施“案例引导、角色模拟”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快乐学习;实施“小组讨论、团队合作”教学法,使复杂的任务分解细化,减少完成任务的难度,同时使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得到加强;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融为一体,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施“自主学习、自我培训”教学法,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这一系列教学法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大大增加,很多问题不是在教科书中就能找到答案,由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就促使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主动查找资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了帮助学生能及时完成项目任务,突破任务中的难点,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创建虚拟实验室,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创造虚拟实验室,用动态画面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感同身受,通过形象化的手段使学生很难理解的技能操作变得容易理解了;制作网络课程,创建交互式学习系统,开展合作学习。在网络课程里,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教学资源

立体化教学资源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是数字化时代教学现代化的标志,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网络化,优化教育资源诸要素配置的重要途径。好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们首先组织教师建设课程资源库及专业资源库,并让学生也参与到资源库的建设中来,教会学生利用社会性和物质性的资源。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好网络课堂,让学生在网络课堂中讨论和交流。其次,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可以获得资源的种类和途径,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资源库和获得资源的方法。此外,建立一种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有效运用资源并参与到资源库建设中来,充分调动他们浏览、运用资源的积极性。

4.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评价

现代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传统课堂情境中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而且是对课内外相关课程活动的全面评价。课程的考核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个性与才能的发挥与展示,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课程经过两年的探索,经历了多次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尝试,目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全面系统地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课程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个人品质和习惯、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等。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课程的考核和评价:(1)学习态度主要在平时进行,如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出勤情况、工作日记、项目报告质量、PPT汇报及答辩、课外活动参与情况(如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参与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等);(2)品质和习惯主要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诚信品质、责任意识、职业道德等;(3)专业技能考核采用实际操作考核形式及项目作品质量相结合进行;(4)理论知识考核采用试卷考核形式及在线测试。课程考核评价的重点不断向学生能力的整体评价转移,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不再只强调学习结果,更侧重学习过程;不仅只针对个人,更强调团队的合作;除了单纯的教师评价,更融入了学生的自评、互评、企业专家评价;除了过程评价,更融入了趋势评价。整个课程结束后,将各个教学项目的考核成绩按权重进行累加,从而得出整个课程的评价结果。

三、结论

自主学习能力是在外部刺激和内在动机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和提高的。因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外部刺激的手段和条件,对形成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以真实任务为载体,以真实案例驱动课程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直接经验。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学习策略教学。选择学生有信心而且能够完成的任务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提供设计、咨询、帮助,整个教学过程强调教、学、做有机结合,让学生的成就感、求知欲得到满足。采用多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贯穿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这条主线,引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提升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使学习者经历想学、会学到坚持学的历程,从而完成自主学习。因此,只有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创造性的平台,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及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2] 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 迟玉玮,牛妍懿.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高校论坛,2011(11).

[4] 刘国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自主、互动、创新”教学模式的探讨.教学模式探索,2004(2).

第7篇

可是许多孩子并不喜欢读书,当然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那么,怎样有效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有一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本身对阅读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乐于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以兴趣的激发为前提。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首先,发挥榜样的作用。在班级中寻找课外知识比较丰富、课外阅读量较大的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谈谈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收获,介绍自己的阅读经验、方法,推荐几本自己读过的优秀读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会以这些同学为榜样。

其次,组织全员参与的听读活动,也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好途径。每周可以安排一到两次听读活动。教师可以只读一本书的内容梗概或者一个精彩的故事,使学生“预知后文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随即,教师把相应的书刊交给班级的图书管理员,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书迷”打算先睹为快。

二、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阅读需要良好的浓郁的书香氛围。这种书香氛围的创设,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校的现状和班级学生的差异,因地制宜。课外阅读可在家进行,教师可以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同孩子一起阅读,同他们直接交流阅读体验。也可建议学生定期到大型图书馆读书,那里的环境更容易感染他们,使他们沉醉其中。在校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周到学校阅览室阅读一次,此外在班级范围内成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命名为“我读书,我快乐”。班级所有同学均可报名参加,教师最好也能够参与到具体的阅读之中。浓郁的书香弥漫书中的精彩内容,读书必将是快乐而充实的历程。

三、为学生拓展优质阅读的空间

“孩子最初阅读和吸收哪一类书籍是十分重要的。不正经的谈话毁坏心灵,不正经的书籍毁坏心灵的程度并不比它差。”伊拉斯谟的这段话不难理解,它告诉我们引领学生优质阅读的重要,让“好读书”的学生“读好书”,才能使他们在阅读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1.以经典的传统文化积淀学生的阅读底蕴

阅读经典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文化底蕴得以积淀,阅读品位得以提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经典读物的范本。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走进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美好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文学素质修养。

2.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从安徒生、格林的系列作品到“皮皮鲁”“鲁西西”系列童话世界,从畅销全国的《魔法学校》到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从黄蓓佳的《今天我是升旗手》到杨红缨的《淘气包马小跳》,这些来自不同的国度、创作于不同的时代、出自不同风格作家之手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几乎各所学校的图书室里都找得到,具备选择性的推荐阅读和普及阅读的条件。教师可以凭借这些优质的阅读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给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

阅读是一种多感官共同参与的审美活动,同时每个学生都会从每次的阅读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应当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使他们在展示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提升感悟和思考,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彼此熏陶情感、相互启迪思想、享受审美乐趣。

1.阅读兴趣小组定期组织成果展示活动

教师为“我读书,我快乐”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的每个成员具体安排了阅读任务,监督这些学生制定了阅读计划,可以每两周或者每个月组织一次成果展示活动。在成果展示时,可以邀请其他年级的小组成员参加,也可以邀请班级其他同学参加。展示的形式应当灵活多样,如古诗文诵读竞赛、美文朗读竞赛、课本剧表演、读书笔记展览、手抄报成果展示等。在展示活动结束时教师应当有总结性发言,有激励,有肯定,有指导,有鞭策;学生也要谈谈自己在成果展示中获取的经验与教训,明确自己的成长与不足,从而在后续的阅读活动中查漏补缺、扬长避短。

2.学校设立读书节,举办阅读成果展示会

为了使浓郁的书香弥漫整个校园、感染每一个学生,学校可以在每个学期设立历时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的读书节,在读书节期间举办阅读成果展示会。成果展示的形式应当在阅读兴趣小组的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形式,如: “师长伴我读”活动,家长或者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汇报阅读收获; “我谈阅读法”的阅读经验交流活动;三至六年级同学参与的现场征文竞赛、即兴演讲比赛……

第8篇

关键词:汉字书写教育;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汉字书写是我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而在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不重视汉字书写,计算机的普及也减少了汉字的书写需求,我国必须要采取措施来加强中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从而保证我国文化的传承。

1 我国中学书写教育的现状以及原因分析

1.1 中学书写教育现状

目前大多数学校忽略了汉字书写教育,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汉字书写教育课,但却没有专业的书写教师,而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大部分教师的字迹潦草,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书写汉字的能力和学生的成绩没有任何关系,学生自己由于课业压力大,书写时更是求快不求好,字迹难以辨认,家长也没有对学生提高书写能力进行督促,大多数家长认为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书写能力和孩子的学习成绩关系不大,这导致学生的书写能力大幅度下降。

1.2 学生书写能力不高原因

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字的书写能力一直被认为是评判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条件,然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汉字书写却不再被人们所重视,中学生更是字迹潦草,笔者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认为导致中学生书写能力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计算机的普及降低了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计算机已经深入到了千家万户当中,很多学校都要求学生提高打字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导致学生可以很快地在电脑上输入文字,却不能整齐地书写汉字,甚至已经忘记了许多文字的书写方法。

(2)学生面临着极高的升学压力。兴趣是提高一个人能力最好的手段,然而目前中学生面临着极高的升学压力,教师每天都会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加快汉字书写速度,这就导致学生的字迹极为潦草,难以辨认,学生在每天要书写大量作业的情况下,已经失去了对汉字书写的兴趣。

(3)教师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随着无纸化教学的普及,教师已经不再利用黑板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这导致教师不能在汉字书写上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而且大部分教师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不重视,认为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成绩没有关系。

2 学生提高汉字书写能力的意义

2.1 传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

要想学习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拥有优秀的汉字书写能力,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字一次次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加强中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从而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2 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

俗话说的好,字如其人。从一个人书写汉字的水平可以很好地看出这个人的素质。汉字的书写练习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一个人如果笔迹潦草,那他在进行其他事情时肯定也是三心二意,没有条理。加强中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可以很好地培养中学生遇事不放弃、永不言败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2.3 开发学生的智力

学生在进行汉字书写练习时,需要对自己书写的汉字进行鉴赏,这可以很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智力水平。科学研究表明,人在运动的过程中,肢体反馈给大脑的信息越丰富,大脑的智力开发程度也就越高,因此汉字的书写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

2.4 缓解学习压力

汉字的书写练习可以让书写者的内心保持平静,从而保持学生的身心健康。汉字书写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书写的过程中保持书写姿势正确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减少学习压力,忘记学习的烦恼。

3 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策略

3.1 教育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必须要获得教师资格证,然而我国目前对教师的书写能力没有任何要求,这导致教师的写能力不高,对学生的书写汉字能力也不重视,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定期对教师的书写能力进行考察,从而提高教师对汉字的重视程度,保证学生的书写质量。

3.2 实行书写奖励制度

目前中考和高考在阅卷过程中只是依照解题答案是否正确来评定成绩,学生的字迹只要可以看清就予以接受,这导致学生对书写能力不重视,认为书写能力和成绩没有一点关系。教育部门可以把汉字书写好坏加入评分细则中,还可以定期举行汉字书写竞赛,对在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进行加分,从而令学生和家长对汉字书写保持高度的重视,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3.3 编写专门的汉字书写教材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常用的一种工具,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我国应编写专门的汉字书写教材,从而为学生的汉字书写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学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制定相应的汉字教学计划,从而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3.4 加强对汉字书写的重视程度

目前大部分教师对汉字书写的重视程度不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汉字书写学习,因此,学校领导要经常对教师队伍进行教育,保证教师对汉字教学的高度重视,在教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同时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书写水平高的学生予以嘉奖,公开展示字迹工整美观的试卷等。只要学校全体成员都对汉字的书写保持高度的重视,对学生的日常汉字书写进行监督,就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

4 总结

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汉字书写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去解决目前我国汉字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推行汉字书写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为我国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作出贡献。由于自身储备知识的不足,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欢迎读者指正。

参考文献:

[1] 王求真,戴永,樊亮等.汉字书写质量的模糊分析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21):180-185.

[2] 冯克坚.汉字本源暨汉字书写的若干问题[J].艺术百家,2014,(z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