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村规划的类型

乡村规划的类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9 16:31: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村规划的类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乡村规划的类型

第1篇

【关键词】村庄规划编制;问题;解决策略

一、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村庄规划重视程度不够

在过去建设规划过程中,长期重城市轻乡镇、重乡镇轻村庄的观念,导致农村较城市基础较弱,规划部门对村庄规划重视程度不够高,编制单位对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村庄规划积极性不高。

1.2村庄规划编制基础的问题

村庄规划基础薄弱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缺乏基本资料以及指导依据不足。基础资料统计任务重、种类多、经手人员多、统径不一、时间久,变动性大,各种因素都会对规划产生影响,尤其是常住人口数据。二是规划编制人员综合能力较弱,舟山村庄规划起步较晚,很多规划人员虽有较强理论能力,但缺乏农村规划工作经验。

1.3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尚未理顺,规划编制主体混乱,村庄规划质量参差不齐

从定海的实践来看,定海很多行政村只有部分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该部分区域编制控规,部分编制村庄规划,但《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又规定村庄规划以行政村为单元进行编制。以前编制村庄规划的口子有很多,有农办、建设、规划,还有各个乡镇街道,村庄规划的名称也是各种各样,有新农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农房改造示范村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等等,各自编制的目的和重点也不尽相同,规划编制的内容可能只是村庄的某一个方面,很少有规划能从宏观的角度对村庄的总体格局和各项设施等做出全面的安排,导致很多规划只是流于形式,很难付诸实施。村庄规划质量参差不齐,技术路线多样,缺少统一的规范。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村庄建设用地内进行规划管理和规划审批的法定依据。但是,村庄规划到底如何编制,涉及的内容深度如何,以前没有统一的规范,造成各村的规划编制体系较为混乱,导致乡和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审批依据缺失,造成规划管理的混乱。

1.4规划编制脱离农村实际的问题,村庄自身发展诉求难以实现

部分的行政村对村庄规划发展缺乏主动性,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被动性,致使现行的村庄规划在模式上更多地偏向于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虽然《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村庄规划的编制,但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使村庄规划依然是从城市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从整体上说,目前的村庄规划还未能真正切实和完整地反映乡村的需求,在平衡城乡关系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村庄规划和建设的主要目的为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而构建和谐的农村环境。但是很多地方在进行村庄规划过程中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在规划过程中农民参与也较少。如果村庄的规划编制过程缺少与农民的互动,将会造成农民对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再加大部分规划编制人员对农村情况缺少全面认识,势必会影响规划方案的科学性。

1.5村庄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不到位

目前,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分别由两个同级部门负责编制,并且在编制过程中参照的标准以及编制的程序都不相同,另外,两方编制单位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交流,导致两规在土地分类、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村镇建设用地标准和新增建设用地分布等方面出现了脱节现象。

二、村庄规划编制问题的解决策略

2.1理顺村庄规划编制体系,提高村庄规划质量,规范规划审批流程

规划部门应逐步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居设计”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明确规划编制主体。按照《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规范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审查工作。村庄规划在编制完成后,严格按照辖区村庄规划审批办法进行报批。健全定海特色城乡规划体系,将规划编制和维护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解决规划编制经费不足而产生规划编制相对滞后,规划体系不完善,城乡发展缺乏规划指导的问题。

2.2强化乡村规划队伍建设,转变乡村规划理念,提高规划人员综合水平

通过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实地考察及规划人员交流等办法,深化学习制度,健全学习激励机制,不断提高乡村规划编制与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规划编制水平。转变乡村规划管理人员规划理念,转重眼前利益为重统筹规划、重整体和长远意识;转重城市规划为重乡村规划、重城乡协调发展;转重发展速度为重安全防护,重提高乡村综合防灾能力。

2.3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公众参与,拓宽村庄规划落地资金来源

将公众参与贯彻到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对于村庄规划中的重要项目,要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积极性,尊重农村居民意愿,确立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广泛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切实维护农村居民利益,充分体现村民需求,增强农村居民对规划的认同度和实施规划的积极性,从而保障规划顺利落实。另外在规划落地资金筹集方面,可以积极引导当地村民资金的投入,可按照“谁投机、谁受益”的原则适当建立回报机制,拓宽融资平台,切实实现村庄规划落地。

2.4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

在规划编制时,必须根据村庄类型,注重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结合村庄自身特色,利用村庄本身可利用的资源,灵活利用丘陵、水网、海岛等地形,进行分类编制。在规划手法上不能搞一个模式一刀切,不能搞千村一面,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区优秀村庄规划,要坚持“实事求是、突出特色、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科学编制、逐步完善”的科学规划原则,注重发挥精品规划的品牌效应的方式促进带动作用。对中心村、基层村、及保留村、改建村、整治村等要区别对待。如定海紫薇村应结合东海大峡谷旅游开发建设,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中应体现生态旅游这一特点。

2.5坚持村庄规划编制中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村庄规划中要贯彻可持续性原则, 要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强化“五线”编制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推动城乡区域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村庄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必须要有前瞻性眼光和现代意识,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真正为今后的长远发展起到勾画蓝图的作用,避免因为规划的短视造成长远建设的被动。

2.6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作

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协调,建立工作沟通对接平台和机制,做到统盘筹划、各司其职,实现村庄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同时落地。

三、结束语

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和构建和谐社会,是规划部门践行科学发展的主要载体。我们应本着服务农村、百姓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参考文献:

[1] 金兆森,张晖.村镇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规划; 途径; 内容与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summed up the past treatment of comb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nd put forwar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content and method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sequence in the status of awarenes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think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way; content and method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我国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重视,在自身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形成了庞大的独特体系。而且,随着发展的需求,规划系统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业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既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1]。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2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2]。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笔者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二、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并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做出明确性的展开研究。因为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所以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须早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而没有从“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相比,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应该及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反思过去种种规划类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一)认识之一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二)认识之二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三)认识之三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四)认识之四

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上述四点认识在笔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感受最深。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第3篇

一、引言

乡村有景观吗?乡村有园林吗?乡村需要景观园林吗?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大地景观开始深入人心的现代,对于中国规划建筑界,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乡村园林以乡村景观为背景,乡村景观在客观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人工物等,在主观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景观中孕育、演变、发展、生成,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景观密不可分,故而,乡村景观园林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刘滨谊1999),作为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然而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乡村景观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的城镇,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无疑将成为“治病”“健身”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德国、荷兰、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景观园林这一领域,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二、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RuralLandscapeandGarden)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它由“乡村”和“景观园林”两个概念组成。这里用“乡村”而没用“农村”一词,主要因为农村是与农业产业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如今在农村,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有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事活动,因此,用“农村”来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域概念,泛指城市和原始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镇)建成区以外的地区,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景观园林”的定义可以分解为“景观”和“园林”两个方面。对于“景观”,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角度,笔者曾有阐述:扼要地讲,景观包含着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类聚居环境,并且与社会、文化、习俗、人类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刘滨谊1990,1996,1999)。对于“园林”,张家骥先生在《中国造园论》一书中汇总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园林”的理解和定义(张家骥1991),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下了定义:“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为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因此,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景观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它们不在笔者所研究的范围内。

三、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传统乡村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乡村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乡村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就乡村景观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苑囿,这是极为片面的。根据不断的考古发掘和对古代诗歌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其实全世界最早的园林应该是原始聚落中及周边的园圃和树木绿化等实用性的园林化的土地,它也是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并对后来发展起来的恬淡素静的文人村居园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就是明清之际的文人园,也不断从乡村园林中得到启发,从中汲取营养(刘天华1994)。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尤其是乡村园林为江南文人园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进程中,村镇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截止1998年底,全国有建制镇17015个(不含县城关镇),集镇29118个,村庄3557700个,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建制镇比上一年增加480个,集镇减少1206个,村庄减少101635个(1998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景观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一方面,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已经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另一方面,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景观园林。新一代的乡村景观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这是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

四、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德国、荷兰、奥地利以及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景观(RuralLandscape)、乡村地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对当前国外在乡村景观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景观的系统研究。

在国内,有关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传统地方性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程极悦1987,肖国清1988,殷永达1993,张浪1996),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彭一刚1994)为代表,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景观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陈志华教授等人编写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的《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景观的关系(陈志华1998)。

4.3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有一些与乡村景观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景观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元素,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分析其演变发展。

4.5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刘滨谊1999),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景观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五、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景观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景观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了下列乡村景观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乡村景观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乡村景观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5.8乡村景观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乡村景观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而在于寻求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景观园林的发展模式,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六、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方法

国内有关中国造园理论的论著很多,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景观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景观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因此,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总结归纳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分析乡村景观园林的构园特色;找出乡村景观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七、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景观园林有别于城市景观园林,城市景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而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运用自然,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从艺术追求而论,如果说,城市景观园林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那么,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虽由天作,宛自人开”,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乡村景观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景观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而目前国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因此,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7.1建立乡村景观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7.2发掘保护传统乡村景观园林环境

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遗留下来的,而乡村园林由于长期以来受外界干扰少,因此,有的乡村园林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风格,这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创造现代中国乡村景观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以及乡村园林对大地景观环境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①刘滨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②刘滨谊等译,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1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③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④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地理学报,1998,[6]:365~370

⑤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⑥刘天华,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画镜文心.生活1读书1新知三联书店,1994

⑦农村与景观.台湾大学农学院农村规划与发展中心编译,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第4篇

【关键词】客家古村;传统公共空间

近年来,广东省美丽乡村规划活动逐步铺开,如何在乡村规划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护乡村物质及精神文化遗产成为了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乡村文化遗产的具有乡土气息较浓厚、破坏程度较弱、现代经济侵袭较少等特点,真实性较高。我国当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新型城镇化进展中,及时对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公共空间是乡村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下保存良好甚至还拥有相当活力的传统公共空间正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序的传统公共空间及当中的活动成为了乡村社区最具活力的场所。

1、国内外对乡村传统要素的研究经验

国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对乡村传统要素的关注重点已逐渐从建筑单体转向了历史性村镇遗产。即建筑周边及与形成聚居点的空间。国际古迹理事会(ICOMOS)1965年在华沙成立后,乡村传统要素保护理论和实践就是不断的成熟及完善,中国在1993年加入后也在组织上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始,我国陆续把一批乡村古建筑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宏村及西递在2000年前后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2002年,我国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了对“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的保护。

国外对于乡村传统要素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传统建筑保护的理论与政策、保护措施、规划方法、聚落和乡土建筑的保护、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保护等。西方学者认为社会文化因子是乡村形态的决定性因子,而气候、材料、构筑和技术只是修正性因子,社会文化因子在乡村中的物质载体就是各种各样的公共空间,它们又会反作用于公共空间的形成,最后演变成为最有利于乡村社会文化发展的空间形态。

2、粤北乡村传统公共空间的特征

本文从上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归纳粤北客家乡村传统公共空间的构成元素。粤北地区水资源较充足,地形以丘陵居多。粤北客家乡村空间在适应地形貌的同时,在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布局形态特征,这些特征突出的体现在乡村传统公共空间中。

乡村传统生活方式对其空间形态的形成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初期的公共空间的就是按氏族传统的生活需求而建的。为了阐述更为清晰,本文把公共空间按使用功能区分为节点性空间与线性空间两大类。

2.1节点性传统公共空间

节点性传统公共空间包括门户、集会、休憩、交往四大类。

门户空间包括出入口空间及不同区域划分的分隔空间。出入口空间通常有水塘、牌坊、晒坪、主路入口等节点要素,作为门户空间的标志。

集会空间是一种复合空间,乡村集会空间多数为室内外空间的结合。客家村落的氏族观念较强势,集会空间多以宗祠为主,各房人还可能建有分祠。祠堂在集会空间中具有统领作用,如此,风水塘、晒坪、祠堂三者就成为了公共空间形态中最为常见的核心组合。其它的集会空间还有书院、寺庙、墟市及其周边空间等等。

休憩空间没有集会空间那样的时刻性,也没有交通空间的强流动性。休憩空间是融入到村民日常生活当中的场所,可以是一棵古树下的草坪、晒坪、祠堂门前的石凳又或者是水井旁的石墩等一切可供驻足停留的空间,这些空间多数在村民生活中形成,具有非固定性,却是最具人性化与活力的空间。

邻里交往空间是村民们日常最频繁的交往场所,如家门前的石墩或是坊间的水井等。

2.2线性传统公共空间

线性传统公共空间包括街巷、水系、带状绿化等。

街巷在节庆时可用于游行,或用于平日的红白事,因此祠堂周边的街巷通常作为乡村主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必须具有良好的通达性。除乡村的主路外,村民使用频繁街巷也承担相当重要的交通任务。乡村原有的道路框架在多年的使用中已经演变成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结构。

粤北相当一部分乡村具有发达的水系,水体空间也是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水系空间甚至是一些乡村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沟通村落的重要线性公共空间。

带状绿化作为其它线性公共空间的补充,承担空间景观的串联作用。

2.3传统公共空间形态的形成

村口空间是进入村落的第一个公共空间,一般要形成便于生活的出入口格局。乡村中重要建筑多为宗祠、书院、寺庙等。宗祠地点必位于村的核心地带,前多有风水塘以聚灵气,晒坪以聚人气。村内的一些节点,比如古树坛、土地坛、中心晒坪及宗祠的设置上都放在了村落的中心点或轴线上,最为典型的就是韶关仁化的恩村和翁源的湖心坝。其次,牌坊、功名石及门楼也属于村落节点的重要构成元素。

主要的节点性公共空间位置确定后,与之相联系的街巷、水系等线性空间规划或自发形成在村内,最终形成传统公共空间形态的雏形。粤北客家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与其公共空间形态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氏族从迁出地形成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带到迁入地,而他们在迁入地中建造的类似迁出地的公共空间又会在日后的生活中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又反作用于迁入地。公共空间形态的形成不完全取决于初建时的规划,也不可能只依赖后期生活自发形成,公共空间形态是通过建村者对基地功能划分的判断,加上后世村民们的生活经验形成的。

3、粤北客家传统公共空间形态分类

3.1向心型

向心型是以主要节点性公共空间为中心组织的形态,通过村主路与入口直接联系。粤北客家乡村向心型传统公共空间的主要节点多为祠堂、晒坪和风水塘的组合。乡村内其它的建筑均围绕主要节点空间分布,形成向心型的形态肌理。典型例子有韶关南雄市鱼鲜村、新田村、乳源县柯树下村、仁化县恩村等。

3.2轴线型

轴线型形态是以线性公共空间为轴,串联重要节点性公共空间作为乡村中心的公共空间形态。形成轴线型公共空间序列的乡村肌理多为行列式。纵向延伸的祠堂作为主要公共建筑及交通空间,直接到达村前的晒坪和风水塘,形成公共空间轴线。典型的例子有韶关上三都村、上伙张村、下丘村和红梨村。

4、小结

在对粤北乡村传统公共空间形态研究中,本文基于来访人群对古村的感知,对其公共空间形态组成方式及类型进行探讨。在传统公共空间的感知过程中,来访人群较多的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及乡村景观的趣味性。同时,村民的意向在乡村传统公共空间形态形成过程中也有重要影响,原住民对于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是传统公共空间形成重要影响要素。

【参考文献】

[1]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60,153-267

[2].村庄公共精神复兴与社区整合[J].甘肃理论学刊,2009(3):143-145

[3]赵勇,骆中钊,张韵.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2,147-156

[4]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79-292

[5]西村幸夫.再造魅力故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28

[6] 刘沛林,杨载田.南岭山区古村落的历史地理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23):100-104

第5篇

关键词:乡村绿道 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 浙江省 龙游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基金: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科研项目资助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迅速提高,大量城镇密集区域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它们是拉动中国积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世界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然而,这也带来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居民生活品质的下降,保护与开发的利用尺度失衡,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一大隐患。此外,由于乡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我国乡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十年来,珠三角地区以绿道为主题,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的改善工程,开启了我国绿道建设的先河。本文在对浙江省乡村绿道建设的意义、基础和现状梳理基础上,结合我省绿道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以龙游县“美丽乡村”绿道规划设计为案例分析,探索乡村绿道建设的规划建设策略和方法。

2 绿道的基本概念及浙江省乡村绿道建设现实意义

绿道(greenway),顾名思义,是绿色的通道。早期绿道属于廊道(corridor)范畴,是指能让人们方便地从生活居住区域通往开敞空间的娱乐用地和水域,或者将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的通道。

绿道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绿道建设时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城乡的重要内容;其次,绿道建设时提高城市化质量的有效途径;再次,绿道建设时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创新手段。绿道成网后,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城乡、区域生态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

乡村绿道建设既可以有效保护浙江省优越的自然山水生态资源,也可以推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与乡村旅游业的兴旺发展,最终有利于城乡统筹背景下浙江省新农村建设。

3 浙江省建设乡村绿道的自然与人文基础

浙江自然生态的多样性,使得浙江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森林面积大,覆盖率高。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4%,居全国前列。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主要包括森林、海洋、湿地等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全省共有物种、地质遗迹、生态系统等保护类型的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6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4个,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各级森林公园72个、地质公园3个。

此外,浙江多样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几千年来,孕育了独特的、饱含生态思想的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和湛舆文化。 浙江的农耕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有七千多年历史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稻谷和各种工具,以浙江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是世界栽培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浙江的山水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浙江是中国山水文化的重要发端,最著名的要算“唐诗之路”,唐诗之路从钱塘江畔的西凌古渡起,经浙东古运河,古纤道,绍兴鉴湖,转入曹娥江,过上虞,再溯剡溪而上,经嵊州、新昌、直至天台,这是古代诗人活动最为频繁、诗书与山水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域。

因此,浙江省多样的生态资源和多样的文化价值形态,明显优于邻近的上海、江苏,也是长三角最具有开展绿道规划与建设条件的区域。

4 浙江省乡村绿道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浙江省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改变了浙江农村穷、脏、乱、差的旧面貌,农民的精神境界普遍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人口素质和文明水平的提高,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相继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美丽乡村”等新农村建设行动。

绿道在“美丽乡村”生态基础设施体系中承担着多重的作用,既是生态廊道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也是生态保护区、生态游憩用地的构成部分,同时,绿道系统还起着衔接生态环境整治分区中保护分区、涵养分区与开发建设分区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作用,是保障“美丽乡村”自然、生物、历史文化及生态游憩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基本物质载体。

浙江省台州市以率先开展绿道规划建设工作。浙江杭州淳安县、衢州龙游县也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开展绿道专项规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由简单稳定向复杂多变发展,浙江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和生活层次的提高,渴望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渴望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必须用新的文明方式――生态文明来代替传统的工业文明。由此可见,浙江省自上而下的绿道建设势在必行。

本文以衢州龙游县绿道规划设计为例,探索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策略与实施技术方法,为省内及类似地区的其他县市推广绿道建设提供借鉴。

5 衢州龙游县“美丽乡村”绿道规划

5.1 项目背景

衢州龙游县绿道布局规划是龙游县“美丽乡村”规划中生态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重要部分。龙游县绿道规划基于生态基础设施“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基本原则,立足龙游的基本情况,以水体为主要线索,包含沿着河滨、溪谷蜿蜒生长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建立覆盖龙游全境主要河湖水系的绿道系统,建立水体的生态过程安全格局,在完善城乡水系生态系统的同时,建立一个可供居民观赏、游玩、健身的慢行步道系统。龙游县绿道专项规划立足于龙游乡村生态环境状况、自然资源特色及社会与经济发展基础,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使生态环境质量获得较大改善,基本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5.2 绿道类型划分

按照龙游县“美丽乡村”绿道所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将绿道分为生态型、郊野型和集落型三类。

生态型绿道指主要位于乡村地区,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满足人们欣赏自然景致需求为主要目的的绿道。

郊野型绿道指主要位于风景秀丽的田野与山区,以加强城乡生态联系、满足居民郊野休闲需求为主要目的的绿道。

集落型绿道指主要分布在村庄人口集聚点,以改善人居环境、方便居民进行户外活动为主要目的的绿道。

5.3 绿道的结构体系

龙游县域绿道形成三级绿道网络体系。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的干线属区域绿道,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的支线属乡镇绿道,集落型绿道属乡村绿道。总体规划布局以干线绿道走向为依据,根据不同资源的整合方式差异,生态型和郊野型绿道构成不同的绿道规划结构。

生态型绿道网梳理龙游县域所有生态和旅游资源,确定为以衢江和灵山江为主体骨架的“一横两纵”的主线结构和放射型网络状的支线结构;郊野型绿道网空间布局结合城乡空间布局、地域景观特色、自然生态与人文资源的特点形成 “一线、一环” 的主线结构。

三级绿道体系重点突出表现为六个主题,分别是“村之雅”、“江之美”、“湖之秀”、“山之灵”、“溪之韵”、“田之趣”。

5.4 绿道的配套设施

5.4.1 绿廊系统

基于龙游的地域地貌特征,绿廊系统即是沿着河滨、溪谷蜿蜒生长的自然景观线路,因此河道可建立具有适当宽度的连续植被控制带,在带中建设滨水绿道,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着力改善河道沿岸生态景观和绿化效果,保护驳岸与堤坝两侧的原生植被,形成河流绿色廊道。

龙游绿廊保护划定绿廊控制线,并与绿道工程项目同时规划、实施和验收,绿道走线尽量避开生态敏感区,绿廊控制线纳入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实行严格的空间管制政策。绿廊控制线内严格限制与绿道功能不兼容的项目进入,保护绿廊自然生境。绿道配套设施的建设应满足绿廊资源的生态承受力要求。

5.4.2 慢行系统

龙游县绿道系统可采用多种形式组成慢行道网络,如引导生态化驳岸与堤坝的建设,引入滨水绿道;隧道内慢行道加强隧道内的照明条件,入口处设置斜坡以方便自行车通过,立面进行绿化美化设计;利用原有乡道、村道,建设健身步道和自行车道,设置游憩设施,并与外部道路合理衔接,确保非机动车交通网络的连续与机动交通网络的联动;同时,龙游县绿道系统水系丰富,为方便游客出行和形成完整的慢行系统,可形成水陆联运体系。

5.4.3交通衔接系统

在同一类型或使用相同交通方式的绿道之间出现交汇,采取平面交汇形式,并设置正确清晰的方向标识。

在不同类型或可提供不同交通方式的绿道之间出现交汇,设置相应交通设施,如自行车租赁点、摆渡码头等,并设置正确清晰的交通标识。绿道出现与公路交汇时,设置自行车立体交通或设置红绿灯和斑马线,保证通行安全。

5.4.4 服务设施系统

龙游县绿道以湿地休闲、山水风光特色,为了给游人获得停留和游憩空间,亲近水面的游玩体验,改善湖泊和水库沿岸生态景观和绿化效果,因此引入修建亲水绿道和平台,并增加水上体育和休闲项目等游憩设施。

绿道沿途设立美丽乡村驿站,驿站内有小卖部、洗手间,交通指示、自行车服务,还可设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足球场等体育设施,游客可在青山绿水间活动筋骨,尽情放松。

绿道规划提出建立“美丽乡村驿站、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的一体化绿道配套设施。

生态型绿道与郊野型大部分服务设施的设置间隔会适当拉长;集落型绿道则强调与乡镇、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相结合,与村庄融为―体。

6 结语

当前浙江省在乡村绿道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绿道最便捷的办法,直接长距离借道城市道路和公路的非机动车道,这种做法只是保障绿道的贯通,避免大规模的开挖和建设,虽然成本低见效快,但不能为行人提供一个绿色的慢行空间。此外,有些绿道建设只建车道,不划廊道,不管配套,这并不能体现绿道的生态功能和休闲服务功能,有违其初衷。再次,部分地区在进行绿道建设时,并未主义充分结合现有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建筑选材方面也没有根据乡土和地方特色,过于人工化,不生态。展望未来,绿道建设在避免上述问题的同时,更应依据“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积极利用美丽乡村规划带来的成果和启示,做好各部门政府的统筹协调,使绿道建设的实施更顺畅有力。

参考文献:

[1]顾浩,陈桂秋等.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

[2]顾浩,胡智清,马敏,高黑.山水为基,人文为魂,特色为本――浙江绿道规划实践与探索.城市发展研究.2013,20(4)

[3]郭建华,高 磊,黄 卓,唐 路.绿道管理机制初探 ――以珠三角绿道网为例.南方建筑.2010.4

[4]蔡云楠,方正兴,李洪彬 等. 绿道规划 理念标准实践. 北京:科学出版社,14-15

第6篇

[论文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郊景观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突出景观与行为的相容性分析,确定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和农产品开发利用型乡村旅游产品为主导产品。

一、引言

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中心吸引物,它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要求,是能促进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旅游产品,因此具有生态旅游产品的一些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对自然、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原则。参照《绿色环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确定乡村旅游产品的生态化标准。一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造成环境危害。二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保护旅游地的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乡土植被、自然水系和自然风景。三是旅游产品在开发和经营阶段都必须保持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中、宏观尺度的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功能(生态学过程)和景观动态,近年来这一概念已越来越广泛地为旅游研究者所关注和采用。

1.景观结构理论与城郊旅游开发

Forman和Godron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是指在外观或性质上与周围环境存:在差异,同时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区域,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居民区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环境不同,如林带、狭长河流、道路交通线、峡谷等,对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廊道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廊道的宽度、内容、形状、连续性以及与周边斑块、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基质是指斑块和廊带所在的背景区域,也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等,数目多而面积小的斑块使景区的景观多样性增大,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在城郊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斑块代表的是城郊旅游产品,比如旅游景区(点)、特殊景观、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廊道代表的是城市中心区与城郊地区的连接通道以及城郊地区内部和旅游斑内部的交通线路或旅游线;基质是指除此之外的背景,主要是指乡村旅游景观,由此形成一个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网络结构。

2.乡村旅游景观特征

从景观特征来看,乡村旅游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由村落、农田、道路、沟渠、小片林地、水面等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当组合方式发展变化或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新的组成成分时就形成新景观。乡村旅游景观作为基质,在通常情况下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的总面积。当景观的环境背景或干扰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基质也会产生相当显著的变化,甚至发生基质替代。

在城郊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大,如修建旅游道路及相关设施、修建旅游渡假村等都会对景观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在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时,要特别注意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将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以保持景观的可持续性实现功能优化。同时根据旅游景观的异质性原理、多样性原理、边缘效应原理,针对城乡交错带景区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景观生态设计模式。

三、乡村景观相容度分析

确定了城郊景观的格局再对景观的相容度进行评价。乡村景观相容度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定。一是行为与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行为与景观价值的匹配特征表现在乡村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程度,及景观满足城乡居民引致需求行为的程度和能力。二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相互冲突的行为导致乡村景观的质量(如美景度等)下降,景观生态破坏,自然生产性降低和景观类型退化等结果。减少或杜绝这种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在乡村规划上具有的积极意义。三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建设性。相容度较高的行为会促进景观的建设。

王云才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类型依照独立景观形态进行分类,并进行人类干扰行为的具体划分,建立相容性判断矩阵,以判断值为0、1、3、5、7、9代表景观类型与行为类型之间的不相容、几乎不相容、弱相容、中等相容、相容性较强和完全相容六个等级。根据对郊区行为与开放空间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分析、提出相容度较高的景观行为的建设性意见。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本人认为城郊乡村旅游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

旅游产品包括传统观光和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传统观光乡村旅游是以自然生产和环境为基础,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以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风情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感受和参与生态乡村旅游包括生态乡村旅游观光、乡村风情及务农旅游等,领略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的特点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造景观、景点较多,投资较大,面积有限,因此生产性能差,乡村特征不明显。高科技乡村旅游观光旅游是融观光旅游、现代高科技农业旅游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乡村旅游资源。具有科技含量高、教育性和观赏性强的特点。

2.农产品开发利用型

本人所指的是大乡村旅游下的各种农产品类型。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产出。在不违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可根据旅游业的需要,优化选择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满足市场需求和游客需求及兴趣的农作物种植和林、牧业、渔业的各种农产品。如利用租赁、教育农园形式开发的旅游产品。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农园平时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喜爱的农作物类型,栽种的作物主要是享受耕作的乐趣,并以休闲体验为主。同时使用的农具和采用的耕作方式等都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可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保持游客有较高的回头率。

3.农村文化体验型

文化体验旅游就是以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为载体,开展民俗节庆体验、节事活动反映了一地的文化底蕴,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游客的亲身参与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务农体验旅游是通过亲身参加农事活动,真实体验农村生活,尽享劳动、丰收后的喜悦,真正达到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享受。

4.综合功能型

主要是融上述三种功能于一体,利用农村或山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前去度假,使旅游者获得乡村生活的体验和享受淳朴的乡野之趣。近郊环城市游憩带的短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有非常稳定的客源市场。应注重开发康体、休闲、娱乐项目,可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开展“森林浴”活动。利用森林中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含量较高的氧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等,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得以康复,从而恢复人体健康。可开展野餐、露营、漂流、水上活动、康体娱乐等,在旅游项目开发时利用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野生生物种类和适宜的康体气候特点,多开发反映自然野趣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五、结语

鉴于城郊地区特殊而独特的景观条件和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运用景观生态原理来构建合理的产品结构,不但要突出乡村旅游和农事特色,更要突出乡村旅游的生态效益,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避免向游客提供城市化的娱乐项目和接待服务的倾向,保持乡村旅游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科学的产品规划,对旅游产品实施动态管理,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鹂: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庞振刚董波: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旅游学刊,2001(2)

第7篇

【关键词】村庄;村庄规划;综合功能配套;基础设施

村庄,是我国对农村居民点的统称,是农村居民共同生活、生产的定居场所。作为最典型的基层居民点,星罗棋布的分布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村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这就决定了村庄的规模和分布、布局形态以及建筑形态、建造方式等各具特色,村庄的物质环境包括住宅及其院落、公共设施(学校、商店和管理等建筑)、生产设施和街道等要素,从而形成了以居住生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功能为主导的居住生活综合体。

我国的乡村,具有以下特点

1、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

农村是广大农民居住生活的场所,它充分反映以农业为基础的生产、生活组织方式.土地耕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农村居民点是按照一定的耕作半径进行分布的。

由于气候、土壤、栽培作物和农业械化、水利化的不同,栽培和耕作牡术各有很大差异。以此为基础.可以将全国的农业地区划分为多种类型.其间的居民点分布充分反映了农业生产的挎点,例如,在我国华北的黄河中下游平原、淮河平原.是典型的两年二熟地区,这一带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村庄一般-相间400-―1000米分布,村庄布局整齐,街道大多东西走向,住宅以四合院为主.而在长江中下游的苏南和杭嘉湖地区,地势平坦低洼.河道纵横交错,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由于农业生产与水系关系紧密,形成了“村不离水”的特色,耕作半径都在100―200米之间,或称为“一肩之遥”的挑担能力范围之内,村落经常是只有几户人家集聚,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在200―300米之间.

村庄的内部建设也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居民点中要安排必要的生产建筑和各种放置生产资料的场所(如农机具仓库,畜舍)。这些设施又与田间的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2、地域特点鲜明

我国地域辽阔,又是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农村建设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如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厅堂式住宅、福建的圆楼、黄土高原的窑洞等,不仅反映了农村建设要适应气候条件,而且具有突出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

3、功能综合配套

村庄时我国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中心,不仅要建设必要的生产设施,还要配套完善的日常生活必须的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疗服务站、文化体育活动和行政管理场所等,其本身就是基层的管理、文化、生活和生产的公共活动中心,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农村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水平还参差不齐,所以加强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是今后农村发展的重点,也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4、基础设施条件差

我国的村庄规模普遍较小,且存在着布局分散,自身的建设能力有限等显示,大多数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普遍存在着道路系统不完善、路面质量差、给水、排水设施不齐全,电力供应不足。

总之,在我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中,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建设经验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在进行村庄规划和建设时,要充分挖掘和展示其优点,改善不足,逐步提高农村的建设水平,缩小城乡差别。

乡、村庄规划(以下简称村庄规划)是相对于城市规划而言,集聚于乡村地区和乡村聚落,是对未来一定时间和乡村范围内空间资源配置的总体部署和具体安排,也是各级政府统称安排乡村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依据。乡村规划的科学编制与实施对于乡村地区的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

第8篇

尽管我们在城市与区域统筹规划、城市与乡村统筹规划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由于城市规划法和城乡规划法都未曾编制实施细则,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深度没有统一的要求,县(市)域总体规划又因受县(市)行政辖区偏小的限制,跨县(市)域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措施很难协调一致、落实行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力度、实效不够理想。正是由于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滞后、实施不力,另一方面,各地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问题凸显,统筹城市与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就成了非常急迫的任务。城市、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统筹,还基于以下几点共识: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没有人,自然界依然继续存在,而人的生存与发展却离不开自然。所以,无论是城市、村落、区域,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要敬畏自然,规范自己的行为,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2)城市与区域客观存在着基本的统一性。诸如资源开发利用的共享与互补,城市与区域之间各项功能的紧密联系,生态环境要素动态变化的无边界性或边界不稳定性,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跨行政区界的扩散。因此,城市与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的一致的目标和通过统筹规划建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联动协调机制是城市与区域的共同利益。

(3)城镇化不能只考虑各级中心城市的扩大与发展,不能只向“三农”与环境索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在提高城市自身质量水平的同时,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支援“三农”,带动区域发展,反哺生态环境。

(4)评价城市的宜居性,不仅是指城市居民的住房状况,而是包括居住、工作(就业)、学习、医疗、交通、游憩等多种功能效率和民众的满意度,还有城市与区域的水源与空气的清洁度,是否有利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

(5)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求全国上下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通过全国的、区域的、综合的、专项的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对生态环境进行联建、联防、联控、联治,并持之以恒,不断提高。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规划的主要途径:第一,贯彻执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省级、地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第二,跨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区界、跨市、县行政区界的各类区域性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相互衔接;第三,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要和全国、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各类区域性规划相衔接;第四,科学编制分布于广大区域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充分利用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为当地和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发展做贡献;第五,建立和完善能支持上位规划指导下位(后续)规划、宏观规划指导中观微观规划的体制与机制,以利发挥规划系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合力作用。

2主体功能区规划

2010年12月21日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它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这一规划,非常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贯彻执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应该在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充分体现,即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框架,按全国一盘棋原则,科学确定省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须与国家层面的四类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的内容简述如下:

2.1优化开发区域

提升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功能;提升沪杭(上海———杭州)发展带的整体水平;培育形成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发展带;调整太湖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宁波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增强嘉兴、湖州、绍兴、台州等节点城市的集聚能力,加强城市功能互补;加强太湖,杭州湾等地区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杭州湾陆源污染物排江排海和太湖地区污染物入湖,加强海洋、河口和山体生态修复,构建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天目山—四明山以及沿海生态廊道为主体的生态格局。

2.2重点开发区域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强化温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枢纽的功能,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平台,强化防台风能力建设,加强雁荡山等山区和沿海港湾,近海岛屿保护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地保护,保护好瓯江、飞云江、鳌江水生态廊道。

2.3限制开发区域

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是指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以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为其他功能,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区域。浙江省属于“长江流域主产区”,其农业经济和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须划定几个农产品主产区,为保障农产品的供应安全,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城镇化开发。

2.4禁止开发区域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是指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地,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所在地和文化遗址等,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浙江省境内列入禁止开发区域有53处,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面积985.15km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面积1572.1km2,国家森林公园35处,面积1988.74km2,国家地质公园4处,面积519.7km2,上述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3各类区域规划

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包括全国城镇化规划,全国、省、市(地)城镇体系规划(含城镇群规划、都市圈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等,以往的各类区域规划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不够突出。常见一些规划文件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列为区域基础设施或县(市)域支撑系统之一,内容亦不够深入,实施不力,效果不大,有待改正。根据浙江省地理环境和防灾减灾要求,需要编制跨县(市)域、跨市(地)域的流域规划,如钱塘江流域规划,瓯江流域规划,甬江流域规划。通过流域规划,有效推进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水生态和全流域自然环境得到切实保护。要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水利、水力工程设施,增加江、河、湖、库蓄水能力,保证水源质量,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浙江省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26万km2。面积大于500m2的海岛有3061个,约占全国海岛总数的40%。大陆岸线长达2200km,多深水港湾,渔业资源、滩涂资源、油气资源、海洋能源资源丰富,国务院已批准“舟山群岛新区”,舟山群岛的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保护好浙江省近海与海岸生态环境不仅对本省沿海与海岛人居环境、海洋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也是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负起应有的责任。因此,需进一步完善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市的市域总体规划和沿海各县(市)的县(市)域总体规划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列为重要内容,有些县(市)还有必要采取联合行动,例如乐清市需与乐清湾沿岸的温岭市、玉环县、洞头县协作、编制乐清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城市规划

城市是国家与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理应是生态文明中心。然而,由于较为普遍存在对城市化与城市的认识误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建设资金与技术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却频频出现令人担扰的现象———人口城镇化率越高、城市越大,生态环境就越显恶化。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扭转城市———区域生态恶化趋势,其要点是:

(1)高度重视、切实做好与全国、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区域性规划的衔接与协调。要认真对待这些规划对各个城市生态空间保护和生态环境指标的规定性要求。

(2)科学预测城市所在地区对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规模的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测算近期、中期、远期、远景达到的城市化水平和各别城市适度人口规模(合理规模)、最终规模。城市化是区域的城市化,而不是把“农转非”人口全部或大部分“化”到中心城市、让中心城市无限扩大。事实证明,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城市规模盲目膨胀的中心城市往往是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城市,所以,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市、镇、村聚落体系“三结构”(即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协调和生态文明的区域规划。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首位度(即第一大城市人口数/第二大城市人口数)和“四城市指数”(即第一大城市人口数/(第二大城市人口数+第三大城市人口数+第四大城市人口数))应恰如其分。热中于城市规模攀比,通过撤村建居、撤乡建镇,并乡扩镇、撤镇建街,撤县建市、撤市建区等变更行政区划建制,快速扩大城市规模,追求城市规模最大化,是城市—区域生态病频发、日渐加重的渊薮。

(3)城市规划区范围该有多大,应与城市环境容量和城市适度规模相适应。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很有必要划分宜建区、限建区、禁建区,确定城市规划区内合理的城乡用地结构。中等规模以上的城市都应有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郊区。为了城市生态安全,须严控城市郊区化,住宅郊区化。应禁止在郊区劈山、填湖,侵占农田、湿地、森林公园与风景区,为富人建造高价豪宅———“山景房、江景房、湖景房、拥有私家湿地房产”等严重侵害生态空间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4)要永远保留建成区内和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江、河、运河、湖、塘、井、泉等水体,不能借“整治”之名缩小甚至填塞水域。根据当地气象气候特点(特别是风象特点)保留或加大从城区通向郊外的通风绿廊(生态廊道)。采用国家标准关于城市绿地规划的上限或超上限指标,尽可能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在城市空间日趋水泥丛林化的今天,小块绿地、小公园、狭窄的绿化带、小面积的湖泊、湿地,已起不了城市“绿肺”的作用。很有必要把城区的绿化与郊区、区域的绿色生态空间相连接,形成足以起生态安全作用的绿地系统,并列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受到法规的保护。

(5)合理规划城市规划区内的城乡用地结构和城市建设用地结构。通过老城区有机更新和新区科学规划设计,建造真正意义上“宜居”的住区和有利居民身心健康的公共空间。

(6)加快产业转型,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调整能源结构与交通结构;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完善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理的管理,提高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力,变废弃物为再生资源。

(7)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与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

5乡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