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7 16:02: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尖子生高效学习技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黄金时间来记忆
首先应该抓住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来安排记忆,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头脑清醒,记忆效果比较好,上午、下午都有课程安排学习比较紧张,中午休息30–50分钟可以缓解疲劳,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学习。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证7–8小时睡眠,记忆效果也会降低。
尊重自己生物钟
由于生理条件和生活环境、习惯的不同,人们的生活节律和最佳感觉也往往不尽相同。有的人的学习最佳时间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学习时段之后,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觉时间去做,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要有时间限制
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计划时,要适当给自己“压力”,对每一科目的预习和复习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时间、限定速度、限定准确率。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复习效率。
对照计划反省
计划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动地完成,不按计划办事,计划是没有用的。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检查表,把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进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项,就打上“√”。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修改计划,使计划越定越适合自己!
公开学习计划
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这样的同学在制定学习计划后,最好向家长、老师或者同学宣布。这样做一方面会起到监督作用,也会起到一个强迫约束效果,当自己不能坚持时,马上就会想到:“是否别人会笑话自己意志薄弱”或者“太没出息了”,因此就能坚持到底,“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实行自己的计划”。
留有机动时间
计划不要排太满太紧,贪心的计划是难以做到的!留下机动时间,也能让我们有余力解决突发的学习情况!
不同层次学生重点不同
尖子生:扎实基础,稳步前进
在年级里排名基本都在前十位的尖子生,在安排学习计划的过程中,不可盲目求快,一定要坚持“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尖子生之所以能和其他考生拉开距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基础扎实,能够有效避免错误。尖子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的应该是方法上的探索,而不是单纯地看一个个步骤和最终的结果。
中等生:重视双基,重点专练
中等生的学习方法很明确——重视双基、淡化偏怪、针对训练、重点专练、掌握扎实的解题技巧。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分科目列表,将自己最有把握的知识、基本掌握的部分以及最薄弱的环节都陈列在表格上,不断发现不断补充,形成一个个性化的表格。
2018年9月20日星期四
中考,牵动着社会各方面的神经,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千万家庭、学校和学生重视。为了有效地进行中考备考,取得理想的成绩,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今年中考备考计划。
一、 备考目标:竭尽全力完成中考指标,实现中考上线人数再次突破,确保上重点线率超过去年,最终使我校的中考质量稳中有升。
二、现状分析:
1.学情分析:到目前为止,本年级共有学生113,学生的学习状况基本稳定,基础较差,特别是四小科,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2.教师情况分析:本学期师资缺乏,部分教师须同时兼教2个科目或者跨级教学,工作量较大。
三、制定中考备考计划和措施
1.召开中考迎考促进会
学校已第一周星期六那天组织全体九年级师生召开2018年中考成绩分析总结会和中考表彰大会,同时也召开2019年中考迎考动员会,动员本届初三学生迎接初三生活,备战2019年中考。
2.签订中考升学目标责任书
根据考试目标要求,我们将目标学生数分解至每班,并和班主任签订我校2019年中考升学目标责任书,要求班主任严格按照目标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3.实施“人盯人”帮教活动
根据测查考试,确定一定比例的必须上线人数以外,学校领导、级长、班主任、学科教师都必须有自己的帮扶对象,由级长进行分配,对临近临界生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扶,盯着他进步。
4.抓好晚自习的管理与课外辅导
认真落实夜修常规管理,从第二周开始我校就组织晚自习跟班辅导,比去年提前了一个月时间。按照教导处安排,每晚由教师对住宿生进行教学辅导,每位教师必须严格执行签到制和坐班辅导制,必须实行辅导讲授与练习巩固相结合,从而有效地利用晚自习,并加强晚自习的管理。做好课外辅导安排,星期一至星期五午写时间安排弱科辅导,辅导对象为全级前30%学生中有严重偏科的学生,辅导科目为语、数、英、物理、化学五大科。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对全级前30%学生进行辅导,辅导科目为语、数、英、物理、化学五大科。(期中考试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科调整)
5.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的奋斗目标。
6.每个学生要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
7.请有经验的一些老师进行学法辅导,中考前做应试技巧培训和中考心理辅导。
8.本学年计划召开家长会两次,11月份召开一次,中考前召开一次。
9.在中考100天倒计时到来之际,制作中考宣传横幅,开展中考动员活动,鼓舞学生学习的士气。
四、注意事项
1.注重培养尖子生。
(1)全面分析把握尖子学生,引导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2)为成绩较好的学生提供特殊政策。例如,在平时教学、复习中,可以给成绩较好的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课堂上教师讲述的内容掌握后可自行安排学习内容。
(3)教师在指导尖子生时要注意对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要及时准确地把握他们在测试、模拟考试中的失分点,并对此进行重点训练。
2.要切实及早抓好临界生和后进生的提高工作。
①面对“临界生”、“学困生”时,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从身体、生活、学习、思想各方面多予关心。对他们有“压”,更要有爱、有导。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我们教师应做到“喜教、会教、善教”,特别对中下层次的学生做到不离、不弃、不歧视,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充满关怀和支持,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念,使他们看到希望。
②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抓课堂听课、作业、基础测试等环节,把他们“要我学”改为“我要学”,从而缩小与尖子生的成绩差距。
③班主任要明确这些学生的成绩差在哪科,差在哪里,差的原因是什么,与科任教师共同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去补救。每次的测试、模拟考试,都应进行对照分析“临界生”的分布与变化,对进步快的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有成功感。
④帮扶领导和教师要高度负责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定期与不定期召开小型会议,为他们树立信心。
5利用好有限时间,合理安排好上课内容、测验、辅导等工作。
6从上课、作业到考试、辅导等都要与中考接轨,务必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五、具体安排
(一)2018年9月。
1.召开初三级全体科任会议制定各科教学计划和复习安排。
2.召开年级部分学生备考会议,做好学生的思想准备工作,解决学习动力问题,营造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和浓厚的严肃紧张、拼搏进取的备考氛围。
3.安排,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4.组织优秀生进行夜修和课后培优。
(二)2018年10月。
1.第一次阶段考,分学科召开考后质量分析会。
2.第二次年级组教师大会,分析学生现状,有针对性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教学高效。
3.全体初三年级学生大会,分析阶段考和期中考动员。
4.个别学习困难学生座谈,及时联系家长。
(三)2018年11月
1.召开第一次家长会,镇第一次联考考试质量分析,激发学生振作士气和发扬拼搏精神。
2.第三次年级组教师大会,分析研究教与学的情况,提出改进意见,落实措施要求。
3.了解师生教与学的情况。
4.各科教师进行专题研究。
(四)2018年12月。
对优秀生开设提高讲座开始启动。
(五)2019年1月。
1.期终复习动员。
2.期末考试及学期结束工作。
3.年级教学的再次专题研讨。
4.各科期考质量分析。
(六)2019年2-3月。
1.各学科制定总复习计划。
2.年级组教师会,统一进度和计划。
3.年级组学生再动员,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信心。
4.组织初三教师考纲学习及中考备考工作培训。
(七)2019年4月。
1.认真组织好初三模拟考试及质量分析。
2.各学科开设复习指导讲座。
3.召开优秀生工作会议,提要求,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初三师生誓师大会,鼓动师生士气。
(八)2019年5月。
1.调整复习计划,实施第二轮复习。
2.增强与各兄弟学校毕业班工作交流活动。
3.全面复习及相关研究。
4.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测试及理化生实验操作测试。
5.做好填报中考志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
6.学生的思想教育,各人订2个月目标进行冲刺。
(十)2019年6月。
1.全面复习,强化训练,练考点、讲重点、破难点,提高优秀率。
2.考前答题、考试技能指导,以适应考试环境。
3.对考生进行心理辅导。
【关键词】高效;语文课堂;素质教育
一、撰写论文的缘起
纵观古今中外的语言教学研究,著述颇丰,其教学经验也灿如明星。但其经验大都是零星的、片面的,是从语文教学的某个角度出发,这样虽然可以更深入的发现某个方面的问题并细致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当然,也有些学者和科研人员能抓住重点,聚焦课堂,系统而完整地创造出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我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校情和学情以及学科特点,初步探索出一种高效的语文新授课模式。笔者以为,这融合了合作学习和分层教学的优点,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素质教育的本质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减负”和“高效课堂’等词汇人们并不陌生。党和国家的重视、广大人士的积极参与和探究,促进了人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素质教育内涵的哲学思考》(《职教通讯》,1997、12)、熊和平《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内涵的嬗变》(《求实》,1999、07)、《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内涵,培养合格人才》(沈金生、吴连英,《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期)、《开放教育模式下素质教育构成浅析》(《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2期)、《素质教育内涵之我见》(陈小饮,《现代教育科学》,2006、04期),还有名声在外的“271”高效课堂模式等等。总之,人们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他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其共同之处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发展。其核心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语文高效课堂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精心编制导学案。导学案是我们实施高效课堂的主要载体,有“自主预习”(文学常识和时代背景的介绍、字词注音和解释、疑问)——“合作探究”(根据课文内容和授课重点难点而设置的问题)——“延伸拓展”(课外相关内容的补充)——“巩固练习”(相关内容的习题)。课前教师要集思广益、讨论通过,力求科学适用。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导学案,根据学习成绩层次的不同而要求各异:成绩为A层的学生要求全部完成,其他学生依次降低要求。
(二)、上课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它一般的环节是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和点评——质疑——延伸拓展——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其中,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小组讨论首先是同层次的一对一进行,之后是全组讨论并专人负责记录问题答案,再推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和点评其它组的回答。实践证明,这既培养了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表达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而且,点评和加分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紧密结合高考实际,旨在夯实基础并提高解题能力。因为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分数。例如,上《荷塘月色》这一课,开始就叫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并点评。接着布置学生讨论“合作探究”中设置的问题(1、2组完成第一题,3、4组完成第二题,5、6组完成第三题,余下三组负责点评)。至于”延伸拓展”部分,全班齐读,加深对散文的理解。而“巩固练习”就是教师讲解并传授相关的解题技巧。当然,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更是一门语言艺术,它具有人文性、文学性和思想性。我们不能忽视语文的情感性和思想性,我们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我们不应抛弃富有语文特色的朗读和背诵教学法。
(三)、至于课外小组培训,它既是高效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更是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科班长和语文学习小组长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培训他们的管理检查和辅导本组组员的能力。例如,要求他们在课前检查各组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板书各组得分,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合理安排上课内容——完成得比较好的题目可以一笔带过,而做得差的地方就要多花时间进行详细讲解,多练习强化。另外,这也可以促进导学案的优化。与此同时,为了培养尖子生,还要对其进行学科知识的指导,使其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实践证实,这是培养尖子生的有效途径。培训通常在课外活动进行,每周两三次。
综上所说,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和点评——延伸拓展——质疑等为主要环节,以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自主合作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效语文课堂,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当然,它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周玉琴,周成义.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哲学思考[J].职教通讯,1997(12).
[2]熊和平.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内涵的嬗变[J].求实,1999(07).
[3]沈金生,吴连英.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内涵,培养合格人才[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4]开放教育模式下素质教育构成浅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2).
一、 深刻理解内涵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决定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决战场。“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表面上看是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尝试,其实质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纵深发掘,是激活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更深一层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全面得到培育提升,是教育教学实现内涵发展的突破口,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的体会是:高效应该包括“低耗时、高效率,轻负担、高效益、高效果”等多个方面的含义。一高效率,即在单位时间内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精力流失率,提高学生学习率;二高效益,追求教学基本目标的达成度,并尽可能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和能力;三高效果。高效课堂关注全体,让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他自身的基础上得到适当的发展,特别是差生也能学会,而不是只盯住少数尖子生。只服务于少数学生发展的课堂绝不是高效课堂。因此,我们在创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把“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统一起来,在“减负增效”上做文章,建立起在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的条件下,追求低时间投入,高效果产出,为学生留出足够自主发展的机会和发展精力,也就是课标所说的,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开展有效备课
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要以深化校本研修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优化教学模式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要想打造高效课堂,主要是要解决“怎么教(学)、怎么使我们的课堂高效”的问题。那么,有效地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备课时,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吃透教学内容,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各种方法的优化组合与优势互补,要把关注备“课”向关注备“人”转变,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集体的“备案”,小组成员多次研修,最终达成共识形成“通案”。各人又根据自己特长各班的班情进行个性化修改形成“个案”。这样备案既聚合了集体智慧,又发挥了个人特长,为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落实主体地位
一、及早规划,事预则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三复习应通盘打算,总体规划。所以,教师应充分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复习基础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从而合理安排复习的轮次、练习的次数,合理安排基础知识点的复习与综合训练的时间段。一般情况下对基础知识点的专项训练应早一点,时间应长一点,复习过程应细一点;而综合训练则应晚一点,时间应少一点。二轮复习不能简单地在系统性、全面性上作文章,不是一轮复习的简单重复,而应在重点知识和能力专题上强化训练,定点训练。
二、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夯实基础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高考复习要细化目标,细化训练。所以,对高考知识点要进行认真梳理、科学分析,按序逐个地进行复习,定点突破,把专项训练落到实处。例如对字音的复习,可以把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字制成训练材料,让学生找出自己易读错的字词,整理成笔记,并反复诵读记忆,直到掌握为止。再如,对错别字的复习,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易写错的字,归纳整理,然后再通过默写等方式督促学生牢记这些字的写法,如“人情世故”的“世”、“察言观色”的“言”。又如对成语的复习,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成语意思,然后对常见成语分类训练。总之,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牢固了,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精心选题,切中肯綮
精心选题就是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就是在众多真题中筛选出“以一当十”的同类考题。没有优质习题一切训练终将无效。教师要精选适合本校或本班学生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训练材料。那么,精选哪些材料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呢?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那些依据本年度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编成的、具有较强系统性的、新题多的资料,例如各个大市的模拟试题,这样精选出来的资料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小练真测,事半功倍
由于毕业班学生课业负担重,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复习效率的角度考虑,教师应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例如可以把知识点设计成小练习,限时真测、当堂训练,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讲解,查漏补缺,这样做费时少,效果好。这样的小练习可以是一段短文阅读训练,也可以是类题小集,教师先讲做题方法,让学生当堂完成,做好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点评。综合练习要少做甚至不做。
五、注重实效,举一反三
毕业班学生学习时间紧、负担重,复习训练一定要注重实效,否则费时费力,劳而无功。所以,训练一定要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教师选题时,针对性不强的题目不选,不利于提高应试能力的题目不选,可做可不做的题目不选。学生做题时,要重视方法,重视效率,重视课堂练,重视总结,重视积累,重视错题重做。教师应重点讲解错误率高的题目,错误率低的题目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对于那些经典的、学生容易做错的题,教师应深入研究学生做错的原因,向学生讲解命题意图、设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让学生反复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六、精细研究,有的放矢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是高考命题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原则。高三教师必须认真研究高考《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能力层次要求,研究考点要求,吃透《考试说明》精神。《考试说明》每年都有细微的变化,高三教师应注意变化了的内容,重视新增考点的复习。近年来高考试题是高考复习最经典的示范题,高三教师应反复研究这些试题,揣摩其命题意图,了解试题的设问特点,分析试卷结构和题型,把握命题走势,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对高考文言文阅读试卷进行分析后会发现,近年来高考文言材料选文多为人物传记,设题基本思路是实词意义判断、虚词意义判断、文中信息筛选、文章分析理解、文言句子翻译。这样,在进行文言文专题复习时,从选材料到设题都有了依据,复习时就不会偏离高考方向了。再如,研究近年诗歌鉴赏题后会发现,高考此类题的选材无非是唐诗宋词,考题方向无非是考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这样分析后,复习教学就有谱了。所以精心研究《考试说明》,精细研究高考试题,可以大大提高复习实效。
七、重视激励,挖掘潜力
学生是高考的主体,理所当然也是高考复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导”的作用。而历练是艰苦的,做题是枯燥的,若缺乏适当的动力就容易导致考生训练不认真,以致训练失败。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语文复习的内驱力,把语文复习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我们深信激励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比利用学生的焦虑去迫使学生努力学习更有利于实现预期目标。对优等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冒尖,鼓励他们勇攀高峰,鼓励他们争取高考考出高分,培养学科尖子生,使他们成为学科的领头雁。对于学科后进生,教师应给他们人性化关怀,与他们谈心,加强与他们的情感沟通,有时给他们面批作业,个别辅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锲而不舍,力争后来居上。
八、授之以渔,触类旁通
——题记
1991年9月, 我毕业于庆阳师范学校,分配到炀山初中教语文,至今已满二十三年了。本人从教以来,一直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孜孜不倦地工作。二十三年的教书生涯,既漫长又短暂,回顾起来有酸也有甜,有苦也有辣。
酸涩篇
1991年12月中旬,我为了给学生刻印两套语文复习题,星期六晚上趴在桌子上用钢板刻印蜡纸到深夜才睡觉。冻得我手脚冰冷,彻夜难眠。第二天中午,我叫了本班家住学校边的三个男同学,协助我用油墨印试卷。我们不小心套错了蜡纸,重新套了几次,第一套蜡纸弄烂了,无法再印,把第二套题印出来,我的新大衣沾了好多油墨,学生已成小花猫了,冬日的暖阳已落山了。学生回家了,我独自坐在宿舍里怄闷气。花了多半月工资(当时我月薪130多元)买的呢大衣,才穿了三天就糊了这么多油墨,不得不洗,洗了又要褪色。气得我肚子饿着也不想做饭吃,心里酸溜溜的,挤下了几滴涩酸的泪。
2008年下半年,我看到学校几位老师能娴熟地上多媒体课,还能制作课件,我羡慕极了。我不甘落后,决定自己也要学习制作课件。11月初的一个晚上,天气未冷先冷起来了。我穿着大衣坐在电脑前,尝试着制作《苏州园林》的课件,不断出差错,直到夜里12点才制作了个差不多。不料,突然断电几分钟。电来了,打开电脑,课件已无踪影了,才悟到制作中没保存。此时,我真正尝到了前功尽弃的滋味,有黄连的苦味,柿子的涩味。仰起头靠在椅子背上,哀叹良久才睡觉。
现在,刻印蜡纸的年代早已逝去,制作课件越来越火爆,虽然我不是老手,但是也不是新手了。
甜蜜篇
白天勤奋工作,晚上秉烛夜读。1992年2月我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学习,1995年6月我取得了大专文凭。1995年下半年至1998年,养了孩子,带得离开了手脚,又开始参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大本学习,2002年12月取得了本科文凭。我庆幸自己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自学路。长达七年的自学考试,不仅提高了我的文化知识水平,增强了我的教学能力,还磨砺了我坚韧刚强的意志,能吃苦耐劳地教学,任劳任怨地承担家庭重担。我为此感到欣慰不已。
2003年春至2013年秋,我先后参加了新教材教法培训、阳光师训及名师大篷车学习,并按规定参加了每轮的继续教育,我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能脱离开教学参考凭借一本语文课本在有限时间内撰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教案。讲课能重难点突出地讲授,践行着教师是课堂主导,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成绩稳步上升。 2 013年我所教班级中考语文成绩9个A类、17个B类(参加中考45人),在同类初级中学中算是优异成绩,受表彰奖励时,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这与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是分不开的。这使我坚定了“教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的信念。
我校实行三年一轮的大循环教学机制,即从七年级教到九年级完了,又从七年级开始教。我从来都没用过我以往的现成教案,都是修改旧教案,结合所面临的学情重新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教案,力求上好每堂课。2013年12月中旬,我给七(1)班上了节选自《西游记》的《小圣施威降大圣》这篇课文。学生从小就看《西游记》的动画片、电视剧,对它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很熟悉。课堂上,我先让两位同学讲述了小圣施威降大圣的前后故事情节,这有助于突破学生对半文言半白话小说内容的理解障碍。接着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自己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结合文本故事情节分析概括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并以“我从孙悟空身上学到了———”的形式,谈论学习的收获。最后,让学生挑选文中诙谐、妙趣横生的语句进行个性化赏析。同学们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热情高涨,声音洪亮,发言富有个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张张笑脸告诉我:这节课我学得很快乐,我收获很大。这节课我上得比较成功,为此我乐滋滋了三天呢!感谢学生给了我高兴的课堂,愉快的课余。
召开学生家长会,学校要求每班的代课老师都要在家长会上发言。迄今我已在家长会上讲话二十三次了。以往每次都是先向家长汇报学生成绩、学生表现情况,然后向家长提出一些管孩子的要求等等,都是老僧常谈的话。2014年5月7日,我把在七(1)班家长会上的讲话革新了一下。我先向家长们概括介绍了期中考试成绩及本班前半学期的语文学习状况。然后,我给家长朗读了美国作者比利.拉芬特的《简妮的项链》。我一读完,家长们情不自禁给我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我又给家长们分析了文章中简妮父母教育孩子的机智和艺术。五岁的简妮和妈妈一块儿去超市购物,喜欢上了一条价值1元95分的粉红色项链,要求妈妈给她买下来。妈妈告诉简妮:“如果你真想得到它,那你得多干些家务活才行。你生日快到了,你外婆也会给你更多的零花钱,凑足了,你很快就可以拥有它。”简妮太想得到那串项链了,一回到家她数了数自己储钱罐里只有17分。晚饭过后,当她做完了额外的家务活,就跑到邻居麦克金斯叔叔那儿询问是否可以帮他采些蒲公英换得10分钱。不久以后,简妮终于得到了那串梦寐以求的项链。可见,简妮的妈妈抓住机会,有智慧地教会了孩子通过劳动获得收获。然而中国孩子的妈妈,当孩子向自己要这么便宜的东西,不假思索立即给买,缺少教育机智。简妮的爸爸得知女儿有了她最心爱的珍宝——一条假的珍珠项链时,连续两周向女儿要项链,女儿拒绝了。这之后的一个晚上,简妮含着依恋的泪水,脸颊微微抖动着把项链递给了爸爸。此时,珍妮爸爸伸出一只手拿走了简妮的项链,另一只手却伸进自己的口袋,取出了一只蓝色绒布盒子,拿出里面一串真正的珍珠项链给女儿戴上,并告诉她就算是游泳或洗澡也不必取下来了,因为它是真项链。简妮的爸爸真了不起,他的这种教育方式如春风沐浴着简妮幼小的心灵,使简妮学会了取舍,学会了给予。在这则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西方家庭教育的缩影,父母尊重孩子的愿望,对孩子的要求既不是简单地答应,也不是生硬的拒绝,而是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人生中的美德。爱与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既不是无原则地溺爱,也不是直截了当地说教。这种爱是春雨无声的滋润,它在孩子心中播下的是美与善的种子。此时,家长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的心情万分激动,心潮澎湃了起来。今天的家长会,家长们给我的掌声最响亮。这使我深深感知到:农村孩子的家长,成天忙于干活,没读书的时间,加之文化水平有限,他们想教育好孩子,但苦恼于没有得当方法。家长会上老师和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他们的心声。我暗下了决心:从此以后的家长会上,我要多和家长们一起生动活泼地谈论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他们拥有教育的机智和艺术,更好的配合支持学校教育。
语文课中精美的诗文背诵落实很难。大多数学生很懒惰,一学期下来完不成背诵任务,我很苦恼。2013年第二学期,我在七年级新生的背诵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我先帮扶、激励语文尖子生按时、超前背诵。即学过的且要求背诵的诗文立马背诵,没学过的超前背诵。早读,我在黑板上用红粉笔写表扬稿,表扬背诵领先的同学(全班分成四组,每组两个检查背诵的组长,其中一人管背诵登记表,八位组长给老师背诵。)经过一学期训练,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的背诵风气。一学期下来,95%的同学都能按时甚至提前背诵。现在每当早读看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背诵,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种幸福感暗滋心头。
痛苦篇
兢兢业业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及课后辅导,艰辛地付出多,喜悦地收获少。语文尖子生较少,撑断腰顶多20% ,不及格人数越来越多,甚至趋向一半。究其因有:尖子生转向县城学校的多;留守学生多,家庭教育跟不上,他们好吃贪玩;学生从小没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学校对高校课堂教学没有精心指导;本人对教学钻研还不够 。因此,上出的高效课不多,往往有老牛拉破车的艰辛、痛苦感。
现在的学生,要么是家里的少爷,要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 享福多,吃苦少,胸无大志,意志脆弱。2014年4月初,我给七(2)班上心理健康课,让每位学生在“人际关系温度计 ” 的每一级上列出名单,然后叫两名同学站起来读他们所列的。其中陈守川(男)说他最冷漠、最讨厌、最仇恨的是本班张玲静(女)。 他话音刚落,张玲静站起来指着陈守川骂了几句,坐下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起来。我立即停下课让同学们评议陈守川说得对不对。同学们指出了陈守川的不当之处,张玲静才停止了哭,但仍趴在桌上叫不起来。我继续讲课。放学了,我看张玲静神情沮丧,把她交到我办公室,苦口婆心地做了长达半小时的思想工作,才欢欢喜喜地回了家。我才拖着饥饿 、疲惫的身子放心地往回走。早上7:30到校,下午6:20才离校,苦也!痛也!
现在的学校,安全和学习同等重要,月月讲,天天讲。2014年5月8日上午第四节课,我给七(1)班在多媒体教室上戏曲大舞台语文实践活动课。王鑫(女)和李潇汉(男)在后面争抢东西。放学我把他们留下来批评教育。王鑫承认了错误先走了,而李潇汉偏着头,含着泪,撅着嘴,蛮不高兴,而且一言不发。和我僵持了20多分钟。此时我想让他回家,怕他带着情绪走在路上不安全。我给他父母打电话来接,父母在县城有要事不能来,说让李潇汉奶奶步走来校接。我于心不忍,不让他奶奶来接。我打着伞,顶着烈日,让李潇汉推着自行车,沿着铺着沙石的田间道路送他回了家,把他亲自交给他奶奶,并说明了情况。他奶奶说:“李潇汉在家犯了错误,大人一批评,哭不兮兮的,蛮不高兴,又不承认错误。”1:20我才返回到学校。沙子钻了一鞋,把早晨穿的新袜子磨得大洞小眼睛的。做饭吃了,趴在桌上午休息了十来分钟,午间操广播响了,我赶紧去水龙头洗了把脸,还是头脑昏昏,但仍得上下午课。我心里低嘀咕着:“李潇汉呀!李潇汉!你今天把老师害得好惨啊!”
麻辣篇
2009年以前,每级初三从初二暑假起直到中考前夕,寒暑假周末很少休息,一直补课,上新课、复习,时间都较充裕。2009年9月,教育局下达了禁令:寒暑假周末,初三一律不准补课。这一下子把我弄得紧张、慌乱起来了。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怎么办? 新课要按时结束,中考任务要完成,年级组会上不断强调。弄得我焦躁不安起来,有时急出了汗,就像盛夏吃了麻辣似的,麻楚楚,辣乎乎的。
2012年9月,我重新一轮的教学又到初三了。学校害怕出不安全事故,初三过冷不上晚自习,太热也不上,下大雨也不上,三下五除二,很少上晚自习。尤其第二学期后半学期,中考练兵题多 ,把我急得坐卧不宁,加上天气越来越热,就像吃了麻辣火锅似的,麻辣得受不了。直到苦思冥想出良方来,心情才平静下来。把每一套练兵题的参考答案拷在电脑上,通过大屏幕放映出来,让学生对着答案纠错、反省,同时要求学生把看着答案还想不明白的题找出来。然后我让语文尖子生讲解难题,我适当作一点播(重在讲答题方法和技巧)。这样产生了一箭双雕的功效,既提高了评讲效率,又拔高了语文尖子生(以往我题题讲需2——2.5课时,现在只需1——1.5课时)。
人最大的特征是有主观能动性。比起一直补课,经常上晚自习的年代,上课时间少,教学任务繁重,想办法提高教学效益,不也就解决问题了。
我回顾了二十三年充满酸、甜、苦、辣的教书生活,甜的成份多,因为苦尽甘才来。只有经历酸苦辣的生活,才知甜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快乐。
最后,我仿用冰心大师《谈生命》中的话语来激励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
一、课堂提问要结合具体情境
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创设最佳问题情境。问题创设合理,能给学生以熟悉亲切之感,容易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学生也容易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轻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时,巩固完80÷20、130÷30、170÷40等几道竖式练习后,我开始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算式84÷21。我问道:“这个算式和上节课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稍作思考就发现“除数不是整十数”。我随机板书课题,接着发问:“你能解决它吗?该怎么办?”学生简单商议,便得出结论:“21接近20,可以当成20试商,80多里面有4个20,因而商4。”接下来的计算中,学生的劲头更足了。结合情境的提问,不需教师太多的语言,学生却学得轻松自然,得心应手。
二、课堂提问要指向明确
教师提问时对问题表述不明确、太空泛,会使学生抓不住要领,学生的回答很难切中要害,使教师陷入“易放难收”的尴尬境界,既浪费教学时间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师很难堪。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从单一的角度去提问,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让学生集中精力去思考问题,才不会产生歧义,才能让自己的课堂省时高效,事半功倍。
三、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的素质往往参差不齐,以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应切实关注全体学生。“按顺序提问”,学生会过早关注自己的问题,而忽略别人的作答;“体罚性提问(提问不专心的学生)”,学生没有进入问题状态,回答质量差,没有代表性;“专问优等生”,会让差等生继续掉队,甚至拉大差距;“专问学困生”,会让尖子生丧失学习兴趣,因经常无所事事而成为中等生;“一对一的提问”,会让多数学生“身在课堂里,心在课堂外”。所以,我们的课堂提问应尽可能让学困生回答记忆性、概念性问题,让中等生回答基础性、普遍性问题,让尖子生回答比较性、拓展性、概括性问题。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智力等个性特征,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自信与发展,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抓两头,带中间,整体进步,全面提高”的最佳境界。
四、课堂提问要有一定启发性
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并通过独立的思考、体验、领悟,训练思维,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教师要适时提出有思考和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去发现、去反思、去总结。如教学完“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我分别出示底面是三角形和长方形的两个直柱体,问道:“你能求出这两个直柱体的侧面积吗?求出结果后在小组内交流下你的想法,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算出结果后,有的仿照圆柱体侧面积的推导过程把直柱体的侧面展开,找各个边分别代表着什么,学生不难发现一条边是高,而另一条边正好是底面周长。学生都理解了所有直柱体的侧面积都等于底面周长乘高的道理。
五、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时机
需要是最好的动力。当学生知识储备充足之时,有疑惑意欲发问之时,有所感准备表达之时,都是教师最佳的提问时机。教师在恰当的时候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意表达,也有观点可表达。如教学完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后,我启发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同桌之间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由于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特别熟悉,经过鉴别比较,学生发现:1.意义不同(周长是圈的长度,面积是圈围成平面的大小);2.计算方法不同;3.本质不同(周长是线的长短,面积是面的大小);4.单位不同。
六、课堂提问要有递进性
如课堂问题的设置应有先有后,有轻有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有序推进。
教学完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求分数的倒数,接着我启发学生求整数的倒数(写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再求倒数,得整数分之一)。当学生有了转化成分数再求倒数的经验后,我出示一些简单的小数,提问:“你能想办法求出小数的倒数吗?”学生简单思考,得出先把小数转化成分数,再调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我接着追问道:“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请你说说看。”学生说出先把这个数(不论是整数还是小数)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你能想办法找到1的倒数吗?列列看。”我继续追问。有的学生把1写成1分之1,倒过来还是1分之1,即就是1。有的学生用倒数的意义来考虑,1×(1)=1。还有的学生把意义反过来思考,列出因为:1÷2=1/2,1÷3=1/3,所以:1÷1=1。
简单评价后,自己我穷追不舍:“你能想办法求出0的倒数吗?同桌之间议一议。”学生发现0×(0,1,2,3,4……)=0,永远不等于1,而1不可以除以0,0的倒数找不到,切实理解了0没有倒数的知识。
教师这时的“刨根问底”不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只会让真理越辨越明。
七、课堂提问要疏密有度
重点问题的提出后,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组织表达,让学生透彻地理解知识。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我先列出算式196÷36。然后,当学生确定把36当成40来试商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观察余数,仔细思考,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很快,优等生发现了余数是52,大于除数,开始皱眉思索。我不吱声,等待着。接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了矛盾,我还是不吱声继续等待。教室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终于差等生也发现了矛盾。教室了炸开了锅,“余数比除数大啦!”“我们的商太小啦。”这时,我紧追不舍:“我们该怎么办?”“把商改大点儿。”“大上1。”“大上2可以吗?”“不可以,52里面没有2个36。”疏密有度的课堂提问给优等生和差等生提供了公平的学习机会。
八、课堂提问要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不仅要关心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还要关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比较、学会表达、学会辩论,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 习题设计 探讨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实现教师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的必要手段。为此我们对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进行了探讨,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突出通过有效练习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机结合,通过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来保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关注练习实效,突出习题设计的针对性
教师不应一味使用“题海战术”,因为“题海”中的很多习题未经习题设计者精心筛选,有的题几乎雷同且重复出现,有的题考点不突出,给人感觉杂乱,有“头发胡子一把抓”之嫌,这种只是为了让学生有题做而进行的缺乏针对性的解题训练只会浪费学生的时间,收不到练习的实效。要提高学生练习的实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习题设计。比如练习课中针对学生平时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解题障碍,围绕某一训练目标,设计一些能解决学生当前存在问题的有针对性的习题,将知识、方法与技巧融于其中,既可强化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方法的记忆,又可给学生提供消除某些障碍的常见解法指导。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解新的习题时,总会不断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因而教师收集、剖析这些问题的工作是长期的,需要教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学数学的道路上不断抓住学生问题的要害,把好习题设计关,真正让学生时时“练”在关键处,学生出现的一个个问题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针对性练习中得到及时解决,便可避免学生“会机械做题,但不会灵活解题”的怪现象的蔓延。
二、鼓励反思实践,重视习题设计的导向性
笔者曾对自己所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根据他们不同的解题能力,从优、中、差三类学生中各抽10名学生进行了解、观察分析,发现10名优生中有9名长期保持题后反思的习惯,而这9名学生正是班中的数学尖子生;10名中等生中有4名偶尔有题后反思的习惯,而10名差生中没有一人有这一习惯。经进一步调查发现,解题能力越强的学生越重视题后反思。由此看来,题后反思的习惯是否养成以及反思习惯的养成程度对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大小的影响确实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缺乏反思意识的学生,我们可以在习题中让学生反思结果是否合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反思的必要性。对于有反思意识但反思内容较肤浅的学生,可以在习题中让他们反思结论能否推广,把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对于平时解题时常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出错的学生,习题设计时可增设错因分析,让他们总结应该注意的问题,这样的反思训练还可以由最初的单个题扩展到整个章节的一组题,坚持这种反思训练可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对于那些早有反思习惯且反思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鼓励他们解题后从其他角度重新审视题目,改变已知条件,使之与原题条件相似,再看是否会有相同的结果;条件不变时,是否还能得出其他结果。沿着这些思路去反思,改变原题的结构,多角度演变,可以高效地巩固所学基础知识,灵活地运用所学数学方法,加强不同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纵向、横向联系,由一道题演变成一组题,由单一知识点演变成多个知识点,由浅层思维演变成深层思维,这些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三、探寻解题规律,强调习题设计的对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