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8 17:05: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神经科学研究方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审美认知;《认知美学原理》
2011年3月,吉林大学李志宏教授的《认知美学原理》一书面世,该著作由教育部社科中心“高校社科文库”资助、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在“认知神经科学与美学”之间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美学著作。作为一本美学专著,它的出版,在某种意义上标志了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中的科学化方向的凸显和“审美认知”转向的生成,也使得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在科学化方向上与国际美学研究中的认知科学转向得以接轨,达成对话。该书作者在复杂的美学史问题背景中,在对丰富的美学史料的理解基础上,结合现代认知科学的先进成果,对美学中的一些根本性理论问题,做出了系统性的思考,进行了原理性的探索,最终以“审美认知”为核心,创造性地阐发为认知美学原理。
作者认为审美,就是“一种经由对事物外形加以知觉并形成非利害性愉悦的活动。”而“审美认知模式”是这部专著进行理论组织的关键词,正是审美认知模式,使得我们的知觉成为审美知觉,使得我们的活动,被实现为审美活动。作者以生物进化论、神经生物学、脑神经科学、发生发展心理学等学科为依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审美认知模式的形成前提是形式知觉模式的建立,形式知觉模式的建立是以生存的利害性、功利性为基础的,正是在这个功利性的生存进化、生活实践中,形式成了“有意味的形式”,理性积淀为直觉,“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审美认知模式建立之后,则具体表现了审美活动过程中的非概念性、非欲念性等非利害性特点。审美活动、审美经验的理论问题和现实表现,都能在以“审美认知模式”为中心的问题框架中得到相应的合理解释。
当代中国美学的研究进程,从认识论研究方向之后,大致经历了实践论转向、存在论转向、生活论转向。这些转向,有力地推进、拓展、深化了当代中国的美学研究,使得一些问题在哲学层面逐渐辨明、澄清,但是,同时,这些转向也是一种规避,是一种绕道走的研究策略。因为这种研究思路很难面对美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即审美活动的发生问题和审美经验的生成问题。这个核心问题一度曾是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主流研究领域。但是,搁置了。其原因,在今天看来,是自然科学还没有能够提供出足以解释和解决审美经验、审美知觉的研究成果。回顾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尤其是其中的三大发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自然科学成就有力地冲击着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并越来越清楚地揭示出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性质。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在发展史上首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问题。并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今天,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脑神经科学已经发展到足以再次对人们的认识进行一次根本性、革命性变革的程度,我们的美学研究也应该积极地、辩证地与自然科学研究相结合,从而完成美学研究的变革,这种变革,只要是基于事实,就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的新的历史形式。
目前,“认知科学与美学”在国外大学和美学界的研究已形成“审美认知”主题和转向,这一转向是当代美学研究不能回避、不能忽视的方向、动向。捷克查理斯大学的特瑞兹?哈沃瓦(Charles University, Tereza Hadravová)在《Approaching Cognitive Aesthetics 》一文中指出的:“认知美学”这个术语在二十世纪的历史中,它表示一种融合,即美学融入认知科学,反之亦然,即认知科学融入美学。”这种“审美认知”的研究和转向,一方面是美学史本身的问题日程。对审美认知的研究,是美学史尤其是经验主义美学发展到今天,必然提出的一个问题日程,从审美经验到审美知觉,再到对审美知觉过程的科学揭示,即审美认知。另一方面,也是认知科学发展所提出的日程,因为它要解决认知当中的一个复杂认知---审美认知。从目前国外“审美认知”研究的学科分布、人员构成来说,一部分是美学家,主要是经验主义美学家,一部分是认知科学家,凡是设有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的大学、科研院所,都不能回避审美认知,而必然有或应有审美认知研究课题组。
在这个背景下,当代中国的美学研究似乎更应该在经过众多的“转向”之后,重新开始去学会“面向”。《认知美学原理》所建构的美学理论与世界科学化美学的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作为这种“面向”美学核心问题而开启的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审美认知转向的专著,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具有代表性:多学科交叉融汇、思辨与实证结合、理论与现实辨证,既注重美学理论史中的问题梳理、命题澄清,又注重解释的效力,有思想资源、有理论基础、有解释原则、有问题框架、有研究方法、有现实指向,是融汇美学基础理论与认知科学理论,而对美学进行的综合性的基础研究。它不仅仅是借用、移用认知科学成果,而是经过长期思考,所作出的整合。也体现了今天美学研究者所应有的一种多学科跨界视野和方法论寻求。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跃出瓶颈、突出重围,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领域,重塑了美学的理论形象。
相应地,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从古代以“哲学”为基础的美学在实体论思维方式之下的“美本质”问题研究、近现代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美学在认识论哲学框架中的“审美经验”研究,转向了当代以“认知科学”为学科框架和研究基础的美学中的“审美认知”研究。在今天的美学研究中,这样一种研究思路,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现实指向,也具有学科建设意义。
参考文献:
李志宏.认知美学原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蒯博士的实验室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二层。走在前往实验室的路上,蒯博士就自豪地说,华师心理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都已达到国际标准。与欧洲的大学相比,不论是实验仪器,还是仪器的建设和维护,都无太大差别,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好。华师还建立了公共实验室平台,众多仪器信息挂在平台上,可以预约使用,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
蒯博士的实验室面积100多平方米,蒯博士介绍,他的一个研究方向是结合视觉认知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比如邀请被试坐在沙发上,戴上VR眼镜,头上的不同部位贴上电极传感器。测试开始,被试会看到各种画面,而演讲者则会监测电极传感器的信息变化,以及被试的面部表情变化。测试现场,十几架摄像机围成了一个圆圈,蒯博士介绍,这可不是普通的摄像机,他们具有传感功能,可以360度无死角捕捉圆圈内被试的一举一动。
蒯博士的研究用途很广,比如特工等特殊人群的选拔,面试时给候选者一个压力,分析其面部表情,就知道其是否适合;或用于谈判,佩戴装有摄像头的眼镜参与谈判,对方的微小动作都能被高清摄像头捕捉,从而发现对方的心理底线。如此高大上的研究,在蒯博士看来,只是认知神经科学的沧海一粟,而认知神经科学也只是脑科学的一部分。了解自己、认识大脑,是人类历史上最巨大的科学问题之一。早期对大脑的研究是颅相学,用尺子量大脑形状来推断人类的认知能力,例如天庭饱满,就是说一个人很聪明。最近十几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运用上眼动仪(记录眼动)、脑电、核磁共振、脑磁图等探测仪器,让科学家对大脑的认识一点点进步。
博士生李兵,研二学生韩思竹和曹魏聪都深深地被大脑的奇妙、技术的新奇和探索的专注吸引。
曹魏聪研究的是大脑中不同神经元如何连接,从而产生记忆。记忆在形成过程中,会生成钙调蛋白激酶,这种蛋白酶会不会对记忆的形成和再巩固有作用?曹魏聪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比如小白鼠有一个恐惧记忆,他就调控钙调蛋白激酶,成功改写了小白鼠的记忆。这一研究能否用于人类?曹魏聪设想,这也许能帮助PD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人走出阴影。
研二女生韩思竹主要从事视觉工作记忆。她们发现在头部顶叶的位置贴上电极片,通过脉冲等刺激20分钟后,会明显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这让人不禁联想:这可是一个好的创业点,用这项技术做成一款学习机,肯定大火。韩思竹说,她们的研究在老龄化时代会有大作为,能帮助有认知功能损害包括阿兹海默症和精神分裂的病人。
李兵博士研究的是脑成像。不论是说话还是运动,人的大脑某处都会“亮”,说明是这个脑部位在执行功能。“不仅强烈刺激会激活脑区,很弱的刺激也会激活脑区,甚至不做任何任务,只是冥想,脑部也有特殊的激活,我们管它叫‘静息态’。”他曾参与过脑机接口的实验,他戴着脑电波仪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显示一串数字,他盯着某个数字看,电脑就能识别出这个数字。“原理很简单,每个数字都对应着不同的频率,看数字时,大脑的频率发生抖动,脑电波仪监测到后告诉电脑即可。”
在李兵看来,虽然他们从事的研究很先进,但是在脑科学中,真的如同盐粒洒进了大海。“曹魏聪的组研究分子,我所在的组研究功能,从分子到功能,相差十万八千里。分子形成蛋白、基因转录、分子环路、细胞变化、细胞间连接、一个环路形成(大脑中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环路)、环路间交叉形成网j……才是功能。”李兵有时觉得,他研究脑科学这么多年了,其实只是在研究大脑的影子而已。
等待脑科学的开普勒定律
“脑科学还远远不到突破的时候。”蒯博士说,也许还没到物理学的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更没到开普勒定律(行星的运行轨迹为椭圆方程)。在开普勒之前,欧洲的天文学家花几十年记录行星的运行。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当有一天,开普勒突然意识到这些行星运行轨迹也许能够用一个椭圆方程来拟合,于是开普勒定律诞生了。
关键词:BP神经网络;软件质量;质量属性;质量评价
DOIDOI:10.11907/rjdk.161521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9000103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47110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秦晋(1990-),男,安徽省阜阳人,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可信软件;智荣腾(1991-),女,山东龙口人,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成本管理。
0引言
当前,软件行业飞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定义网络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当这些新理念融合到软件产品开发中时,软件规模、复杂度和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应用环境日益复杂,对软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一个具有较高准确度的软件综合质量评估方法很有必要\[1,2\]。软件综合质量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软件综合质量评估中体系和方法不统一,如何准确地对软件综合质量进行评估尚未形成统一标准\[3\]。近年来,基于各种理论与方法的软件评估模型层出不穷,一些软件评估模型被广泛运用于软件产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4\],例如AHP评估模型、DEA数据包络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但这些模型主要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判断,受主观性因素影响较大。本文通过研究软件质量体系的属性特征,参考软件质量属性相关定义,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软件质量评估体系,根据软件质量属性样本,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样本进行训练、学习,最后量化所选指标,得出预测结果。实验证明该方法能科学、准确地对软件质量进行评估与预测。
1BP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tworks,ANN)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由大量处理单元互联组成的非线性、自适应信息处理系统,其基本处理单位称为神经元,目前比较成熟的ANN模型及相应算法甚多,其中采用误差反向传递学习算法的多层神经网络(即BP神经网络)运用最为广泛,其自学习功能与联想存储功能以及高速寻找优化解的能力被运用在诸多领域,解决某些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BP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很强非线性映射能力的多层前馈型神经网络,一般包含输入层、中间层(隐含层)、输出层3个层次,部分神经网络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3层以上的结构网络,相邻上、下层之间的神经元实现全连接,BP神经网络的常见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正向传播中,信息由输入层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向输出层,并且上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只影响下一层神经元状态,若输出层得不到期望的数值,则进入反向传播,将误差信号沿原有连接通道返回,通过修改各层神经元的权值,使误差变小,经过反复迭代计算,得出误差值范围内的结果。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处理能力可很好地处理信息含糊、不完整、存在矛盾等复杂情况的认知判断问题\[5\],故使用BP神经网络来解决软件质量评估的复杂性问题是可行的。
4结语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软件质量评估充分利用了以往评价结果,将量化过程集成于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中,解决了人为主观随意性及思维不定性,评估准确、客观、科学、有价值,对特定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软件质量评估扩展性强,可针对不同类型指标,不同评估等级变换输入输出层进行调节,对软件质量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软件质量评估模型分析与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2(24):2123.
[2]于本海.可信软件测度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王李进,吴保国,郑德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软件质量评价[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12):133134.
[4]杨爱民,张文祥.软件质量及其量化评价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1):39873990.
[5]王伟.基于BP神经网络的Web软件质量分析[J].软件导刊,2012(2):1618.
[6]熊鹏程,范玉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集成软件质量评估模型[J].计算机应用,2006(7):14971499.
[7]ISO.IEC25010:2011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systems and software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SQuaRE)System and software quality models[J].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11.
[8]TRUSTIE R G.Trustie series technology standard (V2.0)[Z].2009.
在海外求学几年,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进步,更多的是思想的升华和性格的磨练。
初到加拿大温哥华这座“最宜居”的城市,我被它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宜人的气候迷倒。我加入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大脑研究中心”是加拿大知名的神经科学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前沿研究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这里良好的实验条件,活跃的学术氛围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让我印象深刻,也对周围每个实验室的研究充满了好奇。
但生活的舒适和刚到实验室时的新奇,很快就被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现实压力所取代。
首先,我的研究方向从大学时的植物生理学转向了现在的神经生物学,相关知识的积累要从零开始。
其次,语言的障碍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带给我不小的挑战。
此外,由于研究环境的变化,我的科研项目进展得也相对缓慢。
由于没有实验成果,一个感觉势在必得的奖学金与我失之交臂,刚出国时的斗志和自信在这时降到了谷底。我开始怀疑自己出国的决定是否正确,自己的才能是否会无从施展。
受挫的我几次尝试寻找通往成功的捷径,但现实告诉我,要成功就没有捷径。可能是“穷则思变”,在失去了前进动力时,一次次的失利和打击让我开始正视差距并认真思考:什么是值得追求的?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时正值2008年初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我和其他众多的海外学子们一样,最直接地看到了欧美媒体在阻碍圣火传递过程中的歪曲报道。已在加拿大生活了几年的我,在赞同发达国家的先进方面之余,还深刻了解到其社会制度的缺陷。
在同年的汶川地震中,海内外中国人所表现出的团结让我感动并再次触发我的内省。我逐渐认识到只有将国家、民族的命运与自己连在一起,将自己的知识用以帮助国家和民族的强大,才是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好方法。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值得我追求的,是真正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实际贡献的事情。要实现目标,就必须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钻研。对我而言,就是要努力学习加拿大和其他先进国家已有的知识,将自己的生物高科技创新能力用于国家的建设。
知止为始。新的人生目标给了我更为持久和强大的动力,我开始积极调整心态和学习重点。
当我了解到国家“十一五”规划把新药创制作为重大专项之一加以重点发展,突显出国家对于科技创新实际应用于人民健康的重视时,我将实验课题转向研究神经疾病的分子机理和开发用于脑中风的治疗药物。
心态的转变和长远目标的激励让我更勇敢地面对生活和科研中遇到的困难。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的研究最终获得了突破性的新发现。
我所选择的新课题并非实验室资助的传统研究方向。但幸运的是,我的研究导师麦克斯・施耐德(Max Cynader)教授的宽容和鼓励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从他那里,我学到的不仅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对问题的宏观审视,以及对团队合作的重视。
麦克斯・施耐德教授的言传身教帮助我与其他研究组顺利开展合作,这将我的研究领域延伸至多种神经疾病,让我学习到了更多的研究手段。我的视野在这些合作中得以开阔,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研究人员交流的技巧和自信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为了展现中国留学生的科学发现和促进中加学术交流,我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参加了第一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位论文演讲竞赛。几轮过关斩将后,我最终获得了全校第二名和最受观众欢迎奖。
在面对加拿大社会大众的讲演比赛中拿奖,这不仅说明我的新发现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关注,更表现出了加拿大社会对于华裔科学家和学者研究能力的肯定。能够以自己的表现为在外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争得荣誉,我感到很荣幸。所有这些经历让我确信,小至一个科研课题,大至一个社会问题,它的重要性就决定于其对社会的潜在影响和贡献。
留学几年以来,我在思想认识上和科研能力上的提高都离不开导师麦克斯・施耐德教授的指导。王玉田教授、宋伟宏教授、贾韦国教授等许多已有卓越成就的海外华人教授的亲身传授,也给了我极大的帮助、鼓励和支持,让我在生活和科研中受益良多。
然而在与身边同学的沟通中,我意识到由于学习压力和信息传达不畅,很多和我一样有着种种困惑的中国留学生却没有找到适合他们的交流渠道。
我深知,要完成像大飞机制造、“神舟”与嫦娥计划、蛟龙深海探测等切实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宏大工作,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计划也是一样的,它需要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和工程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海外留学人员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实现祖国的强大,只有众多海外留学生都怀有一颗报效祖国之心,有机会得到有学术成就的教授指点,切实提高大家的学术能力,才有可能真正帮助到国家的建设。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决定为本地区的海外中国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及研究人员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使他们能够互相交换研究心得,拓展科学网络,同时还可以和海内外知名华人教授进行交流,获得他们的指导。
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很多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华人教授的支持,在驻温哥华总领馆教育组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生物学中国学者联系会(BioNECS)”,一个为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从事生物学研究的高水平学者提供交流平台的学术组织。我们一方面邀请了这些教授传授他们的研究经验和事业发展策略,一方面也积极倡导和鼓励大家为祖国作贡献。
随着中加学术交流日益紧密,来加拿大交流的中国知名大学和企业逐渐增多,BioNECS也有幸承办了中国大学代表团和国外留学人员的见面会,为海外学子提供了更多建立与祖国联系的机会。
在加拿大留学,我收获了学业上的进步,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申请了1项新药专利,还获得了多个学术奖励和奖学金,这段经历对我心智的磨练和志向的升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在临近博士毕业时,我有幸成为2010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之一。这个奖项的分量和意义都不同于以往我所获得的其他荣誉,因为它代表着祖国对我的关怀和对我留学成绩的肯定。我在感到荣幸和激动之余,也感到自己对祖国建设的责任和义务。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已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在今后的求学道路上,我将继续将我所学和社会所需联系起来,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国家需要时,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光,2010年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留学加拿大。
1982年出生,2005年获武汉大学生物技术系学士学位,获优秀毕业生称号和优秀毕业论文奖。同年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神经科学系深造,2011年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脑中风及相关神经损伤机理、衰老机制和新药开发研究。目前,已在SCI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8篇学术论文和多篇会议摘要,申请了1项新药专利。
追梦――各具魅力的研究院校
几十年来,为了人类医疗水平的提高,生物医学工程的追梦人坚定地做项目、搞科研,研发出一个个新的医疗技术,更培养了一代代的生物医学人才。国内生物医学工程院校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从最初建立院系学科到分专业发展科研,再到如今培育人才做实际项目,每一步都走得精彩。
重点名校
清华大学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理工科高校,清华大学的教学科研资源得天独厚,生物医学工程系也不例外。该系强大的师资力量不可小觑,教授就包括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研究院院士。另一方面,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硬件设施优越。院系所在的医学科学楼拥有7个科研实验室和4个教学实验室,各实验室设施齐全,更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设备供师生研究所用。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自创立以来,在医学信号处理、生理系统建模仿真、超声成像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系统地研究,在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神经工程、分子影像等新兴方向有明显特色。毕业生中既有国际知名大学的教授,也有国内医疗仪器产业的领军人物,更多的是国内教学、科研、国防及产业方面的优秀人才。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总数在30人以内,具体到校内校外是1∶1的比例,考研招生的人数大概在15人左右。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建于1979 年,同样是我国最早建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院校之一。正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起步早,发展也较为成熟。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成立,旨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及临床医学发展需要,重点建设生物医学仪器、神经科学工程、医学影像信息、生物纳米材料4个学科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端研发人才。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实施精英式教育,从一年级开始就实行导师制,进行全方位的导航。学生入校后,一、二年级夯实数理生基础及专业基础;三、四年级根据领域方向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拓展知识,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教育方式让该学科的毕业生更出类拔萃。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表
专业名称 报名
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生物学 319 53 6.18∶1
化学工程与技术 43 9 4.78∶1
生物医学工程(83100) 95 30 3.17∶1
生物医学工程(430131) 8 21(含推免) 未知
生物工程 7 4 1.75∶1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在业内声名远扬。2000年,在原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及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该院下设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科学与工程系两个系,设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分析技术与仪器研究所、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癌症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研究所、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六个研究所。依托学校的整体实力,学院还设有现代医学电子技术及仪器国家专业实验室、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三个重点实验室。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5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人。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立于1986年,是我国最早在大学中成立的生命科学学院,也是国家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命科学学院由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系、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系、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系、生物化学系五个系级单位组成,拥有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遗传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等七个研究机构。学院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为抓手,力争在科研成果、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
2010年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表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生态与进化生物学 18 6 3∶1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 49 11 4.45∶1
遗传学 90 42 2.14∶1
生理学和生物物理 8 5 1.6∶1
生物化学 128 48 2.67∶1
实力院校
浙江大学
1977年浙江大学科仪系设立国内第一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并相继建成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第一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隶属浙江大学信息学部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其生物工程系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业内享有“黄埔军校”的美誉。学院建有生物传感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学术研究机构。学院与国际一流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广泛,多次举办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会议。作为实力派院校之一,学院办学条件优越,科研实力强劲,现有科研实验用房6千多平方米,历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居国内外领先地位。
学院硕士招生按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医学仪器、生物传感技术、定量与系统生理等方向进行,按下表中的小专业录取。其中免试研究生比例约50%。
2010年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表
专业名称 报名
人数 录取
人数 推免人数
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 110 24 未知
生物医学工程(083100) 86 46 未知
仪器仪表工程 1 6 5
生物医学工程(430131) 6 14 8
东南大学
作为国内生物医学行业的佼佼者,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以强大的实验平台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见长。该学科设有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另外,在苏州、无锡等地开设科研基地,给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实践平台,更方便学院与校外公司合作。在教学治学方面,全院师生在韦钰院士的带领下,在追求知识和理想中求实进取,勇于创新,创造了很多卓越的科研成果。
依托强大的学科优势,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学生学术思想活跃,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大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可到生物医学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从事研究、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在考研招生时,学科分两个方向来录取。对于初试,考卷一般都不会设置太难,主要是对基础知识部分的考查。
2010年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表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推免人数
生物物理学 15 4 0
生物医学工程 106 61 13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物理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科研实力雄厚,依托学院建立的科研基地包括: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中心、科技部基因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英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联合实验室、中德马普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合作实验室等。近三年承担国家和省(市)研究课题234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 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18篇。
学院研究方向包括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医学成像技术与应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纳米生物光子学与生物传感技术、人工器官等。近两年的考研报录情况未公开,但历年报考人数一直在全国高校内居多。
逐梦――与时俱进的研究分支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也日趋成熟,各分支方向的发展也日益明晰。那么,经过几十年的科学探索与研究,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现状如何?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包括生物力学、人工器官、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处理、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成像、生物医学超声、生物材料与微纳米生物技术、分子电子学以及远程医疗与社区保健工程等分支。现今,各分支的发展与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研制出一系列辅助医疗仪器与关键技术,并在人类医疗诊断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支简分为四个方向:医学影像学、医学信息工程、医学仪器和分子生物学。
那么,对生物医学工程怀有憧憬的你,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努力方向呢?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需要了解生物医学工程,明白自己对哪方面感兴趣。
医学影像学
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20世纪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极大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不仅可分辨病理解剖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医学影像学由此而生。
不同于医学专业的影像学注重使用影像来诊断病情,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注重研究如何给医生提供更好的图像信息,如何将人体成像的信息更加可视化。近年来,各相关研究机构研发了许多新型的医学影像技术,包括人体各大脏器、血液乃至皮肤的成像技术,提取出更加有效的医学特征辅助医生治疗。
医学影像的研究对于研究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如在本科阶段学习的matlab/c++等软件是较为常用的编程软件。该方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科目有《医学影像学》《多维信号处理与分析》《信号处理的小波变换》等,主要介绍医学成像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是本科阶段《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深度延续。
这一方向的研究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较为普遍,很多大学都开设相应的课程或实验室。由于各院校发展情况不同,研究方向的名称也略有不同,感兴趣的考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加深了解。典型的院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
医学信息工程
医学信息工程研究方向包括神经功能工程、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与处理、生物信息获取以及传感生物信息系统和应用等分支。其主要工作目标一方面是为神经科学研究建立交叉的技术平台,另一方面是为临床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生物医学信号是人体生命信息的集中体现,是窥视生命现象的一个窗口。通过检测心电、脑电、肌电和细胞电活动、体温、血压、呼吸、心音、肌肉收缩等生物信号,提供给医生最好的诊疗信息。
该方向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生物系统及建模》《生物医学模式识别》等。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或者是相关课程的拓展。同样,该方向对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有一定要求,在学习或实验中需要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电子信息和医学信息类的科研院所、医药卫生单位、生物医学电子信息企业等,从事科研、开发、应用设计制造及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国内开设该方向的院校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
医学仪器
医学电子仪器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研制成功的各种治疗仪器大量进入临床,最具代表意义的有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高频电刀、激光刀等。伴随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物理治疗类仪器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课题包括:面向肿瘤诊断治疗的新型设备的研究开发、基于物理方法的热治疗技术、大功率驱动技术及医学仪器的设计与制造、面向家庭和社区医疗的数字化仪器的研发等方面。
该方向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主要有《智能仪器设计》《高级医疗仪器》《医学仪器原理》等,是本科阶段《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课程的延续。国内开设该方向的院校有: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以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和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由于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现代生物医学工程中人工关节、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人工肝、人工肺等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使千千万万的患者恢复了健康。随着社会多样性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该方向也会研发出新的生物能源、保健、护理产品,甚至是化妆品相关的技术。
【关 键 词】语言哲学/心智哲学/认知科学/脑与心智
20世纪语言哲学和心智哲学的发展,有一条明显的线索,那就是从语言研究到心智研究,再从心智研究进入到认知科学发展的新领域。
语言哲学的两位代表性人物乔姆斯基(n.chomsky)和塞尔(john r.searle)都经历了同样的发展道路。乔姆斯基从句法研究(1957),到语言和心智研究(1968,1972),再到心智和认知研究(1990,2000,2002);塞尔则从言语行为理论研究(1969),到人工智能新标准cra的提出(1984),再到意向性和心智哲学(1983,1997,2002)。两人为何殊途而同归,从不同的出发点而达到共同的终点?在这其中有何规律值得思考?这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关于对乔姆斯基发展道路的探索,笔者已有专论阐述,请参阅《没有乔姆斯基,世界将会怎样》一文[1]。本文主要讨论另一位世界著名语言哲学家塞尔从语言到心智和认知的发展路径,以及这一发展路径给我们的启迪。
约翰·塞尔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哲学系心智和语言哲学威里斯和迈琳·斯卢瑟讲座教授,世界著名心智和语言哲学家,在语言哲学、心智哲学和社会哲学等方面成就卓著。自1977年至今任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得美国国家人文科学总统奖章。塞尔还获得过美国、英国和欧洲多所大学荣誉学位,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西班牙、韩国等多个国家的奖励或奖章。2007年,塞尔受聘为中国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一、20世纪60—70年代: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哲学
综观塞尔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主要工作集中在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哲学的研究,代表作有《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集》(1969)、《表述与意义:言语行为理论研究》(1979)。
在言语行为的研究方面,塞尔是少数原创性哲学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他在牛津大学求学时,师从著名的牛津分析哲学家奥斯汀(j.l. austin)等人,而奥斯汀是公认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2]。
塞尔这样评价自己在言语行为和语言哲学方面的工作:
当我首次进入心智哲学领域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关于言语行为的概念,他们认为,心智哲学、语言哲学和一般语言学研究语句,而语句是存在的对象。有时,他们把语句看作在实际上与陈述相同的东西,并且用研究语句的方法来研究陈述。由于奥斯汀、维特根斯坦和其他所有哲学家的工作,我们开始认识到,语言学习中所涉及的东西并不仅仅是抽象的语句形式,而是使用这些语句来实施一种言语行为,这种言语行为正是通过说出这些语句来完成的。因此,这种认识业已为我们研究语言哲学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因为它将语言研究变为人类意向行为的一种形式,我们具有一种关于人类行为的理论,也就是人类活动的理论,这样我们就有一种语言理论,如果我们将这些东西都一起加以吸收的话,这就是言语行为理论。我曾经致力于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我认为在语言哲学中,整个言语行为理论是对传统的语言研究的狭隘性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突破。当然,言语行为理论也开启了心智哲学的研究,因为心智哲学和语言哲学是同一学科的分支。而在语言哲学中,从我们研究的所有东西都是抽象的语句这样一种静态的假设中突围出来,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言语行为理论指出,我们研究的是人类行为的实际操作[3]。
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和贡献是多方面的:
第一,塞尔将奥斯汀的理论普遍化和规范化,并建立了言语行为理论和它的逻辑分析系统。
奥斯汀建立言语行为理论时,将通过说话来做事(doing something in saying something)看作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功能。塞尔则认为,“说事”也是“做事”,因此,通过说话来做事是语言的普遍性质和一般功能。奥斯汀区分了三种基本的言语行为,这就是语谓行为(locutionary acts)、语用行为(illocutionary acts)和语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s)。其中,语用行为是最重要的言语行为。奥斯汀还将语用行为分为判定式(verdictives)、执行式(exercitives)、承诺式(commissives)、表态式(behabitives)和阐述式(expositives)等五类。塞尔继承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法,但却不同意奥斯汀对语用行为的分类。为了提出自己的分类,塞尔首先分析了语用行为的形式结构,他用f(p)的形式来表达基本的语用行为,并对其中的语用力量f做了认真的分析。塞尔把自然语言中任何能够按照字义用来说明话语的语用力量,或说明语用力量范围的成分,称为语用力量指示成分(illocutionary force indicating device,简称ifid)。塞尔认为,语用力量包括七种要素:(1)语用要点;(2)语用要点的力度;(3)完成模式;(4)命题内容条件;(5)前提条件;(6)诚实性条件;(7)诚实性条件的力度。
语用力量的七种要素可以被归结为成功而无缺陷地作出一个基本语用行为的四种不同充要条件。假定听话者理解一个话语的所有条件都被满足,那么,在一个话语语境中成功而无缺陷地作出形如f(p)的语用行为,当且仅当下列四个充要条件被满足:(1)说话者在该语境中以所要求的特征完成模式和语用要点力度成功完成命题p上的语用力量f的要点;(2)说话者表达了命题p,而且该命题满足语用力量f限定的命题内容条件;(3)在该话语世界中,语用的前提条件和命题预设是得到公认的,并且说话者也假设它们得到公认;(4)说话者以语用力量f的诚实性条件的特征力度表达并具有该力量确定的心理状态。
塞尔认为,语用行为在十二个方面能够相互区分开来:(1)在行为类型的要点或目的方面的区别;(2)在词和世界之间适应方向上的区别;(3)在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方面的区别;(4)提出语用要点时,在力量或强度方面区别;(5)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身份和地位在对话语的语用力量影响方面的区别;(6)在与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兴趣相关的说话方式上的区别;(7)在与谈话的其他有关方面的不同;(8)在由语用力量指示成分决定的命题内容方面的区别;(9)在下述两种行为之间的区别:一种行为必定始终是言语行为,另一种行为可以是言语行为,但不必作出言语行为;(10)在下述行为之间的区别:一种行为的完成需要语言之外的约定,另一种行为则不需要;(11)在下述行为之间的区别:一种行为的相应的语用动词具有行为式的用法,另一种行为的相应的语用动词则不具有行为式的用法;(12)在作出语用行为的风格方面的区别。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塞尔提出了自己对语用行为的分类。他也将语用行为分为五类:
(1)断定式(assertives),符号化表述为: b(p)
(2)指令式(directives),符号化表述为:! w(h does a)
(3)承诺式(commissives),符号化表述为:ci(s does a)
(4)表情式(expressives),符号化表述为:e(p)(s/h+property)
(5)宣告式(declaratives),符号化表述为:dβ(p)
可以看出,塞尔的分类及其依据与奥斯汀有很大的不同。塞尔的这个分类和它所依据的理论是对语言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贡献,并且已经成为关于言语行为的权威理论。
1985年,塞尔和他的合作者建立的语用逻辑(illocutionary logic),将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推进到逻辑分析的阶段[4]。
半个世纪以来,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在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除了对语言学、语言哲学、逻辑学和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产生的影响外,对心理学、社会学、脑神经科学乃至整个认知科学,也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史密斯(barry smith)评价说:“20世纪上半叶,英美哲学最重要的方面是被弗雷格的逻辑思想所塑造的。这种新逻辑所取得的成就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它一直主导着那种亚里士多德式的观念,即从本质上把语言看作不过是由或真或假的陈述或命题所组成的。因此,奥斯汀和塞尔的工作代表了对这种观念的突破,这是非同寻常的。”[5](p49)
第二,塞尔提出言语行为的建构规则,在言语行为与现实世界之间建立了建构性关系,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也为他的社会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塞尔强调,他的哲学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语言哲学、心智哲学和社会哲学。他不仅把语言哲学与社会哲学联系在一起,而且把心智哲学和社会哲学联系在一起。在第一种联系当中,塞尔为奥斯汀的一般言语行为理论充实了具体的内容。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中,除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分类之外,更重要的工作是他提供了这样一种理论框架:使得言语行为所涉及的话语(utterance)、意义(meaning)和行为(action)这三个向度被统一到了一起。因此,在塞尔的理论中,规则、意义和事实这三个要素在其后的思想发展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塞尔首先区分的是“调节的规则”(regulative rule)和“建构的规则”(constitutive rule)。前者是指用来调节已经存在的行为方式的规则,如用来调节“吃饭”礼仪的规则,而“吃饭”这种行为是独立于该规则的。另一类规则是用来创建或规定新的行为方式,如下棋的规则,使人们有可能从事下棋的这类行为,而这种行为正是从给定的规则产生出来的。
塞尔指出,建构的规则具有“在语境c中,x被当作y”的基本形式。例如,在一辆行驶的汽车内发出“向左转”的信号,在确定的方式下和确定的环境中就被当作向左转的行为;在拍卖会上,举起手指就会被当作投标的行为;说出“我答应给草地除草”,就将说话人置于一种责任之中。在建构的规则中,y代表某种结果,它或者是一种奖励,或者是一种惩罚,或者是某人在将来有责任作出的行为。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假设是,言语行为是一种根据相应的建构规则说出的话语表达式来完成的行为。因此,塞尔要区分仅仅是发出一些声音,还是作出言语行为。这就意味着,他必须按照“x被当作y”的公式来分析通过一个话语所作出的行为。塞尔的分析与胡塞尔(e.husserl)或亚里士多德和弗雷格完全不同,他的分析的出发点,不是沉默的独角戏中的语言,而是涉及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言语行为。
在塞尔看来,说话者说出一个语句t,这就意味着下面三个条件要得到满足[6](p49):
(1)说话者具有意向i,即他的话语使听话者意识到相应于t的事态是确实的。
(2)说话者通过确认意向i,想要使听话者产生这种意识。
(3)说话者利用支配语句t的规则,想要听话者确认意向i。
因此,当你作出一个言语行为时,也就创造了一个建构的事实。按照里德(t.reid)的说法是,你创造了一个微型的“市民社会”。建构事实的存在,仅仅是由于我们是在确定的(即认知的)方式下,并在确定的(即建构的)语境之中来对待这些世界。后来,塞尔又区分了与观察者独立的世界的特征和与观察者相关的世界的特征。前者有力量、物质和地球引力等,后者有货币、财产、婚姻和政府等。在塞尔看来,后面的这些建构事实都是建构规则的系统。
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比奥斯汀要丰富得多,因为他不仅提供了言语行为理论的一般框架,还提供了关于言语行为自身详细结构的丰富的说明。这样,他就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切当性(felicity)条件:作出一个言语行为的条件和它的满足性条件。在《语用行为的分类》[7]一文中,塞尔提出“适应方向”(direction of fit)这个重要的条件来判断是否可以成功作出一个语用行为。按照他的说法,断定式具有从语词到世界的适应方向,用“”表示;指令式具有从世界到语词的适应方向,用“”表示;承诺式也具有从世界到语词的适应方向;表情式的适应方向为空,用“”表示;宣告式具有从语词到世界和从世界到语词两个适应方向,用“β”表示。由此可以看出,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中,通过说出一个话语作出的言语行为与现实世界之间是具有密切关联的。换句话说,塞尔的言语行为是先定的和必然的具有社会实在性的。
第三,塞尔通过对意向性和人工智能标准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完成了从言语哲学到心智和认知研究的转向。
更为重要的是,塞尔不仅是一位语言学家,还是一位语言哲学家。他不仅要研究语词和语词的使用等有关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语言所涉及的哲学问题,如义务的性质、力量的性质和责任的性质等。在塞尔近期的著作中,还提出了自由行为、自愿行为和理性行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逐渐认识到,我们不仅要研究语言,还要研究大脑、心智、物理学的定律和社会组织形式。
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中,已经含有心智和认知的因素。例如,在他的基本的语用行为表达式f(p)中,包括语用力量f和命题内容p这两个基本的成分(变元)。我们可以分别考察这两个要素的变化,从而考察和表达一个语用行为所反映出来的说话者的意愿。事实上,在前面所给出的语用力量的七种要素中,对每一种要素的考察,如语用要点、完成模式、命题内容条件、前提条件、诚实性条件,都涉及对心智的分析。在《意向性》(1983)一书中,塞尔将言语行为研究延伸和扩展到认知行为(cognitive act)的领域。他所区分的命题模式(propositional modes)和意向内容(intentional contents),这类似于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一书中对性质(quality)和物质(matter)的区分。
在完成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哲学的创新性研究(20世纪60—70年代)以后,塞尔并没有停止前进。他不会像一般的学者那样,终身固守于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即便是业已取得巨大成就的领域。他以探索的精神去挑战新的问题,开拓新的疆域。20世纪70年代后期,塞尔转向心智哲学研究,其研究领域包括意向性、心智和意识、人工智能标准(中文房间论证)等。此后,他逐步成为一位公认的、卓有成效的心智哲学家。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意向性和心智哲学
塞尔的哲学由语言哲学、心智哲学和社会哲学构成。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塞尔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哲学。1975年以后,由于斯隆基金的投入和认知科学的建立,作为基隆基金主要受益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著名学者、认知科学的创始人之一,塞尔的研究方向发生了改变,他的兴趣从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哲学的研究逐步转向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他的两项代表性学术成果是《意向性:心智哲学论集》(1983)和《心智、大脑和科学》(1984)。其中,他提出的“中文房间论证”成为反驳强人工智能的论据和人工智能的新标准。90年代以后,他在心智哲学方面的著作包括《重新心智的发现》(1992)、《意识之谜》(1997)、《意识和语言》(2002)以及《心智:简短的导论》(2004)等。
塞尔的社会哲学贯穿在他的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哲学和心智哲学之中,这与他的语言和心智观有关。塞尔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行为。语言一经使用,言语一经说出,就建构了一种社会现实。因此,塞尔的社会哲学与他的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哲学和心智哲学是紧密相关的。(对塞尔社会哲学的讨论不在本文范围之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塞尔的《校园战争》(1972)、《建构社会现实》(1995)、《心智、语言和社会》(1998)、《行为中的理性》(2001)等。)
本节集中讨论塞尔心智哲学的两本重要著作《意向性:心智哲学论集》和《心智》。
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中,“适应方向”也体现了对心智的分析,而在《意向性:心智哲学论集》一书中,塞尔将这种分析普遍化了。例如,信念具有从心智到世界的适应方向,愿望则具有从世界到心智的适应方向。每一个不同的心智行为都是如此,它们都反映了心智与世界的某种关系。信念、愿望、意向的满足条件也被普遍化了。塞尔说:
在具有适应方向的情况下,满足条件的概念非常普遍地应用于言语行为和意向状态。例如,我们说陈述是或真或假的,命令是或者被服从或者被违背的,承诺是或者被遵守或者被破坏的。在每一种情形下,我们都把语用行为的成功和失败归结为该行为与现实的适应关系,而这种适应关系是由语用要点所规定的特殊的适应方向所确定的。我们可以对所有的条件贴上“满足条件”或“成功条件”的标签,从而得到一个表达式。这样,我们说一个陈述是被满足的,当且仅当它是真的;一个命令是被满足的,当且仅当它是被服从的;一个承诺是被满足的,当且仅当它是被遵守的,如此等等。现在,这种满足概念也可以被清晰地应用于意向状态。我的信念将被满足,当且仅当事情就是我所相信的那样;我的愿望将被满足,当且仅当它们会被实现;我的意向将被满足,当且仅当它们会被实行。因此,不论对言语行为还是意向状态,满足概念在直观上看起来都是相当自然的,并可以相当普遍地应用于所有具有适应方向的地方[8](p10)。
可以看出,《意向性:心智哲学论集》一书仍然留有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哲学的痕迹。但两者又是截然不同的。在该书中,作者首先分析了心理状态的意向(第一章);他发现不得不研究感知意向性(第二章)和行为(第三章);但如果不理解意向因果性则不可能理解感知和行为(第四章);这些研究导致对非表现的心理能力的基础研究(第五章);作者的最初目标——揭示语言意向性与心理意向性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第六章的讨论之中;第七章讨论两种特殊意向的语言表现形式;第八、九两章使用前面的理论批评了当时有影响的指称和意义理论,提出了对索引表达式和专名的意向性思考;最后,第十章提出关于“心身问题”(mind-body problem)和“心脑问题”(mind-brain problem)的一些结论。
塞尔认为,视觉经验或其他类型的知觉经验是具有意向性的,这一点在关于知觉的研究中被忽视了。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中,他曾经为相信、害怕、希望等这些言语行为确定过“适应方向”的满足条件。塞尔论证说,视觉经验也具有满足条件,就如同想念和希望具有满足条件一样。例如,我们不能将一辆车的视觉经验与这辆车是黄色的旅行轿车这样的经验事实分离开来,正如我们不能把相信天正在下雨这个信念与天正在下雨这个事实分离开来一样。两者的类似之处在于:
第一,视觉经验的内容总是由一个完整的命题来表达的,两者是完全相同的。信念的内容也是如此。从意向性的观点看,所有看见的视觉感知都是看见了如此这般的东西。因此,描述一个视觉感知的语句不能使用第一人称的直接陈述句,而应该使用第三人称的间接引语:
1a i have a visual experience of a yellow station wagon(我有一个关于一辆黄色旅行轿车的视觉感知)。
1b i have a visual experience that there is a yellow station wagon there(我有这样一个视觉感知,这是一辆黄色旅行轿车)[9](p41)。
1a不能清楚地表达一个视觉感知,1b才是视觉感知的正确表达形式。一般地说,在语言形式上说,x看见y只能用一个第三人称的间接引语来表示。因此,一个完整的命题内容是视知觉的内容,即视知觉的意向内容。例如:
2a jones saw a yellow station wagon,but did not know it was a yellow station wagon(琼斯看到一辆黄色旅行车,但他不知道那是一辆黄色旅行车)。
2b jones saw that there was a yellow station wagon in front of him but did not know that there was a yellow station wagon in front of him(琼斯看到,在他面前有一辆黄色旅行车,但他不知道在他前面有一辆黄色旅行车)[9](p42)。
2a没有任何问题,是完全一致的。2b却有问题,是古怪而难以理解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原因是前者不带意向性,“看见y”的形式并不要求说话人报告y对主体的意味;而“看见+从句”的形式却带有意向性,从句表达了一个事实,它显示了该事实对主体的意味,即对意向内容的限定。
第二,视知觉总是具有从心智到世界的适应方向,它的适应方向与信念一样,但与愿望不同,后者的适应方向是从世界到心智。如果视知觉的满足条件在事实上不能实现,如幻觉、错觉、幻想等等,这是视知觉的过错,而不是世界的过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我们的感觉欺骗了我们”,而不是说我们的视知觉对或错。视知觉不仅仅是表达的问题,它的对错涉及适应方向。哲学家们用一些专门的术语来描述视知觉适应方向的错误,如“欺骗”、“误导”、“歪曲”、“幻觉”、“错觉”等,而用“如实”来描述视知觉适应的成功。
第三,视觉经验与信念和希望一样,是由其意向内容来表明其特征的。如果不用一个that从句来说明相信的内容,是不可能完全表述一个信念的;类似地,如果不用一个of短语来说明经验的内容,也是不可能描述一个视觉经验的。分析哲学家们所犯的典型错误就是认为对视觉经验满足条件的限定这样一种谓词可以从字面儿上来判定其对经验自身的真假。这种假设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是由“黄色”和“旅行车”这种表示颜色及形状的意向内容限定成分直接影响视觉经验,而不是表示原因的谓词影响视觉经验。
在不使用概念和语言的情况下,视觉经验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维特根斯坦的鸭—兔两可图。
在我们面前只有一幅画,却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视觉内容,一种是鸭,另一种是兔。维特根斯坦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对动词“看”的不同使用所引起的结果。这种解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塞尔的方案是,我们可以按照类似于前面的“字面儿上的”解释,在一种情况下观察者看到的是这幅图画的一种样式,在另一种情况下看到的是它的另一种样式。那么,是什么因素使我们看到的是这种样式而不是另一种样式呢?塞尔认为,这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正如约翰爱萨莉,他看到的是萨莉可爱的一面,而看不到萨莉不好的一面。事实上,对各种各样的两可图的解释,现在更多地采用心理学的方法。两可图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例二,缪勒—莱尔线(müller-lyer lines)。
上面两个图形中心部分线段的长度是完全一样的,但a看起来比b长。在这里,我们视觉经验的意向内容与我们信念的意向内容是矛盾的,前者破坏了后者。我们对月亮的视知觉也是类似的。月亮当空时显得比在地平线上时要小,虽然我们相信月亮的实际大小并没有改变。所以,如果没有关于月亮大小不会改变的信念,我们的视觉就会提醒我们月亮当空时比它在地平线上时要小,但我们知道那只是一种错觉。
在《心智》一书中,塞尔对意向性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表述。在该书中,塞尔是从心智哲学的立场来看待意向性问题的。塞尔认为,意向性问题是心智哲学中仅次于意识问题的另一个困难而又重要的问题。塞尔认为,意向性问题是意识问题的一个镜像。这样,塞尔就把意向性问题与心智哲学紧密结合起来了。
在《心智》一书中,塞尔从三个方面来研究意向性问题:第一,意向性是如何可能的;第二,既然假设意向性状态是可能的,那么,它的内容又是如何确定的;第三,意向性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又是如何工作的。
意向性是如何可能的?塞尔对二元论的解决方案、功能主义的解决方案、消解论的解决方案一一作了驳斥,认为它们都不能提供正确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塞尔认为,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是脚踏实地的,我们无须考虑人的思想为何会到达太阳、月亮、凯撒和卢比肯河,因为这些问题太复杂;如果我们考虑动物为什么会感到饥饿和口渴,问题就要简单得多。塞尔认为,这时我们所说的是关于心智的生理学能力问题,它是基本的,是我们考虑饥饿、口渴、性冲动、感知和其他意向行为的基础。现在,“意向性如何可能”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大脑何以会产生口渴的感觉这个问题。塞尔认为,这是因为,口渴是一种意向现象,而大脑具有处理这些意向性形式的功能。感觉口渴是有一种喝水的愿望。当2号血管收缩素到达大脑视丘下部的时候,它就会激发神经元的活动,神经元的活动最终会引起口渴的感觉,即引起一种意向的感觉。意识和意向性的基本形式是由神经行为引起的,也是由脑系统来实现的。由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机制来解释口渴的意向,同样适用于对饥饿、害怕、知觉、愿望和其他各种意向的解释。塞尔认为,一旦我们将意向性问题从抽象的精神层面放回到真实的动物生理学的具体层面,意向性问题的神秘性就被破除了。这样一来,动物何以具有意向状态这个问题就再也没有任何难解之谜。
意向性的结构和内容又是如何确定的呢?塞尔将意向性结构分为:(1)命题内容和心理模式;(2)适应方向;(3)满足条件;(4)因果自我指称性;(5)意向性网络和前意向能力背景。显然,塞尔继承与发展了他在言语行为理论和意向性研究方面的思想。前三种意向性结构是对言语行为理论和《意向性:心智哲学论集》一书相关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后两种意向性结构是塞尔的新创造。在因果自我指称性方面,塞尔认为,大多数生物学上基本的意向现象都具有其满足条件的逻辑特征。例如,关于我昨天去野餐的记忆,一定是由我去野餐这件事引起的。因此,记忆的满足条件不仅包括已经发生的事件,也包括该事件的发生所引起的关于该事件发生的记忆。我们可以说,记忆、意向和感觉经验统统都是因果自我指称的。但另一些意向状态却不具有因果自指性,如相信、愿望等等,塞尔将它们与具有因果自指性的意向状态区别开来。塞尔认为,每一个具有适应方向的因果自指的意向状态同时也具有因果方向。塞尔将认知和意愿两个族的因果自指性、适应方向和因果方向列表对照如下[10](p171—172):
由此出发,塞尔发展了一种关于意向因果性的全新的理论。他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意向被满足,当且仅当意向自身成为其满足条件的其他各个方面被满足的原因。因此,如果我要举起我的手臂,这个意向被满足并不是我要举起我的手臂,而是这个意向引起我要举起我的手臂这个行为。
与过去在《意向性:心智哲学论集》一书中所作的分析不同,在《心智》一书中,塞尔不仅对意向性继续做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分析,而且将意向性研究与神经科学结合起来。下面是塞尔在《心智》一书中给出的关于意向分析的一个新的模型[10](p210—211):
其中,顶层的结构显示行为意向引起身体运动;底层结构显示神经活动引起生理变化;两边显示神经活动与行为意向、生理变化与身体运动的关系,总之就是底层的活动引起顶层的活动。显然,这是一个由神经活动(neuron firings)、行为意向(intention-in-action)、生理变化(physiological changes)、身体运动(bodily movement)构成的综合模型,其关系是因果链关系,用符号表示,读为“引起”。我们可以把这个模型表示为:
塞尔认为,这个模型在教育法上是有用的,但它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似乎意向在神经之上,宛如糖霜在蛋糕之上一样。塞尔认为下面的图示也许更恰当[11](p211)。其中,小圆圈代表神经元,阴影代表分布在神经元系统中的意识状态。意向是整个系统的功能而不仅仅是在系统的上部。
三、几点重要结论
我们以著名语言和心智哲学家塞尔为例,分析了从语言哲学到心智哲学的发展,从中可以得出以下重要结论:
1.20世纪西方哲学特别是英、美哲学体现了从分析哲学到语言哲学、再到心智哲学的发展路径,塞尔是这一发展路径的典型代表。
过去的一个世纪,西方哲学特别是英、美哲学有一条明显的发展路线,这就是从分析哲学到语言哲学,再到心智哲学的发展路线。这条发展路线在塞尔哲学中得到了印证。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塞尔的主要工作是言语行为理论。70年代末,认知科学在美国建立,作为斯隆基金的主要资助对象和认知科学最早的发起单位,塞尔所在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1984年成立了认知科学研究的oru,塞尔是其中的重要成员。1983年,《意向性:心智哲学论集》一书问世,是他从语言哲学过渡到心智哲学的桥梁和标志。此后,他的工作重点转向意向性和心智研究,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论著,包括《心智、大脑和科学》(1984)、《心智的重新发现》(1992)、《意识之谜》(1997)、《心智、语言和社会:现实世界的哲学》(1998)、《行为中的理性》(2001)、《意识和语言》(2002)、《心智:简明的导论》(2004)等。在塞尔看来,语言哲学是心智哲学的一部分,语言哲学最终一定会导向心智哲学。塞尔说:
我认为我们已经从以语言哲学为研究中心转移到以心智哲学为研究中心。发生这种转向的原因有很多。原因之一是,在语言哲学中正在发生许多激动人心的事情,而当我们对大脑如何工作有更多的发现,以及当我们对语言和意识的诸多问题做了透彻的研究时,在心智哲学中也有大量激动人心的事情正在发生,心智哲学已经转移到了前台。我认为,我们业已从语言转到心智最简明的原因就是,语言的最重要的性质是基于心智的,因此,意义和意向性是先于语言的心理能力,在我们能够阐明语言的性质之前,我们必须将先于语言的心理能力搞清楚。语言依赖于心智,甚于心智依赖于语言[3]。
2.心智哲学与过去的哲学理论包括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有本质区别。心智哲学是认知科学的哲学,也就是在认知科学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在脑和神经科学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建构的哲学理论。
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它所关注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近代哲学是认知论哲学,它所关注的是主体的认知能力问题;20世纪以英、美为主流的现代哲学是分析哲学,它将哲学的关注点转向主客体之间的中介——语言。这种“语言转向”又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是以前期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早期分析哲学,它以形式语言为哲学分析的基础,以形式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数学逻辑为哲学分析的工具;后一时期是以后期维特根斯坦、奥斯汀、乔姆斯基、塞尔等一大批语言哲学家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它将哲学的基础重新转向自然语言,以在经典逻辑的扩充和变异的基础上建立的哲学逻辑、语言逻辑、人工智能的逻辑为哲学分析的工具。语言哲学是分析哲学的高级发展阶段。
心智哲学继承了古代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全部发展的积极成果,特别是与20世纪以来的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一脉相承。例如,心智哲学同样认为哲学分析是与语言密切相关的,心智哲学不仅注重对形式语言的分析,而且更加注重对自然语言的分析。在语言哲学的三分框架中,心智哲学不仅注重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而且更加注重语言分析中人的因素和身心关系的分析,即语用学的分析。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中,单纯的自然语言的句法结构分析属于语言哲学的范畴,而先天语言能力、内在语言、普遍语法、唯理主义和心理主义这些理论由于将语言分析与心智相结合,它们已经属于心智哲学的范畴。在塞尔的语义学理论中,意向性是理解语言意义的重要因素,而意向性是意识的反映,是与个人的心智相关的。意义的客观性不复存在,任何意义都是主观的建构,都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在语用学方面,奥斯汀、塞尔建立和发展的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基础理论及核心,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意义是与说话者、听话者、时间、地点和语境这五大要素密切相关的,人的因素第一次进入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的范畴,从而也就进入哲学分析的范畴。从以上发展可以看出,心智哲学最初是孕育于语言哲学母体中的一个婴儿,两者是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心智哲学已经逐渐脱离语言哲学的母体而诞生为一个独立的生命,并发展壮大,逐步转移到了以英、美为主流的西方哲学的前台。
心智哲学与过去各种哲学理论的本质区别是:不论是在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基础和逻辑方法上,心智哲学处处都将哲学问题与人的身体、心智联系起来,哲学不再是一种脱离人的抽象的概念体系,而是与人的身体构造、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心智状况密切相关的理论,是“体验哲学”[12]。莱考夫(g.lakoff)和约翰逊(mark johnson)在《体验哲学——涉身的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一书中,一开始就提出三个重要的命题:心智与生俱来是被体验的;思维通常是无意识的;抽象概念大多数是隐喻的。莱考夫说:“这是认知科学的三个重大发现。两千多年以来,哲学家关于理智的性质的思考已经完结。由于这些发现,哲学决不可能再与过去一样了。”[13](p3)莱考夫说:
理智不可能如传统哲学所广泛接受的那样是与身体无关的,而是来源于大脑、身体和涉身的经验。……
理智是进化的,抽象的理智基于“低等”动物所具有的感知的和原始的推理形式。……
理智不是超验意义上“普遍的”,即它不是一种普遍结构。如果说它是普遍的,仅仅是指它是所有人类共同具有的普遍能力。……
理智不是完全理智性的,它大多数是无意识的。
理智不是纯粹字面儿上的,它大部分是隐喻的和想象的。
理智不是与情感无关的,而是涉及情感的[13](p4)。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灵与肉完全分离的笛卡儿哲学意义上的人根本就不存在;按照普遍理性的律令而具备道德行为的康德哲学意义上的人根本就不存在;仅仅依靠内省而具备完全了解自身心智的现象主义意义上的人根本就不存在;功利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人、乔姆斯基语言学意义上的人、后结构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人、计算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人以及分析哲学意义上的人统统都不存在。在认知科学的背景下,哲学已经进入一个与人相关、与人的身体、大脑和心智紧密相关的全新的发展阶段,这就是心智哲学的发展阶段。
3.基于经验和重视个体差异性的认知科学决定了心智哲学的本质。认知科学与过去的科学理论的区别是,在学科特征上,过去的科学强调的是科学原理的一般性,数学和逻辑的定理、物理学的公式、化学结构等,它们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认知科学却强调特殊性与个体差异性,曹雪芹之所以成为曹雪芹,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爱因斯坦,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在基因表达上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为什么会是不同的个体?这些都是认知科学所要关注的问题。
在学科目标上,20世纪的科学要上天入地,人类不仅要遨游太空,还要潜入深海;人类不仅要释放核能,还要创造生命——这些都是20世纪科学所要解决并且已经解决的问题。21世纪的认知科学所要关心的却是人自身。人类要搞清楚自己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脑如何产生心智,这就是脑科学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还要了解人类所特有的符号语言与脑和认知的关系,这是认知语言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还想知道心理与认知的关系,如感知和注意、模式识别、学习、记忆、知识表征、推理与问题解决、情感与认知等,这是认知心理学所关注的问题;认知人类学要解决由人类文化发展和人类进化过程所决定的与人类种群特征有关的认知问题,如符号的起源、语言的地方性和民族性、人的文化存在方式、文化的进化、文化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文化与基因的双重进化等;认知计算机科学即人工智能要解决机器智能的问题,如人工智能的标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机器的感觉和知觉、机器人和智能体等。心智哲学要解决困扰人类数千年的心身(mind and body)问题、人类的意识之谜、意向性问题、心理因果性问题、自由意志问题、无意识行为的问题、感知问题、自我问题等。因此,心智哲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哲学。
在科学与人的关系上,过去的科学理论标榜自己的客观性,排斥一切与人相关的因素,试图创建一种绝对的知识体系和以真假来判定的真理标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和数个世纪,甚至在人类历史的漫长岁月中,人类寻求的科学原理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普适的知识。科学来源于实践,它的理论又超越于实践而凌驾于实践之上。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甚至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和宗教。与此不同,认知科学不假设过去的科学理论所肯定的这些前提,而把科学理论看作是人的创造与建构。
4.由于对心智和脑的研究,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许多学科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认知科学对21世纪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有以下三个层面的推进作用:
首先,形成nbic聚合技术,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000年,人类进入新世纪之初,由美国近八十名科学家所作的一份研究报告将新世纪的带头学科确定为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合称为nbic,亦称为聚合技术(converging technology)。该研究报告指出:“在下个世纪,或者在大约五代人的时期之内,一些突破会出现在纳米技术(消弭了自然的和人造的分子系统之间的界限)、信息科学(导向更加自主的、智能的机器)、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通过基因学和蛋白质学来延长人类生命)、认知和神经科学(创造出人工神经网络并破译人类认知)与社会科学(理解文化信息,驾驭集体智商)领域,这些突破被用于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并可能会再一次改变我们的物种,其深远的意义可以媲美数十万代人以前人类首次学会口头语言知识。nbics(纳米—生物—信息—认知—社会)的技术综合可能成为人类伟大变革的推进器。”[14](p102)
这份重要的研究报告还指出,在nbic四大科学技术中,认知科学是先导:
我们看到,聚合技术的协调综合以认知科学为先导。因为一旦我们能够以如何(how)、为何(why)、何处(where)、何时(when)这四个层次上理解思维,我们就可以用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来建造它,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来实现它,最后,我们就能够用信息技术来操纵和控制它,使它工作[14](p281)。
其次,在认知科学的学科框架内,促进六个相关学科的发展。认知科学由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等六大学科所支撑,在这个框架内,已经形成心智哲学、认知心理学、语言与认知、认知人类学、人工智能、认知神经科学等六个新兴学科,它们被称为认知科学的核心学科。(1)心智哲学研究与人类心智相关的哲学问题。哲学与心智相关的三个经典的问题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心智的结构和知识;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与认知科学相关的其他哲学问题和领域还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分析哲学、日常语言哲学和自然转向;科学哲学;认知科学中的心智;民族心理学问题;意向性和心理内容;逻辑与心智科学;哲学与生理学,等等。(2)认知心理学是与信息处理相关的心理学,它涉及感觉的输入和生理运动的输出。鸟类和哺乳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尤其是大猩猩和人)都具有最复杂的智能形式,需要建立理论来处理它们的思维机制和内在经验。认知心理学所关注的问题有情感、感知、注意、记忆、决策和问题解决、语言和交际、认知发展和认知结构、学习、智力等。(3)认知神经科学也是关于信息处理的科学,它涉及的问题有如何获得信息(感觉);如何建立解释、确定意义(感知和认识);信息的存储和修改(学习和记忆);沉思(思维和意识)、预测未来的环境状态和行为结果(决策)、指导行为(神经动力控制)以及语言交际,等等。(4)人工智能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关于智能机器创造的工程学科;另一种是关于人类智能的计算机建模的经验学科。在早期,这两种含义常常不加区分,现在已逐渐将它们区分开来,前者(人工智能)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后者(计算机智能)是现代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计算机智能所关注的领域和问题有机器和认知;人工智能;认知建构;知识基础系统;逻辑表达式和推理;逻辑决策;不确定信息的表达和推理;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学习;语言;视觉;机器人技术;复杂性、合理性和智能,等等。(5)认知科学的语言学重视自然语言的研究,尤其重视言语(口语)的研究。语言与认知所关注的问题有语词和意义;语言结构(语词和声音,短语结构和生成语法,词库,语言界面和语义学,意义);语言使用(语境中的语言,变动中的语言,心智中的语言)。其他被关注的问题还有人机交互;机器的言语识别;言语合成;脑与双语学习,等等。(6)认知人类学或称文化、进化与认知不仅要研究认知的个体差异性,而且要研究认知的群体性、民族性和社会性。个体是属于群体的,个人的机体是种群的成员并享有同一基因组;生物体在本质上具有种群特征的认知能力,同时带有表面的个体差异性。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富有文化特征的。由于人类的认知能力,社会性和文化才成为可能。认知人类学研究这些认知能力发展的个体发生学和系统发生学,并对认知过程提供社会的和文化的信息。认知人类学关注人口层次的认知现象,它从三大视角来研究文化、进化与认知的关系——从比较和进化的视角来看认知;从进化和认知的视角来看文化;从生态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视角来看认知。
最后,通过多级交叉、综合与辐射,认知科学将会推动更多学科的发展。例如,通过认知科学六大基础学科和六大核心学科之间的交叉,已经形成更多的新兴学科,如控制论、神经语言学、神经心理学、认知过程仿真、计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哲学、语言哲学、人类学语言学、认知人类学、脑进化等。
实际上,认知科学对学科发展的影响远非如此,即便是传统学科,如逻辑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科学、教育学的发展也离不开认知科学,因为所有这些学科的研究都与人相关,与人的心智相关,因而与认知科学相关。可以说,在21世纪,如果不做认知科学研究,或者不与认知研究相结合,很多学科都无法深入发展。
这就是本文通过对过去的一个世纪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思想和学术发展的主线“语言心智认知”的分析,所试图昭示和预测的未来发展蓝图。
【参考文献】
[1]蔡曙山.没有乔姆斯基,世界将会怎样[j].社会科学论坛,2006(6).
[2]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蔡曙山.关于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12个问题与塞尔教授的对话[j].学术界,2007(3).
[4]searle, john r. and vanderveken, d. (1985) foundations of illocutionary logic. cambridg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蔡曙山.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smith, barry (2003) john searl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searle, john r. (1969)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searle, john r. (1975) a taxonomy of illocutionary acts. in keith gunderson (ed.), language, mind and knowledge: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 7.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8]searle, john r. (1983) intentionality: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searle, john r. (1983) intentionality: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searle, john r. 2004. mind: a brief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searle, john r. 2004. mind: a brief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lakoff, g. and m. johnson,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关键词:注意 返回抑制 线索 容量研究 实验范式
1 引言
注意作为心理活动的调节机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早期的注意理论仅局限于对目标刺激的选择,认为注意是单一的靶子激活加工。直到近20年,抑制过程被引入注意研究,从而形成了包括靶子激活和干扰项抑制的双加工注意模型。在已经发现的多种抑制效应当中,返回抑制备受关注。
注意领域中返回抑制的研究始于本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逐渐成为注意研究的一个热点。该现象最早见于Posner与Cohen的报道。他们在实验中考察了线索引起的注意定向的作用。在实验中要求被试眼睛盯住中间小框。首先,某一周边小框变亮(线索化)。其次,间隔一段时间后中间小框变亮(将注意从第一次线索化位置引开)。最后,在某一周边小框(线索化小框或非线索化小框)出现靶子。靶子出现后要求被试尽快做出按键反应。结果发现,当从第一次线索出现到靶子出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约100毫秒以内时,对出现在线索化位置靶子的反应时小于出现在非线索化位置靶子的反应时,即易化作用;当SOA达到200300毫秒时,易化作用被抑制作用所取代,即在线索位置靶子的反应时长于在非线索位置靶子的反应时。Posner与Cohen称这种抑制现象为“返回抑制”。
2 返回抑制的产生机制
2.1 注意的抑制和反应的观点
现在关于返回抑制机制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返回抑制中是否存在注意的抑制。Posner与Cohen认为返回抑制是注意再次回到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时受到了抑制,因此形象地称之为返回抑制。这一假设引起了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一种支持Posner与Cohen的假设,被称为返回抑制的注意观点;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返回抑制是由与反应相关的抑制引起的,不存在注意的抑制,该观点被称为反应观点。
2.2 神经生理学机制
Posner等人发现患中脑损伤的病人返回抑制消失。而患帕金森氏症的病人与额叶、颞叶以及顶叶有损伤的病人则不出现返回抑制消失。因而认为返回抑制是由中脑的网膜顶盖通道的激活产生的。Rafal等人在正常人身上比较单通道上的颞侧视野与鼻侧视野返回抑制的大小时发现,在颞侧视野有较高的返回抑制。
3 返回抑制容量的研究
3.1返回抑制容量早期的研究
返回抑制容量早期的研究对返回抑制容量问题的早期研究大多是夹杂在其他研究当中尚未引起研究者的特别关注。这些早期的探讨主要基于以下两种方法:第一,比较两个外周位置同时线索化与仅一个外周位置线索化时的反应时有无差异。Posner和Cohen在其最初的研究中发现,对注视点两侧的两个外周位置同时线索化导致这两个位置都发生了返回抑制,且其大小与仅对一个外周位置线索化时的IOR没有差异。然而,Maylor在随后的一个类似研究中却发现,两个外周位置同时线索化时的抑制量仅相当于一个外周位置线索化时的一半,由此Maylor认为,两个外周位置同时线索化只能使一个外周位置真正产生抑制。但是,此后的类似研究却重复了Posner 和 Cohen最初的发现。第二,考察先前注意过的外周位置及其邻近位置是否都出现返回抑制。Maylor和 Hockey在其1985年的实验中采用对靶子连续反应的方法探讨4个空间位置的抑制问题,结果发现:先前的靶子位置及与之邻近的两个位置都出现了返回抑制。随后,他们又采用线索化方法系统操纵了线索化位置和靶子位置的关系,发现:不仅线索化位置与之邻近的其他位置也都出现了返回抑制,且抑制量的大小随着线索和靶子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出现了抑制扩散的梯度效应。返回抑制的梯度效应从一个侧面表明,返回抑制可以存在于多个空间位置上。早期的这些研究虽然争议纷呈,却引发了人们对返回抑制容量的兴趣,是后来返回抑制容量研究的基础。
3.2 返回抑制容量近期的研究
返回抑制容量的近期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返回抑制容量作为抑制功能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体现,引起了研究者的深入探讨。Pratt和Abram于1995年最早系统地探讨了返回抑制的容量问题。此后,研究者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按照线索化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近期的返回抑制容量研究分为序列线索化和同时线索化两类。序列线索化,是指依次线索化多个空间位置,然后呈现靶子。同时线索化,是指同时对多个空间位置进行线索化,然后呈现靶子。序列线索化与自然情景中的视觉搜索更为接近,是当前返回抑制容量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研究方法。
4 返回抑制研究的新进展
4.1 返回抑制与其它实验范式的结合研究
返回抑制与语义启动和侧翼干扰范式在Fuentes 考察返回抑制和语义启动关系的实验中,起初的实验程序和以往一样,但在中央注视点线索化后,一个单词(启动刺激)出现在线索化或非线索化小框很短时间(150ms),不要求反应。100毫秒后,靶子出现在启动刺激所在的位置, 被试做词汇判断反应。
Vivas 的研究将返回抑制和Stroop效应结合起来, 并且假设:如果返回抑制是反映了一种抑制标签机制,那么在线索化位置上与任务有关的靶子属性都会受到影响。可以期望在Stroop任务中靶子颜色与意义冲突的条件下,抑制标签阻断了靶子刺激单词意义的激活到反应的联结,此时在线索化位置上靶子刺激的颜色和意义并不冲突,单词的意义不会干扰到颜色的命名,预期Stroop干扰效应将会大为减少甚至消失。
Fuentes将返回抑制范式和整体局部范式结合起来研究。采用通常的返回抑制程序, 对中央注视点进行线索化,靶子SOA 固定为1000毫秒。实验中采用的靶子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和菱形以及由小菱形组成的大正方形和菱形。结果发现返回抑制和整体优先没有交互作用,即返回抑制不影响整体优先效应。
5 小结
自返回抑制现象首次发现至今,研究者一直在对这种抑制效应的容量问题进行着直接或间接地探讨。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界,总体上可以将返回抑制容量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阶段和发展阶段。 在早期阶段,因为对返回抑制现象的机能特性缺乏充分了解,研究者没有认识到容量问题是返回抑制的重要机能特性之一。因此,这个阶段对返回抑制容量的研究是间接的,大多是关注其他返回抑制的产生机制。
早期返回抑制的研究涉及其特性和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 近期则倾向于将返回抑制和其它实验范式结合、重视特定人群的研究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等。此外,对于返回抑制机制的探讨也有一定的进展, 尝试从注意运动的角度来阐释返回抑制产生的原因。
现今注意中的返回抑制主要集中研究的是视觉这一块,而听觉这一块相对很少,所以以后关于返回抑制的研究可能会从听觉这一块入手,或者也可以将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实行跨通道的研究。如今关于返回抑制的产生机制这一块,争论不一,有些研究者认为与注意有关,有些认为与知觉中的反应有关,而有的却认为和神经方面相关,其实可以将这三者结合起来研究,或许可以得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Posner M I, Cohen Y. Components of visual orienting. In: Bouma H, Bouwhuis D G (Eds.).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X. NJ: Erlbaum, 1984.
[2]包 燕,胡克松,肖小溪.返回抑制的容量研究: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 2006.
[3] 李晓轩;王玉改 注意中的返回抑制.心理学动态,1999,03.
[4] 周建中;返回抑制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03.
[5]周建中,王. 连续和同时线索化条件下的返回抑制容量. 心理科学, 2001.
论文摘要:分析了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困难,对基于小渡分析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小波神经网络应用于模拟电路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应用前景。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在理论上可概括为:在已知网络拓扑结构、输人激励和故障响应或可能已知部分元件参数的情况下,求故障元件的参数和位置。
尽管目前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理论和方法都取得了不少成就,提出了很多故障诊断方法,如故障字典法、故障参数识别法、故障验证法等。但是由于模拟电路测试和诊断有其自身困难,进展比较缓慢。其主要困难有:模拟电路中的故障模型比较复杂,难以作简单的量化;模拟电路中元件参数具有容差,增加了故障诊断的难度;在模拟电路中广泛存在着非线性问题,为故障的定位诊断增加了难度;在一个实用的模拟电路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着反馈回路,仿真时需要大量的复杂计算;实际的模拟电路中可测电压的节点数非常有限.导致可用于作故障诊断的信息量不够充分,造成故障定位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因此,以往对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中小规模线性无容差或小容差的情况,有些方法也已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但如何有效地解决模拟电路的容差和非线性问题,如何解决故障诊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是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小波神经网络则因其利于模拟人类处理问题的过程、容易顾及人的经验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特点,所以在这一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小波分析理论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简单地讲,小波就是一个有始有终的小的“波浪”小波分析源于信号分析,源于函数的伸缩和平移,是Fourier分析、Gabor分析和短时Fourier分析发展的直接结果。小波分析的基木原理是通过小波母函数在尺度上的伸缩和时域上的平移来分析信号,适当选择母函数.可以使扩张函数具有较好的局部性,小波分析是对信号在低频段进行有效的逐层分解,而小波包分析是对小波分析的一种改进,它为信号提供了一种更加精细的分析方法,对信号在全频段进行逐层有效的分解,更有利于提取信号的特征。因此,它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在时频域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能并具有多分辨分析的特性,非常适合非平稳信号的奇异性分析。如: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可以检测信号的奇异性,区分信号突变和噪声,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可以检测随机信号频率结构的突变。
小波变换故障诊断机理包括:利用观测器信号的奇异性进行故障诊断以及利用观测器信号频率结构的变化进行故障诊断。小波变换具有不需要系统的数学模型、故障检测灵敏准确、运算量小、对噪声的抑制能力强和对输入信号要求低的优点。但在大尺度下由于滤波器的时域宽度较大,检测时会产生时间延迟,且不同小波基的选取对诊断结果也有影响。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小波变换被有效地用来提取故障特征信息即小波预处理器之后,再将这些故障特征信息送人故障分类处理器进行故障诊断。小波分析理论的应用一般被限制在小规模的范围内,其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的应用对小波基的构造和存储需要的花费较大。
2神经网络理论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模型,是对人脑功能的模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已形成了数十种网络,包括多层感知器Kohomen自组织特征映射、Hopfield网络、自适应共振理论、ART网络、RBF网络、概率神经网络等。这些网络由于结构不同,应用范围也各不相同。由于人工神经网络本身不仅具有非线性、自适应性、并行性、容错性等优点以及分辨故障原因、故障类型的能力外,而且训练过的神经网络能储存有关过程的知识,能直接从定量的、历史故障信息中学习。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它已开始应用于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的不断成熟及大量应用,将神经网络广泛用于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已是发展趋势。BY神经网络由于具有良好的模式分类能力,尤其适用于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领域,因而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是目前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用得较多而且较为有效的一种神经网络。 3小波神经网络的应用进展分析
3,1小波分析理论与神经网络理论结合的必要性
在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过程中,神经网路对于隐层神经元节点数的确定、各种参数的初始化和神经网络结构的构造等缺乏更有效的理论性指导方法,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效果。小波分析在时域和频域同时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而神经网络则具有自学习、并行处理、自适应、容错性和推广能力二因此把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应用于故障诊断是客观实际的需要。
目前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的结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利用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信号的特征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人,另一种则是采用小波函数和尺度函数形成神经元,达到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直接融合第一种结合方式是小波神经网络的松散型结合,第二种结合方式是小波神经网络的紧致型结合。
3.2小波分析理论与神经网络理论的结合形式
小波与神经网络的松散型结合,即:用小波分析或小波包分析作为神经网络的前置处理手段,为神经网络提供输人特征向鱼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小波分析或小波包分析,把信号分解到相互独立的频带之内,各频带内的能童值形成一个向觉,该向童对不同的故障对应不同的值,从而可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特征向量一旦确定神经网络的输入特征向童,再根据经验确定采用哪种神经网络及隐层数和隐层单元数等,就可以利用试验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调整权值,从而建立起所需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小波与神经网络的紧致型结合,即:用小波函数和尺度函数形成神经元,达到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直接融合,称为狭义上的小波神经网络,这也是常说的小波神经网络。它是以小波函数或尺度函数作为激励函数,其作用机理和采用Sigmoid函数的多层感知器基本相同。故障诊断的实质是要实现症状空间到故障空间的映射,这种映射也可以用函数逼近来表示。小波神经网络的形成也可以从函数逼近的角度加以说明。常见的小波神经网络有:利用尺度函数作为神经网络中神经元激励函数的正交基小波网络、自适应小波神经网络、多分辨率小波网络、区间小波网络等。
3.3小波分析理论与神经网络理论结合的优点
小波神经网络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避免M LY等神经网络结构设计的育目性;二是具有逼近能力强、网络学习收敛速度快、参数的选取有理论指导、有效避免局部最小值问题等优点。
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领域,小波神经网络还是一个崭新的、很有前途的应用研究方向。随着小波分析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的不断发展,小波神经网络应用于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领域将日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