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8 17:05: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学防治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选地建园:宜选择在向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微酸性的土壤作为建园地,果园的坡度要低于25度,另外建园地要交通便利,靠近水源,这样在种植时有利于运输、排灌、蓄水等。选好建园地后,将地面杂草残株清理干净,将土壤覆盖一次,使土壤疏松,再做好果园规划,准备栽植。
2、栽植:栽植时间一般在9-11月或2-3月,栽植时可购买树苗,现在市面上树苗的价格在8元一株左右,也可以自行培育苗种。在平地上可采取株行距3×4米的密度开学栽植,一般每亩栽种50-60株;而如果是阶梯地形,也则可以按2.5×3米的密度开学栽植,每亩可栽种80株左右。
3、肥水管理:为了满足血橙的生长需求,肥料的供应必不可少,建议多施有机肥,合理搭配无机肥,并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施肥,施肥时以土壤施肥为主,叶面喷肥为辅。在幼树时以氮肥为主,在栽植当年要在发梢前后施肥5-6次,每次每株可施入氮肥100-400克,以及少量的磷钾肥。而成年树则要施好萌芽肥、保果肥、壮果肥、采果肥,前三次每株施入2-4斤的复合肥即可,采果肥每株则要施入有机肥50-100斤搭配1-2斤化肥,提高产量和品质。水分管理较简单,干旱时浇水,积水时排水即可。
(来源:文章屋网 )
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课堂讨论法
这里说的课堂讨论法与一般的讨论法完全不同。一般的讨论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讨论,这里是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所进行的面对面的交流讨论。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学生遇到较难理解的知识上面,或者是在教师进行章末总结以及复习的时候,学生可以进行自由的提问,由会的学生进行解答,如果都不会,由教师进行解答。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解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二、示范解题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教师教授新课或者学生做习题的时候。在讲课时,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己设计的例题,然后教师从中找出学生在解题方法上所存在的不足,最后教师将自己的思路告诉学生。教师应注意在解题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更加明白解题的方法以及技巧。
三、课堂阅读预习法
这种方法主要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地阅读,就是教师提前根据阅读内容设置一些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就不会毫无目的地阅读。在教学实践中,一般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的课本都比较新,文章中都没有划下重点,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都不能独立地完成,都是抄袭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根本不喜欢学习,不想看书,甚至是不会看书,即使他们拿着一本书在看,其实也是做做样子给教师看的。所以,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教师必须要正确地引导,一定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同时设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慢慢地让学生学会带着思考问题阅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方法。
四、实验法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理论和概念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而且化学实验具有很多的特点,这些特点都能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有趣、神奇,很多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都是因为化学实验。如果课堂上有化学实验,那么学生就会兴高采烈,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安排学生进行化学实验。
在课后,教师不一定都要布置理论作业,还可以布置一些小实验,让学生回家完成。这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才不会淡化。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一起做实验,互相学习、交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五、听讲法
在教学中上专心听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从中能够获得知识,如果学生要有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而且还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意志,学生是否愿意听、会不会听等方面的因素。现在的高中生在教学过程中大都是认真听讲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比喻恰当,那么专心听讲的学生将会更多。如果教师就照着书本读读,学生听着就会像催眠曲,提不起精神,那么认真听讲的学生必然会更少。在讲解教材中的定义以及概念时,教师要用黑体标出来,那么,学生在听的时候,就会将重点标出,不需要浪费时间记很多没有用的笔记,只要记下教材上没有的就可以了。
六、改错法
关键词:科学理性;显化;会计教学;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前言
近几年科学方法是教育的重要取向,会计学作为经济管理的一门应用学科,在课程标准改革和会计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科学方法的显化教育。尤其是在20世纪后期的中国,科学技术高速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会计科学方法就是人们对经济管理认识方法,有些学生认为会计“难学”,并不是先天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将会计学科的知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相结合,向学生讲述会计发展的趋势和形成的研究法,与所积累的会计知识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心态,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改变学生会计难学的思想,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期为科学方法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会计学教育与科学方法显化教育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的一门应用学科,作为管理科学性质的基础学科,进行理论学习,以科学方法为中心研究。会计学是一门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1]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的一门经济管理类学科。会计要领与科学方法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会计学的管理科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在科学理性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1.会计科学方法显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是会计课程中的体系,源于会计学管理发展的科学方法相结合,与科学知识不同的是,科学方法是联系物体本身,不是物质社会的途径。教师在进行科学方法教授时,联系会计教学中的多方面知识,如会计学的性质、职能、任务、程序等多方面的背后知识与科学进行挖掘,让学生通过科学方法,进行了解和获取更多知识。以会计需求为导向、实现科学方法的教学体系,学习目的与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会计科学方式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针对会计科学方法教育的必要性出发,使学生通过科学方法的妙处,体现出科学方法对会计规律和会计知识的实际用途,使学生真正能学会会计,对知识形成新的理解,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2.会计科学方法显化教育的作用
会计科学知识的内容,是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有许多会计量都是通过比值来定义的,科学方法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为核心,通过科学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投身于会计基[2]础知识规律的探索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科学素质。使学生产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学生经过学习逐步地掌握了会计科学方法,进而形成自己的会计科学方法,就会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提高科学思想。正确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在人的认识途径上,让学生掌握了方法取得了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
三、会计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途径
知识讲授主要有概念、规律以及会计学史等等。在会计教学中,有步骤和目的地传授会计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科学方法教育要显性化,良好的思维方法源于科学的态度,通过专题教学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并采用科学方法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促进知识学习和培养创新精神进而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在教学中加强科学理性教育、显化科学理性。因此,将科学方法教育于会计知识教学融为一体,加强学生会计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防止学生失去学习会计的兴趣。
四、改进会计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情境中体验科学方法教育,展科学性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与实验,重视并加强心理上和思想上以及知识上的培养,从而真正达到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对部分[3]学生和教师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对科学方法显化教育的体验与感受,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问题并改正问题,达到最好的会计科学方法显化教育,增强实践能力和知识能力。我们要充分理解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必须要把科学方法的本质显化出来,从而使学生使用科学方法,加强概念或规律的推导训练,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使学生领会会计学科学基本任务和基本研究方法;让学生逐步领会出会计规律的基本方法;会计方法的实质和会计研究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把科学方法的本质显化出来,使学生获得更多方面的会计学的知识,从而让学生感觉到通过会计科学方法教育的掌握知识,提高会计课堂教学,以理性的思维角度看待科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显化教育,实现学生发展能力。在教学实施中,应把科学方法的显化教育作为会计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认知人生的世界观和认知自然界的科学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光霞.从传输式教学到体验式教学[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4-128.
化学课堂上,为了使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更直观、形象生动,老师往往会用演示实验或补充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化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化学学科特征和课程目标: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
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
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
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SO2SO3H2SO4为统领。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
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作类似联想和归纳总结。
五、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4.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 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5.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
6.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高中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2.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了解现代化学肩负的使命。具有为解决化学问题进行专题信息收集、加工和输出的能力。学会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来提高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现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具有参与化学科学实践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了解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化学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⒈概念抽象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维侧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学生一时不适应,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
⒉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高一Cl2的实验室制法,Cl2与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不同情况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掌握、难记忆,不太适应。
3.内涵深,联系广
如摩尔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中学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⒋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三.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摩尔”、“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
四.高中化学学法指导: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
(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改革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教育与社会紧密相关,在知识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随之转变,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要教会学生具有获取、加工、运用知识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为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为国家培养出创造性人才。我从实际教学中总结出改革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自学能力
目前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讲授法,很多学生也乐于用这种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这样的方法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阻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高分低能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够用一辈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能在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验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力,就不能正确理解课本上的理论和化学概念,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也不能从阅读教科书中去深入理解和巩固,很快又会模糊和忘记。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能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乐趣。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阅读的规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教师的引导、启迪中悟出道理,揭示其内在实质。如设置悬念、反复比较、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拟定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阅读过程要求学生勾画重、难点,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抓住概念的关键词,记下原理、规律和疑难点,借助图表整理同类知识,由孤立到联系,把分散在教材中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编成知识纵横网络。如在讲授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时,告诉学生每一族学习一种代表元素的知识,再推及同族其它元素,并找出同族元素结构、性质的异同点,以及联系与区别。同时还应增加课堂讨论与练习时间,以利于学生动脑动手,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参与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参与行为。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才能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完善学生的学科素质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少做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认真安排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应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解钠的化学性质时,可增加一个实验:取一小块钠投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或硫酸铁溶液的小试管中,会有沉淀生成,这种现象必然很快引起学生的好奇,思维开始活跃,产生积极的探究的欲望。教师可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可开放实验室,鼓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自主操作实验。还可安排一些家庭实验,如学习电化学知识后,布置课外作业:利用生活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自制84消毒液,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样能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还可以将一些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叫学生去做,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学方法 校企合作 有机化学
教育部教字[2000]2号《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1]文件中,附件一《 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中研究与应用最活跃的领域,发展异常迅速,内容越来越多,这也使得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在“必须、够用”与不断膨胀的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缓解这一矛盾?多年来我们在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探讨与实践。总结了一些适合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的改革设想。
一、根据行业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的操作人才[2],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必须、 够用”为原则,原则的前提是行业实际,因此怎样根据行业需求设计教学内容是最关键的环节。我院地处石油生产基地——胜利油田,南临石油加工基地——齐鲁石化,开设有机化学的专业近4000人,这些都为我们设置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按照石油化工行业相关职业岗位要求,对从事化工工作所需要的有机化学知识、技能、素质进行了分析,与来自行业企业的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教研,参考多个版本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有机化学》的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均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石油的组成及产品大都属于烃类及其衍生物),基本知识以烃类及烃类衍生物的结构、反应、合成为重点,实验以烃类及烃类衍生物的性质、组成、含量分析为重点,实训以具体化工产品的工艺条件、工艺过程、操作规程的分析及训练为重点;对属于生命化学范畴的内容如: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只做简单介绍。真正做到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什么理论就教什么理论,学生技能习得需要什么知识就教什么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实效。我们的努力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毕业生备受行业欢迎,成为业内各单位首选。就业率稳步提高,连续几年就业率100% ,毕业生供不应求,许多单位纷纷来人来函预订明年的毕业生。
二、结合行业实际讲授有机化学具体内容
根据化工行业发展的需要,按照企业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兼顾学生的职业发展,设计、讲解有机化学知识模块。例如,讲解烃类化合物性质模块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乙烯工程”,有企业专家现场指导,石油烃类(主要是烷烃)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和脱氢反应,生产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不同分子量的轻质和重质烃类的工艺过程。烃类裂解生产乙烯的工艺过程涵盖了烷烃的性质、烯烃的性质、芳烃的性质,把课堂搬进了现场。学生现场体验形成感性认识,再回到课堂全面系统地介绍烷烃、烯烃、芳烃的性质。诸如此类,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学习与工作、实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三、刻苦钻研、精心设计讲授过程
有机化学的基本框架由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组成,内容多而杂,系统性强,规律性差,学起来枯燥乏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在讲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动画,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如:对较难理解的碳正离子重排问题,采取以实验事实提出问题,展开的分析、动画演示过程的方法,如SN1单分子亲核取代2,2-二甲基溴丙烷的水解,实验结果得到的是2-甲基-2-丁醇,而不是2,2-二甲基-1-丙醇,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然后进行分析生成2-甲基-2-丁醇显然是甲基发生了迁移,甲基迁移是因为存在碳正离子形成的中间过程,2,2-二甲基溴丙烷形成的是伯碳正离子,它自身要趋于稳定,向叔碳正离子转化——即碳正离子的重排,碳正离子重排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稳定性的调节,向能量更低的方向转化,动画演示2,2-二甲基溴丙烷的水解形成2-甲基-2-丁醇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进一步引出那些条件下容易发生SN1单分子亲核取代,课堂的整个过程紧紧抓住学生的思路,问题也讨论得全面深入。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的刻苦钻研,对讲授过程的精心设计。
四、“问题设计”教学方法
“问题设计”是调动学生课堂思维的有力武器。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我们把较复杂的问题拆解并设计为更简单而又具有联系的几个子问题,就会使之变得既易懂又有利于思维训练。如在初亲核取代一部分时提出:为什么会发生亲核取代?什么条件下会发生亲核取代?亲核取代有几种类型?那些因素影响亲核取代?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设计使贯穿教材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等各大章节的复杂问题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思路。
“问题设计”可以扩大学生学习知识渠道。有机化学理论课教学的研究表明,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应注重精讲与自学[3],有机化学作为基础理论课能给化工专业的学生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学习时间的限制等因素,很多的有机化学学习内容是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解决的。想深造的部分学生还需更深入地学习。但怎样才能正确地引导他们自学呢?我们认为目光仍应落在问题设计上,即可以在指出知识共性的基础上强调理论不太一致的实验事实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疑问和思索。每章没有讲的内容也可以设计为问题去诱使同学们课后自学,如原子结构一章我们仅介绍了价键理论,但这一理论却解释不了顺磁性。我们就启发学生“分子轨道理论能说明这个问题吗?”,鼓励他们进一步学习探讨。
五、环境多元化教学
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并有效地应用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造多元化教学环境十分重要。创造一个更生动的教学环境,可采取的方式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网络课堂教学+企业动态跟踪教学”的多元教学环境。制作适用的课件,充分调动学生听觉和视觉,上课时让学生边看生动形象的投影画面,呈现新的知识点,同时注意让学生整体感知教学内容,对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要有很好的把握。实验实训配合课堂讲授,验证和巩固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建立有机化学教学网站,利用网络课堂的讨论功能与自测功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认识,通过网络课堂学生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有机化学教学网站上与校外实习基地(化工企业)相链接,学生可以随时跟踪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生产动向,在平台上与聘请的行业专家进行交流,企业动态跟踪也是检验和提升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六、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
教学评估是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监控课堂教学和课堂学习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师生双向交互式评估,包括正式的测试、课堂观察、师生自我评估以及其他有关的方式。学生自评:一方面能及时地修改自己学习中的错误,另一方面能主动地学习他人的学习计划、内容、方法等, 并将他人的优点结合到自己的学习中。并且还要主动深入探究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学生互评: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都不一样,在评价他人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造能力。教师评估:学生练习完成后,教师将在课堂上即时点评, 同时,教师还就每位学生平时作业的批改、课堂发言、网络学习情况以及出勤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系统评估:通过网络学习,教师可以对个人平时作业和平时测验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情况,再借助网络将信息反馈给学生,从而实现多个角度、实时评价与点评。
教学实践中通过认真研究有机化学现行教材,梳理出切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灵活运用与实践相吻合的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真正落实理论课“必须、够用”的原则要求,真正把教学思想转变到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教学,培养应用人才、技能人才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编.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1 研究教材,把握漫画设置的内涵。找准漫画解读的导入点,是正确使用漫画的前提。漫画是形象化的教材,反映的是相关的教学内容,是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漫画是由构图和文字表述两部分组成,构图是文字表述部分的延伸,是为说明、理解、深化文字内容服务的。因而要解读漫画,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这样才能把握漫画设置的目的,找准漫画解读的导入点。这是正确使用漫画的前提条件。假如教师没有把握准漫画设计的用意,找不准解读漫画的导入点,就很容易造成理解的偏差和遗漏,使学生不能全面掌握知识,也难以达到漫画创作的初衷。漫画创作的初衷就是要把抽象、难于理解的东西,用形象、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人的想象与判断力。从而多层面地感悟生活、了解社会、增长才智。由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的目标来看,也是要达成包括漫画所要取得的效果,因此,漫画创作的内涵与教学设计是一种相互融通、彼此照应的关系。例如:采用漫画导人课程,点燃学生的好奇之心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艺术性的导人能把学生带人魅力无穷的知识殿堂。使用漫画导人,形式新颖、方法独特,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求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是教学最佳契机。这时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导入新课、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极富情感的漫画导入,使学生的情绪达到最佳状态,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被吸引到学习新课的内容上来。
2 认真观察、深入领会漫画所反映的内在道理,是解读漫画的关键。漫画之所以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所喜爱和接受。不仅在于其妙趣横生、亦庄亦谐,更在于其寓意深刻、发人深思。因此。教师必须对漫画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弄懂漫画所要表示的内容及隐含的道理。尤其是对有些含蓄的隐性道理,更必须深入挖掘。透过现象看其本质,把握真实意思,释清图意,方能提高使用质量,增进教学效果。
如此教学,既能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又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整幅漫画也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最大的智慧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言己之所言,思己之所思,教师或穿针引线。或画龙点睛,或适时地给予点拨。开启了更多学生思维的闸门。漫画中富有哲理。当它应用于思想政治课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使哲理形象化、具体化:漫画取材于生活,往往紧扣时代的热点问题,教师通过漫画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最后,获得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达到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同时,也使政治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时代感和旺盛的生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合作式的探究中知识不断得到延伸和拓展。以漫画为载体进行命题,既可以使作业、练习或卷面新颖活泼,简洁美观。又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它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如:在解读初二第五课《长江与黄河的对话》这幅漫画时,学生一看马上会联想到我国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它所造成了危害性。但这种解读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么严重的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即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又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整幅漫画也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
3 搞好问题设计,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漫画,这是漫画艺术教学的基础。漫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观察和理解,进而透过现象分析本质。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备漫画教学时必须备好释图思想、问题设计、讨论提纲。引导学生放开思路,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达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统一。我认为,对漫画的问题设计应侧重于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角度来进行。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时,教师通过分析解释,可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提出问题: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分析问题:商品生产经营者该如何应对市场变化?为什么?解决问题: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利用价值规律,才能获得较好效益。
1.道德内化的涵义
所谓道德内化,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动。
道德内化是培养职业中学学生良好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关键,实现道德内化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比以往更需要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劳动者,作为职业中学更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以爱业、勤业、敬业为主线,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实现职业道德内化。
2.实现学生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内化的过程中,应遵循道德内化的规律,重视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不断探索学生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
2.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知识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使学生知道职业道德常识,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对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学习,掌握职业道德知识,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才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职业中学要重视,并要上好思想政治课。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理想,并逐步形成职业志向,使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从被动性、盲目性变为主动性和明确性。通过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明确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2 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
职业道德情感就是从业人员对现实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好恶的情绪和态度。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情感,将学生置身于职业生活的现实矛盾之中,激起他们职业情感的波澜,产生深刻的情感体现,从而内化转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动力。
职业中学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特别在专业技能实习课中,教师要按照有关专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职业责任感,养成遵守职业纪律的习惯。
2.3 班主任工作是促进学生实现职业道德内化的重要途径。
班主任工作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职业中学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创设职业心理原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志,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内化的实现。
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职业道德意志,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面临困难和挫折能经得起考验。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能有较强的抵抗不良思想行为腐蚀和引诱的能力。对自己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一经认识,也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改正也快。具有坚持职业道德意志的人,才能逐渐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使他们把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把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决心为实现崇高的职业理想而不懈地奋斗。
另外,班主任还要针对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持之以恒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4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职业环境和职业心理氛围,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学校共青团、学生会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又一重要途径。共青团、学生会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团结广大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职业理想以及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在学校生活中,要创设职业环境和职业心理氛围。例如:课室、实验室(场)的布置要突出专业的特点;宣传橱窗、走廊经常展出反映专业技能的学生习作;学校、专业部、班级可经常组织不同规模的专业技能比赛;行业信息交流会;模拟上岗活动;模拟求职活动等等。
2.5 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要使学生真正把社会一定职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让他们参加与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活动很有必要,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除了教学计划规定的见习和实习外,还进行下列社会实践活动:
(1)到专业思想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访问,听取专题介绍,请本行业先进人物介绍经验,校友谈走向成功之路的体会。
(2)各专业班结合专业学习进行专题考察,拓展知识视野。
(3)有组织、有领导、有控制地组织学生“碰碰海”、“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些有偿服务,让学生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认识自己的实力、德行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