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8 17:05: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管理流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Abstract: This thesi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management prominent question,divide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s management process into three step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s budget management,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nd the funds settlement. This three processes clear the work of the entire research project funds management, and make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of university can be carried out better.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流程管理
Key words: university;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proces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257-03
1 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经费使用与预算不符
科研经费预算在整个项目申报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整个申报过程所涉及的部门关注的焦点在项目研究的内容、方案以及人员构成等方面。经费预算作为申报书最后一个部分往往被忽视。项目研究团队在计算预算开支时只凭经验估算,容易导致经费实际开支与预算不一致。为鼓励科研人员争取科研经费以及日益繁忙的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对经费管理政策较为宽松,管理不到位。立项单位在项目审批时对项目经费预算论证力度不够,拨付流转经费效率不高,导致项目研究团队垫付支出的情况时有发生。
1.2 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信息不匹配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处二者之间信息不匹配、不对等。财务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的支出管理主要检查有关单据是否符合规定,对相应业务的真实性关注不足,大量与科研无关的支出以劳务费、专家费、交通费、会议费等名义得以报销。财务部门对项目研究内容及经费的预算不了解,财务管理部门对项目经费支出缺乏实质有效的控制。而科研管理部门注重科研项目申报、批准,科研成果统计等,并不关注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科研管理部门对单个项目经费预算均有审核、存档备查,但这个过程中财务部门并没有参与。当项目获得立项,项目经费入账后,也仅仅建立一个账号用以报账,整体经费在预算各部分占比支出不明确。项目研究团队到财务部门报销项目经费时,科研管理部门也仅签批,而不是审核支出与预算是否符合,开销是否合理。两个部门各自为政,容易造成信息歪曲。
1.3 科研项目结题不结算
科研项目结题不结算现象较为普遍,部分高校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办法不健全。这样使得课题中的结余资金未能进行重新分配。有些已经结题的项目经费长期不结账,造成了项目经费的浪费。对于已结项的科研项目所结余的项目经费,各高校及立项单位基本上要求全额上交,没有相应结余留用的支持鼓励政策,导致某些项目团队为了不用上交项目结余,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支出,甚至发生了一些购买非实际发生业务发票来套取经费的现象。
2 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流程与标准
2.1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
科研项目经费相当于生产科研项目成果所需要的成本,一般在项目的立项申报阶段由项目研究团队共同制定项目经费预算。在项目立项后,根据立项单位的具体要求及研究团队所在单位的配套办法确定项目研究经费,于项目研究合同或开题报告书中确定项目总体经费的分配与支出项目。科研项目预算制定必须引入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立项单位,与科研项目团队形成合力共同制定,加强科研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
2.1.1 第一阶段――项目经费预算准备
①节点B1,制定预算编制办法。
学校财务部门根据国家科研资金管理法律法规及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预算编制办法。预算编制办法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所编制的财务预算应表述清晰,逻辑性强,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②节点C1,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国家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要求为指导,制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就经费的条目、报销流程等做出明确规定,使项目研究团队在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时有章可循。
③节点D1,确定项目预算目标。
项目研究团队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就项目成果的产出成本制定预算目标。
2.1.2 第二阶段――制定预算方案
①节点D2,编制预算草案。
项目研究团队根据预算目标编制项目经费预算草案并提交科研管理部门审核。项目研究团队应准确估计项目研究过程中开支的各种可能性,认真学习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对每一项财务支出进行科学的测算,使预算能够科学地满足实际研究的需求。
②节点C2,审核。
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研究团队的项目预算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
③节点A1,审批。
立项单位对项目申报书进行审核,立项通知并签订科研合同,明确项目资助经费和研究时间。立项单位应聘请优秀的项目专家和财务专家联合对项目经费预算予以准确论证和合理审批,并对预算草案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
2.1.3 第三阶段――预算修正
①节点 D3,修正预算。
项目研究团队根据科研合同规定的资助经费和预算草案的修改意见,对项目预算草案进行修订,形成预算方案。
②节点C3,审核。
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研究团队的项目预算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
③节点B2,审核。
财务部门对预算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
④节点A2,审批。
立项单位对项目研究团队提交的科研合同、预算方案进行审批。立项单位应减少经费拨付的流转环节,提高拨付效率。
2.1.4 第四阶段――预算执行
①节点A3,下达项目经费。
立项单位依照项目经费预算的进度,按期拨付项目研究经费,使科研项目能够按时交付科研成果。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相结合,简化预算调整审批过程,适应经费预算与实际执行的需求,允许项目负责人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预算调整。
②节点B3,项目经费入账。
财务部门按科研管理部门确认后的项目研究经费收入入账,为项目设置独立账号管理。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开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软件,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信息植入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对每个项目的各项明细经费预算金额预先在财务账务系统赋值,一旦出现某项经费超支能马上预警,实现科研经费预算信息与财务系统的联动。
③节点D4,预算执行。
项目研究团队开展科研活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进行各项开支,专款专用,实报实销为后续的决算工作打好基础。
④节点C4,保存资料归档。
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研究团队预算使用情况进行整理和汇总,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联合财务部门健全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台账。
2.2 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管理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成本控制,根据预算进行成本跟踪及监管项目的进展情况。不同组成部分的预算调整有其必要性,但一定要进行监管和控制。作为项目管理方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经费管理方的财务处对整体项目经费的收支和报销过程进行监控尤其需要严格执行。流程图如图2所示。
2.2.1 第一阶段――项目经费报销前的资料准备
①节点A1,制定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学校财务部门根据国家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制定费用报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备费审批制度、经费支出报账审批机制、预算审核机制等等,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规范和约束项目负责人的各项财务行为。
②节点C1,收集、分类并汇总报销单据。
项目研究团队收集需报销单据,并将相关单据进行分类、整理、汇总。整理单据时应遵守费用报销管理制度的规定,方便财务部门审核工作。
2.2.2 第二阶段――费用报销审批
①节点C2,填写费用报销单。
项目研究团队填写“费用报销单”,填写内容必须清晰、完整、准确并符合制度规定。
②节点B1,审核。
项目研究团队将费用报销单交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审核,科研管理部门应通过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系统,切实做好把关工作,监督项目研究团队经费开支情况,做好项目经费管理台账。
③节点C3,上报费用报销申请资料。
项目研究团队把费用报销发票等凭据及经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的“费用报销单”报至财务部门。
④节点A2,审核。
财务部门对费用报销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财务部门主要审核是否超额开支、经费报销合理性和合法性,对预算调整申请进行严格审核,及时调整预算分配。
⑤节点A3,费用报销。
会计根据经审核通过的费用报销单,确定报销金额,向项目研究团队发放资金,及时将报销信息录入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系统及财务管理系统。
2.2.3 第三阶段――费用报销记账
①节点 A4,编制记账凭证。
会计根据财务会计规范和费用报销管理制度核对原始凭证,并编制记账凭证。会计应对记账凭证负安全管理责任,并对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记账凭证的内容应包括填制凭证日期、编号、经济业务内容摘要、会计科目及编号、金额等。
②节点A5,编制明细账和总账。
财务部门依据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定期汇总费用并登记相关明细账目。根据学校采用的会计核算组织形式,将一定时期内的记账凭证汇总,并据以登记总账。
2.3 科研项目决算报告管理
项目研究内容基本完成时,项目团队需完成结题经费决算。学校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过程、资金使用效益和资金剩余归置进行审计和监督。项目经费决算要与预算基本一致,避免出现浪费科研经费的情况。流程图如图3所示。
2.3.1 第一阶段――项目经费决算财务报告编制
①节点D1,编制结题经费决算表。
项目研究团队根据项目实际开支情况,编制结题经费决算表并报送到科研管理部门,结题经费决算表必须明确用款去向,研究经费是否有盈余等。
②节点C1,审核。
科研管理部门根据项目经费管理台账对结题经费决算表进行审核,严格审核明细科目支出,注重决算与预算的一一对应关系。
③节点B1,审核。
财务部门对项目经费进行清查,核实是否出现盈余并对总账和明细账的科目余额进行仔细核对,确保账目相符。
④节点B2,编制财务报告。
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总账、明细账等资料编制项目财务报告及附注。财务部门应跟踪结题项目的经费结余情况,对长期不结账的已结题的项目,责令其整改。
建议立项单位和高校出台鼓励政策,允许项目研究团队留用部分结余经费用或以奖励形式支持该团队开展其他的科研项目,鼓励项目研究团队节约使用科研经费。
2.3.2 第二阶段――审计财务报告
①节点B3,财务报告报送与审计室。
财务部门把财务报告及项目报销材料一并报送到审计室,并通知项目研究团队审计的时间、目标和范围,并要求项目研究团队及时准备相关的文件、报表和其他资料。
②节点A1,审计调查。
审计部门根据内部审计工作方案,组织审计人员对财务报告及项目报销材料进行调查,研究财务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
③节点A2,审议与评价财务报告。
审计部门根据审查结果,提出财务报告的审查处理决定,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审批意见。
2.3.3 第三阶段――公布财务报告
①节点 B4,公布财务报告。
财务部门根据审计室的审计结果和审批意见,对项目财务报告进行公布并反馈到项目研究团队。
②节点C2,归档备查。
科研管理部门对财务报告及项目结题材料进行整理归档。
参考文献:
[1]王雷,赵亚楠.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业务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5(8).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的体系细划和具体释义,指出未达标带来的潜在问题及解决此类问题的着眼点,以期对现代企业管理有所指导。
关键词:科学管理 流程体系 ERP SCM
从事现代企业管理,应将管理的目标细化成流程体系等级,然后提纲挈领地逐级加以解决。要提高整个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必须抓好体系建设。笔者根据多年来曾亲自参与的企业管理及信息化管理的实践,结合从事的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教学、理论研究工作经验,在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总结出结论,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科学管理的流程体系等级细划图解
本文谈及的管理等级,如图1所示。
科学管理的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能力指标,管理能力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体现的,对制造业企业来讲,主要包括产、供、销、研发、设备、人力、财务、质量等方面的管理、控制活动。笔者根据现代企业性质和现状,把物流运作、设备运作、成本运作、研发运作、营销运作、供需运作等归为一类即资源集成化。
科学管理的流程体系释义及具体解决措施
本文对管理能力指标、含义解释、未达标带来的潜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着眼点等进行具体总结(对照图1)说明如下:
第一级分工合同化
分工合同化内容包括:分工落实到岗位,管理层次合理,彻底描述职责细节,责、权、利平衡,考核全面,基础标准规范齐全。
解决分工合同化未达标所带来问题的着眼点是:组织建立与完善。具体的做法为:经营目标分解,职能结构,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岗位培训,基础标准规范建设。
第二级流程轨道化
这个流程内容包括: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环节齐备,流程落实到岗位,流程连续,流程中专事专人,有效控制关键环节,流程顺序固定。
解决流程轨道化未达标所带来问题的着眼点是:流程建立与再造。具体的做法为:理顺工作原理,分析问题因果关系,消除多头管理,堵住管理漏洞,合理构造流程环节。
第三级记录表格化
这个流程内容包括:记录工作内容,统计分析工作记录,便条式记录,文件式记录,表格式记录,报表汇总e化,信息连动e化。
第四级资源集成化
此流程含义为使人、财、物、资源,发挥协同优势。未达标带来的潜在问题是:大大削弱企业整体实力,上下游企业间过度挤压,会使企业生态链处于病态。解决记录表格化未达标所带来问题的着眼点是:企业内部资源全面整合 ,企业间建立健康的生态链。
所谓的资源集成化具体包括:物力优化,解释为物流运作优化和设备运作优化。财力优化,解释为成本运作优化和资金运作优化。智力优化,解释为研发运作优化,含义为:使研发工作上承市场需求,下接企业生产能力。未达标带来的潜在问题:不重视市场的研发难免闭门造车,研发很难与生产系统及时沟通;解决研发运作优化问题的着眼点是:采用ERP方法,将设计、实验室等部门的资讯与生产等系统进行整合。
科技档案收集工作的一般程序可分为编制计划、接收前整理、检查验收、办理交接及统计等。编制计划的工作内容是依据科研、生产、运营、基建等工作程序和进度,编制科技文件材料收集范围和归档计划。其工作要求是将收集归档计划纳入有关管理工作程序,并将收集归档工作计划落实到人。接收前整理的工作内容是协助科技人员将已经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收集齐全,指导科技人员整理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为组卷提供必要的专用物品。其工作要求是保持科技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标题简明正确,内容完整正确。检查验收的工作内容是依据归档要求检查科技文件是否完整、准确、系统,审签手续、编制格式、书写材料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退回重新整理。其工作要求是检查认真负责,不出差错。办理交接的工作内容是按照归档移交清单逐份逐张核对,在移交清单上签字,将移交清单装订成册,按需要办理复制手续。其工作要求是交接手续完备。统计的工作内容是科技档案完整程度和接收数量的统计。其工作要求是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科技文件材料归档时间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基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归档,科研、产品项目设计定型时归档,设备仪器开箱验收后即可归档,周期长的可按阶段归档,按年度归档。归档份数可根据科技档案的重要程度和利用率来考虑,一般情况归档一份,重要的和利用率高的可归档二份或复印若干份复印件。
二、整理、分类、编目工作程序
科技档案整理、分类、编目工作的一般程序可分为分类、组成保管单位、编目及统计等。整理的工作内容是科技档案室接收档案后,按分类方案进行分类。其工作要求是分类准确、标准一致。组成保管单位的工作内容是:将科技档案组成保管单位,形式可以是卷、册、袋、盒、盘等;保管单位内的科技档案材料的排列;图样按明细表顺序排列;文字材料按研制程序排列,如任务书、方案、试验记录、总结、鉴定等;图文结合的,文字材料在先,图样在后。其工作要求是每个保管单位必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档案材料,体现出科技档案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每个保管单位厚薄适中,组成的保管单位应便于利用和美观整齐。编目的工作内容是:保管单位编目,包括封面、卷内目录、页次号、备考表、背签等,编制科技档案总目录、分类目录。其工作要求是各种目录、账、卡、检索工具书写整洁清楚,目录、账、卡、物一致。统计的工作内容是科技档案数量的统计、保管单位的数量统计、各种账卡检索工具的数量统计。其工作要求是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科技档案整理、分类、编目工作与其他工作环节的关系:对于收集工作环节,进行整理工作能及时发现归档的档案材料是否完整、准确,并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反之发现不了工作中的问题,易造成档案材料的不准确、不系统。对于鉴定工作环节,进行整理工作能使档案准确、系统,分类科学,便于正确判定档案价值,定出恰当的保管期限。对于保管工作环节,进行整理工作可以使档案系统有条理,排列整齐,便于保管,反之不系统、不整齐、杂乱无章,不便于保管。对于统计工作环节,进行整理工作可以使之类目清晰,各种目录卡片齐备,能很快统计出准确的数字,反之没有条理,数字概念不清,得不出准确的统计数字。对于利用工作环节,进行整理工作可以使之分类科学、编目清楚,一目了然,便于查找,反之分类不清,编目不能揭示出保管单位内容,给查找利用工作带来困难。
三、保管工作程序
科技档案保管工作的一般程序可分为排架、防护及统计等。排架的工作内容是编写柜、架号及层次号,按划分类区排放各类科技档案,编写案卷柜(架)存放指导目录。其工作要求是排架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整齐美观、不宜过挤,账、卡、物相符,标志明显,便于查找存放,绝密档案材料要有特殊保护措施。防护的工作内容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维护科技档案的安全,做好档案库房的防火、防盗、防光、防潮、防尘、防虫、防鼠等工作,及时做好破损档案材料的修复和补救工作。其工作要求是库房整齐清洁,无尘土、无鼠、无虫害,库房要备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库房的安全、防护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统计的工作内容是科技档案库存量的统计、科技档案遗失损坏情况的统计、科技档案修复工作量的统计、档案库房温湿度的统计。其工作要求是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四、鉴定工作程序
科技档案鉴定工作的一般程序可分为工作准备、建立组织、评议鉴定、审查批准、总结及统计等。准备的工作内容是科技档案部门应摸清需要鉴定的科技档案的数量和内容,制定鉴定工作计划和实施办法,准备好有关鉴定工作的文件、表格等物品。其工作要求是情况清楚,措施落实。建立组织的工作内容是将鉴定委员会(小组)成员名单报主管领导批准,学习有关鉴定工作的文件,掌握标准,分工明确,任务落实到人。其工作要求是组织落实,分工明确。评议鉴定的工作内容是有关部门和人员对需要鉴定的科技档案提出初步鉴定意见,鉴定委员会(小组)根据科技档案保管期限表和参照初步鉴定意见逐卷逐张审议,提出鉴定意见,认真填写科技档案价值鉴定表。其工作要求是全面考虑,判断正确。审查批准的工作内容是对确定要销毁的科技档案填写销毁清册,报主管领导审批,并报上级档案部门备案,对需要延长保管期限的科技档案应重新填写保管期限和密级。其工作要求是认真审查,手续完备,销毁清册填写清楚正确,销毁档案应有二人以上监销并签字。总结的工作内容是鉴定工作结束后,要写出鉴定工作总结,内容为鉴定委员会(小组)组成情况、鉴定过程、鉴定结果及处理意见、附销毁科技档案的清册,鉴定工作总结报送上级档案部门备案。其工作要求是内容真实,文字简练,总结及销毁清册等有关鉴定文件妥善保存。统计的工作内容是保管期限和密级变化的统计、科技档案销毁数量的统计。其工作要求是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五、利用工作程序
科技档案利用工作的一般程序可以分为借阅咨询、填写借阅卡、归还注销及统计等。借阅咨询的工作内容是利用检索工具查询档案资料名称或档案号,按档案名称或档案号从柜架上取出档案,凭领导批准办理外单位所需借阅或复制的档案资料。其工作要求是熟悉家底,了解档案资料的内容、成分,接待热情,态度和蔼,解答问题正确,提供档案资料及时准确,正确处理保密与利用的关系。填写借阅卡的工作内容是从被借阅档案内取出借阅卡,在借阅卡上填写借阅时间、借阅单位、姓名等,把借阅卡存放在卡片箱(袋)内。其工作要求是认真填写无差错,借阅卡有秩序存放。归还、注销的工作内容是按明细表、卷内目录对归还档案进行清点,在借阅卡上填写归还日期、注销人姓名并将卡片插入案卷内,最后把档案资料放回原处。其工作要求是卡物相符,归还档案资料无缺页、涂改现象,保持档案完整、准确、系统性。统计的工作内容是借阅、咨询档案资料的单位、人数、份数的统计,复制、提供档案资料的单位、数量的统计,经济效益的统计。其工作要求是统计数据真实可靠,按规定时间进行统计,坚持不懈并将情况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六、统计工作程序
关键词:课程管理;流程再造;岗位制
1 我国高校课程管理的现状
课程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对课程进行的管理,它涵盖课程生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管理等诸多方面,即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课程的生成、实施及评价整个过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管理的过程,在总的指向上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其“管理”特征显著,是大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等学校办学自的不断扩大,高校课程管理的自也逐渐加大。我国高校课程由高度集权的统一管理模式逐渐发展到由高校自主管理的开放管理模式,教研室成为高校教学基层组织,而由授课面较广的基础课程,或者同属一个学科方向、内容体系紧密相关的系列课程组成的课程组逐渐成为课程管理的现实载体。
高校的课程组一般由5~10人组成,主要负责课程建设规划制定、教材建设、教学文件规范、教研活动组织、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改革推进、青年教师培养等一系列课程活动。课程管理通常采用组长“包办制”模式,即由课程组长全面管控课程生成、实施及评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负责各个教学班、组内授课教员以及全程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事务,而其他任课教师通常只负责每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这种扁平式的管理模式直接、具体、效率高,在小规模的课程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高校大课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随着高校的大面积扩招和通识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等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程(大课)的特点日益突出,大课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授课面积庞大,课程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课程改革实践活动明显增多,全局性和日常性的管理协调工作量也成倍增加,大课管理面临许多现实困境。
2.1 大课特点突出,管理缺乏针对性管理机制
大课管理具有“活动多,人员多”的特点,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每学期上课的学生近2000人(近30个教学班),课程组教师达20余人,加上分级教学改革实践、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课程转型研究、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案例库建设等教研活动贯穿课程运行的始终,课程管理难度不言而喻。现有的课程组长采用“1对n”的粗放管理模式,由课程组长一人全面管控各个环节,使得课程负责人常常疲于奔命,且难免力不从心,大课管理模式滞后,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机制所带来的弊端日趋明显,不利于课程建设的全面开展,不能有效推动课程改革的常态化及成果转化的可持续性。
2.2 课程组教师独立性强,大课管理缺乏凝聚手段
从国内外高教研究来看,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分散性,对他人依赖程度低,而且现有的课程管理方法很大程度上剥夺了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的机会,教师只关心小班利益,缺乏全局观念和竞争意识,大规模课程管理缺乏凝聚手段,甚至出现了“课程建设和规划是领导的事,与己无关”“靠着大树好乘凉”的惰性思想,极易形成狭隘的个性课程观念,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及团队文化的建设。
2.3 大课管理目标明确,但目标指导性不强
大课管理目标明确,即要提高课程管理效率和水平,以保证大规模课程组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全校公共基础课程质量及通识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的目的。虽然有显示度高的方面,如精品课程、大课改革创新理论成果等,但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检验。夸美纽斯说“教育是为未来做准备”,大学教育也是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就业做准备,具有滞后性和模糊性,大课管理成果显现具有迟效性,因此短期内显示度较差,这就削弱了目标的指导、控制与激励功能,增加了建设管理难度。
2.4 大课管理可借鉴的经验少
自20世纪初课程理论诞生以来,欧美对于课程管理问题只是在课程评价中有所涉及,没有专门的系统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欧美学者对于课程管理研究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学校管理上,广度与深度都不够。事实上,大课的形成主要由我国特殊国情决定,国外没有大课的管理研究及实践经验可以借鉴。虽然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课程管理问题,并指出课程管理理论与课程设计理论一样,都是课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仍然没有重视课程管理中大课的特殊性,国内外针对大课管理的研究及实践也几乎是空白。
3 基于流程再造理念的岗位制大课管理实践
面临大课管理的种种现实困境,加强课程管理理论及实践的研究,探索高效可行的管理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大课程管理模式,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大课管理模式和方法,是高等学校目前和今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对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丰富和补充。
3.1 高校课程管理流程再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管理理论及模式在企业和商业组织的成功应用,一批先进的管理理念被用于教育管理,其中包括流程再造管理。流程再造是由Hammer和Chapy于1993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便在速度、质量、成本和服务等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的尺度上取得显著进展。流程再造的关键点在于:(1)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是流程再造的核心和考核的准则。(2)强调打破部门界限,以流程为工作单位,将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和整合,重新构建工作及组织结构。(3)流程改进后绩效有明显提高,通过对原有的作业流程进行改革和整合,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4)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是流程改造的重要手段,这能突破时间及空间限制获取和使用信息,使流程中的信息流及物流迅速地传达到目标客户。教育领域的流程再造就是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基本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对教育管理进行流程分析和再造。
3.2 基于流程再造理念的岗位制大课管理改革实践
近年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组以全校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以下简称“大基”)为依托,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指导,着力提高“大基”课程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促其呈现出“有秩序、有活力、敢创新、出精品”的良性发展局面,同时注重培养课程组“创先争优”的教学氛围,树立“人人讲贡献”“课程以我为荣”的团队文化;为教员提供创新管理平台,打造“人人能管、人人擅管”的教学队伍,促进课程与老师的共同进步。在实践中,团队运用管理流程再造的理念,重新反思和审视整个大课管理过程,梳理课程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设计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方案,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课管理创新模式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流程梳理。
首先对课程管理进行需求分析。我们采用走访、座谈等方式充分了解和征集广大师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准备、师资配置、课程实施、交流共建、人员培训、学生需求等方面的诉求和建议;然后结合“大基”课程的特点和以往课程管理经验,对课程内容规划、教学文件准备、教材建设、精品课建设、教学案例库建设、分级教学实施、课程竞赛组织、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教学问题研讨、教学改革推进、改革成果推广、教师培训等每一项具体工作进行认真的清理和分析,形成一系列课程管理流程;最后建立信息统计模型,分析各流程的问题和困难,明确各流程工作的雨点。
2)流程分析再造。
以全面为前提,以效率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在对课程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清晰工作思路,简化、优化工作流程,将简化、优化后的工作流程合理划分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模块,形成新的课程管理流程,并通过研究确定哪些是核心流程,哪些是一般流程;分析每一个流程所需的资源配置类型各流程的管理控制点以及各流程之间的衔接方法。可采用软件模拟仿真的方式,对课程生成,实施到评价的整个课程管理过程中各流程实施情况进行模拟仿真。
3)岗位设计。
在进行课程管理流程分析和再造之后,按照“统一目标、分工协作、权责一致”的原则,根据流程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权、工作范围和质量标准,并根据实践经验,为各流程编写实施建议和注意事项。例如,“大基”课程组在梳理课程管理流程后设有“课程运行监督”“教材建设”“教学研讨组织”“教学案例建设”“分级考试组织”“课程竞赛组织”“期中(末)考试组织”“试卷评分及归档”“授课质量调查”“课程网站维护”等10多个管理岗位,并针对每个岗位编写了“岗位实施指南”,明确了各岗位的主要任务、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实施建议及注意事项,为上岗教师提供实质性指导,同时鼓励上岗者发挥个性特点。
4)岗位制实施。
学校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教学研讨、宣讲等活动,更新教师教育、管理观念,使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并乐于参与课程管理;采用“定岗不定人”的原则、轮流和自愿上岗卡H结合的“全员管理”方法,逐步吸纳主讲教师进入课程管理队伍;对在岗时间、工作量、管理质最等因素进行研究和适度量化,制定相应奖励办法和激励手段。在鼓励先进的同时,使教师切实感受到参与课程管理和促进个人发展的一致性,吸引更多的教师发挥各自的管理才能,实践各自的创新管理理念,为课程发展做贡献;总结本轮实践经验,丰富完善“岗位实施指南”,为下一届岗位制的实施提供更好的指导。
5)评估与总结。
学校在大课实施过程中实践岗位制,并在实践中及时分析、评估已有的方案,不断总结出适合普通高校大课管理的组织模式、实施办法和管理规范,逐步完善基于岗位制的大课管理模式,形成可继承推广的成果。
4 结语
通过两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国防科技大学的岗位制大课管理模式已经基本确立,“大基”课程在先进的管理模式及课程组老师共同努力下,也先后获得了校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等多项荣誉和支持。基于岗位制的大课管理模式丰富了高校课程管理理论,同时也为探索适合其他大课及专业课的管理机制提供了现实依据。然而,该模式目前还处于粗放式、简单化的探索阶段,如何进一步全方位研究相关理论,最终建立长效的管理规范和激励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参考文献:
[1]潘维真.高校课程管理改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评论,2008(3):90-92.
[2]陈晓林.基于课程组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2-74.
[3]黄连金,黄小玲。浅谈高校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普通高等教育研究,2008(6):63-64
(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
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主要表现有:一是对髙职教育的投人也越来越大,高职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大幅提高;二是对高职院校教育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提出了要求;5是对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和考核。
(二)生源膚量越来越差
生源质量越来越差的表现主要有:一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大不如以前,进取心很微弱;二是学生课堂纪律很差,课上看手机、玩游戏、看小说已是非常普遍;三是学生们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也是他们成才的必要条件。
(三)现有课程考核存在较多问题
1. 对平时成绩不够重视,课程考核形式单一,以闭卷笔试的总结性考核为主,平时考核是以作业和到课率为主。
2. 课程考核中笔记内容和记忆性知识所占比重很高,且偏重于教材,一般考核内容不会超出教材范围。文科记忆性知识在课程考核中所占比例更高。
3. 课程考核当中作弊现象较常见,许多学生对考试作弊没有正确的认识。一半学生对作弊行为表示理解和无所谓,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表示理解的人数还会增加。
4. 大量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5. 高校教师考前划范围的现象普遍存在,且缺乏考核后对学生针对性的评析。
二、改革学生考核机制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唯一保证
虽然高职教育面临很多的挑战,但是我们必须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只有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分析,既能够保证学生学到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他们学到足够的专业实践技能。
(一)课程考核理念必须转变
课程考核不应只是检测学生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方法,更应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及课程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为较高水平地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完善大学课程考核模式,更新考核理念、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考核结构和考核过程的研究与评估。课程考核的改革应以培养对社会有用人才为价值取向,把课程考核作为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重要的环节,发挥课程考核在质量保障中应有的作用。
(二)体系化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优化问题,必须在全面发展理念和相应原则的指导下优化高校课程。
1. 重视学生个人因素。教学班级虽然是一个群体,但他们是由一个个个体构成,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剖析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更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2. 探索社会需求是课程改革的先决条件。不论学生如何,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是为社会提供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这就要求课程教师必须深入社会,探查课程的社会培养目标,将社会目标作为教学目标的主体方向。教师深人企业一线,不仅仅要知道哪些技能、哪些知识是社会有用人才的必备条件,更应该深入一线掌握这些技能,并能够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将这些知识、技能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这才是课程教学的出发点^
3. 课程结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是有效教学的主线。给学生传授什么知识、什么技能,不是由教材决定,而是由社会需求决定,所以教师不论用哪个出版社的教材,必须优化自己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首先是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构建课程教学结构,这也是课程考核的结构,最后根据教学结构,利用多渠道资料,整合课程内容。
(三)建立以过程考核为标准的考核机制
创新考核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改变我们的观念,更要有制度保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过程考核才能够检验学生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掌握程度。考核形式可以多样化,一张试卷固然能够检验出学生对某些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但有些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考核更为科学合理。
三、确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内容和方法——以《运输管理课程考核》为例
为达到提高教学水平与学生能力的目的,《运输管理》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完成学习各个任务的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合理的百分比计得课程总成绩。各项任务考核标准和各项任务考核内容及标准如下:
任务1:考勤
考勤考核方案:所有学生基础分为10分,在教室随即抽查考勤时,依据不同情况酌情扣分:①每旷课一次,扣2分,依次扣除,扣完为止;②请假3次及3次以内均不扣分,超过3次,每次扣2分。最后根据实际得分计人期末总成绩。
任务2:学习态度及课堂表现
学习态度及课堂表现考核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态度、作业、回答问题等平时表现情况酌情给分,分为优:10分;良:8分;可:6分;差:0分。最后根据实际得分计入期末总成绩。
任务3:平时作业
学生各次上交的作业按百分制评价,最后按10%计得该部分成绩。
任务4:单证填写
学生填写各运输方式下七张主要单证,每张单证满分100分,最后按10%计得该部分成绩。
任务5:单元考核
《运输管理》课程共有五个教学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单元考核,每个单元的成绩满分100分,最后按25%计得该部分占期末的成绩。
任务6公路运输系统操作
公路货物运输系统操作考核标准如下:①在20分钟时间内第一次完成零担货物运输全程(即从订单录入到货物交付收货人手中)则为成功,计满分15分;②第一次未完成任务或超时为任务失败,申请第二次考试,第二次考试在限定20分钟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计11分;③第三次完成任务的计7分;④超过三次仍未完成任务的按完成的步骤酌情给分。最后根据实际得分计人期末总成绩。
任务7: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既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理论的掌握程度,也要考核对课程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满分100分,最后按20%计得该部分成绩。
最后根据各部分成绩,计得学生期末的总成绩。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多个专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也是十大战略性支柱(新兴)产业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也愈加明显。我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省级教改试点,以与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九州通医药集团“订单联合”的校企合作为平台,按照学院“校企双融,岗证双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在调研基础上,与订单企业合作开发,确立了订单模式下“三标对接,能力进阶,多段分期”的物流管理新课程体系。
一、面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的原则
课程作为沟通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其结构来自外部世界。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对所有课程进行合理组织和编排而形成的结构序列。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着重培养的是职业能力,因此,其课程体系出发点是工作体系,学校通过分析工作体系结构,建构职业教育课程,将具体导向一般。既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来自于职业能力结构,而职业能力结构又取决于专业面向岗位承担的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取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原则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适岗能力、应岗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变岗能力。
另外,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在围绕岗位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重构课程体系时要遵循一定的优化衔接、定向选取、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的原则。围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选择与职业综合素质相关的,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为课程内容。在实现课程内容整体优化时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逻辑性,并能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
二、基于岗位分析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我院重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从社会需求入手的,要求按照合作企业岗位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开设相关课程,再根据岗位任务的内在逻辑构建课程体系。为此,我们首先到行业企业进行调研,明确培养目标定位。2011年以来,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先后对武汉市城市圈主要物流企业进行了调研,完成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调研显示,2010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达11070亿元,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80亿元,物流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以上。武汉市许多物流服务行业也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2010年,武汉市还被商务部批准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物流标本文由收集整理准化、物流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物流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并且,《湖北省服务业十二五规划》指出,物流产业比重未来将持续增加。
(二)物流管理专业岗位目标定位
根据调查结果,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各大企业专家从培养目标、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员工职业素质要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把脉问诊,最后确立了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及周边及经济发达地区。与此同时,目标在于服务商贸流通行业和生产企业内部物流部门;人才就业岗位群包括采购管理、运营管理、仓储管理、信息处理、物流营销、货运及单据处理等六大类岗位;具备仓储与配送运作能力、运输的组织与运输流程优化能力、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运作的能力、设计物流项目运作方案能力、国际物流操作能力等。
(三)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分析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上,行业专家和物流骨干教师一起,参照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对物流管理专业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对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确定了14项典型工作任务,并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具体转化情况如表1所示:
三、“三标对接、能力进阶、多段分期”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确立
(一)物流管理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框架
新课程体系对物流管理专业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参照物流管理职业资格标准,有效地将行业岗位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学校的课程标准对接融通,确定了学习领域,形成了对应课程。之后再依据物流职业能力结构的逻辑顺序,兼顾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学模式学时分配,对课程体系中各项目课程进行合理衔接与排序,形成了“三标对接、能力进阶、多段分期”课程体系(具体见框架图)。
(二)“三标对接”是面向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内容
我院推行的“校企双融、岗证双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展开的,采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模式,即把职业资格标准作为学历教育的内涵要求引入教学,把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的课程内容“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后将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融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还能达到职业资格要求,到企业后工作时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适岗应岗能力。
另外,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在职业岗位群分析基础上,确定岗位能力要求,与订单企业合作。依据企业岗位标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学校的课程标准,形成专业技能标准。将行业岗位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学校的课程标准进行对接,相互贯通,融合于整个课程体系的内容之中。
(三)以岗位职业能力构筑课程体系平台
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作为复合型服务产业,现代物流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岗位素质和能力。依据物流管理专业工作流程和就业岗位趋向,通过对物流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我们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事业心、爱岗敬业、有高度的责任感等素质,与此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新技术与知识转移的能力、调查研究与组织协调能力、对突发问题能迅速有效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整体来说就是,具备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见137页表2)。
转贴于
从学生的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来看,应依次培养学生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内容层层递进,使学生专业技能、基本素养和岗位能力不断进阶。为此,我们将原来的课程进行了整合,按照“能力进阶”理念来构筑相应的课程平台,在学生能力培养的时间跨度上形成了“通用能力课程平台—职业基础能力课程平台—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平台—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平台”式的进阶平台课程体系。
(四)课程体系的教学组织模式
以紧密订单式培养为主线,物流管理专业制定了“学习分四期、校企三出入”的校企合作下教学组织模式,即“三出校门,三进行业,四入学习”。
第1、2学习期是通用能力和职业基础能力培养期。在学习通用能力课程和职业基础能力课程时,学生初步掌握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第1工作期:一出校门,贴近市场,到订单企业、合作企业进行专业体验和调研,掌握行业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特点,明确能力目标,进行专业知识实践学习。第3学习期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期。根据物流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形成5门主要岗位核心能力课程; 第2工作期:二出校门,到合作企业开展岗位实践,到企业开展现场教学、生产实践,强化职业核心技能。第3工作期:三出校门,到订单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学生毕业前必须到订单企业、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创立预就业平台。第4学习期是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期。在初步掌握职业核心技能基础上,回炉学习物流递进岗位课程,并将订单企业课程纳入学习中,让学生进行预就业准备,掌握递进岗位能力。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配合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物流管理专业重构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订单合作模式为平台,以物流岗位标准和职业标准为内容的项目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结构的能力递进设计,能增强课程弹性,能对职业化课程进行柔性与优化。其突出特色在于:紧密结合订单校企合作模式,将教学过程和岗位实践融为一体,围绕岗位能力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施行“分段施教”,学习和工作轮换,为学生未来择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以岗位驱动课程教学,使教学过程针对性更强,目的也更明确。
四、“三标对接”物流管理课程体系的实施
(一)创新项目化课程内容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确立了“采购与供应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5门职业核心岗位能力课程。在课程开发上,将行业岗位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学校课程标准,形成专业技能评价体系。课程内容设计上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行动领域,通过“逆向拉引法”,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组织教学,将教学内容按物流工作过程项目化,突出职业技能培养。
(二)运用分段交替式教学模式
为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相适应,突出岗位技能培养,学校在教学组织模式上需要进行创新。“仓储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采购与供应管理实务”等课程在校内进行学训交替式教学;“配送管理实务”等课程在校外企业进行实境教学,教学与实习同步进行,专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教学。
关键词:“产、证、学、赛、研”融合;“职位升迁”情境;“技能、管理”二八定律;“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分层次、多口径”考核
一、课程分析
《物流信息管理》是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物流管理特色专业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60课时),是院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改课程。
1.课程分析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根本区别在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掌握了信息技术并用其进行物流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最紧迫的需求,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顺此需求开设。在企业调研、毕业生调研和网络调研的基础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层级为:基层操作岗位基层管理岗位中层管理岗位,目标就业岗位为基层管理岗位。《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对应的信息主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2.课程目标
学生能熟练操作各种物流信息技术和系统、物流企业办公软件,并用其解决物流领域各种问题,形成报告并有效汇报;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开展、物流师和快递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以及“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等赛事提供技术支撑。
3.课程内容
二、课改思路
1.贴企遵证,任务抽取
根据合作企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和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证要求确定授课内容、抽取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软件同理、大赛仿真”原则设计教学项目。本文以“手持终端”为例示范,如图1。
2.职位升迁,情境创设
遵循“职位升迁”主线,创设“面试入职”“试用实习”“储备提拔”“职位晋升”环环相扣的教学情境,实施“学生实训任务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指导其职业规划,如图2。
3.二八定律,课改实施
遵循“技能、管理”二八定律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理念,运用“学生实训任务书”等教学资料,实施小组讨论、上机操作和现场汇报,让学生践行“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4.教室赛场,课堂延伸
课堂从教室延伸至实训室、竞赛场、科技场,学生除参与课堂学习外,利用第二课堂、专业社团等积极参与“现代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等技能大赛,以及信息技术类科创活动,锻炼技能、提升素质。
5.分层多口,多样考核
针对个体差异的学生学情,实施“分层次、多口径”的考核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过程性考核占50%(包括任务书、演讲和设备操作等),综合考核占40%(包括机考、调研和专题汇报等),晋升考核占10%(包括技能大赛、科创活动和小论文等)。
三、《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四、《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单元设计
限于篇幅,本文仅以“项目一物流信息应用调研”为例展示课程单元设计,限于篇幅,已简化(如表3所示)。
五、《物流信息管理》课改实施效果
《物流信息管理》自2009年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贴近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不断更新课改内容和探索实施课改,最终取得了“产、证、学、赛、研”融合的课改成果,成果如下:
2011年院级精品课程
2012年物流信息化信息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
2012年山东省“现代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技能大赛二等奖(技术支撑)
2012年《物流信息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公开出版
2014年获批中国物流学会课题“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实训设备实时监控管理系统”
2015年《物流信息管理》实训手册(校本教材)
六、总结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改革,通过校企合作的物流企业就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抽取典型工作任务,创设“职位升迁”教学情境,遵循“技能、管理”二八定律“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理念,将课堂从教室延伸至实训室、竞赛场和科技场,运用“分层次、多口径”课程考核,形成了“产、证、学、赛、研”融合的《物流信息管理》课改成果。
参考文献:
[1]赵珩君,许路遥.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1,2(6):21-24.
[2]李佑珍,陈艳.“大物流”背景下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52-27.
[3]杨玉婷.基于行动导向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 2012,14(9):43.
[4]陈建松,朱志祥.物联网背景下高职“物流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2,30(5):30-32.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87-02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国内很多高校中的工业工程、物流工程及物流管理等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它的前身是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工厂布置设计”课程,二战后课程名称曾改为“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设施规划与物流”、“设施规划”、“设施规划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料搬运”、“物流设施规划”等。
一、“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性质
(一)设施规划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边缘性学科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和理论扩展的结果,不仅涉及到有关领域的专业技术,如:建筑、机械、通信、电气等工程专业;还涉及到经济、管理、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正是由运筹学、技术经济学、基础工业工程、人机工程、生产运作与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理论扩展,设施规划学科才得以发展壮大。因此,学生对这些学科相关内容的融合贯通和交叉应用变得非常必要和重要,这无疑对设施规划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课程的相关内容,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并没有全都学过,这种情况造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困难。
(二)设施规划具有广泛的工程实践性
如今,“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制造系统布置扩展到仓库布置、服务系统布置,如学校、银行、医院、火车站、机场、办公室、超市商场、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同时也扩展到非传统布置,如:计算机主板上的插槽布置问题、机场登机门的布置问题、电路板上电子元件的布置问题、手机键盘的布置问题、飞机驾驶舱布置问题、各种机器的操作面板上按钮布置问题等。
二、对于不同专业,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不同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和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性质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也不一样,所以导致“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不同专业中,其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是不同的。对于工业工程专业而言,“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是为培养工业工程人才、适应各类工业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和改善的需要而设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施规划与企业物流设计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工作步骤,掌握设施规划与设计的过程和有关技能。“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很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中,是作为选修课存在的。这也有一定道理,毕竟物流管理专业是管理类专业,不是工科的工程类专业。它的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般是:主要研究物流企业的生产或工作设施与物流企业的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所需要的思想方法、工作程序和分析手段。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能初步运用系统规划的常用模型方法,对某些实际管理系统问题进行分析,并能初步进行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三、物流管理专业中,“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结合“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自身性质,考虑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不同专业的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反映到该课程上的要求及教学方法也不同。其中,系统布置设计(SLP)是“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中的重中之重。SLP是以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采用一套表达力极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布置设计的方法。对于在校物流专业大学生来说,参与该课程的课程设计是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最可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鉴于此,下面对物流管理专业这门课程中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设计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中的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紧密结合,这一点在工业工程专业中受到广泛的重视。而在物流管理专业中,有的高校把该课程设为选修课,课时少,再加上部分学生是从文科考入此专业的,完全没有理工科背景,学习起来难度很大,所以有的高校就弱化了这一环节。而这一环节针对该课程性质而言却是必需的。即便是开设此课程设计的部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这一环节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开展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际脱离,多数是运用传统方法进行手工设计,而现在设施规划已经步入软件设计阶段。这正是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第一,要加大课程设计内容和企业实践的关联度,充分利用教学计划中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去,在实践中学习。同时,课程设计数据就从该物流企业中获取,由学生进行分析设计,进而解决设施规划方面问题。第二,在课程设计中尽量运用“设施规划”软件。电脑是设施规划工作的有力工具,通过“设施规划”软件的运用,可以减少设计过程的计算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准确性。所以要求学生熟悉Office、visio、AUTOCAD、FactoryCAD、WITNESS等布置设计及仿真软件的操作。另外,市场上多数流行的布置设计软件都是建立在传统设计思想基础之上的,软件的使用过程也是对传统设计思想的温习体会过程。
(二)课程设计目的
物流管理专业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目的是通过对某具体物流企业,如空港物流园区、货站仓库、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基地、分拨中心等物流设施进行布置设计的实践,熟悉SLP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管理的物流学生掌握一点工程知识,使其具备一定的初步工程素质,为未来在物流领域从事物流工程工作打下基础,促使其成为企业需要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针对给定的物流园区实例,完成下列工作:(1)绘制物流园区现有平面布置图。(2)进行物流分析。分析各区域之间的货物流量及流向,绘制各区域间的货物流程图、作业单位物流相互关系图。(3)进行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要对物流园区中的各作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可考虑针对各个不同作业单位编制相对应的问卷调查表。绘制出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表。(4)绘出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将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与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表,按照物流和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值(3∶1、2∶1、1∶1、1∶2、1∶3),并进行合并。(5)算出各个作业单位的综合接近程度,得出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表,据此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6)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占地面积,将各作业单位的占地面积与其区域的几何形状相结合,绘制出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7)根据企业现场调查研究的情况,列出实际限制条件和影响布置的修正因素(考虑调研的具体情况和物流专业学生能力,此环节也可略去)。(8)产生n(n=小组成员个数)套布置方案。(9)布置方案的自我评价。从物流效率、安全生产、可扩展性、空间利用率、人员的联系等几方面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比较,得出最佳方案。(10)应用陡削下降成对互换法对最佳方案进行优化。
(四)课程设计成果形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是物流专业“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课程设计成果形式,它是整个设计工作历程、各阶段成果的集中全面体现。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各阶段工作内容、工作数据表格、各布置方案图形及文字说明。
四、结语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物流管理专业为数不多的具有工程实践性的课程,其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以符合课程自身的性质为前提。设计适合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是实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课程设计,学生不但对设施规划及运筹学、技术经济、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融合交叉有了更深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工程基本素质的训练,这对学管理的学生尤其重要,为其日后成为社会认同、企业需要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自己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更多的是小组成员间的团队配合、讨论,互相取长补短、互相磨砺,不断在合作中寻求更优方案,所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这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融入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从课程设计初的数据收集、整理、处理,到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产生的大量图形、表格,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这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学校不会安排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所有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一些设计软件的使用,由于课程学时所限,教师也不可能在课堂上充分详细讲解其使用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自学,这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设施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锻炼了学生将课上讲的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耀祥,等.设施规划与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扬琴,等.关于“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教学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4).
[3]赵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2008,(12).
[4]周宏明,等.设施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董海,等.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