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8 17:05: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态安全的本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城市生态安全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组成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安全是指有效运用具有生态特征的技术手段和文化模式,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最终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生态安全的城市运行系统。
因此,为提升世界各国城市生态安全意识,促进城市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联合国人居署与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拟在2013年4月15日举办的联合国人居署第24届理事大会上共同启动“全球城市生态安全排行榜”项目。届时由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大连国际生态安全研究所开发和设计城市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一并启动。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以国际城市为评价对象,指标的设计既要体现综合性、整合化的城市特色,充分覆盖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生态三个维度;又要充分体现生态安全健康性、脆弱性的本质特点,同时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生态安全研究中的关键要素因子,力争指标体系的城市特色凸显、安全味道十足,国际城市通用。运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既能为国际城市间生态安全的横向比较提供标准,又能为目标城市辨识其生态安全状况及其生态系统演变趋势提供科学客观的评价工具。
Problems emerging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such as housing shortage, traffic ja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source shortage, urban floods and food security,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which not only influence the people’s survival and living but also restr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society and economy. This makes people reflect deeply on the mode,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our production and living modes, centering o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useful experience of urban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the world and pursue the wa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urban ecological safety has emerged.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is a naturally,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compounded artificial system. Urban ecological safety refers to establishing a rational structure of urban ecological safety system by means of technologies and cultural patterns featuring ecology factors so as to improve the functions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safety system, promote the cycle of materials and reasonable flow of energy,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coordinate the way and degree of utilization of ci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safety and ultimately build an urban operating system with rational structure, high effectiveness and ecological safety.
关键词:旅游资源;资源安全;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开展各项旅游活动的载体.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各项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经验缺乏、加上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淡漠以及对旅游安拿问题研究相对滞后等诸多原因,旅游资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稀之宝的敦煌壁画和雕,面临风化剥落的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遭受酸雨的侵蚀;一些曾扬名灭下的苏州园林和庭院,正从地图上消失;举世闻名的云南石林,也越来越受到人为的破坏……与此同时,旅游地传统的民风民情文化逐渐被异化、冲淡或消失等等.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新但也不能恢复原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一旦被毁将就水远失去,旅游资源安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关注.因此,深入旅游资源安令研究,加强旅游资源安全管理,对旅游资源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分析和预测旅游资源安全系统存在的危险、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
1.1旅游资源的定义国外把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s),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而在我国,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具体界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表述.但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涵盖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类型.
1.2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生产资料,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载体.换句话说,旅游资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稳定,旅游资源安全的内涵和意义深远.谷树忠,等人(2006)在综合各种解释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安全”的基本定义,所谓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这个概念揭示了资源安全的本质,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鉴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旅游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可以获得稳定的旅游资源供给,同时旅游资源基础难以依存的生态系统处于良好或免遭不可恢复破坏的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旅游资源需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上保证持续、稳定的供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需考虑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各地区在旅游开发利用时,做到有一定的旅游资源赋存量或储备量,以备及时、持续的利用.二是人们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保证旅游资源基础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对外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以维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平衡.此外,我国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去分析和探究旅游资源安全的本质内涵.如:从经济学观点来看,是指其对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具体来说是指旅游资源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在旅游生产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过程,以及原始提取、加工改造中,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可利用范畴的延展或局限;在旅游资源分配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所获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在旅游产品交换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产品在市场流通渠道中的畅顺;在旅游资源消费中的资源安全,是旅游者对作为旅游产品载体的旅游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消费结构越合理,旅游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对资源的破坏越低.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旅游资源安全是指是在生态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基础之上,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其难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观念,运用科技创新方法,维持生态系统与人文环境的动态协调,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并且有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利用.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安全的内容丰富,需要深入探讨.2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的“天一人一机\"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通过对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我们将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旅游资源安全状态应由生态子系统(天)、行为子系统(人)和保障机制子系统(机)三大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1生态(天)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是天然禀赋状况,是旅游资源安全的基础,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基本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主要由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结构、质量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等组成.一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种类、结构的多样性增加了旅游资源供应的安全性,也满足多样性的旅游需求,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开发利用的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开发,所以旅游资源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数量做保证,某种程度上说,数量越多越安全;另外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抵御自然等灾害能力越高,则安全的保证程度越大,反之资源短缺、脆弱,安全的可靠程度就低.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子系统的安全,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在数量、种类、结构等方面平衡,实现旅游资源的自我更新和恢复.
2.2行为(人)子系统行为子系统是人类的行为对旅游资源安全影响的直接作用力,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以及旅游者行为等构成.旅游资源安全问题的很大方面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开发商在景区的大量建设、过度开发;旅游企业过分商业化、舞台化,扭曲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旅游者外来文化对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等.旅游资源的行为子系统的安全,就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观念,防止n-目开发、重复建设、模仿跟风;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防范经营过程中造成生态破坏;严厉禁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减少旅游者的“碳足迹”.
2.3保障机制(机)于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的保障机制子系统主要为生态、行为子系统的安全提供组织制度和物质技术保障,它由安全管理组织、安全政策制度、安全资金技术、周边礼区保障、事故保险等方面内容组成.安全管理组织是整个旅游资源管理的组织保证;安全政策制度关系到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有力执行;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支撑;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离不开剧边礼区的支持;旅游资源安全保险是规避、化解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风险的有力手段.保障子系统的内容共同为旅游资源安全的提供安伞保障.在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生态子(天)系统安全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皋本保证;行为(人)子系统安全决定于行为作用力的正负,正向作用力可以减少旅游资源发利用中的损失,是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重要推动.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是为旅游资源安全的生态、行为子系统提供管理支持、资金和技术等保障,是生态子系统和行为子系统安全的重要调控.3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旅游资源安全的研究现状关于资源安全的评价研究成果较多,如王礼茂(2002)分析了影响资源安全5个主要因素(资源本身的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军事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4项指标,初步组成了资源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姚予龙、谷树忠(2002)研究了资源安全的机理,阐释了资源安全的经济学含义;梁亚红(2008)。在明确影响自然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资源因素、政治因素、运输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技术进步和资源替代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含有资源禀赋状况、资源开发状况、资源进口安全、政治安全因素、经济安全因素、运输安全因素、军事安全因素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自然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较为全面.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资源安全层面的研究不多,学者大多是探讨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安全『口j题产生的原凶12-14~,认为主要南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另外,我国还有些学者针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进行_r评价,如曹新向(2006)¨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米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构建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周国海(2009)¨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应用压力一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它较好地反映了自然,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研究都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不乏有启示意义.3.2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系统分析,以及参考已有的相关文献,同时按照层次分析法的结构,提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共分三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共23个指标,其中生态(天)子系统包含8个指标,行为(人)子系统包含9个指标,保障机制(机)子系统包含6个指标,具体见表1.
3.2.1生态(天)子系统指标构成生态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判断其对日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总量,反映了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总量越多,可利用的空间越大;②旅游资源品质,反映了资源的价值和抵御灾害的能力.资源价值高,往往旅游资源的品质、等级也高;同时品质好的旅游资源,保护的压力越大,对整个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影响较大;③旅游资源结构,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结构多样,利用空间越大,越利于生态的平衡;④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概率高,对整个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和资源安全的破坏程度越大;⑤植被覆盖率,影响了生态的自我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⑥旅游资源承载力,反映资源容量的大小,容量越大,破坏程度越小;⑦旅游资源的退化速度,资源生态系统有进化过程,但是退化速度过快,直接影响生态的自我更新和生态平衡;⑧工业“三废”排放量,目的地工业企业排放的“三废”,造成的酸雨等物质对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3.2.2行为(人)子系统指标构成行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来衡量旅游者、开发商、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和资源保护意识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合理的预留储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旅游资源综合利用率,利用率越高,使用价值和程度越高,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③景区新增建设面积,影响了植被覆盖率和生态系统平衡;④本地居民人口增长率,人口增加,资源需求量增加;开发利用和破坏的机会加大;⑤旅游接待人次增长率,接待人次增加,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越大,影响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⑥本地文化异化现象,文化异化对本地文化是一种破坏,不利于文脉的传承;⑦游客行为,文明的出游行为,对资源安全有利;反之,给景区景点造成破坏和环境污染;⑧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反映了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⑨本地居民资源保护意识,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
3.2.3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指标构成保障机制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衡量保障措施和手段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作用大小,包括:①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制度,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使用和保护越合理,旅游资源越安全;②管理人员的结构,管理组织结构合理,职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资源越安全;③资源安全教育和宣传情况,宣传教育以提高旅游资源保护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较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④资源保护的资金技术投入,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不投入也不利于保护,关键是科学的支配资金和利用技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的限制条件越多,门槛越高,开发的难度加大,直接减少了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⑥旅游资源保险状况,保险是化解和规避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灾害防范有利.
3.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旅游景区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权重的赋值.通过旅游景区管理者、旅游者、院校专家们组成德尔菲小组,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两两互判,构造判断矩阵,然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使用yaahp0.5.2软件进行计算,分别计算出准则层、因素层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使用软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行为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权重值分别为:0.3528和0.3771,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生态子系统的权重值为0.2702,说明先天的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禀赋,是旅游资源的一种生态进化和演化过程,而后天的人为因素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和破坏显著.三个子系统的各自指标权重情况:生态子系统各指标中,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影响相对较大,权重值为0.1592;工业污染物排放对旅游资源直接造成破坏,权重值为0.1179;退化速度是衡量资源安全的破坏速度,权重为0.1179;旅游自然的禀赋状况,如总量、品质、结构等影响也不小;植被覆盖率和资源的承载率也不容忽视,其权重值分别为0.1015,0.1122.在行为子系统中,根据权重值可以分成三层面,其一是本地居民的资源保护意识和行为,分别为0.1433,0.1199和0.1226,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较大;其二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和综合利用率权重值分别为:0.】199和0.1147;其三是新增因素的影响,有新增建设面积、新增加的本地人口和旅游人次以及本地文化异化,这些方面也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保障子系统中,资金技术的投入和教育是重要的保障措施,其权重值为0.1948和0.1884;制度规范、管理队伍和利用的条件相对也比较重要,分别为0.1649,0.1704和0.1595;从目前看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险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权重值为0.1221,但是未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障的一项有力措施.4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管理的策略通过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内容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确定,可以了解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及其程度.为更加全面加强旅游资源的安全管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本文提出如下相应的策略:4.1加强生态(天)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对于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要求在旅游资源数量、质量、结构、承载率、抵御自然灾害和文化旅游资源“文脉”的传承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和“文脉”的永续传承,维护旅游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可持续性的旅游资源需求.具体措施有:①在旅游资源数量上,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总量进行摸底,统计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自的数量,建立旅游资源档案,并调查分析旅游资源的状况,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需加强管理;对于尚未利用且濒临灭绝的旅游资源,加强保护、做好档案记录,使其自然进化;对于新发现的旅游资源,既要保护也要科学转化利用,维护旅游资源数量的多样性.②在旅游资源质量上,按照《中国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办法》,对目的地旅游资源等级进行评定,并依据等级采取保护措施.③在旅游资源结构上,既要保护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更需重视,以维持旅游资源的协调.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能够稍微复原;而人文旅游资源破坏,将永远消失.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合理的“舞台化”等方式,让人文旅游资源得以永续传承.④对于旅游资源的承载率,在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时,需要依据国家标准计算出旅游环境容量,为防止旅游高峰期因旅游容量超载导致事故发生和资源受损.⑤自然灾害是造成旅游资源危害的最重要的因素,为此,需针对在自然灾害中经常受损的旅游资源,通过安全技术构筑安全防护拦,强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⑥文化旅游资源是易损资源,虽然文化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一旦不注意保护,亦易失传.根据文化资源的等级申报相应级别的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确定好相关传承人,使人文旅游资源的“文脉”得以传承.
4。2加强行为(人)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加强行为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序,促进游客养成文明的出游行为,促使目的地旅游企业规范经营,增强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的文化认同.行为子系统管理的具体措施:①要贯彻执行土地、城建、林业、园林、水利等部门对资源开发利用行政许可,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准人门槛,健全科学的旅游资源使用审批.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方案需连同有关部门认证,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序.②规范目的地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旅游管理部门树立科学的经营观,注重长远利益,引导旅游企业守法经营,严格禁止盲目跟风、模仿,重复建设给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同时在限制旅游景区内企业的数量,在经营期间强化环保观念.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一再影响了资源的安全,景景点垃圾成堆、废气物难以处理,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致使物种灭绝,毕态失去平衡.为此,倡导文明出游,“低碳”出行,减少“碳足迹”,景区适当给文明出游的旅游者予奖励.④旅游者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着装礼仪等,目的地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有的产生了“异化”和“崇拜”现象,甚至“文化冲突”等行为.为此,目的地需设立文化体验区,让游客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使其了解文化渊源,不断增强主客双方的文化认同.
[关键词]室内安全学生态学构建
1人类的安全健康需求企盼“室内安全生态学”诞生
1.1室内不安全不卫生因素是危害现代人类安全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从人类告别了洞穴学会建筑房屋算起,人类以人工建筑室内作为栖身之地的室内居家文明已有上万年的历史,有史料记载的完整的室内设计活动至少也有5000多年的历史川。这期间,室内设计与装潢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建筑力学、艺术美学、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建筑学、室内装饰艺术和装饰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室内环境日益向舒适、艺术和豪华方向发展,甚至正在形成片面追求豪华程度的现代室内文化。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现代人类生活、工作在室内的时间越来越长。据研究,现代人一生有70%一80%的时间在是室内度过的。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与装潢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宽敞、舒适、艺术的居住环境,而现代家电产品、家具及各种各样的室内工作、生活用产品为现代人类的室内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支持和便捷手段,从而使现代人类在享受水平、舒适性、艺术性和工作与生活的效能方面有了空前的提高和飞跃。然而,高科技进入现代室内环境在给人类舒适、享受、方便、美感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隐型灾难和严重的安全、健康问题。近年来,新购买的居家室内甲醛(HCHO)、氨(NH3)和苯系物(C6Ha))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超标,许多人、许多家庭由于人住了安全质量先天低劣的住房或因时尚的室内装修而使家人身患绝症生死难测,甚至全然不知其原因所在。
例如,20__年3月,武汉市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中心,对武汉1400个新居住户(4.2万平方米)的装修材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实地采样检测,发现所检瓷砖、花岗岩、大理石、洗脸瓷盆、陶瓷坐便器等新型材料的放射性严重超标达24%。
北京“现代城”开发商为增进冬季施工的进度,在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中掺用了氨成分极强的物质,结果导致所售新房中充满氨味,致使新人住居民被迫退房退款。
20__年初春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臧晏在问诊时进行了一次因素性调查,意外发现:90%的白血病患儿家中半年至一年内均曾有过装修,而且大部分人都曾用了豪华石材和时尚型装修材料。
无独有偶,哈尔滨第一医院血液病研究所的长期临床资料更让人们震惊:该研究所10年中收治的1000多名白血病患儿中,竟有46%的孩子是因家中半年内曾进行过室内装修而染上此症!专家结论:居室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是引发近年来儿童白血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装修材料中开始出现含有苯系物的倾向,包括甲苯、二甲苯等毒性物质,以胶粘剂类尤为突出。而现代临床专家研究表明,暴露于低剂量甲醛中的女性,对其会造成较大危害,主要表现为妊娠综合征、染色体异常、月经不调、呼吸道疾病。长期在甲醛环境中生活的人,可诱发鼻腔、口腔、咽喉癌,还能导致皮肤和消化道癌症,女性在怀孕时还可致畸胎;苯系物除了可对人的眼睛、嗅觉系统和皮肤造成伤害外,最具毒性的是使胚胎和血液发生改变,并直接发生癌变。国外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调查表明,接触建筑材料中过量的苯毒,即使浓度很低,其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氡(Rn)与氡子体能引起人呼吸道癌症,已为世界所公认。另外,氡与人的脂肪有较高的亲和力,能潜入式地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神态不清,昏昏欲睡。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1982年报告,建筑材料和建筑物是室内氡及氡子体最重要的来源。目前,我国每年约5万人因氡及其子体致肺癌而死亡。美国每年有20__~5000人因在.有氡气的室内环境而患上肺癌毙命。
20__年贵州“中天宅吉大厦”因房地产商在建筑时用了大量的煤渣砖这种被称为辐射砖的材料,氡浓度超过国家安全标准的30%,结果造成居民家中养的鱼一条又一条莫名其妙地死掉,许多入住居民终日精神不振、头晕耳鸣、昏昏欲睡。
当代电子技术一日千里,计算机和现代家电设备已成为现代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而来的室内电磁辐射污染、微波泄露污染、噪声污染和危害等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恶性肿瘤、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与人们周围的环境辐射本底有很大关系,其发病潜伏期一般在15年以上。
据研究,许多室内观赏花卉、树种(18个科的52种植物)含有促癌物[4)。环境中促癌物可通过不同途径诱导人体内EB病毒对淋巴细胞的转化,促进由肿瘤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引起的肿瘤生长。
现代人居家生活中大量使用铝质炊具,结果造成老年痴呆症患者越来越多(痴呆症病人脑内铝的含量是一般人的4倍)。医学专家预言,老年痴呆症的流行与蔓延将是新世纪人类面临的新灾难,目前世界已有1000多万这种病人,在美国,老年痴呆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及中风的第四杀手。
最近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20个区县200户家庭进行一项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2.8%的家用物品细菌污染严重。其中,牙刷最甚(50.5%重度污染),竟然每两支中就有一支严重污染。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有5.9%的牙刷受到可引起胃溃疡和胃癌的致病因子——幽门螺杆菌的污染;其次为卫生洁具(55.5%);洗衣机(27.5%);肥皂(27.1%)。家庭日常物品大肠杆菌菌群污染率为50.2%,其中以抹布最严重,阳性率高达61.8%。调查结果还表明,在一年中,家庭成员中曾发生与微生物感染有关疾
病的家庭占82.1%,除了呼吸道疾病的上升是与使用空调没有注意经常通风有关外,胃肠道疾病、皮肤病和口腔疾病的发生都与家庭居家生活中清洁卫生用品受污染有关。
1.2 人类的安全健康需要是“室内安全生态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而人的安全与健康又是人类古今最关心的头等大事。当今,几乎没有任何事情能比人们关心自身的安全与健康更重要。一般的生产技术(主要是指获取物质财富的科学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通常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物质财富并提升人类的舒适、享受水平;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包括室内环境)恶化、事故与灾害发生、危及人类健康的新疾病流行和蔓延。特别在20世纪60年代后,生产技术的这种两面性表现更是令人震惊。随着各种生产技术的发展,如何认识人类活动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何解决人类活动与自身安全的关系就成为现代人类必须认真思考的两大科学问题。由于人们科学地认识人类活动与人类生存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需要,导致了生态学的产生和快速发展;由于人们要解决人类活动与自身安全健康的问题,不得不在发展生产技术的同时相应发展自我保护的安全措施。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安全科学的研究已由零散的、部门性研究,逐渐进入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研究阶段,于是一门新的学科——安全科学技术诞生,并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一级学科。
同其他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一样,生态学和安全科学一级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再一次表明这样一个真理:人类社会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兴学科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今天,人类又迫切需要一门新的专门的科学技术,一门以室内环境和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安全科学技术(包括安全卫生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来审视建筑室内文明的发展过程,以安全科学、生态学原理、方法来研究、辨识现代室内环境对人类安全、健康的危害及其科学预防和治理难题,研究和探索现代室内环境安全化、绿色化规律,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从本质上预防和治理来自室内的各种危险、各种自然的或技术的危害,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让每个人都能置身于安全、舒适、绿色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推动现代可持续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一门新的科学——室内安全生态学,便应运而生。
2室内安全生态学的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
2.1室内安全生态学的概念
室内安全生态学,简单地讲,它是一门关于室内(包括各种载人运载工具驾驶仓室、乘客仓室)安全化、无害化、舒适化和绿色化的专门学问,是一门综合运用现代安全科学技术和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原理、方法研究人类行为与室内环境;室内环境因素对人类安全健康的影响;室内环境危险辨识、预防和本质治理;现代室内及家具、家电、设备类产品安全设计、绿色设计、安全管理的新兴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其目的旨在为人们科学地营造安全、舒适、绿色、宜人的现代室内环境,最大限度地消除室内环境对人类安全、健康的不利影响,切实提高现代人生活质量,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
2.2室内安全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室内安全生态学所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仅涉及房屋楼宇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室内装璜设计、装饰材料等,还涉及立法、法规、技术标准、卫生、环保、人文习惯,并涉及所有家用电器、家具、用具、陈设品、用品的设计制造和在室内的贮藏、陈示、管理等问题。笔者认为在初级研究阶段,将集中于以下方面的探讨:
(1)建筑安全设计。主要研究建筑物的安全结构、安全化建筑材料、消防设计、应急安全逃生技术等。
(2)室内安全工程学。包括居室安全学和办公室安全学。主要研究室内安全的本质、规律,实现安全的基本原理、原则和一般方法;室内安全设计、安全管理方法、室内危险源自动识别与监控报警,室内安全状态评价等。
(3)室内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室内环境中的化学、微生物、毒物毒理学和室内环境因素致病理论、室内安全卫生和无害化设计等问题。
(4)室内安全装璜与陈设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实现安全装修、不留任何危及人安全、健康的隐患或使装修后的室内环境不超出国内外公认的标准界限。
(5)室内安全绿化学。主要研究室内绿化植物、观赏花卉等对人类生存安全和健康的影响;植物、花卉与人的相互作用关系;使人致病植物、花卉的致病机理、条件和预防问题。
(6)宠物对人类安全健康影响学。主要研究宠物可能对人类安全健康的影响,宠物与人类疾病的互相传播,宠物因素与人类因素相互作用对诱发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及其规律等。
(7)室内安全人机学。主要研究室内人性化、宜人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包括室内噪声控制和声光设计、空间布局设计、热环境和小气候处理及家具、设备人性化设计等。
(8)室内安全、卫生标准和立法研究。主要研究适用于审理、仲裁因建筑设计、施工、装修、销售失误造成的不安全、影响人健康案件的法律法规和各种有关技术标准。如室内安全、卫生设计标准,室内装饰立法与安全卫生技术标准,家用电器、家具、用具、物品的安全、卫生设计和绿色、环保设计标准等。
3室内安全生态学的学科知识构成
任何一门新学科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人类整个现有科学基础之上的,其学科知识的构成主要决定于其研究内容和目的,室内安。全生态学也不例外。根
据室内安全生态学的定义、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笔者认为,室内安全生态学主要是由“建筑室内与装饰”、“安全科学与技术”、“生态学”、“环境卫生学”、“系统科学”、“人类工效学”、“法学”、“材料科学”、“毒物毒理学”、环境艺术、动植物学等众多相关学科高度交叉、融合构成的新兴学科。其主干部分为“室内建筑与装饰”、“安全科学技术”、“生态学”、“人类工效学”和“环境卫生学”。其知识涉及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材、装饰材料、室内设计与装饰,安全设计、安全检测与评价、人机工程学、毒物毒理学、毒物检测、环境卫生学、生态学理论、环境保护、立法、人文、管理、自动识别与监控技术、家电家具安全卫生设计技术等众多领域知识,其涉及知识领域之多难以枚举,上述所列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4 结束语
室内安全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高度综合的交叉科学,其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同时又高度综合的结果;它的科学体系、知识结构和学科的发展以及课程的形成,都将是非常复杂的。
室内安全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在今天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然,作为一个从前无的新兴学科,开始很可能难以被人理解,甚至有的学者可能会持不同观点,这都是正常的。笔者坚信,它一定会被承认并受到重视,因为它是人民大众安全与健康迫切需要的新的科学理论和知识。
受笔者知识和研究水平所限,仅对“室内安全生态学”作了一般性论述,对它的几个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方面谈了一些个人看法,仅是个人观点。笔者撰写的初衷是感到在我国,应进入系统地研
究“室内安全生态学”的阶段了。其目的旨在抛砖引玉,愿所有关心此项事业的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共同研究和探讨“室内安全生态学”问题,加速其发展和建设,使其能尽快地为现代安全、绿色的室内设计,为人们能够享受安全、舒适、绿色、宜人的室内环境,为人们能够安全、健康、高效能地生存、工作和生活,发挥其科学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董 赤等.室内设计导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__:18.
2陈建辉,张田勘,刘静.别让新居因美丽变成杀手.妇女之友,20__(7):20一21.
3吴戈.现代家庭辐射知多少?.东西南北,20__(5):20~21.
4海东.52种植物上了促癌“黑名单”.北京晚报,1999.2.1(第8版).
5赵永碧.老年痴呆症正逼近我们.家庭生活指南,20__(6):48~49.
6曾广岩(摘自《重庆晚报》).可毁灭人类的20种灾祸.东西南北,20__(3):44—45.
关键词:甘肃生态环境水安全管理对策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则人类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最终会因为环境恶化危及人类的生存而丧失殆尽。一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不遭受污染与破坏,或处于未面临污染破坏威胁的良好状态;二是环境安全主要涉及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群健康及经济发展,对国家及国际社会产生的威胁。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水环境安全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的充当环境保护和建设过程,包括许多,它们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从总的目标,就是要营造一个健康、节能、舒适的人居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树立生态建设观,二是考虑时间的因素,需要树立建筑和系统全方位的生态观,不仅是建筑,还要关注一个生命从开始到结束整个的过程,三是考虑空间因素,比如建筑选址,应当选择对环境干扰最小的地方,我们现在选址都会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去建设,在这当中,可能就有些破坏,如果选择环境不太好的地方去建设,把那里的环境变为优美,将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贡献。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第一要注意保护和节约地球上的资源,其次是复合的生态观,复合的生态系统,在城市的尺度上,城市的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的生态系统、人工的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等共同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第三个要讲的是生态优先。许多领导和建设单位都提出这样的说法,就是生态环境它关系到人们生活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是难以恢复的,另外一个就是,很多人的生态意识还相当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强调生态优先。它在城市规划中就体现在生态安全格局中。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同部门,不同学科总体协调,多方配合,统筹安排的,在城市建设的领域里,做这个工作,单靠一个学科是不行的,必须多学科的交叉,才有可能全面做好。第四就是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在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那里已经有很多实践了,从生态环境建设的可实施来看,要求成果的数量化、定量化。第五是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这个指导思想,在整个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当始终贯彻。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并不可避免的产生水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的有限、水质的破坏等问题,日益引起了人类对水问题的关注。水环境安全问题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水环境安全是有别于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安全,虽然水环境安全的主要内容也是指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但它更强调的是把水作为一个环境要素,强调水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水量与水质的统一体,包括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是从环境学角度的动态的概念,而不是资源学角度的一种为人类的利用程度的概念。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水环境安全的概念应该定义为:水体保持一定的水量、安全的水质条件以维护其正常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保障水中生物的有效生存,周围环境处于良好状态,使水环境系统功能可持续正常发挥,同时能较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人类自身和人类群际关系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水环境安全的内涵与外延水环境安全的内涵主要包括自然型水环境安全,如干旱、洪涝、河流改道等,以及人为型水环境安全,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等。其外延指的是由水环境安全引发的其他安全,如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等。水环境安全与人类健康水质问题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安全、卫生的饮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保护水环境的自然生态系统上,探求合理的生态用水量,将水环境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共同考虑,力求达到可持续利用的境界。
二、甘肃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利用、保护、管理探究
甘肃部分地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水源流失,荒漠化趋重,沙尘暴肆虐。甘肃部分地区自然灾害严重的水资源严重不足,并不断的减少使得水环境已经明显恶化,由于对水资源大规模的掠夺,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与水环境的严重失调,而日益恶化的水环境质量又需要增加治理生态环境的社会成本。水资源治理社会成本巨大,进而造成人民生活贫困和生态环境贫困的恶性循环,水资源的锐减以及所带来水环境水生态的变化,给甘肃部分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生态治理提出严峻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甘肃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危机和水资源危机应该定性为应急性治理。应急性治理的特点就是短期内投资力度非常大,应急状态结束,还会有一段周期较长的修补期。不论应急还是应急状态结束后的修补都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巨大环境成本投资的典型。水环境的恶化民众生产环境不稳定水环境的恶化,使得其生活生产环境随之恶化,为了生存发展或是更好的生存发展,很多人选择背井离乡,或是投亲靠友;或是政府引导移民;或是高考移民。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移民其实就是生态难民!是人类在与自然的较量中的一种消极与退缩。水环境的恶化人民生产积极性很不稳定水环境的恶化,即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上内部和外界的宣传力度的加强,而一些当地民众以及外商投资者对这种宣传的理解与把握不准确,致使他们对生活生产环境产生一种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认为水环境对当地发展的制约是致命性,长效投资的环境成本是制约他们货币需求的最主要原因。
从科学的水量预测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甘肃部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法,甘肃部分地区的水资源预测总量减少,且随着甘肃部分地区水环境危机的日益显现,生态用水量呈现上升趋势。笔者对这种趋势做一点简单的分析,认为甘肃部分地区水资源用量是量的减少是相对的减少,并不是绝对的减少。按照现在甘肃省和河西地区水资源减少的趋势推断,到2020年河西地区以及整个甘肃水资源储存量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有气候的持续干旱、地下水位的连续下降、工农业发展的影响等。所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寻求生态环境与水资源制度与技术革新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甘肃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与水资源利用、分配、保护对策
水资源的危机大体上分为水量性危机和水质性危机两种,水量性破坏最主要表现为水资源径流量和库存量的量的减少,水质性破坏应定义为水资源矿化度升高以及盐碱化、荒漠化的趋重等。(1)水量性危机具体表现在上游来水量减少与地下水资源的减少河水供给量的逐年减少,使得经济发展需求的日益强烈和水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变得异常尖锐,只能够开发地下水资源以保证生产发展需要,致使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度上升。(2)水质性危机具体表现在地下水质恶化。由于大量、反复开采日以枯竭的地下水,加上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绿洲地下水质已呈明显的恶化趋势,恶化范围蔓延扩展。地表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从甘肃部分地区水资源分配状况分析,甘肃部分地区在现有的经济模式和经济体制之下,水资源分配是一种政府行政指令性水资源配置模式。水资源分配从层次上说分为河流上下游各县市之间的分水,可称为一次分水;县境内各渠坝之间的分水,可称为二次分水;渠坝各用户之间的分水,可称为三次分水。而对于甘肃部分地区来说,水资源是一种严重稀缺资源,根据稀缺资源的分配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分配的原理可以看出,不论是跨区域,还是区域内水资源分配都是一种利益分配,具有利益矛盾复杂化、尖锐化和不易协调等特点,处理不好可能会成为地区纠纷的根源之一,也是关系人民生活、国家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重大问题。要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原则,也包括生态补偿问题的讨论,当上游的发展用水影响到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其上游的地区应给与相应的生态补偿,以经济补偿为主要方式。为保护日益锐减的地下水,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行严格的地下水开采审批制度,非经审批不得私打水井,违者将处以严重的经济制裁。
从水资源管理状况分析,水资源管理是指水行政主管部门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以求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对水的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水资源管理严格遵照传统产权体制之下水资源管理思路和方式方法,即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思路和方式方法的的特点是:强化政府职能,忽视经济与市场手段作用、统一管理、单方意志性强、效力先定性、强制性、自由裁量性等。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都有其优势和弊端,最好的方法是将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在一起,单方面强调一方或忽视一方都是导致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重要诱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在实践中水资源分配、利用、管理活动也在不断地市场化,这种客观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我们在进行市场性管理的过程中应将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管理模式有机结合才能够使得市场管理的有效性增强。市场与经济手段的调节具有经济利益的刺激性、市场决策的灵活性、市场信息的有效性等的一系列优越性,是迄今人类发现的调控市场经济秩序有效进行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必将取得很好的成效。
甘肃部分地区水资源产生诸多严重的问题,最本质的原因是水资源产权不明晰。产权是一定经济主体依法对待定经济客体(资产)所有、使用、处分并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为产权四要素。在甘肃部分地区以及中国的很多地方出现类似于甘肃部分地区的水资源或其他依附于土地所有制的资源危机,也可以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国法律嗣后漏洞。我国《宪法》第9条以及《水法》第3条的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的一切水资源均属国家和集体所有;我国《水法》规定国家通过颁发用水许可证和征收水费来体现对水资源拥有的所有权,即国家和集体是水资源的所有权的绝对所有者,同时也是水资源产权绝对所有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其体制改革不断进行,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市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这种不断深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物上所有权和用益物权的完全结合是不可能的,相反的这种物上所有权和用益物权往往相分离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这使得水资源产权属于国家和集体的基础体制和现实中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不相适应逐渐显现。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严重扰乱了社会水资源分配、利用和管理秩序。
水资源供需态势迫切需要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通过制定流域和区域内的水资源规划,明晰初始用水权分配,促进上游和下游、农业用水和城市用水、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等之间关系的协调,才能处理好开源、节流与保护的关系,解决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自由流通,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资源战略应急制度,水资源调节和管理机制的多元化和高效化,明确水权市场交易制度的宗旨和目的是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一些优越性和合理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稀缺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达到区域和社会整体的水资源分配、利用、管理的实质公平正义。坚持保护环境、节约水源的原则,一旦违反保护环境、节约水源原则,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坚持满足饮水安全需求;满足粮食生产用水需求;满足经济发展用水需求;满足生态环境用水的需求的主次层次原则。
四、结语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水环境是每一个地球人的责任,也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确保人类安全的根本问题。作为一个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更加要自觉地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个历史的使命,全面关注生态环境建设,为营造一个健康、节能、舒适的人居环境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主成分分析;宣威市
生态安全(Ecological Security)是指某一国家(或区域),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不受或少受各系统及组分间的破坏或威胁,所呈现出的整体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保障程度。生态安全就是要使生态环境能够有利于经济增长及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人类健康状况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避免因资源衰竭、环境污染和退化给社会生活和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1]。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生态安全综合评估的前提,如何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及有效的定量化评价方法,建立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对象的生态安全状态,使生态安全评价更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已成为今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研究之一。
本文以宣威市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安全、生态学、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及相关的安全评价理论为基础,在综合分析各种评价模型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目前主要应用于区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的能很好地反映可持续发展机理的“压力(Pres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概念模型(简称PSR模型),依据适用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性等原则构建了包括3个层次,共24个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云南省宣威市2004~2008年的生态安全情况进行评价。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状况的了解,为实现区域可实现发展提供应对策略,达到生态预警、调节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退化提供科学依据,对宣威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安全建设有着重大作用。
1.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模型框架
1.1 PSR模型
目前对生态安全的定量评价中,由于人们对生态安全的内涵认识不足,以及缺乏长期定点监测的数据,尚未形成系统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研究方法[2-4]。指标体系的展开是在一系列概念框架下实现的,目前被国内学者广泛应用的是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最初针对环境问题提出的表征人类与环境系统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在该模型中,某一类环境问题可以由3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指标类型来表达: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状况;响应指标则表征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PSR概念模型从人类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出发,对环境指标进行组织分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PSR模型框架的本质是为了在压力和状态、状态和响应、压力和响应之间偶然的关系上建立联系。
1.2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综合生态系统,对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涉及的影响因子非常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据PSR模型的基本框架,并参考国内外有关生态安全评价和相关研究,拟建了3个层次的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即评价目标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指数;第二层为项目层,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和响应;第三个层次为指标层,即表达评价因素的具体指标(见表1)。
1.3 数据获取与处理
数据主要来源于2005~2009年《曲靖市统计年鉴》和《宣威市统计年鉴》,依据资料和数据的可得性及代表性,遴选了24个用于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并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可以从反映城市生态安全综合特征的众多变量中提取几个主成分,分析出影响城市生态安全水平的不宜观测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综合评价模型的权重,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主成分分析法克服了主观赋权易受评价人主观影响的不足,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质量,处理可信度高[3-5]。
2.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按照表1所列出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使用TANAGRA1.4.3.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各准则层指数的度量结果,如图1所示。
2.1 综合指标
表2显示了原始变量的总方差解释分析结果,前2个因素的累计贡献率已达92.65%,即可以解释所有原始变量的92.65%的内容。因此,仅选取前2个主成分作进一步分析。
注:Y1、Y2分别表示第1、第2主成分;Tot.列前面的数据表示该指标在所在主成分轴上所占的百分比,括号内的数据表示该指标在所有主成分轴上所占的累计百分比。
为使初始因子对所有变量的解释更加突出,对初始两种主成分因子进行最大方差旋转,得出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图(见表3),来反映各个变量可以由哪些主要解释因素。分析表3可知,对于第一主成分[Y1],影响变量主要反映了资源环境压力指标(人口密度、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水资源量、城市化水平、污水年排放量)和资源环境状态指标(绿化覆盖面积、人均GDP、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第二主成分[Y2],影响变量主要有降水量和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由图1可知,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标得分从2004年的4.93下降到2008年的-2.87,表明2004~2008年时段内宣威市的生态安全状况在持续下降,尤其是2005年下载速率最快。由表3可以看出,引起宣威市生态安全下降的主要因子是第一主成分[Y1]中的资源环境压力中的人口密度因素导致的,宣威市人口密度由2004年的875人/平方公里迅速增加到2008年度920人/平方公里,再加上污水年排放量增长速率较快,同时也造成了人均水资源量的下降;同时城市化水平也在迅速加快,由2004年的22.89%提高到2008年的33.2%,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多,5年平均增长率为1.82%。
2.2 压力指标
压力指标得分由2004年的-2.41上升到2008年2.55,反映出宣威市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区人口基数大且呈增长趋势,且人均道路面积也在逐年增加,道路建设造成了路面硬化,对地区的环境和气候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城市化水平迅速增加的同时,工业和生活污水年排放量增长也较快,从2004年的2335万吨到2008年的2505万吨。
2.3 状态指标
状态指标得分由2004年的-2.87上升到2008年的2.34,年平均上升率为132.5%。整体情况良好。主要表现为:城市绿化面积由2004年的412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51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5.97%增加到8.33%,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由2.42增加到3.19,同时人均GDP和城镇居民最低收入年平均增加值分别为36.43%和7.84%。
2.4 响应指标
响应指标得分从2004年的1.97下降到2006年的-0.67,但从2006年开始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从-0.67上升到2008年的-0.22。由此可见,响应指标在5年的时段内波动较大,在2004-2005年份内下滑最快,并在2006年下滑到最低点,然后从2007年出现缓慢上升。在2007年政府比较关注环境问题,并加大了投资力度。如人均GDP由2007年的0.71万元/人增加到2008年的0.86万元/人,污水处理总量由2007年的2398万立方米上升到2008年的2505万立方米,科技拨款每年都有所增加,2006~2007年增长速率开始加快,2007~2008年几乎增长了一倍,由2007年的0.15%增加到2008年的0.29%。各年的资源环境响应得分排序为:20042008200520072006。
3.结论
宣威市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多年来人口增加率均较高,但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云南省人均占有量的1/4,耕地资源质量差,造成粮食与水资源的人口压力较大。近年来大力开发煤矿资源、建设水泥厂、发电厂、兴建氮肥、磷肥长等工业项目,在推动宣威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使得环境容纳量和承载力不断下降[9]。通过对宣威市2004~2008年生态安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也进一步印证了宣威市生态安全的总体状况持续下降的趋势。本文通过PSR概念模型研究了宣威市多个生态安全指标与综合指标的关系,可为宣威市今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旭.我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综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00-206.
[2]和春兰,饶辉,赵筱青.中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3):104-110.
[3]廖霞.新疆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08.
[4]吴杰,崔维军.城市生态安全模型及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3):20-23.
[5]陈涛.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基于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29-30.
[6]朱海燕.试论云南省宣威市的可持续发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05):68-72.
项目基金:曲靖师范学院基金资助项目“近30年来曲靖市景观格局动态分析(编号:2009QN019)”。
1.理论分析
在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分析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本质上就是研究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传统的农户理论认为农户的生产决策目标就是单纯的利润最大化,而现代农户经济理论认为农户的生产决策目标可能是多元化的,而且这些目标还有可能因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政府政策等外部因素而变化。因此研究转型时期中国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需要结合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必须承认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应该是合乎理性的,但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农户的经济理性,而应该是将农户个体诸如利他、追求社会认同等基于社会偏好和私人的利己性偏好二者共同放进农户个体行为的效用函数中。综合已有的研究,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农户的农业生产决策主要考虑三个目标:利润最大化、规避风险、减少家庭劳动力投入,不同农户对这三个目标的权重也不一样;而其主要约束条件则为土地面积、水利条件、劳动力数量、资金投入以及政府政策等。理论上我们可以据此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然而现实中的中国农户大多并不具备实际量化决策的能力,他们的生产决策主要凭经验与直觉,同时也兼顾其他农户的示范以及政府政策的引导与限制。因此本文将主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在完整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退耕还林地区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由Fishbein和Ajzen于1988年最早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人行为不完全取决于个体行为态度和行为规范,同时受到外界资源条件的约束。目前计划行为理论已发展成为较主流的关于行为内生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消费者行为、生产决策行为以及健康行为等研究领域。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行为是农户有计划的行为决策,因此计划行为理论也适用于解释退耕还林地区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采用行为。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体拥有的与行为相关的信息可能会形成认知,认知将形成行为态度,同时个体对信息的处理会形成信念(包括行为信念、规范信念、控制信念),这些信念在一定的时期和环境下只有极少的信念会被个体获取成为突显信念,突显信念将决定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行为。行为态度是个体对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认知与评价,主观规范是个体在决策某一特定行为时所感受到的外界压力,它反映了重要他人、团体或制度等对个体决策的影响力,知觉行为控制则是个体感知自己在执行某特定行为时的难易程度和可控能力。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决定个体行为意向的三个主要变量,行为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团体或制度的支持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越强,个体的行为意向就越强烈,反之则越小;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也可以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个体是否执行某种行为受到个人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在上述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向将直接决定行为。基于上述理论,结合本研究的需要,本文将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三类:第一类因素是农户户主的个人特征和家庭劳动力配置情况,主要包括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非农就业程度[13]。户主会根据自身所具有的教育水平、生活阅历、农业生产经验以及家庭劳动力配置状况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利弊进行评估,从而形成对生态农业的行为态度;另一方面,农户的劳动力资源禀赋、土地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经验等将是农户考虑是否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促进或阻碍因素,从而形成知觉行为控制。第二类因素是政府相关政策,在本研究中主要指退耕还林政策、农技培训以及其他政府支持政策,其中退耕还林是一种强制性政策,对农户而言就是主观规范,作为重要的外界行为控制变量,它还会影响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技培训以及其他政府支持政策可以帮助农户有效规避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从而会让农户更加倾向于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由此形成较强的知觉行为控制。第三类因素是农户的相关认知水平,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如果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关注、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越高,则其愿意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可能性就越大,由此形成行为态度;另一方面农户对生态农业越了解,他会觉得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越容易、越可控,因此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还将形成知觉行为控制。以上三类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从不同角度影响了农户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行为意向,进而影响了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行为。
2.变量选择
根据前文理论分析,本文具体选择如下变量:因变量为农户对生态农业的采用行为,自变量包括户主个人特征、家庭非农就业程度、是否为退耕户、是否参加农技培训、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以及政府支持政策等,
3.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课题组于2012年1—2月对陕南地区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多个乡镇的农户实地调查所得,调研样本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并综合考虑了样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地形地貌以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进度、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异,共获取291个有效调研样本,其中退耕户114户,非退耕177户。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具体涉及农户家庭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劳动力配置情况、家庭收入水平及来源情况;第二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情况以及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情况;第三部分是农户参与农技培训情况、政府对农户的政策扶持情况。
二、计量方法与实证结果
(1)农技培训是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的显著因素之一,数据显示该变量在10%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也与预期符号相符。如果农户参与过农技培训,则其更倾向于进行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行为选择。农户参与农技培训,掌握农业生产相关方面的技能,进行生态农业生产就变得相对容易,也就更愿意进行生态农业的生产,因此,农户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可能性就更大。
(2)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采用行为有很大影响,并且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且就影响系数而言,达到了1.2513,是所有影响因素中最显著的因素。农户越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就越会注意到农产品的种植、养殖以及其他生产与流通环节是否安全无害,而生态农业生产这一安全环保的生产方式无疑是其最佳选择,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会更倾向于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3)家庭非农就业程度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有很大的负向影响,并且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非农就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非农就业机会及其工资率不断增加,意味着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农户家庭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民对闲暇也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农户在进行生产决策时有可能将最小化劳动力投入作为其决策目标之一。生态农业较传统农业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因此非农就业程度较高的农户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农业劳动力从而放弃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4)政府支持政策是影响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如果政府提供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就越显著。回归结果表明,政府支持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户参与生态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这与本文理论预期的结果完全一致。
(5)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退耕还林等变量对农户是否选择生态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并且退耕还林变量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成负相关,这与本文理论分析部分严重不符。可能的原因是,退耕户由于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可能会更加关注农产品产量而非质量;各地区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也有可能是样本分布不均或太少,不具有普遍性。值得注意的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对其采用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要将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转化为现实的采用行为还需要更多的外部激励和内在动力。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22000-2005中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是这样规定的,食品安全(foodsafety)是指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制备和(或)食用时不会伤害消费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5,6]其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5-6]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可持续安全问题。食品数量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本民族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膳食数量。要保证食品数量安全就要求人民必须既可以买得到又能够买得起维持其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食品质量安全主要指所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等方面能够满足和保障人们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到食品是否受到污染、是否有毒,以及添加剂是否违规和超标、标签使用是否符合规范等问题。食品可持续安全问题主要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获取需要注重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食品安全的成因
对于食品安全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诸多研究。如美国农业经济学家Kinsey教授认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可以分类为以下六个方面:[5-10]土壤、水和空气等农业环境资源的污染;农副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和生长激素等,致使有害化学物质在农副产品中残留;农副产品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违规或超量使用添加剂(防腐剂);新原料、新技术等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科技进步对食品安全控制带来新的挑战。我国的部分学者也从食品生产、加工到销售供给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如柏振忠、王红玲等研究认为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和加工过程中的食品不安全因素,以及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掺杂使假和包装容器对食品造成污染等几个方面。陈兴乐等从政府规章、管理制度等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对影响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府监管投入成本过高、部分监管人员责任心不强、监管体制与机制不到位、监管信息不畅通以及监测与预警机制失灵等几方面。孟菲、段玉峰等从生产角度分析,认为农药、兽药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环境因子。王婷等认为食品安全必须要加强对农副产品源头的控制。王志刚、周洁红通过对不同特征的个体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知程度以及消费行为特点等进行分析,认为“收入、对绿色食品的了解程度、消费者对安全的忧虑度以及对健康信息的关注度”等是影响消费者选择食品安全信息管制方式的重要因素。徐晓新认为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完善所致。刘为军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表征因素、过程控制因素、制度因素三个方面。综上可知,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复杂多样,从田间到餐桌,食品安全受到生产、加工、储运等各个环节的影响。首先,在生产环节会受到土壤和水源污染导致的种植业、养殖业的污染,以及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大量滥用植物生长调节素、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大量使用激素、抗生素等等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其次,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也会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污染以及滥用添加剂等而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对于诸多影响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加工、流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等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行业门槛、加强产品标准制定以及完善立法和监管制度等措施加以解决。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真正解决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重点还在于追根溯源。食品安全不从源头保障,一切都是徒劳。笔者认为,这个源头在于农副产品的生产环节,包括最上游的生产环境(土壤、水、空气等)和农副产品的种植、养殖环节。因此,为农副产品生产的源头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监管条件,既是有效改善食品安全的当务之急,也是有效控制食品安全的长远之计。
二、食品安全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食品安全最基础和最有效的保障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10,1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力推进,可以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向高效益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流动与集聚,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因此,从本质上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我国农业以及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了原有利益主体相互分隔的格局,促使其演变成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体,从而形成了从食品源头的生产(种植、养殖)、储运、加工到销售全过程的相互促进机制,进而推动我国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转变,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最基础和最有效的保障,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前提
从农副产品生产环节来看,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小”与“散”制约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加了农副产品安全生产风险。农副产品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农副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实践表明,我国以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为典型特征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我国农业的迅速崛起、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粮食安全的保障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我国农地资源的稀缺和人口众多的人地矛盾,均田承包的又造成了我国农地使用的过度细碎化和农地经营的超小规模化。这种超小规模化的生产状态不仅加大了农业生产和收割的难度,减低了农地的利用效率,制约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专业化和精细化生产的发展,而且可能造成同一品种在不同人家种植、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质量不一样,严重制约了农副产品标准化的推行,增加了农副产品安全生产风险。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提升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保证,从而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3.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农副产品生产的安全监管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国以来,我国长期主要以为基础的分散小规模生产,使得农民对农副产品生产与企业对食品加工的环节相分离,非常不利于政府食品安全的全程跟踪监管,从而导致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成本过高。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比较低,广大农村生产的原始食物产品,容易导致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多头监管与协调矛盾等诸多问题。虽然在一些地区推行了“公司+农户”的模式后,食品加工企业与广大农户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仍然比较松散,并非完全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企业也难以将产品质量标准延伸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政府管理部门而言,一方面,质检部门负责监督和处罚企业加工环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但却没有权力去直接监管农户的生产环节中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容易造成对食品安全问题责任的相互推诿。另一方面,农业管理部门对分散的农户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却又不到位,最终造成无法实现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有效监管,同样增加了食品安全生产风险。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促使农业标准化生产,这就要求在农业生产工程中使用统一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农副产品具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为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效降低了农副产品安全风险。
4.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一个能够连接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综合系统。[10]消费者通过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可以了解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食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追溯问题食品的来源及出现问题的具体环节。因此,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办法。然而,我国农地使用的过度细碎化和农地经营的超小规模化使得农副产品的追根溯源非常困难。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促使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化,从而为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屏障。由此可见,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提升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首先,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促使农业生产经营走向企业化和标准化,从而使每个生产企业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直接对象,这就为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了必要的保证。由企业把关食物产品,对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规定,起到了直接筛选的功能。再次,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进而促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械化作业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最终从产品源头上减少了因滥用农药化肥以及饲料添加剂等带来的农副产品受污染的安全风险。第三,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又能够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生产者出于生产利润压力进而违反食品安全法规事件的发生。另外,农副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为其进入现代化物流、贸易和销售市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其生产的农副产品的品质也就必然有了相应的保证。
三、农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
1.以及农村中分家习俗造成了
我国农地经营的细碎化,阻碍了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由于我国在实行时,为公平起见,一般会根据土地的肥瘦、距离居住地远近等分为不同的类别,采取好坏、远近搭配的方式使每个家庭分配到不同类别土地。在我国农村分家时,原来家庭的土地也会依照土地的肥瘦、距离居住地的远近等标准被分成多个部分,分开的每个子辈家庭将分到不同类别的土地。这样就导致了下本就细碎化程度较高的农地进一步细碎化,每个单一地块面积较小,使得农地过于分散,从而形成普遍的“超小型”的土地经营格局,土地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使本已高度稀缺的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限制了劳动生产率、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从而严重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已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制约因素。实践表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固有局限性已逐渐暴露出来,是阻碍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和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11-13]
2.农地流转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和基础
要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可耕地,因此,要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应从解决农地流转为切入点,从而引导和实现农地的适度集中。即通过农地流转,使分散、零星的地块逐步集中形成一定规模,促进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为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和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有机衔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有效解决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安全、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促进农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经营,从而提升农副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四、结语
云计算的落地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向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产生了在新的IT环境下的新问题,例如公用云数据安全、专用云防御等。360云事业部产品总监张晓兵表示,随着公有云的发展,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更加明显,一旦云平台遭受攻击,将影响更多企业。
根据防火墙操作管理软件公司AlgoSec的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中,约有66%的企业称其目前正在部署或计划未来1-3年内在云平台上部署业务应用程序。但是,这些企业对云安全的了解却存在很多不足,其中超过30%的企业计划未来部署云业务应用,但却不清楚该如何管理其云环境的网络安全策略。
正视云安全差异
记者了解到,许多传统用户对于云安全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例如,希望依靠传统安全工具或靠物理隔离的方法来进行隔离防护,希望能从及时得到漏洞通知信息来服务,认为进行运维外包就能够确保工程系统的安全,或指望云提供商具有集中的管理系统等。
中国联通云计算公司专家表示,对于云环境,传统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同时虚拟化管理系统、云平台管理系统等云平台相关系统的出现,更加导致在这些平台上的安全手段目前还处在非常初级阶段。
IDC分析师王培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看来,中小企业或者非关键性业务倾向采用安全即服务的模式,而大企业,特别是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客户,他们更倾向于自建安全防护体系来保护云业务的安全。
对于不同模式的云服务平台,面临的安全问题有所不同。对于SaaS模式,数据安全、应用安全与身份认证是主要问题;对于PaaS模式,数据与计算的可用性、数据安全与灾难恢复等需求更加突出。IaaS模式是云安全面临威胁最严峻的,其平台建设过程涉及到的数据中心建设、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与业务系统安全等多方面的防护需求使得IaaS云安全防护需要引入多个层面的防护手段,并需要更加严谨的框架与标准的保障。
事实上,云安全的标准和框架已经逐渐形成,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信息安全专家黄晟在“云计算安全论坛”发言中介绍,CSA和NIST都已经提出了较为完备的云安全框架,但是如何在实际的云计算环境中全面落实,一直是信息安全从业人员面对的挑战。
继承传统防护手段
云计算平台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特别是虚拟化管理与云管理系统采用通用软件和现有技术开发,最终也部署在传统硬件平台之上,依然受到传统软硬件技术生态圈的影响。
因此,黄晟表示,传统攻击手段依然具有威胁性,还是需要依靠传统防护手段作为私有云安全防护的基础。
虽然在云计算环境中,传统的防火墙不再出现,但是其防护功能仍需实现,在云服务中必须要打造传统用户所需要的安全。
例如针对网站最常见的入侵行为,从部署最基本的防DDoS攻击、端口安全检测、Web漏洞检测、木马检测等主要功能,到利用漏洞管理、质量保证、软件的安全性审查、审计和外部审计等工具进行安全威胁检查,以及建立安全事件管理等平台辅助制定安全策略。其中的技术手段与传统安全防护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针对云架构升级
在满足传统防护需求的基础上,针对虚拟化和云架构带来的特殊问题,防护技术需要进一步扩展和升级。阿里云安全部安全专家沈锡镛表示,具备低成本、高精度、大规模的安全防御架构,具备完善的数据安全保护能力的云平台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除了在云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实施基础安全防护措施,综合采用现有成熟的安全防护手段,还要面向主流的云技术体系,有效应对面向云计算平台底层的主要云安全威胁,才能为云平台的用户系统实现不低于传统物理机模式的安全保障。
那么,云计算服务安全的关键点在哪些方面?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信息安全专家接受采访时介绍,从主要云技术体系的层级来看,云服务存在五大安全关键点。在数据中心层面,关键在于备份与容灾,以及网络层面的防黑客入侵;在虚拟化平台层面,关键在于云平台的内部安全监控、管理行为审计、阻止虚拟机用户“外泄”与上浮;在IaaS层面,虚拟机间的“溢出”监控与阻断是主要问题;在PaaS层面,要关注虚拟机间的安全监控与用户行为审计,以及病毒过滤;在用户流量控制方面,则要重视双向的身份鉴别、传输加密等问题。
分层实施防护措施
面对如此庞大的安全体系和需求,必须在设计和建设时注重调整云网络拓扑与部署架构,依托网络纵深,设计多道防线,构建一个由多个核心组件组成的多层次安全策略来支持海量云服务和产品。
专家指出,可以从边界防护、基础防护、增强防护以及云化防护四个方面,分阶段提升云平台的安全防护能力。
边界防护是私有云安全防护的底线,与基础防护能力一起都应和私有云建设过程中同步开展,需要建立多层防御,以帮助保护网络边界面临的外部攻击。以阿里云为例,首先,严格控制网络流量和边界,使用行业标准的防火墙和ACL技术对网络进行强制隔离,辅以网络防火墙和ACL策略的管理,包括变更管理、同行业审计和自动测试等。其次,使用个人授权限制设备对网络的访问,通过自定义的前端服务器定向所有外部流量的路由,帮助检测和禁止恶意的请求,并建立内部流量汇聚点,帮助更好的监控。多个组件构成其完整的网络安全策略。
随着面向虚拟化和云计算的安全技术逐渐成熟,增强完善云安全服务,并面向SaaS等更复杂的云计算模式,引入云安全访问等新技术,结合业务实现防护。对此,黄晟给出了多方面具体建议,例如注重操作系统加固技术在云底层平台的应用,特别是通过安全手段固化底层行为;构建“安全数据平面”,收集多样化的安全信息数据,结合大数据流式分析技术,对云平台进行全面地持续监控;或可基于SDN技术构建“流网络平台”,提升“东西向”的隔离颗粒度与强度, 以及加强云内流量监控;面向业务操作与业务数据建立云安全机制等。
纵深安全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