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当代文学概念

当代文学概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9 16:31: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当代文学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当代文学概念

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当代文学;背景;影响

从1997年红得发紫的网络爱情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众多新崛起的网络文学作品开始吸引了相当大一部分人的眼球,榕树下、红袖添香等文学网站创建并且成为很多读者关注的对象。

2012年11月26日,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率先公布了“网络作家富豪榜”。其中,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和天蚕土豆以3300万元、2100万元、1800万元的收入夺得前三。虽然与传统作家相比处于劣势,但如此高的收入还是令很多人咋舌。

这一切正应了痞子蔡曾经对于网络文学的那句评价:像村野玩童光着脚的奔跑。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文学的那份优雅和姿态,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现在要谈论起当代文学,网络这一新媒体媒介已是不能规避的。

一、新媒体概念浅析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1967年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书。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次用到新媒体一词。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经对新媒体下过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其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中国传媒大学的黄升民教授将IPTV、地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视为新媒体的三大部分。

众多专家学者教授对新媒体的概念展开论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书面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匡文波教授在《新媒体概念辨析》的论文中对新媒体的分类详细梳理出了三大类:网络类、数字广播电视类、移动类手机媒体。

二、网络类新媒体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本文借鉴了匡文波教授的分类方法,主要论述网络类新媒体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网络类新媒体主要包括:搜索引擎、各种网站(门户网站、新闻网站、视频网站、社交网站和网络社区等、网络论坛。

网络类新媒体对于当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双刃剑:既冲击了传统文学又为当代文坛注入了新元素

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文学不再拘泥于纸张之上,不再简单的依赖于出版商的出版,固有的传统文学格局被打破。众多的网络、网络文学作品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庞大的作品数量、众多的和大批的粉丝拥护者,使得文学的发展不再遵循原有的套路。传统文学受到冲击不假,但更重要的是为当代文坛注入了活力和新的元素。

(二)催化剂:当代文坛“三分天下”格局形成

网络类新媒体的交互性的传播方式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使得文学的发展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图书出版的期刊传播,文学网站的作品上传、各大门户比如新浪、网易等的读书版块,豆瓣网站的读书评论和分享,这一切使得阅读的方式使得当代文坛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一是以出版营销为主的图书市场文学;二是以学术期刊等为主的传统文学;三是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文学。

(三)消解生成器:当代文学要素关系多极化发展

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文学的发展不再走着原有的路,文学惯例被打破,生产机制重新整合,观念重新调整,在技术大发展的新起点,当代文学在一次次的裂变中打破原有的内在关系的平衡,文学走向多极化的发展道路。

(四)技术的艺术化:过剩的文学

网络类媒体的出现,写作不再成为触不可及的事情。文学的门槛降低,文学作品内容五花八门。艺术的审美价值已经被大规模的机械复制所取代。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传统的审美价值观念开始淡出视野。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以“技术的艺术性”操作替代了“艺术的技术化”生产,当代文坛,“过剩的文学”与“稀缺的文学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取其精华、去其槽粕、互为所用

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格局,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使作品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受到挑战。即便如此,我们需要有的态度并也不是完全抛弃新媒体,“穿越”回手写、印刷的年代,而是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取其精华部分,为当代文学所用。鉴于对当代文学未来的发展考虑,以下两点是需要特别强调的。即网络类新媒体要加强创作的责任感和写作的担当感;必须处理好文学的市场化与文学性的关系。

四、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绝不亚于纸张的发明。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如果得以最大程度的优选利用,那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将是不可估量的。技术的进步应该成为文学革新的机遇,五千多年日积月累的文学传统、审美价值观念再加上网络、数字设备、移动设备等新媒体的技术前端优势,当代文学的发展必将引人瞩目。

参考文献:

[1]陶丹、张浩达《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科学出版社,2001年,前言第3页。

[2]黄升民、虢亚冰、王兰柱《中国数字新媒体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3]欧阳友权《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现场》,文艺报,2009年10月15日,第002版。

[4]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版.

[5]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6]黄升民、虢亚冰、王兰柱.中国数字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8]欧阳友权.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现场[J].文艺报.2009年10月15日002版.

[9]单小曦.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场裂变――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J].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10]张玉能、张弓.大众媒介与话语生产和文学生产[J].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第2篇

关键词:文学史书写 断代标准 经典确认

面对一段从1949年一直延续至今的中国大陆文学事实,文学史界一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书写方式,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被提出来以后。许多学者倾向于将现代与当代实行整合,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来容纳更大时间段和空间内的文学事实。从这一角度出发,国内出现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也有的学者坚持当代文学独立性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推出了传统的文学分期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如: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等。在当下的文学史写作中,对当代文学存在与否的理解存在不同,文学史的书写本身也是出现了种种差异。笔者在此并不试图对每一本文学史及其处理方式作个案分析,只是针对当代文学史书写中的断代标准和经典确认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当代文学”的“断代”标准。

以往的“当代文学”这一分期结果之所以成立,是基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历史事实。在这之后,大陆的中国文学与港澳台文学实际上处于互相隔绝的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大陆中国文学延续的是二三十年代左翼文学的价值追求和运作方式,而且在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中加以进一步整合。因此,考虑“当代文学”的存在,不能不基于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差异这一事实。而由此引申的是两种断代标准:1.文学本身的价值指向和精神内涵;2.文学所处的政治体制。

由前一种思路,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文学一统化不仅是文学力量的整合,也是文学价值观念,审美原则的整合。在五十年代,中国大陆文学走上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控制下的发展道路。这种社会主义文学到七十年代文学发展到了极端。但随着结束,思想解放,意识形态对文学的控制逐渐放松,文学开始出现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从八十年代开始,一股股文学思潮将文学带进“人性”这一更加深远也是更加复杂的命题之中,在这之后,局限于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社会主义文学体制的文学作品已不再成为创作主流,那种一统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学也面临分化和多元化。这样一来,如果基于这一标准看待“中国当代文学”,则意味着八十年代后的文学事实超出了“当代文学”框架。那么,合理的结果应该是将“当代文学”的下限划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则开始了文学新的时代,这之后的文学,仿佛是中国现代文学分出去的一脉,又重新回到整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之中。然而,许多当代文学史却在沿用这一意识形态区分的前提下,将:当代文学的下限也延续到了当下,这实在令人费解。

从另一个思路推,中国大陆社会主义体制从1949年一直延续到现在,那么,属于这一体制之下的中国大陆文学,应该归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框架之内,这看起来理所当然。但是,以整个中国文学论之,大陆的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文学事实,只是整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以这一部分冠之“中国当代文学”一名,显然是不成立的。试想,现代文学在抗战时期有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和解放区文学,哪一个又代表着当时中国的文学面貌呢?而我们在书写现代文学时恰好是将三个部分予以整合,统一于中国现代文学。很多文学史承认1949年的分期作用,而又将港澳台文学纳入到当代文学视野。这一整合的依据当然是同属于中国文学这一命题。那么,断代依据呢?显然,以往的意识形态或是政治体制内涵的当代文学概念应该做出调整。“当代文学”之所以独立存在,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以往中国新文学从来没有这样长时间的彼此相互隔绝,而且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但是,同样一个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八十年代后的中国文学。如果说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史彼此隔绝而思考着彼此截然不同的命题的话,那么开放以来,彼此之间的文化文学交流频繁,而且面临同样的文学命题。不同地区的作家,都在一种现代化的情境中思考人性,思考社会。这样一种文学事实是不是与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有了很大的不同而重新接续上了现代文学的脉搏呢?显然,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确存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格局和发展态势,冠以“中国当代文学”似无可厚非,但“当代文学”的原有内涵似当更新。同时,八十年代后中国文学的归属,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二、文学史书写中的经典名单

文学史的书写,必然要确立一个经典名单。这一名单中应包括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作品,这些经典作品及其作者,是一部文学史得以完成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什么是经典?在笔者看来,至少存在着两种理解:

第一,经典是经受住了时间淘洗的、历久弥新的、探讨人类共同的生存话题而存留下来的文学作品。这一类作品无论从思想意义上还是语言操作层面上都有广大的言说空间,它可以为不同时代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和再阐释,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

第二,通常是作为一个时代经典体系建构的结果而存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每一个时代的经典名单,这些经典从来都是变动不居的。而对于它们的确认本身也是一个变动不居的过程。童庆炳指出,一个时代的经典建构取决于六个因素 :1.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空间;3.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变动;4.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5.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6.发现人。后四种因素完全存在于作品之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这样,这一建构过程所产生的经典本身就有了相对性和时代性,它们并不都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比如:“十七年文学经典”,它们中的一些作为普通文学作品也许在当下还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但这一解读不一定体现出它作为文学经典的存在,它们很多不再是文学经典。

第一种理解更接近笔者所理解的“经典”,但后一种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可行的现实操作。一部被历史存留下来的经典,它应该是各个不同时代经典的再经典。时代经典实际上构成了恒久性经典的前提和基础。当时间要在各时代经典中留下恒久的经典作品时,它面对的是一次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开始。第一次选择由于种种原因遮蔽了多少可成为经典的资源值得深思,而时间距离越漫长,我们排除遮蔽进行再发掘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文学经典的确认》一文中金宏宇指出:“时间才是最终和最公正的裁定者。在一个短时段内或局部中,文学经典具有相对性。”而我们对于二十世纪现当代文学经典的确认,正是一种时代经典的确认过程,也只能确认一种相对的文学经典。经典是应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而我们的经典确认本身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二十世纪民族文化中文学的全貌,是值得怀疑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政治权力对经典确认的干预虽不再那么明显,但是,一种市场化商业化的经典炒作,无疑使经典确认蒙上了一层新的话语霸权的阴影。笔者认为,至少到现在,这一经典确认过程都与某种话语霸权联系在一起。谁掌握理论,谁操作媒体,谁掌握话语霸权,谁就能影响经典确认。而且,我们的出版发行体制,也可能在一部潜在经典出版之前,将其扼杀。

当然这并不意味这要否认在经典的确认过程中已开始有了读者参与,但参与有限。笔者恰恰认为由于各个读者期待视野不同,他们对一部文学作品会有不同的接受效果,从而也就会有不同的对文学经典的理解。理想的文学经典,应该是个不同读者群经典意见的一种互动,是一种妥协性的产物。经典名单应该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它也可以是以众多经典序列并存的状况。我们有多种文学史的书写方式,是不是也可有多种文学经典的表达?而一部文学史,应有一个确定的经典标准,这种标准是具有相对性的,这自然不可避免。但重要的是,我们这些文学史的阅读者要接受这一事实,参照不同文学史的不同经典名单,以期更加全面的把握整个中国当代文学。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天津社会科学》,2005.3。

第3篇

一、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存在的问题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在叙述模式上,一直是先进行理论,后进行创作,该思维模式就是指,文学史家对某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理论进行研究,掌握该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在此情况下继续文学史的阐述。另外,现当代文学史还有另一个思维模式,就是先思想后形成,说的就是文学史家在文学史叙述的过程中,觉得文学创作工作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即文学形式、思想主体。因此,在现如今,现代文学史的叙述工作,该思维模式一直对现代文学史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当文学史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存在固定的几种思维,第一,社会背景与文学理论紧密相连,前者可决定后者;第二,文学理论、主张、创作在同一时间形成,第三,文学创造建立在文学理论的基层上,而文学创作的形式,完全取决于文学史家的思想。进行文学创作时,文学创作者,首先对作品做全面的分析,掌握作品的主要思想、人物特征等,最后再对其中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文学界在80年代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重写文学史的历史事件,即便如此,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却少之又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这样一个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该思维模式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殊性,文学作品已经转变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

二、重构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有效方法

1.认识到文学思潮史重构的必要性

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首先要使人们对文学思潮史具有一定的认识度,掌握中国文学思潮史发展中存在的特点,并对认识到文学思潮史构建的必要性。在重构的过程中,分析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代文学思潮的情况,进行重构,保证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顺利开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建立在古代文学思潮史、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基础之上,为现代文学重构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使我国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认识到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的意义,了解到文学思潮史在发展中具有长期性、整体性两大特征,为此,在文学思发展中,要将文学思潮史质量放在第一位,对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当代人积极参与到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当中。

2.进行文学思潮分类工作

文学思潮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每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潮都具有该时期的特点。在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中,通常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对文学思潮史进行研究,理清文学思潮的脉络。但是,该研究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时间出发进行研究,会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将文学思潮史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导致文学思潮史演变成为社会思潮史。在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工作中,为了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在文学研究上要做改变,不再采纳以时间为线索的研究方式,应对文学思潮做分类,根据文学思潮本身的特点进行划分,该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一种类别区分。此分类方法,可将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将文学思潮按照专题分类,分类处理后,文学思潮内在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有效预防社会思潮混入到文学思潮史当中。

3.文学思潮史重构符合发展规律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需要符合发展规律,并兼顾着各种思潮,现代文学思潮分为三类,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种文学思潮在现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兼顾文学思潮,去除时间化,避免文学思潮受到时间的制约,但是,并不可完全将时间概念所摒除,而是在文学思潮的叙述当中,对时间意识做适当的调整,使用互见性的叙述方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需要兼顾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类思潮,并顺应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保证其符合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意思就是在文学思潮重构过程中,要全面认识到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确保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顺应思潮史的发展规律,另外,还需要对现当代文学史重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顺应思潮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提高文学思潮重构的质量。

第4篇

【关键词】当代文学课程;影视资源;应用要点

引言

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给予学生直观体现,将枯燥理论知识具现化,给学生直观体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引入影视教师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与历史,最终形成一种感性认识,为后期教师夯实基础。本文中主要分析影视资源在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近些年随着娱乐行业发展及技术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作品被改变成影视作品,传统文本阅读逐渐向视觉阅读过度,这种“快餐式”文化消费已成为一种流行元素。当代大学生也喜欢观看电影与电视作品,影视作品凭借唯美的视听效果、色彩感及具体任务构建,给予学生阅读。但这种情况下降低大学生对经典文学文本阅读欲望,造成普遍存在观看多、阅读少。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受到影视作品的巨大冲击。笔者课堂调研发现,部分教师整堂课自己表演,学生在观看视频或是昏昏欲睡,即便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但也停留在播放幻灯片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文学课程如何因势利导引入影视元素就显得很有必要。影视资料的合理使用不断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原著的阅读兴趣,最终达成提高大学生文学素质的目的。

2.影视资源在当代文学课程的应用

如何选用合适的影视资源在当代文学课程中应用,笔者综合自身经验从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2.1依据教材选择影视的资料

当代文学作品影视资料数量众多、形式多样,但如何让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内观看更多的文学影视资料,就需要筛选合适的资料。受到利益驱使,很多当代文学作品被改变成影视作品,加上部分导演或编剧为提高收视率与票房收入肆意删减作品,造成影视作品与原著差别较大或是大相径庭,这样影视作品不但不会让学生感悟到原著精髓,还有可能误导学生。如果不加甄别与筛选,随便拿出一个影视资料会对学生产生误导,造成学生在影像世界中迷失无法返回文本。影视作品筛选过程中,选择的作品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与原著精神保持一致。比如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倾城之恋》被改变成话剧、电影及电视剧。话剧版的《倾城之恋》开场采用越狱对白,加上存在的字幕与表演不同步的情况,产生视觉与听觉错位;电视剧版本则添加了无数内容,直接将短篇小说改变成长篇小说,颠覆原著精神;电影版本的虽说演员不符合原著,但剧情、对白等大体重于原著。所以在讲述《倾城之恋》时选择电影版比较合适。影视资料作为特殊教材,教师筛选效果直接影响使用效果。

2.2讨论对比原著与影视作品

教学实践中课堂讨论环节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文学作品。当代大学生基本为90后,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对一些具有明显时代政治色彩的当代作品无法产生共鸣。他们宁愿在各种光怪陆离的世界游离,也不愿意在红色经典激情时代中感悟生活,强迫阅读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好的影视作品会以其独特的视觉审美和音乐审美来吸引大学生,使他们因为看过影片而对原著产生兴趣,促进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推广,而从文学作品普及的角度来分析,影视作品的阅读在学生中推广的十分快速和简便,更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所以为有利于课堂互动环节的开展,教师可以筛选一些经典的影视资料,要求学生以作业的形式进行影视资料观看或者文学文本阅读,使他们通过画面感受语言艺术、文学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们回归文本阅读,对原著和影视作品进行对比,更加深刻的体会原著精神。研究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促进文学文本阅读,有效激发学生文学想象力与创造力。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节约时间,教师可以课前提出几个针对作品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从影视到原著,又从原著到影视,通过来回转化尽可能发挥自身创造才能。借助课堂讨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两者间的关系,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保证讨论方向不偏离,达成教学目标。

2.3剪辑经典片断插入教学课件

目前在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除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影视资料欣赏和课后讨论外,其实当代文学影视资源最好的利用是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中插入剪辑后的经典片段。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一张张单调的幻灯片已经无法展示出抽象的概念与思想感情,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广度和深度需求,造成他们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产生厌学心理。而在如今这个读图时代,刚好每个文学发展阶段几乎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影视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应的影视资源剪辑成一个个相应的片段,插入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根据需要自助的播放一些适合当前课程需求的影视片段,使整个课堂教授过程更加的游刃有余,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还能吸引调节课堂气氛,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

结语

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师授课过程中并不能过分依赖。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考虑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不要局限于某种形式,也不能痰多求全,造成重点并不突出。此外引入影视资源时,选择符合作品精神的影视作品,有效传达原著精神,提高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教师提供经验借鉴,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应翃.影视资源在高校儿童文学教学中利用[J].文学教育(上),2016(10):11.

[2]李泊霆.影视资源技术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运用[J].才智,2016(05):78-80.

第5篇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文学批评的主体意识始终不被人们所重视,这是阻碍文学批评健康独立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合格的文学批评家不仅应该拥有清醒、独立的主体意识,而且应该有一种进行主体建构的自觉性,只有通过主体建构的自觉行为,才能保证主体意识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当代文学批评是指在诞生于五四的中国现代文学基础上而发展的文学批评形态,已有了近百年的历史,日益走向成熟和独立,但即使如此,当代文学批评今天处在一个大众文化为主潮的全球化时代,受到政治意识形态和商业意识形态的双重挟击,其主体意识有被削弱甚至被的危险,因此当代文学批评的主体建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对当代文学的批评正如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批评一样不绝于耳,自从九十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就成为被批评的对象,突然间批评的问题似乎堆积如山,诸如批评缺席、批评无力、批评没有标准、批评没有公信力、批评没有权威,等等。在对批评的指责中,批评者就这样成为了具有公信力的批评家。这倒是可以说是一个批评盛行的时代,所有的人都有资格、有能力、有权力批评,正如批评文学一样。所有的人都在给批评下药,正如给文学下药一样。与其说救活它,不如说药死它。拯救批评,就先把它搞得半死,再把它搞死。就像现在拯救熊猫和老虎一样,先让其濒临灭绝,再去拯救它。拯救于是就成为人类的一项崇高事业。不用说,批评正在成为这样一种事业,而且是人人可参与的一项崇高事业和业余爱好。

二、现当代文学创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然,导致文学创作问题是有很多因素的,如市场经济的影响,网络文学创作的风靡以及日益多元化的文学审美取向。但本文,只从作家自身的角度,分析一下,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不尽人意的几个原因。首先,大众文化时代对作家创作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今天,在人文理性与技术理性呈现越来越明显冲突的现在,当代作家面临着最大的迷茫和抉择。到底什么是成功作家的标准?在这个追求名利而放弃信仰的时代,作家表现出的抵抗能力是微弱的。并且作家自身创作素材的匮乏、创作过程的缓慢与市场需求的庞大、快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作家为了迎合市场而放弃了自身的文学信仰。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作家写作能力的弱化。汉语是有魅力的,汉语写作应该是具有着一定的高度的。中国当代文学应该把汉语的这种高度和魅丽表达出来。而计算机语言的智能构词法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作家对于推敲语言的惰性。作家过分依赖程序化的语言而放弃了对语言使用的主动性。再次,作家责任感的缺失与精神价值追求的淡漠。体制的因素虽说是外部因素,但是在这种体制下,作家思想和行为的表现却是作家自身因素。作家创作动力不足,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创作的作品存在着类型化的倾向。同时,作家不再关注社会民生,人民疾苦,一定程度上显现了精神资源的贫瘠与匮乏。最后,作家文学基本功和素养的欠缺。在这个方面,当代作家与现代作家有着不可企及的差距。这些因素限制了对于优秀世界文学的学习,并且,不够丰厚的文学水平和文学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作品创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现当代文学创作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鉴于文学创作面临的问题,都需要当今的批评具备这样的素质:其一,高度的美学自觉。不是用传统的既定的尺度去规定作品意义,而是在与新作品对话中开启自己的美学想象力,从而打开作品文本的阐释空间。理论与艺术感受力,都是作品活生生的给予性,作品在敞开的时刻,才能有批评的创新,而批评的创新正是作品创新性内涵释放的结果。其二,多元化的宽容性视野。在今天,文化多元化的观点是一项理解世界的基本方法,只有多元化的视野可以看出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我们开始与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对话,也学会与身处同一种文化中的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趣味的人对话。关于“好作品”的概念,在今天可能会有多样化的解答,这并不是没有标准,完全持相对主义立场,而是对象的复杂性多样化,决定了标准和理解的多样性。只有在多元化的视野里,才可能给予不同的作品以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多元化的视野并不等于我们没有中国的立场或个人角度,而是这一切都是在对话的语境中才可建立起的立场或角度。立场与角度并不是排他性的,也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在知识融会贯通的感悟中,生成的一种价值和方法的取向。其三,知识更新与保持创新的巨大勇气。传统的文学主要是感受式的和印象式的,现在的文学批评仅仅停留在这一水准上显然不够。文学批评在今天所需要的知识可能要超出以往传统的批评,因为西方现论和后现论涌入,作家们也是在相当丰富复杂的中西方文化交汇的语境中写作,年轻一代可能有更加直接丰富的全球化经验和旅行经验,这些都需要今天的批评家,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去开掘作品表现的世界。文学批评家的艺术感知力不同于一般读者的艺术感知力,甚至也不同于作家的艺术感知力,就在于文学批评家的艺术感知力能够接应上理性思维。审美反应毕竟不过是一种自发的和捉摸不定的感应,它没有固定的形式和范围,很难直接用理性的话语对之加以限定和表达。批评家所要做的事情恰恰是要将这种自发的和捉摸不定的艺术感受转化为理性的话语,从理性上加以总结和概括。

四、 结论

在当今社会,作家只有耐得住诱惑,保持自身品质和志趣的高洁,自觉地、主动地在创作中捍卫汉语的主体地位,继续保持对语言的润色和推敲。一如既往的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亲近生活。不放弃自身的学习和深造,不断更新、拓宽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情感资源。才有可能创作出另令作家、读者都刮目相看的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李杰. 文学的时代价值 [J]. 文艺争鸣,2006.1

第6篇

1中学语文教材选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以现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中所收纳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从广义的文学概念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或许称为“现代文”更适合)共计130余篇。从定量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和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两个取向来看,中学语文教材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汰体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从作品文体类别的角度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作品多为散文类和诗歌类。其中,散文类作品共占总数的80%以上,小说和诗歌类作品各约占总数的10%,戏剧类作品不足1%。其中所选的现代小说除了鲁迅《社戏》、《故乡》以及沈从文《边城》等经典作品之外,寥寥无几。这种文体比重倾斜的状况或与教材的容量和小说及戏剧文体的长度有关。

从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分布来看,在这些篇目中,多数为生活类、人情类、家庭伦理类、思想品德类以及科普知识类的题材,而政治思想教育、革命史教育之类的题材所占比重和以往教材相比在逐渐减少。诸如朱自清《背影》、张晓风《敬畏生命》、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钱钟书《谈中国诗》等篇目都体现出这一题材和主题取向。另外,经过本文粗略的考察,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随着年级的晋升,现代文所占比重稍有下降减少,而文言文所占比重则稍有上升。在现代文中,所选作品更倾向于经典作品。以高中语文第三、四、五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像鲁迅《拿来主义》、《雷雨》、巴金《小狗包弟》等作品都体现出某种潜在的意识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学语文教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和分布体现出一种新的文学教育思路。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现代文的文体类别、题材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的考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中学语文教育一些潜在的导向、思想和意识驱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这些质性(qualities)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教育导向的改变。当今中学语文教育逐渐转向以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主导的方向,正逐渐淡化以往中学语文鲜明而浓厚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色彩。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生活教育成为中学语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从现代文学篇目的选择可以看出来。尽管其中还是选择了为数不少的关于中国现代革命史以及政治内容的作品,如《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作品,但这些作品主要并不是用来表现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的,而是更多地用来体现特殊文体的基本特征。

(2)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择篇目的时候更注重其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

(3)对现代文的选择更趋多元化,已不仅仅限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而是根据中学教育的阶段性特点进行选择。从以上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现今中学语文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随着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知识的进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现当代文学这一范围来看,可以看到本学科学术研究对中学文学教育的投射和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是缓慢的,而且是不明显的。

2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现状和问题

应该说,中学语文教材出现的这些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思想与方法更新的启发。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中,最主要的就体现在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人文启蒙思想的影响。现代文学研究也就逐渐走上了去政治化和去意识形态化的道路。所谓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体现在人文启蒙、审美现代性上。这一点和80年代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相关。在中学语文教育界,也逐渐受到学术研究的深刻影响,语文教材的修订也体现出这一点。

尤其是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更体现出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的深远影响。以往那些具有鲜明政治教化和思想教育的文本开始淡出中学语文教材,取而代之的是能够体现和包容人文素养、审美、知识和情趣的作品。但在这一趋势中,我们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阐释遵循的仍是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反映论。其基本教学思路是:首先是介绍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是作家生平介绍,再是作品的意义分析。这就形成了“时代———作家思想———作品意义”的思维逻辑和阐释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地解释作品和世界的关系(作品———作家———世界———读者),但又会遮蔽作品内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学文学教育中占据着长期而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形成相对稳定范式的条件下,中学文学教育也受到潜在的影响。应该说,这种影响关系更深层地源于80年代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历史语境。中学文学教育实践在这一宏大背景和深远的历史环境下,也因此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教学模式。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又如何对中学文学教育进一步产生影响呢?中学文学教育实践又如何将新的信息反馈于文学研究呢?这是本文要继续追问的问题。

3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与中学文学教育的可能性

如何实现当代文学研究与中学文学教育的沟通与衔接,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既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术研究对文学教育和国民教育的义务。从具体的层面上来说,新的文学研究理论、思路与方法,如何更新中学文学教育,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首先是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体现在中学文学教育当中。诸如一些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当中。这是对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要求。#p#分页标题#e#

第7篇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应用型 实践创新

自 1999 年开始,高等教育较快速地展开了扩招,同时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应时而生。截止 2012 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 325所、独立学院 303 所,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含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生力量。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这些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宗旨(或主体任务)。因此,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高校职能、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上应有很多不同特征或更加鲜明的目标特征指向。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系统化人才观,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等。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在培养方向上,明确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有较高文学创作和写作能力,能从事文学创作、文案策划与写作、文秘、编辑、企业文化策划与管理、语文教学等工作,成为具有较丰厚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动态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学科知识和学术前沿日新月异。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思考”比传递知识更显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也指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看,不断探索改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目标,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突出所学有关知识和能力的实用性,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文案写作能力、文学原创能力、文字编辑能力、语文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专业操作技能,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积累和夯实。更为主要的是,在这一实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悦己纳人,理解社会和人生,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从而实现人的价值,成为具有高尚的人品和文品,有较丰厚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专业技能的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从微观上重点赏析重要作家作品,进而提高其文学作品的赏析、批评及创作能力,为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以及从事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等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我校对于该课程建设十分重视,立志把本课程建设成为立足我校办学特色,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优秀课程。并且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与其他高校同类课程的交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争取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具有更高理论性、更强实践性、更能体现我校语言文化教育特色的校级精品课程。

一、明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通过对新型应用型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创新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推进课程群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倡导自主学习,推动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系为主体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模式的发展,为广西新型应用型高校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素养,有较高文学创作和写作能力,能从事文学创作、文案策划与写作、文秘、编辑、企业文化策划与管理、语文教学等工作,成为具有较丰厚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广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了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特别针对学校生源的独特校情和学情,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设计教改项目,深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围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来进行教学改革,倡导学生自主教学与研究,强化学生的课程问题意识,真正实现大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运用“案例分析法”与“问题驱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深化基本知识的讲解,对重要概念以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展开教学。运用“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来深化课程重难点的学习,对关键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讨论来巩固。同时营造虚拟情境以开展课堂教学,以利于学生角色意识的培养和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院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培养模式,构建多平台、多形式、开放性、自主探索为主、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1、开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第8篇

中国当代文论“失语症”的病因即“失根”,即丢失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根基与命脉。医治中国当代文论由“失根”而导致“失语症”的药方,就是重建有民族特色的,适应于当代文学创作实际的文艺理论体系。而建设这种新的文艺理论体系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古代文论。本文着重探讨了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三个途径。

【关键词】 失根 当代文论 古代文论 现代转换

二十世纪中国现当代文论建设基本上走的是“西化” 路线。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更是进入了一个众语喧哗的时代。许多西方理论从精神分析学、原型批评、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被一波又一波地引进到中国,偌大的中国成了西方理论的“实验场”。而我们已经习惯了用西方话语或观点来解释中外文学现象。仔细审视之,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个众语喧哗的时代,我们听到多是形形西方文论的叫卖声,却唯独缺少我们民族自己的声音。正如一些学者指出:“近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踪外国人的理论与批评,忙于学习,把握外国人的新说”①,“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基本上是借助西方的一整套话语,长期处于文论的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中。”②

“失语”成为中国当代文论的显著特征,而“失语症”也成为当代文论的一种症候。究其病因,我们认为当代文论“失语症”的病因即“失根”,就是它丢失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根基与命脉。它的理论框架、话语系统、思维模式等都从西方移植而来,缺少自己民族的个性。而没有民族个性的文论是不能处于与西方文论平等对话的地位的,只能生活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阴影之下。故有学者指出我们唯有“重新镀亮自己的理论个性,以理论的民族性来赢得理论价值的世界性”③,只有鲜明民族性的理论,才能在多元化的世界文论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医治中国当代文论由“失根”而导致“失语病”的药方,就是重新建立有民族特色的,适应于当代文学创作实际的文艺理论体系。而建设这种新的文艺理论体系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古代文论。但是由于古今语境、文学样式、文学功能等的变化,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地将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范畴及原理等套用于当代文论的建设上。我们必须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意识来阐释古代文论,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以中国古代文论为基础实现现代转换,重建我们自己的文论话语,正是根据这个‘失语症的论断开出的药方’”④。

那么如何进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从而建设有民族特色的当代文论呢?我们认为可以有以下三个途径:

一、继承古代文论的人文主义和审美主义传统,建构“有根”的当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源远流长,具有许多优良的传统。其中儒家文论的人文主义传统和道家文论的审美主义传统对古代文学发展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也是建设当代文论的重要精神资源。

新时期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市场经济的浪潮也严重搅乱了人们内心的平静,人们注重金钱名利的追逐,却淡漠道德价值的失落。而这种不良风气同样影响到了文学界。如我们近期的文学创作以“贫血的青春美文”为时尚,以“美女作家”、“身体写作”为卖点等。有人曾描绘世纪末中国文学及文学批评是“诗人死了”、“长篇小说在喧哗与骚动中堕落”、“报告文学等于广告文学”、“沉默与聒噪的文学批评”等等,其产生的原因则是一些文人在商品大潮前迷失了自己,“他们由产生失落、困惑、焦虑、浮躁、愤怒直到放弃理想、责任、操守、良知、道德,以极其庸俗的精神和相当卑劣的姿态出现在崭新的历史舞台上”⑤。显然,文学界这种“精神的溃败”和“道德危机”现象是不利于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因而我们应以关注当今人们的精神困惑为立足点,从解决当代文学创作所存问题的角度来建构当代文论。如果从这个立足点和角度出发,那我们就应该把张扬人文精神作为建构当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说儒家的人文主义传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如儒家主张以道德为本位的诗学观,强调文艺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主张真善美统一等都极富现代意义。正如蒋述卓先生所指出的:“在注重人的精神道德取向,面向社会现实,提升人类灵魂等方面,古代文论是相当有成就的。孔子、孟子、庄子、陈子昂、韩愈、白居易、李贽等人的文学思想,都是出于对社会、人类精神状况的忧虑与关怀提出来的,其针对性、批评性与建设性的意义都是不可低估的。”⑥ 在继承儒家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方面,现代新儒家为我们做出许多有价值的尝试和贡献。他们植根于儒家的精神传统,将中国古代文论的某些有效范畴,用现代意识和话语加以阐述,并致力于新儒家文化诗学的建构。“新儒家的诗学理论,不是浮游无根的仿制品,而是遍润中华文化的灵根和神髓的话语场。”⑦现代新儒家对古代传统的阐述与转换,无疑对于我们建构当代文论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古代的审美主义传统是源于中国古人与天地和谐共处的心态,依据佛老哲学而建立起来的。它体现为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追求言外之意、自然天成的审美理想等。如果我们能将这些优良传统加以继承,融入到当代文论中去,不仅纠正当代文学创作“矫情为文”、“废话诗”的不良倾向,而且能使当代文论更具民族特色。

二、转换古代文论的有效范畴,吸取传统文学批评手法的特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应用,即我们能否将经过转换后的古文论应用到对当代文学的批评实践中去。我们认为这项工作是可行的。因为“中国古典文论的文本不是封闭的,并且从来没有过片刻的封闭,它一直呈现为开放状态,并且它永远向未来敞开,永远无尽地接纳无尽的阐述者对它无尽的读解,并且释放出无尽的意义。”⑧当我们以当代人的意识去对古代文论进行阐述时,实际上我们就已经赋予了古代文论的当代意义。前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例如王国维将“意境”理论成功转换,他的“境界”说就是从古代文论中提炼出来的,还有鲁迅的“白描说”、朱光潜的“诗境论”说等等。

此外,中国古代文论中许多概念与范畴根本不须刻意转换,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当代文论,成为当代文论体系中的一部分,如气势、感悟、主旨、意象等等⑨,这都证实了古代文论在当代文论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中国古代传统的批评手法也对当代文论的建设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人看来,文学作品是文质、情理、形神统一的生命形式。故古代的批评手法注重评点者自我整体感悟,注重直觉性与即兴性,主张留给读者更多的审美感受与空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著名批评家李健吾先生的文学批评就具有传统批评手法的特点。他的批评文字大多源于直觉的美感,来源于印象、感悟的自我体现,他的批评是一种鲜活新颖的文体,大多读过李健吾文章的人都能心动一时,久久难忘。当代也有许多人尝试这种传统手法,如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王蒙评点《红楼梦》、肖云儒评点贾平凹的《高老庄》等。这说明传统的批评手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我们能将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批评手法融入当代文学批评中,无疑会给当代文论增色不少。

三、深入研究中西文化的异同,通过中西对话与融合,建构具有开放性的当代中国文论

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对话与融合也是建构当代文论的一个重要途经。“在信息、交通空前发展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⑩,所以我们的当代文论,就应该是一种开放性、包容性的体系。我们应该既不排斥西方文论,也不忽视中国古代传统;我们要以当代中国人的眼光、当代意识来阐述它们;以指导当代文学创作为出发点来整合它们,使之形成具有新形态的思想和话语。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如禅宗就是中国古人用自己的传统与印度佛教对话而形成的。而现当代一些学术大师们,如朱光潜、宗白华、钱钟书、王元化等,都在整合中西文化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说明这种整合是确实可行的。这可行性就在于一些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是有相通之处的,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与庄子的道家美学思想等之间的暗合等。而在这种整合中产生的新的思想与话语既是古代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华民族的,又是国际性的。而在这种整合中建立起来的开放性文论既有助于它走向世界,也能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责任编辑:吕晓东)

① 钱中文:《在夕阳的辉煌与新世纪的曙光之中》,《中外文化与文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辑,第3页。

② 曹顺庆:《文论失语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2)。

③ 欧阳友权:《面向21世纪的文艺基础理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4)。

④ 朱立元:《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的思考》,《文学评论》,2000(2)。

⑤ 陈耀明:《中国文学,世纪末的忧虑》,《新世纪》,1996(2)。

⑥ 蒋述卓:《论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融合》,《文学评论》,1997(5)。

⑦ 侯敏:《有根的诗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⑧ 杨乃乔:《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转换》,《文学理论学刊》,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