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9 16:32: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财务知识体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职业能力;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DOI]10.13939/ki.zgsc.2016.31.202
近年来,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由于财务工作的敏感性,财务管理实践教学难以深入企业,不利于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因此,开发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1财务管理职业能力解析
职业能力是人们成功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必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职业专门能力指完成某职业主要工作任务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综合能力与专业的知识技能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对于该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职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跨职业的专业能力: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交流的能力;②方法能力: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③社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④个人能力:社会责任心、诚信、爱岗敬业、工作负责的职业人格。
就财务管理职业领域而言,上述职业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1专业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律、税务筹划等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政策。专业能力主要包括:①职业技能:相应的资质水平、岗位技能、计算机和英语水平等;②管理技能:对人、财、物进行合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技能;③协调技能:与企业生产、销售及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沟通配合技能。
1.2综合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企业日益强调职业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头脑灵活,能够随机应变,善于沟通、协调、处理与其他人员、部门的关系,具有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职业操守等。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除了要有基本业务的动手能力,还要有决策分析、判断能力,能够结合不同的企业实际对行业的资金运行模式有所了解和掌握。
鉴于以上职业能力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能力基础。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应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提高财务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2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现存问题
2.1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实训同质化
财务管理专业实训课程设置和会计专业雷同,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少,导致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与会计专业毕业生同质化,欠缺财务管理职业人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虽然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是一个优秀财务管理人员必要的专业能力,但是单一的会计核算和岗位技能训练并不能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与特点,与会计同质化的实训对学生的培养停留在财务管理职业通道的第一层级,即使毕业生初次就业能力强,但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2.2对实训过程的职业性关注不够
目前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混同,认为培养职业能力就是培养操作技能,另一种是将职业能力培养等同于就业能力培养。实训过程中存在重技能训练、轻素质培养,重专业能力、轻综合能力的现象,而实训教学中评价方法的重结果、轻过程性倾向,忽视了学生对工作过程和环境的感悟及反思,会限制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
2.3教学方式单一
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方法主要有两类模式:一类是以教师讲解实训教材的内容为主,采用练习习题的方式。学生无法提升财务管理岗位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素质,导致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满足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二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但是案例分析的预设条件是确定的,限制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学生不能体验企业实际经营过程、财务管理活动以及财务关系的处理,缺乏对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建设
(1)建设思路体系构成。从人才市场来看,财务管理的职位体系大致包括基层财务人员、财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工作内容为基本会计核算 ̄――收入管理、成本管理及费用控制、利润管理――资金规划、财务预决算、风险防范――资本运作及融资、审查对外会计资料、财务监督和审计、撰写财务分析报告,这就为财务管理职业的能力体系构建和实训课程建设奠定了基本路径。
对照上述能力体系,在兼顾就业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下,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型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从课程实践到专业实践再到综合实践,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职业能力为核心,着重训练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通用职业素质。构建一个融合专业知识、工作过程知识与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梯级结构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该体系旨在解决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体系分散、实践能力差、思维不活跃、创新性思路少、人际交往能力低等问题,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兼顾学生初次就业的职业技能需求和后期发展的职业能力需求,解决职业素质的培养这一薄弱环节,培养学生多元整合的综合能力。
实训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①从手工创建会计账簿、成本核算到会计电算化;②从基本会计业务到审计、纳税;③从财务预算到财务管理单项实验;④进行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的财务决策实验和财务资料的综合分析。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学,具体见表1。
(2)教学模式转变为任务导向及项目驱动。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真正达到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目标,在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中,采用“任务导向、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课程组织以学生亲身参与为基础,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落实到每一个能够使学生动手、动脑的环节。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驱动教学需要设计仿真的工作环境,布置具体的工作任务,明确学生要取得的工作成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操控性,既要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和实践操作给予及时的点评和鼓励,又要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控制。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查阅资料寻求知识,由独立学习转变为沟通、讨论、动手实践完成项目任务,由“学会”到“会学”,从而产生成就感,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在高仿真体验中提升财务管理技能,站在企业运营的角度来认识财务管理的作用与价值,学生能够经历财务管理职业通道从低到高的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在走出校门之前能够具备一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组织采用“团队学、赛中学”,每一个学习阶段的课程开始时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每组6~7人),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为四个主要教学环节,具体见表2。
表2
[]实训步骤[]具体内容
第一步[]布置实训任务[]教师讲解实训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理论,提出实训要求,布置实训任务
第二步[]专业软件模拟实验[]采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进行分组演练与对抗。具体软件包括:会计基础技能实训软件、财务管理专业对抗实验软件、沙盘模拟教学、审计及报税软件模拟实验
第三步[]撰写实训报告[]要求各组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以及社会调查搜集资料,就软件模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延伸案例进行分析并撰写实训报告
第四步[]实训汇报[]要求学生就实训报告进行公开展示,课堂上开展开放式的讨论和辩论,进行模拟答辩或案例分享[BG)F][HT]
(3)考核方式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目前,主流的财务管理教学评价依然是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大多还在采用以期末卷面考试成绩为核心的评价方式,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体验。形成性评价则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持续观察、记录、反思从而做出发展性评估,注重过程性考核,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感悟体验,目的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评价者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参与者。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综合实训着重对学生岗位技能、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相较于终结性评价更加契合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由于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了分组实训、集中作业并汇报的形式,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财务管理专业众多的专业课程,无法采用传统的一张试卷确定学习效果和成绩的考试方式,因此采用非集中考核、过程性考核的形式进行。采用以团队为基础,以平时过程性考查为核心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评价对象既包括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岗位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包括学习态度、表达书写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目前尚未形成标准化的教学范式,以上几个方面的探索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并完善,以符合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改革方向和路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分析;施工企业;对策
一、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发展趋势
(一)以企业价值为核心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一般员工等,缺一不可。各方都有各自的利益,共同参与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与相关利益者利益相一致,保证企业战略发展的长期性,考虑风险及货币时间价值等特征,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选择。设计财务分析体系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一体系,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实现财务管理目标。鉴于此,未来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核心将由利润或股东权益类指标变为反映企业价值的指标。
(二)注重以现金流量指标为代表的动态分析
现金流量具有动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特点,它不受会计政策的影响,能够提供更为丰富和真实的信息来源,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结构和财务弹性,评估企业偿还债务和支付股利的能力。由于现金流量信息自身的客观性和丰富性,注重由现金流量构成的财务分析指标,可使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得以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在资产以现行成本计价的情况下,由于现行成本反映的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建立财务分析体系更为客观和有效。
(三)强调综合财务分析
综合财务分析,是将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等诸方面的分析纳入一个有机整体中,以全方位地对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揭示和披露。就某一财务指标而言,往往只能反映某一侧面的信息。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只有将彼此独立的指标以联系的观点,做出系统评价,才能使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做到真实意义上的合理有效,才能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做出综合合理的判断。因此,强调综合财务分析,使各财务指标在相互串联、相互影响中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报告系统是未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发展完善的必然趋势。
二、施工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一些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仍只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分析上,即通过财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财务报表和其它业务报表中的关键数据用手工或利用财务软件进行计算,得出部分财务分析指标。这种分析方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分析技术仍以手工方式为主,或辅以相关软件进行简单的计算,所以必然导致分析结果缺乏灵活性,只能为固定的报表及格式,而不能根据各级管理人员的需要而灵活地进行数据展现,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层的决策需要。
(二)这种财务分析的结果仅仅停留在某个时间(空间)点上,分析起来缺乏连续性,无法动态地反映问题。
(三)分析的数据量大,分析时间长,速度慢,无法及时反映出结果。在大型的施工企业中,往往同时有数十个、甚至更多的工程项目在全国各地实施,每天发生的数据量非常大,所以导致进行财务分析或经济活动分析时工作量巨大,传统的人工分析方法必然导致分析的速度慢、时效性差。
(四)分析范围狭窄,仅仅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浅层次的分析,而不能与企业其他部门(如施工企业中的成本部门、工程部门、人事部门等)的数据联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三、施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发展对策
(一)企业价值概念的引入
以企业价值分析为重心的财务分析体系企业价值分析首先是对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分析。基于企业价值有历史价值、现时价值和未来价值之分,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也有历史、现实和未来之分,要想在准确分析历史的基础上科学地预测未来,有必要将以历史成本法编制的财务报表,采用诸如物价指数法、市场价值法、重置成本法等不同方法调整转换为以现值表示的财务报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可见,对企业价值的分析实质上是历史价值分析与未来价值分析的有机结合。从投资者和债权人角度看,企业未来价值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由于企业的未来价值受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进行财务分析时应予以分别考虑。一般而言,诸如财政金融政策、科技发展水平价市场发育程度、法制建设状况等外部环境因素,应作为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的制约变量处理,客观评价其对企业未来价值的有利或不利影响产而对于企业的内部条件,包括人、财、物等各种因素,则必须作为企业朱来价值分析的基本要素。可见,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分析,实质上是宏观环境分析与微观条件分析的有机结合。综上所述,以企业价值分析为重心的财务分析体系,是一种广义的分析体系。它既包括传统财务分析中根据历史数据揭示企业现时价值的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资金运营能力分析等,又包括企业盈利能力预测、风险水平预测、偿债能力预测等涉及企业未来价值的内容;既考虑企业的内部条件,又兼顾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因此,分析的结果更有利于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现金流量分析指标的引入
从发展及实物角度看,现金流量分析及经营安全分析应加入施工企业现行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中。因为,施工企业经营获取的现金及其等价物比会计利润更具客观性与稳健性;从实务上讲,分析现金流量,有助于投资者客观了解和评价施工企业获取现金及其等价物的能力,并据此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正确评估施工企业的收益及风险;而对债权人来说,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有助于稳健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进而测度企业经营安全程度。
(三)EVA思想的提出
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评价指标,通常用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产值利润率等指标。而这些指标没有考虑资本成本因素,不能反映资本净收益的状况和资本运营的增值效益,企业盈利并不意味着企业资产得到保值增值。为了考核企业全部投入资本的净收益状况,要在资本收益中扣除资本成本。而经济增加值(EVA)作为衡量业绩最准确的尺度,对无论处于何种时间段的公司业绩,都可以作出最准确恰当的评价。所谓的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就是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别,具体讲,就是指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EVA的计算不仅考虑债务资本的成本,而且要考虑权益资本的成本。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经济增加值(EVA)=税后营业利润―资本投入总额×资本成本率
EVA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指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是一个动态指标。现有的会计核算中对资本的保值增值一般采用静态指标衡量,以收入净值为基准核算,所造成的后果是资金使用者通常缺乏资金与经济效益观念,不注重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而EVA则通过引入货币时间价值的计量,使有关经济效益与分析评价建立在全面、客观、可比的基础上。
2.代表了共同利益。EVA强调追求股东财富的同时,并未忽略其他利益关系人(雇员、客户、债权人等)的利益。事实上,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一种保证所有利益关系人长远利益的最好方式。一方面,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看不见的手”能够引导公司将资源用于最有效率和最有价值的领域的行为,因此,创造股东价值的过程也是为社会每一成员创造财富的过程。另一方面,如果损害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公司管理层也不能为股东创造持久的财富。只有向雇员支付了工资,向供应商支付了货款,向债权人支付了利息,向政府支付了税金之后,若有剩余才向股东支付回报。
3.能对施工企业经营者形成有效激励。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给以经营者的薪酬是固定薪金,由于企业无法通过利益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往往会产生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发生委托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使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国外许多大企业目前大多建立了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促使经营者关心企业价值增长和股东投资的使用效率。这些企业往往给经营者一定的基础资金,再拿出经营者为所有者创作的增量价值的一部分作为“EVA奖金。即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将EVA超额的一部分分配给经营者作为奖励,或者按照减少EVA负债的比例进行奖励,使经营者创造EVA的动力增大。
参考文献:
[1]周树森.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8/07.
[2]赵立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探讨[J].管理与技术,2007/04.
从经济法理论角度来说,是指人依法接受委托,在权限内以被人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人承担。这里不但假定人完全遵守被人所规定的权限,而且还假定人作为被人的执行者,完全为被人的效用服务,其自身的效用被全部忽略。然而,信息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效用最大化动机的假设认为,人并不总是以被人的效用最大化而努力,更会顾及到自身效用,有时甚至不考虑自身效用是否会损害被人的效用。于是,在人与被人之间就产生了问题。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而言,债权人拥有资金的所有权,借贷资金的使用权却由公司全体股东按份享有,公司股东又将资金的使用权委托给管理当局,最终由管理当局来控制和使用资金。围绕资金供求而建立起来的关系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债权人与公司股东;(2)公司股东与管理当局;(3)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此外,由于我国上市公司集中型股权结构与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使得国家股自身亦存在严重的委托问题。
债权人与公司股东之间的问题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如果投资项目的风险越大,可能的期望收益分布方差越大,就会导致股权价值升高和债权价值相应降低,财富将自债权人转移到股东手中。因此,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是股东可能改变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而转移和侵吞债权人财富。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债权人利益的侵蚀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选取风险大的投资方案,改变公司的经营风险。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一定程度上偏好高风险的投资,在股东资本不足时,这种倾向尤其突出。由于借贷资本不具有风险扩展性,债权人不希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所选择的投资项目风险过高,从而损害其利益,使其承担了契约之外的附加风险而没有得到相应的风险报酬补偿。(2)采取发行新债来改变公司财务风险的融资决策。所发行的新债不但稀释了原有债权人对公司资产的要求权,而且还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根据我国现有《破产法》的有关规定,当破产财产不足以偿付同一顺序的债权时,则按照可供清偿的破产财产与该顺序债权总额的比例进行清偿,也就是说公司破产时对所有债权人不论先后顺序按同一比例进行清偿。(3)通过关联交易或分配现金股利来降低公司的偿债能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还可能会通过为关联公司设定财产抵押、借款担保以及其他资产交易来降低公司的偿债能力,也可以通过分配现金股利来转移公司资产。《破产法》规定,已设定抵押或担保的资产不属于破产财产,该资产将优先用于清偿有抵押或担保的债权。现金股利的支付不仅剥夺了债权人优先受偿的权利,而且还减少了公司的无风险资产,增加了剩余资产的平均风险,最终导致流通债务的现值降低。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这样掏空公司资产之后,等到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进行破产清算时,留给债权人的基本上是一个公司空壳。
针对公司股东转移或侵蚀财富的行为,债权人可以选择在债务契约中附加限制条款。一是要求公司以有形资产为债务设定担保,在未清偿债务之前,不得处分该资产,一旦公司破产,债权人的损失可以通过担保品的价值获得补偿。二是对公司的再融资方式作出限制,比如限定发行新股和发行新债之比的下限或者限定发行新债的上限,这类限制的目的在于保障原有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三是对股利的支付作出限制,尤其禁止公司向股东支付清算性股利。四是限制公司的重要资产交易,公司的控股股东可能在维持原有债务规模的前提下以非公允价值向关联方转移资产或以非公允价值接受关联方资产,从而使公司财富缩水,最终侵蚀债权人利益。五是限制公司的流动比率不得低于可接受的水平,流动比率是衡量公司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流动比率的限制有助于保障公司偿债能力不低于债权人的期望值。
公司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的问题
公司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产生问题的核心是两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差异。由于公司股东可以通过同时持有多家公司的股票进行投资组合来消除非系统风险,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公司进行高风险性投资项目来转移和侵蚀债权人财富,因此公司股东热衷风险。而管理者投入的是人力资本,其收益与风险不相关。如果高风险性投资项目成功,所获得的高收益将归股东所有;如果公司经营不善或恶化,甚至破产,管理者将失去工作。所以,相对于公司股东来讲,经理人员必然是厌恶风险的。经理人员所厌恶的风险有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种。经营风险与公司所选择投资项目的风险加权水平有关,经理人员可以通过选择安全但期望报酬低的次优投资方案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关,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因此,经理人员可以通过降低资产负债率来减小财务风险。如果经理人员在债务发行后用留存收益为再投资方案融资,资产负债率就会下降,财务风险也会降低。
对于股东来说,为了克服管理当局的消极行为,完全有必要采取适当的监督和激励措施,包括实施审查、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定额的预算限制以及对员工进行奖励。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全面监督既不可能,也会妨碍经理人员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由于实施监督的公司股东会发生监督成本,而他只能按所持股份获得监督活动带来的好处,因此当股份被广泛持有时,其他股东就会存在搭便车行为,于是实施监督的公司股东会将监督成本从企业价值中扣除。对于公司管理当局来说,无视监督和激励措施所发生的支出是不明智的。因为对这种支出的扣除会减少其可供支配的经济资源。为了减少对可控经济资源的扣除,管理者亦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向公司股东展示财务报表,实施年报审计,定期进行内控自检,配合股东的审查,必要时甚至采取经济支出的方式,来向公司股东保证自己的行为活动是为股东利益服务的。然而这些措施就像双刃剑,对企业的总体价值具有双重影响,其不但限制了经理人员为了顾及自身效用而侵害股东利益的活动,同时也限制了经理人员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抓住机会发挥企业全部优势的能力。
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问题
从理论上来讲,公司股东按所持股份比例拥有企业。但是由于我国股权结构还不甚合理、市场完善程度还有待提高,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小股东所占上市公司股份的比例极小,缺乏足够的能力影响公司决策。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产生问题的根源是资本多数决原则。资本多数决原则是股份公司的一项基本原则,受到世界上多数国家法律的认可。根据这一原则,股东所拥有的表决权与其所持股份成正比。法律将股东大会中多数股东的决定作为公司的意志,并且对小股东产生约束力。资本多数决原则对于保护大股东的投资热情、平衡股东间的利益关系以及提高公司的决策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股东行使表决权是基于自身利益而非公司利益,所以,资本多数决原则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端。首先,资本多数决原则削弱了小股东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利,使小股东的意志难以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现实中许多小股东不愿出席股东大会也是基于这个原因,于是造成股东大会的形式化。其次,资本多数决原则妨碍了股东平等原则的实现。所谓股东平等原则是指公司与股东间,在基于股东地位而发生法律关系之场合,应给予股东平等地位(张俊浩,1997)。资本多数决原则的采用,一方面使大股东的意志上升为公司意志,使小股东依所持股份而享有的表决权落空;另一方面,由于小股东难以对大股东决策表示异议,导致小股东决策权与财产权分离的发生。以上两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股东之间实质上的平等关系。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只有实现股东之间实质上的平等,才能保证公司的经营决策符合公司利益,从而保护大众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冲突表现为前者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剥削后者利益。当大股东控制了公司的决策权时,就面临着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选择。从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会给全体股东带来客观的稳定收益;就短期而言,大股东可以利用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资产来为自己牟取私利。例如,假如控股股东持股25%,那么每转移100元的上市公司资产可以获利75元。因此,在约束机制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如果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大股东会以较隐蔽的手段来少量转移公司资产;在经营状况较差时,大股东就会不顾一切的转移公司资产以降低自身的风险。对此,小股东则无计可施,因为大股东的这一权利正是股份制的基础——资本多数决原则所赋予的。
国有股的委托问题
国有股之所以产生委托问题,其根源在于国资公司官员不可能对国有股投票权后果负责。第一个原因是"逆向选择"问题。不仅那些希望成为经理人员的人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而且国资官员本身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为国资公司官员仅仅是国有股的者,而并非公司收入的剩余索取者。第二个原因是委托人难以对人实施有效监督与约束。国有资产的产权归根结底属于"全体劳动人民",国家、政府以及政府官员只不过是全民财产委托链条上不同环节的受托人。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资金 财务指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取得资金的渠道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从上世纪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转向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得资金,形成了许多经营收入和预算外资金。如何对这些财务资金进行管理,使之实现保值增值,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财务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资金使用不明确
目前,虽然我国事业单位大多数都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做了明文规定,但是却只是一些简单、粗略的规定,并没有详细地说明哪些支出可以列入专项资金,哪些不可以列入。这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财务人员不能根据相关规定来处理业务,只能根据自身经验来进行操作。同时,许多事业单位都在扩大专项资金的支出范围,将许多明显不属于专项资金的支出也纳入专项资金支出范围,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二)事业单位经费超支问题比较严重
财政部门在事业单位财务资金使用制度中明文规定了经费可以申报的范围和内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所有的事业单位在资金列报中都存在经费超支现象。国家审计机构近几年对各乡镇机关的招待费进行了全面审计,发现各乡镇事业单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费超支现象,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和腐败行为,不仅浪费了国家的钱财,还损害了政府的形象。经费超支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政策实施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客观因素,也包括单位管理不规范、部门执行力度不到位等主观因素。
(三)财务资金中坏账、呆账现象突出
根据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事业单位往来账项的金额占流动资产的50%以上,在这里面包括相当多的坏账、呆账。这些呆账、坏账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就是在采购商品物资时预付的账款没有得到及时清算,产生了债务纠纷,无法收回预付款而形成呆账、坏账;其二,事业单位违规为其他单位进行担保,借款人到期不能按时清偿债务,事业单位要承担连带责任,银行将事业单位的款项进行扣除,单位不能从借款人那里获得补偿而形成坏账、呆账。
二、事业单位财务资金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财务指标
所谓财务指标就是能直接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主要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资产周转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3类。这3个指标是最常见的指标,主要反映事业单位能否在债务到期时偿还债务。其一,偿债能力指标。该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其中要注意的是债务与有形净资产的比率。这个指标反映的是事业单位的长期偿债能力,该比率越大,说明单位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差,风险也就越大;相反,该值越小,说明单位有足够的资产偿还债务,风险也就相对较小。现阶段,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各项职能,往往需要筹集大量资金,这时对债务资本的正确衡量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减少财务风险。其二,资产周转能力指标。所谓资产周转能力是指事业单位对资产利用效率的高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较多,除了发挥公共服务的职能外,还可以将空闲的资产出租或者经营从而获得经营收入。同时,对于事业单位报表中存在的坏账、呆账还要选择应收账款周转率作为考察指标。其三,盈利能力。一般而言,最常用的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收入增长率等。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都比较简单。在企业中已经是非常熟悉的指标,但是在事业单位中却没有发挥真正的用途。将事业单位获得的经营收入通过盈利能力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其提高经营能力,减少经营风险。
(二)非财务指标
近几年,随着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市场竞争越演越烈,企业已经开始从重视财务指标向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转变。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财务管理的效率高低、社会大众的满意程度、服务创新能力等。对于这类“软”标准,事业单位只有通过不断的加强管理来达到改善的目的。
(三)案例分析
本文以内蒙古某院校的校办模具厂2007年~2009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各项财务指标来分析该厂的资金运用情况。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该校办工厂的偿债能力比较好,流动比率接近于2,但是由于该厂的存货比较多,所以扣除不容易变现的存货,计算出的速动比例仅在0.3左右,远远低于1的标准值,所以从这两方面看,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从长期偿债能力来看,资产负债率超过0.5,并且在样本期间,资产负债率呈上升趋势,如果从长期发展来看,该工厂的长期偿债能力呈逐渐减弱趋势。从盈利能力上来讲,本文重点从主营业务利润率来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该指标值呈下降趋势,并且在2008年降至最低点。原因主要是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该工厂的产品大量积压,影响了效益。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2009年企业经营情况开始有所好转,主营业务利润率开始慢慢上升。对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进行分析,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在2008年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最慢,而到2009年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在加快,这说明企业的管理效率在不断提高,从而增加了资金的流动性。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资金评价体系的相关措施
(一)合理编制事业单位预算计划
首先,事业单位要加强各部门负责人的预算管理意识,可以成立专门的预算编制工作小组,小组成员不仅包括财务人员,还需要包括采购人员、管理人员等。因为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计划是需要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完成的;其次,制定公正的考核奖惩办法,从而激励员工按照预算计划来完成工作。对忽视预算计划、没有按照预算计划工作的部门或者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从而帮助预算计划在各部门的有效实施;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严格控制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的流向,对偏离预算计划的事项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从而为下一年预算的编制提供可靠依据。
(二)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财政机关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是有专门用途的,事业单位应该保证这些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用来规定资金的使用途径及使用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其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约束管理,对违规操作、使用专项资金进行及时的审计、纠正,保证资金使用到位。最后,事业单位应该对专项资金的申报加强管理,在此基础上详细地编制专项资金支出明细表,从而增强预算计划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当然,还可以通过财务指标绩效评价体系,对专项资金使用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及时发现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专款专用。
(三)加强对预算外资金和经营收入的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不善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对预算外资金及其他收入进行严格的管理。所以,事业单位要想合理运用财务资金,就必须把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中,明确各项预算外收入的使用方法。事业单位获得的经营收入也不能随便使用,应该首先作为预算资金的补充部分,剩下的再进行公共设施建设、职工福利发放等,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各部门私设“小金库”,从而维护单位的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志红.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施重点[J].财经界(学术).2009(12).
[2]车凤丽.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对策探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2).
[3]王书君.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8).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建筑企业也迅速崛起,导致其下属的资金使用、经济业务等多方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导致部分企业无法对相关的经济决策、支付等财务工作形成有效监管,导致出现虚假发票、贪污等违法违纪行为[1]。尤其是在部分中小型企业中,管理层盲目追求项目竣工,忽略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实现经济业务的监管积极作用。基于此,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非常关键,也是新时期下各大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大趋势。
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特点
建筑企业中进行财务管理,所具备的特点主要有三项:首先,建筑产品唯一性。建筑产品往往是按照建设单位预定的设计进行处理,并结合施工气候、条件来选出对应的施工材料、技术等,最终形成符合要求的建筑产品。它具有唯一性,应当在双方签字确认时,明确已经符合相关建设要求。其次,建筑企业中施工人员的数量较多,具有一定流动性。在部分施工企业中为节省成本,仅调配少量管理人员,而其他则均是学历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较差的工人,加大了企业管理及培训的难度[2]。另外,部分建筑企业由于经济状况有限,减少了机械化的使用率,不但影响了施工进度也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最后,建筑施工周期长、投入多。建筑工程的周期相对较长,且整个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具有一定复杂性及系统性。因此建筑企业在前期往往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准备工作中,而之后在工程验收、安全生产等环节,会涉及到法律、财务等多方面的影响,也导致建筑企业的财务面临着一定风险。
2建筑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构建的意义
2.1减少企业经营风险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会比较长,而不同地区的施工项目也会对施工的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就建筑企业而言,其人员本身就具有较大的流动性。针对此类情况,我们能够了解到,建筑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工作内容往往较为复杂。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建筑企业还需要及时建立起科学的财务内控体系。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而言,也需要对企业当前的各类工程项目有较为清晰地了解,对工程中各个阶段的成本有大致的把控,能够确保企业各项资金的实际流动情况。通过构建科学的财务内控体系,来帮助企业减小经营上的风险,使建筑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2.2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在经营中还需要对未来可能会面临的风险进行预判,这一工作可以说是企业进行财务内控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事实上,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预测到企业未来可能会面临的各类风险,并对风险的等级进行划分,就能够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政策,把可能的风险降至最低,使企业能够获得更为良好的发展,这对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而言意义重大。
2.3促进企业内部交流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各部门的协调,而为了增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企业也需要及时开展内部控制管理这一工作。通过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进行更为良好的沟通,也能够让企业各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监督,使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这一基础之上,企业还可以及时建立起绩效考核制度,在绩效考核制度的约束之下,调动企业各部门以及企业员工之间的积极性,而企业也会在这种良好氛围之下更加快速地发展。
3建筑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构建问题
3.1内部控制可操作性不佳
首先,在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中,仍然还存在传统的错误思想,认为财务内控工作完全是由财务这一部门全权负责,与其他部门无关。由于建筑内部人员未能明确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积极效果,因此导致其他部门未能及时给财务部门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有调查显示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减少投入成本,直接参照甚至套用其他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未能将内控及企业自身的发展、财务实际要求等相融合,因而效果不佳[3]。最后,使得建筑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缺乏良好操作性,造成内控制度浮于形式,未能发挥出真实效果。
3.2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第一,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层就对于财务内控的工作缺乏一定重视度,因而未能在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上给予一定帮助,使得施工企业内部的其他各个部门也无法很好地配合内控工作,从而导致内控制度落实情况不佳。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会计核算工作混乱、资金被恶意侵占的风险,对施工企业的日常经营、未来发展都会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二,在个别建筑施工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未能将不相容岗位分离、内部审计、复核重要制度进行完善,导致企业在实际处理经济方面的业务时无法结合对应规章制度,降低其工作效率。
3.3会计数据共享未实现
有关调查显示,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达到逃避税务等目的,指使财务管理人员编制虚假的会计凭证,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和实际情况出现严重不吻合现象,无法提供出真实有效信息。另外,还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受到经济方面的限制,未能及时地落实信息化建设,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资料、数据无法实现快速的共享,因而也影响到了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3.4建筑企业资金管理上的不足
一些建筑企业对于应收的账款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把控工作,导致各类资金难以及时进行回收,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发展。一般来说,建筑企业在项目完工之后,还需要在三个月内进行结算工作。可实际上,一些工程并没有依据既定的时间按时完工,而一些项目所处的地区本身就比较偏僻,其工期也比较久,较为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从而会影响到项目的整体进程,而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建筑企业难以对应收的款项进行及时的确认,从而就会导致资金难以及时进行回收。导致此类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建筑企业本身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除此之外,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成本可以说是企业最为核心的一项竞争力,如果企业可以降低成本,那么其自身的利润会得到较为显著的增加。因此,对于建筑企业而言,降低自身的经营成本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4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对应措施
4.1科学设置财务岗位
为了全面提升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可操作性,应当从制度及岗位的分配着手。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起不相容岗位分离机制,实现合理分工,从而让负责施工的人员各个岗位间能够相互制约及协助[4]。此做法的优势在于:一来使得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明确自身职责及义务,做好本职工作;二来能够通过岗位的合理设置,降低可能出现的现象,从而解决隐藏的财务风险事件,从长远角度分析,亦是推动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力、规范化进行。
4.2完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从目前建筑企业的发展可知,完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优势在于:其一,在建立后,可及时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财务人员对宏观政策调控、施工材料价格变动等方面的信息有全面化掌握,从而将所获得的信息作为企业变动经营策略的科学化依据。施工企业能够针对现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从而减少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其二,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核算,能够将其作为一项风险指标,有助于企业做好对应的应急防范措施。例如在计算资产负债率后,便能督促管理人员降低负债融资规模,全面降低企业财务上的风险。
4.3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下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共享的智能化平台,能够有效打破财务与业务之间的信息壁垒,业务信息能够第一时间转换为财务信息,财务人员通过对数据深度的挖掘与开发提取出有用信息以及关键信息等再对业务信息进行反馈,与风险防范机制相互配合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并且针对性的进行防范和规避,保证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制度的保障、人员的培训以及资金的支持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在制度上积极构建“业财融合”体系,提升财务人员对业务的了解程度,能够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职能实现事前预算,事中监管以及事后分析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在培训上需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智能化办公软件的运用,一方面提升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减少在传统审核、报销等基础工作职能的时间,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实现向复合型管理人才的转变,提升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水平;另一方面,在资金上通过持续的成本投入不断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提升信息化水平以适应财务管理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4.4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应当建立起特定的内部审核机构,从而定时对施工所消耗的资金、材料的购置、工程进度、会计核算等方面做好审计,若发现存在异常情况,能够将之及时反映上报,以此来强化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避免出现各种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企业也可借助于对应的会计复核制度等方式来强化企业投资项目,同时提供出有效的会计信息,大力提升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质量。
4.5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是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企业应该明确审计部门的重要性,确保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对经营活动进行独立、有效、公正的监督,同时能够针对财务、法律、施工等多方面问题进行监管。另外建筑企业可以结合第三方会计事务所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保证监督的全面性,能够更容易发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构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薄弱的环节,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切实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就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应该严格落实追责制度,对存在的财务内部控制违规行为,根据危害程度的严重性进行管理层、负责人以及当事人的责任分配,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规范性。
4.6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工作
建筑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还需要对工程的质量有所保证。一方面,建筑企业需要对建筑方本身的资质进行评估,不仅需要考虑到建筑方自身的信誉能力,还需要考虑到建筑方自身的支付能力等。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还需要做好整个工程的预算管理工作,需要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在既定的工期内按时完工。其次,建筑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收款制度。建筑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岗位,来对此类工作进行动态化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催收等工作。建筑企业也需要及时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对于账款的回收情况建立起相应的考核制度,并根据账款的回收情况来制定科学的回收目标,把责任能够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最后,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还需要做好成本的管控工作,要避免各类浪费情况的发生。一方面,建筑企业还需要不断提升资金的运作效率,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调度与使用,降低筹资的成本。另一方面,建筑企业也要及时建立起完善的采购制度,需要对各类物品进行集中的采购,避免采购成本的浪费。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要积极进行技术上的升级与创新,需要尽量减少各类材料的浪费情况,要使各类设备能够被充分利用起来。在日常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企业也需要派遣专门的人员来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与检查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率,使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减小设备的维修及更换费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着施工时间长、投入成本高等特点,因而如何对此进行有效监管,避免出现企业内部的贪污舞弊行为,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在部分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还存在可操作性不佳、相关制度不完善、数据未能实现共享等不足。针对此,企业应当从科学化设置财务岗位、完善相关风险防范机制、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等措施加以完善,从而有助于建筑企业能够稳定、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昕芳.建筑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内控体系建设[J].中国外资,2021,(8):110-111.
[2]闫秀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21,(2):152,154.
[3]闫国菊.探讨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改进路径分析[J].中国产经,2020,(23):129-130.
关键词:财务预算;物流成本;财务预算体系
财务预算反映了企业预算期间预期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是企业现金收支等各项价值指标的集中体现,包括现金预算、预计现金流量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预算将采购人员的采购计划与企业生产需求整合起来,明确物流成本预算,对物流成本财务控制及基础物流管理都有极强的必要性,做好物流成本预算,不仅能够为企业员工及经理制定运输计划提供基础,还能为财务人员预测销售预算及企业现金需求提供基础资料。对于活跃在物流上的企业――制造业来说,要实现企业利润的大幅增长,优化内部管理模式,就必须强化物流成本财务预算体系的建设。
一、基本概念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预算为物流管理服务,能够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事先结算及分配,按照预算方案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因此,我们必须对成本问题进行考量。
(一)物流成本预算内容
1.物流分类成本预算:预算期间内,企业物流成本发生状况,含种类、数据。
2.物流位置成本预算:一定预算时期内,哪些位置变化增加了企业物流成本。
3.物流承担者成本预算:预算期间内物流成本对象明细。
(二)物流成本预算基本流程
物流成本预算是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与反馈物流之间线性发展的,它们之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供应物流需要把原材料运输到工厂,工厂将原材料加工成成型产品,产品需运输到成品仓库储存,当销售部与顾客一拍即合时,成品这时又要运输到相应的地方。不过偶尔会出现顾客退换货品的时候,这时就又有一批物流费用需要考虑其中。图示如下:
供应物流(原材料到工厂)生产物流(工厂成型到成品仓库)销售物流(成品仓库到顾客)反馈物流(退货、废弃)
(三)物流成本预算方法
首先离不开物流作业的分析和确定。首先,假定企业物流业务全部外包,在确认物流费用的状况下,物流业务基本作业流程大致会按这样的情况开展:以一个购物作业为中心,周边会有客户付款,款经会计,然后发票给予供应商,供应商凭购货单拿到原材料,之后验货作业开始;原料验货报告的呈上,通过就会到收货作业,此时还要有发货报告;再到存货作业,存积仓库等步骤。我们就必需确定各作业所耗费成本,按照成本发生类型,将成本分配至作业库,然后分配至具体对象。一个企业的运作最关键的是资金,资金在这些作业中就显得比较集中于预算中,预算做好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财务预算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够完善,缺乏长远眼光
一个系统的运作离不开制度,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简言之,规矩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制度,制度是我们行事的一把度量尺。这个制度当中会消耗资源较大往往是制度上有着疏漏。如我们凭借着常识与直觉去做一些事情,往往缺乏严谨的数字分析,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存在明显不足。首先,不少制造企业对于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性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在进行财务工作时不进行科学规划,且缺乏主动性及积极性,无法贴合当前制造企业的发展需求,降低了财务机制效能。其次,预算上的编制不合理,分配预算用职沿袭原有的,与实际情况相脱离。再次,预算编制缺乏长远眼光,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考虑到当前的短期目标,很少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发展,这就使得许多的企业虽有长期发展的目标,却因为资金链的原因而调整企业的战略部署。脚步跟不上战略,战略在许多时候就只如口号,口号再响,却也无计可施。
(二)数据统计不精确
预算编制中,不少企业并不对预算编制进行量化分析及科学论证,细致程度明显不足,预算效用过于狭窄,通常只充当分配机制,实际上对资金的控制与合理利用也不能落实到所需之处,往往资金不能优化配置,有的地方资金冗厚,有的地方资金却往往“入不敷出”,导致预算编制往往偏离财务计划的轨道。长期以来,预算通常由财务部门独立来完成,预算编制人员往往对实际情况缺乏认识,难以准确调整到实际所需。这就又导致许多执行上的问题。
(三)执行控制不严格,监管机制漏洞百出
企业预算的执行和监管一直是管理的薄弱环节,大部分企业的机制都不够完善,物流预算经费下达到部门时,没有好的体制来管理,就会出现一些经费补空的事情,某个部门经费不够,就会拿物流作业来补空,甚至会出现一些不正当的挪用现象。预算资金具体花费何处又难以说清,追加现象也很严重。只是一味追加,而恶性循环下去,这些现象就更严重,更不可收拾。企业预算控制力度不够,执行控制约束不足,预算资金的流向及使用往往得不到切实的管控,预算管控真空出现,预算盲目性较强。
三、影响制造企业物流成本预算体系建设的因素
(一)企业因素
企业因素包括企业作业方式、经营性质及规模特点等,首先,企业如何作业直接影响了物流成本的发生方式,一个企业的作业步骤简单,作业之间距离很近就可以减少考虑因素。企业经营的范围不同竞争力也就不同,但是一些历史原则需要考虑,不能犯一些历史性原则上的错误。管理阶层与执行者都缺乏太多必要条件。
(二)大环境
这个大环境既包括我们的政治形势,也包括我们的经济效用。政治上的一些政策,是企业的敏感神经,企业体系的建设不能脱离政治环境。
四、怎样完善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财务预算体系建设
(一)要设立企业物流成本财务预算体系控制目标
操作中,企业可通过数据收集,获取企业实际物流成本发生额,将实际发生额与预算额做对比,分析各项数据,从而得出差异原因,针对问题找到解决路径。如:
1.督促管理层对企业发展方向进行明确规划,合理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人员结构,认识问题,预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2.提高决策科学性。如,若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无效物流存在,就会提高物流的重视,避免预算落空,以降低预算作业量的方式降低无效作业出现的可能性,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3.确定标准,提升内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4.提升企业内部交流效率,强化沟通协调能力
(二)合理制定制造企业物流正常标准成本,是制定物流成本预算的需要
为了确认生产标准成本消耗,就必须制定数量及价格方面的标准,以实现产品成本定额。
1.数量标准的制定。数量标准的制定要结合研究与生产操作人员的建议,不脱离实际并与历史经验相结合,避免一些过度的,无效的物流费用产生。
2.价格标准的制定。价格标准的制定不能单靠某一部门完成,需要采购、生产、会计等部门的合作。争取各方面落实到实处;以便将实际业绩和标准进行比较。这样就以制定最合理的价格来提高成交率。
(三)重视网络与信息
网络与信息化提高了物流信息沟通效率,能够极大降低企业信息传递误差。实现网络与信息化,不仅可以为货主提供通关,还能够为国际物流提供服务,通过这样的物流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将自身产品及品牌推向国际,实现货主与货主、货主与客户之前的高效沟通,提升企业间信任程度。基于物流信息系统,合作水平得到提升,报关企业可以准确地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信息,这就提高了报关企业与货主之间维持稳定关系的可能性。
五、结语
在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财务预算体系建设中,企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本土化”思想,完善自己的体系建设,真正提高企业管理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全琳琛.物流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模版北京[M].北京: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5-27.
[2]张国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1-2.
摘 要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事业单位管理财务风险的理念和手段也在同步发展,要想规避财务风险,事业单位就必须提高其本身的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水平,只有恰当评价这种信息化程度,才能正确引导事业单位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本文针对财务风险,建立了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评价指标,并进行实施。
关键词 财务风险管理 评价指标 建立与实施
一、不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是产生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
1.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应对复杂的财务管理环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事业单位外部条件。财务管理环境是事业单位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事业单位财务决策更多的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环境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事业单位之外,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事业单位带来财务风险。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在机构设置、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认识的滞后性。事业单位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中,有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概念狭隘,缺乏正确地市场风险意识,这也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管理方法落后造成风险可控的局限性。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主观判断,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事业单位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和控制所依据的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经营分析、市场分析等信息都只可能尽量接近真实情况而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实,管理依据的不可靠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常常会遇到不同财务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这时决策人员就要判断哪个方法更科学,哪个方案更可行,大量的判断也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
二、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指标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原则
任何指标体系都应该建立在特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科学性是制定指标体系的最基本原则,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依据的是信息化和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同时,管理信息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事业单位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就要把事业单位信息化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借鉴成熟系统的先进思想和做法,保证测度结果能够反映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信息化的实际水平。
2.代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指标体系应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指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构成指标体系的指标,立足于将复杂现象简单化、数据处理少环节,既可以是直接从原始数据中得来的,用以反映子系统的特征,也可以在对基本指标的抽象和总结的基础上,用“比率”、“程度”等表示指标,用以说明指标子系统的内在联系。描述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因素很多,但并非越多越好,因此要在众多可用指标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灵活性的主导指标。这些主导指标不仅要有相对明确的含义,比较准确地描述所要表达的内容,客观反映问题,还要能够容易取得较为准确可靠的数据,具有统计的可操作性,以达到用尽量少的指标完成综合评价的目的。
3.可比性与导向性相结合原则
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比较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此通过指标值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是设计指标体系和实际运作中的重要环节。选用指标时要将不可比因素转化为可比因素,并保证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使指标体系不仅能进行事业单位间横向比较,而且可以针对某事业单位进行某一时间序列上的纵向比较,以利于对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充分发挥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促进事业单位风险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
三、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1.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总体水平指标
(1)信息化投入比重。信息化投入主要包括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人力资源、通信设备等投人,这项指标反映了事业单位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它用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来度量。
(2)风险管理人员计算机拥有量。计算机拥有量的计算口径为:能够正常运转的大、中、小型机以及服务器和工作站,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
(本事业单位能够正常运转的计算机总量/员工总数)×100
(3)风险管理系统的网络性能水平。网络性能水映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可以按事业单位网络的出口带宽进行分级打分。
(4)风险管理平台的计算机联网率。计算机联网率反映信息化协同应用的条件。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
(接入事业单位内部网的计算机总量/本事业单位能够正常运转的计算机总量)×100
2.事业单位信息化应用水平指标
(1)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利用率
本指标反映了事业单位有效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主要从事业单位在进行政策法规、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4个领域信息采集时是否运用了信息化手段等方面来评价打分的。
(2)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
本指标反映了事业单位在协同网络上办公自动化水平,它主要从是否实现信息流程的跟踪与监控、面向外部的电子公文交换、文档共享等功能来评价打分的。
(3)财务决策信息化水平
信息技术对重大财务决策的支持水平,比如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方案优选系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等。
3.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经济效果指标
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功能或期望功能是提高资金效率或降低资金成本、更好地支持管理决策、更快地响应风险管理用户的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压力是事业单位应用包括MRPII、ERP在内的风险管理平台的直接动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应变能力是事业单位提高竞争能力的两个基本手段。计划(预算)控制水平表现为事业单位的内部监控能力,监控能力是市场适应能力的基本保障。更好的决策支持和信息系统特征可归结为“应达结果”和“应做事项”两方面能力。以制造业为例,可以设置如下具体指标,在应用时同样采用百分制为每个指标打分,便于比较和综合。
4.财务风险管理竞争力指标
(1)系统集成性
系统集成性是管理信息化对事业单位竞争力得到提高的一个重要反映。由于财务风险的外部性和联动性,致使内部风险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必须在充分集成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和控制。
(2)风险管理信息化人才开发
可以从以下指标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数、事业单位员工素质的提高程度、员工参与信息化的程度、信息化人员队伍培训状况等等。
(3)信息化组织和控制
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依托于某一类型的组织结构,完成信息技术对信息的方便、高效地存储、使用、修改、积累和传播,从而为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质的飞跃提供可能。在组织保障方面,对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定额与标准、计量与代码等的基础管理工作等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与提升功能。
四、评价指标的实施
1.数据收集和准备指标体系的测度必须建立在翔实、准确的数据基础之上。一般采取的方式为调查问卷形式。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根据体系中的各个指标的具体内容来考虑,需要准确数字的以回答提问式为主,并标注好数据的单位;对定性方法评估的内容以选择回答为主,在选项中列出相关的程度序列,为量化打好基础。
2.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实施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反映事业单位信息化的指标不仅数量多,而且属性不同,量纲不一,要使众多的指标能够构成一个数值,对事业单位信息化程度进行评估,就要对多指标进行综合测评。计算前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方便分析。数据标准化的方法有:最高值法、最低值法、级差法(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法、标准差法、理想值法、特定数据法。具体的标准化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总之,财务管理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是无止境的,掌握先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信息化发展趋势,及时跟进、缩短距离。注重财务人员的培训,造就一批财务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双高的复合型人才,保证事业单位的可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一、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的特点
1.价值衡量指标。传统的财务分析是以净资产收入为核心,而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是以价值衡量指标为核心,将企业的价值创造最大化,并且对价值创造进行合理的衡量。传统的财务分析无法将企业价值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而价值管理的财务管理分析是以价值衡量为手段,利用价值衡量指标将企业运转的各方面信息联系在一起,并在联系过程中,将企业经营和价值创造的关系分析出来,将企业价值创造的动因寻找出来,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支撑战略形成。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可以将战略量化,即利用价值衡量指标,合理的预测财务战略实施结果,然后对财务战略的可行性进行合理的评价,当企业资源短缺,需要在多个财务战略中进行选择时,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能对各个战略目标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帮助企业选择最佳的财务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能将财务战略的预期结果转换成价值目标,并将价值目标分解到财务预算目标中,为整个财务战略的预算提供支撑。
3.细化作业面。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能对影响价值创造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将价值衡量指标分解成最基础的财务指标,并延伸成为具体业务的作业指标,各种指标的综合,会形成一个以价值衡量指标为底板,各分目标为结构的价值树,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价值树对价值创造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体系内容
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对企业过去经营的业绩进行分析,衡量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并预测企业未来创造的价值,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体系主要包括企业成长性分析、企业风险分析、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等四个方面。
1.企业成长性分析。企业成长性分析是指对企业的收入增长率、产品结构合理性、经济增长驱动力等进行分析,并对企业各业务的展开状况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评估,从而确定企业的综合发展方向。对企业的成长性进行分析,能有效的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将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从而促建最大化价值创造的实现。
2.企业风险分析。企业在经营运转过程中,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经营风险,如果不能及时的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处理,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能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风险、企业投资风险、企业库存风险、企业发展风险等风险进行分析、预测,最大程度的限制风险的出现,同时还会根据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小风险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影响。
3.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企业现金流量对企业的正常运转有很大的影响,只有保证现金流量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企业的快速发展。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能对企业用于经营的现金流量、企业资金筹措、对外投资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分析,确保企业各阶段都有充足的现金。
4.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只有保证企业不断盈利,才能确保企业快速发展,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能对企业的产品成本结构、各项业务的模式、企业总盈利水平等进行分析,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产品成本,节省企业的生产费用,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提高应用能力的措施
1.提升应用条件。虽然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能有效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但要想保证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体系的正常运行,必须提升应用条件。人是管理的主体,因此,企业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要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企业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体系的稳定运行;企业要注重现代化财务管理手段的应用,最大限度的提高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普及力度,从而加强会计信息和其他部门运作信息的交流,只有创造良好的应用条件,才能保证价值管理的财务分析体系的顺利运行。
2.加强具体工作管理。企业要根据业务完成状况,对同行业平均增幅、增长比例等进行分析,同时企业还要对标杆企业的增长幅度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分析自身和标杆企业的差距,努力寻找出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尽量减小自身和标杆企业的差距。企业要对自身产品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析,确定各种产品的盈利状况,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适当的发展一些副产品,从而保证企业产品多元化发展。企业要加强产品成本的控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产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的企业经济效益。