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9 16:31: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工商管理类专业;科教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对策
一、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施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1)科教协同育人模式有助于转变地方院校办学机制,创新教学模式。目前,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地方院校长期处于封闭的理论教学状态,对市场信息关注度低。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未得到有效锻炼,实习机会缺乏,学生适应工作周期长。导致企业人才需求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无法实现有效匹配。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地方院校扩招步伐的加快,学校的教育资源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设备缺口。实施地方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办学,发挥资源的整合优势,推进产学研战略的深度实施。利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丰富的技术人才及科研院所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平台,有利于缓解地方院校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2)科教协同育人模式是完善地方院校科研工作思路,促进学生就业的必然选择。自1999年地方院校大幅度扩招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人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地方院校毕业生人数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与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学生相加,全国有100多万名地方院校毕业生无法就业。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缺乏与高学历相对等的高素质,缺乏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必须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改变封闭的科研开发模式。
2.可行性
(1)国家对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是教育工作必须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使命。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通过“985”、“211”工程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已经引来诸多争议,主要问题是,这些高校不少教师在疲于应付科研任务的同时荒废了教学,这令学生和社会公众对大学办学极为不满。这次新出台的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就是针对办学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问题,重新理顺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关系。[1](2)地方院校禀赋符合产学研发展的要求。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将会是空前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前所未有、今后也很难再有的发展机遇期。地方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以学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与实践能力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并重。
二、实施工商管理类专业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对策
1.树立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按照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根据就业岗位的要求,紧紧围绕实际应用这根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创新教学内容,体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特色,湖南工学院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1)我们力主推行了“认知实习+课程实训+企业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六个环节层层递进、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组织模式。同时,我们也建立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分层一体化”的实践能力教学体系,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安排实践教学内容。(2)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训课程中进行了“项目化、模块化”的探索。比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采用项目化管理理论,建立了企业运作模拟项目、商务技巧开发训练项目、市场运作模拟仿真项目以及其他业务模拟项目。(3)依托校企合作,我们立足于湖南省经济状况和产业结构,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岗位,按企业经管管理过程和岗位能力形成与拓展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形成了“234”模块化课程结构。“2”即依据“双证”要求开设课程“;3”即由理论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训构成“三重教学”;“4”即职业通识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等“4种能力”。
2.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
(1)建立“工读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方案。“工读结合、工学交替”是国外高校比较推崇的一种做法,即让学生在校期间既能学习又能同时参与工作,有一部分在学校学习,有一部分时间则在企业或用人单位学习、实习、工作。在学校学习的时间称为理论学期,在企业或用人单位的时间称为实践学期。比如德国的“3+1”模式、美国的“2+2”模式。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规定理论学期和实践学期的时间,建立合适的工学交替模式。(2)建立多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方案。所谓多学科融合创新专业教育是指打破单一学科的限制对专业教育的影响,使大学的专业教育能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基础上交叉、渗透,学生能进一步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湖南工学院近年已经在工商管理、会计、物流管理三个工商管理类专业中实现了实训课程的跨学科互享设置、交叉设置,鼓励学生自主选修跨学科实训项目。
3.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计划体系
(1)以产学研结合为目标突出校内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工作。校内实践教学中心应该秉承开放式建设的思想,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建”的建设思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参与校内实践教学中心的管理制度、保障制度等。本项目中,湖南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特变电工衡阳公司等合作企业共同开发了特色、规范、实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课程单向项目实验室、专业综合实训实验室2个实验室。(2)以产学研结合为目标建立校外的校企合作基地。湖南工学院以学校董事会企业为依托,一是积极争取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立项,二是设立校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创新平台,充分应用企业和高校师资力量,采取“校内+校外”、“学校+企业”结合的方式联合企业开展认证培训,为引导高校加强与地方企业及工业园区开展产学研合作。(3)以产学研结合为目标提高师资水平。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师队伍是突出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思想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湖南工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在这方面采取两种措施:一方面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第一线顶岗挂职锻炼;另一方面,是积极聘请校外名师、企事业管理人员等担任兼职实践教师,有利于把实际工作岗位的成功经验引入课堂和实训环节,同时也是对学校师资队伍的有益补充。(4)以产学研结合为目标深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一是建立校企共建研发机构。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要求下,与企业或科研机构共建研发设计机构。比如,湖南工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合作企业华菱衡钢集团共建开发的生产运营操作研发机构等。二是教师开展了多项以产学研为导向的教研教改课题研究,三是开创了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课题计划。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创新课题立项与评审机制的建立和全校师生的参与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较为固定的研究团队,对于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2012年以来湖南工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大赛、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有15项,其中获得的省级奖项有6项。(5)确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评价制度。主要是加强教学信息评价反馈制度和教学督导评价制度,通过学生、督导、同行及领导的四级评教机制,考评教师实践课堂教学质量。良好的高校教学评价制度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重要保障之一。
作者:陈晓亮 单位: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言忠,刘华海.工商管理类专业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03:38-39.
[2]王霆,张婷.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02:26-30.
[3]晋浩天.就业率趋稳创业成“新宠”[N].光明日报,2015.06.13:004.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含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的整个教育过程,即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3)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4)与之相匹配的考核方式。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方法+考核方式。
我国的一类大学本科、二类大学本科、三类大学本科所设置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是不一样的。
首先,培养目标不同。一类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学科型的工商管理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以及宽广的专业口径,能在高校教学和科研等专门领域、学科、岗位上能做出较大贡献和发挥较大作用的并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工商管理人才;二类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介于学科型与技能型、技艺型之间的人才,即要求学生既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宽广的专业口径,同时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较好的把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三类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技能型、技艺型的人才,其工商管理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度,但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具有较强技能、技艺,能够在工作现场或生产一线工作的高级工商管理技术专门人才
其次,课程设置不同。课程的类别、数量、课时的安排应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选择与确定,尤其是根据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如何处理技能知识(学生毕业后工商管理实践所要求的知识)与理论知识(学生报考研究生所需要的知识)的矛盾。一类本科工商管理教育更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基础的和认为关键的知识点的分布上,大胆地做相关的拓展和延伸,以实现符合应用特征的丁商管理的知识点、线、面、体的结合,为学生的理论素养打下坚实基础;二类本科工商管理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除了强调课程中的管理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外,更重要的是要体现适用性,要紧跟市场脚步并引导市场潮流选取合适的部分组成教学内容大一、大二主要学习的理论课,包括: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国际企业管理等课程,大三、大四设置专业特色课程模块如: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进行选择,然后学习所选模块设置的专业课,并根据所选模块安排相应的实习、实训环节;三类本科工商管理教育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教材建设要了解实践对理论的需求,加大教材建设的投入,同时应从行业需求、职业资格入手,分析行业所要求的能力体系、能力单元和教学领域,并将能力标准转换成科目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应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素质为基础,并以职业岗位群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为依据,建立相应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和课外培养课程学时,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教学方式、方法不同。一类本科工商管理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以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自高自学能力,通过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二类本科工商管理通过聘请企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指导实践课程使学生更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试验室的建设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弹性学制的实施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个性化;三类本科工商管理重视实践课程的教学,授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习单位现场讲授相关课程,并指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以培养学生的技能、技能,并鼓励学生参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第四,考核方式不同。考核方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确定。一类本科工商管理常常利用卷面考试或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二类本科工商管理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通过实习报告、实训报告或在实训基地的实际操作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三类本科工商管理主要采用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考核。
一类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应采用学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1.学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1)教学方式、方法
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科型的工商管理人才,科研意识、科学素质、科研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为此,在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开展以学术活动为核心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具体操作上,一是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撰写小论文或课程论文,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会、报告会;二是由老师确立学生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学校可以结合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的内容组织课外科研成果竞赛活动,每年规划一批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由具有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开展科研训练,不但可掌握科研的方法,而且还培养了严谨求实,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工商管理是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均有密切关联,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而学校也应为学生学习提供激励,如定期举办各种读书知识竞赛、大学生辩论赛等。
没有标准答案的案例。工商管理课程中的案例,不同的经营者对同一个企业也会得出不同的战略设想。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也不会是相同的,所以案例分析中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而只能是哪些战略好些,哪些战略更好些。这样学生就不会被条条框框束缚住,通过畅谈,探索更好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不仅仅是在学习,而且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参与科研工作。让学生们逐步能认识到无论是学习或是研究工作,“错误”决不是可怕的事,相反,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怕犯错误,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而科研创新的成果,没有多少次的失败是不可能取得的。
在学校开设“经济论坛、企业家论坛”。经济论坛通过聘请国内外着名的经济学家来校作讲座,介绍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扩大学生的视野。企业家论坛通过邀请有影响、知名度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董事长、总经理向学生介绍他们的创业史,学生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认识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和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基本要求,学校还可以将受聘的企业家所在企业作为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基地。
(2)考核方式
精选出所讲授课程(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具有代表性的着作,要求学生的阅读量在40万~100万字之间。期末考试前,根据阅读要求,组织一次开卷考试(允许带阅读笔记),成绩的20%计入期末总成绩。要求学生选择一本名着进行评议,写出书面报告,作为平时考核成绩。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掌握广博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
二类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一般采用介于学科型与技能型、技艺型之间的人才培养模式。
2.介于学科型与技能型、技艺型之间的人才培养模式
(1)教学方式、方法
聘请成功的企业的高中级管理者为学生团队的实践导师,指导企业调查与实践。学生以自愿的方式形成团队(每个团队7~8人,成员构成要求差异化,团队负责人民主产生。)。每个团队由导师组中的一名导师负责具体联系,团队保持充分的弹性,可根据教学实习、实训的内容和各种需要随时进行调整。
加大实验室建设的力度。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软件,模拟企业的动态经营平台,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参与到企业的各种活动中去,完成其选定的一项任务,还可以开展了模拟企业资源计划配置的ERP沙盘课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开发,更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推行弹性学制。学生在各模块学习期间,根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习情况,可以提前修满学分而提前毕业,也可以推迟毕业。弹性学制可以适应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学习要求来安排教学,在保持必要的统一性的前提下,突出教学的个性化要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 渐进式考核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16-02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实践课程,也是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涉及管理学理论、市场营销知识、软件技术应用和数学方法等多学科内容,重点关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满足市场营销专业及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充分应对社会实践的需要。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相关理论基础及实用技术,成榈鼻肮ど坦芾砝嘧ㄒ到淌Φ闹匾教学目标。
一、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配套协作体系据亟需完善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基础课程,在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涉及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应用方法较多,需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去认知和学习。限于高校相对固定的学时规定,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被压缩,造成大量的知识空白区域。而作为教学主体的大学生,未能就学科的重要性予以充分认识,其被动性的接受态度更是无法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不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大学科概念下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础知识与发展趋势的多维知识体系,难以保证教育转型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
2.教学方法模式功能单一
当前,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仍以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主体地位。课程教学目标局限于“教会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教育与能力的训练,学生无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学生普遍缺乏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3.教学评价指标单薄化
以试卷为主的教学考评方式过于强调了卷面成绩,忽略了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的统一,尤其是对于具有实践应用特点的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必然存在着评价功能狭窄化、评价指标单薄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重心偏离化的弊端。不利于对学生学习状态、能力增长、情感态度等进步做出全面、综合性的评定,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结合素质的培养。
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评模式的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学系统功能的整体优化,因此,我们立足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现状,就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评价进行了探索与与改进。
1.增强考评的综合性、过程性
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及学习能力均纳入考核范畴,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程实践成绩和期末笔试等项目组成,力争对学生学习状态、能力增长、情感态度等进步做出全面、综合性的评定,使课程考核方法朝着更加客观反映学生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
2.增强作业的研究性、多样性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针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特点,将作业分为课后作业和实践作业两类。课后作业主要用于对课程中概念、知识点、基本方法的复习和巩固;实践作业主要针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有利于学生深入研究或拓展学习的内容,采用课题研究方式,用于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考试的灵活性、开放性
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总结,通过开卷考试考核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并适量增加以考察学生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题目,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鼓励创新,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考试模式中解脱出来,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知识并应用知识。
三、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渐进式考核的实施措施
结合教学实践与相关专家意见,我们将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核调整为“3+3+4”模式,即为总成绩=平时成绩(30%)+课程实践(30%)+期末考试(40%)。
1.平时成绩采用累进式考核
累进式考核着眼于学生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参与程度,观察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将累加式考核方式贯穿于授课的全过程,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相应的问题、论题、命题启发学生讨论,从中观察学生的思想觉悟、掌握理论的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由此根据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不同表现给予相应的记载并作为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参考。
2.以课程实践为考核重点
在课程开始阶段,确定研究主题并布置课程实践任务,鼓励学生跨班组成研究小组,收集相关信息与材料,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实践项目并组织相关讨论。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定讨论重点为,分析项目可行性及价值所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研究一个具体问题的背景,写出研究计划。这样的考查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既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查找资料和综述资料的能力,更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认识并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以期末考试作为学生再学习的重要手段
课程结束后的理论考核,是总结性考核,采用开卷考核形式,让学生总结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必须用手写,复印算作弊行为,这样督促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总结,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同时防止夹带等作弊现象。
一、专硕种类选择 真正认识和了解相应的专业学位硕士所学内容和能力要求。 不要单单从字面上了解相应的专业学位硕士。如管理类专业硕士虽带有管理的字眼,但其带有典型的理工科性质,明显的是,会计硕士和审计硕士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求你用数据来进行对比和理性的分析。有着理工科背景的考生无论在复习过程中还是以后的读研就业中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经济类硕士中的金融硕士、资产评估硕士等虽然要求有很强的理性思维,但是也要求你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是个交叉应用的学科,尤其以后你做到管理岗位,特别需要既能感性认识又能理性分析,并且需要具备管理经验和感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选择专业时,分析报考热度和自己的实际情况。 专硕的种类众多,其“冷”、“热”程度是不同的,如管理类和经济类专硕近年来非常热,竞争异常激烈。同时,经济管理类专硕,资产评估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保险硕士等经济类硕士的热度就要比金融硕士和会计硕士差很多。报考的热度不同,所面临的难度和风险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要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要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比如,数学成绩不好可以选择不考数学的专硕,如图书情报硕士、新闻传播硕士等偏文科类的专硕。
本科所学专业直接对应的专业硕士。 如果本科就读的专业有直接对应的专硕,那可谓是进水楼台先得月。比如你本科专业学的是金融学,你可以直接选择金融硕士。本科就读的是会计专业,可以直接选择会计硕士。这样对未来的考研复习和以后的硕士学习都有很多的帮助。
跨专业报考,尽可能选择与本科专业相近的专业硕士。 需要提示的是,虽然前几年通过学习专业硕士转行成功的例子比较多,但是随着各行业发展的成熟,跨行业攻读硕士越来越难,而与本科专业比较接近的专业学位硕士所面临的难度无疑要小很多。
例如本科专业就读的是管理类的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或工商管理,可以在管理类专硕中进行选择,可以优先考虑相对比较成熟的会计硕士或审计硕士,如果数学成绩不理想可以考虑报考不考数学的图书情报硕士。如果本科就读的是经济学,那无疑你可以在经济类专硕中进行选择。
二、专硕院校选择 院校的选择相对种类的选择要简单一些,因为影响院校选择的因素比较客观一些。
院校位置 专业硕士在择校方面还是和学术型硕士有一些区别,学术型更多的是在选学校的时候看这个学校是不是“985”和“211”,但专业硕士更多是考虑这个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考虑这个位置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个地方的开放程度。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你考的是专业硕士,是双导师,你的实践性导师也就来自所在的城市,如学金融的学生,跑到成都去搞金融和在上海搞金融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院校实力 院校在实力方面的排名在作为选择项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判断院校实力通常可以看以下几个方面,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地位、导师质量、近年来学术成就等。
院校名气 名气其实就是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名气越大的院校越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更加有利于就业。
院校特点 一个院校的就业特点潜移默化中决定了你在未来工作中的定位,比如读研期间选的是财经类院校,读研期间所接触的一些人和课题研究可能是围绕财经类展开的。那么你未来就业首选的肯定是一些和财经类相关的企业,如银行、证劵等。
2.中国家事调解制度的生命力研究吴志刚,WUZhi-gang
3.孝道:一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扭曲及匡正陈鹏飞,CHENPeng-fei
4.试论行政诉讼中"异化和解"的限制原则——兼评析《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第二项张宜群,ZHANGYi-qun
5.强制性行业协会成员管理权的性质定位——以公法与私法的关系为视角余韬,YUTao
6.中国涉东盟经贸争端解决机制构建之我见潘小玉,杜承秀
7.国际环境保护行政合作机制研究汪海燕,Wanghai-yan
8.审查阶段适用刑事和解之可行性探析——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敦宁,张金山
9.私分国有资产行为之界定标准问题新探刘俊俊,LIUJun-jun
10.关于传销犯罪的几点思考——兼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第四条李雅璇
11.规制恶意诉讼,构建正当程序周艳波,ZHOUYan-bo
12.行政许可法定程序在实施中面临的困境安子明,AnZi-ming
13.和谐社会视野下不裁量权制度的建构肖昌村,黄焕才
14.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相关问题探析陶海荣,陈军,TAOHai-rong,CHENJun
15.涉外合同的多重法律选择问题探析田键,TIANJian
16.我国农村民间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的分析——以法经济学为视角张燕,冯营丽,吴正刚,ZHANGYan,FENGYing-li,WUZheng-gang
17.刑事强制措施是对已有证据的惩罚王新举,WANGXin-ju
18.暂缓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卢萍,彭俊,LuPing,PENGJun
19.制约"平安广西"建设的化解方式研究——以善治为视角谭和平
20.论司法解释与指导性案例的关系夏晓慧,XIAXiao-hui
21.小额信贷的路径选择及法律规制夏启明,马福军,XIAQi-ming,MAFu-jun
22.应当建立实习劳动关系制度——宪法视野下的高校实习生权益保护黄璜
23.国内外高职课程体系模式的比较研究课题组
24.高职教师人性假设与高职院校教师管理霍华
25.高职高专英语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价相关性研究陈婷,文燕
1.高职高专法律实训基地建设理论研究——(《高职高专法律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组
2.死刑限制适用与"舆论审判"的冲突与平衡郑小克,ZHENGXiao-ke
3.法人名称权法律性质研究——基于私权二分法的角度谢晓斌,XIEXiao-bin
4.论不裁量中的公共利益原则王东,WANGDong
5.试论刑更执行程序的行政性倾向及其司法化归位——以减刑、假释程序为研究起点陈官,CHENGuan
6.夫妇落水,谁先死亡?——司法的认识论视角梁燕妮
7.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建构的理论探析——以构建和谐司法为视角郭晓燕,孙季萍,GUOXiao-yan,SUNdi-ping
8.试论竞业禁止的若干法律问题马乃海
9.特征性履行说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辨证郭万明,GUOWan-ming
10.海事执行案件中对内河、沿海船舶的扣押看管、评估、拍卖等相关法律研究莫伟刚
11.论我国股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谢少先HttP://
12.刍议控制股东违背诚信义务的法律防范与救济王玉成,WANGYu-cheng
13.论高校自主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平衡刘燕玲
14.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消防科学领域的应用林霖
15.强制戒毒的可诉性分析李婕
16.论行政合同的司法救济张萍
17.模拟法庭教学的地位、作用及组织实施杜承秀,DUCheng-xiu
18.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与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比较研究张辉,王红霞,ZHANGHui,WANGHong-xia
19.对劳动改造人员(犯人)道德规范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杨怀甫
20.论构建独立的期货犯罪罪名体系曹廷生,CAOTing-sheng
21.论违章建筑韩苏冬
22.论行政许可默示批准制度的不合理性周春玲
23.国际银行业务外包监管规则的新发展及启示胡秀娟,邹壬玉,HUXiu-juan,ZOURen-yu
[关键词]国际企业管理学;问题;对策
1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我国进入WTO,国内外联系更加频繁和密切,我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因而企业要求高校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较高深的国际企业管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把国际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国际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国际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但现在的事实是: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过于强调课本知识和教师的权威性和绝对性,采用压迫式学习法、教师一言堂式灌输,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客观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拥有丰富的知识,但却缺少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薄弱[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我国企业基本上要么主动“走出去”,要么被动“引进来”,不论何种方式,企业面临的环境将会是动态复杂的不确定性环境。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很难具备不确定性环境所要求的灵活的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应用型复合人才。因此,对国际企业管理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迫在眉睫。
2 目前国际企业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十年对国际企业管理教学工作的研究,我认为我们国际企业管理学教学工作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2.1 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失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到目前为止,国际企业管理课堂教学仍存在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的现象。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意教学进度,一贯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其教学要求进行配合,形成了以教学任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灌输对象来展开教学的现象。同时,大多教师在教学中不管学生接受与否,往往采取简单而熟悉的填鸭式的一言堂讲授法。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师是“讲”主角、学生是“听”配角,因而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被动接受,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最后就形成了学生学习的量达到了,而学生学习的质下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消磨殆尽[2]。
2.2 空洞的理论多,实践经验少,失去了课程本身的示范作用
许多教授国际企业管理课的教师,很少具有国际化的经历,而且对国际企业具体如何去经营缺乏实践经验,只能就书本说书本、就理论讲理论。因而,教师一言堂的空洞理论教授,势必会给学生造成国际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可望不可及理论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的印象,势必束缚、压抑和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的发展。久而久之,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国际企业管理也就失去了课程本身的示范作用。
2.3知识教学多,能力训练少,失去了对学生实践的指导作用
国际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加强实践能力训练这一环节,对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大有好处。目前对许多高校来说,教师的教学量大小容易评估,但教学实践劳动量大小如何去衡定仍处于摸索阶段。而任课教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实施教学实践,而这些付出通常得不到学校的肯定和认可。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放弃这一环节,勉强实施也出于应付。再加上教学实践环节的实施,需要得到学校、企业等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这是一道具有普遍性的难题。因而教师只能传授书本理论,学生也只能姑妄听之,不求甚解[3]。
2.4 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失去了激励学生学习“士气”的作用
过去教师教授国际企业管理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板书,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填鸭式的一言堂讲授法;现在教学手段除了板书之外,陆续使用上了多媒体教学,但教学效果不升反降,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教师利用现代手段,坐在控制台前,面对电脑屏幕,照本宣科。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士气”逐渐低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慢慢消失,上课讲话、睡觉、玩手机、听MP3等现象逐渐滋生,最后演变为逃课。
3 国际企业管理教学工作改革初探
根据过去国际企业管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3.1 教师讲解精少,学生活动多,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的整个教学的工作应以培养创造性、创新型人才为中心,培育二十一世纪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因此,老师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方法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补充,应以能否培养创新人才为唯一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了达此目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我采用参与式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国际企业管理学每上一章,我都先让学生预习,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制作PPT;然后利用每一章的二分之一学时,请学生在课堂上授课,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总结成败;最后由我来点睛。这样,老师和学生扮演的角色地位由过去的老师家长式的一言堂,变为了学生唱主角,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培养。
3.2 “请进来”与“ 走出去”相结合,提升国际企业管理学示范效应
所谓“请进来”是指邀请一些成功企业的企业家尤其是当地的企业家作讲座,而且与同学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模拟各种管理现场,由企业家出题,学生回答,然后企业家对学生回答的内容结合实际进行讲评,不仅使学生亲临现场接触实际,又使其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又增加与高层管理者的沟通的机会。所谓“走出去”一方面是指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参观、做调研等;另一方面是由学校出面,联系企业,利用校企合作,让老师深入企业,培养实践能力。这就有助于解决空洞的理论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4]。
3.3 大力推广案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让学生进入被描述企业的情景现场,进入管理角色,以这个企业当事人的身份,一起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解决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由于案例教学使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角,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举,同时通过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使学生对抽象的管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规律等有了深入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积沙成塔,使学生培育出智慧的灵性,提高经营理事的能力[5]。
3.4 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励学生学习的“士气”
《国际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灵活运用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问题引导,调动思维的启发式教学法;分析案例,交流心得的案例教学法;分配角色,身临其境的模拟教学法;给定论题,深入剖析的小团队学习讨论法;建立团队,观点碰撞的辩论法等。通过将上述教学方法贯穿于《国际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士气”,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4 结论与启示
《国际企业管理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课,随着我国进入了WTO,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我国企业需要国际复合型人才显得异常迫切,国际企业管理学就成为发展最为迅速、最为热门但又是形势迫切所需的一门课程。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国际企业管理的主动性,创造性就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不仅尝试着上述的教学改革,还尝试教学开放化,以社会为课堂,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与社会建立广泛的、息息相通的联系,立足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实际,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吸引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优秀学生参与研究,不仅大大地促进了开放性课程特色形成,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国际企业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创新能力提高。总之,我们国际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仍处在研究与探索的过程中,需要专业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探索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国际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更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珊. 关于“管理学”实践教学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0,9:36-37.
[2] 刘永安. 企业管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11(4):55-58.
[3] 李键. 高校管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甘肃科技,2009,25(6):150-151.
关键词:专业资料室;学科发展;文献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79-02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学科应运而生。作为最新知识的专业传授载体,高等院校在新学科的研究发展上走在最前沿。而新学科的分布地――高校各具体院系,其专业资料室是院系学科发展的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资料室的建设应发挥自己所具有的专、精、深等的独特性,围绕教学科研搞好自身建设,进而为本学科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本文以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浅析如何围绕学科发展搞好专业资料室的建设。
一、我院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河南师范大学的政教系,于2001年合并市场营销系而建院。现发展为七个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有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心、a企业策划与咨询中心、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应用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学院还拥有河南省唯一的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硕士学位授权点也由原来的两个发展为现在的四个: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企业管理。政治经济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为校级重点学科。现从两个方面讨论一下我院学科发展的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1.从研究生论文选题调查看经济管理学科发展。院(系)专业资料室的一个特色收藏就是本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导师和学生几年来的学习和思考的成果,撰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特别是研究生导师一般都是所在学院学科建设的带头人或是学术骨干,在他们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也有许多是他们正在研究的课题,代表了学科发展的方向。
经济与管理学院从有硕士点以来一直不间断地收藏本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从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变化就可看出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动向。经济与管理相关专业的发展同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结合点很多,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管理类的学科发展也从原来的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这一点从硕士生的论文选题上可见一斑。过去研究生大多撰写研究政治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等方面的论文。发展到现在选题则广泛得多,研究内容更加实际,更注重解决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如以前从未涉及的银行、证券、保险、财政、国际贸易、房地产、企业管理、企业兼并等文章方面已占相当的比重。调查显示,现在的研究生以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资本论等的选题是越来越少,而对当前经济热点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热点的分析研究呈上升趋势。一些在职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更是紧密结合当前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热点,这些变化正是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改革的需要。
2.从师资建设看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学科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经济与管理学院在2002年以前的教师大部分是从事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的教师,所开专业也大都是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研究等。随着学校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求,引进和自我培养多学科硕士、博士越来越多,学科发展也越来越快,经济学管理学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带来了学科建设的大发展。这些在重点大学和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学成归来的博士很多都是行业内大家的弟子,感知着学科最前沿的发展动向,有的还参与了导师的国家级经济学管理学的重大课题研究,他们的学成归来为我院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活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他们对专业文献资料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围绕学科发展,加强院(系)专业资料室建设
专业资料室因其所收藏文献资料及服务和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其在学科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文献信息提供角色。在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优质的服务是其责任,它的建设应围绕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展开。
1.围绕学科发展需要进行文献资源的建设。资料室的建设与图书馆不同,其收藏的文献资料具有专业性、学科性的特点,在资料的收集和开发上要根据本学科的设置和发展,形成有本专业学科特色的研究级的文献资源。随着新课程的增加,学院的文献保障体系需要针对学科发展的教学与研究变化及时调整文献信息资料的采编计划。如,从2002年后,针对学院新开的课程,如金融、证券、跨国公司、企业兼并、产业链、物流管理等,资料室采纳相关专业教师意见,调整了期刊征订和图书采编计划,并形成制度,每年的期刊征订及每次的图书采编都会充分征求教师意见,作出相应的调整。学院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及学者,开设的一些新的课程,学院专业资料室由于经常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的文献需求,就可以反映他们的问题,在采编文献的过程中与教师保持畅通的渠道,增加新学科需要的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资料室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将最新的书目和期刊与教师见面,为满足学科发展研究的需要,提供全新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做好学科发展的文献保障。
2.加强现代化建设,提高人员服务素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期刊专著毕业论文、电子刊物等文献逐年增加,建立现代化管理系统已迫在眉睫,而目前院系资料室虽然配备了计算机及一般的基础设施,但也只是将它的功能定位在目录编制、统计等基础性管理上,缺乏综合处理技术和必要的数据库,导致检索困难,利用率低下。这种落后的技术手段不仅不利于文献的综合利用,更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服务要求。所以,文献保障体系必须适应当前信息化这种飞速发展的形势,建立现代化的服务设施,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服务,如我们经济与管理学院对于在2010年中的通货膨胀、新会计准则等问题的专题研究中就采用了网上订阅。并与校图书馆共同对室藏文献进行了回溯建库,利用校园网进行了资源共享。人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保障。目前,资料室人员计算机知识的运用能力普遍缺乏,外语水平普遍不高,这些都影响了资料室作用的发挥。所以资料室的管理人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不断适应这种深刻的变革,提高自身素质,以保持资料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本学科的发展做好信息保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创新日益频繁,学科发展不断加快,院系资料室作为高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重要信息的保障阵地,不仅要向客户提供一般性的参考、咨询服务,还应提供更加专业性、深层性的学科信息服务。这就对资料室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岗位要求:一是要优化知识结构,不仅要有图书情报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二是要增加职业意识,要坚持甘为人梯的服务理念,加强与学科用户的交流和沟通,围绕学科用户的需求积极开展工作;三是要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和发展,积极为学科用户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服务,既要为学科用户主动提供各类信息资源,又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科用户提供咨询服务;既要积极开展信息的收集工作,又要主动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编织成二三次文献,针对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来保障学科用户的需要,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3.克服经费难题,为学科发展开拓服务。现在由于文献资料的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院系资料室的购买力下降。由于现在许多高校的图书购置的费用都直接拨付给校图书馆,而图书馆又因为与教研一线的专业人员很少直接交流,不了解学科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使得服务与需求之间脱节严重,而院系专业资料室又由于经费所限,使得一些需要较大量资金支持的又是学科建设所需要的文献无力收藏,而资料室人员及时的联系双方进行沟通,使资源利益最大化地利用。如本人所在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进行学科建设做一些课题时,学科带头人提出需购置专业数据库,几十万的资金对院系来说有些困难,通过资料室进行反映联系,双方联合购置,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共同购置的中宏数据库和国研网正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联合对解决文献购置经费的来源上提供了新思路。校系文献共建共享是高校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一个好办法。
参考文献:
[1]王晓萍.学科发展与专业资料室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6).
[2]李霞.关于高校院系资料室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3]龚军慧.论提高高校院系资料室这学科建设的服务水平[J].图书馆,2007,(5).
[4]刘芬.高校院系资料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4).
Building the Departmental Reference Room Surrou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Taking the EMC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AN Hui
(Economics & Management College,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关键词:电子政务U-S-X研究性学习模式教育创新
一、现有电子政务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发展困境
⒈现有电子政务教育的学科定位
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学科建设及其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随着政务实践的发展以及整个公共管理学科的成长而出现的。由于其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操作性1,使得这门学科已经成为当前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强的学科之一。其学科定位大致反映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满足政府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政府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加快政府信息网络化建设步伐,建立电子政府是网络经济时代的需要。近年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政务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深圳、广州、大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城市建设的数字化目标(比如数字化城市建设或数码港计划等),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二是为政府政务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可操作的实践模式。政务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内容涉猎广泛,包括政府办公流程再造、政务透明公开化、政务效能改进、政务民主化参与等一系列改革。而电子政务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功能
就在于为此提供先进、科学的改革策略思路并将其集成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当中。
三是为政府、为社会各界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电子政务类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一直是学科建设的一项首要任务,针对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职能部门的业务需求,电子政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3方面定位:培养兼有电子信息技能和政务处理技能的技术型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政务信息化研究技能的高素质科研人员;承担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的电子政务知识培训。
⒉现有电子政务教育的发展困境
然而,学科定位与发展的现实也在不断地警示着我们,电子政务又是一门最需要认真反思的学科。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的不同范式和路径的纷争上,同时也表现在学科的现实发展状况及其教学体系之中。
首先,电子政务的现实学科基础与政府信息智能化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由于学科发展的时间和学科自身知识特点的限制,使得电子政务学科目前的基础水平与政府信息智能化要求间的差距相当巨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科的知识构成存在着泛化现象,从而缺乏核心的知识内核。② 学科体系相对松散导致了系统性较弱。③学科发展所具有的多学科交叉特性,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整合平台来进一步提升整个学科的知识层次和研究水平,而电子政务当前的发展水平还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④电子政务的人才培养体系与知识层次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妨碍了知识的积累,也不利于教学层次的划分和递进。⑤电子政务研究工作亟待改善:一方面,电子政务研究课题普遍较为空泛,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政府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另外,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重复劳动大量存在,各类电子政务研究机构的特色还不鲜明,同质化比较严重。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研究尚未形成规范的研究方法体系。当前,我们的电子政务研究方法普遍缺乏规范性,研究手段和工具也比较有限,这往往造成研究假定条件不清楚、分析边界模糊、前后逻辑不一致、重点不突出等一系列影响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⑥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主体还比较单一,学科发展的自觉性不高。从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规划到具体部署,各级政府部门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国家的“金字工程”建设、“中国电子口岸”等等。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制约了电子政务学科功效的发挥以及自身的发展。
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电子政务知识的动态时效性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
受制于电子政务学科的发展水平,目前国内的电子政务教育绝大多数还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在这种传统式的教育模式下,从教学内容上讲,电子政务教育的教学内容往往跟不上政府政务知识的现实动态发展变化特性,彼此之间常常相互脱节,致使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较差。进一步而言,学习已经异化为一种应付考试、对老师交差的活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也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的记忆,而不去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种做法使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而是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因此学生调动不起学习的积极性,也无从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陷于消极接受的境地,当然也就无法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从教学手段和方式上看,电子政务教育的主要方式以说教为主,手段过于单一,学生的感知有限。单纯的接受性的说教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学生不再积极探究,扭曲了学习的价值,丧失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电子政务的这种传统式学习多是学生个体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缺少合作,不利于集体智慧的发挥,这也是造成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研究水平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这种模式下教师无法做到因材施材,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太多,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施行教育方法,从而阻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教育的质量受到限制。而另外一方面,电子政务的知识却随着政府政务实践的发展而处于一种不断变化、演进的过程之中,同时不断地向电子政务教育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这种传统式的教育模式最终也无法达到满足这种要求的目的。
再者,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中大多注重知识的模拟而缺失了实验的“求是”真谛。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教授曾指出,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学生们缺乏动手能力,实验室建设也十分落后,导致学生远离实验室,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并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他提出,公共管理学科和其他文科类专业同样需要实验平台,需要实验研究。因此,电子政务要以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眼光,重新审视电子政务教学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为学生安装一个接口,将教学与实践联系在一起,使其能够掌握各类基本本领;同时,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本学科的窗口,使之能够了解社会现实,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而电子政务的实验平台建设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力手段。考察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教育会发现,由于电子政务学科的实践性特征,电子政务实验教育的确走在了各类人文学科实验教育的前列,然而,就实验教育的价值追求来讲,其实验教学大多注重政务知识的模拟、仿真,而对于实验的“求是”真谛却束之高阁。这里的“是”指的是电子政务学科知识体系的客观规律,也是科学研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它决定着电子政务学科的理论知识构成和现实功能,也决定着学科的未来发展。笔者认为,这种缺失了“求是”真谛的电子政务实验教育必然带来学科发展与现实需求的脱节。对此,该学科未来的教育创新必须认真加以对待并试图解决。
二、U-S-X研究性学习系统教育模式的系统架构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电子政务学科的教育创新和发展必须根植于学科知识的内在特性,同时也要着眼于其未来的发展。那么,如何将电子政务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快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政府政务,并为未来的政务发展奠定基础知识和能力呢?为此本文引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思维――基于U-S-X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模式,试图对电子政务学科发展中的上述问题予以突破和创新。
U-S-X研究性学习的系统教育模式是针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而专门设计的,是指由高校(University)―学生(College Student)―X部门(X Sector)3大教育要素共同构建而成的一种研究教育目标、教育资源配置的合作教育新范式。其中,X代表了高校、学生之外的第三方教育资源,比如,对于工商管理类的学生而言,X更多地代表了企业组织(Enterprise),其具体模式应为U-S-E;而对于公共管理类(电子政务)的学生而言,则X更多的是指政府部门(Government),或是非盈利组织等第三部门(NPO),其具体模式则为U-S-G。
U-S-X模式的教育特点可以概括为“教学三要素、学习两课堂”。以往的培养模式一直是校方和学生两个基本构成要素,而U-S-X模式把其它可能的教育要素纳入培养的要素体系中,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信息与知识来源,形成校方、企业组织、政府公共机构等共同参与和学生互动的格局,由传统培养模式的双要素变为U-S-X模式的3要素,进而拓展了教育的视野。本研究将在U-S-X模式下提出通过电子政务专业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方式,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实现电子政务教育的创新。
笔者认为,在电子政务教育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多元的、有层次的,应能满足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实践。而U-S-X恰恰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一平台的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这一新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同时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以达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所以,学校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在原有教育、教学条件下,许多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突击应试、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这种学习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状况,结合电子政务的学科特点,当前电子政务学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三、U-S-X研究性学习系统教育模式的思想基础
在理论上讲,教学内容无论怎样合理,能不能被有效地教给学生,还取决于教学活动,即怎样教。关于教学论有两大学派,一类是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向书本学”的教学观,他在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时特别重视智育在整个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认为教育必须给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主要应该编制在教材中,由教师向学生传授。因此,向书本学、通过间接认识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的思想是赫尔巴特整个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性、接受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不便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束缚思维创造能力和独立认识能力的发展。另一类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做中学”教学观。他的这种教学观源于法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反对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极力主张从经验中学习,从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际活动中学习。他认为理性是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要培养人的理性,必须充实人的感觉经验。杜威继承了卢梭关于应从生活中和自然中学习的思想,并把它与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本能心理学相结合,由此构筑起一个以“做中学”为基本原则的教学思想体系。他还着力将理论付诸实践,通过他的试验学校进行试验。他提出的“做中学”的原则就是在“做”中思维,通过思维提出和解决问题,在“做”中验证所获得经验的有效性。然而,他的这种教学方法无法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教学的时间和速度。U-S-X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两大教学模式的革新,它既注重通过书本的间接经验学习,同时吸取杜威的“做中学”教育理念中尊重学生的自身发展,培养创造能力的方面,把书本和活动结合起来教学,弥补了这两种教学观的缺点。
在U-S-X的开放模式下,电子政务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始终贯穿重探索、重参与、重育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观点和思维方法。皮亚杰的“建构论”认为,人的认知是由他自身与外部世界不断地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结构。认知的建构,是通过多种活动的操作,不断同化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信息,同时又不断地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来顺应外界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的质量是意义建构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视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最大的贡献在于强调了人的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与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相比,两者都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建构主义避免了人本主义的自发的盲目性,更强调了外部的指导意义。U-S-X研究性教育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有很大的吻合,这种教学模式既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潜能的开发培养,同时,并没有摒弃传统的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它给学生的是更加全面立体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教师的传授和指导中,更加贴近实际的知识应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另外,在教学中,“指导论”和“建构论”不断交替使用,可以使教学更具效率。创新教育既是教学方式,又是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作为教学目标,它要使学生进一步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质疑、推理、探究的能力, 掌握科学方法, 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可见,在电子政务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是教育的革新,是对教学观念、方式乃至教学手段的变革,它应该贯穿和渗透于电子政务相关学科的教学之中。在U-S-X模式下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教育与教学是新近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综合体,它打破了“唯课堂中心、唯学科中心”的教学模式,加速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职业化进程,使教学模式由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这对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电子政务教育来讲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四、电子政务教育的创新模式选择
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构成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这种组合方式是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对于电子政务专业学生的教学活动在时空上的不同组合,直接影响着电子政务研究性学习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任何教学模式一定有一套成型的教学操作程序。在此笔者将重点分析两种主流模式:问题探讨模式和课题研究模式。
⒈问题探讨模式
问题探讨模式即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它是经验的学习,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该模式具体学习过程如图2所示。
对于电子政务学科的问题探讨式的研究性学习而言,问题出现之后学习者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还需要掌握一些新知识,获取一些新信息。此后,在原有知识构架的基础上,结合新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学习者会发展出新的知识。有的时候,学习者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会发现新的问题,于是再次谋求解决新的问题。这样循环往复,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一遍遍整合新旧知识,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呈螺旋型的提高。在学习中,学生需要自己分析和剖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自学相关知识、搜集和处理新的信息,之后将这些新的信息进行构架,结合解决问题思路尝试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提问意识、批判性思维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所以,从这个角度说,问题探讨模式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仅以问题的解决为主要目的,还要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做到既注重问题解决,又关注能力提高。下面对问题探讨式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加以具体说明。
⑴问题的选择和设计
问题探讨模式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在研究型课堂上进行探讨,例如一些并非个人的、社会的、自然的原始性问题,教师设计讲课的引子问题,掌握知识的练习与复习以及前后无联系、松散、零碎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缺少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所以探讨这些问题并不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究周围自然社会问题的兴趣;不能使其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性探索的体验,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乐学精神,不能使其切实学会科学方法。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均不符合研究性学习问题模式对问题的质的规定性要求。由此看来,确保问题富有研究性成为研究性学习问题探讨模式的关键部分。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指向应该是围绕着与研究性学习主体的知识兴趣相关、相近的原则进行选择。一般而言,问题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诱发性,即问题要保证所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②适度性,即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根据特定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设置难易适度。③层次性,即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科学的、有梯度的、有层次的问题链,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果。④延伸性,即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既构建着当前教学应当解决的问题,又蕴含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让学生自己回味、思考的问题,营造出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境界,让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去继续学习。
⑵深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一旦确定,就要引导学生深入问题的情境中,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形成合作小组,共同探讨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或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在这一过程当中,首先需要突出学生探究的自主性,教师是问题的引导者,而不是答案的权威者和提供者。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的问题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集思广益。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再提供问题解决的途径或资源,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这需要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讨论的方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⑶学习资源的开发和交流平台的创建
随着问题探讨的深入,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能够有充分的学习资源和充分沟通的交流平台,这些是保证问题探讨质量的关键因素。首先,在问题提出以前,教师和学校就应该对此有充分的准备。学习资源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因特网、图书馆、实验室、社区、公共部门、公司企业等等。教师对于某一特定问题,要在这些广阔的资源中找到适合问题探索的资源,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一个基础的资源利用平台,可以提供相关问题的权威网站、相关书目、组织相关的社会部门实践调查,等等。由此,教师成为知识海洋的“导航者”和“引路人”。其次,问题的探讨还需要充分沟通的交流平台。教师要积极创建沟通合作的组织形式,比如小组内讨论,小组之间的讨论,教师和小组之间的讨论,教师和单个学生的讨论等。讨论可以是当面交流,也可以通过因特网、电话,其讨论途径可以有很多种,但要注意讨论的效率和效果。
⑷问题的归纳和评价
当问题进行充分的探讨之后,学生要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可以把各个探讨小组组织在一起,对各个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发言人和评论人,发言人对于小组的探讨结论进行总结,评论人对于小组的探讨过程进行评价。小组之间也要进行评价和总结。教师在听取各个小组的发言之后,要对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梳理问题的知识结构和框架,给出自己对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比较感性的问题予以总结,并使之上升到理性思维;同时,对于各个小组的探讨结论和成果也要给予评价和指导,指出其可取之处,让全体同学共同学习,对于其不足也要给出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⒉课题研究模式
在电子政务教育的研究性学习中,除了采用问题探讨模式之外,还可以考虑采用课题研究模式。为了使学生有较多的课题开发的体验与实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考核均与课题项目的研发相连接。这样就改变了只靠毕业设计集中搞项目的办法,而让电子政务这一门专业课为新型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电子政务课程的课题研究模式的学习主要以课题为中心展开,教学的过程也是实行课题管理的过程。相对于问题解决模式来说,课题研究模式的学习不仅仅是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回到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样,更关键的还在于实现课题目标、恢复或创造正常的秩序状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课题研究模式的学习在问题解决的学习基础上,其要求更前进了一步。在课题内容方面,其研究领域是预知的,但具体的内容往往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并且其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究性突出。在课题研究进行的场所方面,也具有不确定性,课题的参与者往往会深入到社区、政府等地获取第一手的信息数据,也有可能去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在课题来源方面,可能是教师提供,由学生依据各自的兴趣选择;也可能是学生根据自身的专长自主选题研究,自行设计研究计划和实施步骤,最终得出研究报告或做出结果成品。课题研究模式具体包括课题的确立、实施以及评价3个方面。
⑴课题的确立
学校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不同于企事业的课题,后者主要来源于客户的特定需求;而学校和学生在展开课题研究的时候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对自己的兴趣或专业进行选择。但与此同时,学校能够展开的课题来源是十分有限的,就其可行性方面有很多的限制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U-S-X研究性学习三方综合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学校和学生应该主动寻求与第三方教育资源的合作,同时第三方教育资源也应主动地把适合学校研发的课题委托给学校和学生,以形成共赢的合作机制。笔者认为,有丰富课题来源的学校可以与企业、政府部门、社区或实验室开展合作,承揽课题,共同完成;对于课题来源有限的学校也可以进行课题的模拟,通过角色的扮演来完成模拟课题,当然这种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但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一种进步。同时,学校也应该设立专门的课题基金,教师和学生如果有好的课题计划都可以申请。在选择课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课题的经费和所需完成的时间,一般应选择投入小、时间短的课题,这样更易于学生去完成。同时也要注意课题的难易程度,不能远远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
⑵课题的实施
当研究课题启动之后,为了使课题研究的任务不偏离已经制定的课题目标,课题组必须保证有效及时的沟通。课题负责人应该保证畅通的沟通渠道,规定固定的沟通时间和沟通地点,课题小组的成员及时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度和遇到的问题等。在沟通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并且信息的披露也应该全面。另外,由于学生在完成课题型的学习过程中缺少实际经验,在知识技能和心理上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所以课题负责人和课题其他的成员都必须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士气。负责人应对每一个成员进行鼓励,对于任务完成出色的成员要给予表彰,同时小组内部的成员也需要互相鼓励,真正明白合作的含义。参与到课题中的第三方人员也应该对课题团队充满信心,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⑶课题的评价
在课题临近完成期间,首先课题的成员不能放松自己,要全神贯注于任务的完成,而不能因为课题即将完成而态度变得松懈。在此期间,要注意课题的每一个小的细节,对其进行全面检查,以避免错误和失误;要认真评价课题产出的成果是否完成了既定的课题目标,是否按照所制定的研究计划完成课题;最后把课题的成果交付给相关人员。对于课题的评价,在电子政务课题型U-S-X研究性学习模式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学生需要总结和评价自己的实际工作,从而进行知识的建构,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一方面,学生应该对自己在课题工作中应用到的知识进行梳理,而对于产出的新的知识或技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总结。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总结和评价自身的工作,对于教师而言,这种教育模式也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当然应该更注重对于课题管理经验的总结和评价。
五、小结
最后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对于电子政务的实际教学模式的选择来讲,笔者所提供的问题探讨模式以及课题研究模式都不是唯一的,同时也不是单独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实际运用时二者可以有机地按照教学需要相互结合。比如,在运用课题研究模式时,可以针对其中的某个或某类问题运用问题探讨模式,或是专门对某一课题的子课题采用这种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电子政务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教学实践当中对两种模式的优劣进行及时反思和评价。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对于日后的教学改进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这也是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舒尔茨 T W.教育的经济价值[M].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3
[2]舒志定.教育哲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3]鄂生碧,张应年.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研究性学习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04(2)
[4]杨帆.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教育的交互性与范式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9)
[5]于施洋.美国电子政务研究的进展及其启示[J].信息化建设,2007(6)
[6]周满生.国际竞争视角下中、印、美的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3)
[7]项贤明.论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8]包国庆.非逻辑认知:教育创新的控制论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5(2)
[9]杜崇杰.基于教育创新理念的宽口径实验教学方法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7(1)
[10]廖敏秀,邹凯,刘颖.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
2007年中国西安公共管理(人文)实验教学研讨会召开[EB/OL].(2007-10-15).
xjtunews.xjtu.省略/zhxw/2007-10/1192441019d16121.shtml
作者简介:
郭劲光,1976年生,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