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9 16:31: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师的创新精神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匠精神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的融合效应
融合工匠精神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带来新理念和新思路,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转型升级、优质发展。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不可缺少工匠精神
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不仅需要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还需具备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等优秀的心理品质。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专业专注的敬业精神、千锤百炼的品质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挑战自我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创业型人才所需心理品质高度契合。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学生心中,能促其养成专注、严谨、执着的职业态度,戒除浮躁心理,更注重创新创业实践的细节和风险,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竞争力。工匠精神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二)引导高职院校走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误区
高职院校开展的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因此不少高校也习惯性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定性为创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忽视了创新创业精神和素养的培育。现实中,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双创大赛、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多是形式大于内容,更关注学生技能培养、就业创业成果的短期效益,缺乏支持学生持续成长、生涯发展的长期规划。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可有效矫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运动式”的政策和行为,引导高校走出“重形式、轻内容,重技能、轻素养,重成果、轻规划”的误区,进而改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见物不见人”“见技术不见精神”的现状。
(三)形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范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首先是理念及精神教育,这也是由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功能定位、学制年限等决定的。工匠精神所要求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赋予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内涵,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了人文性和思想性。同时,工匠精神又可通过价值引导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由重技能训练向重精神培养转型,形成“培养个性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新理念。以工匠精神培养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突破口,推动学校围绕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安排、学生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良甚至重构。经实践探索后,学校应统一思想,进行顶层设计,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充分挖掘市场需求,最终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这一改革过程有利于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的融合策略
(一)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工匠精神
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规范和素质要求纳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评价,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认同并自觉践行创新创造、精益求精、认真严谨、执着专注等职业素养。其次,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鼓励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和创业企业家来校任教。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和长效合作机制,支持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鼓励教师结合擅长的方向和领域普及创新创业文化、倡导工匠精神,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融合工匠精神培养内容,使学生零距离感受匠心匠气和不屈不挠的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二)创新创业项目践行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学生内化工匠精神的最佳途径为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方可让学生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价值实质。首先,构建体现工匠精神核心要素的创新创业实训体系。将工匠精神核心要素细分成若干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训练模块,融入创新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接受企业环境和工匠精神的熏陶。其次,构建多元主体融合的创新创业实战平台。可依托学校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场地、政策及资源优势,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创新制作、创意设计和项目实践;积极引入校外优质资源进行项目对接,让学生在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项目实践过程中提升调查研究、团队协作、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等方面的综合素养;鼓励二级学院成立教师创新工作室,激励有科研专长同时有热情的专业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和科学研究带领学生开展项目实践,同时探索院企合作整合资源、开发基于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项目的有效方式;最终形成“众创空间+创新工作室”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第三,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及比赛提升职业素养。以创业训练营等活动为主要抓手,与校外优秀双创服务企业深度合作,开展系统、专业的创新创业训练,有效提升项目可行性和项目质量;支持和鼓励学生团队参加“互联网+”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做好赛前训练和赛后跟踪,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比赛中打磨项目、锻炼技能、提高素养。
(三)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工匠精神
一、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容
1、注重学生数学气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前苏联研究中学生数学能力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气质是一种复杂的个人的心理形成物。”它通常表现为“力求把周围的现象数学化,总是处处注意现象的数学的侧面,注意空间的数量的关系,联结及各种函数的依存关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力求现象数学化,应是这种所谓数学气质的实质所在,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有这样一道题:三十六口缸,九只船来装,只能装单,不能装双,问如何装。一个有数学气质的人(当然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可立即悟到这是把一个偶数表示成奇数个奇数和的数学问题,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注意事物之间的数学现象,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逐步形成数学气质,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浓厚的好奇心,对问题的敏锐感及强烈的探究愿望和坚持性,敢于质疑问难,挑战未来的勇气。这正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典型的个性心理特征。
2、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
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这正是创新的动力。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生动的事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3、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中学生而言,数学能力就是学习数学(再造性)的能力。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迅速而成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三大方面。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向“创造性”数学能力转化,就必须注重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和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力争参与社会实践,解决具有社会意义内容的实际问题,促使其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
1.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所谓探究活动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水平出发,让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展的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例如:我们在进行初一代数“同类项”这一章的教学时,这样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拿出一小袋硬币,问学生:“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袋里一共有多少钱?”学生们争先恐后,非常积极,第一位同学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里拿出来,边拿边数,5角,1.5元,2元……,3分钟后得出结论:一共10.3元。这时其他同学还在踊跃举手,第二位同学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2分钟后得出正确结论。这时教师又请出第三位同学,只见他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都是1元的,一堆都是5角的,一堆都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最后加在一起,1分10秒得出正确的结论,于是教师进一步启发:“如果这满满的一罐,你会怎样数?你会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有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为什么?”又有同学回答说是因为分类,接着,教师点题: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数钱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课后,有的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同一个道理……
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2.联系实际设障,发展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精神;教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375-01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精神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尝试。
一、培养兴趣,培养创新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例如在教学了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后,我出示了一个不规则的物体,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体积。学生通过认真的讨论交流,设计出了一个计算这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案:先将一个容器里放一些水,然后测量并计算出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再将不规则的物体放入容器中,再测量并计算出放入不规则物体后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容器内水的前后体积的差即为这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样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既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多样的课外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智慧出在人的手指尖上,实践操作不仅仅是身体的动作,而且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动作形象性的特点,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所操作的对象的相同点、不同点,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重视在课堂中给学生进行操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动眼、动口、动手、动脑中揭示求知难点,深化认知过程。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找数学问题,探索思考,自我设计、自我解决,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从而培养了创新思维。数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数学竞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专题讲座、周末数学晚会、数学知识宣传、数学问题研讨、社会问题调查等。
三、创设生活化的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学生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优惠措施理解得更深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到了创新来自实践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了“折扣”这一内容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书店为了推销《数学词典》,打出了这样的广告:《数学词典》每本10元,购买200元以上(含200元)的给予九折优惠,购买500元以上(含500元)的给予八折优惠,假如我们班上42每人均要购买1本,你能不能设计一种最好的购买方案,使每人出最少的钱并购买到《数学词典》。”这样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都能很快设计出以下的几种方案:方案一:每人都买,各人付各人的钱,全班共要付钱:10×42=420(元);方案二:全班合起来买,总价超过200元,应按九折付钱,10×42×90%=378(元);方案三:想办法和其它班合起来买,使总价超过500元,这样可得本班应付:10×42×80%=336(元)。学生通过将这三种方案相比较,显然可以知道是第三种方案最好。这样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勇于质疑,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中拓展实践思路,不断享受成功的体验,感受创造过程中的无限乐趣,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
四、鼓励脑大胆尝试
关键词:政治教学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养成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怎样有效养成呢?下面我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就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教师思想认识的提高
我们要努力提高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意义的认识,为教学实践奠定基础。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能力。中学阶段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利于将来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而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同时,从创新和实践的关系看: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创新离不开实践,实践必须不断创新。
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之前,教师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1.转变“权威观念”
教学观念对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对传统的教学要有“离经叛道”的精神,摆正自己的位置。否则如果教师只满足于传统教学模式而不愿做新的探讨,那么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只能成为泡影。所以,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
2.坚持个性化原则,让学生学有特色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创造的本质就是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创造总是表现鲜明的个性。因此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坚持创造的个性化原则,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充分肯定学生的特长,积极发展学生的特长,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展开丰富想象的同时充分展现自我。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
三、教育模式的转变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以促使学生养成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情境对学生的活动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感受性,使学生逐步达到活动的最佳状态。
情境创设从前期教材内容的导入,延续到课堂情绪全过程的感知体验,一直发展到学生主体性知识体系意义的构建,情境的创设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了,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这样,既做到“境”与“情”的结合,又达到“境”与“理”的统一,情、境之中蕴含着“理”,才能使学生真正因体验而晓理,因感受而动情。
2.由“解惑”到“生惑”,以促进学生养成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际上就是质疑、解疑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巧妙设计学习障碍,干扰学生,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辨,“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下,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正是这种不断地,经常地“生惑”,激活大脑,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才可能有所创新。
3.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以在争辩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中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实现创新思维的飞跃和突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创新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大胆想象,学生间互相交流切磋甚至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开展专题性研究课程,以在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形成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丰富和积累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它以调查、实验、设计、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并特别强调校内外、课内外学科间的交互作用,注意引导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最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这种研究型课程可以真正构建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习惯,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社会活动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开展研究性课程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研究专题,然后由学生自主参与社会调查,搜集有效信息资源,再通过学生自己建构专题性知识网络,综合提取多学科的主干知识并给予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历史教师的自身水平亟待提高。
一、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历史研究是学者们的工作,教育研究则是教委教育局的专职,而中学历史教师只是一个文化的消极传播者和普及者。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
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应该说,对于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尽管如此,中学历史教师也应该知难而上,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而努力。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所说的:“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综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看来,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中,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实际上,这种倾向渐有加强的趋势,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
二、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所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
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做大量引导的工作。历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
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精神的具体培养,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我们强调创新思维精神,并不是说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相比,是处于次要的地位。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并重的,更无主次之分,没有必要作一个“排队”。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将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的弊病时,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即轻视书本知识”即“把历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从本质上说;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笔者认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以下几个方法可供参考:
(1)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一般为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并启发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称之为“角度创新”。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创新思维精神的前提。一般来说,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方法称之为“理论创新”
(3)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只有大脑左右半脑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互相配合,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很快发展。然而目前的教育方法过多地注意对“左脑思维”即抽象思维、言语能力的讲究,而轻“右脑思维”即非言语思维,形象思维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误区。因此,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潜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将会起到极积的作用。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方法称之为“右脑思维创新”。
(4)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它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是生理基础,主要是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潜力:另一个则是知识基础。长期以来,史学界有一种“史学危机”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把历史知识看成已经穷尽了的,固定不变的东西。其实历史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作为人们对客观历史的一种主观认识而已,历史研究不可能再现历史原貌,而是尽可能的使二者趋于接近。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新的史学材料的出现,知识更新是必然的。通过知识的更新和重新排列组合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的方法称之为“知识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方式可以分为采取课堂内的方式和采取课堂外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时期以来,中学教学界把创新思维意识训练过多的放在了课堂内,而轻视了课堂外这一重要的方式,这影响到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由于课堂外这一方式在时间的掌握安排,具体的实践操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灵活性强的特点。因此,课堂外丰富的空间资源为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教师对此列举一些报刊杂志中的非常“引人注目”的引起争议的新观点,使学生加深对史学创新真谛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观点不等于科学的观点,大胆思考,阐发独立见解,离不开以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以雄厚的事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这一切都与教师的监控作用是分不开的。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精神,尊重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地位,让中学历史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对于改变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窘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良方。然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智慧潜力过程,则是一个浩大的长期的工程,它需要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中学历史教材编写者以及具有创新思维精神主体的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此我们是有信心和决心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创新精神 创造能力
一、前言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近代中国创造教育理沦的奠基者之一。无论
是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人格,还是他那种不断开拓、改革教育的探索精神,无不闪烁着创新的智慧,折射着时代的光芒,特别是他提出的创造教育理论,更有其现实意义,已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旋律。
二、现状
近几年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课改一词出现的频率也在不断攀升。职业教育为了取得所谓“课改目标”,提出的教育目标所涉及的知识范畴和能力要求,脱离了学生“2年学校+1年企业”
模式的实际,盛行的依然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结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有限,在未来短期内极易被企业所抛弃。
因此,要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学习陶行知先生在学理、学制等方面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占有主体地位。他倡导的教学法,是给学生以“猎枪”而不是仅给以“猎物”,目的是让学生学得感兴趣,敢于对知识的探索,以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因此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对于职业学校如何实施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新型头脑”的学生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三、对策
(一)激发兴趣、培养好奇心与求知欲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动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
(1)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基于学习型社会,学科知识已不是学生可以获得的唯一学习途径,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已经发生转变,已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陶行知强调:“要改造学校的教育,就要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只有让学生紧密的结合生活,寻找兴趣问题与学习的相关资源,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中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抗衡,无疑会更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化“静”为“动”。陶行知主张以新教育取代旧教育,并明确提出“去旧之方”、“革而新之 ,反对因循守旧的学校教育。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使用模拟仿真,增加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准确性高,直观性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堂引入模拟实践。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因此,在教学当中,应尽可能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感官共同参与,特别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的培养和训练,这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造机遇,捕捉创新的灵感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要创新,就要寻源,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在体验―自悟―成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1)重在参与,力求创新。陶行知提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十分强调教师的创新精神,倡导“教学与做的合一”的方法。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际也就是“创造”,教师要在教学中,随时随地捕捉灵感,恰如其分地让孩子们自己去学,去做,去创新。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营造发展空间,促进学生能力的多元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际也就是“创造”,我们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少发现,课程改革给了我们一双慧眼,也给了我们勇气.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这“六大解放”,通过多种途径、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作;对自我、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赋予学生充分自由的时空,让他们无拘无束,尽情地去做,去学自己所感兴趣的、向往的事情,引领学生走向创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三)树立创新与创造意识,提高心理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是当代世界经济竞争的核心。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建立创新型社会的发展机遇中,不仅要有创新的思想意识,还应具备创新的行动意识。
(1)树立竞争意识。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对自己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利用学习空闲尽可能的多的钻研专业知识,同时要力所能及参与社会实践,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基本技能,为进入社会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为适应市场的竞争做准备。
(2)提高专业技能素质。每个人都具有创新和创造的潜能,关键在于能不能主动开发自己的潜力和潜能,尤其是即将走上社会的学子在面临就业和创业的问题时,必须紧跟新形势、新信息,学习新技术,树立新观念,练就一身好本领、好绝活,能够更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控制情绪,摆脱焦虑,控制冲动、愤怒,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保持镇静,处变不惊,化解不良情绪,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我激励等这些都是教师训练学生加强心理素质的关键。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持之以恒,向设定的目标努力前进。
四、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师要去创造新型的学生,他认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而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陶行知强调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这不仅是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杨丽玲.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中国科技信息,2007,(12)
[3]马建平.略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素质教育思想.决策管理,2005,(15).
[4]陈芳,张丽娟.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安康学院学报,2007,(4).
[5]徐泽树.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物理教字巾的运用.教育・科研,2007,(8).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动手机会多,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则很容易调动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实验活动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实验教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实验课成了学生机械地按照老师的步骤、要求进行模仿的过程。实验准备得非常仔细,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和具体问题,从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到过程设计等都做到步骤详实,面面俱到,深怕学生“越雷池半步”。鉴于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提问,勇敢质疑。
一、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应因势利导通过新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多提几个为什么。如盛满水的烧杯中多放了一些回形针,水为什么不溢出?烧瓶中的水已烧开,但瓶底的小金鱼为何却安然无恙?又如在水的沸腾实验中,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哪些措施,教师可让学生自己猜想并进行实验。一些同学生活经验丰富,给小烧杯加了一个密封盖,结果水沸腾时温度明显超出100益,这时可适时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整个课堂也会如实验一样一下子沸腾起来,大家各抒己见,这样每个学生的思维均被调动起来,他们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在研究,最后教师可进行适当点拨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加盖后杯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争辩、各抒己见,敢于对书本知识提出疑问。而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质量如何,教师都应及时表扬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让学生愉快思考,大胆设想,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火花,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二、强化实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初中物理实验器材不多,操作限制因素多,加之大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教材中说明的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创新设计,鼓励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对现有实验进行大胆创新。
1.我们可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适当改变实验目的、要求,提出新的实验课题,从而改进原有的实验,进行新的实验。
2.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原有实验器材,提出在新情况下测量原有物理量的方法。如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提出如果测量工具中只有弹簧测力计没有刻度尺能否正确测出机械效率,如何进行实验设计或计算;又如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如果只提供一只电流表而无电压表怎样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等。
3.另外还可以进行开放性实验设计,如电学部分可以提供电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要求学生设计出多个实验。
4.在实验结论或数据处理时也可以进行创新设计,如完成冰的熔化实验及测定密度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多测量几组数据然后用描点画图的方法来进行数据处理。
实践表明,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是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有效措施,实验设计要注重联系教学实际,从学生及实验具体情况出发,注意控制实验难度,逐步提高设计水平,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开拓创新精神,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三、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性实验是相对于验证性实验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在获得现象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探究性实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其自主地获取知识,主要程序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评估、交流合作等。在具体操作中可包括上述程序的全部内容也可只涉及其中一部分内容。如在学习机械效率后,教师提问斜面的机械效率大小和斜面粗糙程度有关吗?要求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并得出结论。(1)学生分组讨论、猜想后提出:可能跟粗糙程度等有关;(2)进行实验设计。a.选择器材(自主选择);b.设计方案;(3)得出结论;(4)进行分析、交流、讨论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实验方法进行论证,哪种方法更好等等。
探究性实验教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活动以能动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对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对已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物理课外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必要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课外小实验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拓宽实验功能,培养实验兴趣,提高培养创新能力。如学习光学知识时可让学生磨制冰透镜,自制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等,利用光学知识测定校园内旗杆高度,测定凸透镜焦距等;学习力学知识时可让学生制作潜水艇模型、小天平、杆秤等;学习电学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指南针、小电铃等等。
五、几点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教学对培养创造性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认识,积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搞好实验教学研究。正确处理好实验教学中教师讲解与学生动手的关系,尽量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操作的时间和动手机会,有发挥个人创造力的空间,而不是被动按照老师要求机械地完成实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确保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55-01
一、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经历创新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处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加之,儿童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与幻想,他们爱提很多的问题,解释他们所看到的一切。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思考过程,善于启发学生从多方面思维中寻求正确的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支持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并及时给以适当的评价。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通过老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二分之一”,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后,让学生自己用长方形折出它的二分之一,这时,两个学生展示了他们的折法。 这时一个学生提出:“老师,他们是以对边的中间点来对折的,要是不以这两个点对折行吗?”看,这就是可贵的智慧火花!教师予以充分肯定,并立即让同学们讨论:“不以这两点来对折,能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吗?”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对同龄伙伴提出的问题倍感兴趣。上面学生的提问犹如一颗小石子,在同学们心中掀起层层涟漪。讨论中学生们不断开拓自己的思路,提出了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在短的时间里准确、迅速地表达了多种想法。
这样的教学,既保护了学生大胆质疑的学习积极性,又教给学生探究新知的方法,使学生在质疑中经历创新。
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营造创新
在新课程理念下,“交流讨论”已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针对某一些学生一时吃不准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使问题达到圆满解决。学生的讨论把课堂营造成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场所。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主动积极性都得到了调动,这样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达到发展。
如,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交流讨论:“王东强的爸爸准备在自己家的后院砌一个周长60米的小花园。怎么砌,砌出的花园的面积是最大,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在分组讨论中同学们有的说要围成三角形,有的要围成四边形。围成三角形的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围成四边形的可分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有的还考虑到花园的一边靠墙或不靠墙两种情况,真是创新的方法比比皆是,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争辩、计算、对比、猜想,得到了这样的规律:利用墙,围成四边形,正方形面积最大。围成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面积最大。这里由于学生知识有限,不可能有一个精确的结论,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创新是难能可贵,这就是我通过交流讨论活动,精心营造创新的结果。
三、让学生在练习中训练创新
创新性思维不是无源之水,求异思维也不是纯灵感的产物,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是需要长期培养训练的。所以,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训练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因此,在练习设计中,要讲求实效性,讲求趣味性,讲求形式多样性,讲求有一定的思维性和挑战性,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思维成功的快乐,体会到我能行的喜悦。教师在练习设计中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不同形式的题目来不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从而训练学生的多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试卷评价上,鼓励创新
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关注测试成绩,因此,教师在试卷评价上一定要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的思维在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结论开放的广阔空间里自由飞翔,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如在10以内加减法单元测试中,有这样一幅图:一位教师(女)在为5名学生(2男,3女)讲解着什么?要求看图列式,同学们列出了如下算式:(1)1+5=6 (2)5+1=6 (3)6-1=5 (4)6-5=1
(5)4+2=6 (6)2+4=6 (7)6-4=2 (8)6-2=4
(9)4-2=2 (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