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粮食问题研究

粮食问题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9 16:31: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粮食问题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粮食问题研究

第1篇

关键词:粮食;安全;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内涵

在中国的古代,就对粮食做了很好的定义:粮,米之良者。百感交集之物,凝天地精气,蕴日月精华,承雨露化育,方凝结而成,以济天下苍生。粮食,不是附加给生活的任何寓意;饥饿,一个民族五千年不愈的伤口。粮食是大地赐予人类无穷生命之源,而且是一种让人类深怀着感恩之情和虔诚之心的信仰之物,用中国农人的话说,是命根子。在西方,诗人们把粮食比喻成“太阳的血液”,其比喻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性。古今中外,各个国家和民族对粮食问题一直都是高度重视但又十分担扰。

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保障粮食安全是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也是应该承担的一项国际责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增加粮食产量,基本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但是,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没能得到彻底解决,如何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仍然是一个重大课题。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一方面粮食需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粮食生产资源则在逐步减少。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5%的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5%的人口①,中国粮食生产的隐患很多,中国的人均耕地,人均拥有水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还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旱灾、水灾经常发生,不同的灾害在中国的不同地域偶尔阶段性的发生,给粮食生产造成极大的困难;中国处在工业化发展时期,城乡二元经济特征明显,城乡差距日趋扩大,我们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确保从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一个两难境地。国内粮食生产的增长空间十分有限。我国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从19785年到2012年,粮食总播种面积减少了7.7%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与非农产业、农村与城市对耕地资源的竞争仍会不断加剧。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工业化、城市化又导致非农产业用水增长、水资源污染严重。气候变化影响凸显。全球气候变化已对中国的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预期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会以减产为主③。因此,为确保粮食有效供给,除了努力搞好国内农业生产、挖掘农业增产潜力外,还要在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开发和利用国外的农业资源,适当与适度的粮食储备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目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三大问题

201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消费品的价格快速上涨导致了粮食价格上涨,全球粮食储备已达到最低水平。虽然过去也出现过类似的粮食市场的通货膨胀现象,但这次不同以前那样简单。主要问题如下:

1.我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国目前耕地面积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对粮食安全的普遍关注,近十年之间,我国净减少耕地面积6099万亩,年均减少耕地1000万亩,从长远看,耕地减少的势头不可逆转,中央划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很快就可能被突破;到2020年,中国耕地缺口将达到1亿亩以上,我国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对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影响深远,国家宏观政策的战略布局面临重大考验。

2.我国对粮食消费持续增长。我国人口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率快,当数量和结构的不断变化,对粮食需求也不断增加。我国人口数量一直居世界人口前列,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早已改变自然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另外,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家务农人数明显减少;再者,随着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对粮食质量和需求也不断提高。这不仅是从国民角度讲对粮食消费量不断提高,同时还指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用粮的数量也不断提高。因此,中国的粮食消费不断提高。

3.农民耕种出现“断代”现象。对于当前的农村青年一代,耕种已经普遍失去了吸引力。2012年在外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占农村总劳动力人数的52%,常年外出人口数占总人口的24%。有文化、懂技术、有管理经验的农村人口急剧转移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他行业收入普遍高于粮食种植,有能力的人大多不愿从事耕种。我国传统模式是农业哺育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现如今国家虽在提倡重视“三农”问题,但很明显,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愈来愈大。农业成本提高,从种子价格到化肥价格再到灌溉用水的价格,都在不断提高。我国虽然对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与工业品相比,其价格依然较低,使农民在丰收年增产却不增收,农民种粮积极性仍受到严重打击。以耕种为职业的农民普遍出现“断代”现象,他们的子女选择出外务工,也不愿意在家乡种地,这样最终导致国家农业发展的失衡。

三、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及其建议

粮食是基础性公共产品,是最低质产业产品;而粮食又是民本和民生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我国传统的粮食生产能力可以基本满足国内的需求,但解决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的问题不仅紧迫而且具有很强的挑战性,需要全面组合政策加以应对。要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④,重建以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国家税收支农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补贴为主体的黄箱政策体系,灵活设计不同补贴方式的组合,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养殖业补贴、农产品的“绿色通道”政策等予以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使之成为一项长期的公共政策,对粮食产量进行宏观调控,合理的制定粮食储备规模,充分利用进出口途径,努力实现粮食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保证我国粮食供应和粮食储备。

在保持足够安全储备的同时,国家应采取各种财政政策,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企业等多方参与粮食储备,并运用市场办法来调节粮食储备,使粮食储备制度不仅可以利用市场的灵活性消解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僵硬与垄断的不足,而且可以使粮食补贴机制的获利面更具广泛性,从而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夯实基础,增加对人民的福祉。

注释:

①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4日第10版.

②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2012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③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④WTO《农业协议》规定,“绿箱”政策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这些措施对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不会产生或仅有微小的扭曲影响,成员方无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

参考文献:

[1]陈启文.共和国粮食报告[M].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

第2篇

关键词:粮食批发市场 市场体系 现状

粮食批发市场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为买卖双方及其人提供粮食批量交易的场地、设施及交易服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粮食批发市场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在农产品商品主要集散地、交通转运中心和消费者密集的大城市建立全国性的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中央粮食批发市场。二是区域粮食批发市场又称“地方粮食批发市场”,它一般设在产地。三是自由粮食批发市场,它交易的规模较小,甚至也进行少量的零售交易。

我国粮食批发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政府对粮食市场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载体

目前,粮食批发市场成为我国储备粮轮换的市场渠道。我国储备粮在三年内必须轮换,有时还会有大量的陈化粮的销售,以前这些运营主要采取行政分配的形式,改革以后采取在粮食批发市场公开拍卖。国家和地方储备粮在批发市场竞价销售,是政府调控市场与市场发现价格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储备粮的正常管理与运作;是政府积极培育和利用市场,促进粮食有序流通的有机结合;可以减少用粮企业资金占压,缓解企业库存和流动资金紧张的现状。

(二)促进粮食价格形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放开了粮食的零售市场价格,改变了以往那种粮食价格主要依靠指令性计划来确定的做法,转变为粮食的少量收购价格由政府确定,其价格更多地通过批发市场来形成。随着批发业务的发展及其信息功能的增强,按照规范化建立的粮食批发市场,除了采用由批发市场工作人员组织下的协商成交方式协商价格之外,拍卖成了交易成交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粮食批发市场具有较大范围内集散粮食商品的功能,来自全国各地的粮食商品同场竞争,同一种粮食商品就可以通过比较,按质论价,有利于反映粮食商品价值和供求关系的价格迅速形成。粮食批发市场所产生的价格比较真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粮食商品市场价格的作用。

(三)合理配置粮食资源

我国地域广博,各地的粮食资源千差万别,互为优势。区域间的粮食批量交易主要通过批发市场进行,批发市场成为实现粮食产区与销区联结、南粮北调、北出南进、北粮南运、北粮南储的重要渠道。粮食批发市场的信息功能对于合理配置粮食资源极为重要。粮食批发市场联接着产需两头,粮食信息来源比较多,加之粮食批发市场拥有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手段,是一个良好的收集、整理、信息的场所,实际成了粮食信息中心。

我国粮食批发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粮食市场体系不完善且市场规范不完备

我国粮食市场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主产区市场和主销区市场利益没有理顺、粮食批发市场启动和市场运行的手段街接到位性差,粮食市场本身抗风险性能力较弱以及现有大型批发市场模式滞后于粮食市场外部环境变化等方面。

由于我国粮食主产区市场和主销区市场利益没有理顺,市场管理委员会、理事会基本上以主产区所在地省政府、主办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构成,主办单位一般是主产区地方政府,承办单位一般是主产区粮食主管部门、粮食企业,这种构造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处理好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往往出现倾斜于主产区利益的市场政策,造成产销利益的不公正。粮食歉收年,主销区到主产区让渡利益大,主产区办的批发市场呈现繁荣景象;粮食丰收年,“卖粮难”现象严重,销粮省择购权大,主销区让渡主产区利益小,主产区办的批发市场呈现萧条现象。

(二)粮食批发市场布局不合理且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

由于我国粮食市场法规建设滞后,缺乏国家统一规划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导致我国粮食批发市场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和趋同投资建设等现象,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从而不利于粮食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我国许多粮食批发市场不是按照经济区域而是按照行政区域布局的,层层人为造市场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结果到处是市场,到处都有成交价格,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辐射范围有限。

我国对于粮食批发市场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随着我国粮食批发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逐渐接轨,迫切需要制定规范粮食交易市场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明确粮食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主要包括:批发市场资格审查制度和政府授权制度、交易商入市登记制度、交易商资格审查制度、商品质检制度、保证金制度、结算制度、出境准运制度等;国家专储粮通过批发市场吞吐轮换办法;粮食批发市场的各种职能;粮食进出口管制;粮食零售等。

(三)交易行为不规范且场内交易不活跃

现阶段我国粮食现货市场基本处于集贸市场水平,新建立的地市县粮食批发市场,由于基础设施不健全,辐射和影响力较小,有些地方的市场投资者与管理者合二为一,甚至以经营者或变相经营者的身份参于交易,市场运行缺乏公开、公正的准则规范,不仅造成场内交易不活跃,区际交易频繁、效率低,而且严重损害了市场监管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另外,一些粮食经营者行为不规范、违法、违约行为突出,在计量和质量方面,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利益;粮食加工、储存、包装、质捡方面达不到有关的标准;盗用其他经营者的商标、品牌、商号等侵权行为严重。

由于我国多数地、县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粮食批发市场的交易量较小,且交易不活跃,“有市无场”和“有场无市”的现象同时存在。多数地、县没有规范化的粮食批发交易场所,粮食交易主要在乡、镇自发形成的混合型集贸市场进行,规模小、分布散、秩序乱,缺乏专业性。

(四)部分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功能过于单一

我国一些粮食批发市场,尤其是那些自发形成的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经营规模较小且分散,缺乏规模效益,物流成本高,与市场经济的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市场投资主体单一,主要是私人单一投资。而单一投资带来的问题是资金不足,短期行为,严重制约交易和市场的发展;功能单一,主要作为粮食集散场所,而不是批量、原粮成品粮兼营,批发市场的其他功能更无法发挥;由于市场是自发的、私人投资的,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和互动,各自为政,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削弱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交易层次、交易方式不能适应粮食大流通的需要。

许多粮食批发市场主要是作为粮食批发交易的场所,而其他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代化粮食批发市场应有的功能还包括集散功能、结算功能、价格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功能、质量检验功能、展示功能以及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

加快我国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的策略

(一)重视粮食批发市场的战略地位

加强我国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必须重视并确定粮食批发市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粮食批发市场、国家对粮食的宏观控制和现代粮食企业制度三者是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粮食批发市场是联系后二者的中心环节。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一定要通过粮食批发市场,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同时,主要粮食品种的省间大批量交易要通过政府指定的粮食批发市场进行,并吸引公私粮食企业进场交易。在粮食主产区的县以上城镇尽快建立和完善各县、各地区的粮食批发市场,不断提高批发能力,满足销区粮食批发企业和单位到产区采购粮食的要求,做到资源充足,保障供应。要加快粮食企业的改革,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强化市场管理并规范交易行为

加快市场立法,建立健全粮食市场交易规则,提供公开公正的交易场所,改善交易条件,克服目前粮食交易无章可循、零乱无序和有法不依的现象。依靠和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强化市场管理,管好管住收购市场,严格实行粮食批发准入制度,积极引导和支持粮食经营企业和用粮单位进入市场交易,有效遏制私商粮贩的非法收购行为。同时规定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阻碍在县以上粮食市场交易和委托收购粮食的运销,赋予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合法运销权,以增强交易吸引力。

对于粮食批发市场的发展,国家除了要制定优惠政策,繁荣市场,还必须实行统一的交易规则,管理者不参加经营,经营者不参与管理,管理与服务两分离,以保证管理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保证经营者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还要加强粮食批发市场的整合管理,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对现有的各类粮食批发市场进行规范。对盲目建设、有场无市、经营困难的粮食批发市场,要采取兼并、关闭、转向等方式进行整合。要结合当地市场建设规划,统筹考虑粮食批发市场建设问题,可以通过土地置换调整粮食批发市场布局,但要充分利用粮食批发市场的辐射范围,以防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

(三)加强不同层次的粮食批发市场建设

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既要重视全国性的大型粮食中心批发市场建设,又要加快区域和地方粮食批发市场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粮食市场管理法律法规,改善粮食市场建设环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消除地区封锁,为创建全国性的中央粮食批发市场发展创造条件。在统一规划下,主要通过竞争和自然选择,在全国形成运作规范,功能齐全,交易集中,现货、期货、中远期合同交易都运作的覆盖全国的大型粮食中心批发市场、交易所,真正发挥粮食批发市场组织交易,集中竞价,发现价格,规范流通秩序,降低流通成本等功能,促进全国统一的大粮食流通实现,为国家调控粮食市场和吞吐储备粮食提供立足点。

参考文献:

1.戚维明.关于我国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粮食经济,2001(09)

2.胡非凡,施国庆,吴志华.中国粮食物流特点及发展趋势探析[J].农业经济,2006(05)

3.胡非凡,施国庆,吴志华.试析我国粮食物流中心发展现状及趋势[J].经济问题,2007(02)

4.朱东红,慕艳芬.国外粮食物流发展概述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7(03)

第3篇

一、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

2004年,我国开始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进行试点,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农村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1、推动了粮食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据调查显示,湖北省监利县粮食补贴资金已由2004年的2963.61万元增加至2013年的23151.59万元,2004年至2013年农业补贴资金的总额呈稳步递增趋势。政策实施十年来该县粮食产量首次实现“十年增”。该县以恢复粮食播种面积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单产和发展优质专用粮食产品为重点,以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为手段,把粮食生产与优势区域布局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加强宏观调控,落实扶持政策,促进粮食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形成,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查数据显示该县2013年粮食总产量比2012年增加2.8亿斤。

2、耕地抛荒现象减少。随着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其他相应措施有:加大反哺农业扶持力度、加快土地平整步伐、实行农村土地流转、改变粮食补贴方式、加大粮食补贴力度、实行组织合作化。这些惠农政策让农民切实感受到了国家对粮农的重视和帮助,不少农民放弃外出打工的念头,留在农村种田,这样大大减少了耕地抛荒的现象。监利县自实施“粮补”以来,抛荒现象逐渐减少。图1显示,仅6.78%的人抛荒,减少种植面积,说明“粮补”政策在监利县的实施改善了抛荒现象。

3、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增加。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让农民切实得到利益。监利县政府通过严格执行“五到户”和“七不准”的政策,确保种粮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地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另外,粮食补贴由单一的粮食直补到2005年对水稻良种的补贴又到2006年对农资综合直补,再到后来对油菜、小麦、玉米、棉花良种的补贴,逐渐完善的惠农政策让农民的种植成本降低,由此以来,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以下是我们调查的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图2显示,49.23%的农民认为“粮补”政策对种粮积极性有一些促进作用但不大,而13.04%的农民认为大大提高了种粮积极性。

4、粮食补贴政策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粮食增产也使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行下,监利县的粮食产量年年大增收,让农民的口袋也慢慢鼓起来了,农民生活也得到了一定改善。图3显示,53.52%的农民认为补贴力度不大,对生活的改善效果不明显,42.25%的农民认为相比以前,生活有一定改善,只有少数人认为生活明显改善。国家的惠农政策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农业物资价格随之上涨,因此农民的生活改善不大。

5、促进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实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将原来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使农民得到间接补贴,改变为直接补给农民,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不会受到影响,而且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和价格,可以增加农民卖粮渠道,促进农民学习和运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改进粮食品种,生产更多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行粮食补贴可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有效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实践证明,实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有效地减轻了国家在粮食收购、存储和销售环节补贴的压力,腾出原来用于流通环节实行保护价补贴的粮食风险基金,用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而且由“暗补”转向“明补”,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后就相当于政府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

二、粮食补贴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对粮食产量大县的实地调查后,我们发现,现阶段的粮食补贴虽然在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种地负担、缓解耕地抛荒现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目前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在一些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类问题。

1、政府对粮食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调查发现,有近三分之二的农民对粮食补贴政策是一知半解的,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清楚政策的具体情况。大部分的农民还处于被动的状态,政府发给自己补贴,按照要求,凭借相关证明,就去领取相应的数额,没有一个合适的渠道去全面了解自己的权益。虽然现在采用的是“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形式发放补贴资金,降低了中间环节克扣的可能性,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补贴发放渠道,但是实行政策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的种植压力,更重要的是让政策走进农民的心里,使其全方位地了解政策,合理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对监利县粮食局领导的访问中,我们了解到,按照粮食补贴政策的规定,政府分别从粮食、农资、各种农作物良种三方面进行了补贴。但是为了降低工作量,监利县粮食局采用了综合发放的形式,即将各类补贴总和一起发放给农民。但是从农民的角度上看,他们仅仅知道自己获得了多少粮食补贴,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具体获得了哪些补贴,可见政府政策宣传力度不大。

2、直补政策资金难以弥补种粮成本的持续上升。近几年,农业物资价格不断攀升,而且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不是一种短期现象,而是近阶段农业发展的常态,直补资金赶不上农资价格上涨的幅度,不足以有效应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农民的种植压力也不会也短期内得到有效缓解。图4显示,71.21%的被调查者认为补贴金额没有这些农业物资价格上升部分来得多,19.70%的被调查者认为补贴与农业物资价格上升部分持平,仅有6.06%的被调查者认为补贴比农业物资涨价区间来得多。

3、直补政策无法显著改善农民生活。关于“粮食直补政策对您的生活影响”,调查发现53.52%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影响,42.25%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活有一定改善,仅有4.23%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活改善明显。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农民虽然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获得了相应的补贴,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家发放的补贴对他们整体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小的。种植是农民唯一的收入来源,但是近几年物价起伏不定,农民的收入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家补贴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在市场大背景下,补贴毕竟只是冰山一角,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直补政策难以刺激种粮面积持续增加和粮食持续增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监利县采用的是土地分配制,即每户按家庭人口数分得土地,耕地面积是非常有限的,也有不少农户也会选择租用外出打工的家庭的土地进行种植。但是由于市场的原因,大部分农户的种植收益并不是很高,所以很多农户不愿意去扩大自己的种植面积,认为付出的劳力和收益是不对等的。关于“实行粮食直补后,您的种粮面积有哪些变化”,1.70%的被调查者认为补贴后比补贴前多,38.98%的被调查者认为补贴前后没有变化,52.54%的被调查者认为种粮面积与补贴没有关系,仅有6.78%的被调查者认为面积减少。

5、直补政策引发土地纠纷和制约土地流转。直补带来利益关系调整,以往强迫农民土地流转和征地补偿不到位的,农民要求纠正或提高补偿标准;许多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纷纷弃城返乡,他们有的索要原有承包地,有的将原转包给种粮大户的耕地转交自己的亲属耕种,担心自己失去土地,从而引发新一轮土地承包纠纷。同时,也使种粮大户的规模变小,影响了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也进一步强化了小农生产方式。

6、直补范围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尽管以计税面积和计税常产为补贴依据简化了补贴程序,但却是变“粮补”为“地补”,由此引发的问题包括:粮田撂荒、双季改单季等都能照样领取粮食补贴,违背直补初衷;存在土地承包关系的情况下,直补资金往往由原土地承包人获得,流转后实际种粮人没有享受到政府的相关粮食补贴;以计税面积或常产为补贴标准忽视了“黑地”问题,农民长期耕种的“黑地”不能领到补贴款,尽管2005年财政部出台政策将“黑地”纳入粮食直补范围,但至今仍有一部分“黑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政府对粮食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直补政策资金难以弥补种粮成本的持续上升,直补政策无法显著促进农民增收,直补政策难以刺激种粮面积持续增加和粮食持续增产,直补政策引发土地纠纷和制约土地流转,直补范围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等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粮食直补依据农民实际土地面积进行。在监利县调查农民最希望粮食补贴按什么标准来发放,59%的农民希望按自己家的土地面积来补贴。因此,按农民的实际种粮面积来发放补贴可以激励种粮农民多种地,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土地抛荒现象。同时可以使粮食直补资金补贴给那些在真正种粮的农民,而不是那些虽承包了责任田,但实际不种田已外出打工或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

2、构建粮食直补资金科学化、制度化的动态变动机制。建立直补总额同国家财政收入总额互动增长的长效机制,补贴要有一个合理比例,而不应根据粮食丰欠或粮价的高低频繁变动。政府应该大力支持鼓励农户种植良种,使用有机化肥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药,提高粮食的产粮和质量。在监利县的研究调查中,由于有机化肥和符合标准的农药价格比普通化肥和农药的价格高出许多,大部分农户没有采用绿色生产方式。因此政府应当大力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并补足使用普通化肥和农药的差价。

第4篇

关键词:食品质量责任;安全监管;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186-02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伴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开始由温饱型向健康型转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密切关注,食品安全风险和矛盾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以来就发生了包括乳品行业“三聚氰胺”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无锡、苏州等地出现含大量甲醛的银鱼;温州活螃蟹体内发现甲醛;四川广元柑橘大实蝇事件;香港检测出内地输港含有三聚氰胺的鸡蛋;再加上最近发生的“染色馒头”、“牛肉膏”、“瘦肉精”和“地沟油”等风波。频繁发生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冲击着消费者脆弱的神经,愤怒的消费者把矛头对准了超市、企业、商贩的同时,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拷问也被推上风口浪尖,一片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有一种声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响亮,它准确无误地点出了所有罪状的共性,那就是“食品企业质量责任的缺失”。

一、企业承担食品质量责任的内涵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所负有的满足多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消费者的利益要求的问题。现代企业经营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对经济目标的追求,企业必须超越利润这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对于食品企业而言,承担企业社会责任,首先要保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符合营养标准的食品。

食品质量责任的主体是食品企业,但是仅仅依靠企业本身并不能确保企业履行自己的食品质量责任,还必须有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企业、政府、消费者、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共同构成了食品质量责任体系。这个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够落实食品的质量责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食品质量责任就无从保证。食品质量责任体系的完善体现一个国家的政府机关对居民的保护与责任。只有当一个国家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健全并发挥作用,才会为这个社会的成员带来健康、安全、工作与幸福,也就会使得这个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承担食品安全责任与食品企业的成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反映企业经营者的道德水准,更重要的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据国外统计资料显示,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平均回报比同行高出2个百分点,同时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与社会责任感较少的竞争对手相比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更低的经营风险、更忠实的员工和更好的声誉以及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更和谐的关系。因此,食品企业一定要主动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履行食品质量责任、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作为企业基本准则加以重视。

二、食品企业质量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食品企业质量责任的缺失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差距过大、享乐主义盛行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企业层面的企业生产方式落后、食品质量意识淡薄以及政府层面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利等原因。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层面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更加追求利润最大化。收入分配体制的缺陷导致社会不同阶层和地区收入差距极大,据学者测算,我国企业行业间工资差距达到了15倍,城乡收入差距达到3.23,国际上公认的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高达0.5,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引起全社会拜金主义的盛行,最终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导致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商业意识,见利忘义,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也与我国社会生产力低下有关。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状态,不断涌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偶然。尽管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发展水平来看,社会生产力还不高,大部分民众可支配收入较低,无力消费高品质食品。据笔者做过的一项问卷调查,“如果超市只有两种牛奶卖,一种10 元一包,一种2 元一包,若您需要购买牛奶,您会购买那一种?”约87% 的人都选择2 元一包的奶,因为他们的收入有限。马克思曾经说过“经济是基础”,过低的生活标准直接束缚了人们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层面上的原因

我国食品企业食品质量意识缺乏,经营中并没有从消费者利益出发对食品的生产过程严格把关。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食品企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地选择以企业利益为先,忽视了消费者的利益,缺失以公众利益为导向、履行食品质量责任的意识。并且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大多管理混乱、规模过小、装备落后,基本上属于家庭作坊式的企业。据调查,我国目前有400多万家企业和700多万家小型加工作坊从事食品工业。其中,从事技术含量最低的食品加工业的企业占52%,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企业约为总数的1/6,25%的企业无标准生产,15%的企业无执照生产。这种现状的直接结果是市场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原本就质量责任意识淡薄的企业被迫降低直接生产经营成本,在利益的驱动下,非常容易出现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各种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行为,使得企业食品质量责任缺失的现象进一步加剧。

从流通环节来看,个别经营业主见利忘义、违规经营,为一些劣质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发展,许多粮食、蔬菜、果品和肉类,都要经过长途运输或储存,或者经过多次加工,才送到人们面前。在这些食品的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人们常常在食品中投放各种添加剂,其中不少添加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三)监管部门食品质量责任的监管疏漏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靠自觉强化,二靠外部监督。“双汇瘦肉精事件”和“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凸显出国家有关部门在监管方面不到位,监管不力使得食品企业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约束。主要表现在:(1)过分倚重发展、轻视监管是引起食品企业漠视质量责任的重要原因。我国很多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地方监管部门为了当地经济利益而和政府、企业“政企合谋”,置消费者权益于不顾。不少政府部门依旧将发展放在第一位,认为企业发展起来了,其他问题都是小问题。”地方监管部门的执法理念偏失所导致的监管意识薄弱纵容了食品企业逃避履行质量责任;(2)某些监管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助长了企业不履行食品质量责任的行为。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遗憾的是,许多时候,抽检流于形式,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例如,在上海馒头事件中,违规加工生产馒头的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并非没有监管,监管部门一个月会抽查一次。当监管部门来检查的时候,公司就把东西拿到办公室给他们检查,不让他们去车间,“他们一来我们就把车间的门关上,不让他们进去”;(3)监管队伍人员专业素质不强,缺乏监管设备客观上也导致了企业对食品质量责任的淡漠。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检测设备落后,缺乏简便易行且准确的检测手段。例如,依靠现有设备对地沟油、农药残留指标等进行检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大面积推广。 并且很多监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或训练,执法过程也仅仅是“一看、二摸、三闻”,对于“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化学添加剂根本没有安全监管意识。

三、针对食品企业质量责任缺失的改善措施

(一)强化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通过宣传使食品生产经营者意识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自身利益,主动肩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首先,应加大对食品企业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宣传,组织食品从业人员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认真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使其认识并掌握食品安全的要求;其次,开展专题讲座,解析法规条文,明确操作规范,讲明利害关系,引导企业提高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另外,强调企业的法律责任,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增强其质量责任意识和遵守食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意识。

(二)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监管的主要作用

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负有首要责任,这不仅是政府职能部门自身定位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强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现实需要。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负有首要责任,当食品安全问题出现时,首先要追究职能部门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调动职能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科技水平

检测是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内部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起到关键的作用。由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不完善,检测水平发展不均衡,检测技术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瓶颈问题。因此,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对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资金投入,快速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科技水平。此外,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减小社会贫富差距等措施都是加强食品安全、促使食品企业履行食品质量责任的有效手段。

总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认识到良好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无价之宝。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文化建设将极大地提升食品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在国内、国际竞争中树立良好形象并赢得丰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 臧立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第5篇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I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公路建设中,桥梁占据了一定的工程量。尤其高速公路,据统计,在已建成使用的高速公路中,桥梁占了工程总量的40%之多。在续建续扩过程中,这种比重还会不断增加。另外,桥梁建设在施工中的难度往往比挖山填谷的难度大,所以,桥梁在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在桥梁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往往避免不了各种客观因素而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从而降低了工程的承载能力,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寿命。

1 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因素

1.1 地质勘探

桥梁工程常因地质条件而难以施工,或者不搞清地质结构就盲目开工,最后造成额外的损失。若某地发生破坏性地震,会严重危害桥梁的结构。在施工开始之前,一定要勘清该地的地质构造,评价岩体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对不同地质条件的地段采取不同措施。

1.2 结构设计

很多桥梁工程的都出自建筑设计院之手,他们过于考虑了建筑的外观、结构形式的新颖性等,但很少考虑当地环境状况、抗震结构、施工条件和改造难度等,在施工中修改核定单的程序也较繁琐。工程设计图纸和方案也不够规范合理。

1.3 隐蔽问题

桥梁施工中和结束后的质量检查、工程评估、竣工验收等总是偏重于表面的质量问题,而对较隐蔽的问题,如钢筋间距的均匀性、箍筋弯钩的角度、搭接绑扎的质量、设备器材的调试和维护等均容易被忽视。

1.4 人为因素

由于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和知识水平较低等导致某些乍看质量较高的工程,实际上存在混凝土强度不够、主筋的位移造成混凝土的保护层变化、设备很难启动以及耐久性差等问题。

2 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产生的质量问题

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质量问题:

2.1 钢筋混凝土桥梁产生裂缝

众所周知,抗拉能力差是钢筋混凝土的最大缺点,因此导致桥梁较易出现裂缝。桥梁的裂缝在不断使用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扩大,从而造成混凝土碳化、保护层脱落甚至钢筋遭到腐蚀,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所以必须加强控制。

2.2 桥梁的设计结构存在缺陷

桥梁的设计结构必须具备合理的强度,才可以承受作用于其上的巨大压力和其它一些附加力;而且桥梁各部分的尺寸必须具有合适大小,才可以使它受轴向的压力时避免失去稳定性。材料结构的离散型和荷载作用的随机性易对公路桥梁的长期使用造成结构性硬伤。

2.3 桥梁和路面连接处的问题

公路与桥梁是两个单项工程,施工只能分开进行,在工期即将结束时,必须处理好路面的衔接问题,一旦处理不好,日后可能出现沉降问题,这会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响。

3 如何加强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管理

针对以上分析的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止,防患于未然,保障公路桥梁的正常安全运行。

3.1 注重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必须严格依据国家建材标准购买原材料,并从始至终保持水泥等材料质量稳定,较大体积的混凝土体,应使用水热化较低的水泥;其次,施工工人在施工中一定要按照强度和抗渗等级配比混凝土,充分把握好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分层入模并采取合理的维护措施,在混凝土外面覆盖草帘、草席等使其降低温度应力,以免混凝土上出现温度裂缝;最后,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振捣充分,特别是腹板内管道比较多的地方更必须做到不漏振、不欠振,保证密实浇筑混凝土。

3.2 注重桥梁结构的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必须仔细完成精确地测量工作,保证测量数据准确,不能有丝毫差错。桥墩和桥台的施工结束后,要准确确定桥梁的平面位置;其次,因为桥梁的结构形式比较多,工序和技术比较复杂,施工工艺比较精确,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依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的整个流程都必须做到严格管理,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最后,要注意桥梁的外观美观平滑,以免出现施工手段缺陷或混凝土震荡不均,影响桥梁的外观。

3.3 注重桥梁和路面连接处的质量管理

首先,桥梁台背的填土要选用压实性能和排水性能较好的材料,比如级配砂砾或者中砂,使压实度达到最佳,避免出现沉降;其次,把道路开槽到旋喷桩桩顶,把桩间的软泥清理完之后回填填土,再用震动压路机碾压,使回填材料充满桩间的空隙;最后,回填过程中的虚铺厚度应保持在23厘米左右,保证压实后厚度不超过20厘米,回填和压实完成后,还要对密实度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点要进行二次碾压,确保密实度符合设计的标准。

3.4 其它有关的控制措施

(1)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按照标准进行配比,即根据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进行配合比设计。同时,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塌落度;对于水灰比,一般应小于或等于60%;即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水量应小于或等于180kg;对于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的混凝土应为270~450kg/m3,高强度混凝土应小于550kg/m3其中含一定量的矿物粉);对于砂的比率,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应适当采用较小的砂率。在操作中,应搅拌均匀,并随时检验混凝土的塌落度,根据不同构件调整塌落度。同时,在搅拌时间上应控制在90s之内。

(2)在进行浇筑时,应根据不同构件采取相应的浇筑方法,如对于桥墩柱的浇筑,应该分层来进行浇注,一般层厚为30~40cm。同时,在浇注时应配以足够的振捣人员和工具,以确保连续作业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在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力求整体得到振捣,受振均匀,但不能过久,过重,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密实,不出现气泡,不使粗骨料下沉、浆液渗出混凝土表面或流失,从而避免蜂窝,气泡的形成。

(3)在混凝土膜撤除后,应及时给予保湿养护,根据不同季节、气候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进行养护,以确保因混凝土干缩而不发生干裂现象。

(4)在设计和制作模板时,应尽量减少错台和漏缝现象,并要求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光洁度,同时要求单元面积大,接缝少,接缝严密平顺。在使用膜板时,首先进行试拼,对精度差的地方要进行修平,刨光处理,并涂以防护油,以确保撤膜后混凝土结构表面平顺、光洁。

结束语

通过对桥梁在施工中出现的缺陷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总结归类出多种预防措施,在持续发展的桥梁业中有了更加宝贵的经验,在工程建设中可以避免诸多不良因素,为公路建设的稳步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和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何安伟.浅谈桥梁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 科技风. 2009(16)

第6篇

关键词:园林施工;滨海;盐碱土;改良;植物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天津滨海地区自然环境

(一)盐渍土的分布

滨海地区盐渍化土地面积占天津市盐渍化土地总面积的25%,而其盐土的面积却占全市盐土面积的79.9%,重度盐渍化土地占全市重度盐渍化土地面积的32.1%。

(二)盐渍土的特点

天津滨海地区海拔低、潜水埋藏浅,潜水位的变化主要受降水和蒸发控制。潜水盐分组成以NaCl为主,是海水型潜水,矿化度一般为7~10g/L,高者达70~100g/L。潜水埋深一般为1.0~1.5m。这种高水位和高矿化的潜水直接参与土壤的形成过程。

天津滨海盐渍土的土壤现代盐分累积过程,即使在不再受现代海潮浸渍之后,很长时期内仍保持有海水浸渍的深刻影响。在滨海新区,由于受海潮侵袭蒸发浓缩的影响,形成一条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高矿化地下咸水带,矿化度有的超过100g/L,已显著高于海水的盐度,并直接影响到大面积滨海盐土的形成与发展。

二、盐碱良的原理分析

盐碱土壤的改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水盐运动的调节。研究溶质在土壤中的移动过程和规律,对于解决土壤盐渍化、改善盐碱土壤有重要作用。目前,对流 - 弥散方程模型、黑箱模型、可动水-不动水体模型构成了当今世界上溶质运移研究的三大学派。

我国研究人员利用已有的水盐运动的方程模型,对土壤盐碱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我国学者模拟盐渍化土壤水盐运动状态,分析得出在水分迁移速度极低的情况下,盐分的水动力弥散成为盐分迁移的主要形式,验证了深层土壤中地下水蒸发对于土壤水盐运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盐分的运移速度有直接影响。在土壤水盐平衡的潜水“临界深度”方面,研究表明当潜水埋深大于临界深度,地面潜水蒸发停止,地下水和土壤中的盐分不再积累于地表,土壤积盐与潜水埋深呈负相关。研究还表明在潜水埋深小于 2 m 的情况下,只要土体中有淡水向上运动蒸发,就会产生盐分的向上移动;在潜水埋深大于 2 m 的情况下,潜水并不能直接参与上层土体的水盐运动过程。

三、滨海地区园林施工中盐碱良措施

(一)化学改良

化学改良盐碱土壤主要有两方面作用。

1、凝聚土壤颗粒,改善土壤结构。很多改良剂有膨胀性、分散性、黏着性等,能够使因盐碱而分散的土壤颗粒聚结从而改变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通透性,达到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

2、置换土壤 Na+,促进盐分淋洗。改良剂本身带有或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离子能够置换 Na+,促进盐分淋洗。也有的采用酸性改良剂可以直接中和土壤中的碱,并且溶解 CaCO3,释放Ca2+以置换土壤中的 Na+。

化学改良剂可以分为很多种。简略的分类可以分为 2 种: 一种含钙型改良剂,如石膏、煤矸石氧化钙、石灰石、磷石膏等; 一种是酸性改良剂,如硫磺、硫酸铝、硫酸、硫酸亚铁等。

不同类型的改良剂表现出了不同的改良效果,但是实施改良时,使用单一改良剂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应根据不同改良剂的改良效果,配合使用多种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研究表明,褐煤、硫磺、石膏每 1hm2质量配比为 3∶4∶2 时,改善盐碱土的生物学性质、提高盐碱土中的微生物氮和碳的含量效果最好。

(二)植物改良

耐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土壤的盐碱度,还可以改善盐碱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生物群落的恢复。植物改良方式比其他改良措施更经济有效,前景十分广阔。

1、盐碱地植物

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对白蜡、丝棉木、栾树、紫叶李等50多种木本植物进行了耐盐试验,测定了叶片电导率、叶片脯氨酸含量等10项指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供试植物品种的耐盐性,对天津市常用树种进行了耐盐能力分级,编制了《天津市盐碱地绿化树种应用指南》和《天津市盐碱地绿化树种分类应用指南》,指南中以在园林绿地应用的乔灌木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也含有部分引进驯化成功的外来树种,共计53科132属320种(含变种变型)。

2、植物改良作用

(1)营养生物修复

营养生物修复主要是通过种植耐盐植物实现的。其主要机理和过程是: 耐盐植物通过 Ca2+置换土壤中多余的 Na+直接摄取土壤中盐分; 植物根系的生长延伸改善土壤的通透性,然后通过水分淋洗滤去Na+或者通过植物吸收 Na+从地上部分收获而除去。盐碱土中的钙源主要是可溶性较小( 0.14 mmol/L) 的 CaCO3,但不能被直接用于Na+的置换。耐盐植物的根系呼吸和土壤有机质分解可产生大量的CO2,能提高根区的CO2分压,或者向根区释放质子( H+) ,进而增大CaCO3的溶解率,从而使Ca2 +用来置换Na+。天津市开展了耐盐植物培育技术研究,以椿树和五角枫种子为材料,利用物理诱变技术,获得大量的耐盐突变体。其中耐盐椿树和耐盐五角枫的耐盐能力比对照品种提高了30%以上,在盐碱地上的生长量显著超过对照品种。首次采用细胞质壁分离技术,准确(90%)、快速(20~30min)鉴定番茄、杨树、椿树等植物的耐盐潜力,为培育其它耐盐植物缩短育种周期提供了借鉴。

(2)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水涝

“盐随水来、盐随水去”,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以有效降低底层土壤返盐。国外研究者在对比研究中分析得出: 尽管地下水位受到季节影响,但是在种植 2 年后,种植滨藜土地的地下水位已经比未种植任何植物土地的地下水位降低了近 0.5 m。同时,种植耐盐植物还可以增加地表盖度,抑制土壤表层水分蒸发,进而抑制盐分随水分蒸发向地表运动返盐,减少表层土壤的盐分积累。

(三)工程措施改良盐碱土

1、灌水洗盐

灌水洗盐是应用最多的工程改良措施,同时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咸冰水进行灌溉改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微咸水中具有水合半径的较小钙、镁离子置换钠离子,使黏土颗粒凝聚,土壤通透性得以改善。同时微咸水结冰融化时,咸淡水分离,先融化的咸水对土壤盐具有重要的淋洗作用,同时后融化的淡水对土壤盐进行稀释和冲洗,使上层土壤盐分减少,提高洗盐效果。

2、地下排盐

(1)竖井排盐

通过在黏土夹层中凿孔换沙的方法建立排水孔,修建排水沙孔后,灌溉水或者自然降水的入渗形成地下水流运动的一个源项,类似于单井的水流运动,在水的入渗作用下,土壤盐分被溶解进入地下水,达到了排盐的目的。

(2)明沟排盐

明沟排盐是通过在大田中每隔一定距离挖取一定深度的沟渠来起到排出土体盐分、改良盐碱地的目的明沟排盐占地大、桥涵多、易坍塌,排盐效果受明沟深度限制,清淤工程费用高。

3、平整土地

平整土地对改良盐碱地极为重要,土地盐碱化的发生常与地表不平整有关,相同水文地质条件下,不平整的地面上,排灌不畅通会导致土地留有尾水,高地先干,造成返盐,形成盐斑。盐碱斑部位一般比邻近土地高出2~5 cm,盐碱从边缘到中心逐渐加重。平整土地可使表土水分蒸发一致,均匀下渗,便于控制灌溉定额,保证灌溉质量。

4、覆盖措施

覆盖材料能够吸收降水,积蓄所得的水靠重力下渗,下渗过程能够溶解和带走土壤中的盐碱,降低土壤溶液中盐碱浓度,起到改良盐碱土的作用。同时,覆盖还能够切断土壤毛细作用,减少土壤表层蒸发,抑制返盐。研究表明: 覆盖对盐碱地表层土壤和根系层土壤的水盐运动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覆盖可以有效保持植物下地表和根系层土壤水分,减少盐分积累,并缓解水盐运动剧烈变化; 地膜覆盖在根系层的保持水分和防止盐分积累的作用明显;秸秆覆盖能拦蓄雨水和减少地表蒸发,抑制地表返盐、促进降雨淋盐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关键词:质量生态学;高职教育;质量竞争;协同进化

提高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的、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这也是高职教育在经历了规模扩张之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诉求。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职责和使命。然而教育质量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涉及层面甚广,无论考虑哪几个因素都难免顾此失彼。在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市场对高职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时跟踪各类市场主体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如何在以质量为内涵的教育竞争中获得优势是高职院校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质量生态学可为科学衡量职业教育质量,全面系统地探究高职教育质量提供独特的视角。

一、质量生态学的内涵及意义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非线性、不稳定的系统,质量系统也逐渐演化为复杂网络,不仅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而且在市场环境中失去了稳定演化的条件。基于生态学与质量系统研究对象的相似性,质量生态学主要以生态系统演化的视角来看待和研究质量系统,并把质量生态系统作为质量系统的最好描述,进而对其内部结构和功能属性的形成、演变与质量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对由质量生态位所表达的质量系统在质量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质量群落中质量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质量群落中相互关联或相互竞争、共生以及协同进化规律等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藉此,以质量生态学的视角探讨职业教育质量的可行之处在于:

1.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对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的高职教育质量系统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一种为持续改进教育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科学的思考模式,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产品(高职院校毕业生)和服务(高职教育服务)的质量,改进组织内的所有运作过程,以满足高职教育的消费者——学生、家长和劳动力市场的现实与未来需求。

2.高职教育质量的改进与提升是一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具有典型的需求驱动特征,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十分明显。高职教育的诸多教育教学活动和过程无法实现在短期内满足学生、家长以及企业的需求和期望。质量生态学所关注的质量生态系统的演化同样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3.质量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单元是质量生

态系统。从系统的视角出发,该对象单元又可看作是由其子系统构成。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竞争与协作过程。质量生态系统中某一子系统相对于其他子系统在竞争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优势用质量生态位表示。如果把高等教育系统看作是由高职教育系统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两个构成要素的话,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内部”竞争,如高职院校之间为获得共同利用的有限资源而开展的竞争;同时也存在着“外部”竞争,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在生源、经费等方面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高职教育较之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高职教育系统内某一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可用质量生态位来描述。

二、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构成

质量的话语最先来自于企业,然后迅速扩展到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系统虽然有别于企业,但二者之间也并非没有共同之处。伴随高职教育规模“半壁江山”地位的相对稳定,而其在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形下,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在“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下,高职教育系统必须跨越系统的界限,在质量建设的道路上摒弃教育与企业的“异”,学会借鉴与分享企业质量科学的最新成果,逐渐创立并完善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有鉴于此,将高职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置于系统演化的时间轴上,借鉴质量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探讨其质量个体间的质量竞争与协同进化,对于多元化时代的高职教育沿着质量文化的逻辑推行改革,保持生存和发展的旺盛动力具有积极意义。

任何系统都与外部环境之间有着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可看作是由影响和调节高职教育质量的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构成。

宏观系统指从宏观层面对高职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和发挥调节作用的环境要素,主要涉及:(1)社会-文化环境。高职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经济各种因素及其发展规律的制约与影响。学校是一个文化组织,质量对其而言是一种实质性的潜结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职业院校师生和管理者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以及质量标准。(2)政治-法律环境。在我国政府行政命令推动,也即通过政治权力与权威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施加影响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诸如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针对职业教育的相关立法,均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基础性质量保障作用。(3)人口-经济环境。毋容置疑,人口中高职教育适龄人口的素质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不仅如此,人口中高职教育适龄人口数量在作为影响高职教育规模的重要因素的同时还影响着科学的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形成。另外,职业教育体系的产生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发展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结构变化。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结构的优化本身就是质量提升的一种体现。因此,经济环境表面上影响和改变了高职教育的规模与结构,实质上实实在在的对高职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调节作用。(4)技术-自然环境。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变革有着密切联系。科技革命和进步需要高质量的高职教育为其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就自然环境而言,高职教育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均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按照美国学者鲍恩的观点,高等教育生产过程的起始点是高等教育系统环境的资源输入,学生及其社会关系的变化是高等教育生产过程的主要结果,其社会意义就在于通过这种变化使自然环境得以改造。与之相似,随着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微观系统指从微观层面对高职教育质量产生直接作用的各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1)政府。政府主要通过制定高职教育相关政策、经费划拨、质量标准的制定等手段对高职教育质量产生影响。(2)学生及家长。学生与家长通过对高职教育消费的选择权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迫使质量不高的高职教育机构努力进行质量改进。(3)高职教育机构。作为高职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机构,高职教育机构的师资、教育教学过程、以及管理者所秉承的质量管理理念均显著影响着高职教育的质量。(4)劳动力市场。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就业成为高职教育的根本导向。在劳动力市场适切性以及产业结构匹配性的质量新标准下,高职教育作为“教育”,其固有的内部质量观,面对市场的强制性要求,不得不转向外部质量观。(5)行业企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并建立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机制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转贴于

三、质量竞争与协同进化: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

高职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民主化程度的提高,高职教育的规模大增。然而,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在市场原则成为社会活动的首要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高职教育作为一类服务活动,各教育机构之间为了获得有限的教育资源,必将以竞争和提高效率作为基本的生存法则。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中高职教育的生态圈有别于计划经济。高职教育机构必须面对顾客可以进行开放性选择的教育市场的形成与随之而来的高度市场竞争。

从质量系统的一般构成角度看,质量生态系统是由顾客、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员工、股东以及社会五大利益相关方组成的价值交换和利益相关的复杂系统。从质量生态系统的构成看,可以把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主客观因素概括为顾客(学生及家长)、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高职教育生源供给机构、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业企业)、员工(教职员工)、股东(高职教育出资方)以及社会五大利益相关方。这些利益相关方构成的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一)质量竞争: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永恒话题

任何复杂系统内都包含着各子系统的独立运行。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可看作是由各子系统构成的质量群体。同处于一个质量群体中的各高职教育质量子系统对于质量环境的依赖程度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影响着这些质量子系统在质量群体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影响到各质量子系统内部结构特征和系统功能属性。高职教育系统提供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服务活动,这一活动本质上也是一个质量过程。一种质量过程可由不同的服务活动实现,而为了达到同一内涵的质量,不同服务活动个体在质量群体中所展现的质量过程特性又有所不同。所以围绕同一质量过程,不同类型的服务之间在质量集合中必然存在着质量竞争。高职教育质量过程以增进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知识为根本目的,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为内涵。因此,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群体中的各质量子系统必然会为获得有限的稀缺高职教育资源而展开质量竞争。

对于高职教育系统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质量过程实际上需要满足整个质量生态系统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要求,并且在相互的认可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的既得利益。系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为了保持和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并使其最大化,某一种质量的含义就会被坚持,某一种判别质量高低的标准就有存在的合理性。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各利益相关者是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质量个体。质量个体在质量群体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是该质量个体在质量竞争及与质量环境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确立的。质量竞争是一个博弈过程,质量个体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因此,各高职教育个体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在质量群体的地位,选择合适的发展规划,并且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做出动态的调整,选择最优的竞争策略,以期获得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的较高质量生态位。

(二)协同进化: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

尽管各质量个体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有的处于主要地位,有的处于次要地位,但作为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彼此之间在竞争的过程中也不乏相互协作。协同进化是质量系统一种重要的演化方式。质量协同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协同系统的整体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质量本身具有一种整体性的特质,质量是某种产品或服务所呈现的整体属性,并强调服务过程。

怀特德的过程哲学认为,作为有机体的组织是处于不断进化过程之中的。主要表现在组织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进化以及组织本身内在的创生环境的过程。高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有限资源的竞争可能导致协调效应。质量协同系统的稳定性与质量协同个体在质量群体中的质量生态位以及质量协同环境有关。就高职教育机构这一特定质量个体而言,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在质量群体中都有自身的质量生态位。当个体之间的质量生态位属于结构性互补时,就是形成质量协同体的最佳时机,互补性越强所形成的质量协同体稳定性就越强。因此,高职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自身办学条件与水平,以及外部环境等,在尽量确保质量生态位结构性互补的前提下,通过协同进化不断提升自己的质量生态位。

第8篇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工程施工 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的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所要承载的车辆越来越多,且承重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对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管理,以保证公路桥梁的整体质量。但在实际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保证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1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1.1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是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该问题主要和施工混凝土的质量、桥梁构造等因素有关。其中,引起高速公路桥梁裂缝的因素主要包括:(1)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是施工的主要材料。在混凝土浇筑初始阶段,水泥与水之间的水化热聚集在混凝土的内部,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而混凝土表面温度在拆模后突然骤降,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产生应力作用,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2)混凝土振捣不足。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振捣不充分,出现漏振、欠振等情况,导致腹板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够,容易出现蜂窝麻面或孔洞现象,从而对混凝土的整体强度造成影响。

1.2 高速公路桥梁与路面连接的质量通病

高速公路桥梁两端和路面的接缝连接稳定性会对高速公路建成后的行车造成影响。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公路路面与桥梁均是一个单项工程,必须要进行分项施工。在施工后期,必须要要进行公路桥梁与路面的接缝连接,若不科学处理,容易出现路面沉陷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桥梁台背填土时,公路路面的压实不到位,在建成通车后,容易出现路基压缩沉降的现象。台背填料和台身刚度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从而出现沉降不均匀现象。另外,在桥梁和路基的结合处,经常会出现一些较小的收缩裂缝,若在雨水渗入之后,导致路基出现各种病害,从而导致路基沉陷。

1.3 公路桥梁路面平整通病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我国当前高速公路常见的路面,具有通车快、养护方便及运营经济性好的优点。但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路基和基层的质量。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由于路基防护排水不当或路基填料不当等因素的存在,导致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陷,从而导致路面的平整度不足;(2)面层摊铺材料质量问题。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并未掌握好,若油石配合比较大时,会使路面出现壅包、泛油等情况;若油石配合比较小,会导致路面出现松散现象。

2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公路桥梁施工的裂缝控制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合理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并采取科学的合理的养护措施,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浇水等措施,且养护时间要在28天以上,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有利于减少裂缝的出现。其次,加强质量管理。在混凝土振捣时,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充分振捣,绝不允许存在漏振、欠振等情况,以保证混凝土浇注的密实度。而且,必须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才能进行张拉预应力筋。最后,必须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在后张法时,因应力损失时的控制应力≤0.75fpk,因此需要采取检测全部磨阻与实测锚塞回缩引起的应力损失,以使锁锚时的设计张拉控制应力达到0.75fpk,以建立有效的预应力。

2.2 切实做好桥梁与路面的连接工作

一般桥梁设计的背墙后都有搭板、台背回填土等,桥梁与路面的连接工作处理不好,车辆行驶在其部位就会引起桥头跳车现象,处理好桥梁与路面连接处的施工质量是预防并避免桥头跳车现象发生的关键,做好桥梁与路面的连接首先应按照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纸做好各个衔接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尤其应加强桥头路基的质量控制,即进行施工前要对施工方式方法进行有效的设计,以减少路基沉降、、提高路基刚度,减少桥头跳车现象;另通过对台背回填处理施工方式、台背回填压实方式、回填材料的选择与设计等方法,减少公路与桥梁连接处跳车现象的发生。

2.3 切实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在路基填筑前,应先对原地面处理,而路基的填筑厚度应不超过30cm,并进行分层压实,同时还要完善排水设施。另外,对于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问题,应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采用马歇尔试验法对混凝土沥青混合料进行配比。采用3个设计阶段,并对混凝土混合料的水稳性、低温抗裂性及抗车辙性能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求出符合施工工程的混凝土沥青混合料,能有效避免路面出现壅包、泛油、松散等质量问题,有利于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2.4 合理使用模板

在公路桥梁的施工中,必须要保证模板较强的刚度,且要保持模板表面的干净整洁。在模板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增大模板的单元面积,以使模板之间的拼缝更加密集。在使用模板的过程中,应先进行试拼接,以对模板表明的精度差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满足工程施工的设计要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桥梁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工程施工质量是保证高速公路桥梁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利于延长高速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李茂林.浅析路桥施工项目中质量管理问题[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24(11):153-154.

[2]李克.路桥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19(1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