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学推理教学设计

数学推理教学设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8 17:05: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学推理教学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数学推理教学设计

第1篇

一、设定归纳目标,明确思考方向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复杂性、抽象性是数学知识的主要特点,因此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学好数学.学生在进行数学的学习时,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大胆的猜想,并对猜想的知识进行归纳.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归纳进行适当的引导,为学生设定归纳的目标,并明确学生思考的方向.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归纳推理.教师在设定归纳目标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数学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归纳推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于初中数学知识而言,有的数学知识适合进行归纳推理,但有的数学知识不适合采用归纳推理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并进行精心的设计.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数学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例如,在进行一次函数及其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这部分知识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这部分知识内容是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最佳素材.例题1:现有反比例函数y=2x、y=4x、y=6x等几个图象(如图1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其共同具有的特征.教师应该针对这部分的知识内容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这几个函数的图象分别处于第几象限内”、“各个象限内的函数如何进行变化”、“x轴与y轴会不会和反比例函数图象出现相交的情况”.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培养归纳推理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结合已学的知识与不断的推理,能够总结出与正确结论差不多的结果.解题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内,并且函数在每个象限内的变化规律呈x增大y减小的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推理进行总结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归纳推理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二、检查归纳结果,反思归纳推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归纳推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从而得出归纳推理的结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存在的异同点进行自主的发觉,这也是检查归纳结果、反思归纳推理的主要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不断反思、总结,能够得出与其他数学知识相关的结论,从而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归纳推理能力.学生在进行归纳推理时的思维与思考问题的角度都有所不同,这就导致学生经过归纳推理得出的数学结论是有所差异的.教师为了检验学生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就需要对学生的归纳结果进行仔细的检查,并让学生结合归纳推理的结论进行反思.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关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推理,分析方程的异同点、共同特性等.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推理,之后得出推理的结论,由教师结合学生的推理结论进行分析点评,帮助学生及时地对归纳推理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的归纳推理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对归纳推理进行个性化的反思,不断地完善自身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从而不断的进步,提高学习能力.

三、归纳推力理论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第2篇

教材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同一模块知识在不同的学习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关注这一点,并付诸实施呢?教材的结构特点十分鲜明,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即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为改进数学学习方式提供必要的保证.同样,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否也关注到这一点呢?

二、从教材文本走向有效性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文本,我们提倡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进学生,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教材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不能忽视.把握教材文本中的学习目标、经验、方法,设计有效的建构活动.新课程更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提供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机会,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然而,学生往往在此过程中觉得有困难,这不仅与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有关,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建构活动的设计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提出三点思考:(1)关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目标,教学设计要紧扣现阶段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概率”这三个学习阶段的课堂教学时,因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同,所提出的问题也不同,如下面这个问题:有4个盒子:1号盒子中放有10个红球;2号盒子中放有10个白球;3号盒子中放有8个红球、2个白球;4号盒子中放有5个红球,5个白球.对于以上题设,在苏科版《数学》教材中的“感受概率”教学时,设计问题是;现在要从某一个盒子中摸球,几号盒子一定能摸到红球?几号盒子有可能摸到红球?几号盒子一定摸不到红球?但是,在苏科版《数学》教材中的“认识概率”教学时,设计问题是:让你分别从4个盒子中摸出1个白球,摸到白球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而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概率的简单应用”教学时,设计问题是:将4个盒子中的球全部放在一个口袋里,显然袋中装有白球和红球共40个,如果事先不知道袋中有多少个白球、多少个红球,那么你能提供一种方法来估计袋中白球数和红球数吗?你采用的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事实上,学生对某一个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也有利于学生不断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因此,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充分把握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尊重认知规律,适当提出问题,让学生的能力发展合乎规律.(2)关注学生原先探索知识的方法,通过迁移方法来支撑有效的数学思考.设计苏教版《数学》教材“图形的相似”的教学时,全等形是相似形的基础,可以通过类比、猜想、说理的方法由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去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笔者设计的问题情境为:回顾“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的研究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如何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引导学生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类比,从中感悟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3)关注学生原先探索知识的经验,应用经验来支撑有效的探究活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心对称图形(一)”第1节“图形的旋转”引导学生回顾图形平移的概念,以及平移性质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从概念、性质、作图这三方面来研究,从而与图形的平移进行类比.探索研究的设计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概念教学设计中,突出类似图形的平移,抓住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图形旋转扣住旋转的中心、方向、角度三个要点;性质探索设计中,突出类似平移研究的角度,引导学生研究旋转前后的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旋转角等;作图教学设计中,突出类似平移作图,抓住几个关键的点的旋转来完成作图.

三、开放、创新地处理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设计有效的巩固训练活动

例题、习题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新知、进一步理解知识,为此笔者提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的例题、习题课做加工.比如,教材的章节开头,往往会给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在每节的例题讲解中,常常会以封闭的方式呈现问题,教师就要重新加工,改变呈现方式,为学生提供问题的实际背景,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基于学生初学时的实际情况,教材大多数习题的条件和结论是明确的,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如到了整章复习或期中、期末复习时,教师可以对例题、习题进行二次改编,改变陈题的条件或隐去旧题的结论,增强问题的开放性.教师还可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练一练”等内容设计反思型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提高探索规律的能力.

四、领会教材所遵循的理念,设计有效的应用与拓展性问题

第3篇

中学物理教材和前几年比起来,对许多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或编排方式都做了调整。在教学中我们要对比新旧教材的不同,从中领悟深意,合理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教学就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起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不同时期教材的对比

物理教材乍看先后并无区别,但教学中就会感受到其变化,比如新定义新定义“压力”、“压强”,“压力”定义为“由于物体间的挤压而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力(比传统表述多了‘挤压’二字)”,使之与前面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改变运动状态――联系起来,也为后面讲“压强”埋下伏笔,举出了篮球撞击篮板产生压力的典型实例,避免了传统教材举例不当造成“压力是由重量产生的,甚至压力就是重量”的误解。

以2015年我执教“椭圆的定义和特点”一课为例,备课时我对新旧教材进行了对比解读。以下是根据新旧教材不同的呈现方式所设计的两个不同的案例,希望这两个案例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老师们对新旧教材变化的关注。

案例1:根据旧教材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先让学生自己绘制椭圆,通过测量的双半径的长度和,观察发现椭圆的特征,最后学习用棉线画椭圆,掌握画椭圆的步骤。这样的教学虽然可以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但学生思考问题的层面还是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

案例2:根据新教材的变化,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创设行星轨道情境,让学生在寻宝过程中,感受到与两个点的距离之和相等的点有无数个,这无数个点就围成了一个椭圆,为后面帮助同学们理解并掌握椭圆的基本特征埋下伏笔。然后让学生尝试用棉线和铅笔画椭圆,在辨析画不成功的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对棉线两端所在的点必须保持不动(也就是定点),铅笔尖所在的点不断运动,但运动过程中对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保持不变(也就是定长)等椭圆的最本质的特点形成初步的直观感知。再展示椭圆规画椭圆和行星运行椭圆轨道的过程,比较三种不同椭圆画法初步感悟椭圆的本质――椭圆的特点是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固定。在学生充分感知,建立了丰富表象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引出椭圆的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教学很好地发展了学生抽象推理能力。

二、高中物理教学的新思路分析

对比新旧教材,我们深切地领悟到新教材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改变很有道理,目的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把知识的学习过程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习能力能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研读新教材的变化,读懂变化背后的意图,巧妙进行教学设计,让物理课有效、有用。下面笔者从以下方面谈谈如何关注新旧教材的变化,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物理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物理应用意识就是培养学生用物理的眼光、从物理的角度观察、分析与解答问题。笔者发现新教材中新增了许多物理知识,就是满足物理课程这一重要目标的。

(一)准确把握教材的异同。

例如新教材编进了许多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从物理的角度观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分析与解答问题。目前新教材已经不再出现单纯估算的教学内容,而是在所学习的具体计算内容之后,安排了与之相应的用估算解决问题的例题。

(二)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

了解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有哪些,分别达到了什么水平,要以他们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为出发点进行拓展和引申,创造“最近发展区”,进而过渡到新的知识点。中学教师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能够理解并对学好中学知识有帮助的内容,如相对论公式等。

(三)适时对一些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进行微调。

如果可能,那么在服从教学进度大框架的前提下,以更多学生易于接受为目标,对一些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进行微调,达到分散台阶,减缓坡度,降低梯度的目的。在这方面教研员应该更有作为。

(四)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多做实验增加形象直观性,强化教学效果。

实验是引导物理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实验进行学法指导,做好引领学习思路的引导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迷茫,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

改革是无止境的,我们必须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面对、有效提高,把中学物理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孟昭辉,编著.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几何定理 教学设计 数学思维

几何定理的教学一般经历“操作—探究—归纳—证明”4个过程,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学习,这也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始从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而有部分教师在定理教学过程中只看重操作的形式,就操作而操作,并没有理解教材中安排操作实践活动的目的及操作过程所隐含的数学思维,缺少了整体的融合。下面将一位教师在教学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的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时的教学片段进行分析。

教师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开始折纸(教师将纸片粘贴在黑板上,记为ABC,其中∠C=90°),先将顶点A与顶点C重合,并压出折痕,同样将顶点B与顶点C重合,压出折痕。再展开纸片,设斜边与一折痕的交点为D,连接CD,问学生有什么发现。

学生开始对着纸片左看右看,没有积极回应教师的提问。(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发现4个全等的小直角三角形)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1,开始“解读式”的教学……

以上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材的“翻录”,将无声的文字表述转为有声的语言表达,教师没有思考为什么要折出4个全等的小直角三角形而不是两个等腰三角形,折纸目的是什么,从折叠过程中让学生积累哪些有效的思维活动经验,为推理论证提供什么思维路径等等,可见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全面深入研究,所以只能机械地使用教材。

要回答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讨。

首先,应从教材内容出发去安排学习路径,去思考确定本节课的落脚点。苏科版数学教材中对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是安排在全等三角形一章学习后,这时学生对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了全面的理解,而这一章是对一个图形对称性的学习,学习路径概括为:从“一线”(线段)——到“两线”(角)——再到“三线”(等腰三角形)——最后到“四线”(等腰梯形,选学)。

在研究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时,通过“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折叠”得出两个直角三角形,即由一个等腰三角形转化出两个全等直角三角形进行研究。回头看上面定理的探究过程,教材编排就是将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去研究,即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分割出两个等腰三角形来研究。这样刚好在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两个图形之间进行一次互助研究,如图2。

其次,从学生学习的起点来思考,为什么不直接要求学生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折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而是引导学生去折出4个全等的小直角三角形?由于学生具备的知识是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图形,如图1,折出“直角”想到折痕与直角边保持平行,折出“全等”想到折痕平分直角边,综合两个“信息”可以获得折痕分别为两条直角边的垂直平分线。如果直接给出问题“请你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中折出两个等腰三角形”,问题虽好,但思考的跨度太大,与大部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衔接得不够紧密,有脱离学情的嫌疑。这样分析就明白教材为什么先折出4个直角三角形再去推出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内容设计。

最后,从折叠活动中的思维表现来看,教材上“把纸片按图1所示的方法折叠,再把纸片展开并连接CD,你有什么发现”的内容设计,将重点落在发现结论CD=AD=BD上。如果这样的话,照着教材所告知的方式折叠就可以了,这样就没有多少思维量,也会引出疑问——此种折叠是必须的吗?是否通过其他方式也能获得同样的结论?所以不妨改成以下设计:“你能将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折叠出4个小直角三角形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怎么折出、为什么这样折叠是正确的,然后再从折叠纸片的展开情境中提取出两个等腰三角形。不同的问题对学生学习思维上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面对看似简单的一次折叠活动时,也需要主动思考,多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多从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出发设计教学。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给出该教学片段的新设计。

①得等腰三角形

问:你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纸片折出4个小直角三角形吗?(要求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各顶点都落在原三角形的边上)

学生活动:给学生动脑动手操作的时间,并让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折叠过程。

问:展开折叠纸片,还能发现其他特殊三角形吗?

学生活动:让学生用红笔描出等腰三角形,并再次投影展示。

问:有几个等腰三角形?为什么?

学生活动:2个等腰三角形,且两个等腰三角形中的一腰公用,得CD=AD=BD。

②得中线

问:换个角度看腰CD,它属于RtABC中的什么线?此时该线段与斜边有何数量关系?

学生活动:因为AD=BD,所以点D是斜边AB上的中点,所以CD是RtABC斜边上的中线。又因为CD=AD=BD,所以CD=■AB。

③得结论

问:能用一句话概括所发现的结论吗?

学生活动:学生先整理,教师再补充完整并板书此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一步步的设问,引领学生有序地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思考,不但解决问题而且获得新结论。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思考】

1.重视教材编写者的数学思维过程。

教材编写过程是专家们反复研究思考精心设计的学习材料,大量的数学思维融入其中。教材中包涵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发展的顺序等,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多研究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编者的数学思维,积极思考编者隐含在文字材料背后的思维路径。例如本节教学内容中,要理解学习过程的正反两个方面,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来研究等腰三角形内容,反过来用等腰三角形知识去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能紧扣这条学习主线,那么对折叠出4个小直角三角形作为学习的起点就有了全面把控,对折痕背后的“垂直平分线”作为折叠和添线的支撑点有更多的理解,将学习置身于教材编写者的整个思维综合体系中。

2.扩大操作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思维经验。

操作实践活动不能认为只是为了“动”,仅仅为了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而已,更应该关注操作实践的“动机”,明确操作前的目的,理解操作中的思维,确定操作后的直接(间接)成果,特别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只盯住看得见的成果,却对背后所含的思维成果不问不想,就会少了一点对教材知识的生成性过程的研究。例如教师不能只关注由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折叠出4个全等的小直角三角形,找到两个等腰三角形,而不考虑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割出两个等腰三角形这一“行为”。

同时,当完成该定理的学习以后,可以进一步引申折叠问题:剪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1)能折出3个等腰三角形吗?(2)能折出4个等腰三角形吗?

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联的理解,提升学生探究的水平,将数学实践活动落到思维上,落到能力处。

第5篇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看似不重要的细节要注意规范自我和学生、及时纠正,同时还要向学生说明这样做的危害,让他们切实的认识到规范解题的重要性,并在认真履行的基础上巩固基础知识,养成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最新高中物理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希望你喜欢。

2020最新高中物理个人教学工作总结1开学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高一初始阶段,我注重了初中、高中知识的衔接。现将我的实际工作反思如下。

一、教材及学法分析

在初中阶段只能经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较习惯于从自我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构成必须的看法和观点,构成必须的思维定势,这种由生活常识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识所构成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本质的认识,造成学习上的思维障碍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资料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理解;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本事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经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理解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易读懂。

二、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由初中升到高中首先不适应自身主角的转变,教师已经把他们当成高中生对待,然而学生总是表现出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的特征,比如时常犯“小性”,为了很不值得的事情和同学、教师冲突,无法正确理解教师的用意等等。

环境的不适应,升入高中学生大多数所处的学习环境改变很大,学生间由于不熟悉,再到我校的合作学习,这些无疑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适应本事,要求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和氛围,尽快适应学校的课程改革的形式,尽快使学习走向正轨。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构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构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构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到达目标;并在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1)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一样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2)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

3)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难点之

一。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界量的认识在质上的一次大飞跃。对于已接触了十几年标量的学生,这个跨度十分大,l+l=2,1-1=0,-2

其次在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上对高中学生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结论;要求学会运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表述、分析、处理问题。

但初中学生升人高一时,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物理所需,例如:在运动学中用v-t图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斜率概念;在运动和力的合成与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数知识,而学生却只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定义,一般三角函数定义和最简单的三角公式都还没有学,学科知识之间的不衔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学的难度。

三、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高一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理解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明白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进取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学生和教师正在逐步走向合作学习的正轨。

2020最新高中物理个人教学工作总结2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十分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资料分清段落,证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资料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始时缺乏些粉笔字的经验,没有研究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异常是没有研究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书小、草、乱,以致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有的教师为了强调某个感念或它的某个特征,往往重复在一些字句下头加点、加圈、加波纹线,“五彩缤纷”,致使版面很不整洁,有损于美育教育,记得笔者的高中物理教师能信手在黑板上画一个十分圆的圆,我们由此对他十分佩服。此外,板书难免有错漏,我们写好后要复看一遍,有错的能及时修改,错的地方不要用手掌随便一抹,否则黑板就成了“花脸”。板书又快又好,应当是努力的目标。同时教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学会如画直线,画圆,画各种姿势的小人物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譬如我们在“练习使用示波器”的分组实验中,示波器面板上的旋钮很多,在给学生讲解之前,教师自我必须要明白每个旋钮的功用以及它的详细的使用方法,操作规范。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进取、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这两年多来的的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我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我之短,扩大自我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构成,使自我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2020最新高中物理个人教学工作总结3一、教学理念的反思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过去的课堂是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法,教师上课很累,学生听得厌烦提不起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于学生的感受,逐渐转变课堂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思考本事和创新本事。使教学成为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从根本上改变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我的课堂也逐渐感受到了明显的效果。

二、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这时我们就应当进取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进取改善,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学习,既抽象又难学,如何将这些抽象的资料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做了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实验,经过实验来突破难点,这样学生经过自我的探究找出答案,掌握了知识,同时提高了实验操作本事。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并且能将抽象资料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对于不一样的课型,采用不一样的设计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经常琢磨课程找到适宜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反思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构成物理概念,一种是在很多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经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仅有进取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习的主体主角。

这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教学反思,还有更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坚持写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我的教学行为。促使自我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物理教师。

2020最新高中物理个人教学工作总结4高一的物理学习是中学物理学习的转折点。在我高一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学习很用功,但其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各次测验考试的成绩低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在对学生进行交流、访谈和教育调查时,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许多物理教师也认为这种情景在高一新生中相当普遍。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学习过程中存在必须的困难。所以,研究高一新生物理学习特点,以及针对物理学习上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仅对高一新生渡过这一转折点有很大的帮忙,并且对整个中学物理教育也有必须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一、高一新生学习物理的通病

1、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和分析本事差:审题不细致,不准确,不全面,不按要求答;不会经过分析题目信息抓出问题的关键。②理解本事差: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时凭着感觉答。③综合实验本事差:尤其是实验设计本事有待提高。④数理结合意识差:不会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简单运算失误太多。⑤表达本事差:作图不严格,计算题解法不规范,逻辑性差。

2、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不够仔细,粗心大意;②公式不明,乱代数据;③表达不清,思维逻辑性差,解题无计划,书写太混乱;④运算本事差,数据不准确,单位混乱。

二、成因分析

1、与学科特点有关: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缘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故此比较的抽象并且要真正地弄懂学生必须具备必须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积累。然而,高一新生在这一方面相当地欠缺且未把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也有关:

初中没有独立开设物理课,所以高一新生还未构成较好的物理思维方法和解题技能。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数学符号与物理专用符号的区别;图象结合物理情境的想象与思考本事的培养;解题时画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景图的习惯和规范还未养成;单位、有效数字、方向以及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始终要引起重视。

3、与新生的适应本事有关:

从初中到高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注意到高一新生应对着新的教育环境、教学资料及教学方法,不少学生感觉很不适应,心理波动很大,存在着明显的“过渡期”(一般为一学期乃至一年)。笔者曾对高一新生第一次期中考试后,对考试成绩满意程度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有80%以上的同学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新生对高中的学习不能完全适应。这种不适应阶段持续的时间越长越严重,对学习的影响就越大。高一新生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适应的现象呢?我认为这种不适应可能与下列几种因素有关。

2020最新高中物理个人教学工作总结5对于每一位教师,当他上完一节课后对这节课后的感受,肯定会比课前备课的感受更为深刻,更能从中体会该课教学的得与失。所以,课后反思自我的备课与课堂教学,尤其是记录一些有感而发又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的生活实例和有用话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反思的基本形式

1、做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我的教学行为。

2、物理课的听评课活动。

听评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经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善,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本事的提升。

第二、反思的基本资料。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景出发,从知识、本事要求2个方面分析、是否到达了课前的预定目标。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比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确定错误的现象;对学生本事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我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本事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事的下降;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齐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到达的质量标准。所以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十分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我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到达共识。

2、对有意义的案例的反思,比如记录你在课前没有想到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感而发的一些好句子好比喻。

例如在讲弹力的构成过程中,我想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讲《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线速度和角速度的不一样时引入月地对话等等,这样就能够帮你在以后的讲学中随时加以应用。

3、对训练习题的反思

首先,解题要规范。物理是有着严密逻辑体系的学科。解题(异常是计算题)需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终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对高一的新生一开始就要异常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升高了。我们教师自我首先要做好表率,异常是课堂解题板书,要为学生做好示范,再让学生模仿,最终在作业中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就构成习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看似不重要的细节要注意规范自我和学生、及时纠正,同时还要向学生说明这样做的危害,让他们切实的认识到规范解题的重要性,并在认真履行的基础上巩固基础知识,养成习惯,经过笔者的实际经验证明,这样做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对习题难易的反思,习题教学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你所选的习题是否适合你所教的学生,是否造成“吃不饱吃不了”的两头难问题。习题是加深对所学感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的不可或缺的步骤,也是深化知识,构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重要途径,是促成知识向本事转化的必经之路。我们的教学思路应当以问题为载体,训练学生思维,渗透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所以你所选的习题要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我们教师应当如何选择习题呢?高一高二物理是打基础的时期。所以,首先习题应具有基础性,避免开始就是偏题、怪题和难题,这对巩固基础知识是十分不利的;其次,习题应当具有针对性,一节课上下来,一个章节复习过后,重点在哪我们的习题就要针对到哪,起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再次习题应当具有量力性,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抹杀学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跳一跳,够的着”,题量也要适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还有,习题应当典型,具有必须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题”涉及到“一类问题”的效果,而不是就题论题,所以应当有选择性布置作业,最终,还有一个习题的层次性问题,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习题也应当把握一个由易到难的逐步上升的台阶。

4、对作业的反思,作业的布置是否做到了分层次,不一样的班级分层,同一班级的分层。

作业要布置了必收交、收交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对学生常出现的思维误区要有足够的澄清,对做错的题要严格要求学生订正,做到作业要能全面的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景,校正及时。严格做题规范,从中体会物理的思维方法,养成物理的思维习惯。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进取、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这几年来的的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我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我之短,扩大自我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构成,使自我不断成长。

第6篇

如何有效开展教学研究,让说课活动上档次,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新时期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意义重大。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经验来谈谈“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说课研究。

一、领会课标精神,正确解读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图形与几何”领域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空间和平面的基本图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图形与几何”的课程目标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观与推理能力。

在进行说课时,教师应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合乎实际地处理教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这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也是说课的首要环节。说课标就是要把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作为本课题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从课程论的高度驾驭教材和指导教学设计,要重点说明有关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操作等在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到用力的依据。

执教者必须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论,主动接受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新成果,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把握学生特点,恰当选用教学法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12周岁,在心理学上称为学龄初期。这时期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感性经验的支持。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抽象性。(2)严密的逻辑性。(3)应用的广泛性。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立。解决这些矛盾一般应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1)要按照儿童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小学生的认识规律通常是:从直接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直观教学是为学生提供必要感性材料的一种主要途径。(2)要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要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要逐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图形的变换》说课中,说课教师可以这样阐述学生的特点,“六年级的学生直观判断能力较强,喜欢一定的动手操作;抽象分析说理能力较弱,会一定程度的依赖直观。同时他们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经验,有参与探究、实验的兴趣。”

该案例不但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具体到年级特点,还包括他之前学习的知识和已经形成起来的能力。这样对学生的分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因此对有效课堂的构建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突出重点,资源整合有力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要一环。说教学过程,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说课教师要紧紧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围绕教学过程目标及教学各环节的关系,进行简明的概述。

即应科学地阐述:(1)课前预习准备情况。(2)完整的课堂教学程序(怎样铺垫;创设情境;如何导入;新课、练习如何安排;如何小结)。(3)简要说明作业布置(思考、探究性课题、书面作业)和板书设计。(4)教学过程中双边(师生共同讨论,共同探究)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5)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及学法指导的落实。(6)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

以上六个方面,只是为说课内容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并不意味着具体说课时都要面面俱到,逐项说来,应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该说透的道理尽量去说透,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圆柱的体积》说课,对本节课的教学,该教师共设计了五个环节。但把重点放在第三环节:导入新课,实施教学目标,并分为三步进行:(1)设疑。(2)演示操作,揭示新知。(3)运用。

重点在第二环节。先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演示给学生看以后,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启发学生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形体。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前后两种几何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圆柱的底面与长方体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又有什么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的公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圆柱体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该案例教师能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完成从演示―观察―操作―比较―归纳―推理的认识过程,让知识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内化,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突破难点,化解难点。

四、合理运用技巧,提升说课质量

本人参加过多次说课活动,发现有的尽管说课内容有新意,突出了教学重难点,但最后呈现出的说课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结合“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及说课特点,说课时可以合理运用以下技巧。

1.说课整体要流畅,环节过渡要自然

不要作报告式,如“一二三”,几个环节过渡要自然.比如,教材分析后,要确定目标时,可以这样说:“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下面我侧重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结合我班的学习实际,按照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定为……”介绍板书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好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洁明了。”

2.说课要有层次感,注意时间的把控

说课的时间都要求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不要面面俱到,也不要将课说得很细,要多谈谈学生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和教师的教学策略。

3.运用多种媒体,为说课锦上添花

第7篇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学教学思维的肤浅性

目前很多高中数学课堂学生的思维被模式化,在进行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时候,往往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而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于学生思维的,它与教师长期基于教学主导地位,教学开展忽视学生主体发展等多种教学弊端有着直接联系。因为教师总是在课堂上自说自话,忽视学生的想法,讲解问题时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非常少,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早已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自己进行独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弱,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

2.数学教学思维的差异性

由于高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中小学教育阶段,在数学思维方面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时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性更为明显,思维方式千差万别,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来看,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也会不同,那么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一旦忽视了这个问题,采用了“一锅端”的教学方法,没有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课堂效率必然不会提高。高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已经非常深入,题目设置也具有一定的隐藏性,一些很难被发现的条件,有些同学一目了然,有些同学不经过教师的分析和指导,根本无法找到突破口,这些都是高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的关键内容。

总而言之,目前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非常少,学生之间的合作机会也不多,课堂沉闷死板,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与升学压力下很难对抽象、无趣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无法得到提升。

二、合作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

1.设计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数学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进行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率。而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是问题的合理设置,带有引导性、激趣性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促进教学开展的有效手段。在提出问题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有一种“跳起来摘果子的感觉”。通过这样的设计,对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2.注重学生主体,促进师生合作

在以合理教学设计为前提的基础上,教师要认识到小组合作并非是单纯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它也是促进师生交流与合作的良好途径。学生虽然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在学生交流、研究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建设性的意见,规范他们的思路,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自己在授课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忽略掉了,自己在哪些知识点讲得还不够透彻,达到一种查缺补漏的效果。

3.引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潜能

合作教学法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进行联合使用,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整合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比如在课堂上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通过这样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然后组建小学合作,开展问题的研究。因为有了前面情境教学的基础,学生理解、消化知识会更加容易,很多问题也可能迎刃而解。

4.具体抽象概念,引导合作探究

数学学科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概念的抽象化,学生对于各种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总是摸不着头脑,教材中给出的定义和性质等,都没有具体的推理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那么为了能够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设备,利用这样的设备,将各种抽象化的图形、概念,用较为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在具体化教学基础上开展合作教学,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总之,在高中教学教学中引入研究合作教学法,符合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原则,同时也优化了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效率。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秉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精神,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将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引入高中数学课堂,这样才能够实现高中数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赞民.构建内涵丰厚的高中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04).

2.郑金才.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4).

3.李敏.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

4.张丽,付庆龙.如何有效实施高中数学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7).

第8篇

关键词 平面几何 立体几何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05-02

一、教学设计重点

对于“平面”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重点应放在对“平面”概念的理解感受和对“三个公理”的理解上。

1.平面概念

平面是最基本的几何概念,是立体几何区别平面几何的重要元素,平面是一个描述性的定义,重点在于理解其性质,对平面概念的理解可以通过与直线进行类比的方式深化,并且可以贯穿在“三个公理”的教学中。

2.三个公理

对空间图形问题的研究经常都是借助或转化为平面的问题来解决的。“确定平面”是将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问题来解决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转化又是空间图形中解决许多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这种转化的最基本依据就是三个公理,可以说,刻画平面的三个公理是立体几何公理体系的基石,是研究空间图形问题时进行逻辑推理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平面概念与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1)概念引入

“平面”是学习立体几何引入的新要素,在引入的时候可以联系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将长方形与长方体的概念进行比较,引入长方体的知识。具体的过程如下:

①提出问题:长方体是什么几何图形?它是由哪些几何元素构成的?它与长方形有什么不同?

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长方体是由六个平面围成的封闭几何体,是由点、直线、平面三种几何元素组成的。(由此引出“平面”,长方体与长方形的不同让学生自由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对长方形和长方体的对比实现由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的过渡,初步直观地感受空间中“平面”这一重要元素。)

(2)概念深化

①列举生活中“平面”的例子,如桌面、黑板面、海面等,再让学生自己举例,直观感知生活中的平面,使这一概念更加具体形象化。

②进一步发现问题:如何表示平面?让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概括得出结论,再提出问题:平面这种重要的几何元素能定义吗?教师再加以点拨:平面和其他几何元素点、直线一样,是只描述而不定义的数学原名,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则平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③类比“直线”得到“平面”的性质。通过类比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理解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并且类比直线“没有粗细”这一特点理解平面“没有厚薄”。也可以类比“直线将平面分成两个部分”思考“一个平面可以将空间分成几个部分?”(再一次从“平面几何”角度出发思考新问题。)

2.公理1教学设计

(1)提出问题:思考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可联系“平面几何”中点与直线的关系思考),再让学生通过直观想象,并且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思考问题,在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给予评价,并且用教具直观演示直线与平面的各种关系。

(2)继续提出问题: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能判断直线在平面Z内?如果直线与平面有一个公共点P,直线是否在平面Z内?如果直线l与平面Z有两个公共点呢?(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该问题:实际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把一根直尺边缘上的任意两点放在桌面上,可以看到,直尺的整个边缘就落在了桌面上。)

(3)引出公理1并且将公理1符号化:由对上面的两个问题的解答可引出公理1,再指导学生将公理1转化成符号语言。

(4)深化问题:公理1可以推广到曲面吗?若不能,请举例说明。(提出该推广性问题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平面”的形象理解,感受平面是平的,也是对于平面概念的又一次深化。)

3.公理2教学设计

(1)类比平面几何中学过的“直线”相关知识点思考问题:两点能确定一条直线,那么两点能确定一个平面吗?若不能,要几点?(引导学生结合实例思考该问题:例如门、窗被两个合页点固定在门、窗的框架上,但门、窗代表的平面,可以绕两合页所在的直线转动。)

(2)进一步提问:三个定点能唯一确定平面的位置吗?

(3)引出概括公理2:在思考问题2时可先思考该问题:过三个定点能唯一确定圆的位置吗?学生则能发现过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定点能唯一确定圆的位置,再进一步思考这能否说明过三个不共直线的定点能唯一确定平面位置吗?(因为圆本身就是封闭的平面图形,这三个定点唯一确定圆的位置就确定了圆所在的平面位置。)再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如三脚架可以牢固地支撑照相机或测量用的平板仪等等,并且通过这些例子体会公理2的简单应用。

(4)再将该公理推广到曲面提出问题: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已知点,能否唯一确定曲面的位置?通过直观想象,让学生发现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已知点不能唯一确定球面的位置,它只能确定过这三点的球面的一个截面图。(让学生充分理解公理2是平面的一个基本性质,不能推广到曲面,则进一步对平面有深刻的感知和理解。)

4.公理3教学设计

(1)实物操作并思考问题:把三角板的一个角立在课桌面上,三角板所在平面与桌面所在平面是否只相交于一点?为什么?

(2)观察长方体,发现两个平面相交成直线,这条直线叫做两个平面的交线,并且,相邻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且经过该点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线,由此引出公理3。再指导学生将公理3用符号语言描述。

三、实施要点分析

1.类比“平面几何”相关知识学习新知

以上所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角度是从“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出发,从而引出新知识。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联想学习平面几何时的类似问题及解答,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并且向学生渗透“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可以通过转化成平面几何的问题进行解决”的思想。

但需要注意的是,平面几何只是作为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并不是要在立体几何的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回到平面几何,从而弱化学生的空间几何观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尤为重要。

2.“平面”的概念深化及其教学应贯穿在“三个公理”教学中

平面概念是学生相对陌生的概念,虽然掌握了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但是对于空间中存在的各个平面的理解还是存在陌生感,尤其是平面的无限延展性等,因此在对平面概念进行教学时可以类比直线,将直线的性质拓展到平面。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区分平面和曲面,要能充分感受理解“平面是平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三个公理”推广到曲面,让学生思考平面与曲面的区别,从而深化对平面的理解。

3.教学应注重直观形象性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初始要注意直观形象性,因此借助实例来引入平面的概念是必要的,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平面。教科书给出的平面画法,主要是从“直观性”来考虑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画的平行四边形表示的是整个平面,需要时,可以把它延展开来,如同画直线一样,直线是可以无限延展的,但在画直线时却只画出一条线段来表示。

4.“三个公理”的教学

所谓公理,就是不必证明而直接承认的真命题,是进一步推理的出发点和根据。在进行三个公理教学时,要让学生尽快熟悉立体几何中的各种语言表述方法,因此在给出三个公理时,要同时使用三种语言的描述。

另外,在给出公理之前,先提出“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公理所描述的事实,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公理,并且要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理性思考,以及三种语言的描述和相互转换,经历公理的归纳、概括过程,形成对公理的完整认识。

三个公理的各自作用也是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思考的,并且公理教学的过程中要穿插对平面概念的深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三个公理,教学中应当多给学生提供观察实物,用三个公理进行判断的机会,特别是要充分利用长方形这个模型。

参考文献:

[1]编写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