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8 17:05: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儒家德育思想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原有的学校德育模式,即以社会为本位,教师为主体,以德育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灌输为主要方法的教育方式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1]。以德育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有一定必要性和可取性。小学德育以学生为主体,课程的设置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为目标。小学生尚未成长为完全独立的个体,对父母、师长、朋友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家庭为主,其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小学生这一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德育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性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一、儒家德育教育思想的日常生活化
中国传统教育以伦理学为主,即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大思想家孔子,以‘仁’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对‘仁’的涵义作了阐明,从而构成了以克己、爱人、忠恕、孝梯、恭、宽、信、敏、惠及刚、毅、木、呐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思想体系”。[2]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伦理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3]
子夏教学以小学为主,“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4]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融入君子之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皆蕴含大道理,故道德教育无常形。中国传统的儒学,以礼为支撑。礼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方面,以礼见仁,通过礼可见其性情与道德。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曾子把以忠、信为主的道德伦理规范融入日常生活中。孔子特别看重“孝悌”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故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的教学理念里,文的教学放在伦理道德教育以外的次要位置。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以致影响到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教学。汉代教育,以忠孝为主。汉代取士以察举为主,而察举内容以忠孝为主。故汉武帝以来多忠孝之士,烈女、孝妇、孝子都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产物。宋明理学讲知行结合,慎独、知行结合、坚守三纲五常等都是道德教育的产物。
中国传统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同时中国语言的隐喻特点和中国民族含蓄的性格,使得中国教育以微言大义的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为主,并与教育的生活化相结合。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6]
面对宰我的责问,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血缘关系之上的亲子之情引导之,以情感之。三年之丧“这一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7]。伦理道德的日常生活化,即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8]
世间最高的学问蕴含在民间,人心,“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的学问是不断发展变化,而不仅仅存在于书本。
总之,儒家在德育方面坚持以“六经”为主要教材,志在培养人们的“温、良、恭、俭、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优秀品德;日常生活化为儒家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它不是远离世俗的教会教育,也不是政治化威权奴化教育,而是含有默默温情的生活化教育。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生活化
“关于德育的定义,素来有两类不同的理解:一类是大德育,即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德育观念,它是与学校智育、体育、美育相对应的概念,另一类是‘小德育’,即道德教育,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相对应的概念”[9]。
大德育观念的提出,可见德育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德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不仅仅要在学校教育中展开,更应该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内在地具有社会性,道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准则。道德本质上是实践性的,离开实践把握道德的内在本性是不可能的。道德教育在实践中要挖掘人的内在德行,规范人的行为。“道德教育最终目的在于使个体通过外在的教化而完全内化为伦理普遍性或伦理实体,成为自觉希求伦理普遍性的道德主体”[10]。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以活动课程为主,受教育者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现代美国的教育在杜威教育理念下走向成熟,“在美国很多学校除了开设《公民》教育课等德育课程外,很注意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如建筑学、遗传学等专业的学生,要求考虑其工作的社会与伦理影响。同时,在美国的德育理论中,还有一个常见的概念——‘隐蔽课程’。它是与‘显著课程’相对应的,指用不那么明显的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使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经验的一类德育工作方式。像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教育工作者的示范作用及具有教育作用的校园文化结构等,都属于隐蔽课程的具体形式”[11]。
小学德育教育不应该仅仅应用在德育课堂,更应该扩而广之,语文课堂、数学课堂、英语课堂、音乐课堂、体育课堂、班主任教学都要融汇其中。
小学语文教材以趣味性、形象性和生活化为主要特点,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邀明月,低头思故乡。”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李绅的《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诸如此类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贯穿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欣赏诗歌的同时受到心灵的熏陶。
音乐教学,乐由心声,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人的真情,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音乐的旋律和情感本身就是感化、德育的存在。
体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磨炼坚强的意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足球、篮球等团队协作的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互相沟通、积极合作的交往能力,也可以培养良好的德行。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课余生活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生活及人际交往关系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应在卫生活动、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拔河比赛、社团活动等各项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并积极的、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例如互帮互助的爱心行动、捐赠衣物玩具服务西部的爱心活动等,以便小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受到德育教育。
教育即生活,道德教育应该走向课堂,走向社会。在家庭生活感受爱的温暖,在朋友的交往中修养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熏陶自己。现代网络技术普及,手机的广泛应用,网络在道德教育中也起重要作用。电视、网络、报纸能媒体的宣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行。公益广告的宣传,公益电影的免费放映,网络电视的价值导向的逐渐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道德,不仅仅是利他的,它也应当是有利于行为主体的也应该是自利的,自利性是道德范畴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12]。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道德价值的实现总是以生命存在本身为前提,道德教化理当尊重个体生命存在的正当权利。尊重个体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尊重个体生命的基本需要和正当欲望的满足”[13]。
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原则,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践行道德的价值、修养自我。王阳明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小学德育教育要坚持人性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知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兰贞.中西结合找到德育良方[J].兰州学刊,2007(6):137.
[2]秦英君.中西德育德育思想之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6):102.
[3][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90.
[4][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
[5][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48.
[6][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81.
[7]李泽厚.美学三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31.
[8][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92.
[9]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89.
[10]许敏.道德教育的人文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39.
[11]洪兰贞.中西结合找到德育良方[J].兰州学刊,2007(6):138.
关键词: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思政教育
一、“先秦儒家”的界定
(一)“儒”的理解
“儒”首次出现于《论语》中,即“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最初的“儒”是对那些以相礼、教书为职业的人的称谓,是从事礼乐教化的儒,“儒”即指一种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儒”的内涵有了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儒”是对术士的通称,《说文》中曾讲到:“儒,柔也,术士之称。”指的是知识阶层的士人,也就说人们口中的“儒生”。狭义的“儒”,则是指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并被后人继承和发展的儒家学派。韩非曾指出:“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韩非子.显学》),说明孔子达到了儒的顶峰。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儒家的一面旗帜。本文研究的“儒”是狭义的“儒”,即由孔子创立并不断被后继者发展的儒家学派。
(二)“先秦儒家”的理解
从时间的跨度来讲,先秦儒家是儒家发展的创始阶段,从曲阜的地方文化渐渐发展为中原文化,在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后才在汉代成为显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先秦儒家思想是孔孟原本意义上的思想,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致力于辅助统治者治理好国家,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主要产生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出现的种种变化,为儒家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并由此开始进入百家争鸣时期。相比较于崇尚法治的法家,先秦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占有优势。加之先秦儒家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伦理规范与之相违背,遭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打压,更使先秦儒家思想不能顺利推广。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学说基础上。儒家代表人物提出了以培养君子理想人格为其德育目标,以仁、礼为德育培养内容的德育思想,并总结了一套德育教育方法。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特色表现在重视德高于智,群己和谐倡导学为圣贤,追求德育目标的超越性德育过程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肯定道德主体性,强调道德自觉。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内涵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不同的人那里有着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体现。孔子“仁”的学说,更多意义上是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范畴来展现,而孟子侧重于强调“五伦”的明确及“四端”的扩充;荀子则主要是强调“礼”的重要和推延。
(一)基本内容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吸收了周朝的德育理念,其内容非常丰富。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仁”“义”为主的核心价值观、以对个人行为进行制约和引导作用的“礼”思想,以及作为“仁”的基本表现形式的“孝悌”观念。
首先,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万善的总根源。《中庸》有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是发自内心的爱人之心,将内心的情感以及信念用于人伦、用于社会,以此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其次,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礼”,小指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大指一切典章制度,及高于一切典章制度的伦常。再次,“孝”思想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仁”的基本表现形式。孟子有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
(二)育人理念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育人理念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坚持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一条主线便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认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人的思想与行为具有制约、导向及激励作用。二是提出系统的修身之法。先秦儒家认为修身是实现个人价值和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突出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三是强调教师的育人功能。《大学》中孟子提出对人们进行德教在于“明明德”,每个人都具有“明德”,但却由于各种因素而不能完全显现,这就需要通过教育使其再现。由此,教师的地位及作用是不可代替的。儒家普遍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
(三)基本特征
一是政治、社会、教育的统一相顺。先秦儒家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社会秩序,将政治、社会、教育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所谓“政者,正也。”(《论语.颜渊》),“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先秦儒家主张君主治国基于道德教化,以德教为政治发展的基础根本。孔子强调“仁政”、“德政”,主张道德至上才能真正实现“天下归仁”的最终社会理想。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君子、圣人人格追求的根本在于培养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表示教育人才本身就是为政,德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以及治国手段。孟子提出了“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的思想(《孟子.尽心上》),表示德是政的前提、手段和目的,有德的君主才能获得人民的爱戴。荀子将教育当做“固国齐民”的重要措施,他曾说:“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指出了政治、社会与教育三者的正确关系是统一相顺,是普遍的规律。
二是等级性与普遍适用性的统一。春秋战国时期,在奴隶制度和阶级制度的背景下,人们处于不同的阶级集团之中,特别强调尊卑有序、远近亲疏,具体表现为以三纲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具有一定的等级性。孟子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物的价值都分三六九等,人也不例外,价值有着不同的表现,勉强将人的等级拉平,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荀子曾在对人的区别上说:“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在维护秩序上,荀子提出了“群”的概念,他主张通过“明分使群”,即将人们组织起来成不同的“群”,从而产生力量,而能“群”就在于“分”,“分”就是名分、等级制度,但是要保持“分”的合理性。
三是稳定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一方面,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受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意识变化而消亡,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起着指向和导引作用。儒家始终倡导的“仁”、“义”、“礼”等思想,一直被我国历朝历代所推崇,以培养国人性格,对巩固阶级地位,维护国家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表现出了其中的继承性。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德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中一些内容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由于受到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使某些内容与要求与时俱进,有了新的解释与意义,如先秦儒家对“利”的论述由最初的见义忘利、见利思义的思想发展为利义并重,由对“利”的蔑视到对“利”的价值的肯定,梁启雄在《荀子简释》中说:“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而不轻利。”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所具有的稳定性与创新性特征使其牢固地处于我国封建时期各个朝代思想潮流的核心地位。
三、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德育环境
社会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先秦儒家德育智慧的具体内容,重视外在环境对人的道德形成是其中一条重要培养方法。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使其无法回避社会环境的影响。然社会环境并非都是良性的,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正视这一问题的前提下对德育环境作出优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儒家德育思想;创新研究
济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目标、模式及内容的研究》,项目编号:125GH256。
0 引言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并有着发达的教育思想的民族,在对青年的教育方面理应走在时代的前列。从古至今,我国都被称为是礼仪之邦,先圣贤哲认为在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生活中强调礼仪是通往德性完善的一条路径。在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中,强调诚信是朋友关系立足的根本。当代中国的道德教育仍必须立足于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为此当中央国务院多次文件认为思想道德建设应同我国传统德育相一致,这在八荣八耻中也有所体现。当代新儒学的研究也主张将儒家德育中诸如“仁爱”、“信义”、“孝悌”同现代公民社会中的“博爱”、“平等”、“自由”相融合[1]。无疑,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同儒家德育思想有着莫大的联系,本文将对此进行论述,以此来增加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创新和发展。
1.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
根据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诚信缺失大致有以下几类:(1) 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当前大学生学习氛围相比于八九十年代而言比较差,这导致在期末考试之时他们手忙脚乱,有些学生本来平时就不听课,还指望考高分拿奖学金,甚至不惜考试舞弊。考试舞弊的手段多种多样,有些是场外援助,更多的是打小抄。但是近年来很多大学对舞弊行为重拳出击,以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约束他们,但是这些措施收效甚微。(2) 诚信问题还出现在学费缴纳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贫困生的补足越来越多,学校为配合这一政策,也允许学生缓交学费。但是很多人却拿着这些学费做其他的事情,有些直接拿钱去玩,有些去做生意。(3) 人际交往中的失信行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功利心理,对于承诺不甚重视。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很多喜欢说假话、空话、套话,甚至不惜欺瞒亲友老师。这一问题在男女感情中出现更为频繁,导致对方受伤。
2.以儒家德育思想创新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
2.1儒家德育思想。对于上述大学生出现的一些诚信缺失的行为,我们可以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我国德育思想可以从传统儒学研究中汲取养料。《孟子·尽心上》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就说明道德的培养是从个体的内心出发,并且这一道德的本质同天命之性是一致的。而且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认为人们的性格在本质上是一致到,但是具体到实践中却有所不同[2]。这就意味着,在道德层面上,普通人同君子都能对道德命令加以把握,但是由于后天的习染,很多道德行为变得不一致。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有其必然性,高校应当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后天养成环境。孟子性善论为当代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理论根据和实践范本。在孟子所主张的人先天具有仁、义、礼、智这四端之后,后世儒家还将“信”字列为君子所遵循的五常。《中庸》里面也对“诚”字做了很多解释,其中就有“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大学》里面的“八目”中,就有“诚意”这一条目,并且将诚意作为正心的前提条件。唐代韩愈在《原道》中认为“然则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主张诚意同正心一道是人们进行大事业的前提。“诚意”又同儒家伦理中的“慎独”密切相关,慎独是一个人道德表现的最完全的程度,纪昀也认为“大学扼要在诚意,诚意扼要在慎独。”
2.2将儒家德育思想贯彻到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创新中。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应当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个人这四个方面寻找切入点。社会、家庭以及学校这三个方面则涉及到诚信教育机制中的“环境育人”原则,学生个人则需要以“君子人格”作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1)“环境育人”是诚信教育机制运转的大前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认为客观环境对人能够起到重大的作用。前文中论述的“性相近,习相远”则是对先天气质和后天环境的关系进行论述,孟子也曾经用“凶岁”和“富岁”中的人的不同表现来说明后天环境对人的作用。因此,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应当着力创造一个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孔子曾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月一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2)“君子人格”应当是这一机制中的目标。弘扬传荣儒家德育思想,需要从建立完善人格开始。《易经》主张君子应当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通过这一良性价值观的影响,大学校园中一系列的诚信缺失行为则大大减少。
3.结语:儒家德育思想在时间上历经千年,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虽然我国进入到现代社会也有百年之久,带这一思想的影响并不能被忽视,甚至在一些东南亚国家中出现了儒学的复兴。作为儒家的祖庭,我们在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之时需要借鉴这一思想。
参考文献:
[1] 马军党,张秀玲.试论高等学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创新[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30(2):142-145.
[2] 李兰玉.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创新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97-98.
[3] 刘静.大学生诚信教育生态链的形成机理分析[J].江苏高教,2011,01(5):
[4] 邓红彬,姚红.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33-134.
【关键词】儒家;儒家教育思想;特点;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25-1.5
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几千年来其对于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儒家教育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基础,具有丰富的内涵。这里我仅就儒家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的特点和影响做一个浅略分析。
一、儒家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重视教育作用
儒家学者之所以十分注重教育是因为其对教育的作用有着十分透彻地分析和理解。首先,儒家学派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且认为教育与经济政治密切相关。孔子阐明其“庶―富―教”的施政大纲,提出只有在有了一定的劳动力和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卓有成效的发展教育事业;通过良好的教育教化民众,形成美俗良风,才能取信于民,统治者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孟子提出的有“恒产”才能有“恒心”也同样说明了教育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首先奠定稳定的经济基础。关于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很大的差距,只是由于后天所受的教育和经历不同才形成迥然不同的人。而孟子和荀子分别从“性善论”和“性恶论”截然不同的两面阐述了教育对于个人的意义。孟子认为,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引导人“保存”和“扩充”内在的“善端”。荀子提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化性为伪”便是教育的现实性所在。因此,尽管在人性问题上立论不同,但儒家学派却都承认教育在保存或改造、提升人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贤士人才观
基于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儒家教育培养的人才多强调遵守伦理礼义,看重人才的政治价值。孔子认为一个合格的君子既能“修己”又能“安人”。孔子主张以“德政”治国安民,而德政就是靠贤士来推行。孔子由修己出发达到治人,显然蕴含了伦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孟子认为自夏朝以来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造就遵循“人伦”关系的仁义之士,这样的人再修炼就能成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而荀子价值观中的理想人才“大儒”“不仅取法‘后王’能统一礼义制度,而且知识广博,识见高超……一旦被举用,即使是百里之地的区区小国,只要三年也能统一天下”
(三)德育教育
道德教育,即德育,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孔子曾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主张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而德的外在表现则是“礼”、“仁”,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要求学生“立于礼”、“依于仁”。荀子提出“道德之盛成乎安强”。国家的安定与强盛,有赖于教育来培养人们的德行。对于道德教育,孔子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慎言敏行、改过迁善、严以责己、内省和外察结合等。孟子也提出“持志养气”、“磨砺意志”、“反求诸己”等修养道德的方法。荀子认为“积善成德”的过程在于通过“自省”的方式“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以达到道德修养的高度自觉。由此看来,儒家学者们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同时还要积极付诸行动,才算是真正形成道德品质。
(四)科学的教学方法
儒家的教育思想以其科学的教学方法而深深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方法;学习方法上,他提出“学思结合”、“学问结合”、“学行结合”“虚心笃实”等。正是这一系列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孔子成为一个成功的老师,桃李天下。同时孟子还提出“专心有恒”荀子提出“善假于物”。而在此之后的儒家学者基本上只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变化。
二、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扩大教育基础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教育播向平民的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限,开辟了“学在四夷”的先河;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种族和家庭出身的限制,使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商人及一般社会平民,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同时也有利于开发人才的来源。孔子把一些“贫且贱”的人造就成为显士,顺应了士阶层崛起的历史潮流,并直接导演出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客观上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握文化教育,登上历史舞台准备了条件。
(二)重视德育
儒家教育中重视德育的思想在后世广为流传,王充说“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尽管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系中有很多带有卫道士色彩的落后守旧的成分,但不容否认的是它依旧比较全面地调节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对中国民族的精神文明和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过良好而深刻的影响。这也是我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的缘由之一。在今天,我们依旧非常重视教育在完善个体的道德情操和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与儒家教育思想中重视德育的思想史分不开的。
(三)科学教学
儒家学派拥有一套科学完备的教学方法,儒家学者对于师生关系、教育和学习的观念和方法都有正确而清楚的认识。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韩愈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强调了知识与师的关系,是我国后世教育中拜师学艺不受年龄、社会地位等客观条件限制的源头。儒家教育中循序善诱、启发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诲人不倦”、尊重鼓励学生、为人师表的为师之道,不但使孔门师徒间关系和谐融洽,造就了一批有识之士,也成为历世历代优秀教师的行为准则。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希望有这样的高素质老师来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学习方法上,儒家学者们主张的学、思、问、行相结合及“专心有恒”、“善假于物”等都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后世凡有所成就的人也无一例外的对这套方法有所借鉴和践行。
以上只是略举儒家教育思想的几点特征和影响,挂一漏万。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教育大国。儒家教育思想深深影响了两千年中国传统教育乃至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儒家教育思想也是我们今天“国学热”的风气下,在推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研究借鉴的。
【参考文献】
[1]王凌皓.中国教育史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胡弼成、廖梅.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当代教育改革[J].教育与现代化.2000.
[5]柏章发.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
[6]王正、张巍.儒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当不例外。随着现代社会意识的发展,中学生要求发展自己的“独立”个性和“自由”特性的意愿非常强烈。在一个纷繁芜杂的当今社会,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让学生学会做人,已然成为社会发展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甚至也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基本策略和途径。传统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梳理,对当前中学生建立科学的个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以及促进中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当前中学生道德信仰现状
对于目前我国中学生存在的道德滑坡现象,不少仁人志士困惑不已,纷纷寻找其中的根源所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人们分析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十年“”所造成的思想真空;在真空状态没有填满的时候,接踵而至的改革开放中市场经济的冲击;当前我国中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规范现象,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说教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烈,然而越是规范学生做什么,学生越是往相反的方向去做,造成说与做背道而驰的怪象,这也是造成中学生德育弱势的一个方面。
二、传统儒家思想道德的现代教育应用
1.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省”。
从本质上讲,理想的思想道德应该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人们内心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要求。传统儒家一直倡导通过内省的方式加强自身修养。曾子几乎每天都是:“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内省,可发现自己行为存在哪些优点和不足。加强正统道德的教育内化是积极先进的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途径。孔子也曾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即是说,要向贤达之人看齐,遇到不如自己的人要进行自我反省。
2.加强中学生道德教育上的“慎独”意识。
在个人的道德实践上,儒家提倡“慎于言而敏于行”。但在个人独处时,儒家又讲究“慎独”。儒家的“慎独”思想要求道德主体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做到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为善弃恶,能够做到行为高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人们在个人独处自居的时候,也要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贪欲和行为产生。
3.倡导中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道之以礼,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礼,齐之以德,有耻且格。”在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的同时,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中学阶段正处于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各种思想交织并存。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提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彼此找到兴趣的共同点,消除彼此之间的矛盾,即使存在竞争也要做到“其争也君子”。
4.现实中给学生提供榜样的力量。
儒家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就是说榜样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到公平正派,否则就会“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中学生也应该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结语
道德教育的落脚点是促使道德主体形成主体性、自律性道德,通过以上的策略,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懂得我应该做怎样的人。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在具体实施这些策略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必须促进德育的内化,把外在的教育影响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要让学生成为德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学生接受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教育,必须经实践检验和鉴别后才能化为自觉要求,从而在实践中成为行为。班主任的活动方案要精心准备,内容要“实”,切忌“假太空”的形式化,表面上轰轰烈烈,而最终一无所获;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防止急功好利的短期行为。
2.工作中教师必须做到“将心比心”。
“师爱”是促进教育优化和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的成功。所以教师必须以爱心和诚心为教育学生的出发点,对学生施之以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关键词 先秦儒家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启示
先秦儒家思想为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奠定重要基础。儒家思想中提出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及实现这个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君子”与“圣人”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主体根据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要求,结合现实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①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动力和方向保证,决定着某一个阶级在教育目标上培养什么人的重大问题,反映着该阶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先秦儒家学派的思想家们始终把培养和塑造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理想人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所谓理想人格,是指能表现一定学说、团体以至社会系统的社会政治伦理观念的理想的、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典范的行为倾向和模式。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所有。②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这个理想人格是一个分层目标的体系,如圣人、贤人、善人、士人、君子等等。由于人的发展不仅受自然和社会的客观条件影响,还深受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主观条件的制约,使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同。因此,不可能期望全体社会成员达到同一目标。先秦儒家思想家们提出将人先培养成“君子”再到“圣人”的不同层次的目标。
“君子”人格是理想人格中让普通人在受教育后最易达到的人格。“圣人” 是知行完备、至善之人,能将“仁”的精神弘扬极致的理想人格,是先秦儒家学派追求的最终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孔子认为,圣人是极为崇高的,是至高至大至神的理想人格,这种境界的人格连尧舜也难以做到。而“君子”在品德表现为“仁”,行为表现为“孝”,方法上表现为“忠恕”;孟子认为圣人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③又是百师代表,民众的学习榜样,更善于最完美的发挥人伦价值。而君子首先表现为重气节,其次是“明人伦”,还应该具备“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荀子认为“圣人”是全知全能的超人,诚是“君子”必须恪守的德行,是处理政事的根本。
2 先秦儒家学派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践方式
为统治阶级培养出本阶级利益的代表人物“君子”、“圣人”的重要实践方式就是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仁、义、礼、智、信、忠、孝、节”等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进行传授。
2.1 培养“君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率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不仅打破了奴隶主和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更重要的是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为培养“君子”提供了广泛的人才资源。
“修身为本、德育至上”是儒家治国和治学的核心精神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成为是儒家思想教育的灵魂。孔子认为,智、仁、勇,是君子应具备的三种贤德,只有那些在德性修养方面抵达仁、智、勇三重境界, 真正做到德行高尚、恪守道义、坚守操行的人才堪称君子。《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④提出君子要注重自身德行与素养的修为,以发扬光明美好的道德感化众民。
2.2 培养“君子”的教育方法
先秦儒家学派在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 形成了以人为本、主体自觉、道德实践为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1)因材施教方法。因材施教是由孔子最先提出的教育方法,即根据教育对象的性格、能力、兴趣、志向等特性以及不同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特征的异同,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在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可能采用同一施教方法将所有的教育对象,都培养成为“君子”和“圣人”。这就意味着施教者需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特点,采用不同的施教方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2)启发诱导方法。孔子是我国首创启发式教育的伟大教育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⑤即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诱导教育对象主动思考,只有当教育对象在经过深入思考和努力探求却未达到目的时,再进行启发和引导。施教过程中,务必达到教育对象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强调教育要以教育对象为主体,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动追求自身“君子”道德品行的修养。
(3)自身内省方法。“内省”指人在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通过自身内省的方式,对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进行反省,不断纠正错误的道德观念,时刻以社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身言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教育者的道德说教是外因,受教育者的内省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没有受教育者的内省,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实现良好效果。
【关键词】儒家思想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46-02
前言: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每个人要经过对儒家思想的理解,然后自我反思,最终去实践。在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对个人的品德水平越来越重视,道德品质成为衡量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由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发挥儒家思想的教育作用。
一、传统儒家思想的含义
传统的儒家思想大体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推行仁政、有教无类、士大夫品格。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之间征伐混战,百姓无法安居,在一些国家里甚至流离失所,饿殍遍野。面对这样的一种状况,受过完整教育的士大夫阶层开始有了新的感悟和觉醒,知识分子对于世界的敏感往往可以推动着历史进程。士大夫阶层开始意识到诸侯纷争的残暴,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反对诸侯王继续彼此杀伐,因而提出“仁政”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赢得了百姓的拥护,“仁政”思想主要是劝解君主要推行一系列爱民政策,减少杀戮和征伐,从国家内部开始治理,不搞扩张。另一种思想是“有教无类”[1]。是指教育要面向所有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孔子提出教育不能分出三六九等,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教育,明白事理。最重要的一种思想是“士大夫品格”。中国古代有一种能够说法,即是“君子[2]”。何为君子?就是具有儒家性格的士大夫形象。这种形象是具有传统社会符合周礼下的,具有高尚人格和优秀品质的士人。
二、儒家思想的意义
如何理解儒家思想的影响首先是要对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精华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并不是单纯在书本上领悟,重要的是要将这种感悟带到生活和学习中。领悟儒家传统思想,对于每个高中生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意义。在高中时期,每个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一时期的教育,要偏重于对学生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教育。所以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理解儒家思想的重要性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必要的一个步骤。具体的做法就是需要教师和家长、社会多对儒家思想有一些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积极引导孩子自主的学习儒家思想,培养自己“君子”一般的品格。老师要做到早联系教材的同时,注重课堂教学中儒家思想灌输 其次,教材是在专家严格筛选下选取的有关儒家思想的篇章,对于儒家思想已经基本过滤完成,教师在教学中顾及较少。同时,联系教材的课堂教学亦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升其理解能力与道德情操。教师积极搭建一个课堂平台,这样可以给予学生更多实践和理解儒家思想的机会。教师的课堂灌输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儒家思想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但对于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儒家思想来说还不够。要让学生真正能够贯彻儒家思想,那么搭建相关平台,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阐释儒家经典[3]。要让学生真正能够贯彻儒家思想,那么搭建相关平台,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阐释儒家经典。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肯定或者纠偏。
另一方面,学习儒家传统思想是每个人追求完美人格的需要。如果说高中生的人格发展还有达到成熟的阶段,那么语文课堂上无数的人文启迪和文学作品的无形感染都可以使孩子能够正确接受优秀价值观的引导,避免误入歧途。那么儒家思想对于年轻人的影响是可以贯彻整个一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深远程度却是持久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无时无刻不表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表现在每个人对外界事物的选择判断之中。最后,开展实践教学,注重儒家思想的现实传承。在当代社会,许多道德问题纷纷浮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对于语文学科,尤其是高中语文学科,应该有反思和顿悟,从根源抓起,把不道德的根源找到。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书本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学生思想境界的影响。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做出正确的引导。
三、结语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传授知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知识只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才是指导实践的唯一主体。因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贯彻和传承儒家思想不失为一件好事。具体来说,可以搞一些主题调研,帮扶活动,社区公益,等等,这些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让儒家传统思想得到现实传承。
参考文献:
[1]陈娟. 高中语文教学中儒家思想对学生道德情操培养的意义[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1:23-24.
关键词:儒家细想;社会工作;价值观
一、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儒家思想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迁,从孔子的创立在到明清时期的顾炎武、王夫之,不断随着朝代和社会的变迁而发展,但是他的核心思想没有改变,始终是以“仁”为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二、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了新教伦理、人道伦理、乌托邦思想以及社会福利的思想的影响。新教伦理倡导人与神的交流,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这就包含了社会负责、自我负责、社会秩序、助人自助等价值理念;人道主义就是把人的尊严、价值放在首位来考虑,就是把人放在主体地位,任何考虑的首位都是人;乌托邦思想主要就是想给人们创造一个理想社会,在那里人们生活在一个完美无缺的环境中,这种思想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就是指当人们面临各种问题时,国家会及时的对以应对,这就是所谓的福利思想。
社会工作在西方发展的时间较长,但是发展到现在,许多西方的社会学者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界定还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他们都重视个人的发展和利益,为个人谋利益。就像美国社会工作协会伦理守则一样,他以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与价值、人类关系的重要性、正直和能力为基础,这就充分体现了西方社会工作是以注重个人为中心的,这和人道主义不谋而合,始终把人放在主体的地位,这也体现了西方的文化环境,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更多的强调的还是个人,而不是社会。西方和中国不同。
三、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
和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不同,中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强调社会和谐,是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应当建立于人们共同发展过程中的平等尊重、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应体现于密切的社会关系之中。基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相对于西方社会对个人尊严自由的推崇,我们应该更加强调社会和谐,并且它是以整体为为主体,强调整体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保持家庭和谐与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我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的社会生活比较注重家庭的价值。因此,相比较西方强调人们的个人尊严和权利,我国应更加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宽容、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还有注重服务的“人情味”
四、儒学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作用
儒学中的许多思想观念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有很大的作用,他们有很多地方有相容性和契合性,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有很大作用。就以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为例,讲一下儒学对社工价值观的本土作用。
第一热爱社会工作,忠于职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强调以仁来行事,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行,以仁来约束人的行为。社会工作者所需要的价值理念中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就是来约束社会工作者,强调社会工作者要有良好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这就以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