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8 17:05: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流行音乐唱法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来自英文 “Popular”,有时也称为通俗唱法,是唱流行或通俗歌曲所采用的唱法。流行唱法追求自然,没有固定模式,强调演唱者自己的真实声音,具有很强的个性。流行唱法具有通俗性和普及性的特点,符合大众的审美需要,对广大年轻人影响很大。流行唱法起源于欧美, 19世纪欧美工业文明兴起,城市化人口迅速增长,对声乐艺术的追求不断增强,逐渐产生了布鲁斯、爵士、摇滚、民谣、说唱等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并在世界广为传播。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流行唱法也因此产生。中国流行唱法最早出现在 20世纪 20年代,流行唱法在中国大陆迅速发展的时期是 20世纪 80年代,当时刚刚进行改革开放,流行歌曲给中国大地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尤其是港台歌曲风靡一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邓丽君的音乐,邓丽君的歌曲在大陆几乎家喻户晓,她演唱流行音乐嗓音独特,音质柔和,感情真挚,直至今日仍被很多人借鉴。
(二)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源于意大利语 “Bel canto”,意思为“完美的歌唱”。美声唱法声音优美,对声音要求较高,它的一大特点就是科学性。美声唱法倡导科学的发声方法,注重音区的和谐,严格区分声部,在世界有很大影响。美声唱法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教廷的唱诗已经衰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末佛罗伦萨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音乐形式――抒情音乐剧。这是最早的歌剧,它将戏剧与音乐融合,突出人物形象,为美声唱法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歌剧的发展,美声唱法逐渐完善,美声学派因此也形成。美声唱法最早传人中国,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当时的知识分子大力抨击中国传统,推崇西方文化,美声唱法也在这次文化运动中从国外传入中国,从此美声唱法便在中国不断发展。目前,国内很多院校的音乐教学都设置了美声唱法训练,中国也逐渐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美声人才。
二、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
(一)呼吸和发声方法
流行唱法一般运用胸式呼吸,其吸气部位较高,呼吸容量小,只有需要发很强音的时候,流行唱法才呼吸较深。美声唱法主要运用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声乐托在气上,吸气较深且饱满。流行唱法一般是演唱者自然发声,用真声演唱,接近生活语言,不用特意抬高软愕制造高位置共振,用柔和的轻声就能表达感情。美声唱法则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来使用真假声,声音丰富且带有金属色彩,理想的美声既圆润又明亮,唱好美声要求较高,需要适度的气息冲击、好的声带闭合,正确的舌位和适当的喉咙位置。
(二)共鸣
流行唱法一般运用口、鼻和喉咽腔,声音主要追求甜美,不用很大的音量。由于借助了音响等设备,流行唱法不需要强大的共鸣。一般的流行歌手在演唱时,都要依赖良好的音响设备的配合,可以说,良好的电气音响设备是流行音乐发展的基础。美声唱法靠声音的穿透力将歌声传递出去,歌唱者的口腔、鼻咽腔、胸腔、额腔、头腔等都参与实现共鸣,要求声音变化强弱明显。美声唱法注重混合共鸣,强调整理歌唱感,不论是高音区还是低音区,歌唱者都必须掌握良好的共鸣技巧。
(四)声带
在声带要求方面,流行唱法不会对演唱者的声带有特别要求,也不会划分声部,流行唱法更注重声音具有磁性,音质有一定的特色,即便是沙哑的声音也能演唱。流行唱法的气声法,在演唱时不会让声带完全振动,从低音到高音变化时,声带从主振动、部分振动,再到边缘振动是个逐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几乎听不到变化的痕迹。美声唱法对声带天赋有严格要求,演唱者的声音按声带的长短与厚薄可以分成几个不同声部,男高音(分为抒情男高音与戏剧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女高音(分为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女中音和女低音,一些天赋好的歌手可以从中音一直唱到高音,卡例如卡拉斯、卡鲁索等人。
(五)表演风格
流行唱法的表演风格,没有一定的规范和格式,演唱者从自己的喜好出发,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演唱过程中可以挥手、摆头,还可以穿插各种舞蹈动作,例如爵士舞步、恰恰舞步、霹雳舞步等个性很强的舞步。流行唱法对服饰讲究标新立异,希望借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舞台美术经常装饰得五颜六色,灯光不停地变换,能让听众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伴奏一般用电声乐队,音响很强烈,具有很大的刺激性。流行歌手在表演风格上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现场的即兴发挥,像爵士、布鲁斯和灵乐等都讲究即兴发挥,在旋律上自由奔放。很多优秀的流行歌手总能在现场演唱时加入一些新奇的元素,让听众产生新感觉,玛丽亚 ・凯莉经常在录音室对歌曲进行再创作,惠特妮 ・休斯顿曾经将《 I Will Always Love You》唱出了 R&B风格。
美声唱法的表演风格比较典雅、庄重,主要通过脸部表情来刻画人物的感情,一般不提倡繁复的动作。由于注重声音的美感,美声唱法常常采取戏剧的表演方式,灯光背景要与庄重的现场气氛保持一致,一般用钢琴和管弦乐队伴奏。在服饰方面,美声唱法主要用晚礼服表演,以适应典雅的环境。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演唱的《黄河怨》和王秀芬演唱的《我爱你,中国》,都是美声唱法的中国化表达。
(六)教学特点
流行唱法更多强调的是演唱者本人的音色特点,主要培养学唱者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流行唱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比较前卫的思想,能紧跟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并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新事物,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突出其亮点。美声唱法主要训练的是声音,对美声教学的教师有比较严格的要求,美声教师既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要能较好地进行钢琴伴奏。教学过程中,美声教师可以按照每个学生声部的特点,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发音训练。
三、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
不论对于哪种唱法,科学的发声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流行唱法和美声唱法都需要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表达演唱者的心声,以达到抒感的目的,因此两者是同源共生的。
美声唱法是一种高雅的唱法,有很多方面值得流行唱法借鉴,如气息与呼吸的运用,寻找声音的共鸣,养成良好的咬字、发音习惯等。学习美声唱法,对于演唱流行歌曲有很好的帮助,很多优秀的流行歌手都受过美声唱法的训练。从近几年非常火爆的青年歌手大赛来看,观众喜欢的流行音乐,除了旋律优美外,歌词也要典雅、精致,演唱者不仅要有自身特点,高超演唱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受观众喜爱的歌手,在演唱流行音乐时都运用了比较科学的发声方法,进一步提升了歌曲的欣赏价值。同时,由于教学理念和方法比较传统,一些美声演唱者舞台上动作单一,让观众感觉乏味,在这种情况下,美声唱法可以借鉴流行唱法如何吸引观众的优势。随着音乐多元化趋势的发展,美声唱法也加入了新的元素,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美声唱法在舞台上展现的内容不断丰富,有一种流行化的趋势。不少美声歌唱家开始在流行音乐领域做尝试,如用美声唱法来演唱流行音乐,让古典韵味融入流行歌曲,增强美声唱法的流行度。我国美声歌唱家廖昌永,发行过一张专辑,里面收录了《神话》、《台》等流行歌曲,让观众耳目一新。
如今,美声唱法作为一种“阳春白雪”的歌唱艺术已经过去了,越来越多人的有机会接触美声唱法,喜欢美声唱法的人群也逐渐扩大。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都增加了美声唱法的课程,让更多的爱好者有机会欣赏这种古老的艺术。而流行唱法通过借鉴美声唱法优点,变得更加精致,以其独特的魅力继续吸引着听众。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为了更好地表现演唱者的感情,更好地服务广大听众,两种唱法正在逐渐融合。根据歌曲的内涵和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表演方式,流行音乐可以流露美声的气质,美声唱法也能不断发扬光大。跨界音乐”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名词,“跨界音乐”其实就是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相互包容产生的。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便是“跨界音乐”的杰出代表,通过重新编配古典音乐,莎拉布莱曼让古典音乐焕发了现代风采。
四、结语
声乐艺术的表现方式是多样的,演唱方法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不管是流行唱法还是美声唱法,它们在目前音乐环境中相互并存又各领的状态表明,唱法只是歌唱艺术的一种载体,不同的唱法都有自身的审美价值,它们的特色在相互比较中凸显,在争相斗妍中并存。不论采用的是哪种音乐形式,传递的都是内心的真情实感,将严肃音乐时尚化,将流行音乐高雅化,是我们的音乐艺术家要继续探讨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春美.谈流行唱法的基本功[J].黄河之声.2008(16):52-53.
2.孙建军.流行唱法教学重点及教学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69-70.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华传统文化;中式流行唱法
当今国内的流行音乐一方面存在艺术文化价值薄弱、昙花一现的“速食快餐”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深受西方欧美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在表达方式上民族性被模糊化,甚至边缘化。借鉴与学习外来先进理念与技艺技术,是为站在一个更加国际与开放的文化视野,一味地照搬与模仿欧美国家,会流失掉更多优秀、宝贵的民族个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多元文化格局的今天,流行音乐所呈现的风格种类已然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在这参差不齐的流行音乐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流行音乐各种“西化”的表达方式。而作为一个中国人,属于“中式”的表达方式才是民族灵魂的根基,我们应该研究和发现属于本民族性格特点和文化表达的方法。华语流行乐坛不仅有着极具国际范的“西式”歌星,如李玟、王力宏等,也更需要具有民族性格表达方式的“中式”歌唱家,如邓丽君、刘欢等。笔者把中华传统文化背景滋养下具有民族性格特点的流行演唱方式,归纳为“中式流行唱法”,首先谈谈“中式流行唱法”里“中式”的含义。
一、从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去理解“中式”的含义
“中式流行唱法”里“中式”的含义,主要是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影响最深远的两种思想文化体系中去理解。儒家、道家两种思想文化体系,是民族思想价值体系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对东方文明具有重大影响的意识形态,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核心根基。儒家的思想体系由孔子创立,并逐渐发展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政”和“仁政”,重视伦理关系。道家的思想体系代表主要是老子和庄子,其核心理念主要以道、无、自然、天性为主,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以柔克刚”“以雌守雄”等思想策略。具“中式”演唱特点的歌唱家,在流行演唱上以邓丽君、刘欢、费玉清、蔡琴等为代表,他们的歌声在表达方式上含蓄而柔美,温婉而抒情,圆润的声线中不失力度。“乐而不”的中庸表达方式是中华文化的最佳体现,他们的歌声是对中华传统美的完美阐释。现今华语乐坛有许多优秀的歌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歌手已丢失掉民族的个性灵魂,加之种种快餐式粗糙媚俗的加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流行歌手只能红极一时,不能长久延续的原因。像邓丽君这类优秀的“中式”歌唱家能够“延续”至今,她的唱法与歌曲,突显了华人的审美方式与性格特点,她是在用“中式”的唱法传达中国人的性格灵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通俗演绎,让人一听便知道是中国人诠释的歌曲。中国人自古以来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保守、稳重、隐忍、退避、克制、中庸,不走极端,不过度出格,不违逆众人的意见,喜欢从众和随大流。中国人的性格,一方面宽厚待人,追求和谐;另一方面严于律己、求自制和自省。对于君子来说,他的言行举止要合乎道、顺应道,中规中矩、小心谨慎。中国人喜欢一团和气,以大局为重,中国人说话说话客气、举止文雅,行为尽量保持礼节,礼让不争。中国人在感情表达上比较含蓄,不会像西方人那样直接和热烈。孟子是儒家思想的另一代表人物,他从“性善”的角度出发,提出中国人应该具有“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最后形成了“仁、义、礼、智”四大基本道德规范,所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向是谦和有礼,慈善宽厚。例如邓丽君的荧幕形象具有中华传统美的特点,其舞台上的装扮大多以中式服装为主,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流露出中华传统女性的娴淑、高雅之美,儒道的文化点滴蕴含在其一颦一笑之中。道家思想对中国人心性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庄子、老子为其学派思想的代表,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且天地万物都应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道以自然为本,事物都按着自己原本的状态发展,使其符合自然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他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而庄子的“逍遥”“齐物”思想也正是顺应自然的“无为”,古人文学和艺术的至高境界,往往喜欢强调一种虚静脱俗的淡然状态,能够轻松地运用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达到性命双修、身心和谐的目的。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带给人心灵上的滋养。中国人的性格是内敛柔和的,为人处世能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性格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柔中带刚、以柔克刚的“怀柔”性格特点,正是老庄思想的最好映照。所以不难理解即使时过境迁,像费玉清、刘欢、邓丽君等一批有着“中式”情怀的流行歌唱家们还是深受国民的喜爱,他们的作品大多喜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用暗喻、隐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抱负,歌颂人间真善美,让人如沐春风的同时又能被这“强大”的品格力量所震撼。
二、“中式流行唱法”的内涵综析
怀揣着民族思想性格的表达方式和审美品味去演唱歌曲,这种演唱是极为“中式”的。在“中式流行唱法”里研究和阐释“流行唱法”的内涵与技法、演唱语言的“吐字发音”、舞台表现的“声、说、行、表”等。
(一)何谓“流行唱法”
流行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是根据英语PopularMusic翻译过来的,它之所以流行,主要是因为其音乐结构形式简短、内容通俗、情感真挚,根植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从音乐体系与风格的本源看,流行音乐主要是在布鲁斯、叮砰巷、爵士乐、摇滚乐、索尔乐等美国大众及黑人音乐架构上发展起来的,以盈利为目的,也称商品音乐,是一种音乐的“工业化”现象,艺术性是次要的、市场性是主要的。然而,歌曲的种类和唱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艺术歌曲并不一定非得以美声唱法来演绎,流行歌曲也不一定就要以流行唱法来演绎,一种唱法处理得当可以游刃有余地演绎任何风格与种类的歌曲,所以“中式流行唱法”也不是只可演绎“华语流行歌曲”,也可以演绎外国歌曲,不一定是“流行歌曲”,也可能是“艺术歌曲”“革命歌曲”“民族歌曲”等。不难发现,像邓丽君这类具有“中式”风格的歌手在演唱英文歌时,观众很难把她与欧美人联系起来,因为她的吐字和情感表达是“中式”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的说法。她用一套属于自己的“中式”表达方式来演绎全世界不同语言与风格的歌曲,这一点,恰恰和现在一些“西化的”歌手相反,她是在用“中式”的表达方式演绎世界的文化。随着流行音乐的到来,流行唱法也应运而生。流行唱法的风格多样,主要体现在演唱表达上的自然、随意,如同说话一样真实、自然,注重用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歌唱,从而体现声音的个性化特点,真实自然地表达感情;表演有很强的煽动性和感染性,主要利用话筒等音响设备来扩大和制造声音的效果,也借用乐队伴奏和舞美灯光来烘托整个演唱气氛。“流行唱法”在我国曾被称为“通俗唱法”,也是因为其唱法具有“大众化”“生活化”等特点,旋律和节奏非常鲜明,内容和题材多以爱情、亲情、励志类为主。而后与国际接轨,就一直惯用为“流行唱法”。
(二)呼吸与共鸣
呼吸是歌唱中的首要条件,流行唱法中的呼吸一般分为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唱歌是在呼吸的状态下进行的,在歌唱的过程中,保持稳定、饱满的气息支撑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比较常用的歌唱呼吸为胸腹式呼吸,即吸气时横膈膜下降,肚子膨胀;吐气时横膈膜上升,腹部慢慢收缩。胸腹式呼吸的完整过程为:吸气口鼻并用,将气吸到肺的底部,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横膈膜也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背部挺立,这时的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保持住,再缓缓将气吐出。所以,唱歌要保持吸气的状态,既要保持住气息,也要节省住气息,均匀地吐气,整个身体和表情是积极而放松的。快吸快呼则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和鼻迅速把气息吸入到肺叶下部,并将气息保持住,在歌唱过程中常用“偷气”来连接乐句,让人难以发现吸气的痕迹,使上下句的衔接更加连贯、流畅。流行唱法接近于说话的自然音色,以口腔共鸣为主,头腔和胸腔、鼻腔的共鸣也会在不同的音区合理增减。一般来说,低音的部分胸腔共鸣使用更多,在低音也明显感觉到胸腔的震动。在中高音区,则会运用到口腔共鸣、鼻腔共鸣,还有部分的头腔共鸣,这一音区也是最重要的真假音连接部分,需要娴熟运用气息、共鸣、发声使其统一连贯,用音阶和真假音交替连接的方式把换声区的那几个“爆破”音练习到圆润、统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混声”。高音区相对来说是头腔共鸣运用最多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摇滚歌手为了追求音响效果而用嗓音声嘶力竭地呐喊,为的是塑造自我的一种歌唱风格和情感表达,相对于“中式”圆润饱满、外柔内刚的声线形状来说是另一种风格的体现。
(三)“中式”的吐字咬字
流行演唱中的吐字咬字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来的语言习惯、文化表达都不一样,没有统一标准;每一位演唱者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与审美标准唱出自己的个性化语言,所以流行唱法的风格是不拘一格的。尽管如此,“中式”的流行唱法却还是有“规律”和“共性”可寻,比如邓丽君、费玉清、刘欢、蔡琴等“中式”风格歌唱家的吐字咬字都有其共性,即为国语普通话的发音标准。普通话的吐字归音讲究每一个字都清楚、准确、完整、饱满,正音练习是根据普通话的读音标准,校正自己的口音,包括平舌音和翘舌音的练习、鼻音和边音的练习、送气和不送气的练习、前鼻音和后鼻音的练习等;字头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立字要求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吐字要清晰,对于声母、韵母、声调要读准,辅音的练习要严格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要有力,韵母练习时控制好口腔的开合、唇形的平展圆敛及舌头的升降伸缩;声调练习也很重要,普通话中有不少字或词的声母、韵母完全相同,声调不一样,意义也就不一样;归音是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尾的处理,要求做到弱收尾,趋势鲜明。针对普通话发音的规则要求,在歌唱当中一样可以根据旋律的起伏和走向运用自如,所谓虚实结合、外柔内刚的处理方法,跟普通话的发音吐字如出一辙,字头声母清晰实在,辅音尾音的处理连绵虚微,不同地区的普通话发音也有差别,在歌唱中只要遵循了普通话的字正腔圆,以及吐字咬字的要领,就算一些“台湾腔”“北京腔”运用在歌唱中,也并不会脱离“中式”的审美,甚至会更有韵味。
三、“中式流行唱法”的价值研究
系列重要讲话中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如果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不仅不能形成我国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甚至还会有失去国家和民族独立精神的危险,在精神上成为别国附庸。“中式流行唱法”是建立在深厚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流行唱法,因其流行唱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传播效应,大众接受度高、参与度高,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精神文化方式,所以用这种“中式”的方式去演唱流行歌曲,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广泛传播和升华。流行音乐的风格多种多样,受众面极为广泛,也是青少年最喜欢的音乐种类之一,流行唱法不仅可以演唱各类风格的流行歌曲,也可以演唱流行歌曲以外的其他种类歌曲,比如华语流行乐坛的代表邓丽君就用属于她的一套流行唱法唱过民歌小调、摇滚爵士、日本演歌、革命歌曲等,无论哪一种风格,她都用了一种属于她自己的“中式”演唱方式,这也是最能引起华夏儿女共鸣的地方。流行唱法受各种文化的影响,从历史发源来看它来自西方,无论是受外在的文化环境还是内在的人物性格影响,演唱者们的演唱方式早已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演唱风格,通过唱或听来感受世界流行音乐的文化,了解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流行音乐特点和社会文化环境,如果不把民族性的音乐文化表达方式加以保护和传承,青少年过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所听所唱均被“西化”,不懂得欣赏“中式”表达的演唱风格,这将导致民族流行音乐的缺失、国民性的缺失。我们应该在丰富多样的流行演唱风格中,去挖掘和总结出一种属于“中式”文化性格的流行演唱风格,并把它传承和发展下去,让“中式流行唱法”唱进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中。流行音乐在社会流传的过程中,会给整个社会和民众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是基于流行音乐本身的质量和流行音乐的导向来说的,它的社会价值受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同时也跟流行音乐演绎者和欣赏者的文化素质、审美能力相关,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价值的发展是相互推动的过程和结果,流行音乐可以引导和影响社会文化价值,使大众文化生活有一个健康、丰润、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不论是什么类型和风格的流行音乐,都反映着当下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大众精神情感的依托与反映,所以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价值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流行音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不过30年左右,其发展的历史和基础是短暂而薄弱的,然而流行音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却是广泛而深刻的,如果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不加以引导和传承,“中式”的演唱方式被渐渐西化,一个国家和民族将失去宝贵的民族灵魂;用欧美流行唱法演唱流行歌曲是一种流行演唱风格的存在,反映的是西方社会的文化个性,然而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有属于自己民族个性的表达方式,作为中国人的“中式流行唱法”,是民族文化和国人性格的最佳写照。
参考文献:
[1]付林.流行声乐M教学法-中国流行声乐教学体系的建构[J].社会音乐生活,2010(11).
[2]刘晓飞.流行音乐的社会文化价值探寻[J].艺术研究,2011(4).
关键词:流行演唱教学 演唱技能 个性化 舞台魅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252-01
1 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
音乐是来自心灵的感情抒发,是表情的艺术。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流行唱法也是要遵循科学的演唱方法,声音自然,舌根放松,让声音靠前、清晰自然,呼吸与咬字是关键,不容忽视。演唱中重要的原则就是吐字要轻,咬字要松,力度均匀,自然流畅,由于中文歌词大部分口语化和生活化,需要演唱者吐字清晰、归韵收声准确。气息则会影响到歌唱的速度,力度,音准,音色和共鸣等各个方面,声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的变化,全靠呼吸肌的运动来完成。在流行演唱中还要根据歌词、旋律乃至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随时调控自己的横隔膜和气息,使声音的强弱、音色的变化达到作品的要求。在作品演绎中不断改变技巧使用的平衡状态,使声音强弱形成对比,演唱就自然有了起伏和情感,加上通常在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要求,如体验、想象、表演等方法,积累不同作品的情感技巧处理,形成良好的演唱的习惯,就可以在教学中有效的使学生娴熟使用演唱技巧正确处理作品。
在流行音乐演唱中,演唱技巧、语言咬字都具有情感化、艺术化的特征。只有将声音、字音、情感三者融为一体,才能实现声和情、技巧和艺术表现的统一,歌声才能更具感染力。
2 培养学生演唱个性化
流行唱法最注重的就是个性化。相对其他音乐表达形式,流行音乐纷繁复杂的风格,多样化的嗓音需求,不拘一格的舞台表演等特点无不在强调个性。要使学生形成演唱个性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实践,结合自身的先天条件,并有音乐感知力、演唱能力技巧、性格等复杂的因素影响而形成。
流行唱法本身就有很多独特的声音技巧,例如:“假音、气声、哑音、喊唱、高音华彩……”等,教师可以依照学生自身条件结合演唱声音技巧来突显个性化的声音和表演。正是这种强调演唱个性化使得流行音乐不断有新的元素注入,新的风格大量涌现,流行演唱成为最值得期待和最富创造力的演唱形式,这是它的精髓所在,也是它的重要性所在。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演唱个性的开发培养,对于流行音乐健康发展也能起到更好的推进作用,流行演唱教学的重点也在于此。
3 培养学生展现舞台魅力
优秀的演唱者在舞台上不仅要唱歌,还要融合情感进行舞台表演,展现其独特的舞台魅力。演唱者的舞台表现力越突出感染力越强,展现给听众的形象就越动人,使舞台演唱效果更加丰富、生动。
(1)演唱者在舞台上的“肢体语言”是抒感的表现之一,它不仅能帮助情感表达渲染气氛,还能够为演唱者塑造形体造型。我们培养学生手势动作时,要求学生双手动作自然协调,不要为了做动作而摆造型,要根据歌曲表现的内容做到随情而动。
(2)眼神对演唱者的表演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眼神把歌曲中的情感表现出来,才能抓住观众,歌声才更加动听。
(3)舞台魅力的展现离不开多样化表演形式,如:自弹自唱、边跳边唱、演唱加伴舞、组合形式(与他人合唱、乐队伴奏)等。
在流行演唱中运用声音、表情及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利用肢体语言融合节奏的表现形式,运用混声、和声、不规则人声,进行有声或无伴奏演唱,使一些并不复杂的旋律,变得富有色彩,再借助多样化的舞台表演形式,将演出推向极致。这种表演不仅使学生演唱更加投入,同时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4 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探讨和研究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扎实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的环节,从而提高流行演唱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流行演唱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注重以下两方面。
4.1 教学实践
流行歌曲演唱专业的教学自然是以音乐专业基础知识、演唱实用技能的传授为主。加强对学生的感觉、记忆、理解能力的培养,全面启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学生在学习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流行歌曲演唱的特点和规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唱,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教,全面掌握流行演唱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艺术培训机构参与流行演唱教学,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实地教授儿童及成年人流行演唱。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过程,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方向感。
4.2 演出实践
提供并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实践演出。教师安排学生不定期举办音乐会,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使学生得以总结和实践;创造条件增加学生与唱片公司和媒体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性演出及各类流行演唱比赛,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实践演出机会,培养学生当众演唱欲望,也以此来检验教学成果,而且学生可以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学生从事流行演唱表演提供有力支撑。
正确认识流行演唱技能和理论的结合,在理论学习铺垫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两者结合在一起展开综合教学,才能培养出复合型的流行音乐演唱人才。
因此,在流行演唱教育中,我们只有把基本技能灵活运用到演唱中去,才能使流行演唱更具特色。我们要挖掘更好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流行音乐更深入人心,使它更快的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王立群.关于流行演唱教学的若干体会[J].民族音乐,2010(3).
一、流行音乐课的积极作用
流行音乐中不乏积极的音乐元素,开设流行音乐课,让流行音乐的精华进入课堂,可以产生以下积极作用:
1.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流行音乐的鉴赏,学生的欣赏水平不仅仅是停留于听几个歌星的演唱曲目,而是对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音乐的曲风、类型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
2.一些积极向上的、富有活力的曲风,能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如《我的未来不是梦》就激励了学生认真过每一分钟,心跟随着希望在动,鼓励学生踏踏实实,有希望有理想。
3.一些声誉好的歌手或乐手,他们积极从事慈善活动,勇敢面对生活困难,有爱心、有理想,也能对学生作出良好的榜样。
二、提高流行音乐课的实效
1.首先让学生正确地了解流行音乐的概念,以及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状况
(1)流行音乐一般指结构短小、轻松活泼、通俗易懂的声乐或器乐作品。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流行音乐更多的则是指爵士音乐、地方流行音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探戈、伦巴等歌舞音乐、通俗歌曲和以爵士摇滚音乐的节奏手法改变的古典音乐等。
(2)中国流行音乐发展是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舞厅、酒吧发展起来的带有爵士风格,以伴舞音乐风格为主,如《夜来香》、《夜上海》等。由于政治原因,在改革开放前,流行音乐在中国基本是销声匿迹。直到改革开放后,流行音乐才开始在中国大陆风行,从模仿港台歌星,慢慢发展到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现代流行音乐格局。
2.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情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流行音乐有不少是商业化的、格调低俗的庸俗作品,加上某些广告音乐、生活音乐、工业音乐、医疗音乐的应用和扩广,使家庭和社会的音乐生活,呈现出十分纷繁复杂的情况,良莠混杂、雅俗交织、美丑难辨。学生往往是“听而不择”,这在客观上造成不良的听觉习惯。所以老师必须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加以纠正,引导学生听些积极健康的流行音乐作品。如《让世界充满爱》、《感恩的心》、《台》、《听妈妈的话》等等,让学生明辨是非,明白什么音乐适合聆听、什么音乐应该抵制,理性对待流行音乐,而不是盲目追求流行,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辨别能力。
3.师生互动,让流行音乐与高雅音乐有机结合起来,找出它们的音乐共同点
中学的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欣赏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为主的教学,那么在教学中,能有效地把流行音乐元素融合起来,多进行对比性的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可以引用腾格尔的《天堂》作为教学内容,渐渐地引入到蒙古民歌的作品中去,韩红的《天路》引出民歌,并告诉学生许多流行歌曲的创作,都借鉴民歌的元素,如《好汉歌》大量应用了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再如从周杰伦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他所弹奏的肖邦曲目,引入古典音乐“钢琴诗人”肖邦,主要是让学生在喜欢的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古典音乐之间找出共同的音乐特点,拉近师生的距离,师生互动,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一句话“容纳流行,走进高雅”。
4.积极挖掘流行音乐校本课程
流行音乐是二十世纪新兴的音乐形式,到目前为止,相关的专业书籍并不多,主要是以介绍流派、歌手、乐手为主,而真正对流行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的书籍却少之又少。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开展流行音乐进入校本课程这一工作,这是解决当前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1)重点是探究各流行音乐流派的发展状况和艺术特征。流行音乐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应该是介绍各流行音乐流派的起源、历程、风格特征,尤其对音乐特征包括节奏、旋律、曲式、乐器等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各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如《爵士乐》中,可以包括从蓝调音乐、布鲁斯音乐、迪克西兰到摇摆乐直至爵士交响乐整个发展的过程。
(2)结合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进行对比性教学。流行音乐中有不少的作品结合了古典音乐、民间的元素,如周杰伦的《乔克叔叔》使用了西班牙的弗拉明戈的音乐风格,s,H,E演唱的《不想长大》使用了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的主题作为副歌的旋律,所以在教学中进行对比性教学,更能够了解古典与流行的辩证关系。
(3)组织流行音乐讲座,开展流行音乐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设几个研究性的课题,如“中学生眼中的流行音乐”、“新民乐状况调查”、“流行音乐和高雅音乐的不同之处”等等,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收集分析与流行音乐相关的信息,拓展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知识面。
5.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给学生一个展示音乐才华的空间
(1)组织通俗唱法兴趣小组。大多数学生在唱流行歌曲时,基本是听会而不是识谱学会,而且一味地模仿歌星的唱法,明明可以咬字清晰却故意含糊不清,没有自己的特点,而且选择不合适的作品。教师可以教他们一些声乐技巧和乐理知识,包括台风、表演、装束等,使他们在唱歌的时候,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有中学生的朝气和模样。
关键词:历史;发声方法;表演形式;区别;联系
笔者从小最先接触的就是流行音乐,从那时起,流行音乐就在笔者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怀着对音乐的憧憬,笔者考进了四川音乐学院,学习了正统的美声唱法。通过多年对流行唱法的喜爱和了解,以及对美声唱法的系统学习,总结出了两种唱法的一些区别和联系,在此文中浅谈一下。
一、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渊源
1.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是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以音色优美,富于变化;声部区分严格,重视音区的和谐统一;发声方法科学,音量的可塑性大;气声一致,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为其特点。现在所说的美声唱法是以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尤其是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体的演唱风格。
美声唱法于1919年“五四”运动后传入我国,一批留学归来的歌唱家出现在中国的艺术舞台上,采用美声唱法演唱外国歌曲、中国民歌以及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给我国声乐界带来勃勃生机。
2.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源于欧美,具有通俗性、自娱性等艺术特色,擅长抒发以个人为主体的内心情感。流行唱法是借助音响扩大效果,以闪耀变化的舞台美术灯光渲染气氛,用各异的演唱方法,集舞蹈表演、伴唱、伴舞,电声乐器伴奏,集说唱于一体的演唱艺术。流行唱法是全世界性、目前还在不断的相互交融发展、感染性最强、普及性最大的一种演唱方法。
流行唱法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中国的流行歌曲,因国情和民族文化、民族素质所决定,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共有特征通俗性、流行性、民族的继承性,始终不曾改变。
二、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区别
1.对声带的要求
(1)美声唱法:对声带天赋有近乎苛刻的要求,根据声带的长短厚薄,把人声分为不同声部;女高音(又分为花腔、抒情和戏剧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又分为抒情、戏剧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有少数天赋特别好的如卡鲁索、卡拉斯等人,可以从中音一直唱到高音。秘鲁一位女歌手可以从男低音一直唱到花腔女高音,那是极个别的特例。
(2)流行唱法:不分声部,对声带没有特殊要求,但要求有特色音质、有磁性,即使带些沙哑也可以。
2.对气息的要求
(1)美声唱法:需要强烈气息与声门的对抗作用
(2)流行唱法:不需要太大的对抗气压动作
3.对共鸣的要求
(1)美声唱法:用全共鸣。即胸腔、头腔、口腔、鼻咽腔、额腔和骨骼都参与共鸣的过程,要求音色圆润,强弱明暗变化能力强,声音有穿透力,能穿过庞大乐队发出的音障而传送到每一排座位上。
(2)流行唱法:主要用口腔、鼻,喉咽腔,并不谋求大音量,而是使音色能美化。要着重指出的是,通俗唱法并非不重视、不需要共鸣腔,而是通过话筒,充分利用了电声扩大混响等音响设备这个巨大的体外共鸣器。任何一个世界级的大歌手,都要依赖音响设备的配合,可以说,如果没有电气音响设备,就不会有现代的流行音乐。
4.对演唱技巧的要求
(1)美声唱法:决不允许喉头往上歌唱的状态,全用混声(真假混声),演唱时口形垂直(坚)
(2)流行唱法:允许喉头往上歌唱的状态,由于通俗歌曲的音域多不宽,用真声演唱即可应付。演唱时口形水平意识(横)
5.对吐字的要求
(1)美声唱法:吐字要服从共鸣的需要,元音形成在打开喉咙的基础上。
(2)流行唱法:咬字近乎比语言自然,要夸大它的唇舌动作。
6.对表演的要求
(1)美声唱法:适合多用戏剧的表演手法,强调声音的美感。
(2)流行唱法:适合多用舞蹈性的表演手法,这与通俗歌曲的节奏特别强烈有关,也与通俗歌曲的听众大多为青少年有关,强调时尚、流行、反映一个时代的特点及其贴近老百姓等旋律好听易传唱的歌曲。
7.对服装的要求
(1)美声唱法:以晚礼服样式的服装为主体现出庄重和典雅。
(2)流行唱法:以时尚、随意为主和演唱者的形象及其歌曲表现的内容吻合的搭配。
8.对舞美、灯光的要求
(1)美声唱法:多以许多歌剧为代表,其舞美以当时年代的背景灯光要配合其庄重典雅的气氛。
(2)流行唱法:要求更为复杂,在晚会中多以明亮灯光为主,在演唱会中多以绚丽为主题其中还会配合烟花给观众感观的刺激,在音乐剧则与剧情配合有时黯淡有时绚丽。
9.对市场的要求
(1)美声唱法:多以年龄偏长者及其贵族人群欣赏。
(2)流行唱法:以年轻人为主在市场上占有绝大优势。
10.对教学的要求
(1)美声唱法:多以声音训练为主。美声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对各种声部的学生分析出一套合适的教学方法,并擅长钢琴伴奏。
(2)流行唱法:更多强调演唱者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及其本人音色的特点,强调演唱者自己创作的能力。流行唱法教师应该具备时尚的思想及超前的洞察力,要知道在不同时期市场需要的是什么,能够迅速接受新鲜事物,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强化个性。
三、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联系
1.美声唱法对流行唱法的帮助
不少流行唱法爱好者苦恼自己唱歌没有高音,音色不美,而且嗓子容易疲劳,这都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好流行歌曲要借鉴美声唱法,从生理和物理的角度上剖析流行唱法的机能和状态的话,将会发现它和美声唱法有许多相同之处,如构成美声三大支柱的是:集中、打开、气息,那么构成流行唱法的支柱是:集中、气息。它们在气息运用上是相同的,两种唱法均要求演唱者运用胸腹式呼吸和会运用横隔膜的技巧,都要求声道通畅,姿势自然,勿耸肩、耸胸。例如,猫王在唱《Love me Tender》这首歌时运用美声的真声和边缘振动的唱法,它的特点是音色深沉宽厚,而柔和典雅。但猫王唱刚劲有力歌曲时,使用了声带局部振动的唱法,这种唱法大大扩展了歌手的音域和力度,他把流行音乐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切都应归功于美声唱法的坚实基础。
2.流行唱法对美声唱法的帮助
美声唱法是古典音乐艺术,有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更多的是强调演唱者的声音。不少美声唱法学习者错误的以能驾驭高音C为学习目标,导致在演绎中有高音没情绪,舞台上动作单一化,让观众觉得乏味,紧张。然而流行歌曲讲究自然,随意,更多强调的是演唱者的乐感和舞台表现力,这些用在美声演唱当中会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
3.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
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唱法,但随着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现在国外及国内涌现出大批跨界歌手,衍生出一种把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巧妙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唱法,称为“美通”唱法。
当今国际舞台上最负盛名的女歌手之一莎拉•布莱曼就是这种唱法的佼佼者。1985年,莎拉•布莱曼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一起演出了韦伯的音乐剧《安魂曲》,从而将她的艺术生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1988年,她首次登上美国百老汇的舞台,以《歌剧院幽灵》而名满天下,从此奠定了她世界级“美通”歌手的地位。她的唱片《重返伊甸园》《告别时刻》和《月光女神》都是众多乐迷的心爱珍藏,这一切都说明“美通”唱法是有市场和发展前景的。
结论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历史和发展情况,然后从嗓音要求、发声方法、演唱技巧、表演形式等多方面对两种唱法作出了对比,最后分析了两种唱法潜在的联系。希望声乐爱好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对两种唱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北国冰馨.《教你学唱歌》
[2]李翔.《通俗演唱及教学=美声(民族)演唱?》
[3]杨玉蓉.《青少年学通俗唱法》
音乐剧中不十分强调整体音色的统一,而强调演员的个性特质,演员可根据自身特长采用适当的唱法、音色来塑造角色。所谓混声唱法应运而生。混声唱法又名“MIX”或“SLS”唱法,是近年来在美国很流行的一种声乐教学法。而根据《歌唱术语辞典》对声区的“混合”定义:“将声区的不同部分结合在一起,使得声音在由音域的一端向另一端行进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的裂痕或音质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出,混声唱法实质上就是综合了多种演唱方法的一种唱法.但作为唱法而言,混声唱法也强调在演唱过程中音色的统一,从而达到声音在不同音域当中转换过程时的流畅。
混声唱法的创始人森斯里格(SethRiggs)堪称流行音乐界中最令人尊崇的歌唱训练人师,只看他的学生就可以看出他的地位有多么显赫:“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10、cphJaekson)、“流行女王”麦当娜(Madonna)、“黑人流行乐巨星”史蒂夫·场下达(StevieWondez?)、美国“国民天后”费丝·希尔(FaithHill)、摇滚巨星迈克尔·波顿(MIChaelBolton)都曾投入其门下,众多走红的歌星如娜姐莉·高(NatalieCole)、乔许 (JoshGroban)、林俊杰等也是其门生。森斯里格原为唱歌剧出身,因成功独创了一套SLS练习方法而享誉流行音乐界,年逾七十还可以现场唱出超高音的哨声。
SLS的基本概念包含三大部分:
1、所谓5peechLevelSinging,其实就是指喉头稳定,喉呢放松,就像说话时的状态一样轻松。
2、唱高音时,注意声带闭合,用的是喉头里面的力,喉头外的肌肉一点都不用力。
3、桥梁(bridge),即是换声点,意大利文passagi。每到一个换声点,共鸣区就会起变化。男声第一桥在小字一组e左右,由胸声转头胸混声。第二桥在小字一组a左右,由混声转头声。之后是每e和a都有一桥。女声第一桥在男声第二桥,即小字一组a,胸声转混声。第二桥在小字二组e,混声转头声。之后也是每。和a就有桥。要安稳的度过换声区,声音要靠前,元音要变窄(不是变暗)。
SLS的练习方法中有闭口哼鸣、打泡泡唇、舌头嘟噜的内容,这些练习方法所起到的作用是放松喉咙,减除声带的压力,调节气息,扩展音域等,从这些训练方法来看,不沦唱多高多低,喉咙都应该保持在说话时那种放松的状态,这与美声唱法的要求相类似,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曾说:“歌唱时,喉器的位置应比生活里的低。深呼吸,打开腔道,喉器也跟着下来了,但不是越低越好,不要压,要适度,任何东西都是这样,都有一个适当的范围,过低过高都不行,可以这样认为,唱的时候喉器应比生活里稍微低一点儿,也就是要相对下降”:苏联的德米特列耶夫也曾指出:歌唱时喉头的位置的高低是与嗓音的类型有关系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将哦头低放,而是应找到白己发音最舒适、最好听的声音的适当位置。因此可以这样认为:“SLS”唱法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演唱能力,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音乐剧的演唱,但这种训练方法也借鉴了美声的训练手段,这止体现了美声唱法价,多种演唱风格进行融合,进而在音乐剧的演唱上得以发展与展现。
参考文献:
[1]田旭.古典音乐与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产生变化的原因[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一、流行音乐教学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材在对学生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材绝大多数都是来源于经典乐曲,或是意境较为高深的古典音乐曲目,而对于流行乐曲的涉及则非常少,甚至很多学校在进行音乐课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完全没有对流行乐曲予以介绍,这样的歌曲选择不符合当代学生的音乐喜好以及对音乐的情境体验。如果老师讲课完全遵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那么就会使学生对音乐教学产生枯燥的厌烦心理,导致上课积极兴趣不高,严重者可能会使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厌学情绪,传统音乐课本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也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为中学音乐学习增添新的活力。
目前很多的中学音乐教师比较接受国内外的民族民间音乐,对于流行唱法的学习和了解比较少,在工作中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流行音乐。一些音乐教师对流行音乐的理解有偏差,认为这种音乐的艺术性不是很强,演唱方法也比较简单,没有一定的标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怎么提倡学习流行音乐,即使是音乐教师的一部分,对流行音乐的存在,态度也很强硬,反对学生唱流行音乐。老师的这种教学态度,导致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根本没有发展和传播的可能性,严重的限制了流行音乐的进步。在课堂教育上,教师们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教育主体,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仍然以民族音乐和美声训练作为主要的学习对象,特别强调音乐知识以及训练技能的提高,课堂的主角成了教师,整个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表演,整个课堂中也只飘扬着老师一个人的歌声。学生在课堂上成了被动的观众,没有自己展示的机会,也没有太多的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这样的上课方式没有发挥出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缺乏情感体验,与“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不符。这种沉闷的课堂氛围,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枯燥无聊,不适合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二、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音乐艺术在社会进步中不断被完善和发展,流行音乐的演唱方式以及表演形式不断被丰富,且更加的被大众所接受,逐渐向成熟迈进,它的魅力不断被凸显出来。因此,我们不能只注重民族音乐的研究,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前面讲到的流行音乐包括流行歌曲、流行器乐曲、影视歌曲、摇滚音乐和爵士音乐等。流行音乐的风格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歌词朗朗上口,旋律简单易学,语言生动,情感表达直接,学生很容易学习,歌词好理解而且容易接受。如歌曲《同桌的你》《兄弟》《祝你平安》《朋友》等都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实际,很多同学都会唱,这样熟悉的歌曲会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
第二,流行音乐的音域比较窄,旋律简单,容易传唱。流行唱法的演唱主体是青少年,真声为主,比较简单,容易学习,通常练习几个月就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水平,相比较民族音乐和美声音乐学习起来就难,为想唱歌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捷径,演唱歌曲给学生指定了方向,是学生的首选。
第三,流行音乐具有很多种风格,如:民谣风格的、轻柔自然的、高亢有力的、说唱叙事的、进行曲式的等。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对音乐的个性化需求,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化音乐风格,最终使更多学生可以表现和创造音乐。
第四,流行音乐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律动感和旋律感,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三、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旋律的欣赏
音乐欣赏不仅仅是对歌词和歌曲所传达的情感进行欣赏,还要对音乐旋律进行赏析。因为多数学生之所以会喜欢某一首通俗歌曲,是因为喜欢歌曲的旋律,歌词朗朗上口。根据学生这个特性,老师可以从音乐的旋律入手,通过旋律使学生辨别音乐的好坏。并列举学生喜欢的歌曲,引导学生学会对音乐旋律的欣赏。首先向学生播放同一首歌曲的不同演唱版本,这些歌曲的旋律大体相似,但存在细微的差别。先让学生针对这些不同版本的音乐展开思考,最后告诉学生这些旋律之间的差别。通过这些新颖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通过多次的练习,学生便会逐渐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和层次感。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利用流行音乐作为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起点,比其他民间乐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除此之外,通过大量的音乐鉴赏,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演唱者的情感变化,并提高自己对音乐综合鉴赏能力和音乐素质。
四、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歌词的欣赏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流行音乐歌词理解不是很透彻,主要原因是音乐老师对流行音乐歌词理解存在偏见,认为流行音乐歌词艺术价值不是很高。然而流行音乐的歌词也是作词家辛苦的劳动成果,其中的艺术价值不比其他音乐差。音乐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特性,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提高对音乐歌词的分辨能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例如:《春天里》“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可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在街上,在桥下 在田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如果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 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 这春天里。”整首歌词唱出了当时一个人比较孤单、无所依靠,生活比较狼狈的样子,但是即使这样什么都没有,为了自己的梦想,他还是选择继续抱着自己的吉他在大桥下、在田野中唱着自己喜欢的歌谣,即使没有人欣赏,也要唱给自己听。老师先给学生列举这样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模仿,按照老师刚才的思路进行练习,并慢慢的学会深层次的歌词赏析,并判断歌词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培养学生对歌词的鉴赏能力,为后期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并在练习中不断总结和思考,为什么有些歌曲过了那么久,现在人们听起来还是那么悦耳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样深入的思考有助于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五、指导学生鉴赏通俗音乐文化
与其他音乐一样,流行音乐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学会欣赏流行音乐文化,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音乐知识。例如:《精忠报国》这首流行音乐类型的歌曲,大家都很熟悉,而且很多学生也都很喜欢,并且其中的歌词给人的感觉很有气势,具有很强烈的爱国情怀。老师可以以此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听了这首歌就会觉得浑身充满力量和侠骨柔肠。在欣赏了这首歌曲后,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们对整首歌曲展开分析,让学生们真正的明白歌曲当中对于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以及保家卫国的思想情怀;在对《亚洲雄风》这首流行歌曲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并通过细致的分析,是学生们明白音乐背后,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民族复兴所带来的光荣和自豪感,这些文化内涵与精髓,能够让学生对通俗音乐的了解变得更深,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们能够明白流行音乐当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这种文化层面的音乐内涵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技巧,对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
统戏曲因不被年轻人所喜爱而出现断代危机已经成为文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将古典戏曲中的元素融入流行音乐这一想法的提出不但解决了上述问题,还促进了我国传统戏曲的传播,在年轻人中引起很大反响。
关键词:流行音乐 戏曲元素 现象
流行音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不仅能缓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同时也能真实的反应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具有“中国风”元素的流行音乐发展起来,受这一潮流的影响,许多歌手开始在歌曲创作中将流行音乐与我国传统戏曲结合起来,用流行音乐的演唱方式展现古典戏曲的特色。一方面使我国古典戏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也使两种文化艺术逐渐的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一、流行音乐融入戏曲元素的优势
(一)符合时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古典戏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已经脱离了现代音乐潮流的发展,不再能够引起年轻人的关注,更不能依靠年轻人进行传承,我国的传统戏曲出现了可能断代的危机。在危机时刻,“中国风”在乐坛上引起大热,成为流行音乐的新潮流,通过将古典戏曲元素融入现代音乐的方式,一方面吸引年轻听众,一方面也促进了我国传统戏曲的发展。由此可见,流行音乐与戏曲的融合,不仅符合当代音乐发展的潮流,也符合当代青年的艺术心理。
(二)能够充分表现戏曲主题
首先,流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将戏曲中的主题完整的表现,同时还能将戏曲中的人物事件完整的叙述,从而使人们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了解戏曲中的大概情节;其次,流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其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潮流;最后,流行音乐能将戏曲中的相关内容传达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戏曲起到了传播、继承的作用。例如:在王力宏的《花田错》,就是将京剧与西洋流行乐巧妙的结合起来。由于来自西洋乐风R&B的自由转音和Free的唱法与京剧唱词中单个字拉长转音相似,王力宏借此巧妙的将R&B与京剧唱腔融合在一起,在锣鼓声敲打中首创的「chinked-out无国界乐风就应运而生并且迅猛发展起来。
二、流行音乐能够反映出戏曲中的特有现象
流行音乐不仅可以充分表现古典戏曲的主体,也可以在表现戏曲主体的同时使戏曲更加具有真实感,使戏曲人物性格更加生动鲜明。流行音乐的这种优势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男旦现象
在我国古典戏曲中,男旦是表演的专用名词,即在戏曲表演过程中通过男扮女装或男唱女腔的形式来表演。男旦的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反串艺术,不仅将男子的阳刚气概与女子的柔和充分的表现出来,同时还将戏曲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男旦还存在于我国的京剧、越剧等多个剧种中。而在流行音乐中,多数歌手的创作也融入了戏曲中男旦的表演形式。
(二)折子戏
在戏曲的表演过程中,往往以“折”为单位进行演出,不仅能将戏曲中的剧情、矛盾充分的表现出来,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人物的性格、表情、故事情节等充分的展现出来。其新颖的结构安排及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成为其吸引观众的最佳途径。与此同时,折子戏还在一定程度上集中突出表现了京剧中的艺术特征。在我国流行音乐中,歌手王力宏的《花田错》很好地化解了传统古典与现代流行的冲突。虽然音乐形式随时代而不断改变,但人类原始情感的爱恨情仇、生死情义、缠绵绯恻并没有发生变化,并且在旋律的牵引下,所有生活中不易表露的热情、惆怅或爱恋,全在舞台上的身段穿梭、扩大、回荡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三)戏曲情感的融入
在流行音乐融入戏曲元素的过程中,戏曲中的故事情节及情感以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得到体现。
三、流行歌曲唱法借鉴的戏曲元素
在唱法上,流行音乐还借鉴了戏曲中的相关元素。例如,在我国京剧剧本中,《花田错》本是一出由误会巧合、性别错置组成的一段轻松喜剧,人物幽默,剧情搞笑。在《花田错》中,即包含了京剧的元素,也有对“戏曲化石”之称的昆曲的大胆的音乐解析。同时,歌曲中华丽生动的中国文字、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曲折婉转的唱腔、优雅的身段等举手头足尽是故事。京剧“花田错”在喜剧中带有浪漫的爱情故事,在王力宏的改编下成了一曲凄美婉转的情歌。在聆听这首《花田错》的时候,年轻人了解到了京剧《花田错》的相关剧情,这对京剧《花田错》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古典戏曲正在被人们遗忘。然而,在当今社会流行音乐的浪潮中,将古典戏曲中的相关元素与流行音乐充分结合起来的这种新兴的音乐形式,既能体现出古典戏曲的特殊性,同时也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因此,在继承我国古典戏曲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不断创新艺术途径及艺术表现手法,敢于打破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使我国的古典戏曲得到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戏出东方――浅谈流行音乐融入戏曲元素的现象[J]. 宋洁.丝绸之路, 2010,(14)
2.论当今中国流行音乐的“传统化”趋势[J]. 杨琛.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