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家庭教育培训感受

家庭教育培训感受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8 17:05: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家庭教育培训感受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家庭教育培训感受

第1篇

关键词:母亲素养 家庭教育 实践活动

一、母亲素养教育的意义

1.母亲群体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了一个民族发展的趋向、进程和质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注定了母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位老师。她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精神导师,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引航的灯塔,是孩子灵魂世界的第一奠基人。因而,母亲群体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了一个民族发展的趋向、进程和质量。因此,从社会化角度看,母亲素养工程是我们民族的素质之源。

2.母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一生,进而影响一代人的强与弱,并影响到社会的兴盛与衰竭。因而,一代母亲的体质、文化、思想和人格品质,深深影响当代社会,并将这种影响延续到未来社会。

3.只有高素质的母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孩子,母亲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母亲素养工程是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素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础性的工作。能否提升一代母亲的素养,关系着整个民族是否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二、母亲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1.母亲教育应该有以下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教育孩子,为人父母就要教育孩子,在这一点上母亲教育和儿童教育是一致的;第二层意思是教育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是教育父母,是父母的素质提高,在这一点上母亲教育和家庭教育、父亲教育是一致的;第三层意思是教育社会,是全社会必须尊重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一一母亲,是全社会必须尊重她们的劳动,没有对母亲劳动的认可和尊重,就不会有未成年人问题的真正解决。

2.家庭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教育功能的健全,而母亲教育则是全社会对女性生育价值的尊重。家庭教育重要,但母亲教育要先行。母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岗位,教育学家王东华在《发现母亲》一书中对母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母亲的质量决定着孩子的质量。”“所有老师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母亲。”“一个最蹩脚的母亲也胜过一打最出色的特级教师!”因为以母亲为主所进行的家庭教育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和无法替代的作用。

(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而母亲对孩子的了解是从胎儿就开始的,搞胎教除了母亲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再者,婴儿出生后最早认识的就是母亲那张和蔼可亲的面孔。所以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是天经地义,无法改变的。

(2)家庭教育的连续性。人的一生,可能要先后接受几十位老师的教育,唯独母亲这个老师终生不变。同时家庭教育的过程是不间断的,即使孩子立生活了,仍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母亲的影响。所以母亲又称为孩子的终身教师,母亲教育的连续性,也是任何一个老师的教育都难以与之相比的。

(3)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权威感在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家庭生活的核心,是孩子生命的发源地,是孩子赖以生存和成长的依靠,这一切都决定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孩子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诲。母亲若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能起到老师教育难以起到的效果。

(4)家庭教育的感染性。父母与孩子之间天然的、密切的血缘关系,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自觉和不自觉中进行的,都是父母以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感染影响着子女。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引起共鸣。

(5)家庭教育的及时性。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能随时把握孩子的思想脉搏,发现问题,及时教育。这一点是任何老师都无法做到的。

(6)家庭教育的灵活性。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寓教于生活和各种活动之中,它不仅具有形象具体的特点,还有灵活多样、双向互动的特点。父母只要是一个教育子女的有心人,随时随地、事事处处都可以结合事物和活动对子女进行恰如其分的启发和教育。

(7)家庭教育的个别性。孩子能否成才,很重要的因素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并发挥他的智能优势,也就是“最佳才能区”。学校里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很难发现每个孩子的智能优势,难以进行因材施教,而父母面对的是自己的一个孩子,是个别教育行为,能及时发现孩子的“最佳才能区”,让其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

(8)家庭教育的实践性。学校教育开设多门课程,以书本知识、理论教育为主。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是人们进入社会的“演练场”“实习地”,社会的复杂性反映到家庭,使家庭生活也变成了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父母也就成了孩子的实习老师。因此,我们说,一个女人要首先成长好自己,同时又要了解孩子成长的土壤需要怎样的元素,二者结合起来,她的孩子必然会成长得好,成为一棵独立的树,向四周伸展的树,浑身透着绿的树,充满能量的树,能够给他人遮风避雨的一棵树,能够向着阳光歌唱的树。

三、母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1.把“母亲素养教育”与家庭教育工作相结合,提高母亲科学教子的水平

(1)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成立由专家学者、区各类带头人、全国优秀班主任、社区教育志愿者、心里咨询师组成的母亲素养工程讲师团。街道向讲师团成员颁发聘书,分解任务。讲师团成员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育儿讲座、心理辅导、专家咨询、经验交流等活动,指导和帮助母亲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

(2)加强阵地建设。家长学校是实施“母亲素养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巩固推进现有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的同时,在社区建立家长学校,初步形成符合农村家长实际需要的,多元化、多功能的农村家长学校新格局。

(3)开展教育活动。首先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家长委员会等平台,结合讲座、课堂、面授、网络、交流、现身教育等多种方法,让尽可能多的母亲多途径接受教育,共同关心支持“母亲素养教育”的实施。其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如悬挂横幅、发放母亲素养教育告家长书、母亲素养教育倡议书,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这一工作。再次是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宣传窗阵地,建立母亲素养教育专栏,定期发表家教理论和家教信息,特别是关于母亲身心健康素养教育和正确的教子育儿经验。提高“母亲素养教育”在母亲群体中的知晓率。

(4)通过“家教知识竞赛”“家教经验交流座谈”“评选优秀家长”,联合家访等活动或形式吸引母亲自觉参与,使母亲在理、情、趣相结合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科学教育知识,进一步拓展家庭教育服务领域,推进“母亲素养工程”全面实施。

2.把“母亲素养教育”与和谐家庭建设相结合,提高母亲营建和谐家庭的能力

(1)开展“‘廉内助’‘贤内助’评选活动”。通过倡议、开展廉政文化宣传、廉政素质教育培训,深化文明家庭创建内涵,发挥家庭和妇女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组织社区妇女开展“清洁庭院”擂台赛、“我家的楼道最清洁”评比和“远亲不如近邻”座谈等活动,倡导以贤为美、以廉为荣的社会风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2篇

一是切实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市妇联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牵头单位,每年召开一次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对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总结部署;每年召开一次家庭教育讲师团会议,对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每年开展各类家庭教育道德实践活动,今年,我们开展了一场以智慧应对逆反为主题的家庭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关注女童安全保护儿童权益

创建平安家庭”为主题的儿童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等,对家庭教育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

二是家教工作者合力推动。根据家庭教育工作需要,我们整合资源,发挥三支家教工作者队伍作用。一是发挥市级家庭教育讲师团作用。吸收了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家教讲师团,广大讲师团成员根据自身特长,制作课件,在全市开展举办讲座,成为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二是各学校都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学校领导与德育处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一起,采用集中宣讲与个案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共同研究推动学校的家教工作。三是发挥家教志愿者作用。在农村、社区,通过组织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妇女干部、优秀家长担任家教志愿者的方式,为广大家长提供咨询指导服务。部分老同志年届七旬,热心公益,无私奉献,令人敬佩。

一是发挥家长学校主阵地作用。我们在原有家长学校创办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我县家庭教育阵地网络,尽量使家教知识辐射到每个年龄段的的学生家长。截至目前我市中小学家长学校数135所,幼儿园家长学校数23所,中等职业学校家长学校数1所,机关家长学校数1所,企事业单位家长数1所,孕妇学校数1所,新婚夫妇学校数数1所,人口学校数280所,各家长学校都制定了详细的授课计划,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家庭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并通过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专题讲座、巡回大讲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活动等形式,开展品德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法制宣传等教育。

二是发挥时间节点的作用。在节假日来临之际,各家长学校通过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告家长书》,与学生签订《假期安全文明承诺书》,发送假期安全短信,加强对孩子的学习、安全和社会实践教育,提醒家长要尽好监管责任,让孩子过一个平安、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我们还利用“三五”、“六一“、“七一”、“十一”等节庆,开展主题活动;在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

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同时,我们还将家庭教育工作与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和谐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相结合,让广大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一是实施贫困家庭关爱行动。今年春节期间我们与慈善协会联合对市15户贫困家庭发放慰问品及慰问金,活动共计捐助慰问金3000余元,捐物100余件。在每年的六一期间,由市妇联领导班子带头,市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纷纷开展慰问活动,各镇办也根据各地实际开展慰问活动,送钱送物送温暖,让困难儿童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我们还开展了“家政、月嫂培训班”,许多妇女通过培训已经拿到了上岗证书,解决了她们在生活上的困难。我市自实施“春蕾计划”以来,累计捐助资金十万余元,救助贫困女童350余人。其中,有90多名贫困女童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二是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活动。2月下旬,我们与市教育局联合在全市开展了以“关注女童安全 保护儿童权益 创建平安家庭”为主题的儿童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此次活动,我们以留守流动儿童集中的龙门镇西塬小学、新城办第五小学为重点集中开展安全知识宣传互动活动。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册400余本,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家长们对儿童安全知识普及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科学性的认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仍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一是对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指导不够。近年来,虽然省上经常会有家庭教育讲师的培训,也定期召开讲师团成员会议,分析研究存在问题。但是,随着新时期家庭教育工作的新变化、儿童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以及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新需求,如何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工作更能贴近家长和儿童的需求,成了新时期家庭教育工作亟需思考的问题。但我市家教工作者也有部分是兼职,对家教工作参与热情应该说也高,在本校本地讲课还是可以的,但要成为专家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希望能多培养几个专家型的,哪里有需要就可以到哪里去宣讲。希望省妇联能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各地专家进行培训交流。

二是家庭教育工作发展仍不平衡。由于城乡家庭教育观念、信息资源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城乡家庭教育发展仍不平衡。在城镇,各种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为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且家长对家教工作普遍较重视,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较高;在农村,特别是较为偏远的贫困山区,由于生活条件、隔代带养、亲戚寄养以及家长自身素质的影响,家教知识的宣传普及仍是薄弱环节。此外,各年龄段家教工作开展也不平衡,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展活动多,中学家长学校开展活动较少,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待加强。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对孩子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现象较重,对子女过分溺爱和过分期望现象较重,一些家长还忽视自身品行的修养,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等,家庭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此外,外来流动人口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特殊情况家庭的子女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和关爱帮扶工作。

四是假期儿童安全问题仍需进一步关注。近年来,每年寒暑假时,儿童坠楼、坠阳台、溺水事件频频发生,事件大部分都是家长缺少对孩子的安全知识的教育,特别在城区,孩子一个人留守在家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儿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我市家长学校办学体制不完善,家长学校都是校中校,设在学校和幼儿园内,由学校、幼儿园负责管理,管理不正规,家庭教育水平较低。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目前家长学校校中校的办学模式有自身的弊端。这样的体制,就是在平时召开家长会,老师把学生的情况告诉家长,学校、幼儿园偶尔搞一次讲座,家长也不一定参加,学校、幼儿园对家长也无可奈何,且家长的受教育面也不广,比如:幼儿园的家长学校面对幼儿的家长,小学的家长面对小学的家长,中学的家长面对的是中学的家长,虽然有针对性,但也有缺失,如准爸爸、准妈妈、0—3岁小孩的父母,爷爷、奶奶等。

二是家庭教育责任观念仍然落后。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学校,教育孩子就属于学校的事了,培养和教育好孩子是学校的应尽之责。近些年,很多家长忙于生计,将孩子交到学校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些家长从来不到学校或向老师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情况,连家长会也不来参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老师是谁,对孩子学习情况就更不清楚了。家长不关心在校子女的表现,有些家长还习惯替子女说话,庇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部分家长与学校缺乏配合和协调,致使学校教育成效减弱。

三是家庭缺失家教知识不足。从我市学生家庭结构变化看,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多元化,独生子女家庭成为家庭的主流格局,还出现了较多的流动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多种类型的家庭,家庭的缺失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困惑。“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良好夙愿仍旧是每一名学生家长的共同心声,当家长发现孩子做错事情,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会严肃批评教育,但总感现在的孩子不服管、不听话,所掌握的家教知识不足,远远满足不了目前家庭教育的需要。

一是加强培训,提升家教工作者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及时进行知识更新、理念更新、方法更新。建议省妇联成立家庭教育培训指导中心,能定期组织培训、进行交流,提高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水平。我们市里也要及时跟进,运用各种形式,层层抓好培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指导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3篇

关键词:教育;留守儿童;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很多父母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人照看或在亲戚家寄养,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一般指6~16岁)。他们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加之隔代教育的溺爱和放纵,使他们逐渐养成一些不良恶习,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也时有发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产生原因主要有:

一是家庭教育和亲情的长期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接触的机会较少,给予的亲情和关爱就少,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亲人或其他人监护,也无法弥补留守儿童在亲子感情上的缺失。即使有的父母利用假期和孩子有了短暂的相聚,但由于内心的愧疚和急切的弥补,还是严重缺乏情感的交流和培养,这段时间大多数父母在金钱上都会给以无限制的满足,孩子俨然就是“暴发户”,并且充斥眼球的是花花世界,萦绕耳际的是“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这样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是隔代教育的溺爱和放纵。由于留守儿童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其实他们是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一直生活在寄人篱下的阴影里。在班上,他们是标准的金钱“富二代”、亲情的“贫困生”。在监护类型中,隔代监护占的比重较大,多为隔代老年人。他们由于缺乏文化、思想落后、方法陈旧,不懂换位思考和因材施教,面对留守儿童犯的错误,要么娇生惯养、放任自流,要么以打骂与训斥为主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待,这样都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和影响,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三是学校教育师资弱和责任感不强。在农村地区,绝大多数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大量存在。学校除有语数外专职教师外,品德教育、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就成了摆设,成了专职教师的副课,经常被占用。大部分学校既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心理咨询服务、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忽略了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这种缺少特殊性、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难。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另一主要原因。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等一系列限制性政策不仅人为地形成了城市人与农村人的界限,也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分化。这种鸿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员的自由流动和发展,也对城乡教育的均衡产生重大影响,户籍地考试制度使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子女不得不在户籍地学习和生活。

“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他们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监护网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引导反哺家乡建设。地方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就业岗位少,收入较低,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只有加大地方经济建设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地方政府要积极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尽量减少留守儿童。还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引导在外地的中小企业主回乡投资办厂,鼓励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反哺家乡建设。

二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不以户籍决定入学。首先逐渐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使农民工子女享有与城市人口一样的平等权利和社会权益。其次逐步开放城市公立学校,取消高昂的借读费,使农民工子女能在城市顺利入学,让他们享受与城市孩予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再者加强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和管理力度,均衡教育发展。这样,父母就会把孩子留在身边,留守儿童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三是提高学校责任意识,加大师资建设和培训力度。学生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首先,学校就要转变观念,不要以几率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更不忘忽视这个常被教育遗忘的角落,因为更需要特殊关怀的群体却也正是学校和老师放逐的对象;要完整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掌握变更信息;完备家长通讯录,及时反馈孩子在校表现及思想动态,有效地实现家校联动;开展结对帮扶,让所有留守都有爱心爸妈或知心哥姐,弥补亲情的慰藉;设立亲情电话和视频聊天室,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开设心理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其次,加强师资建设,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师德的建设,要使每一位教师都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亲其师、信其道。

四是开设隔代教育监护人培训班,提高监护质量。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和疼惜,因而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农村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更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开设培训班,让老年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真正担当起监护的责任。

关注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关爱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4篇

近年来,我园提出了“为每个幼儿健康发展服务,为家长多元需求服务”的办园理念,坚持教育公平,向特殊儿童敞开园门,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进行早期教育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一、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早期教育现状

目前为止,我园没有身体有明显残疾的儿童入园,在园幼儿中的特殊儿童均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对这些儿童的保教,采取了分散管理的方式,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即哪个班级有特殊儿童,由当班教师自行调整其教学安排,提供特殊照顾。但这些特殊儿童在幼儿园中的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很难融入到集体活动当中,教师也常常对他们的生活细致照顾,而对学习放任自流。

例一:幼儿为聋哑儿,在生活上受到细心照顾,但教师与该幼儿交流困难,学习上放任。

例二:幼儿学习时反应迟钝,家长与教师均认为是智力问题,后在幼儿体检时发现该幼儿有听力障碍。

例三:幼儿入园后焦虑反应严重,半年后,在幼儿园还是不吃饭不喝水,时常趴在桌子下、床下,在家中情绪正常。

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早期教育原因分析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儿童社会性发展不够健全。特殊儿童由于其身心发展落后于正常的发展水平或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父母很容易出于爱护的考虑而减少其接触同伴、接触社会的机会,使其无法生活在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刺激丰富的环境之中,对其心理活动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家长委曲求全的态度。家长往往认为能让孩子在普通班中与其他儿童一起学习、玩耍就已经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而,感激于幼儿园和教师的照顾,在教育上不提特殊要求。

3.家长不能正视现实。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对于身体没有残疾,而行为及学习上有障碍的儿童,家长往往不能正视。他们会一相情愿地用各种借口逃避现实,希望这些障碍是暂时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自行消失。如果教师多次向家长反应孩子的不良表现,常常会激化双方矛盾。

4.幼儿园没有健全的特殊儿童管理办法。园领导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还不够。随班就读儿童的个别教学计划往往由教师一人制订,这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科学的。

5.教师对特殊儿童认识不足。目前在职教师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对特殊儿童的了解和教育缺乏理性认识。教师与特殊儿童的沟通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如语言交流、教育训练等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三、做好幼儿园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早期教育工作

特殊儿童家长希望孩子能和正常幼儿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随班就读突破了传统的封闭式特殊教育模式,强化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为他们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创设适宜特殊儿童发展的无障碍环境

1.营造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良好的精神氛围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我们注意在同伴间、教师间、幼儿园与家长间营造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营造无歧视的平等关爱环境。在老师的引导下,正常儿童逐步学会了接纳他们,愿意与他们交往,一起玩游戏,帮助他们穿衣服、系鞋带,使特殊幼儿体味亲情,感受温暖,形成了同情、关爱的班级氛围。

2.创设特殊儿童喜爱的班级环境。在创设班级环境时,为他们留有展示的空间,例如:墙面上有他们熟悉的家人和同伴的照片,角落里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使他们在这里能够寻找心理上的安慰,体验同伴的关怀。同时,引导特殊儿童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尽管他们的动作并不协调,作品也不优美,但他们表达出了自己心里的一种感受,显示出他们也是班级不可缺少的成员。

3.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在游戏、进餐、喝水等生活环节,特殊儿童与普通幼儿在一起,学习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感受普通班级环境。采取生活活动随班就读,既为特殊需要幼儿提供正常的生活环境,又不影响普通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在与普通幼儿游戏交往过程中,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模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为特殊儿童尽早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教师特殊教育培训,促进师资质量的提高

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通常在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和智力发展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落后于同龄正常幼儿,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智慧和师德修养。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和其他儿童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幼儿园应提供机会和条件,帮助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知识,参加特殊教育培训,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技能。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想方设法照顾和教育好特殊儿童。

(三)做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管理工作

设专人管理特殊教育,组织教师、园领导、保健医生及家长共同制定特殊儿童的个别教育计划。从而保证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搭建交流平台,获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许多正常儿童的家长往往担心特殊儿童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对自己的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们利用亲子活动和半日开放活动,增进家长间的交流与沟通,抓住每个与家长们沟通的机会,引导他们设身处地为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家长着想,让他们意识到这些孩子的加入不会影响到他们孩子的成长。

(五)做好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家长的工作

由于特殊儿童的与众不同,特殊儿童家长往往担心孩子惹事被人嫌弃,担心孩子的不良行为加重,为了使他们放心,我们利用家访、电话沟通、网上交流、联系便条等形式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共同研究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引导。另外,重视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在家中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家庭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第5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 文化教育对策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一种以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高水平的积极情绪和低水平的消极情绪为特征的积极心理状态。①目前多数学者从主观精神层面来探讨幸福,把人主观感受到的幸福称为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在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群体,她们的幸福感状况值得关注。

河北省在外务工人员总计626万,其中在省外务工者达326万,主要集中在京、津。绝大多数农民工居所呈现临时性、不稳定性的特点,难以实现家庭同城居住,这即意味着河北农村留守妇女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她们不仅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还担负着照顾老人、教育子女的重任。她们的幸福感直接影响到农村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心理学视角研究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课题组深入到河北省11个地市25个县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对留守妇女和非留守妇女的幸福感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河北农村留守妇女基本情况

从调查的情况看,河北农村留守妇女具有以下特点:从年龄上看,以中年女性为主,处于30~39岁年龄段的约为45%;其次是40~49岁约为 39%,平均年龄为39.34岁。从文化程度来看,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大多为初中和小学,可见留守妇女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从家庭子女个数和需要照顾的老人的数量看,大多数留守妇女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负阶段,有2个孩子的占47%,需要照顾的老人数在2个的占35%。从经济收入看,留守家庭经济收入偏低是一个普遍特征。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仅占27%。农村留守妇女的数量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从家庭类型看,核心家庭占41%,主干家庭占45%,独自照顾子女,承担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的留守妇女占绝大多数。

河北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

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幸福感比较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妇女和非留守妇女在幸福感指数量表的得分差异显著,说明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状况较差,这是因为她们独立承担起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的重任,还要照顾老人、教育孩子,心理压力很大。由于和丈夫分居两地,长期性压抑、内心孤寂、缺乏情感慰藉和精神支持所导致。虽然他们表现出自强、乐观、宽厚、吃苦耐劳等正性情感状态,但她们内心的苦楚只有自己能感觉到。这与李楠、杨洋的研究不太相符②。

表1 留守妇女和非留守妇女在幸福感上的差异

表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留守妇女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一是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留守妇女幸福感的分析。笔者将人口统计学变量作为自变量,以幸福感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考察影响留守妇女幸福感的因素。结果表明,除家庭子女个数外,其他变量都对留守妇女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见表2)

研究显示,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越高,幸福感得分也越高;大部分(76%)的留守妇女至少需要照顾2位老人,沉重的负担使她们感觉更不幸福;家庭收入是影响幸福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收入越高越感到幸福;健身娱乐活动和相应的设施能提升留守妇女的幸福感;住房宽敞和够住的两类妇女的幸福感显著高于住房很挤的妇女。其他如交通路况、家庭结构等都影响留守妇女的幸福感。

二是留守状况变量影响留守妇女幸福感的分析。将留守状况作为自变量,幸福感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考察影响留守妇女幸福感的因素。结果发现,除变量5、7外,其他变量都对留守妇女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身体上的劳累还不是影响留守妇女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她们最在乎的是与丈夫的沟通方式及感情、对孩子的教育及母子关系和公婆的关系等。(见表3)

表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01水平上显著

留守妇女最希望得到的帮助分析。从对留守妇女寻求社会支持的调查发现,她们最渴望得到帮助的项目排在第一位的是家庭教育,占55.9%;其次是繁重农活和卫生医疗,各占 45.9%;在寻求帮助照顾老人方面,占45.6%;在精神文化方面渴望得到帮助的占36.7%。这可能和留守妇女文化程度比较低,对抽象的“精神文化”不理解或由于自身承载着较重的生活负担,无暇考虑精神生活有关。在财务和人生安全方面,选择比例是32.7%。(见表4)

表4 留守妇女最渴望得到帮助(%)

提升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的文化教育对策

在推进城镇一体化进程中,本研究力求通过文化教育活动帮助留守妇女提高文化程度、调整心态、改善人际关系、创造夫妻团聚机会或便捷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等对策,提升她们的幸福感水平。

构建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与互助网络。一是要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构建社会支持网路。真正使各级妇联成为留守妇女的“娘家人”,使留守妇女的问题解决落到实处。村委会也要对留守妇女的日常生活给予足够的关注,组建留守妇女服务队和家庭互助组,建立开放型基层妇女组织,力求使所有妇女都由社会人变成组织人,从而保证她们参与发展有“婆家”,维权诉求有“娘家”,开展活动有“媒家”。

二是要调动社会力量,加大对留守妇女的关爱力度。积极发动医疗机构和高校、社会团体关注农村留守人员群体,尤其要关爱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可以组织一些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到偏远地区为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免费体检义诊和心理疏导,为留守妇女送去关爱和温暖。

搞活农村文化服务方式。一是要为农民工和留守妇女建立起良性沟通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和用工单位可以逐步推行农民工带薪休假或制定农民工探亲假制度,也可资助留守妇女到外地探亲(报销车费、提供必要的食宿等)。

二是要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大力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活动的基础上,加快村民娱乐中心和健身场地的建设,开展简便、易学、愉悦身心的文体活动如健身操、广场舞、大秧歌等,缓解或转移留守妇女精神上的压抑和苦闷。

开展立体化的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有近60%的留守妇女十分渴求家庭教育方面的帮助,他们明显感到教育子女有心无力。因而,调动高校力量,定期对留守妇女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和咨询十分必要。加强农副业实用技能培训。留守妇女不仅支持丈夫外出打工,还有想学技术致富的强烈愿望。有关部门应制定计划,对她们开展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构建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加强村级综治、调解、警务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的建设,着力化解农村各类社会矛盾;严厉打击盗窃、抢劫、、诈骗等严重危害农村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留守妇女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精神文明评选活动,构建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提升她们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2JY066】

【注释】

第6篇

为了摸清鄂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探寻更多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课题组于2015-2016年开展了关于鄂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专题调研,对当前鄂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政策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鄂州市2014年常住人口105.88万人,全市9万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达7000余人[2]。各乡镇分布不均衡,有的学校七百多人只有四十多名留守儿童,有的学校达到在校生的一半且这一数字仍在增加。

1、留守儿童与务工父母之间日常亲情互动。

父母外出务工65%的一周左右、33%的半个月至一个月、2%的一个月以上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电话是父母与留守儿童最重要的联系方式,亲子间互动形式和内容单一、贫乏。通话的时间多数在3分钟之内,话题主要是:学习、饮食、健康、安全、听从监护人和老师的话,较少谈起孩子的心理感受、同伴交往等话题。

2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与心理情况。

在家里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之后,少数学生选择看课外书或偶尔进行体育运动,大多是看电视、玩游戏、闲逛、买零食吃等方式来打发业余生活。寒暑假最大的愿望是能到父母身边一起生活。80%的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20%的留守儿童“偶尔想念父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些孩子容易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大多数孩子在不开心时,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想法;个别儿童甚至想过短暂离家出走。

3、家庭教育与生活环境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80%。教育孩子的知识来源于自己摸索的占52%,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占45%,而通过专门的家庭教育培训班或家长学校学习的仅占3%。监护人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10%。近80%的监护人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只是孩子问到了就回应一下,发现出格的问题就临时处理一下,没有长期的教育计划和安排,良好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调查统计95%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5%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或独自生活。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帮助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对留守儿童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缺少与留守儿童精神上的沟通、道德上的引导。

4、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上游,成绩优秀的较少,良好地居多。其中,有5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占21%,将困难放弃不管的占23%。有些监护人由于要承担繁重的家庭内外事务,时间精力有限,对孩子的学习几乎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

二、存在问题分析

1、精神心理问题:性格柔弱内向,内心孤独、自卑、怨恨父母。

农民外出打工的时间正是孩子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的“缺位”,容易在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形成一些精神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遇到麻烦就会产生柔弱无助、孤独无靠的感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柔弱内向。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有自豪感需求,希望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能够拥有。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愿望,和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有的孩子认为父母没有本领,被迫外出打工,导致家里穷和父母不在身边照顾自己,由此产生怨恨心理。少數儿童因长期没和父母接触产生了即使父母在家时也遇事找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解决的倾向,与父母的感情有陌生感。

2、家庭教育与生活问题:教育工作不到位、监护过分溺爱。

多数农民工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外出打工大多数时间没有过问孩子。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孩子们对学习和生活,尤其是生理和心理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不能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

3、学习问题: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缺乏家庭监督。

多数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监护人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有些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或较少关注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在学习上做减法,在其它方面做加法,出现厌学现象。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不遵守道德、违背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

三、工作对策

政府与社会方面:我市各级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农村经济,但对农民外出后所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系统性解决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政府应积极介入。

1、对城区现有就近入学政策作调整。允许鄂州市农村留守儿童随父母在城区租住地就近入学,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进城读书的障碍.

2、大力发展鄂州农村绿色生态经济。支持农民工在居住地因地适宜的开展创业和就业。

3、加快新区发展,吸引农民工就近就业。鼓励有条件农村家庭市民化,减少农村人口,减轻农村就业压力。鼓励新区就近招聘有未成年孩子的农民工就业,农民工可早出晚归避免成为留守儿童家庭。

4、对市域内聘用有未成年孩子的鄂州市农民工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设置奖励措施,增加农民工本地就业的机会。

5、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到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日常考核项目中,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项资源,形成合力有利于工作平稳地长期开展。

6、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要设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农村教师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工作。

7、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挖掘组织优势,鼓励社会热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以“爸妈”等方式帮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不能只是走走秀,做做样子。

家庭方面:1.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父母要认识到他们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父母外出打工不能以耽误孩子的教育为代价。对于有条件的农村父母,要尽量将孩子接到身边,实在没有经济能力,就必须要为孩子寻找一个能较好履行各项职责的监护人,同时还要定期与监护人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动态,要给予孩子精心的呵护和全面关怀。

2、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工作之余有机会的还是要积极学习,不断提高。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父母们要跟上时代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掌握现代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在难得的相处时间里,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举止印象是十分深刻的。优良的作风和行为习惯不是口头上讲讲而已,需要亲身示范。

3、父母与孩子、监护人和学校多联系、常沟通。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于留守在农村的孩子,父母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与孩子多联系、常沟通,要了解孩子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让孩子感觉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总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要给予孩子基本道德教育,要告诉孩子哪些该做,哪些不能做,要树立留守儿童的基本价值观,随时解决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问题。家长应主动与孩子的班主任加强联系,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发展变化,尽量避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4、父母参加学习,接受技能培训,寻找本地良好的就业机会。父母留在孩子身边对于已出现不良苗头的留守儿童尤其重要,能及时化解和消除较多隐患,能积极地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学校方面: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农村学校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呵护。首先,教师对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及心理方面要给予额外的关心和爱护,多沟通,多交流,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其次,学校和教师要及时发现留守学生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并认真处理,深入了解并进行跟踪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对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心理抚慰,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教缺失。

2、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大力发展家长学校等家教服务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使社会真正和谐。

3、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对所有留守儿童逐个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学校班主任要定期家访,与监护人或监护人要经常性的沟通,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让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使学校和监护人能有效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4、加大留守儿童工作的考核力度,给予工作经费是教师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有力保证。农村学校师资普遍不强,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家务负担都很繁重,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特别关照“留守学生”。面对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给予必要的工作经费和补助才能让他们的心理能够达到平衡,有利于这项工作的稳定和长期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

[2]楚天时报2014/4/10

第7篇

一、“随班就读”既是聋儿学生的个体需求,又是公平教育发展的趋势

随班就读是设置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有特殊需要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聋儿学生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专业语训师的早期语言个训,语言交流的能力已基本具备,其语言的深入学习成为聋儿语言发展的需求,特殊教育学校把聋儿推向普校的阵营,回归语言的主流区域,有意识地让聋儿参与这种正常的、大的母语环境中自然地学习语言,有利于聋儿听力缺陷得到最大限度的弥补,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当聋儿作为随班就读生走进普校时,需要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配备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定期为普教家长作讲座,让他们了解普通孩子与聋儿在一起不仅不会受影响,反而有助于普通儿童的认知能力、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等得到较好的发展。同时,可以给普教教师及普校家长发送特殊教育方面的资料,帮助他们了解聋儿,掌握特殊教育的方式方法,为聋儿提供更好的教育。随班就读突破了传统的封闭式特殊教育模式,帮助聋儿以平常心态参与普通学校的生活,逐渐实现与社会的融合,让特殊儿童分享到教育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与普通的学生达到最大限度的融合,为他们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二、聋儿学生“随班就读”的做法

随班就读的聋儿个体发展情况与特殊需求等都是不同的,教师应当根据聋儿的特点确立发展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制订个别教学计划,采用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让聋儿得到较大的发展。

(一)全力为聋儿打造各种良好的环境,陶冶情操。

1.为聋儿创造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良好的精神氛围是影响聋儿健康成长与学习的积极因素。特校教师协助普校教师创造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以及无歧视的平等关爱环境。在老师的引导下,正常儿童逐步学会接纳交往,愿意与聋儿学生交往,一起参与各种活动的互动,使聋儿学生感受温暖,形成同情、关爱的班级氛围。

2.创设聋儿学生喜爱的班级环境。在创造班级环境时,为聋儿学生留有展示的空间,例如:展示聋儿学生的特长作品,或者和同伴共同活动的生活照片,使其在这里寻找心理上的安慰,体验到同伴的关怀。引导聋儿学生积极参与环境的创造,显示他们也是班级不可缺少的成员。

3.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让聋儿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感受普通班级环境。采取随班就读,既为聋儿学生提供了正常的生活环境,又不影响普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在与普通学生的交流中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模仿能力、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为聋儿学生尽早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二)加强教师特殊教育培训,促进师资质量的提高。

随班就读的聋儿学生通常在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和智力发展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落后于同龄学生,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智慧和师德修养。随班就读的聋儿学生和其他学生有明显的差异,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提供机会和条件,帮助普校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知识,参加特殊教育培训,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技能,并派遣特殊教育教师定期了解聋儿学生的近况,辅助普校教师想方设法照顾和教育好聋儿学生。

(三)做好聋儿学生随班就读的管理工作。

由特校与普校共同邀请特殊教育专家,组织聋儿随班就读的班级任课教师及家长共同制订聋儿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从而保证对随班就读聋儿学生的教育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搭建交流平台,获取普校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许多普校学生的家长担心聋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对自己的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了打消这种顾虑,特殊教育学校携手普校开展家校之间的互动活动,增进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抓住每个与家长们沟通的机会,引导他们设身处地地为这些聋儿学生的家长着想,让他们明白聋儿学生的加入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懂得尊重与爱及平等。

(五)做好随班就读聋儿学生家长的工作。

由于聋儿学生在语言的表达上与正常孩子有所不同,家长往往担心孩子被正常孩子嫌弃,甚至排挤,心灵受到伤害,特校教师与普校教师共同利用家访、电话沟通、网上交流、联系便条等形式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共同研究对聋儿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另外,重视聋儿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在家中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家庭教育成为聋儿学生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第8篇

关键词:家园沟通;有效性;机制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1―0087―02

一、家园沟通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家园沟通机制不健全

从时间安排上看,家园沟通的时间最多集中在入园和离园两个时间段,而在这两个时间段的沟通存在很多难点。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时间较为同步,许多家长送孩子入园以后匆匆赶去上班,而离园时,家长和教师几乎又是同步下班,所以很难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二是在该时段,即使家长有时间,教师也很难抽出时间和家长交流,因为此时教师非常忙碌,要接待每个孩子入园、离园,要组织班级活动,要保证孩子的安全,还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分配到每个家长的时间少之又少。

从沟通方式上看,家园沟通双方存在不对等的状况。目前许多家园沟通的方式趋向于幼儿园一方单向的陈述和表达,家长则较为被动,家长和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如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以及家园联系栏等有助于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游戏与日常生活,但并不能解决个别幼儿的问题。具体到不同的家长,其与教师沟通的机会亦是不均等的。

(二)家园沟通缺少统一的管理和指导

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管理者在工作中重视教育、科研,以教育科研作为考核教师最主要的两个指标。而对于与家长沟通、家园共育方面,则缺少统一的管理和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均会组织辖区内幼儿园按五大领域成立教研组,经常开展活动,但对于家园共育、家园沟通方面的活动开展得非常少。导致幼儿园在自身建设中轻视该项工作,其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缺乏提高的动力。

(三)教师家园沟通的意识和能力薄弱

在职前学习中,教师能够掌握的家园沟通的相关知识薄弱。在各类高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和家庭教育、人际沟通相关的课程门数少,使得学生在职前学习中,难以掌握充分的相关知识。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无论是保育见实习还是教育见实习,学前专业的学生都缺少机会和意识去学习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能力。

入职以后,教师在与家长沟通、合作方面职后培训欠缺,家长工作教研薄弱,教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缺乏理论指导。教师面对的家长有父母、保姆和祖辈等,他们在文化水平、年龄、育儿观念等方面千差万别,所以整齐划一的指导并不能行之有效。尤其是祖辈和保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看不懂幼儿园的宣传板报、家长园地宣传栏、每日活动计划。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难度,也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明显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压力。

二、家园沟通有效性缺失的对策

(一)建构家园即时沟通机制,丰富家园沟通形式

在幼儿园设立家长活动中心,在活动中心陈设电子大屏幕,让每一个班级的教学活动、游戏等能够通过大屏幕全面展现出来,然后定期在活动中心举行活动。一位教师在班级主持教学活动,一位教师在活动中心与家长进行沟通,两个活动同时进行,这样,家园即时沟通机制就建立起来了。

1.即时沟通是全景式沟通。在这种沟通模式下,幼儿的游戏、学习、生活活动全部展现在家长面前,教师的组织、安排、引导、教学等活动全部展现在家长面前,幼儿与教师间的互动、幼儿之间的互动也全部展现在家长面前。即时沟通将幼儿在园的较长一段时间全景式地展现在家长面前。

2.即时沟通是零距离地沟通。家长虽然每天都出入幼儿园,但心理上总存在一定距离,因为他们无法零距离了解孩子在园的具体情况,即时沟通让幼儿园与家长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即时沟通让家长零距离接触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和教师零距离沟通,有机会了解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3.即时沟通是无障碍沟通。家园有效沟通面临许多障碍,一是时间障碍。平时,家长和教师同步上下班,像两条平行线,很少有时间交汇在一起。幼儿入、离园时又存在两多一少问题,老师往往疲于应付,沟通没有保证。而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等次数有限。二是语言障碍。教师受过专业训练,交谈中经常用一些术语,而家长往往缺乏教育理论知识,沟通过程中往往面临同字、同音却不同义的现象,导致沟通受阻。即时沟通定期举行,让家长和老师不再缺乏沟通时间,而且,即时沟通是与教学等活动同步进行,家长和教师就活动过程中即时发生的问题进行沟通,能够有效避免语言障碍。

4.即时沟通是动态沟通。家园沟通往往是事后沟通、静态沟通,而即时沟通是在教学等活动正常进行期间,对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动态沟通。而且,在沟通过程中,家长不仅可以和两位教师互动,还可以间接和幼儿互动。

5.即时沟通是双通道教育的沟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影响,二者应双向互动、协调合――即时沟通使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学生、家长与教师多方互动合作。无疑,家园即时沟通是实施双通道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6.即时沟通是需要充分准备的沟通。为使家长有的放矢地观察,幼儿园要准备观察指导。指导上写有需观察的项目,如孩子是否与别的小孩或成人交往,交往的水平如何,孩子是否使用物品做游戏,参加每项活动的时间等。为做好有效的指导与沟通,教师需要充分的物质准备、充足的知识储备、充分的经验储备。为保证沟通的有效性,还要保证让孩子不要觉得被监视了。

7.即时沟通也是需要总结讨论的沟通。即时沟通结束以后,教师与家长就教师的设计意图、活动目标、内容、步骤、孩子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讨论。每个人既是指导者,又是受益者。家长们可以讨论家庭教育的经验、疑问,通过家长之间的互动,不同家庭的教育思想在这里碰撞。家长们带着问题而来,带着收获而归。

(二)健全家园沟通教育培训机制

1.编撰家园沟通与家园共育教育教材

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调研,协同幼儿园编撰家园沟通与家园共育教育教材。教材分为理论篇和实例篇。理论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教育基本理论,掌握科学教育理念;第二部分是了解孩子,介绍学前期儿童各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第三部分是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功能、任务、对儿童成长的作用;第四部分是家长如何提升自我,做到与幼儿园的沟通与合作。实例篇以案例为主,包括家教案例、家园配合案例,每个案例都应附有案例分析,以帮助教职工和家长提高自身水平。

2.加强园本培训体系,提高教职工家园沟通水平

完善园本培训体系,多种培训方式结合。将以下几种培训方式结合起来:教研活动、专题讲课和业务活动、以老带新、引导教师参加家园共育教研、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并将培训与业务档案的建设相结合,提高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技能。

幼儿园与家长要想形成真正的合作关系,就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全体教职工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针对目前家园沟通观念陈旧、理解片面、工作水平较低的状况,制订全员培训计划。从园长到教师、保育员、卫生保健等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提高相关知识和技能,将家园沟通、家园共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周红.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3(02).

[2]邹艳娜,唐慧.关于“家园沟通”的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3(02).

[3]邱向琴.让家园沟通更加通畅[J].学前教育研究,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