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8 17:05: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研究的意义及价值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博弈 商业地产 价值链
商业地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商业地产是指用于商业服务业经营用途的物业形式,主要经营内容有零售、餐饮、娱乐、休闲、健身等,它们在开发模式、融资模式、经营模式以及功能用途等方面都有别于住宅、公寓、写字楼等其他物业类型。本文所研究的即狭义的商业地产概念,特别是指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物业。
近年来,商业地产已成为地产热点,但我国商业地产自出现之日起,就充满了矛盾,呈现出来的问题层出不穷。就其原因就是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包括政府、开发商、运营商、零售商、投资者、消费者等,各利益主体由于其所处的位置、角色和利益诉求不同,就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直与各方进行着较量和博弈。
一、博弈论的概念
博弈论,亦名“对策论”,是研究具有竞争或斗争性质现象的理论和方法。博弈论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和分析工具,其对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研究的就是理性的人或组织之间,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如何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田忌赛马”、《孙子兵法》都蕴含着博弈论的思想。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发表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博弈论引入经济领域,并奠定学科基础与理论体系。1950~1951年,约翰・福布斯・纳什发表了《n人博弈的均衡点》、《非合作博弈》等论文,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此外,塞尔顿、哈桑尼等学者的研究也对博弈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的学科。
博弈论的类型可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等。在博弈论中,最著名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作案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如果两人都坦白罪行,将各判刑6年;如果只有一人坦白,另一个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抵赖者被判10年,而坦白者立即释放。如果两人都抵赖,则两人各判入狱1年。
由于两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1年刑)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6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囚徒困境”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从“纳什均衡”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同等条件下,合作是有利于双方的“利己策略”。
二、商业地产的价值链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 1985 年在其《竞争优势》著作中率先提出来的,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源于企业为顾客所创造的价值,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在波特看来,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在波特之后,中外学者对此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沙恩克和哥芬达拉加将价值链扩展到了产业链的范围,把企业看作价值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海恩斯则将原材料和顾客纳入价值链,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利润当作其副产品;雷波特、斯威尔克拉等学者又提出了虚拟价值链、价值网等概念。尽管学者们对价值链的研究侧重点不同,但无论价值链形式如何发展变化,其本质未变,即价值链是由一系列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创造活动组成的,这些价值创造活动通过信息流、物流或资金流联系在一起。
总体而言,将价值链的概念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而形成的价值链管理具有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为原则、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思想这三个基本特点。
(二)商业地产价值链主体分析
商业地产的价值链比较复杂,既包括商业地产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也包括企业与外部的经济活动,涉及的利益主体关系众多,包括政府、开发商、零售商、运营商、投资者、消费者以及各种供应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由于各利益主体所处的位置、角色、利益诉求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商业地产开发与运营过程中,以及商业地产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过程中有着各自的价值主张。
1、政府:今天的(地方)政府已不是斯密所述的“看守人”,而是变成了“经济人”,把自己当作城市的经营者,利用自己的行政和土地资源参与到市场运行之中,在政绩及土地财政等压力下,在其任期内追求着短期利益最大化。其结果往往就是缺乏对商业地产的长远规划,甚至有意忽视商业规模与市场容量的合理配置和均衡布局等商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在招商引资及商业地产规划过程中“贪大求洋”,破坏了商业地产价值链的生存环境,使得各相关利益主体集体患上了“近视眼”。
2、开发商:开发商是商业地产价值链重要一环,从波特的价值链角度,竞争已非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较量,而是整个价值链的较量,但相当多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依然沿用住宅地产的手法进行商业地产的操作,不是他们不懂,而是他们不愿意或无力按照商业地产运行规律操作。因而只注重商业地产的价格最大化而故意忽视通过商业经营实现商业地产的价值最大化。从早期的纯出售模式到产权式商铺模式或售后包租模式等均是如此,开发商取得开发利益卖完商铺走人,把风险丢给开发商的“马甲”-商管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商业地产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链;而业界所说的所谓“放水养鱼”纯出租模式,实际上是开发商扛下了所有风险和责任,开发商资金将沉淀,资金、资本回报率极为缓慢。即使大家所推崇的“地产大鳄+零售大佬”的万达“订单模式”和控股集团“地产+商业”模式的也只是解决了商业地产价值链中部分协调问题。
3、零售商:商业地产本质是商业。在商业地产价值链中,各零售商根据其实力、地位不同与开发商进行着各种博弈,主力店凭借着其实力和地位以极低的租金向开发商承租着大面积的商业物业,特别是某些国际品牌的连锁企业,他们得到的是最便宜的租金,最黄金的位置,其本身就是在赚商业地产的钱,其实质是属于更广泛意义商业地产范畴,而开发商又凭借其地位向中小零售商出租着极高的租金,同一个购物中心,租金价差可相差70多倍。各零售商之间其目标客群也存在着相同或不同,各业态、业种等有可能相互关联,也有可能各不相关,甚至可能出现内部竞争或相互倾匝现象,如同一购物中心有两家不同所有者同一品牌专卖店等等。
4、运营商:运营商不是物业管理公司,更不是商业物业销售公司,它应该在商业地产价值链价值创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要着眼于全局,注重的是整体效益,而且能够协调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最终达到有效整合资源的目的,甚至可以具有整合地产、商业、金融等资源的能力。但目前对商业地产运营商仅仅简单地理解为商业地产策划公司、商业地产招商公司或商业地产管理公司等,在商业地产价值链中往往成为了开发商的附属,前二者有时为了业务的需要甚至比开发商更近视,而后者则成为开发商的“马甲”,或便于开发商脱身或成为“变装”的物业管理公司。
5、投资者。商业地产的成功离不开投资者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投资者是商业地产价值链中重要的利益主体。中小投资者是开发商的商业地产开发价格实现的重要客户。中小投资者将其资金转化成商业地产(商铺)这一生产要素资本,其目的就是从投资中取得收益,我们知道,生产要素资本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只有资本在商业经营过程中与劳动有效地相结合的时候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中小投资者或被透支了升值空间或被套牢的事例比比皆是,甚至成了商业地产的牺牲品。
6、消费者:商业地产的核心在于商业经营,在于为最终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或者服务。按照海恩斯的观点,最终消费者应位于商业地产价值链的起点,所有利润都是其副产品,但在目前商业地产价值链中,开发商所考虑的客户仅为中小投资者或零售商,或者认为为最终消费者服务只是各零售商的事情,似乎整个商业地产品牌、价值等升值无关自己。
三、基于博弈论的商业地产价值链价值创造
商业地产具有地产开发、商业经营、类金融等特性,涉及的主体众多,利益关系复杂。如果各利益主体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自己利益最大化,最终只能是零和游戏或“纳什均衡”。开发商如果只考虑地产开发价格,客户起点仅为中小投资者或零售商,而不考虑商业经营价值和最终消费者,必然商业地产价值链无法形成,商业价值无法得到实现,最终或是自己或是中小投资者等价值链中相关主体受损。同样,本应作为“看守人”的政府,如果过于追求任期的政绩,也必然会破坏商业地产价值链运行环境。因此,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以价值链为决策基础,以实现最终消费者价值最大化为原则,对商业地产价值链的价值进行创造才能从根本实现各自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商业地产的价值是由地产开发与商业运营两部分构成,包括:开发价值、投资价值、租赁价值、商业价值等。其中商业价值是基础和核心价值,它决定了商业地产的租赁价值,而租赁价值决定了商业地产的投资价值,投资价值决定了商业地产的开发价值,因此商业地产价值链的逻辑起点是最终消费者,其价值链主体关系应当为:消费者-零售商-运营商-投资者-开发商-政府。
商业地产价值链是以消费者的价值创造为起点,以开发商价值实现为终点,政府的职责应当是提供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某种程度上是“局外人”,其收益应当是就业、税收、城市竞争力等长期科学的发展。在具体的运作中,各主体应通过各自的价值实现方式来进行价值创造活动,并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和互利多赢的关系,在考虑消费者价值实现、零售商市场保障、投资者投资回报、开发商租售比例和资产增值等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最终形成互为依存、共同受益、多方共赢的和谐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晶晶. 商业地产价值链探析[J].现代商业,2009(9)
2、徐理、王芳. 房地产价值链管理探析[J].价值工程,2005(12)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六大要求各高校紧密联系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实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推进工作创新,这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工作创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反映着时代的基本特征,引导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实质丰富,层次清楚,定位明确,是对解决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问题的新创造,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作出的科学解释,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和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精神航标。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理论基础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居于指导地位。坚持的指导地位,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要始终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主导、引领和整合多元化的社会思潮。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这个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普遍追求。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就是当代中国各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人、鼓舞斗志,使民族精神在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向心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它不仅以行为规范的行为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由价值性转化为实践理论性,而且正是这三个方面内容的统一,它才获得全面的价值提升,因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形成知荣明耻的良好的社会风尚。正是由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就着价值主体,营造着社会氛围,因而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巩固和维护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形成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营造高校的和谐氛围,塑造大学生的和谐心态。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学生,他们热爱祖国,渴望成才,积极进取,同时又富有理想,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喜欢独立思考,不满足前人的现成结论,绝大多数学生思想健康,品德优良。但是,有的学生韧性不足,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消沉,少数学生思想方法往往主观、偏激,把握不准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有的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务实倾向和个人功利意识并存,少数学生身上存在泛功利化现象;还有少数学生心理素质欠佳,存在心理障碍,等等,针对这些特征和特点,需要高校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特点、新方法。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兴衰成败。十六大报告对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做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为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根本任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落实三个代表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是适应高教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
当前,高校在深入改革和发展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譬如:招生规模的扩大带来就业压力的增大;收费标准的提高带来部分学生交费的困难;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推行带来学生观念、心理的变化,等等。面对这些情况,一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够实用,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如果不解决好,则会影响高教事业的不断发展,因此,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是坚持与时俱进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处于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高校也做了大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应该看到国际敌对势力一直在利用各种手段与我们争夺下一代,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积极因素,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着政治信仰淡化,讲究实惠实用;缺乏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滋生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因此,根据新的情况,认真研究,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成长势在必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思考
1.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是我们做好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如果创新意识淡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就难以实现。当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首要的是真正树立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的关键,并在落实上下功夫。根据高校的工作实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应当树立如下一些观念: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给我们带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认识,因此,要有创新的观念;高校的工作头绪很多,又面临着知识经济大背景和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及对策要有整体观念;当今社会迅捷的传媒使人们能较快地得到信息,因此,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志,一定要有强烈的信息观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和高校建设、改革发展事业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益观念,等等。总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非常重要。
2.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通过引进目标管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管理的理论其主要含义是以目标为导向,激励、调动组织及其成员,参与和实施目标的积极性等。目标管理首先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后来在党建管理工作中也开始运用,效果明显。我认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目标管理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中,能够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适应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更加激发各级组织和成员积极努力完成目标的创新精神,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目标管理,要根据党和国家对培养大学生的要求,根据每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制订出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要体现求实创新的态度,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其次,要将目标从上到下,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层次中,有全校工作目标管理体系、院系工作目标管理计划,教研室(年级)工作管理目标计划、学生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计划,课题组指导教师工作目标管理计划等。第三,要狠抓目标落实。在落实过程中,既要做到坚持按计划组织实施,又要根据情况变化适当调整。第四,要抓好考评,通过考评,了解和掌握工作情况及效果,进一步提高。
3.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仅依赖学校某个部门某个方面的力量显然势单力薄,必须齐抓共管,整体配合,形成合力。正如同志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它们充分发挥作用、密切配合。”抓好队伍建设,是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
抓好队伍建设,重点是抓好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负有直接责任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各级党政干部、共青团组织,从事思想、哲学教学的教师及管理学生的班主任和辅导员,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将这部分骨干力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好,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使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于做好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德育不能脱离智育或学科专业教育而独立存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有赖于学科专业教育,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在与教师的交往中,通过对教师人格的理解、认同和内化来实现。教师群体是高校德育的真正意义上的主导,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源泉和承载者。
因此,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大学生指导老师,逐步建立大学生导师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把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严格管理和人格感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健康成长。另外,在机制上应把育人工作纳入专业教师的学术范式,把育人成果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到专业职务评聘、考核评比等工作之中,促使教师像重视学术成果一样重视育人成果。
总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同时具有自身的特点。高校只有从实际出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适合高校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思路,才能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民.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其意义[J].蚌埠党校学报,2007,(01).
[2]黄艳,杨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3]朱正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02).
[4]刘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1,(02).
摘 要: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价值增值成为企业在经营各环节最重要的追求,价值链管理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但其存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文章从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出发,以价值链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内部产品在转移过程中给企业的价值创造带来的不确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方法,最终达到企业内部价值链增值的目的。
关键词:内部转移价格;价值链;风险
在科技社会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竞争趋于白热化,出于扩大生产,提高效益的目的,企业对资源的需求也愈发强烈。面对有限的系统资源,企业被迫参与激烈的竞争——“开源”——在市场上通过合理的手段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更迫使企业关注内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节流”,实现价值增值。资源在母-子公司、同一企业各部门、各责任中心中进行流通转移,会对内部价值链各环节的增值产生不同影响,带来风险。在对价值链进行分析的同时,充分注重风险的预测及控制,达到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的畅通。
一、 价值链风险与内部转移价格
(一)价值链风险的内涵及分类
价值链上参与者多主体、跨时间、跨空间、多目的、多环节等特征,会使价值链受到内外部两方面不利的影响,从而形成价值链风险。从控制目的来考量,价值链风险是利用价值链系统本身的脆弱性,给从而价值环节的增值带来不确定性。
从风险来源的角度分类,可将其分为横向价值链风险和纵向价值链风险。前者受到企业内部各环节因素的互相摩擦的影响;后者主要是受到价值链外部环境因素或者是与外部紧密联系的因素的变而化产生的风险。
(二)内部转移价格内涵
在企业内部交易中,资源(商品)所有权只是在母—子公司、各部门中移动,由此产生的调拨产品,结算商品的价格就是内部转移价格。
转移价格带来的价值链风险
(一)内部价值链风险
1、基本活动风险:产品制造风险。
针对不同的利润中心,半成品从上一个生产部门流往下一个部门,其转移价格已经给了上一个利润中心一定的利润空间。对于下一个利润中心,若转移价格高于其制定的生产预算,此时有两个选择:一、若中间产品和劳务由外部市场,在市场上购买替代品,前提是市场价格与购买费用之和低于转移价格。反之,购买内部转移商品,以高于预算的价格购进。最终影响产品的制造,或者不能够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或者产品存在质量和缺陷问题,对价值链上产品制造环节的价值增加产生负作用。
2、辅助活动风险:财务风险、人事管理风险、技术创新风险。
财务风险体现为资金流风险,价值链中资金的流动需要稳健的财务状况做保障,内部转移价格过高,对责任中心而言,若没有及时的资金补给,陷入资金危机之中,造成资金流的中断,使整个价值链处于“债务链”困境中。
人事管理风险。对于下游中间产品或服务的接收方来说,更乐于接受较低的转移价格,但内部价格有一个的滞后性,不可能马上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在各方转移定价不如意的情况之下,会产生矛盾和摩擦,从而对内部转移品的敌视态度,产生管理危机,不能为价值链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影响价值链环节的增值。
技术创新风险。主要体现在创新的难度及企业本身的实力和能力的方面。若无外部市场,企业对于创新的要求就更为迫切,内部资源的转移,如原材料、半成品等在价值链上的流动,能够为创新资源的获取提供相对的便利。
(二)外部价值链风险。
1、材料采购风险
采购部门是企业的消费部门,购置生产必须的原料产品,为了自身利益,采购人员很可能会收取供应商回扣,以高价购进质量较次的材料物资;当这批物资进入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上游供应部门会为了提高自己的绩效而制定较高的转移价格,有可能在企业价值链环节上产生价值的减损。
2、市场销售及存货积压风险
内部转移价格很多时候已经加上了各责任中心的有形的或者是隐形的收益。假设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其产品的生产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价格为100元,若以该价位为转移产品进行定价,则第一环节无利润。但事实上为了追求部门效益,将转移价格定为150元。第二环节价格为100元,同样为了追求50元的部门利润,面向市场时,定价为300元。在销量相同的情况下,内部转移价格的高低不会影响公司整体的利润,但是原本是只需要200元的成本,在价值链上人为的提高了生产成本,丧失了100元的市场竞争优势,成本领先的优势不能体现,销售量会因此产生缩减,达不到预计的销售量,产生存货积压风险。
二、 风险应对措施
1、技术创新与资金风险控制
树立风险意识,认识风险存在的必然性,有些风险不能消除,但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减小损失的程度,针对技术创新风险,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组建强有力的研究队伍,专人保证研发条件的完善,所需物资的及时到达;针对转移价格带来的资金流断裂的威胁,设立专门的风险备用金,及时补偿不足的资金,减少“债务链”的产生。
2、产品制造风险控制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部门合理协商,进行合理的转移定价,在各部门或责任中心留有一定利益的基础上,避免恶意竞争。在企业真实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市场预测,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价值链上各环节的工作任务和进度。
3、人事管理风险控制
任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还要充分重视转移价格在在企业生产中资源配置和正当竞争中的作用,全局观好,眼界长远,综合素质强;建立完善的个人业绩评价体系,适当进行奖励和惩罚措施。
4、材料采购与存货积压风险控制
针对材料采购风险,明确每个岗位上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权责明晰,建立监督措施以及处罚规定;对于大宗的物资采购可以实行公开招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联系,业务往来有明确的文书证明。采用ERP系统实时监控生产物流,对存货及物料设立库存警戒线,定期查询,及时预警,加强计划的实施流程,物料投入与产品生产相衔接。
5、 市场销售风险控制
在生产环节保持合理的转移价格,降低成本;同时在市场上采取适当的优惠措施来开发新客户;建立分销公司,利用网络、媒体等,对于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销售模式;及时进行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调节转移价格,改变生产模式和状态。
三、 结论
企业价值链上的各项活动相互协调和联系。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转移价格作为双刃剑,不仅是衡量各责任中绩效的重要工具,同时也能带来各方面对价值链不利的风险。企业必须建立基于转移价格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以此来预测认识和预测价值链中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风险对于价值链环节增值带来的破坏,同时进行防范。这样才能在安全经营的基础之上,降低成本,提高价值链的相互协作,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朱月友,张斗胜.企业价值链风险管理与控制(J).管理世界.2011(5)
【关键词】 在职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对策
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指医生通过阅读书籍和杂志、撰写论文、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学术会议以及与同事交流,使用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方法完成继续医学教育义务;政府或医学界学术团体通过继续医学教育评估实行学分制来保证医生履行继续医学教育义务[1]。通过了解了重庆市整个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现状,探明影响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因素,探索合适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才能为制定适合重庆市的继续医学教育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来自重庆市设有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的三级甲等医院的教务处管理人员及医院医生。
1.2研究方法: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课题研究目的,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研讨和咨询,制定《继续医学教育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80份,其中有效问卷74份,有效率为74%。
2.结果
2.1一般情况:在被调查者中男性44人,女性30人,20到30岁之间有43人,31到40岁之间的被调查者为21人,41岁到50岁之间的被调查者为4人, 5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为6人。大专及以下学历者无,有18人为本科学历, 38人为硕士学历, 18人为博士学历。未定职称者6人,初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16人,副高职称10人,高级职称12人。
2.2被调查医生参与继续教育现状:被调查医生在过去一年中,参加培训班的有45.9%,参加进修的有6.8%,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的有84.8%,进行学历教育1.6%,远程教育占4.0%,自学的人数占37.8%。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在5次以下的占16.2%,5-10次的占54.1%,11-15次的占20.3%,16-20次的占1.4%,20次以上的占8.1%。
2.3影响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因素:使用SPSS13.0对被调查医生的专业技术职称与参与继续教育的动机类型中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分类变量作一维方差分析。
2.3.1职称与职业发展动机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级职称组职业发展动机因素均值低于其余各组,与副高级职称组、中级职称组、初级职称组及暂无职称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
2.3.2职称与社会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高级职称组社会动机因素均值高于其余各组,与副高级职称组、中级职称组、初级职称组及暂无职称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3.1结果分析
3.1.1临床医生工作繁忙时间紧是影响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最主要的原因:“工学矛盾”是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临床医生时间难以保证,从而减少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机会。其次是地点因素,这和大部分的培训班、学术讲座都在院外举行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问题,医生不能尽可能多的参加外地的学习。
3.1.2临床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动机是职业发展动机: 这一研究结果和国外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1][2][3]证明参与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对于职业发展的追求、为专业晋升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障以及更加胜任自己的工作等。其次是兴趣因素、利他服务因素、用人单位的政策规定和社会因素。
3.1.3高级职称医生参加CME主要受社会因素影响:高级职称组因为在专业晋升方面已经达到高级,已无职称晋升空间,因此,职业发展动机因素不是其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动机;而高级职称组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因素是与保持或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等相关的社会因素。
3.2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对策
3.2.1采取灵活多样的继续医学教育形式:由于医院的医疗任务,医生的工作和学习时间容易冲突。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医生,对继续教育的需要与内容不同,医院管理者应善于分析不同层次医生学习的特点,采用科学性与系统性、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主观上满足不同层次医生参加继续教育的不同需求,客观上增强医生继续教育的实效。医院还应加强院内继续医学教育力度,以便更好的节约时间和经费,并根据行业要求和本单位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
3.2.2继续医学教育资源共享
3.2.2.1整个医院的资源共享。这包括科室内的资源共享和科室间的资源共享。
3.2.2.2增强医院间的合作,实现共赢。同一地区的医院之间,除了业务上的竞争,还应该在技术、信息、资源上进行互通和共享。对于三甲医院,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新技术、新知识以及行业前沿的专家,在接收进修医生、规范化培训医生的同时,将一些学术会议、案例讨论也能与一级、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医院的医生一起分享的话,会提高整个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3.2.2.3医院与社会资源。继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医院应该有效的利用政府、企业、学术团体等的资助举办或者参与学术会议,开办继续教育培训班,以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各级卫生部门、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建立费用分担制,多渠道解决继续医学教育的资金问题,把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增强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3.2.3发展远程继续教育: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手段灵活多样,卫生技术人员自己掌握学习进度,自己选择符合工作需要的学习内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及分布不均的问题,利用互联网不仅可以获取所学医学专业的全面的信息和资料,还可以了解相关最新医学发展动态,为卫生技术人员学习和更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便捷的通讯为获取最新的教学手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结论
综上所述,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完成较好,医生有条件多渠道、多形式的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医生参与继续教育的动机的整体趋势中,职业发展与兴趣的动机强度最高、最为普遍;而影响在职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是时间因素和地点因素。因此,继续医学教育政策制定者及各级管理者应根据不同医生的不同需求及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继续医学教育计划,并给予资源支持,以充分激发医生参与继续教育的内在动机,提高参与程度、优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尚柏.国外继续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新进展. 安徽医学,2010,31(3):195-197
[1] Henry.G.T , Basile.K.C. Understanding the decision to participate in formaleducation.Adult Educ.Quar.,1994,32(2):77-82
[2] Merganser, M.A. the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of Pharmacists toward Continuing Education, Madison, WI: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1978.56-67
[3] Am. J. AACP Commission to Implement Change in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Entry-level education in pharmacy: Commitment to change,” Pharm. Educ.,1993,(54)3: 366-374
[摘 要]随着品牌的发展,品牌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004―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三大区域的品牌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各地区品牌发展的不同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各地区应重视品牌价值建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品牌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关键词]品牌价值;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品牌;品牌建设;资源禀赋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833(2012)01009907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行梯度推进战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培育了众多的知名品牌。而中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发展却相对缓慢,品牌的发展也比较滞后,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地区知名品牌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着该地区的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影响着我国地区经济的格局。各地区品牌发展的差异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就要重视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把区域品牌价值建设作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一个拳头项目,打造优势品牌行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然后通过产业间关联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二、 相关研究文献
品牌价值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的多样化、买方市场的形成,品牌建设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关于品牌价值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关系的探讨,国内外相关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Porter指出国家的成功不是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来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族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族群,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1]。Johnson和Bruwer研究品牌的形象以及品牌形象对消费者的影响,他们认为消费者对不同区域的同一种产品的品质期望影响消费者的感知,品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过程[2]。Durst等人提出了跨区域品牌的概念,指出区域品牌研究的新发展方向,认为跨区域品牌的理论研究并没有跟上跨区域品牌发展的步伐[3]。Bhardwaj等人研究了在印度市场上美国全球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差异,他们认为区域品牌和全球品牌都能够影响品牌的资产价值[4]。国外对品牌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大部分研究主要是市场营销理论的延伸;第二,多采用案例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国外从品牌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发展差异的相关文献却比较少,大部分只是从市场营销的品牌延伸的角度研究城市和地区的发展。
国内关于品牌与经济的相关性研究文献较为丰富。夏曾玉通过考察“温州现象”来检验区域品牌建设的好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温州区域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不过他研究的只是一个微观的城市,并不具有宏观方面的代表性[5]。杨晓光提出品牌的地区差异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规律基本一致的看法,认为品牌的地区差异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有重要的影响,另外他还从地理学的视角对品牌价值建设进行分析,对进一步的研究区域品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6]。高杰、彭红霞认为地域品牌是一定区域内众多企业品牌的精华浓缩和提炼,能够显著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他们重点分析了地域品牌的识别、搭载、集聚、刺激等经济效应[7]。肖志明以品牌带动为视角研究区域经济的增长问题,通过研究晋江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式,发现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启示[8]。胡志刚、孙曰瑶提出了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并指出要积极发挥品牌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9]。
总体来说,现有的文献主要是从宏观的层面对品牌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但关于品牌对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这主要表现为缺乏从空间角度对区域品牌建设进行研究,且研究集中于理论层次;缺乏利用数据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品牌发展状况和其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分析。
三、 计量模型及数据说明
(一) 计量模型
因为模型中数据的考察期相对较短,相同地区的政策、文化和自然条件变化不会太大,差别也不会太大,所以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从截面和时间两个层面来体现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相对于只是利用截面数据或只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来说,面板数据具有更多的优点。与截面数据模型相比较,面板数据模型控制了不可观测的经济变量所导致的OLS估计的偏差,从而使得模型的设定更加合理,模型参数的样本估计量更加准确。与时间序列模型相比较,面板数据模型扩大了样本的信息量,降低了经济变量间的共线性,提高了估计量的有限性[10]。同时,截面变量和时间变量的综合使用能够显著降低缺省变量导致问题的可能性,而且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同时反映所研究的经济问题在时间和截面两个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时间、不同截面的特性。因此,我们的分析采用基于线性回归的面板数据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为Yit=αi +Xitβi +μit ,i=1,2,…n,t=1,2,…T。其中,Xit为1×k向量,βi为k ×1向量,k为解释变量的数目,扰动项μit相互独立,且满足零均值和等方差。
本文预期品牌能够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建立如下的回归方程对这一预期进行实证检验。
PERGDPi,t=C+αBVi,t+ξi,t(1)
其中,下标i代表相应的省份,t代表年份,方程左边的PERGDP代表各省的人均GDP,以此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采用人均GDP可以消除各个地区人口规模的影响。方程中BV代表各省区的品牌价值的总量,采用品牌价值可以将品牌量化,可以更好地测算品牌的经济绩效。ξ是误差项。
为了避免变量数据的剧烈波动,减少潜在的异方差问题,本文对上述公式进行自然对数的处理,得到以下的方程:
LN(PERGDPi,t)=C+αLN(BVi,t ) +ξi,t(2)
(二) 数据来源及说明
所构建的方程中人均GDP的数据取自2005―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品牌价值(BV)的数据取自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04―2009年的中国最具价值的500个品牌。
对品牌的评估,世界品牌实验室采用的是目前通行的“经济适用法”。通过对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等数据的综合分析,判断企业目前的盈利状况;通过运用EVA确定企业的盈利水平。 同时,世界品牌实验室运用具有世界领先性的“品牌附加值工具箱”计算品牌对收益的贡献程度,通过数理分析的方法客观地预测企业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盈利趋势以及品牌贡献在未来收入中的比例。最后通过对市场、行业竞争环境的风险分析,计算出品牌的当前价值。品牌价值=E×BI×S,其中E为调整后的年业务收益,它是通过对包括当年在内的前三年的营业收益和未来两年的预测收益施以不同权重后,得出的平均收益;BI为品牌附加值指数,主要指用“品牌附加值工具箱”计算得出的品牌对当前收入的贡献程度,表现为品牌附加值占业务收益的比例,这其中包含了对品牌附加值在经济附加值中的比例计算; S为品牌强度系数。
本文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与品牌价值(BV)的面板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分析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数据采用2004―2009年东部11个省份(包括直辖市)、中部7个省份和西部10个省份(包括直辖市、自治区)的人均GDP和品牌价值的数据,其中东部11个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8个省份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由于和青海缺乏品牌价值的数据,因此未将其纳入研究的范围之内。下面三个图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004―2009年品牌价值(单位:亿元)的变化趋势。
图1 东部地区2004―2009年的品牌价值趋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东部11个省市的品牌价值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北京市品牌的发展最为迅猛,远远超过其他省市。北京远远领先于其他省市,主要因为北京是许多垄断行业的总部所在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保险、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等集团公司的总部都位于北京,所以北京拥有的品牌数量就比较多。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的品牌发展虽然不如北京,但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省份,在外资的带动作用下,自主品牌的发展非常迅猛。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和山东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发达的省市,而上海曾经是我国自主品牌发展最好的地区,但是由于遭到国外品牌和浙江、广东等地区的新生品牌的强有力的竞争,因此导致上海的自主品牌价值缩水。相对来说,天津、河北、辽宁、海南品牌的发展相对缓慢,但是这并不会影响东部地区整体的增长态势。整个东部地区的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雄厚的实力,截至2009年整个东部地区品牌价值总量是31372.25亿元,年平均值2582.07亿元,品牌价值的基数是比较大的。
由图2可以看出,湖南、湖北品牌发展比较迅速,但因为它们品牌的发展相对滞后,品牌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品牌价值总量仍然比较小。吉林省品牌的发展相对较早,基础相对中部地区的其他省份来说也比较雄厚,但是从2005年开始吉林省品牌价值的增速却明显放缓。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品牌价值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品牌建设基本没有太大的进展。2009年中部地区品牌价值总量为2914.3亿元,年平均值为364.29亿元,品牌的发展远远小于东部地区。
由图3我们可以看出,整个西部地区内蒙古、四川、云南的品牌发展态势良好,增速明显,其中四川的品牌增长速度最快,品牌价值也最高,远远超过中西部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四川白酒企业的发展相当好。广西、重庆、贵州的发展在整个西部地区处于中等层次,而陕西、甘肃、宁夏、新疆2004―2009年品牌却几乎没有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2009年整个西部地区品牌价值年均值达到295.37亿元。
综合分析东中西部地区品牌价值建设的整体情况可知:东部地区品牌的基数最大,品牌数量最多,品牌发展得最好,但区域内部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中部地区整体发展比较平衡,但是中部地区品牌的基数太小,发展速度缓慢;西部地区内蒙古、四川等省份的发展速度虽然比较快,但由于其他省份的发展比较滞后,且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致使西部地区品牌的发展整体处于较低层次。总体来说,东中西部地区品牌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品牌价值量呈现出依次递减的态势。
四、 计量分析
本文使用2004―2009年的面板数据,其中东部选取11个省市、中部选取8个省,西部选取10个省市自治区,对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为了克服单一的单位根检验所带来的偏差,本文采取LLC检验、IPS检验、ADFFisher检验、PPFisher检验四种方法分别对LN(PERGDP)和LN(BV)进行单位根检验。
(一) 东部地区的计量分析
先对东部地区的各变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人均GDP与品牌价值的水平值经过以上四种检验方法检验以后发现,数据是不平稳的。而人均GDP与品牌价值量的一阶差分值经过以上四种方法检验以后,结果都表现为没有单位根,拒绝单位根的假设,这表明两个变量是一阶单整的,数据是平稳的。
检验结果还表明,人均GDP与品牌价值量都具有时间趋势,因此本文在进行回归分析时选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以LN(PERGDP)为因变量对东部地区的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如表2(见下页)所示。
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人均GDP与品牌价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品牌价值每增加1%,人均GDP就增加0.55%。这说明东部发达地区凭借改革开放的契机在品牌的创建方面已拥有雄厚的实力。东部地区品牌价值高,拥有众多的知名品牌,该地区品牌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品牌已经成为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品牌的价值和数量与该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是紧密相关的。
(二) 中部地区的计量分析
对中部地区的各变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置信度水平上显著。
表3的结果说明中部地区人均GDP和品牌价值量的水平值也是不平稳的,因此本文需要对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在对这两个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后的数据显示拒绝单位根的假设,这表明没有单位根,数据是平稳,可以进行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以LN(PERGDP)为因变量的中部地区回归结果见表4。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置信度水平上显著。
由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中部地区人均GDP与品牌价值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1%的置信水平上,品牌价值每增加1%,人均GDP就增加0.48%,这表明品牌可以带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中部地区品牌的发展要滞后于东部地区,各个省份品牌价值量相对比较低,这样就难以提高区域生产的集约化经营,也难以转变区域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导致新生的品牌发展也比较缓慢,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自然也就弱于东部发达地区。
(三) 西部地区的计量分析
对西部地区的各变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5(见下页)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同,人均GDP和品牌价值量的水平值是不平稳的,在经过一阶差分以后,检验结果显示没有单位根,两个变量是一阶单整的,这表明数据是平稳的。因此,本文采用LN(PERGDP)为因变量对西部地区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6(见下页)所示。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置信度水平上显著。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置信度水平上显著。
表6的结果表明,西部地区人均GDP与品牌价值存在着正向的相关性,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在5%的置信水平上,品牌价值变动1%,人均GDP就变动0.40%。西部地区品牌对人均GDP的作用系数明显小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但是二者的相关性仍然比较显著。这是因为虽然西部地区整体品牌的发展比较滞后,但是四川凭借白酒产业、内蒙古凭借乳制品创立了众多的知名品牌,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表现出积极的带动作用,进而对西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 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品牌发展的地区差异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基本一致,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品牌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品牌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第一,对我国500强品牌的地区分布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证实了品牌价值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有较大的相关性。区域的品牌数量和品牌价值与区域的竞争力紧密相关。一个区域拥有的知名品牌越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越能占据优势,所以未来区域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上的竞争,而会更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品牌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二,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的趋势。品牌无论是对东部发达地区还是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对东部的带动作用更是非常明显,但是由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品牌数量和品牌价值的绝对值都比较小,品牌的发展比较滞后,品牌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的促进作用也就小于东部地区。这说明东中西部品牌价值的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实施品牌战略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针对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东部地区要保持目前的品牌发展态势,进一步加强品牌的建设,提升品牌的价值,凭借优势的品牌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继续发挥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中西部地区要积极树立品牌意识,在发展当前品牌的情况下,积极培育新的品牌,大力发展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品牌创建方面,企业要加大对品牌的创新投入,只有通过产品生产工艺的创新、设计开发的创新和在生产经济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才能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推出能够迎合市场需要的新品牌产品;同时,企业要通过兼并、控股等多种方式对品牌进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增强名牌企业的实力从而打造区域经济的优势品牌。
其次,区域品牌的创建要突出区域的特色。每个区域应该有自己的战略定位,重点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创建区域独特的优势品牌。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从而形成本地化的产业品牌,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效仿的,并且这种特色产业能够对区域经济产生乘数效应,是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由于不同的区域在空间、资源禀赋等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各个区域所具有的优势也各不相同。东部地区要利用社会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依托高科技人才的优势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继续利用外资促进本土产业的发展,培育更多的世界性的知名品牌。中西部地区品牌数量和品牌价值比较小,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要低于东部地区,但是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却非常丰富,因此中西部地区要依托本地区的特色,积极延伸资源性产业的产业链,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创建优势的区域品牌。
参考文献:
[1][美]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5.
[2]Johnson R,Bruwer J. Regional brand image and perceived wine quality:the consumer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ine business research,2007,19(4):276297.
[3]Susanne D,Kaufmann H R. Developing interregional brands[J]. Euro Journal of Business,2008,13(1):3862.
[4]Bhardwaj V. Global and local brands in India:the case of levis[J]. Journal of Global Marketing,2010,23(1):157168.
[5]夏曾玉.温州区域品牌建设的SWOT分析[J].企业经济,2004(1):118.
[6]杨晓光.中国品牌的地区分布及其影响[J].地理学报,2005(2):189197.
[7]高杰,彭红霞. 成分品牌来源国形象、品牌资产及消费者购买意愿 [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5):106112.
[8]肖志明.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6):3335.
[9]胡志刚,孙曰瑶,品牌集中度及其度量模型研究 [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2):96103.
[10]白仲林.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5.
An Empirical Study on Brand Value Cre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Growth Differences
LI Xingjiang, ZHANG Yujie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关键词:增加价值 职工所得率 净资产收益率
增值会计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一个分支。增加价值是企业销售收入扣除外购材料成本之后的剩余部分,需要向股东、管理者、职工、政府、银行等相关主体分配。本文将分配给职工的增加价值占全部增加价值的比重定义为职工所得率,它反映企业对职工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职工所得率不仅能决定职工收入进而促进或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还会影响一个社会消费与福利水平。根据组织行为学理论,职工所得率越大,职工的积极性越高,为公司创造的绩效越显著,但是社会现实状况是否如此?职工所得率在不同行业之间是否存在区别?若有区别则职工所得率较低的行业中企业的经营绩效如何?本文尝试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寻找答案。
一、文献综述
(一)增加价值基本理论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熊楚熊(1996)、楼土明(1996)、徐鹿(1999)、修丹和朱卫东(2008)等认为:增加价值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职工有效劳动而创造的、附加在原有价值上的、新增加的价值;国外学者英国的杰斯特、美国的杜拉克把增加价值称为“贡献价值”;英国的拉卡把增加价值称为“生产价值”;德国的列曼把增加价值称为“创造价值”;日本的学者竹山,日本的企业如松下、京瓷等则把总生产值与预付价值的差额价值称为增加价值。上述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增加价值的定义做了剖析,但是实质相同。本文综合以上各种定义并从我国国情出发,认为增加价值就是商品物化过程中有效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根据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学说以及增加价值的定义,商品总产值与增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本文计算职工所得率时采用的是增值净额。之所以将劳动手段消耗的价值(折旧)c1排除在外,原因有:第一,折旧属原有价值的转移,而非新创造的价值,若将其计入增加价值总额则与增加价值的定义不符。第二,把折旧计人增加价值并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不利于保全企业投入的资本。第三,折旧计提带有一定的主观判断,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会导致增值会计信息不可比。第四,扣除折旧能体现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和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基本原则。第五,直接计算增值净额可简化合并报表编制、避免重复计算。增值表是反映企业增加价值的计算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学术界对其褒贬不一。学者如Riahi-Belkaoui在《增值表:对美国的借鉴意义》(《Value added reporting:less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一书中认为:增值表可以从多维度报告事项,通过突出职工对公司的重要性来营造一种管理氛围,让职工对公司产生一种亲切和积极的态度;增值表可以更好地测量公司的规模和重要性(收入额和资本不具有横向的可比性)等。也有学者如Van Staden认为贸易联盟(Trade Unions)之所以不使用增值表是因为他们怀疑增值表可能被用来减少政治成本、隐藏合理威胁。
(二)增加价值的应用研究现状 在规范研究方面,将增加价值应用于现行财务分析体系,构建基于增加价值的财务比率,如资本增值率、销售增值率、净增值比率等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调。在实证研究方面,有学者如Karpik(1990)发现增值会计信息比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利润和现金流量)对市场风险更具解释能力;Riahi-Belkaoui(1996)提出并验证了增加价值与股票收益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Van Smden(1999)通过对增加价值与股价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它们之间有一定联系;Rayton(2003)对美国制造业企业深入研究后发现职工薪酬与业绩的相关性在不同企业有所区别;刘长翠、孔晓婷(2006)以沪市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为研究对象,回归分析样本公司社会贡献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增加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完善增值会计的计量方法和报告方式,构建基于增加价值的绩效评价体系等。将增加价值与股票的市场表现联系起来以验证增加价值的重要性,使得增加价值理论研究更有意义。但现有研究成果很少从增加价值的视角对职工薪酬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加以研究。本文尝试对基于增加价值的职工所得率与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导致实证结果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6年度至2008年度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剔除其中:财务数据异常的公司(如职工所得率为负的公司);ST、PT公司;商业银行、证券、金融、保险类公司;同时含B股、H股公司;年报信息披露不全的公司(如母公司报表中数据缺失的公司)。经适当整理计算得有效样本数10q家。按照证监会对行业的分类,本文提取2006年度至2008年度沪深两市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以作比较,在做以上相同剔除处理后得信息技术业有效样本数10家、制造业有效样本数73家。
(二)变量设计 本文设计了以下三个主要变量:(1)增加价值。本文考虑到:第一,数据可获得性――采用加法计算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数据可通过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获取,而若采用减法算法则必须通过对企业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明细科目加以整理、分析,工作量增大;第二,信息的可理解性――加法算法清晰地表明了增加价值分配对象有哪些,各对象所得增加价值占增加价值总额的比例为多少等信息;第三,决策相关性――采用加法算法计算增加价值,便于事后分析与总结。因此选用如下公式计算企业增加价值:增加价值=利息+职工薪酬+税费+股利+留存收益。上式中,利息以“财务费用”计量;职工薪酬为本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与本年“应付职工薪酬”累计发生额之和;税费为本年“支付的各项税费”与本年“应交税费”累计发生额之和扣除当年“收到的税费返还”之后的余额;股利可通过股数与每股股利的乘积得出;留存收益为本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累计发生额之和。(2)职工所得率。职工所得率=职工薪酬÷增加价值×100%。(3)净资产收益率。现行财务管理体制出于数据的真实、可比以及可获得性,常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绩效的量化考核指标。它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反映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运营效益越好。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三)研究假设 劳动可以创造增加价值。按照“要素贡献论”,劳动力参与增加价值分配的货币形式表现为企业向职工支付薪酬。职工所得率过高会影响其它要素如资本、土地、企业经营能力等的积极性,而过低则会降低职工的工作热情。目前我国劳动力市
场供过于求,职工所得率普遍偏低,适度增加职工支付可以有效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改善公司绩效。故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职工所得率总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
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应该处于主动地位,即劳动雇用资本。劳动力在创造增加价值的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的程度越低,职工所得率应越低,反之亦然。鉴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制造业企业的职工所得率低于信息技术业企业的职工所得率
制造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与国民经济实力息息相关。劳动力长期供过于求的状态,使得劳动力价格偏低。追逐利润的企业家可轻易获得降低劳动成本的机会,从而获取更多的剩余收益。因此,本文提出第三条假设:
假设3:制造业企业的职工所得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
三、实证分析
(一)总体分析 本文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因变量,职工所得率作为自变量,使用SPSS软件对二者做单变量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表1)显示,职工所得率在年度之间呈现递增趋势,净资产收益率受生命周期、金融危机、法律政策、技术设备、竞争格局等因素影响在年度之间有所下降。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与职工所得率之间的关系在年度之间保持稳定,其中2006年度二者在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2007年度二者在10%的水平上显著相关,2008年度二者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净资产收益率与职工所得率之间呈现的是负相关关系,与假设一不符。一般认为,向职工支付的越多,职工的积极性越高,因此创造的价值越多,企业绩效越好。而上市公司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职工所得率与企业绩效总体上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这与传统行为理论相悖,其原因如下:首先,现行会计核算制度不利于强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财务会计中职工薪酬被视为成本费用,于经营成果计算之前扣除,剩余收益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分配。因此,向职工支付薪酬成为企业的一种负担,而非企业价值创造的动因。因此,职工难以主人翁态度融入企业,积极性不高。另外,企业具有降低成本费用的动机,进一步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其次,职工的薪酬体系不合理。相比于高级管理人员,普通职工所享受的除基本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当期支付的货币形式薪酬之外,较少涉及其他如股份支付等延期支付的非货币形式薪酬。因此,职工流失率高,公司招聘、培训新职工的成本增加,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单一的薪酬形式未充分考虑不同职工之间的需求差异,薪酬的保健作用强而激励作用弱。另外,薪酬支付方式缺少透明度,可能导致职工相互猜疑,影响集体凝聚力。
(二)行业比较分析 制造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在创造增加价值的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的平均程度低于信息技术业。为验证假设二,本文对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表2)显示,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企业的平均职工所得率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趋势均与(表1)分析结果一致。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低于信息技术业企业,制造业企业的平均职工所得率同样低于信息技术业企业。此结果与本文假设二一致。本文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不同行业各有特征。进出壁垒高或者是垄断性行业容易产生较高的职工所得率。这些企业对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要求高,同时容易获取政府政策支持,各种投入要素的回报率普遍较高。
(三)制造业企业样本的相关分析 本文对选取的制造业73家样本上市公司各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职工所得率分别运用SPSS软件做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见,制造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职工所得率在2006-2008年度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相关程度高于上市公司总体分析结果。该结果验证了本文假设三。在职工所得率较低的制造业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与职工所得率的负相关程度高于上市公司总体分析结果。也就是说,在这一行业中,对职工支付的越少,企业的剩余收益越多,绩效越显著。本文认为引起此现象的原因如下:首先,很多制造业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绩效考核结果是确定职工薪酬的基础。虽然目前各种考勤系统、电子监控设备等可以有效监督职工的出勤率,但它们对职工的投入程度却无力监控。恰恰重要的是,后者才是一个职工创造增加价值的真正原因。若企业对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建立不当,考核主体过于单一、考核方法不科学则会导致考核过程流于形式。一旦职工对企业考核过程不满意则会促使“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蔓延、不公平感滋生。这些将使得绩效考核机制逐渐失去预期的效力。其次,普通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普通劳动力市场长期供过于求的状态使得制造行业中的绝大部分劳动力处于被动地位,职工可能会因为过分担心失去工作机会而对不公平的待遇忍气吞声。结果导致追逐利润的企业家轻易获得降低劳动成本的机会,从而获取更多的剩余收益。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实证研究表明,净资产收益率与职工所得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在不同行业存在差异。故本文认为现阶段通过增加对普通职工的支付量来提高积极性并不尽合理。当务之急应推行增值会计、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考虑以增加价值为公司战略目标,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包括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制度等。以增加价值为基础的职工考核评价体系是响应和谐社会号召的产物,可用于不同行业以评价职工工作业绩。本文采用加法算法计算增加价值,算式中涉及的会计要素来自传统财务会计体系。鉴于财务会计无法完全满足增值会计核算的需要,本文所计算的增加价值精确度受限。另外,本文使用巨灵金融服务平台在提取上市公司数据时发现很多集团企业的母公司个别报表财务数据不全,导致本文在做剔除处理后样本数量偏小。以上原因导致本文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受到一定局限。随着社会责任的进一步落实,研究增加价值的意义将日益重大。
(二)建议 (1)推行增值会计。目前增值会计核算体系尚未建立,社会各界对增加价值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重要性等尚未达成共识,全面推行增值会计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鉴于增值会计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建议统一增值会计的核算口径。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为避免重复计量,企业可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上提取增值会计所需数据并作相应补充,编制增值表,及时进行分析并利用它辅助经营决策。(2)建立灵活薪酬体系。我国的薪酬制度源远流长,从古代的“俸禄制度”到建国初期的“货币薪金制度”,从改革开放初期仍带有行政色彩的“企业工资制度”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监督调控的“企业工资制度”,我国的薪酬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虽然我国企业薪酬体系在总体上坚持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主张落实“提低、扩中、限高”的分配政策,体现出保护劳动者、赋予企业工资分配自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精神,但是就目前的薪酬机制而言,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认为,以增加价值为基础、根据高级管理人员较高层次的需求,建立灵活薪酬体系,可以深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成功引入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机制。这样可有效解决gP,32首创精神匮乏等问题,消除其“旱涝保收”的计划经济思想,并将其收入与风险、责任、贡献紧密联系起来。(3)落实产业政策。政府部门已根据我国国情,在考虑资源、资金、技术力量等现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了现阶段的主导产业。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落到实处,让主导产业真正发挥带动作用,其他产业齐头并进,进而缩小行业差距,避免因行业差异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4)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侧重于对员工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进行考察,为确定薪酬和奖惩提供了依据。改进绩效考核体系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清晰界定工作绩效;根据组织需要选择最优考核模式;选择合适的考核者;优化考核者的信息处理过程;培训考核者以改善评价技能。这些是贯穿绩效考核的全过程重要方面。只有具备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才能让职工薪酬有据可依。
参考文献:
[1]熊楚熊:《增值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2]楼土明:《论增值会计》,《会计研究》1996年第11期。
内容摘要:移动商务企业群处于一个机会和风险并存的新兴产业市场环境中,发展才是唯一的生存之路。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移动商务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态势,以移动终端用户为核心,提出企业群价值关系,探究移动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获利途径,以期给企业提供一种具有创新价值的新经营理念
关键词:移动商务 价值关系 企业群 价值主体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不断融合,移动商务正在从通信业务向数据业务不断地演进,由最初的语音通讯到短信收发,移动娱乐到移动支付,个人移动办公到企业商务领航等,各种业务模式层出不穷,业务应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移动商务正在催生出更多新的产业机会。面对如此广阔的移动商务发展空间,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商业经营活动,抢占移动商务应用市场,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发展共识。
然而移动商务在我国刚刚起步,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移动商务产业链的主体不明,许多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中构建和发展。移动商务企业群能否抓住当前3G全面商用的契机,调整经营战略,争取占据有利地位,加速企业的发展则至关重要。
移动商务的现状与发展态势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自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以来,经历了多次重要变革和跨越式发展。到2003年7月,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这不仅为移动通信的良好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为移动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2008 年5月24日,电信运营商重组之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都成为拥有固网和移动网经营能力的运营商。2009年1月7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获得一张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的3G牌照。3G牌照的发放,一方面为移动商务发展带来了优秀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相关的技术支持基础,另一方面标志着我国移动商务产业进入3G时代,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竞争。
综观移动商务手机终端市场的发展状况,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截止2009年5月,国内手机用户总数已达到6.87亿,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近7.4亿。据中国互联网中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6月,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3.38亿人的45.9%,半年内手机网民增长超过3700万,半年内增长32.1%,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
从行业市场反馈的情况显示,受移动商务各种业务发展地影响和冲击,许多传统互联网行业纷纷加入移动商务产业链拓展新业务。例如,电子商务争夺从传统互联网延伸到了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成为电子商务最活跃的领域,众多无线与传统电子商务企业纷纷试水移动电子商务。根据艾瑞咨询的《2008-2009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报告》数据表明,08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2.1亿元,09年预计交易规模将达6.4亿,同比增长高达205%。艾瑞还预计2012年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108亿元,发展潜力巨大。
移动商务作为新兴产业群中发展的热点,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多从移动商务概念引入,对移动商务产业价值网商业模式和移动商务产业价值链两方面进行探讨。在价值网商业模式方面的研究中,张向国和吴应良在阐述价值网这一新商业模式机制特征和运营模式的基础上,进而分析移动商务的商业特征,提出一种移动商务的价值网生态体系模型,并讨论价值网生态体系的协同模式和运营机制,最后给出其有效运作策略。毕新华,李海莉和张贺达通过对商业模式理论和移动商业模式的深入研究,采用价值网的视角对移动商务产业的增值过程进行分析,突破传统的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商务模式,提出基于移动商务价值网的商业模式,即围绕客户需求,根据产业链节点企业自身优势,选择核心能力企业作为价值网领导者控制价值增值过程。
在移动商务产业价值链方面的研究中,刘道斌从移动商务概念入手,深入研究移动商务的价值链理论及其价值链模型,根据第三代移动商务的价值链模型,提出基于个人的移动商务的价值链模型。通过该模型应用使得半移动商务模式转化为纯粹的移动商务模式,并给移动商务带来一种基于会员制的新型的盈利模式。张千帆和梅娟从网络运营商角度探讨了移动商务的通道式、半开放式、开放式和封闭式四种形式的商业模式的特点、盈利潜力和管理复杂度,为价值链中的企业选择适合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决策依据。吴晓波对移动商务这一新兴商业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已有文献提出了移动商务价值链层次模型,分析移动商务价值链中各个层次参与者所提供的功能,及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中国移动商务产业发展的现状。
移动商务企业群赖以发展的价值主体
通过对移动商务价值链文献和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不同学者对移动商务价值链群体的构成,具有普遍的认同,但对移动商务企业群赖以发展的核心主体及价值关系,未予以指明和阐述。笔者从电信项目开发入手,全面了解各运营商的业务运营模式,同时结合我国移动商务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态势,本文认为现阶段企业群发展,围绕的价值主体是移动终端用户。
(一)垄断性的移动商务产业平台缺少市场竞争活力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企业进入互联网的门槛低,从C2C到B2B,B2C到G2C等,各种业务模式百花齐放,业务办理一站式完成,业务成本低廉,时效性高。然而3G时代之前,移动平台则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大寡头移动运营商所垄断,众所周知,不管从通信网络的运营能力方面,还是从终端用户的服务质量方面,两大移动运营商在诸多方面存在距离差异,无法形成有效地业务竞争,更无从谈起如何让用户感受到的“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激烈竞争的热闹场面,移动商务产业平台处于一边倒的“舞台”想象,移动商务市场竞争活力不足。另外,受移动互联网业务经营权的限制,选择移动运营商作为合作伙伴开展移动商务,成为企业开拓移动商务新领域的快捷途径。但对于此合作方式,企业将不得不付出价值收益中的部分利益给合作伙伴,因此,企业计划的经营利润目标难以达到预期,进而缺少业务创新的动力。
(二)手机的普及应用使用户成为企业群的价值主体
手机的普及应用,为移动商务企业所提供的即时通信,娱乐音乐、网络游戏等小容量,低带宽开销的移动增值业务,构筑了庞大的消费用户市场。手机业务的应用,发掘出移动商务价值链的源泉,为企业带来丰厚的价值回报。本文中权威机构给出的调查数据样本仅为手机用户数,而同样有着移动商务服务需求,使用PDA、上网本、移动PC等产品的用户,却不在调查报告之列。究其原因,由于移动互联网带宽瓶颈以及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局限性等问题,一些高质量移动业务需求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满足。这一方面向企业透视出现阶段移动商务企业群的价值主体就是终端用户,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围绕主体对象进行移动业务开发指明方向。
以用户为主体的移动商务企业群价值关系分析
目前,我国移动商务产业发展处于产业周期初始阶段,产业链业务更新快,市场环境不稳定,上下游企业也处于不稳固的发展变化中。围绕价值主体为核心,理清需求服务关系,探明市场发展方向,则尤为重要。
企业分群是在研究企业主营业务的基础上,从各个企业提供不同服务类别的角度出发,把现阶段移动商务企业分为技术群和业务群两大类别群体。技术群企业为用户提供基础设备、通信技术保障、安全保障、金融支付等服务;业务群企业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资讯信息、商务等服务。
图1中,技术群包括设备提供商、金融服务商、软件服务商、移动运营商等;业务群包括内容提供商、接入服务商、广告服务商、移动运营商等。作为移动商务现阶段价值源泉的用户,因其业务需求的多样性,与企业建立不同的服务关系,从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关系。设备提供商与用户建立终端产品价值关系,金融服务商与用户建立移动支付价值关系,软件服务商与用户建立安全应用价值关系,移动运营商与用户建立通信运营价值关系,内容提供商与用户建立个性增值价值关系,接入服务商与用户建立综合资讯价值关系,广告服务商与用户建立广告业务价值关系,移动运营商与用户建立商务/个性价值关系。
笔者研究中发现,某一移动商务企业与用户之间存在多种服务,产生多种价值关系,可能会分布在不同分类群体中。如图1中的移动运营商具有满足用户多种业务服务需求的特殊企业。不论企业分布在哪个群体中,它们与用户之间建立一种服务关系,必然创造一种相应的价值。这种价值源于用户的业务需求,形成于企业对需求的满足。企业与用户之间业务需求的多样化,造就价值种类的多样化。企业在需求中寻找商机,创造商机,用户则在应用中产生价值,增值价值。也正是源于企业与用户之间需求与服务关系的稳定构建,移动商务产业价值链才不断地扩展细分,移动商务企业才得以扩大发展。
影响移动商务企业群发展的若干因素
(一)用户消费成本高
首先,用户终端产品生命周期短,消费价格高。新产品具有功能齐全,性能优异,价格贵等特点,移动终端用户为提高商务办公效率,跟进电子产品周期,从低端手机,到高端笔记本电脑,新产品均成为用户追逐对象。而移动终端产品为一次性短期消费投资,消费成本之高不言而喻。其次,移动互联网上网费用高。目前移动和有线上网存在两种计费方式。移动互联网上网是按流量计费方式,而传统互联网是按时长计费方式,按照最低标准移动商务50元套餐500M数据总流量来看,套餐可使用流量仅等同传统互联网下载一部电影文件的数据大小,由此可知,现有移动互联网要想在网民中普及,必须解决上网资费高问题。
(二)业务内容匮乏
移动商务的经营运作中,终端用户并不需要服务商提供海量信息,供自己筛选查询,而是要求服务商能够一次性提供精准的业务内容,这是当前流量计费业务模式下,移动商务用户提出新的服务要求。但目前,许多信息资源来自于传统互联网,移动服务商缺少对信息的加工整理,业务内容不仅不具有查询精准性,更不具创新性、及时性等移动特色,因此,难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
(三)产品功能不全面
虽然移动商务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现已有便携式PC、数据上网本、手机、PDA等移动产品,但多数产品功能简单,不能满足商务应用。比如手机产品存在屏幕小,按键功能性弱等问题,人机交互界面难以达到PC机的应用效果。另外,手机性能稳定性差,无法满足复杂业务的应用。移动上网本、移动PC等产品功能虽然强大,但存在携带不便、不适宜移动状态下随时处理业务等问题。因此,能否研发功能全面、适合移动环境下商务办公的产品,是影响移动企业群发展的技术因素之一。
移动商务企业群发展策略
(一)降低应用成本
扩大产业规模结构,发挥规模经济效益。随着3G业务的全面推广应用,移动运营商新的竞争格局不断形成,移动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因市场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扩大,规模经济的效用也进一步显现,企业经营成本将会得到进一步降低。
推进企业技术革新,降低产品成本。3G技术已经开始商用,技术应用还须经历市场的检验,才能趋于成熟。从摩尔定律可知,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句话说,摩尔定律告知我们,移动商务产品的价格将会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高。因为随着产品市场提出新的功能需求,企业将会加快技术革新,改进产品功能,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最终,用户会接受更多性价比高的新产品。
推动电信机制改革,降低通信业务成本。虽然全国电信企业三分天下,但依旧不能形成有效的业务竞争格局。因此进一步推动电信企业运营机制改革,逐步放开移动业务经营权,鼓励企业参与移动商务的业务服务创新和商务模式创新。另外,加快移动商务资费的调整,降低移动通信上网费用,切实开展移动商务地全面应用,从而促进移动企业群的竞争发展。
(二)开拓业务应用领域
移动商务开展以来,遇到业务服务内容匮乏,业务应用领域狭窄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受前期移动技术发展的局限,导致移动互联网带宽瓶颈和终端产品功能不足等问题。二是由于移动商务是一个新兴产业,业务模式在探索中前行,业务内容缺少提炼和加工,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随着3G技术的全面应用,移动互联网将破除带宽瓶颈,移动产品性能也会得到进一步改进。
移动商务企业发展必须依靠“业务引领,内容为王”来推动。开拓业务应用领域,既是对移动商务成熟业务推广的要求,又是对新领域业务创新的要求。移动商务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把业务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并且不断地创新业务模式,移动企业群才能快速推进发展。另外,移动商务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用户主导消费趋势也日渐明显,企业若想在一些无差异市场中赢得胜利,只有提升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才是企业在移动产业中发展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制胜法宝。
(三)加强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共赢关系
虽然我国移动产业发展中企业面临的机会多,但环境多变、业务更新快等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企业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业务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地加大。加强价值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有效地传递业务压力,降低经营风险,而且建立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企业间客户关系,稳固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促进价值链企业共同发展。
(四)政府给予政策指导与规范管理
总体上,移动商务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产业发展中将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政府应给予及时地解决和政策指导,促进产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具体到移动商务业务应用,政府对互联网企业的管理规章同样适用移动商务企业。同时,针对移动商务的业务应用特殊性,政府应及时出台新的管理规范,指导移动商务企业在合法规定内经营,及早规避政府管理盲点。
结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移动商务产业链的继续延伸,移动商务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移动增值市场,移动商务无疑是未来移动网络时代的重要领域,同时也必将成为国家关注和学者研究的重点。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移动商务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讨论了终端用户在移动商务初始发展阶段的价值主体地位,提出企业群以用户为核心的价值关系构建,指出企业发展必须围绕用户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业务服务,才能建立持续稳定的价值关系。
3G时代是应用为王的时代,在价值关系的纽带中,移动商务企业群应该合力引导用户,关注移动商务所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同时,共同推动用户,选择使用移动商务所提供的各种全新业务,只有不断的在服务中提高质量,在运营中创新业务,才有可能加快培育市场。另外,企业群还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企业间合作共赢关系,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共赢关系,这样,移动商务企业群才能持续良好的快速发展。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对影响移动商务企业群发展的因素给予分析和对策探讨。
通过本文研究,以期帮助企业理清现阶段移动商务的各种价值关系,了解并掌握移动商务企业群发展的影响因素,以便企业找准其在移动商务企业群中的定位,从而在3G市场竞争中寻求机会,创新业务服务,与用户建立一种促进企业发展的价值关系。
参考文献:
1.汤兵勇,雷轶.基于移动服务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12)
2.毕新华,李海莉,张贺迭.基于价值网的移动商务商业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9(1)
3.张向国,昊应良.移动商务价值网商业模式与运营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5(6)
4.刘道斌.移动商务的价值链模型研究[J].理论月刊,2009(9)
5.张千帆,梅娟.移动商务商业模式分析、评价与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3)
6.吴晓波,陈琦,盛玲玲.移动商务产业价值链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作者简介:
[关键词]证券交易;渠道;顾客价值
[中图分类号] F83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2-0084-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阶段购物过程的消费者渠道选择行为实证研究》(70772035)课题拓展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背景
在过去几十年中,金融企业提品和服务的渠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消费者市场中可供选择的渠道得到了迅猛的增加,渠道之间的竞争也相应地增加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店铺所扮演的角色,使得消费者不得不面对渠道选择问题。在这种趋势下,更有必要来理解消费者在各种渠道之间是如何选择的以及在什么情境下消费者会首先选择某一种渠道。现有的消费者行为模型可能会有所帮助,但是它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购买某一种产品上,尚不清楚它们是否完全适用于选择某一渠道的影响因素分析。因此,需要更进一步的基础性工作,来提升我们对直接影响渠道选择的因素的理解。因此,本研究要找出是什么导致投资者选择某一特定的渠道来进行证券交易,投资者是如何处理他们所面对的各种选择的?投资者可供选择的渠道包括:营业厅、电话和互联网。
我们对通过传统和在线渠道进行证券交易的收益和成本都有着各自的看法,这些个体感知对金融企业有着巨大的商业指导意义。因为在我们理解消费者的渠道选择之前,知道消费者评价的是什么很重要。我们试图搞清楚:通过使用不同的渠道,消费者真正想获得什么?在他们判断价值的时候,什么属性是最重要的?什么促使了他们使用某个渠道而不是另外一个?为了可以从消费者视角来比较各个渠道,理解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我们引入了感知价值的概念,提出了基于顾客价值(比如:进行渠道使用的感知收益和成本比较)的渠道使用意愿。
二、顾客价值的概念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都是从产品和服务本身或从企业的视角来认识价值,顾客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直到顾客价值概念的提出,价值研究才开始从顾客的角度进行。Porter (1985)在他的经典著作《竞争优势》中指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能为顾客创造的价值”。[1]
在顾客价值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对“顾客价值”进行了不同的描述。虽然研究者对于顾客价值的看法不尽相同,但顾客价值的核心是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还是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根据以往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观点,特别是Zaithaml (1988)关于顾客感知价值的阐述,再加上本研究的实际情况,本文中将顾客价值认同为顾客感知价值。也即对顾客价值作出如下界定:顾客价值是指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得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中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2]
三、顾客价值的维度
顾客价值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维度。对于顾客价值维度的研究,学者们经历了从开始的顾客价值二分法研究到后来的强调人际互动的社会价值、关系价值研究。
Sheth et al. (1991) 提供了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他们区分出了价值的5个维度。分别是:(1)功能价值(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在功能性、实用性与执行绩效等方面的感知),(2)社会价值(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在社会形象上的感知),(3)情感价值(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在消费心情或情感上的感受),(4)认识价值(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在知识性价值上的感知),(5)情境价值(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的情境下,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在价值意向上的感知会有所差异)。[3]但是,Sheth et al. (1991)的这个分类被归结为仅仅是利益驱动的,因为它只包含人们感知到的利益,而没有明显地将其与消费者承担的成本建立联系。
在Sheth et al. (1991)工作的基础上,Sweeney and Soutar (2001)对感知价值的维度作出了新的划分。他们忽略了情境价值和认识价值,因为对于感知价值的一般性测量中,这些维度并不重要。情境价值被舍去是因为它产生于情境(暂时性)因素中,而认识价值被舍去是因为新颖性和出人意料的价值感知只在享乐型产品上有较为明显的突出,而在其他类型的产品中则不然,因此缺乏代表性。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借鉴Zeithaml (1988)的工作,把功能价值分成了质量和价格,他们的依据是一些消费者仅仅将价值视作了低价格,而另外一些则在价格和质量间取得了某种平衡之后才感知到了价值。价格和质量这两个因素对于不同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有不同的作用。所以他们指出感知价值由四个维度组成:质量,价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4]。这个划分被证明是合理且有效的。
但是,Sweeney and Soutar (2001)的模型中没有考虑非货币成本。王永贵等(2005)将顾客因为购买产品/服务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心理等成本也纳入了考虑,并针对国内证券服务业提出了感知价值的四个维度: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感知利失。他们把Sweeney and Soutar (2001)模型中功能价值的价格维度与其它的非货币成本合并成感知利失维度,而原来的质量维度则被归为功能价值[5]。
我们发现,在其他研究者提出的分类中,也明显超出了购买和消费产品的功能性范畴,拓展了价值的概念,它们清晰地表明消费者在其购买活动中同样能够获得社会的,情感的和认识/创新的价值。
这些抽象的价值维度原来是用在产品或者服务领域的,但它们同样也可以用在渠道研究中。这样的话,功能价值就变成了消费者对通过某一渠道获取产品/服务在功能性、实用性与执行绩效等方面的感知;而社会价值就来自于某个渠道对消费者的自我社会概念(如自信,地位)的增强能力。当消费者使用某个渠道时,他们可能会因为体验到开心、新颖性和好奇心的满足而产生情感价值。另外,在特定情境下使用某个渠道也会削弱或增强总体的价值感知。
虽然感知价值的各个维度因为太抽象而没有展示出顾客价值具体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但是通过对顾客价值的维度进行划分,使我们对顾客价值有了总体上的认识。这种总体认识为我们接下来去识别顾客价值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指导和帮助。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从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感知利失三个维度去探讨。舍去社会价值是因为,在我国现阶段,投资者在选择证券交易渠道时很少会基于社会价值来作出选择决策。事实上,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投资者选择某一特定交易渠道的理由很少涉及到社会价值。
功能价值:由产品/服务的感知质量和期望绩效所带来的效用(Sweeney and Soutar , 2001)。
情感价值:由产品/服务引起的感觉或情感所带来的效用(Sweeney and Soutar , 2001)。
感知利失:由对所有短期或长期的货币成本下降、时间与精力耗费减少的感知所带来的效用(王永贵等, 2005)[5]。
四、顾客价值的影响因素
虽然多维度的价值对于区分可能的成本和收益非常有帮助,但是因为它们太抽象而没有展示出消费者是如何形成价值判断的。所以,长期以来,影响因素研究一直是顾客感知价值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大多数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使用的是Zeithaml的感知成本和收益分类,并用它们来预测感知价值。增加顾客的感知利得和降低顾客的感知利失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某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顾客的感知利得,同时也可以降低顾客的感知利失。我们将根据上面指出的三个维度,把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作为感知利得,从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两个方面去识别本研究中感知价值的主要影响因素。
1.传统及一般意义下的研究
渠道选择与商店选择有许多相似性,但与产品选择的相似性略逊。消费者常常在一系列的商店属性上评估商店的选择,这提供了一种决定顾客价值的方法。所以,通过考察现有的关于产品价值和商店价值的文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渠道选择中,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是怎么形成的。
Sweeney et al. (1999) 针对耐久商品的一个研究得出结论,消费者不仅仅考虑暂时性的获益和付出,长期性的因素比如产品的所有权,包括绩效和财务风险也被考虑。感知风险被视作一种支出,因为它涉及了心理成本。其研究结果显示产品质量,相关价格(比如,具有与某个产品相似特性的其它产品的价格),风险以及功能性和技术质量决定了感知价值[6]。Teas & Agarwal (2000)同样研究了感知价值的前导因素,他们的模型提出感知质量和感知的付出通过感知的绩效和财务风险来间接影响感知价值。感知质量与绩效风险负相关,而价格正相关于财务付出和感知质量(价格的双重效应)。结果显示,感知质量和感知付出的确通过绩效风险和财务风险来影响感知价值[7]。
一些文献 (e.g. Babin et al. 1994)指出,消费者从购买中也能获得情感性的购物利益[8]。这些研究指出消费者按照功利性和情感性的维度来评估购物体验;他们会感知到功利性和情感性的价值。功利性的维度反映了消费者是否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实现了他们的购物目标。为了实现功利性价值,消费者们必须要通过目标导向的行为来减少时间和精力投入,而这种目标导向的行为是功能性的,目的性的,事务性的[19](Hoffman et al., 2002)。情感性的维度代表了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性价值,它指的是情感价值,认识/创新价值[3](Sheth et al., 1991)。在这方面,消费者更加关注于娱乐和享乐价值。
大多关于商店选择的文献是基于产品的感知价值来进行研究的。与产品价值相比,购物体验在解释商店价值时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Kerin et al. (1992)将价格,商品质量和购物体验作为对于一个超市的价值感知的预测性因素。他们提出,购物体验在商店感知价值上具有最大的影响效应。购物体验的感知在这里是对以下因素的认知:商店的清洁程度,选择的多样性,雇员的友好度,结算政策以及结算等待时间[10]。所以购物体验包括功利性的方面(多样性的选择)和情感性(雇员友好度)的方面。
Baker et al. (2002)将认知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和Zeithaml (1988)的分类相整合,来预测商品的质量和商店的回顾意愿。他们的概念模型包括人际间的服务质量(比如,功能性的服务质量),商品价值和购物体验成本(比如,时间和精力,心理成本)[11]。和其他研究者一样 (cf. Zeithaml 1988),这些研究者仅仅整合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成本,忽视了购物体验收益。
Parasuraman(2000)关于顾客感知价值的驱动因素研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他将顾客感知价值的驱动因素归纳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价格。Parasuraman认为仅仅依靠优质的产品和合理的定价均不足以在市场上占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服务质量要比产品质量和价格更加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因此将服务质量引入作为顾客感知价值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12]。
Wolfgang & Samir(2001)将顾客价值驱动因素分成三类:一是产品相关特性,如产品特征、产品范围、一致性等;二是服务相关特性,如产品创新、供应可靠性与敏捷性、快速响应、技术信息和技术支持等;三是促销相关的特性,如公司可靠性、个人关系、形象和公共关系等[13]。
2.网络环境下的研究
Bolton & Drew(1991)在针对电信服务的研究中发现价值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有显著的直接作用[14]。Kim et al.(2005)针对移动网络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顾客价值对消费者的接受意愿有显著关系[15]。
Eighmey(1997)在研究商业性网站的顾客价值中,提出六大类影响顾客价值的因素,分别为营销知觉(Marketing Perceptions)、娱乐性价值(Entertainment Value)、信息性价值(Informational Value)、易用性(Ease to Use)、信用(Credibility) 和互动(Interactivity)[16]。Jarvenpaa & Todd(1997)认为在网络环境下顾客价值由产品、服务、购买体验以及消费者风险组成,而价值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多样性、乐趣、服务质量,以及降低产品价格、不方便性以及风险来实现[17]。
Keeney(1999)在研究电子商务时提出九项提升电子商务顾客价值的因素:增加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获得产品的时间、增加便利性、减少时间的花费、增加隐私性、增加购物乐趣、增加安全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18]。Korgaonkar & Wolin(1999)从顾客使用网络的需求为起源提出了七个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性、信息、互动自主、社会化、社会逃避、基于交易基础的安全与隐私以及基于非交易基础的隐私。其中“经济性”指的是收集信息以进行更为理性的购买决策或者设法获得免费的商品;“社会化”是指网站使用者之间的人际沟通与活动;“互动自主”则是指使用者与网站之间的互动行为,并且顾客拥有一定的自主性。作者通过因子分析证明这七个因素对于消费者使用网站有着重要影响作用[19]。
3.渠道选择模型的提出
综合前面提到的观点,本文将与顾客感知价值相关的成本和收益总结成表1。
本研究中,涉及的产品就是交易服务,所以我们将主要探讨服务质量,而不再去单独地考虑产品质量。此外,我们将用感知风险来衡量心理成本,价格,时间/精力成本和乐趣也会被考虑。由于大量的研究都指出了便利性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也将便利性作为感知收益的一个影响因素纳入考虑。一些研究(Chen and Dubinsky 2003; Kerin et al. 1992)指出乐趣一般与购买体验的情感性方面有关[20],且根据访谈也发现投资者选择委托渠道时会考虑到与体验价值相关的理由,所以本研究将着重考察乐趣中的体验价值。
也就是说,在本研究中作为影响顾客价值的主要因素有:价格,时间/精力成本,感知风险,服务质量,便利性和体验价值。
五、小 结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金融服务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渠道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企业要制定富有成效的渠道发展战略,就必须弄清楚消费者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的渠道,影响他们选择的因素是什么。本文基于顾客价值提出了针对证券投资者的渠道选择模型,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但是,没有通过实证对该模型加以验证是本文的一个局限性,此外,服务质量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概念,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地加以区分,以识别出适用于我国证券业的一些因素。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superior performance [M].New York: Free Press, 1985.
[2]Zeithaml, V A.,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Journal ofMarketing, Chicago: Jul 1988, Vo1.52, Iss.3; pg.2.
[3]Sheth, J.N., Newman, B.L, Gross, B.L., Why we buy what we buy: atheory of consumption values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New York: Mar 1991, Vo1.22, Iss.2; pg.159.
[4]Sweeney, J.C., Soutar, G.N., Consumer perceived value: Thedevelopment of a multiple item scale [J].Journal of Retailing,2001, 77, pg.203.
[5]王永贵,韩顺平,邢金刚,于 斌.基于顾客权益的价值导向型顾客关系管理――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5,8,(6):27-36.
[6]JC Sweeney, GN Soutar, LW Johnson, The role of perceived risk inthe quality-value relationship: A study in a retail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Retailing, 1999.
[7]RK Teas, S Agarwal, 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product cues onconsumers’ perceptions of quality, sacrifice, and value, Journal of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J].2000.
[8]Babin, B.J., Darden, W.R., Griffin, Mitch, Work and/or fun:Measuring hedonic and utilitarian shopping [J].Journal ofConsumer Research, Gainesville: Mar 1994, Vo1.20, Iss.4; pg.644.
[9]KD Hoffman, LW Turley, Atmospherics, Service Encounters and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J].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02.
[10]R A Kerin, A Jain, DJ Howard, Store Shopping Experience andConsumer Price-Quality-Value Perceptions [J]. Journal ofRetailing, 1992.
[11]J Baker, A Parasuraman, D Grewal, GB Voss, Influence ofMultiple Store Environment Cues on Perceived Merchandise Valueand Patronage Intentions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2.
[12]Parasuraman, A., Grewal, D.,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thequality-value-loyalty chain: A research agenda, Academy ofMarketing Science [J].Winter 2000, 28(l), pg.168.
[13]Wolfgang, U. Customer value in business markets [J]. IndustrialMarketing Management, 2001, 30: 315-319.
[14]RN Bolton, JH Drew, A Multistage Model of Customers'Assessments of Service Quality and Value [J].Journal ofConsumer Research, 1991.
[15]Kim, H. W., Chan, H. C.& Gupta, S. Value-based adoption ofmobile Interne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Decision SupportSystems, 2005, 43:111-126.
[16]Eighmey, J. Profiling user responses to commercial web sites[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97: 21-35.
[17]Jarvenpaa, S. & Todd, P. A., Consumer reaction to electronicshopping on the world wide web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Electronic Commerce, 1997, 1(2), 59-77.
[18]Keeney, R. L., The value of Internet commerce to the customer[J].Management Science, 1999, 45(4), 533-542.
[19]Korgaonkar, Pradeep K. and Lori D. Wolin, A MultivariateAnalysis of Web Usage [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99,(3/4): 53-68.
[20]Z Chen, AJ Dubinsky, A Conceptual Model of PerceivedCustomer Value in E-Commerce: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J].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2003.
Research on Channel Choice in Securities Trading Based on Customer Value
ZhouJun
(Business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