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9 16:31: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神经科学;脑研究;科技革命
中图分类号:Q988 文献标识码:A
神经科学(或脑科学)的迅速崛起是20世纪末30年内自然科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由于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人们对其展开了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其最终目的是从不同层次阐明神经系统如何控制机体的各种行为,包括从分子、细胞、网络、神经回路和全脑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阐明脑的基本工作原理,这是现代神经科学的基本目标,在此研究层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明神经系统疾患的病因、机制,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随着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脑疾病的重要性逐步上升,特别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由于精神紧张、焦虑、应激而产生的神经官能症和身心疾病日益增多;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颅脑和脊柱外伤不断增加;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退变性疾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逐渐加重等。因此,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已刻不容缓。与此同时还有必要进一步开发人脑的潜力,增强智能,模拟脑的工作原理,设计制造新型的智能电脑。作为神经科学主体的脑科学的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而归根结底,神经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与科技革命的形成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1 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
脑科学的近展始于一百多年前。高尔基、卡哈尔等人发明的神经元染色技术,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神经元是大脑工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这一历史性的研究工作使高尔基和卡哈尔获得了1905年的诺贝尔奖,并由此开创了现代脑科学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霍奇金(Alan Hodgkin)等应用神经元单电极记录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经典电生理学研究工作,发现了神经动作电位。由于这一发现在脑科学研究上的划时代意义,霍奇金等科学家获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奖。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和分子生物学的崛起,神经科学家们正努力把对神经活动机制的研究迅速推向细胞和分子水平,从而促使神经科学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和染色技术在单个神经元上把功能和结构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也大大地推动了对神经元之间联系模式的了解。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应用,又有可能把神经元的功能与其神经递质的分析融为一体。组织培养、细胞培养,以及组织薄片方法,使人们能把复杂的神经元回路还原成简单的单元进行分析。新的电生理技术(膜片钳位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重组DNA技术等)使我们对神经信号发生、传递的基本单元――离子通道的结构、功能特性及运转方式的认识完全改观。对突触部位所发生的细胞和分子事件,如神经递质的合成、维持、释放及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对神经元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有长足的进展。在脑的高级功能方面,研究也已深人到细胞和分子水平。
虽然脑科学的研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由于其研究主要在离体脑片及神经细胞培养下进行,不能直接对清醒动物大脑的认知功能,如学习、记忆、思维、意识等进行多层次、整合性的研究。而近10余年来,出现了不少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成果,逐渐弥补了这一缺陷,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为在无创伤条件下分析神经系统内的化学变化及其神经活动或行为的相关性,提供了重要手段;其它一些脑的成像技术,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术(fMRI)、核磁共振谱术(MRS)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术(SPECT)等技术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为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脑功能提供了关键技术,也使得在正常状态下整体研究脑的高级功能活动成为可能。高级脑功能的研究如感觉信息加工、学习与记忆的机理、语言文字的理解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2 脑科学与智能革命
脑研究的中心问题是阐明脑神经回路的组织结构和神经信息的处理机制,进而阐明脑的工作原理。脑和感官对信息接收、加工和储存方面研究的突破必将推动信息科学和技术的进展,从而导致计算机、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等高技术领域的革命性变化。
人脑是由上千亿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无比复杂的超巨系统,可能存在完全不同于现有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未来的脑科学将加强与行为科学、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的联系。脑科学与信息科学及技术的结合将引起脑为中心的科技革命――智能革命。在当代的高新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是两大主力。神经网络计算机集中了脑科学的精粹,并且还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杂交生成的宠儿。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在生物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中,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正在崛起。认知科学对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研究将大大增强人类智能,认知科学的出现表明在人脑高级功能活动(精神现象)研究方面已不再停留在内省和思辨上,而是开始建立严格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开始进入精神世界,这对于人类思维发展的影响将是无比深远的。行为科学是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学科群,人脑细胞如何指导行为是未来生物学中富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今后几十年内,行为科学将可能在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以及人的智力、性格和行为模式的遗传基础,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无疑促进人的学习能力的开发。另一方面,人――机关系、计算机和机器人人行为的研究也将取得重大进展。行为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结合也将更为密切,一方面将人的特性“物化”,创造更高水平的“智能机器人”,另一方面使人更加适应高技术社会的要求,使人――机关系更为统一,这对于未来“智能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 神经科学展望
神经科学已经走过了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开始走向成熟,“脑的十年”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神经科学的发展是如此之快,可以预料在未来几十年内,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深入,脑科学还将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3.1 不断揭示新的神经调制方式
在神经系统的活动中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过程,包括神经信号的发生、转导、传导、及突触传递等。在离子通道方面,将会发现更多的新通道或通道的亚型,确定更多通道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内含子与外显子的界线,从而推出通道类型间的自然进化关系,形成通道的分类模式,并揭示通道类型间的家族关系。对于神经递质存贮、保持、释放、调节过程目前已经有了一幅概图,其中的一些精细过程将得以清楚地阐明。由于在脑中所有的信息处理均涉及突触,神经递质受体的分子特性、递质和受体的相互作用无疑将在脑科学中占有关键的地位,对由G蛋白偶合的第二信使级联反应所介导的信号转导方式及其在脑功能中的作用的研究会有重要的拓展。
人们将不断揭示新的神经调制方式,对神经系统控制其自身特性方式的多样性形成更完整的认识。这些研究所具有的潜在的应用价值将会更充分、更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取得平衡,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这种平衡正是保障脑和机体正常功能的基础。一旦我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并且对失衡所造成的影响有更细致的分析,人们就有可能采用新的方式来补充缺少的递质或者减少、阻遏多余的递质所产生的效应,从而恢复脑和机体中固有的平衡。重建这种平衡可能为癫痫、帕金森氏病、舞蹈病、老年性痴呆、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分裂症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对神经递质受体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发展,人们已能克隆受体基因并决定其分子结构,这就从原理上为设计良好的药物提供了可能性。
3.2 中枢神经的再生继续成为热点
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细胞运动和诱导信号的相互作用。应用低等动物简单神经系统对这种相互作用的细致分析,以及作为其基础的细胞间信号传导、转录调节、基因表达的研究将继续成为研究的重点。对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整合各种分子信号形成突触和组成回路的研究将取得重大进展,将有更多的神经营养因子被鉴定,相应的受体被发现,它们在发育中和成年脑中的作用将逐渐被阐明。这些研究的进展将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发育过程中遗传突变的表达如何引起神经系统的缺损。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将继续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为何不能再生目前还只有粗浅的了解,因此还只能局限于进行实验性尝试,去克服妨碍其再生的因子。可以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会大大加深,这将为利用脑内移植或其他方法成功地促进中枢神经的再生奠定基础,许多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可望得以缓解或治愈。
3.3 基因研究步伐大大加快
在应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对遗传性神经系统疾患的研究方面,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若干影响脑正常发育或产生进行性脑变性的缺损基因已经被定位或鉴定。迄今为止,所考察过的基因还不过是组成人类基因组(约为4万个基因)中的百分之几,随着基因组研究的进展,这方面进展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同时,运用基因定位技术,有可能追踪DNA的某种标志,以确定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基因,并利用这种标志在症状出现之前就发现遗传性疾病。在未来几十年内,人们将能预测大部分的遗传性疾病的未来表达或确定缺损基因的定位,产前诊断和遗传筛选程序将大大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鉴定缺损基因之后,将对这些基因如何引起病症的机制进行探索。只有当对致病机制有深入了解之后,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发展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防止或阻遏病理性变化。
对于神经性和通讯性(言语和听觉性)疾患所发生的神经系统变性,将能更早地做出精确的诊断。新的外科技术和神经性修复术(助听器、助视器、人工肢体等)的发展将进一步减轻神经系统疾患的严重后果。对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将发展出更有效的治疗手段。神经营养性因子和神经干细胞将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广阔的前景。对这些因子的研究,加上遗传工程的方法,并与脑移植结合起来,最终导致产生新的治疗方法,修复因事故、中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脑损伤。目前,迅速发展的基因疗法可能使某些神经性疾患完全被治愈。
3.4 脑的高级功能研究将产生重大突破
对于脑的高级功能,诸如感知、运动控制、学习记忆、情绪、语言、意识等的认识,可能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未来几十年,人们将创立一系列新方法,包括若干原理上全新的方法,把离子通道、突触、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等概念与脑的高级功能沟通起来。现有的脑成象技术的时间、空间分辨能力将大幅度提高,新的无创伤检测脑活动的技术将进一步发展起来,在清醒动物上,多电极同时记录不同脑区神经元的技术将出现突破,从而更紧密的把神经元群体活动和高级功能研究结合起来。计算神经科学的发展将进一步揭示脑执行各种高级功能的算法。基于神经生物学的实验资料及基于数学和物理上的分析的脑高级功能的模型,有可能在脑科学中产生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寿天德.神经生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徐科.神经生物学纲要[M].科学出版社,2001.
[3]钱卓,胡应和.二十一世纪脑科学的前沿:脑功能基因组学[J].科学文化评论,2004(4).
[4]李光,方路平,顾凡及,童勤业.脑科学研究渐成热点[J].国际学术动态,2008(1).
[5]韩力群.仿脑智能系统[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发展;实证研究;视觉;参照系;分析工具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5-0022-02
1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方法在对管理的研究中十分重要。首先,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是以事实为研究依据的,这使得我们的研究真实可靠;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实证性,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再次,科学方法具有规范性,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都是有序、清晰和结构化的。最后,科学方法还具有概括性,因为科学方法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除使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外,还应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系统、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2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研究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管理阶段则移植了数学、计算机技术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了“管理丛林理论”,而在丛林理论中的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征就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这些因素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的管理科学是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并阐释实践,引导实践的。
3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谈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4 《理解现代经济学》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试图说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介绍现代经济学近年来的一些新发展来澄清常见的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该文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人手,引入了被当今社会认可为主流的并代表一种研究经济行为的方法框架――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这三方面的理论就是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首先是由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基于经济学家的三项基本假设即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其次是运用多个理论作为“参照系”,使之能够成为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利用各种图像及数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帮助分析繁杂的经济行为。
而在管理学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分析框架,首先是管理科学的“视角”,管理学的视角应该就是观察、理解或研究管理学理论问题的角度,钱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通过经济学家的基本假设,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管理学不是没有视角,但是,迄今为止,管理学确实还没有象经济学这样的一种普遍为人接受的视角,所以当今的管理学还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
接下来是“参照系”,管理学的参照系更多地体现了经济、社会、心理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在管理中应用之成果,故必须研究各准则之间的权衡问题。根据西蒙的观点,科学可以分为两类:实用科学与理论科学。实用科学采用的是“如果一则一”的科学命题;而理论科学采用的是纯描述性的与验证条件等价的伦理命题。科学命题关注能得到验证的事实而理论命题强调偏好的表述。管理欲成为一门科学,显然应加强实证研究的建设。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也即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西蒙提出了以“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准则”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前提的“管理人”决策模式。他指出,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的理性”,因而“最佳的准则”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人们只能追求“有限度的合理性”,遵循“满意的准则”行事。西蒙还强调“刺激一
反应”的行为模式和与此相关的决策程序化的重要意义。在运用经验加以慎重处理并使之合乎目的的条件下这种“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能够显示出一定的合理性。钱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他在美国时的教授问过他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受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就谈到了。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具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同样,受过管理学系统教育的人头脑中也应当有几个参照系,比如,在分析组织结构时我们就应当以韦伯的官僚行政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管理的职能时就应当拿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决策问题时,就应当想到西蒙。只有这样,分析管理问题时才会有一致性。
最后我们来看“分析工具”。在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文章中谈到的是经济学中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并被经济学家证明是极其有用的。同样,管理学也有许多研究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管理学研究的是经济组织的管理如何使组织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研究管理人价值的体现问题,这就需要对经济学的很多理论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工具,因此,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身就是管理学的研究工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许多决策支持系统,也都是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的有用工具。数学和统计学甚至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在研究管理学时确实有用,管理学前辈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比如市场附加值与经济附加值、平衡记分卡、SWOT分析法等等,它们也是研究管理学的有力工具。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借助数学模型分析会使推理更加严密精确,理论研究中运用数学可以减少争论,而实证研究中运用具有一般性系统性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可。在管理中数学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泰勒管理学派的管理科学学派就认为所谓管理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解出最优的方案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管理者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恰恰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数学无疑会为管理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离不开数学这一有益的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明白,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单凭数学是不够的,作为一门研究人们的管理行为的学科,它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人,它需要那些关于人的学科的支持。
关键词: 施瓦布 探究教学 科学即探究
施瓦布“科学即探究”思想是他的“科学探究教学”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因此,要厘清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内涵,就必须对他“科学即探究”的基本内涵做出明确分析。
一、科学具有多样性
(一)科学本质学说的多样性
施瓦布认为,科学家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不同的,每个科学家可能都会有各自的见解,科学的本质具有多样性。“很明显,这些作者对‘什么构成好科学’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在牛顿的研究记录中发现了对应于自己最看重方面的非常不同的特性。……这反映了牛顿对物理学贡献的良好判断的合理标准具有多样性”[1]。从他引用的这些文献――科学家看待科学的本质上存在广泛差异――可以证实他的“当一个人看待科学的不同领域时,会有不同的观点”的思想。他认为,差别性和不同性之所以变得更明显,是因为科学家的立场牵涉明确处理如下类似问题:何种数据更合理,哪种方式与方法较适合,何种解释或数据更需要,何种问题在解决主题任务时相对比较有成效。当我们从这些仅仅是偶然注意到发现科学本质多样性的科学家,转向对科学方法感兴趣的人,那么更大的差异性可能就会显露出来,因为不同的科学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很可能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施瓦布指出:“在推断的本质上,米勒(J.S.Miller)和威廉・休厄尔(Willian Whewell)出现了直接的冲突。爱因斯坦和庞加莱(Henri Poincare)在物理学一个比较受争议的方法――教学知识和物理世界的关联上表现出对立性。”[2]从这些具体科学家的实例可以看出,某些科学家本身对科学本质的见解是不一样的。
(二)探究模式的特定多样性
与几种科学中学科内容和问题的不同性相关联的探究模式的特定多样性。施瓦布指出:“在一种情况中,一个人把所有的科学探究聚集为一个没有区别的混合。在其他的事例中,一个人通过坚持每一个探究与其他探究的独特不同点,坚持每一个研究的特性,同样把教育学问题过度简单化。对于任何的课堂和成员,两个事例都是真实的。”[3]不同的科学探究可能需要不同的科学探究方法,如果把同一种科学探究方法直接应用到其他的科学探究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现象。“科学调查的理解和评价包括认知调查中所运用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它意味着要认知抽象数据与产生抽象数据的整个现象体的关系,意味着要认知所用的归纳种类。也就是说,研究者将数据特性转为科学结论的一般特征的过程中会使用带有理念的各种数据集合体。既然这里有几种归纳,而且有适合于不同种类的事实及以与每一种方式相关联的不同种类的理念,那么仅仅辨别归纳的存在或者事实和理念的相互作用,就不是对理解和评价的充分引导”[4]。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同科学中对不同内容和问题的探究模式存在特定的多样性。
二、科学知识具有可修正性
(一)探究的概念化原则的修正促进科学知识进行修正
科学探究是在概念框架中引领探究实践发展。施瓦布认为,在探究过程中要探究什么并给予探究对象的含义是在探究前做出的假设。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科学知识,是科学家依赖于搜集到的事实资料,以及相关概念、术语规定等事先做出的假设、推断与结论。他指出:“在一次探究的漫长过程中要探寻什么事实以及给定他们什么含义是在事实之前做出的决定。因此,任何给定时间的科学知识不是依赖于事实而依赖于搜集到的事实。――并且搜集依赖于探究的概念化原则。”[5]施瓦布认为,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不仅是获得的事实知识,还有解释这些事实的知识。这些事实的解释依赖已获得的事实和探究前所做出的假设,是从这两个方面做出的推断。科学探究是在概念框架中引领探究实践发展。探究的概念化原则具有可修正性。探究的原则是不断更新的,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正是探究的这些概念与原则的不断更新导致对探究实践的不断更新,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新科学知识。随着探究原则的变化及事实的重新选择、组织和利用,新的知识可能会被重新得出。因此不仅这种个人的观点本身,个人对科学观点的研究、表述本身会存在一些可能会存在的问题,而且这些概念、原则及其结论都会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而不断发生变化。科学知识必须经历不断修正的过程,科学必须作为不断探究的过程。
(二)科学知识的效度要求促使知识进行不断修正
科学知识认定有两个重要标准:信度与效度。信度要求指导科学探究的原则是真实的,科学结论(知识)的得出是真实的。然而,他认为有另一个标准是同等重要的。这个标准被称为效度。效度要求科学结论是有效的、尽可能反映科学本身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他指出:“我所举的早期的和原始的指导性原则的那些例子,如向性原则,或特点的心理性原则,或早期的不能分隔的基本元素的化学概念,没有满足效度标准。注意每个例子中的失败,这些失败说明缺少充足的效度。动物行为对独立的行为刺激减少了一些独立的反应。但是我们自己本身的和动物的知识使它不可能的是:任何动物的行为都很可能只是一个分离、独立事件的集合(repertory)。”[6]一些科学结论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因缺少效度所导致的,因为在有的科学探究中往往过于重视信度而忽略效度。总之,他认为,效度的标准要求我们选择作为重要的数据将不仅是可信的,还是典型的。这要求指出这些数据作为我们探究的合适数据的原则要尽最大可能地反映他们所应用的学科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信度与效度这两个标准的作用中,呈现科学知识的可修正性特点。科学结论本身抽离具体情境时具有受限性。因此,从科学知识自身不断发展的角度看,抽离情境中的知识还是会不断修正并发展的。
三、科学知识具有多线性
探究可能会使产生的知识呈现出多线性特点。施瓦布指出:“当探究大范围开始进行时,他们的学科内容是复杂的,产生的知识可能会呈现出我们还没有讨论的特点。我将要把这个称之为多线性(multilinealism)特点。”[7]
(一)不同视阈下对同一领域某一主题的研究结果不同
学科内容的丰富性和学科本质的多样性,可以允许几种有效原则的同时应用。学科内容可以被通过不同探究以不同方式设计。每一个概念可以指向一个关注学科的不同数据和一个解释数据的多样性模式。虽然通过同时发生的方式,但得出的研究结果可能会是明显不同的,大量多样性知识便会在领域中出现。例如施瓦布指出:“在个性研究中,弗洛伊德的(Freudian)调查可能在个性被视为一定少量‘心理机体’中的焦虑和平衡的结果的指导下进行,例如弗洛伊德的最原初三种: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些研究将会关注这些‘机体’的性质,他们发展的条件,与他们通常所经历的标准的偏差,所有这些在明显的行为和意识上的结果。”[8]但同时,“被其他调查探寻的其他研究把个性设想为从学习体验和人际关系的挫败和成功中获得的焦虑和满足的全部。这种研究会用数据关注焦虑和满足的本质,产生他们的条件,他们交流的方式,他们的持久性,以及改变他们的手段。这种研究也会关注个人文化的形式,试图探明沉浸于从一代到另一代交流的焦虑中的每种文化中的学习条件和问题领域”[9]。由此可见,他认为,不同研究视阈中的同一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很可能是不同的,呈现出多线性特点。
(二)多线性探究在一定情境下可以在许多领域中发现
多线性探究在行为科学中最显著。施瓦布指出:“在一段时间它在生物学的一些领域中存在了许多年。它甚至在物理科学中也发生了简短片刻。然而,它在行为科学中是最显著的。个性的研究,一般心理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是完全的多线性(multilineal)科学,用许多方法同时运行去产生不同的大量(body)知识。”[10]他认为,行为科学中探究的多线性在这里是关系密切的,因为两个因素的结合。“一个事实是,大量的我们的国家问题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心理的。另一个事实是,行为科学的多线性在我们的公众中产生了深重的怀疑和对这些科学的担忧。正从科学的结论性修辞的错误的超纲课程(meta-lesson)中学到的是,科学知识是经常和永久如一,并且正确,我们的公众很少能把行为科学看做是不同于冲突的和毫无根据的见解”[11]。由此,他认为这两个因素的结合已经创设一个情境:大而重要的问题不能被直接和明智地处理。
科学具有发展性,原来可能正确的结论现在可能变得不正确。科学知识有效性的需求导致科学知识要不断修正。科学知识的修正充满了创造性,探究促成了科学的发展,知识的修正能够促进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3][4][美]韦斯特伯里,[美]威尔科夫,主编.郭元详,乔翠兰,主译.科学、课程与通识教育:施瓦布选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54、56、63、63.又参阅 IAN WES
TBURY and NEIL J.WILKOF.SCIENCE, CURRICULUM, AND
LIBERAL EDUCATI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 LONDON,1978:69-70,71-72,81,81.
[5][7][8][9][10][11]Joseph J.Schwab.The Teaching of Science.The Teaching of Science as Enqui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62:13-14,49,49,49-50,50,50-51.
[6]Charles F.Madden.Talks with scientists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feffer & simons, inc.London and Amsterdam,1968,13.
关键词:企业文化;理论背景;经济背景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每个组织都有属于自己特定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这为它们形成具有独自个性的哲学信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提供丰厚的“土壤”,于是每个组织也都有属于自己特定的企业文化。所谓的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有别于其他组织特征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二、 企业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企业文化产生的理论背景
1.古典管理理论
以泰罗“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盛行的只是裸的逐利文化。“经济人”假设之上的管理文化,只能配以“胡萝卜加大棒”的刚性文化来协助管理。虽然古典管理理论在当时满足了当时特定时代管理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劳资双方矛盾的不断激化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促进了管理理论进入了行为科学理论时代。
2.行为科学理论
著名的霍桑实验把对人的管理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观念转变,这一时期的管理文化不仅在物质利益方面给予员工极大的满足,而且也在试图通过满足劳动者的精神需求,譬如自尊、社交、价值实现等的需求,来换取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已达到获得更多效益的目的。这一阶段所企业所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意识已经开始转移到关注员工的需求。
3.管理丛林理论
随着二战的结束,管理理论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历程。各种管理学说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人本主义思潮成为引领当代学术界的一面旗帜。由于企业成员知识文化水平和科学水平的普遍提高,员工更多的转向软性需求,同时由于企业不断的扩大经营规模,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已势不可挡,对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问题的研究显得迫在眉睫。外加同一时期美国经济的衰退与蒸蒸日上的日本经济形成悬殊的对比,很多的美国学者开始对日本企业成功的原因进行研究。
他们通过研究发现日本企业自持的“企业文化”是它们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些新发现逐渐改变从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硬性管理的做法,进而转向研究怎么让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正是因为学者们对美日两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外加四大企业文化研究著作的问世,共同催生了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并将企业管理带入一个全新的模式。
4.文化人类学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种理论之外,企业文化的另一个孕育基础则是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这是一门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的诞生,为组织文化的研究打下基础理论,直接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以及结论的支持。当今,文化人类学将经济活动与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组织文化已成为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组织借文化力来推动自身发展获得核心竞争力强有力武器,因此,组织文化的兴起无论对文化还是对企业发展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企业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
首先,新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换成生产力促进企业原有劳动的性质和劳动力构成发生变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蓝领员工在价值观、情趣等诸方面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家们只能转向对企业文化培养,以强化对员工的期待和控制。用企业文化去统一职工的思想,形成统一的最高目标、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以此为基础去协调和控制员工的行为。
其次,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迅速恢复,停滞不前的美国对日本创造“奇迹”的奥秘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渴望能通过复制日本成功的秘密用于焕发本国一瘸不振经济,达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争霸全球的伟业。于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学术界掀起了一场日美管理比较的研究浪潮,这个热潮直接产生的后果就是催生出了组织文化理论。
(三) 全球呈现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浪潮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空前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大规模的跨国兼并和重组,在许多重要的生产领域,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甚至唯一的生产者,它们将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由于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的存在,因此,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企业管理对旧的管理理论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在不同理念的支配下新的企业管理理念既要延续原本承载下来优秀的本国管理经验,又要适应新的文化体系的管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万古长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要求文化一体化也同时推进,已经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各国由于文化上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差异,管理理论的直接“移植”会导致水土不服甚至直接夭折的现象并无不可能,这就要求各国在管理文化上呈现出相互借鉴的发展趋势,以扬长避短,为我所用求生存。
(四) 企业管理实践的需求
从企业管理实践的角度看,由于社会管理实践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迫使理论形态随之作出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其发展,保证其不能成为变革的阻碍。这些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质需求在逐渐缩小,精神需求方面却在不断增加;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员工抱一而终的工作观念得到解放与认同;“知识型员工”需要更大的工作权限,更愿意通过参与管理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人才竞争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新趋势。趋于以上这些意识的变化,企业固然被迫改善经营管理理念,以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新的的理论、新的方法,才能满足管理提出的新需求。而企业文化正是对旧管理理念不能满足实践需要的补充。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的出现不仅有深厚的理论支持,而且经济背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管理实践更是为企业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的出现极大的丰富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满足了实践的需求。分析时代需要,考虑文化背景,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视角,有利于推进对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从而积极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从事行为科学研究的奴廷对需要进行了解释。需要首先是指人类所固有的生长和发展中的基本动力,它是人通过自己行为与各种环境所构成的基本互动关系以及其发挥的特定作用等,由此可以看出一种新产品出现以前,人的需要就存在了。这种需要推动了行为和“事”的发生。人往往不知道或不能清楚表述自己需要什么,实际上反映出人对于接下来的事情并不知道具体如何开展,对解决问题具体方法的未知与模糊,比如当问消费者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厨房,有时候消费者并不清楚,当呈现给他一种或几种现代生活方式的厨房时,用户或多或少能作出自己的选择,因此用户对产品意义是需要的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2设计的本质分析
"Design"来源于拉丁语"de+signare",其有4个层面的含义:(1)做一些东西出来;(2)通过设计的内容使其与别的物相区别;(3)使所做的东西具有意义;(4)设计的东西和它的拥有者、使用者或其他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美国克里彭朵夫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就是赋予物品意义,他认为设计包含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首先他认为设计的目标就是做一些新的以前从来没有的东西,而设计的另一个目的要让人对设计的东西可理解及认知,强调新设计物品在识别和理解与已有的存在有一定的联系性和相关性。这也就是他后来提出的产品语意学,从认知角度强调造型在使用情境中象征性意义和产品造型的自我说明意义。在设计发展过程中设计更多关注于产品的理解与认知问题,而赋予产品一个新的意义才是产品开发的根本。意大利索特萨斯曾说过:“设计对我而言是一种探讨社会的方式,它是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设计是在论“事”,通过论事给予物品意义,也就是给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做事的方法。基于此米兰理工大学罗伯特•维甘狄认为,设计驱动创新的核心也在于此,因此设计的魅力在于借用物给出做事方法,通过事情的完成,满足了人的需求。比如任天堂Wii电子游戏机,让一种遭父母反对、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玩的指尖游戏,变成了全家参与的、全身运动的游戏;Haier小小神童洗衣机使得随时洗、及时洗得以实现,尤其在夏季,再也不是把衣服攒到足够多等周末一起洗,该洗衣机呈现了一种新的洗衣习惯。产品意义见图1。产品意义受用户需求推动,但用户对具体需求内容存在模糊性,设计通过论“事”,借用物呈现了做事的方法,由设计生产制造商提出,因此当人们问及乔布斯是如何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大众需求时,乔布斯回答说消费者并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苹果会告诉他们。
3设计流程与方法模型构建
产品使用性和产品功能密切相关,因为产品最终表现是否完美取决于产品技术的高低。这时候企业最容易忽略产品最终意义而忙于技术改进与研发,而产品意义的忽略会阻碍企业产品创新。当然,技术革新也会带来人们观念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做事方法,最后带来了产品意义的变化。以意义改变为导向的技术革新和意义不变只改变技术的做法是不同的。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早期大多数产品都是舶来品,再加上国内企业特殊的发展历程,容易忽略对产品意义的思考。基于上文对产品意义的解析,构建意义导向下的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在此,设计流程分为穿入、穿出和穿出后3个阶段。设计过程见图2。
3.1穿入过程穿入过程其实为客观事实分析过程,也就是说设计一定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因为人生活在现实环境中,通过自己行为与环境构成互动关系。当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人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调整与环境构成的互动关系。凯根和沃格指出,分析社会趋势、经济动力和先进技术等因素变化,是识别产品机会缺口的有效方法,因此设计不是拍脑袋或通过头脑风暴凭借一时灵感所能完成的。柯若斯在他的《设计研究》中指出,对于客观事实分析与问题归纳,不同的受试者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因此新的产品意义建立在对客观事实分析的基础上,但不会直接来源于此。
3.2穿出过程穿出过程为主观设计过程,人们有时把主观性看作一种贬义词,认为主观就是脱离实际,对客观的否定和背离,其实主观性不只具有脱离实际、违背客观的一面,还有深入实际、改造客观的一面,人正是由于主观性这一属性才能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主体,因此产品意义寻找不是经过逻辑推理后所能获得的,也不是对客观存在意义的简单寻找,而是设计师或企业凭借自己的文化,基于客观事实分析后的主观活动,即给出对于事物看法以及事情如何开展的方法,这也是欧美企业更加注重设计师经验、直觉、创造力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在设计中作用的原因。看似严谨细致的调研方法,不能代替设计师对社会敏锐的洞察力。在此阶段,企业习惯性地去寻找类似做法以效仿,往往丢失了赋予产品意义的机会。
3.3穿出后过程用户对于一件事情如何开展存在模糊性,而企业正是通过设计告诉用户,那么又是如何让用户接受提出来的方法呢?首先设计是基于客观事实分析,然后通过改变用户认知,使用户接受提出的设计,根据行为科学理论,在人的行为中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改变人的行为,首先就要改变人的认知。如广告是企业对外传播信息的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广告让受众了解自己的观点,进而影响和改变用户的认知,最终接受自己的观点。比如耐克通过打产品运动精神唤醒大家对运动的热爱,宝马通过传播纯粹驾驶乐趣激发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
4结语
什么是循证设计
一个简单的定义是“有意识地优化使用现有的知识来辅助设计决策和提高设计成果”。设计师们如不参考相关的科学信息实属浪费。在循证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需要积极、谨慎、思辨地分析目前的研究及实践提供的科学信息,并和项目委托方进行沟通,由此优化适应具体项目的相关设计决策。
设计师如今需要来自新领域的科学知识和证据,正如绿色设计要求有关空气质量、建筑能耗、绿色建筑材料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知识,一个好的医院设计需要应用相关的医学和医疗卫生系统知识,了解护士在医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负责尽职地应用循证设计的建筑师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去了解与具体项目相关、但其建筑专业教育并未涉猎的领域。
循证设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
循证设计是一个设计者和项目委托人共同寻求最佳设计方案的过程。在其复杂的问题中,人们想要寻找一个现成的答案通常以失望告终,于是有人期待循证设计会对关键的设计问题提供唯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但事实上,即便在类似的项目中,相同的数据和科学知识可能由于具体项目条件或时间因素会引领出不同的设计概念,同时科学界也在不停地进行新的研究,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也在不停地更新。
循证设计必须使用多种信息途径来寻求相关的知识和证据,避免过度依赖陈旧过期的信息或无视最新信息。由于与具体设计相关的信息范围很广,建筑师经常需要在新的、陌生的领域寻找信息。他需要在所有相关领域寻找重要可靠的信息以优化关键的决策,并且对科学研究的严谨度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设计者也应该对每个具体项目都区别对待,因为没有两个设计是完全相同的。用来在某个设计中辅助决策的信息可能并不适合另一个设计。即便是采用一个相对标准化的设计时,建筑师也经常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目前的知识和证据也可能在短期内就会有所更新与演变,所以用现有的证据来制订标准化的标准或规范是不可取的。合理使用循证设计不仅会带来更佳的设计结果,也会引领出更多样化的优秀设计概念。
理解科学研究对于设计实践的意义
这要求设计师具备科学辩证的分析思维能力。建筑师在设计中往往参照源于其他建筑案例的知识信息,因此必须对这些信息在当前项目的适用性进行辩证分析,并对不能直接引用的信息根据具体情况的差异做出演绎。科学辩证的分析能帮助设计师对研究的严谨度及其成果的准确性做出合理的判断,而前提是建筑师具有分析、综合及评价这些信息的能力。
有时,设计者甚至会在不同研究项目中发现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从而面临在其中做出科学决策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师需要使用科学辩证的分析来优化其决策,结果可能是选择少数服从多数,尊重更大量存在的事实,或甚至与主流观念背道而驰。
循证设计需要建立一个严谨的“逻辑链”
这始于对科学可靠的研究成果的探寻,经过对所得信息的严谨分析,最终达成对具体项目的设计概念和目标的构思及相关的科学假设。一个建立在科学证据基础上的设计必须体现这一从科学研究成果到具体设计目标之间的逻辑链。设计师有时会期待通过某个设计概念达成某方面的具体目标,例如“通过提供充分光照及优美的自然景观来帮助患者减轻病痛”。这样的目标和假设应该是建立在对现存的有关日光及景观如何影响患者的研究成果充分了解及合理分析的基础之上。
设计师有收集并使用相关科学信息的道德义务。他们有责任保护公众不受结构坍塌、火灾及其他建筑灾害的威胁,而达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通过对以往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包括过往灾害的研究及实际考察。在医疗设计领域,设计者面临诸多可靠科学的新信息,尤其是有关健康及安全的信息,因此有责任将其应用在设计实践中以优化公众的安全和利益。
循证设计的实践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遵照研究成果进行实践,并联接研究成果和设计概念
这一等级的设计者遵循循证设计的概念,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并在设计中应用已研究的知识信息。他们会积极地分析建成的案例、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和公众尤其是以后的客户分享成功案例。也有公司收集不成功的例子以便在以后的设计中做出改进。这一等级的不足之处是设计者进行自我评定时倾向于发现成功的故事,容易缺乏从研究到预期设计成果之间的严谨逻辑链。
*第二等级:在第一等级的基础上对所期待的设计结果进行科学的假设和实证
这一等级的建筑师在循证设计上走得更远,对其设计概念可能带来的益处提出了科学的假设,并通过实证的方法检验该假设。他们建立了一个逻辑链来联接某一具体的设计手法和一个所期待的成果,并且通过收集数据进行实证的方法来检验其假设的关系是否成立。
关键词:中国管理学;照着讲;学着讲;接着讲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7-0038-05
一、引言
经过对西方管理学理论、方法和工具20多年的引进消化,目前,中国管理学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中国管理学概念的提出既是对中国管理学界存在“两张皮”、“插不上嘴”、“自娱自乐”、“吃别人嚼过的馍”等现象的直面和反思[1,2],也是对北美和西欧主导下管理理论体系建构与发展所形成的“普遍性”的回应[3]。
虽然学术界目前就“中国管理学”这一概念的内涵与特点仍存在争论,但是构建中国化的管理理论体系已得到学者与实践者的普遍认同[3]。深厚的文化底蕴、快速的经济增长、特殊的转型变革以及丰富的管理实践,中国为管理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创设了优良的“实验田”。接下来的核心问题便是“如何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以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和合法性。部分学者已在《组织与管理研究》、《管理学报》等核心期刊就此问题发表了他们的思考,特别是郭重庆院士[1]在其《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一文中,在回顾中国管理研究的历程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寓意深远地指出,中国管理学的未来发展思路应该是从“照着讲”转到“接着讲”。该文发表之后,得到了部分研究者的响应,但是有关问题仍没有得到精细化的阐述和说明[2],即具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存在与二者相关的其他发展思路吗?不同发展思路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具体的研究策略与技术方法提出并大量应用于中国管理研究之前,上述涉及整体方向和发展思路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阐发。
基于此,本文继续从管理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探究中国管理学可能的发展思路及其内在关系,以期深化对“照着讲”与“接着讲”两种发展思路的认知和理解,拓展中国管理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促进中国管理学的健康发展。
二、 管理问题与理论构建
科学研究经常被认为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问题构成了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业已受到研究者的高度认同和深刻阐述。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曾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终止”[4]。
问题一词的原意包含言语文本和事实经验两个指向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层面,前者是指需要思考、回答的题目或语句,后者是指需要讨论或处置的疑难事项[5]。一般而言,问题是指某个给定的智能活动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学术问题特指求解的理想目标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科学技术背景能力之间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是可以客观描述的[4]。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最终来源于实践,纷繁复杂的实践活动不断向行动者抛出了疑问。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疑问都能成为学术研究的主题,那些建立在抽象概念基础之上,运用概念范畴的方式予以专门研究论证的疑问才可能成为学术问题[6]。学术问题具有应对的必需性、应对内容的非给定性、应对结果的非确定性以及应对结果的能动性等基本特征[5]。哲学家高清海[7]曾感言,哲学理论创新的基本要求应当是必须敢于接触“问题”,发表“真见”,“真见”以问题为基础和前提,而问题必须是自己所处时代的大问题和真问题。这也表明,学术研究的问题理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植于特定时代的实践活动所面对的重大困境和挑战。
回顾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轨迹,能够清楚地看出问题在管理理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管理学学科诞生标志的科学管理理论,正是由于泰勒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尖锐的劳资矛盾,工厂中工人存在严重的“磨洋工”现象,以及经验管理的诸多弊病,提出在劳资双方“心理革命”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的作业方法,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的发挥及其与生产的分离等,最终实现生产率提高基础上的劳资双方的“共同富裕”。虽然科学管理的最终成效并不如最初所主张的那样完美,但是它根植于那个时代的管理现实,并成为管理理论发展史上的丰碑。随后的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理论也是实践问题所引发和推动的学术研究的结晶。德鲁克的著作更是折射出他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对管理实践问题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深切关怀,《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就是通过管理(组织)创新实现对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全新解读,并为组织的创新实践提出了新的思考。汉迪的著作呼应着时代变迁给个人和组织管理带来的重大挑战,审视变动环境中管理的新功能与责任。国际著名战略研究者巴尼也曾坦言,对他而言,“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些公司的业绩会超越另一些公司的业绩”,与之相关的更广泛的问题是“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前因后果,到底是什么?”,“……不平等—它的存在、公正性以及更广泛的影响—是我做的所有工作的核心”[8]。资源基础理论也因其对上述问题的创新性解答而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
既然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学术问题,西方著名管理研究者理论建构的出发点也来自于他们的独特提问,那么在构建中国管理理论体系的当下,发现并提出经济全球化与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真问题”和“大问题”,必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基础工作。陈春花[9]就指出,框定问题优先于界定方法,真正的管理知识一定会源于实践中关键问题的把握和系统的实证数据的研究。罗珉[10]也深刻地指出,与其忙于管理学中国学派的构建,毋宁冷静地思考和认识当前我国现实管理实务中急需解决的管理学命题。
关键词:心理学;中国化;本土化
众所周知,20世纪的社会科学领域兴起了全球性的“本土化”热潮。建国之初,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对此也进行过一些探索。1980年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召开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巨化”研讨会上,杨国枢教授宣读了题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方向与问题》的论文,这被看作是中国的心理学正式迈向中国化的第一步。时至今日,心理学的中国化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看来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有关的问题仍待进一步的推敲,以利于心理学中国化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一、心理学中国化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自1989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努力让自己在科学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积极的向自然科学靠拢,模仿自然科学的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强调心理学的科学化。强调用自然科学中实证、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试图以生物的或生理的的形式来解释人所具有的复杂心理现象。心理学自认为是自然科学的一支,但它较之自然科学的其它分支又有自己的特点,心理和行为太多地受时空条件的影响,处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不论是在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还是在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差异。因而较之其它的自然科学更难有统一的规律可循,更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与方法。虽然在心理学的先前研究中,西方心理学家奉行“价值中立”原则,不考虑文化对心理影响的差异。但是,现在的人们开始质疑这种研究成果的跨文化推广性,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成果难以解释不同文化人群的心理和行为,不仅非西方的心理学家指责西方心理学模式的不适当性,就是西方心理学家内部也有人对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表示不满。许多心理学家呼吁心理学研究要大力挖掘本国文化传统中的心理学资源,立足于本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环境,运用适合于本国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国人的心理。因此,心理学的中国化运动拉开序幕。
二、心理学中国化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关于心理学的中国化方面,在杨国枢等教授的率领下已取得了突出进展。但是,由于当代心理学工作者大多数受过较为系统全面的西方心理学教育,因此,目前的本士化研究现状并不是很乐观,用杨国枢教授的话讲:“我们所探讨的对象虽是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中国人,所采用的理论与方法却几乎全是西方或西方式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中国人,在从事研究工作时。我们却变成了西方人。我们有意无意地抑制自己中国式的思想观念与哲学取向,使其难以表现在研究历程中,而只是不加批评的接受与承袭西方的问题、理论与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取向与本土化的研究取向相去甚远,使其研究成果很难反映中国人的真实心理与行为,很难找到影响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也就很难揭示中国人的深层心理,更不用说建立成熟、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理论模式了。
三、心理学中国化研究中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于西方国家。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只是简单的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照搬过来,不管它是否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例如,在研究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时,大部分是将西方量表进行简单的修订后测中国人的心理。但是这些量表是在西方传统文化、经济条件、价值观的基础上制订的,用这样的量表来研究与西方人文化、历史背景差异很大的中国人,其可靠性是很值得怀疑的。因此,我国研究者很难突破西方的研究模式,走中国化的研究道路。
(二)研究方法以实证主义为主导。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科学之后,就一直把成熟的自然科学作为自己的楷模。它从自然科学中继承了一种科学观,即实证的科学观。通过这种科学观,心理科学接受了传统自然科学中的机械论的世界图景,采取了实证的研究方式。实证研究强调的是完全中立、价值无涉地对心理或行为事实进行描述和说明。目前心理学中国化的研究虽然以中国人为被试,并试图寻求适合考察中国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工具、方法和概念理论的内容,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实证科学的性质或方式,追求的仍然是西方科学心理学的那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理论解释的合理性。
(三)以问题为中心。有学者认为建立中国人的心理学,首先要使研究方法中国化。这样的思路其实走入了误区,带来的后果有两方面:一方面危害了心理学学科的统一性,另一方面也使本土心理学走入了死胡同。西方心理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证,即模仿自然科学的可操作性,可量化性。心理学为了实现学科的独立性,不得不向自然科学靠拢。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就是取得了研究方法上的成就但忽视了研究内容。在心理学的中国化研究中,应当吸取这样的教训.如果过分强调研究方法,必然使心理学研究形同虚设,无法真正与现实生活契合。以研究方法为中心,只会加剧心理学的分裂。在心理学的中国化研究中应该避免使用研究方法来约束自身的发展。
在心理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应充分吸取西方心理学的经验和教训,在新的起点上.把研究建立在大心理学观的基础上,坚持学科统一性,以问题为中心。我国的心理学应致力于本民族、本文化的问题,不要过分考虑建立什么样的理论体系.心理学应是开放式的,绝不应该用研究方法把自己封闭起来.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只有处理好与西方心理学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种关于中国人的心理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宁.本土心理学与心理学本土化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