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9 16:31: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全球化的利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国家经济安全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流动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随着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在规模上的不断扩大和向纵深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经济技术联系日趋紧密、日益增长”(杨瑞龙,P242),“在当代,随着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各国经济越来越广泛地纳入了国际经济发展的轨道,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杨瑞龙,P241)。在杨瑞龙书中,对经济国际化、全球化虽然没有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对这两方面都有比较充分地阐述,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比较准确地把握。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的国际化,资本国际化指资本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间运动的过程。主要表现在:
1.商业资本的国际化。商业资本的国际化是指流通领域的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活动与增殖,其主要形式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能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重要途径。二战后,商业资本国际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2.借贷资本的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以货币形态在国际范围内发生的借贷运动与增殖。它主要表现为国际间接融资。国际借贷资本一体化,空前活跃了借贷资本的国际流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国际信贷市场迅速发展。(2)融资规模急剧上升,债券类别结构、币种结构及融资国际结构均发生变化。(3)跨国银行成为借贷资本国际化的重要力量。(4)私人借贷资本急剧上升,国家借贷资本日趋下降。
3.产业资本的国际化。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事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它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兴建生产性企业而实现的。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战后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产业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的原因:(1)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扩大国外市场的内在要求。(2)是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发展的必然趋势。(3)是新科技革命的必然产物。(4)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加剧升级的结果。产业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私人对外直接投资额迅猛增长;跨国公司成为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兼并和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向转向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跨国公司。目前在世界上有4万多家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拥有境外资产8.5万亿美元,每年对外投资4000亿美元以上,产值占全世界总产值40%以上。在世界贸易总额中60%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跨国公司控制了70%以上的国际技术转让。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手段的先进、管理形式的创新,使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的控制力、影响力越来越强。
二、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让一国迅速融入世界经济大潮,获得快速发展;也可能让一国快速沦为发达国家的新经济殖民地,陷入越来越贫困的境地。
从生产力角度看,总体的正面效应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市场竞争,有利于各国改进经营,降低成本和发展生产;促进科技成果转移,扩大国际合作等。其负面效应是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由于在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劣势地位,往往会扩大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从生产关系角度看,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和起支配作用,因而在制定的履行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会处于不平等地位。发展中国家必须以积极态度争取公平和互利的制度和规则来参与经济全球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升世界第四位(2005年),外汇储备跃升到世界第一位(2006年2月),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2002年),总体经济实力已经今非夕比,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国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超过14万亿元(2005年12月末),外汇储备达到9411亿美元(2006年6月末),资金短缺的矛盾不再是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在对外开放政策上,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全球化的双重效应,尤其是在开放中把握好开放度,有区别地选用外资,防止外资垄断国内经济和国内市场,注意保护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1.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消除和化解潜在风险,抗拒外来冲击,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经济不受分割的一种经济状态。
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被以发展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所代替,冷战逐渐转化为经济战和贸易战,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凸现。在经济全球化中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在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竞争中一国经济的生存和发展更易受到别国的威胁和伤害。经济安全的内涵和侧重点对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和价值观的国家而言是有差别的,但也有共同之处,一般而言,一国的经济安全决定于该国政府驾驭全局的宏观决策和调控能力,该国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和较强的竞争能力,在世界性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能有效地获得所需的资源,有经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有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等。
当前,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并积极参与其中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焦点。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所有国家来说都各有利弊,既带来机遇,也带来风险和不安全的因素。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不仅决定于国家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也决定于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可以通过参与者的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积极应对减少到最低限度。
2.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国家支付危机;金融风险;产业威胁和产品市场被控制等。在这些因素作用下,经济全球化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业结构、市场占有率、金融市场以及经济制度等方面产生负面效应。
为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参与经济全球化要坚持以下原则:自主原则;利益原则;全球原则;变动原则。与此同时,重视以下关键问题:(1)加快建立“三控式”民族企业集团。(2)参与全球化要争取对半式双赢。第三,对内外资企业实行同等的国民待遇。第四,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知识和技术创新,建立自主品牌,发展壮大民族经济。
3.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需要从多方面去分析认识。
(1)封闭型经济发展国家不存在经济安全问题。但由封闭而带来的落后和贫穷从长远看就是最大的经济不安全。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既有来自国内、国际的因素,同时又有国内、国际因素的互动影响而产生的新因素。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置于经济全球化中去系统地研究应成为我们分析经济安全问题、解决经济安全隐患所应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
(2)经济全球化时代所有开放型经济国家都存在经济安全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因处于国际分工链的低端,是最容易遭受外来危机冲击的国家。但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通过贸易和国际分工链迅速向世界扩散,发达国家亦不能幸免。正视经济风险的客观存在,努力消除威胁经济安全的隐患,不断增强自身抗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应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还具有长期性、多变性和可控性。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不消除来自内部的威胁经济安全的因素,其经济安全问题便会失去立身的基础;如不善于化解来自外部世界的不利因素,则其经济安全问题也得不到保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计,解决的出路在于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提高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发挥自身潜在优势。
(4)国际资本和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发展中国家控制国际资本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能力较差,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波动性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全球化时代,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能力等同于其具有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发展中国家提高控制能力,出路并不在于其政策是如何优惠,自然条件是如何优越,而主要取决于市场的有效性和公共环境水平。
我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还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都会处于劣势。合理调整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避免比较优势陷阱,应用合理合法手段保护本国利益应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方针。
参考文献:
[1]马维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英]菲利普・布朗休・劳德:资本主义与社会进步――经济全球化及人类社会未来[M].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程恩富:当代中国经济理论探索[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杨瑞龙陈秀山张宇: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好莱坞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6-0064-02
一、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文化渗透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渗透已经让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全球化应该被赋予更宽泛的定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全球化的趋势。回顾历史,欧盟从建立到现在,政治上的融合早就交织在其中,各方势力都被更多的利益关系牵制着,然而经济和政治的这种融合似乎更容易被察觉,而文化的渗透和侵蚀显然就要隐秘的多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我们能够感受到来自国家外部的多元文化的来袭。
二、文化走向多元化、全球化的利弊
文化全球化是一种世界上的各种文化,以“融合”和“创新”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渗透。文化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长期以来人们认同经济全球化,却对文化全球化抱有偏见。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比拼,文化渗透又具有隐秘性,人们对文化全球化往往就持抵触的观点。单纯的从经济角度来谈全球化,而一点都不涉及文化,甚至在文化的融合交互过程中一味排斥,那么整个全球化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在推进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间的经济交流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而互信的基础肯定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更多的接触,这就必然涉及到文化的对碰了。回顾历史,中国古代上最辉煌的朝代――唐朝,当时的中国拥有空前的影响力,无论是在经济政治军事还是文化上,任何一个方面都站在世界的前沿。亚洲的各个国家都同中国建立了良好的经济贸易关系,频繁贸易引发了文化间的交流,现代的文化全球化有着更多样的选择,通过开办海外学院,企业的全球布局,好莱坞等电影市场的全球渗透,加上留学热潮和出境旅游,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独善其身,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也给各国人民的交流和新兴文化的产生创造了沃土。
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又是危险的,带有恶意的文化渗透是悄无声息的杀手,越过的国界而潜伏在民众脑海深处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必须能够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警惕。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在给全球观众视听享受的背后,也传递着美国人的文化,辩证而客观的看待这些在意识层面的侵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够守住文化的底线。
文化本身也是保守的,有天然对“入侵者”的抵抗力。历史越悠久的国家,抵抗文化侵略的潜意识就越强大。有一个很明显的中美对比,美国的主流文化更多的崇尚个人主义,推崇拼搏、探险冒险,推崇个人独立。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崇尚以人为本的个人主义,推崇的思想解放在美洲大陆的这片沃土上被完整的继承和发展了。这个历史不到三百年的国家,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几乎不存在旧势力的排挤和打压,新的思想毫无保留的得以在阳光下成长。这一点很好的说明了中国在近代思想萌发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紧跟上潮流,闭关锁国固然是重要原因,长达五千年的文化背后拥有其本身形成的固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些都在新思想来袭时需要更长的融合时间。可以这样说,不同的国情对待文化融合的排斥力是不一样的,对于历史悠久的国家,往往会在外来文化来袭时存在更多的疑惑和抵制。
文化融合的过程实则比经济往来要复杂得多,在文化上达成的一致并不像市场经济一样有“等价交换”的铁的法则。比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崇尚独立和自主,推崇靠自己的努力而不靠家庭背景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在东方文化中,倡导更多的团结和合作,中国推崇的更多的中庸之道,在这种文化下,往往没有那么强的好胜心。西方拥有更强的冒险精神,更加原则性的规定,而中国的文化中则存在更多的变通思想,这些都是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不是说两种文化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两种文化的碰撞将产生不同的效果,这正是文化融合的复杂性。
又如前几年中国和韩国有一个关于端午节申遗的对抗,中国人民坚决的捍卫端午节源出中国的事实。这场风波的背后也表明了文化有些时候是包容的,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但有些时候是需要捍卫到底的。
三、文化多元化是全球化下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最终会走向多元化,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这个时代,打开国门的国家能够借助经济交流同时进行文化的交流,吸收别国文化中的精髓,在文化上持有更包容的态度,文化就能够走向
多元发展。文化不会走向单纯的全球化,否则势必滋生出更多的文化侵略,也将导致人类形成的多元文化部分丧失,这些都不是文化发展的最佳选择。而多元化的发展节奏更能够演绎文化本身的内涵。
四、结语
全球化浪潮下对文化的冲击已经不可避免,世界最终将成为“地球村”。当我们用智慧和理性去看待文化多元化发展,当我们在文化的冲击中保有中华民族独有文化的核心,当我们更加包容的看待文化,就能够跟上全球化的步伐。
[1]丛瑞雪.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0,(02).
[2]张鸷远.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困境及对策[J].大连干部学刊,2010,(03).
[3]侯迎欣.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些思考[J].理论与当代,2010,(04).
[4]陈妮.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霸权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
[5]许静.对于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全球化影响的思考[J].大众商务,2009,(14).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利弊
“全球化”是当前社会中各个领域出现非常频繁的字眼,它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到来实际是对传统教育的严峻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在全球联动中。教育的重点不再是传承现有知识,而是创造开发出符合现代社会的新的知识。而现代大学正是要担负起这个任务。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等教育已经被看作是实现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如果不对知识经济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它在全球市场中就会落后,而对于处于知识经济最前沿的商等教育,就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
知识经济为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也会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果不很好的处理将会影响并阻碍我国高教的顺利发展。在笔者看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利是远大于弊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利,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革,兴利除弊,使我国高教发展更加融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定义我国高等教育的功能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大学的功能也发生了历史演变与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文化交往的功能逐渐显露。可以说交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在这种良性的交往中,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引进了大量国际资金,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一)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思想与科学技术,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
知识经济首先就是要求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通过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到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个人都认同了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国际传播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摇篮,也担负起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高等教育不断参与到知识经济中,更加有利于我国高校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避免走国外大学曾经走过的弯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们的智力资源得到有力的补充;在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融入国际各种不同文化。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视野更加广阔,融合东西文化于一体。培养出更适合国际经济交流的国际性人才。
(二)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良好的机遇,促使我国高教提高办学质量。由刻板的继承走向创新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使得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选择大学时更加的自由,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步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教育大市场,必须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给我国高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重新回到社会的中心,高校也开始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改变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不能是千人一面的,而必须注重特色的培养。学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创新,知识的传承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知识、思想和科学技术,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弊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在积极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清晰的认清我们的国情。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现实,那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土高教与国际接轨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同时由于在国际间经济交往中国际型新型人才需求增加,并且人才素质要求提高,从而造成了我国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力资源的竞争压力更加增大;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忽视了社会效益,也忽视了教育的本性,从而造成了高教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教育本性,并且造成高教资源巨大浪费
在知识经济发展中能最快获得利润的专业成为了高校发展的兴趣,这是高校追求经济效益的突出表现。一些高等院校把专注于目前适应市场需要并且能获得更大物质利益的专业,追求暂时的市场效益;忽视了一些暂时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是基础性专业,冷落这些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必将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我们必须认清的一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不能打破,否则就会违背教育规律,如果高等教育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必然会破坏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埋下深重的隐患。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然而如果只把“知识”与“经济”划上等号,我们的高等教育将会失去它最根本的本性,失去大学的理想。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精神的后果是隐蔽的,但这却是给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学生将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下造成知识的悬空,并且更甚至在缺乏人文知识、精神关怀的影响下造成人格的不健全,这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将是一大隐患。
(二)人才培养模式受冲击,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知识经济需要的是掌握国际经济交往技能的人才以及具备最新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造成了与此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盛况空前的火热。而人文专业或基础性专业的就业情况则冷淡的多。这就造成了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很大冲击。
除了这种集中性的人才需求过热外,笔者认为各国对人才的抢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抢夺人才。一种是企业与大学之间抢夺人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人才的全球流动性增强,不少外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但更多的是我国人才的外流。发达国家在吸引人才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它们以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争夺到发展中国家的大量高层次人才。另外企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以高新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剧了同高等院校人才的抢夺。许多国际企业纷纷在我国设立了研究机构,吸引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同一课题在企业与高校同时进行,往往企业更能够吸引到高层次人才为其服务,因而大量具有高新科研能力的人才离开了高校,流入了社会企业。这种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改革建议
任何事物的前进都要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内部因素是其自身的制度,外部因素是市场的影响。
(一)内部:树立国际意识,实施高教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运用知识创造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熟练应对的人才。高级专业人才的要求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都较落后。要适应全球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高等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果,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体制,学习先进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等目。
我们不能一味迎合知识经济的需求,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当前要求。急功近利必然是会得到较快的回报,但当前的目标在将来的社会却未必成立,学生在这种片面的教学思想下也会造成人格、能力的部分缺失。这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了我们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是综合素质教育,“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学生实用性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关怀,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人才外流
我国始终在为融入国际化作各种努力,许多国际经济组织我国都有积极的参与,这些国际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使我国更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共同实施科研项目等途径,不断扩展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也同时迎接国际间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高级人才外流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显著的问题,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对抑制人才外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当中国拥有能力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时,我国的优秀学子就不必到外国深造,就会大大降低人才外流的几率。
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加强同企业间的合作,变“抢夺资源”为“资源共享”,创造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主动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高端人才留在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把成果投向企业和社会,达到高等教育同社会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8][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曾永平,李雪平,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经济师,2010(04):146-147
[3]区向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经济师12007(03):9-10
[4]尤德林,高等教育改革在知识经济层面上的七个误区[j],教书育人,2003(05):6-7
[5]栗献忠,张才彬,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鲁行经院学报,2003(03):92-93
[6]闫雅都,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05):83-85
经济全球化依然是新时代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近些年,国际社会对全球化效应的关注和反思增加。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压力在增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未能从全球化中受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传统产业也受到较大冲击,内部利益分化和社会矛盾加剧。特别是近年来全球化对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负面影响凸现,一些西方政客以此否定全球化对西方国家带来的利益;一些学者声称全球化已过巅峰期,正走下坡路;一些主张自由贸易的学者也开始质疑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石——比较优势原理。目前,全球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十字路口,未来世界经济究竟是朝着更加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还是出现停滞甚至倒退?这值得思考。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
一、历史与现状
世界发展史显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曲折、持续发展的过程。据美联储和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发表的报告,近两千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一波浪潮出现在两千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由于交通网络的建立和共同语言、法律、货币等的出现,英国与中东地区之间的贸易获得了大发展。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拓了海上通道,推进了欧、美、东亚地区的贸易。随着这些地区的贸易后被英国、荷兰的贸易公司所控制,欧洲国家内部出现了反对声音,国际贸易扩张受挫,全球化发展一度陷入停顿状态。第三波浪潮出现在1815年一1913年间,国际贸易再次大幅扩张,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加速流动,新技术成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轮船、火车、电话、电报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运输和通讯成本。比较优势理论问世并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不是零和而是双赢的理念。科技发达和资本丰厚的欧洲,特别是英国成为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中心,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国家则已成为其外围。制成品、金融资本及熟练的劳动力从“中心”流向“外围”,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从“外围”流向“中心”,形成了互补互利的交换格局。在这一时期的大多时间里,各国政府对贸易、资本流动和移民实施开放政策。但由于来自“外围”地区的廉价谷物进口使“中心”地区的地主收入面临下降压力,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不少欧美国家相继提高关税。后来,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相继发生,第三波经济全球化浪潮进入低潮并出现倒退。
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时期,并持续至今。与以往相比,第四波全球化浪潮发展具有新的特点。
首先,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世界贸易迅速增长。按2000年美元计算,世界出口额从20世纪60年代初1万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10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约5.5%,高于同期世界cdp增长率(约3.1%);同时,世界投资大幅度扩大。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额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100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9160亿美元。目前,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占全球gdp的25%,fdi占全球cdp的21%,而1913年仅分别为8%和5%。随着中国、印度、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规模空前扩大。
其次,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劳动分工和资本流动已突破了“中心”与“外围”的格局。过去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购买大宗初级产品,现在新兴市场经济体有能力生产并出口包括高科技在内的制成品。更重要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出现重大变化。19世纪世界最大经济体英国拥有经常项目盈余并对外输出资本,而当今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出现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并从新兴市场经济体输入大量资金。据联合国报告,2006年从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资金达7630亿美元,这种资金倒流现象已持续了几十年。
第三,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生产过程布局达到了新水平,高新科技开发和应用,不仅使发达国家企业将制造业生产流程转移海外,也将服务业部分业务流程外包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经营成本。服务外包使可交换的服务范围迅速扩大,从而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据统计,世界服务出口额从1984年的3578亿美元增至2004年的20093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服务出口额从541亿美元增至3953亿美元。
第四,国际资本市场流动性加强。目前全球资本流动总量扩大,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过去国际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等少数领域,而现在投资者把投资范围扩散至众多部门的债券、股票及其他衍生金融产品。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提高金融开放度,西方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全球经营规模,有助于新兴经济体金融部门发展,但也带来较大风险。
第五,劳动力全球一体化水平提高。近20年来,随着中国、印度和前东欧国家与世界市场联系增加,全球有效劳动力(经出口加权计算的劳动力)扩大了3倍。发达国家通过进口最终产品、将中间产品的生产外包到境外以及吸收外来移民等,利用这些不断增长的全球劳动力供应。劳动力的日益全球化提高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劳动力报酬。
二、动力与阻力
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政府开放政策及新兴市场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等三大动力。
第一,科技进步导致运输与通讯成本大幅度降低,航运、水运技术的改进及通讯、电脑、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不仅降低了运输、通讯成本,而且改进了全球供应链条的管理,加快货物、资本、技术及人员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
第二,经济自由化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开放政策。二战结束前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后来制定的一系列经贸规则,为全球化深入发展奠定了机制基础。近几十年来贸易自由化的持续进展,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多轮谈判取得了成果,较大幅度降低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支持全球化发展的政策。目前,世贸组织成员已增至150个。发展中国家平均关税从上世纪80年代的30%降到目前近10%的水平。
第三,人口众多的东亚、南亚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全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二战后历史表明,向世界经济输送廉价、勤奋和较高素质劳动力是一些亚洲经济体通往繁荣的重要路径。专家认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已走过这一道路;如今中国、印度等规模宏大的新兴经济体也正沿着这一路径发展,并将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中、印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成功转型,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成功的发展范例。
然而,经济全球化发展也遇到不少阻力,突出表现为三对矛盾。一是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本地化的矛盾。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迅速流动,但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制于一国国内政治力量特别是国内政治意向。全球化发展需要国家政府支持,而政府决策需要国内政治支持,缺乏民众支持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化是不可持续的。目前,美、欧一些国家受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贸易政策正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西方国家社会和政界对经济开放的反对声音在增加,经济民族主义、经济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二是全球自由贸易机制与双边、区域优惠贸易安排的矛盾。美、欧在农业补贴政策方面的分歧导致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困境。与此同时,美国却热衷于双边及次区域自由贸易谈判。目前,世界范围已达成的双边和区域自贸协议多达数百项。三是经济全球化的近期结果与长期效益的矛盾。从理论上看,经济全球化将惠及所有国家和群体,但眼下的现实是不少国家和群体并未或甚少获益,他们对全球化采取反对或不支持的态度。
总之,经济全球化这一列车仍将不停顿地前进,因为其动力仍大于阻力。迄今为止,经济全球化从战争、大萧条、疾病恐慌、自然灾害、金融危机、股市泡沫破灭、恐怖袭击及能源危机等重重磨难中挺了过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在可见的未来,第四波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仍不会重蹈上一波全球化浪潮倒退的覆辙。
三、前景与趋势
未来较长时期经济全球化将持续的前景得到了一些重要国际经济机构的认可。
去年3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情报部和美国思科公司发表“展望2020年经济、产业和公司趋势”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未来15年经济全球化发展将可能出现四种前景(见表格1),其中出现“有管理的全球化”的几率达65%,而出现停滞、倒退和无限制发展的几率分别为10%、5%和10%。在“有管理的全球化”情况下,世界开放程度和速度不一定高于上世纪90年代,但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是毋庸置疑的。
去年底,世界银行在《2007年全球经济展望:驾驭新一波全球化浪潮》的报告,预测未来25年经济全球化将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在全球贸易扩张、金融市场一体化、技术扩散效应增强和国际移民持续进行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性和配置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未来25年全球化进程很可能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尽管降低农产品和服务贸易壁垒仍困难重重,贸易保护主义还可能以新的面目出现,但未来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仍十分强劲。据估计,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将从2005年的10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27万亿美元,出口占世界gdp比重将从2596提高到34%。
其次,在全球化推动下,世界经济可望长期保持较强增长势头,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将从世界经济的外围走向中心,逐步成长为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25年,世界gdp年均增长率将达3%,高于过去25年的增长率。按2001年美元计算,世界gdp将从2005年35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75万亿美元,其中.增长的近一半来自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抓住全球化机遇,实现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gdp将从2005年的8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24.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比重将从23%提高到33%。
第三,在全球化增加总体收入的同时,收入分配将可能更不平衡,世界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未来25年,世界有高达三分之二的国家面临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全球赤贫人口(每日消费低于1美元)分布将出现重大变化:东亚和南亚所占比重显著下降,而非洲和拉美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第四,随着发展中国家富裕程度的提高,未来“全球中产阶级”的人口数量和构成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各国社会和全球市场可能产生深刻影响。据估计,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进入“全球中产阶级”行列的人数将从2005年的4亿增至12亿。
第五,中国、印度的经济发展,将对日益一体化的全球劳动力市场产生压力的同时,也创造新的机遇,从而改变未来全球就业结构。
第六,环境风险将明显增大,从而损害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成果。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将带动能源消费急剧上升,相应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据估计,如不采取新技术抑制排放,到2030年,每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加50%。另外,跨国人员流动和物流的增加,带动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不断增加食品需求等,也将加大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压力。经济,国际宏观-[飞诺网feno.cn]
四、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对世界经济、各国经济社会都产生双重综合性影响。
从正面看,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从而有利于减贫。据世界银行估计,1980年以来,世界人均收入增长近100%;1990年以来,世界约4.5亿人口摆脱赤贫状态。
其次,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出口大量增加,生产率提高和投入成本降低,导致劳动力消费物价下降、生产增长和工人报酬提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报告,过去25年里,进口品价格下降使发达国家实际gdp和劳动报酬平均提高了6%。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显示,近几十年来,按2003年美元计算,全球化使美国每年6dp平均增加1万亿美元,人均收入增加2800—5000美元。国际贸易对美经济增长作用增大。美进口占gdp比例从1970年的12%提高到2005年的.24%。近十多年来,出口对美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5%,支持着美国内1200万个就业岗位;外国直接投资每年为美提供约600万个就业机会。相反,近几年来,美国会日益蔓延的排外情绪已经使外国对美直接投资减少,从而使美国丧失了几十万个就业机会。西方跨国公司从海外特别是新兴市场投资经营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许多中小公司也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了发展的机遇。芬兰诺基亚公司得益于全球化,从一个乡村小型公司发展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移动电话制造商。
再次,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全球化获得了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等,从而加快了自身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gdp年均增长率从1980年—2000年的3.3%提高到2006年的7.3%,其中东亚和南亚地区持续快速增长,同期年均增长率分别从8%、5.4%提高到9.5%、8.6%。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获得的外国资金不断增多。世界银行《2007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的fdi净流入额从1998年的1700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3247亿美元;同期,汇款流入额从727亿美元增至199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同年官方援助额的3倍。不少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提升产业水平,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成为世界重要技术产品出口国。目前发展中国家已有40家跨国公司跨入全球跨国公司500强的行列,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投资设厂。韩国上世纪60年代曾是个穷国,参与全球化使它加快了经济增长步伐,目前已进入工业发达国家(0ecd)行列。
从负面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全球化的严重挑战。第一,发达国家部分企业和工人受到外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竞争的冲击。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陷入困境,失业增加,工人工资下降压力增大。近几年来,美总体失业率下降,但制造业失业状况改进不大,美企业主及高级主管收入大幅增长,而非管理员工工薪增长几乎停滞,这一定程度上与美企业向海外转移产业流程和大量进口外国产品相关。由于服务业离岸外包,发达国家白领工人工作及其工资水平也受到一定影响。据估计,美国外包服务工作岗位将从2004年的54万个增至2015年的340万个;2004年一2009年间,发达国家将把200万个金融服务岗位外包到低工资国家。但不应夸大外包对发达国家就业的影响。美学者研究显示,在当前美、欧失业队伍中,只有4%—5%与离岸外包活动的裁员相关。
第二,发展中国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参与全球化能力较弱、自然资源缺乏的低收入国家,受到发达国家等的“挤压”,不少国家债务负担加重,与富国及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国内两极分化日益加剧。其二,新兴市场经济体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发达国家的经贸摩擦增多,经济增长和国内金融市场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存在着金融危机的现实和潜在风险。其三,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发达国家政府可通过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和失业救济等机制缓解全球化对其民众的冲击;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建立或健全此类社会保障机制,缺乏规避风险和缓冲压力的能力。更严重的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很小,无力改变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
第三,全球化在世界范围造成的受益不均问题更加突出。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大金融企业主、高级管理人员等是全球化的赢家,但部分中产阶级,如美国中西部传统产业密集的业主和工人没有或很少分享到全球化的好处。全球化不仅使发达国家原有的贫富差距拉大,还使不少中产阶级沦为新的贫困阶层。在发展中国家,能适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亚洲中低收入国家已从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获益,低工资、科技传播及进入全球市.场等因素使这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快速增长。但拉美、东欧地区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分得的“馅饼”不断缩小,撒哈拉以南非洲多数国家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发展受制于国际市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全球化使许多国家贫困加剧,世界贫富鸿沟继续扩大。非洲赤贫人口的比率从1981年的41.6%提高到21世纪初的47%。
经济全球化面临的许多问题并非都是全球化自身的问题,症结在于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不合时宜,全球化管理方式存在问题。第一,全球化进程削弱了民族国家的主权控制,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其财政基础,缩小其政策抉择范围。第二,支配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不公平,其总体设计向发达国家倾斜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世贸组织等国际体系本应以主权国平等、自由让步为基础,但实际上仅向具有贸易、金融实力的西方强国提供角逐的平台。第三,全球化使西方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向全球扩展,物质价值高于其他价值,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第四,对全球化进程缺乏有效管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权,并危害其民主进程。第五,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发达国家缺乏有效的调整机制,而发展中国家则缺乏有效的缓冲机制。第六,全球化进程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特别是美式自由市场模式趋于失灵,给拉美、东欧等国家带来难以消除的负面效应。第七,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全球化发展不同步,一些西方政客的短视言行又加剧了两者的不平衡,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需要加大协调的力度,但当今世界却缺少能够进行高效、民主协调的机制。
五、路径与对策
目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际社会“拯救全球化”的呼声日高。如何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各种问题和挑战,让各国、各阶层、各群体更广泛和更公平地分享全球化的好处,并更有效地规避全球化的风险,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不少国际知名智库、专家、学者在积极探索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持续发展的路径。他们大都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协调合作,从全球范围、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进行谋划,制定出标本兼治的综合性方案。
(一)发展中国家应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可供选择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突出市场主导作用的“华盛顿共识”;二是强调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的“综合发展理念”。西方在拉美国家等推行“华盛顿共识”效果不彰,原因是过于强化市场的作用而淡化政府的作用,大力倡导贸易和金融自由化,忽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忽视社会公平性。“综合发展理念”在东亚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发展理念”主张市场、政府、社区和个人协调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受到推崇和借鉴,一些西方专家也承认,“北京共识”比“华盛顿共识”更适合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
(二)在促进自由贸易的同时,加强公平贸易。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不平等,贸易自由化会产生不公平的结果,许多国际贸易协议不公平,没有充分考虑穷国的处境,没有真正促进穷国经济增长。世贸组织应创立反映公平、社会公正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法律框架,实施公平的国际贸易政策,有助于保证多数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益,确保各国更公平合理地分享贸易带来的利益和成本。发达国家应增加对最穷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准入,使这些资源贫乏的国家有能力进入全球制成品市场。另外,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制定确保社会最底层工资增长的措施。只有在这些改革举措到位后,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由贸易才会使多数国家、群体、个人受惠。
(三)改革现行知识产权体制。在全球化条件下,现行知识产权体制带来了不少问题。一是垄断和不公平。二是压制了创新和经济效率。三是知识产权和专利压制了知识传播和应用,延缓了在创新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研发活动。因此,应建立公平的知识产权体制,全面考虑对经济竞争力和创新水平的影响,实现垄断成本和创新收益间的平衡,激励创新和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此外,知识产权体制还应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特点,照顾其特殊利益。
(四)促进资源合理和有效使用。资源丰富本应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但长期以来却成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究其原因,一是经济上过于依赖自然资源,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影响;二是资源丰富的国家的资源容易被西方垄断集团或国内少数利益集团控制;三是资源行业的繁荣容易“挤压”其他行业的发展,导致其他行业萧条。另外,西方国家在开采资源方面追求短期利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促进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国际社会应制定行动计划,积极参与采掘业透明度协议,健全产品认证制度,保护合法生产资源物品,切断非法生产的资源物品销售市场,开采自然资源应控制环境污染。
(五)共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全球环境问题对世界各国的不利影响日益显著。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至今仍不加入《京都议定书》,抑制了全球气体减排进程。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美国等国家应尽快加入《京都议定书》,建立公平的体制来制订减排目标,确定实施共同减排的方式和议程,并寻求低成本的路径来促进减排目标的实现。鉴于《京都议定书》对解决全球减排有局限性,需要建立替代机制,也可考虑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
(六)促使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积极作用。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一方面,跨国公司的投资和贸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少利益,并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不择手段地追求高额利润的做法,包括出现腐败及环境污染等现象,严重地损害了所在国利益。为了减少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使其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应通过激励机制加强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建立全球竞争法约束跨国公司的不公平竞争和垄断行为;改进公司治理,兼顾公司利益与社会利益;完善相关国际法规,加强对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监管,限制腐败现象。
(七)切实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沉重的外债负担不仅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国际减贫事业的进展。在解决债务危机时,应遵循不附加损害主权国利益的条件等原则,采取债务重组、适当减免债务及制定国际破产法等举措,确实减轻外债负担。同时,债务国也需在借债方面采取慎重态度,妥善使用和管理外债。
(八)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很不健全,特别是出现资金从穷国流向富国,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极为不利。近些年来,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大量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收益率很低,加之在交易过程中还要向银行支付交易费,其投资回报极低,无法支付国内有巨大资金需求的项目。如考虑美元贬值因素,发展中国家蒙受更大的损失。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储备体系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革现行国际储备体系,使其对全球公共产品提供融资,充分体现国际社会对全球公正性的承诺,并支持全球减贫事业。
关键词:全球化 社会转型期 文化价值冲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我国社会文化价值冲突的产生背景
自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起,经济贸易、民族文化等文明要素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交流融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各个国家及人民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彼此依赖、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横向来看,全球化浪潮中,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信仰、经济体制等各不相同,导致了价值观冲突的产生。同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地域、文化、传统、国情、利益追求也有所差别,价值观的冲突也紧随这些差别而存在。
纵向来看,当代中国社会另一个突出特征是中国处于全面的社会转型期。后,社会的急剧转型使各种经济社会矛盾集中凸显,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价值的碰撞和社会价值冲突。由此可见,中西文化价值冲突与国内新旧文化价值冲突同时存在于当前社会,这不仅增加了矛盾的复杂性与尖锐性,更加提升了解决问题的难度。认清这一现实情况是解决当代中国价值冲突,并实现价值认同和重建的前提。
二、文化价值冲突的表现
(一)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价值冲突
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本质维系与发展,为人类一切实践要素本体价,既有其客观的存在形式,又有其主观的反映形式[1]。文化价值,就是主体对自身文化意义的理解和确定。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价值观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全球化趋势下,形成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价值冲突中,西方国家刻意利用其在全球化趋势中有利的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及手段进行思想入侵,企图将西方价值全球化、普世化。这是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价值冲突的突出表现。
(二)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价值冲突
从历史来看,中国的社会转型分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近代社会转型是指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现代社会转型是指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步入现代化的转型阶段。在此过程中,文化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嬗变,这些价值冲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价值冲突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价值冲突,集中表现为“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儒家文化价值观违反了现代科学精神,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儒家文化价值观对我国现代化有着借鉴意义。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也许会一直存在于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但对于我们来说,既不能盲目地为求新而舍弃传统文化,也不能盲目守旧鼓吹“国学热”,将传统儒学在现代进行继承创新,顺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心理需求才是解决冲突之道。
2.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经济人”原理使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伦理和社会道德。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原则不断分化和混乱,出现了唯利是图、假冒伪劣、权力寻租等各种消极的“道德失范”现象。如果古人崇尚的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么当今社会显然与其相悖。当然,市场经济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其对道德的影响也有积极方面,如鼓励人格独立、公平竞争、规则意识等,对道德完善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权衡市场经济对道德影响的利弊,积极培育市场经济的道德伦理精神,同时充分评估其负面影响,加强法律引导,有利于缓解和解决价值冲突。
3.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公平和效率的价值冲突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方面,人们在劳动中所追求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另一方面,人类的劳动实践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为了使劳动实践能够正常进行并发展下去,便有了公平分配[2]。公平和效率是既无纯粹替代关系,也无纯粹正相关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交融的。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效率的社会保证,只有公平竞争和分配,才能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效率是改善社公平的物质保证。在一个生产效率低下、物质财富短缺的社会里,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的,“蛋糕做大才能更好的分蛋糕”。所以,公平效率要同时兼顾。
4.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冲突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强调集体利益,轻视个人利益。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加重视个体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在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反思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集体主义价值观摆到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位置之上。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关系上的冲突。合理解决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冲突,要看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密切关联性。一方面,有效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才能达到真正的集体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个体利益离不开集体利益,脱离了集体的个体是极端利己的,会破坏社会和谐。因此,要把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协调统一起来。
三、文化价值冲突原因及本质
(一)文化价值冲突国际原因
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是多元价值冲突的直接原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鼓吹为“普世价值”和“全球伦理”,企图化多元为一元。然而我们知道,文化价值的多元化,无法也不可能实现全球文化价值的一元化,因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动力[3],所谓的“文化一元化”也是基于人类改造世界所遵循的共同规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拥有的共同点具有超民族性,即文化的共性。西方世界借此来鼓吹“普世价值”也是多元文化价值冲突不断的原因。
(二)文化价值冲突国内原因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目标也在变化,从而引起文化价值观上的冲突与碰撞;传统与现代政治体制的差异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失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与严重挑战;社会急剧的变革招致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旧的价值体系被破坏,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导致规范认同受阻,形成“规范真空”都导致了文化价值观冲突的产生。
(三)文化价值冲突本质
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文化价值的本质其实是各种利益的冲突。对于国家来说,就是隐藏在文化价值冲突下的国家政治、经济等利益追求不同。国家内部的冲突则是不同价值主体之间由于利益分布不均衡、利益多元化而产生的利益竞争和冲突。了解文化价值冲突的本质,为我们科学认识冲突,合理整合,强化认同提供了方向。
四、文化价值冲突的解决之道―价值整合与价值认同
(一)从哲学角度理解价值冲突与矛盾
价值冲突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形成,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便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辩证统一于一个共同体中。由此可知,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文化冲突是不同价值主体间基于利益的斗争,而恰恰是通过交流、碰撞、斗争、吸收、融合,才能产生价值认同,,取长补短,实现自身文化价值的更新换代和发展。这便是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在斗争中求同一,构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文化价值认同途径
既然冲突不可避免,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尊重差异,直面冲突,并努力对多元文化价值进行整合,以共存为前提,以共识为基础,最大程度促进价值认同。如此一来,中国便能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树立信仰,攻坚克难,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奋进;世界便能和而不同,天下大同。
首先,通过文化整合促进价值整合,不管是全球化带来的价值冲突(中外),还是转型期中面临的价值冲突(古今),我们可以遵循同志所提出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汲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方针[4]。其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认同,越是面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越需要毫不动摇的灵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这样才能起到引领多元,形成全民族的思想共识[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对于引领多元文化价值观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以及强烈的共振作用。
五、结语
由此可见,文化价值冲突基于矛盾属性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推动民族和世界文化l展的动力源泉。在全球化背景下及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阶段中,我们需要了解并正视文化价值冲突,遵循同志提出的关于文化建设“二十字方针”,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认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晓雅.大学生从底线伦理到价值理想的教育过程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3(6).
[2] 李建国,齐英艳.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文化价值冲突[J].求实,2007(3).
[3] 王刚.多元文化价值冲突下坚持科学发展的时代诉求和现实选择[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
对于技术输出国的积极影响。1.扩大出口。技术出口可带动设备、零部件、劳务的出口,据统计,技术出口与其带动出口的比例是1:50。2.通过技术贸易,输出国企业走向国际,可以利用国际资源、市场,获取规模效益。3.通过技术转让、东道国资源开发,进口该国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之需。4.技术贸易使出口增加,国外收益汇回本国,改善国际收支。5.国际技术转移有利于扩大输出国的经济影响力,使本国处于国际分工的有利位置。
对技术输出国还有很多负面影响。1.技术优势丧失。技术具有无限扩张和再造性。国际技术转移使输入国的技术提高,削弱了输出国的技术优势,很多输入国创新能力较强很快在技术上超越输出国。2.造成国内产业的竞争压力和国际贸易赤字。技术输出使国外生产更加廉价,对国内产业造成压力,不利于产业升级的顺利进行。长期内,使输出国产业不能自给,进口增加引起贸易赤字。3.技术研发力的流失。技术输出可能造成研发和人员培养向成本低、效应好的地区转移,导致输出国研发力的丧失。以上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对技术输出国的负面的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可能性大于现实性。
二、国际技术转移对输入国的影响
国际技术转移对输入国来说也有两方面影响。积极影响有,1.通过技术引进,输入国调整了产业结构,增强了产品品种、质量和档次,提高了自给和出口能力。2.进口技术优化了产业结构,加强了各部门、行业间的协调,提高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本国的人力、自然、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3.促进科技文化的进步。输入国引进技术过程中,不仅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而且开阔了视野,有助于更新观念及时吸收人类文明的新成果。4.输入国通过国际技术合作,提高本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改善国际环境,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
技术输入的负面影响,1.使输入国处于国际分工的底层。输入国引进的多是过期技术,涉及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导致受制于输出国并且加剧环境污染、能源耗竭。2.多数发展中国家研发力不强,只是拿来主义,国际技术成为国内研发替代品,造成输入国创新力减弱甚至丧失。3.输入国由于机制落后,技术引进适应性不强,造成引进成本过高和资源浪费,影响本国经济其他部门的投资。4.技术输入过程中,输出国往往掌握主动,技术输入国不仅要付高额的成本还往往要附带其他的条件,影响到国家完整和独立。国际技术输入对于输入国,尤其是经济、科技实力较弱的国家,负面影响的现实性超过了可能性。
三、国际技术转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整体影响
国际技术转移是一种生产力和资源的在全球范围的再分配,对国际经济关系来说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首先国际技术转移使国际经济关系不断深化扩展。以技术贸易为例,1985年贸易额为500亿美元,2000年则激增至5000亿美元,平均5年翻一番。国际技术贸易增长本身代表了国际贸易和服务的发展。伴随的是是国际投资的增长,从1993年起年均增长达21%。国际技术转移还深化了国际分工。20世纪60年代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使国际分工转向产业内。进入90年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使国际分工发展到全球范围产品内的分工。国际技术转移,加强了各国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其次,国际技术转移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1.经济主导权的变化。工业技术的扩散促成19世纪末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德也超过英国成为新的经济大国。二战使大量科学家逃到美国成就了美国经济科技的强大,而美国对欧、日的技术援助、技术贸易,也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经济三足鼎立的形成。2.确立了国际经济秩序。国际技术转移促成了世界经济中心-边缘的格局,北南方技术转移是垂直型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加工厂,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位置。3.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东亚为例,日本70年代开始实行的“雁行战略”,将东亚经济产业层次化,各国经济互补,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
最后,国际技术转移促进了各国合作-竞争的加剧。20世纪80年代美日欧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科技发展计划,其背景是国际技术贸易竞争的激烈化。另一方面,现有科技研发费用高、任务繁重,又需要各国合作共同开发。因此,国际经济关系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得到激化。
关键词:国际物流企业;扩张战略;对比分析
国际物流的存在与发展可以促进世界范围内物资的合理流动,可以做到使国与国之间物资或商品的流动路径优化,密切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强化了国与国之间经济的依存度。同时,由于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和世界各地域范围的物资交流,国际物流可以通过物流的合理组织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改善国际间的友好交往,并由此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良心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内涵。
1.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存在问题
1)发展不均衡
国际物流在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主要是因为地理地势的不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沿海地区进出口贸易额长期稳居全国前列,其临江临海的区位优势明显。而中西部地区区位优势不明显,对国际物流的需求也相对较少。
2) 缺乏优秀的物流人才
在许多发达国家,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已经十分成熟,我国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物流专业,但培养的速度还是赶不上行业的需求。企业对于人才培养和科研的重视程度也还不够。
3) 物流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研发能力弱
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比较差,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较少;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应用范围有限;企业之间的物流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停留在初级水平上;利用系统集成软件技术优化物流配置的企业非常少。
4) 管理能力薄弱。
我国很多物流企业的缺乏必要的管理规范,经营管理粗放,跨国物流的操作经验更加缺乏。
5)提供的物流服务通用性强,个性化不明显。
2.我国国际物流企业扩张战略分析
2.1并购战略
2002年,香港保昌物流成功收购新加坡三家中型货运公司,分别为Corey航空、Summit和CT货运。Corey航空,主要经营新加坡以海路及航空出口到印度和中东地区的货代业务;Summit,主要营运高增值电子产品的货代运作;而CT货运,在经营新加坡出口到欧洲的书籍业务是强项。保昌物流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公司的经济规模效益以及公司在新加坡市场的营业额。
2.2合作战略
2002年,香港邮政与澳洲邮政合作开展葡萄酒专递服务,为香港邮政物流服务揭开新的一页。香港邮政与澳洲邮政获得西澳洲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当地著名酒厂合作,推出“Heartwood”精选葡萄酒系列,作为葡萄酒专递服务的第一批货品。
2.3跟随所服务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我国的物流企业可以跟随所服务的中国本土企业一同走出国门。以中远物流为例,中远物流已经伴随TCL、科龙等进入美洲、欧洲、澳洲等家电物流市场;伴随中核集团、山东电力和东方电器进入美洲、中亚和东南亚电力物流市场。
2.4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以国内市场为基础,选择一个海外市场进行投资。由于市场、网络、各种社会关系等都从新开始建立,因此市场规模扩张速度较慢。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远集团在英国成立了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0万英镑,股金100万股,全部由中远集团拥有。
2.5直接投标
直接投标是直接参与跨国的一些大型项目的投标。中远物流于2005年年初,分别在新加坡和日本两地,与10多家国外物流企业同台竞技,共同参加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一中海壳牌南海石化工程的国际物流招标,最终一举中标。
3.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实施扩张的建议
1) 谨慎选择扩张方式。
由于各种海外扩张方式各有利弊,所以,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应在控制力度、资源投入、所承担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选择一种能使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的扩张方式。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扬长避短。
2)增强核心竞争力
对于国际物流行业来说,其最重要的资源也就是可以构成其核心力的就是拥有可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全球网络。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拓展业务范围,将过去分散的海运、陆运、空运、仓储配送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向全球的货主提供更全面、更系统一体化服务。
3)重视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
物流企业以及教育机构还要面向世界,培养全面的国际型物流人才。我国物流方面的领导应当把物流教育与物流人才的培养放在战略首位。同时,物流企业应当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重视管理经验的摸索和总结。
4)采用先进技术,增强信息化与标准化程度
信息化和标准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特别是发展国际物流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应当不断重视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增强物流信息化程度,物流标准实现与国际对接。
4.结论
本文的核心是通过对我国与外国国际物流企业扩张战略的对比分析来解决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在实施扩张时的问题。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在选择扩张战略时应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国情、文化习俗,积极建设网点,尤其注意要提供差异化服务,保证物流服务的不可替代性。同时,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在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时,技术常常成为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因此,企业不仅要学会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还应当培养自己的独立研发能力。
总之,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积极进行扩张,从而扩大企业规模与经济效益,在国际物流的竞争浪潮中激流勇进!(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温泉,王慧梅.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4)
[2]上官绪明.我国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战略模型研究[J].江苏商论,2007,(4)
[3]王瑞丽.浅谈我国物流企业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关键词:企业;生存;发展;思考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加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和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后国门的打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欲谋求长久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重点应采取以下五个基本策略。
一、打造一流的产品,占领市场制高点
产品是企业打进市场的拳头,是企业生命力的直接体现。用一流的产品来说话,顾客和消费者信得过,价格贵一些也会得到市场的认可,既好销售也有利润空间。为此,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在人才、技术、资金、科研、信息灵通等优势,下决心打造国内或国际市场上的一流产品,以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主动地位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我国青岛的海尔集团就属于牢牢的抓住了打造一流产品这・经营理念,其产品不但高度占领了国内市场,也赢得了国际市场。为此,国有企业要不断搞好新产品开发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二、建立公平的用人机制,实行人才强企策略
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有潜力最活跃的因素。古人云:“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和先进的管理手段都需要人来掌握利用。国有企业生产规模庞大,专业化生产程度高,管理系统复杂,客观上需要各种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人才短缺就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影响企业的科技进步。所以必须实行人才强企策略,既要留住和挖掘企业内现有一些有用人才,又要引进生产、研发、管理、营销等各方面的短缺人才,还应该为未来的企业发展积极储备人才。企业要给人才以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合理的报酬待遇,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合力,把企业做大做强。
三、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和减少劳动强度。因此,企业应舍得在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上投资。国有企业在先进生产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上应做到外部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外部引进能及时跟上当代技术进步,迅速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但是相对来说引进费用较高;自主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技术,规避市场竞争,但是也可能研制开发所耗费的时间较长。企业应该权衡利弊区别对待。为此,要做到:一是加强与有关技术专家、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提高自己的科技开发水平;二是广泛收集、研究相关科技情报信息,研究解决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的最佳途径,争取和保持企业在同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
四、打造企业先进文化。张扬企业鲜明个性
先进的企业文化应具有实战性,实用性,实效性。它内涵丰富,载体较多。在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货架或橱窗上,通过初次视觉接触进入顾客脑海中印象最深的通常是具有鲜明个性化的商品。因此,谁的产品个性鲜明,谁的产品诱惑力更大,谁就优先获得了顾客赐予的市场机会。企业文化应重点表现在产品上和对外宣传上。在激烈竞争的、风险与机会并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文化应起到为快速占领市场赢得顾客心理认同的感召作用。为此,国有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来张扬自己鲜明的个性。一是从企业的招牌、声像图文广告、商品造型与包装等均应设计统一的标识和艺术形象,并力求做到其图案,颜色、声像的表现与搭配个性鲜明,深受大众喜爱;二是尽量简化记忆内容,增强顾客对企业及产品的记忆;三是突出产品主要功能,力求文字或语音说明言简意赅;四是广告词要朗朗上口、简洁明了、寓意深刻;五是注重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给社会公众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作为国有企业,应该十分重视企业优秀文化的打造,以使其成为对外促进产品畅销、对内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最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